描写竹子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24 23:1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竹子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描写竹子的诗句

篇1

【梅花】

在北宋时,画梅花成了一种高雅的风气。宋代的仲(zhòn)仁和尚开创了“墨梅”的画法――完全不用其他颜色,只用墨的深浅来表现梅花。古代的文人留下了很多关于梅花的诗和画。

墨梅

(元)王冕(miǎn)

吾家洗砚(yàn)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hén)。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qián kūn)。

主席曾用“已是悬崖(xuán yá)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样的诗句来描写傲雪盛开的梅花。

【兰花】

优雅的兰花很受古人喜爱,大诗人屈原曾经以“秋兰兮(xī)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这样的诗句来咏兰。

古代文人常把美好的诗文比喻为“兰章”,把真诚的友谊称为“兰交”,把知心好友叫做“兰客”。

南宋末年,国家衰落,战争频繁(pín fán),许多百姓因此失去了耕地和家园,生活艰难。

当时的画家郑思肖画兰花非常特别,从不画根,兰花就像飘浮在空中一样。

有人问:“为什么你画的兰花没根呢?”

郑思肖说:“国土都失去了,我的脚怎么着地呢?”

【竹】

唐代的时候,竹子开始出现在书画家们的笔下。据说五代的时候,才女李夫人夜晚坐在床头,看见婆娑(pó suō)优美的竹影映在窗纸上,于是照着窗纸临摹(lín mó),开创了“墨竹”的画法。

清朝时,有一个画竹子特别有名的人,叫郑板桥,他不但竹子画得好,还写过很多朗朗上口的咏竹诗。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东晋时候的大诗人陶渊明非常爱,他在家的周围种满了金灿(càn)灿的,还写下了“采菊东篱(lí)下,悠然见南山”的著名诗句

比起梅、兰、竹,关于的画要少得多,但古代的诗人为它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句。小朋友,这些著名的咏菊诗你都会背吗?

(唐)元稹(zhěn)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咏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篇2

暑假里的一天,烈日当空,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位于安徽宣城的敬亭山。远远望去,山虽不高,却满目青翠、郁郁葱葱,十分壮观。只见山脚下矗立着一座石牌坊,上面刻有“敬亭山”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迫不及待地穿过牌坊,快步向山上走去。

上山的公路很长,一眼望不到尽头,累得我满头大汗。我抱怨道:这难道就是“诗山”吗?一点感觉都没有,李白怎么会写出这样的好诗呢?这时,一辆电动观光车缓缓地驶了过来,妈妈赶紧问道:“请问上山的路还有多远?”司机笑了笑:“远着呢,上车吧!”车沿着弯曲的公路行驶,碧绿的茶树满山遍野,高高的核桃树上挂满了核桃。我欣赏着美景,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大门。

我跟着诗人的脚步向山上走去,踏着石子路,这在树阴下。树沙沙作响,风轻轻拂来,地上的小草生机勃勃,路边的野花露出“笑脸”。小路右侧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上面刻着古代诗人在此留下的诗句,有描写花草树木,有赞美美丽风光。这些石头与敬亭山巧妙、自然的融合,真不愧为“诗山”啊!

篇3

本课将美术和语文两学科相整合,通过对古诗的诵读和理解,感受古诗的意境,用已学的水墨画技法表现画面,让学生感受两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同之处。本课以春天为主题,鼓励学生说说、写写、画画有关春天的古诗,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以及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

由于五年级学生对古诗词有了一定的掌握,而对中国的水墨画技法也有所了解,所以,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巧妙地运用水墨技法进行诗配画创作。

三、教学目标

认知:通过欣赏,感受水墨表现情趣,学习诗配画的创作方法,培养学生对古诗意境的感悟和对水墨能力的运用。

技能:运用传统的笔墨技巧,以春天的古诗为主题,合理构思构图,恰当表现古诗意境。

情感:感受诗、画两种传统文化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诗配画的创作方法,熟练运用笔墨技巧及传统水墨技法表现诗配画,将二者巧妙结合。

难点:巧用笔墨、表达古诗的意境。

五、教学准备

PPT、水墨画工具。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知识回顾

课前连续播放山水画图片,学生欣赏作品,初步感受山水画的艺术魅力。

尝试了解学生:你画过水墨山水吗?你对水墨画了解多少?

生:中锋、侧锋的运用,山石的勾勒、皴擦等等。

生小练笔,师简单评价。

2.导入古诗

出示一张水墨画,问:你觉得这幅水墨画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生:桃树、竹子、鸭子戏水。

师:让我想起了苏轼的一首古诗《惠崇春江晚景》,学过吗?

生读一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师:画面表现了诗中哪两句内容?(前两句),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3.完成诗配画,揭示课题:像这样根据古诗内容表现画面,把古诗的意境表达出来,称为诗配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感受水墨山水的魅力,温顾前面学习的相关水墨画知识,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运用水墨画知识,结合语文学科中的古诗,给诗配画。

(二)技法交流

1.交流古诗

师:春天,万物复苏,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除了这首《惠崇春江晚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呢?

生:《春晓》《清明》《咏柳》《鸟鸣涧》。

拿出纸,写出有关春天的古诗或诗句。

师:唐代诗人王维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春天,送走了他的一位故友,写下了这首《渭城曲》。

PPT出示王维古诗《渭城曲》。

生读一读。

师:如果给诗配画,可以抓住古诗中哪些关键词句来表现画面?

生:柳树、细雨、饮酒的故人。

师: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情境?

2.访问艺术家

出示现代画家傅抱石《渭城曲》。

师:青苍的柳色,带着浓浓的雨意,成为画面的主体,把诗有的惜别之情表现了出来。这就是诗的意境。(板书:意境)

师小结:所以给诗配画,首先就要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再进行景物的描绘。(板书:抓住词句、描绘景物)

师:仔细观察,画面中用到了哪些水墨技法?

生交流、师小结技法:中锋勾勒枝条、人物,绿色晕染出柳色、淡墨晕染远山、云雾,突出整首诗的意境。(板书:突出)

【设计意图】以春天为主题,让学生先说说、写写有关春天的古诗。通过欣赏大画家的作品,感受诗的景物描写与画面表现之间的关系,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技法及诗配画的创作方法,体会诗配画的意境美。

3.欣赏学生作品

出示学生作品两幅《绝句》《游园不值》。

师:与大师相比,学生的诗配画又有着怎样的异曲同工之处呢?

学生欣赏,比较作品的意境、技法的运用。

4.教师示范

以古诗《忆江南》为例,示范。

出示古诗,可以抓住古诗中哪些关键词来表现景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可以用哪些水墨技法表现画面?(浓墨中锋表现房子、河岸、皴擦泥土,逆锋表现江边的树,大红和曙红点染桃花,淡墨晕染远山、花青晕染江水)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难点之在,通过欣赏学生作品,了解更多的诗配画表达的诗的意境,教师的示范中将更多的水墨技法呈现,让学生不仅了解诗配画对诗的传递的过程,更能深刻掌握水墨画的构图与章法。

(三)自主表现

给刚刚的古诗配画。想一想可以抓住哪些关键的景物表现画面,用熟悉的水墨画技法突出古诗的意境。

(四)评展作品

组织学生根据古诗内容评价作品。对画面的构图、意境的表达、技法的运用、墨色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大胆用笔,自主创新。

(五)课后延伸

出示完成的画作:在《忆江南》诗配画空白处写下古诗句,让学生注意字句的排列,从右往左书写,最后落款,刻上印章。

鼓励学生课后也能在画面空白处添加诗句,将绘画与书法巧妙结合,完善作品,体现诗配画的内涵。

【设计意图】将古诗与画面相统一,二者结合,真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同之处,更加完善作品,真正体现诗配画特有的魅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七、板书设计

诗配画 水墨画

抓住词句 中锋、侧锋

篇4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石 竹;配置与设计

石是大地之骨,凝聚了山川自然的灵气神韵,自古至今都为造园家所钟爱。园林中的石往往要与其他园林要素,如水、植物、建筑等组合成景。其中,山石与竹类植物的配置是较常见的配置手法之一。郑板桥语:”竹与石,皆君子也。君子与君子同局”,又云:”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竹子与山石都具有极富观赏性的外观特征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这使它们成为景观营造的重要元素。二者的搭配能相互映衬,因此在园林意境表现和美学价值上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1.竹与石的美学特征和精神内涵

1.1石的美学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正所谓“无园不石”,山石是中国园林中重要的造景要素。不同种类的石材在景观效应上各有千秋:太湖石之美体现在透、瘦、漏、皱的外观形态,清空灵秀;黄石朴拙憨实的外表又体现出一种阳刚之气和痴妙浑朴之美;卵石圆润自然,体现一种安静、娴逸之美;宣石有隆冬积雪的象形之美;石笋有初春嫩笋的象形之美;象皮石有酷似大象皮肤的外表,石看上去宛若有朵朵白菊在夜幕中绽放等等。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运用石材的形态、质感、色彩等各方面的特征,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园林景观。石的精神内涵更胜于其物质形态之美。据历史记载和考古研究,在人类历史的初期,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不约而同有着地山石崇拜现象。对山石,人类是敬畏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畏”的成分减少,但“敬”没有变,因为山石那种亘古不变的品性―――正直、忠贞、明朗、刚健的精神感染了人们。“石不能言最可人”,长久以来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恋石情结:历史上很多文人雅士为之赋诗作画,甚至出现了宋代米芾“拜石为兄”的故事。这种恋石情节逐渐建立并巩固了山石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使之成为中国园林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1.2竹子的美学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在中国艺术史上,竹子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审美对象,诗词歌赋中有大量记载。竹类植物竹竿挺拔,枝叶秀丽飘洒。少植几株则疏影横斜,若以粉墙为背景,竹影便如一幅动态的画,摇曳生姿;片植成林,则会营造出一片绿的海洋,这种绿是明净的,动势的,置身于这片绿色会令人感到一种透体的清。无风的时候,竹子有静谧之美;微风吹来便会萧瑟作声。竹子的这些外观特征使它成为园林中重要的造景要素。与石相同,竹子的美也不仅仅局限在它的表观物质形态上,还体现在它的神韵和美学内涵上。竹子中空、有节、挺拔、四季常青的生物形态特征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相契合,成为”清高、有节、坚贞”等精神风貌的象征。它坚贞可以陪松柏,劲挺可以凌霜雪,清瘦可以顶寒风,淡泊可以拒蜂蝶,高洁可以入云霄,虚心可以友顽石。正因为竹的这些特点符合东方文人的审美情趣,自古至今出现了很多以竹为题材的诗词书画和园林作品。如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清代郑板桥爱竹成癖,他的诗句”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虽不见半个“竹”字,却字字不离“竹”。竹文化的发展与其在园林中的应用互促相长,如扬州个园,以半个“竹”字为名,体现了园主人的清高不俗和对竹子的痴爱,同时这座园林也因其巧妙的立意而成为千古佳作;再如苏州沧浪亭的“翠玲珑”景点,取自苏舜钦的“日光穿竹翠玲珑”之意,庭院遍植翠竹,僻静洁雅,景色优美;上海历史名园古漪园也是以竹造景的佳例,始建于明代,其命名取”绿竹猗猗”之意。

2.造景特点

2.1竹石配置的构图形式

巧妙利用不同种类的竹和山石的形态、质感、色彩等特征,能使景观生动活泼,富于变化,丰富景观的层次和内容。竹子形体高挑、挺拔,山石则敦实、朴拙;竹子质感细腻,山石则质感粗糙;山石因竹子的秀美而更显朴拙,竹子因山石的凝重更显活泼;竹子随风摇曳,萧瑟作声,有动态美,山石静静伫立,有静态美;竹子的颜色是苍翠欲滴的,是富有生命力的,动势的,在它的衬托下,山石之“古”韵更为悠长。总之,竹石能够互相映衬,在对比中达到和谐一致的景观构图。

山石是静默的存在,永恒的形定如斯,但它的表面却又呈现出流水般的波动感,因此它又是灵动的。竹子是摇曳多姿的,是萧瑟作声的,但正是这一点又使它具有一种静谧之美,这大概与“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吧。竹子是秀美的,但它又是刚健挺拔的,山石是刚拙的,但刚拙中又蕴含着万般柔情。一动一静,一刚一柔,参乎造化,迥出天机,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总之,竹石配置可以巧妙运用竹石的形态特征,通过灵活多变的艺术构图,形成有生命的立体图画。

2.2竹石配置的文化内涵

竹与石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山石象征“正直、忠贞、明朗、刚健”,竹子象征“清高、有节、坚贞”。它们虽然都是具象之物,可以构成实有的园林空间,但它们又具有艺术符号的灵动抽象的特征,能够以有形沟通无形,从有限跨越到无限[ 3 ],创造出丰富的意境空间―――竹石配置是一种精神文化内涵的再升华。自古以来,园林和诗词书画都是密不可分,互促相长的。宋代文人画家苏轼(1037-1101)因爱竹癖石而创立了竹、石为主的画体,这种画体的流行大大促进了竹石配置在园林中的应用。在孔传、杨新等编著的《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年版)一书所收录的绘画作品中,描绘竹石配置的达16幅之多,约占总数330幅的1/20。其中,元代作品较多,这也许与当时异族统治的历史背景有关,竹与石的画体,表现了文人画家对异族统治的不满和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但历史上画竹石最著名的当属清代的郑燮(1693~1766,字克柔,号板桥),他所画的题材并不广泛,只以竹石兰草见长。他自称所画之物为“四时不凋之兰,百节常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竹石画体占其作品的大部分。他在《题画》中曾多次写道:“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石依于竹,竹依于石,弱草靡花,夹杂不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与石的配置,一位是谦谦君子,一位是仁厚老者,一样的坚贞不屈,一样的刚正不阿,相似的精神志趣使二者成为“至交”。在园林中运用竹石,丝毫不费花哨之事便意境尽现,这一点正如作文之“言简而意赅”。

自古以来,还有许多关于竹石的神话传说,这也是竹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所用之物都是山石;湘妃竹的传说使竹成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台湾有一个少数民族雅美族,相传这个民族的起源就是竹与石的婚配。这些神话传说给竹石平添了一份

神秘色彩,让人感到回味无穷。将竹石神话故事作为园林中重要的文化因子加以运用,可以使景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文化性上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2.3竹石配置可以迅速成景并四季可赏

一般景观营造的速度都会受到植物生长速度的制约,从最初施工到形成预期的设计效果往往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而竹类植物生长速度较快,假以山石便能迅速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所以在生活节奏较快的现代社会,竹石配置的造园手法继续受到现代景观设计师的青睐。

此外,竹类植物另一特点是经冬不凋,四季常青。竹石配置在严寒的冬天也会体现其独特的景观效果,不会受到季节的限制。这一特点符合现代景观设计中“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要求,体现了竹石配置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造景优势。

3.园林景观中竹石配置的各种手法

3.1竹石小品

这是江南古典园林中最常用的竹石配置手法。唐朝白居易的诗句:“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描写的就是竹石小品景观。竹石小品由于体量较小,玲珑秀丽而又不失高洁品格,在文人的私家园林应用较多。粉墙背景,修竹数枝,秀石几块,形简而意赅。有时它可以独立成景,成为小空间的视觉焦点。如苏州拙政园的“海棠春坞”景点,高低错落的湖石围合成自然的树池,树池中一块竖向放置的湖石挺然而立,旁边是一丛翠竹与之相依偎,竹石小景与另一侧的海棠树相映成趣,后面白色墙壁上有用水泥雕刻成卷轴状的匾额,其上题有“海棠春坞”四字,整体构图和谐,意味深长,宛若一幅立体图画。竹石小品有时置于廊隅墙角,可以软化建筑物的生硬线条,或使一些空间封闭压抑的建筑死角,如哑巴院等,变得生机盎然,韵味十足。如网师园内一处竹石小品,沿墙曲廊逶迤前行,在其转角处,廊与墙围成一处不足2m2的狭小空间,造园家在其中放置高低错落的几柱石笋和一小块湖石,石间种植几竿翠竹,疏疏落落的便成一幅生动的“竹石图”。它一方面丰富了沿廊景观,另一方面也使生硬阴暗的角落得以软化和亮化。

竹石小品的景观优势使它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北京龙潭湖公园廊外一隅处,一丛黄皮毛竹下点缀一大一小两块黄石,后面是黄褐色的虎皮石墙为背景,竹子细腻的质感与背景墙体和黄石的粗糙形成对比。竹竿颜色与石相似,翠绿的竹叶疏疏洒洒,宛若一层绿纱罩在顽石上。

3.2假山与竹的配置

堆石叠山在中国园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够体现山石之“古”意,更能“移天缩地于一园”,再现大自然的峰峦峭壁,沟涧洞壑景观。中国园林石筑假山历史久远,许多名园因其筑山艺术而被载入史册。如苏州环秀山庄的湖石假山,出自叠山艺师戈裕良之手。虽然整座山体不是很高(最高处也只有7.2米),但山势峥嵘峭拔,峡谷幽深,溪壑婉转,丝毫不见人工痕迹,宛若自然天成一般。再如苏州耦园的黄石假山,造型浑厚,风格古朴。还有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春、夏、秋、冬四座山分别由石笋、太湖石、黄石、宣石筑成,该园假山更以其巧妙构思和新颖立意而扬名天下。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假山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与古典园林相比,现代景观设计中叠山的艺术手法和所用石材的种类都更加多样化,而且还出现了多种人工塑石。

3.2.1假山与竹林景观。

假山与竹林共同营造景观时,一般是竹林作为背景,假山作为主景半掩映于竹林中。竹林作为背景可以表现假山石的形态与质感,这种假山多为单面观的类型,主观赏面面向游人,另一侧则依附于地形或隐藏于竹林中。昆明世博园的“蝶泉瀑布”景点就是假山与竹林共同营造景观的佳例。这座假山体积较小,由黄石筑成,大大小小的黄石高低错落。中央立有一块较大黄石,上题文字,跌水瀑布自上而下,淙淙作响。整座山体以水平和垂直的纹理为主,体量虽小,但稳固泰然,落落大方。此假山为单面观类型,其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假山的深红褐色与竹林的翠绿色对比协调,假山的小巧更反衬出竹林的幽深茂密,流水的跌宕跳跃更为景观增添了无限生机。假山右侧一条窄窄的石阶蜿蜒深入竹林内部,引人入胜。山体与竹林结合自然,景观空间尺寸亲切宜人。

3.2.2假山配以数竿修竹。

这种手法一般是在石筑假山周围以少量竹子作配景。假山点缀以翠竹可以给静默的山体带来生机。竹子的纵深感可以增加山势,或者平衡山体单调的横向性。竹子细腻的质感可以反衬出山体的朴拙。堆叠假山所用石材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质感,气势和韵味也会有很大差异。太湖石假山偏向女性的玲珑秀美,而黄石假山则体现出一种男性的阳刚朴拙之美。因此,在配置竹子时,不同的竹种也需要与不同的假山相搭配。扬州个园因它的竹子和假山而著名,其中的夏山、秋山、冬山都是假山与竹子配置的佳作:夏山由玲珑秀丽的太湖石和柔美纤巧的水竹搭配,周围配以紫薇、广玉兰等,再加上泞潭清冽,渲染出夏季景观的清丽秀美;秋山则是以刚健朴拙的黄石假山和大明竹搭配,周围点缀红枫等色叶树种,营造出一派萧瑟的秋季景观;冬山由色泽洁白、体态圆浑的宣石通过掇、贴、围而成,周围配置斑竹和腊梅等植物,取意于诗句“斑竹一枝千滴泪,竹晕斑斑点泪光”。宣石色白,整座山体犹如积雪未消。山后墙上巧妙地设计了24个“音洞”,模拟冬季呼啸的北风,眼观皑皑白雪,耳听呼啸北风,再想着湘妃泪的凄美故事,悲之情油然而生。

3.3块石与竹林配置

这种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应用较广泛。茂密苍翠的竹林中,点缀数块顽石,宛如在一潭静水中激起数朵涟漪,打破了竹林整齐划一的单调感。竹林中的块石可以题字,作为景区的点题之笔,有时又可作为兼具观赏性的园林器设,供游人坐下休息,使之尽享竹林美景。这种手法也不乏佳例,如北京紫竹院公园的园中园”筠石苑”。该园的入口就是以竹与石的搭配作为标志,层层竹林掩映着刻有”筠石苑”三字的山石,景色优美,引人入胜。再如该园另一处竹石景观,七块高低不同的剑石错落有致地布置于溪边竹林前,山石挺拔刚毅,反衬出竹林的柔美清雅,山石的青灰白色在翠绿色的竹林背景前也更加醒目。

3.4竹石盆景

竹石盆景是指以竹石为素材,应用创作旱盆景手法,精心处理地形、地貌,有时点缀亭榭、牛马、人物等摆件,在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竹林、竹石小品之神貌。与前面几种应用手法相比,这种手法更似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它是诗情画意的高度提炼。

竹石盆景的创作手法中有一种是以自然景观为范本,再现大自然竹石景观,惟妙惟肖,生机盎然。如作品《松竹韵》,作者选用黑松凤尾竹作主景,选用形态独特的奇石作配景。一块拱形山石跨江而置,构成一座天然石桥,桥的一边栽以黑松,另一边种有凤尾竹,构思新颖,清新雅致。再如作品《幽居深篁里》(获中国第2届盆景评比展览1等奖),茂密的竹林深处有一座简陋的房屋,地形高低起伏,一条小路蜿蜒伸展,几块清辉光亮的灵壁石在土地中半掩半露,散布于盆内。点缀山石一方面能够营造出更加多变的地形,充满野趣。另一方面,相对于竹林枝叶的潇洒飘逸,山石的颜色更为凝重,能够将整幅作品的重心下移,使构图更加稳固。山石的凝重厚实更反衬出竹林的疏朗秀逸。另外一种竹石盆景的创作手法就是以古人的“竹石图”为蓝图,着意刻画诗情画意,深远意境。如作品《板桥画意》,作者对这幅作品总结为“几枝竹,三两人,亭旁坐。顽石犹冬醒,溪流侧畔,吟诗作兴”,寥寥几根文竹、米竹,配以遒劲顽石,宛若板桥之画,其立竿、添节、画枝、点叶极富个性,布局疏密相间,以少胜多,具有“清雅脱俗”的意趣。

4.结语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我们应该继承传统园林的优点,进一步发掘竹石文化的精髓将其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去,另一方面,我们应当充分考虑现代人们的审美取向,在营造竹石景观时多应用生态学和美学原则,使竹石景观“文化性”、“视觉观赏性”和“生态性”兼备。竹与石都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情趣,竹与石的搭配更体现了中国园林的特色,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挥竹石配置的造景优势,使竹石文化在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刘晓惠.文心画境―――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何平.石之于中国园林意境的意义及其美学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2005,7(5):55-59.

篇5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掌握要求会写的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根据注释理解古诗内容。

3.

查阅资料,加深对诗中事物的理解。

教学重点:

1.

掌握要求会写的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根据注释理解古诗内容。

教学难点:

查阅资料,加深对诗中事物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题,板书课题

1.

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师:在中国的古诗花园里,有一类古诗格外引人注目,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咏物诗。(板书:咏物诗)

2.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咏柳》《咏鹅》《梅花》《风》等古诗,告诉学生:歌咏某一事物的诗歌就是咏物诗。

3.

今天学习的《古诗三首》就是由三首咏物诗组成。读读题目,你们一定能猜到诗中所咏的事物。(板书三首古诗的题目,学生说诗中歌咏的事物)

二、质疑诗歌,朗读诗歌

1.

提出疑问。

师:读了题目,你们心中一定有了疑问,对吗?(学生提出“为什么歌咏?”“歌咏它什么?”等疑问)

2.

朗读诗歌。

师:要想解决疑问,先得读好诗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两遍)

3.

教师指名读,学生齐读。

4.

师:大家已经读准了字音,达到了朗读古诗的一级标准。现在试着把古诗的节奏朗读出来吧。

5.

教师指名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教师引导评价:你喜欢谁的节奏?

6.

师:古诗是按照平仄规律创作的,请听吟诵。(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吟诵音频,出示三首诗的平仄,然后学生依照“平长仄短入声促”的规则尝试吟诵,齐诵。建议:一般情况,“–”短平读一拍,“―”中平读两拍,“—”长平读三拍。“∣”仄声在二四六字的位置时读一拍,一三五字位置时读半拍。“∣”入声读得短促有力)

马诗

石灰吟

竹石

∣∣–—

–—∣∣∣–—

∣∣–—∣∣―

大漠沙如雪,

千锤万凿出深山,

咬定青山不放松,

–—∣∣―

∣∣–—∣∣—

∣—–∣∣–—

燕山月似钩。

烈火焚烧若等闲。

立根原在破岩中。

–—

–∣∣

∣∣∣—–∣∣

–—∣∣–—∣

何当金络脑,

粉骨碎身浑不怕,

千磨万击还坚劲,

∣∣∣–—

∣—–∣∣–—

∣∣–—–∣―

快走踏清秋。

要留清白在人间。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歌

1.

借助注释,默读诗歌。

师:三首诗分别描写了什么事物?请借助注释,将诗中描写的事物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并适当批注。

2.

学生默读,想象批注。

3.

交流:

(1)问题1:《马诗》描述了一匹怎样的马?它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之中?

①第三、四句诗是说,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这是一匹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骏马。

②第一、二句诗说,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是一幅战场景色图,悲凉肃杀。这匹骏马就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正是它可以建立功勋的环境,内心的渴望一定更大。

(2)问题2:《马诗》中的马儿驰骋于什么季节?

“清秋”时节,草黄马肥,正好驱驰,冠以“快走”二字,可见这匹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恰好是可以万里横行的壮年。

(3)问题3:《石灰吟》里的石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①“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第二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烧炼的就是石灰石。这是不怕磨砺的石灰。

②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石灰烧制图”,引导理解“粉骨碎身”的含义。感受石灰不怕牺牲的特性。

③学生观看石灰图片或者真正的石灰,感受石灰清白的特点。

(4)问题4:《竹石》中的竹子长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

①前两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环境不好,但基础牢固。后两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折磨,多大的打击,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郑燮不但写竹写得好,而且他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请看插图。图里的竹子哪些地方和诗歌里的竹子是相似的?

4.

朗读诗歌,加深印象。

师:咱们再读诗歌,将诗中事物的样子牢牢记在心里吧。(学生齐诵诗歌)

5.

指名诵读。

四、学习生字,规范书写

过渡:通过朗读,三首古诗的内容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现在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生字。

1.

观察生字,互相提醒。

师:仔细观察这4个生字,你觉得哪个字在书写时需要提醒大家?

2.

学生交流:

“凿”字下边里面是“羊”字少一横。

“络”字左右同高,“锤”字左低右高。

“锤”字左窄右宽,左边的第一横对准右边撇和第一横中间,左边第二横对准右边第一二横中间,左边第三横对准右边第二三横中间,左边的竖提的“提”对准右边第三横左侧。

“焚”字下边的“火”字第一、二笔点和撇在上边“林”字两竖的下面。

3.

教师板书,学生观察后书写生字。

4.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分析其由来。

“焚”的本义是古人为垦地耕作而引火烧毁荒草野林;后来引申为“燃烧”,如“焚化、焚毁、焚书”等。

“凿”的本义是捶打钢钻,在木石等材料上挖孔钻洞,如“开山凿洞”;后来引申为痕迹深刻的,确切而无法消除的,如“言之凿凿”;还有用以凿洞的工具,如“

凿齿、凿子、方凿、斧凿”等。

五、默写古诗,小结课堂

1.

背诵课文。

2.

默写《竹石》,并打开书对照是否有误。

3.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首咏物诗,并且通过对照注释和查阅资料了解了诗中所描写的事物。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诗人为什么要歌咏这些事物。

六、课后作业

查阅三位诗人的生平故事。

板书设计

10 古诗三首

咏物诗

马诗

石灰吟

竹石

为什么歌咏?

歌咏它什么?

课时作业

一、我会填空。

《古诗三首》中每一首诗都( 歌咏 )了一个事物,我们叫它们( 咏物 )诗。

二、解释诗句。

1.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匹马何时才能戴上镶金的辔头,尽情驰骋在这秋高气爽的战场上?

2.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3.

篇6

文字中透露的扇子材料

扇,在古代还有另一个叫法就是“”(shà),从字形来看,“扇”字从羽,“”字从竹,似乎是在透露扇子有羽毛和竹子编成两种方式。

事实上,最早的扇子确实是用这两种材料制成的。饶泽民所著《扇苑古今――中国扇趣话》一书中写道,在古代,我国中部地区出现的扇子,似乎以竹扇为先,这可能与气候有关,当时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气温较现今高,盛产竹子,用作器物,远比今天方便,更遑论江南地区。

而春秋战国时代,被中原人视作“蛮荒”的江南地区,多湖泊港汊,野禽密布,用禽鸟翎羽制成的羽扇也发展起来。晋代陆机所写的《羽扇赋》中描述了这样一则故事,说当年楚襄王与各路诸侯会面的时候,楚大夫宋玉手持一柄用白鹤羽毛制成的扇子,被手执麈(zhǔ)尾的各国大夫们讥笑,认为楚人粗鄙。宋玉就此发表了一番高论,折服了各国大夫,于是他们纷纷带着楚国的羽扇回到各自的国家。

而到了三国时代,诸葛孔明、周瑜等一干青年才俊,羽扇纶巾,早已成了流行的标准配置了。

“轻罗小扇扑流萤”用的是团扇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代大诗人杜牧脍炙人口的诗句,已经成为中华扇文化中,最令人难忘的记忆。

而杜牧这里所说的“小扇”,既不是羽扇,也不是竹扇,而是纨扇了。

纨扇,亦称团扇,主要以竹木为骨架,制成种种形状,并用薄丝绸糊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纺织技术的进步,我国丝绢质量日益提高,人们开始用丝绢大量制作轻便雅致的纨扇。

赵成玉、皇甫姜所著《扇子趣话》一书中讲到,纨扇来历传说出于西汉成帝(前32―前7年)时。当时有所谓“齐纨楚竹”之说,即指用山东绢作扇面、湖南竹作扇骨制成的扇子,坠以流苏,十分珍贵文雅。

纨扇在唐宋时期最为流行,宋代大诗人陆游“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的诗句,虽不尽实,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纨扇的行销使用盛况。

南北朝时,纨扇扇面较大,唐代早期还多作腰圆形,唐开元、天宝年以来才多用“圆如满月”式样。纨扇深得闺阁喜爱,古代诗词中多有反映,“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借团扇刻画出少女种种情态或愁思,可见扇子的功能已大为扩展。

文人娱纸绢,壮士爱芭蕉

蒲葵扇俗称芭蕉扇,许多人有一个误解,以为芭蕉扇是芭蕉叶所制,其实它是用盛产在我国南方诸省的蒲葵叶所制。蒲扇特点是材料价廉,式样朴素,既可扇,又可垫坐或遮日挡雨。民间使用者甚众,在晋代就已成批生产。

《晋书》中记载,东晋名相谢安有盛名,许多人都很爱慕他。一次,有一位同乡要回家时去拜访他,他问同乡有回去的路费吗?同乡回答说:“有蒲葵扇五万。”谢安便取其扇执于手中。谢安喜爱蒲葵扇的消息一传出,京师士庶争相购买,扇价激增数倍,此人返乡路费便解决了。从这故事中的“五万蒲葵扇”,可知蒲葵扇历史悠久,使用者众。

蒲葵扇价廉好用,民间使用很普遍,到处可见。北宋画家张择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街道上执蒲葵扇者就不止一人,其中有举扇遮日者。有人以此证明此图画的并非清明时节的景象。传说中的济公和尚手里也拿把佛法无边的破蒲扇。

“摆臂清风至,迎来暑气消。文人娱纸绢,壮士爱芭蕉。”芭蕉扇深为劳动大众所喜爱。古时农人几乎一律使用蒲葵扇,在雍正《耕织图》中,皇帝本人自扮的老农也不例外。

折扇本是日本“舶来品”

折扇一般认为是北宋初从日本、高丽传入的,而高丽的折扇很可能也是来自日本。《宋史》记载,端拱元年(988年)二月八日,日本僧侣嘉因觐见宋太宗时献上桧扇20把、蝙蝠扇2把。而桧扇和蝙蝠扇都是折扇。

据江少虞《皇朝类苑》记载,在北宋熙宁末年首都开封的著名市场大相国寺里,就有人出售日本制的折扇,扇面绘有淡粉画秋色山水,有披蓑乘舟垂钓的渔人,天际间还有薄云和飞鸟,“意思深远,笔势精细,中国之善画者,或不能也。”

小扇面 大天地

给扇子施以书画,始于三国时代。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就有“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记载。说的是汉桓帝刘志赠曹操一把“九华扇”,曹操请主簿杨修为他画扇,不料,杨修将扇面滴了一个黑点,他急中生智巧妙地将黑点画成欲飞的苍蝇,这才化险为夷。

扇面书画题材十分广泛,鱼虫走兽、人物肖像、田园山水都可入画,正、草、隶、篆皆能成书。由于扇面书画多为当时名士所作,所以十分名贵,价值连城。

唐伯虎是明代有名的才子,能书善画,他的《山房客至》扇面远山朦胧,近处树木葱郁,几间草屋掩映其中,一幅田园佳景。上题一首诗:“红树黄芳野老家,日高小犬吠篱笆,合村会议无他事,定是人来借看花。”诗情画意,相映成趣。

链接

四大名著中扇子故事多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周瑜“羽扇纶巾”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很难想象,在《空城计》等很多场景中,手里没有羽毛扇的诸葛亮会是个什么样子。

《水浒传》中写扇子相对最略,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一个“铁扇子宋清”,是宋江的弟弟。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中,作借白日鼠白胜之口,留下了一首很著名的歌谣:“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西游记》中关于扇子的描写就多得多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能熄八百里火焰山烈火的芭蕉扇是产于昆仑山后的灵宝――太阴的精叶,可以一扇熄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

《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用浓墨重笔写扇子的就有第三十回之“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第三十一回之“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第四十八回“石呆子因扇遭祸”诸事,无不给人留下极深印象,全书中提到扇子之处更是多不胜数。其中,“宝钗扑蝶”“晴雯撕扇”等画面形象,都成了刻画人物性格的点睛之笔。

戏剧舞台借扇表情感

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当年在《贵妃醉酒》的一场戏中,有一段极为精彩的舞扇动作,令人至今难以忘怀。当杨贵妃步入玉石桥畔时,一会儿举头望月,一会儿低头赏鱼,身段随心情而变化,手中的扇子也时而平端,时而翻于头侧,时而又上下舞动……它不仅帮演员揭示了贵妃此时此刻十分得意的内心情感,而且使她优美的舞姿增色生辉,令人陶醉。

一般来说,戏剧舞台上扮演军师、师爷用“鹅毛扇”,富家小姐用“团扇”,男旦角色用“折扇”,女旦角色用“羽毛小扇”。无论生、旦、净、末各个角色,都借助扇子来表达各自丰富的思想和复杂的感情。

西方女性“扇语”暗号

英国作家威廉・科克收集各国妇女用扇子说的话,写成“扇语”,作为他《扇学》专著的一章。里面记载了欧洲妇女对其追求者的种种“扇语”,妙趣横生,令人解颐:

打开扇子遮住脸的下半部――这表明:我爱你。

用扇柄碰唇――在暗示:吻我。

用打开的扇子支着下巴颏儿――意思是:我希望下次同你早点见面。

扇子时开时合――这表示:我非常想念你。

手执打开的折扇离开――这是说:请别忘了我。

缓缓扇动扇子――传达信号:我对你无动于衷。

一个劲地扇扇子――发出警告:快离开我!

在手里不停把扇子翻来翻去――严重警告:你太讨厌!

篇7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鉴赏诗歌的形象”,这是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的必考内容,能力层级为E级。形象是诗歌中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诗歌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形象主要包括三类:诗人的自我形象、山川草木自然景物、民风民俗社会风貌。高考语文考查的诗歌形象,一般包括诗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诗歌叙述者以及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自然风物形象、比喻性形象、音乐形象及特定形象等。要求考生能够借助对形象的赏析,洞悉作者情感及诗歌主旨,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与情感美。

【解题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简而言之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通过了解背景,把握形象的理解方向

作者抒情言志,怀古咏物,大多是因被现实生活中某种因素所触动,有感而发,其喜怒哀乐与自己所处的历史时代及自身的生活遭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考生要解答诗歌鉴赏题,必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思想倾向及创作风格可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情感;适当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风貌,有助于考生准确把握其文学作品。有时候命题者会利用注解的形式提供相关创作背景,这其中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认真分析这些信息,有助于考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二、通过语言分析,把握形象的外形与内涵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考生在鉴赏诗歌时必须弄清每一个字词的含义,还要把握形象的言外之意,这是答题的关键所在。古代诗歌经常会利用一些特定的意象来表达相对固定的意思。如:杜鹃多喻愁情,归雁多喻思归,老虎多喻霸气,红豆多喻相思,杨柳多喻惜别,松树多喻坚贞,竹子多喻劲健,梅花多喻孤傲,兰花多喻高洁,多喻隐逸,牡丹多喻富贵,落叶多喻光阴易逝、人生短暂,大鹏、骏马、凤凰多喻志向远大的人才,台城、吴宫、黍离多喻昔盛今衰,长亭、灞桥、易水多与送别有关,大漠、孤烟、长空多指边塞风光,夕阳、西风、残照多指个人身世沉浮和历史沧桑巨变等。考生要善于对这些诗歌形象的外形与内涵进行归纳和总结。

三、通过再造想象,填补形象的空白

古代诗歌言简意赅、讲究含蓄美、不直露的语言特点,要求考生鉴赏时要通过想象,充分调动形象思维去丰富诗词所描述的形象,要在想象中看文字所构成的画面,多角度、多侧面地调动各种知识与经验去理解作品的内容,把作品中的留白补充完整,使之成为完整的形象、情节或意境。

四、把握意象的指向,领悟言外的诗情

古代诗歌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的物象、形象上,从而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客观的物象、形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构成具体而生动的意象。意象是渗透着作者情感的客观物象。如何从意象入手来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及感情,是考生鉴赏诗歌的关键所在。考生在鉴赏诗歌时要找出作品中的形象,确定形象在作品中的特点,思考形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从意境洞察心胸

“意”是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所谓意境,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歌中的意境往往是作者心灵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创作风格的再现;把握了诗歌的意境,便有助于了解作者的风格及创作倾向。

【答题误区】

1.从设题角度来看,高考试题有的是仅就形象、意境、情感等某一个问题单独进行考查,有的是将形象、语言、技巧、情感等综合起来进行考查。考生在答该类题时有时会因为审题不清,将形象、意境和情感等混淆,或者是将要求回答的内容没有回答完整。

2.古代诗歌经常会利用一些特定的意象来表达相对固定的意思。考生在回答关于物象类题目时,由于没有相关的知识积累,不了解相关物象所表达的意思,导致对诗歌思想感情或者主旨的误解。

【同步突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游曲

王 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诗歌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①

杜 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②。

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③。

[注]①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齐山: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东南。②翠微:齐山上的翠微亭。杜牧于唐会昌四年9月赴任池州刺史,取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中的“开帘当翠微”句意,在齐山之巅建翠微亭,以表追思李白之意。③牛山:《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说“(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送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①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②今已误儒生。

[注]①倚棹:停船。②青袍:唐三品官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一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书生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①。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②谁肯重王孙③。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①刘琨:《晋书・祖逖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这里是作者以刘琨自喻。②旅游:长期寄居他乡。③王孙:这里指游子。

诗中用了“芙蓉”“薜荔”“橘柚”等几个意象,请分析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和练秀才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诗歌是如何借“柳”这一意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赠裴十四

李 白

朝见裴叔则①, 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②。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注]①裴叔则:即裴楷,晋人赞他“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②金高南山买君顾:传郑子瞀不贪贵乐利,千金难买一顾。

诗歌是如何塑造“裴十四”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少年行

王 维

出身[注]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注]出身:出仕、出任。

诗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曲池荷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诗歌塑造了荷花什么样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诗歌前两联运用“夜”“月”“春山”“花”这几个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菩萨蛮

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1.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诗句分析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作者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玉楼春

周邦彦

桃溪[注]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注]桃溪:传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于桃溪边遇二女,逐相慕悦,留居半年。后二人怀乡而归。后重访天台,不复见二女。

1.请分别简要分析“桃溪”“秋藕”和“赤阑桥”“黄叶路”这两对意象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篇8

关键词:古诗词;意境;鉴赏能力

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以语言为手段而创造的艺术形象,也称文学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古诗词中所描写的融合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意象与物象。鉴赏古诗词,离不开对形象的把握。只有准确抓住诗词中艺术形象的特征,认真品味其间蕴含的深刻内涵,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高考诗词题型的命制中,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是常规题型,是非常重要的着眼点。因此,探究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古诗词形象的鉴赏能力,已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领会内涵丰富的情感要以意象为切入点

别林斯基说过:“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意象,抓住了意象这个切入点,我们就能够与古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可见,意象是诗人主观情志的具象载体。引导学生把握诗词中所选用的特定意象的含义,无疑是找到了一把解读诗词意蕴的金钥匙。

例如:古典诗词中的“柳”这一意象常常与离情相关联。柳者,留也,取其谐音;“柳枝依依”“条条有情”,取其形容。故古人离别时总爱折柳相送,寄表以柳相留,眷恋不舍之意,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李白《洛城闻笛》中的“此曲声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等。读着这些诗句,不要什么诠释,我们就仿佛置身于无边的柳海,沉浸在溢满诗篇的离愁别绪之中。而当我们明白柳等意象的典型寓意时,几乎无须再做过多的解释,我们便可直接把握诗词的旨意了。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孔子用松树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用梅花寄托高洁的品格及凌雪傲霜坚强之意。“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用竹子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如坚守自我的气节。“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用表现追求隐逸、不随流俗、坚贞不屈的品格。这些诗句中的特定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是变化的物象,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因此,抓住这些“形象”是领会诗歌情感内涵的前提和关键。

二、把握神貌各异的人物形象要知人论世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作中刻下深深的烙印,比如战乱时期,诗人反映的社会一般会涉及动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诗人对战争的态度等。因此,鉴赏古诗词中人物形象时,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和环境,与他们心意相通,做到知人论世。例如:

杜荀鹤的《山中寡妇》“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作者写这首诗时,正值唐朝末年,朝廷上下,军阀之间,连年征战,造成“四海十年人杀尽”(《哭贝韬》),“山中鸟雀共民愁”(《山中对雪》)的悲惨局面,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统治阶级的各种赋税就像一张大网,人民根本无法逃避,这种残酷把已经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推向了更大的深渊。了解了诗作的写作背景后,我们便不难分析诗中寡妇的形象:这首诗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被战乱夺走丈夫,孤苦一人逃进深山,在破茅屋中栖身度日,显得苍老枯槁的妇女形象。“山中寡妇”的形象把统治阶级吃人的本质揭示得淋漓尽致,渲染了一种浓郁的悲剧氛围,使读者对当时的人民同情之至,对统治者产生巨大的怨愤。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作者写这首诗时,当时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诗。知道了诗作的写作背景后,便不难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自我形象: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三、体味景情并茂的意境要展开联想和想象

“意”,作者的情感;“境”,作者创设的图景、情境,由景物形象(意象)构成。“意境”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王国维曾这样评价过意境:“语言明白如话,而言外有无穷之意”,就告诉我们意境能给人留有想象的余地。“想象是理解的翅膀”,因此,教学古诗词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诗词中的景物形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领略其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例如:

一直被人们所称道的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如果仅就字面去解释,没有什么韵味。但只要你展开想象,十个字就会构成了四个景点:“大漠”“长河”“孤烟”“落日”,给人以北方旷远、荒凉的感觉。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这幅图画简单得很,景物只选了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便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诗人就是通过这两句诗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达到了至高的艺术境界。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作者仅选了秋天荒野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九种事物就刻画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这幅萧瑟凄凉的秋景图渲染出了悲凉的气氛,学生一旦走进了这个意境,就能深深地体味到羁旅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另外,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乌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都是值得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设身处地理解诗词意境,进而加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的。

总之,古诗词鉴赏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形象鉴赏是高考古诗词鉴赏中的常规题型。因此,正确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古诗词形象的方法,应是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关键。从高考出发,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应是现代高中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孙圣梅.以意象为切入点把握诗歌情感.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09(5).

篇9

【关键词】创设情境 自主思考 师生合作 师生互动

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面前总有做不完的试题。题海战术,确实在实践证明中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大环境中,教师是否更应该反思,我们可否提供条件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趣且更有效呢?为此,笔者尝试在教学中树立一种理念,就是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

一、学生出例题,学生讲解,师生共同发问

比如我们在复习“古诗词鉴赏”这一考点时,对“古诗词”考点知识的梳理工作是由老师讲解来完成。但对这一考点知识的理解运用,我们就“创设师生合作的情境”,让学生自主来完成。这一过程其实也就是让我们的“教”合理转化为“不需要教”,这样使知识化为能力。

我们在复习这一考点的过程中,每节课都先预留大约15分钟的时间,让一个学生来做“小老师”。学生把自己事先写在小黑板上的诗词挂大到黑板上,然后自己做小老师来讲解。我们要求要讲得简洁、明了。

有个学生在讲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裘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时,他说:这首诗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雪下得很大,冬夜很寂静,同时也透露诗人心情的孤寂。他讲完后,我就举手发问(因为我和他已互换了位置):“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说这首诗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他也确实做了一些准备,思考了一下他就回答:“因为诗人写‘窗户明’和‘折竹声’的目的是为了写雪下得很大,这就是侧面描写。”其他学生也一致赞同他的说法。从他答得有理有据中,证明他确实已思考;从其他学生的一致赞同中,也证明他们已会运用这种方法来鉴赏诗词了。同时有个学生也在发问:“你怎么知道冬夜很寂静啊?”而另外的一个学生就站起来说:“我可以帮他回答。因为一般来说,在冬天,又下大雪,肯定会很寂静的。再加上诗句上又说‘时闻折竹声’,就是说在那个冬天的夜晚能时时听到雪压断竹子的声音,这种声音只有在很寂静时才能听到,时时能听得到,证明当时确实很寂静。”学生们都认为他分析得很有理。从中可以发现他们通过独立的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确实有较大的提高。还有一个学生问:“我不明白为什么说诗中透露了诗人心情的孤寂?”那位小老师回答:“因为‘冷裘枕’,可能是说他一个人睡觉,所以是孤寂啊!”全班学生笑了。我问:“笑是不是同意呢?其实下大雪,‘冷裘枕’也很正常啊!为什么你就能体会到诗人心情的孤寂呢?”全班同学都陷入沉思,而后又开始议论。有的学生说“可能没有体现诗人心情的孤寂”,有的学生说“应该有”。最后有个学生回答:“我认为应该抓住‘时闻’来分析,因为从‘时闻’中可以看出,诗人晚上睡不着,因此心情是孤寂的。”其他学生经他一提醒,也突然明白。这个“时闻”确实是暗示点,开始没有发现是因为它隐藏的比较深。学生通过有效的思考,就能较深入去分析问题了。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老师有意识去创设师生合作之情境,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那么学生不仅学得较轻松、学得更有趣,而且可以把所学知识化成自己的能力,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当堂出题,师生共思、共答、共析

作为一个知识点,要明确知道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笔者认为关键点不是“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能运用多少”。如果我们在复习时,只按照我们老师自己设计的题目来考学生,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真正得到有效的锻炼,值得商榷。

从平时的一些测练来看,老师认为一些很简单的、很易理解的题目而却有较多学生弄错。究其原因,那时因为那些题目是我们老师自己认为“很简单、很易理解”的,其实是我们老师一厢情愿的事情。那些题目在学生脑海里依然是那么的难。作为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高考中有所建树,那我们平时就应确切知道我们的学生究竟在哪些方面是有欠缺的。当然通过测练和考试,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发现问题,但如果要及时发现问题,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让学生当堂把自己认为较难又较典型的题目,说出来或者写到黑板上,让全班的同学和老师共同来解答,那么在出题这一环节中,学生必须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反思,反思又是学生深入思考所学知识的有效过程。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不仅学生可以把自己认为易错的、难理解的问题暴露在老师眼前,而且老师也可在这时进行重点点拨,这种讲就不仅是老师在讲问题,更重要的是确实根据了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把知识学得更扎实,把所学知识化成为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让老师和学生共思、共析、共答,这不仅可以让学生觉得自己的老师是和自己共进退的,使师生关系更融洽,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这种融洽的关系和信任度,也就让“情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成了另外的一个推动力了。

如我们在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一知识点时,老师认为“语序不当”还是比较好掌握的,而我们让学生当堂出题时,他们就偏偏在这一板块中有较多的疑惑。下面就简摘一些学生在黑板上提出疑惑的例句:

(1)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

(2)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3)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面对这样一些句子,首先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句子成分的分析。第一句的主语是“生产”,谓语是“供应”,宾语是“国内”。那么“生产供应国内”是错误的,应该是“石油供应国内”,所以是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调换了。第二句的主语是“大家”,谓语是“交换”,宾语是“意见”。从中可以看出句子的主干是没有问题的。那是不是本句就没有问题呢?我们和学生一起探讨时,就告知学生,还要看看其他成分有没有用错。本句中用“就工资问题”修饰“交换”,用“广泛”修饰“意见”。从中可知,“广泛的意见”是说很多的意见,而本句要说的不是“意见”多,是要说交换的范围广。所以“广泛”这个词的位置有误。第三句的第一分句的主语是“他”,谓语是“不能”,宾语是“实事求是”;第二分句的主语是“事业”,谓语是“受到”,宾语是“损失”。从中可以看出两个句子的主干都没有毛病,而两句也基本没有修饰成分,且这两个分句也确实是假设关系,那是不是就真的没有问题呢?在思考分析中,学生很快就意识到关联词的位置是不正确的。因为当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时,主语要放在关联词后,而不能放在关联词前。从中可以总结出分析这类病句的三个步骤:第一,利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句子主干;第二,句子修饰成分的分析;第三,关联词语的分析。学生深入思考后,再根据这些总结性的规律,那么就会学得更轻松有效了。

篇10

关键词: 《长干行》 译者主体性 庞德 许渊冲

一、译者的主体性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出现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不仅开阔了翻译研究的新视野,还将翻译主体研究带入了研究者的视线中,译者的文化身份及其主体性问题自然成为其中学者们重要的研究课题。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达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它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1]。在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译者自身的意识形态,译者的翻译动机及目的,对原文本的选择,在具体翻译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等。

二、《长干行》及其译本的介绍

《长干行》是唐朝诗人李白的家喻户晓的一首乐府诗歌,整首诗歌一共十五行,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口吻,并以女主人公年龄的变化为时间顺序来记叙,刻画出了一位的爱情和离别故事。诗中通过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和心理活动,描写出女主人公的性格和感情的发展过程。细腻缠绵的描写笔法,配合徐缓和谐的音节和形象化的语言,生动鲜明地表现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以及对幸福婚姻的热烈追求和向往。总之,《长干行》塑造了具有美好情操的青年妇女形象,体现了妇女们对于纯真爱情的追求和渴望,艺术上又极完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此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甚至将此诗翻译成英文。

庞德是美国著名诗人,其《长干行》的翻译在西方文学界影响很大,被推选为优秀译文之一,并在西方广泛阅读。他对这首诗的翻译独具匠心,不仅丰富了诗歌翻译的技法和理论,还极大地丰富了对意象派诗词的研究。美国著名诗人艾略特曾评价道:“他是我们这个时代中国诗词的发明创造者。”由此可见,他在西方翻译界的地位非同一般。

庞德英译《长干行》(The River-Merchant’s Wife:A Letter)是他根据研究日本学与汉学专家芬诺洛莎(Fenollosa)的遗稿译成的。庞德通过对手稿的研究,对汉语诗词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虽然他不懂汉语也不通晓中国文化,但是他意识到汉语诗词之所以脍炙人口、经久不衰,是因为“意象”是这些诗歌创作的基本准则。他认为在两种语言的翻译过程中,这种诗歌里的意象不会因为文化的不同或时间的流逝而逊色,相反会穿越时空,穿越文化[2]。

另一位译者是许渊冲,他是中国著名的古典诗歌翻译家。他翻译的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等在内的几十种文学古典诗歌英译本都拥有大批海内外读者。他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学名著从《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到近现代的黄兴、等人的诗词、摘要,译成英语韵文及法语韵文出版。他提出诗歌翻译“三美”(音美,意美,形美)、“三化”(等化,浅化,深化)等观点,逐渐被译界接受认同。尤其是他提出的“三美”原则,已成为很多学者评判诗歌翻译的准则。许渊冲在翻译《长干行》时,也将“三美”原则贯穿整个翻译过程。

三、译者主体性在译本的体现

1.原文本的选择

作为美国一名意象派诗人创始人,庞德觉得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简洁,意象丰富,且中国古代诗人擅长使用意象,这与他倡导的意象美、简洁美及韵律美不谋而合。中国诗歌的诗意依靠文字及文字所焕发的各种境界的联想使这首佳作深受西方诗人的喜爱,曾先后多次被译成英文。其中庞德译的《长干行》在西方文学界影响巨大,曾被评论家誉为20世纪美国最美的译诗。相比之下,译届奇才许渊冲先生将中国唐朝诗人李白的《长干行》翻译成英文,则是想把中国文化精粹推向世界,为中国文化登上世界文坛宝座开辟道路。

2.意象的翻译

意象有广义意象和狭义意象之分。广义的意象是指整首诗烘托出的总意象,与意境相通;狭义的意象则指诗中的个别语词意象[6]。《长干行》全诗使用第一人称,以商妇的口吻叙述了自己与丈夫天真烂漫的童年、初嫁时的羞涩、新婚的喜悦,以及对丈夫远行后的思念。比如前两句中的“折花”、“骑竹马”和“弄青梅”几个形象词汇,生动地描绘出天真的男孩女孩幸福玩耍的场景。“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中的“蝴蝶”、“红颜”,则勾画出独自一人坐在院里蝴蝶在她面前翩翩起舞。从“三巴”、“长风沙”两词中,读者可以了解到夫妻二人相隔很远,古时候可能会是几个月才能见一次面。那么全文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类似意象们能否被完全诠释呢?

“郎骑竹马来”

P:You came by on bamboo stilts playing horse

X:On hobby horse you came upon the scene

庞德将原文的“竹马”译为“bamboo stilts”(竹高跷),这里庞德将“竹马”字面理解为竹子的高跷,实际上,它是中国古时候小孩子玩的一种游戏,把竹子当马骑着玩。许渊冲因为生活在中国,对这一文化有着更深刻的理解,直接译为“hobby horse”更贴切。

“落叶秋风早”

P:The leaves fall early this autumn in wind

X:And leaves fall early when west wind blows

原文中的“秋风”意义很饱满,一是点明丈夫外出从春到秋已有数月,二是秋风的凉意使更觉得孤独清冷,三是秋天的来临加剧思念的醇厚和浓烈。庞德将其译为“autumn in wind”,点出了其时间“秋天”。相比之下,许渊冲译为“west wind”,让人马上联想到《西风颂》里的西风。西风虽然也是秋天的风,但它猛烈活跃,象征精神的生命力,有摧枯拉朽之势,预示春天万物的复兴。因此,“west wind”和原诗“秋风”的意象形似而神非,值得斟酌。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跨文化互交增强译语的表达力,从而更好地影响感染译语读者[5]。

由于庞德和许渊冲两名译者的出生年代、所处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二人的理解视域不同,因此两人的英文译文也有所不同。

3.典故的翻译

典故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每个典故里的人、物、指代等都蕴含其所属的文化内涵。由于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巨大,因此诗歌在其英译过程中,尤其是典故英译,既要译出其文化内涵又要适应诗歌的形式,还要达到读者的认可,是极其不易的。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P:Forever and forever and forever

Why should I climb the lookout?

X: Rather than break faith,you declared you’d die

Who knew I’d live alone in a tower high?

《长干行》原文中的“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诗句中包括“报柱信”、“望夫台”两个典故。“抱柱信”出自《庄子・盗跖》篇:古时有一男子名叫尾生,他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大水已到而女子未至。尾生不愿失信,抱住桥柱不肯离开,结果活活被大水淹死。“望夫台”这一传说,在中国古代很流行:丈夫出门在外长年不归,妻子常常站上山石望穿秋水,盼望着丈夫早日回家。久而久之,妻子化做山石,一直眺望[3]。庞德在翻译时直接略去“报柱信”这个典故,而用三个“Forever”代替。这跟庞德不熟悉中国文化典故有关,而且当时他是根据一位研究日本学与汉学专家的遗稿翻译此文的,可能遗稿中并未提到此典故,也未尝可知。相比之下,许渊冲先生对此处的典故更熟悉,但是考虑诗歌的格式及字数形式,许没有在文中详述典故内容,而将“报柱信”译为宁死不悔的誓言;“望夫台”保留原文的反问句式,译为独自住在高台上[5]。分别将其译为“Rather than break faith, you declared you’d die”和“Who knew I’d live alone in a tower high?”。

对原文中带有浓厚中国文化内涵典故的翻译处理,可以看出两位译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视域,导致他们在处理同一个翻译问题有着截然不同的翻译对策。

四、结语

诗歌翻译具有文学翻译的一切难度,却又因其特有的高度凝练性和韵律性,而对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出更高要求。笔者通过对庞德和许渊冲的《长干行》译本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的译者面对同一文本,由于其前理解和翻译的目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策略,这正是译者主体性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19-24.

[2]党明虎.从《长干行》看庞德英译汉诗的意象派风格[J].外国教学,2003,5,61-64.

[3]吕方源.浅论李白诗《长干行》的英译[J].上海金融学报,2007,4,66-69.

[4]魏雪梅,胡德香.从译者主体性视角比较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的两个中文译本[J].孝感学院学报,2011,2,33-37.

[5]谢瑜芳,张软前.殊途同归的译诗形式――《长干行》两种英译对比[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