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28 02:2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说曹操曹操就到汉献帝在李催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后继续追拿汉献帝,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然而信使未出时联军以杀到,眼看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成功,后将李郭联军击溃,曹操被加封官爵。故有“说曹操,曹操到”之说。
2、吃力勿讨好,阿旺炒年糕宁波谚语。喻卖力干活 ,但得不到赞赏。宁波的男子名字中多“旺”,凡名字中有“旺”者,小名就被叫作“阿旺”。传统的宁波习俗中,保持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习惯,即男子不做家务。炒年糕须用慢火,心急而又不善于家务的男子不懂炒年糕的窍门,会以旺火炒年糕,年糕肯定会炒焦。他出了力气不但得不到表扬,还会遭到妻子的臭骂。由于“火旺”和“阿旺”谐音,于是原“火旺炒年糕”就讲作“阿旺炒年糕”。
3、孟母三迁孟子三岁丧父,由其母亲抚养成人。小时候住山东邹县城北二十五里的马鞍山下,村名叫范村,村不远有一片墓地,出殡的人群常从孟子家门口经过,於是孟子就模仿送殡的人,孟母看见了,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把家搬到城国北部的庙户营。可是这裏街上相当繁华,东部住一个杀猪屠户,孟子就学屠户的样子,整天嬉戏。孟母感到这裏也不宜培养孩子,便又移居於「学宫之院,即县城南门外子思书院旁。从此,孟子被琅琅的读书声所吸引,孟母甚喜,就把孟子送进了这所学宫读书,他勤奋读书,终成大儒。
篇2
【关键词】北方岩画;南方岩画;审美特征;表现方式;古朴
一、我国岩画的研究概况
岩画是具有世界性广度和历史性深度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全球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所发现。他们是人类文明历程的记录,也是一份及其珍贵的文化遗迹和史料资源。在西方发现的最早记载是1627年挪威人彼得在瑞典波罕斯浪的首次史前岩画记录。到了18、19世纪陆续有一些零星的岩画报告。1879年西班牙的索图拉伯爵第一个发现阿尔帕米洞窟崖壁画,阿尔帕米拉洞穴岩画的发现,才真正的解开了欧洲岩画研究的序幕。
我国的岩画早在4至3万年以前就有所记载了。最早的文献记载是远在公元前3世纪,于战国时韩非著《韩非子》一书。其中说:“赵王令工施钩梯而缘博吾,刻梳人际其上,广三尺长五尺,而勒之曰:主父常游于此”。这是记载在岩壁上足印的事。可见战国时代岩画风气犹存。到北魏时,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对所见岩画多有记载。在其三卷(河水三)中写道:“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弱虎马之状,璨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山也。”又说:“河水自临河县东经阴山南。(汉书注):曰:阴山在河北。指此山也。东流径石迹阜西。是阜破一个石迹阜,都因有岩画而得名。近几十年来,我国有关学者就岩画方面的题目学出了不少的研究文章、考察报告等。并以出版发行了一些很有价值的专著、画册,并且我国岩画的研究发展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同行的关注,1991年国际岩画委员会年会在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在中国银川市召开,这代表中国岩画,及其研究已经得到了国际岩画界的认可和重视。
二、南北岩画从内容上的分析和比较
我国的岩画分布虽然呈现出两大明显的线代,但这两大线代的特征又不是简单的绝对对立,而是体现出丰富多彩的交叉与混杂的局面,但是在总体风格与艺术样式上各自有趋同倾向,分别体现了南北两种分化模式。
我国北方地区以山脉、沙漠、草原为主要地貌结构,是严寒的、贫瘠的,是多山的、是多石的,所以北方的原始初民为了生存在一起活动。游牧部落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以猎牧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所以北方岩画的内容多为动物。例如阴山岩画中,就乌拉特中旗岩画,画幅总数约在900幅以上,画面有猎狐、猎熊、舞者,有盘羊、北山羊、野猪、鹿、狼等野性牲畜和动物群,画面以单体形象为主,造型朴厚,夸张,不乏生动之作,如性器挺举的执弓猎人像、围猎中夸张的鹿形象、中的野猪形象,如表现群体交的图画、动物群像、场面宏大的放牧的图画等。盖山林先生称这里为“阴山千里画廊之首”。
而南方与北方相比是温暖的、富饶的,是多树、多水的丛林、山地、海岸,生活在这样气候温热、地理环境多样化得原始初民比起北方的人民来说生存相对容易的多。他们生活资料丰富,特定的自然条件,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已成为他们的生活模式。人们的主动性,已得到强调,关注社会活动和在随后出现的阶级关系成为中心,所以南方岩画中“人”成为了重要的主题,当然动物的形象仍然在南方岩画中,只是和北方岩画相比没有那么大的比重。此外还有一些天体图像和抽象符号甚至文字来表示当时自然崇拜。当然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下,所产生的文明是不同的。例如贵州岩画中,放牧、祈祷、骑马人、狩猎、舞蹈、各种飞禽走兽(包括鸟、马、狗、虎)、天体(天体、星辰)、山路和自然景物等,是贵州岩画的主要题材内容。
三、南北方岩画的表现方式的比较
北方岩画和南方岩画因为自然环境的不同,生活环境和使用工具上也大有不同,在创作地点,创作思路也有很大的不同。制作手法的区别,形成了不一样的岩画风格。常见北方岩画,凿刻的比较深、明显、以粗线和块面来造型,刻入岩石的表层,为的是能经得起自然的风化,雨水的侵蚀。多以传统的原始风水为选址依据,当然也以一些位置醒目、表面光亮的大块岩石或者地势险峻的岩石岩壁为作画地点。而南方岩画选择在遮风避雨的洞穴和岩壁上,因为南方的先民们使用的是另一种制作方法,用软质工具沾颜料进行图画,也被大量应用于原始器皿上。也有一些使用赤铁矿粉和土红一类的天然矿物是所使用的主要颜料,配合天然植物汁液和动物的血液。这类方法和古代欧洲、澳洲以及古代印度等地的岩画创作方法一致。
篇3
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是上世纪在西方兴起的。本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大力倡导研究型教学。2005 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高校积极推动研究型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1]。对研究型教学的研究自然也成为高校教研的热点之一。学界对研究型教学的研究性内涵存在广义的、多向度的理解,如归纳为“研究领先的教学、研究取向的教学、研究为本的教学、研究支持的教学”等[2]。但不论侧重点何在,研究型教学都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深层次学习,转变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固有角色,在教师的“教与研”和学生的“学与研”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一教学目的如何体认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基础性、人文性属性,决定了其教学目的在于传道,既传天之道(真),亦传人之道(善、美),即将自然、社会、心灵的真、善、美展现和发扬出来,最终达成“立人”的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笔者力求践行以上理念。为了突出教学的研究性,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具备学术眼光,而且应着力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问题意识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起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能锻炼人的创造能力。举例而言,笔者在讲授完唐五代的词之后,紧接着讲宋词,为了让学生对两者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笔者有意将唐五代和宋初几位重要词家的生卒年份排列出来。花间词的代表温庭筠卒于866 年,韦庄卒于910 年,南唐冯延巳卒于960 年,李煜被宋太宗赐死于978 年。而宋代最早的有成就的词人柳永、张先、晏殊和欧阳修四人,则分别生于公元984 年、990 年、991 年和1007 年。如此一排列,果然就有学生看出了问题。他们说,柳永等四人的创作活动显然都要在11 世纪20 年代之后,而此时距离宋代建国已有60 年时间,距李后主去世也将近半个世纪,也就是说,词在这一段时间内几乎是沉寂的。大家原来都以为有了五代词的积累铺垫,宋词马上就会踏上辉煌之旅,但没有想到宋词并未随着宋王朝的建立而立即发达,而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低迷才迈上高峰。几位细心的同学发现了这一问题,便来请教笔者。笔者提示他们可以从宋初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以及词体本身的发展等方面去寻找原因,并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和思考,几个学生得出了各自的答案,笔者又鼓励他们写出学习心得。其中一位同学据此写成了《试论宋初词坛沉寂的原因》一文,此文经过充实成为了他的本科毕业论文。
显然,如果只是满足于基本知识点的讲解而不具备研究性的目的和眼光,则我们就不会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的学习也就不会具有主动性、探索性,所得也就很有限了。
如果说研究性的教学目的要求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那么人文性的教学目的则侧重于提高学生感受、领悟和处理人情的共情能力。前者的核心在于“理”,在于锻炼受教者求真求实的智商;后者的核心在于“情”,在于提升受教者求善求美的情商,二者不可偏废。对研究型教学而言,后者尤为重要,因为研究型教学主要培养有探索能力和全局性能力的人,因此人文素质和能力重于知识[3]。为此,首先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较丰富的历史、社会知识和人生阅历,具有较高的情感感受和传达能力,具有美善相兼的文化心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先入乎其内地被作品所感动所牵引,然后再出乎其外地将学生感染、将学生诱发起来,在教师———作品———学生的三维关系中起到良好的介质作用。
二教学内容如何确定
教学内容即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一方面有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一方面也受制于其他因素和条件,诸如学生基础之厚薄、授课时数之多寡、教师对内容之生疏与熟稔,等等。目前,研究型教学还不能也不必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我们大致选取了30%的内容进行研究型教学尝试。这30%的教学内容之确定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价值的大小,二是教师和学生研究能力的高下。前者考虑的是客观必要性,后者照顾的是主观可行性。
以研究价值而言。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3000 余年的发展,积累了十分厚重的文化遗产,从理论上、从传承传统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具有研究的价值。研究型教学就是要从这些内容中选取适合学生自主研讨的部分来进行教学实践。
我们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兼顾了研究对象的纯粹学理价值和现实情理价值两个层面。比如,汉末五言诗《古诗十九首》的作者至今未有定论,如果通过考证能够确定其作者,当然是一个具有相当学术价值的突破。但其意义主要是学理上的,对本科学子而言,这一命题并不切近于他们的思想和生活,难以引发参与热情。又如,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品《琵琶记》,曾被晚明思想家李贽批评为“画工”,虽也不乏生动形象之意,但终究不如《西厢记》《拜月亭》这样的“化工”之作自然天成,尤其是情节上“三不从”的构思,颇受后人诟病。但在教学中,我们考虑到这一情节很能凸显传统道德系统的裂痕,对当今道德文化建设也很具有参考意义,所以将之作为研究选题让学生自由探讨。大家果然各抒己见,形成了争论,深化了相关认识,教学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研究论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又循此旁涉到其他知识点、思考点、情感点,由点及面,学生思考和体会的深度与广度因之拓展开来。
以研究能力的高下而言。首先是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眼光。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是,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选择合适的研究论题进行教学,以保证教学的学术性,此即以科研促进教学。另一方面也可以甚至应该拓展自己的学术领域,在教学中与学生一道探讨更广泛的学术问题,甚至可以将教学中的研究成果融入到自己的学术思考和写作中去,此即以教学促进科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触发思想的火花,彼此问难,教师就不仅仅是“教”,也是在“学”了。三教学过程与方式如何创新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局限于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4]。总之,传统教学方式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课堂之外的教学活动时间既少,效果亦微。研究型教学在方法上要实现对以上局限性的突破。
从纵向的教学过程来看。研究型教学要打破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尝试建立以课外研讨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保证研究性、人文性教学目的的实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试图将教学过程梳理为五个环节,特拟表1 以示。
很明显,五个环节按照:课外课堂课外课堂课外的顺序逐次开展教学活动。其中,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时间上所占比重并不大,且其作用仅限于教师对课题的导入、必要的背景知识精讲以及最终研究成果的展示。事实上,研究型学习的主体即文献阅读、逻辑思考和成果写作等均需学生在课外进行。研究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基础性研究,其主要活动就是阅读文献、思考问题和写作文字,这些活动怎么可能在极为有限的课堂中完成?而且“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有4/5 发生在课堂外”。所以,我们认为课堂交流主要是一个成果展示的平台,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课外研讨才是研究型教学的主要部分,是水面下的冰山之根。
与此相应,教学主体也应由教师转换成为学生。在课前准备环节中,学生要根据学习范围精读相关作品和文献,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在自主学习和小组研讨环节中,学生要泛览教师提供的
参考文献,搜集相关研究成果,思考论题,在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在课堂展示环节,小组代表以ppt 演示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研讨的成果,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随时提出辩难。在课后拓展环节,有深入研究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继续探讨相关问题直至写出专业论文。
从横向的教学方式来看。课前准备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较好的文字感受能力。不同于一般的预习,它要求教师提出较为明确的研究范围,学生不仅需要熟悉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精读一定的文本,获得初步的感性体验,教师则以不定时交谈和翻看读书笔记的方式加以督促。
自主学习和小组研讨是研究型教学的关键,经过此前的阅读和导学,学生们对研讨内容有了基本了解,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具体的研究状态。如在一次教学实践中,笔者在系统讲述了唐五代及北宋词史的基础上,确定以“苏轼的词风”为题让学生研讨。先布置大家细读了苏轼的所有词作,然后将全班50 名同学自由组合为3 个小组,分别研讨“苏轼词风的表现”“苏词对前代词人的沿革”“对苏词的评价”等3 个分论题。同学们进行了小组分工,有的查找资料,有的负责筛选,有的拟定提纲,有的制作ppt,有的执笔撰写研究报告。大家有分有合,每组先后组织了两次集体讨论。最后写出的研究报告,笔者则逐一批改。经过一番钻研,多数同学的头脑都动了起来,对论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有一个小组谈苏轼词风的表现时,还能结合苏轼的生平经历来分析其词风的变化,比较难得。课堂展示也是研究型教学在方式上的一种创新。每组选出一位同学在课堂上以ppt 演示文稿的形式汇报小组研讨的成果,其他同学可以就相关问题提出看法,进行交流,教师则适时加以点评。这样的做法既能看到学生们集体研究的结晶,也能锻炼一定的师范技能如ppt 课件制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控制能力等。实际上,3 个小组的ppt 文稿制作得都很不错,陈述者能清晰流利地表达看法,其他同学也多能参与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探讨“对苏词的评价”问题时,班上同学还各执一词,形成了争论,现场气氛热烈。大家都反映,经过成果的现场展示,对问题的认识更为清楚和深入了。
四教学效果如何体现
教学效果即教得如何的问题,是对本文第一个方面———教学目的的回应。研究型教学的效果可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某个环节所取得的具体效果,二是整个教学所实现的整体效应。教学效果的表现形式也不应拘于一律,或是物化的文字成果,或是无形的心理跃迁。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阅读、表达、思维等三个衡量指标。
1 阅读效果
当下的年轻人其实并不缺乏阅读,从各种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体上他们接触了大量信息,但那些文字、图像和声音多数缺乏深度,有些则完全是信息垃圾。阅读方式的碎片化不利于深入的思考,反而助长着浮躁的风气。一些本科学生除教材之外极少专业阅读,导致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捉襟见肘,让论文指导教师很是为难,相信有过毕业论文指导经历的高校教师对此都深有同感。
有鉴于此,在课前准备和自主学习阶段,我们要求学生对专业书籍进行深入阅读,旨在开阔其眼界,沉潜其心境,培养良好的感受力。人文学科的研究尤其是文学研究,首先即要求研究者对文字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文字塑造形象,文字蕴含情感,文字传达道理,对文字的敏锐感受即是对形象、情感和道理的敏锐感悟,而论题的提出也需在大量的、精细的专业阅读中才能实现。如在进行“北宋婉约词”的研究型教学中,学生较全面地细读了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晏几道等几位北宋重要词家的作品,便对北宋词的基本风貌有了具体感知,对词体的特点获得一些体认,为更深入地研讨打下良好基础。当然,为保障阅读效果,教师需多花精力指导、督促,有条件的话最好定期开展读书会之类的活动。比之一般教学,教师的付出会更多,而学生之阅读实效也会更好。
2 表达效果
文学不外乎对事、情、理的书写,如果说文学的阅读是对这些要素入乎其内的感受,那么文学的研究则是对这些要素出乎其外的表达。因此,包括口头和文字两种形式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当然是研究型教学的要求和教学效果的体现。笔者的要求是,对事的表达要具体、完整,对情的表达要有感染力,对理的表达要有说服力。
在小组研讨中,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切磋有助于相互激发表达的欲望,理清表达的思路,选择表达的方式。为了检查小组研讨的实际情况,笔者有时会参加学生的集体讨论,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一般不轻易发言,而将话语权充分交给学生。笔者发现,一些平素较为内向寡言的学生也慢慢开始想说话、有话说并且说得不错起来,在此基础上,笔者鼓励大家将心得写成文字。一开始,也许并不熟练和规范,也较少创意,但总算是他们自己的想法,较之在网上复制抄袭而上交的那些“作业”要有价值得多。经过多次打磨,每个小组的研究报告基本上能够做到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有些甚至言之有文(采),文字表达能力大有提高。
3 思维效果
应该说,研究型教学对学生最根本的训练是思维的训练,这一训练及其效果也见之于教学的所有环节和细节当中。比如,阅读中的感受力,侧重于形象思维;表达中的说服力,侧重于抽象思维;对某些问题的较为深彻的领悟,则往往依赖于直觉思维的作用。但是要追问的是,通过整个教学活动,我们希望受教育者达到一种怎样的思想状态?对此问题的回答,当然因学科、课程之不同而有异。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这样的人文性基础课程而言,我们认为,应该让学习者对传统文学与文化养成一种情感认同与理性思辨相结合的文化心理。
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有些同学对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非常热爱,但菁芜不择,茫无入处,可谓有心而无力;也有些同学虽然思聪意敏,资质尚佳,但盲目跟风,灵魂无根,可谓有力而无心。因此笔者认为,在古代文学的研究型教学中,要让青年学子对于所学内容产生“爱”和“懂”的心理效果。爱就是情感认同,即对于传统文化的崇敬心、自信心、担当心;懂就是理性思辨,即对于传统文化的辨别力、分析力、运用力。由爱而懂,因懂而爱,两者互为因果,共同建构起当代青年面对传统文化时的基本思维特质。笔者认为,研究型教学(也包括一般教学)要达到的这一思维效果相当重要,因为现在95 后的一代大学生,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他们的文化认同、文化姿态将决定中国梦的色彩。在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路口何去何从?他们应该有心,也应该有力。
当然,从较现实的方面看,研究型教学的直接效益是对于学生学位论文写作和考研考学的积极推助。几轮教学实践下来,一些同学跟我反映,毕业论文的选题一下子明朗了,犹豫不决的考研方向一下子决定了。而作为他们的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便已有过不少交流,因而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就感觉省力不少,论文写作质量也明显提高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R].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34/200507/8296.html.
[2]汪霞.大学研究型教学中的“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7(11):43-46.
篇4
1、绘本漫画类,包括:《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爱心树》、《石头汤》、《犟龟》、《一只孤独的乌鸦》等;
2、寓言神话圣经类,包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民间故事》、《成语故事365》、《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全集》、《中国神话》、《天方夜谭》等;
3、童话故事类,包括:《木偶奇遇记》、《柳林风声》、《 绿野仙踪》、《小猪稀里呼噜》、《笨狼的故事》、《青鸟》等;
篇5
那么,教师们有没有从文体的角度来思考文言散文教学呢?
一、文体的界定对于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笔者以《愚公移山》为例说说文体的界定对于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愚公移山》究竟属于什么体裁?新教材七年级第一学期将其收编入第八单元“神话传说”,与《精卫填海》《女娲补天》一起合编为第33课《中国古代神话三则》,显然编写者将《愚公移山》的体裁界定为“神话”。
但另一种看法是《愚公移山》的体裁为寓言。人教版的《教师用书》明确指出:“《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孙绍振分析:“在强调人的意志的决定作用这一点上,《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属于同一个母题。但是,《愚公移山》是寓言,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是神话,二者虽同为虚构的想象,但寓言系个人创造,而神话为民族集体的想象。神话比寓言情节的幻想更为自由。”
体裁界定的不同自然影响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因为教材编写者认为《愚公移山》是神话,所以沪教版《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将教学目标定为“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欣赏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魅力”。教材后的“学习建议”为“课文所选取的三则神话所描述的内容有许多共同之处,请说说这些神话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象。”而如果从寓言的角度出发,根据寓言的基本特点,我们应当带领学生在了解了寓言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思考和探讨这则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此外,也有教师不从体裁的角度出发,而从语体的角度出发,把《愚公移山》当成是文言记叙文来教,分析地点、人物以及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明显与作者的写作意图相悖,未领悟经典文言作品的核心价值。
可见,不仅是现代文教学,文言散文教学也同样需要关注文体特征,并做相应的教学内容的开发。
二、运用文体知识梳理现有初中文言散文篇目
古代的文言散文内涵宽泛丰富,探究初中文言散文,分属于多种不同的文体,呈现了精彩纷呈的局面。沪教版新教材所收录的文言散文(仅指散体文,不包括赋体文和骈体文)按文体分类后大致如下:
史传文:
《孙权劝学》《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巢谷传》
杂记文:
山川景物人事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登泰山记》《桃花源记》《核舟记》《口技》《白洋潮》《天目》《卖油翁》《记承天寺夜游》《山川之美》
笔记文:《陈太丘与友期》《周处》《干将莫邪》《谢道韫咏絮》
论说文:
先秦诸子散文:《两小儿辩日》《论语》八则《天时不如地利》《吕氏春秋》两则《孔孟论学》《公输》《王顾左右而言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橘逾淮为枳》
说:《捕蛇者说》《爱莲说》《黄生借书说》《问说》
寓言:《愚公移山》《黔之驴》《束氏畜猫》《螳螂捕蝉》《中国古代寓言四则》
书信:《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答司马谏议书》
奏议:《出师表》
其他:《为学》《勉学》《卖柑者言》
三、把握文体特征进行文言散文教学
每种文体都具有区别于他种文体的独特的个性色彩,了解和品味这些特点,才能由篇及类,触类旁通,从文体的角度感受文言散文的艺术魅力。
1.史传文的教学
史传文又叫历史散文,它是历史和文学的融合,所以,教学中我们既要读历史,又要品文学。
“历史本身很精彩,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对于史传文来说,还要寻找其突出的文学价值。
2.山水游记的教学
沪教版教材中选编了许多山水游记,有《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登泰山记》《桃花源记》《记承天寺夜游》《白洋潮》《天目》等。
其中,《桃花源记》比较特殊,对于它是否是游记散文的争议很大,比如,鲁迅先生认为其“幻设为文”,不是山水游记。笔者比较赞同浙江师范大学梅新林教授的看法,将其归属为一种虚拟性的游记散文。陶渊明是如何对自然山水进行描写,来寄托人类社会理想,感受作品中较强的社会批判意识,这是我们教学中要关注的。
3.论说文的教学
显然,论说文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对其“论述性”的学习。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提高说理能力等方面都将是很有意义的。
篇6
关键词:《庄子》;《孟子》;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172-02
作为道家与儒家的两部代表经典,《庄子》与《孟子》在先秦“百家争鸣”的大论战中,分别从自然与社会两个角度剖析人性,成为在那个乱世中着重探讨人作为个体生存问题的开山之作。
一、《庄子》与《孟子》的文学思想观点之异同
(一)相同
《庄子》与《孟子》作为继承道家老子与儒家孔子理论的代表者,在汲取前人思想精髓的同时有所开创,二者均是将放诸于外在的视野向回收,更加关注于人的自身。比如老子理论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显然更加倾向于宇宙万物的“大道”,提倡顺应自然、依道而行、守住道的精神。而孔子的理论则无不是注重“学而优则仕”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以礼乐治国”的治国经世之路。相比老子的目光放眼宇宙洪荒,庄子则看到了人作为个体生存中面对的种种问题,提出“举世誉之而不加,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乘万物以游心”。而孟子显然也对孔子以礼治国之说持明显的不同意见,故而提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之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认为个体的人生而向善,之所以不善,乃是环境使然,因而自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1]
从这一角度上讲,《庄子》与《孟子》都是两位至圣先贤由于发现前人提出的理论对于那个战争频发、人心不古的乱世并没有起到平乱而治世的作用,故而认为前人只关注外在世界的礼乐、秩序、宇宙观等没有实质的作用,拯救世界的良药应当在于从个体的人入手,由小及大、由内而外,通过荡涤蒙尘已久的精神和灵魂实现人与社会的救赎。[2]
(二)不同
正如庄子和孟子分别代表着道家和儒家两种哲学思想一样,《孟子》与《庄子》文学思想观点也有着相当的差异。《孟子》的文学思想中有很大部分都提到了人性本善,认为本质上的人性并没有邪恶一说,之所以出现世风日下的现象,乃是人善良的本性被乱世所蒙蔽,如同明镜蒙尘一般,所以治世的重点在于拭去蒙在人心上的灰尘,使心重新澄明。特别是针对统治者,《孟子》提出“天下可运于掌”的方法在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示君主若做到爱民如子,则民心自然归顺,可实现拱手垂衣而治。
而在《庄子》中对于个体人的关注却远远超过了现实世界的客观真实存在,“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的文学思想更拉近于冲上九宵的大鹏,无所羁绊、无所挂碍。[3]
相比《孟子》与《庄子》,可以说这两部以“心”为主旨的哲学专著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两种至高的精神追求,那就是站在现实主义土地上仰望理想主义的天空。《孟子》关注人心乃是让人入世,而《庄子》则超然得多,天下有何用,与其困顿于名利,不若破名破利,最终达到忘我的境界,无用之用,不为世俗中各种所谓的廉价“有用”限制,又怎么会有所困苦呢!
二、《孟子》与《庄子》文学语言比较
(一)《孟子》相对平实的现实主义用语
《孟子》尽管已经脱离了《论语》的语录式文学语言,且孟子作为一个雄辩家为了使自己的言论更加具有说服力而大量使用寓言,但由于其作文的出发点和思想本质的指向,《孟子》中的文学语言仍然秉承着现实主义的风范。同时,孟子因其雄辩,其言语往往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其论点和论据配合紧密,可谓天衣无缝。“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用词并不浮夸,但语言之犀利令人侧目,逻辑之缜密则让人无法反驳。
(二)《庄子》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语言
观《庄子》之言,犹如阅瑰丽绚烂之画卷,“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文学语言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相当富有画面感,寥寥几十字已可勾勒出曼妙图画栩栩如生,令读者浮想联翩、心向往之。读《庄子》常易使人产生跳脱之感,仿佛这并非先秦诸子文章之一,而是更贴近某种奇幻文学范畴,不仅无艰涩之困,且愈读愈不忍释卷。此外,庄子重在宣扬无为之为、无用之用,这些完全背离世俗寻常认识的思想意识实难为普通人理解。故《庄子》中同样借用了大量寓言故事说理叙事,其语言夸张至离奇,令人读来直感神秘莫测,“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面对这样文字时,仿佛“神人”已隐隐浮于半空,若即若离、忽隐忽现,只觉心旷神怡。因此,虽然《庄子》中大量描述并讽刺批判的同样是先秦乱世中或追名逐利、或涂炭生灵、或不仁不义的人性之丑陋、邪恶,但由于其中遣词造句时极富想象力的语言和极端的浪漫情怀,在读者从文字间窥见彼时乱世的纷扰、困顿时,却仍能品出一丝兴味,一种仅仅属于《庄子》的情趣。
三、《孟子》和《庄子》中寓言的比较
(一)寓言运用基于相同的背景
孟子与庄子生活的时期是一个战火燃遍整个中原的动乱年代,统治者穷兵黩武,只为谋取更大的地盘、更多的物质、财富、金钱、奴隶。为了粉饰不义之战、获取更多的利益,各国君主纷纷招贤纳士,只为这些民间的贤能、人才能为已所用,妄图借助这些文人之力,将自己的侵略战争推上道德的制高点,从而具备更加充足的理由对外开战。当时招纳贤者的标准就是能言善辩,而普通、平直的语言在辩论时总免不了让听者感觉苍白无力,不若引经据典、以小故事之类娓娓道来更加妙趣横生。寓言在当时发源于民间,这种草根的语言初时并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在辩论过程中,文人士大夫之流发觉了这种既有想象力又有故事性的文字的作用,纷纷将其运用到论辩之时,一时间寓言成为了雄辩家的最爱。寓言的出现也让中国文学语言中的一大类“成语”日益丰富,比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出于让自己的论点更具说服力和让更多人容易理解的目的,《孟子》《庄子》也从善如流,充分利用寓言为人喜闻乐见的优势将自己的理论推向大众。
(二)寓言的来源差异
《孟子》中现实主义的风范特性使其在使用寓言时也常从真实的生活中取材并与现实有所关联,并非凭空臆想,例如上面提到的“使奕秋诲二人奕”中的“奕秋”正是当时闻名全国的对弈高手。可见《孟子》引用寓言并不完全超越当时的社会现实,而是为了让他人更加信服于自己的理论尽量使用相对真实的案例。
《庄子》则不同,哲学思想上的无所羁绊让这部巨著中的寓言故事也没有了真实生活的限制,《庄子》中相当多寓言并无出处,纯属“无中生有”。比如上面提到的“藐姑射山”上的“神人”就纯属子虚乌有。包括“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以及《庄子》中最为著名的“北冥”的“鲲、鹏”等都是《庄子》完全的杜撰。
(三)寓言的描绘形式差异
如果说《孟子》中寓言的描绘形式采取了“白描”手法,则《庄子》就是极为炫丽的“彩绘”。《孟子》中寓言运用的朴实已经接近朴素,往往寥寥数语就结束一个完整的故事,只让读者了解故事最基础的框架,绝难多施一笔略加修饰。《庄子》正相反,不仅将寓言的起、承、转、合交待得清楚明白,更加浓墨重彩、铺排粉饰,读者面对文字兴致盎然之时,仿佛也能看见作者泼墨挥毫的恣意淋漓。
四、结语
作为先秦时代诸子百家最具典型性的巨著之一,《庄子》与《孟子》分别代表了道家与儒家两派的哲学思想。表面上看道与儒是两支并无交集的思想流派,但是对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来说,道家与儒家却分别是这些读书人精神追求的指引与现实行动的指导。大量中国古代文人一方面坚持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入世”之理想,只为在社会中实现一己之身的个人价值。另一方面又往往在仕途不顺遭遇挫折时不自觉地依循着道家“出世”的思想寻求精神与灵魂的慰藉。可以说,《庄子》与《孟子》所代表的道与儒正如一体两面,在中国古代文人群体中实现了集中与统一。
参考文献:
[1]梁道礼.接受视野中的孟子诗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5-18.
篇7
近日听我区青年教师彭佳佳老师执教该课,为老师诙谐的导学叫好。
一、玩玩“穿越”,走进故事
师:同学们,喜欢上语文课吗?语文课其实很好玩。今天我们一起玩一次穿越(随着老师的话音,课件中的“穿越”两字滚动着隐向屏幕深处)好吗?穿越到战国时期(出示课文插图),走进《扁鹊治病》的故事,请大家伸出右手和我一起写课题:“扁”字半包围结构,“鹊”字左边的“昔”写得稍微小一点,右边鸟字旁可以稍大一点,“治”字是三点水旁。一齐读读故事的题目。
师:(出示第一段)你了解了什么信息?(板书:蔡桓公)
师:扁鹊去见蔡桓公。为什么用拜见?生活中你们可以拜见谁?对方是地位较高、辈分较长的人我们就去拜见。蔡桓公是一国之君,扁鹊是平民百姓,所以用拜见。
师:扁鹊不是普通的老百姓,是一位——名医。你知道他多有名吗?(学生纷纷发言)他是中医学创始人、创造了“望闻问切”四诊法、是我国古代四大名医之一。像这样的名医,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医术高明?(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杏林春满……)
这是彭佳佳老师的开课环节。
也许是受穿越剧的影响,教师竟然以穿越开课。随着“穿越”二字打着螺旋隐向屏幕深处,本来一脸严肃的学生一下子出现了会心的笑容: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玩啊!穿越到哪里去呢?战国时代,走进一个故事中。就这样,在诙谐有趣的氛围中,开始了寓言故事的学习。
惯常的语文课,老师总是摆出一副拯救学生于无知的架子;学生呢,正襟危坐,少了学习的快乐,多了完成某项任务的焦虑。那位在第56号教室里工作了28年的全美十大杰出教师雷夫?埃斯奎斯有一个观点:课堂和学校应该是有趣的地方。彭佳佳老师的另类设计,让学生眼前一亮,学习变得轻松且好玩起来。这不挺好吗?
二、写写“病历”,熟悉内容
穿越到这个故事中,做什么呢?为名医扁鹊当一把助手,帮他写写病历,这样就进入到了第一个教学板块——合作写病历。老师要求学生要将病历写得简单明了。
伴着穿越的新奇,学生非常认真地合作起来。
病历格式如下:
这又是教师一次精心设计的导学环节。因为,要完成这个病历,需要通读全文,需要前后联系,需要提取关键信息,还要熟悉“扁、鹊、蔡、肠、胃、烫、剂”几个要写的字的写法,这样才能准确填写。看似简单的一份病历却把了解故事内容、认识生字等教学任务藏在其中,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这样的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经历了一次真正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在反馈的环节,相机教写“烫”(这个字里还含有另外一个生字“汤”),区别月字旁和月字底的写法,理解“一剂”的意思,为“无能为力”换一个说法。从课堂效果看,这样的设计巧妙而有效。学生写一个“烫”字记住的是两个要写的字“烫”“汤”。在月字旁和月字底的比较中,记住了“肠”“胃”两个字。在给“无能为力”换词的环节,还说出了“无药可救”“无力回天”“无法医治”等表示医生没有办法的四字词语。
我们总是低估学生的能力,总是忽略学生的学习起点,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自学总是不放心。从课堂效果看,学生非常好地完成了“病历”的填写。由此可见,好的设计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关键。
三、身份置换,明白道理
故事内容明了了,这只是学习寓言故事的第一步。明白寓意是寓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怎么给学生搭一个通往寓意的桥?故事离不开人的活动,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的内心是理解寓意的重要突破口。彭佳佳老师深谙此理,在第三个环节,教师以分角色读为“桥”,逐步引领学生接近寓意的深处。
下面是课堂教学片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要祝贺你们能够穿越成名医扁鹊啦!我们去拜见蔡桓公。(生兴奋地喊道“好——”)
师:第一次拜见,你们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说——(生读,但音调高昂)
师:请注意,蔡桓公是什么人?扁鹊会怎么跟大王说话呢?
生1:很恭敬地说话。(师随之请学生读出来)
生2:很小心地说。(师也请学生读出来)
生3:有点担心地说。(师请学生读)
师:你看,我们揣摩揣摩说话人的心理,才能把话读好。
师:谁来演演蔡桓公?(生读)
师:你们想想,蔡桓公会怎么说呢?
生(纷纷回答):不以为然、满不在乎、自以为是……
师:请把你们的理解读出来吧。(学生纷纷举手)
师:蔡桓公就是这样,不相信自己有病,很不以为然。
师:接着,扁鹊又几次劝蔡桓公看病呢?
(待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扁鹊第二次和第三次劝蔡桓公的话)
师:你们想想这两次扁鹊会怎么说?
生:着急、一次比一次着急……
师:请把你们的感觉读出来吧。
……
师:面对扁鹊的一劝再劝,蔡桓公有什么反应?
生:第二次劝,蔡桓公是“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第三次劝,蔡桓公是“非常不高兴”。
师:蔡桓公真是越来越生气了。
师:你们想想,非常不高兴的蔡桓公会说些什么呢?
生:这个扁鹊真讨厌,我都说了没病,他还唠叨不停。
生:扁鹊已经骚扰我三次了,再骚扰我,我就不客气了。
生:谁说扁鹊是名医,我明明没病,非要说我病得越来越重,真可恶!
……
师:名医就是名医,可不是浪得虚名啊。时间证明了扁鹊说得一点没错。齐读最后一段。
……
在这个分角色读对话,揣摩人物心理的过程中,扁鹊再三劝说的名医风采和蔡桓公一次又一次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的形象已经深入学生心中,所以,当读完最后一段,教师让学生想想病入膏肓时蔡桓公会对周围的人说什么的时候,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我不该不听扁鹊的劝告啊!”“我为什么要坚持说自己没病呢?”“要是病还在皮肤表面的时候就听扁鹊的,就不会有现在的结局了,真是悔不当初啊!”……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整理提升,帮助学生用“固执己见”“防微杜渐”“听从劝告”三个词语概括,再让学生用上这三个词语,对蔡桓公说一句话。就这样,通过读人物对话这座桥,学生很容易地走进了寓言故事,走进了寓意的深处。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在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说的过程中,不忘词语的积累,比如“固执己见”“防微杜渐”等词语的适时出现,比如由“睬”带出的一串表示“看”的词语,词语的积累让课堂显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篇8
关键词:寓言教学;疏通文意;体会道理;捕捉意图;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24-02
寓言是一种讽喻或寄托的故事,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优秀的寓言故事里有着丰厚的思想容量,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需要学生们去领悟言外之意、品评味外之味。在寓言王国里,狐狸和狼、小鹿和老虎不再是一种动物,它们是人格化了的“人”,就是人的言行举止也大多显得怪诞奇异,这些都能使学生难以忘怀。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不少文质兼美的寓言故事,那么,小学寓言故事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 指导疏通文意,把握故事内容
小学阶段有不少寓言故事课文,比如《亡羊补牢》、《南辕北辙》、《井底之蛙》等,寓言故事常常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弄清故事的情节,也就是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那么,如何使学生弄清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内容呢?
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字词。比方说《亡羊补牢》一文中“亡”和“牢”的意思,这两个字所表达的意思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教学中面对三年级的孩子要指导他们学会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还理解“后悔”“接受”这两个词意,引导学生读书讨论,想想从“后悔”一词你了解到了什么?从“接受”一词明白了什么?
加强朗读指导,启发学生把故事中表达的意思读出来。如学习“亡羊补牢”时,可以使用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邻居对养羊人的关心和养羊人对丢羊这件事的态度。
二、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蕴涵道理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往往只有上百个字,但是几乎每一则寓言,都有一个生动有趣、情节富于变化的故事,同时语言精练简洁易于朗读,这样的故事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从而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寓言故事往往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形象地反映人们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就像慈爱聪明的长者,总是语重心长地告诉人们一些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较强,理解能力较差,缺乏感性经验,要揭示和理解深刻的寓意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在阅读寓言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学习寓言故事时,一定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身边以及在电视、电影或读过的故事里所知道的类似的人。比方说:学习了《亡羊补牢》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你有没有犯过和养羊人一样的错误?如果你是养羊人你会怎么做?还有学习了《南辕北辙》可以谈一谈这个人错在哪里?你想对这个楚国人说些什么?学习了寓言故事你收获了些什么?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中通过理解、提取、分析、概括信息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揭示和理解了寓意,同时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三、捕捉编者意图,了解寓言特点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在汉语言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编者在小学语文中选编寓言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学习寓言哪些特点呢?
首先,从形式上看,寓言故事的特征:一是语言精练简洁,概括性极强,极富表现力;二是篇幅短小精悍,结构严谨,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最简短的一种。寓言故事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是一个充满机智、幽默、滑稽、胆识和丰富想象力的世界,它对自然界的动物、植物赋予了人类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基本的善恶观,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由于要在短小的故事中蕴涵丰富深刻的哲理,把讽刺对象的本质充分地揭示出来,让人们在嘲笑故事丑角荒诞可笑的行为之余,感悟生活的哲理,因此,要求寓言故事的语言既要精炼概括,极富表现力,又要幽默、风趣。此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寓言故事很好地吸收了象征、夸张、拟人等艺术表现手法,增添了更加丰富的文学色彩,使寓言故事的情节更具曲折性和趣味性。寓言故事凭借形象夸张的形象、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丰富深刻的哲理性、教育性赢得了儿童的喜爱,也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学体裁,为学生的写作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其次,要注意教给孩子学会区别寓言和童话,他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区别。童话是一种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有幻想才有童话,它以少年儿童认识、理解的人或事物为描写对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童话有诗一般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 注重拓展延伸,增加文化积累
(一)推荐寓言故事书
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一些寓言作品,让学生大量阅读中外寓言故事,如:《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寓言名著故事精品》以及相关的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等有关书籍,并向学生提出每人每周不少于两篇故事的阅读要求。从而使学生对寓言这一体裁文章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拓展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的阅读量。学生逐渐从被动读书转变为主动读书,对语文学习起了推动、促进的作用。
(二)组织寓言故事会
老师在学生大量阅读中外寓言故事的基础上,趁热打铁、组织寓言故事会,用不同的形式诠释自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改编后的相声、小品、课本剧等等,以此来推动学生对寓言故事学习的兴趣。
(三)编写寓言故事
想象和写作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想象力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积极作用。寓言故事是一个充满了机智、幽默、滑稽、讽刺、胆识和丰富的想象力的世界,十分符合小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供良好的契机。通常情况下寓言故事的寓意深刻而具有多面性,语言精炼简洁。还有的寓言只讲故事没有明说道理,在结尾对故事的结局或人物的命运或作品的寓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品味、辨析、感悟。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根据寓言故事的特征设计续写寓言故事、改写寓言故事、仿写寓言故事等教学环节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续写寓言故事。有的寓言故事的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写下有可能发生的故事结局,不一定要求有标准、统一的结局。
如寓言故事《狼和小羊》的故事结局没有说明可怜的小羊的最后命运如何,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艺术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续写之后可能发生的事情,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话:“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凶恶的狼向小羊扑去时的动画,让学生充分感受狼的凶狠,小羊的弱小、无助,为可怜的小羊被狼吃掉而痛惜。也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小羊最后被狼吃掉了吗?如果没有,小羊是怎样获救的呢?”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思维,想出解救小羊的办法。最后,在学生充分说出办法的基础上,要求以“小羊获救”为题,写一段话。
在学生充分阅读寓言故事的基础上感受问题情境的特定角色,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思路展开创造性的联想,为写出有特色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寓言故事往往具有角色少、故事情节简单但富于变化的特征。因此,可以添加情节和增添角色,进行多角度叙述,续写寓言故事。另外,故事总是从反面给读者以教育,所以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对寓言角色接受教训后做正面的描述,进行续写故事。
篇9
[关键词]江西道教;生态;生态隐喻;
[中图分类号]B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5-0089-07
[作者简介]张泽兵(1981—),男,江西会昌人,文学博士,江西省社科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叙事学和文化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湖泊与文化——赣鄱水系对赣鄱文化的影响”(08WX24)的阶段性成果。
Title: Jiangxi Taoism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y
Author: Zhang Zebing
Abstract: Jiangxi Taoism,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birthplaces of Chinese Taoism, have many schools. It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aoism culture, such as praying ceremony, palace architecture, and tales and stories. Jiangxi Taoism culture is of primitive simplicity and mystery, and it has a very deep eco-intuition and eco-wisdom, which provide enlightenment on the current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mainly probes into the eco-significance of Jiangxi Taoism cul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eco-metaphor of the Taoist story, eco-demonstration of the blessed spot, and eco-praying of the praying ceremony.
Key words: Jiangxi Taoism; ecology; eco-metaphor
江西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道教的主要源头,接近古代荆楚文化和燕齐文化,道家、黄老和神仙方术皆发源于这两大文化区域。”①江西深受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影响,道家、黄老、方术在这一带有着深刻根基,这促成了道教在江西的发展。道教在江西已经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的道教派别,他们在道教经书、符箓治病、斋醮仪式、道场艺术、修炼方法、人物活动、宫观建筑和神话故事等道教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生态视阈审视江西道教文化,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的合理价值。
“生态”和“生态学”的概念是来自现代西方,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伴随着人类文化的进程,也是传统道教文化处理的重要关系之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本质上说是生态问题。在江西道教文化的传统中,解决生态问题上有其独特之处,带着许多古朴而神秘的色彩但又有非常深刻的生态直觉和生态智慧。在现代建设中,人类力量的破坏性表现越来越突出,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这也需要我们挖掘传统的生态智慧。江西道教中的生态智慧主要表现为道教故事中的生态隐喻;洞天福地的生态示范;符箓斋醮仪式中的生态祈求。这些都为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启示意义。
一、故事传说中的生态隐喻
篇10
关键词:阳台宫;装饰纹样;艺术风格
有着“王者之山”之称的王屋山是一处以道教文化为特色的道教圣地,修建于唐开元十五年的阳台宫是王屋山道教三宫之一,位于王屋山华盖峰南麓,全称大阳台万寿宫,宫内布局严谨,南北高低错落着大罗三清殿、玉皇阁、长生殿(遗址),西边有道院,东边是廊坊,现存的大罗三清殿是目前河南省仅存的明代单檐歇山式木结构殿堂建筑,其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外雄内秀。
一 阳台宫建筑装饰纹样的内容
阳台宫内的建筑装饰纹样内容丰富,造型别致,手法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美感。大多是以自然纹样为主,由象形图案组成,具象易懂、生动形象。
动物纹样:阳台宫内动物纹纹样的运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现实或想象中的动物形象为蓝本,运用写实手法真实再现动物形象,另一种是对具象动物形象进行加工概括、抽象变形,前者居多。
植物纹样:唐代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植物花卉纹样大量出现,在阳台宫建筑装饰纹样中占据了很大比例。植物纹样造型主要来源于大自然,或以简单的写实手法出现,或被进行了简化变形处理,或被和其他纹样揉捏综合到一起,题材主要有缠枝花、宝相花、莲花等,通过写实和抽象简化手法的运用,真实的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
人物纹样:阳台宫中的人物装饰纹样主要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简笔画形式出现的白描式人物纹样,另一类则是生动再现人物原形象的写实式人物纹样,后者较前者大量出现,每个人物身后都有一则寓言故事,一个道理,涵义深刻,耐人寻味。
龙凤纹样: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皇权的代表,凤是吉祥如意的代表,从属于龙。阳台宫中出现的龙纹根据其形态可以分为很多种,行走的行龙,驾云的云龙,腾空的飞龙,盘蜷的团龙,呈正面头部的祥龙以及上升的龙、下降的龙,形态多变万化,龙纹样表现出繁复华丽,造型具有大气凝重的艺术特征。阳台宫中为数不多的几组凤纹可以按照其造型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简笔画型的凤纹装饰,另一类就是略显繁复的凤纹装饰。
景物纹样:阳台宫内的自然景物纹样常常用来做陪衬性纹样,主要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或自然场景,多数用来补充主题形象之间的空白。比如云纹,很少单独出现,多穿插于主题形象之间,主要是一种辅助装饰纹样,起到填充空白、平衡画面的作用。
二 阳台宫建筑装饰的形式特征
首先,构图上,阳台宫建筑装饰纹样的构成形式丰富多样。以动物为主题的画面构图多采用图与底的关系处理来表现主题,既富有变化,又统一在一个画面中,体现了装饰图案变化统一的构成法则。以人物为主题的画面构图多采用满版型的构图方式,把主题人物放置于画面中央,且人物篇幅都略大。以龙凤纹样为主题的画面多采用对称式的构图方式,两只龙或凤一般多为上下不规则对称,给人一种平稳的感觉,这种形式符合了图案构成中对称与均衡的形式美法则。
其次,造型上,阳台宫建筑装饰的造型多以写实为主。在写实的前提下,对人物、动植物等的形象进行提炼概括,准确表达事物形象。
再次,线条上,阳台宫建筑装饰多采用虚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于画面主题部分的刻画,线条都比较轻松流畅,雕刻的层次分明,有棱有角。
最后,雕刻手法上,阳台宫的建筑装饰手法主要采用浮雕的创作手法。阳台宫众多建筑装饰中,外形塑造采用了概念化和程式化的处理手法,创作过程中不完全刻画出细节而更注重整体意境的表达,注重刻画形象的整体气势。
三 阳台宫建筑装饰的艺术特征
首先,阳台宫建筑装饰纹样具有形象之美。阳台宫建筑装饰纹样的内容不仅仅有神话故事、寓言传说、民间风俗等情节性的场景描写,还包含了龙、凤等吉祥图案的刻画,亦有大量花、鸟纹样的选用,题材内容丰富,无论是从人物造型的刻画,还是从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内涵,都发扬了传统中华文化的美德。建筑装饰纹样所体现出来的,是明代比较成熟的纹样装饰风格和明代程式化的纹样创作手法,其中,以简笔画形式出现的人物植物以及龙凤造型,简单明了、生动形象。线条或粗狂或细腻,结构布局疏密得当,更好的表现了主题;虚实相间的手法运用和处理,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当时人们对装饰的愿望和对得道成仙吉祥如意的美好向往;同时,也孕含着创作者精湛的技术和高超的艺术修养。
其次,阳台宫建筑装饰纹样具有装饰之美。阳台宫的建筑装饰纹样首先是为了装饰美化建筑主体而存在的,阳台宫的建筑装饰纹样具备了装饰美化物品的艺术特征和艺术属性。她的纹样布局、雕刻手法等都具有浓厚的装饰效果,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一座见证历史的道教道观,更是当时我国工艺美术发展的见证。其大多采用踢地浅浮雕的手法,生动写意而又简洁朴实,有着独特的装饰美。另一角度上看,阳台宫的建筑装饰纹样也因其大多雕刻在石柱上这一特殊载体而产生特有的凹凸不平的肌理效果,建筑装饰纹样的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
再次,阳台宫建筑装饰纹样具有意境之美。在阳台宫的建筑装饰纹样中,用仙鹤来代表长寿,用龙凤来代表统治者的威严和地位,用荷花来代表纯洁,用多种植物来寓意幸福美好,用道教典故来表达教义。阳台宫的建筑中除了以装饰作为主题以外,以孝道、爱国、友爱等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也大量出现,人们在修身养性,追求得道成仙的同时,没有忘记弘扬和继承民族传统美德,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告诫人们,要热爱祖国,孝敬长辈,兄弟团结。这些道理以艺术的形式出现在这里,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妍:《广告设计艺术》[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