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22:1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农业发展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

篇1

1.1管理层认识不足

农村的管理层中,很多人认为对于农村实行经营管理是没有必要的,认为农村的发展只要依照现有发展套路进行即可,并没有将农业的发展放到一个变化的大环境中进行考量,也缺乏对于农业突破发展线路的相关探索,且认为有关财务透明体制、减少农民生活负担等措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导致了管理层的经营管理工作进行散漫,被动性强,也阻碍了农业的创新发展。

1.2相关体制不健全

农村经营管理模式涵盖的工作范围主要为农村财务审核、农民负担监督、农村土地承办等,工作议程设置十分复杂。虽然如此,我国当前有关农村经营管理的管理法规和相关体制却处于严重不健全状态,不能实现对于农村经营管理的有效监督,也没有适当的惩罚措施对不合理经营管理模式进行相应处置。奖罚体制的缺失造成了经营管理的主动性较弱,也就很难使农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1.3土地经营规模不大,农民收益增长慢

目前,农民的土地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很难实现大规模的经营管理,也就不容易实现对于农业项目的创新实践,一些大型机械无法在小规模的土地上进行作业,由此导致了农民的土地经营积极性较弱,农民收益低,田间劳动量投入较大的不合理发展状况。长此以往,农业的发展便有可能在这种不良循环中走向停滞,最终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态势。

1.4农村劳动力科技水平比较低

当前,城市中普遍存在“民工潮”现象,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国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质量较低,具体体现在劳动力老龄化严重以及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农民对于与农业相关的科技的接受能力较弱,很难实现对于机械化设施的操作,加之对一些科学的种植栽培技术的接受程度有限,导致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处于低水平状态。

2完善农村经营管理的对策

2.1加大对农民的农业知识教育

针对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状况,要想实现农村农业的快速创新发展,首先就要对农民实现农业知识教育,使农民掌握农业的相关知识,以指导他们科学、高效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国家可以选派相关的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教育,教育的方式选择应符合农民的信息接收习惯,把科技性知识转化成简单易懂的语言,以方便农民对于知识学习的有效性。在进行农业知识培训时,培训员要充分调动起农民积极性,鼓励农民对于不懂的问题进行询问,以激发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动性,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创新性发展。

2.2注重信息化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营管理信息化发展较缓慢,这也就阻碍了信息的透明度以及管理层与农民的有效沟通,长期如此,则易引起积攒管理层与农民间的矛盾,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农村的经营管理要尤其注意信息化的发展。一是要做好整体的规划,基于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以及农民的合理要求制定相关条例,并及时将决策信息告知农民,实现信息的透明化;二是农村管理层应加快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广播、有线电视以及网络的畅通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传达度的问题,因此,要想实现信息化发展,就要完善不同的信息传播路径建设,使相关决策能够快速、准确传达到农民耳中,避免农民由于信息获取缺失对农业生产活动造成负面影响;三是经营管理部门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能够与农民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沟通,及时知晓农民的需求,了解农民对于当前所执行的相关决策的态度,以知道决策层制定出更加符合农民需求的决策,便于对农业生产实现有效经营管理,最终整体推动我国的农业发展进程。

3结语

篇2

1崇州市“农业共营制”模式

——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折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实行除本分红的分配方式,即除去生产成本之后,剩余纯收入按1:2:7比例分配。其中,10%作为合作社公积金、风险金和工作经费,20%作为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佣金,70%用于农户的土地入股分红,形成了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共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361个,入社土地面积21.33万亩,入社农户9.46万户,农业组织化程度达56.48%。——强化社会化服务,建立“一站式”服务超市。整合公益性农业服务资源和社会化农业服务资源,分片区建立农业“一站式全程服务超市,所有服务均实现公开公示、明码标价,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对耕、种、管、收、卖等环节多样化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对接。已分片建立农业服务超市6个,服务面积达14.63万余亩。崇州探索实践的“农业共营制”模式,有可能是促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2顺庆区农民产业园模式

石香炉蛋鸡农民产业园区,建于2007年2月,占地106亩,入园农户18户。园区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龙头带动、金融支持、协会组织”的“五方合一”运作模式进行建设、管理和发展,政府负责进行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解决资金、流转土地,当好龙头企业和农民的“红娘”;农民自筹资金,自建圈舍,自己管理,多干多得,利益自享;龙头企业引领农民产业园区发展,解决农民无技术、无市场的问题;农村小额信贷担保公司(政府出资设立)为入园农民提供贷款担保,解决农民进园区资金不足的问题;养殖合作社充分发挥技术、市场、管理、品牌等优势,采取统一供种、供料、防疫、保险、治污、销售的“六统一”办法,大力推进园区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目前,农民产业园已由原来的1个乡1个村推广到全区18个乡镇2个涉农街道办事处200多个村,由原来的3个拓展到220个,入园农户由原来的57户增加到3.1万余户。其创新做法被写入国办〔2009〕55号文件在西部地区予以推广。

3郫县川菜产业园模式

中国川菜产业化园区位于郫县安德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园区集中发展郫县豆瓣、川菜原辅料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是全国唯一以地方菜系命名的产业化园区。截至目前,园区已形成2.4平方公里的项目承载能力,引进聚集棒棒娃、丹丹调味等农业产业化企业84家,总投资70亿元,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200余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企业3家,中华老字号企业1家,省级著名商标企业4家,省级名牌企业8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2013年,园区实现全口径工业总产值63亿元,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5.68亿元,完成入库税收1.5亿元,培育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26家。园区周边已建成安德泉水、唐昌先锋等8大特色基地,县内建设蔬菜原辅料配套种植基地11万亩,转移劳动力3000人,并带动县外建设原辅料种植基地25万亩。同时,以“川菜文化”为主题,打造形成集观光、体验、品味于一体的“川菜味乡”优势服务业品牌和国家级AAA旅游景区,并建成4万平方米川菜美食文化体验休闲特色街区。构建了现代农业种植-川菜原辅料加工-川菜文化体验产业链,形成三次产业融合联动发展格局。园区先后获得“中国川菜产业化食品加工基地”“中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4朝天区农旅结合模式

近年来,朝天区立足良好的生态和资源优势,以农兴旅,以旅富农,做足生态山水文章,曾家山景区成功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实现从单一农业向产业多元化联动发展转变。朝天区结合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节点50余个,加快景区商业服务一条街建设,实现“吃、住、游”一条龙服务。曾家商业步行街被省商务厅评为第二批“四川省特色商业街”。该区还大力挖掘农业的文化功能,建设核桃、土鸡、蚕桑、食用菌等文化广场,开展“麻柳刺绣”“朝天唢呐”“李家狮舞”“平溪傩戏”“木牛推新娘”等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展示农耕文化丰富内涵。先后被评为“中国西部生态养生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四川省首批十大避暑胜地”。2013年,朝天区接待游客2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67亿元,分别增长26%和45.8%;旅游经营户人均收入11000余元,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收1500余元。

5射洪县“公司+专合社+农户”合作模式

2011年,射洪县成立白羽肉鸡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依托四川玉冠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养殖户”的运作模式,实行统一圈舍设计、统一设施设备、统一供应鸡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防疫保健、统一收购加工,分户养殖、分户结算,保证养殖户2元/只的最低利润的“六统二分零风险”经营模式。目前全县农户建标准化肉鸡圈舍48.23万平方米,公司建圈舍15万平方米,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白羽肉鸡繁育基地之一。2013年,实现宰杀白羽肉鸡2000万只,产值10亿元,利税6000万元,养殖农户增收5000万元。预计到2015年,公司将累计投入15亿元,建成年出栏1亿只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及年屠宰加工1亿只的肉品厂,实现产值50亿元,利税3亿元,养殖农户增收2.5亿元,可带动白羽肉养殖户4000户,直接和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

二、以农村改革促进产业发展

1放活土地推行承包地“三权分确”

——加快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应进一步加快步伐,力争到2016年基本完成全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统筹推进农村承包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等多权同确,特别是推行承包地“三权分确”,即:所有权确权到集体,承包权确权到农户,经营权确权到经营者。对于需要经营权证的,符合条件的可以单独发放独立的经营权证,为搞活土地经营权打好基础。——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和交易平台建设。强化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权益,集体经济组织应加强对承包地的管理,引导常年外出务工农民把承包地流转出来,通过代耕代种、土地入股、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由政府推动加快建立覆盖全省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重点加强县级平台建设,盘活农村土地产权。——积极推广促进产业发展的好机制好模式。大力推广崇州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积极总结推广顺庆区农民产业园、郫县川菜产业园、朝天区农旅结合、射洪县“公司+专合社+农户”等好的机制和模式,探索适合不同类型经营主体的产业发展方式。

2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

——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始终坚持把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大力培育职业农民、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做实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以土地、资产、货币等要素入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行业“排头兵”,以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支持行业内企业兼并重组,成为全国性的产业发展行业“排头兵”。——探索引导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行政村为单位,创新完善以村两委和村民监事会为载体和组织架构,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实体,管理确权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产权。培育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控股农业公司、合作制农场、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等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组织。研究支持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其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工商资本投资农业领域。清除工商资本进入农村的障碍,拓宽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产业领域,既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又支持工商资本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落实小微企业税收和贷款优惠政策,拓展社会资金投资渠道,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于农村产业。不应提倡工商资本到农村低价格、大面积租用土地进行一般性农业生产。

3发展百亿千亿农业特色产业

——市场导向发展一批百亿千亿农业特色产业。以差异化的产业政策为引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支持不同类区发展一批在全国有地位有影响的百亿千亿农业特色产业。支持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稳产高产粮油、特色畜禽和优质种业,加快发展大城市郊区奶业,大力培育工业原料林和景观花卉苗木,打造农业高端产业,形成产业高端。支持丘陵地区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优质柑桔、蔬菜、食用菌、茶叶、蚕桑、中药材、肉牛羊、禽兔等经济效益好、附加值高的现代种养业。支持盆周山区突出生态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推广林粮结合耕作模式。建设生猪、牛羊、特色家禽优势产区。大力培育木竹原料林、特色干果、木本药材、林下种植养殖业。支持民族地区继续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积极引进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开发风味独特的绿色农畜产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把农村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依托现代农(林、畜)业重点县、现代农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培育以现代农业产业为支撑的县域经济强县。——园区化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农村第二产业。积极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等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村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基地或园区就地就近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发展农村特色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竹木加工、农机具制造、包装印刷等工业企业,提升农村工业在农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规划引领发展以乡村旅游为重点的农村第三产业。把乡村旅游纳入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开发林业生态资源和农村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与历史民俗文化和观光休闲体验结合起来,发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品牌效应,用好农民空置房屋等闲置资产,建立多种形式的旅游联盟,打造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线路。支持发展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物资供销、信息咨询、健康养老等服务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

——着力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以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发展为目标,推广农业服务超市等好的模式。积极培育新型流通主体,加快建立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整合各种类型的农民培训资源,建立完善公益性的农民培训和就业综合平台。办好农博会、优质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等,培育发展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营销平台。尽快制定农村电子商务中长期发展规划,扶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产品营销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针对不同类区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选择部分县(市、区),以农业生产服务全程化、专业化、市场化为目标,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加快培育各种类型的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效益,通过试点示范,发挥以点带面作用。

5大力创新财政金融支农政策

篇3

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简称“联合体”),按照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指导意见》(皖政办〔2015〕侧号)中的定义,是指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家庭农场为基础、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紧密联盟。从2012年9月安徽省SG市选择16个联合体开展试点以来①,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省推开,目前已培育各类联合体近9()()家,产值占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的20%左右。河北、宁夏、内蒙古等地已经出现了相类似的探索实践。本研究所选择的案例,是较为典型的实践样板一H粮食产业化联合体,不少地方都慕名而来学习其经验。

H粮食产业化联合体由H种业公司牵头组建,2012年7月成立,9月纳人首批试点之一。发展到今天,已吸纳13家专业合作社,27家家庭农场、6家种植大户,拥有各类农机装备230台(套),流转土地面积1. 6万亩,托管土地面积生万亩,小麦良种繁育面积生万亩。2015年,联合体经营的1. 6万亩小麦亩产达到575公斤、玉米亩产达到600. 5公斤,亩均年总利润1701元、净利润621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此外,还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面积3万亩,辐射带动农户650。户,亩均增收230元。

联合体龙头—H种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年12月,注册资本518万元,现有员工50人,主要经营农作物种子(选育、生产、销售)、农药、饲料、微肥、皮棉、化肥、农副产品购销等,其前身是由本地种苗公司改制而来。

联合体纽带—农民合作社主要有H种业公司牵头成立的H农机、H种植植保合作社,吸纳加人的n农机、K农机、R水利等11家专业合作社,为联合体成员提供技术指导和全程生产服务,也为周边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服务。

联合体基础—27家家庭农场、6家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面积大的达到230。亩,面积小的200亩左右。家庭农场普遍采用了统一的绿色增产模式,经营效益显著好于普通农户。如Y家庭农场,规模经营760亩,主要从事小麦良种繁育和高产玉米种植,拥有职工36人(固定生人、季节32人),年产值180万元,年收人20多万元。目前,Y家庭农场拥有固定资产90万元,仓储库房60。立方米,机械设备库房20。平米,晒场20。平米,联合收割机2台、大型拖拉机生台、小型农机具12套。

H联合体主动应用先进技术,加强物质装备,改善基础设施。现有办公和库棚面积2212平方米,水泥晒场10。()()多平米,库容1万吨的种子成品库,占地125。平方米的农机维修车间,日烘干能力100万斤的烘干设备,200。平方米鲜食玉米低温库,小麦田间“四情”监测系统和水肥一体化系统。在科技创新和应用方面,与科研单位合作建立鲜食玉米育种基地、大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合作建立玉米教学试验基地、建设2000亩农业灌溉示范田,还计划引进玉米秸秆青储饲料项目、高效鲜食玉米种植加工项目等。

二、案例剖析

根据前述理论阐释,联合体经营模式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在于,构建了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契约安排,降低了交易成本,达成了理性集体行动,诱致了新型农村经营体系的形成。

(一)通过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完善的契约网,降低交易成本

在联合体内部,通过交易联结、要素联结和互助联结等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网,将不同经营主体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了战略联盟或伙伴关系。首先是交易联结。联合体各方签订了生产服务合同、协议,确立了农产品、生产资料和相关服务的买卖关系,形成了三方共赢的交易联结。其次是要素联结。通过资产、资金、技术、品牌等生产要素的相互融合,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如H种业公司为家庭农场提供生产资料时,先行垫付资金,收购农产品时再行扣除,解决了家庭农场的资金难题;为家庭农场提供贷款担保,用流转土地经营权及待收获粮食提供反担保,破解农户贷款难、风险高的问题。第三,互助联结。除垫付资金、提供担保外,龙头企业还通过加价收购、免费晾晒和技术服务等,与家庭农场建立互信关系。这三种联结方式,通过合同、协议建立了清晰的市场交易关系,通过要素融合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互助互信减少了交易中的不确定性。

(二)通过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互惠共赢

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独立经营时都不能有效应对农业的自然、市场和技术风险。农业企业面临原材料供应渠道不稳、质量控制难题;农民合作社面对分散经营的农户时,缺乏稳定、规模化的服务对象;家庭农场存在技术、资金、市场、服务等的制约。但三类经营主体也有各自的优势,如龙头企业的产业链要素组织能力和市场整合能力较强,适合发挥引领作用;农民合作社组织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具有优势,可以发挥“纽带”作用;家庭农场在种养环节具有优势,可以通过精细管理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因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多元利益联结方式进行整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就可以挖掘产业链的潜在增值空间,实现合作共赢。如在H联合体内,龙头企业承担农产品经营销售、制定生产规划和标准,以优惠价格采购农资,以高于市场价格回收农产品;农民合作社向家庭农场提供技术和作业服务,有了稳定的服务面积和集中连片作业环境,提升了作业效率,同时也在组织农资配送、产品回收中获得相应收人;家庭农场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和优惠价格,可以专注于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扩大经营规模,增加农业收人。这样通过各方主体取长补短、分工合作,解决了单独经营时存在的难题,形成了相互依赖又各自独立的盈利模式。

(三)通过风险防范和内部约束,增强彼此信任和依赖感,达成集体理性行动

通过利益联结和分工协作,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达成合作互惠关系。但还必须解决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问题。联合体通过建立风险防范和内部约束机制,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如以家庭农场为核心,实行“成本+微利”的兜底价收购机制和二次利润分成机制,保证按要求生产的家庭农场既不因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而损失过重,也不因市场行情变化而丧失获利机会。联合体实行“统一品种、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认证、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能对家庭农场生产过程有全面了解,便于指导和监督,也有利于成本核算,确定产品标准和收购价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内部约束机制,即对不按标准生产的不合格农产品,龙头企业有权拒绝按约定价收购,由家庭农场自行处理。不符合标准的生产行为包括使用劣质化肥、农药,节省田间管理、不服从统一操作等。联合体内的家庭农场也享有经营自主权,可以自主决定将农产品卖给谁,自主选择化肥、农药,自主决定田间管理,但销售给联合体的产品必须符合质量标准。风险防范和内部约束机制起到了双向选择作用,对参与主体的信用素质进行筛选,减少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重复博弈中建立了互信关系,形成了融合发展的向心力、凝聚力。联合体可以看成是一种相容性集团,合作共赢、集体理性是内生选择。

(四)及时将实践经验固化成规则,形塑制度演化路径,使联合体成为可资借鉴的农村产业融合路径

篇4

目前,保险业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开展。烟台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增长,农村保险市场也得到较快的发展。2006年,烟台市保险费收入411570万元,其中所调查的9个县市合计保费收入接近烟台市总量的一半。全市人均交纳保费633.Z元,同比增加71.2元,保险密度居全省第一,但在保险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

(一)机构网点快速增加,营销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优势的凸现,众多的保险公司落户烟台,并在县域大量增设分支机构,直接向广大农村地区辐射,带动农村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目前,烟台市有28家市级保险机构,其中财产保险13家、人寿保险9家,共辖设320个分支机构,其中在9个县市共有县级保险机构94家,均设在县城所在地。有的保险机构如中国人寿还在县以下乡镇设有保险代办处,据初步统计,9个县市共有保险网点120多个。随着机构的扩展,全市保险从业人员已达到2.3万人,其中,营销人员达2万多人,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

(二)保险产品种类较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

各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推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新产品,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据统计,目前,县域保险机构累计开办保险产品110个,其中财产险60个,人身险50个,城乡之间在产品种类上相差无几。从保险产品的市场份额看,人身保险占据绝对多数,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一般是财产保险的3—4倍,农村市场份额差距略低o-人身保险市场以寿险和分红险占比较大,2006年,烟台市该两类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00736万元和107373万元,占比为31.81%和33.9%;财产保险中机动车险占有较大的比重,2006年,该险种保费收入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80.46%。

(三)县域人身保险发展较快,财产保险发展相对迟缓,农业保险几乎空白

近年来,随着保险知识普及和保险营销力度的加大,农村保险市场得到广泛拓展。据对烟台9个县市区的180户农民问卷调查,有127户办理过保险业务,另有35户有办理保险的愿望,分别占调查样本的70.6%和19.4%;所办理的保险种类以人身(寿)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居多,办有该两种保险的分别占全部调查农户的45.7%和43.3%,而财产保险则不足15%。由此可见,在现有的保险品种中,农民对人身健康、养老保险情有独钟。从烟台市保费收入的区域结构,也可以看出县域人寿险业务呈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9个县市全部保险费收入占烟台市的比重为51.8%,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人身保险占比提高4.7个百分点,财产险占比下降7.1个百分点。在财产保险业务中,农业保险占比微乎其微,全辖只有1个县(市)办理了农作物火灾险,其他各县市均未办理农业保险业务。

二、制约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

(一)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专门设有农业保险科,开办的保险品种涉及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但随着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改革,已不再单设农业保险科,并相继取消了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险种,目前烟台开办的仅有农作物火灾、冰雹保险和家庭财产责任保险等几个险种,在众多的近60个财险种类中,涉农险种占比不足10%,品种少、份额低。农业保险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灾害多、风险大,出险后勘查难、赔付率高,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目标明显冲突,基于此,诸多保险机构都纷纷退出了农业保险市场。

(二)保险产品设计上的缺陷,与农民的支付能力形成较大的差距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将产品定位于城镇市场,产品设计趋同性较强,普遍缺乏对农村保险市场的研究和开发,少有推出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保险新品种。而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据调查,2005年,烟台市各县市区农民人均收入较城镇居民普遍要低一半以上,平均收入额要少5000-6000元,将适用城市的保险产品向农村延伸,必然超出农民的消费能力。在所调查的180个农户中,有53人未办理过保险,占调查农户的29%,其中因保险价格偏高而缺乏一定经济能力的有31人,占比为58.5%。产品设计上的偏差,降低了农民的投保意愿。

摘要:我国农村地区保险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尽管农村商业保险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梗阻,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本文建设通过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规范营销服务机制,健全监管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农村保险市场。

关键词:农村,保险,发展

保险具有风险疏散、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障的功能。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如何有效发挥保险的救济和保障作用,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成为当前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以保险业相对发达的烟台市为例,深入剖析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就农村保险体系再造问题探讨对策思路。

一、目前农村商业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

目前,保险业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开展。烟台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增长,农村保险市场也得到较快的发展。2006年,烟台市保险费收入411570万元,其中所调查的9个县市合计保费收入接近烟台市总量的一半。全市人均交纳保费633.Z元,同比增加71.2元,保险密度居全省第一,但在保险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

(一)机构网点快速增加,营销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优势的凸现,众多的保险公司落户烟台,并在县域大量增设分支机构,直接向广大农村地区辐射,带动农村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目前,烟台市有28家市级保险机构,其中财产保险13家、人寿保险9家,共辖设320个分支机构,其中在9个县市共有县级保险机构94家,均设在县城所在地。有的保险机构如中国人寿还在县以下乡镇设有保险代办处,据初步统计,9个县市共有保险网点120多个。随着机构的扩展,全市保险从业人员已达到2.3万人,其中,营销人员达2万多人,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

(二)保险产品种类较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

各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推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新产品,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据统计,目前,县域保险机构累计开办保险产品110个,其中财产险60个,人身险50个,城乡之间在产品种类上相差无几。从保险产品的市场份额看,人身保险占据绝对多数,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一般是财产保险的3—4倍,农村市场份额差距略低o-人身保险市场以寿险和分红险占比较大,2006年,烟台市该两类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00736万元和107373万元,占比为31.81%和33.9%;财产保险中机动车险占有较大的比重,2006年,该险种保费收入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80.46%。

(三)县域人身保险发展较快,财产保险发展相对迟缓,农业保险几乎空白

近年来,随着保险知识普及和保险营销力度的加大,农村保险市场得到广泛拓展。据对烟台9个县市区的180户农民问卷调查,有127户办理过保险业务,另有35户有办理保险的愿望,分别占调查样本的70.6%和19.4%;所办理的保险种类以人身(寿)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居多,办有该两种保险的分别占全部调查农户的45.7%和43.3%,而财产保险则不足15%。由此可见,在现有的保险品种中,农民对人身健康、养老保险情有独钟。从烟台市保费收入的区域结构,也可以看出县域人寿险业务呈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9个县市全部保险费收入占烟台市的比重为51.8%,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人身保险占比提高4.7个百分点,财产险占比下降7.1个百分点。在财产保险业务中,农业保险占比微乎其微,全辖只有1个县(市)办理了农作物火灾险,其他各县市均未办理农业保险业务。

二、制约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

(一)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专门设有农业保险科,开办的保险品种涉及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但随着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改革,已不再单设农业保险科,并相继取消了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险种,目前烟台开办的仅有农作物火灾、冰雹保险和家庭财产责任保险等几个险种,在众多的近60个财险种类中,涉农险种占比不足10%,品种少、份额低。农业保险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灾害多、风险大,出险后勘查难、赔付率高,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目标明显冲突,基于此,诸多保险机构都纷纷退出了农业保险市场。

(二)保险产品设计上的缺陷,与农民的支付能力形成较大的差距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将产品定位于城镇市场,产品设计趋同性较强,普遍缺乏对农村保险市场的研究和开发,少有推出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保险新品种。而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据调查,2005年,烟台市各县市区农民人均收入较城镇居民普遍要低一半以上,平均收入额要少5000-6000元,将适用城市的保险产品向农村延伸,必然超出农民的消费能力。在所调查的180个农户中,有53人未办理过保险,占调查农户的29%,其中因保险价格偏高而缺乏一定经济能力的有31人,占比为58.5%。产品设计上的偏差,降低了农民的投保意愿。

(三)业务发展不够平衡,市场监管存在盲区

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一是地区间机构设置存有偏差。烟台市全辖共有保险分支机构超过300家,其中占全市人口总数80%以上的9个县市却仅拥有三分之一的保险机构。同时,县域间的机构分布也不平衡,经济发达的龙口市现有保险机构17家,另外还有多家保险公司拟在此设立营销服务部;而人口相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另一县(市)只有保险公司6家,该市2005年人均保费收入仅为38元,较烟台市平均水平低524元。保险业务发展状况虽然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但机构布局上的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发展状况的失衡。二是展业、理赔质量态度相差迥异。调查反映,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重展业、轻理赔的问题,对客户投保和缴费服务热情、不厌其烦,而出险后理赔时则手续繁琐、条件苛刻,个别甚至存在故意刁难的问题。在对保险公司服务满意度调查中,对保险理赔存有意见的占有较大的比重。三是保险业务发展与市场监管不相对称。当前,部分地区保险业务发展势头已接近于银行业,但在市场秩序管理上则与银行业差距较远。目前,保险监管机构设至省级或较大城市,地级以下只有保险业协会,市场监管力量明显不足。而诸多保险公司都实行营销机制,营销人员良莠不齐,为了提高业绩而进行不实宣传甚至相互诋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导致出现大面积的退保问题。2006年,烟台市人身保险退保率为10.81%,同比提高1.94个百分点。

三、完善农村保险市场的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农村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环境,决定了其在农业、医疗、养老等方面潜在巨大的保险需求,迫切需要政策的、商业的保险产品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为此,就完善农村保险市场、推进农村保险业务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

鉴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性特点,建议尽快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推出农、林、牧、渔业各具特色的保险品种。在目前情况下,为提高农民和保险公司办理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增强农业的保障功能,可采取政府扶持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模式,在两个环节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人保环节,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对农户予以补贴;出险后的理赔环节,按照赔付额的一定比例对保险公司直接补贴。通过适度扶持,降低保险公司亏损,提高农业防灾、减灾和救助保障能力。

(二)规范商业保险公司对农村市场的营销服务机制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保险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针对目前农村保险市场的现状,各保险公司应从三个方面转换经营理念,规范和完善保险营销服务。一是加快农村保险产品研发。结合农村实际,有重点地改造现有保险产品,开发推广新产品,满足农民低保费、低保障、广覆盖的保险需求。二是加强农村保险机构网络建设。合理调整农村保险机构的布局,在网点设置上应适度向偏远农村地区倾斜,增强对农村保险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三是强化营销队伍培训和管理。营销人员是体现保险公司形象、开展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其培训,既要具备精良的展业技巧,更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操守;对其考核,既要注重保费收入增量,还要考虑保户资源的稳定性。通过把好营销关口,提高保险经营绩效,消除社会各界对保险行业的偏见。

(三)健全农村保险市场监管机制

首先,引入同业竞争监督机制。在目前的监管体制下,监管机构应加大引导力度,鼓励各保险公司逐步向农村延伸触角,增加农村保险市场主体,通过适度的同业竞争,达到相互监督、相互规范的目的。其次,健全保险协会网络体系,重视发挥保险业协会的监督作用,督促各保险机构严格遵守保险同业自律公约,对违法违纪行为按职能范围及时做出处理,切实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再次,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建议在地市级城市设立保险监管分支机构,加强对县域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促进保险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篇5

关键词:农村,保险,发展

保险具有风险疏散、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障的功能。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如何有效发挥保险的救济和保障作用,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成为当前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以保险业相对发达的烟台市为例,深入剖析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就农村保险体系再造问题探讨对策思路。

一、目前农村商业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

目前,保险业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开展。烟台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增长,农村保险市场也得到较快的发展。2006年,烟台市保险费收入411570万元,其中所调查的9个县市合计保费收入接近烟台市总量的一半。全市人均交纳保费633.Z元,同比增加71.2元,保险密度居全省第一,但在保险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

(一)机构网点快速增加,营销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优势的凸现,众多的保险公司落户烟台,并在县域大量增设分支机构,直接向广大农村地区辐射,带动农村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目前,烟台市有28家市级保险机构,其中财产保险13家、人寿保险9家,共辖设320个分支机构,其中在9个县市共有县级保险机构94家,均设在县城所在地。有的保险机构如中国人寿还在县以下乡镇设有保险代办处,据初步统计,9个县市共有保险网点120多个。随着机构的扩展,全市保险从业人员已达到2.3万人,其中,营销人员达2万多人,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

(二)保险产品种类较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

各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推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新产品,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据统计,目前,县域保险机构累计开办保险产品110个,其中财产险60个,人身险50个,城乡之间在产品种类上相差无几。从保险产品的市场份额看,人身保险占据绝对多数,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一般是财产保险的3—4倍,农村市场份额差距略低o-人身保险市场以寿险和分红险占比较大,2006年,烟台市该两类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00736万元和107373万元,占比为31.81%和33.9%;财产保险中机动车险占有较大的比重,2006年,该险种保费收入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80.46%。

(三)县域人身保险发展较快,财产保险发展相对迟缓,农业保险几乎空白

近年来,随着保险知识普及和保险营销力度的加大,农村保险市场得到广泛拓展。据对烟台9个县市区的180户农民问卷调查,有127户办理过保险业务,另有35户有办理保险的愿望,分别占调查样本的70.6%和19.4%;所办理的保险种类以人身(寿)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居多,办有该两种保险的分别占全部调查农户的45.7%和43.3%,而财产保险则不足15%。由此可见,在现有的保险品种中,农民对人身健康、养老保险情有独钟。从烟台市保费收入的区域结构,也可以看出县域人寿险业务呈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9个县市全部保险费收入占烟台市的比重为51.8%,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人身保险占比提高4.7个百分点,财产险占比下降7.1个百分点。在财产保险业务中,农业保险占比微乎其微,全辖只有1个县(市)办理了农作物火灾险,其他各县市均未办理农业保险业务。

二、制约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

(一)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专门设有农业保险科,开办的保险品种涉及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但随着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改革,已不再单设农业保险科,并相继取消了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险种,目前烟台开办的仅有农作物火灾、冰雹保险和家庭财产责任保险等几个险种,在众多的近60个财险种类中,涉农险种占比不足10%,品种少、份额低。农业保险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灾害多、风险大,出险后勘查难、赔付率高,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目标明显冲突,基于此,诸多保险机构都纷纷退出了农业保险市场。

(二)保险产品设计上的缺陷,与农民的支付能力形成较大的差距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将产品定位于城镇市场,产品设计趋同性较强,普遍缺乏对农村保险市场的研究和开发,少有推出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保险新品种。而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据调查,2005年,烟台市各县市区农民人均收入较城镇居民普遍要低一半以上,平均收入额要少5000-6000元,将适用城市的保险产品向农村延伸,必然超出农民的消费能力。在所调查的180个农户中,有53人未办理过保险,占调查农户的29%,其中因保险价格偏高而缺乏一定经济能力的有31人,占比为58.5%。产品设计上的偏差,降低了农民的投保意愿。

(三)业务发展不够平衡,市场监管存在盲区

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一是地区间机构设置存有偏差。烟台市全辖共有保险分支机构超过300家,其中占全市人口总数80%以上的9个县市却仅拥有三分之一的保险机构。同时,县域间的机构分布也不平衡,经济发达的龙口市现有保险机构17家,另外还有多家保险公司拟在此设立营销服务部;而人口相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另一县(市)只有保险公司6家,该市2005年人均保费收入仅为38元,较烟台市平均水平低524元。保险业务发展状况虽然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但机构布局上的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发展状况的失衡。二是展业、理赔质量态度相差迥异。调查反映,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重展业、轻理赔的问题,对客户投保和缴费服务热情、不厌其烦,而出险后理赔时则手续繁琐、条件苛刻,个别甚至存在故意刁难的问题。在对保险公司服务满意度调查中,对保险理赔存有意见的占有较大的比重。三是保险业务发展与市场监管不相对称。当前,部分地区保险业务发展势头已接近于银行业,但在市场秩序管理上则与银行业差距较远。目前,保险监管机构设至省级或较大城市,地级以下只有保险业协会,市场监管力量明显不足。而诸多保险公司都实行营销机制,营销人员良莠不齐,为了提高业绩而进行不实宣传甚至相互诋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导致出现大面积的退保问题。2006年,烟台市人身保险退保率为10.81%,同比提高1.94个百分点。

三、完善农村保险市场的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农村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环境,决定了其在农业、医疗、养老等方面潜在巨大的保险需求,迫切需要政策的、商业的保险产品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为此,就完善农村保险市场、推进农村保险业务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

鉴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商业保险公

司的盈利性特点,建议尽快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推出农、林、牧、渔业各具特色的保险品种。在目前情况下,为提高农民和保险公司办理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增强农业的保障功能,可采取政府扶持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模式,在两个环节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人保环节,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对农户予以补贴;出险后的理赔环节,按照赔付额的一定比例对保险公司直接补贴。通过适度扶持,降低保险公司亏损,提高农业防灾、减灾和救助保障能力。

(二)规范商业保险公司对农村市场的营销服务机制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保险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针对目前农村保险市场的现状,各保险公司应从三个方面转换经营理念,规范和完善保险营销服务。一是加快农村保险产品研发。结合农村实际,有重点地改造现有保险产品,开发推广新产品,满足农民低保费、低保障、广覆盖的保险需求。二是加强农村保险机构网络建设。合理调整农村保险机构的布局,在网点设置上应适度向偏远农村地区倾斜,增强对农村保险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三是强化营销队伍培训和管理。营销人员是体现保险公司形象、开展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其培训,既要具备精良的展业技巧,更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操守;对其考核,既要注重保费收入增量,还要考虑保户资源的稳定性。通过把好营销关口,提高保险经营绩效,消除社会各界对保险行业的偏见。

篇6

[论文提要] 江西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较高,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把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江西省当前迫切的任务。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当前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的成因,依据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及江西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江西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省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在农村。作为承担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其现状及发展直接影响到我省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尽快解决我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发挥我省农村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

一、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结构及课程设置难以适应新世纪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纵观现在的一些农村职校,在专业设置上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专业陈旧,知识老化,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在专业设置上片面迎合学生的择业观念,不顾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争开所谓的热门专业。也即在专业设置上没有考查当地的实际需要,更谈不上专业设置的超前性、实用实效性。农村职业教育未能以变化快、周期短、知识新、形式活的办学来满足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

2.农村职校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环节脱离农业生产实际,不能有效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在办学定位上,脱离了当地农村区域经济特色;在教学内容上,脱离了农村经济专业内容;在教学形式上,教学环节脱离实际。

3.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办学方向与职业教育的时代要求相背离。相当数量的学校以对口升学作为办学的主要目的,这也成为大量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直接目的。这种做法与国家和社会赋予职业教育的任务严重背离,不仅无法发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产业升级的功能,也给自己的办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4.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僵化,师资实践技能缺乏,人才培养水平低。目前,虽然农村职业教育已开始面向经济、面向市场,但其内部运行机制与计划经济制度下的学历教育并无真正区别,从组织领导、办学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到教材、教学活动等都还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学历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模式,许多职业学校的教学仍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缺少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总体上数量不足,学历层次低,素质不高,专业教师缺乏,专业课教师与普通文化课教师的比例失调。

二、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1.经费不足与政策导向影响。经费不足是影响农村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因素。此外,教育政策导向也直接影响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高等职业教育得以蓬勃发展,一是本科扩招;二是高职高专发展过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加之城乡差别的拉大和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认识上“重普教轻职教”,以及择业观念的陈腐,致使本来条件较差的农村职业学校愈加萎缩;三是高校扩招对就业产生极大的影响,使人才市场出现高学历求职者“扎堆”的情况。

2.办学条件与办学定位影响。一是实验设备条件不足,老旧的实验设备不能得到及时更换,不能适应专业技能培训的需要;二是“双师型”教师比例不够,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差异较大;三是教师待遇差,留不住人才。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以学制性教育为主,忽视了对农村青年进行短期培训。没有把劳动力转移和技能培训作为学校的办学定位,限制了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

3.就业影响。毕业生出口不畅,就业率低,工作选择面窄,是导致农村职业教育滑坡的重要因素。农民花钱让孩子学习技术,最终目的是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工作,但目前广大农村职校毕业生由于多种因素未能找到工作或工作回报率低,导致农村孩子对上职业学校不感兴趣。

三、江西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1.整合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要本着现实性原则和统筹性原则,打破部门之间、城乡之间的界限,调整职业学校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对那些规模小、效益低、质量差的学校进行合并,使闲置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把那些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的示范性职业学校不断做大做强。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要以大职教观指导农村各类职业教育发展,健全适合农村实际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办学上不局限于层次,为农村现代化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

2.科学定位、务实办学,实现农村职教办学形式的创新。首先要转变观念、科学定位,由面向农村办学改为面向城乡办学,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职业学校的主要定位与办学目标,人才流向不仅仅限于农村建设、农业生产,更为重要的是区域经济建设。其次要由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之比以1∶1为好。改善实验设备条件,突出技术操作性、职业技能性和教学实践性,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另一方面要不断扩大校外实习基地。

3.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试行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变“输出地”培养为“输入地”培养,依托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有效增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使职业学校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生产情况,毕业生就业也更加有保障。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半工半读,以满足特困学生的求学需求。将学校本位模式转向与企业、社会有机结合的模式。

4.提高农村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加强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合理设置各门课程。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师素质,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对现有职业教师的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措施和方案,注重对专业技术骨干教师的培养,建立激励教师不断加强业务、技术学习的机制;努力为教师创造进修和学习的条件,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二是优化职业教育师资结构,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到企业或其他单位进行学习和锻炼。三是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根据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发展需要,不断充实专业技术人才,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5.运用市场规律,实现江西农村职教体系的创新。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体系,要创新管理体制,搞活办学体系,给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如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用人机制、教学方式等。要鼓励私人企业和社会力量办职业学校,形成市场调节竞争的办学机制。通过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和教学方式,真正把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办实、办活、办大,办出特色,走出一条农村职教新路,创建江西农村职教的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郭召志.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管理, 2007, (4).

[2]张俊领.以市场为导向重塑农村职业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

篇7

关键词:政策变量;农业发展战略;相关系数

农业发展政策的正确制定必须要有正确的农业战略目标,因为正确的目标是制定正确战略和正确政策的基础,同样正确的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有正确政策来支持。所以政策变量与战略目标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研究农业政策变量与其战略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我国农业战略目标的选择

一般来说,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有四个:一是农业的社会安全目标,即增加农产品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二是农业的盈利目标,即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利益;三是农业的社会环境目标,即保证环境友好、生态改善;四是农业的创新目标,即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

本文认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选择顺序应该如下,具体理由参见叶堂林博士论文《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第七章相关内容(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6月):首先是实现农业的社会目标,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环境友好和社会稳定,即农业生产上,要实现尽可能小的投入产出比,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需求。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保证农业发展要能吸引各种资源的持续投入,使农业具有自我发展与自我积累的能力。其次是实现农业的盈利目标,促进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通过改善农产品流通尽可能充分地实现农产品价值,并尽快地使其转化为生产者的实际收入。最后是农业的市场目标和创新目标,这两个目标是为前两个目标服务,不管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还是市场竞争力提高都是为社会目标和盈利目标服务的。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农业保护必须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保证重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安全供给、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支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与保障体系(包括技术、生态环境、生产和流通的基础设施、农村信息网络、制度和法律等)为主要任务。

二、本文研究中农业政策变量与其战略目标的萃取

在农业政策变量与其战略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上,本了农业各政策变量与我国农业保护水平、农民收入、粮食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及效果分析。其中农民收入数据指标采取的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原因在于本文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与“来自第一产业生产性纯收入”作了相关性分析,两者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8424,近似于线性,由此可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指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由于同样原因,我国农业保护水平指标本文采取的是“农产品的名义保护率”(“农产品的名义保护率”与“农业平均PSE%”相关系数达0.9667);粮食产量指标采取的是“粮食作物总产量”。

本文选取了三类政策变量,由于数据获取的原因,政策变量选取得不多,但这些指标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政策变量共选取了13项,具体指标如下:

国家宏观支农政策: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基本建设投资;市场价格保护政策:农产品政策

性补贴支出合计、粮棉油价格补贴、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其他政策:农业各税、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中专程度及以上。

三、农业各政策变量与其战略目标之间的相关性系数计算

本文采取的是从1985年到2002年期间的18年数据,原始数据见叶堂林博士论文《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表4-12(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6月)。数据来源参见本文表1的注释。具体计算结果见表1

表1相关性系数表

农业保护水平 农民收入 粮食产量

农业保护水平农民收入粮食产量 10.694970.68633 0.6949710.81479 0.686330.814791

国家宏观支农政策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 0.64619 0.93793 0.72088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 0.68494 0.94187 0.64328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 0.52339 0.84505 0.62782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0.52584 0.86944 0.65458

农村基本建设投资 0.55545 0.88501 0.62506

市场价格保护政策 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0.15063 -0.39974 -0.46779

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合计 0.56627 0.82584 0.58565

粮棉油价格补贴 0.53881 0.82077 0.57642

农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 -0.53623 -0.89722 -0.7147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0.00265 -0.37527 -0.30441

其他政策 农业各税 0.66125 0.96243 0.68815

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0.67710 0.87744 0.70617

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中专程度及以上 0.67967 0.95982 0.67572

注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来自第一产业生产性纯收入、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占整个轻工业产值的比重(%)、农牧业税占各项税收的比重(%)、农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数据来自《2003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数据来自《2002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合计、粮棉油价格补贴数据来自《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财政支援农业生产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支出总额数据来自《2002年中国财政年鉴》;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数据来自《中国物价年鉴》;农业各税、农业基本建设总投资数据来自《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各年);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中专程度及以上数据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各年)。中国农产品的名义保护率按生产者价格与口岸价格的差额计算, 农产品平均PSE,资料来自张莉琴博士论文《我国农业政策对农产品的有效保护效果分析》P73

资料来源:来自叶堂林博士论文《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表4-13,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6月 四、农业各政策变量与其战略目标之间的相关性系数计算的结果分析

1、从总体来看

我们可以看出农业保护水平、农民收入与粮食产量三者都呈高度或中度正相关,其中正相关程度最高的是农民收入与粮食产量,相关程度达0.81479,原因在于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农产品产量的增加,由于篇幅所限具体这方面的阐述可以参见叶堂林博士论文《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第四章第三节。而农业保护水平与农民收入及农业保护水平与粮食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差不多,这说明国家提高农业保护水平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粮食安全都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不应该片面强调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或强调如何实现粮食安全或强调农业保护水平的某一方面的提高,而应该看到农业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的、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农业发展问题,任何局部的、片面的和“临时抱佛脚”的方法都是不正确的,只会导致事倍功半、资源浪费。

2、从农业保护水平目标来看

一是与其正相关性较高的指标有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中专程度及以上、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等等,这说明国家要提高农业保护水平则应该对农业和农村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非农产业以及提高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二是就其大类指标来看,国家宏观支农政策和其他政策对农业保护水平影响较大,而市场价格保护政策效果并不好。

三是从负相关指标来看,总共有三个,分别是农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其中与农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负相关程度最大,这说明农产品进口额的多少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保护水平,所以这要求我们在加入wto的同时必须加强农业支持和保护力度,否则就会导致农业保护力度下降,进而影响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2001年以来的农业减产就是例证(2001年底我国加入wto)。

四是我们可以看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与农业保护水平呈低度负相关,这说明我们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对农业保护水平没有多大影响,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往往在粮食歉收时提价,以刺激供给,而在农产品供过于求需要价格支持时却降价,所以没有起到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反而加剧了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对农业发展不利。张莉琴在其博士论文《我国农业政策对农产品的有效保护效果分析》第56页中,对1985~1997年间粮棉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价格波动进行了分析,也发现了国内市场价格的变异系数要远远大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异系数 (见表2),即国内粮棉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比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

表2 粮棉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价格波动,1985~1997

变异系数(%)

世界市场价格

国内农户平均销价

篇8

论文参考文献的写作是为了不让人误会是抄袭或者是剽窃他人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依据,同时是论文作者对学术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农村农技论文参考文献,给大家在写作当中阅读借鉴。

农村农技论文参考文献:

[1]浙江省农业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浙发改规划(2012〕209号,2012.

[2]李苏.关于农业标准化问题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04):12-14.

[3]张洪程.农业标准化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杨汉明.论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J].中州学刊,2001(4):46-50.

[5]孙晓康.现代农业标准化[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3.

[6]阎寿根.标准化:农业和名牌战略的基础[J].中国农村经济,2000(9):24-26.

[7]张灵光.我国农业标准化的现状与对策[R].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网站,2002.

[8]刘兵.农业标准化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湖南农业科学,2007(6):21-23.

[9]王林枫,谭学智.从“永胡”和“嵩胡”的兴衰谈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J].大众标准化,2008(3):51-53.

[10]章家恩,陈建军,骆世明.我国农业标准化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战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3):157-159.

[11]陈红金,何乐琴.浙江省农业标准化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07(4):368-371.

[12]金仁耀,汪刚.浙江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11(2):231-235.

[13]虞轶俊,白玲,王健,吴声敢,杨桂玲.浙江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实践和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5):30-33.

[14]骆浩文.广东省农业标准化研究与评价[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

[15]周洁红,刘清宇.基于合作社主体的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研究一来自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6):88-97.

农村农技论文参考文献:

[1]苏国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河南,河南农业大学,2011,(6)1-44.

[2]冯永晔.河北省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状况及对策研究[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05,(6)1-72.

[3]肖黎.眉山市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与对策研究[D].四川,四川农业大学,2013,(5)1-58.

[4]徐晶.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2005,(5)1-85.

[5]王冰.浅谈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的论证评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8)37-38.

[6]朱明芬.杭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估与提升对策研究[J].杭州科技,2007(5),45—47.

[7]钟蔚.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评估体系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国中冶科学院,2001.

[8]许毅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运营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

[9]高志勇.福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研究[D].福建:福建农林大学,2012.

[10]满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渤海大学,2013

[11]樊锡聪.加快现代农业科技进步的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311-312.

农村农技论文参考文献:

[1]贺警钟、牟筱玲.论农业高等教育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0,(4)35-36.

[2]邓振营.农业高等教育与现代农业发展关系思考[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9)86-87.

[3]董成森.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湖南省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8)8-9.

[4]张令宏.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288-289.

[5]朱明芬.杭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估与提升对策研究[J].杭州科技,2007(5),45—47.

[6]徐鹤群.浅议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对策[J].农业科技开发与装备,2013(12)67.

[7]徐荃子.西部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篇9

论文摘要:当前,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农业资金的短缺,解决这一问题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都需要农村金融这一经脉的畅通。西北地区是我国“三农”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农村金融问题的典型地区。如何针对西北地区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有效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西北地区农村金融中的突出问题,不能局限于对当前农村金融体系的小修小补,必须从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着眼,重新对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推行全面的农村金融改革,完善西北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小额信贷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主体,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所以,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应该从农村信用社开始,使其成为真正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1.农村信用社的职能定位和产权制度改革

现有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原则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信用社自身的经济实力考虑其可能的发展方式。为此,中央银行应制定相关的转制标准,以规范其改制。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西北各大城市郊区,农村信用社的势力较强,对这些信用社的重组,取消两级法人制度,将若干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相近的信用社合并组建、转变为地域性农村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与目前西北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造类似,可能是一种可行的和合理的选择。

对广大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农村地区而言,如果农村信用社实力较强,可参考上述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做法,按照自愿选择的原则,重组为商业银行。贫困地区信用社的业务主要应是支持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脱贫工作,带有政策性业务的成分。因此,它们的出路可以是:转变成股份合作制信用社或互助式信用社,或转制成国家政策性银行即农业发展银行的基层网点机构。当然,后一种做法的前提之一是农业发展银行应将国家政策性长期融资、短期融资和扶贫等政策业务完全担当起来。此外,可以考虑降低或者取消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农户储蓄存款利息税,减征或免征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城建税、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与陕西省政府在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进行了财政贴息政策的有益探索,三年来财政共为农户小额信贷贴息1000万元,带动信用社小额信贷、联户担保贷款、农民自身投入和龙头企业投入的资金达1.88亿元,使示范区62.8%的农民直接受惠。

2.以扩大农村信用社浮动利率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

鉴于农村地区资金短缺,储蓄成本、贷款和管理成本都较高的情况,应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2004年10月28日,央行取消贷款利率的上限,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货币政策手段。根据世界银行研究表明,要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利率就必须能够覆盖储蓄和贷款的管理成本、行政成本、违约成本、机会成本等。如果不推行贷款利率市场化,各正式金融机构、非正式金融机构,相互之间就不能展开充分的竞争。另外,根据当前存款利率市场化试点经验,小幅度放开存款利率是无风险的,因为金融机构的变相高息吸储在许多地方已经是公开的做法,农户和企业可以直接从中受益。据统计,到2004年9月末我国最早进行信用社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为7.38%,比改革前大大提高。

3.大力推行小额农业贷款

小额农业贷款,大有可为,这是很多农村信用社用实践得来的经验。国家在农村最主要的两项金融政策是信用社小额信贷和支农再贷款,这正是通过信用社来执行的。2002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并要求农村金融部门要改善金融服务,要求信用社“积极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方式”。农村信用社全面推行农户小额信贷意义重大,它将促进信用社端正经营方向,转换经营机制,丰富信用社的真正内涵和完善其体系,而且有利于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有利于抑制高利贷,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和社会稳定。《金融时报》2002年1月22日报道,西北五省区农村信用社到2001年末,共发放给农户贷款244亿元,开办小额信贷的农村信用社占五省区信用社总数的68%,开办联保小额信贷的占总数的39%,这两种贷款合计余额为39亿元,本息收回率平均在85%以上。加大对农户小额信贷的支持和服务,是一个积极的、可喜的趋势。

二、加强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支农的作用

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下的“市场失灵”将使农业这个弱质产业和基础产业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其中利用政策性金融实施保护是重要举措,是其它方式和渠道不能替代的。在目前西北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极大困难的新形势下,应该加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充分发挥其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政策性金融的功能

1.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筹措渠道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逐步减少对中央银行的依赖,改变目前资金来源渠道过窄且不稳定的现状,逐步拓宽融资渠道。其一是增发农业金融债券,从金融市场筹集资金。发行金融债券是规定中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的主要部分。为了保证农业发展银行债券的顺利发行,可以考虑规定商业银行存款增长的一定比例或者强制要求保险公司的一部分资金必须用于购买农业发展银行的金融债券,并由中央银行予以保证。其二是允许农业发展银行公开向社会发行中长期农业开发建设债券,筹集个人、企业手中的大量社会资金。其三是将邮政储蓄机构从农村吸收的存款通过中央银行划归农业发展银行使用。其四是把国际金融机构,特别是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和亚洲开发银行对我国的农业贷款项目和扶贫开发贷款,统一由农业发展银行进行转贷。其五是统一国家支农资金的管理,特别是国家预算拨款用于农业的资金和其他用于发展农业的专项基金,都必须存入农业发展银行。

2.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应在继续支持粮食企业按保护价收购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同时,通过农业政策性贷款的信贷投向,在农业产业布局和农业区域布局上对农业发展进行重新规划与调整,达到帮助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农业发展银行尤其要扩大农业开发贷款,把主要力量放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上,使农业发展银行真正成为农业“发展”银行。

第一,农业发展银行的支持重点应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扩大对农业生产环节的贷款。一是支持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中心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特别是西北农村干旱地带的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二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注重支持西北各地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项目。三是作为信贷扶贫的主力军,农业发展银行应对西北贫困地区的各种扶贫经济实体进行支持,特别是那些既和本地资源相结合,又能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

第二,强化对农业服务领域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对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的资金支持,为农村经济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发展银行首先应为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业开发组织等提供资金支持。西北农村地区严重缺乏科技人才,通过科技教育投入,为西北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一大批科技带头人和合格劳动者。其次,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对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的西北地区新、优、名、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给予大力支持,并通过加大对农业科研经费与农业科研成果鉴定转化的政策性信贷投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支持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主要是以公路、电网、供水、通信为重点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可以大大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城乡平衡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社会化、现代化建设水平,而这种环境的变化又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项目,使农村的农业和非农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农业发展银行可以分享到农村发展带来的好处。

第四,支持西北地区农村的生态建设。加大农村能源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建设以及生态资源保护的投资力度,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水土整治,退耕还林还草,防风固沙,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要支持农业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应该着眼于支农,为了满足西北农村地区的金融需要,就应该从三个方面加以改进:首先,由于西北地区农业的明显弱质性和“三农”的特殊性,完全商业化的正式金融机构必然不能够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因此,主要为“三农”服务的中国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就不应该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采取相同的模式,必须是“有限度”的商业化,即中央银行把中国农业银行的赢利性指标压低,以便于补贴其从事“三农”业务所带来的必要亏损;另外,中央银行还可以设立专项贷款,作为支持中国农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其次,中国农业银行应该切实建立恰当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农村经济主体的信息掌握,增强对农村经济主体的贷款力度。第三,要完善和规范中国农业银行设在县及县以下农村经营网点的金融服务功能,取消单纯吸储的网点。

在农村金融与经济的渐近式改革中,只有充分认识到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抓住我国市场化改革这条主线,才能使农村金融和西北农村各项改革更加有效。农村金融发展,需要社会方方面面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保护农业,发展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够共同建设一个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桂堂.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经济经纬,2003,4:45-47.

[2]宋维佳.我国西部地区投融资策略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3,12:56-58.

篇10

关键词 广西;农业产业;区位商

1.引言

区域经济学中,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产业能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产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产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利用区位商为人们区域经济发展定量分析提供数据参考。探究广西地区农业发展,对整个华南乃至南方地区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广西农业和农产品的研究较多,如李志刚,蒋斌从贫困视角出发,基于国内外农业推广、农业发展和贫困理论基础,对广西农业推广进行了研究;韦志扬,陆宇明等对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探讨;樊端成分析了近现代农业结构的演变,为广西农业战略性调整提供借鉴;李仕强认为应通过加强工作体系、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整体提升广西农产品质量。

本文利用区位商分析法对广西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以期为广西农业发展提供建议,为协调广西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2.基于区位商理论的广西农业分析

2.1区位商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区位商指数(Location Quotient)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区域产业优势的指标,是产业效率与效益分析的一种定量工具,它通过衡量某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优劣劣势及该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找出本区域的优势产业,根据区位商LQ值的大小来衡量专门化率,其计算公式为:Q=■。式中,Q表示区位商,x■表示i产业在j区域的产值,x■表示该区域的j总产值,xi代表本地区所在国家或区域i产业的产值,X代表本区域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总产值。Q值越大,表明i产业在本区域发展水平越高,发展优势越强;反之,优势较小。

2.2广西地区农业产业区位商计算分析

本文选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2-2012年有关数据,根据区位商计算公式对广西农业产业区位商指标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图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发展区位商一览图

分析表中结果,广西地区林业商数均值最高,总体也高于其他产业,证明广西林业优势最高;牧业商值整体较高,均值排第二,发展优势显著;渔业商数均值维持在1.75左右,属于广西次优势产业种植业;种植业商数均值为1.61,在2011年下降明显,优势性最低。

3.广西农业产业的发展对策

研究发现,广西农业整体发展较好,林牧渔业水平发展平稳,但种植业发展略显疲态。因此,广西应采取引导与扶持对农业产业发展予以调整。

科学指导林业发展。加强森林管护经营,提高林业产业集中度;整合林业资源优势,建立林业技术创新和林业科技应用激励机制;建立林业科技推广示范点,加快林业人才培养;利用林下资源,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扶持林业生物能源开发利用企业,提高生物能源产业化水平。

合理保护牧业发展。自觉保护与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推广果园地表间种和套种牧草,增加饲草供给;利用广西牧业优势,发展特色牧业;建立牧业生产合作社,推动产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选育和引进畜禽新品种,提高良种良法水平。

全面优化渔业发展。改造中低产池塘,对中低产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发展高密度、集约化渔业养殖;加强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提高渔业的综合效益;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修复和丰富渔业生态资源;完善和加强执法管理,推进增殖保护区和资源生态保护区建设。

重点协调种植业发展。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确保粮食安全,正确处理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关系;坚持科技兴农,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等科技兴农项目,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 李志刚,蒋斌.贫困视角下广西农业推广探索[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01.

[2] 韦志扬,陆宇明,韦昌联,覃泽林,于平福,陆定迎.广西: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南方农业学报,2011.08:1020-1024.

[3] 樊端成.近现代关系农业经济结构的演变透视[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10.

[4] 李仕强.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工作思路[J].广西:广西科学院学报,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