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女神范文
时间:2023-03-16 09:4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郭沫若女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女神》;方言词语;方言语法;方言句法
Abstract:The dialect can be a literary creation of depicting characters and excellent tool to express feelings. Dialect proverb is also a lot of the important composition and classic literature with mandarin each have different aesthetic and express advantage. The "goddess" is a famous literary works, but the inside is containing dialect vocabulary, grammar and syntax.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author living environment, and creative background to study the works using dialects of the reasons and they are saying in works reveal a function, in order to better find works unique charm.
key words:“goddess”; Dialect words; Dialect grammar; Dialect syntax
[中图分类号] H17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女神》拥有非常庞大的语汇系统,方言不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成分,而且是它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考察作者的生平与创作时的背景对《女神》的方言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体会这一作品的独特魅力。
一、作者使用方言的动机
《女神》中出现方言现象与郭沫若生活的地域、家庭环境以及教育背景是分不开的。
郭沫若出生于四川乐山县沙湾镇。根据历史记载此地常年战乱,人多逃亡以至于本地的土著人甚少,外省移民大量流入。来自各方言区的移民经过长期共同生活不断融合,形成了现在的乐山方言。
有观点认为“郭沫若在创作《女神》中的诗篇时,他在汉语普通话中暂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等情况下,间或采用了一些乐山方言词语,这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女神》中不随便采入方言、口语。但是,如非方言、口语不足以发挥效力时,诗人也用方言、口语,但又使你感觉不到它是方言、口语。在新诗的开创时期能自觉地、得心应手地驾御方言、口语,使之与书面语言浑然一体,《女神》堪称独到”。方言、口语的确能弥补非方言语言的不足,上述观点看似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国务院是在1956年颁布的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在郭沫若创作《女神》时,显然是没有全国推广普通话的时代背景的,作家完全依靠自己的语言经历和积累进行创作,并不会存在非方言口语不足以发挥效力的情况,这一观点应该只是对作者创作心理的一种揣测。
还有一种观点是《女神》中出现方言现象并不是作者故意的、有意识的,而是在创作的时候“潜意识地复活了他的家乡方言”。笔者支持这种观点。其实这种无意识复活自己家乡语言的情况在全国推广普通话的时代背景下是普遍存在的,特别体现在生活于西南官方话区的人身上,而且这种普遍的现象还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四川普通话”,即俗话说的“川普”。
著名作家创作时使用“川普”,或许这样的观点有点可笑,其实并不然。从他的成长经历来看:第一,他从出生到1906年,14年的时间就一直生活在出生地沙湾,18岁以前并未离开过乐山,22年时间一直生活在西南官方话区,一直到1913年10月因求学而离开四川。在郭沫若成长的22年里,乡土方言就一直伴随着他并深深遗留在他的脑海中;第二,对于郭沫若来说,青少年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一是他的母亲杜邀珍,另外一个是私塾的教师沈焕章。根据现有资料来看,这两个人都不是也不可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来启蒙和教导郭沫若的;第三,当时也没有电视这样的媒体可以让他接触到普通话,郭沫若在四川生活的22年应该很少接触到普通话。
从郭沫若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可以得知《女神》中出现方言和他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口语有关,这种观点可以从他自己所说的话中得到证实。郭沫若曾经说过:“在民八、民九之交,那种发作时时来袭击我。一来袭击,我便和扶着乩笔的人一样,写起诗来。有时连写也写不赢。”“写也写不赢”这句简单的表达,对于同样生活在四川的人来说非常亲切,或许只有这个区域中的人才能体会到特殊的韵味,因为这就是四川方言,意思就是灵感爆发,手上的笔跟不上灵感的速度,无法快速地把灵感展现在纸上。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郭沫若《女神》使用乐山方言并不是故意的,也并不是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所以才选用方言表达,他只是在创作“口语诗”的动机的影响下无意识地“部分复活了他的家乡语言”。《女神》一出版就受到高度的赞扬。不管是它自由支配的行文结构、多样的诗歌形式还是通俗不羁的语言表达方式都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要求。《女神》中的带有方言现象的语言是完全符合“五四时代暴飚突进的时代精神”的。因此也并不影响《女神》的地位和价值,反而使其成了“时代的产儿”并且推动这个时代的前进。
二、《女神》中的方言现象
(一)词汇方面
《女神》中的方言现象主要表现在词汇、语法和句法中,其中出现的方言词汇,大多都比较容易懂,因为同是属于北方方言区。比如:“他那筋脉隆起的金手”(《雷峰塔下·其一》);“返向那沉黑的海底流泪偷生”(《“蜜桑索罗普”之夜歌》);类似“灶头”、“烟筒”、“脑经”等这些词语都非常贴切而且富有表现力。但是仍然有一些四川方言词汇对于非本方言区的读者来说比较艰涩。主要是实词,比如:
(1)你又把我推倒,/我又把你揎倒。———《光海》
(2)a:塔下的河岸刀截了一样斩齐;b:就好像一个跳舞的女郎将就你看。———《金字塔》
(3)白云呀!你是不是解渴的凌冰?———《新月与白云》
(4)嗳!你横顺爱说这样疯癫识倒的话。———《湘累》
“揎倒”是一个方言词语,意思和“推倒”一样就是“推倒、”的意思,这里不难看出,因为前面一句已经用了“推倒”这个词,后面换了一个同样意思的词语,不仅避免了重复,而且显示出了词汇的丰富多彩。“揎”在四川方言中就是一个形象的动词,就是指“推”这个动作,意义一样。如果实在要挑出一点不同,那就是“揎”一般指轻轻推,如轻推一下人,但是如果是使劲推移个很重的物体,如一个重箱子,四川方言里面也用“推”,这就是这两个词细微的差别。“斩齐”意思就是“整齐”,“斩”是一个动词,一般与“刀”搭配,这个词语是非常准确形象的。不难想象,一把长短不一的杂草,用刀在半腰斩下去,这样截断的一把草的横截面几乎是一个平面。这个词所形容的“齐”是简单的“整齐”所不能表达的,形象的方言词语使得意思表达更加准确。“将就”这个词包含有乐于靠拢的意思,但是与“勉强适应”不同。在方言语境中,“将就”一词大概就是“谦让、迁就、顺着某人的意思去做……”往往出现在一个人很努力做一件事想要求得另外一个人的满意,但是怎么做都得不到他的欢心的情景。在四川,很努力的那个人一旦不耐烦了就会说“你到底要咋子?我难得将就你噢”。在文中,这个词语蕴含了女性以其娇羞、妩媚、活泼的姿态以讨得对方的欢心,或者说顺着对方的意思去展现自己的魅力。“凌冰”是指“冰”,乐山人往往称“冰”为“凌冰儿”,是个儿化词,但是“凌冰儿”并不是指方方正正的冰块,而是指自然凝结成的冰。如大雪之后,凝结在树叶或者树干上的金莹剔透的冰,这种形态是雪聚集之后凝结而成的,是不能认为塑造的。人为制造的冰称为“冰块”。乐山人称为“凌冰儿”往往包含有一种姿态可爱,令人喜爱的意味。而这里将“凌冰儿”的“儿”这一后缀省略变成了一个双音词,在诗歌中这样的词更加响亮。“横顺”的意思是“不管怎么样,总是”包含有一种蛮不讲理的意思;“疯癫识倒”的意思是“疯癫、颠倒错乱”之意,富于地域特色。
从虚词系统上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叹词和语气词。有研究乐山方言的学者就归纳了“咳、欸、吔、唷喂(唷喂呀)、哎唷喂呀”等五个叹词以及“喂、啵、咑、在、吼、嘞、呕、喔、喃、哒嘛”等十个语气词。在《女神》中的出现的特色语气词如:
颛顼(裸身披发,状如猩猩,率其党徒执同样武器出场)
叛逆徒!你们想往哪儿逃跑?天诛快……喂呀!喂呀!怎么了?
天在飞砂走石,地在震摇,山在爆,……
诗句中的“喂呀”是乐山方言的特色语气词,蕴含了一种雄浑语气,表达了最强烈的感情。在女神中出现的这类明显具有乐山方言特色的语气词并不多,更多是是现代汉语中的“啊、呀、哟”这类语气词,这些词并不是乐山方言所独有,但是在《女神》中却是方言用法。有学者就专门对此进行了论述,他们详细论述了这类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在《女神》中的用法与普通话的用法大相径庭。并且对“一口一个哟一口一个呀,这是郭氏最基本的抒情语式”这个判断进行了批判。的确“啊、呀、哟”并不是乐山方言所独有的语气词,但是在乐山方言中,这并不是郭氏特有的抒情语式,而是四川人说话的习惯,或者说这样的句式就是四川方言的特色句式。大量语气词的运用,不仅使得诗歌富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音韵美,而且体现了作者创作时肆意纵横、无拘无束的诗人气质。
(二)语法方面
四川方言语法在《女神》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叠词。如:“我们这五色的天球看看怕要震破!”(《女神之再生》);“只好学着人的声音叫叫!”(《巨炮之教训》。这两句的叠词都是动词叠加起来的合成词,在第一句中“看看”其实是可以省略的,“我们这五色天球怕要震破”依旧完整,但是“看看”这个动词合成的叠词却包含一个“缓慢、渐渐”的一个过程,这就是在此处方言词汇所蕴含的意蕴;而“叫叫”在这里的含义和“看看”不同,在这句中不能省略,但是如果说“只好学着人的声音叫”其实也很完整,但是“叫叫”不仅可以凑韵,而且包含一种非常勉强的意思,这是仅仅用一个动词“叫”所不能体现出的。第二个语法表现为“儿化韵”。《女神》中的“儿化韵”词汇如“月儿、歌儿、泪珠儿、灵魂儿、轻轻儿、今儿”等。以“儿”字作为后缀,只是一个后缀词,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如“月儿”其实就是“月亮”,“今儿”其实就是指“今天、今日”,“儿化韵”是四川方言的特色,对于外地人来说或许非常绕口,但是对于四川人来说却可以发得非常顺畅,就好像一个音节,但是却含有一个词语的意思,这是四川人说话的习惯,比较简便明了。第三个语法是添加词“个”,如“在个孟春的黄昏时分”(《电火光中》);“我怎能成就个纯洁的孩儿”(《岸上》)。这些句子中的“个”并不是量词,有人说也不是“一个”的省略,但笔者认为并不是很恰当,因为四川方言中添加“个”,也是可以认为是“一个”的省略,比如“在个孟春的黄昏时分”,就可以理解为“在一个孟春的黄昏时分”或者“在这个孟春的黄昏时分”。但是四川方言中添加“个”,更多的是“这个”或者“是个”的省略。比如有一点讽刺意味的说法“你个笨蛋”,这里其实就是“你这个笨蛋”或者“你是个笨蛋”,其实都是一样的意思。这也是习惯语法,比较简洁明了。
(三)句法方面
《女神》中运用“把”字的诗句很多,但是真正以乐山方言句式出现的只有两处:
(1)地球,我的母亲!
从今后我要报答你的深恩,
我要把自己的血液来
养我自己,养我兄弟姐妹们。(《地球,我的母亲!》)
(2)雨打平湖点点,
舟人相接殷勤。
登舟问草名,
我才不辨他的土音。
汲取一杯湖水,
把来当作花瓶。(《西湖纪游·赵公祠畔》)
在这两处中基本上形成了“把……来”的句式,如果用书面语来解释,可以当做“把……拿来”来理解。那么上面两句就是“我要把我自己的血液拿来养我自己”;“把(湖水)拿来当做花瓶”。除了这个句式以外,《女神》中还有类似于“涌着在”这类“V+着+在”,对于这种句式臧克家曾说这是“欧化句法”。但也有人认为是凑韵,的确在现在的四川方言里存在这种句式,但是方言的语法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因为没有办法考察到郭沫若所生活的时代乐山方言是否存在这样的语法,所以在此不加以论述。
从上可以看到,乐山方言对郭沫若来说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语言和思维方面,以至于自然流露于《女神》当中,但是却并没有影响到《女神》的历史地位。《女神》以其巨大的影响力,不仅使读者体会到了四川方言的独特魅力,而且有一些带有明显方言因素的词语特别是语气虚词,在《女神》出版之后就大量涌入了白话诗的创作之中,使得中国新诗的内容和形式真正地完善起来。
[参考文献]
[1]阎焕东.郭沫若自叙——我的著作生活的回顾.山西教育出版社.1986.
[2]胡忱 王泽龙.近三十年郭沫若《女神》研究综述.郭沫若学刊.2009.(3)
[3]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创造周报.第5号.
[4]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A].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5]曾少祥,杨林山.郭沫若艺术新论.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2)
[6]岳凯华.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岳麓书社出版.2006.
篇2
论文摘要:闻一多关于《女神>的两篇评论是新诗史上的重要文献。他在高度赞扬时代精神的同时,又批评《女神>“薄于地方色彩”,有严重的欧化倾向,从而提出了中国新诗“应是时代的经线与地方的纬线编织的一匹锦”的重要观点。而他自己在创作《红烛>时自觉地贯彻了这一艺术主张,使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红烛>的明显美学特征。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和闻一多的《红烛》同为新诗草创时期的两部重要作品,可以合称浪漫主义双璧。由于郭氏成名在前,《女神》出版亦在前,故前者对于后者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红烛》的出版正是闻一多对《女神》震惊、钦羡的产物。…同时,闻一多对郭沫若也不是盲目崇拜,而是具有独立的批评意识,并善于在自己的创作中避彼之短而扬己之长,从而使《红烛》成为一部不同于《女神》而自有其面目,并且能与之各焕异彩、交相辉映的经典之作。
闻一多的《女神》批评
闻一多“生平服膺《女神》几乎五体投地”。在留学美国的轮船上,还兴致勃勃地背诵
立即回信说,这使自己“欣喜如狂”,“记得我在国时每每称道郭君为现代第一诗人,如今果然证明他是与我们同调者”,并且说出了这样极端的话:“假如全国人都反对我,只要郭沫若赞成我,我就心满意足了。”闻一多的出版于1923年9月,是经郭沫若、成仿吾介绍,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发行的。出版前,他请家人到泰东书局了解“是什么办法”出的,表示“纸张字体我想都照《女神》的样子”。学美术的闻一多,《红烛>的封面却如《女神>未加任何画饰,足见其对《女神>的喜爱之情。
当然闻一多同时也是一个善于思考,有着自己独立见解,审美趣味很高的诗人和诗评家。他对郭沫若在服膺和赞赏的同时,也把他视为“劲敌”。对也是褒贬皆有,实话实说。闻一多在1923年6月3日和10日的上连续刊出两篇著名评论:《(女神)之时代精神>、《(女神)之地方色彩》,成为《女神》问世后最及时的反应,至今仍称得上深刻而有深远影响的评论。前者开宗明义给予
在新诗史上,闻一多独具慧眼,最早针对《女神》提出了对于新诗创作具有普遍意义的“地方色彩”问题。《女神》诞生于郭沫若留学日本时期,可谓“别求新声于异邦”。他创作
对于《女神》缺乏“地方色彩”的批评,实际上也是对当时整个诗坛盲目西化问题的针砭。尤为可贵的是,闻一多在这篇评论中还明确提出了他自己关于新诗的重要观点:新诗的“新”,“不但新于中国固有的诗,而且新于西方固有的诗;换言之,他不要做纯粹的本地诗,但还要保存本地的色彩,也不要做纯粹的外洋诗,但又要尽量地吸收外洋诗的长处;他要做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闻一多认为,诗与一切艺术一样,都“应是时代的经线,与地方的纬线编织的一匹锦”,新诗人应该随时都不能忘了我们的“今时”与我们的“此地”。他进一步分析说,《女神》“薄于地方色彩”表现为使用大量的西方事物名词、典故和洋文,以及他所讴歌的东方人物如屈原、聂政、聂婪、庄子、老子、墨子,“都带有几分西方人的色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女神》之作者对于中国文化之隔膜”。
批评《女神》与《红烛》的创作
闻一多批评《女神》时提出的上述艺术主张,在《红烛》创作中得到了自觉的贯彻。鲜明的民族色彩是《红烛》的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在统摄全书、堪称“主题诗”的《红烛》诗前,他引用李商隐的名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题词。《太阳吟》、《忆菊》都和我国古代诗中的意象既有联系而又完全是崭新的创造。《太阳吟》在《离骚》意象的基础上使之现代化,作了飞跃性的拓展。《忆菊——重阳前一日作》中的本来也是传统意象,但在闻一多的演绎下,最后显露为“我的希望之花”灿烂开放,独特新颖,迥异于前人,可以说已经使之“脱胎换骨”,与“时代的经线”密切地结合起来,获得了鲜活的生命。《红烛>中的许多篇章,在提炼白话口语的基础上,吸收古典词语,化用传统典故,同时又适当采用一点欧化句法,多种元素有机结合,形成独特风貌,大大提高了诗的语言表达能力,新奇而富有创造性。
这种融合得益于闻一多良好的古典文学修养和留学的机缘。闻一多在清华,最初学的是古文,写的也是古文。他对旧体诗词赋均有所尝试,并得到老师赏识,在学校享有盛名,曾辑有未刊之《古瓦集》。“五四”以后,转而钟情新诗,全身心投入,收获甚丰。1922年寒假,在蜜月之中,竞完成论文《律诗之研究》。暑假“放洋”前,又复“埋首故实”作《义山诗目提要》,“研究放翁,做笔记少许”。到美国留学,虽然学的是美术,却只是以美术为文学之辅助而已,仍对中国古代诗歌研习不辍。到芝加哥以后,趁开学之前,“作就陆游、韩愈两家的研究,蝇头细字,累纸盈寸”。开学后,又称“近复细读昌黎,得笔记盈寸”。他与同住学友爱在晚饭后到芝加哥的公园散步,躺在草地上同读等中国古诗。与此同时,在留学期间,他广泛地涉猎了欧美诗歌,对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特别偏爱,衷心钦敬。这些英国诗人一般注重诗的节奏和形式,让讲究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闻一多强烈共鸣。《红烛》中的长诗
闻一多认为,郭沫若《女神》中那种过于欧化的毛病,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分析“也许就是太不‘做’的结果”。闻一多这里的“做”指的是一种自觉的文体建设的精神与态度。尽管闻一多“也不相信没有得着诗的灵感者就可以从揉练字句中作出好诗来”,但在《女神之地方色彩>中仍直接批评说“郭君是个不相信‘做’诗的人”。这是符合事实的。
当《女神》以惊世骇俗的艺术品相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诗歌美学发生激烈的对抗与冲撞,其卓然独步的雄姿震撼新诗坛时,郭沫若最初作诗的直接诱因却很简单:与日本姑娘安娜的恋爱,爱情带来了创作的激情与灵感。对于国内如火如荼的“文学革命”,诗人“虽然闻听了他们的风声却不曾瞻仰过他们的实际”,《新青年》杂志在1920年回上海时才得以阅读。当时诗人得见的唯一国内刊物是
针对《女神》“写”诗而疏忽形式建设的问题,闻一多提出,“选择是创造艺术的程序中最紧要的一层手续”,因为,“自然的不都是美的,美不是现成的。”“没有选择便没有艺术,因为那样便无以鉴别美丑了。”1923年,他又在《莪默伽亚漠之绝句》中批评郭沫若“每一动笔”,“总可以看出一个粗心大意的不修边幅的天才乱跳乱舞游戏于纸墨之间,一笔点成了明珠艳卉随着一笔又沥出些马勃牛溲……”因此,便使“我们不能不埋怨他太不认真把事当事做了。”闻一多推崇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苦吟作风。这种苦吟在《红烛》中既表现为炼字造句,也表现为对于形式的自觉追求。闻一多于1926年在《晨报·诗镌》发表《诗的格律》一文,倡导新诗走格律化的道路,犹如石破天惊。但是,他的这一理论并不是心血来潮的产物,在《红烛》出版前后就开始思索并进行试验的。事实上在美国期间,他已经着手新诗格律的尝试。在《红烛》中,可以看到由无韵到有意识押韵的变化。诗人自己曾不无得意地向友人宣称:“现在我极善用韵。本来中国韵极宽,用韵不是难事,并不足以妨害词意。能多用韵的时候,我们何必不用呢?用韵能帮助音节,完成艺术;不用正同藏金于室而自甘冻饿,不亦愚乎?《太阳吟》自始至终皆用一韵,我并不吃力。这是我的经验。你们可以试试。”对此,唐鸿棣在具体分析《红烛》中部分作品的基础上所做的论断是相当精辟的:“闻一多早在1922年便开始了对格律新诗的尝试,从《红烛》集里,可以看到诗人后来倡导格律体新诗的端倪。”
闻一多自觉的新诗建设意识实际上在“五四”时期就开始萌芽了。闻一多弃“旧”图“新”,最直接的推动是“五四”。1920年秋清华园内突然兴起一阵吟诵古典诗词的风气,闻一多当即在《清华周刊》第211期发表《敬告落伍的诗家》一文予以抨击,正告那些落伍的诗家:“你们要闹玩儿,便罢,若要真做诗,只有新诗这条道走,赶快醒来,急起直追,还不算晚呢。”Ll他还开列了、康白情的文章供大家参阅,从中理解、探索写新诗的路径。他最早发表的新诗是1920年4月《清华周刊》191期上的《西岸》,后来收入《红烛》。在《红烛》出版之前,他还将自己最早的15首新诗辑为《真我集》,诗人对其“少作”要求很严,只有4首后来编入《红烛》。其中的《雪》,经过大幅度修改,并删去了原注:“有一次作文课的题是赏雪歌,我就试了一首白话诗。瑞候先生的评语讲‘生本中后起之秀,似不必趋附潮流。’真是可笑,特把他录下来。”其实,这倒是他当时热衷于新诗的一个重要史料。他觉得再写旧诗是可笑的,竞不遵师命而冒违规之险,果然受到老师的批评。诚然,评语于婉转批评中不无夸奖之意,但他还是觉得不合真正的时代潮流,宁愿坚决“趋附”之而不悔。闻一多对于新诗“质”的要求很高。1921年6月,他在《清华周刊》第七次增刊上发表《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一文,对于“本年度”发表的旧诗不屑一顾,认为本来就不该发表,发表了也不应批评,因为“批评便是提倡”。他对自己发表的6首作品“不便批评”,而对于另外的10首则一一点评。此文所透露的他的诗观,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对于移植十四行诗的肯定;二、提出“美的灵魂若不附丽于美的形体,便失去他的美了”的观点,可以视为他后来提倡新诗格律的滥觞;三、不但“没有感兴不能作诗”,而且应以“可以不做就不做”为“全科玉律”,强调有感而发,反对无病,甚至“小小感冒,不必呻而呻”也在反对之列;四、对音韵节奏的重视,体现于对一些作品具体细致的分析;五、经常引证中国古代和外国诗歌与批评对象进行比较分析,足见他的创作一开始就受到纵横两个方面的影响,这在《红烛》中有充分的反映。此文作为他从事新诗批评的开始,起点可谓高矣;而且这样有见解有分量的评论,在当时简直是风毛麟角,应该视为新诗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
余绪
以上通过闻一多对于《红烛》的批评,通过他在批评中所阐明的诗歌理念在自己的创作中的贯彻,说明闻一多的《红烛》既受益于《女神》,又自觉避免了《女神》的不足之处。闻一多是一位对于诗歌艺术自觉而执著的追求者,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统一者。这在新诗史上也是难能可贵的个案,因而特别值得珍视。由于论题的限制,我们没有更多地涉及《红烛》创作所受到的其他方面的影响,例如闻一多与梁实秋的情谊与诗谊,他们的互相促进与砥砺;闻一多在美国强烈地感受到的民族歧视对于他的创作的激发;闻一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无比热爱和对于诗歌艺术的无限忠诚、不懈追求;等等。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最后,我们还想指出,虽然闻一多对《女神》的批评和《红烛》的创作,距今都已经有8O年之久,但是对于当今的诗坛,其现实意义仍然显而易见;对于当今诗坛的若干流弊,显然不失其针砭作用;而对于今日的新诗创作,也无疑具有借鉴意义。每念及此,我们一方面不能不敬佩闻一多先生的伟大,他的远见卓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不感慨莫名,疑虑丛生。
1925年4月,闻一多自美返国之前,在致梁实秋信中,附录了他“废旧诗六年”后“复理铅椠”所得的四首旧诗,让我们以其中的《解疑》一诗作为本文的结尾,一则以此印证本文的论述,一则以期振聋发聩也:
艺国前途正渺茫。新陈代谢费扶将。
城中戴髻高一尺。殿上垂裳有二王。
篇3
郭沫若留学日本是先学医,后弃医从文,他深谙医食互补的医道。
郭沫若对待饮食不讲究大滋大补,日常饮食坚持多样化。主食以大米为主,兼吃粗粮、杂粮,时常变换食谱,如面条、馄饨、水饺、炒面、发糕、烧饼、豆包、燕麦粥等。他尤其喜欢在发糕里掺和一定数量的玉米面,夏令时则食用绿豆稀饭。郭沫若在选择饮料方面也很注重饮食养生。他遵循“原汤化原食”的食疗医道,喜欢饮用面食的原汤,如面汤、饺子汤等。他还喜欢饮用酸牛奶,每次一小杯;在饮龙井茶时,注意不过浓;逢年过节或参加宴会时,饮用一些葡萄酒。
郭沫若的日常膳食多样化,有助于充分摄取多种营养素,以满足生长发育和健康长寿之需。《黄帝内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食之以补益精气。”我国医学、营养学家均认为以五谷杂粮和蔬菜为食,可使人的血液保持正常的偏碱性,避免患“富贵病”。郭老的饮食之道合乎养生之术,故而有助于他度过了86个春秋。
对于副食,郭沫若竭力主张菜肴要少而精。所谓精,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指搭配得当、五味调和的家庭小菜。他还以素食为主,不吃油腻太重的荤菜,适合他的菜肴是清炒油菜、海米炒芹菜、清蒸鱼、醋椒鱼等。
郭沫若一直保持着吃野菜的习惯。每到春季,他就和家人来到郊区,亲手采摘野菜。在他生病住院时,家人也和过去一样,选择各种野菜,采用各种烹饪技法,制作野菜佳肴,给他送到医院。他还常将二月兰、马齿苋、枸杞芽、红薯秧当作别具风味的小菜食用。
二月兰是一种很好吃的野菜。郭沫若在《百花齐放》这本诗集中还特意为它写了一首颂歌。诗的题目就是《二月兰》:“在群芳谱中自然找不出我们,我们野生在阴湿的偏僻地面。素朴的人们倒肯和我们打交道,因为摘去我们的嫩苔可以佐餐。既不要你们花费任何劳动来栽,也不要你们花费什么金钱去买。只要你们肯放下一点儿身份呵,采过一次,包管你们年年都会再。”
在郭沫若看来,野菜不仅清香味浓,能调剂口味,增强食欲,而更重要的是野菜营养丰富。
豪情不让千盅酒
郭沫若一生好酒,而且酒量很大,在同仁中出名且公认。在日本留学期间,常与好友郁达夫一同饮酒。在小酒店中,两人一壶酒,再叫上几样简单的小菜,便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酒没了就再添,几小时过去了,究竟几斤日本清酒喝到肚子里,恐怕谁也闹不清了。后来,郁达夫常对朋友说,郭沫若人好,酒德亦好,是他最好的朋友兼酒友之一。
抗战时期,郭沫若在重庆任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之职,具体负责抗日宣传工作。郭沫若利用自己的身份,将一大批在大后方的进步文艺家团结在我党统一战线的旗帜下。1944年冬,当时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的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患病,受之托,郭沫若到北碚中大探望徐先生。两位老友相见,激奋之情难以言表。时值中午,徐悲鸿在家中设便宴招待郭沫若。郭沫若见桌上放了二瓶泸州大曲,高兴地对徐悲鸿说:“悲鸿兄真知我的心啊!”徐悲鸿笑着说:“沫若兄的酒量是名闻天下的,到寒舍来焉能不以美酒以待之?”两人一边畅饮醇香的曲酒,一边吐露对时下的看法。喝到兴起,郭沫若不禁诗兴大发,便借徐悲鸿文房四宝,挥毫写下一首七绝:“豪情不让千盅酒,一骑能冲万仞关;仿佛有人为击筑,磐溪易水古今寒。”酒助诗兴,诗逸酒气,充分表达了郭沫若的澎湃豪情,和对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徐悲鸿击掌吟诵,赞为绝唱。
当时,著名诗人柳亚子也住在重庆,与郭沫若交谊甚厚,彼此间经常饮酒酬唱。1945年8月的一天,柳亚子约上郭沫若和著名篆刻家曹立庵,来到一家酒馆,点了几样小吃,三人便吃喝起来。席间,柳亚子抨击起重庆当局的腐败现象,喝到半酣之际,柳亚子脱口而出一句“才子居然能革命”。郭老十分敬佩柳亚子的高风亮节,亦趁酒兴应了一句“诗人毕竟是英雄”。两人相视,都不禁大笑起来。后来,曹立庵特意给这副妙语联句刻制三枚闲章,分赠郭、柳两人,以纪念这次难忘的小酌聚会。
篇4
诗集:《女神》、《长春集》、《星空》、《潮汐集》、《骆驼集》、《东风集》、《百花齐放》、《新华颂》、《迎春曲》;
历史剧本:《屈原》(已拍摄发行)、《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聂莹》;
回忆录:《洪波曲》,评论集《雄鸡集》;
专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郭沫若文集》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狂人日记开纪元,矛头直指欺与瞒。
檄文刺世如匕首,风雨如晦心如磐。
只恨铁屋坚且固,横眉留下决绝言。
游魂若知身后事,当幸短寿披光环。
咏郭沫若
横空出世惊群伦,女神狂飙卷残云。
走笔猖狂吞日月,拓荒甲骨青史存。
才子流氓一时评,得风得月风流人。
惜无傲骨唯趋附,跳梁小丑一弄臣。
咏茅盾
执掌月报做中坚,小说细流汇巨川。
曾逐红潮红潮退,无意创作却开山。
子夜漫漫何由彻,大作频频不終篇。
进退失据終矛盾,留有余泽仍不甘。
咏巴金
百年兴衰眼底收,长寿多辱何甘休。
求真写就随想录,离家回家写春秋。
年少曾逐泡特金,老来愧悔把生偷。
赤诚一世总感人,缺钙文人当自剖。
咏老舍
愁云惨雾何濛濛,谁致大师生不能。
曾经幽默丹青手,写尽皇都民俗情。
四世同堂聚茶馆,祥子好梦总难成。
人民作家人民害,痛定思痛意难平。
咏
雷雨出世不寻常,观罢使人血脉张。
中西浑成真堪赞,上演百年仍流芳。
天纵英才天开眼,世摧灵修世吞光。
怅恨赤朝总无情,暴殄天物实堪伤。
咏沈从文
湘地边城凤凰鸣,山青水碧毓秀灵。
脉脉长河多有意,悠悠岁月亦含情。
篇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成语“祸起萧墙”出自( )
A.《孟子》 B.《庄子》 C.《论语》 D.《荀子》
2.“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出自( )
A.《秋水》 B.《寡人之于国也》
C.《谏逐客书》 D.《季氏将伐颛臾》
3.同属道家学派的是( )
A.孔子和孟子 B.荀子和韩非子 C.李斯和李密 D.老子和庄子
4.《论毅力》的作者是( )
A.王安石 B.康有为 C.梁启超 D.欧阳修
5.下列选项中,朱自清《论气节》认为属于“气”的是( )
A.积极进取 B.忠臣直谏 C.退隐山林 D.处士横议
6.下列史作中属于国别体的是( )
A.《李将军列传》 B.《冯谖客孟尝君》 C.《段于鄢》 D.《马伶传》
7.宋代作家中作有《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是( )
A.李清照 B.欧阳修 C.辛弃疾 D.苏轼
8.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A.《楚辞》 B.《诗经》 C.《古诗源》 D.《古诗十九首》
9.被誉为“曲状元”的元曲作家是( )
A.马致远 B.关汉卿 C.王实甫 D.白朴
10.“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 )
A.《出师表》 B.《答司马谏议书》 C.《陈情表》 D.《报刘一丈书》
11.下列作品集属于散文集的是( )
A.鲁迅《呐喊》 B.冰心《春水》
C.茅盾《话匣子》 D.老舍《茶馆》
12.议论文的核心要素是( )
A.论据 B.标题 C.论证方法 D.论点
13.下列作家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是( )
A.郭沫若 B.冰心 C.鲁迅 D.巴金
14.《故乡的野菜》的作者是( )
A.周树人 B.茅盾 C.周作人 D.郁达夫
15.在我国现代诗歌,1921年出版了新诗集《女神》的诗人是()
A.闻一多 B. C.艾青 D.郭沫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
17.有“亚圣”之称的___________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18.《秋水》中对话的两个神话人物是__________和北海若。
19.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主要批判了其祖父在照壁上写家训“_______”四个字。
20.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
21.《种树郭橐驼传》是具有寓言性质的____________作品。
22.《报刘一丈书》鞭笞的三个反面人物是干谒者、_________和门者。
23.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________________。”
24.唐代诗人中被称为“小李社”的是李商隐和_____________。
25.白居易的《_________》诗的副标题是“伤农夫之困也”。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是社稷之臣也。
是:
27.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
28.望洋向若而叹曰
望洋:
29.强公室,杜私门。
杜:
30.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猥:
31.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蔼如:
32.智勇多困于所溺
溺:
33.亟请于武公。
亟:
34.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生:
35.恶气袭衣裙。
袭: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段于鄢》)
必自毙:
37.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冯谖客孟尝君》)
贫乏不能自存:
38.(程不识)为人廉,谨于文法。(《李将军列传》)
谨于文法:
39.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能!(《种树郭橐驼传》)
故不我若也:
40.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报刘一文书》)
袖金以私之: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国殇”的含义是什么?
42.《季氏将代颛臾》的议论方式有什么特点?
43.《陈情表》中李密陈述的不能奉召出仕的理由是什么?
44.《关山月》里“月夜”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5.怎么理解《再别康桥》飘逸清丽的艺术风格?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0~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
(一)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46.这段文字表现了李广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47.兵士为什么爱乐为李广所用?
(二)阅读《往事(之十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他们都笑了——我也笑说,“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像涵说的,海是温柔而沉静。杰说的,海是超绝而威严。辑说得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
48.大海有哪些优良品质?
49.“海化”的青年应怎么样理解?
(三)阅读《国殇》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50.本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51.“族蔽日兮敌若云”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2.本节体现战斗结果的是哪一句?
(四)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辞而助之攻也。
53.韩愈在这段文字里,怎样论述了张巡、许远的功劳?
54.文中韩愈所批判的“自比于逆乱”的是指什么人?
55.此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七、作文(50分)
篇7
摘要林纾开创了近代中国译介西方文学之新风,“林译小说”积极借鉴西方文学的创作方法和艺术技巧,从思想观念到艺术形式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林译小说”开阔了国人的眼界, 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萌芽与发展, 把中国文学引领到了世界文学的宏大格局之中,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林译小说” 中国文学 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 A
一 林纾及其“林译小说”
林纾(1852-1924年),字琴南,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小说翻译家。他是我国最早熟谙西方文学,并具慧眼卓识的人物。世界许多著名作家,如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法国的雨果、巴尔扎克,挪威的易卜生,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等,都是林纾第一次介绍到中国来的。林纾开创了近代中国译介西方文学之新风,据马泰来先生《林纾翻译作品全目》中的统计,林纾一生共译著西方文学作品185种,由此开阔了国人的眼界,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萌芽与发展,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事实上,林纾不懂外文,翻译时全靠别人口述,再根据意思用文言文写下来。林纾所译西方小说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影响甚大,史称“林译小说”。“林译小说”以英国小说为最多,共93 种,此外还包括美国、法国、俄国、希腊、德国、日本、比利时、瑞士、挪威、西班牙等10多个国家的文学作品。
二 “林译小说”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林译小说”开拓了中国文学的视野,发现了西方文学这个“新大陆”,使中国文学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受到了震动。自此,中国文学通过交流、借鉴也自觉地加入到了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中,启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1 对文学观念的影响
首先,“林译小说”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西方思想观念的引进上。“林译小说”以爱国主义思想为主导,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自由思想和一些现代观念,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通过小说这一载体传播到了中国。这些思想观念较之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
其次,通过“林译小说”这个窗口,中国读者不仅了解到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以及资产阶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改变了对外国文学的看法。
小说在我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中地位甚低。《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把小说视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此即近代以前正统文人头脑中的“小说观”。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虽然意识到了西方发达的自然科学、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学说,但认为西方文学比起中国的司马迁、李白、杜甫的作品和《红楼梦》来则望尘莫及。在这种封闭的文化环境中,林纾能认识到西方文学的价值并译著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不仅向中国人民输入了新思想和新的文学观念,而且也使中国人民看到了西方文学在形式、结构、语言和表现手法上的卓绝之处,大大地开拓了中国作家的文学视野,直接促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和变化。
郑振铎在林纾去世时论定其有三大功绩,曾特别推崇林纾在打破轻视小说的传统见解上的功绩。他说:
“自他以后,中国文人,才有以小说家自命的;自他以后才开始了翻译世界的文学作品的风气……即创作小说者也十分的受林先生的影响的。”
“林先生的这些功绩都是我们所永不能忘记的,编述中国近代文学史者对于林先生也决不能不有一段的记载。”
因此,林纾的翻译文学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提供了思想资源,直接参与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林纾的翻译文学本身也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部分。
2 对近现代文学主题的影响
明清以来,我国的小说创作有了较快的发展,相继产生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巨著,但绝大多数小说或刻画义侠豪杰,或摹写儿女情长、悲欢离合等所谓世情。
“林译小说”所体现的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拯救祖国危亡的爱国主义思想,追求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和爱情自由的进步思潮,反对种族歧视、欺凌弱者的人道主义精神及其创作方法、写作技巧,都对中国近代文学有着良好的影响。“林译小说”曾激发过国民反帝反封建的要求,促进过国民思想上的觉醒,对近代中国思想界由旧向新的过渡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五四”新文学在思想倾向上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因此,“林译小说”在反帝反封建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为“五四”文学表现彻底的反帝反封的要求,也作过一定程度的思想准备。
林纾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迦茵小传》等所谓的“言情小说”,也曾明显地激发过当时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意识。这类翻译小说热情地歌颂了那些青年男女们坚贞纯洁、执着如一的爱情,从而传播了近代西方追求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新思潮,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的启蒙特征。茶花女渴求真正的爱情以及她与亚猛之间的爱情悲剧,不仅使青年读者们触目惊心地看到了在西方这个所谓的文明国度里,照样存在着世俗的门第观念和沉重的封建压迫,而且使他们从马克与亚猛的悲剧中认识到必须为实现自主的、真挚的爱情而斗争。
应该说明的是,林纾翻译的言情小说由于影响很大,再加上有的译品旨趣一般,因而对前后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泛滥,产生过一些不良影响。在考察“林译小说”的影响时不能回避这一点。但其中的某些作品在客观上的反封建意义是不能抹煞的,更何况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出现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并不能全归咎于“林译小说”的影响。
3 对近现代小说艺术形式的影响
“林译小说”还提升了小说体裁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中国文学传统向来就崇诗文、贬小说,把小说视为道听途说、供人消闲的“小道”。中国小说作为“文学之上乘”地位的确立,是在近代才实现的。小说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上升为文学的主流,文人对小说的兴趣及小说观念的改变,与这个时期盛极一时的“林译小说”关系重大。
在“林译小说”大量出现以前,章回体是我国传统的长篇小说的唯一格式。林纾本人因首先受他翻译的外国小说的影响,所以,他自己于近代创作的五部中长篇小说,就没有一部是采用章回体这种固定格式的。而郑振铎就非常推崇这一点,他在《林琴南先生》中指出:“中国的章回小说的传统体裁,实从他而始打破”。
林纾小说在叙述方式、描写技巧上也明显地留有外国小说影响的痕迹。譬如在《块肉余生述》第五章中,林纾在译完大卫给壁各德写信的情况后用括号评注说:
“外国文法往往抽后来之事预言,故令观者突兀惊怪,此用笔之不同也。余所译书,微将前后移易以便观者,若此节则原书所有,万不能易,故仍其本文。”
林纾在这里介绍的显然属于“倒叙”的手法。
“林译小说”丰富多彩,题材相当广泛。在他的180余种小说当中,有爱情小说,如《巴黎茶花女遗事》、《迦茵小传》;有家庭小说,如《不如归》;有社会小说,如《块肉余生述》、《孝女耐儿传》;有历史小说,如《撒克逊劫后英雄略》;有冒险小说,如《鲁滨逊漂流记》;有神怪小说,如哈葛德的《三千年艳尸记》;有侦探小说,如《歇洛克奇案开场》;有伦理小说,如《鹰梯小豪杰》、美国作家阿丁(今译奥尔登)的《美洲童子万里寻亲记》;有军事小说,如《利俾瑟战血余腥记》;有实业小说,如《爱国二童子传》;有政治小说,如《黑奴吁天录》;有讽刺小说,如《魔侠传》等等,题材确实非常广泛。这也是近代小说的特点之一,它较之古代以才子佳人、侠义公案和讲史小说类型大为丰富了。题材的扩大,突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小说类型。从此,西方的各种文学题材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生根发芽,蓬勃发展。
另外,在流派的选择上,林纾特别推崇批判现实主义,非常喜欢狄更斯的小说,他翻译了大量的反映西方社会现实的小说,对20 世纪中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起了首倡之功,是把西方批判现实主义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4 对近现代作家的影响
作为一位不懂西文的古文家,林纾却在中国现代翻译文学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林译小说”对部分近现代作家文学倾向的形成和文学道路的选择产生过间接或直接的影响。“林译小说”的最大价值就是塑造了一个崇尚西方文学的新的读者群――“五四”一代新文学作家。“林译小说”滋养了新文学的整整一代人,很多现代作家对西方文学的兴趣,就是从读“林译小说”开始的。新文学革命者,如、鲁迅、周作人、郭沫若等人,在谈到自己最初接触西方文学时,对于“林译小说”都无不给予高度评价。
郭沫若是新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他在《我的童年》中指出:林纾翻译的兰姆改写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吟边燕语》“使我感到无上的兴趣,它无形之间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郭沫若身上明显存在着某种莎士比亚式的文学气质,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创作的著名历史剧《屈原》,上演前就被预告为“中国的《哈姆雷特》”。我们在郭沫若的文学创作中还可以发现司各特的某种影响,如《女神》中的剧诗《棠棣之花》等,不仅具有爱国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而且取材也是古代“武士”的生活。与司各特如此相似,这显然也是受“林译小说”影响的结果。
“林译小说”对周作人和鲁迅均有影响。周作人说,晚清文人中林纾对他文学上的影响最大,正是因为大量阅读“林译小说”,于是便“引我到西洋文学里去了。”他在为自己翻译的《点滴》写的译序中,更直截了当地说:“我从前翻译小说,很受林琴南先生的影响。”1924年林纾逝世后,周作人又说:“他介绍外国文学,虽然用了班、马的古文,其努力与成绩决不在任何人之下……老实说,我们几乎都因了林译才知道外国有小说,引起一点对于外国文学的兴味,我个人还曾经很模仿过他的译文。”如果说,郭沫若主要是直接地从“林译小说”吸取到异域文学的营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他浪漫主义文学倾向的形成;那么,周氏兄弟则主要是因为大量阅读“林译小说”而产生了直接阅读、翻译西洋文学的兴趣。
此外,“林译小说”也给当时许多只读过《水浒传》、《红楼梦》的青少年打开一个文学新天地。钱钟书回忆说:
“商务印书馆发行的那两小箱《林译小说丛书》是我十一二岁时的大发现,带领我进了一个新天地,一个在《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以外另辟的世界。我事先也看过梁启超译的《十五小豪杰》、周桂笙译的侦探小说等,都觉得沉闷乏味。接触了林译,我才知道西洋小说会那么迷人。我把林译里哈葛德、迭更司、欧文、司各德、斯威佛特的作品反复不厌地阅览。”
由此可看出“林译小说”的“媒介”作用以及对新一代文学作家产生的巨大影响。
三 结语
林纾作为小说翻译家和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其贡献是巨大的。“林译小说”介绍了众多外国作家及作品,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和艺术视野。“林译小说”是“五四”新文学时期部分作家最早借鉴的范本,当时的作家大多通过它的诱导和媒介开始接触外国文学,从而对促进中国文学的革新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林译小说”把中国文学引领到了世界文学的宏大格局之中,并积极借鉴西方文学的创作方法和艺术技巧,从思想观念到艺术形式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郑振铎:《林琴南先生》,《小说月报》,1924年第15卷第11号。
[2] 郑振铎:《林纾的翻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 狄更斯,林纾译:《块肉余生述》,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4] 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5] 周作人:《知堂文集・我学国文的经验》,上海天马书店,1933年版。
[6] 周作人:《新潮社丛书第三种・点滴》,北京大学出版社,1920年版。
[7] 周作人:《林琴南与罗振玉》,《语丝周刊》,1924年第3期。
[8] 钱钟书:《七缀集・林纾的翻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9] 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边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篇8
时光悄悄溜走,转眼间,暑假已匆匆走过了一个月,我写作业写得是腰酸背痛手也痛。我的同学有的外出旅游,拥抱自然;有的走走亲戚,串串朋友;有的看看奥运,听听音乐……我的爸爸让我放松放松,答应八月份带我去旅游,目的地——敦煌莫高窟。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了期盼以久的地方。经过一番休息后,我便不嫌疲惫地要求爸爸立刻带我去看莫高窟。
我们穿过平坦的林荫道,跨过长长的石拱桥,一座金碧辉煌的牌坊出现在眼前。飞金涌翠,溢彩流光,郭沫若手中的“石窟宝藏”四个镏金大字十分苍劲有力。继续前行远远望去,莫高窟密密层层,大大小小像土蜂巢一样排列在一道陡峭的灰色土壁上。
爸爸告诉我: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那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初唐时期的石窟,这里的菩萨都很惹人喜爱,一个个慈眉善目,体态优美,栩栩如生。有几个菩萨袒胸露臂,风度优雅,薄薄的衣服,他们似乎在沉思中微笑。塑造传神,富有魅力。
攀上第二窟,我们看见了30米高的大佛。“啊!这尊佛好高呀!相当于10层楼了!他为什么这么高呀!”我问。爸爸说:“这是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的雕像。”我们被他那种明哲、睿智、善良、仁慈的气度所吸引,一种庄严神圣、不可亵渎的崇敬心情油然而生。
其中,使我感到最亲切最温柔的是一尊卧佛。他大约长10米多,身体侧躺在一块大平石板上,他神态安详娴静,姿态优美自然,眉似弯月,微闭双眼长眠在梦幻之中。多么和谐幽静的美呀!“哇!原来这里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许多漂亮的飞天!”
“楠楠,咱们歇歇吧!我累了!”“爸爸,要歇你歇吧!我还没看够呢?”看,这里有数不尽的飞天女神,千姿百态,精妙绝伦。有的臂垮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漂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有的手持莲花飘逸婀娜;有的面带笑容惟妙惟肖……
最后,我们一行人在藏经洞停了下来。曾经收藏在这里的五万多卷典籍、经卷早已被强盗们强却一空,现在我只能想像当时这里摆满经书的样子。
我们顺着石阶下来时,我花10元钱买了一个小菩萨,只见它的裙子被风刮得乱摆,我用手托起它,“现在不会有强盗来了,你也不用担心经书被偷了吧!”
篇9
曾经见过一幅外国油画,画面是一个在窗前读书的少女。少女神情专注、仪态娴静,显然已经进入书本里那个奇妙天地中了。窗外是春天的早晨里明媚的景色,但丝毫没有影响她专一的神情,连那只绕在她脚边的小猫也没能分散她的注意力。这幅描绘阅读的场景、充满抒彩的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阅读不仅姿态优美,更为重要的是能让人的精神丰沛饱满起来。人在阅读中增长智性的同时,心灵也在文字洇染下变得晶莹、纯净。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以想象,一个爱好读书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人。
人在阅读中发现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人也在阅读中变得美丽,这就是阅读的意义。这就是阅读给人的一种妙不可言的享受。经常不断地保持这个姿态,沉湎在阅读带给你的心智愉悦和满足中,并让这优美的姿态伴随你整个人生。使你的生命因此而永远灿烂着。
解读:
“阅读是最优美的姿态。”这篇短文似乎在写阅读的优美姿态,写一幅外国油画给“我”留下的美好印象和难忘回忆,写伍尔芙的“天堂”就是“毫无倦意的阅读”,写在阅读中逐渐成为一个热爱生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人,写阅读中发现的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写阅读给人生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绚丽的色彩……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看来,阅读的作用真的很大,阅读的好处也真的很多。但是,这里并没写作文与阅读的关系呀。别忙,这就是作家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你,阅读在写作中所起的作用――只有饱读诗书的人,才会像攒钱那样把有用的素材攒起来,等到用的时候。不请自来。如果没有足够的阅读,难道那些知识是天生就存在脑子里的吗?显然不是。那么,带着好心情,享受阅读吧,进而你会享受写作。
篇10
我想,如果一节语文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读通了课文并会欣赏理解,课堂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有效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语文组尝试实践出语文课堂教学可采用“三读一写”的教学模式:初读课文,随文识字;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赏读课文,探究深析;拓展训练,指导写作。
下面,我以我校教师八年级下学期《石榴》为例进行模式说明。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根据表达感情的需要将事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品质结合起来、形神兼备地描述事物的写法;
2、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描述事物,通过对其形态美和精神美的展现来表达自己的联系和追求。
二、 学习重点:
1、体会作者的感情,明白文章中石榴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美;
2、学习比喻、反问、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三、学习难点:
文中有许多难解的句子,通过适当引导以及讨论、探究,把握主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1、猜谜导入。 2、板书课题,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3、交流有关作者的资料:
(郭沫若,中国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屈原》《女神》)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一读)
1、 听录音(范读、学生接龙读都可以),学生用笔在课文中圈出生字,用横线画出生词,利用工具书或小组合作想办法认识它们。
2、字词积累,小组交流,以小组板书的形式认读生字词语。
3、识字检测。教师出示重点字词句检测学生识字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二读)
1、速度课文,整体感知
问题设计:作者是以怎样的顺序描写石榴的?尝试以“动词+石榴”的形式理清文章的结构。
2、重点研读,学习有顺序描述事物的写作手法
文章第二部分怎样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学生小组合作,从文中圈画主要句子,讨论、交流。)
(四)赏读课文,探究深析(三读)
我们采取学生、教师比较、反复阅读,赏析课文语言,探究课文主旨。
1、问题设计:作者为何对石榴花情有独钟?请找出文中关键句并结合写作背景谈谈看法 。
2、课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准确凝练。找出你喜欢的句子,看看它们美在何处?学生速读课文,找出美句,探究赏析。
(五)拓展训练,指导写作(一写)
1、 范写示例。
为下列事物(也可自己选定一些事物),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
[示例]壁灯:位置算什么,重要的是发光。
蜡烛: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
2、学生练笔:
信鸽: 松柏: 螺丝钉: 浪花:
镜子: 风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