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朗诵范文

时间:2023-03-26 22:4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赤壁赋朗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赤壁赋朗诵

篇1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歌唱或者演奏或者是倾听,都蕴含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悠扬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放松,缓解人们的身心疲劳。音乐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可以表达人们的所思所想。文字也是一种符号,通过文字可以表达内心感情。将音乐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的身心放松,进入“假消极状态”,让学生在上课时可以更加的集中注意力,从而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与思维能力。例如《荷塘月色》的宁静,《我的空中楼阁》的那种静谧,《祝福》之中的哀婉,《孔雀东南飞》中所蕴含的缠绵凄楚等等,这些都可以用音乐来表达。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可以为学生播放《秦桑曲》或者是《梁祝》,通过其中的缠绵凄楚的曲调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景中去,让他们能够更加的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同时还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洗涤。

二、通过配乐朗诵,帮助学生体会文中意境

很多时候在教学一些离现代年代比较久远的文章(特别是文言文)时,由于学生对相应的历史环境已缺乏足够的了解与认识,在感情上很难引起共鸣,带着一种“我只是看客,一切与我无关”的感觉,在朗诵的过程中很难将感情投入到朗诵中去。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适当的配乐,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苏轼的《赤壁赋》时,由于这是苏轼所写的两首《赤壁赋》中的前一首,作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这个时期作者拥有十分矛盾的思想:一方面,他对受到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朗诵这首前赤壁赋时可以选用古筝曲《高山流水》,因为这首《赤壁赋》当做表现出了作者比较乐观的精神,通过高山流水可以很好的将学生的感情带入到文中。

三、运用音乐进行课堂导入,渲染气氛

语文课本中所描述的很多情境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都遇不到,造成了学生很难体会到课文中所描述的那种气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过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在学习《鸿门宴》时,可先让学生听歌曲《霸王别姬》,当音乐声响起,学生立即被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然后再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一种下场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是如何告诉我们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

四、利用音乐引导写作,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文学有很多的相通之处,特别是音乐所提供的广阔的情感空间为人们的审美想象提供了可以自由翱翔的天地,音乐几乎突破了一切的时空限制,可以让你的思想自由自在地飞翔。在教学的过程中,作文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很多学生都视作文写作为洪水猛兽。在作文课上播放相关主题的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写作主旨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写作。而且音乐所表现的主题相当宽泛,不同经历的人对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主题的理解也会不同。欣赏音乐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声音到画面、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同时音乐所包含的旋律与节奏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审美共鸣。正因此通过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例如为学生布置以“母爱”为主题的写作时,在讲述的过程中配合播放一些充满柔情的并能表达母爱的曲子。讲述完后再播放一首满文军的《懂你》在凄婉唯美的旋律感染下,整个堂课都笼罩在浓浓的亲情之中,这时再让学生开始写作他们的母亲。在这样的充满深情的音乐感染下,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之弦都会被拨动,从而写出更加充满情感的文章。

篇2

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chī)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文指赋的形貌。赋在初期是用文字写下,而后才朗诵,赋在艺术表现上必然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附:

红桥游记

[清]王士祯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m6)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篇3

首先,过分强调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必修课程文言文部分有这样的要求:“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走进文言文教学课堂,大多老师都是逐字逐句翻译文本,文言文课堂变成了翻译课堂,学生死记硬背字词含义,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教学就失去了兴趣。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重视基础知识积累没有错,但是关键是要学生形成能力,让学生把学到的文言文知识运用到课外文言文阅读中去,知识是基础,能力才是关键。

其次,过分注重文言文训练。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文言文教学中学生需要做一套与课文相关的教材配套练习,然后学生还要做课外拓展练习,接着期中复习、期末复习时候还要做大量文言文阅读题。高二高三的时候,有的语文老师上文言文新课时,渗透文言文练习题,把鲜活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变成了分析文言文阅读题练习的课堂。大量的文言文训练,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只要会做文言文阅读题,就不需要听老师讲授文言文课文。笔者认为,忽略了文言文文本教学,短时间训练文言文阅读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样的做法是本末倒置的。

再次,过分按照《江苏省考试说明》选择教学内容。毫无疑问,高中文言文教学要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准则,同时兼顾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颁布的《考试说明》。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语文老师直言,凡是《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内容,就重点学习,不在考试范围之内的,就不要学习。众所周知,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如果仅仅围绕考试说明而学习文言文,那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文言文中很多内容都表现了古人的审美理想、精神品质、操守情趣。以今观古,仍然具有借鉴价值。例如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一文,如果教师只让学生背诵课文、默写名句,只让学生对照注释能够翻译全文,那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强调师生对话、读者与作者对话,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挖掘文本中作者的处境与琵琶女相似的一面:作者与琵琶女的心灵的“共振”,在文学评论上说就是“共鸣”,这种“共鸣”让作者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凡是让作者产生共鸣情感的元素,就是文本中需要探究的一面,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文本,学生理解才会深刻。虽然这与考试无关,但是笔者认为语文老师要补充许多内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审美能力,让学生远离低级趣味,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分析了文言文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后,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文言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文言文知识是基础,学习仅仅停留在基础阶段是不行的,需要让学生在基础知识的起点上形成能力。凡是教材中有的知识点,学生自己能够通过教材注释或者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能够解决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让学生拥有文言文语感,语文课堂中没有读书声音是不完整的课堂。学生摇头摆脑地大声朗诵文言文,比教师讲解效果好很多。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迁移能力也很重要,很多高考试题中出现的材料是课外的,但是具体用法在教材中都出现过类似的知识点。例如学生在学习《史记选读》中“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中“结发”的意思是:古人到了一定年龄把头发结起来,表示已经到了成年。而课外阅读材料《孔雀东南飞》一文中又出现“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就不难理解“结发”的意思了。多读文言文课文,多读经典的课外文言文材料,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才是根本。学生读懂文言文,那么文言文解题也会迎刃而解。高考重点考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还是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篇4

【关键词】诗歌 文言文 复习策略

目前,诗歌和文言文依旧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学生答卷中字迹潦草、错别字频出、句子的理解出现偏颇的状况频频出现。因此,教师在具体制定复习策略时,就必须要有的放矢,通过抄写、诵读和整合性复习等手段,提升学生的复习质量。

一、定期抄写、手脑并用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大纲当中的背诵要求,笔者认为定期对教材文本当中要求背诵的篇章进行抄写是十分有必要的。简单来说,抄写对于学生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通过多次的抄写,就能够让学生的卷面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第二,在抄写的过程当中,学生手脑并用,极大地提升了背诵的速度和质量。第三,诗词和文言文当中有着很多的通假字和现在语言当中不常用的字,通过抄写就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于文字的识别感,使他们在答卷的过程当中能准确书写。例如,在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文本《赤壁赋》中有一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其中幽壑的“壑”字和嫠妇中的“嫠”字都是相对较难的,如果不进行抄写的话,那么学生在答卷的过程当中就极其容易出现错误。当然,在学生具体的抄写过程当中并不是漫无目的的抄写,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个人情况的不同,制定因人而异的评价标准。对于那些比较马虎的同学,在抄写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对那些易错字进行反复抄写;对于字迹较为凌乱的同学,其评判的标准则是抄写过程中的工整程度;对于那些对于文章语句理解欠缺的同学,则是要针对重点的语句反复的抄写,并且将其表达的意思也一并抄写。例如,在抄写《赤壁赋》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应该着重对“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等几句着重处理。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抄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定期的进行往复的抄写就能够有效的加深学生的印象,最终使之化身为长期记忆。

二、多次诵读,温故知新

学生复习文言文和诗歌是一种温故知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尤为重要的内容是,要让学生通过诵读这样一种手段,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诗词的感悟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面对陌生的诗词和文言文的过程当中,在短时间之内找到诗文中的重点所在,从而有效解题。但是,在诵读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充分注意到复习的时间和正常学习的时间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而且学生已经学习过一遍对于文中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复习过程当中诵读的策略如下:第一,将诵读和感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苏教版中职语文文本当中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为例,教师可以选择让单独同学朗诵或者是全班同学共同进行朗诵,在朗诵之后,教师还需要让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对于这首词的具体感悟。在学生表述自己的想法过程当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有效的打破之前学习过程当中设置的樊笼,让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新观点。例如,在读完之后,有的学生就会说这表达了词人那种拳拳爱国之心和对于国家前途未来的迷茫和忧虑。有的学生则会说这篇文章当中运用了“孙仲谋”“寄奴”“元嘉草草”“封狼居胥”等多处典故,这些典故用的恰到好处,既有效的表明了词人当时所处的现状,也充分的体现了诗人想建功立业的情怀。还有的学生则会说最后的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深刻的体现了词人那种老年迟暮却依旧想要捐躯赴国的无奈。在学生表述之后,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感悟做出合适的点评,从而更好的加深学生的印象。第二,将诵读和写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语文教学当中所有的内容都是存在着关联的,所以在具体的诵读过程当中要让学生体会到,古诗文的诵读对于他们自己的写作是有着很大帮助的,合理的引用就能够有效的提升自身文章的文化底蕴,成为作品当中的两点。第三,将诵读和口语交际有效联系起来。口语交际是高中语文教学承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因此,在学生诵读的过程当中就需要教师进行韵律、节奏和停顿上的引导,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深刻的体会到节奏、重音、停顿等内容对于自身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的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诗文贯通,有效联系

知识之间存在着相通之处,因此,在进行诗歌和文言文复习的过程当中,通过文章间的内在联系把二者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在短时间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最大提升。在进行苏教版中职语文第二册《师说》这篇文章的复习时,就可以有效的联系第三册当中的《劝学》这篇文章,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就在于都属于学生求学的范畴。在复习《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的时候就可以联系到《雨霖铃》,首先两首词都是婉约派的代表之作,其作者李煜和柳永都是婉约派词人当中的代。第二,这两首词都是通过对于景物的烘托来有效的展现词人本身忧郁的情怀,其中《虞美人》当中提到“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雨霖铃》当中则描绘了“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的场景。第三,两首词的最后一句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虞美人》中自问自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雨霖铃》当中则是运用了反问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同样,诗歌的复习和文言文的复习也是可以有效联系的,如在复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当中一文中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时,就可以联系《廉颇蔺相如传》进行整合复习。与此同时,在整合复习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寻找不同文章中的契合点,提升学生理解、归纳的能力,以便于他们在面对陌生篇章的时候,缩短阅读的时间,提升阅读的质量。

诗歌和文言文的复习,重点就要在提升学生成绩的基础上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需要通过因人而异的定期抄写,温故知新的多次诵读和诗文贯通的手段,使学生更好的完成复习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杨永萍.中职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刍议【J】.语文学刊,2015(15)

篇5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品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新的教育形式和新的教育理念倡导“高效课堂”,在实际教学中,对于“高效课堂”的具体操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回答。只要我们的课堂始终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本,只要我们的课堂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只要我们的课堂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大的教学效益……毫无疑问,这样的课堂就应该是最有效的课堂!

1 朗读咏叹,心领神会

在教学中要注重朗读,朗读是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地再现文章情感内容的最后的方式。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与学生新鲜生动的朗读相结合,主观客观、主体客体互为影响,渲染、感召、帮助学生进入作品,进入意境,这是获得美感的首要条件。朗读中的轻重读,拖音和缩音同样有情有味,这种绘声绘色的活动,使学生的思维世界呈现出文学作品的立体的图画与情景。如《诗经》中的赋比与起兴,《再别康桥》中的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的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还表现了旷达之心。不同作者的不情感和遭遇都会在这种朗读中充分的体现,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立体感知。继而在班里利用作文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学生兴趣非常浓,积极参与,这样通过朗诵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并使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中,爱上了语文。

2 拓展思路,延展新知

单纯的文章学习,并不能产生全面完整的形象感知, 还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的意境。例如马致远的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篇小令美在什么地方?我们做老师的就不能孤立地讲解,最好的办法是以类相比方式,用作者身世处境相佐。这样一来作品的艺术意境,会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现出种种景象,幻出多种多样的美。学生也会在这种美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因此会喜欢研读文学作品。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引导学生学习,即使同是一个星天月夜的景,也会引出风格不同的意境。如:“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浩无声”表现宏寂之境;“明河有影微微处,清露无声万木中”表现幽微之境;“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表现壮丽之境;“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表现凄寒之境。景与情的交融互渗,被学生理解了,才能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才能在课堂上增加丰富的联想,开辟新的境界。

3 广泛涉猎,积累沉淀

独立的篇目并不能完全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对审美对象的吃“透”,须借助大量的辅助阅读,在丰富的积累中才能体会语文的美感。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那“大江东去……”,课堂进行中,就该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唐人诗句的映衬,也可以把曾经学过苏轼的《赤壁赋》和杜牧的《赤壁》带进来进行赏析和比较。学习《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会设计到“竹”的象征意义,“竹”的中空、有节、挺拔象征了人的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由此我们可以延伸到“梅花”“”“石灰”“蝉”“荷花”等的象征意义。这种题“外”之举,并不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相反,正文与文“外”,互为佐证,更方便了审美,更方便了学生理解诗情画意,从而增强了学生们的语文素养。

4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中国文化强调书画同源,文史相通。国风幽明,楚辞瑰丽,汉魏风骨,秦汉文章,唐诗宋词……这些正是语文教学的一条松散而又精细的“线”。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就是落实这样一个中国文学、文化历史的学习体系。尽管我们每个人接触的领域是有限的,也不可能精通各种艺术独有的美,更不是专门的“美学”的专家,但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就该有求“博”而不必“渊”的特点,尽可能自觉地去涉猎有关美学知识,使我们人人都能成为“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万事通,更会有助于美的发现和传播,在学生愉悦的精神状态中去感知美,再发乎情,止乎理,最终取得知识,获得能力。

5 结合课文,树立美德

每一节语文课,都不应该只是拘泥于课本,应以课本为根本,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从课本中,从语文课堂中真正获得知识,培养情操,树立美德。例如在分析《不会变形的金刚》中,讲到商品社会钱可以让人屈服,但人们真正佩服的只有品德,可见拥有良好的品德是多么的重要。这样,在无形之中就会对学生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课堂效率,非一日之功,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懈努力,积极探究,去体验和享受课堂教学带来成功的喜悦。愿一室欢笑收获丰!

参考资料

篇6

一、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家长都喜欢听话的孩子,同样教师也喜欢听话的学生,但是就知识而言,绝对听话的孩子却不一定能在学习成绩上有很大的突破,正如古人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解释在学生看来就是标准答案,教师的评判在学生看来就是终极定论。班内有一个非常乖巧的女生,她每次作业都工工整整,教师布置的任务从来都是不打折扣地完成,但是成绩却总是平平,甚至有时候还中等偏下。她为此非常苦恼,找教师诉说自己的苦衷和不平。教师告诉她,她的问题在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教师讲记叙文要用精彩的动作描写,于是她的作文里总有诸多的动作描写段落,单独摘出来看是不错的节选,但是放在整篇文章里却感觉重复、琐碎。她知道记叙文应该有动作描写,但是不知道这些动作描写为何设计。教师告诉她,这些动作描写是为文章的主人公服务的,大部分精彩的动作应该交给主人公,至于配角一两句精当的动作描写足矣。教师要求她在以后的学习中,尝试积极思考,每个问题尽量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令人欣喜的是,一年来她的语文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二、先做无畏的勇士

在A层次班级听课的时候,经常听到教师提醒学生“你们要想好了再说”。因为A层学生基础好,自信心强,所以课堂上时常出现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的情况,因此教师适时提醒学生在积极的同时做到精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B层班级里却出现不了这样积极的气氛,原因就是B层次大部分学生基础一般,回答问题怕答错,而那些B层中的佼佼者,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不愿意当那个“出头鸟”,于是时常出现“万马齐喑”的可哀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有意培养学生做课堂的勇士。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不做十全十美的智者,先做无所畏惧的勇士。在诗歌单元,教师鼓励学生自己站起来朗诵诗歌,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教师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起来,给他们制造背水一战的处境,在不能妥协的情况下,每个学生都勇敢地站了起来。先做无谓的勇士,让学生踊跃发言,然后再集思广益,引导学生向问题的精准化思考转化,一年下来,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三、欣赏文字背后的画

篇7

一、创设审美环境

学生接受审美教学,需要一个应心应景的审美环境,这个环境既包括学习时荡漾在教室里的氛围、情趣,也包括审美教学进行时,洋溢在文本、语言与师生心灵之间的微妙感觉,不管哪种环境的营造,都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紧密配合才能获得。古人作文既言简意赅,又含蓄中庸,这就增加了审美的难度。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考虑首先营造一个契合的审美环境,使学生“未见其意,先感其境”。这一设计可以在课前预习和课始导入、诵读等环节完成。在导入的时候,要注意选准切入点,因为高中阶段的古诗文,其审美特性通常不只一点,从体裁到题材,从价值观到人生理想,从艺术旨趣到哲学思考等等,应有侧重地考虑选点,同等重要的要斟酌综合,如此才能有效引领学生透过简单的文字,鉴赏其背后深层次的美。

如对《前赤壁赋》一文的审美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苏轼摆脱了“赋”这种体裁或华丽堆砌,或恪遵声律的牵制,在保持赋的特点的基础上,语言、结构和韵律等均自由挥洒;在写景抒情上,以景连贯,景简情丰,仅借“风”、“月”二字,引发出不同层次的悲与喜,人、景、情三者融为一体;在人文精神上,作者超脱了令人郁闷的现实,勇敢面对生活,具有豁达的胸襟。综合以上几点,本文审美鉴赏的基础应该是苏轼的生平,因为在他的坎坷经历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及其线性发展的轨迹,如能让学生了解这一点后再来学习,他们就很有可能自主探寻到本文所呈现的美,即使不能完全自主完成,教师所要提示和补充的也不会很多。

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作业,其中之一就是“搜索苏轼的生平,理解他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感及其形成过程”。上课伊始便提出两个问题:“我们以前学过苏轼的词和散文,谁能回忆一下苏轼的生平?苏轼被称为孤独的旷世奇才,你怎么理解?”第一个问题作铺垫并检查预习结果,第二个问题引出苏轼在各方面的成就,并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文的赏析拓宽思路。紧接着,用一段煽情的配乐朗读来导入课文,内容大体为对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思想和行为的颂扬性评价。第三步播放课文的配音朗诵,让学生闭目想象赤壁的美景和作者沉湎于其中的情感,听完之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感觉和对美句的赏析。这种步步为营的审美推进策略,能让学生在营造好的赏析氛围内,开放学生的思维,动员他们一切的审美基础,为下面的环节构筑新的审美层次做好准备。

二、感悟审美情怀

古诗文之所以形成言简意赅的特点,除了文言语言的简约之外,还与其“只拣要紧处写”的行文方式有关。作者创作时通常会省略大量的相关信息,而这些信息在教学时就必须一一寻找回来,与文本结合,方能全方位、深层次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本文的写作中心,才能正确地赏析诗与文。不管是《项脊轩志》、《陈情表》,还是《长亭送别》、《蜀道难》,诗也好文也好,通常要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明白其创作时的处境、心情等,才能具体读懂蕴藏在诗文中的隐晦含义。这也就是为何一般在写古诗文教案的时候,教学过程的开端常常是这几项:导入、检测字词、(翻译句子)、了解作者、介绍背景的原因。铺垫好了理解的前提,学生对古诗文才能有水到渠成的深刻理解。

此外,对古诗词的感悟还需紧扣意象,它是诗词的灵魂。古人在漫长的诗词创作历程中,形成了具有固定含义、稳定情感的意象,把玩意象、体味意境,美就在其中自然生发。

柳永的《雨霖铃》中“寒蝉”、“长亭”、“杨柳”、“残月”等意象,烘托出的是作者浓浓的别情,仔细品味这些简单的字词背后的韵味,依依不舍之情就会油然而生。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也集中了各种意象:“酒”、“晚风”、“黄花”、“雁”、“窗儿”、“细雨”、“梧桐”、“黄昏”等,一串意象,一腔情愫、一生悲欢,尽显其中。讲授这两首词时,不妨首先让学生自读,粗略感受其中的意蕴,情感体验产生以后,再追究各意象的具体含义,以令学生的情感准确化、具体化,然后一边诠释意象,一边酝酿相应的情感进行试读,重音、停顿、高扬、低沉,把诗味散发于诵读之中,美于是便在教室中回旋,在学生心中凝聚。

三、形成审美能力

学生经过感受美,进而沉思美、体验美、想象美等一系列审美行为,能够养成深刻的审美能力。感受美的具体形式是发现和评价,学生阅读古诗文时,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寻找美的表象,启发他们动用既有经验,教师提供新的理论依托,帮助学生评价这些来自诗文字里行间的美感;继而让学生进入内省沉思状态,结合作者的生平、创作环境、心态等,思考诗文中蕴藏的丰富内涵,综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文学能力等,把外诗内化为己感,人己合一;最后对诗文、对自己的内在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的新的心理活动,这就是审美能力的提升。明了了这个过程,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的任务也就明确了。

如《琵琶行》一诗,常规教学是首先进行知识导学,介绍白居易,解释什么是“行”,然后解决字词、翻译难句,学生自主品味、合作探究,最后巩固、拓展。如果遵循审美能力的形成原理,这首诗歌也可以这样讲:学生自主诵读、品味诗歌――解决字词句――了解白居易――合作探究诗意――思考提出问题(或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表述对该诗的理解。这样,从第一次的朦胧感受,从学生原来的审美水平,经过中间一系列的思考和表达,到最后的表述,中间必然形成一个梯度,这就是审美能力提升的高度――感性的抽象的能力,转化成了让教师和学生都看得到的具体而形象的结果。

篇8

一、我们总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图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幻灯片,能巧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教《故都的秋》一文时,把秋院,秋树,秋雨,秋果的内容分别绘制成画面,让一幅幅形象的画面吸引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共鸣,为学好本文奠定下良好的情感基调。

但是,在上这堂课时却没有预想的效果,画面的设计自己觉得流于形式,忽视了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为了迎合学生的好奇心,牵强附会地图解课文内容,生硬地展示一些教学内容的画面,甚至画蛇添足地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结果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其对课文的理解,喧宾夺主。讲完课后学生大脑中只是一幅幅秋季的图片,对郁达夫笔下秋的清静与悲凉知之甚少 ,这也就影响了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二、语文课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学会做人。“情感是语文教学之魂”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信息传递速度快、课堂容量大,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能够将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的信息为我所用。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高效平台,有效地提高学生积累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把预先准备好的知识要点、音像资料、训练习题等都编入课件,上课时,只需站在讲台一角,轻轻点击鼠标,就可完成整个课堂教学。

但是,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老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不断地点击鼠标,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在语文教学中尤其如此,因为语文是情感的语文,因为语文不仅学语文知识,还承载着传承文化,文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可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却成了单纯的电脑操作员,只关心屏幕、鼠标、键盘,师生之间的交流没有了。讲《项脊轩志》时有很多内容需要老师和学生交流,让学生谈自己的亲情,可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色彩醒目、不断变化的银幕显示上。看得多了,说的少了,动手写的时间更少了。长此以往学生的能力会不断的下降。

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

但是,运用次数多了,有的同学习以为常,很少对某些内容仅形象和联想。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大多内涵丰富,文化底蕴丰厚,深深吸引我们的往往就是那使人回味的意境美。很多的景物、人物的形象等需要我们想象,而过多的图画、照片、画面很容易让学生的想象力日渐贫乏。联想和想象是创新的基础,长此以往,就会抑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比如:在上《赤壁赋》时,在让学生读完有关景物的描写后,根据课文让学生思考和想象,甚至让特长生用笔描绘出当时的画面,展示给同学们,最后根据自己独特的想象再加以复述,这样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了创造的乐趣。

篇9

一、分析基础状况,设置分层目标

既然同学们存在基础知识和认知能力上的客观差异。教学实践中,我们就必须充分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倾向,然后有针对性地设置分层教学目标,包括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等学习内容。此外,我们还必须兼顾保护同学们的自尊心,这样才能保障分层目标成功实施下去。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具体到某一堂课,教学目标一般可以这样划分: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探索创新。我们可以以此为阶梯对每个层次的同学设置相应的学习要求。

当前新高中语文教材糅合了许多古典诗词,这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古典文化修养。然而,有的同学对古典诗词感兴趣,接受能力强,而有的则接收比较缓慢。比如,笔者在教学《赤壁赋》时,就根据学生实际学情如下设置分层目标:先让学生了解诗词背景和大概意思能熟练阅读和背诵作为基础目标;让大家研习坡的诗风,深入探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作为能力目标;让同学们解读诗词用典技巧,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描摹和展现自己的情感。如此设置可以让同学们分阶梯,逐步提升,也利于不同知识层面的同学都获得相应的知识积累。

二、根据认知能力,设置分层问题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的问题既要切合教材内容,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分层教学的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具有科学合理的原则。老师科学的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交流,搭建一个桥梁。达到课堂教学科学化、合理化,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比如,讲解《鸿门宴》一课时,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①项羽为什么没有在酒席间杀死刘邦?②项羽的做法是否显得有些妇人之仁?③项羽的做法是君子风范的体现吗?不同层次的学生,被老师提问,回答不同的问题,从基础较差的学生开始,依次回答这三个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体现着差异,一千个读者心中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这样的问题启发下,纷纷发表见解,不时迸发思想的火花。学生的讨论,老师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特别是那些产生创新思维的深刻思考,就要及时大加表扬。

三、丰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探究

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喜欢新异,追求变化。任何一种程式化的教学模式,都会使学生产生反感,使他们产生疲劳感。对于学生的差异老师要正视。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只是自身智慧的差异,每一个人都有别人所不及的优点和优势。老师要具有一双慧眼,能够洞察学生潜在的优点和智慧,使他们有展示的机会,为他们创设一个表现智慧的平台。这就是分层教学的好处,也可以说是老师为学生提供的一个展示机会。

比如,在古诗词教学中,每一册教材都编排了很多的内容,老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形式特殊的学习活动。诗词朗诵会、诗词鉴赏会、诗词创作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参加任何一种活动。这样在活动中每个人都能发挥出特长,体现自身的价值。

篇10

人们在优秀的播音作品中时常感觉到“状态”的存在,等静下心来寻它,想与它交朋友,又往往只是窥全豹之一斑而不得要领。那么究竟什么是播音创作的状态呢?笔者认为,播音创作状态是播音员的专业素养,即人文素养和技术素养相结合的整体呈现。本文将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认识一下播音创作中好的状态是怎样形成的。

心理层面

一、精力集中,态度诚恳

无论是播音也好、朗诵也好,还是生活中的言语交流也罢,其根本都是跟人说话、与人交流,这就有一个面对交流对象――受众的态度问题。可以想见,生活中跟你说话的人神思恍惚,冷漠无情,甚至阴阳怪气,你会是什么样的不愉快的感觉。

精力集中。反映在作品上,就是每一句话都有属于“这一句”的语气和语感,没有一个字、一句话的语气和语感游离于作品的基调之外,忽进忽出,忽而投入,忽而走神。读《岳阳楼记》,你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读《前出师表》,你就是“临表涕零,不知所云”的诸葛亮,而绝不能这一句你是角色的语气感觉,下一句就僵硬懒散、不知所云了。要做到精力充沛,避免疲劳录音;做好案头工作,忌反复录音;自然投入地表达作品,忌做作拿捏。

态度诚恳。反映在作品上就是有没有对象感,对听众的态度怎么样。“读品”反映“人品”。亲切、从容、庄重,这种为人处世的一般分寸人所共知,可到了播音创作关口,很多人早已把这些忘得一干二净了。

二、认识到位,表达准确

播音创作题材非常广泛,新闻、小说、诗歌、散文、古文、白话文、外国文学等皆可涉猎。这就对我们播音创作者们的人文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李白有李白的狂放,柳永有柳永的婉约,鲁迅有鲁迅的“投刀”,徐志摩有徐志摩的“新月”,各人有各人的风骨,各篇有各篇的神韵。播音创作通俗点说就是用态度说话,如果对作品的背景和含意了解不深入,就很难准确表达,打动人心。

技术层面

姿态表情。身体是声音的载体,身体的姿态表情决定了声音的表情。一个懒惰的姿态发出的一定是懒惰的声音,一个弯腰弓背、愁眉紧锁的姿态发出的一定是一个猥琐的声音。所以,如非特殊需要,播音中要求使用生活中挺拔积极的姿态,如一个干练自信的外事工作者,挺胸、收腹、展肩、拔背、面部生动、双目有神。但是,也要避免姿态表情的程式化,要随声音中的喜怒哀乐,自然地由内而外变换身体的姿态和表情。

气息变化。气息是声音的动力,也反映了声音的生命状态。短、弱、细、碎的气息给人以病态的印象;长而稳的气息给人以身体健朗、从容不迫的印象;冲而粗的气息给人以紧张、不稳定的印象。除了要有气息的表情能力之外,播音员对气息要有很强的掌控能力,可大、可小、可强、可弱、可急、可缓。要求气息对声音的支持,高音不浅不僵,低音不冲不散。非专业的播音创作状态,在这里表现异常明显。

咬字变化。这又是一个判断是否为良好播音创作状态的重要标志。要求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成阻准确果断,除阻迅速轻巧。轻而迅捷的咬字给人以利索乖巧的感觉;重而迟滞的咬字给人以有力苍劲的感觉;松而粘连的咬字给人以油腔滑调的感觉;先凝再喷发的咬字给人以聚力突击的感觉。当然,这些变化要根据作品和情绪需要,不能为变而变,同时要配合气息的支持。

音色变化。有专业素养的声音,在情绪不变的情况下,各韵母之间音色统一,口腔开度相对稳定,不会出现一遇到韵母a就把嘴张得过大造成声音的空、散,也不会一遇到韵母i就把声音挤住的现象。同时音色变化丰富,如生活化语言口腔开度适中,很兴奋壮阔的语言口腔开度相对就大些。绝不能一条道走到黑,拘谨到了嘴角上翘多少、牙关开到几分都一成不变的地步。声音要有粗、细、明、暗、厚、薄的变化。

形象塑造层面

从声音的艺术形象性上分析,播音创作中的状态又可理解为是否“中节”,即是否适度、自然、合理。

一、声音形象

从声音营造的形象来讲,声音可以分为柔美型、庄重型和戏剧型。

柔美型声音。情绪比较平淡、温和,音量适中或偏小,重音表达比较含蓄蕴藉,自然声区使用较多,共鸣比较“白”,偏重于声音的“线条”,旋律舒缓,节奏轻快。适合生活化气息浓郁的节目,也可处理格调清雅的文学作品,如新月派代表人物朱湘的《采莲曲》等。

庄重型声音。情绪比较深沉内敛,音量适中或偏大一些,咬字和重音果断有力,身体内部打开比生活化常态要更大些,喉头位置稍低,有较明显的共鸣,节奏平稳,语流的顿挫感较强,偏重于声音厚度和力量的表现。适合新闻播音和播报,也可处理格调稳重平和的文学作品,如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戏剧型声音。情绪极度饱满,音量对比强烈,咬字也有较大反差,经常在整个音域中纵横驰骋,重音的使用也很夸张,胸腔的挺起、口腔的打开、咽壁的张力、喉位的降低达到了极大的程度,共鸣浓郁、节奏多变、旋律跳荡。这种声音基本脱离了生活的常态,多出现在舞台朗诵中,极具感染力。如李白的《将进酒》。

二、空间知觉

从播音创作者与受众的空间知觉上讲,声音可以分为耳语、交谈和呼喊三个类型。

耳语型。顾名思义像在耳朵边说话一样,音量最小,咬字轻柔,以虚声为主,音高的使用范围是低音区的将近一个八度。这样的声音比较有亲密感,有一对一说话的感觉。夜话节目、晚间型的文学节目适合这样的声音类型。冰心先生的散文《笑》,可以尝试使用该声音类型。

交谈型。像朋友间在一两米的距离内交流谈话的状态,音量从最轻到中等强度,虚实结合,偏重于实声,音高的使用范围是低音区到中音区大约一个半八度。这样的声音类型比较亲切。新闻节目、早间或午间节目适合这样的声音类型。的诗作《我仰望星空》,可以尝试使用该声音类型。

呼喊型。像向远方呼喊或愤怒叫喊的状态,以实声为主,音高的使用范围是全部声区。这样的声音类型会给人以鼓动或威胁感。除了在一些格调激昂的晚会外,广播电视节目中很少使用,朗诵作品中也较少见到。巴金先生的《我的梦》,可以尝试局部使用该声音类型。

三、时间知觉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空间中以一定的时间线索发生和发展的,声音也是如此。语言的速度快慢代表着思维速度的快慢和情绪的平和和急切等。语言中的停顿代表着观察事物、认真倾听、内心思考、情绪渐变等的发生发展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作品的激励和感染,投入进去,真听、真看、真想、真动,让语言自然变化,生动传神。如曾卓的诗作《有赠》片断:

我轻轻地叩门,如同心跳。

你为我开门。

默默地凝望着我……

(那闪耀着的是泪光么?)

…………

上面的片断在创作中转换成时间的表达可能是这样的:我轻轻地叩门(听到敲门声,心也在急促地跳动,时间在“跳动”);你为我开门,默默地凝望着我(时间好像变慢了静止了);那闪耀着的是泪光么(看到泪光,静止被打破,情绪一下由静态转为怦然心动,时间一下加速了)。

创作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自己明明想设计成耳语般的语感的作品,如冰心先生的《笑》,可是读出来怎么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轻、纯、美的要求,原因是耳语状态的境界没有营造出来。相反,读王怀让先生的《人民万岁》,部分段落想营造大气跌宕的味道,但是读后总觉“缺钙”,不够硬朗,很可能是音高上没有拉开架势、强弱对比不鲜明造成的。当然,重音使用不准确,对文章体会不透彻,也会给人以力不从心的感觉。

从以上的简单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很好的播音创作状态是由很多细节构成的,而完善和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我们必须面对自己的问题,一项一项地查找自己的不足,丰富知识、刻苦练习、蓦然回首,好状态就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