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14 12:1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望庐山瀑布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篇2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9题;共86分)
1.
(6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时时勤拂________(A.fú
B.fó)拭,勿________(C.wù
D.cōng)使染尘埃________(E.āi
F.ái)。
彩虹日晕________(A.yūn
B.yùn)
削________(A.xuē
B.xiāo)弱
凝结________(A.jiē
B.jié)
2.
(2分)我知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________,号________,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3.
(4分)选择连接下面打比方的句子。
小乌龟缩到壳里________
A.像一朵朵梅花
小鸡毛茸茸的________
B.像一辆小坦克
小白兔的眼睛________
C.像一个黄绒球
小花猫的脚印________
D.像亮晶晶的玻璃球
4.
(8分)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径________
孤________
遥________
啼________
经________
狐________
摇________
蹄________
5.
(3分)快到反义词乐园里来赛一赛吧。
前——________
远——________
晚——________
6.
(3分)写出反义词
生—________ 遥—________ 落
—________
7.
(3分)把诗句补充完整。
①松下问童子,________。
②________,疑是地上霜。
③夜来风雨声,________。
8.
(3分)看图,选字填空。
它
他
她
①________在“呱呱呱”地叫。
②________在灯下读书写字。
③________正在扫地。
9.
(6分)按拼音写汉字
pù
zǐ
liú
________布
________烟
飞________
lú
lǐng
yín
香________
西________
________河
10.
(2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遥遥________
飞流________
11.
(4分)写出下面诗句的上句或下句,并写出它们出自哪首诗。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夜半钟声到客船。《________》
12.
(9分)我会填
①妈妈从树上________下来。她把普季克________到一边,浑身的毛________起来,________大了嘴巴,双眼直________着大花猫。
②不过,她好像________,________在普季克身边,________他的后脑勺,________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13.
(5分)读《日记两则—第一则》想一想:我第一次做了一个什么梦?
14.
(3分)按拼音写汉字
xiāng
lú
zǐ
yān
yáo
kà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5.
(8分)形近字组词
炉________
庐________
疑________
凝________
暴________
爆________
布________
市________
16.
(8分)比一比,再组词
晋________
伐________
悼________
荐________
普________
代________
掉________
存________
17.
(4分)形近字组词
遥________
摇________
银________
根________
18.
(3分)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解释。
A疑是银河落九天________
①不相信
②难于解难于断定的
③猜忌
B白日依山尽________
①依靠
②同意
③按照
C欲穷千里目________
①需要
②将要
③想要
19.
(2分)根据不同的环境运用诗句。
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瀑布。当我看到长长的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下来,那么壮观,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题
(共1题;共10分)
20.
(10分)默写古诗《春日偶成》并完成习题。
春日偶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默写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写,写的是________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的热爱之情。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19题;共8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二、阅读题
(共1题;共10分)
20-1、
篇3
“望庐山瀑布。日照……”教室里传出了同学们的读书声。我不耐烦地拿着书,嘴巴一张一闭,假装在高声读书。因为昨晚看电视太晚了,所以今天无精打采,眯眯呼呼想睡觉。“呼……”我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开始了梦游庐山。
我到了Q博士家,问:“Q博士,最近有没有发明些有趣的东西?”Q博士抬了抬眼镜,说:“我最近发明了一种时光机器,可以到你想去的时代。”我半信半疑的问:“真的吗?”Q博士说:“当然是真的!我老Q什么时候骗过人。你想去哪个时代?”我说:“未来必然好!可是,我更想了解唐朝。”Q博士自信的说:“好吧!我就让你去唐朝。”只见Q博士在一台电脑上按了几个数字,然后对我说:“把眼睛闭上。”我闭上了眼睛,心中紧张得像一只小鹿在跳。只听见一阵急快的风,我连忙睁开眼睛。展现在眼前的是,没有污水,没有臭气,没有车子声,只有一些穿着袍子的男女。“哇!”我真的到唐朝来了,该怎么玩呢?”这时,一位穿着黑色袍子,背着个包的书生。当时我还没看出来,后来才想起古诗《望庐山瀑布》的那幅图上的诗人和他长得一模一样。我惊喜的叫起来:“莫非,他就是李白!”我心里嘀咕着:嘿嘿!正好可以让他教我学古诗,顺便让他给我写几首诗,让我也威风下。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追上去,庄重的对李白说:“heiio!李白诗人。”李白回过头来,莫名其妙地说:“什么是‘哈楼’?你是谁呀?”我兴奋地说:“哦!那个‘哈楼’就是你好的意思。我是21世纪的小学生。想让您教我学您自己写的一首诗。”李白为难的说:“我要去庐山了,没时间。”我高兴的说:“我也去!”到了庐山,我和李白站在桥上,只见远处香炉峰在阳光下,出现了紫色的烟云,远处的瀑布像一条大河,那瀑布长如银河一般。我这时正准备记李白的诗词。李白见奇景,诗兴大发,立刻吟出诗词:“‘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好诗好诗!”我笑眯眯的说:“谢谢您教我!”
“张婧虹!张婧虹!”老师叫道。我被叫醒了,老师说:“你把《望庐山瀑布》这课背一遍,并说出诗意。”不知怎么的,我背得滚瓜烂熟,说得仔仔细细,老师也心服口服了。
下课了,我望着那首诗,心里甜滋滋的。
篇4
关键词:电教;媒体;古诗;韵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43-01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堪称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丽璀璨的明珠。古诗是一种思想高度凝练,高度集中的文学体裁,意境优美,对仗工整,不仅能使学生开拓视野,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古诗语言讲究对仗、平仄、押韵,文字精炼,讲究对偶,给接触古文甚少的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在古诗教学中巧妙运用电教手段,在意境中品读古诗韵味,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借电教媒体巧创诗境
古诗所描绘景象离小学生可谓年代久远,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薄,因此有的学生对古诗望而生畏,还没学首先就有了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学生也就“乐”学了。
我在教《望庐山瀑布》时,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最后,我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歌?”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电教媒体品字析词
古诗中的一些字词都应讲古义,用今义讲是不合适的。如“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当讲“跑”,而非今之“走”;有一些字词的解释又是很特殊的,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当讲“因为”,而非“坐下”。
如我在教白居易的《草》时,就借鉴于永正老师的教法这样进行教学:
师:“离离原上草”中“原”指的是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课件出示草原图,图上的草长得非常繁茂。)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一眼望不边。
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 “离离”的意思是什么了。
生:“离离”就是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说得对极了!谁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一个小小多媒体教学设计,就帮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并掌握了 “离离”的意思,还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说话训练,何乐而不为呢?
三、借电教媒体吟诵诗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意境深远,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对诗的含义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意会。而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则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在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
如我在教完《望庐山瀑布》后,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跟着录音练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最后,我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课文录音比一比,自己评一评。学生找到了差距,练得更欢了。而学生对这首诗的气势和内涵,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领会。
四、借电教媒体想象补白
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炼,其中省略的成分也是相当多的。老师要在学习古诗时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诗的言外之意叙述出来,则不仅能加深对诗的理解,对学生说话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运用电教手段体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就为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提供了依据。
篇5
易解,但要真正理解它的深刻含义,要使学生学好,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认为在教学古诗时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再现
形象,并借助图画理解内容,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美的意境。我在进行审
美教育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朗读和背诵的训练。
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
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图画的作用,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鲜明、
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在教学《早发白帝城》时,我先出
示事先准备好的一幅色彩绚丽的三峡行舟图,然后设疑探路:“诗人早晨从白帝
城出发,要到什么地方去呢?他一路上看到的景物有哪些?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
这首古诗里。”从而启发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阅读古诗。这样,学生就能深刻
地理解古诗的意蕴。
二、引导学生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教师要先帮助学生正确地解词释句,进而引导学生推敲字、词、句,理解古诗中
具有感彩的语言,尤其要捕捉那些诗人反复推敲的具有强烈感彩的“牵
一发而动全身”的诗眼,深入浅出地剖析古诗用字选词,学习古诗优美的语言。
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抓住“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字先引导学
生质疑:“诗人为什么不用‘真’而用‘疑’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记忆中搜寻
到瀑布从极高处倾泻而下的画面,在脑海中想象出这壮观的场景。接着,教师再
让学生想一想:“瀑布真的是从天而降的吗?”这样学生就会理解诗人用“疑”
字的缘故:“银河落九天”是不可能的,所以自己只能“疑”而已。诗人这种虚
实结合的写法反而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遐想。接着教师可再来一个追问:“诗人
为什么不说‘像’,而用‘疑’?”让学生更深一层地想象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
。只有反复品味,学生才能理解:用“真”太实,用“像”太露,只有用“疑”
才精当。通过推敲,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美”之所在。古诗中还有一些千百年
来一直被人们传诵的名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
高度概括了人们常有的一种心情。思乡怀亲之心情平时就有,而佳节一般是家人
团聚的时刻,因此每逢佳节这种感情就更加强烈。一个“倍”字,深切地反映了
诗人在重阳极度思念家人的感情。还有《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
层楼”,它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而且含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
三、提问的难度要适宜,力求新颖
俗话说得好:“跳一跳,摘果子。”如果不用跳就可以摘到果子,学生就会失去
兴趣,因为这低于学生的现有水平;而如果拼命跳了数次还是摘不到,学生就会
失去信心,这又超出了学生现有的水平。因而,我们要注意把这“桃子”放在学
生跳起来就能够摘得到的地方。我在教学《鹿柴》时,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既然‘空山不见人’,怎么会有‘人语响’呢?”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
讨论。我又及时用“蝉噪村雨静,鸟鸣山更幽”等诗句启发学生,让他们体会以
“动”衬“静”的写作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便领会了深山宁静悠远的
氛围,深刻地体会了诗句的内容。
四、启发学生想象,激起学生兴趣
古诗意境美,语言凝炼。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展开想象,使诗句
描绘的景色形成色彩鲜明的图画,使学生身临其境。《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
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丽景象学生大多没有见过。教师要在理解诗句
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图画想象出雪白的、又高又宽的瀑布。有的古诗中,诗句
之间有较大的跳跃性。在教学时,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想象把隐藏在字里行间的
内容填补出来。学习古诗《蚕妇》时,我就提出这样的问题:蚕妇是干什么的?
她进城干什么?回来为什么流泪?她是怎样想的?学生通过想象,加深了对这首
古诗的理解,认识到“罗绮者”坐享其成,“养蚕人”不能享有自己的劳动成果
,从而激发对养蚕人的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
五、指导学生朗读古诗,并能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
古诗的语言还体现出音乐的艺术美。古诗音调和谐,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读起
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通过诵读,能使学生对古诗的美体会更深。我在指导学
生诵读时,是在上文所述的、推敲字词句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要先帮助学生理
解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再来确定基调、分辨重音、掌握顿挫、读出节奏。教师
要指导学生注意诗的特点,选用恰当的音调、节奏,表现出鲜明的韵律,并且要
把韵脚读得响亮、清晰,读出诗的韵味。
六、指导学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完《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后,我及时指导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四步骤:知
诗人,明诗意;释词语,明诗意;想画面,入意境;诵诗文,悟诗情。这样学生
就掌握了自学古诗的“金钥匙”。我接着引导他们按照这四个步骤尝试自学古诗
《绝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也使学生得到乐趣。
我们在古诗教学中既要善于巧妙设问,激发兴趣,也要指导学生再现形象,借助
图画,理解内容,丰富情感,领会美的意境,进行审美教育,同时也进行朗读和
篇6
大海上有汹涌的巨浪。为什么巨浪一到海边就会分散呢?原来,海边没有水,海浪一到岸上就会落下来。
崂山上有清澈的泉水,最雄伟的还得算瀑布。那瀑布从天而降,简直就可以用一首古诗来表示,那就是《望庐山瀑布》了。
青岛真是太美了,我爱这座城市。
篇7
一、借助简笔画,感悟意境
在逐字逐句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以采用给古诗配画的方法进行教学,把美丽的图画、教师的解说和学生的吟诵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境悟情。如学习杜甫的《绝句》,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他们一边读一边想象,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再学生边画边想象,给画配上颜色,从而引导他们进入诗的优美意境。
二、运用言语激趣,感悟意境
教师运用精妙的语言,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把学生带入美的境界,启发他们领悟美的意境。如教学杨万里的《小池》,在教学“树阴照水爱晴柔”时,启发他们进行想象:清清的池边,新抽出的树叶连成一片树荫,树荫映照在水里,好像也非常喜爱这柔美的风光。随着教师形象生动的描绘,学生眼前浮现出初夏小池柔美的景象,从而进入初夏那生机勃勃的意境中。
古人写诗,有感而发,古诗自然流露出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又受到当时的社会变革、政治遭遇、生活波折的直接制约,要正确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当时的写作缘由,是必不可少的。如教学《七步诗》,可先介绍诗文背景:“《七步诗》相传是曹后,曹丕逼兄弟逼出来的。那时曹丕已废汉称帝,号魏,为魏文帝。他命曹植做诗一首,限定走上七步完成,逾限就要处死。他无非是想借做诗的名目,杀害才思敏捷的亲弟弟,兄逼弟,曹植无奈而又悲哀。因此,由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七步诗》。”“感人心者莫弗于情。”这番描述,引导学生沉浸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了诗的意境。
三、凭借多媒体课件,感悟意境
儿童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能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美感。小学生在学习古诗时,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差异,致使他们对诗句的理解、体验、感情有障碍。“诗中有画”,在某种意义上讲,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可以还原为声色俱佳的动人画面,具有一种浓浓的意境美。若教师在教学时借助现代化教学媒体――计算机,融声、光、色为一体,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浓烈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之中,帮助他们形象地感悟古诗中蕴含的意境美。如教学《望庐山瀑布》,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领会瀑布声、形的雄伟壮观。如果教师把这部分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一看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那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就不言而喻地在学生心目中扎根了。
四、反复吟咏诵读,感悟意境
古诗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采取齐声朗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和吟诵中体味、感悟诗的意境。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边放音乐边让学生朗读诗文,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如同和诗人一道在观赏雄伟壮丽的庐山瀑布。再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紧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反复朗读,在反复引读中带领学生循序渐进地感悟诗人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情怀。
五、积极迁移拓展,感悟意境
篇8
一、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古诗合辙押韵,字数、句数整齐、均衡。诵读起来琅琅上口,自然而然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一、二、四句的“光”、“霜”、“乡”押韵,但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
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一字一词包含着极丰富的内容。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游动的景象表现了出来。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我在古诗教学中总是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宋代方岳说:“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仔细品味,而不以背诵为目的,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
二、启发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练,初读此诗,似觉平易,细细欣赏,则易中有难。寻隐者的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话语,也一概从略:童子的回答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才能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三、读诗作画,再现古诗的画面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例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在教学中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教师作画。用简笔画的形式把诗意融于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诗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把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理解诗句。
2、师生同画。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同作画,把无形的语言变为直观的画面,理解诗的画面美,例如,在教《望庐山瀑布》时,先画出诗人李白望瀑布的简笔画。教前两句诗时,让学生画出“香炉峰”、“生紫烟”和“瀑布挂前川”的景象,教后两句诗时,教师在学生画的瀑布上再有力地添上几笔,以突出瀑布的动态和“飞流直下”的气势,让学生感受瀑布的动态美。
3.学生自画。在学生把握诗意之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独立地画出诗意。例如《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句中的“云深”一词不易理解。为了让学生体会“云深”所描绘的意境,我让学生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想象自由作画,学生越画兴趣越浓,对诗中的画面美有了深刻的感受。
四、探求意蕴,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深刻的哲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面上写庐山,然而,只要我们深入思索,就能悟到这样一个哲理: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了解,不局限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根据哲理诗的特点,要使学生理解古诗的哲理美,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以下几点:
1.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如李绅的《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它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
篇9
“雾起千山活,雨来万瀑生”。中国瀑布众多,九龙瀑为黄山著名瀑布之一,素与庐山飞瀑媲美,正如古诗所云:“飞泉不让匡庐瀑,峭壁撑天挂九龙。”文学巨匠郭沫若曾在古稀之年游览浙南的青田石门飞瀑,并写下了咏瀑诗篇:“横过石门渡,刘基尚有祠。垂天飞瀑布,凉意喜催诗。”诗句如画,引人入胜。诸暨的五泄瀑布以其神态奇特、变幻莫测而遐迩闻名,明代文学家徐文长游览诸暨五泄飞瀑时,留下了:“银河堕流,观者忘休。深林无人,杳不可留”的咏瀑佳句,让人浮想联篇。天台山石梁瀑布水从天落,素有“沧海平翻鳌背上,银河倒泄雀桥东”之势,清代袁牧对此发出了“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的感叹。浙江嵊州百丈飞瀑雄壮粗犷,蔚为壮观,明代史学家张岱赞之:“银河坠半空,摇曳成云雾,万斛喷珠玑,百丈悬练素。”金华双龙洞瀑布以其“一瀑垂空中,洞中冰雪飞”而闻名于世,宋朝学士金履祥赋诗道:“洞外烟云肤寸台,洞中冰雪互寻飞。壶中日月凭谁记,水自飞蒙云自归。”山西娘子关的不帘洞瀑布,为中原大地上难得的名瀑,明代乔宇在《瀑布泉诗》中赞此景观:“回头形势接绵山,为看悬泉数往还。石乳下通沧海底,浪花高叠翠峰闲。”瀑布坦荡雄壮之美,让人一览无遗。
俗话说:未见其瀑,先闻其声。瀑布拍石击水砰然作声,或轰鸣如鼓,或响若滚雷,山鸣谷应,大有“声振万壑惊春雷”之势。难怪文人墨客描写瀑布时,也着力在瀑布发出的声响上花费笔墨,如庐山三叠泉瀑布水声震耳,如霆震四击,轰轰不绝,宋代诗人白玉蟾直言它:“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古”。奉化千丈岩飞瀑,水声如长空雷鸣,震天撼地,正如唐代曾巩所描写的“玉虬垂处雪花翻,四季雷声六月容。凭栏未穷千丈势,请从岩下举头看”。天台石梁瀑布喷涌而下,“昼夜起风雷”,难怪南宋陈知柔直呼:“巨石横空岂偶然,万雷奔壑有飞泉”。在金华冰壶洞瀑布,可闻水石相撞,轰轰作响,正如诗人所描绘的“银河倒泻入冰壶,长有惊雷阵阵呼”。黄河壶口瀑布浊浪排空,急鼓奔雷,声震十里,清代崔光笏的《壶口》诗:“禹功疏凿最先径,一线奔流若建瓴。石堑横分薄烟雾,天瓢倒海吼雷霆。”让人心怀随之激荡。一首题于黄果树庙壁的咏瀑诗:“轰轰雷鸣应千里,滚滚银涛乱山中。”似乎听到了黄果树瀑布声如雷轰骤坠,震天撼地的磅礴之势,尽情道出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瀑布之美在赏其形。它随着地形的不同以及水源流量的大小形成不同的形态,或因风作态,随意飘扬,可谓千姿百态,景象万千,如有的抛珠溅玉,散如云烟,“乱抛雪玉从天下,散作云烟到地飞”(宋·戴复古《括苍石门瀑布》);有的袅袅如练,如絮似雪,“云烟雨雪银河虹,玉尘冰彀珠帘栊”(清·阮元《大龙湫歌》);有的飞泻滂沱,雪浪翻流,“水帘横空垂不卷,万斛雪浪涌山根”(清·黄休仲《咏潮音瀑》)。在众多名瀑中,黄山百丈瀑像洁白绸带在空中舞动,美妙多姿,清代画家查士标将此优美的景色描绘得颇为传神:“倒挂苍崖百丈寒,界破青山一匹练”。雁荡大龙湫瀑布四季风姿各异,雄壮与秀媚兼而有之,清代袁牧的《大龙湫》诗:“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布兜罗绵。五丈以上尚是冰,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与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初疑天孙工织素,雪棱抛掷银河边”。诗人将眼前迷人风姿与神奇想象融于诗中,凸现了大龙湫瀑布的魅力。庐山三叠泉瀑布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宋代诗人刘过在《在叠泉》诗中,出色地描绘了它的美:“初疑霜奔涌天谷,翻若云奔下崖宿。散为飞风飕轻烟,垂似银丝贯珠玉”。唐代诗仙李白笔下的瀑布,神韵万千,飘逸多姿,神秘柔媚中透出一股阳光之美,其中《望庐山瀑布》堪称咏瀑布诗之千古绝唱:“日照香炉香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用寥寥二十八字,将庐山瀑布的神韵刻划得入木三分,勾起了人们对瀑布无限的情思。
“春夏秋冬变态多,风晴雨雪奇景浓。”一些瀑布景色因季节、昼夜、晴雨等变化而不同。唐白居易有“天台山上月明前,二十四尺瀑布泉”的诗句,极言月夜观瀑之妙。元代诗画家赵孟浠吟咏庐山三叠泉诗:“飞帘如下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宛如一幅月下赏瀑图,大有梦幻般的深秀清幽之美。瀑布如遇阳光斜射,虹霓时现时灭,又是另一番景象,唐代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诗:“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展现了阳光照耀下的瀑布潇洒绚丽,清秀妩媚,让人沉醉迷恋。明代陈维藩在《壶口秋风》诗中咏道:“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诗人用生花的妙笔,渲染了壶口瀑布溅起的水雾在阳光下形成彩虹的瑰丽景象,虹霓隐现,空灵神秀。
篇10
由古至今,古诗三百首一直是我们中华人民的骄傲。每一个国家都十分羡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渐渐把这些中国人的骄傲——古诗,忘记了。虽说小学课本上也有古诗,但是,一本书上又有几首古诗呢?有些人,虽然还记得一部分,例如:春晓、鹅和一些幼儿园小朋友都会的古诗外,那些含有深刻道理的古诗有谁会记得呢?人们不但不记住这些传统的文化,还把这些含义深刻的古诗改写,就拿“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来说吧,一些不理解古诗含义的人,居然把这首诗改成这样:火烧烤炉升香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兜里没有钱。虽然我刚刚听时也觉得挺好笑,但是笑过后,我却觉得这简直是侮辱了古诗,李白把这首诗写的那么好,那些人却把飞流直下的瀑布水比喻成口水,就算不是侮辱,也恶心。
这些人只是初级性的改写,有一些不良少年,还把古诗的词改的不堪入耳,完全是对小学生的身心进行影响,把好学生都教坏了,差生更加不用说。如果他们把古诗的词改掉,但是也是含有教育意义的话,我是百分之百的赞成,因为那些古诗都是古文,一般人很难理解;但是改成现代文后,对人们理解也有好处。可是那些可恶的人,不仅仅把古诗的词改了,而且改的并不是对我们有益的。这种行为是不可以原谅的,他们改掉古诗是对我们中国的古代文化的藐视,对我们中国古代文化的不敬。难道这些人可以饶恕吗?
对于这种人,我们不应该理睬他们,更加不能学习他们。听到他们说时,应该对他们进行批评,不应该笑,这样会使他们更加猖狂,继续为得到那种没用的虚荣而继续改写古诗。所以,我们不仅要从自己做起,还要告诉别人,不要这样做。让古诗“变味”的机会再少一个。
我希望古诗不要继续“变味”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目睹我们中国的文化,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来为这伟大的传统文化而骄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