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荷塘月色范文

时间:2023-04-03 16:20: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朱自清荷塘月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朱自清荷塘月色

篇1

一、清幽朦胧的画面美

作为现代散文文学史上的著名代表作品,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朦胧、清幽的美丽意境。朱自清先生在文中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众多的景物,所有的景都汇聚成了一幅幅如诗般美丽醉人的画面,赋予了读者无尽的想象与美的体验。

首先,第一幅图画可以表现为月色下的荷塘。在朦胧的月色下,清幽的荷塘里“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叶子和花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着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短短几句话,作者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由静到动的月下荷花图景。我们可以自然地在脑海中形成美好的画面:在一轮清丽的满月光辉下,宁谧的池塘里亭亭的立着碧绿的荷叶,在荷叶的中间零星的点缀着各种形态的荷花。微风拂过,满塘的荷叶荷花随风摆动,在荷塘上形成了一道道凝碧的波痕。仔细品读与回味,脑海中自然升起的一幅美丽画面,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其次,第二幅图画可以表现为荷塘上的月色。作者朱自清在文中描绘道“荷塘的上空,月色如流水一般倾泻在这一池的荷花与荷叶上……叶子和花也如牛乳洗过一般。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薄云笼罩,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林落下斑驳的黑影,也留下杨柳稀疏的倩影…………”在描写荷塘上空的月色时,作者通过颜色的深浅对比来突出月色的静谧与朦胧。“青雾”写出了萦绕在池塘间雾气的朦胧绿色,“牛奶”显示出了月光如凝脂般的乳白,“斑驳的黑影”突出了树影下光线明与暗的交错。作者运用了色彩的对比与融合,给我们读者展示了一幅朦胧的荷塘月色。

最后,第三幅图可以表现为采莲图。作者在为我们展示了荷塘月色的美景后,紧接着带领我们转入到“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伴随着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作者为我们创造了一种美好采莲的意象:小船轻轻飘荡在荷塘里,艳丽的少男和美貌的少女默默传情,无论是采莲者还是观赏者都是无比欢愉与高兴的。一幅美丽的采莲图便欢快地跃然纸上。

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无论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还是采莲图,它们的色彩或明或暗,且对比鲜明富有特色,耐人回味。

二、精巧细腻的语言美

《荷塘月色》的语言美体现在多个方面,作者不仅用了清新明丽的语言来对景物进行刻画与描绘,而且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将景物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鲜明独特。

首先,朱自清先生在对荷塘景色进行描写时运用了大量了大量的比喻手法。比喻手法的运用,能够让所描写景物更加生动形象,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和谐美感。作者在对荷花进行描写时说道:“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作者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将荷花比作“明珠”、“星星”、“美人”,由此来衬托出月光下的荷花闪亮、晶莹、娇羞美好的特点。作者抓住了月光下荷花的特点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将荷花比喻成不同的美好事物,给读者不同的感受与审美体验。紧接着作者又写道“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似的梦。”作者又将月色下的荷叶与荷花比作如同在牛乳中洗过一般,好像轻纱般的梦一样轻柔朦胧,赋予了荷叶与荷花一定的动态美――如梦般朦胧轻柔。

其次,朱自清先生运用了新鲜别致的通感从多个角度展示荷塘的美。在通感的运用上,作者采用了嗅觉、听觉、视觉的相互转移沟通,使读者能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去感受这诗情画意般的荷香月色,给人以独特的艺术审美感受。例如,文章中写道:“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作者将视觉上的光和影转移到了听觉上的梵婀铃奏出的名曲,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将视觉上看到的光与影转化为听觉上的音乐旋律,在运用通感的同时也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化静为动,化无声的景为有声的乐,两者的对比与烘托为文章创造了一种朦胧、和谐的美好梦境。

最后,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运用了大量的叠词,叠词的使用不仅让语言变得更加柔美,而且使文章在写景状物的过程中充满了无尽的诗意与音乐魅力。如作者在描写荷叶时,用到了“田田”、“层层”,凸显了荷叶的密集与层次;在描写荷花时,用“亭亭”写了荷花出水的姿态,用“缕缕”写出了荷花的淡雅清香。这样一连串叠词的使用,使得描写景物的手法和谐流畅,表现手法亲切、可爱。从而反映出作者对荷塘的深切喜爱。

篇2

一、特定时段的情感栖息地

在《荷塘月色》文本中,朱自清的妻(此指武仲谦)的表现颇令人费解。武仲谦在文本中出现两次,即开头的“迷迷糊糊”和结尾处的“妻已睡熟好久了”。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独自“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妻“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朱自清独自一人走着“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阴深深的、怕人的、幽僻的路,妻没有相陪。妻在文中出现,仿佛陌路人,岂不令人不解?

清华园的美世人皆知,民国教授的待遇无人不羡。身处其中的朱自清,美景在旁,却“心里颇不宁静”,独游荷塘,何故?历来解读《荷塘月色》的文艺评论家们为此找的原因多是:1927年发生的事件,让朱自清内心郁结。文艺评论家们总是习惯于从社会背景去找寻原由,从阶级情绪出发探寻事件背后的真实。而唯独不愿“委身下蹲”,看看走路时究竟谁光脚谁穿鞋。

朱自清在《择偶记》一文提到,妻子是个乡村医生的女儿,朱自清和武钟谦像从前的人一样,是通过盲婚哑嫁结合的。作者在《给亡妇》中写道:“我知道,你第一惦记的是你几个孩子,第二便轮着我。”朱自清对妻子的不珍惜甚至不满在《给亡妇》中多处可见:一、妻子连续喂乳四个孩子,体弱不堪受累,朱自清并未进行实质性的干涉。二、第一年朱自清在北京的时候,家里来信说妻子待不住,常回娘家去。他动了气,马上写信责备。妻子覆信解释,说家里有事,不能不回去。从此他再没给妻子写过信。三、妻子生病的时候,自己却烦躁。后来妻子患了肺病,本可以安排疗养,他却以妻子“舍不得钱”和“丢不下那份儿家务”为由推搪,把妻子送回老家,直到妻死去。

朱自清的生活以灰色基调为主,难见明快,诚如朱光潜在《敬悼朱佩弦先生》一文所说,朱自清“至性深情的背后也隐藏着一种深沉的忧郁”。他自己在《论无话可说》中也说,“我觉得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我的颜色永远是灰的”。能否这样理解,由于妻只是一个为孩子和家庭活着的生育机器和老妈子;由于妻没有像陈竹隐(朱自清的第二任妻子,齐白石老人的得意弟子)那样的才情,无法真正进入朱自清的世界,夫妻之间缺乏心有灵犀的情感沟通。在这种情况下,朱自清排泄情感的方法之一就是独自一人苦闷地夜游荷塘。荷塘在特定时段成为朱自清排泄情感的最佳场所。

二、“意恋”生活的灵魂自留地

台湾著名学者、诗人余光中曾在《论朱自清的散文》中指责朱自清描绘女性意象“浅俗轻率”,“会引起庸俗的联想”,说这是作者的一种“意恋”,“甚至流于,是压抑了欲望之浮现”。 余光中的指责虽然有些过头,却也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朱自清在荷塘边浮想联翩的原由。

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是荷塘上的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月’荷花别样‘白’”。 朱自清独游荷塘,自赏风月,耳中飘荡的是歌舫的清音,眼中浮现的是亭亭的、出浴的美人。满纸不是就是歌妓,文中所引之词也逃脱不了艳词《采莲赋》、《西洲曲》。朱自清荷塘边的观感与宋朝的杨万里迥异,与传统士大夫观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大有不同。为何?答案或许就在朱自清《女人》一文中:“我所追寻的女人是什么呢?我所发现的女人是什么呢?这是艺术的女人。”由此看来,如果不是朱自清对女性情有独钟,对女性怀有一种“神爱”,何以会在《荷塘月色》中创造出众多女性形象?

据吉林师范大学杨朴先生考证:“《荷塘月色》中,朱自清把潜意识的美人原形和投射在了荷花的意象上。采莲实质是一种文化仪式,一种野合风俗,一种浪漫游戏。说到底,采莲是为了爱情,为了。”杨朴先生在《的精神分析》一文中着力阐释了《荷塘月色》对这种古代文化的延留:“以性换情,从而使性掩藏到象征的背后,这是一种对美人意象的幻梦位移。”倘使杨朴先生的立论成立,那么,我们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女性怀有一种“神爱”的观念深入朱自清灵魂深处,荷塘俨然成为朱自清的灵魂自留地。

然而,现实中的朱自清是认真而拘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中记录了他与俞平伯同泛秦淮河,与秦淮歌妓交往的情况。俞平伯“因为我有妻子,所以我爱一切女人”,同情、脱俗、泰然处之。而朱自清既受内心“道德律”的压迫而拒绝了女性的诱惑,但同时又陷入了情感的困惑之中。于是“觉得很怅怅的,于我自己,更有一种不足之感”。神爱那些女人的朱自清,在社会“道德律”的压迫下,也就只能曲径通幽,借幻觉和想象,在荷塘深处为自己的灵魂留一处自留地。

篇3

关键词:白话文;文言文;教材

现当代散文起始于著名的,同文言散文相比,现当代散文充溢着强烈的时代特色,民族气息与生活气息浓郁,在一个多世纪的散文创作中,抒情、言志、写人、哲思等散文形式迅速发展,真实地反映了时代下民众的生活状态,散文作者习惯用内心的真实情感来打动读者。

一、现当代散文概述

随着白话文的产生,通过有志知识分子对白话文的不断推广与应用,作为学生学习知识与认知世界的教科书,白话课文的选择成为教材编辑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现当代散文是白话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编辑者通过教材,让现当代白话文展示在高中学生面前,并且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相比起文言散文,白话散文清新的语言风格深受学生喜爱,白话散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

现当代散文的诸多特色让其成为传统语文课本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材在高中生的生活与学习中起着塑造思想的重要任务,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现当代散文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学生阅读语文课本中的现当代散文过程中,作者的个人风度跃然纸上。

文学界与教育界对现当代散文的文学样式有着不同的评论与阐述,现当代散文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高中语文教育带来了特殊的作用。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影响下,不同版本的教材同时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就拿人教版的教材举例,分析现当代散文对高中语文教育作出的突出贡献。

二、《荷塘月色》简析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为例,作者朱自清先生时任清华大学教授,《荷塘月色》成功地描写了月色下的精致荷塘,朱自清先生在散文中成功地添加运用了自身的情感,通过比喻、通感、叠字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应用,让《荷塘月色》全文语言用词典雅,作者将荷花比喻为明珠,星星与美人,巧妙地雕琢出月下的荷塘晶莹剔透与纤尘不染的美好品质。

朱自清先生对于《荷塘月色》的描法独具匠心,文章的主题虽然着重于景物的描写,但文章因情而起,感情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让所有阅读过《荷塘月色》的作者,看到了朱自清先生蔓延到荷塘中的忧伤。

参考文献:

[1]黄薇.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现当代散文选文的比较研究[J].河南大学,2012.

篇4

关键词:自我写实;细刻深刻;朴实优美

凡是具有现代文学常识的人,谈到中国散文总会提起朱自清先生。他是我国“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散文作家之一,他对中国白话散文的发展、成熟作过相当而又执着的多方面的探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提倡写实,表现自我

朱自清先生是文学研究会早期的重要成员,他十分欣赏文学研究会那种“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所以他的前期散文创作的活动,都以现实主义原则为指导,还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提出了不少关于散文创作的见解。

为了贯彻写实的主张,朱先生要求深入观察生活,体验现实。《山野掇拾》一文中,他谈到“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并且进一步说明:“他们所以于每事每物,必要拆开来看,拆穿来看;无论锱铢之别,淄渑之辨,总要看出而后已,正如显微镜一样。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独得的秘密!”从中可见,他那种观察、体验现实生活的严肃态度。众所周知,有人曾怀疑《荷塘月色》中“月下是否有蝉声”,朱自清为此请教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自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这足以证明他的“尊重生活,尊重现实”这条原则,既用以教人,也用以律己的。

二、题材广泛,情感丰富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因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取材十分广泛,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且在不同题材的散文里,抒发了自己不同的感情。一是社会类的作品,具有真实感,给人以思想、心灵上的震撼。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通过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小女孩被廉价贱卖的事件,并以种种设想预测了她将来不幸的命运,对社会的残酷不仁提出血与小泪的控诉,篇末发出了“这是谁之罪呢?这是谁之罪?”对制造这一悲剧的社会提出了抗议。表达了对被侮辱、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

三、表现手法,独到有力

(一)精雕细刻,细针密线

由于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细,体味细,因而文章写来也呈现细的特色。《荷塘月色》采用的工笔,描写非常细腻。在写荷塘月色时,先写荷塘,抓住典型景物,从荷叶、荷花、荷塘上的风,由风送来的荷花的香,微风通过荷叶的风致,荷叶下面的脉脉的流水等各个角度来写,观察细致,针线很密。写荷花:连用五个比喻,作者在写月色时,正面描写结合侧面烘托,从塘面的雾,塘里的荷叶、荷花,周围的树影等各种角度来烘托。这样,通过一番细针密线的描绘、渲染,把作者所能领略到的美的境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二)简炼深刻,平中见奇

《背影》一文虽是怀人之作。没有给读者提供多少广阔的现实生活的画面,但从作者家境的变化,父亲老境的颓唐,父子为生计各自的奔波,我们不难窥见旧社会中下层知识分子生活的动荡不安,以及灰暗的世态造成的心理压抑,可以说,通过一个简单的人物形象。反映出了当时整个灰暗的世态。

四、平中见奇,严谨布局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结构布局,都严谨精美。这也是朱自清为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熟所作的一个努力。《春》作者抓住了春景特点。有层次地描绘春景。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开头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中间是美好的春景画面,最后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赞美春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深化题旨。如果我们对《背影》的线索作再深一层的发掘,就可以看到,《背影》除了一条有形的明线“背影”外,还有一条无形的暗线,那就是“父子深情”。《背影》写的虽是背影,但显出的却是正面。流露的是真情,透过背影,可见那正面的慈祥容颜。可感那心底的滚沸人情,“背影”里凝聚着深沉淳厚的父子深情。《荷塘月色》则以一路行去为行文线索,从小路到荷塘到伫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使各层情景得到步步深化,使内心感受得到充分展示,加上一首一尾,自然呼应,都显示出结构而布局上的严谨精美,为细致的描写和简炼的表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功地表达出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复杂情绪。同时,从各篇的布局中都可看出,有些部分精炼,有些部分松动,精炼和松动互相配合,做到疏密相间,呼吸自如,更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结构上严谨精美特色的高度表现。

五、语言风格,朴素优美

散文是语言艺术。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第一要素。”对于散文更特别突出。朱自清先生散文的语言成就在现代文学史上是极负盛誉的。叶圣陶曾经说过:“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是口语,朱先生是应该首先被提及的。”《朱佩弦先生》。这主要就朱先生早期散文的朴实而言,朱先生自己也以口语化的语言为贵,认为“用笔如舌”是文章语言的极境。在这点上,《背影》上那自然朴实、简洁传神的语言正是一个突出的代表。

篇5

本课堂设计的《荷塘月色》是在高一展开的,这是一个普通班级,整体基础不太好。这是我设计的一堂“家常课”。本课堂旨在介绍散文的欣赏方法,体验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的特色。在本次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就阅读和作者行文意图等方面展开讨论话题。教学中,我就学生关心的话题作了解答,并带领学生正确思考和解读这篇散文。

二、教学主题

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时,明确自己的思路,就是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心路、散文特色和散文特殊之处,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学习优美散文的写作方法和结构。

三、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荷塘月色》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摸语言”,过去总是老师在揣摸,学生在接受,学生实际并未调动起来,所以我试图通过学生的品读让学生自己来感知品味。

我准备了配乐朗诵的录音,旨在通过录音范读让学生“走近”荷塘,而在进入教室后改变了主意,与其通过录音,干脆先让学生自己诵读。于是在交待散文的特点和结构之后,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朗读。

我随机点了一个学生的名,让她朗读全文。这个学生朗读能力在班上是教好的,但朗读之后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原因还在于没有体现出朱自清先生的情感。接下来,我播放了录音,有比较才有鉴别。让学生比较录音与那位同学在诵读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然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录音中有的读得轻缓,有的顿挫?”

随后,学生甲答:“这样更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

我顺势提问:“体现什么情感?”并强调,学习散文,把握作者的情感正是散文整体感知重要的一环。

“作者的心里不宁静。”学生乙说。

学生丙不相信的神态:“可是荷塘的月色是宁静的啊。”

“但是,作者分明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啊?”我提示。

几个学生争辩:“朱自清只在文章第一句交待了自己心里不宁静,而描写的景色都是宁静的。”

我又问:“者为什么要写自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且是在文章的第一句?”

这时,学生们陷入了沉思。继而开始了讨论。

一个学生突然说,“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他是看着参考书说的。现在各种参考书很多,我以为参考书在学生中的大量使用有部分原因是对课堂教学的不满,与其禁绝不如好好引导和鼓励。

我问道:“为什么它是文眼呢?”

这个学生只顾埋头区看参考书。我没有让他再念参考书上的现在答案,更没有阻止他别看参考书,而是表扬他能够去查找资料是主动学习的标志,告诉学生重要的是要自己理解,自己要主动学习,不能被动学习。此时,教室里一时也有些沉闷。随后启发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去理解,引导他们发散思维。

四、教学中讨论结果

我又提问了几个问题。例如,朱自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表现的情感是矛盾的呢?作者为什么会到荷塘去呢?

“因为他心里不宁静”,“因为他想获得宁静”,“因为作者爱热闹也爱独处”……

学生的思维明显又活跃起来,思路也逐渐清晰。我又问:“那么作者有没有获得宁静呢?”

“老师,请问,作者为什么心里会不宁静呢?”那位朗读了课文的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趁势说到,我就这一点带领学生就课文展开了学习。

五、分析与反思

本堂课我先让学生自己朗诵,再放录音的突然转变,我发现我的教学理念正在发生变化,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由于我的工作经历不长和工作经验不足,“让学生动起来”并不容易,于是探索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极为重要的。我以为有这几方面:一是学生思维的“动起来”;二是就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对症下药;三是让学生去整体感知,及时点评和引导。

在问题的设计,如果说满意,我在备课时,特意准备了多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是紧紧围绕散文《荷塘月色》的,并且结合朱自清先生的写作背景和人生经历展开。当然,有些问题是顺势而提,是学生在帮助我提问,言传在意会之后,重视了学生的感受和体会,但也是这里让我感到一些不足,问题基本上是我提出来,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

篇6

朱自清出生时,作为坡铁杆粉丝的父亲朱鸿钧从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得到灵感,给孩子取名“自华”。朱自清的祖父和父亲在江浙一带做个小官,家道算是小康。朱自清5岁时,全家迁至扬州,在这里他度过了青少年时代。

朱自清自幼在私塾受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考入扬州两淮中学,毕业时被授予品学兼优奖状。1916年夏,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寒假,他遵父母之命回扬州与扬州名医武威三先生的女儿武钟谦完婚。这年冬天,父亲赋闲,原本较宽裕的家庭经济逐渐拮据,他自觉应当尽早分担家庭责任,遂改名“自清”自励。“清”者“清账”、“清偿”、“清楚”也。后来,他跳级报考北京大学本科,1917年被录取为哲学系的学生。为激励自己积极进取,取《韩非子・观行》中“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的典故,为自己取字“佩弦”。他进入哲学系后加倍刻苦,于1920年提前毕业。

与清华的半生缘

1925年清华学校设大学部,经俞平伯推荐,朱自清当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并任中文系主任。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如今校园中的自清亭、朱自清塑像,记载了他作为学者、教育家的一生,也是其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写照。朱自清短暂的人生中,近一半的时光是在清华度过的。

在水木清华荷花池北畔,已有一道粗裂纹的朱自清汉白玉雕像,面对着一塘荷花若有所思。在荷花池东畔,有一座古式四角方亭,原名“迤东亭”,1978年为纪念朱自清,改名“自清亭”。因亭子设于此地,很多人误以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亦源于此地,但其实《荷塘月色》的“原址”在近春园荷塘的西北隅。1927年夏,朱自清夜赏这片荷塘,写下了《荷塘月色》。现在近春园东山建有“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

这里处处都留有他的痕迹。朱自清在此任教时,曾经居住过清华古月堂、南院(照澜院)18号、西院45号、北院9号和16号。

建于清道光二年前后的古月堂,应该算是简朴的朱自清住过的最豪华的宅子了。古月堂的垂花门,至今保存完好,院内的松树掩映得院子更添了几分神韵。这古建庭院最初为清华园园主的书房,朱自清《背影》一文,就在古月堂润泽的灯光下写成的。

离开古月堂后,朱自清迁至南院18号单身宿舍,与陈寅恪等为邻。南院建成于1921年,由10所西式丹顶洋房和10所中式四合院组成,是清华以前的教授住宅群。1934年以后改称旧南院。1946年抗战胜利清华复校后,由朱自清提议将“旧南院”的称呼按谐音改称“照澜院”。如今的照澜院18号,成了个眼镜店,眼镜店店主应该也想不到,在这些灰色老房子里藏匿着清华厚重的历史吧!

1927年初,朱自清将妻儿接到清华园,迁居至西院45号。那是一大片爬满南瓜藤、边上种了菜的青砖老房。西院于1924年和1933年分别落成,是清华改办大学和作为国立大学迅速发展时期建成的教职员住宅区之一。这里原本坐落的是一片整齐的平房,散落着几十户院落。一座座不起眼的房子里,曾经居住和聚集着许多清华名人,可以说它是清华历史的见证。

1933年1月,朱自清一家搬进北院9号,后又迁往北院16号。1948年,他离世之前,一直住在北院16号。

寻找朱自清住过的北院,如今已基本消失,竹林深处的遗址,只剩一块石碑诉说着北院的历史。北院16号是北院唯一保存下来的老建筑,位于北院东南角,现在是清华大学物业管理中心。北院住宅区建成于1911年,与清华学堂同期,是清华最早的教员住宅区。2000年,清华在北院遗址的基础上建成景区,为纪念历史,景区沿用“北院”旧称。

七次跳槽 跳进清华

任教清华之前,从1920年6月到1925年8月的五年间,朱自清走马灯般地换了七个学校,最终才跳进清华。

1920年,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经校长蒋梦麟推荐,来到杭州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对于初登讲台的朱自清,其学生魏金枝后来回忆说:“说话呢,打的扬州官话,听来不甚好懂,但从上讲台起,便总不断地讲到下课为止。由于他略微口吃,那些预备了的话,便不免在喉咙里挤住。于是他就更加着急,每每弄得满头大汗。”及至学生提问,他更是手足无措。糟糕的表现令初出茅庐的朱自清十分尴尬。一个月后,朱自清坚决要求辞职。第二年夏天,经好友介绍,朱自清回到了母校扬州省立第八中学任教务主任。朱自清虽为人谦和,但秉性耿直,到任不久便和校方发生了争执。同年9月,经朋友介绍,他来到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教书。初来乍到,他便遭遇到了中国公学的,朱自清被解聘了,之后他又回到了杭州第一师范学校。经过两年的历练,朱自清已经“渐渐为同学们所认识,成为信仰中的新人物”。

《背影》背后的故事

1928年10月,朱自清的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背影》的出版大大提高了朱自清的声望。文中那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

然而朱自清在《背影》的最后写道: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透过这段文字,不难发现,朱自清和他的父亲之前一定闹过别扭,发生过不小的冲突。

1917年,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在徐州失业后,生活逐渐困顿。朱家是书香门第,朱自清是家中长子,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

篇7

关键词:《荷塘月色》;景物描写;概括性;具体性

人们总把目光放在《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对荷叶、荷花、流水、月光等景物的细腻刻画上,但如果只是将荷花、荷叶、荷香、流水、月光等景物纤毫毕露地刻画出来,能够产生如此长久的艺术感染力吗?笔者以为分析此文,应将着眼点放在作者对景物描写的分寸把握,即景物描写以少总多的问题上。

作者这样写月下的荷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段文字散发出一种隐约朦胧的美感。那“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 “点缀”是在事物上略加装饰的意思,满塘荷叶,一层一层,荷花却很少,东一朵,西一朵,故而是“零星点缀”,即使是这样稀疏的几朵荷花,也不是竞开怒放,而是“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一个“袅娜”,一个“羞涩”,写尽了月下白荷那半开半闭的情致和神韵,在那样一个淡淡的、苍茫的月夜里,看见这样几朵别具一格的白色荷花,怎不让人感觉到它的脉脉含情、优美动人的质感呢?这样的描写不是很明快的,但却留给读者以领略不尽的意味。同样,作者对“荷香”、“流水”的描写也有与此异曲同工之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清香不是扑鼻而来的、浓得化也化不开的香气,而是丝丝缕缕,不绝不断,作者用了一个奇特而又再恰当不过的比喻“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个比喻将微风中荷香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的特点表现无遗,歌声来自“远处”,又出自“高楼”,虽然听不真切,却会断续传来轻音。与此相类似,风是“微风”,清香成缕,虽不甚浓烈,却能不时闻到,正是这一缕飘散远逸的清香,造成一种耐人寻味的美感,“零星点缀”的“白花”,若有若无的“清香”,苍苍茫茫的月夜,这样的氛围像极了一首交集着淡淡喜悦、淡淡哀愁的温柔的小夜曲。这样的环境中,还有一泓只可感觉不可看到的“脉脉的流水”,静静地藏在“叶子底下”,“ 不能见一些颜色”,多么神秘、幽玄的情调啊!

昔人讲究“为情而造文”,正如王国维所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朱先生写此文时,正值大革命失败之际,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彷徨苦闷却找不到出路,故而“心里颇不宁静”,心境如此,自然会想到要排遣一下,于是就在一个静静的月夜里,散步到了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塘边,那么作者要表现的,正是那种找不到出路、压抑已久而又暂时得到排遣的淡淡的哀愁和喜悦,全然不是那种痛快淋漓的大喜大悲,而是一种“苦中作乐”,这“乐”当然不比平常的“乐”,必然受到“苦”的制约,所以朱自清的喜悦不是浓浓的、明快的,而是淡淡的、朦胧的。应该说,优美的荷塘上面那一层朦胧空蒙的情调,是与作者的心情相一致的。

那么,为什么月下几朵半开半闭的白花,一缕若有若无的清香,一泓脉脉的流水,会产生如此不凡的艺术感染力呢?

这便是前文提及的景物描写的分寸问题, “夫言情写景,贵有余不尽。然所谓有余不尽,如万绿丛中之着点红,作者举一隅而读者以三隅反,见点红而知嫣红姹紫正无限在。”〔1〕艺术创作要有想象,想象必须“超以象外,得其环中”〔2〕,让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飞越事物的表象。散文对生活的反映要做到“有余不尽”,对所反映对象加以取舍,该藏则藏,该掩则掩,而不可纤毫毕露地将细节一一罗列出来,唯此方能使所描写的对象耐人寻味。朱自清对荷花、荷香、荷叶的描写便深得其妙,总让人觉得还有无限事包含其中,欲说说不出,想却想不尽,作者就是要通过以少总多的艺术概括,创造出余味无穷的艺术境界。 转贴于

由上,朱先生《荷塘月色》一文的奇妙之处在于其对景物描写的恰到好处的分寸把握上。前人论诗讲究 “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几风雅;下语六分,可追李杜”〔3〕,讲究“语少意多,有无穷之味”〔4〕,无疑这“十分”、“ 三分”、“ 六分”和“ 少”、“ 多”即指“适当限度”,但文学描写毕竟不是一个简单的指标指向问题,不是随便抓住一两样景物,信手写上几句就可达到“适当限度”, 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分寸。把握不好,可能会出现“语少”而“意”未必“多”,“ 举一隅”而读者未必“以三隅反”。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适当限度”,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分寸,从而收到“用意十分,下语三分”、“ 语少意多”的艺术效果呢?

笔者认为,文学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必须达到概括性和具体性的辩证统一,方可能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一、概括性指所描写的景物具有共性、必然性,能够启发读者的联想。正如前引钱钟书先生所言:“见点红而知嫣红姹紫正无限在”从这一点红中已经衬出满园春色来了,自然会使人想起万紫千红的景色,所以说“知嫣红姹紫正无限在”,足见“点红”是具有共性,能启发读者联想的东西。概括性的景物不仅能表现时间、地点、气候、环境,还可以表现共性的思想感情。还以《荷塘月色》为例,前文谈及先生笔下“月色下的荷塘”,恕不赘述。这里我们再看“荷塘上的月色”: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像牛奶洗过了的花叶,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一切都是隐约朦胧的,更有“蛙声”、“蝉声”的衬托,“睡眠”、“小睡”的比喻,情与景交融在一个“淡”字上,创造出了一个无比美好的艺术境界。

这种美好正是朱自清那“说着不想说的话和做着不得不做的事”的现实生活中缺失的。所以,感动朱自清的不是荷塘,也不是月色,而是荷塘月色下美好宁静的气氛。当然,这些并不能解决朱自清的实际问题,但是至少可以平息他内心的烦躁,所以,荷塘夜行后回到家的他,已经不是那个心情烦躁的朱自清了。因为烦躁,而想到排遣;因为自然景色的美好,而暂时陶醉其间,忘却现实中的无奈和不堪。这难道不是一种带有共性的普遍的思想情绪吗?

二、具体性指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个性、偶然性,能够限制读者的想象。比如“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颜色不须多”这两句诗,如做一般的理解,或者想象成牡丹花,或者想象成月季花,只要是春天的红花,都可以引起联想,但作为一句咏物诗却忌讳这么理解,从资料证明,这两句诗是写石榴花的,这就有了具体性了,再不会想象成别的花了,我们脑子里唤起了这样的形象:在浓绿的石榴丛中,刚刚开了一朵鲜艳的红花,带着盎然春意和无限生机。同样,《荷塘月色》如果只泛泛写了荷花、荷叶、荷香、流水、月光等,我们便只知道是写荷塘,而荷塘有什么特质,什么心境下的荷塘却不得而知。朱自清笔下写的是“层层的叶子”、“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白花的情态是“袅娜”的、是“羞涩”的,而“缕缕清香”有如“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若有若无,更有“脉脉的流水”,静静地藏在“叶子底下”,“ 不能见一些颜色”,这便将景物锁定在一个作者特定的心绪下,即大革命失败之际,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压抑已久而又暂时得到排遣的淡淡的哀愁和喜悦,而不是那种痛快淋漓的大喜大悲,这种喜悦是淡淡的、朦胧的,蝉声都可以把它冲得无影无踪。这就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带着他特有背景和特殊个人感情的“荷塘月色”。如果没有具体性对于我们联想的限制,则作品很容易成为概念化、抽象化的东西,而缺乏感人的力量。

事实上,上述二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本文只是为了说明方便把它们分开了,“三分”也好,“ 六分”也好,既是具体的,又是概括的,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既能启发联想,又能限制联想。这就是景物描写的分寸把握问题。

参考文献:

[1]钱钟书.《谈艺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

[2]司空图.与极浦书。

篇8

关键词:散文 描述 感悟 语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7.6

什么是散文语言?散文语言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内心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语言形式。曾经有文学评论家说 :“说到底,散文就是一种味道,精神的味道,以及文字的味道。散文就是通过自己独有的语言方式把它背后的味道传达出来,如果没有语言个性,散文就没有多大的价值。”因此品味散文的语言,就要走进散文的语言世界,才能真正了解散文。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描述,还要认真评为作者通过语言所表达的内心感悟。

散文语言以散见长,但却“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就散文得取材而言可以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也可以发表议论,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都是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散文语言散中见长,清新自然。散文语言具有朴实、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它不刻意雕饰而缺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散文语言经过内心情感的陶冶锻炼,具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

一、修辞多样,用词灵活

(一)叠字叠句,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法。巧用叠词是朱自清散文的一大特色,在先生的笔下,一个个看让人毫不起眼的词语都能运用得恰到好处。而将词用得最传神的当数《荷塘月色》了。“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 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反映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平实自然的叠词,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相信读过朱自清先生的作品的人都深有体会。“阴森森”的小径,“淡淡”的月色,以寂静的氛围,衬托出作者淡淡的哀情。真是所谓“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啊!“悄悄”出门,“轻轻”进门,反映了作者不影响家人而放轻动作以及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让一字一句都令人回味。“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薄薄”二字,写出了雾的轻飘,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气氛。细细品味朱自清散文,散文中富有特色的叠词使用,使他那精雕细琢的作品更添光彩,使他的作品的文学艺术形象更上一层楼。叠词不但把静态的景物写实了,而且把动态的实物写神了,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读起来音节和谐,琅琅上口,再三品味,词简意深。一组组叠词的巧妙运用,使得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妙笔生花的奇美功效。

(二)比喻:它是人们说话和写作时使用最普遍的修辞方式。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比喻,大都是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出神入化的。他很少用别人的比喻,而是在仔细观察生活的基础上,选择别开生面的角度,巧妙地抓住客观事物的相似点,给以新颖的设喻。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有这么一句“叶子出水很高,象婷婷的的裙”,看似平淡无奇,可在先生的笔下,却可体味到一种不同寻常的修辞韵趣。当我读到此句时,自己心中那种长期对荷叶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豁然冰释。先生把“出水很高的荷叶”比作姑娘在跳舞时张开的鲜艳的舞裙,不仅突出地形容了荷叶又圆又大,而且显现了荷叶舒展着,摆动着的姿态,仿佛凌风飘举,翩翩欲舞一般。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荷叶罗裙一色裁”的画面。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三、朴素又创新

“真挚朴实”是朱自清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朱自清为人正直、淳朴,他的文章也散发出率真的气息。朱自清有许多记人记事的作品,大多写亲友的交往,家庭的琐事,这些平凡无奇的小事在朱自清朴实无华的笔下真实感人,催人泪下。比如,《背影》里的父亲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在为“我”买桔子回来过铁道的时候,“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普通的老人的背影,看似平常,但在平常中孕育了深厚的父子情深,多少年了,无人超越,不知道感动了多少做儿女的人。类似的篇章还有很多,它们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有人说: “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 这是先生散文的一大重要特点。这在《荷塘月色》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如早春晨曦,如夏日凉风,如晚秋山泉,如寒冬骄阳,给人以无限清新自然的感觉。先生喜欢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写景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善于以精雕细刻的工夫,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正像他在探讨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时所说的,“‘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为艺术风格,学习朱先生的散文,在欣赏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散文意境的同时,感受生动绝妙的语言艺术描写。因此散文的Z言优美,隽永,生动,要通过默读,朗诵,结合语境推敲字句,辨析词义,体会词语感彩等多种途径,反复体味其语言,随处留心玩味佳语美句的妙处,这样才可以在锻炼对于语言感受能力的同时,获得精神的充实和享受。

参考文献:

[1]李广田:《〈朱自清选集〉序》[A]第2页,开明书店,1951。

[2] 廷敬理、徐行 编写 :《朱自清散文》(上、中、下),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1994年8月一版。

[3] 佘树森 : 《散文艺术创作》,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86年8月一版。

篇9

文章一开头就点出全文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他想借游荷塘排解苦闷,于是作者从一开始就以独处的心境创造出孤寂的氛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读着读着我也似乎走进了这清华大学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赏美丽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

从中我感到了作者内心的不宁静、彷徨,我的心情也随之而波动起来。

朱自清在先诉说了自己的不宁心境后,描写了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荷塘月色,通过对传统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为排遣心中的郁闷,夜深独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个人,静静地看,悄悄地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他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并深情地发出了内心的声音:“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走着”、“走着”、“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简直就是用光与荷花美丽的画,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与描写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观月,我陶醉了……

篇10

关键词通感;比喻;移就;修辞手法;特点;

区别通感与比喻、移就的修辞手法在语文学习中经常遇到,学生经常搞不清有些句子到底用了这其中的哪种手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概念与区别方面谈谈这三种修辞手法。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的说法始于钱钟书先生的《通感》一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转移到声响上面,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无分彼此。在视觉里仿佛有听觉的感受,在听觉里仿佛有嗅觉的感受,这些就是“通感”。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是这样给“通感”下定义的:“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补充、互相转化的彼此沟通现象,这叫通感,也叫移觉。”这个定义说得很清楚,“通感”是感觉相通,即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种具体的感觉现象彼此沟通。如: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二、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如:

1.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本体:花的颤动;喻体:闪电;比喻词:像)

2.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最喜欢学舌拟声,可惜太害羞,技巧不很高明。(余光中《沙田山居》)

(本体:山谷;喻体:村女;喻词:是)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1.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林黛玉。

2.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3.表示想象。例如:一看到这本书,一切就像回到了十年前。

4.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我们班级有许多勤奋学习的同学,像王海、张明、肖兵等。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2.甲乙之间必须有恰似点。

三、什么是移就

移就又叫词语移用。它是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改变词语搭配关系的一种临时迁就,是词语搭配的创造性的运用。《辞海》注曰:“甲乙两项关联,就把原属于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于乙事物,叫移就。”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定义是:“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移属于乙印象,名叫移就辞。”

从语言的逻辑关系看,移就好像不合规范,也不合情理,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却能赋予一个词语以新的意义,比如:

1.“我的车子缓缓地驶过快乐的绿林翠木,驶过那阳光之下奇花盛开的地方。(海涅《诗歌集·抒情插曲》)”

“快乐”本属于“我”,移属于“绿林翠木”。

2.“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最和谐不过的。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朱自清散文《威尼斯》)

“节奏”“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皆非建筑方面的术语,作者巧妙地移用来说明威尼斯建筑的特点。

四、通感与比喻、移就如何区分

(一)通感与比喻

作为一种修辞格,通感常常借助比喻中明喻的形式来沟通人的不同感觉。例如:

1.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刘白羽《长江三峡》)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以上两个例句,从形式上看都很像比喻修辞格,但推敲起来又有明显不同,因为比喻的一般情况是,被比的事物(本体)和拿来作比的事物(喻体)大多是一些比较具体的事物。例如“天上闪烁的星星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老山界》)这里的本体“星星”和喻体“宝石”都是具体事物;而上述两个例句中的本体和喻体说的都是某种感觉。例句1中“雄伟而瑰丽”是写三峡风光给人的视觉感受,“交响乐”则是人的听觉感受,在这里作者将视觉转化为听觉,是由于长江三峡江流曲折、两岸山峦起伏景色秀丽,这一特征与交响乐时缓时急、雄浑壮美的特征相似;例句2中的“缕缕清香”是荷香给人的嗅觉感受,而“渺茫的歌声”则是人的听觉感受,作者将嗅觉转化为听觉,是因为荷香在阵阵微风中时有时无、断断续续,与远处传来的细柔飘忽、婉转悠扬的歌声相似。

由此可见,通感与比喻的区别,主要是看句中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是以怎样的方式构成,若是借助于联想将一种感觉转化为另一种感觉,便是通感;若是用一种具体事物来比另一种具体事物,便是比喻。

(二)通感与移就

通感侧重于表现感觉的转移,移就侧重于词语在一定语境下的替换。

我们来看下面的句子: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其中,“浓黑的悲凉”用颜色“浓黑”来修饰没有颜色的“悲凉”,大多数教师在讲解时都说是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理由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中《明湖居听书》一课的“补充知识”专门介绍了“通感”的有关知识,在谈到“形容的通感”时说:比如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浓黑”本是客观存在的能作用于视觉器官的现象,鲁迅用来形容主观感觉——“悲凉”,通过这感觉的互通,更确切地刻画出旧社会的极度黑暗,深化了文章的意境。

这里把“浓黑的悲凉”说成用了通感修辞是不正确的。根据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通感”的定义,“通感”是感觉相通,即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种具体的感觉现象彼此沟通。而“悲凉”不属于五种具体感觉的任何一种,它是一种抽象的主观感受,也即教参“补充资料”所说的“主观感觉”,显然,是不能归入通感的。那么,这里究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当然是移就。因为作者把描摹颜色的“浓黑”移用来修饰“悲凉”,从而表现作者内心“悲凉”的深重浓烈。

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句子:

1.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2.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历会埋藏着这样苍白的日子。(李瑛《一月的哀思》)

“脉脉”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谊,形容人含情的样子。这里却移用来修饰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