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鉴赏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09:3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作品鉴赏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作品鉴赏论文

篇1

一、学会鉴赏,掌握方法

文学鉴赏是开放性、研究性、创造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与素质教育倡导的突出鲜明个性和培养创新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尤其应该在传授文学知识的同时,以激情去撞击学生形象思维的火花,引发审美的创新意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打下生活体验的基础。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著名理论,他反对学科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主张教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杜威认为,学习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学习和增长才干。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今天,我们仍然借鉴这一理论,还要在此基础上锐意创新,建立完善的课程理论。文学鉴赏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形象性、实效性和创造性的五大特点,综合语言学、文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文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交叉汇合的框架,富有鲜明的创新精神。为了掌握文学鉴赏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多读中外文学名著,勤于积累,增强语言感悟,品味生活酸甜苦辣的滋味,贴近丰富的生活现实,理解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典型方法,理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创作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第一,形象思维始终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第二,联想、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心理形式。第三,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教师点拨文学鉴赏知识只是引路子。要相信学生,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来鉴赏作品,讲出真实的感悟和思想。学生独立思考,“心有灵犀一点通”,心灵感应要比教师硬灌给的知识更有价值。

二、鼓励写作,提高水平

学而不研则浅,研而不写则虚。作为文学爱好者的学生,对文学情有独钟,感悟性强,有写作欲望,有研究灵感。笔者认为,学习与写作是文学鉴赏的孪生姐妹。她们彼此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新课标把文学教育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历年的中考和高考阅读题都考文学作品鉴赏。于是,文学鉴赏能力的强与弱,水平的高与低,得分的多与少,牵动了莘莘学子的心,直接关系到考试成绩的好坏,也涉及文学教育的深层领域,体现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果。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撰写研究性小论文,这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因为撰写研究性小论文是动脑动手实践的思维能力训练,是提高审美能力的综合素质的成果。所以,笔者认为这种能力训练有助于克服学生眼高手低的通病。通过强化小论文的写作,切实提高文学鉴赏的写作水平。例如,鉴赏钱钟书的小说《围城》,笔者首先要学生到图书馆借书阅读。以“围城”为小说题目有什么深刻含义?思考,再思考,要求学生读作品,勤动脑,上网找有关评价文献,构思小论文的观点,选择作为论据的典型材料,运用比喻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充分论述《围城》命题的深刻思想内涵,阐明永恒的人生哲理。然后,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写作,从不同角度论证了题目,并研究概括了关键要点:(1)《围城》的含义是:结婚和整个人生都好比是一个“鸟笼”,好比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堡”。(2)人生也有被围困的感觉,钱钟书用犀利辛辣、幽默诙谐的笔调,描写了现代社会中的各种丑态,塑造了某类人物的畸形形象。(3)题材创新,含义深刻。小说通过对旧知识分子丑态和命运的描写,辛辣地讽刺了不学无术、精神空虚、虚伪狡诈、道德堕落的人。他们没有远大理想,一个个陷进了美丽的“围城”而不能自拔,可悲可恶。由此可见,鼓励学生研究文学名著的精彩章节,准确鉴赏主题,撰写研究性小论文,多管齐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实践充分证明,实践、思考、研究、写作有机结合,形成和谐协调的教学研究新格局,拓展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视野,必将充分发挥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提高中学生文学鉴赏的综合素质,切实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率。

作者:龙莲明

篇2

论文关健词:职业导向;文学课程;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的教学,不但要重专业、重技能,重视学生的科学知识教育;更要重素质、重育人,重视学生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同支撑,健全的教育应该是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加强人文教育,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是当今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也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方向。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以文学课程为载体,如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一、文学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职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把课程设在职业岗位的“缺口”和岗位能力要求上,重视和强调职业能力培养,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办学理念,而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人文课程的设置来完成的。其中文学课程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好途径,因为文学课程最具审美性与人文性。文学作品历来是人文精神的最佳载体,它的形象性和文学性易于学生接受。实践已证明,人文素质教育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开设文学课程。通过文学鉴赏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渗透,使学生在理想信仰、价值取向、人格道德,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通过阅读欣赏文学经典使学生重返历史,重温传统,在深深的浸润中,真正体会到整个人类生存的艰巨性和伟大性,在与经典作品的心灵交融中,使学生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多一份深邃体验、一份清明理解,从而认识自我,规划人生,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

二、文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安排

课程设置主要围绕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并成为社会合格的或优秀的公民来进行。我们的做法是:以文学为切入点,对现行的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定位。偏重从文学作品和作家丰富的人生经历中挖掘人文教育素材,以此陶冶学生性情,达到提高学生思想品位的目的;以文学史为出发点,对文学课程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从历史的角度解析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从而树立达观的人生态度;以哲学的思辨为落脚点,对文学课程的内容进行提升。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传授,培养学生仁、爱、亲、孝的生活态度。

我们将文学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而不仅仅只是一门课程来建设,把具有人文性、审美性的文学课程进行分解,分别由不同的课程来承担。该课程群目前由《文学欣赏》、《先秦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精品鉴赏》、《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精品鉴赏》、《外国文学名家精品鉴赏》组成,我们将以文学鉴赏为主体课程,以传统文化经典为主导课,以现当代与外国文学为辅助课,分别在不同的时期开设,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文学课程的组成部分

(一)文学鉴赏。这部分是主体课程,是面向高职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它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以优秀的文化遗产为精髓,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它融知识性,思想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于一体,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本课程开设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及人文素养。它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对象,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介绍古今中外的文学名家、名著及文学思潮与流派,通过对具体篇目的欣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把审美训练及人文素质教育和谐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力争做到既展示文学的生命力,又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既让学生得到审美享受,又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高尚情操的感染和启迪。教学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力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该课程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审美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本课程主要的授课形式是课堂教学,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任务是进—步培养阅读鉴赏能力,在感受、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悟性和文学素质,以文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及优秀传统熏陶、感染学生。在教学中,我们既有理论的传授,又有形象的分析,还有具体的感悟。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共析,互动性较好,发言踊跃,讨论热烈。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品读,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文学欣赏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激发了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创造精神,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表达思想,从而构建起开放灵活的思维方式。

《文学鉴赏》课程的开设,有利于落实“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标。我们立足于将教学过程与陶冶情操、引发兴趣、提高素质结合起来,挖掘优秀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情感、熏陶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先秦文学。这部分以讲座的形式开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经典文章的品读,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精髓,从中得到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这部分内容主要由三方面组成,即古代神话、《诗经》与《楚辞》、先秦散文。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第一页,从文学艺术的起源、文学体裁的产生、思想体系的形成、艺术手法的探索、文学流派的开创等各个方面来看,先秦文学都具有创始性的意义。选择这门课程学习,不仅使学生对先秦文学有个概括的了解,而且使学生受到了思想启迪和道德熏陶,懂得了一些做事之道和做人准则,增强了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三)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精品鉴赏。我们进行现代文学讲座,目的是通过对现代重要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的介绍及作品的剖析,理解他们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提高阅读、评析各类文学作品的能力;受到积极的思想熏陶,从作家笔下的人物的追求、奋斗历程,看人物的命运,让学生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转贴于

在教学上,本课程以讲座的形式,以选讲重要作品为窗口透视作家、作家群体的创作风格,点面线结合,以期让学生获得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总体性认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另外,还通过讲座提出思考题、布置书面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进一步加强人文教育。

(四)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精品鉴赏。开设当代文学名家精品讲座,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当代文学的时代精神,感受作家对社会、对时代、对人生的关注情感及强烈的责任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爱国意识等。通过当代诗人对祖国内涵诠释诗的品味,学生们能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去解读中国,更加了解了祖国的深厚文化底蕴,懂得了祖国发展历程的艰难。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更加紧密地把自己与祖国联系在一起。通过当代名家散文对人生的解读,学生们更加懂得人生的真谛,热爱人生,珍惜人生,充实人生,不虚度人生的愿望变得很强烈。通过对当代小小说的了解,学生看到了社会中普通人的本色,从小人物身上挖掘了许多闪光点,体会了做人之道。总之,当代文学接近时代,更易于学生接受,通过从不同角度对当代名家名篇的解读,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与人生,能更快地溶入社会。

(五)外国名家作品鉴赏。这部分也是以讲座的形式开设,分三个专题进行。有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笔下的“小人物”与“大主题”、莎士比亚与人文精神、巴尔扎克小说的批判现实性。

外国文学是一个庞大的文学体系,聚集了各国文学精华,值得品读的作家作品很多,我们无法多介绍,只能是对外国文学流派做个概述,介绍几个有影响及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让学生感悟。然后老师推荐一些有人文价值的书让学生课外阅读,进一步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世态人情的不同。

近年来,高职院校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而社会反映高职毕业生高学历、低规格的问题,其症结不在于毕业生专业技能的欠缺,主要是毕业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知识和素养。因此,从学生的成长、成才出发,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期望出发,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都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而文学课程就是为解决学生人文素质缺乏而设置的,它是最具人文性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的最好途径。

四、文学课程的延伸

(一)在阅读、研讨中渗透人文教育。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能够使语文课堂教学向外延伸。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人物传记、中外名著等,可以使人的内心世界产生震撼。读到生动、有趣的情节,能够体味到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思路,同时也增强了表达的信心与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帮助他们建立起平等、协助、对话、包容、独立的现念。为他们走上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校园文化建设力求弘扬人文精神,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实行开放式教育,努力营造高品味、高层次的人文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有了坚实的人文底蕴就会牢固的构筑起学生正确的精神支柱,对于学生崇高的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精神催化的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新载体,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提供大平台和新空间。努力形成良好的校园人文素质培养的环境和条件,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三)以校风、校训、人生警句为核心,彰显校园文化精神。精神文化是学校在发展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有自身特色的价值观念、认知法则、行为规范和习惯等,它由校风、教训和学风加以体现。精神文化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学校各个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健康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成为一种激发因素和原动力,促使师生积极进取,观念一致,形成合力,特别是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把校风、校训、人生警句融于新的大学精神之中。可以长出属于自己的精神之树,彰显校园文化精神。

篇3

[关键词]控制论 课外阅读 文学作品 指导调控

2006年12月,我校申报了汕尾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运用控制论对高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指导与调控的研究》,2007~3月,获汕尾市教育科研办公室立项。三年多来,按照课题计划与方案,我们作了大量的具体工作。现已进入结题阶段。兹将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验的背景

1.“大语文教学观”的要求

根据大语文教学观。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而课外阅读正是语文学习的过渡,是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和桥梁,因而它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体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相应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3.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语文学习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外阅读门庭冷落,再加上多元化时代里影、视、歌的繁荣,文本阅读面临多方面挑战。现在的高中学生普遍存在课外书籍阅读量少、缺乏老师和家长的指导、随意性很大等问题。

基于以上诸多原因,我们认为。高中阶段必须加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尤其是古今中外名著阅读,使广大高中生广吸收,厚积累。语文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二、实验步骤及成果

(一)实验步骤

1.调查分析学生课外文学作品阅读现状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学生对阅读能力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学生对阅读能力的认知程度是我们这次调查首先关注的问题。课题组于2007~4月对全校的2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课外文学作品阅读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中生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现状并不理想。表现为:阅读时间少,阅读量小;阅读内容档次不高;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分清主次

(1)教学大纲推荐(高中部分)书目(20种)。《论语通译》《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哈姆莱特》《堂吉诃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老人与海》《谈美书简》《匹克威克外传》。

(2)配合教材介绍书目。学习节选介绍全文。如学习《林冲风雪山神庙》介绍《水浒传》,学习《宝玉挨打》介绍《红楼梦》。

(3)补充介绍现当代中外名篇。钱钟书小说《围城》,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诗歌《乡愁》,舒婷的诗歌《致橡树》,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

另外,我们还结合时尚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增强学生对流行文化的“免疫力”,体会文本阅读的妙处。由电影《花季雨季》介绍小说《花季雨季》,由韩寒现象介绍《三重门》,由《人间四月天》推荐徐志摩的诗集。

3.指导学生明确阅读量和阅读时间

如果课外阅读的量过大,成为学生的负担,就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阅读量不足,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我们以语文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外阅读量为依据,“高中一年内自读五部以上的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高中三年累计的话可达450万字。我们如果每天阅读15分钟,那么每月可以阅读半本书,一年可以阅读5本书,中学六年可以阅读30本书,这样才能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得课外阅读的任务落到实处。

4.为学生举办文学讲座,指导学生组织“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研究性学习活动

为了提高我校学生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学作品创作能力,课题组郑旺吉、黄泽镍、蔡赞生等老师分别为学生举办了《人教版“课外文学名著导读”解读》《散文鉴赏的理论与方法》《中学生与文学创作》等文学讲座。均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同时,指导学生组织“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研究性学习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学生阅读课外文学作品的兴趣与自觉性,提高了学生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学作品创作能力。

5.组织学习控制论原理,具体运用加强阅读指导

控制论原本是关于生物系统和机器系统的控制和通讯的科学,我们用来研究高中生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调控与指导上,使研究过程更富有科学性。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把研究目标通过具体的研究内容体现出来,按照运筹学的观点,对事物运动的程序安排有科学的线性规划,在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指导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主要成果

1.通过开展课题研究理论探究与实际操作,课题组成员基本掌握了运用控制论对高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的方法,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加以推广。课题组成员撰写了相关的研究论文(课例)。参加汕尾市教育教学论文(课例)评选,获得良好成绩,其中三篇发表在语文核心期刊上。如郑旺吉老师撰写的《引导学生走进美丽的文学花园》荣获汕尾市2007年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2009年3月发表于《中学语文》;《浅谈散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获2009年度二等奖,2010年1月发表于《中国校园文学(教研版)》;《巧妙化用古诗名句,增强作文文化底蕴》2009年12月发表于《中国校园文学(教研版)》。蔡赞生老师撰写的《语文课中教9币的动情与传情》获2008年度一等奖,《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获2009年度三等奖。沈心燕老师撰写的《体验“四美”――鉴赏古典诗歌》获2009年度一等奖,邓瑶旋老师撰写的《古典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初探》获2009年度二等奖,林少豪老师撰写的《现代诗鉴赏教学三步读》获2009年度三等奖,黄小萍老师撰写的《谈如何培养并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获2009年度三等奖,林学辉老师撰写的《古典诗词研究性阅读教学案例》获2009年度一等奖。郑旺吉老师的文学鉴赏课《古典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寒风吹彻》分别于2008年12月和2009年11月在陆丰市高中语文学科教研会上举行公开课,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白居易《花非花》诗意探究”于2010年4月荣获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选修课观摩课二等奖。

2.通过阅读相关研究书报和上网搜索等各种途径,搜集整理了各种文学体裁阅读鉴赏理论与方法指导、课外文学名著导读、课件和课外文学名著电子书籍、“电视文学”“百家讲坛”等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视频材料,充实了高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指导教学资源。

3.实现了运用控制论对高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课题组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研究性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撰写了《郭敬明小说对高中生的影响研究报告》、《绝美之下的短暂》、《解读曹孟德》、《读书就是生活》、《纪念海子――向死而生》、《乞丐也有出头的一天》、《课文中的爱情》等读书笔记,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获得良好名次,并发表在各类报刊上。

4.实验班学生基本上实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提出的要求。学生在考场作文和课外练笔中创作了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荣获市级、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一、二、三等奖,部分作品发表在各类报刊上。

三、反思与展望

当然,在取得一些成果的同时,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同时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1.由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学生,或多或少心存顾虑,在课外文学作品阅读活动方面时间、精力、财力的投入不够,缺乏真正的自觉和热情。

2.在我们对学生进行课外文学作品阅读文学熏陶。的过程中,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审美观受到了冲击,一些“前卫”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对学生的影响都是较大的。因而在欣赏一些佳作时,学生对其中所传达的一些观点、人物的行为感到不可理解甚而嗤之以鼻,因而对这些作品失去了兴趣。这些充分体现了学生对传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不理解,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有待引导。

篇4

从高中学段来看,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过程是有阶段性的。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从高一至高三时间意义的阶段;二是指从审美感知力到理性思维及创造力的审美能力本身演进的阶段。本文要探讨的阶段既不单指时间意义的阶段,也不单指审美能力本身演进的阶段,而是二者的有机融合。这绝非是将二者生拉硬扯在一起,因为已在全国展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新教材突出了审美观照下的人文精神陶冶,把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有机整合在教材中,其注重选文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的特点,从整体安排的隐性序列上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新教材高中一年级安排的是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揣摩语言、筛选信息等阅读基本能力培养;二年级安排的是文学作品鉴赏;三年级安排的是研讨、评析。其中,不但显示出阅读能力层级的提高,而且也隐含着从审美感知力到审美想象力到审美创造力的审美能力发展的阶段。在新教材中,每年级段阅读能力层级的训练和审美能力层级的培养是吻合的,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去规划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过程。

(一)突出审美感知力培养的高一阶段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高一正是这样一个过渡衔接的阶段。在语文学习上,大纲要求学生把握内容,既要消化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还要变作者的认识为自己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从木见林、窥斑见豹。从教材而言,高一新教材“与高二、高三相对有别,既注意与初中衔接,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又为高二的文学鉴赏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1]此时,要变初中阶段较为浅显文章的学习为对内涵丰富作品的领悟,思维也由浅入深,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审美对象和更深入的审美活动,并对其感性认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感性认识的发生离不开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学生首先要对课文中意象的色彩、形态、声音、节奏等单个属性产生感觉。有了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基础,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感官形成这些感受,而对意象的认识有赖于在头脑中将其单个属性整合为统一体,才能整体把握意象。这种由单个到整体的变化,就是由审美感觉上升到审美知觉,我们称之为审美感知。

高一阶段,应利用新教材与初中衔接的优势及现代和古代散文为主体的教材资源,着力于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和情味上,逐步优化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同时强调意象各特点间的内在联系,要求学生整体地体味意象,领悟贯通整体的内在血脉,从而深入其中,舍形得神吸收精髓。让学生在课内学得整体感知的方法、习得整体感知的能力,并通过阅读教学反复印证和提高,不断扩大和充实,能自己感受文章的妙处。在起始阶段就要强调胸中有全文,根据这一整体的直觉感受,再对文章精要部分作深入探讨。只有在高一突出了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揣测、琢磨,才会在头脑中储存下大量的表象;感性认识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积累了初步的审美经验,学生才会具有审美想象的原料,才能在审美想象的工厂中加工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精神产品,并为高二的文学作品鉴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审美能力培养的高二阶段

高中三年,高二是承前启后的阶段,既是把审美感受引向深入,又是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做好铺垫,加强审美想象力成为高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高二是在高一基础上的提高。学生通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日常性情感逐渐发展为审美性情感,他们能对作品所隐含的情感和意味在审美感受中达到直觉性的把握。”[2]在全面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拓展、丰富意象的需要。从教材方面看,以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为主,兼顾传统戏曲和影视文学,选读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主要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这些全部都是文学作品,而且以诗歌、散文、小说为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性、多义性的集合体,且大都十分讲究含蓄,常常是纸短意长写而不满,或弦外有音、或思想深刻,在行文中形成了若干空白和契入点,极具有限中富含无限的艺术效果。这就为集中进行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审美想象是审美反映的枢纽,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巧妙联系同一作者的类似作品去强化感受,适当用某作家的作品来补充另一作家的作品,自觉而自然地融入自身的见闻感受,甚至是跨时空的、跳跃性地重组积累的意象以帮助学生探幽发微,形神兼备地领会作品的意象及深层意蕴。随着审美想象的丰富,学生在学习中潜在的创造思维逐渐上升到意识表层,加之审美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对作品的再创造,这就使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培养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成为水到渠成的一步。

(三)突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培养的高三阶段

随着知识面的拓宽和基础的扎实,高三学生的思维具有了充分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内省性,其辩证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日趋成熟,智能发展上出体现出渐次向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为主的方向。而且,在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作品的深入认识达到了审美理解,逐步能从美学的意义上去体味和认识作品。学生作为鉴赏的主体越来越需要把握作品的精髓、需要赋予对象以不落俗套的内涵。如果缺乏一种深层的抽象思考的自觉性,就无法满足这一需要。换言之,没有学生理性思维的注入,作品还只是独立于学生以外的事物,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便无从实现。学生越来越呼唤评价性阅读。

还应看到,高三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发展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教学的终点目标。大纲规定的各项任务要在高三结束时最终完成。而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不但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还有利于弥补高一、高二阅读教学的不足,使学生无论是升学深造,还是就业,都能具备必要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独立评价事物的能力去满足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需要。

高三的教材“是比较阅读,简明了解中国和外国文学的一般情况,初步具有对外国文学的鉴别能力”。[3]其中三分之二是文学作品,其他以文学评论、论文为主,要在高二的基础上着重培养研讨、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较高层次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材的特征和任务非常适宜突出理性思维及创造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必然表现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创设情境、激发想象、鉴赏评价的同时启发了思维,学生在感性基础上得到了理性的提炼,并不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尽力捕捉新鲜而独特的情思,于一连串原储存表象的分解与重组中创造出新的意象。虽不如原文意象丰富,却可能生发出新的认识。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获得了审美的愉悦。逐渐地,作品里、意象中蕴涵着的美渗透到了学生的心中,净化了他们的心灵,提升了他们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刘真福:《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第二册说明》,《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2期,第7页。

篇5

【关键词】目标教学 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28

目标教学的尝试与开展对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体系,为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化起着重要作用,是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重大。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展目标教学的研究和落实活动。

一、确定语文学科具体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1.语文习惯: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具有热爱祖国文字的较强烈的感情,对母语有正确的认识。

2.语言应用:基本掌握适应实际需要的理解和使用语言文字的知识和能力,有一定的语感,能够较熟练地正确使用语言。

3.听与说:能迅速理解别人的讲话并能进行分析和评论,掌握讲演和辩论的技巧,并能当众用流利的普通话进行讲演和辩论,说话体态自然,语句连贯完整,风格简洁明快。

4.文章阅读:掌握并能熟练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能够有表情地朗诵包括课文在内的一般文章。

5.文言文:能较快地读懂浅易文言文,理解古代白话小说,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论,继续掌握一定量的实词、虚词及常用句式,能背诵一定量的诗和文段及名言警句。

6.写作:较熟练地掌握议论文的基本技巧,并进行写作,做到基本通畅,得体。

二、借助科学实用的教学模式达成教学目标

1.文学鉴赏(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文学作品鉴赏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理解;要重视精读与泛读结合;要重视量的积累;要重视读写结合;要重视教师的阅读导引;要重视阅读方法指导。变教书为读书,要将学生放到阅读鉴赏的前沿,让他们“冲锋陷阵”。

⑴自读感悟。所学篇目,要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教前要求学生每篇诗文至少读3遍,充分感悟熟悉课文内容。阅读中勾画、查阅、理解、积累生字词,找出阅读难点、疑点。

⑵整体把握。此环节要求学生针对不同文体特点,把握文本要素,如:主要观点、主要材料;主要事件,主要人物;主要思想感情;主要手法。

⑶精读研讨。此环节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搞清文本的思路和结构,鉴赏主要人物形象、意象并掌握鉴赏方法,准确把握文本的主旨情感及鉴赏方法,分析重要句子的作用,开掘蕴含丰富的句子的内涵,学会鉴赏分析文本的表达技巧和手法。

⑷拓展练习。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介绍引导学生阅读与文本相类似的文学作品(或在思想情感方面,或艺术手法,或风格流派相类似的作品)若干篇,让学生与课文充分比较,多方汲取营养。让学生既能做到举一反三,又能浓缩,在专题阅读中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研究探索能力,扩大知识面,提升人文修养。

⑸鉴赏反馈。学生读了多少,学得怎么样,要有一个衡量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一个板块的过程中,要养成有收获就随时写感悟文章的习惯,将自己在思想情感方面的感悟、技法方面的感悟、观点态度方面的感悟等与生活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感悟文章,形成自己的研究结果。教师要积极引导,及时评析推介,使此活动能坚持下去,从量变求质变。

2. 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已建立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悟,增强文言文语感,在此基础上加大积累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⑴自读疏通。每篇文言文要最少读3遍,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粗略疏通课文。如果课前预习阅读不到位,要将课堂留给学生读。

⑵熟读背诵。短诗歌、短文言文无论教材是否要求背诵,教师都应要求学生一律背诵;长一些的诗文要求学生力争背诵;提倡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课外诗文。

⑶落实字句。要落实字、词、句教学,重视词的本义教学,要字句落实,加大积累量,始终抠住与现代文不同的点进行教学。最好让学生参与分类、归纳、总结。

3. 作文教学。

⑴语言文采训练(3课时),生动形象(1课时);善用修辞(1课时),比喻、对比、引用;巧用复句(1课时),因果、假设、条件。

⑵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1课时)。

⑶文章的结构模式:三三式(1课时)、对比式(1课时)、六段式(1课时)。

⑷如何设置分论点(1课时)。

⑸如何论述(五层式),如何分析事例。

⑹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抓关键词句(1课时),因果分析法(1课时),看感情倾向(1课时)。

⑺多则材料的审题立意(1课时)。

⑻如何拟题(1课时)。

⑼开头、结尾(1课时)。

三、 通过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巩固教学成果

1.落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如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培养积累知识的习惯,培养朗读背诵的习惯,培养读书与摘抄的习惯,培养发言、处理事情预先准备的习惯,培养动笔写作并能自评自改的习惯,培养书写美观、整洁、爱美的习惯,培养遇事慎思、质疑辩难的习惯,培养勤记笔记和整理笔记的习惯,培养用普通话回答问题、朗读文章的习惯,培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中认真参与的习惯,培养独立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和敢于参与、力争上游的习惯等。

3.在学习中强化学法指导。

⑴教学中渗透给学生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的一般过程:课前预习、认真听讲、边听边想、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及时复习、独立作业、注意自我检查修改、及时灵活地总结。

⑵预习时要求做好预习笔记,及时记录阅读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养成利用工具书在预习时扫清文字障碍,结合预习提示把握课文学习重点,从课后练习中发现学习疑点,然后带着这些疑点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4.培养应试技巧。

⑴审题最关键。不要犯低级错误,审题要抓住题干的关键词,还要注重隐含信息的分析,例如分值、括号中的提示等。

篇6

他们把审美教育看作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情感教育,把追求人的自由生长和全面发展看作是自己的最终目标。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用“六艺”教授学生,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其中“礼”、“乐”已涉及审美教育的内容。晋代哲学家葛洪,高度评价孔子的这一主张,认为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教育,人才可以变得心灵高尚,成为有极高的道德修养的人。我国近代学者王国维和现代教育家都特别强调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强调“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审美教育的基本职能是通过审美实践、美的创造实践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化艺术作品的鉴赏创造能力,陶冶其情操,丰富其生活情趣。[1]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其任务是在向学生传授审美的基本知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不是要求教师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美学原理、美学方法等方面的教育。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欣赏蕴含在文章中的美学元素,从中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努力寻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的可行的方法。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多元化、层次化,顾此失彼,对教学质量提高没有多大帮助。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无疑是偏颇狭隘的。这种说法说明一些人对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全面。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指出,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的目标”,强调学生有了审美能力和情趣,“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向更远的方向发展”,达到美的享受,“使自己也能辨真伪,识善恶,分美丑,自觉投身到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生活的伟大事业”。对叶圣陶先生的话,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美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必定目标之一,而且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激发学生探索语文世界的欲望和热情,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任何一种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发的,构成意志动机除理性因素外,还有非理性因素,即情感因素。审美是富于情感的,它能强烈的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对语文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P116)作为审美的主体,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审美过程中,发现美,鉴赏美,并爱到美的熏陶感染,必然会激起其学习热情,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想象,指通过自觉的表象运动,借助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深化。高尔基说:“想象,是赋予大自然的自发现象与事物以人的品质。”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想象力,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同现实社会相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锻炼其审美想象。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切入点

(一)形象性形象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一定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美离不开形象,审美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审美教育是以形感人。[3](P205)中学语文教学的素材是文章,而文章不管是说明文、哲理文,还是诗词曲,究其内容而言,大都有生动的形象充溢文间。例如,教学日本小说家散文家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一文,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分析寓理意象“未眠的海棠”,在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的关键在于文中关键句的解读。“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使海棠形象寄寓了深沉的美学思考;“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表露作者发现海棠花未眠的动情处,作者为了发现美宁可付出生命的代价,为了发现美一定要活下去,哪怕为了从一朵花发现美的真谛而想活下去也是值得的;“感受到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是比较容易的,光凭头脑想象是困难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这是作者对海棠花未眠的感悟,美的发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美感需要长期的有时是一生的积淀。抓住关键句认真分析领悟“未眠的海棠”这一寓理意象,既能让学生理解审美讲究机遇,审美需要在正确的态度和一定的审美基础等审美观念,又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美,领悟文学艺术的极致艺术美的关键在于认真观察自然,准确表现自然,使欣赏者从艺术美中领略真正的自然之美。以此同时,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也在悄悄滋长,在作量的积累。

(二)情感性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陆机的《文赋》中这样表述:“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以思纷;悲落叶以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这里的“叹”、“思”、“悲”、“喜”体现的就是读文的情感性。我国传统诗论词论推崇的“沉郁”风格,主张诗词要循情感流动,以便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鲁迅说:“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感到愉悦。”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抓住情感性切入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品读作品,探究作者的创作主旨乃至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向。比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我们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听完课文,教室寂静无声,有些学生已是泪流满面,作者对母亲的深挚感情、对母亲的理解、对亲情的感悟、对生的体察、对迟到的悔恨与自责,作者真挚的情感感染了读者,激活了读者平淡的情绪。教师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领悟“地坛”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而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作者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之美、亲情之美、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死关。

(三)愉悦性美学家康德解释“鉴赏判断”时说:“从每一个表象我可以说:它(作为认识)是快乐结合着的,这至少是可能的。关于我所称之为快乐的表象,我说,它在我内心里产生着真实的快乐。至于美,我们却认为,它对于愉快有着必然的关系。”[4](P196)欣赏美是愉悦的。抓住这一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学生默读之,赏析之,领略其中无限的美妙、悦目;教师在教学中深受作品感染,声情并茂的朗读之,歌咏之,描摹之,悦耳。悦目悦耳之间,愉悦无穷,学生审美情趣倍增。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可选用与文章意境相近的民乐《春江花月夜》作配曲,并声情并茂地朗读,调动学生情感。融会作品情、师生情,营造一种愉悦的令人陶醉的,让人产生欣赏欲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赏析热情。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趁着学生的一腔热情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分析想象感受:青纯的荷叶、素洁的荷花、淡淡的荷香、柔美的荷波、梦一般的美月……意象美、画面美、意境的美,种种美感涌上心头。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是美感产生的基础,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首先,要重视朗读。组织朗诵教学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启发培养学生美读,品味其情调,或情绪激昂,或豪放悲壮,或凄切哀婉,或伤感低沉,朗读能让学生展开想象,涵养美感。优美的朗读对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有较强的冲击力,朗朗书声之中优美的意境、传神的描绘、美学蕴味往往能充分而酣畅的体现。美读还能创设情感氛围,领读或教读始终伴随着感悟和理解。例如,教学柳永的词《雨霖铃》和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采用范读法,指导学生注意感情基调的把握,整体感知词的内容及词蕴含的人情美和哲理味。《雨霖铃》的感情基调格外低沉,词的上片写词人与爱人在和深秋的傍晚依依惜别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感怀和对英雄的景仰,词末作低调处理,读得洒脱些。其次,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带、电视媒介等把文字作品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比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写得很美,既有优美的自然景物描写(如白洋淀风光),又有人物内心的刻画(如夫妻话别),诗情画意,充满着人性美,教学这篇小说,教师可收集一些风光镜头、战争话别镜头等,制作成课件,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调动情感,主动感知美。再次,在作文教学中,可通过种种活动,让学生走进电视,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体验生活,感知自然之美,人情之美,从而提高其审美感知力。

(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文学作品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示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爱憎态度。读者阅读作品产生共鸣,就受到了美感的熏陶。中学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撼人心灵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的形象,通过鉴赏,使学生感受到心灵之美、自然之美、理趣美、人格之美。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首先,在传授知识中培养鉴赏力。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一些文学常识,诸知文学形象、文学典型、意象、意境,诸如作者的风格流派甚至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作品鉴赏思路都会有所不同。写景类文章表现的是自然美,蕴含的是意境美。

自然属性,虽然不是自然美的根源,但是由于自然美主要以它的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们的美感,自然的某些属性,如色彩、形状、质感等具有不可忽视的审美意义。作家笔下的写景文章都以自然的感性特征,使人产生美感。教学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抓住美词美句,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精当的同时,引导学生欣赏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美质。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更多的是表现社会主题的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张溥的《五人墓碑记》、鲁迅的《药》等,都包含有极为严肃的悲剧意义。悲剧是一种崇高美。悲剧中的崇高,经常以庄严的内容、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使人久久不能平静,给人思考,激发人们去探索。老舍曾说:“悲剧是描写在生死关头矛盾和冲突,它关心人的命运,它郑重严肃,要求自己具有惊心动魄的感动力量。”在美学范畴里,与悲剧相对的是喜剧,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等喜剧,在笑声中蕴含美质。喜剧艺术中,美的事物有时并不直接出现,而是隐藏在丑恶事物的背后,但我们依然可以从笑声中发现。其次,通过明确目标的方式来培养鉴赏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培养的初始阶段,教师应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根据作品,设一个欣赏点,或语言、或人物、或结构……依点研析鉴赏。依计划赏析,逐步地作量的积累。如教学王实甫的《西厢记》节选《长亭送别》,可设一个培养鉴赏美的目标:深入领会莺莺与张珙离别的凄美。为达这一目标,教师可指导学生读[正宫][端正好]和[一煞]、[收尾]三支曲,让学生通过画面秋景与离人,领会作者所创造的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感受莺莺的那种“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领会暮霭、夕阳、古道、淡烟、离人的凄美[5](P69)。再次,强化体验中培养鉴赏美的能力。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作品中去,进入作品的意境,在身临其境之中,体验感受从而培养鉴赏美的能力。例如,教学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就可设计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了足够的钱,你打算怎样设计建造自己的居所?这个问题可调动学生想象并充分展示自己的设想之后朗读作品,强化学生体验,让其与作者产生共鸣,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超级秘书网

(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仅仅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才是审美教育的关键。因此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表现生活的能力。首先,发挥想象,创造美。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弦外之音与言外之音的过程,即为创造美。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思维过程中的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造成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6](P291)文学作品是以语言文字来创造形象的,教学中必须将语言形象转换、补充、再创造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的意思补充完整。这样方能创造性地提示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依赖于过去的感知、记忆的表象、抽象思维的参与。其次在构思过程中发现美,在写作过程中创造美。在作文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

人的认识是以感知开始的。得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方可能创造美。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增强生活积累,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因此,我们应要求学生走进电视,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奇趣大自然》、《法制天地》等节目;引导学生评名作、议时政、走进集贸市场,观察菜农如何卖菜,商贩如何推销商品等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让学生调查当地资源状况,了解当地民俗风情,搜集春联、民歌、组织春游等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美、人情美,并引导学生发现美并展示美、创造美。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应选准切入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鉴赏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个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参考文献:

[1]刘祖焱.美育———开启素质教育之门的钥匙[N].中国教育报,2001-2-25(02).

篇7

(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汉语言文学最基本的教育责任担当,也是汉语言文学成为一切学科的基础,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的差异所在。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以科学、合理的人文类课程为知识载体,因而制定相应的课程并完善相应的课程内容,这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从目前的专业现状来看,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反映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主要在于:

1.整合课程内容,合理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道理,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因而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上,应该主要抓好“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核心课程内容的建设,舍弃一些跟专业无关的课程。

2.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中,着力打造汉语言文学专业骨干课程的核心价值,在教学内容上充分挖掘核心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如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整体规划式的修订,并进一步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核心课程中蕴含人文素养的理论核心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自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对接,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文学思辨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发掘艺术潜能,培养艺术气质的重要素质,也是一切文学作品创作的思想源泉。因此,课程内容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相适应。课程内容应该凸显理论归纳。如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课程的文选、语法、词汇的讲授中给学生归纳出汉语言的发展规律;从《水浒》、《红楼梦》等经典名作的讲述中,结合故事情节给学生归纳总结文学创作方法及经典中表现出的处世哲学,并且要把这些归纳和总结在教学目的中有所体现。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应用素质要求之一。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往往要从事文秘、记者、编辑、行政管理人员、语文教师等工作,这些行34业都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一方面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安排说话类课程群,如“演讲与口才”、“普通话训练”、“辩论技巧”等课程;另一方面在其他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该适当安排相应的内容让学生自觉练习“读”、“讲”、“说”、“辩”等技巧,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3.发挥写作课程的理论优势,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在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强调写作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写作实践训练。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安排有“基础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文书写作与处理”等写作类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学时有限,教师能在有限的学时讲完写作理论部分已属不易,留给学生写作训练的机会就更少,学生实际写作能力并没有因为有这些课程的开设而有所提高。因此,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在发挥写作课程理论优势的同时,增加写作类的实践作业,加强学生的实践写作环节。与此同时,开设写作实践课作为专业选修课,增加写作训练的课时,要求进行写作训练,并对写作的作业进行检查考核,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加强公共必修课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实用性,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课程设置与内容应与初衷相结合。如公共选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的初衷是教会汉语言文学学生如何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完成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如一些文秘工作中常用的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的正确使用技巧。但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中,只安排了日常软件使用技巧的学习内容,而忽视了教授学生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

(2)避免学科基础课程的理论化。如“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等课程本应给机会让学生到社会上去参与实际调查,但其教学内容却主要是课堂理论教学,使实践课变成了理论课。基于以上的种种问题,笔者以为,培养汉语言文学应用性专业人才应该积极加强课程的实用性。

5.课程内容凸显“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使学习成为每一个社会公民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应该体现学习方法的教授。如在“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中应该有文献检索技巧的相关内容;在“文学批评方法”、“文学理论”等课程中也应该给学生讲授文学批评和评论方法。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讲授”中,结合《文心雕龙》、《诗品》的相关理论以及历代的文学评论家的评论技巧教给学生鉴赏和评论文学作品的方法。

(三)立足农业院校实际,进行课程改革,走具有农业特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之路

从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实际效果来看,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普及中文专业知识的作用,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也较为广泛,如中学教师、企业文秘、村官、出版社及广播电台的文字编辑等。但是,作为农业院校的中文专业,在农业院校中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和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相比,差距极大,没有明显的办学特色。在以农为主的大环境下,存在着专业办学历史太短,积淀太浅,基础设施薄弱等现实问题,不能在农业院校的大环境内取得广泛的影响和辐射作用,以至于专业教师缺少教学动力和支持,学生与其他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相比,无形中有自卑感。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彰显农业院校的中文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1.探索和改革教学内容,体现“农”与“文”的结合。高等农业院校一般都有着自己的农业特色和优势,农业方面的相关教学资料也相对比较充实。因此,教师在中文专业的教学中,应将农业院校的优势与文学结合起来,形成“农”与“文”的交融,凸显出高等农业院校中文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如在古代文学课教学中,就可以尝试“农”与“文”的结合。历代文学作品中有大量和农业相关的作品,且非常丰富:《诗经》中有大量的农事诗,全唐诗、全宋诗中也有大量的农事诗,教师在教学中,应在保证基本的文学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重视与农业相关的作家作品的讲授。如在讲授农业文学作品时,把劳动工具、劳动场面、植物品种的图片、农耕习俗等运用在多媒体教学中,以增加教学效果。当然,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农”与“文”的结合中,要注意适度,不能偏废“文”的根本,极端地一味强调“农”和“文”的结合,而忽视中文的“当行本色”,那就过犹而不及了。

2.进行课程改革,突出农业特色。农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应以培养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其课程设置应结合自身优势,设置一些农业文化、农业历史、中国农耕文化概论、农业文献、民间文学等课程,甚至建议开设本省地方文化课程,以体现农业院校的独特优势和特色。这样,就能立足农业院校实际和特色,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农大汉语言文学的独特道路。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

(一)针对学生学习实际,适当调整课程科目

调整必修课科目,在必修课中增加“中国农耕文化概论”、“社会调查研究”等课程,以提高整个课程体系的综合程度。同时,取消课程内容不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如“高等数学”课程的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高等数学相关工作的寥寥无几,且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对学生并无大益。因此,课程设置应符合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

(二)眷顾市场需求,调整课程内容,突出实践课程

课程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核心的部分,因此课程内容应与人才培养目标对接。但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向其他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实践课程设置较少,理论课程较多。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因此在教学计划制定和课程内容设置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和个性化的教学平台,如开设“三字一话”、“演讲与口才”、“新闻采访与编写”等实践课程,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强化基础课程,厚基础,宽口径

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置还要考虑生源基础和当地社会经济实际。因为农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者文化落后的偏远地区,且因为多年的应试教育,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普遍欠缺,尤其是实用性文书的写作更是弱项。因此,农业院校在办中文专业时,就必须夯实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加强学生的文字基本功,以适应社会各行各业的处理文字的需要。因此,应在加强现代汉语、口语交际等课程的教学的基础上,从基础写作到应用文写作、文学创作、毕业论文写作循序渐进地对写作课程进行改革,并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为校报和院刊投稿;另外,为拓宽就业渠道,应专门设置新闻类课程,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传播学概论”等,培养学生新闻写作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不论将来去何种部门工作,学生都可从事办公室、文秘、新闻宣传等综合性工作。

(四)转变观念,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跟理工科学生相比,文科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体系优化方面,必须在保证中文理论课程体系基本完整的前提下,考虑农业院校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和学术资源,文理交叉,重视电子信息类课程(如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与政务、网络营销等)的开设,增加社会学类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传媒社会学等),扩充专业实践课程(三字一话综合实践,经典影视作品鉴赏与评论、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与写作等),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会学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三、结语

篇8

对人物的全面欣赏、评价,为中国古代艺术理论提供了许多概念、原则、范畴。从艺术理论范畴的出现和形成来看,古代文艺批评和艺术理论中许多常用的重要概念、范畴,都是从人物品藻的术语中移植和改造而来的。例如,谢赫《画品»中的“气韵”、“骨法”、“气力”;书法理论的“骨”、“筋”、“体”、“势”、“力”、“劲”,文艺批评中的“雅”、“俗”、“味”、“意”、“趣”、“情致”等等,几乎都是受魏晋六朝时期“人物品藻”的影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经感慨说中国美学竟是出发于‘人物品藻’之美学。美的概念、范畴、形容词,发源于人格美的评赏。”在此,本文将以“风骨”、“气韵”这两个重要范畴为例,来探析人物品藻对艺术理论范畴的影响及两者的关系。

—、风骨

“风骨”是汉代以来人物品藻中常用的概念,它指人的品格、气骨,一种清高豪迈的气度。在史书文献中风骨”可以分开来用,也可以结合。“风”在魏晋六朝人物品藻中单独运用时,指的是人物在精神面貌方面的“风度”、“气质”,特别是韵味、感情、意气等的表现。魏晋六朝时期形成了一系列与人的精神气质相关的词汇,如风味”、“风姿”、“风采”、“风神”、“风度"等概念。《世说新语赏誉》中评王弥“风神清令”’《世说新语容止》评王武子“隽爽有风姿”,这里的“风”指人的气质、神韵方面的感染力,或是人的优美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的风力。

“骨”最早与古代相人术相关,它指人的形貌,在人物品藻时一般说“骨相”、“骨法”等。“骨”同时又含有对人的品质高尚、正直的赏赞之意。例如,《世说新语品藻》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这里的“骨”指人的形体挺拔高迈。《世说新语赏誉》中说:“王右年陈玄伯垒块有正骨”,此处的“正骨”更多的是对人的品德正直的褒扬。又如《晋书崔洪传》:“骨鲠不同于物”,骨鲠、骨在这里都是指具有忠直敢言、刚健不屈、不与人同流合污的品质。

而“风骨“连用的情况在魏晋六朝时期的人物品藻中也逐渐出现。例如,在《抱朴子审举》中提到士有风姿丰伟,雅望有余,而怀空抱虚,干植不足”。这段话就是从风骨的两方面来品评人物的。“风姿”即“风”的一种表现,而“干植”,则相当于“骨”。例如,《世说新语赏誉》注弓丨《晋安帝纪》在评价王羲之其人时羲之风骨清举”。梁代沈约《宋书武帝纪上》桓玄见高祖,谓司徒王谧曰:‘昨见到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再如《世说新语轻诋》中批评人极其平庸,没有风骨:“旧日韩康伯,将时无风骨”。

这种用“风”、“骨”以及“风骨”等具体而形象的术语来对人物进行品评的风气形成之后,自然向文学艺术领域扩散。“风骨”逐渐被引人书法、绘画批评领域。例如,南朝谢赫在《古品画录》中评曹不兴的画不兴之迹,殆莫复传。唯秘阁之内一龙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成!”又评张墨、荀勖云风范气候,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若拘以物体,则未见精粹。若取之外,方厌高腴,可谓微妙也。”谢赫在这里评论曹不兴等人时说他们的画在表现风力、气韵方面,非常神妙,但在构成骨体方面却不精。在书法领域,梁代的袁昂《古今书评》评蔡书云骨体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而梁代萧衍的《古今书人优劣评》云:“王僧虔书如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此两处评论书法家的作品既具有端正挺拔的气骨、骨体,又具有飒爽风神,可谓是风骨兼备。

“风骨”在被引人书画艺术评论之后,刘勰又第一次将其弓丨人文学评论,在其《文心雕龙》里专门有《风骨》篇,“风骨”被用来分析、评价作家、作品。稍后的钟嵘在《诗品》中用“风骨”来论诗。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品评、鉴赏文学作品中的“风骨”,就是品藻文学作品的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品文其实就是品人。“风骨”从此成为中国文学艺术批评的重要范畴。

二、气韵

“气韵”这一范畴同样是来源于魏晋六朝时期对人物的品评鉴赏。它特指人的精神气质和仪表风尚。“气”原是一个哲学概念,指构成天地万物初始的最基本的物质。在魏晋六朝时期的品人风气影响下,“气”逐渐成为人物品藻中得重要概念,自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以后,气这个范畴广泛地运用于文学艺术的批评中。与“气”密切相关的术语很多,像神气、体气、气调、气韵、气象、气味等等。例如,在《世说新语雅量》中:“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世说新语赏誉》:王平子与人书,称其儿:“风气日上,足散人怀。”《tit说新语品藻》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世说新语任诞》:“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达。”等等。魏晋六朝早期的画论中即以“气”谈艺。例如,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中有“画天师瘦形而神气远。”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批评《小列女》:“面如银,刻削为容仪,不画生气。”南齐谢赫《古画品录》评卫协时说:“虽不说备形妙,颇得壮气。”可以看出,这里的“气”,都是指作的生命之气,精神之气。

“韵”字也大量出现在魏晋六朝的史书及《世说新语》中。例如《晋书庾.凯传》:“雅有远韵。”《宋书王敬弘传》:“敬弘神韵冲简”。《世说新语*品藻》類性弘方,爱乔之有高韵”,《世说新语言语》注引《玢别传》曰“玢颖识通达,天韵标令。”《世说新语雅量》注弓I《王澄别传》:“澄风韵迈达,志气不群。”《tt说新语任诞》:“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32—达。”这些“韵”所指的都是人物的审美形象,是从人物的形貌飘逸、流动而出的内在气质和某种动人的意味。对人物进行品藻欣赏的这种观念转到绘画上,就要求人物画表现一个人的风姿神貌。

最早在艺术上提出“气韵”的,是南朝齐的谢赫。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有六法,以“气韵生动”为最上。他认为“气韵”乃是绘画创作的总的原则和要求,绘画中的最高境界。绘画作品要求以生动的形象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在的精神气质。例如,在《古画品录》后文中,谢赫品评具体画家时常提到“气韵”等词。例如,评顾骇之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往哲。”评陆绥体韵遒举,风彩飘然。”评张墨:“风范气韵,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评毛惠远出人穷奇,纵黄逸笔,力遒韵雅,超迈绝伦;”评戴逵:“情韵连绵,风趣巧拔;善图圣贤,百工所范。”宗白华先生曾在《美学散步》中总结说:“中国画的主题‘气韵生动,,就是‘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可以说“气韵”一词,最集中、最准确、最深刻地概括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基本精神。

在谢赫之后,“气韵”范畴在审美领域和艺术领域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其内涵也不断得到丰富。陈代姚最《续画品》评刘璞体韵精研,亚于其父。而在书法领域,与谢赫同时的王僧虔,又以“韵”论书法。其《书赋》又云:“离文匪缛,托韵笙簧”。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殷钧书如高丽便人,抗浪甚有意气,滋韵终乏精味。”“气韵”在绘画、书法等领域被广泛运用,它将人的品质与艺术品质加以融合,是人格美同艺术美相融合的统一表现。“气韵”从而成为中国美学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也常被用在后世的艺术理论批评当中。

三、结语.

除了“风骨”、“气韵”等概念,中国美学理论中的“情”、“意”、“体”、“势”、“形”、“雅”、“俗”、“逸”、“简远”、“淡泊”等概念,也都与魏晋六朝时期对人物的品藻和鉴赏密切相关。作为一种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文化思潮,魏晋六朝时期的这种带审美性质的人物品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的形成和发展,品人的范畴被广泛用于艺术品评,从而丰富了中国艺术理论范畴,促进了中国美学的发展。

篇9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由于它与现实联系紧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有较大影响。笔者在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十多年的实践中,力求把教书育人的宗旨贯彻其中,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文素质,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搭建一个教学的平台。近几年来,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尤其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力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有所提高。以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型教学,主要是从历时的角度梳理文学史的线索,在此基础上,评述重要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和文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应有的文学史知识。而作为文学史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的作品,其美感特征和审美教育的功能,常常被一些纷繁的文学史知识和抽象的理论分析所遮蔽和掩盖,并没有充分发挥它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潜在功能。从教学实践看,许多同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的理解,过于依赖文学史教材中的学术定论,而忽略了个体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未能将自身的情感体验、生命意识融入对作品的审美体验,因而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对自身的人格养成和素质培养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加之课时的限制,如当代文学部分在我校是开设一个学期,每周3个课时,却要讲授从1949年到1997年近50年的内容,更使得这种讲授浅尝辄止。为使这种知识型的教学模式向素质型的教学发生转变,笔者在教学改革中,对《当代文学作品选》教学大纲做了较大调整,在宏观把握当代文学史发展脉络的前提下,把教学的重心倾斜到了作品方面。绪论部分对当代文学的概念、分期、发展概况、重要的文学史事件进行介绍,通过这部分内容,学生对50年的当代文学史就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和印象。正文部分精选能够覆盖当代文学三个发展阶段的十几部作品进行精讲,作品的选择原则是既要考虑审美性,又要兼顾文学史方面的代表性,同时在文体方面兼顾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多种体裁。

与所讲篇目有关的文学史知识会在篇目讲授时再次强化,以区别于一般的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这样在讲授过程中就能进一步把文学史教学具体深入到作品的阅读和解析中去,虽然讲授篇目不多,却能通过引导学生细致深入的阅读和体验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质,把获取文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人文素质结合起来,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艺术的感染和人文精神的浸润。内容表述方面也作了革新,一改传统表述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刻板的套式,代之以一些富有诗意或哲理的小标题,如“人———诗意的栖居”、“了悟死亡”、“活着,永远的追问”等,给学生以耳目一新之感,直观上也给予了学生美的感受。

为了弥补讲授篇目有限的不足,我在第一节课就拟定了一份本课程的必读书目,让学生课下阅读,并要求他们制作索引卡片,写出评论摘要和自己的阅读感悟,期末检查评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期末总成绩。每堂课后再为他们提供与本节课有关的阅读文献与参考资料,使学生了解最新的科研资讯,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同时我还要要求他们充分利用教材。本课程所采用的教材是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该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被国内学术界公认为本专业和本课程的最好教材之一。教材着重从“文本”的角度出发,在编写方法上,注重宏观考察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在编写内容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做了深入的讲述和评析。配套作品选(四卷)更保证了学生的一定阅读量。与学界其他《现当代文学史》相比,它有着突出的优势,即所触及的内容相当扎实、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尤其注重史和作品相结合,力争多角度、多维度、多侧面地向读者展示现代文学史丰富的内蕴。教材编写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阅读、写作和批判、审美能力。正因为教材具有先进性,因此对教材的研读成为学生必做的功课。这样,课内与课外结合,点与面结合,经典性、人文性与审美性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尝试。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整堂课基本是教师一个人的自我表演,这种教学方法有其优点,可以条理系统地传授知识,但缺点也很明显,即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十分被动,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无法发挥,因而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思想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启发性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突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为达到此目的,我根据课程内容特点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有的内容以老师主讲为主,但重视课堂上师生的交流,经常采用“提问式”教学法,提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每次上课开始,都将上次教学中的精华和难点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回顾,加深学生印象,促进学生有重点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有的内容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前几周就告诉学生要讨论的题目,让学生提前阅读作品,搜集材料,整理思路,写好发言提纲,然后课堂上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因为课前学生作了充分准备,所以学生参与积极、讨论热烈,05级本科班的《黑骏马》讨论课,学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我再加以点拨引申,对学生不懂处详加阐述,将讨论导向了深入,教学效果相当出色。超级秘书网

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一是学生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二是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让师生能够形成思想的碰撞。我还将实践式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如组织学生举行现当代诗歌朗诵会,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表演话剧《雷雨》片段;让学生编制“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简表”,平时的教学中就贯穿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撰写学术小论文,将所学内容与思考判断、文字表达训练相结合。这样,结合专业课教学内容,把素质教育贯彻到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培养知识和能力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为以后的毕业论文写作积累了素材和经验。

篇10

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史”和理论的讲授固然少不了,但作品的赏析理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加重要。因为,作品的理解记忆正是进一步学习掌握文学史的基础。离开了一首首具体作品,文学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笔者在多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讲授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如果只是死记硬背文学史上的某个概念,或某个作家的艺术成就、某种文学现象的价值和意义,那么这种记忆往往是暂时记忆。随着考试结束,学生们也就把死记硬背的东西还给老师了。更不用说一两年之后,他们还能掌握多少文学史的知识。而反过来,如果学生们真正读懂了一首优秀的作品,从心底欣赏它、喜爱它,并把它背诵下来,那么这种记忆往往是永久性的。多年以后再提起某首作品,仍能眉飞色舞,娓娓道来。而且,背诵了一个作家的多首代表性作品,再来理解这个作家的艺术成就,则是水到渠成之事。要想学好中国古代文学,理解记诵大量的作品也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既然理解记忆作品这么重要,那么采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更好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以为,“吟诵”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手段。当今全国高教系统都在推进教学改革,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忽略或忘记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提倡是恰恰是“复古”。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所说的“复古”并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古人,更不是食古不化。而是像唐代的陈子昂和李白那样,“以复古为革新”,通过创造性的继承和借鉴古人的优秀成果,来为当代服务。吟诵是中华古老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被称为一门绝学,曾延续数千年而不衰。然何为“吟诵”?却至今未有较为明确的解释。笔者曾在南京师范大学求学期间向陈少松先生学习过吟诵的一些基本知识。陈先生的说法是:“传统的吟,就是拉长了声音像唱歌似地读;传统的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1]

陈先生给吟诵下的定义说出了吟诵的一些基本特点,但仍然不够具体。而在更早的时候,著名的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先生曾对“吟诵”和“吟唱”进行过更为细致的区分:“吟唱。这是一种运用语言的风格,它既不是声调和语调的数字合成,从而产生一种通常的语言,也不是具音乐旋律的歌唱,它是介乎这两者之间的东西,它主要基于语词的词素的声调之上,并以固定的方式为其说话的特点。……由于吟唱完全取决于声调,所以每种方音自然都有其不同的吟唱方式。”“吟诵基本上取决于声调,但又不十分明确。假如有了特定的语词,它们的声调只允许有限的变化。在这个范围内,念或吟诵的人经过较多的倾听和练习,就可以即兴吟诵,但一般不即兴吟诵,而且每次吟诵同样的文本时不能重复相同的调子。”[2]在赵元任先生看来,吟诵与吟唱相比,在声调上具有一定的不固定性,但又不同于完全的即兴发挥,介于吟唱与朗诵之间。以上两位先生的观点都给笔者以极大的启示。但笔者以为,在当代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对于“吟诵”的定义不能过窄,我们更应该提倡一种广义的吟诵概念。这个概念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吟唱、吟诵以及朗诵。对于高校中文系的学生来说,他们所关心并不是“吟诵”概念本身学术意义上的探讨,而是这种学习方式对提高文学作品鉴赏分析能力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吟唱、吟诵、朗诵都是古代文学教学中所需要的,三者若能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则可以取得更佳效果。吟诵对于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学习的重要性,是由古典诗词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早在《尚书•尧典》中就有“诗言志,歌永言”的说法,“永”也就是“咏”,指延长诗的语言,徐徐吟诵,以突出诗的意义。

《毛诗序》又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3]诗歌是人的真情实感的外化和抒发,而“咏歌”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诗歌的抒情效果。《汉书•艺文志》则进一步阐述道:“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诵非直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可见,歌咏吟诵的赏读方式正是由诗歌自身特点所决定,诗歌需要吟诵,诗歌离不开吟诵。如果吟诗吟得好,甚至能产生出人意料的作用。《孔子家语•困誓》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之宋,匡人简子以甲士围之。子路怒,奋戟将与战。孔子止之曰:“恶有修仁义而不免世俗之恶者乎?夫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是丘之过也,若以述先王,好古法而为咎者,则非丘之罪也。命之夫。歌,予和汝。”子路弹琴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终,匡人解甲而罢。可见诗歌经吟唱之后所产生的感染力是何等惊人,竟能让战争消弥于无形。当然,很多学者认为《孔子家语》是伪书,笔者在这里也不指望让吟诵去消灭战争,但这个故事还是提示我们,应该通过吟诵去提高高校古代文学课的教学效果。其实不止诗词,吟诵同样也是学习文章的好办法。

清代著名桐城散文家姚鼐在《与陈硕士札》中说过:“大抵学文者,必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刘大魁在《论文偶记》也说:“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在桐城派散文家们看来,吟诵歌咏于学习散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能“默看”,那么终身都只能是个外行。在姚、刘二人的基础上,张裕钊在《答吴挚甫书》中总结出了有名的“因声求气”说:“古之论文者曰,文以意为主,而辞欲能副其意,气欲能举其辞。譬之车然,意为之御,辞为之载,而气则所以行也。欲学古人之文,其始在因声以求气,得其气,则意与辞往往因之而并显,而法不外是也。……夫作者之亡也久矣,而吾欲求至乎其域,则务通乎其微。以其无意为之而莫不至也。故必讽诵之深且久,使吾之与古人祈合于无间,然后能深契自然之妙,而究极其能事。……故姚氏暨诸家因声求气之说,为不可易也。”古人的这些说法对我们今天学习吟诵、运用吟诵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二、吟诵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具体要求

吟诵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具体说来主要包括这样三点:

(1)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往往是由教师在板书或幻灯片的配合下,逐一讲解作家的生平、作品的主题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最后再归纳作家的艺术成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四平八稳地讲,学生无精打采地听,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吟诵这一环节,则可以起到变换课堂教学节奏的作用,对学生的听觉产生刺激,并产生一种新鲜感。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人们总是愿意关注新颖的事物。在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加入吟诵这一环节,无疑是对课堂教学手段的丰富,同时也符合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2)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吟诵不光是教师吟或放音像资料,更需要全体同学的参与。由于吟诵需要发声,而且是在众人面前发出声音,这就会让参与其中的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不仅是声音的能力,更是一种包含自信心、表现欲以及对作品深入理解的综合能力。在吟诵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了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赏析能力,并且展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

(3)丰富学生课余自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于大学中文专业学生来说,课余自学这一块往往显得比较薄弱。与理工科学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做实验不同,中文专业的学生课余时间相对比较“自由”。于是就出现了平时玩,考前突击复习背诵的不正常现象。这时当然存在一个学习自觉性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看书”的枯燥性也是学生不愿主动自学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古书古籍,看起来难免会有艰涩之感。而且,“看书”往往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必须在一个相对安静封闭、无人打扰的环境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大学宿舍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环境,而学校图书馆紧张的座位也限制了学生看书的时间。在多了吟诵这个学习手段后,学生课余自学古典文学的空间就大大拓展了。不论是走路、运动,或是茶余饭后,都可以较为自由地进行吟诵学习,这无疑可以更好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自学,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既然吟诵对教学有这么大的促进作用,那如果运用好它也就显得十分关键了。在笔者看来,具体的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自身要提高对吟诵教学的认识,要清醒地意识到吟诵是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绝不是什么落伍或过时的东西。无论是朗诵、吟诵还是吟唱,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要大胆、自觉地对其加以运用,并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让吟诵这一古老传统在当代高校教学中焕发出新的风采。第二,尽管吟诵并无完全通行的格式可言,但一些基本的规律还是必须掌握的。比如,在处理音长音高、平声与仄声关系时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1)“平长仄短”。就是说,平声字要读得长一些,仄声字要读得相对短一些。(2)“平低仄高”。就是平声字读起来相对低沉,而仄声字读起来应比平声字更加高亢响亮。关于这一点,有些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甚至认为应该是“平高仄低”。这种争论产生的主要原因其实是中国中古以来语音体系的变迁。唐宋时代中国人说话分为“平上去入”原则,而元代以后,慢慢演变为今天的普通话四声。语音体系不同,用来读诗词的效果当然也有区别。笔者认为,我们今天在吟诵时还是要尽量遵循“平低仄高”,这样可以更好地体会古典文学作品特有风味。(3)“平直仄曲”。平声字在吟诵的过程中,音高的变化较小或不明显。而仄声字在读的过程中,音高往往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明代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曾经这样描写过四声的读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所谓“声音平道”,就是音高的相对稳定;而对于上、去、入这三个仄声来说,诵读过程中音高往往有明显的变化。

除了音长、音高、平仄,节奏也是吟诵教学中必须强调的。对于一首作品来说,能否准确地读出它的节奏,不仅仅是个“美感”的问题,更关系到对它的理解与掌握。在笔者看来,散文、古体诗的节奏与近体诗、词、散曲的节奏是不同的,吟诵的要求也不一样。对于近体诗词来说,作品中每一句自身的节奏较为重要。(1)五言近体诗。每句的节奏应该是“2-2-1”或“2-1-2”。孟浩然的《春晓》,第一句应该读成“春眠-不觉-晓”,第二句则应该读成“处处-闻-啼鸟”,第三句读成“夜来-风雨-声”,最后一句读成“花落-知-多少”。一、三两句是“2-2-1”,而二、四两句则是“2-1-2”,如果读反了,则不符合诗歌的原意。从节奏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尽管这首诗很短,却包含了节奏的齐整与变化,这也正是首小诗魅力独具的一个重要原因。(2)七言近体诗。其节奏可以由五言诗类推,就是在每句开头再加一个“2”,变成“2-2-2-1”或“2-2-1-2”。如杜甫的《登高》,第一句应读成“风急-天高-猿-啸哀”,第二句读成“渚清-沙白-鸟-飞回”,第三、四句读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杜甫律诗在节奏方面的变化多端。(3)词。词由于句式长短不一,节奏的变化也更多。由于有一部分词牌,特别是小令,与近体诗关系密切,所以在诵读节奏上也与近体诗相近,如《鹧鸪天》、《菩萨蛮》等。但中调和长调就不同了。在慢词中,特别要注意“领字”的效果。如柳永《八声甘州》中“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一句,“渐”即为领字,统领后面的“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所以在读“渐”字时,要在后面加入较为明显的停顿,这样才能突出这个领字的作用。否则,如果不加停顿,则“渐”字只是针对“霜风凄紧”,而与后面的“关河”与“残照”无关,这就破坏了词原有的意境。再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一句中,“叹”与是领字,读时也要加以明显停顿。

对于长篇古体诗和散文来说,由于篇幅较长,每一句句内的节奏并不如近体诗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整篇作品在节奏上的变化。比如李白的《将进酒》,从开头至“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为诗人情感的酝酿与过渡,在吟诵时语气可较为平缓,节奏也较慢。而从“岑夫子,丹丘生”至诗歌结束可谓歌中之歌,诗人的情感如火山喷发而出,在诵读时应该加快节奏,语气也要更加激烈高昂。这样的吟诵方式才能更好地展示出这首作品的艺术效果。又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这篇散文,从开头“某启:昨日蒙教”至“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叙述自己写这封书信的原因,并表现了自己的谦逊之态。这一段读起来应该用较舒缓平和的语气。而从“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开始,作者转入批判司马光的错误观点,语气逐渐激烈,吟诵时节奏应当加快。文章最后“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一句,则又转为平缓,节奏变慢。这种节奏上的变化在吟诵时一定要体现出来,才能更好地展现文章的艺术魅力。由于历史变迁,今天我们在吟诵古代文学作品时,已经不可能全用古音了,而只能以普通话四声作为基本音。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古典文学作品中有一些字我们今天在吟诵时仍然要发古音或遵循古音的一些发音规则。如杜牧《山行》的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字,在普通话中念xié,但在吟诵时我们应读为xiá。在平水韵中,“斜”属“麻”部,读为xiá,这样才能和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的“家”相押。再如李白《清平调》中“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的“看”字,今天普通话应读第四声(仄声),但在诗韵中,却应该读第一声(平声),这样才能和第四句“沉香亭北倚栏杆”的韵相一致。尤其是那些古今发音变化较大的字,如入声字,在吟诵时一定要注意。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押的是入声韵,而今天普通话已经没有入声。我们在吟诵时应尽量读出入声的效果,如“黑”要读成短促的he,“摘”要读成短促的ze,“得”要读成短促的di。短促的入声韵能够较真实地传达出词人内心惶惑与不安,而如果完全用普通话的发音方法去读,这首词的艺术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高校吟诵教学的三个误区及对策

尽管相当多的高校古代文学教师都已意识到吟诵教学法的重要性,也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关尝试,但效果往往不理想。归结起来,目前各高校的吟诵教学存在以下三个误区:

(1)教师自身的吟诵知识和艺术修养积累不够,对不同的人吟诵同一作品的水平高下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并导致不能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吟诵范例。当今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近几年在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吟诵音像资料,这无疑给学生学习吟诵提供了帮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网上的吟诵资料往往鱼龙混杂,其中既有名家的吟诵片段,也有一些滥竽充数的段子。如果教师不能进行认真的甄别和精心的选择,胡乱向学生推荐范例,则可能造成学生盲目模仿一些低水平的吟诵作品,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力、鉴赏力停滞不前甚至退化。

(2)对教学对象缺乏足够的了解,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大学生不同于小学生,他们都是成年人,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判断力。教师不可能要求他们像小学生那样,什么都听老师的。如果他们感觉老师的吟诵一点都不美,甚至很难听,往往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连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音乐都已经过时不想听了,古诗词吟诵想吸引他们谈何容易。因此,教师自身的吟诵一定要有基本的美感,在节奏和韵律上符合音乐和诗的基本要求。

(3)吟诵教学的方式和手段过于单一。或者是在课堂上简单地播放一下从网上下载的吟诵片段,或者只是教师本人用很短的时间吟诵一下作品。无论哪一种,学生在下面只是机械被动地听,能听进多少,学到多少,就很难说了。

针对以上三个误区,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1)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吟诵水平。一方面努力学习关于吟诵的基本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广泛学习名家的吟诵技法,既可以通过音像资料学,更要争取机会当面请教。目前国内仍有一批前辈学者多年研习吟诵,造诣深厚。而且不同的名家,往往有不同的风格,每个人对吟诵的见解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指点,广泛学习他们的优点,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就一定能大幅提高自身的吟诵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