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范文
时间:2023-03-15 17:5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杜甫诗三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枫树林:虽是红色的暖色调,但一“凋伤”把枫树林的暖色破坏殆尽,遭受动乱的唐朝就像巫山巫峡一样萧索冷落。
风云:在这里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云,也是笼罩在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唐朝的阴云。动荡不安的局势,唐朝恰似一叶行走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的扁舟。
寒衣:“寒衣”并非实指,而是一种借代,指那些等寒衣穿的人。“衣”着一“寒”字,表明时间已近深秋,一股浓烈的游子思乡之情充斥其中。
暮砧:风送砧声,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一“急”字又把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寒衣的情形表现得淋漓尽致。“急”字既表明家人的急切,传达出家人对游子的关爱,同时也是游子对家乡亲人思念的急切,更说明时令来得快。
群山万壑:着一“赴”字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昭君的美丽。杜甫并没有直说而是用衬托的手法来写。
紫台与朔漠、青冢与黄昏:“紫”显出台的华贵,“朔”彰显漠的凄冷,对比鲜明,“青”本为冷色,而黄昏更加重了这种凄清与悲凉。“一去”写出了昭君孤独地离开京城,与下句中的“独留”相对应,极言王昭君生前与死后同样寂寞孤独,明知此去独行独处,也只能含泪隐忍;这也是诗人之心,杜甫虽然此时已是晚年,但报效国家为国效力的思想并没有改变。
琵琶:本是胡地传入中原的乐器,但在诗中却是昭君从汉宫带入胡地,可见昭君在胡地境遇的凄凉,生活的落寞。于是下句中的“怨恨”也就能理解了,既是昭君对汉宫的怨恨,也包含了诗人对不能重用人才的唐王朝的怨恨。
鸟:则写其飞舞盘旋,言极低徊,就像居无定所的诗人,只能四处漂泊流浪,这是诗人晚景凄凉的写照。
长江:江水不尽,滚滚而下,诗人内心的感慨只能是时光的流逝,生命的短暂和对死亡的焦虑。
篇2
关键词:资产收益扶持制度;三门峡库区;移民生产开发;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D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9-0028-0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贫困地区水电矿产资源开发资产收益扶贫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2016]73号)提出,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对于特殊群体的库区移民来说,要提高其经济收入,除了完善库区基础配套设施,还要合理进行生产开发,扶持多种形式的产业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有机地结合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是极为重要的。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能够有效增加库区移民经济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促进生产开发项目落地,解决移民生产生活问题,加快库区移民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
一、资产收益扶持制度
资产收益扶持制度以不具备自主创收能力或者虽具一定能力但遭受限制的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资产收益扶持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将各种细微的自然或者社会资源转化为资产,然后将这些资产整合到一起,通过建立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平台来将这些资源合理进行利用,以此来提高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各地区利用财政资金作为贫困人口参与到专业的生产企业或者农场等地方的股份,通过这些生产企业来获得一定程度的股份分红,借此实现贫困人口自身经济收入的有效提升。
二、三门峡库区移民生产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类城乡二元结构”严重
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水利建设历史上的一项重大工程,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移民安置问题,大量库区迁出移民生活条件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的移民开始返回库区,抢种土地。此后,由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适度放开限制,容许特困移民返库定居,形成三门峡库区特殊的返库移民现象。但是,因库区建设、返库移民等多层原因,造成库区土地权出现多方所有的问题,形成集“类城乡二元结构”的现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库区移民的生产开发。
(二)农工商企业发展缓慢
伴随近年来库区农业及农工商企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初见成效。但目前库区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大的领军企业,仍以中小企业占据较大比重。同时,在库区的不少区县中,“多龙并存”的局面普遍存在,且这些企业与移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呈现半紧密或松散式。农业管理体制落后、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收购部门的本位主义严重、交通畅达性差仍然是移民产业开发的重要约束因素。
(三)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明显
库区产业结构层面存在较多不合理,种植业占产业比重较大,畜牧业中饲养畜类主要以猪、羊、牛为主,水产业与林业二者占产业比重均较低。单一的产业结构与库区丰富的资源之间不相符合。此外,各区县未结合自身优势,发展比较优势产业,而是盲目照搬其他区县产业,最终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明显,区域特色丧失,不利于特色产业发展。
三、资产收益扶持制度下三门峡移民生产开发实践:富平县移民创业观光农业生态示范园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县境内安置的水库移民96.3%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其中安置移民1 576户,6 388人,涉及24个镇202个行政村。“十三五”期间,富平县以“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移民变股民”的资产收益扶持制度有效整合各种资源要素,探索“政府+农村合作社+企业”的三门峡库区移民生产开发新模式。
(一)富平县移民创业观光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概况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陕西省富平县淡村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在示范园区,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照充足的地块作为项目实施区域,总面积240亩。园区坚持“五化”(设施现代化、设备智能化,技术标准化,工艺流程化,管理科学化)的经营管理理念,整体打造“四园一区”(蓝莓园、钙果园、树莓园、樱桃园四大园和一个中心管理服务区)。
(二)“政府+农村合作社+企业”运作机制
从富平县移民创业观光农业生态示范园中最早开发的蓝莓园的经验看,应从下列三个层面着手为蓝莓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的正常、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机制。
1.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库区蓝莓产业开发需依靠库区各部门全力协作并提供应有的优质服务。以富平县为例,形成了由科技服务、教育服务、资金服务、生产资料服务、旅游服务构成的服务体系,为蓝莓产业开发提供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富平县移民局将蓝莓产业化发展作为富平县的重要任务,积极做好这项项目的建立、评估,并针对各项配套资金给予大力支持。
2.劳动管理运行机制。如何组织移民投入蓝莓开发?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劳动力资源?如何持续调动移民的积极性?……这些都是关系到蓝莓产业开发成败的关键问题。以富平县蓝莓基地为例,目前蓝莓园中劳动力管理主要以实行“五统一分”为主,即统一规划、统一开垦种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分户管理,把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和家庭联产承包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在开垦种植阶段,参照当地劳动力市场价格,制定开垦、种植和管理的各项劳动定额及报酬标准;投产以后,参照蓝莓出售价,以农户交售鲜果计酬,较好地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
3.技术管理运行机制。蓝莓是一种对种植技术要求较高的园艺作物。根据生长习性及种植技术要求,富平县基于自身在蓝莓种植方面取得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蓝莓种植技术管理机制。具体如下:第一,领导干部选配。选派具备较高素质、较强技术的干部队伍担任骨干。第二,以高校及科研单位为依托,聘请高技术、高层次人才。多次邀请中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高中级科技人才进行技术指导和规划设计。第三,层层培训。为提升劳动力的素质,采取层层培训的方式,目前已进行培训达6 000余人次,移民已经基本掌握了蓝莓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的技术知识。
四、资产收益扶持制度下加快三门峡库区移民生产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推动资产股份化进程
实施资产收益扶持制度的根本就是对三门峡库区的各项资源进行统计和信息的收集,充分利用好土地、劳动力、社会、旅游等方面的资源,让移民能够以多种形式的方式入股,推动资产的股份化进程,提高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率。构建出明确清晰的库区的产权体系,为库区的资源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移民通过各种形式入股,让移民把手上的资源入股到企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中去,让移民自身参与到日常的经营中去,加强移民与各项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再有就是推动集体的资源入股,将集体所拥有的土地资源、房屋建筑、机械设备等资源整合之后与经济组织协商之后成为股份。这样,集体也能够拥有股份,获得一定比例的经济收益。
(二)加快身份转变,增加移民经济收入
改变移民的身份,让他们从移民变为股民,增加其获得经济收入的渠道。由政府来引导移民入股,特别是经济条件较差又没有一项专业生存技能无法摆脱贫困的移民。需要采取政府、社会、个人三个方面的形式来对他们进行扶持。政府应该对他们给予政策的相关保护,例如,优先的财政资金借贷权利、减少其子女的教育费用等。还要大力推进移民实现入股增加经收入。社会方面要提供更多的岗位来解决移民的就业问题,让移民们能够就近实现就业来增加移民们的经济收入。
(三)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特色产业信息平台
移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是三门峡库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所以,政府要加大对移民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三门峡库区要在高产出、低消耗的基础上,深化科学技术在产品研发与质量把关等层面的投入。只有大力发展当地特色的产品,建立完善的产业信息平台,才能够为移民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才能将自身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培育库区特色品牌,依托库区特色资源,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最终实现精准脱贫。将企业、合作社以及一些其他的经济组织结合起来,按照国家相关的发展思路和扶持政策,培养出一批能够带动三门峡库区整体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促进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思妤.以改革保障库区移民生存与发展权益的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12,(3):123-125.
[2] 张佐,陈建成.金融支持水电开发移民安置扶持机制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10):175-180.
[3] 余佶.资产收益扶持制度:精准扶贫新探索[J].红旗文稿,2016,(2):19-21.
[4] 王庆,李振华.水库移民变迁与后期扶持政策演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1):82-88,124.
[5] 祝树民.政策性金融扶贫的引领作用[J].中国金融,2016,(4):9-11.
[6] 赵晓峰,邢成举.移民合作社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16,(4):23-29.
篇3
2、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唐杜甫《春运》
3、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唐李白《古风》
4、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5、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6、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唐杜甫《曲江对雨》
7、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9、春城而色动微寒。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10、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11、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
12、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13、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唐钱起《春郊》
14、春来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5、时在中春,阳和方起。《史记秦始皇本纪》
16、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17、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18、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19、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唐杜甫《清明二首》
2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3、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2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26、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27、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28、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29、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30、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32、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33、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34、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唐刘昚虚《阙题》
3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6、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37、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3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3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0、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41、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唐杜甫《腊日》
42、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唐刘昚虚《阙题》
43、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4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45、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4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4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8、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49、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
50、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
5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52、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唐杜牧《怅诗》
篇4
忽然无意间瞥见了教室窗外有个穿花裙的姐姐,我们班上几乎所有同学都向她行“注目礼”。其中有同学指指点点道:“莫非就是来听课的。”--没错,看,后面陆陆续续来了four beautiful girls and a young man。几天前听宜调侃她班的实习老师,莫非这就是实习老师?先前的那个姐姐对于我们像对待外星人一样的态度似乎感到羞涩,便回敬了我们一眼,尴尬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按理说我们这班家伙应该知趣点,哪知我们竟然还是一如既往地盯着她们看。过后想了想,有点像审查犯人。
“诶,你们看,这老师多漂亮吶!”后面的声音再次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正当我准备再“翘首”一下下时--语文老师来了!他一来便直入课题--
“上课--”奇怪的是班长竟然没有喊起立,更让我诧异的是那班实习老师也跟着有模有样地“起立”了,哈哈。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十五课:《杜甫诗三首》……”语文老师用他那有点怪调的普通话讲起了课。初入课题,我并不知道杜甫的生平,更别说他的人生经历了。老师依次从杜甫在唐朝的成就,到后世关于他的“诗史”,再到杜甫所经朝代的由盛转衰以及创作诗作的背景一一详诉。
为了便于理解与熟记,他便在黑板上画了弯弯曲曲的黄河,地点自然很繁琐。我觉得再这样子下去我准会打盹,便想出了一个妙方--把黄河当成迷宫,走出去就成赢家,而我的对手,便是全班同学!效果果然不错,沿着弯曲的路迹,也了解了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
篇5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8题;共84分)
1.
(2分)多音字组词。
担dān
________
dàn
________
2.
(3分)我会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________,清泉石上流。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________,山后山前处处梅。
3.
(6分)多音字组词
蒙:méng________、měng________
奇:jī________、qí________
相:xiāng________、xiàng________
4.
(3分)选择正确的词语。
勉(A.励
B.历)________自己出类拔(A.萃B.翠)________
在一片赞扬声中,我们的头脑要保持(A.平静B.安静C.冷静)。________
5.
(4分)给下列诗句排序。
________羌笛何须怨杨柳
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________黄河远上白云间
6.
(6分)想一想,选一选。
吉言________
A.应允别人
忠言________
B.诚恳劝告
诺言________
C.宣誓所说
誓言________
D.表示吉祥
留言________
E.生前留下
遗言________
F.临走写下
7.
(5分)我能写出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①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②湖光秋月两相和
,
潭面无风镜未磨。
8.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瞬间
②仿佛
9.
(4分)默写古诗
望天门山
李白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0.
(5分)读一读体会句子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1.
(5分)改变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改变原意,把句子换个说法。
①我天天坚持给鸟儿喂食。
②小明是我最好的朋友。
12.
(9分)读拼音写汉字
qīng
fēng
jìng
________山
________树
石________
________澈
________景
________争
________声
________狂
________然
13.
(5分)请你从这三首诗中选择一首你最喜爱的诗默写下来,并说说喜爱的理由。
14.
(5分)根据诗意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②晴天,西湖水波荡漾,波光艳丽,美极了。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云雾迷茫,显得非常奇妙。
③洞庭湖的湖水清澈,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潭面没有风,好像一个没有经过打磨的镜子。
15.
(4分)根据解释写诗句
①雄伟的天门山好像是被从中间冲断了一样,让长江浩荡的流经这古代楚国的旧地。________
②滔滔东流的江水,在天门山遇到巨大的障碍掉头向北流去。________
③分列长江两岸的天门山,就像迎着江水扑面而来。________
④在那水流湍急的地方,有一只小船乘风,从太阳升起的东边驶过来。________
16.
(4分)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他们都是________朝人。
A.刘禹锡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
E.唐
F.清
17.
(5分)翻译句子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8.
(4分)默写《望天门山》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阅读理解题
(共5题;共25分)
19.
(5分)阅读诗文《望天门山》,回答问题
这首诗写眺望天门山所见,始终描绘了哪些景物?
20.
(5分)阅读诗文《望天门山》,回答问题
诗人为山川景物抹上了哪些色彩?
21.
(5分)阅读诗文《望天门山》
,
回答问题
诗人在描绘这幅画时,是以什么景物为主体的?其它景物起什么作用?这些景物衬托了天门山怎样的景象?
22.
(5分)阅读诗文《望天门山》,回答问题
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怎样雄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3.
(5分)阅读诗文《望天门山》,回答问题
本诗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18题;共8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二、阅读理解题
(共5题;共25分)
19-1、
20-1、
21-1、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而古诗词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很大的难点,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质量是广大语文教师必须重点研究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突破教学瓶颈,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质量。本文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目前,由于高考的压力非常大,教师为了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通常让学生通过背诵的形式来记住古诗词,只是大概地给学生分析一下词意,并没有深入讲解,从而导致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体会不到古诗词的意境。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使学生在单一的教学形式中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以至于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二)缺少对古诗词个性化的讲解。在进行高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和学习时,学生一定要有独特的想象力,在阅读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对古诗词进行独特的认知和鉴赏。但是在目前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缺少对古诗词个性化的讲解,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再加上学生自己人生经历不够丰富,以至于最终影响了对古诗词的理解。
(三)没有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情况下进行古诗词学习的,古诗词教学也只有教师讲解、布置作业等单一的形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的状态非常消极。高中阶段,古诗词的教学主线就是翻译、背诵,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感受到古诗词带来的情感,从而打消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古诗词学习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教师若从词汇开始讲解,会给学生一种非常乏味的感受,因此一定要创新教学策略,创设相应的古诗词教学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体会到古诗词的意境,从而带着丰富的情感进行古诗词的学习。比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中《咏怀古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边塞的歌曲,将其当作教学背景,给学生讲解昭君出塞的故事,加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从而让他们学好古诗词。又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柳永词两首”中《望海潮》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朗诵的视频,伴以充满感情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二)设计朗读环节,使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情感。古诗词是作者情感的一种体现,其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字都表达了作者的不同感情,比如愤恨、舒缓、愉快、凄凉等。教师要认真引导,让学生将古诗词有感情地朗诵出来,从而在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古诗词。比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涉江采芙蓉》的教学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理解最基础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和学生一起探讨:应该怎样划分朗读的停顿,朗读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哪些词汇上,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古诗词的朗读,然后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找到问题之后进行改正,再次朗读,直到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最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或小组阅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古诗词的中心思想。总而言之,朗读是一种外在的教学方式,通过朗读能够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表达出来,这不仅是一个深化学习内容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检查的过程。
(三)多角度进行古诗词的教学。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宝藏,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要学会从多角度进行古诗词的教学,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方式一定会带来非常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注重语言方面的价值,更要让学生注重作者在创作中应用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形式。这些内容都会在古诗词当中体现出来,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古诗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比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中《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时,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完词的表面含义后,应该引导学生对该首词的创作背景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写作手法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刻理解。而古诗词的价值层面有很多,教师可以应用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发现古诗词中的奥妙,让学生对古诗词艺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另外,古诗词的韵律感和节奏感非常好,如果将古诗词的字音转变成音律,让学生进行朗诵,他们就能在朗诵中体会到古诗词的内在情感,从而在心灵上产生共鸣。除上述之外,还有很多角度的入手c,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不断探索,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
篇7
【关键词】高中 古诗词 有效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B-0095-02
古诗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诗词教学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以来,无论是在教材编排上还是高考试题分值倾向方面,诗词阅读的比重都有所加大。但是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并没有因此而提高,相反,古诗词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而诗词阅读题往往成为学生高考失分最严重的题型。基于此,本文探讨高中古诗词有效教学的策略。诗词学习无非“读”和“赏”两个方面,“读”是登堂之阶,“赏”是入室之法。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应紧紧扣住这两个字。
一、读
诗歌是最接近音乐的文体,因此,“读”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古至今,朗读作为一种学习诗词的方法,一直受到特别的重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耳熟能详的语句说的就是朗读的重要性。因此,让学生学会朗读,是教会他们与诗歌进行一种高品质的对话,也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一般而言,在教学中对一首诗歌的“读”,分为初读―听读―品读―背诵这几个环节。
面对一首陌生的诗歌,首先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能一字不错地朗读。南宋朱熹说过,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便是初读。
听读,可有多种形式,可采取听优秀学生朗读、听教师范读、听名家示范朗读等形式。这一过程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自己初读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感悟、学习、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诗词诵读中音部的顿宕、字音的轻重、语调的曲直缓急等一般规律。在不断的模拟中,学生会获得初步的感知。
品读,是对诗歌的个性化诵读。每一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不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亦有别。周振甫先生强调道: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情感读诗词。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方式,或优秀示范,或分组比赛,或集体诵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点拨引导。
背诵,是诵读的最终结果。很多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强行要求学生背诵,使学生痛苦不堪。其实这一过程应是自然而然的,不可强求。叶圣陶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他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熟练的境界。 熟读,自然成诵。
总之,学生诵读诗歌,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有意识地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不仅可感受到汉语言音律的美,诗歌意境的美,形象的美,还可积累语言,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赏
对古典诗词的赏析,是难能之事。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努力,教会学生对诗词进行赏析:一是通过巧妙的引导,使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提供角度,让学生深入赏析诗歌的妙处。
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是学生鉴赏诗歌的基础,但是由于学生在文言字词方面的障碍,对古代文化常识的隔膜,再加上对诗词语言跳跃性、含蓄性的陌生,其对诗歌大意的把握困难比较大。这也是学生读不懂、不愿读古诗词的重要原因。因而,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诗词是古诗词教学的首要任务。鉴于学生对诗词的畏惧心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考虑增强趣味性、可操作性,切忌只是简单地让学生翻译诗词。例如,在《雨霖铃》教学中,有教师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可给我们以启发。
请以“我要走了”为开头,扩写“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请以“我有很多话要对你说”为开头,扩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请以“我们分别以后”为开头,扩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以这样巧妙的设计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对诗意的理解只是鉴赏的基础,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深入诗词本身,探究其魅力所在。学生对鉴赏方法是比较含糊的,因此,教师应针(下转第101页)(上接第95页)对不同的诗词类型,设计不同的鉴赏角度,让学生逐步掌握鉴赏诗词的角度和方法。
鉴赏诗歌的角度很多,在高中阶段,应让学生学会从形象、技巧、情感三个方面去鉴赏诗歌,但在具体教学中因篇目不同而或有所侧重,或面面俱到。但是无论怎样,教师在设置问题或教学环节时,应确保新颖,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例如,教授《杜甫诗三首》,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杜甫一生追求的政治理想,请结合本课所学三首诗谈谈你的感想。以这样开放式的命题来激发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赏析。又如,在执教《望海潮》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环节:
鉴赏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你可鉴赏它的“形象美”,也可鉴赏它的“语言美”,还可赏析它的“技巧美”……那么这首词美在何处?
请各小组展开讨论并将讨论结果以关键词的形式板书到黑板上,形成“美点寻踪图”。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全身心地投入到诗词鉴赏活动中,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而且懂得了鉴赏诗词的角度:鉴赏形象、鉴赏语言、鉴赏技巧,并积累了鉴赏诗词的方法。这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提升,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然途径。
诚然,古诗词教学中的“读”和“赏”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教授诗词的法宝,但只有符合诗词教学需求、适宜学生学习需要的“读”,设计合理、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的“赏”才能使古诗词教学回归本真,让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不再枯燥,让优美的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古诗词教学真正达到高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周啸天.古典诗词鉴赏方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周振甫等.诗文鉴赏方法二十讲[M].北京:中华书局,1986
篇8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往往从教育体制、道德教育、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我们忽视了从生命教育缺失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历程,自古至今,奔腾不息,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生活是生命的轨迹,语文就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相随左右,陪伴终生。语文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语文课中学量的经典作品,就是走近先哲和时贤,用他们健康高尚的心灵世界去影响和规范学生的心理结构。所以,语文学科先天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语文教学理应自觉担负起生命教育的职责。在教学中进行生命主题的教学,教学内容上实现重组,教学方法上实现综合,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也使得学生的相关知识系统化,找到生命文化的源头,思考生命文化的价值,实现生命文化的延续。这也是为了“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具有内在生命态的知识,最能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提升他们的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从而达到育人之目的。”
一、关爱施教,培育生命教育的氛围
“生命教育”本身就是充满人性、人情、人道的教育,那就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真情与关爱的人性、人情、人道的氛围,为生命教育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温馨的教学气氛。而这种氛围的培育,非得要求施教者要有关爱之心。美国学者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我们教师要用爱心去感染每一个学生,爱是可以修复一切伤痕的良药。”作为一个教师,就应该有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生命,应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每一个角落,要知道,你关注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太阳,哪怕是一束阳光,“世界”足以明亮。教师对成绩优秀者要鞭策其更上层楼,对学习浮躁者要提醒其降低重心,对处于低谷者要激励其走过坎坷,对学习困难者要帮助其建立信心,要时时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在有如沐浴阳光的课堂上接受生命的教育,感受生命的尊严,理解生命的宝贵,体会生命的艰辛。
二、依托文本,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
语文教学,本身也理应包含对生命意识的重视与对一切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的思考与教育。如教学《杜甫诗三首》中,诵读品味感悟诗人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诗人的生活背景与人生经历,深入分析杜甫为什么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人生感慨,是因为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而衰,“万方多难”的年代,个人生活又异常艰难,强烈的生存意识、生命意识,熔铸了他高尚的品格,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生命激情,使他的诗在反映人民生命痛苦,表达百姓生存状态与思想情感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点燃火花,探索生命教育的意义
“文道统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义之一;初中语文新课程所选录的许多课文都不同程度上都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如在讲授《真正的英雄》一课时,教师要做到“情动而辞发”:让学生沉浸在文本所创设的悲痛情景之中,紧紧抓住”这些航天员生命惨烈地被毁,那生命的意义又何在?”“若是你的亲人也有献身于航天事业的,那你又作何感想?”等问题,让学生深入探索生命的意义。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讨论争辩、激烈的思想碰撞,领悟了深刻的生命意义: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生命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乃至被毁的历史。
篇9
[关键词]意境;多媒体;课件
意境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意境教学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感情为纽带,以思想为核心,以学习活动为途径的特点。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那么,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心理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呢?笔者认为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创设切实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意境。
一、发挥多媒体的“音画同步”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感受美的物象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含义丰富的课题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荷塘月色》一文中有“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三组景色,三组景色中又包括许多具体景物,这些景物需要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再造画面,创造优美的意境。教师可以通过发挥多媒体的图片功能展示与之相关的画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景物的美,从而进入作者营造的意境之中。又如在《我有一个梦想》一文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找出比较精彩的语段,特别是排比句,之后通过朗读体会其中的情感。另外,还可以利用音频设备听名家的范读,学生通过语音的艺术效果,能更好地把握作品中的情感。当然,绝不能整节课都运用多媒体音画功能,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要重在意境创设、重在课堂实效、重在兴趣激发。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意境美,帮助学生感知事物,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散文和诗歌,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有人说,散文是情感树上的果实,这话一点也不假。然而,受时代、阅历,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往往存在着差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利用计算机媒体调控自如的优势,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立体交叉、有声无声结合的画面图式,以营造特殊的意境,让学生加深对事物的感知,展开丰富的联想,引起审美共振。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琵琶行》是白居易感伤诗歌的代表作,这首诗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在叙事写景中融入了复杂而强烈的感情,展现出凄冷萧瑟的画面,在双线交织的结构中刻画了一对落魄、受损害的人物形象,抒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情,构建了错落有致而又貌异神合的结构美,产生了动人心魄的艺术美感。如何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体味诗歌的意境呢?借助声音和画面无疑是一条捷径。首先,让学生在委婉哀怨的排箫《秋怨》背景乐曲中深情地诵读,之后找出具体可感的写景语句,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以下画面:“一轮孤月悬坠,秋风清寒,浔阳江头伫立着两个神情黯然的人,他们都不忍视对方,木然地注视着浸泡在茫茫江水中的那轮寒月。”哀伤的音乐,动情的朗诵,凄美的画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自觉地投入到审美活动之中。诗中写景的句子还有很多,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惨”、“绕” 、“寒” 、“黄” 、“苦” 、“江浸月” 、“悄无言” 、“秋月白”等词语,同时配以寒江残月的图片,让学生在声音和图片的映衬作用下对诗文进行联想感悟,体会人物此时的心情,触摸人物情感脉搏的跳动。
三、创造性地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开掘意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拓展知识面
篇10
一、青乐渲染,营造美的氛围
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诗歌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在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选择古筝曲配乐,教师随着明快的乐曲声吟诵,学生从中感受有山、有水、有彩云、有猿声、有小船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以美的氛围。为学习这首诗做好情感铺垫。接着,老师介绍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深入学习这首诗,有利于学生对诗的理解。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配乐让学生练习吟诵这首诗,更能激发起学生吟诵诗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借助图画。再现美的情境
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在逐字逐句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用简笔画再现情境,用粉笔勾勒彩云、山、水、小船,学生边讲,教师边画,画面从无到有,处于变化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人情境。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诗中两岸悬崖峭壁,猿声啼叫,一叶轻舟在湍急的江水中飞流直下的景象,画面静中有动,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活跃学生的思维,更好地理解诗句。又如学习杜甫的《绝句》,在学生明确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把想像中的画面画出来,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学生边画边想像,给画配上颜色,引导学生进入诗的优美意境。
三、运用语言,领悟美的境界
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学生对“朝辞自帝彩云间”中“彩云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便组织语言,利用儿童的联想、想像,启发学生领悟美的意境,把他们带人美的境界。我对同学们说:“早晨,红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射出万道金光,照在山顶的云朵上。云变成了金色、红色、橘黄色、紫色……环绕山顶,环绕着山顶上的白帝城。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老师的生动描绘,以及带着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真切的情意,激起学生的情绪,巧妙地把学生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四、充分诵读,感悟美的韵律
古诗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古诗教学中,采取大声朗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吟诵中体味,更能感悟诗的韵律美。教学《绝句》时,老师提炼讲解内容,简化教学头绪,控制教师在课内的活动总量,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历里船。”指导学生,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反复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在读诗的同时,感悟诗的韵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