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翻译范文

时间:2023-04-04 06:1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苏武传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苏武传翻译

篇1

一、独阏氏子弟在

教材注:“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这个注释是一个典型的歧义句,因组合关系两可而有两种理解:“在家的有单于子弟,还有阏氏”;“在家的是阏氏与单于两人的子弟”。从下文“单于子弟发兵与战”可知“单于外出打猎”,在家的是单于的子弟。教材的注释让学生搞不清“阏氏子弟”,阏氏子弟在家,怎么单于子弟发兵与战?因下文“单于子弟”中的单于和子弟为偏正关系,所以教材注释应突出阏氏和子弟为并列关系。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中》)注释:“阏氏子弟:阏氏及单于的子弟。”这样解释目的应是为了避免歧义。因此我以为教科书应注为:“只有阏氏以及(单于的)子弟在家。”

二、凿地为坎,置煜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教材注:[蹈]踩。研读课文时疑问重重,实感匪夷所思:救治伤重的苏武竟然需踩其背?查阅资料,杨树达《汉书窥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对此早有异议:“背不可蹈,况在刺伤时耶!”杨氏指出:“蹈当读为掐。韦注云:‘掐,叩也。’掐背者,轻叩其背使出血,不令血淤滞体中为害也。”《中》即采用此说注“蹈”为“通掐”。与上文“覆武其上”承接,煜火微熏苏武的胸部、轻扣其背从而使其体内淤血流出。徐复先生《后读书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考证《苏武传》“蹈”字应是“焰”之形误。则“蹈其背以出血”意为用火微熏苏武的背部从而使其体内淤血流出来,这种说法恐不妥当。苏武自刺,当刺胸腹部,卫律抱持时苏武应面朝上。况“覆”为翻转之意,人躺下时面朝上为常态,则“覆武其上”应是“使苏武背朝上卧在坑上”,则火无法“焰”其背;即使苏武面朝上,用火熏苏武的背部,则体内淤血如何流出?综上,教材应注为:“蹈,通掐,轻扣。”

三、武益愈

教材注:“渐渐痊愈。益,加。”教材先释“益愈”为“渐渐痊愈”,后又单注“益”为“加”,前后释义明显不一,若将“益愈”理解成“更加痊愈”,则明显不通。王力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词源》释“益”作为副词均有两个义项“更加”和“逐渐”,另外《苏武传》中“单于益骄”中“益骄”的解释是“更加倨傲”,说明两个义项不能通用。《汉语大字典》、新版学生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益”条“逐渐”义均举《苏武传》中此句为例。可见此处“益”字当为时间副词,应注为“逐渐”。

四、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教材注与教师用书译作:“挖掘野鼠、收藏草实来吃。”且不论苏武是否食用野鼠,以挖洞来捉野鼠,也非易事。幼时见人挖掘鼠洞,收集野鼠储藏之粮谷。此处似可这样理解:挖掘野鼠穴内藏的草实来吃。《中》注:“苏武掘取野鼠所收藏的草实以食。一说掘野鼠下当加顿号。”朱先生显然赞成前者,教材可采用朱先生的注。

五、诚甘乐之

教材注:“的确甘心乐意。”《中》注:“的确甘心乐意于这样。”前者意译,学生不易弄清“甘乐”“之”的意义和用法。而后者翻译精确,其中“之”作代词,代指前文所说的“蒙斧钺汤镬”;“甘、乐”为意动用法,“以之为甘,以之为乐。”教材应注出意动用法并依《中》翻译,注出后字字落实,利于学生学习。

六、空以身膏草野

篇2

一直以来,中学的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学生能读懂浅易文言文即可,所以文言文教学长期囿于理解并积累文言的字、词、句,即考点经常说明的“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能进行翻译”,这也是指导我们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思路。理解并积累词句无可厚非,其目的也在于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上的障碍,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然而,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文道是相结合的。时至今日,文言文教学存在着一种错误的价值取向:教学中重词句落实而轻视作品的内容价值,忽略了古代优秀文言篇章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智慧,以致“文难以载道”。

具体有以下两种表现:

第一,有些教师虽然做到了“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对文章进行了准确的讲解和翻译,学生的考试成绩也不见得退步了,但是却忽视了文章的整体结构,以致造成了对文章的断章取义。

如有的老师在讲解《师说》一文时,只注重字词和句式的落实,局限于直译每个句子的意思。讲完“古之学者必有师”,向学生说明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接着就讲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判断句,并要求掌握句中“所以”的用法以及通假现象;再接着讲下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每个句子各自的意思都讲明白了,知识点也讲透了,也让学生进行翻译了,但只局限于此,至于后面的这些内容跟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有何联系,没有让学生进行思考,也未向学生阐明清楚,只是局限于学生能把课文翻译准确就可以了,对于后文跟中心论点的关联以及和主题的关系却漠不关心,反正学生只要掌握好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就达到目的了。殊不知,学生只囿于字词句孤立且枯燥乏味的翻译中,至于后文的内容如何体现“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中心论点和本文为何抨击“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就一知半解了,更不用说对学生加强写作方面的指导――本文写作上运用对比和举例的方法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然而,最为严重的是没有通过本文的探究向学生宣传“尊师重教”这一正面导向作用。

第二,价值取向偏颇,未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因为只注重“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个别教师对文言文前后语意的贯通联接缺乏整体思考的习惯,未能很好地挖掘蕴藏于文字背后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中华民族精神,“文”不能“载道”,文本价值不能真正体现出来。我从自己的教学中选两个例子进行说明:

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该文最大的艺术特色是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真实情感。写祖母:“吾儿,久不见若影,何意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简单质朴而又饱含深情的三句话,再辅以“阖”、“持”两个动作,就刻画了一位责备、疼爱和喜悦交织的祖母形象。写母亲:围绕“扣门扉”的典型动作细节和“儿寒乎,欲食乎”的典型语言细节,表现了母亲那感人至深的慈爱之心。写爱妻:“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夫唱妇随,夫妻之间亲密无间;阴阳两隔之后,“庭有琵琶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托物抒情,物是人非,睹物思人,突出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情深”及作者对亡妻的无尽怀念。通过对这些典型细节的探讨,学生深深地被那种自然而又质朴流淌出来的浓厚的至爱亲情所感染、所熏陶。这时,教师可适机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要敢于担当,要拥有一颗感恩之心,要修德进业、自立自强、刻苦学习,以辉煌的成就报答父母、回馈社会。

篇3

律①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②。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③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④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⑤牧羊,卧起操持,节旄⑥尽落。

昭帝⑦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⑧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注释]

①律:指卫律,本长水(今陕西蓝田县西北)胡人,生长于汉,后来逃亡投降匈奴,受宠信,封丁灵王。匈奴单于派他胁迫苏武投降。②单于:匈奴首领的称呼。③北海:即今贝加尔湖(今在俄罗斯境内),当时为匈奴北界。④廪食:官府供给的粮食,此指匈奴供给苏武的粮食。⑤汉节:汉朝的符节。“节”是使者所持的信物。⑥节旄:节上挂的旄牛尾饰物。⑦昭帝:武帝子,名弗陵,公元前87年即位。⑧上林:即上林苑,汉代皇帝的猎场。

[读后思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武卧啮雪( )

②如惠语以让单于( )

③谢汉使曰( )

④凡随武还者九人( )

2.下列加点的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单于愈益欲降之 B.天雨雪

C.羝乳乃得归 D.具自陈道

3.下列加点的词语不是“古音通假”的一项是( )

A.与旃毛并咽之 B.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C.匈奴诡言武死 D.前以降及物故

4.请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5.翻译下列句子

①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②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③杖汉节牧羊,卧起操节,节旄尽落。

6.苏武被扣押匈奴期间,遭受了哪些困厄与折磨?在他身上,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参考答案]

1.①咬、嚼 ②责问 ③道歉、谢罪 ④共

2.D(A使动用法:使……投降;B名词作动词:下雨;C名词作动词:生子)

3.C(A旃:通“毡”;B去:通“”,收藏;D以:通“已”。)

4.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5.①就把苏武囚禁起来,安置在大地窖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 ②(派他到北海边上)放牧公羊,说是要等公羊生出了小羊,才能放他回去。 ③(苏武每天都)拄着汉朝的符节牧羊,躺下睡觉和一举一动都拿着符节,(以致)符节上的旄牛尾饰都掉光了。

6.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之久。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他遭受了各种苦难与折磨:一方面生活困厄,环境艰苦,常常食不果腹,也无人可诉衷肠;另一方面,匈奴首领又不断对他威逼利诱。但他始终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忠心耿耿,每日杖节牧羊,毫不屈服,在他身上,表现出了一种民族的尊严与节操。

周公吐哺

武王①崩,成王②少,在襁褓之中。周公③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祚④摄政当国⑤。管叔⑥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⑦、召公⑧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⑩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成王长,能听政。成王临朝,周公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恭慎如畏然。(选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第三》)

[注释]

①武王:( ?年―前1043年),西周的创建者,姬姓,名发,谥号武王,是周文王次子。②成王:(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汉族,姓姬,名诵,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周武王之子。③周公:古代周公,说的是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④践祚:即位,登基。⑤摄政当国:临时代国君处理国政。⑥管叔:西周初人,姬姓,名鲜,周武王之弟。⑦太公:本名吕尚,姜姓,字子牙,被尊称为太公望。⑧召公:姓姬名(shì),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周公旦之同父异母弟。⑨成周:完成周朝稳定大业。⑩伯禽:周公长子,西周初年人,姬姓,字伯禽,亦称禽父。

[读后思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武王蚤终( ) ②于是卒相成王( )

③周公戒伯禽曰( )

④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

2.与“于是卒相成王”中的“卒”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卒廷见相如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

C.卒不赦程 D.故卒不加诛

3.与“北面就臣位”的“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还来就 B.金就砺则利

C.指物作诗立就

D.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

4.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

B.我所以为之若此

C.于是卒相成王 D.北面就臣位

5.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

B.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C.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

D.武王蚤终,成王少

6.下列句中的虚词“之”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成王少,在襁褓之中

B.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C.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D.成王之叔父

7.与“将以成周”中的虚词“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B.勿以善小而不为

C.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我 文 王 之 子 武 王 之 弟 成 王 之 叔 父 我 于 天 下 亦 不 贱 矣。

9.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

②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10.“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后来简化为一个成语“_________”,比喻_________。曹操在他的诗歌《短歌行》里,也曾用“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两句诗披肝沥胆,表达自己希望天下人才都来归顺他的美好心愿。

[参考答案]

1.①人死 ②辅佐 ③告诫 ④地位低下

2.B(士兵;ACD义同,终究)

3.D(到,从事;AB义同,靠近,走近,趋向;C完成,成功。)

4.C(A流言:古义为“散布谣言”,今义为“谣言”;B所以:古表原因,今表结果;D北面:古义为“面向北站”,今义为“北方”。)

5.B(A畔通“叛”;C辟通“避”;D蚤通“早”)

6.C(动词,到,去;A B D义同,助词“的”。)

7.A(连词,表目的或结果等;BCD义同,连词,因为)

8.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9.①我之所以不避嫌疑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②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

10.“握发吐哺”,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祖逖北伐

初,范阳祖逖①,少有大志,与刘琨②俱为司洲主簿③。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④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⑤以为军咨祭酒⑥。逖居京口⑦,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⑧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⑨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⑩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记》)

[注释]

祖逖(tì):西晋末年著名爱国志士。 ②刘琨:字越石,西晋末年爱国志士,与祖逖齐名。 ③司州主簿:司州,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主簿,主管文书簿籍的官。 ④恶(è)声:不祥之声。 ⑤睿(ruì):即司马睿。 ⑥军咨祭酒:官名,如同军事顾问。 ⑦京口:今江苏镇江市。 ⑧晋室:西晋王室。 ⑨戎狄:指北方匈奴等外族。 ⑩豫州:今河南省东部。

[读后思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蹴琨觉( ) ②因起舞( )

③纠合骁健( )

④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

2.与“自相鱼肉”中的“鱼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稍稍宾客其父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阡陌交通 D.青春作伴好还乡

3.与“起冶铸兵”中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兵不厌诈 B.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C.草木皆兵 D.短兵相接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5.翻译下列句子。

①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②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③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6.有一个成语出自于选文第一段,意思是形容有志之士及时奋发自励,这个成语是( )

7.读过本文,你认为祖逖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精神?

[参考答案]

1.①踢、蹬 ②于是 ③勇武 ④如果

2.A(名词活用为动词;BCD均为古今异义的词)

3.D(武器;ABC意为战士,军队)

4.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5.①于是使得北方匈奴等外族乘机将毒害流传到中原。 ②让像我祖逖这样的人统帅军队以收复中原,全国各地的英雄一定有听到消息就起来响应的! ③我祖逖如果不能肃清中原的敌人,就像这长江流水永不倒流,永不再渡江回南方!

篇4

【关键词】高中学生 古诗文 人文精神

《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古诗文在高中语文中的比例占有三分之一,其教材安排的宗旨在于渗透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人文精神,强化学生的人文性。然而,在实际的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受高考的影响,更多的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工具性方面,而忽略了人文性教学,使学生对语文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现象。新课改一直倡导语文教学弘扬人文教育,古诗文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应担当此重任。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的谈一下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植。

一、构建情景,开掘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课改的纵深发展带动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越来越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古诗文更成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精华内容,无疑成为传承和弘扬人文精神的最佳途径。古诗文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有些枯燥无味,其语句都是语言的浓缩或者会意等,学生很难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往往对古诗文的学习表现出畏难情绪,死记硬背古文内容,不能够很好的,真正意义的认知和了解古文内涵,实现不了自我人文精神的培植。对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基于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特点来构建情景,以模拟的、逼真的情景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感悟古诗文的内涵,开掘学生的人文精神。

如:在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教学内容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古诗文的内容还原成为景配上虚拟的人物,再现古诗文内容,让学生更切实的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感悟作者豪放的性格,乐观的人生观等;在学习《短歌行》教学内容时,笔者运用学生熟知的《三国演义》进行情景构建,让学生置身情景中,感受曹操大气磅礴、慷慨豪迈的人生态度。这样,构建情景,营造人文氛围,促使学生对生命、对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打破常规,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

古诗文的形成都有着一定的历史发展背景,学生在学习古文时往往局限于某个时代,按照一定的预设去探究。教师在教学中更是结合高考的考试内容,预设问题答案,限制学生思维,更甚者让学生死记硬背古诗文的内容、内涵等等,导致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和认知都有一定的刻板印象,围绕这个圈内的内容进行思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古诗文的人文精神渗透。我知道,对于古诗文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一个了解,更多的是古文今用,融会贯通,需要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打破常规,引导学生敢于创新,鼓励学生多方位的去思考问题,尤其倡导学生以时代性的眼光去审视古诗文,强化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如:在学习《苏武传》时,笔者设置几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运用你自己对人物的认知和信息的收集,如何评价苏武这个人?国家教育部就高中教材内容进行了修改,提出,对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有着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别,进而以此评价人物是否是民族英雄。那么你觉得苏武是民族英雄吗?为什么?假设你是苏武,结合自己掌握的历史以外交知识谈谈如何做好使节?这样,笔者结合大纲的要求,给予学生足够的自,让学生自由的去探讨内容,促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使某种知识探究生成一定的人文素养,诸如:公正评价、客观认知、民族大义等等。

三、鼓励畅读,深化学生的人文精神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想要深入的了解古诗文的内涵,感悟其人文精神,就必须畅读,层层递进的去品味。我们知道,古诗文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对某个字或者句子的翻译,而是需要更深入的去了解古诗文的相关内容,诸如:蕴含的精神、创作的结构美、韵律美等等。而这需要不断的读,融进感情读,才能够体会到,即:从阅读中品味古诗文的情趣和神韵,从而深化自我的人文精神。

如:学习屈原的《离骚》,文章多处用了会意、象征等,笔者让学生多读,每阅读一次,都总结自己阅读的感悟,循序渐进的去感悟文章内涵。诸如:在前几次的阅读中,学生隐约感受到了文章创作的背景,再深入阅读发现了文章中很多的象征词语,诸如:香草。学生在畅读过程中很快将其联系到人的品格,进而更深入的感受到作者洁身自爱的崇高品质等,同时,自我的情感也很容易受畅读的感染而产生端正的思想观念、人文素养等等。

总的来说,人文精神是古诗文的精髓体现,也是人类发展过程所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人文精神教育应得到教师的重视。从高中语文教学方面来说,古诗文是最佳的人文精神渗透途径。作为教师,可以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掘并弘扬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不断的充实和发扬自我,促使学生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得到相应的人文精神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古诗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篇5

一般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2>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四、疑问句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里不举例子讲解。

特殊句式

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

一、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二、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何伤乎?(《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介+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介+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游褒禅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宾+之(是)+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唯弈秋之为听(《弈秋》)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⑥唯马首是瞻(《冯婉贞》)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鸿门宴》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三、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以+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于(乎,相当“于”)+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四子侍坐》)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于+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四、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定语+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数量定语

篇6

摘 要: 汉语古诗意象与隐喻具有相同的认知特性,意象也是一种概念隐喻,意象的英译应该力求实现汉语隐喻意象和英语隐喻意象的“映射对等”。结合古诗意象英译的实例,提出了采用英语的对应意象源域译出; 转换汉语意象源域为英语的意象源域; 英语的对应意象源域加汉语目标域; 英语的对应意象源域加注释等实现“映射对等”的古诗意象英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12)01012706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Images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from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

1. QUAN Xun-lian(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qing Teachers College, Anqing Anhui 246133, China)2. TIAN De-b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031, China)

Key words: image; conceptual metaphor; equivalent mapping; translation

Abstract: The images in ancient Chinese poems and metaphor are of the same cognitive nature and images are also a conceptual metaphor. Therefore, translators should try to achieve the mapping equivalence between original metaphorical image and target metaphorical image in translating the images of Chinese poetry into English. And at the same time, fou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to achieve mapping equivalence by means of concrete examples: English corresponding image source field, changing Chinese image source field to English image source field, English corresponding image source field plus Chinese target field and English corresponding image source field plus notes.

诗歌作为“隐喻式语言”, [1]其创作过程就是诗人运用隐喻的手法,将抽象的、不易把握的主观感情和思想投射到形象具体的意象上的过程。诗歌翻译中,意象的理解与传达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读者对原诗的解读与欣赏。从某种意义上说,译诗即译意象。故翁显良指出,汉诗英译必须保持本色,而这本色就在于“意象以及加强其艺术效果的节奏”。[2]

我国目前的古诗意象英译研究较多地集中在意象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对古诗中单个或某一类意象的英译的得失评价等,而对诗歌意象英译整体关照较少,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意象英译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从本质上来说,古诗意象也是一种概念隐喻,正是古诗意象这种“言在此,意在彼”的隐喻特质给其翻译带来了难题。对于古诗意象翻译的研究,应当抓住其隐喻的特质,从认知的角度考察作者所构建的意象及其寓意是否在译文中得以映现。

一、 认知“概念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一种体验、思维方式及认知手段,其实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3]“概念隐喻”指的是人类的概念系统是隐喻地生成和被理解的,并通过系统的跨域映射完成。一个概念隐喻由两个概念域组成:源域(S)和目标域(T)。源域通常是具体概念; 目标域通常是抽象概念。在概念隐喻中,大多数的隐喻都以本体即源域的形式出现。概念隐喻的基本原理可以总结为:隐喻是用一个具体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其形成过程就是从熟悉、具体的源域向另一个不太熟悉、抽象的目标域跨域映射的过程。其前提是对源域具体事物的体验和认知,其基础是客观事物的相似性。

二、古诗意象与概念隐喻的认知相似性

古诗中的意象十分复杂,按不同的视角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张保红将诗歌的意象分为广义的意象和狭义的意象。[4]本文聚焦于探讨古诗中狭义意象的翻译。狭义的意象是指古诗中的语词意象,包括普通物象意象和典故意象。前者如人物、地名、自然物象等。这样的意象通过普通物象的外化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或审美体验。后者指通过引用典故或用典而构成的互文性意象。袁行霈通过梳理中国古代诗学中“意象”的不同涵义后总结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5]

路易斯(C. Lewis)认为,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①

由此可见,隐喻与诗歌是同质的现象。而作为诗歌最核心成分的古诗意象与概念隐喻具有共同的认知机理,也是一种概念隐喻。束定芳指出,诗歌意象在本质上是隐喻的。古诗意象和隐喻属于同质的认知现象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意象和隐喻同为一种认知手段。诗人通过丰富的联想,从一个新的角度赋予客观的物象以新的理解,并浸染上诗人特定的思想感情,扩充了人们对这一物象的认识范围,从而扩大了人们熟知的具体事物的认知领域。意象产生的过程也就是通过赋予具体的、熟知的物象以新的抽象涵义,用具体的概念(象)来说明或理解另一抽象概念(意)的过程。隐喻所具有的认知功能正好契合了诗歌意象的产生过程。在本质上,意象和隐喻同为一种认知方式。

第二,意象和隐喻有着相同的生成方式,即联想。联想是诗歌意象的形成方式,是连接“象”与“意”必不可少的纽带。陈植锷指出,“诗人为表达一定意念的需要,选取能够引起某种联想的具体物象来抒发内心世界的特点,这就形成了意象。”[6]同样,“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7]“隐喻形成的基础就是发现互相联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把本来可能完全属于不同领域的两种事物联系起来。”[8]

第三,根据概念隐喻的映射论,我们同样可以对诗歌意象进行隐喻解读。当诗人将基于本人的文化认知体验的具体物象,映射到其他抽象认知域,并用文字表达出来,使之成为表达主题思想以及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手段时,便形成了诗歌意象隐喻。例如由于具

有耐寒凌霜和孤芳自赏等品质,陶渊明将“菊”的具体意象投射到自己清高贞洁、不同流合污的品性上,形成“菊”这一隐喻意象。而“菊”这一生动具体的意象源域使得人们更容易理解“它的品格”这一目标域,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古诗意象与隐喻的产生机理同出一辙。为讨论方便,本文将诗歌意象和相应的隐喻涵义分别称为“意象源域”和“意象目标域”。

三、 认知“概念隐喻”理论对于古诗意象英译的启示

意象也是一种隐喻,意象的产生也是一种“跨域映射”。在意象英译中,如果译语意象源域与原语意象源域能够实现“映射对等”,让英语读者得到和汉语读者相同的认知和等同的反应,就达到了传递意象隐喻的目标,该意象的英译就是成功的。因此可以把原意象源域能否在译语中实现“映射对等”,当作意象翻译策略取舍的内在动因以及检验意象翻译成功与否的标准。对意象翻译的研究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语言符号转换上,而应该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分析原意象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以及二者能够构成映射的相似特征,尽量在译入语中找到与原语意象源域在映射上基本等同的意象源域,或者采用补偿的办法使得意象源域与原语意象源域获得“映射对等”。

只有这样,译文才能将原意象所映射出来的文化信息、美学价值和思想感情完整地再现出来,使得读者领略到原诗的诗味,并丰富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认知视野。

隐喻从来都与其所在的文化具有一致性,蕴含着丰富而生动的文化内涵。由于人类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化认知体验和生理体验,因此形成了相同的认知心理,使得人们有相似的概念认知。然而,汉、英为母语的两种文化体验认知存在多方面的差异,这也使得隐喻概念系统存在差异。下图1表明了汉诗意象源域与英译文的意象源域的映射对应情况以及实现两者“映射对等”应采取的翻译策略:

由图1可知,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英语的对应意象源域译出,即通过直接移植原意象以实现映射对等。这也是最理想的翻译方法。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们可以转换汉语意象源域为英语的意象源域以形成映射对等。对于第三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英语的对应意象源域加汉语目标域或英语的对应意象源域加注释的翻译方法加以补偿,以实现映射对等。

四、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古诗意象翻译策略

(一)采用英语的对应意象源域译出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的认知对客观世界的经验进行组织的结果,由于汉、英民族有着某些相同客观世界的经验,从而积累了相同的认知经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的认知心理不仅古今相通,而且中外相通。”[9]由于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类似,并且“我们有相同和类似的生理器官、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这就决定了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具有共通的思维,这是人类能够交际、理解和互译的认知基础。”[10]这就表明,在意象英译时,如果汉英两个民族对某一意象感知体验相似,从而产生了相似的概念认知,能够对同一意象形成相似的联想,译者可采用英语的对应意象源域译出以实现映射对等。如陶渊明《饮酒》(其五)当中“飞鸟”意象的翻译。原文为“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从搜集到的15个中外译本来看,有13个译本采用了直接移植原意象的翻译方法,将“飞鸟”意象源域翻译成英语对应源域:“flying birds”(共7个),“birds on the wing”, “the birds keep flying”, “the birds are flying ”, “birds in flight”, “birds go home in flight”, “birds in flight”;只有一例译为“the weary birds”。[11]

可以推断,大部分的译者都认为,原文“飞鸟”意象源域和以上这些英语的对应源域具有相同的隐喻含义,能够实现映射对等。因此,译入语的读者能够利用自己与源语读者相似的认知经验,通过上下文,正确解读该意象的隐喻含义。而译文“the weary birds”不仅译出了原意象的源域“birds”,同时解释了源域所对应的目标域“weary”,实质上是低估了译语读者的认知能力,也剥夺了他们从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权利。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中外译者在处理陶渊明诗歌中其他一些常见的意象如“菊”、“松”、“云”、“酒”等,大多采用了直接迁移原意象的方法。正如莫嘉琳所指出:“隐喻之所以能够翻译,是因为存在一些跨越语言与文化的普遍认知经验”;“隐喻被翻译至另一语言后,仍然能够保存其生命力,为听话人所解读、破译。”[12]

又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诗中用两种具体的意象源域“比翼鸟”和“连理枝”来映射“夫妻恩爱,永不分离”这一目标域。 Fletcher将其译为: We swore that in the heaven above/We never would dispart/ One tomb on earth enclose of us/The frail and mortal part. [13]267把“比翼鸟”和“连理枝”两个意象都省略了,只译其意。而许渊冲则直接采用英语中的对应意象,将其译为: On high, we’d be two lovebirds flying wing to wing; On earth, two trees with branches twined from spring to spring.[13]271由于原意象和译语意象所“映射”出来的特性对于汉语和英语读者概念上是一致的,保留原意象丝毫不会给译语读者带来认知上的困难;相反,两个生动的形象在译文中重现,最大限度给译入语读者留下了解读空间,让译语读者通过该意象浮想联翩,感同身受,并领略到原诗的韵味,获得美的感受。而Fletcher的译文将原意象省略,只翻译出了原意象的寓意,消除了诗人托物言志的“言外之意”和空白美,译文读者难以获得和原文读者相同的认知体验及反应,堵塞了读者的想像空间,原诗独特的审美意趣也就无法实现。相比之下,许译更传神逼真。

由此可见,将原意象直接移植,采用英语的对应意象源域译出,是神形兼备的佳译。通过保留原作者认知状态的真实,保证了译文读者了解诗人审美认知的来源,从而更加了解本意象的含义并获得深层次审美感受以及新的认知经验,最终丰富了目的语的表达方式。

(二) 转换汉语意象源域为英语的意象源域

概念隐喻是以民族文化认知体验为基础的。以汉、英为母语的两种文化体验认知必然存在许多的差异,相同的意象隐喻往往会引发迥然不同的文化联想意义。“当同一隐喻在源语言中的映射含义与其在目标语言中的映射含义存在差异时,就无法实现其在目标语中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或造成映射混乱。”[14]可以将原意象转换为英语中和原意象具有相同联想意义的意象,从而使得汉语意象和英语意象形成映射对等。例如James Legge将《诗经》中 “关关雌鸠,在河之洲”中的“雌鸠”意象翻译成“ospreys”[13]35。“睢鸠”在中国文化当中往往被用来隐喻爱情。而英语中“ospreys”,即“鱼鹰”的意象并无任何和爱情相关联的映射涵义,最好用与原意象相同隐喻涵义的目的语的源域来翻译。因此,许渊冲将“关睢”译为“turtledoves”[13]41,即“斑鸠”。因为“turtledoves”在英语中有“爱人”的隐喻涵义,较好地实现了映射对等,使得译文读者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

翻译时对原意象的替换应该非常谨慎,因为“对原语文化意象的处理还是要本着保存原作风姿, 展现原语文化色彩的宗旨,警惕以带有强烈译入语文化色彩的意象来翻译原诗意象,以免给读者带来文化上的困惑。”[15]

(三)英语的对应意象源域加汉语目标域

对于有些浸润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的意象,通过直接移植或转换意象源域都难以使译语的读者产生同样的联想,可以采用英语的对应意象源域加汉语目标域的方法译出。通过增加对原意象特有的文化含义的解释,能够帮助译语读者构建意象映射,从而使得汉语意象源域和英语意象源域形成映射对等。如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里,杜鹃(又叫子规鸟)的叫声所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中国古代有 “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相传周朝末年蜀地有位贤明的君主“望帝”,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叫声凄厉至于口中流血。百姓因为怀念他,就在鹃鸟前面加上“杜”字,名为杜鹃。因此,杜鹃已被中国文人墨客定位为一种悲鸟,是“悲愁”的隐喻化表达。它的哀鸣表达了“思归,催归”的意义。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商隐《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而在西方文化中,杜鹃的叫声却会引起人们相反的联想。如威廉•华兹华斯在《致杜鹃》一诗中,将杜鹃称为“快活的鸟儿”,“春之骄子”,“而你呀却是希望,却是爱”,“你这受祝福的鸟”。[16]杜鹃的叫声给人的感觉是希望,爱和幸福。而莎士比亚在《爱的徒劳》一剧中,也将杜鹃描写成欢欣的形象。

还有那杜鹃花吐蕾娇黄,/描出了一片广大的欣欢; /听杜鹃在每一株树上叫,/把那娶了妻的男人讥笑: /咚咕! /咚咕! 咚咕!,可怕的声音,/害得做丈夫的肉跳心惊。[17]

莎翁用和cuckold(通奸)发音近似的cuckoo来讽刺剧中妻子的不忠,是一种诙谐的手法,足见英语中cuckoo一词并无“悲伤”的含义。下面是“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三种不同的英译文。

译文1:Day and night, what are some of the things

one can hear?

The cuckoo's note and monkey screeches fill

the air. [18]305

译文2:“From dawn till dusk I hear no other sounds

But the wailing of night-jars and the moaning of apes.”[19]240

译文3:“What is to be heard here from daybreak till night-fall,

But gibbons’sad cry and cuckoo’s‘home-going’call?"[20]295

在这句诗中,作者通过描写杜鹃的悲啼和猿群的哀吟(意象源域),表达了诗人无故被贬官后失望、凄凉以致思归的心情(意象目标域),这句诗也是构成整首诗“悲凉、伤感”感情基调的一部分。徐忠杰将“杜鹃啼血”译为“The cuckoo's note”。“note”在英语中的含义是“音调,音符”。由于文化认知的不同,译文的读者从这个译语的意象“杜鹃的叫声”中,很难触发“因悲伤而思归”的感情,反而往往会引起“欢欣”的联想。由于原意象所含有的特有的目标域未能得到传译,原意象源域不能和译语意象形成映射对等,使得这句诗和前后诗句在感情基调上偏离,影响了译语读者对整首诗的理解。原意象中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化寓意也荡然无存。杨宪益的译文“wailing of night-jars”,也未能全部传递“杜鹃啼血”这一意象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但“wailing”一词在英语中表达的是“哀号”的意思,能够部分映射原意象的寓意,因此是可以接受的译文。而许渊冲不仅直译了意象源域“杜鹃”并补充了杜鹃叫声在中国文化中的寓意,即目标域“思归”(“home-going call”),能够帮助译文读者了解原诗意象的寓意,较好地实现了原意象和译文意象的映射对等。这样的译文不仅将原意象所包含的文化含义完整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而且超越了原意象在译语中蕴含的认知内容的局限,带给读者全新的认知视域,丰富了译入语的意象词汇。

(四)英语的对应意象源域加注释

汉语诗歌中有些专有名词,富含文化含义,对于诗歌的理解至关重要,但在译入语中无法找到能够和原语意象源域形成映射对等的意象。翻译中可以采用英语的对应意象源域加注释的翻译方法加以补偿,以实现映射对等。如许渊冲将温庭筠的诗歌《苏武庙》译为“the temple of Su WU” [18]330, 并运用加注对苏武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实现了原意象和意象译文的跨域映射对等,能够帮助译入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诗的主题,藉此也扩大了译入语读者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范围。

此外,中国诗人在创作诗歌时经常通过运用典故来构建文化意象,表达独特的思想感情。这些典故不仅往往是全诗的“诗眼”,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因此,除了要将原意象的隐喻意义译出,最好能保留意象源域,以弘扬传播中国的文化。但外国读者对中国典故认知甚少,这种文化认知的缺失使得原诗通过典故所建构的文化意象很难在译诗中得到再现。在这种情况下,直译“源域”意象加注释以获得映射对等是最有效的方法。既保留了原意象的信息,又体现了美学价值,同时也有利于英汉语言文化的交流。

比如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下面分别是3位译者的译文:

译文1:I can but poise a fishing-pole beside a stream

Or set sail for the sun like a sage in a dream. [20]109

译文2: While I was idly fishing from the bank of a stream,

I suddenly returned to my boat in a distant dream. [18]80

译文3: So idly I fish by a limpid stream, Dreaming of sailing towards the sun.

*Lu Shang used to fish by the Wei River before he met King Wen of Zhou and helped him to conquer the Shangs.

**Yi Yin, before he was discovered by King Tang of Shang, dreamed that he was sailing in a barge towards the sun. [19]55

在《行路难》一诗中,作者抒发了自己政治报复不能施展、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引用了“垂钓碧溪上”和“乘舟梦日边”这两个文化典故。吕尚(姜太公)辅佐周文王之前,曾在碧溪之上垂钓,伊尹在受商汤聘请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这二人最终都辅佐帝王建立了不朽功业。作者通过运用典故,将自己与两位古人吕尚、伊尹相比,以此来鼓励自己。尽管世路坎坷,壮志难酬,还是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总有一天,也能像能吕尚、伊尹一样,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译文1背离了原诗积极向上的主题,是说因为“行路难”,“只好拿根渔杆去钓鱼,或者仿效哲人在梦中经过太阳旁边”;译文2的意思是“正在钓鱼的时候,忽然回到了遥远的梦中”,不仅和主题无关,更是让人不知所云;译文1和2均没有保留原诗的典故文化意象,使得这一句的译文与整首诗的主题脱节。而译文3通过保留“垂钓碧溪上”和“乘舟梦日边”两个意象并加注释,完整地表达了诗人壮志未灭,对前途依然充满了信心,希望终有一天能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寓意,较好地传达了原诗的主题和意境,扩大了读者的认知视野。

汉语古诗意象与隐喻具有相同的认知特性,是一种从具体的物象源域到抽象目标域的映射过程。因此,意象的英译应该力求实现汉语隐喻意象和英语隐喻意象的“映射对等”。为此,译者应首先熟悉译语读者的认知心理和文化背景,在充分把握原意象隐含寓意的基础上,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方法,尽量保留原意象,适度转换原意象为译语的意象,以确保将原意象的文化信息、美感以及思想感情完整地传达至译文中。这样的翻译方法通过保留原语文化的异质性,既弘扬了中国的文化,又扩大了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认知视野,使得不同文化之间能够融合、共生、发展,最终真正实现翻译跨文化交流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20.

[2] 翁显良. 本色与变相――汉诗译琐议之三[J]. 外国语, 1982,(1):285.

[3] Lakoff,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5.

[4] 张保红. 汉英诗歌翻译与比较研究[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15.

[5] 袁行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63.

[6] 陈植锷. 诗歌意象论[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47.

[7]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99.

[8] 刘冰泉,张磊. 英汉互译中的认知隐喻翻译[J]. 中国翻译, 2009, (4):72.

[9] 沈家煊. 实词虚化的机制[J]. 当代语言学, 1998, (3):45.

[10] 王寅.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 中国翻译, 2005, (9):46.

[11] 汪榕培. 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39-146.

[12] 莫嘉琳. 隐喻及习语的语言哲学探微[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3):41.

[13] 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31.

[14] 苏立昌, 李建波. 从概念合成理论看隐喻翻译[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31.

[15] 李气纠,李世琴. 文化翻译观下中国古典诗歌中“玉”意象的英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9):60.

[16] 威廉•华兹华斯.华兹华斯抒情诗选[M]. 黄杲,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179-180.

[17] 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二)[M]. 朱生豪,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192.

[18] 徐忠杰. 唐诗二百首英译[M].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

篇7

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唯一的关注点是字词句的理解,学生唯一的感受是枯燥无味、昏昏欲睡。究其原因,是文言文教学目标过于单一,教学方法过于呆板,教学模式过于陈旧,课堂教学少了一点“艺术”与“文化”。因此,探索并实践一套行之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将有效地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发挥文言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潜在功能,让文言文焕发新时代的活力。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关注到文言文的文化魅力,努力使课堂教学“艺术化”。

一、发掘传统文化,让文化之光成为文言文课堂的明亮背景

文言文简洁优雅,有独特的词法句法和语言风格,更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要记载,是中国古人思想精华的萃聚,是民族生活的片段记忆。这些名篇佳作,沉淀了一代代中国古人的精神火种,凝聚了先人深刻的情感,启迪和陶冶了无数后世读书人。所以,文言文教学不但要有理解字词句的目标达成,也要承担了解文化,传承文化的重任,更有滋养人文情怀、浸润心灵的作用。

文言文教学中纪传体人物传记很多,许多教师在遇到年号、官职、时间、地点等词时,只告诉学生翻译时不译即可,殊不知这些恰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人的历法,古代的官职和称谓都是民族个性的深刻体现,适时讲解,不仅可以解决今后阅读中的同类问题,而且可以使文言文教学丰厚起来。三年以后,诸多文化问题就会在文言文课堂得到解决。

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学习古人的文字,却不了解古人的文化,岂不是知表不知里?岂不是避重就轻、舍本逐末?因而,要捕捉文言文中的文化因素,让学生在解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走近文化现象、领略文化之美。

为了强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积淀,可以在基本教学的基础上构建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内容的古诗文教学体系,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精髓,以课堂为主阵地向课外延伸,使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积淀和内化传统文化的精髓。

《侍坐》篇中“暮春”时节的活动,《兰亭集序》中的“流觞曲水”,《滕王阁序》中为书写序的王勃当仁不让的背景故事……无不引起学生探知古人生活的好奇心。课堂上教师对这些文化因子稍作讲解,无疑会让课堂丰富起来、灵动起来,触发学生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文化让文言教学为我们的生活营造了一份安静与深刻,也必然会唤起古今贯通的想象力,激发起学生探索的热情和与中国历史、文化对话的渴望。

二、艺术地驾驭课堂,也是改善文言文教学应该思考的问题

笔者在长期的文言文教学中得益于以下几种方法,从而使文言文课堂多了一点活力与灵气,教学方法多了一点“艺术”的气息。

1.多层次朗读,让美读成为文言文教学的催化剂。

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声韵美,古人也常常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所以文言文教学要做到每堂课都能听到读书声。《语文课程标准》也呼吁“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然而,怎么读、怎样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如何有兴趣、带着思考去读,怎样才能读出美感……这恐怕要求教师在设计朗读环节时多一点“艺术性”吧。

将朗读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巧妙设计朗读环节。例如教授《蜀道难》时,我设计的朗读题目是:文章中哪些语句让你觉得蜀道高、难、险?你能用声音把这种感受传达出来吗?问题一提出,整个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整整读了一节课,《蜀道难》全篇文章几乎都被学生读出来了。首句“噫吁嚱,危乎高哉”就多次被朗读,学生比赛看谁读得好。问之为什么认为此句最能体现“蜀道难”,有人感受到作者惊叹的情感;有人甚至发现这七字都是一声字,而一声的声调调值是55调,在旧声里是最高的……由此,学生在美读声中体会了作品的内容,教师也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美读中,学生的“心、眼、口”并用,从而“传出文字情趣,畅发读者的感性”(叶圣陶语)。

默读、“乱”读、范读相结合,多种朗读方法相并用,让美读多一点变化和技巧。长期以来,在文言课文的朗读方面,教师多采取让学生齐读的方式。其实,朗读本身是阅读环节之一,它充满了个性色彩,而齐读却要抹杀这些差异。所以,教师应尽量少让学生齐读,多一些个体朗读。让师生通过这一方法,增强对文章的理解。

默读为课堂营造静谧的感悟气氛;“乱”读(不是乱读,而是让学生出声地非齐读)是乱中有序,乱中有思考;范读则或声情并茂,或深情感动,或气势夺人……多种朗读方法并用,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2.巧用“成语”,落实重点词语,夯实文言文基础

文言文重点字词的理解,始终都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和重点,但实践中的字词教学效果并不很好,学生记不住重点词语、不会分析词法语法。而巧用传统文化中的成语,用成语带动文言文基础的落实,可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古代沿用下来的,或来自古代经典著作,或来源于历史故事,生动简洁、形象鲜明。因此,以成语为契机,可落实许多文言文重点词和生僻词的意思,夯实文言文基础,并积累成语。

例如《荆轲刺秦王》一文,“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速”的意义,学生很难把握,但只要使其联系到“不速之客”,就很容易记住“速”乃“招致”之意。“不假思索”中,“假”是“假借、依靠”之意;“再接再厉”中,“厉”通“砺”,意为“磨刀石”……这些成语中的重点词,也是文言文中的重点词,学会这样的联系迁移,就会事半功倍。

3.有设计的讨论,让思辨的气息丰盈文言文教学

受到课时、学生学习现状等诸多因素影响,长久以来,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仅限于教授词句、把握文章的观点情感,而不做任何拓展。其实,挖掘拓展课本以外的话题,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更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落实课堂内容,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篇8

翻开史书,库车更是名声显赫。无论是自汉至宋以来的官定史书,还是《水经注》《大唐西域记》《太平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等古代地理巨著,或者是瑞典人斯文赫定、英国人斯坦因、德国人格伦威德尔、法国人伯希和等的亚洲探险盗宝日记,库车及其古名龟兹都不断出现,堪比那夜空中璀璨的明星。梵文、吐火罗文、粟特文、汉文等曾在这片大地上书写,李广利、班超、吕光、阿史那社尔等历史悍将曾在这里策马扬鞭开疆拓土,鸠摩罗什、玄奘等高僧大德曾在这里开坛讲法燃起文明薪火。是东西方文明汇聚交融而生的文化遗迹,是历史长河里渐次远去的伟大背影,共同塑造了这天山南北最风流的地理单元。

数风流人物,集聚龟兹

库车面积为1.52万平方千米,s相当于一个北京或两个多上海那么大。历史上,龟兹最盛时的疆域要大于今天阿克苏地区,略小于今江苏和浙江面积的总和。早在西汉时期,龟兹就拥有“口八万一千三百一十七,胜兵二万一千七十六人”,又“能铸冶、有铅”,拥有丰富的战略资源,所以“龟兹在极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丝绸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道的重镇,宗教、文化、经济等极为发达”。

唐代以前,匈奴、突厥等来自西北的威胁一直是中央王朝防御的重心。远离长安、万里之外的龟兹自然成为消弭忧患的关键。“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多少豪杰英雄以赴死之心,起寨拔营,迈向西北,靠双脚行走边疆,用双臂开疆拓土;“羁縻之道,服而赦之,示以中国之威,导以王化之法”,敌酋虽远,犯我必诛,服我必以教化,多少风流人物播华文于边鄙,授汉法于龟兹故地。

西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明习外国事,勤劳数有功”的长罗侯常惠,仅仅携五百官兵远征西域便大获全胜,并基此实现了西域都护府的设置,首次完成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管辖。常惠是什么人,竟能以单薄之力成此壮举?史料显示,早在武帝时,年轻的常惠就作为苏武的副使出使匈奴,被扣留19年而还。苏武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持汉节而青史留名,而常惠却无人提及。但历史从来不会遗忘任何一位雄才大略且性格坚毅者,10年后,常惠在龟兹鼓乐中高登历史舞台,上演一出四两拨千金的大戏。虽然兵少将寡,且经过长途跋涉人困马乏,但凭借高超的外交手段,常惠竟然说服周边国家出兵,短时期调集5万大军合围龟兹,史称他“发西国兵二万人,令副使发龟兹东国二万人,乌孙兵七千人,从三面攻龟兹”,迫使龟兹不战而降,归顺汉朝管辖。

汉末中原王朝政权更迭不休,无暇顾及西域边疆,龟兹国斩杀汉臣封锁丝路。很快,前秦宣诏皇帝苻坚决定恢复对西域的控制,重设都护府。太初八年正月(383),骁骑将军吕光远征龟兹,一场西域规模最大的战争即将爆发。吕光为氐族人,生得“身长八尺四寸,目重瞳子……宽简有大量,喜怒不形于色”。据说他率大军过高昌(今吐鲁番)后,在戈壁沙漠中向西走了300多里都没有掘到水,绝望情绪在大军弥漫,吕光鼓励大家说,当年汉代名将李广利追击匈奴困于沙漠时就有甘泉涌出,我们行军万里讨伐逆臣,皇天必定相救,不久果然天降暴雨,大军走出绝境。此次等待吕光的是龟兹王集聚狯胡、温宿等国的90万大军,面对西域各军兵强马壮、善于使矛、铠甲坚硬、箭射难入等特点,吕光沉着应付,集中优势兵力,操练勾锁之法,最后一战而胜,斩杀万余人,大破龟兹,威震西域。

唐初,突厥人阿史那社尔投奔大唐。贞观二十一年(647),阿史那社尔被任命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挥兵西进,攻打龟兹,重开丝路。龟兹王指挥5万大军相迎,阿史那社尔佯败诱敌深入,一举歼灭龟兹王有生力量。战败后的龟兹王弃城而逃,退至大拨换城(今阿克苏)坚壁清野守城不出。阿史那社尔乘胜追击,鏖战40天破城生擒龟兹王,随后政治宣传与军事打击并用,占领大小城池70多座,瞬时西域诸国纷纷拥护唐朝管辖,为唐朝安西都护府的设立夯实基础。

当然,龟兹的大地上不止有刀光剑影,也镶嵌着塑造中国人文与精神的大师身影。早在鸠摩罗什之前,曹魏甘露三年(258),龟兹僧人白延就在洛阳白马寺翻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西晋太康七年(286),龟兹居士帛元信还协助法护翻译《法华经》;西晋永嘉年间,龟兹王子帛尸梨密多罗、高僧佛图澄来到中原,译经、传教、授徒、讲法,他们前后弟子累计可达万人之多。龟兹僧人不远万里深入中原,用自己的大智慧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 克孜尔尕哈烽火台

唐贞观二年(628),西行的玄奘抵达龟兹,因“凌山雪路未开”在这里停留了60天。两个月中,法师看到了一个“上自君王下至士庶,捐废俗务奉持斋戒,受经听法渴日忘疲”的虔诚佛国,记录了龟兹“`、麦、粳稻、蒲萄、石榴,梨、柰、桃、杏,黄金、铜、铁、铅、锡”等的丰富物产,听到了龟兹“管弦伎乐”的美妙,也到了鸠摩罗什先师开坛讲法的昭怙厘大寺,留下了“佛像庄饰,殆越人工;僧徒清肃,诚为勤励”的寺庙胜景。在龟兹,玄奘还与昭怙厘大寺著名法师木叉贫嗑头鸬洹毒呱崧邸废喙啬谌萁行了激烈辩论,最后木叉贫嗬砬词穷,败下阵来,称赞玄奘“非易酬对,若往印度,彼少年之俦未必有也”,意为玄奘很不容易对付,如果去了印度恐怕也没有人能辩胜他。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这些彪炳史册的人物因龟兹而名垂青史,历史也因他们而厚重神奇。走进龟兹,走进这曾金戈铁马、梵呗齐鸣的古老大地,追抚远去的身影,方能感受那段令人迷醉的历史悸动。

文化遗产汇集之山

2013年,库车境内的苏巴什古寺遗址和克孜尔尕哈烽火燧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遗产项“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子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小城库车一夜之间拥有了两处世界遗产,羡煞旁人。实际上库车拥有的世界级遗产还远远不止这两项,库木吐喇千佛洞、森木塞姆千佛洞、克孜尔尕哈石窟等都是顶级的艺术宝库。从地理分布来看,这些文化遗产均位于库车南部绵延200千米的却勒塔格山系。

库车地形北高南低,北部为南天山、却勒塔格山山区,南部为渭干河、库车河、塔里木河的沉积平原。却勒塔格山隆起较高,海拔2000米左右。这里气候干燥,植被稀少,岩石,沟壑纵横,少有人烟,崖壁坚硬坚固,适合安静修禅或大规模的佛教洞窟造像及绘画。

库车城往西北15千米,接近新和县地界时可以看到浑黄的渭干河蜿蜒向南而去。河畔的却勒塔格山稍显温婉,低平的崖壁上大大小小共有一百多个石窟,这里就是著名的库木吐喇千佛洞,历经20世纪初德国“吐鲁番探险队”4次疯狂切割盗取的磨y,现存壁画尚有数千平米,其中大量中原风格的绘画显示了与敦煌盛唐壁画的一脉相承。当年玄奘曾渡过渭干河来到这里的“阿奢理贰伽蓝”,说此处“亭宇显敞,佛像工饰;僧徒肃穆,精勤匪怠”,想必是千佛洞石窟群盛况的真实写照。

克孜尔尕哈烽火燧

克孜尔尕哈烽火燧和克孜尔尕哈石窟都位于库车县城西北12千米处的却勒塔格山南部盐水沟畔。盐水沟是一条穿越却勒塔格山的干涸河床,因山沟的水流含盐量高而得名。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形成纵横交错、层叠有序的雅丹地貌。相对平坦的河谷也成为古代先民迁徙、行军的理想通道。为了确保政令统一和商业繁荣,自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即西域都护府在治乌垒城(今轮台县策大雅乡)设置那年开始,诸多烽火台作为汉代的军事设施在焉耆通往库车的道路上设置,它们东连轮台拉依苏烽火台、孔雀河烽燧群和楼兰烽火台,远至敦煌玉门关、阳关……最终通达长安城,边关告急时夜晚点火,白天燃烟。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之后,克孜尔尕哈烽火燧依然顽强挺立,守候着荒芜戈壁的云天。 森木塞姆千佛洞

文物部门实测发现“烽燧平面呈长方形,下粗上细,由基底向上逐渐缩收呈梯形,残高尚有16米。烽燧主体系夯土所筑,夯层厚约15厘米,东西底长6米,南北宽4.5米。烽燧上部以木柱为骨架,每层间距约1米,顶系土坯垒砌。上建望楼,木栅残迹尚存。由于长期风化,端部区呈凹陷状,形成一大槽。烽燧北侧尚有坍塌的废墟,系古建筑物的遗迹,原本可由此登临烽燧之顶”。

民间传说,克孜尔尕哈烽火台是古代一位国王给女儿建造的高塔,在维吾尔语中“克孜”是姑娘的意思,“尕哈”是居所的意思。据说国王的女儿刚刚出生,有一个巫师对国王说:“小公主会被毒蝎蜇死。”国王担心失去爱女,让大臣谋划万全之策。有一个大臣给国王出了一个主意,建议修建一座高台让公主居住。于是,通往克孜尔尕哈千佛洞的盐水沟大路边就矗立起一座高塔。公主从王宫搬进高塔,但仍没有摆脱命运的安排。毒蝎从国王赐给她的苹果里爬了出来,蜇死了公主。

相关链接

用烽烟传递消息,可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的商朝。那时候,乘车传递曰“驵”,乘马传递称“驿”。烽火传递早在周朝就有,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火,各地诸侯必须立即带兵前往救援,共同抵抗敌人。史册记载,夜间举火称“烽”,白天放烟称“燧”。古人为了使烟直而不弯,常以狼粪代替薪草,因而“燧”又别称为“狼烟”。烽燧制度很严格,规定不同的暗号,表示进犯敌人的多少,如举一道烽或燧,示意来敌500人,500人以上举二道烽或燧,等等。乘马、乘车及烽火传递,相互依存,沿用至清代。烽火台十里相间,台台相连,通达数千里。

虽然仅有一处烽火燧耸立,但它并不显孤单。戈壁滩向南不到1千米处是盐水沟山谷,这里还隐藏着一处唐代的佛教石窟群。山谷内寸草不生,一味的土黄色,但高处悬崖上的38个石窟墙壁上却色彩缤纷,无论是佛本生故事中天女散花的艳丽,还是供养人复杂奇艺的服饰与饰品点缀,都极具视觉冲击力。

森木塞姆千佛洞

盐水沟向南行至却勒塔格山脚的森木塞姆千佛洞同样令人震撼。这是一处晋代至宋代(公元4~10世纪)的佛教石窟群遗址,“森木塞姆”在维吾尔语里是“细水流出”的意思。森木塞姆千佛洞分布在溪沟东西两岸的山崖上,石窟大部分受到破坏,窟形大部分为支提窟(“支提”就是“塔”的意思,支提窟在洞窟的中央设有塔,所以又叫塔庙窟),毗珂罗窟(毗珂罗窟为僧人居住的僧房窟,形制多为方形平顶)极少。现有编号洞窟57个,完整再现了龟兹佛教艺术的基本脉络。

中心柱形支提窟由前室、主室、中心柱及后室组成。早期的洞窟多为纵券顶,中心柱流行正壁一龛制;晚期的洞窟窟顶出现穹窿顶样式,同时出现了正、左、右、后四壁各开一龛的新形制。大像窟为纵券顶,在中心柱前壁即主室正壁塑立大佛,佛像高多在10米以上。中心柱左、右、后三面设有甬道,后室左、右、后三壁凿有涅台或像台。大像窟规模较大,地位重要,整个石窟群都以其为中心进行开凿。小穹窿顶支提窟平面呈方形,由前室和主室组成,无中心柱。穹窿顶绘有莲花及条幅状的立佛和菩萨七身藻井,带弧面八角形,为整个龟兹地区其他石窟所没有的。 森木塞姆千佛洞壁画

窟内壁画题材以佛教故事为主。本生故事主要有“舍身饲虎”“须达本生”“月光王施头”等,因缘故事主要有“梵志燃灯供养”“沙弥守戒自杀”等,佛传故事则主要有“初转”“佛涅图”等。此种壁画题材与当时龟兹地区盛行小乘佛教有密切关系。壁画中的人物多运用土红色进行轮廓勾画,晕染法表现明暗与立体,用色艳丽。晚期洞窟壁画则出现强烈的汉族及回鹘画风,反映出各民族佛教文化的相互交流。讲经窟设有甬道,规模巨大,面积达30平方米左右,多为横券顶,窟内四周凿有台阶,开有壁炉和明窗。

森木塞姆千佛洞保存了古兹王国完整的洞窟和壁画的实物资料,是古代“丝绸之路”上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是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唐中期,为了应对吐蕃攻陷安西都护府的严峻局面,武则天下令以唐兵3万驻守龟兹。如若计算3万军队的随行家属及后勤补给人员,这次进入龟兹的汉人数量必定远超3万。远离中原的士卒在长期驻守中难免思乡,需有精神寄托,彼时,这盐水沟畔的烽火燧、千佛洞可能人影交迭,不似今天这番寂寞。

苏巴什古寺遗址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苏巴什古寺遗址曾是龟兹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佛寺,位于库车河出却勒塔格山的山口地带。库车河又称苏巴什河,寺庙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