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翻译及原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07:56: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核舟记翻译及原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核舟记翻译及原文

篇1

不少学生由于不懂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结果常会出错误,还会闹出一些笑话。如何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把握主题。进而分析技巧呢?在这里,笔者想与中学生们谈谈文言文学习的一些方法,或许对于大家的学习能有一定的帮助。笔者认为文言文学习应该注意以下原则和方法,它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十二个字,即“信、达、雅”和“留、换、增、删、调、选、引、缩、扩”。

“信、达、雅”是翻译文言文的三条基本原则。

所谓“信”,就是翻译时要忠实于文言文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句句地落实,或直译或意译,不歪曲原意,不添枝加叶、不望文生义、不牵强附会:更不随心所欲地撇开原文,去凭空编造。

所谓“达”,就是翻译出来的现代汉语要求表意明确,语言通顺流畅,既要使句子完整无缺,保持原文的语言不走样,又要避免语句的呆板,留有文言气。

所谓“雅”。就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留、换、增、删、调、选、引、缩、扩”则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因为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词义和语法已有所不同,所以翻译文言文时要根据句子特点和组成句子的实词、虚词的不同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

一、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词语。文言文中凡是专有名词、物名、职称、器具、度量衡单位以及一些固定词组(如成语)等,可照录保留。例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降职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句子中的“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这些专有名词在翻译时把它们照搬到译文中去就行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室铭》

译:山不在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水不在乎深,有了龙就灵性。

这句子中的“山”“水”“龙”古今词义相同,翻译时不用改变它的原意。

二、换替换词语。文言文里的有些词语古今差异较大,这些词在现代汉语中意思已改变,在翻译时就要用相应的词语来替换。例如: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译: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便转身往回跑。

句子中的“还”通“旋”,是“转身”的意思。“走”古今词义不同,应换成“跑”字。

三、增增补词语或句子成份。在文言文翻译时,增补的情况最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文言文以单音节词居多,所以翻译时应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增补成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例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译:北山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

句子中“年”“面”“居”都是单音节词,应增补为双音节词“年纪”“面对”“居住”。

2 文言文是将数词直接放在名词或动词的前面,而不用量词。翻译时应把量词增补上去。例如: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译:那个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帷幕中,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3 句子成份的省略是文言文里常见的现象,翻译时为了表意明确,应作必要的增补。例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记》]

(村里人)看见渔人,竟大为惊奇,问(渔人]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便)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们。

原文中省略了两处主语一处宾语,翻译时应将它们补上去,并用括号表示。

4 有些句子,它们的句子成份是完整的,但是为了上下文的连贯,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翻译时也要作适当的增补。例如: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译: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鱼为职业。(有一天他)沿着溪流(划船)前行,忘记了(划行)路程的远近。

四、删删去一些不译的词。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在句子中只起某些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也没有相应的词语,因此,可删去不译。例如:

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译:作战,是靠勇气的。

句子中的“夫”是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因此删去不译。

五、调调整语序。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把它们的语序调整过来。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谓倒装)

译:你太不聪明了。

何陋之有?(《陋室铭》)(宾语前置)

译:有什么简陋呢?

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状语后置)

译:行人在树下停留休息。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定语后置)

译:(马类中的)千里马,吃一顿有时要吃尽一石饲料。

六、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十分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来翻译。例如: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顾”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有七条:A、回头看;B、看;C、探问;D、拜访;E、顾惜、顾念;F、考虑;G、但、只是;H、反而、却。根据上下文,这个句子中的“顾”用H项最恰当。

七、引

引申词义。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很多,因此有些词很难从它的本义在现代汉语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对这类词应选用切合原文语境的引申义来替代。例如: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译: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了它原来的规模。

这里的“增”本义是增加,此处引申为扩大;“制”本义为制作、制造,引申为规章、制度,再引申为规模。

八、缩缩就是简化。即把文言文中的一些繁笔合并翻译为简笔,使译文简洁通畅。例如: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核舟记》)

译:总计一条小船,刻有五个人物。八扇窗户,还有竹篷、木桨、火炉、茶壶、画卷及念珠各一件。

九、扩即对过于言简意丰的句子加以扩展。如“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这类句子,翻译时如果不多用些笔墨,就难以把意思全部表达清楚。

篇2

一、明确文言文翻译的关键

人们常说:“打蛇打七寸。”七寸是蛇的要害,打在那里一下子就能把它打死。文言文翻译也是如此,考生必须抓住翻译的关键,否则会徒劳无功,白忙活一场。总的来说,文言文翻译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点。

(一)关键词。

文言文翻译试题中往往会有几个关键得分点,这几个关键得分点多数是句中的关键词语。文言句子中的关键词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尤其是多种意义用法的虚词)。翻译的时候,只要找出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含义,并准确翻译,就能得分。反之,关键词语翻译错误,或不准确,那么这个分就遗憾地丢掉了。如:“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 这里即有两个关键词:“承”译为“承受”“秉承”一类的意思;“年”译为“年成”“收成”一类的意思。如果两个关键词翻译错误,这个题就很难得分。

(二)特殊句。

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的翻译,也往往是考题设置的关键得分点之一。考生如果不能识别某个特殊句式,不知道它的特殊顺序、固定译法,就不能准确翻译这个文言句子,因此丢分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如:“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这是一个“……者,……也”形式的的特殊句式,翻译的时候必须翻译成“……是……”,否则就要丢分。

二、把握文言文的翻译原则

具体说来,翻译古文时,我们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文章的词、句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的。翻译古词、句,必须了解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然后才能正确翻译。如初中课本《狼》一文中:“其一犬坐于前。”只看这一句,似乎可以翻译成:“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上文“途中两狼”,“少时,一狼径去……”可知“坐于前”者不是“狗”,而应是另一条“狼”。“犬”的意思,即“像狗似的”,用来修饰“坐”的姿势的。这个例子说明,译古文先应通全文,了解大意,然后紧扣“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要求作详译。

(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是依据原文的词语、句子,逐一翻译,还要求保持原句的句式和语气等。如:“其真不知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句中的“其”,应译为“难道”,表反问语气,后句中的“其”要译为“恐怕”,表推测语气。但在翻译时,某些词句直译以后语意仍不明朗,甚至十分拗口,那就要用意译来辅助。如:“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直译为:“处在宗庙、殿堂的高处。”含义仍嫌不明确,可采用“在朝廷做官”这种意译,则使人容易理解了。下面几种情形往往需要意译。

1.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时。

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句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假如不了解此修辞方式,很轻易将此句误译为:“不因为外物的美好而感到喜悦,也不因为自己的坎坷而感到悲伤。”正确的翻译是要把相对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此句应译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再如:“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该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此句中的“日薄西山”就是比喻祖母刘氏寿命将尽。在翻译时可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其译为:“只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到西山一样,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又如:“金就砺则利。”一句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金”是借代,代指“金属制成的刀剑”,属材料代物。翻译时要直接点明借代的本体,译为:“金属制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假如不了解该句中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

2.使用紧缩复句或言简意赅的句子时。

如:“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这个句子属于紧缩复句,直译不好翻译,只能意译为:“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

3.为了渲染、铺陈某种情况而故意用繁笔时。

如: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句子中的“席卷”“包举”“囊括”“并吞”意义相同,“天下”“宇内”“四海”“八荒”意义相同,都是为了渲染铺陈,因此必须意译作:“(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三、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文言文的翻译其实是有技巧可遵循的,具体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留。

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照原文抄录。此外,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和习惯用语,也无需翻译。如:“ 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我们可以直接将其译为:“光绪十六年闰二月二十四日,我游览了巴黎蜡人馆。”再如:“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行军用兵”作为一个成语,我们没有必要大费周折地去翻译,只要照抄即可,因而可译为:“深远的谋略,行军用兵的本事,不及过去的那些将领。”又如:“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其实指的就是李广将军,应保留下来不用翻译,译成:“大概说的就是姓李的将军吧。”

(二)放。

将那些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的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放弃,否则会使句意不畅。如:“宋何罪之有?”在本句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因此翻译时应删去。可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呀?”再如:“夫秦,何厌之有?”“夫”为发语词,无实在意义,翻译时不做理会。又如:“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学而时习之”(《论语》六则)中的“而”等都属于这一类。另外还有一些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唆赘余。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姥”为偏义复词,重于“姥”,所以翻译时只需翻译出“婆婆”即可。除此,有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也不一定要翻译。

(三)换。

用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词语替换与现代说法不同,音节不一致的词。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切忌盲目替代。如(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其中“妻子”在古汉语中是“妻子和子女”的意思。(2)“处分适兄意,哪得自由专。”“处分”在古汉语中是“处理安排”的意思,翻译时要特别留心。

(四)补。

将原句省略的内容适当补出来,使句意完整通畅。如:“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将“焉”后省略的“而未至”(有能力到达却没有到达)补进去翻译才连贯。否则文理不通。又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 “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译文时,句前应加主语“王叔远”,“一”字之后应加量词“枚”。“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翻译为:“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

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成分才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如:“外连衡而斗诸侯。”“外”名词作状语,翻译为:“对外”“连衡”用作动词,翻译为“用连衡的策略。”“斗”为使动用法,翻译为“使……争斗”,因此正确翻译应为:“对外用连衡的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

(五)调。

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将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有的学生翻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这个译句没有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正确的翻译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再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译为:“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为节操而死的臣子。”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而况人臣乎?(《触龙说赵太后》)译为:“国君的儿子,是他的亲骨肉啊。他们尚且不能靠着没有功劳的尊位和俸禄,而守着贵重的金玉,况且一般人呢?”

需要说明的是,文言文中表达语气的助词,也应根据现代人的表达习惯进行调换。如“乎”“哉”“焉”等用在句末,可用“啊”“呢”等调换。

(六)缩。

篇3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多从理性分析方面贯彻教学内容,这种重视理性思考的教学方法虽然比较科学,但很枯燥,忽视了初中生的特点,忽视了从感性认识方面引导学生领略文章的神韵。我认为,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手段,理性分析与感性活动相结合,读读、背背、记记、说说,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文言文。

一、读读

这里的“读”指诵读,它在古代教育教学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无论如何发展,都不能割裂历史,摒弃传统,忽视文化。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突破口应该在“读”上。通过读,学生会充分认识祖国语言的典雅优美,从而提高阅读写作水平。

虽然从“读”这一点来说,文言文诵读与现代文朗读有许多共同性,但它毕竟是依赖于古代汉语而存在的,是几千年古代汉语和古代教育的积淀物,与在现代汉语基础上形成的朗读法有较大的区别。因此,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摸索建立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文言文诵读法,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质。文言文诵读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读顺、读准、读懂;二是读出神韵。

读顺,要求在停顿方面必须基本符合汉语语句的结构特点,能够清楚地表情达意。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我们现在接触的文言文,其标点多为后人所加。因此,我这里所说的停顿不是指有标点提示的句间或句末停顿,而是指由于句子较长或需要强调等在句中要进行的停顿。这种停顿把握起来比较麻烦,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读。如“其一犬坐于前”(《狼》)就应该读成“其一/犬坐于前”,而不能读成“其一犬/坐于前”。停顿准确了,就不至于产生歧义,自然就能帮助学生理解文义了。

读准,是指读音要正确。文言文中有不少生僻字要注意,还有通假字,应该读它的本字音,学生最容易读错,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中的“亡”字应读本字“无wú”)的音,而不能读成“wáng”。

读懂,主要指通过读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思想及语言风格。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读虽然是感官的活动,但有极强的渗透力。读的时候,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念其理,“读”与“思”也就紧密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了“慎思之,明辨之”的基础,即通过积极思维,把读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出神韵,是指通过读,表达出文学艺术作品深沉的内在美。中学文言文课文中有哪些内在美呢?爱国精神、民族气节、传统美德、哲学睿智和意境、情趣等,都有独特的魅力,都是读时必须表现的。要做到这一点,初中生确实不易,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深刻地领悟理解文章,启发学生动用想象和联想,触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如教《三峡》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所见过的熟悉的景色进行联想,体验作者生动洗练的描绘给人带来的美感,以及所蕴含的感情,这样,读时才能做到声情并茂。要想读出神韵,最好用普通话诵读,这对表现古人的思想感情的确有些困难,但读好了,可以使我们在读时被激起的感情通过熟悉的表现形式自然流露出来,有时能产生新的理解和感悟,甚至会产生认识的飞跃。

有一点值得注意,在强调学生读的同时,不应忽视教师的范读和引读。

二、背背

“背背”指记忆,记忆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不记则思不起”,在摄取知识之后,需要一个巩固阶段,就是把书本知识在脑子里储存起来。值得注意的事,要储存在“脑子里”而不是“笔记里”,人的脑海大得很,中学时期是一个人记忆能力最强的时候,这时适当背一些名言、名句、名段、名篇,对人的一生治学修身是有益的。怎样背诵?死背强记不行,既不容易背熟又容易遗忘,最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背诵。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一)采取讲故事的形式,每讲一个故事情节,让学生用文言文复述,在复述中记忆。如《愚公移山》一文就可采取这种形式。(二)运用媒体,将课文内容绘制成图片,对照画面,在欣赏中记忆。如《岳阳楼记》、《核舟记》都可以用这种方法。(三)采用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回想原文,如《狼》这篇文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屠夫是怎样遇狼的?遇狼时屠夫怎样做了?“骨已尽”时屠夫采取了哪些措施?屠夫是怎样杀死狼的?等等。(四)可以用老师说译文,学生说原文的形式。(五)对一些名句可采用教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的形式,像《出师表》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句子就可用这样的形式记忆。

三、记记

记主要是老师要指导学生做笔记,使学生学会记录与归纳整理。文言文的知识点较多,记录要有条理性。笔记记录得好,整理归纳得清楚,可以一目了然,便于复习,便于记忆,便于掌握。记录的内容,主要有使用频率高的文言实词如“为、故”等;虚词如“之、乎、于、以”等;古今意义与用法不同的词语如“绝境、走”等,以及通假字等,整理的笔记可在全班进行交流,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说说

篇4

理解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及作用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考的一个知识点。《考试大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用法。

技法点拨

文言虚词用法复杂,而且大多虚词都具有多性多义的特点,我们复习时,首先要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特别是结合典型例句来识记,同时了解一些推断虚词意义的方法技巧,勤练多思,把握规律。

一、 巧借语法。有些虚词可以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比如虚词“之”在疑问句或者否定句中常用在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或前置宾语。

(2010年高考语文广东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今俞得之乃令吴玉守之

B. 利为彼有宜为报仇

C. 降家皆为上所杀儿为所误

D. 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

【解题指导】A项中的加点字都是“动词+之”的结构,因此这两个“之”都是代词,联系语境,我们可看出这两个“之”都是代居庸关的;C项语法特点也很明显,这里的“所”字与“为”合在一起用,显然都表被动;D项中“于”后面都有宾语,都是地点名词,因此这里“于”的含义都是介词“在”。由此可见,这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B项中前一个“为”后面是动词“彼有”,这里的“为”应是介词,联系前面的名词“利”,不难看出,这个“为”表被动;后一个“为”后面也是动词,因此这个“为”也是介词,由于其前面是副词,它就不表被动了,是“替,给”的意思。因此,此题选B。

二、 语境推断。虚词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2010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1) 清优主之 (2) 不害清之富也

B. (1) 市人以其异,皆笑之 (2) 清不以怠遇其人

C. (1) 清其有道者欤 (2) 执其道不废

D. (1) 求者益众,其应益广 (2) 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

【解题指导】A项中第一句“主之”的是什么呢?我们可联系前面的“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显然这里“主”的对象是“山泽来的人”,因此这个“之”是代词;第二句中的“之”放在主语“清”与谓语“富”之间,是结构助词。B项中的第一句,市人为什么笑之呢?前面有交代,是因为宋清的“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的举动,市人才认为宋清“异”,可见这个“以”是动词“认为、以为”的意思;后一句联系前一句“视之落然者”,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之”是介词“因为”的意思。C项两个“其”,联系语境也不难看出前一个是副词,后一个是代词。D项的两个“益”都是“更加”的意思,前一个“益”的前面是“求者”,后面是“众”,“众”在这里是众多的意思,因此我们可推断这个“益”是“更加”的意思。故选D。

三、 借用关联。古代汉语中,虚词在句中和不同的词关联往往有不同的意义,分析这些前后关联的词语,也可以推断出其意义。

(200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问以谣俗、民所疾苦 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

B. 微子,太守不自知过 微斯人,吾谁与归

C. 高酒具食,亲与相对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

D. 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解题指导】本题中的虚词和前后的关联词是不一样的,我们也可据此来推断虚词的不同含义。A项中的第一个“所”是“所+动词”的形式组成“所”字结构,第二个“所”与前面的“为”组成“为……所”,表被动。B项中的“微”都与后文代词关联,均为“如果不是”“如果没有”的意思。C项中的第一个“相”与“对”构词,是“互相”义;第二个“相”带上动词“迎娶”,偏指一方。D项中的第一个“因”用在句首,表顺承关系,译为“于是”;第二个“因”与“而”关联,用在句中,是“趁着”“趁机”之义。答案为B。

四、 代入检查。为了提高正确率,我们可将判断出来的意义代入句子,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

(2008年高考语文天津卷)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B.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 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解题指导】我们做本题时可采用根据语境、关联、语法、代入等方法综合判断。A项“所以”用法不同,第一句表凭借,“用来……”;第二句表原因,“……的原因”。B项中的“以”都是连词,表原因。C项中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D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表并列关系。结合所给材料,将A项的解释还原到原句子中翻译对照,均通顺,由此可断定分析正确。故选A。

模拟演练

叶,字子昂,兴化军仙游人。登绍兴元年进士第。

贺允中荐静退,遂召见,论国仇未复,中原之民日企銮舆之返,其语剀切,高宗嘉纳。除将作监簿。后移知常州。初至郡,无旬月储,未一年余缗钱二十万。或劝献羡,曰:“名羡余,非重征则横敛,是民之膏血也,以利易赏,心实耻之。”召为尚书郎,除右司。诏求直言,上疏谓:“陛下以手足之至亲,付州郡之重寄,是利一人害一方也。”人称其直。除吏部侍郎,复权尚书。时七司弊事未去,上疏言选部所以为弊,乃与郎官编七司条例为一书,上嘉之,令刻板颁示。御史林安宅请两淮行铁钱,力言不可,安宅不能平,既入枢府,乃上章攻云:“之子受宣州富人周良臣钱百万,得监镇江大军仓。”御史王伯庠亦论之。乞下吏辩明,乃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上下其事临安府,时王炎知临安,上令炎亲鞫置对,无秋毫迹。狱奏,上以安宅、伯庠风闻失实,并免所居官,仍贬安宅筠州,召赴阙。入见,上劳之曰:“卿之清德自是愈光矣。”上以国用未裕,诏宰相兼国用使,参政同知国用事,乃言:“今日费财养兵为甚,兵多则有冗卒虚籍,无事则费财,有事则不可用。虽曰汰之,旋即招之,欲足国用,当严于汰、缓于招可也。孔子曰:‘节用而爱人。’盖节用,则爱人之政自行于其间,若欲生财,祗费民财尔。”上曰:“此至言也。”

乾道三年冬至,不疾而薨,年六十八。以观文殿学士致仕,赠特进,谥正简。为人简易清介,与物若无忤,至处大事毅然不可夺。友人高登尝上书讥切时相,名捕甚急。与同邸,令逸去,登曰:“不为君累乎?”曰:“以获罪,固所愿也。”即为具舟,舟移乃去。自初仕至宰相,服食、僮妾、田宅不改其旧。

(选自《宋史・叶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除吏部侍郎,复权尚书 权:暂代

B. 上令炎亲鞫置对,无秋毫迹 鞫:审问

C. 至处大事毅然不可夺 夺:强取

D. 即为具舟,舟移乃去 具:准备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是民之膏血也/心实耻之

B. 乃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上以安宅、伯痒风闻失实

C. 乃上章攻云/舟移乃去

D. 不疾而薨/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3.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叶“清介”的一组是()

① 未一年余缗钱二十万 ② 付州郡之重寄,是利一人害一方也 ③ 时七司弊事未去,上疏言选部所以为弊 ④ 卿之清德自是愈光矣 ⑤ 若欲生财,祗费民财尔 ⑥ 自初仕至宰相,服食、僮妾、旺宅不改其旧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贺允中的推荐下,皇上召见了叶,叶非常恳切地向皇上陈说了中原百姓对国君返回旧都的企盼,高宗高兴地接受了。

B. 针对七个官署存在的弊病,叶跟郎官把相关条例编写成一本书,皇上对此大加赞赏,传令刻版印刷公布给大家看。

C. 面对御史林安宅、林伯痒的攻击,叶请求派人调查,于是朝廷上下官员,都赴临安府调查核实,结果发现无丝毫受贿迹象。

D. 叶为人小事不计较,大事不动摇。为帮助受到朝廷指名追捕的好友脱身,他明知会受到牵连但仍心甘情愿地出手相助。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为人简易清介,与物若无忤,至处大事毅然不可夺。

(2) 今日费财养兵为甚,兵多则有冗卒虚籍,无事则费财,有事则不可用。

篇5

关键词:易经,心理分析,中国文化心理学。

I Ching and Chinese cultural psychology

Abstrac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 Ching has been called the “top of all classics”, and “the origin of the Great Dao”. Psychology historians today take China as the first homeland of psychology. They realize tha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rich psychological thoughts and special psychological system are embraced. Therefore, we will take I Ching as the foundat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racter “heart”(Xin) in the I Ching, the meaning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heart in the Great Commentaries in Zhouyi, and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heart in the hexagrams, to elaborate the meaning of Chinese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its influence to contemporary Western psychology.

Key words: I Ching, analytical psychology, Chinese cultural psychology.

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易经》素有“众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称誉,既然当代西方心理学史家也把中国看作是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人们也已经逐渐意识到中国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思想和独特的心理学体系,那么这种中国文化的心理学意义,也自然会透过《易经》来传达其消息。在本文中,我们以《易经》为基础,分“易经中的心字”,“易传中的心意”和“易象中的心理”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易经》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心理学”。同时,我们也将比较与分析《易经》对西方心理学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易经》与分析心理学所建立的关系。

1易经与心之意义

我们将西方的Psychology翻译成了“心理学”,其中最大的特色莫过于使用了“心”字。尽管西方心理不的研究对曾以有“灵魂”(soul)、“意识”(consciousness)、或“行为”(behavior)或“认知”(cognition)的不同强调与变化,但是一个汉语的“心”字,却囊括了迄今为止所有心理学家对心理学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易经?系辞上》中有“圣人以此洗心”的描述,基中涉及到了“心”,反映着《易经》之心理学的深刻意蕴。《易经?系辞下》中还有易之“能说诸心,能研诸虑”的总结,《周易折中》释其本义为:“‘说诸心’者,心与理会,乾之事也。‘研诸虑’者,理因虑审,坤之事也。”(李光地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1998.955,247,8,3)更是明确地表现出了《易经》中所包含的心理学理想。正所谓“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卦与象是《易经》的精髓;“意”与“情”都由心构成,属于心理学的最基本范畴(文中所引用《易经》原文,均出自《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

我们曾经在“心与心理学”和“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等文中,探讨了汉字“心”的心理学意义。它可以在心身、心理和心灵三种不同的层次上,不同的心理学的意义;但以“心”为整体,却又包容着一种整体性的心理学思想体系。比如,在汉字或汉语中,思维、情感和意志,都是以心为主体,同时也都包含着“心”的整合性意义。这也正如“思”字的象征,既包容了心与脑,也包容了意识和潜意识。对此,《礼记?大学疏》中有精辟的论断,称之为“总包万虑谓之心”(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1673)。

西方心理学的早期发展,所侧重的是一种生理心理学,如实验心理学的创立者冯特的代表作,便是《生理心理学大纲》(1875)。其后来的发展是以意识和行为为研究的主题,尽管仍然把人的生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生要基础。但是,再后来的发展,如弗洛伊德之后的荣格分析心理学,以人本主义第三势力心理学之后的第四势力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超个人心理学)等,却明确地要以人的心灵或灵性作为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主题。而作为这后来的发展,作为自称为后现代的西方心理学家,他们却是要在中国文化中吸取他们所需要的营养与支持。即使是作为认知心理学代表的学者如加德纳(H. Gardner),以及以其情感智力理论而闻名的学者高尔曼(D. Goleman)等,也都直言不讳中国文化心理学对他们的影响,尤其是“心”的心理学的意义与价值。

当我们以“心与心理学”为主题来思考中国文化心理学意义的时候,曾经被《周易?系辞上》的“圣人以此洗心”深深地打动。我们曾经以“Psychology of Heart”为论文的韪,参加瑞士爱诺思基金会(Eranos Foundation)关于《易经》的国际圆桌研讨会。透过一个“心”字,我们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考察与分析《易经》与心理学。

2易经中的心字内涵

通行本《周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卦辞和爻辞组成,易传的部分则包括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和杂卦等“十翼”。在《周易》的卦爻辞中,有6个卦直接使用了心字8次,为我们留下了中国古代对心之义和心之理的最初规范,以及其所赋予的原型性的义理和内涵。

这6个卦分别为:坎卦(维心亨),明夷卦(获明夷之心),益卦(有孚惠心;立心勿恒),井卦(为我心恻),艮卦(其心不快;厉薰心),旅卦(我心不快)。属于心部的汉字在上下经的64卦中反复出现,其中如:悔、惕、性、恒、愁、惠、忧、思、憧憧等等。为此,我们以“坎卦”为例,进行如下的分析。

坎卦卦辞的原文是:“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程颐在其《程氏易传》中解释坎卦之卦象时说:“阳实在中,为中有孚信。‘维心亨’,维其心诚一,固能亨通。”这是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维心亨”也正是表达了其朴素至诚的道理。程颐还说,“至诚可以通金石,蹈水火,何险难之不可亨也?”

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周易》经卦中出现的心字及其表述方式,如“维心亨”、“为我心恻”、“有孚惠心”等,与尚书和诗经中所使用的心字具有相似性,保留了汉语心字的原始面 及其基本蕴涵,并且保留了甲骨文及金文中心字与心词的古朴性。对此我们可以略作比较如下,如早期甲骨所载:“庚戌卜,口贞,王心若”;“午卜,贞,王心亡鼓”;(参见张立文(主编).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5)《诗经?国风?邺?柏舟》之“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我心匪石,不可以转;我心匪席,不可以卷。”(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296)以及《尚书?商书》中还有“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的描述,实为汉语“心药”的基本原型;而《易经?说卦传》中有:“坎为水,……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实为“心病”的基本原型表现。

《易经》坎卦中的“心”义及其原型性的内涵,为后世发展的心学奠立了基础。李舜臣曾经评注说,“作《易》者,因坎离之中,而寓诚明之用,古圣人之心学也。”章潢说,“六十四卦,独于坎卦指出心峄示人,可见心在身中,真如一阳陷于二阴之内,所谓道心惟微者此也。”《易传》中所发挥的“天地之心”,如复卦之“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复卦?彖辞》);所主张的“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如咸卦之“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卦?彖辞》);所提倡的“君子立心以恒”,如系辞之“君子安其身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便是心学的最初形态。

实际上,《易经》中所包含的心理学思想,并不拘泥于“心”字本身;正所谓“言生于象,固可寻言以观象。”并且古有“固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的主张。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易经》之卦象的分析,来作进一步的讨论。

3易经卦象之启示

在《易经》的卦爻辞中,包含着深刻的心理学道理;易传中的评论与解释,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易经》中的卦象,来进行心理学的研究与分析。孔颖达在其《周易注疏》中说,“伏羲初画八卦,万物之象,皆在其中。”(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82,2)这正如《易经?系辞》中所揭示的:“圣人设卦观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易之为书,卦爻彖象之义备,而天地万物之情见。

因而,凡是《易经》之64卦,384爻,拟诸形容之间,处处包含着丰富的象征性,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学的意义。首先,易中有象,在《周易》之象辞中集中反映着这种象征性的启示,诸如《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坤中包含着一种“君子之道”,包含着一种深刻的人格心理学理论。其次,即使是一个单一的卦象,其中六爻的变化,也可象征人生的心理发展。比如,孔子曾经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来形容自己一生的心路历程,从中也不难看出乾坤之六爻变化的痕迹。如“四十而不惑”与乾卦第3爻之“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或坤卦第3爻之“含章可贞”。或者说,从乾坤之六爻的变化中,可以来分析真正君子之道或君子之心路历程的演变与发展。再者,在《易经》的六十四卦之中,更有着重阐述心理规律的卦象。比如,象坎卦、艮卦、比卦、家人卦等等。在此,我们以咸卦为例,来进行易象的心理分析,以及我们对《易经》中心理象征性的理解。

咸卦由兑与艮组成,《易经?咸?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释其卦象,咸卦以艮兑相配,所表达的是山泽气息相通,万物皆互相感应之道理;但象中亦有情,艮为少男,兑为少女,男女相感之至情,已见于此。启观咸卦六爻,初阴四阳,二阴五阳,三阳六阴,皆阳感而阴应,阴感而阳应之象征。称其为感,所表现的正是交互相感之义。

因而,我们知道,这咸卦是象征“感应”的,揭示了感应之道。我们曾经将“感应”译为英文的“touching by heart and response from heart”,因为汉字的感与应,皆有“心”为主体。这可与西方心理学中的“刺激-反应”原理相互比较,两者所揭示的是不同的心理层面,所反映的是不同的心理学理想。感应是超于单纯的刺激反应的,其以心的象征性为主体,强调了这种心理过程的体验与感受性,以及情感的作用。而刺激反应则不然,所侧重的是对心理过程机制的描述。更为可贵的是,《易经》中咸卦的心理学意义,并不完全在于一种“普通心理学”的描述,它是将意识的心理学与无意识的心理学结合了起来。咸卦上兑下艮,乾在坤中,包含了“天地所感”的境界。因而,在“咸卦”之意象中,包含着“无心之感”的本质内涵,揭示了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的途径。这正如《易经?系辞》中的介绍:“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朱熹评注说:“无思、无为,言其无心也。寂然者,感之体。感通者,寂之用。人心之妙,其动静亦如此。”(朱熹(注).周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45)无心之感,是《易经》中天地之心的呈现,是中国心学的精深境界。

咸卦感应之心理学的意义与象征性,却也并非局限于咸卦本身。从咸卦九四爻以下,复有困三解上,噬嗑之初上,否五鼎四,豫二复初,损三益上等,其义皆统于咸四。因为咸卦之第四爻,正为“心”之象征。对此,《易经?系辞》中有深刻的论述,将咸卦第四爻之意义发得淋漓尽致。如将其形容为“同归殊涂”,“一致百虑”;“精义入神”,“穷神知化”;并且主张“君子易其心而后语”,戒“立心勿恒”。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表现出《易经》中所包含的心理学思想的线索。老子说:“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王弼.老子注.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93.32)而《易经》则正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我们更希望当代的心理学家们,能够从《易经》中获得启迪。对此,我们可以用“易经与心理分析”,以及“爱诺思与易经”,来介绍《易经》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所已经产生的影响。

转贴于 4易经与分析心理学

在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心理分析和分析心理学发展的初期,便早已与《易经》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卫礼贤(理查德??维尔海姆)在劳乃宣的帮助下,把《周易》翻译成德文的时候,已经通过他们的翻译,传递了其中古老的中国文化心理学的信息。这正如卫礼贤的儿子海尔特??维尔海姆在该译本的英文版第三版(1967)序言中所说,“易经中所阐述的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人类心理现象。”(Wilhelm R, Bayness. The I Ching.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 xvi-xvii)在这第三版的英译《易经》中,同样带有荣格为其德文本所撰写的“前言”,更是增加了《易经》对心理学的意义和影响。

荣格曾经这样说:“《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心灵;几千年中国伟大智者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Jung C G, Wilhelm R. 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 New York: Causeway Books, 1975. 141,144)这是荣格对《易经》的理解,以及其对于《易经》之情感的表达。荣格说,“任何一个象我这样,生而有幸能够与维尔海姆,与《易经》的预见性力量,做直接精神交流的人,都不能够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里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个‘阿基米德点’,而这一‘阿基米德点’,足以动摇我们西方对于心理态度的基础。”(Jung C G, Wilhelm R. 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 New York: Causeway Books, 1975. 141,144)这个“阿基米德点”,是荣格对于《易经》的接受和理解,而这个“阿基米德点”,也正是荣格心理学发展的关键。

通过《易经》的帮助和启发,荣格提出了他的“共时性原则”(synchronicity),并将这种“共时性原则”,作为其分析心理学发展的一种内在基石。荣格说,我自己在对无意识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西方的因果性原则在解释一些无心理活动和过程时,是不充分的;这也促使我寻求另外一种解释的原则。在英国学者保罗??戴维斯的名作《上帝与新物理学》一书的第六章:“精神与灵魂”中,作者将荣格的一段话作为该章的“导引”:“我就是相信,人类自我或曰人类灵魂的某一部分,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法则——卡尔??荣格”。(保罗??戴维斯.上帝与新物理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6)荣格深信,心理现象,必将遵循着一种有别于物理法则的法则:“共时性”原则是荣格为之而奋斗的一种理想。荣格曾经说过,“建立在共时性原则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在《易经》中表现的最为充分,是中国思维方式的最集中的体现。而对于我们西方人来说,这种思维方式,从赫拉克利特之后, 便在哲学史上消失,只是在莱布尼兹那里出现过一些低微的回声”。(Jung C G, Wilhelm R. 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 New York: Causeway Books, 1975. 141,144)在这种意义上,荣格说,《易经》正好适合于分析心理学发展的需要。

从荣格以来,几乎所有的分析心理学家,都对《易经》情有独钟。《易经》与心理分析和分析心理学,建立了深厚的关系;众多的分析心理学家,都从《易经》中获得了深刻的启发;并且将这种深刻的启发,发挥为其心理分析的实践。对此,我们可以用“爱诺思与易经”为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易经》对西方心理学所产生的影响。

5爱诺思与《易经》

“爱诺思”这个名字在西方具有东方的象征性意义,因为从其孕育和产生之日起,好象与中国文化,尤其是《易经》,结下了不解的渊缘。爱诺思的创始人奥尔加??弗罗—卡普泰因夫人(Olga Froebe-Kapteyn),最初正是由于对《易经》的兴趣,邀请一些著名的汉学家或《易经》学者聚会,如理查德?? 维尔海姆(Richard Wilhelm)、鲁道夫?? 奥图(Rudolf Otto)和卡尔??荣格等,为爱诺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每年都要举行的“爱诺思圆桌研讨会”,早已成为国际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动。

正式的爱诺思圆桌研讨会开始于1933年,卡普泰因曾邀请荣格在1934年的爱诺思圆桌研讨会上,专门介绍《易经》的心理学意义。从1933年至50年代初,荣格几乎每年都要出席“爱诺思圆桌研讨会”,并且每次都是该系列圆桌研讨会的核心人物。因此,在瑞士苏黎士荣格研究院建立之前,爱诺思也就成了分析心理学的大本营。同时,《易经》与心理分析,《易经》的心理学意义,以及其深刻的文化意义,一直是爱诺思东西方文化圆桌研讨会的主旋律。

卡普泰因夫人的继承者,担任爱诺思基金会主席近40年的利策玛(R. Ritsema)博士,同时花了40余年的心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易经》,完成了影响深远的《周易》——“爱诺思易经版本”,一种独特的易经心理分析。

利策玛博士认为,《易经》充满灵性,充满了深刻的心理学意义,包含着目前西方深度潜意识心理学以及分析心理学的深刻道理。他说,“《易经》中包含着荣格所描述的原型力量。这种力量代表了生命的变化以及其意义的体验,其规律或道。”(Ritsema R. I Ching The Classic Chinese Oracle of Change. London: Element Books LTd, 1994.8-15)利策玛曾经这样来介绍他们所翻译和注解的《易经》:“我们这部书是把富有灵性的《易经》,作为一种心理学的工具。”利策玛认为,“《易经》填补了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缺口。”(同上)。他们的翻译与工作,是要把《易经》中的心理学根源,复兴为一种活生生的心理学实践;表现与发挥《易经》中的心理学意义,也正是爱诺思《易经》版本的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