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陈与义范文

时间:2023-03-23 23:0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登岳阳楼陈与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范仲淹千古名文中气象万千的巴陵郡,是岳州也即岳阳富于诗意的别名。位于湖南北部长江南岸的岳阳。今日已是一个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现代都会,它不仅是山水俱胜的嘉区。而且是历史人文的胜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自从屈原行吟泽畔。在《湘夫人》中领衔一唱之后,历代诗人便纷纷登场。他们对巴陵胜状备具怀抱的讴歌,汇成了一部宏大多彩的合唱,北宋与南宋之交的杰出诗人陈与义,就是其中的一位。

陈与义的祖籍为四川青神,他的曾祖陈希亮任凤翔知府时,苏轼是其僚属。后来希亮迁居洛阳,后世即以洛阳为其籍,而籍贯长沙出生于洛阳的我,也有幸攀附陈与义为半个同乡了。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少年时在家乡已有“诗俊”之名,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他以太学上舍生即优等生的资格免试进士及第,时年23岁。本以为人生道路上会铺满阳光与鲜花,却不料是阴霾与荆棘。他除了任过开德府(今河南濮阳)教授之类的冷官闲职之外。还时遭贬斥。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更是被贬到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陈留镇)做了一个征收酒税的芝麻小官。这一时期,陈与义的诗不乏清词丽句,如《墨梅五绝》之一的“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如《襄邑道中》的“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但毕竟好像小花小草的盆景,虽然可以使人获得赏心悦目的美的感受,却缺乏荡气回肠的力的震撼,而那些抒写郁闷牢骚的诗章,如“二十九年知已非,今年依旧壮心违。黄尘满面人犹去,红叶无言秋又归。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往来屑屑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衣”(《以事走郊外示友》)之类,也仍然未免局促于个人的小天地,而缺乏登高壮观天地间的大气象。

国家不幸诗家幸,时代成全和成就了诗人。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金人攻下汴京(今开封),徽、钦二帝被掳。在狼烟阵中马蹄声里,长达167年的北宋王朝寿终不正寝,而苟延残喘152年的南宋。则在君臣与百姓的仓皇南渡与南奔中拉开了序幕。这是一个铁与血的时代。这是一个天崩地坼的时代,这是一个壮士挥戈英雄抗敌而昏君当道奸相弄权的时代,这是一个志士仁人黎民百姓心存中兴希望而实际江河日下的绝望的时代。陈与义从陈留避难南行,前后三年,几经辗转,艰苦备尝,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愁齐来眼底与心头,不到40岁却已早生华发。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早秋时节,他终于来到岳阳,次年秋日离开,先去广东,后奉诏赴南宋朝廷所在地浙江绍兴。在岳阳的一年多中,本来就崇尚杜甫的陈与义,其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个人而时代社会,由小我而天下苍生,意境宏阔深远,音调巷凉悲壮。留下了许多可圈可点可咏可歌的篇章,这篇《登岳阳楼二首》(其一)便是代表。

在萧瑟的秋风声中,在西下的夕阳影里,漂漉湖湘的诗人登上了风光依旧的岳阳楼。江山形胜如故。但国事已非,心情有异,前人说此诗“远诣老杜”,他确实是承续传扬了杜甫的香火。“登临”、“徙倚”之句已使我们想起杜甫《登岳阳楼》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了,“万里”、“三年”之辞,更使我们忆起杜甫《登高》的“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至于“风霜”,既是指节候,恐怕也寓指当时的严峻形势,而“老木沧波”则既是眼前的景物,也可视为憔悴早衰、悲从中来不可断绝的诗人的自画像吧。

篇2

荆门市中考语文命题自2009年开始,将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赏析的能力要求,在题型设计上从单一的客观性选择题形式,转向以主观性表述题为主的多类型来考查。经过几年的实践,调查分析学生对此类题型的感受,发现学生往往对此有畏难心理,答题结果也是失分较多。

通过对教学实践的总结,我认为古诗词鉴赏题虽有一定的开放性,比如鼓励考生有创意地答题、能自圆其说的都可给分,但如果考生尽量地按以下步骤解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发挥阅读能力,获得此类题型的高分。

解题第一步:

阅读诗歌――划出“诗眼”或者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

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 。如王维《出塞》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孤”,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怜”,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中的“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的“悲”等等。这些关键词语一般就是“诗眼”,它们所传达出的情感,正是这些诗篇的主旨大意。抓住诗眼或是诗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捕捉到最佳信息,就可以带动全篇,完成对诗作的欣赏,有效地帮助解题。

解题第二步:

审清题干――划出问题题目中的关键词,找准考点。

由于考试受时间限制,考生很容易匆忙马虎,还未正确准确审题就答题。如荆门市2009年语文中考题关于杜甫的《登楼》有一题:“本诗作者登楼抒怀,请结合本诗首联具体阐述作者抒怀的内容。”问题中的“结合本诗首联”字样,有的学生作答时根本就没看清,答案只写了“对国家的忧虑”这一个方面而导致失分。如果我们将问题题目中的关键词“结合本诗首联”“抒怀的内容”划出来,能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

解题第三步:

规范答题――讲究一定的答题规范性,扣紧得分点答题。

中考时的诗歌鉴赏题考查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诗歌语言的赏析;二是艺术形象(主要是意境)的赏析;三是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的赏析;四是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的赏析。并且一般都采用简答题的形式,重在检测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鉴赏能力。如何尽量规范答题呢?

(一)诗歌语言类的赏析题

诗歌语言赏析是古诗鉴赏的首要环节。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因此,考查对古诗词中准确、生动、传神的语言的品味,是近年来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初中阶段典型题型主要有两种:品味炼字类和名句赏析类。

1.其命题形式

请你赏析某句中某词的妙处。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你从这句名诗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等等。

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答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2.其答题要点

①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②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或者句还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其答题格式可以是:释含义+描景象+点情、境。

(二)艺术形象类(主要是意境)的赏析题

1.其命题形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等等。

艺术形象的赏析一般比较难,初中阶段对学生的理解要求仅限于对意境的初步感知,考试题型也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2.其答题要点

①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注意:一是描绘时要忠实于原诗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或者翻译;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②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尽量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并指出为什么。

答题格式可以是:描画面+点氛围+析情感。

(三)思想情感类的赏析题

1.其命题形式

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分析某句诗的思想感情或内涵。请结合本诗阐述作者抒怀的内容。请你从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对诗词情感的考查,也就是对诗词主要内容的考查,是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解答这类题应分析诗句的具体内容,并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相联系,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2.其答题要点

①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

②通过何种表达技巧(不明显的可以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