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域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1:0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区域发展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

篇1

(一)产品定位明确,适应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符合国家的支农政策导向,随着国家对农村支持力度的加大,农村金融已成为关注的重点,农合行充分利用网点覆盖面广的特点,拓展银行卡卡结算功能,支持“三农”发展。

(二)集各种惠农补贴于一体,承担更多业务,降低成本,集中一卡,既方便了农民集中补贴资金,也大大降低了成本。如:怀宁农合行的种粮补贴、养猪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家电下乡补贴、合作医疗报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统一都到“金农卡”上。

(三)低受理成本。银行卡受理成本较为低廉,客户可以使用银行卡通过“安徽农金”布放的自助设备方便可支取的惠农补贴资金,也可以在他行的自助设备上取现,减少柜台压力。客户如果要消费购买生活用品或农资产品,也可以通过pos机直接消费不用再去支取现金。即使同是柜面业务,办理卡业务需打印的资料较少,效率较存折要高的多。

(一)消费习惯制约了银行卡的推广和使用。近几年,尽管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但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理念还很陈旧。经过调查,70%以上的农村居民有保存现金的习惯,现金支付在地区的消费手段中占据很大比重。广大农村居民对现代的金融知识了解不多,对银行卡知识更是知之甚少,消费习惯偏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式的现金结算,对非现金支付的认同感不高。而且有相当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农村留守人员以老弱妇孺为主,这些人更偏好于账户金额能够一目了然的存折和存单,致使农村银行卡的客户群体对银行卡的服务需求低,接受难度大,不愿办理银行卡。有的企业为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对现金结算者给与更多的优惠,助长了现金结算的陋习,制约了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使用。

(二)受理市场制约银行卡的发展规模。一是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偏少,农村居民办理银行业务较不方便。为农村服务的网点大部分只限于乡(镇)一级,无法达到村一级,有些偏远山区村落离乡(镇)较远,办理银行卡业务较不方便。二是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环境较差,导致银行卡无用武之地。由于农村地区atm机交易量少,效益不佳,安装成本高昂,导致农村地区长期以来金融服务设施建设不到位,atm机及pos机数量偏少,银行卡使用效率难以提高。由于银行卡受理机具极少,特约商户少,覆盖面窄,银行卡受理市场的局限性制约了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三)银行卡业务知识普及不到位制约了营销环境。由于宣传讲解不到位,缺乏系统的、持久的、长效的宣传机制,多数农户缺乏有关支付工具的基本常识,尤其是对银行卡的认知程度严重不足。80%以上的农民对银行卡使用的操作知识极度匮乏,对使用银行卡的好处知之甚少,以至于大部分农民对银行卡既不会用更不敢用,认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总让人不放心,没有安全感,普及率很低,市场需求表现不强烈,使银行卡的市场营销环境受限。

(一)加强宣传力度,提高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认知度。发卡行要合理选择宣传时机,加大宣传投入与营销力度,与商户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营销活动,通过广播、电视、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加大联合宣传的力度,共同宣传银行卡业务,引导公众刷卡消费,必要时倡导公务员带头用卡。通过银行卡及与之相关的金融电子化等金融知识的宣传讲解可以让农户掌握基本的银行卡种类、功能和使用技巧,例如银行卡的存贷功能、电话银行挂失、密码修改、余额查询、转账划款、银行卡网上功能等基本知识,让客户正确认识银行卡高效、快捷的服务功能,提高银行卡在农村地区认知度和应用水平,加大对银行卡的推广和应用。

篇2

关键词:规划背景;布局;交通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64-2

1 规划背景及综述

1.1 规划背景

环境保护是世界性潮流,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中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取得了世界各国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和适应全国环境保护形势,特别是农村环境保护形势的需要。

1.2 生态示范区类型

通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和探索,目前我国生态示范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生态农业型生态示范区;农工商一体化型生态示范区;生态旅游型生态示范区;乡镇工业型示范区;城市化的生态示范区;生态破坏型生态示范区。

1.3 规划综述

海陵北部生态示范区的打造、建立及经营,是综合性的生态示范区,必须基于现有特色资源,加以整合、修复、扩大再利用;以生态环境的建立和保护为基础,以适度开发利用为促进,通过生态湿地环境的建立来提升资源开发利用价值,通过开发效益来回馈生态环境建设,满足规划区生态、生产、生活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海陵北部生态示范区是海陵区探索城镇近郊地区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先行试点。

2 规划概况

规划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东至碧桂园、泰东河,西至卤汀河,南至新通扬运河,北至启扬高速、海陵区界,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7.38平方公里。泰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主要历史遗存分布于海陵和兴化两地。基地位于海陵与兴化之间,与海陵主城仅一河之隔,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著名历史文化资源有渔行古村,重大节庆有大型庙会活动。海陵城北生态示范区域内水系发达,河道纵横,属苏中里下河沿海江滩湖洼平原的组成部分,是里下河地区著名的水乡,坑塘及水域面积约占规划区用地的26%。

在规划区北侧有启扬高速,从扬州到启东,贯穿江苏省东西,将规划区与长三角地区其它城市便捷联系起来。

3 发展功能与定位

3.1 功能定位

展示海陵“生态名城”的绿色载体,彰显“渔行文化”的城市名片,体验“水城慢生活”的旅游胜地,推广“现代农业”的典范。

3.2 功能导向

生态功能:以湿地涵养、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为主的,海陵区北部的生态安全防护屏障;旅游功能:依托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适度发展的,集水乡生活体验、生态湿地旅游、农业观光、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度假基地;文化功能:以泰州整体文化及渔行村文化为依托的“文化慢生活”体验区;农业功能:以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为主体,集现代高效农业、特色观光农业、观光林业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农业示范基地,并作为泰州市重要的“菜篮子工程”配套产区。

3.3 发展引导

配合泰州发展趋势,依托海陵主城及主城区所倡导的“水乡慢生活”主题,与主城合二为一,建设成为海陵区水乡主题旅游的有机组成部分。

4 功能结构及用地布局

4.1 发展导向判断

规划区所处的城乡结合地区的特殊地理区位,促成了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导向:“南游、北农、西居、东林”,具体如下:

①南游。北部生态区通过整合渔行水村、丁冯村和唐甸村的优势特色资源,适度发展城市近郊水乡休闲旅游,融入主城区“以水为魂,打造梦里水乡慢生活”的旅游主题,并承接主城区旅游功能转移。②北农。在城北现代农业走廊规划中,已确定了本规划区作为农业大走廊的重要节点,依托已有的农业资源发展壮大,发展形成泰州市的菜篮子工程基地。③西居。规划区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将现状杂乱蔓延的农村居民点进行了整合归并,集中布局安置在海陵北路沿线,形成了西部集中带状的整体式规划格局。④东林。规划区东侧人口密度低,农村居民点少,不受各类建设用地及污染源的干扰,并具有一定的生态林地资源;是发展生态涵养林的理想区域,通过逐步关停沿河造船企业,实行生态复育行动,发展生态涵养林,加强整个规划区的水体生态涵养。

4.2 功能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一轴连两心、一带串四片”功能格局。

①一轴连两心。一轴,即以东风北路为主轴的生态展示轴。两心,即水乡休闲中心和生态度假疗养中心。水乡休闲中心,位于宁启铁路以南、东风北路以西区域,依托渔行古村和丁冯水村,集乡村体验、水上娱乐为一体;生态度假疗养中心,位于宁启铁路以北、东风北路以东区域,结合规划生态湖设置,集滨水休闲、疗养度假等功能于一体。②一带串四片。一带,即生态缓冲带,沿宁启铁路两侧设置生态防护绿带。四片,生态农业片区,水乡休闲体验片区,生态涵养片区和生态复育片区。③三翼接四方。三翼,即西侧的卤汀河生态涵养通廊、南侧的新通扬运河生态涵养通廊和东侧的泰东河生态涵养通廊。四方,即北部的里下河湿地生态区、东北部的溱潼湿地生态区,以及东、西两个方向的城北生态大走廊。

4.3 用地布局

规划用地布局以片进行统筹安排。

4.3.1 宁启铁路以北、东风北路以西区域

在泰渔路以北设置大面积设施农业用地;在泰渔路以南、宁启铁路以北设置观光农业用地;在社道河以东、泰渔路以北设置标准化水产用地;结合城北新农村建设规划,在海陵北路设置条状村庄建设用地,并配备相应公建用地。

4.3.2 宁启铁路以南、东风北路以西区域

根据城北新农村建设规划,对片区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合归并,同时考虑到“就地城镇”发展需求,在渔行村北侧、东风北路宁启铁路交叉口西南侧、站前路海陵北路东南侧设置商业用地,用于社区层面公建配套。在东风北路与盐河交叉口西南侧设置公园绿地和商业用地,主要用于生态旅游开发,打造水乡特色旅游的门户;在东风北路、站前路交叉口西南侧增设商业用地,主要用于花卉交易。

4.3.3 宁启铁路以北、东风北路以东区域

放大东北部水面规模,打造人工生态湖,并结合湖面增设旅游开发用地;结合城北新农村建设规划,保留东风北路、社道河交叉口东北区域及社道河、斜风河交叉口西南区域村庄建设用地。

4.3.4 宁启铁路以南、东风北路以东区域

结合当地经济条件及生态、产业发展需求,取缔盐河沿岸违章造船工业企业用地,保留盐河北侧苏中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用地。

5 道路交通规划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交通系统,全面支撑生态区交通发展目标――“快速通达、有机互联、慢行体验”。

5.1 对外交通规划(快速通达)

规划区以现有路网为基础,形成以高速公路、快速路和城市道路为骨架的“三纵三横”方格网对外道路交通系统。

5.2 乡村道路规划(有机互联)

乡村道路具有三大服务主体:自身交通出行,产业发展需求和旅游交通需求。乡村道路规划宽度为7米。对各大功能板块(生态板块、旅游板块、农业板块等)进行有机串联,加强各大功能之间的便捷联系。

5.3 慢行交通规划(慢行体验)

5.3.1陆路慢行交通

规划结合乡村道路的设置,整合自行车慢行交通,划定自行车道,形成环生态区的陆路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结合公交换乘枢纽和旅游设施的建设,沿途多处选点设置B+R非机动车租赁硬件设施,统一管理,便于游客就近租/还。

5.3.2 水路慢行交通

通过对河道水系的深度梳理,选取并打通部分水体条件较好的河道,结合旅游功能的布局,形成水路交通游线。

5.4 公共交通规划

5.4.1 公交首末站和换乘枢纽

东风北路和盐河交口区域西侧,是生态区休闲旅游主起点,客流集散量大。规划结合旅游功能的设置,在该区域建设1处公交首末站,并打造成为换乘枢纽,用以对接泰州主城往返的公交流和周边城市旅游客流。

5.4.2 公交线路

结合公交首末站的设置,规划设置2条双向环路的生态区内部公交路,串联生态区所有功能板块,实行本地居民公交出行与游客游览共用形式,根据季节性公交客流量弹性设置发车间隔时间。

6 生态功能区划及空间管制

6.1 区域生态体系构建

规划借助泰州市总规中确定的“清水维护通道”,将本规划区与城北地区其它生态群落连通融为一体,从大区域角度建立整个城北地区的“生态湿地体系框架”。

6.2 生态功能及空间管制区划

结合总体规划空间管制要求,将全区划分成3个生态功能管制分区和12个生态功能亚区。3个生态区包括:禁止区、限制区、宜建区。其中禁止区面积为625.48公顷,具体可分为:设施农业区228.69公顷,观光农业区铁路以北为限87.18公顷,卤汀河生态通廊37.29公顷,泰东河生态通廊13.19公顷,新通扬运河生态通廊43.19公顷,宁启铁路生态通廊61.86公顷,生态复育区154.08公顷。限制区占地面积395.19,分为:观光农业区铁路以南为限199.07公顷,生态涵养区196.12公顷。宜建区占地266.13公顷,分为:生态宜居区247.19公顷,生态经济发展区3.72公顷,生态旅游开发区15.22公顷。

①禁止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包括设施农业区、观光农业区(铁路以北)、卤汀河生态通廊、泰东河生态通廊、新通扬运河生态通廊、宁启铁路生态通廊、生态复育区7个生态分区,用地规模为625.48公顷,是景观及生态安全格局中的“根本”,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②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包括观光农业区(铁路以南)、生态涵养区2个生态分区,用地规模为395.19公顷。该区域现状具备一定的生态基础,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区域之一。各生态分区可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有机农业和林业,禁止房地产开发和工业建设,该区以生态资源建立与保护为主,在保障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可以进行有限度的开发利用。③适宜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包括生态宜居区、绿色产业发展区、生态旅游开发区共三个生态分区,是城北生态区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最密集的区域,亦是本规划区的主体经济产业区域。

7 结语

生态区的规划建设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工程,如何在生态修复和保护中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从一个具体案例出发为生态示范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韩世华.关于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发展与创新问题的思考[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1.

篇3

论文关键词:农作物,种植结构,粮经作物

 

据博罗县农调队对农业种植面积调查网点全县8个镇8个村民小组80户农户进行2010年的农作物种植实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县农民对2010年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态度由前几年的消极、谨慎、观望转为积极、信心增强、力度加大;农作物播种面积由大幅下降转为2010年的略减;水稻、薯类大幅减少,玉米、花生、甘蔗、蔬菜大幅增加。

一、当前我县农民种植结构变化主要特点

(一)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根据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途径,突出合理配置资源,突出区域特色,延长专业化生产的产业链,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效益的经济作物,使粮经作物比例趋向合理化。据此次调查资料,2010年全年实际播种面积粮经作物比例为45:55,2009年的为7:3。

(二)农民全年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略减。根据这次调查资料反映,今年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同比上年减幅为1.07%,而农民经营的耕地面积减少5.4%。主要是因为国家和地方征用土地搞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是为搞好农业集约化、产业化,以及引进外商、外资发展经济、大办果场、花木场、鱼塘等。

(三)我县逐年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由于我县农产品流通渠道仍不通畅,农业品市场低迷,农产品收购价格持续下降。我县各级领导注重农业结构和农产品价格等问题,大力发展适应市场需要,多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小论文,使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由消极、观望转为积极参与,信心增强。2010年农民的农作物实际种植面积略减,但复种利用率有所提高。据调查资料反映,2010年我县农作物实际种植调查耕地复种利用率为207.5%,同比上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

二、我县农业种植结构存在问题

2010年我县的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是构筑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区域结构,以全面提升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今年我县农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我县农产品品种结构不够合理,优质品率不高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由于我县与农业关联度较高的工业产业发展不够快,导致农产品加工率低,农业生产成果主要以初级产品的形式来实现。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升级和农业产业延伸,不利于农业经济质量效益的提高。

(三)我县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业的拉力及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影响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

三、优化我县农业种植结构的措施和方法

(一)政府各级领导应大力引进和保护优质农产品,积极宣传良种良法。在招商引资同时,注重引进农产品加工业,给予这些企业政策倾斜和优惠,逐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兴农的资金投入力度。

(二)继续调减粮食面积,引导农民把调减出来的面积用以发展蔬菜、甜玉米等质优价好、畅销的经济作物上。我县处于珠江三角地区,濒临港澳,并与广州、惠州、深圳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连接,市场需求量大,交通十分便利,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加之多年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经济作物生产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

(三)积极发展其它特色作物,种植业逐步趋向“一镇一品”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有效地发挥各地的区域优势,形成较好的规模效应。有关部门应加强引导,促进各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引进、推广优良品种,优化品种布局。各级农业部门要根据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上,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本地资源,分析市场需求并以其为导向确定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品、主导产品和市场定位,积极发展“三高”农业,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加强动员、宣传、引导农民和农业企业成为结构调整的主体,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齐心协力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

(五)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不断调整和优化粮食结构小论文,要积极深入宣传推广高层次的农业科学技术引进良种良法,大力推行“订单农业”,走“公司+基地+农户”,实行产、供、销一体化。

(六)抓好农产品的深加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抓好农产品的深加工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各级党政部门做好农副产品的产前、产中的管理及产后的服务工作,抓好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结语

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粮食企业收购量居高不下,库存爆满,企业负担过重,粮食种植结构性矛盾日益加剧。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须遵循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实际状况,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础上,结合本地特色,充分挖掘各种优势资源,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加快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新型耕作和种植模式的探索、尝试,逐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是中国世纪之交的一场粮食革命,也是中国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农村社会经济保持稳定繁荣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魏义章.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考[J]. 北京农科院技术咨询,2002,2.

[2]李强子,吴炳方,许文波.农作物分类成数的精度检验[J]. 遥感学报,2004,6.

[3]罗兴录.浅谈广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 中国农学通报,2002,1.

篇4

论文关键词:农作物种植结构粮经作物

 

据博罗县农调队对农业种植面积调查网点全县八个镇八个村民小组八十户农户进行2010年的农作物种植实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县农民对2010年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态度由前几年的消极、谨慎、观望转为积极、信心增强、力度加大;农作物播种面积由大幅下降转为2010年的略减;水稻、薯类大幅减少,玉米、花生、甘蔗、蔬菜大幅增加。

一 当前我县农民种植结构变化主要特点

(一)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根据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途径,突出合理配置资源,突出区域特色,延长专业化生产的产业链,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效益的经济作物,使粮经作物比例趋向合理化。据此次调查资料,2010年全年实际播种面积粮经作物比例为45:55,2009年的为7:3。

(二)农民全年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略减。根据这次调查资料反映,今年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同比上年减幅为1.07%,而农民经营的耕地面积减少5.4%。主要是因为国家和地方征用土地搞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是为搞好农业集约化、产业化,以及引进外商、外资发展经济、大办果场、花木场、鱼塘等。

(三)我县逐年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由于我县农产品流通渠道仍不通畅,农业品市场低迷,农产品收购价格持续下降。我县各级领导注重农业结构和农产品价格等问题杂志网,大力发展适应市场需要,多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使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由消极、观望转为积极参与,信心增强。2010年农民的农作物实际种植面积略减,但复种利用率有所提高。据调查资料反映,2010年我县农作物实际种植调查耕地复种利用率为207.5%,同比上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

二 我县农业种植结构存在问题

2010年我县的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是构筑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区域结构,以全面提升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今年我县农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我县农产品品种结构不够合理,优质品率不高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由于我县与农业关联度较高的工业产业发展不够快,导致农产品加工率低,农业生产成果主要以初级产品的形式来实现。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升级和农业产业延伸,不利于农业经济质量效益的提高。

(三)我县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业的拉力及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影响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

三 优化我县农业种植结构的措施和方法

(一)政府各级领导应大力引进和保护优质农产品,积极宣传良种良法。在招商引资同时,注重引进农产品加工业,给予这些企业政策倾斜和优惠,逐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兴农的资金投入力度。

(二)继续调减粮食面积,引导农民把调减出来的面积用以发展蔬菜、甜玉米等质优价好、畅销的经济作物上。我县处于珠江三角地区,濒临港澳,并与广州、惠州、深圳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连接,市场需求量大,交通十分便利,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加之多年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经济作物生产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

(三)积极发展其它特色作物,种植业逐步趋向“一镇一品”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有效地发挥各地的区域优势,形成较好的规模效应。有关部门应加强引导,促进各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引进、推广优良品种,优化品种布局。各级农业部门要根据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上,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本地资源,分析市场需求并以其为导向确定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品、主导产品和市场定位,积极发展“三高”农业杂志网,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加强动员、宣传、引导农民和农业企业成为结构调整的主体,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齐心协力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

(五)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不断调整和优化粮食结构,要积极深入宣传推广高层次的农业科学技术引进良种良法,大力推行“订单农业”,走“公司+基地+农户”,实行产、供、销一体化。

(六)抓好农产品的深加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抓好农产品的深加工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各级党政部门做好农副产品的产前、产中的管理及产后的服务工作,抓好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 结语

近年来 ,中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粮食企业收购量居高不下 ,库存爆满,企业负担过重 ,粮食种植结构性矛盾日益加剧。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须遵循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实际状况,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础上,结合本地特色,充分挖掘各种优势资源,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加快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新型耕作和种植模式的探索、尝试,逐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是中国世纪之交的一场粮食革命,也是中国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农村社会经济保持稳定繁荣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魏义章.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考[J].北京农科院技术咨询,2002,(2)

2.李强子,吴炳方,许文波;农作物分类成数的精度检验[J];遥感学报;2004年06期

3.罗兴录;浅谈广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农学通报;2002年01期

篇5

关键词:旅游产业;发展;收入;关系。

摘要:介绍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对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兴起的背景作了论述,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农业发展安徽0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都市生活的狭小空间,更加引发了人们对于原生态环境的向往。和自然良性互动的诉求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而水涨船高。在这种语境下,生态旅游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走入人们的视野,调剂着人们的生活。通常,旅游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环境内外带来压力,进而人们提出了生态旅游农业的理念。安徽在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领域是比较早的“试水”者,有着比较成熟的发展路径和丰厚的实践经验。对安徽模式进行科学细致的解剖和分析对当前以及今后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有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也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流趋势。

1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质。

1.1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

所谓生态旅游农业是指20世纪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它又被称为旅游农业或观光农业。以农业生产为依托,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环境美学的方法,在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是一种现代旅游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是集农业生产、产品营销、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式产业体系。[1]。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不但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更重要的是,它有效整合了两种产业的优势和特色,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有人将生态旅游农业定义为“朝阳产业”,这种说法恰如其分。

1.2生态旅游农业的产业特质:①和谐共生性。生态旅游农业的特色之一就是在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不同要素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农业对于环境、资源以及旅游的发展起着统筹兼顾的协调作用,既遵循了农业、旅游业的客观发展规律,又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二者的协调发展。②规划性。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科学充分的调查研究以及深入系统的分析预测基础上。在实际过程中,相关专家、学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对目标区域的实际调研拟定可行性报告,最终决定项目能否如期上马。③交叉性产业。生态旅游农业是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兼具农业与旅游业的特征,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使农民同时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④天然谐趣性。生态旅游农业的具体内容有很多,诸如生态观光、乡土民情等项目应有尽有,充分满足了游客们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外身心彻底放松的诉求,为人们宣泄自己的心理压力提供了一条绝佳路径。

2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兴趣的背景。

2.1地理优势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日光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以淮河为分界线。淮河以北属暖湿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这为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安徽有淮北平原农业区、江淮丘陵农业区、沿江平原农业区、皖南山地林茶粮区。这些区域特产丰富,如枇杷之乡-歙县、山核桃之乡-宁国、酥梨之乡-砀山、红茶之乡-祁门等。安徽有着丰富的戏曲文化,如黄梅戏、庐剧、凤阳花鼓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物产,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安徽的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2.2政策扶持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腾飞,成为刺激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点,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渠道,一定程度上消化了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嫁了农村的社会治安风险,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同时,将农村的现有资源充分调动起来,激发了农民发家致富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新的载体基础上的完美对接。为此2007年安徽省出台了17号文件《关于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意见》,确定打造旅游大省的发展思想,提出打造“三大板块”(即大皖南旅游区,泛巢湖旅游区,新皖北旅游区)和“六大区域”品牌(即突出黄山,打造以世界遗产和徽文化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大别山,打造以原生态和红色旅游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巢湖,打造以滨湖城市与商务休闲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亳州、凤阳、寿县古城,打造以淮河流域文化为品牌的旅游区)。从财力上对规划编制、景点建设、旅游接待宾馆创星、“农家乐”创星等工作进行奖补。

 

2.3经济能力因素。旅游活动能否长效进行下去与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承受力有着莫大的关联性。从一定意义上说,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旅游的可能性存在正相关性。从国际上来看,旅游业对于各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尤其是在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人们的消费收支结构中,观光旅游分量举足轻重。这种情况在我国体现的也十分明显。作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旅游业,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愈来愈明显。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刺激了生态旅游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不断减低充分证明了人们的消费结构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物质性消费不断走低而精神享受性消费与日俱增。绿色消费和个性消费的理念蔚然成风深入人心,而旅游在其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人们消费理念和模式的演进成为近些年来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2.4国家“假日经济”政策的强力助推。安徽生态旅游农业能在并不很长的时期内取得快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政策的优越[2]。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闲暇时间日益增多的情况逐渐形成的。从1995年5月1日国家开始推行每周5天工作制起,国家对居民假日的每一次调整都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近年来,政府更是提出了“鼓励消费、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并推出了“五、一”、“十、一”、“春节”三个七天的假期,使我国每年的公休假日达到114天,奠定了假日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各种假日的不断增多对安徽生态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后会更加明显。

2.5生活压力加剧、交通布局更加合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活质量也呈现逐日向好的状态。但是,城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很多问题,典型的比如“城市病”现象。人口的不断膨胀以及就业机会的稀缺性存在着明显的冲突,导致人们竞争压力空前加大、心理承受力经受严峻考验,很多人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渴望着走出紧张的“城堡”,呼吸到新鲜自由的空气。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旅游农业得天独厚的特性充分彰显。另外,随着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交通、通信的发展有了实质性的飞跃。私家车的非线性增加、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等给人们的旅游出行提供了便捷渠道,人们出行的灵活性相比从前更加明显。

3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客观问题。

3.1生态旅游农业对于外部环境的冲击。

正如前文所说,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不能无视和回避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经营模式的严重滞后以及经营理念上的急功近利。长期无序的粗放式经营使我们的环境千疮百孔,问题接踵而至。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有一定的时间差和利用限度,若过度开发会导致灾难性后果;景区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兼顾环境的实际承载力,不能违背客观规律恣意妄为;很多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差,制约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大量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兴建虽然必要,但是没有通盘考虑也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侵害冲击,等等。[3]我们会看到,在很多林区,由于人们无度开荒,大量森林被砍伐,原本并不明显的水土流失问题一下子严重起来。另外,为了增加农业产出,提高产品的产量,人们在土地上投入了大量的化肥。若长期使用又不加以控制,必将对水质和土质产生恶性影响。

3.2经营粗放、设备滞后以及交通闭塞。

3.2.1经营理念存在偏差,重经济产出而忽视生态效益。

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要坚持科学、合理、可控,要遵循客观规律因势利导。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经营者不经论证便变更土地用途,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甚至可能破坏土质。很多经营者对自身的定位也缺乏深入分析,在农业自然资源的特色开发方面缺乏研判,比较优势不明显。比如说,人们在旅游消费中会制造很多垃圾,这些都要及时妥善处理,以防对环境产生更加严重的破坏。只考虑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只有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审视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才是明智的选择。

3.2.2经营粗放,深入开发陷入困境。

一个好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必须有着完善的配套设施,这是硬件方面的必然要求。但是,光有好的设施没有好的服务也是发展的一个误区。许多生态旅游农业区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认知度和吸引力,根源就在于经营方式粗放,没有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等内在价值。另外,当前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大部分都是当时当地的人们搞起来的,群众的首创精神得以充分发挥。但是,由于文化水平、经营理念、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不足,他们往往很难将其引入纵深方向,旅游开发长期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活动形式和载体单一,文化附加值严重匮乏。

3.2.3交通条件落后,位置偏僻。

旅游发展,交通现行。没有快速便捷的交通,旅游景点很难为人们充分接受。当前,安徽本省生态旅游农业主要布局在一些交通不便、位置偏僻的区域,游客抵达景区以及在景区游览都十分不便。交通条件的落后和位置的偏僻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今后,安徽要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完善交通体系。

4破解方略。

4.1政府科学引导,加大扶持力度。

总体来讲,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还处在层次比较低的起步阶段,很多东西都在探索试验过程中,经营管理和资金保障上的漏洞比较多。政府部门这时候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在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问题上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加大经营管理者们的教育培训力度,加强科学管理、创新思想的指导引导。同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该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确保生态旅游农业在科学高效的轨道上运营。例如,在兴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筑的同时,注意保留原先的有特色的建筑群,将新的发展思路和旧的资源充分整合。在资金投入方面,坚持正确的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生态旅游农业的整体层次和水平。

4.2在可持续的轨道上良性运营。

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最终出路必然是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没有疑义的。在开发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在前期准备以及具体实施中,要注意生态学原理的学习和运用,吸取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同时,完善生态旅游农业体系内部资源的配置和结构的调整,发挥系统的整体效应和互补效应。在整个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生态旅游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社会效益高的新路。

4.3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是由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污染的预防控制等内容构成,运用农业生态学原理、农业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原理,充分发挥区域生态、资源、农业产业发展优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要特别注意消除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从源头上加大治理力度;要大力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调整农业发展的能源结构;要加大技术研发水平,通过技术手段破解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安徽省是长江、淮河的流经之地,生态建设和保护格外重要。要坚决遏制乱砍乱伐森林资源的不良势头,通过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确保森林资源完好无损,建立多种类型的生态资源保护区域,深化退耕还林工作。尤其是,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宣传力度,鼓励他们退耕还林,让他们认识到退耕还林的长远意义。

4.4整合区域资源,提高旅游农业的文化意蕴。

任何一个地方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必然拥有很多特色资源和优势领域。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要真正深入人心,就必须深入挖掘本区域的历史精髓和文化内涵,提高文化附加值和历史厚重感。实践证明,没有文化内蕴的东西是不可能长久下去的。安徽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很多特色性的东西,这是当地旅游农业发展的灵魂。事实正是如此。置身在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区内,乡村生活的闲适惬意油然而生,游客能完全放松自己的身心,享受大自然的静谧。水车、荷塘、犁等农耕文化的典型特征融入到景区中时,仿佛一切都回到了人类的原始状态,心开始沉静[5]。另外,要深入挖掘各个层次的文化,注意保持一些古镇、地方文化、民间工艺品的原始特色,减少人为因素的濡染,提升旅游农业产品的文化内涵。

4.5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优化经营模式和产业布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也是如此。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重要素,缺一不可。在拟定规划前要全面考察目标区域,做好可行性论证,征求各方面意见。坦率讲,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层次还比较低,理论支撑明显不足,实践方面也是刚刚起步。成就的背后隐藏着很多问题,如方式粗放简单、利用率低等。因此,在进行旅游农业规划前要对居民收入、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6]。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不是单个农业经营者可以完成的,可以借助于旅行社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从长远来看,这是促进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一条很好的道路。旅行社介入生态旅游农业经营之后,广大农民就不用担心由于文化水平和管理理念落后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了。另外,旅行社本身的一系列优势,比如客源较多、管理理念先进、广告优势等都可以在这个领域发展重要作用。旅行社参与进来之后,旅行社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成为利益共同体,面临经营风险时,双方可以群策群力共同应对,减少经验风险降低运营成本。

5结束语。

不可否认,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由于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发展中的问题并不比成就少,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予以解答。长远来看,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必然走依靠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挖掘和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在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语境下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增强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徐红。对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农业问题的思考[j].合肥: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14.

[2]光善万,徐宜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社会动因浅析—以成都为例[j].

成都: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10):73-74.

[3]徐宜国。若尔盖草原沙化的人文因素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81-12683.

[4]四川省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四川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355.

篇6

关键词:区位理论;生产方式;理论演进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由于经济活动的空间有限性、经济活动对有限空间的竞争及经济活动空间移动的限制,因而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相应的约束条件选择最佳区位成为其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因此,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开始,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就成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课题。而事实上,对区位理论演进历程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产生、发展到全球扩张的考察也的确可以发现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一、20世纪以前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区位理论演进

(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19世纪初期,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德国等欧洲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仍如火如荼地进行。18世纪中期,蒸汽机的产生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由早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进入了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但此时的资本主义生产仍然主要是围绕农产品的加工,其产品以解决人们基本的衣食需求为目标,比如纺织业、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等。因此,机器大工业的生产需要更多来自农业的产品作为其原材料,而城市工业生产的产品也需要及时地运送到农村进行销售。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围绕城市形成农业的良好布局,减少来自农业产品的原材料向城市的运输成本和城市工业产品运送到农村的运输本,成为当时经济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由此,杜能从假象的、地理上孤立的城市出发,通过分析城市外围均质土地上的作物种植,认为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应该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从而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即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二)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马歇尔的古典区位理论。到了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均已完成,铁路已经代替河流成为主要的运输手段,大大降低了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单纯的运输成本不再是决定厂商区位选择的唯一因素。而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过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其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对象也不再是以简单的农产品加工为主,产品的种类和范围也有了极大的扩张,运输成本之外的因素,比如技术进步、外部效应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更加重要。马歇尔发现,一些主要依赖工匠技能的特定产业部门在特定地区集聚,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更加有利。据此,马歇尔提出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理论。他认为,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能够获得内部经济,而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中则会带来熟练劳动力、专门化的服务、交通与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知识和技术的快速传播等外部经济效应。正是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形成了马歇尔的古典区位理论。

马歇尔的新古典区位理论关注的对象仍然是企业本身。但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相伴随的是大规模人口的地域间移动,尤其是产业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现象极为显著。韦伯工业区位论针对到底应该如何从经济区位的角度探索资本、人口向大城市移动(大城市产业与人口集聚现象)背后的空间机制展开分析。韦伯按照以运输成本定向、劳工成本和集聚与分散因素等三个视角分别分析他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韦伯的工业区域理论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并以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二、资本主义产销矛盾扩大与商业区位理论

无论是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马歇尔的古典区位理论还是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研究的重点都是资本主义工业企业。这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初是极为正常的。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初,物质相对匮乏,生产的产品也大多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因而所生产的产品由于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欲望而基本不用担心产品的销售问题。但是,随着机器大工业的扩张,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扩大与人们相对较低的购买力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产品市场的扩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商业活动逐渐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因此产生了商业区位理论。

(一)尤哈特的商业区位理论。尤哈特最早论证了商业区位理论。该理论的主要特征是以商品运费最少、运输距离最短而盈利最大为目的,在销售范围中寻求获得利润机会最多、商业覆盖率最大的区位模式。但是,尤哈特的分析由于其所处时期商业的相对重要性不足而仅仅是提出了诸如最有工业区位、原料指数、区位三角形、等差费用曲线等基本是从工业区位布局中移植过来的概念,而对于商业区位选择没有更多的指导意义。到了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销矛盾越来越突出,对解决这一矛盾寻求理论支持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于是,克里斯泰勒创了研究市场区位的中心地理理论,提出了用以说明提供不同服务的村庄和城市的等级制度为何会出现,以及这种等级制度又为何因地而异的一般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理论为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城市空间扩张和地租梯度变化主导的区位理论演进。区位理论的演变到20世纪三十年代仍然主要集中于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过程中的如何通过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降低其生产成本,即使是商业区位理论其目标也是商业企业如何区位选择缓解资本主义产销矛盾的问题。因此,这时的区位理论演变主线主要体现为围绕工业企业的生产原料和产品销售展开研究。但到了20世纪初期,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区位理论的演变主线也因此逐渐转向了城市的地域空间利用,以探讨城市空间扩张和土地地租的梯度变化来寻找企业和家庭的依据个体成本最小化而进行的区位选择。

在这一演变主线下,20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先后出现了同心圆地带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和中心商务区土地利用模式。以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为例,该理论认为,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基本模式为城市各功能用地以中心区为核心,自内向外作环状扩展成5个同心圆用地结构。5个同心圆中的居民和企业分布由内而外大致体现为,第一环带是城市中心商业区,主要布局大商店、办公楼、剧院、旅馆等企业;第二环带为过渡地带,主要布局老式住宅和出租房屋以及轻工业、批发商业、货仓等;第三环带由于租金低和交通便利,因而主要是工人住宅区;第四环带是高收入阶层住宅区;第五环带为通勤人士住宅区。伯吉斯同心圆的动态演变则主要体现为各环地带自内向外的“入侵与继承”过程。霍伊特的扇形理论和麦肯齐、哈里斯与乌尔曼等人的多核心理论对城市空间结构与企业和家庭区位选择的分析路径基本相似,只是扇形理论强调城市企业和家庭的布局主要沿交通线路和沿自然障碍物最少的方向呈扇形布局,而多核心理论则认为城市除中心商业区外还有工业中心、批发中心、外围地区的零售中心等,企业和家庭的区位选择也因此更加复杂、多样。

三、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基于家庭与全球化竞争的区位理论演进

(一)城市化进程完成后的家庭区位决策。到20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基于城市空间结构与土地利用的区位理论则主要集中于家庭区位问题,即居民因生命周期、可达性以及与地方住房市场相关的选择住房的区域内迁移和居民因就业的变动和就业机会有关的区域间迁移。对于家庭区位问题的研究,阿隆索在其建立的新古典城市竞租模型中从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关系来研究住宅区位问题,之后穆特、奎格利和西格尔等人则沿着住房选择与流动性的联系微观模型路径研究家庭的居住选择,而与之伴随的则是沃尔伯特、古德曼、汉讷西克和奎格利、奥纳卡则沿着住房选择与流动性的联系宏观模型研究家庭的居住行为。

(二)全球化时代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要素区位决策。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区位理论的演进进一步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在这一时代,全球化竞争的压力加剧促使跨国公司的国际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由注重资源、效率和市场的横向战略转向寻求“协同效应”的纵向战略,顺沿“价值链”方向把不同的生产、经营环节配置到全球最有利的区位。因而,区位理论的发展在资本、技术、信息乃至劳动力的全球流动导致生产活动和居民住宅的区位选择都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其中,最典型的是衍生于增长及理论、由麦克·波特提出的产业集群理论及其之后围绕产业集群理论对企业、政府乃至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研究。

四、结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产生、工业革命期间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方式及水路运输的低效率,到工业革命后运输方式的变革及生产原材料的变化以及由于生产扩张后引起的产销矛盾,进而带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到20世纪五十年代城市化进程结束后以城市家庭区位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20世纪八十年代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基于全球“价值链”的生产方式,每一个阶段都最终体现在区位理论的演进上。因此,区位理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区位理论的演进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历程是密不可分的。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姜鑫,罗佳.从区位理论到增长极和产业集群理论的演进研究.山东经济,2009.1.

篇7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休闲旅游将成为一种时尚,休闲农业的前景十分广阔。在阐述休闲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及江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江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加快江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建议,旨在为江西省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亩,不到世界水平的40%。全国农村有2.4亿农户,户均耕地不到半公顷。经营规模小,效益低。美国一个农民可以养94个城里人,我们仅能养4个人。由于农业的小规模经营,农民要增收,必然导致兼业化,农村从事非农业劳力已超过50%;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房地产开发的力度加大,人均耕地在逐渐“缩水”等等给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难题。为此,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农业向“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三高农业转型迫在眉睫。休闲农业的出现为农业的转型指出了方向,也拓展了旅游业的内涵。其产业化发展必然提升农村区域经济竞争力,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

一、休闲农业产业化概述

(一)休闲农业产业化概念

旅游产业化是指以旅游核心产业为龙头,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推进现代化、国际化、规模化和市场化,进而形成现代旅游产业的产业集群化的过程。旅游产业化是现代旅游业的基本业态,也是旅游产业化的动态发展行为,即由初级产业向高级产业发展,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进军的产业进步过程。

休闲农业产业化是指以休闲农业为龙头,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推进农业休闲旅游的市场化、规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而形成农业休闲旅游的产业集群化过程。即将休闲农业作为一大产业来经营,按照市场运作方式,将区域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区位、旅游文化、旅游人才、旅游管理等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形成产业竞争力。而休闲农业旅游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休闲旅游为主题,它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特有的人文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休闲、购物、度假,满足旅游者食、住、行、购、娱、游的需求,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情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型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这就决定着农业休闲旅游的产业化经营必须以农业产业化为前提,实现食、住、行、购、娱、游协同发展。

休闲农业产业化涉及诸多复杂问题。首先,休闲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交织在一起;其次,休闲农业产业化受到区域农业资源、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区位、文化环境,以及旅游人才、管理体制、企业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无论如何,休闲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的基本业态和基本趋势。其产业化标志具有多个层面:(1)市场化——休闲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前提和运作方式。(2)规模化与集约化——休闲农业产业化的成熟标志。(3)国际化与现代化——休闲农业产业化的水平标志。(4)集群化——休闲农业产业化的竞争优势。

(二)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背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经济的全球化,传统的农业结构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如何加快转型、提高竞争力已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农业实现连续丰收,过去农产品短缺的局面已经扭转,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多数农产品供给已经进入较为充裕的阶段,表现为卖方市场;在家庭承包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克服“小规模、分散化”家庭经营弊端,已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主旋律;实行农业战略转型是解决农业发展的深层和长远问题,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创建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是目前形势下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思路。休闲农业的兴起为农业的生产与经营形式的战略转型指明了方向。发展休闲农业可将具单纯生产性功能的农业向附加值较高的二、三产业转移,它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拓展具有农业生产、加工、游览、休闲、科普、农技推广、农产品展示、销售、特色餐饮、景色观光、宠物饲养及其附属用品供应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为农业注入了较大的科技含量,又集观光、休闲、旅游、科教于一身,因此可获得较高的效益。

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人们带薪休假天数的增多等促进了社会消费结构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人们对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要求,而作为乡村旅游形式之一的休闲农业旅游自然而然的成为都市人们休闲的首选。据统计,到2006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已达5.77亿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3.9%,全国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且每年有114天的法定节假日,这为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对于乡村旅游形式之一的农业休闲旅游,其产业化发展必定提升区域农业生产的效率,以及区域旅游业的竞争力。但由于受利益的刺激,全国各地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纷纷上马,造成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等严重现象。为此,加强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措施,也是实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重要举措,必然带来农业产业形态的更新。

二、江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一)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途径

休闲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最大不同,是它具有服务业的功能。休闲农业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受益于城市,是一种强调城乡经济有机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发达农业形态,使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休闲农业是农业和休闲旅游的有机结合,其市场化、规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产业化必然打破传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另外,农业休闲旅游具有很强的产业渗透性和互动性,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不仅可以将农村的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乡镇工业)作为新的旅游资源,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休闲农业产业化是建设绿色生态江西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等问题一直困扰我国经济发展,这些问题在江西省也同样存在,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对环境的极大破坏,为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应运而生。其中所提出的发展生态经济,正是使我省摆脱目前经济发展模式困境的最好途径。江西省早在上世纪末就提出了建设生态江西的理念,倡导经济与环境和谐的发展模式。所谓生态经济就是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的经济活动形式,其强调的是生态建设和生态利用并重,力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发展中达到动态平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应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和支撑点,并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综合考虑,实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休闲农业旅游是把生态建设与开发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发展生态经济的良好途径。江西省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及自然资源,为江西省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基础。休闲农业提倡农业生态化,将科技含量极高的农业技术融入到农业生产之中,切实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农业生产效率。而随着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为农产品开拓了全新的销售渠道。婺源的有机绿茶,近几年畅销欧美,仅2006年一年年产达5000吨,销售收入达1.08亿元,茶农和有茶的农民的收入有了大大的提高,提高了他的积极性,让他尝到了农业休闲旅游带来的甜头,促进茶叶生产数量和质量的提高。还有以往农民家中留着自吃的干蕨、干笋、干辣椒等等今年也销售旺盛,自家养的农家猪、农家鸡、鸭都是游客所爱吃的,游客也愿意出高价。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也跟着提高了,转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为生态江西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思想保障。

(三)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其一,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旅游产业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产品的绝大部分是以劳务形式体现的,它要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多方面需求,它需要有“一条龙”的行业与之配套服务,除了直接促进农业发展之外,还可以带动交通、运输、饮食、邮电、商业以及纪念品生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为人们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据有关资料统计,旅游业直接就业者与间接就业者的比例为1:5,提供就业机会多。

其二,休闲农业的开发,扩大了农业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改善了农业生产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休闲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把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部分农产品运销层次多的问题,避免经销商的中间盘剥,同时农民也可从提供休闲服务中获取合理报酬,增加收入。

篇8

论文摘要:浅析正宁县蔬菜产业的发展条件、发展现状,并提出了蔬菜产业的发展对策。

正宁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东南部,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区,土地面积大,光、热、水、气资源丰富,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良好的蔬菜产业发展基础。

1发展条件

1.1光资源较好正宁县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形东高西低,原川相间,沟壑纵横,海拔880~1756m。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县内日光充足,光能富裕,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160~180d,可以满足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蔬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合成积累。

1.2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良好

全县总面积1319.50km2,可耕地面积43.63万亩,约占总面积的22%,其中塬地25.22万亩,川地2万亩,山地16.47万亩。土壤多为黄绵土、黑垆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为发展蔬菜生产提供难得的土壤基础。

1.3水质良好,雨量充沛

正宁属典型的雨养旱作物农业区。县内年降雨量630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有利于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县内有四郎河、支党河、无日天沟河、嘉峪河四条较大河流,属泾河水系,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均可灌溉。

2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蔬菜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创新,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农业

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突破口和振兴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产业来抓,形成了一批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蔬菜生产基地,建成了一批市场及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使蔬菜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5年已发展到6.78万亩,产量9.38万吨,产值7293.30万元,其中大葱种植5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业布局合理,市场前景看好;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推广速度加快,为大田生产提供可靠技术保障;已建成的宏源种业是蔬菜加工、保鲜、冷冻生产龙头企业,企业势力不断增强,加工转化能力逐步提高;通过发展蔬菜产业,解决了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使他们就地就业。

3发展对策

3.1科学规划,建好基地

以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和建立稳定的“东菜南运”基地为目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规模发展,提高效益,促进产业外向发展。重点发展“四大蔬菜基地建设”:一是建成宫河彭姚川、长口子、代店绿色优质大葱万亩生产基地;二是建成以山河秦家店、解家川、西坡石湾子、永正佛堂、永和肖水为重点的四郎河川区千亩水泥骨架大棚蔬菜生产基地;三是建成以山河李家川、嘉峪川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四是建成永正王沟圈优质胡萝卜百亩生产基地。稳步发展温室菜,重点发展大棚菜,积极发展露地菜。

3.2依靠科技,加强推广

一是栽培上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地膜覆盖间作套种技术,创新种植模式。推广投资小,方法简单,便于操作,效益高的塑料大棚;二是品种引进推广上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推广抗病、适应性强、高产优质、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珍稀蔬菜新品种;三是病虫害防治上积极推广生物农药,大力推广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严禁使用高毒残留农药;四是施肥上大力推广有机肥料,积极推广生物肥料、CO2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实施配方施肥;五是育苗上推广大葱春季育苗、嫁接育苗、温室育苗、大棚育苗、生根扦插育苗等蔬菜育苗适用新技术。要在科技推广上进一步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探索现代高新技术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积极推广工厂化蔬菜育苗新技术,解决品种单一,种苗缺乏,质量不高的问题。

3.3搞好培训,提高水平

我县经济欠发达,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因此,把科技培训作为蔬菜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来抓,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一是从设施建设开始,实地进行指导培训,让菜农掌握设施种菜的全过程,配套设施及注意的有关事宜。二是从育苗开始到生产环节的技术应用,主要包括育苗、嫁接、土壤处理、定植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等。三是业务部门要派出有较高职称,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技术骨干,分片、包村进行实地指导培训,确保种1亩,生产1亩,见效1亩。可采用长训与短训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派出与请进相结合,印发资料和新闻媒介相结合,使每个菜农都能真正掌握蔬菜各项实用新技术,为我县蔬菜产业开发培养一支土生土长的实用技术人才,全面提高蔬菜产业的管理水平。

3.4制定规划,重点扶持

建议县上组织有关专家对正宁县蔬菜适宜区进行科学规划,拿出切实可行的“正宁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制订蓝图,逐步发展,争取相关部门立项扶持,发改、财政、科技、农牧、水务、农综、扶贫等部门分别具体规划,各自立项,重点扶持,做大作强蔬菜产业。

3.5培育市场,搞活流通

一要运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创造条件,积极扶持蔬菜运销协会和农民技术协会发展蔬菜产业,鼓励扶持和壮大现有龙头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龙头带动辐射作用。二要充分利用建成的宫河优质大葱批发市场,建成全县最大的大葱集散中心,信息价格服务中心,争取将宫河大葱进入兰州、西安、咸阳、银川等地市场,扩大销售,搞活流通。三要积极筹建山河秦家店蔬菜批发市场,发挥蔬菜运销大户和市场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培养一批市场“经纪人”。四要积极实施绿色名牌战略,发展“订单农业”,占领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五要通过多种渠道,建立广泛的市场信息交流关系,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努力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运作、市场化营销,以营销促发展,使蔬菜产业开发逐步向高科技、高效益、产业化方向发展。

篇9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异; 泰尔指数; 新疆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一系列促进新疆大发展政策的密集出台,新疆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据统计,至2012年末,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00元,比2009年增长了1.69倍。新疆农村金融也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阶段,截至2012年11月,新疆基本实现了空白乡镇100%农村金融服务覆盖。但由于受新疆地区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程度、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显著,不利于新疆跨越式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试图从实证角度分析新疆农村金融区域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自治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对降低农村金融风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金融与经济关系研究已比较成熟,但有关农村金融差异的研究并不多见,基于新疆的研究更是较少。从研究内容方面可分为农村经济金融相关性、区域金融差异和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性三类:

(一)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研究

King和Levine(1993)利用77个国家数据研究显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强正向关系;Luigi Guiso等(2002) 通过设计新金融发展指数,得出多数金融发达地区人均GDP增长速度比不发达地区快1%;Genevieve Boyreau-Debray(2003)运用GMM面板模型研究得出:银行扩张信贷抑制经济增长,但银行分支机构越多经济增长越快;赵洪丹(2011)基于1978-2009年样本数据研究得出: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发展有负效应,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效应有滞后性。

(二)区域金融差异研究

钱水土等(2011)利用中国23个省1988-2008年面板数据,引入地区和时间两个虚拟变量:发现中国农村金融的收入效应具有地区和时间差异;吕勇斌等(2012)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强烈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依赖性,且空间依赖性逐年增强。

(三)金融发展收敛研究

张胜林等(2002)研究发现:农村民间借贷与金融服务优劣有显著关系,在服务“三农”机构缺失、信贷服务不到位的区域,民间借贷机率较高。李敬(2004)研究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表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长期动态路径可能呈现草帽型特征;黄文等(2011)采用2006-2009年1875个县(市)数据,得出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不存在收敛性,但呈β绝对收敛的特征,即农村金融发展落后地区潜在发展速度更快。

二、新疆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分析

(一)指标的选择与处理

本文参照已往研究,同时考虑数据可得性、科学性和全面性等原则,最终选取的经济金融指标如下:选取人均一产GDP体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为剔除地区人口差异对农村金融的影响,选取人均农业贷款余额(即农业贷款余额/农业人口总数)反映金融发展数量效应;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农村贷比率为农村贷款与农村存款的比率;金融相关度=农村金融资产总量/农村增加值,其中农村金融资产总量主要由农村存款和农村贷款构成。大多文献采用人均农业增加值代表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由于新疆未统计农业GDP数据,一产GDP中包括农业GDP,且两者相关性较强。农业贷款包括农业贷款与农信社集体农业贷款、农户贷款、个体经济户贷款之和;农村(业)存款为国家银行除去信用社转存款后农村存款与农信社乡镇企事业存款、承包及个体户存款、其他存款之和。实际上农村金融资产包括农村存款、农村贷款、证券和保险等,考虑到证券和保险占比较小,且缺乏相关数据支持,因此用农村存贷款之和代表农村金融资产总量。

本文借鉴司正家(2004)将新疆15个地州市划分为五个经济区域:1.天山北坡包括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昌吉;2.北疆西北部区主要包括伊犁、塔城、阿勒泰、博州四个地州;3.南疆东北部区包括巴州、阿克苏两地州;4.东疆部区,包括哈密和吐鲁番地区;5.南疆西南部区,包括克州、喀什、和田三地州。

(二)差异衡量工具介绍——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由泰尔(Theil,1967)利用熵概念计算收入不平等而得名,由于泰尔指数将差异分解为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并测算各种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度,深入分析引起差异的原因。因此通常被用来对多组样本差距分解,当区域分成k组时,泰尔指数T(0)可分解为:

(4)中, 表示区域内差距, 代表区域间差距,所以 代表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 指区域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泰尔指数是取值在0-1范围的正向指标,指数值越大则农村金融区域差异越大,反之亦然。

(三) 新疆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比较分析

1.新疆农村区域经济差异情况

运用泰尔指数测算新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总差异、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贡献率,详见图1。

新疆农村区域经济差距呈波动式扩大。以泰尔指数衡量的新疆农村经济差距波动呈两个阶段:2004-2006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迅速扩大,是新疆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初显成效阶段,支持政策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07-2010年,随着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经济推动由政府拉动转向投资拉动和消费拉动,新疆各区域农村经济差异逐步回升,但增速明显削弱。

区域间差异是农村经济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间差异贡献率较大,新疆经济区域内差距较小(泰尔指数在3%以内),且泰尔系数频繁波动,呈现波动上涨趋势。

2.农村金融区域差异情况

(1)农村金融发展差异分析

①2006-2009年新疆人均贷款总差距呈倒V形。从图2看出,人均农村贷款总差距先扩大后缩小,区域间差距和总差距波动趋势基本相似,区域内差距的变化是V型的趋势,贷款总差异有明显缓和。近年来,随着新疆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机构功能不完备、扶持政策不到位的短板问题正逐步解决,推动主体由政府向农信社和农户过渡,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始崭露头角,新疆农村金融地域性差距缩小。

②新疆农村金融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金融差异。区域间差异对总差异贡献率明显超过区域内差异贡献度,但新疆各区域农村金融差异仍逐年缩小,但因为北疆各地州间的贷款差异扩大,出现了“马太效应”。

(2)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分析

①新疆农村金融发展效率趋于平稳。从银行盈利的角度来看,农村贷存比越高越好;但从风险角度分析,贷存比过高则资金的流动性风险越大。图3显示,五个区域中1992年南疆东北部农村贷存比达到最大值12.31, 1995-2009年新疆农村贷存比基本平稳,贷存比保持在2左右。

②新疆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呈草帽型。1978-2009年新疆各经济区农村贷存比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贷存比不断上升,以天山北坡区域为代表的农村贷存比率先达到最高点,南疆东北的农村金融效率最低;第二阶段农村贷存比迅速下降,贷存比从最高点迅速降至平衡水平;第三阶段是农村贷存比基本平稳(1994-2009年),五个经济区域的农村贷存比差距不大,波动明显减弱。这与李敬(2004)研究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长期动态路径可能呈“草帽型”特征基本相符。

③北疆西北及东疆区域农村金融贷存比率高于其他区域,但差距不断削弱。从图3可以看出,尤其是新疆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天山北坡继续保持农村金融良好发展势头,东疆把握政策先机,放大政策效应、顺势直追,贷存比不断优化。

(3)农村金融相关度分析

①新疆农村金融相关度增强。1995年新疆天山北坡、北疆西北、南疆东北、东疆和南疆西南农村相关度分别为59.85%、14.37%、21.24%、35.24%和11%,至2009年各区域农村金融相关度达到118.08%、36.7%、77.08%、57.72%和47.79%,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南疆西南地区,为11.06%。

②天山北坡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相关度明显较强。1995-2009年,天山北坡农村金融资产与一产GDP之比持续保持新疆五个区域前茅,农村金融相关度明显强于其他四个区域,但金融相关度差异逐年缩小。

③北疆西北和南疆西南区域农村金融相关度偏低。样本期间,新疆北疆西北和南疆西南区域农村金融相关度明显低于其他区域,在2002年差距最大;北疆西北和南疆西南农村金融相关度最大,分别为36.7%和47.8%。

三、新疆农村金融区域差异原因分析

1.区域经济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不仅导致农村人均收入的差距,而且在金融业发展、社会基础设施、科技与管理人才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相比而言,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农村金融发展的有利条件。杨国中等(2004)研究发现资金流向是从农村到城市,从落后地区到发达地区,信贷资金的非均衡流动将导致资金的低效配置。近几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大多集中在北疆和东疆地区,南疆的弱势经济难以获得金融资源青睐,金融机构比较匮乏。

2.资源和地域优势差异

天山北坡区域煤、石油及天然气储量丰富,新疆政治经济中心(乌鲁木齐)对农村金融发展起到了辐射作用;东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新疆连接内地的交通要道,也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依托交通枢纽的优势及矿产开发,东疆的经济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农村经济也受益于本地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天山北坡和东疆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基础好,两区域的农村金融得到优先发展,而南疆农村市场化程度低。

3.政策与信贷机制差异

汪兴隆(2000)认为资金区域配置失衡是导致区域金融差异的重要原因。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严格,资本金要求高,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在金融机构设立成本上处于劣势;另外,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标准是盈利能力,农村地区资源贫竭,新设机构实现盈利周期长,鉴于此,商业银行新增机构会向发达地区倾斜,造成机构资源配置区域失衡;中央银行实施无差异的货币政策,不能根据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控,再加上货币政策传递效应在经济落后地区不通畅,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1.区域间差距是农村区域金融总差异的主要来源。根据本文区域划分,区域内各地区经济基本相似,区域间经济差异明显,因此,区域间农村金融发展差异较大。

2.新疆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呈草帽型。1995年以来,新疆农村金融贷存比基本保持在2左右;新疆农村金融区域间差异逐年缩小,区域内差异不断扩大。

3.新疆北疆西北和东疆区域的农村金融效率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北疆西北和东疆地区依托地理优势、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发展成熟的特色农牧业,促进了农业贷款总额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新疆并未采取倾斜性金融政策,农村地区拥有相应的投资项目,因而农业存款的规模相对减少。

4.天山北坡区域经济金融相关度明显较强。位于天山北坡区域的昌吉、石河子、克拉玛依,依托乌鲁木齐金融资源的辐射,并且由于乌昌一体化的逐步展开、石河子兵团政策支持以及克拉玛依石油资源优势等原因,能够在政策层面上获得更多的金融资源。

(二)对策建议

1.促进经济发展区域平衡。经济发展差距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融发展差异,新疆各地州应加强区域间资金、人才和技术的互补与合作,努力实现新疆农村金融平衡发展。

2.实行差别化的金融政策,培育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统一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实施效果不同,亟需多层次、梯度化的农村金融制度和差异化的授信审批政策,培育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市场,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的能力和效率。

3.加快发展农村保险与证券业。目前,新疆农村金融主要以银行信贷为主,保险业与证券业发展相对滞后,但发展前景较好,因此,新疆应以发展农业保险业和农村证券业为突破,提升农村金融发展质量。

4.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有效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监管部门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的流向,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满足多层次的农村融资需求,缓解银行信贷不足的矛盾。

[参考文献]

[1]King, Robert G. and Levine, Ross.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J]. Qua- 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 ,1993:17-38.

[2]赵洪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J].经济学家,2011(11):58-63.

[3]吕勇斌.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19):111-116.

[4]张胜林.交易成本与自发激励:对传统农业区民间借贷的调查[J].金融研究,2002(2):125-134.

[5]谢琼.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了吗? [J].经济评论,2009(3):61-68.

[6]赵伟,马瑞永.中国区域金融增长的差异―基于泰尔指数的测度[J].经济地理,2006(1).

[7]汪兴隆.货币资金区域配置失衡的考察及其调整一金融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思考[J].财经研究,2000(6):60-64.

[8]温涛.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9):30-43.

篇10

关键词:规划;“三规合一”;区位理论;田园城市理论;理论与实践

规划是“对未来的一种谋划、安排、部署或展望”。我国的规划种类和内容纷繁,有国家层级和地方一级的规划,有出自不同职能部门的规划,还有不同行业的规划,等等。但是规划过多造成规划之间内容重叠交叉,甚至矛盾,不仅浪费了规划资源,更使实施部门无所适从,长此以往失去了规划应有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整合规划资源、加强规划之间的协调成为必然.

一、“三规”分立弊端

1.“三规”诠释

(1)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纲要,以国民经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为对象,体现了国家或地方在规划期内国民经济的主要活动、科技进步主要方向、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以及城乡建设的各个方面所作的全面规划、部署和安排,提出政府在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实施重点,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

(2)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主要功能是定向布局,规划的对象主要包括:城市性质(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城市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环保设施等.

(3)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对各类用地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或配置的长期计划。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分为全国性、区域性的总体规划和生产单位内部的土地利用规划两种.

土地总体规划功能是对一定时期内不同地区范围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纲要、目标和总体部署。主要内容是确定各类土地的用途和利用方式,划定各类生产建设用地的规模、比例和界限,设计和制订最优土地利用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达到地尽其利的目的。在区域性总体规划中,农业用地规划最为重要,其基本内容包括:农业用地的划分,各项生产基地的布局,农业生产组织的区划与各级经营中心的布局,各业用地的内部规划及各项基本建设规划等.

2.三大规划的不足与矛盾

虽然城乡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大规划职能明确,但由于三大规划独立编制,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导致长期以来三大战略规划存在内容不一致、相互衔接差等缺陷,不能有效起到空间统筹、优化开发和耕地保护的作用.

建设部主管的城市规划最具有技术和管理实力,但建设部属于专业管理部门,城市规划在综合作用的发挥上受到较大制约。国家发改委具有综合协调发展职能,但其空间规划技术力量与管理基础相对薄弱,行使区域规划职能力不从心,无法解决空间结构合理组织的全部问题,不能替代同层次的空间规划。国土资源部也是一个专业管理部门,空间规划的技术和管理基础相对薄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耕地保护为主要约束条件的单一目标规划体系,难以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各项用地供需之间的综合协调作用.

(1)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操作性差.

由于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导向性、客观性强,实施的约束性弱,不如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和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不理想,往往编制规划时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批准通过后无声无息、冷冷清清。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只是规划期的概念,规划被束之高阁,比较极端的现象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

(2)土地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标准不一.

虽然两个规划的核心内容都是土地的合理利用,但研究的对象、范围、实施年限、方法、步骤各有侧重,规划深度也悬殊较大。在实际规划操作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在用地分类与划分标准、规划统计口径、规划工作路线以及规划技术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造成两个规划在区域和城市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出现较大的矛盾和不协调之处.

另外,由于我国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时间较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不完备,因此规划制定水平低,规划体系存在缺陷,致使其可操作性差.

(3)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对经济社会因素考虑不足.

相对来看,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约束力相对较强,但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均存在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考虑不够的硬伤.

二、“三规合一”的学术主张理论依据

鉴于三大规划分立各自均存在缺陷与矛盾,为此笔者主张实行“三规合一”方略。然而实现“三规合一”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能够同时指导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等各方面的规划编制工作。笔者认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和杜能的区位理论针对城市设计、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问题进行的分析和论述,表达了产业、城市、土地利用应协调发展的朴素思想,能够成为“三规合一”的理论支撑.

1.田园城市理论

在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霍华德理想中的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

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

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霍华德设计的田园城市理论在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产业选择等规划领域都做了精巧的设计,成为现代城市规划领域的先驱.

2.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优化组合的理论,该理论内容丰富、包罗众多。在此主要介绍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和中心地理论.

(1)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在其著作《孤立国》中提出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制度构成一个区域,分别为自由农作区、林业区、谷物轮作区、草田轮作区、三圃农作制区、放牧区;每个区域都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这就是著名的“杜能圈”。虽然杜能得出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但是他的理论体现了产业在城市中的空间布局问题,用规划的思想把城市设计、土地利用以及产业布局紧密相连.

(2)工业区位理论.

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其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假定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下,仅就运输与工业区位之间的关系而言,韦伯认为,工厂企业自然应选择在原料和成品二者的总运费为最小的地方,因此,运费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运输距离和货物重量,即运费是运输物的重量和距离的函数,亦即运费与运输吨公里成正比关系.

劳工成本影响工业区位的分析。韦伯认为劳工成本是导致以运输成本确定的工业区位模式产生第一次变形的因素。所谓劳工成本,就是指每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工人工资额,或称劳动力费用。当劳工成本(工资)在特定区位对工厂配置有利时,可能使一个工厂离开或者放弃运输成本最小的区位,而移向廉价劳动力(工资较低)的地区选址建厂。其前提是在工资率固定、劳动力供给充分的条件之下,工厂从旧址迁往新址,所需原料和制成品的追加运费小于节省的劳动力费用.

集聚与分散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分析。集聚因素是指促使工业向一定地区集中的因素,分为一般集聚因素和特殊集聚因素。集聚因素形成的聚集经济效益可以使运费和工资定向的工业区位产生偏离,成为工业区位的第二次变形因素。分散因素与集聚因素相反,指不利于工业集中到一定区位的因素。一些工厂宁愿离开工业集聚区,搬到或新建在工厂较少的地点去。但前提条件要看集聚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大还是房地产价格上涨造成的损失大,即取决于集中与分散的比较利益大小.

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核心体现了城市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土地利用有机结合的思想萌芽.

(3)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的。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的大量调查研究后,他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他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并采用六边形图式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就区域内各城镇而言,大城市的商服设施和商品种类向高级发展,多而全;中等规模的城市具有中高级或仅能维持中级水平,服务项目少而不齐全;小城市具有中低或只有低级水平,种类少而不全;一般城镇(县城、建制镇)只有基本生活性商服,水平很低,种类更少。就城市内部而言,市级中心、区级中心和小区级商服中心也有类似的分异规律.

就不同商业、服务行业而言,有些行业经营品类多,有些则少;有的以高级为主,有的以低级为主.

商品的种类、级别不同,其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也不一样,由此形成的等级序列可归并为:低级商品和服务,其售价低,顾客购买频率高,需要量大,需求门槛则低,销售距离则短或服务半径较小。而高级商品和服务,因质量好、耐用、更新慢,故售价高,需要量相对少,购买频率则低,运费占售价的比重小,致使其门槛高,销售距离长或服务半径大.

三、实践效果分析

编制规划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对“三规合一”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对开展的每项规划,均加强了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和沟通,尤其在编制中新天津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规划进行了有机结合,使三个规划在内容上达到统一协调(仍未达到合一的理想境界),取得良好的效果.

1.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开发利用相协调

我们以往作规划,只强调经济社会各阶段发展指标,而对完成各阶段指标所需要的土地能否与城市土地规划相一致考虑不够。在编制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我们将2010年、2015年、2020年经济社会指标与生态城各阶段用地配置计划进行了对接,以产业占地和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准测算各项指标;反过来,城市土地规划又按产业发展规律对土地的要求,调整优化了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两个规划互补完善,形成了良性循环.

2.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生产要素的支撑,要以资源67第30卷第1期王天伟:“田园城市”“产业层级”说对实现“三规合一”的理论支持与实践依据2010年1月的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依据。在编制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对生态城产业选择、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内容充分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进行了对接。考虑生态建设的要求,我们选择了绿色建筑产业、环保科技研发服务业等产业作为生态城未来产业,交通为绿色出行方式。同时,又将经济发展规律、社会事业发展特点反馈给城市总体规划,使城市的规模与发展方向与我们确定的产业及规模相衔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3.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空间布局相协调

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等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重要的内容,落实到具体区域时,与土地空间分布和城市空间规划必须相配套。以往针对这些内容从产业、经济的角度考虑较多,对土地的性质、功用考虑较少。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即从本规划的角度出发,又从城市空间布局和土地在产业用地、社会事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这三者之间的分配和布局考虑,使产业布局即符合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又与城市发展空间、土地分布相匹配,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空间布局相协调.

4.产业、人口、城市相协调

国内外有许多产业与人口脱离的区域,出现了睡城,这种不成功的案例就是因为产业与城市规划脱节造成的后果。在编制生态城规划过种中,始终贯穿以产业集聚人口、形成城市的理念,从产业成长的规模、产业性质考虑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素质,与城市发展定位、规模相适应,形成产业与人口良性互动、城市良性发展的模式.

5.“三规合一”实现的途径

首先,成立跨部门的规划组织。三个规划出自不同的部门,部门之间的利益分割和权利范围是“三规合一”的最大障碍,也就是说体制是“三规合一”最大制约因素。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在三个规划管理部门之上成立更高一级的联合组织。由联合组织开展“三规合一”的规划工作,做出能够统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和城乡发展综合性规划.

其次,建立统一协调的法律体系。在2007年的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通过并颁布,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城乡规划法》强调了城乡规划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强调了规划的稳定性和法定性。《城乡规划法》严格了规划修改制度和程序,经依法批准的规划,禁止擅自修改,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才可以修改,等等内容.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前还没有法律约束,“三规合一”没有统一的规划法可以适用,所以要想做这项工作法律应先行.

复次,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三规合一”不是将三个规划的内容简单的加在一起,而是科学合理地、有机地融合成一个综合性规划。“三规合一”需要既懂经济社会发展,又懂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等复合人才,目前这种人才非常缺乏,所以需要加强延揽和培养.

最后选择一些地方进行先行先试。“三规合一”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体制改革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经验才可以全面推开。可以选择领导有积极性的地方进行试点,总结经验教训和启示。在试点工作中,倡导规划编制工作要转变观念,从大局出发,不同规划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充分调动和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公开编制的工作程序,吸引公众参与.

参考文献

[1]王天伟.中长期规划编制[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翟立.“三规合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N].中国建设报,2008-03-19.

[3]杨卫泽.对美国和中国城市规划的认识[N].新华日报,2007-10-29.

[4]王利,韩增林,王泽宇,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三规”协调设想[J].经济地理,2008,(9).

[5]曹建丰,许德林.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J].规划师,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