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范文
时间:2023-04-11 15:2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寓言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郑人买履: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子。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穿井得一人:宋国的一户丁姓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派家里的一个人去打水,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节省一个空闲的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
4、啮镞法:隋朝末年有个叫昝君谟的人擅长射箭,闭着眼睛射箭,说射哪里就射中哪里,想射中眼睛就射中眼睛,想射中口就射中口。王灵智向谟学习射箭,自认为射箭的技术达到了精妙(的地步),想要射杀昝君谟,独自享受这种美誉。昝君谟握着一把短刀,有箭射来就砍断它。只有一支箭,昝君谟张口接住,竟然咬断了箭头,笑着说:“(你)学习射箭三年,幸好没教会你咬断箭头的方法。”
篇2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诗歌的语言更精练含蓄,富有抒情性和跳跃性。鉴赏诗歌的语言,懂得“诗家语”,对作品语言的表现力进行具体、深入的挖掘,品出古代诗歌的韵味,有助于考生准确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倾向,从而更好地体会作品深邃的意境,让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焕发异彩。
1.音乐美
诗歌是看得见的音乐,中国古代诗歌是世界上最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之一,自诞生之日起就跟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在后来的发展中,它虽然从音乐中分离出来,但仍然具有浓郁的音乐美感。很多古代诗歌都被谱曲配乐,广泛传唱,如柳永的《雨霖铃》等。
2.情趣美
诗歌的情趣美就是诗人与读者之间情感共鸣和思想融合在一起的艺术境界的体现。清代诗论家袁枚曾说:“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情趣如同一座桥,连通诗人与读者之间的感情,而情趣是通过语言化静为动,化呆板为形象的。例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两句,将小儿无拘无束地剥吃莲蓬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写得饶有生活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
3.哲理美
很多中国古代诗歌充满哲学意味。例如杨万里《过沙头》中的“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明白晓畅而富有深意。暗潮已然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水上的生活经验,对潮水涨落的规律并不知晓;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水的深浅快慢等,都一清二楚,些微变化他们都能察觉。这就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实践出真知。
4.意境美
意境是一种思想感情和生活环境相统一的语言艺术境界。例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中的景物“幽篁”“深林”“明月”,普普通通,人物活动“独坐”“弹琴”“长啸”,更是平淡无奇,但就是这几个平常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空明澄清的月夜竹林之境,蕴含着弹琴长啸之人的宁静、淡泊之情。
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之美,可以抓两个方面。
1.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
品字时要注意形容词、动词和数量词等,此外,叠词也要多加关注。考生在鉴赏时,应该先弄清字词的字面义,再看有无活用现象或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然后分析字词的表达效果。
①形容词。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中的“老”和“肥”活用形容词,形象地写出雏莺在风中成长,梅子在雨中成熟的情状,富有动态美。蒋捷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运用对比手法,色彩明丽,于红绿变化之间,体现了对时光易逝的伤感。
②动词。“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引”“衔”赋予雁和山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遇赦放归的愉快心情。
③数量词。“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极度概括和夸张了黄河之长、泰山之高,气势磅礴,令人神思驰骋。
④叠词。寒山的《杳杳寒山道》:“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杳杳”的悠远感、“落落”的冷寂感、“啾啾”有声、“寂寂”无言、“淅淅”动态、“纷纷”舞状、“朝朝”和“岁岁”的时间。这些叠词使诗歌显得变化多姿又井然不乱,语言明浅如话,诗风幽冷而别具境界,把读者带进一个寒气逼人的冰冷世界,用山高涧深不见天日的感受来表明禅者那种超然物外的自在心情。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 刘禹锡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这首诗描写了太阳冉冉升起,拨开江上迷雾,淘金姑娘分散在江湾淘沙拣金的场景,揭示了上层社会的首饰金印都是劳动者从沙中浪底淘来的社会现象。
参考答案 本诗语言质朴浅近,准确精练。如“照”“开”两个动词准确而有层次地写出时间的推移;“满”字写出人数之多,也暗示淘金者的劳动早已开始;“尽”充分揭示当时社会的本质,使结尾两句成为精辟警策的佳句。
2.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
诗人的语言各具特色,要准确表述诗歌的语言风格,必须使用相关的名词术语,如朴素自然、平淡质朴、简洁明快、清新明丽、华丽典雅、沉郁顿挫、悲壮慷慨、雄浑豪放、委婉含蓄、缠绵悱恻、婉约细腻、简练生动、明白晓畅、幽默讽刺等。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暮西园 高 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释:晴波即阳光。
请从语言的角度赏析本诗。
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时景。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参考答案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字浅意深。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但抓住绿池、芳草、晴波、雨、菜畦、蝶等意象进行描绘,用清新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绿水盈盈、芳草萋萋、阳光满池、蝴蝶飞舞的春天美景,明丽的色彩、清澈的水波、勃勃的生机,无不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本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美好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篇3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美育
[作者简介]张俊杰,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历史学硕士,广西桂林54100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7-0168-03
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10月,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人才,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师肩负的神圣使命。作为“古代汉语”课的任课教师,应如何结合教学加强对学生的美育,值得认真研究。
一、“古代汉语”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阵地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其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促进其人格的不断完善,使他们的身心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它与德育、智育、体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互促进,彼此渗透,共同构成了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让学生接受美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接受良好的美育,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才能发现和认识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美,才能按照美的要求去为人处世,去创造美;只有接受良好的美育,学生才能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才能运用审美标准正确地分辨美丑、善恶和是非,明白哪些是自己应该学习的,哪些又是自己应该唾弃的;也只有接受良好的美育,学生的身心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良好的品德、情操以及行为习惯才能日渐养成。很难设想,不懂得真、善、美的人,会热爱生活、善待他人并为造福于社会而奋斗。如果说,一般的学校应对学生进行美育,那么,作为培养人民教师的摇篮,高等师范院校更应加强对学生的美育。因为只有让高师学生接受良好的美育,他们才能健康成长,并推己及人,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教育学生,让祖国和人类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
对师范生进行美育,作为教师,人人有责。如果就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而言,则“古代汉语”课因其教学内容蕴藏着丰富的美育资源而更便于进行美育。见于各种版本的《古代汉语》教材的选文,就文体而言,有诗歌、散文、政论、传记等,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其内容涉及美的诸多领域。如《巫山、巫峡》一文,选自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大巫山挺拔巍峨的气势和三峡两岸美丽如画的四季景色,热情赞颂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教学这篇文章,可以使学生受到自然美的教育,提高其对美的鉴赏能力。又如宋代民族英雄岳飞所写的《满江红》,是一首以“忠愤”著称、大气磅礴的词作。在国家和民族遭受金兵入侵、朝中主和派千方百计阻挠抗战之际,岳飞悲愤地写下了这首词,深切表达了自己对入侵者的愤恨和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决心。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崇高的爱国情怀。这是岳飞心灵美真实、完美的写照。教学这首词,可以使学生受到社会美的教育和熏陶。
“古代汉语”课不仅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美育,而且结合对汉字的形、音、义的教学,亦可对学生进行美育。以汉字形体教学为例。我们知道,汉字是由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方法造成的,其形体结构,既有规律,又富于变化,许多优美的汉字书法作品,均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教学“汉字的形体构造”时,如果教师能利用多媒体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及有代表性的优秀书法作品向学生展示,必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在《古代汉语》教材中,能使学生受到美育的内容可以说触处皆是,如能深入发掘,充分利用,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寓美育于智育之中,在帮助学生“感知”与“升华”上多下功夫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在古代汉语课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师不是把古代汉语课上成美学课、美术课或音乐课,而是寓美育于智育之中,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细心地帮助学生通过对教材所表达的各种美的深切“感知”,激发起自己的审美情感,培育和发展自己美的想象力、鉴赏力、表达力和创造力。譬如从北朝民歌《敕勒歌》所描绘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辽阔景象中,可使学生感知到北方游牧民族热爱草原的豪情美;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描绘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伟景象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旷世韬略中,学生又可体会到词的语言美和作者慷慨豪迈的情怀。教学这些诗词佳作,仅仅讲清词义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指导和鼓励学生反复吟咏,吟出韵律、吟出节奏、吟出感情,从中接受美的情感教育。“古代汉语”中的作品,多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其内容丰富,可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受到美的教育。如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篇,都生动地表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不畏困难的奋斗精神,体现出浓郁的英雄之美;《晏子使楚》所体现的则是智慧之美;而《孔雀东南飞》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又分别体现了忠贞之美和生活之美;在关汉卿的《窦娥冤》中,我们还可感受到一种悲壮之美。所有这些感人的作品及其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均可激发学生从善的愿望和对美的追求。
美对于人类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由于语言艺术在表达事物的状态特别是表达人的内心世界方面,能达到非常清晰和精确的程度,这就使“古代汉语”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时,更能发挥出其他一些课程所难以取代的作用。作为“古代汉语”的任课教师,对此应该有明确的认识和自信,要自觉地帮助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扬善弃恶、爱美憎丑,进而以“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为情感高尚、人格完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许多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的情感确能产生巨大的陶冶和激励作用。如许多爱国志士,正是高唱着岳飞的《满江红》,义无反顾地走上了的最前线,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祖国;还有许多革命者,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牢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誓言,把生死置之度外,坚贞不屈,为革命事业而英勇献身。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美育,除应多方设法、实施情感教育外,还应遵循认识论的原理,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他们提高美学的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所谓审美观,是人们对美的基本观点,它
包括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等。审美观既有社会性,又有个体性;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人们只有具有正确的审美观,才可能从审美的角度对客观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时下,据笔者所知,无论在高等院校还是中小学,都有一些学生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例如,有的学生把奢侈浪费视为会享受生活,争相效仿,而把勤俭节约视为观念落后,嗤之以鼻;又如有的学生不仅对父母养育之恩不思感激,而且对父母态度傲慢,动辄训斥,甚至以不孝为荣,以孝顺为耻。显然,这些学生的审美观是错误的,有待于教师结合教学,加强教育。在“古代汉语”教材中,有不少可供利用的美育资源。例如,教学李密的《陈情表》,就直接涉及“孝”的问题。那么“孝”的含义是什么,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父母,就成为教师可结合智育进行美育的一项内容。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查阅字典和有关资料,并联系实际展开讨论,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求得对孝亲敬老这一行为美的正确认识,进而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尔雅・释训》谓“善事父母为孝”。后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孝”又作了生动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所谓善事父母,是指物质奉养和精神奉养两个方面。因此,“孝”最初仅限于人伦范畴,经历代的弘扬和发展,“孝”更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陈情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李密对其祖母是非常孝顺和尊敬的,而且“知恩图报”。为了奉养90多岁的祖母,他一再拒绝朝廷的征召。在表中,他写道:“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这些充满孝心的话语,感人至深,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何以这篇文章千百年来会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虽然传统孝道有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但传统孝道教导子女应该奉养孝敬父母乃至尊老、敬老,懂得感恩和关爱他人,则是符合人情,有利于人类的繁衍、家庭的和睦与社会发展的,值得批判地加以继承。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应不断丰富和完善孝文化,使之能更好地为塑造完美人格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三、把课内与课外、知与行紧密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人格
尽管美育有着多种任务,但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健康人格。为此,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而且还应把这种教育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在社会实践中,把知与行结合起来,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发现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如结合对周敦颐《爱莲说》一文的教学,教师可组织学生到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考察。这个具有800多年历史的村庄,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理学先驱周敦颐后裔聚居的地方。该村至今还完好地保存有元、明、清三代的建筑,青砖灰瓦,木檐重叠,古朴典雅。周氏一门,以书香传家,重视教育,科第联绵,出仕为官者达200余人,大多政绩显赫,以为官清廉著称,故有“清官村”之誉。学生到此参观访问,从村里的房屋建筑和村民的言谈举止中,可领略农村自然环境之美、古代民居建筑之美,还可以感受到村民淳朴之美。作为教师,如能进一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行为实际,并在实践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就能把美的感受,内化为良好的行动。
篇4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提出了“陌生化”的理论,即采用改变、违反日常语法的特殊构造方式,即打破词语用法常规,或运用反常句式,使日常语言向文学语言转化。这样使读者感到“陌生”,产生“新”的感受,而且这样的文学的语言更有情趣,因此,在学习中国古代诗歌中,注重语言的“陌生化”,不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引发学生的思考,是有助于感受到作者孕育其中的思想情感的。
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开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读者在阅读中就已经感觉到凄冷、不愉悦的情感。这上感觉恰恰是词人通过这独一无二的叠字形式传达给读者的。为此,读者会想,在这样清冷肃杀的季节里,词人寻寻觅觅什么?或许是瑟瑟秋风中的一缕温情,或许是一份来自远方的安慰,或许什么也没有寻觅到……这时,远离丈夫的李清照,现在找不到生存的依靠与希望。因此,诗歌最后写到:“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啊,孤独、寂寞、痛苦、伤感萦绕在词人的心头,确实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到此,词人的情感得到集中的表现。
如,李白的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在实际的生活中没有这种说法,而且不符合语法规则。而诗人这样写,就使诗歌语言“陌生化”了,虽不可理喻,但富有审美趣味,产生了“无理而妙”的效果。
又如,杜甫《秋兴》诗中的关键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如果按现代汉语语法要求,诗句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这样虽然“规范”了,不“陌生”了,意义明确了,但诗句的意韵也减少了。就是这样的诗句,我们同样感受到诗人所表现的香稻、碧梧为主的物质丰美的景象,比“规范”后更有情趣,更引人想象,引人思考。
总之,在中国古代诗歌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诗歌的语言特点,让学生进入诗歌,感受诗歌的美,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提高审美趣味、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理解能力。
篇5
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无论是谁,都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工作、学习。那种侥幸心理要不得,那种投机取巧的事情我们做不得。我想我自己的学习也一样。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供大家参考。
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1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位农夫和他的妻子。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农夫扛着锄头去菜地干活,他卖力地干着活。正当他汗流浃背,口干舌燥的时候,突然从树丛里蹦出一只小白兔,它看到农夫吓得东窜西跳一头撞到树桩上,死了。农夫看到撞死的兔子,急忙跑过去自言自语地说:“这只兔子还敢练铁头功!”话音刚落农夫就提着兔子连蹦带跳地回了家。到了家门口他高兴得大声喊到今天我运气真好,捡了一只刚刚撞死的兔子。
回到家,农夫躺在床上休息,妻子给他做野兔汤。汤刚做好农夫和妻子就大口大口的喝起来,如果每天都有兔子肉吃该有多好呀!
第二天,农夫不好好儿干活了,总是左顾右盼的看看兔子来没来。她很扫兴地回了家。第三天,他不干活了躺在树桩旁的石头上,嘴里叼着一根草,还哼着小曲儿,跷着二郎腿。心里想:“兔子快来呀,我在这等你呢!”从此,他不干活了,菜地里长满了杂草,劳动成果全泡汤了。
到了冬天农夫很后悔,没有粮食,他们只好画饼充饥。
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2相传在宋国有一个农民,他姓王,姓富贵,他比平常的老百姓有钱许多,他家有一块地种,还有一棵参天大树,可以说,如果他家辛勤劳动的话,那么他家就会成为富甲一方的富人。
但富贵十分好吃懒做,每一次要去田间除草的时候,都是不情不愿的被妻子给逼过去的,富贵十分的不开心。因此次去除草的时候,他就稍微用土豆摆弄几下,就躺到那棵参天大树下去睡觉了。但是他家的笔依然没有荒废,我每次在富贵除草之后,妻子都会去看,一看之后再帮他一把,把地给锄好了。
有一天富贵又被妻子给逼过去除草了富贵十分不情不愿的去了。才刚刚除草了一会儿,富贵又累了,他心想:反正每一次我除草之后,妻子都会来帮我除草,这一次还是让她来锄吧,我都快累死了。一番思索后,富贵放下了锄头,跑到了田中的那棵参天大树的阴凉下去睡觉了,富贵刚刚舒舒服服地躺了下,去找了一个好姿势,刚想闭上眼睛睡觉,就看见了一只小野兔,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可能是找不着路,一头撞死在了树上,富贵大喜过望心想:哈哈,我真是一个幸运儿,就连在树下睡一个觉都能捡到一只小兔子。富贵赶忙起来吐兔子,把兔子给带回来了,和家人们一起美美的把兔子给煮了,一起吃兔子,喝着兔子汤,好不快活!富贵向家人们大肆的编说自己是如何追赶兔子,捉兔子的家人们都羡慕着不停地夸着他,富贵心里十分的得意。这时富贵向妻子说:“妻子,你以后别再帮我除草了,我现在一定会好好地发奋图强,而且我每天都会带一个兔子回来给你们吃的。"妻子答应了。
第二天富贵还想不劳而获的在树底下等待着兔子,就一直坐在了树底下一天,可是等了一天,兔子还是没有来,富贵心中十分的失望,但他并不气馁,已经每天在那儿等待着兔子,什么活也不干。日久天长,富贵的地全部都荒废了,但兔子却再也没有出现过了,因为富贵上一次说过,让妻子不要再去,所以妻子就再也没有去除草了。因为没有食物富贵,和他的家人们都被活活的给饿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做人应主动努力,不要对任何侥幸的事情抱有一切幻想。
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3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有一位老农夫,他家有十亩地。每天清晨,他都早早地起床,拿起锄头到田里锄草。中午,他放下锄头,拿起一个又大又圆的水桶,去田里浇水……他忙了很久,直到傍晚才忙完。他看着那绿油油的庄稼,心里喜滋滋地想: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夏天来了,这天早上,农夫一大早就起来,到田里锄草。到了中午,他拖着疲惫的身子,撑着沉重的锄头一步一步地往林子里挪。他拿起了旱烟,刚点燃,他就听见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随即,他在草丛里看见了一个在快速移动的白点,他来了精神:咦,那不是一只兔子吗?就在这时,兔子猛地窜了出来,“砰”的一声,只见兔子一头撞在树桩上,头破血流,晕死了。农夫欣喜若狂地抓着兔子的耳朵,把它拎回了家。
从那以后,只要天一亮,农夫就坐在树桩旁的一块大石头上,他等呀,等呀,一天天过去了。他的邻居来劝他:“你的禾苗快干了,快去给它们浇水吧!”农夫回答说:“浇水可累了,我可不想再受这份罪了。”邻居又说:“哪里有那么多的兔子呀?”谁知,这个农夫是个出了名的老顽固。他生气地说:“我说有就有!”就这样,农夫田里的禾苗都蔫了,杂草越长越高。秋天到了,邻居的庄稼都大丰收了。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田里的庄稼都干枯了,却又无能为力,他流下了后悔的泪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付出就有回报,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任何人想不劳而获的,最后也只能自食恶果。
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4“今儿我来给各位讲讲《守株待兔》的故事。”一个说书人挽起袖子,一拍惊堂木,笑眯眯地对台下茶客说——
话说呀,这宋国有个种田的。一天,他在他家的田里发现了一只兔子。那种田的有一个多月都没吃过肉了,看见兔子,兴奋地叫了起来。那兔子听见后,转身就跑,谁知一头撞上了一根木桩,两眼一翻,死了。那种田的非常高兴,“真是天助我也呀!哈哈哈哈!”仰天长啸后,提起兔子,回家了。
那天,他吃到了一顿鲜美的兔肉汤,他和他老婆吃得那是满嘴流油。那种田的想:“这兔肉的能量够我种几天田了,我能抓到一次,肯定还有第二、三次,干脆我就守在那算了。”
第二天,刚响起鸡鸣。他便蹲在树旁,幻想着兔子再次撞上来。幻想着兔子汤、红烧兔、炒兔丁的美味……
想了一天又一天,不见兔影。到后来,他因无心种田,田地荒芜。可他还不死心,就在这时,他看见了一只兔子——
正在精彩时,那说书人忽然停了停,扫了扫全场,掠过一抹奸笑,说:“欲知何事,请听下回的‘守株待兔2’!”
“啪!”一声惊堂木响起。茶客们听得意犹未尽。
第二天,茶客们又交了茶钱,来听“守株待兔”的故事……
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5天黑了,小兔还没有回家。这下,兔妈妈可急坏了,以前,小兔可乖了,每天不到天黑就回家了,可是,今天怎么……兔妈妈便去找小兔,东找找,没有,西找找,也没有,凡是小兔常去的地方都找了,都没有。兔妈妈把全村的兔子全部找来,漫山遍野都被找了一遍,还是没有。这时,兔妈妈发现树桩前有一摊血,看来是凶多吉少了。这时,土地爷爷出来了:“你们别找了,小兔已经走了。那天我看到他惊慌失措地从树丛里跑出来,一头撞到了这个树桩上,当场就死了,那情景可惨了。”兔妈妈听后,不禁流下了眼泪,其他兔子们也都流下了泪水。兔子们一致说:“小兔,我们一定给你报这个仇。”
第二天夜里,兔子们扛着斧头,拿着锯子,砍的砍,锯的锯,劈的劈。不一会儿,几棵树就倒了。以后,它们每天都来这里砍树。
再说农夫吧,自从吃了兔子肉,就一直到这里守株待兔。有一天,他发现树一天一天的少了,便想查个水落石出。晚上,兔子们又去砍树,正好被农夫看见了,他大吼一声:“快滚,竟敢在我们村里砍树!
”兔子们听见后,吓地的拔腿就跑。可是,农夫前脚一走,兔子们后脚就跟了上来。农夫非常生气,在外面搭了一个小棚子,睡在了外面。第二天早上,农夫栽了许多小树,每天给它们松土、浇水、锄草、施肥、修枝。农夫还不满足,找来全村的人一起来种树。不久,树木一排排、一行行漫山遍野都载满了树。
篇6
浙江师范大学梅新林教授在《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一文中认为,流域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流域为中国文学版图的形成与演变奠定了基本轴线,流域轴线的移动促使和推动中国文学地域空间的移动。二是为文人群体的聚合以及作品的区域传播提供了天然信道。尤其在古代交通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舟行河流是最普遍的行路方式之一。三是流水作为文化生命之源泉,对于作家创作灵感的激发,也是其他物象所无法比拟的。这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水流域与古代文学的关系,而本文侧重从文学本体属性角度进行分析,挖掘水流域与文学审美和文学风格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文学审美上的水流域特征
审美是一种体验,审美体验是形象的直觉,外在的客观之物能通过审美心理机制直接影响并促成审美主体的观念。因此,特定流域所具备的独特气候、地理以及物象必然对身处其境的文人们产生特定的文学审美反应。流域之水是一种审美原型意象,加上特定的地理区域色彩后,才复合出其他意象种类。
’
《汉书·地理志》中记述:“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这说明,区域文化的形成主要由自然水土环境而致。四大流域文化区域中,辽河流域主要流经辽宁省、东部地区和吉林省南部地区。以“红山文化”为代表,主要包括“东北部文化圈”和“游牧文化圈”。地理特征为山高水寒,这使人皮肤收缩,汗毛孔闭合,穿着厚重,与自然的距离加大,对外界持一种疏隔、抗拒甚至是征服的审美态度,故文学上主要选取凉风、寒蝉、白露、飞蓬、归鸟、孤兽、廖廓之谷等适宜寄托清冷之气和哀愁、忧患之思的物象,侧重冷色调。如完颜亮《驿所》:“孤驿潇潇竹一丛,不同凡卉媚春风。我心正与君相似,只待云梢拂碧空。”又如其《过汝阴作》:“门掩黄昏染绿苔,那回踪迹半尘埃。空亭目暮乌争噪,幽径草深入未来。数仞假山当户牖,一池春水绕楼台。繁花不识兴亡地,犹倚阑干次第开。”爱新觉罗·玄烨《松花江放船歌》:“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生”等。
古代文学评论中常把黄河流域所代表的狭义北方文学与长江流域所代表的狭义南方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本文也按此论析。我国秦岭以南的地面水流向长江水系,秦岭以北的地面水流向黄河水系。黄河流域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等9个省(区),东入渤海。黄河流域地理特征为黄土流沙,河宽水湍,是中华文明的先发流域,特别是从汉至唐引领中华文明发展。以“仰韶文化”为代表,主要涵括了燕赵文学圈、秦陇文学圈、三晋文学圈和齐鲁文学圈。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导致其民心境开阔,粗犷壮直,忧患意识浓,文学审美上多取狂风大川、峦山阔原、白云骏马等适宜抒发奔放狂野心意的物象,倾向于以贞刚之气叙事辩理,黄色调明显。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干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等十个省市。流域内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长江流域文学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主要涵括了巴蜀文学圈、荆楚文学圈和吴越文学圈,唐以后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引领者。由于长江流域草木茂盛,地窄山险水丰,正如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述的:“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地孰饶食,无饥馑之患。”所以其多取小桥、曲水、清泉、柳枝、花月等体现柔、细、雅审美倾向的物象,绿色调突出。古代文学研究中,常拿代表北方文学的《诗经》和代表南方文学的《楚辞》进行比较,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里所说:“《雅》咏棠华,‘或黄或白’;《骚》述秋兰,‘绿叶’‘紫茎’”。魏徵在《隋书·文学传序》中曾指出,北方文学“词义贞刚,重乎气质”,而南方文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道:“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黄河流域文学代表类型有喻事析理的先秦散文;气势磅礴的汉赋;苍凉慷慨、风骨劲拔的建安文学;率真爽直、豪放刚健的北朝民歌;激越深沉、雄浑悲壮的盛唐边塞诗;叱咤风云、“挟幽并之气”的金词等。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川》);“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等。长江流域文学代表类型有“信巫鬼,重祀”、“香草美人”的屈楚文学;情辞婉转、轻靡绮艳的南朝诗歌;润泽华采、清新秀美的唐代山水田园诗;婉约柔媚、徘侧缠绵的宋词等。作品如“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斡《室思》);“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等。
珠江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四个水系组成,分布于我国的云、贵、桂、粤、湘、赣六个省(自治区)。珠江流域成扇形格局,北依五岭,南临大海,中亘两广丘陵,大山、盆地穿插其间,兼有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双重特点。其代表文学派系主要有滇云文学、黔贵文学、八桂文学、岭南文学和琼州文学,元明清时期才后来居上,成为我国古代文学中独具特色的一支。文学中多取瘴、岭、贪泉、毒草、蟒蛇、蛊、麻石街、竹板、芭蕉等表达险恶蒙昧和原乡审美倾向的物象。具体文学类型有幽怨难适的唐宋流放派;原生开放的明清岭南文学等。如“鬼疟朝朝避,春寒夜夜添”(李商隐《异俗》);“瘴海寄双鱼,中宵达我居。两行灯下泪,一纸岭南书。地说炎蒸
极,人称老病馀”(卢纶《夜中得循州赵司马侍郎书因寄回使》);“孤舟泛盈盈,江流日纵横。夜杂蛟螭寝,晨披瘴疠行。潭蒸水沫起,山热火云生。猿蹈时能啸,鸢飞莫敢鸣。海穷南徼尽,乡远北魂惊。泣向文身国,悲看凿齿氓。地偏多育蛊,风恶好相鲸。”(宋之问《入泷州江》)等。
二、文学风格上的流域特征
日本学者竹内敏雄把地理环境差异作为影响文学风格的三大原因之一,而我国历代的文学评论者也注重从地理环境角度来研究文学风格,如曹丕、刘勰、司空图、皎然、姚鼐、刘师培等。
从流域视角来看,辽河、黄河、长江和珠江四大流域的文学风格各有特征。辽河流域文学风格以“劲健”、“清奇”为主,带有鲜明的民族性。文学史上,辽金元时代是辽河流域的兴盛期,所以考察这一时期辽河流域文学风格具有典型代表性。
黄河流域文学风格以“悲慨”、“高古”为主,带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特征。长江流域文学风格则以“绮丽”、“委曲”为主,具有显著的浪漫主义特征。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一文中指出,“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越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风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散文之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者,北人为优;骈文之镂云刻月善移我情者,南人为优。”比如产生于黄河流域的《诗经》和发轫于长江流域的《楚辞》风格迥异,极其生动地展现了南北两大地域文化的特征。前者具有现实主义倾向,擅长状物传情,是一种朴素的美;而后者则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富于想象变化,是一种华丽的美。屈楚文化以神巫性、浪漫性、卓然不屈的总体特征,对文学加以渗透,形成了长江流域文学的独特风格,另辟了一个与北方黄河流域文学朴质风尚迥异的充满玄想的文学典范并与儒家构成儒道互补的文化传统。相对于北方的理性,南方显得浪漫、妖媚、奇异与诡谲,神秘莫测。陶礼天在《北“风”南“骚”》中亦曾浓墨重彩地分析了《诗经》与《楚辞》在地域风格与美学上的差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里将南方长江流域文学风貌概括为屈骚传统,称它是北方理性之外的“充满浪漫激情、保留着远古传统的南方神话——巫术的文化体系”。又如文学史上黄河流域的韩愈(河南人)与长江流域的欧阳修(江西人)文风大不相同。张仁福先生在《中国南北文化的反差》一书中指出:“大体说来,韩文属于阳刚之美的范畴,欧文属于阴柔之美的范畴。具有浓郁北方文学风格的韩文呈现刚健、雄正、愤激、壮直、质朴、拙劲、迅急、疏括等特征;而具有鲜明南方文学风格的欧文则显露柔婉、飘逸、哀艳、委曲、清丽、纤巧、纡徐、缜密等特色。”具体作品黄河流域文学中如李白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苏轼《百步洪》中的“有如兔走鹰华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河”;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长江流域文学中如司空图所言的“玉壶,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或“涓涓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竹,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麋寻幽。载瞻载止,空碧幽幽”。
篇7
据联合国公布的全球国民素质道德水平调查及排名显示,当前,中国人的文明素养总在世界各国排名的倒数后十位徘徊,我们不禁要问:昔日的礼仪之邦哪里去了?中国的道德教育、礼仪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固然,造成目前现状的原因很多,诸如传统文化的断裂、道德建设的滞后、礼仪教育的缺失、道德教育的“高大空”等等,其中礼仪教育的缺失可能是问题的关键。长期以来,本应在幼儿园、中小学中完成的礼仪教育被忽视,或者被所谓的“远大理想教育”所取代,许多孩子的言行举止缺少必要的规范和约束,以致于他们不知道如何行为才能使自己有自尊,如何行为才能礼敬他人,更不知如何做人处世。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丰富的礼教文化资源,当下中小学的礼仪教育应从中吸纳有益的滋养。
一、仪式是文化传承和文明教育的载体和手段
从人类学视角看,仪式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和文明的象征,是文化和文明的重要内容。作为人类早期文明标志的图腾崇拜、祖先祭祀、制礼作乐等,都与仪式密不可分,或者说,都是以仪式为载体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作为礼仪之邦,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仪式文化,具体表现为礼乐文明和礼教文化。《仪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五经”之一,这部以十七种仪式之礼构成的经典,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影响和陶冶了一代代炎黄子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人格心理和精神气质。
人的一生要经历诸多仪式,从出生礼到人生中的每一次生日仪式,从成人礼到婚礼,从家人和亲朋好友婚丧嫁娶的各种礼节仪式到家族和民族国家的各种节气、假日、纪念日的仪式活动,可以说,仪式连接起我们人生的一个个片段,构成了人生的重要内涵,赋予了人生斑斓的色彩。我们在仪式中启蒙、成长、成熟,我们在仪式中诞生,也伴随着仪式离开这个世界。同时,无数个仪式将个体与群体关联起来,让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将蒙昧人提升为文明人;而对仪式的认同与遵循,又使人们形成了一个个共同体,并进而形成民族、国家。因此,倘若没有仪式,人生将缺乏内涵和色彩,国家民族将失去连接和凝聚的纽带,文化和文明将丧失支撑的骨架。因此,借助于各种仪式开展做人教育、礼仪教育,无疑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路径。通过借鉴我国古代礼仪的体验式教育资源,可以为中小学的礼仪教育找到抓手和突破点。
二、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
中国是伦理型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精神气质”或“德礼文化”。[1]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一些人将礼仅仅等同于繁文缛节的礼节仪式,将其作用降低到类似于礼仪礼貌的层面。事实上,在古代,礼具有重要的道德教化功能,它是古代社会治国安邦的有力工具。人们通过参与各种礼节仪式而将礼仪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道德规范、伦理思想等潜移默化地内化成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这种融道德教育于实际生活的教育方式就是体验式教育。[2]
(一)《仪礼》是体验式礼教文化的基本内容
《仪礼》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制的汇编。该书记载了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十七种礼仪,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在宗教意识不甚发达的古代中国,这些礼仪、制度不仅是约束世道人心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手段,更是统治阶级教化民众、治国理政的工具。在《仪礼》中,从各种仪式开始到仪式结束,从每个人站立的位置到每件器物陈放的位置,都巨细无遗地记载着。表面上看,似乎都是繁文缛节,实质上,制礼者正是通过这些繁琐的礼节,让行礼者在进退、揖让、升降、酬酢之中,“序尊卑之制,崇敬让之节”,以陶冶品性人格,提升道德境界。
(二)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的实践模式
据《周礼》记载,以礼教化民众是古代统治者治国的重要手段,古代“施十有二教”的制度向我们展示了礼教的实践样态及重要作用:“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三曰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四曰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五曰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t民不愉。七曰以刑教中,则民不暴。八曰以誓教恤,则民不怠。九曰以度教节,则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十有一曰以贤制爵,则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禄,则民兴功。”(《周礼・地官・大司徒》)通过“教之以德,齐之以礼”,让民众有归正之心、敬畏之心和规矩意识,以实现人际和谐、社会有序之目标。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仪式教育实践模式当属祭祀礼仪和孝道礼仪。借助祭祀礼仪引导民众尊卑有序。古人认为:“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祭礼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即“祭者,教之本也”。(《礼记・祭统》)在祭祀活动中,祭祖尤为重要,因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郊特牲》)通过祭祀可以理顺十种人伦关系:“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礼记・祭统》)借助孝道礼仪教化民众长幼有序。孝是中国古代最深入人心的观念之一,孝道礼仪作为礼的重要内容,为教化民众、化德成俗发挥了重要作用。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古礼要求子女要从内心深处尊敬父母,不仅要做到“出必告,反必面”“冬温而夏酰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上》),而且要能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章第十》)
三、对当代中小学礼仪教育的思考
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由于礼仪教育的长期缺失以及人们对礼仪教育的误解,当下中小学礼仪教育存在着方法不当和效果欠佳的问题。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仪式教育,以礼规范言行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告诫其弟子“不学礼,无以立”。在儒家看来,礼义是人的本质,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标志。为了使人成其为人,就需要借助一系列的礼节仪式活动和规范来约束和克制人性中野蛮、卑劣的成分,通过教化使人具有文明、高尚的品行。“礼”是一种道德规范,“礼者,敬人也”,礼的实质是对他人的尊重。“仪”乃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达尊重和敬意的具体形式。“礼”与“仪”合在一起,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对中小学生而言,礼仪教育应以体验式教育为主,礼仪知识学习为辅,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仪式活动或课堂课外的礼仪实践,熟悉合乎礼仪的行为规范,培育丰富的人类情感,并逐渐明晰自己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例如,通过参加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培育其热爱学习、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习惯和品性;通过上课时的师生问候礼,以及参加拜师礼、教师节等活动,学会尊重教师、尊重知识;通过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仪式活动,培养其感恩、慎终追远、敬畏生命、热爱祖国、重视亲情等情感。仪式是由一系列规范构成的,孩子们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言行举止就受到了规范的约束和引导,久之,就会养成做人做事的规矩。同时,仪式是肃穆的,在经历仪式的程序中,他们就学会了敬畏规则、尊重他人;在践履礼仪的过程中,他们就培养了仁爱之心、规矩意识。
(二)培养谦敬之德,以礼修己安人
人是社会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礼”是人和人之间沟通与相处的桥梁。中国古人早就以“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来强调“礼”的重要性。据《论语》记载,当子路问孔子何谓君子时,孔子用“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来回答,而“修己”的手段则被孔子概括为“礼”,即“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我们也可用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来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欲望,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个性不加约束、任自己的欲望膨胀泛滥,就会伤害他人的自由和利益。因此,要想交往活动顺利、人际关系和谐,就应遵循孔子的忠告,遵守以“礼”的形式存在的社会规范和人际交往原则。儒家认为,人的礼仪素养和道德品行是从一言一行的规范开始,由一点一滴的积累而形成的,即荀子所说的“积礼义而为君子”,通过用礼仪规范自己的仪表、仪态、举止行为,就可以成为仁礼兼备、能立能行的君子。
当然,“礼”之要义是“敬”,中小学礼仪教育中,无论是礼仪知识的传授还是礼节仪式的体验参与,都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敬畏万物。“礼”和“仪”都是表达尊敬的手段。如今不少青少年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在家里不尊敬父母,到学校不尊敬老师,步入社会不尊重同事和领导,他们不愿意尊重任何人,但是却要求所有人尊重自己。岂不知,只有“尊人者”,才能“人尊之”。而要学会尊重他人,自己必须谦虚低调。《礼记》云:“礼者,自卑而尊人”,这个“卑”不是“卑躬屈膝”,是“谦卑”。人际交往中,我们应把自己放在一个谦卑的位置,把对方放在一个受尊重的位置。一个人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只有做到“我敬人人”,才能收获“人人敬我”的结果。
(三)做到知行统一,以礼陶冶品性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礼”的解释是“履也”,可见,践履礼仪、知行合一是“礼”字本有之意。礼仪教育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涵养德性,使人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礼仪礼貌是结合生活实际、细化道德规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中国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记・曲礼上》)之说。孔子曾告诉颜回,只有在“视听言动”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能抵达“仁”的境界。荀子在谈到学习的始点和终点时指出:“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之所以学习的终点是“读礼”,是因为“读礼”与“行礼”密不可分。荀子认为,“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一个人只有严格按照礼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法国学者孔特・斯蓬维尔说:“礼貌是美德的外表,一切美德都由此而来”,“道德犹如一种心灵的礼貌,一种自我约束的礼仪。”因此,中小学生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礼仪做起,将自己的言行举止纳入“合礼”的范围,做到知行统一。没有对“礼”的践行,礼仪教育就是空中楼阁。
总之,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软实力”,而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昔日礼仪之邦辉煌的再造,都需要我们从娃娃抓起,从礼仪教育开始。为此,各级各类学校应借鉴和吸纳中国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仪式活动日用而不知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重视仪式教育,以礼规范言行;培养谦敬之德,以礼修己安人;做到知行统一,以礼陶冶品性。
参考文献:
[1]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
篇8
Abstract: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data result of corpus of ancient Chinese teaching in high teachers college, 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word frequency in the corpus and puts forward the standards of the word divisions and makes the word-frequency table.
关键词: 古代汉语;语料库;字频;高校教学
Key words: ancient Chinese;corpus;word frequency;high school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219-02
0 引言
文字在信息资源处理中始终占主导地位,这是信息处理的基本信息单元。在高等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中,使用多少文字,哪些字是常用的,哪些字不常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多少字才能达到要求等等都需要有科学依据,这个依据就是精确、可靠的语料文字使用频度的精确统计与分析。[1]我们知道,古代汉语里的词汇系统是以单音节为主的词汇系统,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词,或者可以说,古代汉语里的高频字往往就是古代汉语里的常用词。而这些常用词在古代汉语里承担着最常用的表达任务,折射着最常用的语法范畴、语法类型。[2]总之,字频的高低是一个字使用价值的直接反映。
1 语料库概况
制作精确、可靠的古代汉语教学语料库,是研究高校古代汉语字词的基础。给古代汉语制作语料库,首先是选用一个好的文献版本作为语料库语料源,其次是把所选的文献准确无误地转成机读本,第三是在机读本上加入供语言研究的预设符号。[3]“高等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语料库”是渭南师范学院科研项目“基于教学的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常词词表研制”的阶段性成果,该语料库包含了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文选”部分全部文献资料。与一般古代汉语教材相比,该教材选文既全面而又突出了重点。洋洋百余万言,体大思精,内容宏富。在全国众多的“古代汉语”中,还没任一部可以与之媲美。[4]“文选”选了散文,骄体文,辞赋,诗、词、曲等方面的作品,其中有《左传》、《战国策》、《论语》、《孟子》、《庄子》等选文130多篇,诗、词、歌、赋等120多篇。可见,该教材提供的语料在高等师范古代汉语教学及相关研究上所具有的代表性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古代汉语教学语料库字频研究,编制相关字表,进而研究高等师范学校古代汉语的语言和用字,有一定的开拓意义。
2 语料库用字概况
通过对语料库用字的相关统计、归类,提取出语料库中有关古代汉语用字的一些重要数据,如语料库的总字数、单字数,每个的使用频次,这些准确的数据保证的定量分析结果的确定性和可靠性。
2.1 “文选”全文正文字数总计77778个,单字总计4083个。
2.2 “文选”中使用最多的字是“之”,共使用了2536次。全部“之”占“文选”总字数的3.261%,这说明“之”字覆盖了“文选”全部的3.261%的内容。
2.3 “文选”出现的“一用字”①有1042个,全部一用字覆盖了“文选”的1.340%的内容,“之”字的覆盖率是一用字覆盖率的2.434倍。
2.4 频次在100以上的共有130字,这130字一共用了36507次,这些覆盖了“文选”的46.937%的内容。这130字依频次自高向低排出如下:
之不而以也其曰槿遂蹲诱哂o王下所君天是何夫tc大可矣一言⒅兮相乎此臣如上然能得自故吾中今我事行生信日至欲L使r後非太山公侯三若安乃心亦文未道年皆已死百L在沓鲎闶潮厝脑掠盟十h士入焉^家T且m民w光又f千R魏明高^世先秦二地R成武流名|及哉多南。
对这些字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这130字在今天看来,都很熟悉,都是些习用字。对这些单字频次的分析,不同的教学目的,着眼点也不同。从提高学生阅读文献能力的角度着眼,就会关心频次最高的130字;从提高学生识别难字的要求出发,会更关心1042个一用字。
通过对这些数进行相关计算处理,可得到一系列计算结果数据。如表1:②
3 语料库字频区划分
3.1 语料库字区划分 对古代汉语语料库单字进行排列、归类、分组,并按数据信息划分成若干个字区。当然,字区的划分必须合乎字在语料文本中表现出的逻辑关系。文献中的字与字的逻辑关系,都体现在各种数据信息中。表一中所列各项数据信息,都可以作为划分字区的依据,从而划分出不同的字区。对语料库用字的数据计算结果表明,以字数和频次为基础数据计算出的累积覆盖率是平衡字数和频次关系的一个稳定数据。以累积覆盖率为主要数据,同时参考用字量、频次、均频倍数等因素及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字的认识习惯,在字表上找出累积覆盖率为50%、90%两个切分点,划分出三个字区。如表2:
3.2 高频字表 之不而以也其曰槿遂蹲诱哂o王下君所天是夫何tc大可矣一言⒅兮相臣此乎如上然得能自故吾中今我事行生日信至欲L使r後非太山公侯三若安乃心亦未文道皆年百死已在L沓鲎闶潮厝脑掠h十水士入焉^家T且mw民光又千f明魏R高世^秦先地二R成武流|名及多哉南捣饺‰繁五N既莫小楚江金里x身重。
3.3 中频字表 朝亡西痛豪馅w耳居oy白彼善h前主Mg酒客路MT立思lL敢后情城少衣意帝外父令仲β四Q反木e左q古W德女平望f灌河或求SW北草好K起清甚石易雨x遂尉笑正l功往夜[官孟秋右固w志tq^力作命物乘陵失同周分九六}曾Zym花青始玉卒罪母仁宗⒊:@燕因Hn寒采弗史孝B獠《Y法歌寒都F空深受斯^eO己色新丞n群守幸嚎着R愚x止治艋厣邢囊嬖鸱Q七w悲\召FB合教落夷x哀皇容室首惟州P涞芊夤押久美怒A舍邑由Sz服即氏通唯邪政Ml^交土怨w鞲厚梁暮手亭t原mOR管解恐野引坐d俦瘸指婧突剂信d泉辱孰田喜于八本定短共鼓恨就留牛曲徒M拜度`理f愈昌各奇神叔私兄宜折SV孤近苦任市位章昭制@”诖奉加郎李面目司似俗素危越直~KDU初e甲俱良林疏昔醉pmBI伯存Y忍n桑侍送息休著Z奚U被愁t救吏靡免堂夕l辛予羽忠h走尊n|r桀R才察等急疾假S口破禽盛退微勿溪姓音幽云祖`Y绲母呼Y景妻卿忘修致智Rq嗟Ts瘫俨讲叽ǜ墓豆诤龌淳┚吡念沈收庭\雪D\置舟x_uQ次登富火期屈~商射霜他香羊殷英游遇朱稷PЙFP薄背池到繁骨了丘推指逐M半波赤吹垂代旦殿虎降精宋威向宣疑倚永悠余早照Igr尺扶浮工衡寄建旗器桃形仰要虞I@DZЛt藏化G肯露眉f奴泣G粟宿席系耶再ups刀逢伏攻果害籍敬聚T_冉塞沙舜索m畏星玄衍移吟盈勇丈族eEYdT]潮I杯陛渡伐凡芳]含惠昏魂季介略墨勤肉儒社衰投延翼迎征奏v冥{Au崩晨承但恩湖s集寂z禁默尼遣散刑依友造枝owTzsY暴便博布差丁杜端否府狗桓接竭看哭匹慎鼠嗣晚g效雄血抑尹垣枕震珠最D僧a避蔡除翠雕冬放感弓怪狂困累蒙奈你P篇全庶特涕廷舞想校斜性眼u尤Ot[]DR把霸邦卑倍表刺寸N福赴候嘉井爵h茫c慕凝犬孺弱施舒蜀台悉惜a穴雁影竹Uo^uO畎伪杀滩艹谈补砗V豪荒佳竟句廉茂迷汝涉申矢殊速陶仙弦X御招柱追I\_bwu甯F臾鼢P^]鞍保穿倒底fx匪吠符惑角姐率那泥瑟]提翁屋朽序岩伊逸幼遭振]助住阻Y@hW墉h暗裁材丹段泛甫干甘根谷狐悔Z卷vK^雷量陋戮旅C末漠男偏戚祁刃舌逝授黍述啼途托委毋宵秀袖禹宇p~宰宅真XZ酌滋蒯RmhX\晏px{lI堪栋O抱奔敞巢慈摧低洞乏峰皋戈桂酣禾黑兼o借斤境堪枯冷b每z逆暖排蓬朋披攘扇裳式松唐渭洗巷削宴逾源x{G支字g兀夭壑@x虢I翳yupEI案豹冰辰殆鼎睹犯房肥敷拂附瓜跪B亥浩恒{`考t愧R零律猛穆佩彭魄欺侵染戎蛇戍溯K童味霞陷襄凶徐蓄畜雅庸V猿增沾R只x厥罔E`徙徵^蹇e@爰窈。
限于篇幅,低频字表这里不再列出。
注释:
①“一用字”即只出现过一次的字,2002年哈尔滨师范大学赵惜微教授曾使用。
②序位号是依据频次由高到低给字的序位编号;单字百分比指单字在语料库单字总数4083中所占的比例,1个字所占百分比是0.0245%,两个字所点的百分比是0.0490%,依此类推;频次指该字在语料库中出现的次数;单字覆盖率指每一个单字的频次和语料库总字数77778的比值;累积用字数指某字和序位号小于它的所有字的频次之和;累积覆盖率指累积用字数和语料库总字数的比值;均频倍数指某个字的频次与语料库的平均频次之比(平均频次是指语料库的总字数与单字总数的比值)。
参考文献:
[1]朱岩.中国古籍用字字频与分布统计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4(3).
[2]郭小武.古代汉语极高频字探索[J].语言研究,2001(3).
篇9
关键词:中国古代音乐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学;音乐考古学;史学史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3)04007604
我国深受儒术思想的影响,汉代甚至独尊儒术,而儒家思想的音乐观又以“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为追求,这种将音乐与政治高度结合的音乐观成为了中国历朝的音乐思想传统,史家治史往往将“乐”作为“政”的一部分记录在正史之中。同时,在历代野史、笔记杂谈、传奇小说中,也有汗牛充栋的音乐史料。但我国近代具有科学意义的音乐史学研究却出现较晚,从20世纪20年代起才出现了中国音乐史学的萌芽,代表作是叶伯和、朱谦之、郑觐文、王光祈等人的专著。及至20世纪40年代末,以杨荫浏的《中国音乐史纲》为代表,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已成为音乐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当代学界,古代音乐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现状的粗略梳理,在史学史发展、当前的研究特点、学科展望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史发展历程管窥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音乐史学的发源期,出现的论著主要有:叶伯和《中国音乐史》(1922年)、朱谦之《音乐的文学小史》(1925年)、童斐《中乐寻源》(1926年)、孔德《外族音乐流传中国史》(1926年)、郑觐文《中国音乐史》(1929年)等。这些音乐史类著作的出版,标志着中国音乐史学萌芽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新的音乐历史观念:“音乐史是供给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与衣食住为供给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是一样的,所以编写音乐史,第一项是要注意一个时代人文的发展,第二项才是考证历代作品的成绩。”①不同时代的新思维学者们不断地想摆脱研究历史的传统观念束缚,提倡用科学的、新型的、哲学的眼光来审视和观察,摈弃旧观念推进新理论,呈现出时代性强的音乐史发展观。诸多先行者意识到音乐史学学科的独立性,无疑具有非凡意义,但是,建立一门独立的学科谈何容易。音乐史学如果要从一般的历史学中独立出来,首先只能从现存的浩如烟海的史籍入手而别无他法;而对历史资料的鉴别、整理、审定,使音乐史学的先辈们只能采取考校、汇集等一系列传统研究历史的方式方法。
我们从许之衡、王光祈、缪天瑞等人的音乐史著作可以看出,他们明显不满于传统治学史观念。王光祈先生在《中国音乐史·自序》中讲到:“吾国历史一学,向来比较其他各学发达,但在事实上,亦只有‘史匠’而少‘史学家’(如司马迁之流仍凤毛麟角不可多得),只有‘挂帐式’的史书,而无‘谈进化’的著作”。②因此,王光祈企图用进化论思想贯穿于自己的著作,为后学开启一种全新的治学思维。建国后,以杨荫浏、廖辅叔、李纯一等为代表的研究队伍,为中国音乐史学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大大丰富了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成果。在音乐史学观念上产生了一次变革,引导着研究者们转向从现实的民间音乐实体来充实史学本身,努力使音乐史成为真正的音乐的历史,而不是在一般书籍里的音乐文学史。基于此,音乐史学学者们开始意识到一个新的突破口——考古,一批学者深入到考古学的领域,以出土的文物来验证史籍中关于音乐方面的记述,用考古学的新发现来不断补充史料记载的不足。经过这些学者的不断努力,音乐史学又有了新的进展,逐渐开始充实起来并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道路。
音乐史学真正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意义上的学科,是在“”之后。研究队伍不断扩大,一批论文与专著的发表和出版,若干专题学术研讨会的举行,促使对中国音乐史探讨与商榷的争鸣,更使音乐史学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尤其在民族音乐学概念被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之后,刺激了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从而在基础上大大加强了音乐史学的研究。这一时期,研究者们开始向音乐史学的深层挖掘,努力在音乐史实之间、史实与当今存留的乐声之间寻找必然的联系。同时注意到音乐形态的流动性,从而论及到中外音乐史、各民族之间的音乐流变关系,“中外音乐交流”等专题得到广泛讨论。这些积极的研究成果,也表明音乐史学工作者的历史观念达到了新高度,使中国音乐史学逐步发展成为科学的音乐历史学。
二、对当下史学研究方法的思考
从宏观角度来分析,中国音乐史研究到现今为止经历了以下几种史学观念与方法的演进:
(一)上世纪40年代之前,中国音乐史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从古代文献里寻找痕迹进行考据论证。如乾嘉学派通过训诂、校勘、注释、辑佚、辨伪等方式,整理了两千多年以来的封建文化典籍,涉及金石、考古、经学、小学等各学术方面,以及丛书、类书等的研究编撰等方面,给后人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研究方法。近代国学宗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垣、陈寅恪深受影响,对史学学科发展的全新构建,如梁启超的“近代史学新构想”、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陈垣的“史源学”、陈寅恪的“史诗互证”等等。这些真知灼见的全新理论模式使传统治史方式获得深入的发展,对推进音乐史学的研究也提出了新的指导。
(二)20世纪50~70年代,田野考察的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音乐文献结合民间音乐加以分析的研究方法尤其重视,如杨荫浏先生指出在田野考察中需采用“住居式考察”“个案调查”“地区性普查”等主要手段,将民间早已存在的传统与历史文化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使用录音技术抢救遗存的声音,建立民间乐器展览,迄今为止,这仍被视为最先进的考察方法。这种方式抢救性地记录下一系列不为世人重视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所记录的这一时期的原生态艺术及其所处的社会氛围还尚未遭到外来强势文化的破坏。如上世纪50年代,杨荫浏、曹安和赴无锡采访“南鼓王”朱勤普等十位艺人,发掘北京智化寺“京音乐”,出版《苏南吹打曲》等等。这一系列的调查把中国器乐史的当下活态状况呈现在世人面前,几乎把所有录音演奏记录成谱。这些成果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建立了一整套20世纪后半期以来中国音乐史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三)20世纪80~90年代,对音乐史进行研究形成了以民族音乐学、音乐文献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等学科资源相互结合、渗透的研究方式的一股热潮,黄翔鹏先生提出了“音乐形态学”这个概念,打破了以往按照阶级等政治观念划分中国音乐史的惯例,创造性地依照中国音乐史发展形态的嬗变过程,将之划分为“先秦乐舞时代”“中古伎乐时代”和“剧曲音乐时代”三个阶段,充分考虑到了音乐文化内涵及其性质,音乐自身要素、风格及其发展规律特征,着眼于社会的变迁和政治更迭方面的因素,使音乐分期更为趋于合理。音乐史学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多学科视角理念的增强导致了对学科发展的重新审视,特别是考古学、文献学、地理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对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贡献巨大。
以上三种研究方式,形成了当下中国音乐史研究的基本模式。因为历代各种史籍中大量的音乐史料记载并不能等于音乐史学;况且有些记载又是极其模糊、不明确,甚至是谬误的。随着近代以来大量考古出土的实物史料来看,我们对古代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认识在不断地超越着前人,所以传统音乐史学的史料结构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孕育出了一个立体的史料系统,只是建立在音乐文献史料基础上的传统音乐史学已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研究需要了。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清楚地意识到,虽然一部全新的中国音乐史可以被考古学所提供的大量史前物证构建,但还远不足以填补漫长历史的空白,历史的真实面貌只能不断地去接近它,而永远不能达到它。不同学科领域,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综合论证,方能得出比较接近事实的结论,这是一个“创史”“补史”“正史”“证史”的过程。
三、对传统文献研究局限性成因的思考
笔者认为,只是建立在文献史料上的中国传统音乐史学有居多明显的局限性,走了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具体因素大致如下:
(一)中国用来记录历史文献的载体在东汉造纸术发明之前的西汉和先秦时期,都用绢帛、竹简、木牍、龟甲、动物骨片等(石刻、钟磬、器皿铭文除外),极易受周边环境中湿度、温度、酸碱度、气压和风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不易保存成百上千年。东汉造纸术、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活字印刷术等新技术手段的出现,仍然难以实现历史文献在自然无干扰状态下的持久保存,完全不同于古埃及的纸草记录载体以及古巴比伦的泥版、石版纪事。埃及、巴比伦属热带沙漠气候,干燥炎热,因此为纸草、泥版等载体在地下或废墟中保存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年以上提供了条件。
(二)文字的记载并不能反映出历史的全貌。与中国久远人类历史相比,文字的出现仅为短短的数千年,即使是从中国较为成熟的甲骨文文字算起,至今不过三千多年,之前并没有任何文献可查。人类的文明信息被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只是一部分,而书籍能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存留下来的,又只是一小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文献的积聚和传承经历了不止一次的浩劫。比如“焚书坑儒”,当时究竟焚毁了多少先秦典籍恐怕不好定说,但仅从曾侯乙编钟上的铭文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时至今日,我们对于先秦乐律理论的了解也实属是微乎其微的,而且其真实性还存在疑问。
(三)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类中个体,不管是哪个阶层的人,都要受到当时所处社会的制约。历史上任何人的意志,被当政者所左右的状况在普遍的正史中是经常遇见的。我们可以看出,在撰写历史的文人中,既懂乐律理论,又有音乐实践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我们知道,所谓的正史所记载的音乐内容主要是服务于宫廷的,而关于广大社会下层音乐生活的内容不多。我们姑且想象假若这些史官“他们对音乐有可能一知半解,假充知乐的人居多”,在这些正史中,被这些文人记录下来的音乐文字,扭曲当时音乐本貌的情况就不难得知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从未断裂,即使改朝换代,宫廷音乐形态转型为民间音乐文化也能照常健康的发展,古代文人们通过到民间寻访前代散失的宫廷乐工,就会将断裂的音乐历史重续,杨荫浏先生对于智化寺“京音乐”的调查就是这种再续前弦的举动。以往过度关注王侯将相等贵族化的音乐、宫廷生活相关的内容以及上层政治纲领相符合的内容,从而忽略了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宗教音乐、民间俗乐、地方歌舞戏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史,对于原生态民歌为代表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正好可以弥补此方面的空白,展现地域文化色彩和地理特征相关的音乐风格,勾画出浓郁乡土气息的生活意境。
(四)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很关注事物与时间的关系,历史学更是倾向于时间分期,20世纪中叶起,“法国年鉴学派”给史学研究带来启示:发现了政治史以外的社会史与生活史;发现了历史学的“时间”特质,“长时段”概念被引入史学研究方法之中,时间是一种序列,它的绵延带来诸多变化。目前中国音乐史分期大致有三种:第一,政治史分期;第二,文化史分期;第三,文化地理分期。以音乐分期来讲,政治变迁无法一夜之间使音乐发生根本性变化,社会突变之初,音乐大致仍会沿着以往的规律的惯性向前发展,然后再依据外部影响的大小而逐渐嬗变。从音乐文化的内部,找寻音乐发展变化规律进行分期,具有合理性。对于音乐史实的认定,西方音乐史更为侧重乐谱的音乐的艺术风格,而中国音乐史更侧重于文化要素。
四、对学科发展的憧憬与展望
当前中国音乐史的研究越来越细化,许多研究从总的音乐史研究领域中日益凸显,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如乐律学、音乐考古学、琴学、古谱学等。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学者既要加强史学文献研究,又要引入“新史学”(整体史、生活史、社会史等)的视角,力求展开丰富的音乐历史的各个层面。新史学的一个关注热点是“社会生活”,从社会史角度将社会不同现象纳入到音乐史学研究中来,如制度中的音乐、生活中的音乐、音乐如何建构生活、都市生活与市民音乐等等。这一方面在近年来也是成果显赫,比如“乐户”研究,从制度到乐制、乐户、乐籍等等音乐现象予以考察,力求展开丰富的音乐历史各层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考古史料的信息来源十分丰富,考古学史料与文献史料并驾齐驱,成为当前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发展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时至21世纪的今日,在全球一体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方面逐渐宽松的背景下,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不断深化,以往尚未注意到的新课题不断涌现,尽管如此,文献史料仍然是当今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侧重点,随着考古手段的提高、考古进度的加快,大量全新的考古史料出现,从基础上动摇和改变了传统音乐史学的史料结构,从而确立起一个全新的文献史料和文物史料相辅相成的史料系统。在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家响亮倡导文化强国的新形势下,作为文化强国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热切期盼能有反映时代特征的、权威的“中国音乐通史”,这将是我们这些从事研究中国音乐史学学者的夙愿!
注释:
①郑祖襄:《 十年一回首——漫话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现状》,《音乐研究》, 2008年第6期。
②秦序:《半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刘再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0世纪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J].中国音乐学,1999(4).
篇10
[关键词] 龙骨; 矿物药; 应用; 替代品
[Abstract] Longgu is the fossil of ancient mammals which was used as a common kind of mineral medicine. Longgu is always used to treat neurological diseases. Currently,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Longgu is incomplete. Moreover, because of the non-renewable nature of the resource and the increase of national protection of fossil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onggu is facing a series of problems. As the discovery of the ingredi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orging technology researchers launched to search the substitutes of Longgu.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usage and the study of Longgu, in order that we can discuss the modern usage and substitutability of Longgu.
[Key words] Longgu; mineral medicine; use; substitute
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前者习称“土龙骨”,后者习称“五花龙骨”[1],是较常用的化石类矿物药。龙骨来源于古生物化石,它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为加强对古生物化石的保护,促进古生物化石的科学研究和合理利用,国务院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2013年3月1日起施行《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2012年国土资源部《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试行)》和《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首批)》,将涉及龙骨来源的多种古生物化石列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2] 。因此龙骨作为常用的中药材资源,其临床应用与资源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药物的使用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为充分了解龙骨的现状,本文就龙骨的临床应用、现代研究进行综述,以供探讨。
1 概述
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的化石;其原矿物为磷灰石、方解石以及少量粘土矿物,磷灰石依古生物骨骼结构产出,又称磷钙石[3],主要产于第三纪沉积岩(泥质岩、粉砂岩)及第四沉积物中。龙骨多被分为土龙骨和五花龙骨2类,除来源、性状有差别之外,二者功效相同,所含成分主要为碳酸钙、磷酸钙,尚含铁、钾、钠、氯、硫酸根等。
龙骨治病历史久远,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主要用于治疗神志异常、咳嗽气喘、泻痢、女子非经期阴道出血及腹部肿块、小儿惊痫发热等[4]。《名医别录》中标注龙骨“微寒,无毒”,着重谈到龙骨医治心神不定的作用,指出其“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脏”[5]。《日华子本草》指出龙骨具有“健脾,涩肠胃,止泻痢渴疾,怀孕漏胎,肠风下血,崩中带下,鼻洪吐血,止汗”之效[6]。《本草纲目》记载其“益肾镇惊,止阴疟,收湿气,脱肛,生肌敛疮”[7]。现代对其功能主治的描述是“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8]。历代医著由龙骨配成的方剂也有很多,如《伤寒论》中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金匮要略》中的蜀漆散、风引汤、桂枝龙骨牡蛎汤、天雄散[9]等。
2 现行标准
地方标准中,龙骨先后被《山西省中药材标准》1987年版、《河南省中药材标准》1993年版、《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北京市中药材标准》1998年版、《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02年版、《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04年版等收录。国家标准中,《中国药典》仅1963年版、1977年版对龙骨进行了收载,在之后的历版药典正文中均未收载,仅在附录中明确其来源;现行2015年版《中国药典》继续秉承“保护野生资源和自然环境、坚持中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再增录龙骨等濒危物种或化石的中成药品种[10]。从其收录的标准看,各版标准均不完善,仅仅是从【性状】、【鉴别】、【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等进行收录,且基本一致。仅在《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02年版[8]增加酸不溶性灰分【检查】项;《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04年版[1]增加砷盐、重金属的【检查】项和碳酸钙的【含量测定】项。
3 临床应用
历代中医根据“辩证论治”的原则,将龙骨与其他中药配伍组成许多方剂,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确切。在“医方之祖”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有用龙骨配成的著名方剂,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救逆汤等。方中常用龙骨、牡蛎组方主治惊悸,用龙骨、牡蛎、桂枝、甘草组方主治胸腹动悸而惊、脉芤动而唇舌黯淡[11],@些经典方剂在现今临床临证中还经常使用。
3.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第107条[12],“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是龙骨在临床上的常用方剂,临床实践证明,该方对于治疗各类抑郁症、失眠症、焦虑症等神经性疾病均有很好的疗效,如肿瘤后抑郁[13]、肝气郁结型帕金森病伴发抑郁[14]、肝郁化火型失眠症[15]、心胆气虚型失眠症[16]、人工绝经后失眠症[17]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相应西药进行对比,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均有疗效,且效果优于西药组。西药多具很明显的毒副作用,长期服用易造成肝、肾损伤,利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长期依赖西药治疗失眠的患者,用药后,患者睡眠恢复正常,且腹胀、烦躁等症状均明显减轻[18],显示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治疗失眠方面有非常好的疗效及应用前景。
除此之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还被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9]、荨麻疹[20]、原发性高血压[21]、胃食管返流病[22]等疾病,也有不错的效果。
3.2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外龙骨的又一常用方剂,《金匮要略》中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要用于治疗“男子失精,女子梦交”[23],现今也多用于治疗男科病,如胡希恕[24] 、张敏建等[25]都选择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临床效果明显。有学者[26]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期刊,收集医案中患者信息详尽、使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尽量完整的相关文献,统计分析表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多用于治疗汗证、遗精、遗尿、心悸和不寐。崔杰[27]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自汗21例,治愈率为90.5%,效果良好。高宏振[28]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自汗证,效果明显。
3.3 其他 王艳芬[29]、温燕[30]等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方治疗不寐患者,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除被用于治疗失眠症外,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还被广泛用于治疗室性早搏[31-32]。风引汤多被用于治疗多动症,如齐越[33]、杨蕾等[34]用风引汤治疗多动症患儿,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运动性抽动和发生性抽动;风引汤还被用于治焦虑症[35]、抑郁症[36]等神经性疾病。天雄散多用于治疗男性疾病,耿强等[37]用加味天雄散治疗患者,能显著提高密度、活力,提高正常形态,效果显著。
4 现代研究及替代品研究
4.1 现代研究 目前对龙骨单味药材的研究多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主要针对其成分、炮制、入药形式等方面。龙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磷酸钙和少量的其他元素如锌、铜、锰、铁等,生龙骨与煅龙骨化学成分无太大改变,但煅龙骨的总钙含量较生龙骨有所增加,且煅制有利于其元素的溶出[38-39]。有研究认为龙骨煅制时温度应为800 ℃,时间在30 min以上[40]。王颖莉等[41]采用热分析技术研究温度对龙齿、龙骨特性的影响,分析其变化规律后提出龙齿、龙骨的煅制存性温度宜控制在750~800 ℃。
龙骨中会存在重金属积累的可能性,因此,张迎等[42]采用比色法、古蔡氏法、EDTA法测定龙骨及其炮制品含重金属小于1.5×10-5,含砷量小于1.0×10-5。董敏等[39]对16批龙骨进行理化鉴别、重金属和砷盐检查以及总钙含量测定,建议龙骨的重金属量不高于10 μg・g-1,砷盐量不高于10 μg・g-1,生龙骨总钙不低于85.0%,锻龙骨总钙不低于90.0%。
对于龙骨伪品,王圣泉[43]指出有种伪品龙骨是用黄土加入黏合剂、龙骨碎片伪造而成,掺伪比例可达30%左右,大大影响了临床的治疗效果;该伪制品与龙骨正品大小、色泽、性状均类似,但用热水浸泡两者后,龙骨伪制品水浸液浑浊更明显,并且有的崩解开裂;正品龙骨水浸后白色更清晰,手捻之不碎,也不能搓之成团,无明显黏性。
现代研究表明,龙骨的水煎液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44-45]。除熟知的龙骨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外,还有研究表明龙骨的水煎液具有增强免疫和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作用[46]。
传统观念上认为龙骨等矿物药应先煎,但有研究表明,矿物药中元素的溶出与药材的粉碎目数有很大关系,而与煎煮时间关系不大[47-48],还有研究表明,在煎煮过程中一味的扩大龙骨的用量,并不能使相同量的溶剂中其元素含量增加[47,49],常用药对龙骨牡蛎的合煎有利于锌、铜、锰、铁、镉、钠、钾等元素的溶出[50]。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成药中龙骨有3种入药形式,分别为打粉直接入药、与植物药合煎(煎煮时间与植物药一致)、单独煎煮(煎煮时间比植物药长)。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在临床使用龙骨的过程中,应重新考虑矿物药是否需要先煎。
4.2 替代品研究 鉴于龙骨作为古化石类矿物药,其资源再生性差,有学者开始进行其他药材与龙骨的对比性研究,以期望可以寻找龙骨替代药材,目前研究多围绕牡蛎、磁石、酸枣仁等进行,4种药材性味归经对比见表1。
龙骨和牡蛎为中药常用药对之一,有研究[51]对比其成分、功效的异同,提出用牡蛎替代龙骨的建议,两者归经相似,作用类似,化学成分也很大程度上一致。分析表明[52]在钙质量分数上龙骨(31.98±0.14)%略低于牡蛎壳(39.78±0.23)%;在微量元素方面,两者所含微量元素种类一致,除牡蛎壳中铁、铅和汞3种元素的量较龙骨少外,其余6种微量元素几乎无差别;但牡蛎(17种)所含氨基酸种类明显高于龙骨(7种),含量亦然。
在药理作用对比方面,有学者研究表明龙骨、磁石水煎剂对小鼠均有镇静催眠作用,但同浓度时,龙骨的镇静催眠作用强于磁石[44]。游秋云[45]的研究对比了龙骨水煎液与酸枣仁水煎液对小鼠睡眠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两者均可明显减少自发活动次数,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睡眠时间,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入睡率,对抗硝酸士的宁惊厥发作的作用,且其研究发现,相同剂量时酸枣仁的作用强于龙骨。有学者[53]细化研究龙骨、磁石、酸枣仁对睡眠的影响,发现龙骨、磁石、酸枣仁对睡眠产生影响均体现在延长慢波睡眠2期,而对慢波睡眠1期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在作用强弱上,龙骨增强慢波睡眠2期的作用强于其他2味药材。
除了进行现有中药材的对比之外,还有学者[54]进行了人工研制龙骨替代品的研究,因为龙骨经高温锻烧后剩余成分几乎全为无机成分,因此选取了几种煅动物的骨骼进行了无机元素种类及含量分析,筛选成分相近的动物骨骼进行成分添加制作了人工合成煅龙骨,经过药理对比研究发现,人工煅龙骨与锻龙骨对正常小鼠的固涩缩尿作用无差异,均没有明显缩尿作用,但可减少水负荷小鼠的排尿量,且两者均能促进小鼠创面的愈合,延长小鼠创后生存时间。这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是否可以寻找其他动物的骨骼来替代龙骨。
5 讨论与展望
5.1 关于其标准问题 龙骨作为一味传统的常用中药材,在现今临床应用依然较为常见,但该药材的标准年代久远,质量控制研究水平较低,为确保临床应用的有效性,药学技术人员应研究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标准来控制龙骨药材的质量。
5.2 关于其入药时间问题 通过本文系统的文献综述,提示今后在临床使用龙骨等矿物药的过程中,不应只遵循旧理,应在现代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将诸如龙骨的矿物药粉碎至一定目数后与植物药合煎,以节约时间,同时考虑龙骨的用量适宜即可,无须过多,否则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5.3 关于其替代品问题 龙骨来源于古生物化石,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故寻找龙骨的替代药材势在必行,也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面临的研究课题之一,但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用现代药学的研究方式,即只对比其成分或药理作用来研究用某种药材替代龙骨。如药理研究虽然表明相同剂量下酸枣仁对小鼠睡眠作用的影响强于龙骨,但酸枣仁为养心安神药,其味甘质润,能滋养阴血,主治阴血不足,心失所养的心神不宁,而龙骨为重镇安神药,药性寒凉,质重沉降,主治阳气躁动、心神不宁、癫狂等症,从传统中医理论及性味归经等方面二者均有明显不同,脱离了中医药理论寻找的替代药材,势必不能用于临床,或效果将大大折扣。磁石也为重镇安神药,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与龙骨有相类似的地方,是否可从磁石等同属重镇安神药的药材中寻找龙骨的替代药材是目前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c。另外,人工合成煅龙骨是另一可行的思路,但人工合成煅龙骨与煅龙骨的具体差异以及是否可用人工合成煅龙骨替代龙骨运用于临床还需要更多的研究。生龙骨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以期望用其他动物骨骼加以人工加工来替代生龙骨,不仅需要对其成分、药理作用来比较,更应从传统中药的性味归经方面进行比较。当前虽已有学者对于龙骨药材的替代性开展了研究,但目前为止尚未明确龙骨的可替代药材,所以在今后中药新药的研发中就需要充分考虑龙骨等古生物化石类矿物药入药的可行性以及必需性,进行必要的有无此类药的药效对比是不可少的。
一个系统完善的质量标准不仅保障了药材的质量,也保证了临床使用的药效。医药工作者应积极推进各种中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龙骨在临床上仍有广泛应用且有良好的疗效,但它缺乏统一的、量化可行的质量标准,故应进一步加强龙骨药材的基础研究,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标准来控制龙骨药材的质量,并加强其临床应用的科学性研究。中医药经过了几千年的沉淀,形成的中医药理论及每味药材的性味归经都有其特殊性,中医药学者虽从现代药学的层面分析出了龙骨的主要成分、测定其成分提出粉碎至一定目数后可不先煎,但从历代中医文献所记述的龙骨的疗效来看,并不是现有成分所能完全解释的,仅从所含成分方面进行替代药材、是否需要先煎的研究是不科学的。评价龙骨等矿物药是否需要先煎,在测定成分的基础上,是否也应该选用含龙骨的方剂进行药效试验,以巩固其结论,还有待后续研究,这样也便于结论的临床推广。要想寻找一种龙骨的替代药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更需要大量的研究及从各方面进行对比才可以完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这需要研究工作者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的去深入研究和探索发掘。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1册[S]. 2004:68.
[2] 金芳,周跃华.关于龙骨、龙齿在中药新药中应用的思考[J].中国现代中药,2014,16(10):785.
[3] 郭兰忠.矿物本草[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 神农本草经[M]. 顾观光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9:64.
[5] 陶弘景.名医别录[M].尚志钧辑校.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
[6] 吴越子.日华子本草[M].尚志钧辑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7]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8] 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02版[S].2002:47.
[9] 王占玺.张仲景药法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
[10] 中国药典.一部[S]. 2015.
[11] 黄煌.张仲景50味药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12] 郝万山.伤寒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13] 王锦辉,王建华,刘洪伟,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肿瘤后抑郁50例[J].陕西中医,2016,37(9):1205.
[14] 涂燕芬.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肝气郁结型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
[15] 王斌,张谈,裘磊,等.基于仲景柴胡方证理论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6):1430.
[16] 曾庆明,胡清华.归脾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症25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3):56.
[17] 潘艳芳.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百合地黄汤治疗人工绝经后失眠症的临床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5,33(6):24.
[18] 吴雪丽,李贻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长期依赖西药助眠患者1例[J].中医杂志,2016,57(22):1976.
[19] 彭光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85例[J].河南中医,2006,26(9):13.
[20] 章敬芳,罗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顽固性荨麻疹40例[J].河南中医,2016,36(4):576.
[21] 朱健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74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03,20(5):60.
[22] 胡学军,花海兵,姚平,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兰索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45例[J].中医杂志,2011,52(1):60.
[23] 张家礼.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24] 任伟明,谭映辉,刘文琛,等.从胡希恕医学思想浅析阳痿、遗精、[J].中医临床研究,2015(12):3.
[25] W洋帆.张敏建教授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经验[J].福建中医药,2014, 45(2):28.
[26] 刘璇.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现代临床应用的数据挖掘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27] 崔杰.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自汗21例[J].河南中医, 2012,32 (5):555.
[28] 高宏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自汗证56例[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8):88.
[29] 王艳芬,于晓红.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不寐48例[J].河南中医,2015,35(1):20.
[30] 温燕,刘文辉.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症64例[J].光明中医,2014,29(3):528.
[31] 张宇云,陈小紫.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30例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6,11(9): 1703.
[32] 史桂霞.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改善效果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18(5):177.
[33] 齐越,魏小维.风引汤治疗多发性抽动症37例[J].河南中医,2013,33(7):1030.
[34] 杨蕾,任勤.风引汤加减治疗小儿抽动症临证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1):32.
[35] 贾懿新.风引汤方证研究及其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
[36] 刘海萌.风引汤方证探析及其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
[37] 耿强,吕伯东,黄晓军,等.加味天雄散治疗少弱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30(5):496.
[38] 刘玉红,刘玉国.不同产地龙骨生品及煅制品质量比较[J].山东中医杂志,2014,33(11):924.
[39] 董敏,宋翔,张佳丽,等.龙骨药材质量评价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53.
[40] 李铁林,江文君,麻印莲,等.龙骨传统煅制工艺的考察[J].中药材,1994,17(2):25.
[41] 王颖莉,李亚妮,魏凤华.煅制热解过程对龙齿及龙骨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4):1244.
[42] 张迎,传娟娟.龙骨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标准控制[J].西北药学杂志,2008,23(6):366.
[43] 王圣泉,洪利琴.一种龙骨掺伪品的鉴别[J].中国药业,2010,19(22):81.
[44] 李光华,周旭,贺弋.龙骨、磁石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研究[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1,23(2):82.
[45] 游秋云,王平,章程鹏,等.龙骨酸枣仁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对比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 9(5):28.
[46] 李光华,周旭,贺弋,等.龙骨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3,24(4):54.
[47] 孙士彬,上官福来,相其林,等.龙骨煎剂的煎煮方法及其用量的研究[J].中国医药药学杂志,1991,11(12):552.
[48] 高岩红,黄丽颖,周芹桂,等.四类矿石贝壳类中药粉碎后入煎效果与先煎时间的探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2,12(2):138.
[49] 邹伏荣,张耕.试用EDTA络合滴定法探讨影响龙骨溶出物的因素[J].中国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1999,16(2):70.
[50] 张永萍,陈形.生锻龙骨、牡砺、混合品及其煎出液中8种元素含量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5,12(2):27.
[51] 张晗,张磊,刘洋.龙骨、牡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3):1839.
[52] 陈玉枝,林舒.牡蛎壳与龙骨成分的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9,33(4):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