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翻译范文
时间:2023-03-13 15:3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说新语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六朝;笔记小说;词汇;价值
一、六朝笔记小说词汇研究的价值和特点
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敏感的因子,与社会的变化息息相关,任何社会的变迁都会在词汇内部留下痕迹。六朝①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其动荡的时期。此期战乱频仍,政权交替,灾祸连年,人们生活在战争和死亡的痛苦之中,社会生活和风俗文化也随着南北各民族人口的大量流迁而发生改变。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六朝也是一个重要阶段。它紧承秦汉,远续隋唐,是上古汉语与中古汉语(今从王云路、方一新的分法)的交替时期,这个时期的词汇呈现出与上古迥然不同的特点。由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要求语言承载更多的交际信息,因此大量新词语新用法应运而生,许多先秦旧词语此时也发生了演变,产生完全不同的新义项;常用词义位发生更替,同义词反义词显著增加,单一义位多义化,产生大量多义词。同时,六朝又是外族文化和中土文化第一次大规模的碰撞时期,佛经的汉译加大了对双音节的需求,客观上加快汉语双音化的步伐。双音节的迅猛发展,为后期双音化高峰奠定了坚实基础。外来词的吸收和中土化也丰富了汉语词汇。另一方面,权威工具书上六朝以后乃至近代汉语中很多新词新义,它们最早的用法可以追至六朝。由此可见,六朝时期在词汇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我们对于词汇史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口语词和常用词(广义上包括基本词)的研究,因为它们最接近实际语言,“是后人了解当时语言的最可靠的依据”②。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佛经的汉译也随后开始。佛教是面向大众传播教义的,因此,佛经翻译要通俗化才能争得更多的信奉者。而从事翻译的外籍僧人大多汉文修养不高,加之佛教原典的文体性质决定了汉译佛经的口语化程度较高。“这就在客观上使佛典翻译成为影响汉语书面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雅’的藩篱而接受口语成分的重要因素”③。向熹先生曾指出:“魏晋以后,书面语和口语的距离日益加大。六朝开始出现一种比较接近口语的书面语——古白话。南北朝《世说新语》、《齐民要术》、佛经翻译……等,都用白话写成,它们是研究中古和近代汉语的主要依据。”④六朝笔记作为一个时代的语言记录,同甲骨文、先秦诸子、唐代变文、宋儒语录、明清白话小说被作为汉语词汇史上不同阶段“面貌”的典型代表⑤。对六朝笔记小说词汇的全面研究,有助于对断代词汇面貌的了解。
小说在六朝以前被人们看作是“街谈巷议”,大多散见于其他文献中。例如《左传》中有很多关于人物、场面和战争的描写都属于小说的范畴;《史记》列传中很多关于人物事件的描写,却依附于正史。这些口语化的语言,使小说具有无穷的生命力,能在民间流传下去;而恰恰由于小说的存在,使我们能够更真实地了解当时社会的语言实际。六朝笔记小说包括以《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和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志怪小说以描写神仙鬼怪为主旨,包括《幽明录》《异苑》《搜神后记》《拾遗记》等;志人小说以描写人物性格特点为主,包括《语林》《殷芸小说》《笑林》《郭子》等。六朝时期社会纷乱,无论上层社会还是下层社会都处在不稳定的恐惧中,因而脱离现实转向神道鬼魅成为平民的一种价值趋势,清谈放诞成为士大夫阶层的时尚。变化的社会生活折射在语言中表现为:志怪小说中关于神鬼精魅、生死丧葬、羽化升仙的词语特别多;志人小说中对清谈品评、人物性格方面的描述就比较鲜活。总起看来,六朝笔记已经具备小说特点,注重故事情节的曲折和语言表达的丰富。关于事件、时间、人物外貌、语言、行为、心理、表情等方面的词语非常发达,这构成小说词汇一大特色,也成为后期各阶段小说词汇继承发展的前源。
六朝笔记中还有很多六朝时期的口语词,不仅在小说中出现,在同期乃至后代文献中也出现。例如“惭”本义为羞愧。《易·系辞上》:“将叛者其辞惭。”六朝时期产生了新的义项,指“感谢”。《搜神记》卷五:“翁之厚意,出苇相渡,深有惭感,当有以相谢者。若翁速还去,必有所见,亦当有所得也。”再如“催”本义为催促、促使,六朝时指“快速”。《异苑》卷八:“使者催令束装,拔因语曰:‘汝看我面。’乃见眼目角张,身有黄斑色,便竖一足,径出门去。”《幽明录》卷三:“太守不应,意甚不乐,催使吏为作主人,外颇怪。”此外还有“波(逃跑)、郎(奴仆对主人的称呼)、阿堵、那忽、何物、如馨、忽忽、方幅、踊跃(喜悦)、狡狯”等。同时也出现大量六朝时期新用法,例如“兵戈(军队)、处分(吩咐)、反侧(惶恐不安)、风流(风度)、居然(显然)、逡巡(极短时间)、荼毒(悲痛)、潇洒(偶然)、斟酌(掌握)”等。这些口语词和新用法有一部分被现代汉语继承下来,而相当数量却保留在六朝时期的文献中,因此“要追溯近代汉语,即古白话的源头,就不能不认真研究魏晋南北朝的词语”⑥。同时,六朝笔记小说作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滥觞,也为后代文学和词汇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百感交集、登峰造极、一往情深、引人入胜、瓜田李下、含沙射影”等脍炙人口的熟语均来自六朝笔记;《窦娥冤》的雏形源于《搜神记》中的《东海孝妇》,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也早见于六朝笔记。
六朝是佛教第一次大规模输入中国的时期,“任何不同文化的接触、交流、碰撞,都会在语言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⑦,随着外族文化的广泛传播,佛教开始渗入中土文化各个领域。不但充实了汉语词汇,而且丰富了汉语词汇的构造方式,佛经中的比喻造词及多层次构词法为汉语词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借鉴。同时,大量汉语词汇被赋予了佛教的语义,例如“布施”原义为施恩惠于人。《庄子·外物》:“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当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布施”变为梵文Dana(檀那)的意译词,故特指向僧道施舍财物或斋食。再如“大法、道德、恶道、居士、礼拜”等。另一方面,梵语系统的借词和译词,也逐渐退去佛教的外衣而中土化,例如“方便、轮转”等。六朝笔记小说的词汇,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意义重大,对此期词汇进行全面的考察将会非常有价值。
二、六朝笔记小说的研究现状及反思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古汉语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其中。作为六朝词汇面貌的代表,六朝笔记小说中保留了大量的口语词,因而在语料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古汉语通释性的成果中,很多学者都引用了六朝笔记小说作为例证,同时也出现六朝笔记小说的专题研究。
.考释性的文章在单篇论文中占很大部分,这类成果针对六朝笔记小说中的词语进行考释,通过比类和归纳等方法,运用互文、对文来考察单个词语的意义。这些论文对于词义的挖掘和辞书的编纂都具有重要意义;断代的系统研究的文章相对较少,只有江蓝生(1983)《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札记》,方一新(2000)《魏晋南北朝小说语词校释札记》;针对专书研究的论文比较多,特别是志人小说中的《世说新语》。例如郭在贻(1984)《〈世说新语〉词语考释》,殷正林(1984)《〈世说新语〉中反映的新词新义》,方一新(1990)《〈世说新语〉词语札记》,王云路、刘坚、黄征、蔡镜浩、苏宝荣、蒋宗许、汪维辉等在《世说新语》的考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志怪小说方面有:王宝华(1987)《〈搜神记〉汪校补正》、骆小平(1990)《〈搜神记〉所见六朝新词考论》、刘钊(1995)《〈搜神记〉全译指瑕》、方一新(2000)《〈异苑〉词语校释琐记》、真大成(2002)《〈搜神记〉词语校释琐记》等。
2.除了语义上的研究外,关于复音词和构词法的研究也有不少,如程湘清(1992)、周生亚(1982)、韩惠言(1990)针对《世说新语》复音词构词方式展开了讨论,李新健(1989、1990、1991、1992)连续发表四篇文章探讨《搜神记》中复合词的构成方式,李杏华(1996)《〈世说新语〉双音复合词内部形式反映对象特征的类分》,邓志强(2005)《〈幽明录〉偏正式复音词构成方式的纵向比较》等。在词序上有高先德(1985)《〈世说新语〉的词序》,张鸿魁(1992)《〈世说新语〉并列结构的字序》。这些研究对六朝时期复音词和构词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在此领域的研究专著中,系统的当推江蓝生(1988)《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它“填补了汉语词汇史上的一个空白”⑧。该书以六朝笔记小说为研究对象,考释了330余条词语,发掘了很多六朝时期的口语词、新词新义以及特殊用法,成为笔记小说词汇研究的开山之作;吴金华(1994)《世说新语考释》,共考释了250余条口语词,通过钩沉史证,解决了很多文献中的语义问题;周俊勋(2004)《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词汇研究》,系统地对六朝志怪小说词汇进行了梳理,将汉语史研究与现代语言学理论相结合,探讨了词汇史上一些常用词归并的系统,从韵律的角度解释了双音词的构词过程,运用词义投影来解释汉语的词汇化,为六朝笔记小说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通释性的专著中,也有学者大量选用六朝笔记小说作为例证,如蔡镜浩(1990)《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王云路、方一新(1992、1993)《中古汉语语词例释》《中古汉语读本》,特别是汪维辉(2000)《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书中选择了41组东汉至隋这一历史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常用词,运用的许多例证都来自六朝笔记小说。
在资料的整理译注方面,余嘉锡率先对《世说新语》进行校注,随后出现不少同类的注释专书。如徐震堮(1984)《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校笺》,杨勇(2000)《世说新语校笺》,张撝之(1996)《世说新语译注》,张万起、刘尚慈(1998)《世说新语译注》等;汪绍楹(1979、1981)、齐治平(1981)、周楞伽(1984、1988)、郑晚晴(1988)、王根林、黄益元、曹光甫(1999)等人对志怪小说进行辑佚,为志怪小说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词典编纂方面张永言、张万起(1992、1993)等人先后编著了《世说新语辞典》,为志人小说材料的条理化开辟了新途径。
总起看来,六朝笔记小说词汇研究的内容比较丰富,从考释到整理,从构词法到辞典编纂,涉及到各个方面,但是这些研究偏重于个案,特别是疑难词语和特殊词语的考释,忽略对词语发展规律的系统性探讨和对理论的解释。对常用词的研究还很薄弱,较多集中在单音词义位的更替上,成系统的研究专著并不多,对志人小说的研究力度远超过对志怪小说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没有更好地把传统训诂学与现代语言学理论相结合,从而将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因此,应该加大力度来讨论常用双音词的更替,探究词语演变规律,特别是那些在六朝时期出现,被现代汉语继承下来的双音词。它们源于中古,在历时的变迁中,很多词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这些词语的义位转换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注释:
①六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三国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广义指魏晋南北朝,今从方一新、王云路说法,指广义六朝。
②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第1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朱庆之:“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见《中古汉语研究》第125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④向熹:《简明汉语史》第11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⑤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前言)第1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⑥蔡镜浩:《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前言)第1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⑦董琨:“‘同经异译’与佛经语言特点管窥”,载《中国语文》2002年第6期。
篇2
本文出自六朝志人小说《世说新语》,该书是我国第一志人小说,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课文的语言文字对初二学生有一定难度。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鲜明生动。周处少年时为害乡里,后来改过自新,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对学生有教育意义。
学习目标
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合本课阅读提示,试着让学生找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点拨得出:
1.了解《世说新语》一书的主要内容和作者。
2.通过默读、朗读、翻译等方法把握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语。
3.体会优美凝练,生动传神的语言。
4.分析人物性格,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
重点: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理清思路,自主学习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体会课文内容,使学生思想受到教育。
难点:如何透过优美凝练、生动传神的语言,品味作者语言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一提起我国古典小说,大家很自然地想起四大古典名著,你知道多少呢?
生:(纷纷举手)《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
师:他们的作者及刻画的主要人物,谁能说出?
生:(很活跃,积极发表意见)……
(导人自然切题,气氛活跃。此环节旨在联系本文,积累课外知识,理解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学生的知识才能,调节气氛)
师:那么,你可知道我国最早的小说吗?在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编撰了一部《世说新语》,请同学们看课本课下注释。让一生读。
(生读时发现两个不认识的字)
师:指出两个读错的字:“轶”“撰”,请同学们查字典,看谁最先查到。
生查字典,片刻有学生举手:撰音zhuàn编写的意思;另有生举手:轶音yì散失的意思。
(时刻不忘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查字典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只要他们自己能做到的,教师坚决不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读的好习惯。即叶老所说“教是为了不教”)
师(大家齐读一遍)大家的记忆力都很强,只是平常没有发现罢了,《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大家不熟悉,现在仅给同学们一分钟时间,看能不能记下?
(教师带着恳切的目光看着大家,鼓励他们勇敢发言,学生表现出踊跃的情绪)
师:准备一开始!
生争先恐后忙着记忆。一分钟后,师示意大家举手。仅有五名同学不会,全班40人。教师检查,举手的都能说出。
(师表扬大家的记忆力强,学生很兴奋。第一个目标我们很轻松地解决了,下面我们学习课文,来攻克第二个目标)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
生:“冀”、“彰”、“蹉跎”
(二)指名一生朗读,继续纠正。说应读shuì,不读说shuoō,更相庆的“更”应为更gēng。
(三)齐读课文,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暴露自己存在的问题,读通课文。
课文的朗读,还应注意语气、语调和节奏,请同学们品读课文,体会感悟内容。
师:随意指一名同学,你推荐一名同学来读,你推荐谁呢?
生:“刘飞。”(语气十分肯定)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读得好。
师:每个同学只要认真,都能读好,你有信心吗?
生:有!
师:那么你推荐谁呢?
生:自己。
(生读课文,注意了节奏的划分、语气、语调)
师:咱们找个同学来评价一下吧。
生:他读得很好,特别是课文的后半部分。例如: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这句话语句通顺,节奏鲜明。而“处尤剧”一句语气中带痛恨,读得很坚决。
师:评价得很全面,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读课文的同学点头表示同意,面带不好意思)
(四)下面,同学们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写清楚序号(1)(2)(3)……时间为8分钟。
生翻译课文,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一定要划出来。
(五)学习小组交流。
请各组员将不懂的问题一一列出,小组长记录好。然后再讨论解决。
(主体地位突出好,但也没有忘记教师的指导作用。本环节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尽可能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小组内部质疑解答,教师深入到各学习小组,参与学生小组学习讨论,课堂气氛非常融洽)
(六)生质疑,师生共同解惑。
积累重要词语:“为”、“更”、“或”、“之”、“令名不彰”、“蹉跎”、“朝闻夕死”。
(教师指出重点的地方,加强基础知识)
课文的翻译:
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2.古人贵朝闻夕死。
3.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4.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学生翻译课文,注意重要词义的落实,语句通顺)
(七)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本文能够表现出周处改过自新的过程,人物个性鲜明,这得力于课文的语言,文言文语言简约,但不乏优美,生动传神。请生指出自己对语言感受最深的一点。
生甲:我认为“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一句中“即”字能够表现出周处性格激烈,勇武过人。
生乙:“即”还能体现出百姓高兴的心理,他们的一石三鸟意图得以实现。
师:何谓“一石三鸟”?(及时关注学生的新见解)
生乙:老百姓深受虎、蛟和周处的危害,他们希望周处杀掉虎,斩了蛟,还有可能周处丧命,这就是“一石三鸟”。
师提出表扬,思考得较为深入。
生丙:“其中‘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一句也十分精彩,它语言形象,使人仿佛看到周处推波助澜,奋勇搏击,与蛟展开殊死搏斗的情景,场面激烈。” 生丁: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始知”言简意赅,内容丰富,才明白自己的前后所做的事情,是周处顿悟的转折点。
师:现代文的阅读要分析语言,同样文言文作为我国的传统的文化,在这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优势,刚才几位同学品味很深入,很值得大家学习。
(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
1.周处家乡的老百姓把周处与蛟、虎并为“三害”,这说明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周处杀虎击蛟三日未归,乡人更向庆,这又说明什么?
2.周处为什么“自寻二陆”?
3.我们怎样看待周处的“凶强侠气”,怎样全面评价周处?
(上组题意在让学生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写作思路,把握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学生在理解上较容易得出答案)
(九)承认错误是需要勇气的,你有没有犯过错误,可以向同学们说说吗?
生:曾经因为我的原因而导致我和一同学的关系僵化,这件事一直藏在心里,让我常常不安,直到有一天。我向他说“对不起”并看到对方灿烂的笑容时,我心情格外的舒畅。如果没有那一声对不起,我现在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师: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理解了课文内容,积累了词语,还是大有收获的。课下大家预习下一课。
课后反思
反思整节课学生学习过程,我们认为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依据原有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结合本课的情况,自主制定出目标。学习过程中重视研读和讨论,生生评价,共同促进。对学生的创造性见解在分析的前提下,给予大的鼓励。
2.课堂营造积极的氛围。开展记忆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民主平等交流感悟。
3.由于选材的特点,设计好较理想的教学思路,文言文在学生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进而深化理解,开展拓展性学习,学生能够一环一环地自主学习。
篇3
皇甫谧
严遵,字君平,蜀人也。隐居不仕,常卖卜①于成都市,日得百钱以自给。卜讫,则闭肆下帘,以著书为事。蜀有富人罗冲者,问君平曰:“君何以不仕?”君平曰:“无以自发。”冲为君平具车马衣粮,君平曰:“吾病耳,非不足也。我有余,而子不足,奈何以不足奉有余?”冲曰:“吾有万金,子无担石②,乃云有余,不亦谬乎?”君平曰:“不然。吾前宿子家,人定③而役未息,昼夜汲汲④,未尝有足。今我以卜为业,不下床而钱自至,犹余数百,尘埃厚寸,不知所用。此非我有余而子不足邪?”冲大惭。君平叹曰: “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故不仕也。”
(选自晋·皇甫谧《高士传》,有删节)
[注]①卜:卜卦算命。②担石:旧时重量单位。③人定:半夜时分。④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阅读思考]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隐居不仕 仕:做官
B. 卜讫 讫:结束
C. 冲为君平具车马衣粮 具:置备
D. 吾病耳 病:生病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我有余,而子不足,奈何以不足奉有余?
(2)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故不仕也。
[参考答案]
1. D(病:感到累赘、麻烦。)
2. (1)我是富裕的,而您是贫乏的,为什么让贫乏的人接济富裕的人呢?
(2)给我财物的人,是在损害我的精神,给我扬名的人,是在毁灭我的身体,所以我不做官。
[品评赏析]
参考译文:严遵,字君平,是蜀郡人。隐居不去做官,常在成都街市上给人算卦,每天可以获得百钱来维持自己的生计。算卦结束,关了店铺放下帘子,做写书这件事。蜀郡有一个叫罗冲的富人,问君平说:“你为什么不去做官?”君平说:“没什么可用来作为自身发展的资本。”冲为君平准备好车子、马匹、衣服、粮食,君平说:“我以此为累赘,并非感到不满足。我是富余的,而您是贫乏的,为什么让贫乏的人接济富裕的人呢?”罗冲说:“我有万金,你连一石也没有,还说有余,不是很荒谬吗?”君平说:“不是这样。我从前夜里住在你家,(看到你)半夜还劳作不息,夜以继日地忙碌而不曾有过满足。现在我靠算卦为生,不下床而钱自至,还能剩下几百个,(上面的)尘土有几寸厚,不知道干什么用。这不是我富裕而你贫乏吗?”罗冲很惭愧。君平叹道:“给我财物的人,是在损害我的精神,给我扬名的人,是在毁灭我的身体,所以我不做官。”
信仰是人们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选择和坚持,它是人生的灯塔和精神支柱。阿拉伯诗人纪伯伦说“信仰是人们心中的绿洲”,惠特曼也说“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皇甫谧在《高士传》中记载的汉代隐士严遵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信仰和人生追求。他“以卜为业”“著书为事”,安身市井,隐居不仕。仰慕者以财物助其入仕,他非但不接受,还发表了看似荒谬的言论。常人追逐的名和利,在他看来反倒有害,这恐怕就是信仰的差别了。严遵先生抱持的是固守寒庐、不慕名利、平淡自然、超凡脱俗的人生信仰。他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平淡。名利于他犹如浮云,宦达生活完全不符合他的价值观。他这种高洁的品行、高贵的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文人的价值取向。
西汉鸿儒扬雄少时曾以严遵为师,他称严遵“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俗语云“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严遵可谓隐之大者。
篇4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①。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②。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译文
晋明帝才几岁的时候,一次,坐在元帝膝上。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向他问起洛阳的情况,不觉伤心流泪。明帝问父亲什么事引得他哭泣,元帝就把过江来的意图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于是问明帝:“你看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就把明帝这个意思告诉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
注释
①“晋明帝”句:按:晋元帝司马睿原为安东将军,镇守建康。后来京都洛阳失守,怀帝逃到平阳,不久,长安也失守。晋愍帝死后,司马睿才即帝位。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②“具以”句:按:晋元帝为琅邪王时,住在洛阳。他的好友王导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后来又劝他镇守建康,意欲经营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东渡意。
词语注释
洛下:洛阳方面。
涕:眼泪。
具:详细。
东渡:东迁
意:原委。
篇5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诸君何为入我中?”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刘伶著《酒德颂》,意气所寄。
(选自《世说新语》)
译文:
刘伶身高六尺,相貌丑陋,可他却悠闲自在,不修边幅,质朴自然。
刘伶患酒病,口渴得厉害,就向妻子要酒喝。妻子把酒都倒了,把喝酒的用具也全砸了,哭着劝阻刘伶道:“你喝酒太过分了,这不是养生的方法,应该戒掉!”刘伶说:“很好。不过我自己不能戒了,只有在鬼神面前祷告,自己再发誓戒酒,这样才行。你去准备酒肉吧。”妻子说:“遵命。”于是就把酒肉供奉在神像前,让刘伶祷告发誓。刘伶跪下祷告道:“天生刘伶,以酒为命,一饮一斛,五斗除病。妇人家的话,千万不要听!”说罢就拿起酒肉吃喝起来,晃晃悠悠又醉了。
刘伶常常纵酒放任,有时脱去衣服,赤身地待在屋子里。有人看到后就讥笑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做房屋,把房屋当做衣裤,你们怎么钻进我的裤子里来了呢?”
陈留的阮籍、谯国的嵇康、河内的山涛,这三个人年岁相仿,嵇康最小。参加他们聚会的,还有沛国的刘伶、陈留的阮咸、河内的向秀、琅邪的王戎。七人常在竹林下聚会,纵情饮酒,所以世人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刘伶写的《酒德颂》,是他的精神寄托。
问题: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方法)
B.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年岁)
C.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称)
D.刘伶著《酒德颂》,意气所寄(寄居)
2.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伶著《酒德颂》,意气所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了上文,请你对刘伶作个评价。
【禾色/供稿】
参考答案
《不羁的刘伶》
1.D(寄:寄托)
2.(1)很好。不过我自己不能戒了,只有在鬼神面前祷告,自己再发誓戒酒,这样才行。你去准备酒肉吧。
篇6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然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篇7
富人是从穷人那儿来的,知识是从无知那儿来的,幸福是从苦难那儿来的,跌下是从爬高那儿来的,自尊是从羞辱那儿来的,自主是从依从那儿来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七年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世说新语》两则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
2.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咏雪》
1.内集:家庭聚会
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聚:急速
5.欣然:高兴地样子
6.差:大致、差不多
7.拟:相比
8.未若:不如比作
9.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
《陈太丘与友期》
1.期:约定
2.期行:相约同行
3.戏:玩耍
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
5.乃:才
6.时:当时
7.惭:感到惭愧
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 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非:不,不是
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
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
三、翻译课文。
《咏雪》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已过,(友人)仍然没有到达,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太丘的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那人(听了)便发起脾气来,骂道:“不是人哪!跟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离开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四、元方与友人各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元方:聪明伶俐,明白事理,能言善辨,落落大方,但有些傲慢。
友人:不讲诚信,没有礼貌,但知错能改。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2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
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1.于我如浮云(对于)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
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26.不舍昼夜(舍弃)
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三、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 通 悦 ,意思是 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 通 又 ,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四、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
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
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五、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六、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八、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3《诫子书》知识点梳理
一、【课题解析】
诫:告诫、劝勉。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本文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无限期望。
二、【走近作者】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
三、字词理解:
1、一词多义
“以” “成”
2、古今异义“险”
“穷” “去”
3、词类活用
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明确。
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非志无以成学 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4、句子: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四、朗读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五、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应该)用宁静专一来修善自身,用俭朴来培养自身的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不内心恬淡,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专一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学习必须宁静专一,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的成就。
4、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也随岁月而消失,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六、文意理解:
1、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从这两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理解文章,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
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C.修身:(躁):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D.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主题思想:诸葛亮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
3、填空:
文中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全文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八、积累成语、名句:
淡泊明志 俭以养德 宁静致远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篇8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自主阅读;自主学习
一、新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文阅读在学生继承传统文化,形成文化积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很重视这种作用,对古诗文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
1.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课程目标・总目标)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80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7~9年级)
3.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实施建议・评价建议)
二、对文言文自主阅读教学的尝试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通常都采用教师分析讲解的方法,逐字逐句逐段地串讲,缺乏生动性和形象性,难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灌输的知识,根本不懂得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理解掌握新的知识。我们知道,授学生以“鱼”不如授学生以“渔”。只有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习惯和教会他们自主阅读的方法,才是文言文教学的新出路。为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不断尝试以自主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教《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言文时,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1.范读创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文言文感兴趣了,才能把它学好。《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形象,所以上课时,我不让学生看课文,而是先听我范读。在朗读过程中,我根据不同人物不时转换语言风格,表现友人时,生气、暴躁,表现元方时义正辞严,尤其在说道“非人哉”这句话时,学生已然笑了起来。全文读完,学生已经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通过我绘声绘色的朗读,作品中的文字信息被直接斥诸视觉、听觉,产生了直观的魅力,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被调动起来了。
2.授人以渔,理性认识
在前边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动用工具书,自己把文章翻译出来,有问题的把它圈画出来,讨论解决。与此同时,再次强调翻译原则:要重视于原文;语句要通顺,表意要明确,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文字优美,简明、优美,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只有掌握了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才能拿着这把钥匙去开启文言文学习的天地。尤其这篇文章有多处人称的省略,需要学生适当补充,同时也了解了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省略句。学生也圈画出了几处不容易理解的地方,但经过讨论后都得到了解决。
3.再塑场面,亲历其境
这篇文章的故事性还是挺强的,如果直接分析文章情节,归纳中心,学生大多会觉得索然无味、毫无激情,如果能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以戏剧表演的方式来学习课文,理解人物性格,不仅可以淡化古今差异,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创造的愉悦。所以,我让两组学生进行了即兴表演,并在此基础上对文中的实词虚词再进行了点拨,学生很快就归纳出来友人和元方两人的特点。整个课堂紧张严肃又活泼热烈。
4.以古观今,古为今用
文言文教材中往往有许多熠熠生辉的前哲圣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对于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世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如何“以古观今,古为今用”就变得尤为重要了。讲《陈太丘与友期》时,就有学生提出:最后友人已经和元方道歉了,为什么元方还要“入门不顾”?这也是失礼的。马上又有人说道:这并不失礼,因为是友人错在先,元方这样做是情有可原的。这时的课堂变成了一场辩论,是一场关于“礼”的辩论,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也得到了延伸。
5.拓展阅读,巩固延伸
学生不仅要学好书本上的文言文,还要多读些课外文言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以引导,一方面要求学生阅读与课文同步的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延伸相关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我增加了同样是选自《世说新语》的《王戎尝李》的故事,故事浅显,既锻炼了学生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有了信心和兴趣。
篇9
文言断句题是高考题型“古诗文阅读”中的一个题型,看似分值不多,赋分3分,在21分的文言文题目中占七分之一。但高考无少分,一分压倒一千人,这3分同样不能小看。若能得全分则意味着阅读能力相当出色。题目虽小,却“五脏俱全”,需要具备各方面丰富的知识和能力。我们以2012年至2014年三年的高考文言断句题为例,来看看该题型命题特点及命题趋势。
例: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2012年)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选自《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有删改)
(2013年)丁太夫人忧,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葬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不忍言。(选自《元朝名臣事略》,有删改)
(2014年)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德基曰:“易氏未有反状,奈何激之使生变乎?不若先以计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选自宋濂《基传》)
命题特征:
1.这个题型所选文段,一类来自文言文阅读自身或与该阅读文章相关(2013年、2014年),一类则是独立文段(2012年)。但都有共同特点,划线句前后都有句子帮助理解。
2.文段内容理解难度都只是中等难度,不会用偏难怪僻的字句来设置障碍。平时命题不可过于艰深晦涩。
3.由这三年高考命题来看,帮助断句的标志性句读词语越来越少,甚至没有。这就要求学生要更多的去理解内容意思。而考察学生失误发现,考生作答时,由于对文段意思理解不当导致断句错误。如2013年主要错误集中在三处:(1)将“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理解为“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2)将“既葬/结庐墓所”理解为“既葬结庐墓所”;(3)将“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理解为“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2)(3)两处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相关考生对“所”字理解不清,无法确定“所”字归属。
4.文句出现人名、官爵名。如2012年的“后将军钟毓”“长史”“参佐”,2013年“诸相”“公”,2014年“江阴侯吴良”“德基”。
5.文句包含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如“射戏”“画筹”“丁忧”“居忧”“结庐墓”“麾下”“郡邑”“诏”“檄”等。
总结一下,该题型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渐渐摆脱简单利用文言句式中的标志性句读词语来断句的低层次命题模式。有鉴于此,教学中我们仍然要加强文言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训练,而不要过多地依赖于标志性句读词语,妄图投机取巧,最终要吃大亏。
笔者观点:
1.基本文言字词的积累要长期坚持。文言断句题也是在考察基本文言字词。如2012年“修、工、为、画”,2013年“所、结、以、起”,2014年“遁、保险、固、患、求、移、计”。掌握基本文言字词,是决胜断句题的关键。
2.文言特殊句式的掌握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如2013年“结庐墓所”,是省略句,省略了“于”,应为“结庐于墓所”。
3.古今词义的识记不能忽略。如2014年“保险”,这里是“据守险要地势”,并非现代汉语中“保险”的意思。虽说使用不多,但碰上后无法理解,后果是致命的。
4.汉语语法的掌握,不可忽略。实际上,文言断句,断开的每个句子基本上就是完整的一个句子,掌握语法知识很有必要。如2012年“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这三句都为主语相同的句子,2013年“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不少考生误为“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就是没明白“廉希宪悲痛得没有吃饭已经三天了”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意思,一个完整的句子。
5.注意文言句式的整齐对仗。古人注重文气,文句讲究对仗。如2012年“少工射/入山泽”,2013年“恸辄呕血/扶乃能起”。由此,我们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要学会看句式的整齐对应。
6.熟悉古文化常识。教材文言文课下注释有相当多的文化常识介绍,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认为这些天文地理、人事典故、官爵职位不如基本字词知识有用,仅仅只是调节课堂气氛的佐料,这就太功利了。在文言翻译考试中,学生甚至会出现翻译人名地名官职名;断句题中,无法区分何为官爵官职,何为人名地名。如2012年的“后将军”“钟毓”“长史”“参佐”,2013年“诸相”“公”,2014年“江阴侯”“吴良”“德基”。
7.理解大意。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要通读整个文段,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同时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篇10
一、常识
1.《散步》:作者莫怀戚。
2.《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
3.《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4.《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诺贝尔文学家奖获得者。
5.《荷叶.母亲》:作者冰心。
6.《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编著。
7.魏巍,散文作家、小说家,代表作有《谁是最可爱的人》。
8.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在十九个月时因一次高烧而导致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9.丘吉尔,英国政治家,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0.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1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1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13.《观沧海》选自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朝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14.《次北固山下》作者唐朝诗人王湾。
15.《钱塘湖春行》作者唐朝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16.《天净沙•秋思》作者元朝戏曲作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二、背默
1.《论语》十二章
①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②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⑤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⑥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⑦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观沧海》•曹操
①《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次北固山下》•王湾
①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②《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①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②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②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龟虽寿》•曹操
①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②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7.《过故人庄》•孟浩然
①描写友人家优美的自然环境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8.《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①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②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②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0.《夜雨寄北》•李商隐
①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三、病句
1.看动词
①XX同学数学成绩提高的原因是因为他努力的结果。
②语文老师实现了不仅能使学生语文成绩提高,还能使学生数学、英语成绩提高。
2.看介词(通过、经过、由于、使、让、从、在)
通过紧张的期末复习,使我们的各科成绩都有了提高。
3.看否定
为了避免成绩不退步,他报了补习班。
4.看两面
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5.看并列(和、且)
①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②人们将反腐败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健全和建立反腐机制上。
四、名著阅读
《繁星》《春水》
(1)作者简介
冰心,原名为谢婉莹,籍贯福建福州长乐人。
(2)作品简介
《繁星•春水》是冰心早期的两部诗集:
①核心“爱的哲学”;
②主题“母爱”“童真”“自然”;
③内容: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③茅盾称为繁星格与春水体;
④语言轻柔雅丽,韵律浑然天成,意境优美清丽。
(3)作品赏析
1.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赏析:诗人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母爱之情传达出来,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2.万千的天使,
要起来歌颂小孩子;
小孩子!
他细小的身躯里,
含着伟大的灵魂。
赏析:最美的世界是充满纯真童趣的。
3.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赏析:这首诗歌集中表达了冰心诗歌主题,把母爱,自然、童真之美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感情真挚深沉,语言清新典雅,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
4.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艳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赏析:不要只惊羡别人的成功,更应该知道别人的成功是艰苦奋斗乃至牺牲的结果,并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
5.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赏析:生命之花,总是在谦逊的心境中绚烂开放。一旦陷入孤芳自赏之中,就会枯萎凋谢。是说“墙角的花”如井中之蛙,困囿于狭小的视野,而看不到广阔的天地。
五、文言文阅读
《世说新语》两则
1.字词解释
①內集:家庭聚会。
②儿女:子侄辈。
③讲论文义:讲论,讲解讨论;文义,诗文。
④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⑤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⑥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
⑦期行:期,约定。
⑧期日中:日中,正午时分。
⑨舍去:舍,丢下;去,离开。
⑩尊君在不(fǒu):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没有。
⑪相委而去: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委,丢下,舍弃。
⑫家君:对他人称呼自己的父亲。
⑬引:拉。
⑭顾:回头看。
2.句子翻译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③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在正午。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④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⑤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⑥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3.课文理解
①《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②《咏雪》中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更赞赏道韫的才气。
③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启发?
陈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的孩子。
没有失礼:元方抓住了客人失信、无礼在先,批评对方“无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令人钦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论语》十二章
1.字词解释
(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2)有朋自远方来:从
(3)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4)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6)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7)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8)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9)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0)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1)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2)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13)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14)人不堪其忧:忍受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
(16)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17)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8)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
(19)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0)于我如浮云:对于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2)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23)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
(24)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25)不舍昼夜:舍弃
(26)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7)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28)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