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诗句范文

时间:2023-04-01 04:49: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雪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雪诗句

篇1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8份,上课节数为16节(英语、语文、数学、品德、自然、音乐、美术7个科目)。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我做文明小公民”的主题班会。

3、带领学生出了一期黑板报。

4、到学生家里去家访。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地方,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地方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备课、上课、改作业……日复一日,无数琐碎平凡的事构成的我实习生涯的主旋律。

首先,我请班主任给我一份名单,因为我知道,记不住学生的名字,看似小事,其实它在学生眼中是很重要的,如果记不住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在老师心中没有地位。觉得老师不关心自己,甚至会产生隔阂。而后我便找了个机遇认识了全班同学,下课后同学们都围着

我唧唧喳喳地说:“老师,你怎么才来就知道我们的名字呀?好多老师教了我们一年都没记住我们的名字。”这也使我明白了: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

下课后,孩子们经过我时,都亲切地喊一声:“范老师好!”,我也带着按捺不住的羞涩和欢喜应着,同时我也发现了快乐竟如此简单,只因被一群天真的孩子们认可并充满亲切地问候一句。

在我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就遇到了不少学校里没学过、没想过的难题,即自认才出众的我绘声绘色地讲完一节课后,我问学生:“你们听完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面面相觑,茫然无语。学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着愿望,兴趣溢生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其实这不只是学生的问题,老师也要有****与耐心,这是做位一名老师应该具备的。****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其实,不管在哪个行业,****和耐心都是不可

或缺的。****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一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能做到最好。

初为人师,总是有些紧张。我带着羞涩与忐忑抱着课本和教案走上讲台时,尽管我做了不少准备,但当我真正面对那么多双眼睛时,我还是

紧张了。“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我机械得重复了在台下不知念了多少遍的开场白。然而,这句话说完,下句该说什么呢?突然间我的脑袋一片空白,只能感觉到有几十双眼睛正齐刷刷地盯着我,让我感到十分地不自在。短暂的犹豫之后,我剩下来的只有微笑,因为我想起

了那句话:“微笑是法宝。”学生也对着我微笑,看着他们那一张张稚气的面孔,我所有的紧张都在这一瞬间消失了,透过那一双双澄澈的眼睛,我也似乎读到了那一颗颗纯净的心。在此后的时间里,我一直微笑着。所以,课堂气氛也显得轻松活泼了一些,40分钟的课一下子就过去了。虽然,我知道我的这节课上得并不成功。突然一次,一个学生递来一张字条:“范老师,我喜欢你的微笑,当你微笑着走近我时使我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亲切,我很喜欢你,范老师。”这是出自一个三年级学生之笔,这也是我在实习一个月的时间里收到的最好的,最

值得珍藏的礼物。也使我明白了,其实走近学生的第一步只须微笑就够。

在班主任实习工作中,我组织开展了“我做文明小公民”主题班会。起初,我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学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当时,有人建议我使用强制办法。比如说罚站、罚蹲等。诚然,这种办法可以勉强维持班级秩序。然而,这也无疑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

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发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

为了办好这个班会,我努力为每一个同学创造展示自我的机遇,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品尝到其中的乐趣。结果,在准备班会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积极。班会的节目花样繁多,唱歌、跳舞等应有尽有。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很浓烈、热情也很高涨。最后一曲学生独唱——“春天在哪里?”把班会推向了****。当然,在开展班会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并在办法上有待改进。

实习的时候,我上了一节活动课,带学生到操场去玩,其中一个男生捉了一只蛤蟆来给同学们看,那些女孩子吓得只叫,说实话,当时我很害怕,我从小就怕蛤蟆。我就用命令的口气说:“放下那个丑东西!”小男孩震了一震,脑袋一撇,眨眨眼睛问我:“老师,它很丑吗?

”我试着和他说:“是的,你看它那恐怖的样子。会吓到人的。”他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满脸委屈地放了那只蛤蟆。不一会儿,他又满脸迷惑地过来问我:“老师,它真的很丑吗?外婆还说它是益虫呢。”我的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过去这些小动物在孩子眼中竟如此美丽。而我与他之间存在着成年与幼年、纯真与世俗的眼光的差距。于是,我便带着全班同学去看那只蛤蟆,并让他们讨论一下“蛤蟆是丑还是美?

”我没敢再说蛤蟆丑,因为不一样的审美观面前,美丑是无从计较的。我也因此而想,其实蛤蟆并不是很丑,只是我用丑的眼光去看它,而孩子却用美的眼光去看它而已。同时,我也从孩子眼中看出了一股可贵的纯真,在孩子的眼中的世界是最纯真的,是最美的。

在刚开始的三周里,我发现我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印象还算可以,我也因此而告诉自己:“继续努力!”可是,在一个雨天里,我第一次和学生发火了,那个男生是班里最捣蛋的学生,上课时老讲小话,还不时地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他还对我的屡屡警告无动于衷。那天上课,他

竟然在教室里随意走动,并高声喧哗。虽然作为一名老师,和学生发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但对我这个初为人师的新手来说,处理这样的突发事件是毫无经验的,我一边尽量冷静自己,一边对他呵斥到:“不想学就出去!”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而那个男孩还把头扭到一边不看我,我一下子窘在了那里,我转过身背对着一屋子的学生,后悔、生气、委屈、难过各种滋味混在一起。虽然我一再努力,却还是没控制住满眶的泪水。教室里一片寂静,我也听到了一个孩子小声地对那个男孩:“都是你把老师惹哭了!”我第一次在学生面前脆弱得一塌糊涂,这时那个男孩也主动来认可错误了,他说:“老师,我错了,你打我吧,我不该惹你生气,以后我一定听你的话,你不要生气……”说着他也哽咽了。其他的孩子也来劝我:“老师,你别哭了,再哭就不好看了。”“老师你笑一笑嘛!”那天,我反倒像个孩子似的,被学生哄着,心里突然涌动的温暖又催化了我的第二拨泪水的涌动,擦了半天才把眼泪擦干。

在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节课时,我故作若无其事地讲课,却不敢多说一句话,也不敢多看他们的眼睛,就怕自己善感的性情泄露了秘密,包藏不住脆弱的眼泪,那一节课气氛很沉重。或许孩子们也知道我们要分别了,他们都很认真地听讲,谁也不说话,可我却从他们的眼里读到了浓浓的依依不舍。

尽管听了无数次“老师好”,但每每回应的时候我依然带着欣喜的笑容。每当站在讲台上,被一双双纯净的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时,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了。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并没有做到一名好老师,也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我,但只要有一名学生记住我,那么我的实习生涯就有了难以泯灭的闪光点。

在实习中,我还发现了,有些东西不能选择,有些东西却可以选择。份内的工作当然要认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动请缨”却能为你赢得更多的机遇。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回顾这35天的时间,我是用心的,但用心不一定等于成功,我毕竟是一名实习生,在知识的构建上还存在着不少断章,还缺乏教学经验,甚至因为读错了某个英语单词或某个字后,学生把错误指出来而无地自容、羞愧几天的事情也有过。

在为人师的这条路上,我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还有第二步、第三步……但不管怎样,我都会以人为本,把实习中学到的一切加以融会带到今后的事业中去,我会以我的真心去呵护学生,因为我面对的是一颗颗纯真的心。

总之,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积极配合。这种过程是很开心的!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千淘万漉虽辛苦,就算被磨练得遍体鳞伤,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我在实习中逐渐

变得“勇敢”。虽然开始也会有顾忌,怕“主动出击”会招惹“不知天高地厚”的蔑视。但事实告诉我,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应有勇气去尝试。即便在尝试中失败,也能让自己成长,没有锻炼的机遇,谈何积累和成长?而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争取。等待,只能让你在沉默中消亡,只有主动,才能为自己创造良机。实习,陪伴我经受了挫折,也经受了欢乐!

篇2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具;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9-0118-03

1 前言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具的功能和优势,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激活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形成各种学习能力。

2 问题的提出

数学教学的需要 数学的特点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逻辑性,只有将知识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才能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数学的本质,通过自主操作,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发展的需要 小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阶段。因此,在知识获取中,架起一座形象与抽象之间的桥梁,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刻理解、尽快掌握。而学具的运用可以架起这样一座桥梁。

教学改革的需要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对学具操作活动虽然非常重视,但在教学实际中还存在追求热闹、不求实效的形式主义。很多教师在利用学具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以教师演示为主,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有的虽然让学生自主操作,但存在“放羊式”的管理方式,学生的操作活动难以控制,致使操作没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使用效率低下。

基于上述情况,提出“小学数学学具使用的有效性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运用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改变目前的无效性使用状况,提高应用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

3 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学具。所谓学具,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所设计的传递一定教育信息的教学工具,是一种物质化的学习辅助材料。对于小学数学来讲,学具也是一种教具。

2)学具操作。学具操作是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通过动手动脑,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在亲身参与中获得积极体验,促进探究。

3)验证性操作。验证性操作是教师先讲解、演示,归纳出结论后再让学生通过操作进行验证,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

4)探究性操作。探索性操作是围绕某一教学知识点,让学生利用学具,通过操作发现问题,目的是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5)创造性操作。创造性操作是根据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从中发现规律,目的是促进学生充分进行想象,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造力。

4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认为,如果识记的对象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由于学习者积极地参加活动,记忆效果会明显地增强。这说明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学依据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而且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这种观点指出了过程教学的重要性,即课堂教学不能依靠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而应该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去发现。而学具具有可操作性特点,为学生的积极探究提供了条件和机会。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更重要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探究主动建构的。对于学具而言,学生可通过操作,主动获取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完成对新知识的获取。

新课标理论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明确指出,学数学不能死记硬背和机械练习,而更应该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

5 研究的对象、目标和内容

1)研究的对象:本校三、四年级学生。

2)研究的目标:探索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学具的方法;探索学具的使用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构建一种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3)研究的内容:①优化学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使学具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②探索课堂教学利用学具吸引学生兴趣的策略;③教师在学具教学中的作用。

6 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即在课题研究之初,了解课堂教学使用学具的现状以及师生对学具的理解情况,为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

2)文献研究法,即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从图书馆和网上搜集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关注国内外理论研究动态,随时补充和借鉴到课题研究中。

3)观察法,即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通过对获取的材料进行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4)行动研究法,即在教学过程中,边实践、边研究、边检验、边完善,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最后探索总结出有效利用学具的方法。

5)个案研究法,即针对教师的某一课例,或学生的某一发展时期进行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

7 研究的主要内容

训练学生正确使用学具,养成有效使用学具的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发展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学具操作。

学具的合理选用 学具的使用是一个有针对性的活动,而不是一种随意的活动。因此,在使用时,首要任务是根据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恰当合理地选用学具。例如:在教学“认识10以内的数”时,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小木棒、小红花 、积木等为学具,既照顾了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又能吸引他们的兴趣,能做到操作安全;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以长方形纸条为学具,通过折叠、比较、分析和综合,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时,可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从身边的材料中选用学具,如粉笔盒、铅笔盒、药盒、玻璃杯、教室门窗等,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计算不同物体的表面积和侧面积。

以上这些物品有的是正方体,有的是长方体;有的需要计算5个面,有的需要计算6个面,还有的需要从6个面的面积中扣除一部分面积。这样,学生通过自主操作与合作交流,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体验到使用学具的好处,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具使用时机的准确把握 学具虽然在教W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事事利用学具,也不能时时利用学具。只有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正确把握知识与其结合的作用点,才能使学具发挥作用。一般来说,小学数学教学可在以下几个方面使用学具。

1)在进行一些概念教学时应用。例如:教学“直线、射线和线段”时,使用学具操作,有利于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加深理解;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时,利用图形进行对照,有利于学生发现它们的特点。

2)在教学一些抽象的公式、法则、定义时应用。如“乘法分配率”的教学,利用学具进行推导,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进行一些应用题的教学时运用。如“相遇问题”的教学,利用学具操作,有利于学生理解其发展变化规律。

4)在区别某些易混的概念时应用。如教学“整除与除尽”时,利用学具进行操作,有利于学生明白其间的异同。

5)在理解某些难点知识和关键定义时应用。如教学“分数的意义”,利用学具操作,有利于突破难点。

学具操作方法的指导 学具操作不仅需要动手,而且需要动脑。只有手脑并用,才能真正转化为探究。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操作活动往往停留于表面的直观有趣,而少于深入的思考探究。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操作时多加思考,同时伴以语言的表达。

1)要求学生把操作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和产生的想法同伙伴进行交流,发现问题向教师请教,倾听大家的意见。这样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减少操作活动中的无效现象,少走弯路,为以后的活动积累材料。

2)在操作活动结束时,教师要组织学生根据操作中获得的形象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推理和概括,以形成概念、规律和方法。

教师在学具应用中的作用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因此,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只有通过正确的指导,才能把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出来,使学具教学更为有效。

1)操作前,教师要向学生讲明操作目标,让学生明白目的是什么,观察什么现象,操作有什么要求,并提示操作方法。如在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教师可以提出操作要求:先取任意一张平行四边形纸,将平行四边形的纸片折一次,作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沿着这条高把它剪开;再把剪得的两个图形重新拼在一起,观察拼成的图形是什么形状;最后根据拼成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在操作活动中,除了要求学生注意操作秩序和遵守操作纪律以外,还要来回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重点指导那些学困生。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时,可指导学困生先怎么摆、再怎么摆、后怎么摆等;对于那些优等生,要以鼓励为主,启发他们思考和分析。

篇3

一、激趣是关键——漫卷诗书喜欲狂

激趣是关键,“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美国教育家布鲁诺)。激趣的主角是教师。要让学生爱上古诗,教师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诗的爱好者,这样才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如学生考试考得好骄傲时,我会半鼓励半批评地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当学生成绩下滑时,他们自己也会用“飞流直下三千尺”来形容。

学生爱学古诗,爱用古诗,这样日积月累,慢慢就达到了质的飞跃。有了这样的飞跃,他们自会“漫卷诗书喜欲狂”。激趣的方法有很多种,现略举几种。

1.故事激趣。如《赠汪伦》的教学片断:(1)今天我们学一首“骗”诗——《赠汪伦》。(2)多媒体播放:汪伦是歌手,他是李白的粉丝,他很想见李白,就给李白写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到了安徽,李白才知“受骗”。“十里桃花”即“桃花潭”,“万家酒店”即店名,不是酒店万家!李白也是豪爽之人,他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

2.绘画激趣。教学“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时,我让学生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了古诗中的画意,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3.表演激趣。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轻松、开放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诗意,体验学习的过程。如《小儿垂钓》中的“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学生通过表演把诗中的“招”表现得淋漓尽致,接着学生想象行人和小孩可能会说的话,可能会做的事,诗意尽出。

4.歌唱激趣。古人曰:“诗言志,歌咏言。”我在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时,给学生播放了相关的音乐,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诗歌悠闲自在的意境。

二、悟读是手段——横看成岭侧成峰

1.悟读,训练语感的灵活性。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强,词与词、句与句之间存在着许多空白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句子理顺。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树高”本是“一高树”的倒装,这么倒装是为了协调平仄、押韵。学了这个倒装手法之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有哪个词的顺序被作者倒装了?接着,教师出示“黄河流入海”的句子,让学生进行比较,体会两种方式在表达上的异同。学生最终悟出这样的道理:理解古诗时,要灵活,有时不能完全按诗序理解。

2.悟读,训练语感的深刻性。诗歌往往寄托着诗人的一些想法和感受,诗人通常会借助一定的场景反映生活或某些人生哲理。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时,教师可以设疑挖掘,使诗人反映的哲理更深刻。

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在教学时提问:杨万里与林子方有师徒缘分,林子方当时是皇帝身边的红人,杨万里写这首诗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生1:林子方是皇帝跟前的红人,说话有用,虽然不是一方老大,但“风光不与四时同”,别人见林子方,还得敬三分,因为不看僧面还要看佛面呢。

生2:“毕竟西湖六月中”可能是暗示林子方如日中天,正当事业高峰的境况吧。

生3:文中的“天”,我觉得是指代皇帝。

生4:“映日荷花别样红”是不是讲在皇上身边总是“红”的?

生5:我反对,要是这样杨万里就直接叫林子方不要去地方上任就是了,这样说不是把杨万里说得太势利了吗?

诗有多重的解读,个性的解读与挖掘,常常更能训练学生语感的深刻性。

3.悟读,训练语感的欣赏性。唐代以来的近体诗,非常重视节奏、押韵、对仗。五言诗的节奏一般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诗的节奏一般是“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押韵一般押在偶句句末,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是一种标法,也可以这样分节奏:“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诵读时除了要把握诗的节奏,还要把握诗的情感,使诗读起来旋律优美。读诗时有时要一气呵成,如长江奔腾;有时要婉转轻吟,如山泉潺潺。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诵读,使学生正确把握诗句的感彩、节奏、语调等方面的内容。

三、迁移是提高——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篇4

1、电视剧《姐妹兄弟》,李小冉饰演唐小雪。

2、《姐妹兄弟》是由北京凤凰传奇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都市情感剧,该剧由安建执导,朱亚文、李小冉、冯雷、曾黎、王同辉、涂松岩等主演 。该剧讲述了在改革开放的商业大潮中,两个家族中的两对姐妹兄弟之间的情感纠葛。

3、该剧于2016年1月11日在上海电视剧频道首播。2016年4月11日在北京卫视、贵州卫视上星播出。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一、要有序地准备好所需学具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一个班级如果进行最简单的一次操作,前后要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既影响了教学进程又要冲淡课堂气氛;而且还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在学具准备中首先要求学生做到学具存放有序,其次是要有序地摆放好所需学具。要求学生将学具摆设在课桌前缘,操作时听清要领后再动手操作。这样,学生操作起来就会有条不紊,做到“快、静、齐”。

教师在训练学生动手操作的同时,要注意通过直观演示、形象讲解进行恰当指导,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学会操作。由于在课堂中注重了学具的操作训练,就会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既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灵活使用教具

现今小学数学新教材不仅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窗、图画,而且为充分使用学具操作提供了教学依据。所以,教学中我们就要特别注意设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给每位同学提供用学具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学习比较大小时,通过“看谁摆得对”、“我说你摆”等方式,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实物卡片或数字符号等摆出“66”,学生能在“”的左右两边先摆出相应数目的卡片,中间摆上“”符号,再通过“我说你猜”,让一个学生说出两个数字,另一个学生举起“”符号,既让学生学会了新知,又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

在教学中教师合理有效地使用教具,不仅只是为了直观地演示给学生看,更重要的是可为学生的学具操作起到引路示范作用。所以,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创设教学情境,让教师手中的教具和学生手中的学具一起动起来。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为学生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得轻松自然,而且来源于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知识,更能让他们牢固的掌握,形成表象。

三、认真抓好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实践证明,合理适用教具与学具,能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能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很好地掌握知识。

我们让学生通过课内操作,能够初步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要注意通过课外实践来巩固课内知识,使他们学到的数学知识,得到充分利用,紧密联系数学与生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如在教学“认识厘米”时,课内首先让学生充分利用小尺子感知一下一厘米和几厘米,然后又让学生找出周围生活中长度大约1厘米的物体,同位互找几厘米,通过自制的教具,让学生判断测量方法与长度是否正确,使课内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后,又通过多媒体演示,将实物图像抽象为只有线条组成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对比实物辨认,从而使学生认识了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形,课后让学生利用土豆、萝卜、橡皮泥等,制作出各种立体实物,带到学校展示,子又学生们的兴趣就被激活起来了。

四、抓住有利时机,归纳操作方法

实际教学中,学具操作最重要的是过程,它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在这一过程中,能体现出数量间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会计算方法,掌握运算法则,实现质的飞跃。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提前预设操作的时机与策略,确定操作的步骤与规则,设计操作时学生要观察思考的问题;其次,课堂中适时地引入学生动手操作,灵活地引导学生处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操作活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讲究实效,避免流于形式。如“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操作练习:让学生第一行摆两根小棒(强调两根是一份,要两根一起拿出来,摆成一堆),第二行也是两根一份,摆这样的三份(强调两根一份,摆出三堆),当学生摆完后才提问:“第一行的两根是几份?第二行两根一份摆了这样的几份?”学生回答后再进行强调:“第二行有这样的三份,那么第二行就是第一行的3倍,也就是说第二行是3个2”。在这一操作过程中,重点让学生感知什么是一份,什么是几份,从而很清楚地理解了倍的含义,接着又让他们用实物卡片进行对应练习,这样就巩固了对倍的认识。

引导学生认真完成操作过程,总结操作方法,是学具操作的最终目的。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结合操作过程,归纳总结出计算方法时,学生往往把解决的问题与操作过程相脱节,不能用语言正确叙述这一过程,这时就要引导学生边摆学具,边说算理,一句句教给他们,逐步让他们边摆学具边讲算理,看算式讲算理,看问题说算理,培养了思维能力。

五、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教具学具

篇6

关键词:识字兴趣;字谜;实践教学

语文的学习,首先要从基本的汉字开始。识字教育是启蒙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其质量直接决定学生的语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故而教师要重视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育,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一、培养小学生的识字兴趣

语言的学习本身是一个非常枯燥的过程,学生如果对其缺乏兴趣,那么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小学生刚步入学校,尚未形成基本的学习能力,自觉学习意识淡薄,在学习中无法主动积极地完成语言的学习,需要外部进行引导。而过分强制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只有让小学生从观念上重视学习,才能加强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小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让小学生从内心深处爱上语文,自觉地认字识字。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活动,提高教学趣味,利用多种方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将精力集中到识字方面,形成对识字的浓厚兴趣,从而逐步增强其语文学习能力。

二、丰富识字教学的形式

1.利用字谜魅力,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

汉字在形成过程中,融入了音、形等多方面的因素,其自身也有非常鲜明的特点,教师要根据汉字的特点,设置字谜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字谜在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一些经典的字谜可谓妇孺皆知。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字谜的魅力可以使小学生充分融入汉字的学习中。如学习“倏”的时候,由于其结构复杂、笔画繁多,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易掌握,这时教师的教学就可以采用字谜形式。通过“两个特务被一条狗吓得没了力气”这一简单的叙述,巧妙地将“倏”字的特点融入其中,在形象化汉字的过程中,也使学生深刻地记住了汉字;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汉字,教师还可以鼓励小学生自己进行字谜创作,增强识字的趣味,加深其对汉字的了解。

2.观察汉字特点,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技巧

汉字都有其自身的特有规律,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这些规律,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如象形字的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总结其汉字特点。像口、日、月、水、火等字,其字形与事物较为接近,教师即可通过联想记忆使小学生记住汉字。针对一些形似字,教师可以采取比较归类法。像已、己、巳之间的区别和戍、戊、戌之间的区别等,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进行归类,使小学生加深对形似字的记忆。

3.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小学生的主动性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都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教师要抓住小学生这一心理,开展汉字竞赛,让学生自主地去记忆汉字。如可以将全体学生划分为若干部分,以词语接龙形式开展竞赛,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要进行奖励,使小学生对汉字的学习保持一定的动力。开展竞赛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汉字词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拓宽小学生的汉字视野,丰富小学生的汉字储备。

4.注重实践教学,深化小学生的理解力

语言的学习最重要的莫过于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小学生的识字教育要从社会环境入手,培养小学生识字的兴趣,加深小学生对汉字的理解。生活和工作中到处都离不开汉字,这为小学生的识字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实践中让小学生认字识字,可以使小学生加深对汉字的含义、用法的理解。如在学校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中,应抓住外出的绝佳机会,通过站台、广告等方面及时帮助小学生认识汉字。

5.发挥媒体作用,强化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多种多样的媒体方式为小学生的识字学习提供了全新的渠道。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对新兴媒体具有强烈兴趣的特点,通过媒体的传播作用,强化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其感兴趣的动漫,在满足小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增强其识字能力。《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

没》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科教频道播出的节目《汉字英雄》,增强学生对其他地区同学识字水平的认识,促使其产生共鸣,进一步让小学生达到见贤思齐的思想高度。

小学生识字是组词、造句、成篇的必要前提和准备,识字教学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奠定了对于基本汉字认识的坚实基础,才能让学生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势如破竹。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趣味性与实效性,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数学算理;概念记忆;认知结构;单向灌输;探索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308-01

小学数学枯燥难学,加之学生缺乏一定的能动性和思维性,故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的投入常常是事倍功半。小学生对最直接的东西和事物最感兴趣,最直接的东西和事物可以减少他们的思维周转性,给予他们第一感官的强烈刺激,印象极深,有些甚至终身难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无疑是最直接的感官刺激,遗憾的是,我们大部分数学教师都没有注重学具教学,对学具教学持轻视的态度,仅靠一张嘴、一只粉笔就把40分钟数学课堂上完了。轻视学具教学,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学具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就此作一番讨论。

一、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42÷3,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 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二、学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记忆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三、操作学具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比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几何模型,运用已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又如:利用学具操作,学生将圆柱侧面转化为原来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公式。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指出,通过感知操作――表象操作――理性操作,可使外部活动逐步内化为智慧活动。

四、学具的使用改变了单向灌输的局面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教育部《关于我国数学课程研制的初步设想》指出,要通过数学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提供给儿童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归纳、验证,形成数学结论,让儿童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学具的操作,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共同制定解题计划,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策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运用,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教师讲解与自觉理解的矛盾和同学之间新知识理解水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比如,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学习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师生可利用一些三角形(其中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学具,采用拼接法、度量法和幻灯演示法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等。

五、使用学具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篇8

小学生 自制教具 趣味性 演示

自制教具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改进教学方法自己制作的教具。自制的教具可能有的非常简陋甚至不美观,但是它却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从改革教学方法的角度看,它会比一般教具更有使用价值。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学仪器配备目录》所列品种都是最基本的,不同层次的最低限度要求。很显然,光靠这些品种是不够的,还要由学校通过自制、自配的办法去补充、完善,否则很难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计划,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教师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来制作教具,这样制作的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般都是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研究制作会对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好处。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通过教具的演示及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就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实验研究的兴趣,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概括,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是其它教学方法所难以达到的。它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实验能再现人类探索的漫长历程,认识人类探索的途径、方法和结果。研究表明:学生获取信息的过程常常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作为科学学科的探究更是如此。新课程的综合性和生活化、整体化、情景化的特点为老师专研教材教法、潜心实验教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只有用心探索,悉心教研,制作更多、更精良、更实用的教具,以弥补现有教材和教具的不足,才能体现新教材、新课程的优势。因此选择和运用好恰当的实验教具,就成为上好科学实验课的关键一环。我通过长期应用大量自制教具的教学实践,感觉到它在搞好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素质有着以下几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自制教具一般具有取材容易、经济、可大量利用现代生活产生的废弃物,而且制作都比较简单、方便,有利于师生共同完成

这不仅容易做到人人动手实验,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动手能力及创造精神。例如:饮料瓶、易拉罐、吸管、小药瓶、泡沫塑料、塑料片等都是师生共同制作自制教具的常用材料。我们在“水的压力”一课中所研制的水的压力实验演示器,用的就是一些大饮料瓶,瓶盖、粗铁丝等,在“热胀冷缩”一课中用小药瓶配饮料管来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效果就很好,学生们人人都可以亲自实验。

二、让学生试着制作教具来切身感受到老师准备实验器材不容易,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

学生在准备实验器材的过程中必然要细读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方法,必定细看教材,对课本有提前预习的准备,进而对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方法有深刻地认识,为上课做好实验作了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为做好实验作了铺垫。如《摆》一课要做一个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我看见学生很喜欢玩摆,他们拎着摆的摆线摆来摆去。我想何不让他们按照实验要求来摆呢?我在上课之前,就让学生按照课本要求去准备教具,要学生们按照实验要求自己制作一个摆,同时可以按课本上讲的方法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摆。课前检查,学生准备实验器材的完成情况很好,每个人都制作了一个摆,甚至有人摆出了道理,得出了结论:摆的速度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摆线越短摆得越快。可见,学生在准备实验器材的过程中已经迫不及待地做起了实验,而且会情不自禁地按照课本要求去做,在自主做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地理解、消化实验的目的要求,无形之中养成了实验之前仔细研读实验要求与实验方法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理解实验的能力。

三、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极好手段,它对增强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果在实验课教学中加入一两个带有趣味性的实验,对于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是极其有利的,自制教具正好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它不用象正规教具那样“正规”,它完全可以不拘一格从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中寻找素材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这也是自然教师们经常采用的方法。例如,在“热胀冷缩”一课中的热喷泉实验,冷喷泉实验;“摩擦起电”一课中的听话的小飞机等。既有趣味性,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含有深刻的科学道理,可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这是怎么回事?为进一步研究开一个好头儿。

四、自制教具可缩短实验时间,在短时间内就能见到效果

世界上一般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是比较漫长的过程,我们在实验室条件下就是要千方百计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让学生们看到这个变化,进而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实验的时间较长,效果再不明显,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另外,只有缩短了每一项实验的时间,才有可能在40分钟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实验个数,加大教学密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篇9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报告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围绕我校创“四星级”高中的总体目标,努力实现“三高”具体目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向建校五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二、工作目标

1、教育教学高质量。一是要加强德育常规管理,以生为本,营造和谐育人环境。二是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年高考成绩争取列全市前七名,本一、本二进线人数保证120名,力争150名。中考成绩居全市中等偏上位置。

2、学校管理高水平。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学校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3、教师队伍高素质。要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名师工程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学校今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三、具体措施

本学期我校要重点抓好五大工程:

1、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一所好的学校得益于有一支精干、优良的师资队伍。本学期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重点做到以下几项工作: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广大教职工要以德立身,自尊自律,为人师表,对待学生要有爱心,严格执行《*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对薄弱教师采取帮扶措施;青年教师三年成长计划要进一步贯彻落实,通过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基本功比赛、说课比赛等多种形式推动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文科教师、理科教师的教学要有主动性、针对性,文科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要多做“下水”作文,理科教师要多做练习题,为学生作好表率;继续推进名师名校工程,开展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建立奖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鼓励优秀人才大胆冒尖、脱颖而出;积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继续教育培训,使更多教师能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1)“物质文化”建设。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让墙壁、板报、橱窗、报栏说话,让花园、道路、教室育人,用文化优化环境。本学期要完成我校的“物质文化”建设。

(2)构建科学民主、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创设师生自主发展的绿色平台,增强制度的导向、激励作用。

(3)以学生社团为载体,构建学校“活动文化”体系。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特色,要充分发挥学校社团的育人功效,整合学校传统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系列,形成校本活动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4)构建自主、和谐、进取的校园精神文化。要逐步积淀“团结拼搏,自强不息”的山中精神,突出“致远”的办学理念;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形成高品位的职业精神;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3、德育管理工程。要加强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①继续贯彻常规要求,并在薄弱环节和工作方法上进一步改进和提高。②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德育工作方法的研究,加强德育科研,提高德育工作的艺术性,增强工作实效性。要强化以德为首的凝聚力,以能为主的向心力,以赛为主的竞争力。③要改革德育内容。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突出生命教育,抓好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与青春期和法制纪律教育,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读书活动,④要善于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要善待学生,尤其要善待后进生;要善待家长,尤其要善待对学校工作有误解的家长。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后进生要给以更多的关注,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起进取的自信心。转化后进生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制定周密的转化计划,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⑤加强并做好寄宿生管理工作。由政教处负责,进行寄宿生的日常管理,要通过多种形式关心、帮助寄宿生的健康成长。⑥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建设,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论坛、讲座等,创新班主任教育方式,提高班主任教育能力。

4、课程改革工程。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教育改革。继续以关注课堂为工作主线,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业务学习和教学研究,注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①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摒弃形式主义,讲求实效,使教学常规于动态管理中获得螺旋式发展。②进一步加强备课指导,改进作业批改方式。③加强新课程教学研究,开展一次新课改尤其是新高考方案、新录取办法对教学的影响及应对方法的讲座,让每个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评价观。开展新课程改革教学展示和评优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本学期要对全市全方位开设一次公开课。⑤加强校本业务培训和教学经验的总结与交流,抓好教研组建设,特色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研究、业务学习以及科研工作的开展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⑥注重并搞好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做好教学资源库的规划与建设。⑦制定与新课程教育相配套的教师评定、学生评价机制,推进课程改革。⑧加大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力度,开展系统的教学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⑨加强各学科尤其是加强语文学科的针对性研究。研究从初一到高三各年级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安排。初中重点研究如何增加学生阅读量问题,高中重点研究如何应对新高考问题。

5、教科研工程。(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2)认真组织、定期开展以教改为重点的专题讨论,通过及时总结和交流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与做法,讨论课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新对策,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能力。(3)深化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科研水平。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一步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4)强化过程管理,全面落实课题研究。要认真做好学校“*”课题的实施工作。同时在上学期教师个人课题申报的基础上,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落实实施,规范、合理过程管理。教科室加强课题实施的过程追踪,每月各课题组进行一次活动汇报,期末要根据课题组活动情况、教科研成果、资料积累等,进行课题评比和个人考核。(5)推广科研成果,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教科室要为教师撰写论文进行认真的组织和服务工作。学校期末把教师科研工作和论文写作纳入学校绩效管理,建立较为完善的科研管理和激励机制。

四、落实二大措施

1、深化两项改革。

——深化人事制度。进一步完善教职工全员聘用合同制,细化考核办法,科学考评,规范聘用。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促进人才资源共享和柔性流动。积极平稳地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实行领导班子目标考核制,加强领导成员的责任意识。改革各级各类考核奖惩办法,全面掌握德、能、勤、绩、廉,实现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措施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真正做到学校管理高水平。

2、加大五项工作力度。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加强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敬业奉献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将师德师风状况作为教师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首选条件,严肃查处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引发的学生安全事故。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考试等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加大新课程培训力度,加强校本培训,利用暑假、双休日对老、中、青教师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培训,提高针对性;整合教师培训资源,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加强以新课程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科研培训,鼓励教师参与新课程教学研究,提高科研素质。

——加大校内视导和考核力度。校内视导重点检查“两基工作”的质量监测、教育信息化工程、规范教学行为、优质教育达标、新课程改革等情况,推进各项工作。加大师德师风考核力度,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大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考核力度,依据教学能力确定等级。

——加大后勤服务管理力度。后勤保障处要牢固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的思想,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做好大型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本学期要重点抓好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活动的筹备工作;要提高工作效率,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急工作之所需,急老师之所急;要做好设备设施的管理工作,提高它们的使用效率;继续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要勤俭办学,提高经济效益,努力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要严格财务制度,搞好财务管理,要尽一切可能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每年财务支出要做出预算,定期结算,增加财务透明度;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搞好教师福利工作。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具 充分利用 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极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必须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变性。学生借助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思维活动,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在对自己的猜测去探个究

竟、弄个明白的过程中,发现知识规律,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近几年来,随着小学数学学具的出现,使广大数学教师欣喜地看到,它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更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利用学具培养学生之创新意识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只有主动积极的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作用,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创新学习。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采用这种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中利用学具操作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源泉。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通过教师演示的“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理解二分之一含义后,我让学生用长方形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这时就出现了不同的折法,如以宽将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以长将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以对角线将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我接问还有别的折法吗?学生一听,还有别的折法?有的表示怀疑,有的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就再动手折起来,过了一会儿,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刚才这几种折法的折痕都经过了中心这一点。我想问一下,经过这一点任意折是不是都能把它平均分?”话音刚落,教室就炸开了锅,很多学生说,这根本不可能。这时,我因势利导,让同学们按他的方法试一试。经过实验,结论正好和那个同学提出的一样。这样,让学生利用学具自己尝试的教学,既保护了学生大胆猜想的学习积极性,又教给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方法,富有创意的思考,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利用学具培养学生之空间观念

小学几何知识属于直观实验几何,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主要依赖于直观观察。因

此,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多观察,利用学具,动手实验,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具体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反映,感知规律,建立表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几何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例如,在教学体积概念时,我一上课就兴致勃勃地说:“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橡皮泥。”学生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然后,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在一个底部留有一个洞孔的盒中装满橡皮泥,再把一个长方体塞入橡皮泥中,盖紧盒盖,盒中的一些橡皮泥就从底部的洞孔中挤出。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一过程,得出物体占有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观察一些身边的学具(橡皮、文具盒、书包),问哪一个所占空间大?进而得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这样,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学具,不但理解了“空间”、“体积”的概念,而且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利用学具的培养学生之实践能力在小学数学中,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根据小学生直观形象性的思维特点,在教学中,通过操作学具,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重视学生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动耳、动眼,而且还要动手、动脑、动口,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做、自己说、进行积极探索发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索实验等方式,主动参与学习,体验成功。

例如:“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怎样使学生懂得“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比较抽象。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事先用硬纸做一张数位顺序表,然后分四个过程进行。

(1)、用3根小棒在数位顺序表中任意摆1个三位数(如102),看这个三位数是否能被3整除。

(2)、用6根小棒在数位顺序表中任意摆1个四位数(如2031),看这个四位数是否能被3整除。

(3)、用9根小棒在数位顺序表中任意摆一个五位数(如21321),看这个五位数是否能被3整除。

(4)、用3的倍数把小棒在数位顺序表中任意摆个五位数,看这个五位数能否被3整除。

接着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中发现什么?引导学生想一想,你摆的这个数是用3的倍数把小棒在数位顺序表中摆出来的,这说明这个数各数字之和是几的倍数?最后让学生验证质疑,找出规律特征。用不是3的倍数把小棒在数位顺序表 任意摆个数,看你摆的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最后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口述自己发现,亲自感受,感到规律是自己探索出来的,体验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师利用学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快乐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培养了实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