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范文

时间:2023-03-14 06:54: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早期阅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早期阅读

篇1

一、早期阅读能够促进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儿图画书中的具有许多卡通形象,它们生动可爱,色彩鲜艳,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因此,适时地引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让他们翻阅多种多样的图画书,教导他们母鸡是什么样子,母鸡怎么下蛋等等各种常识,不仅能够让他们对图画书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且也使孩子开始逐渐了解他们所生活的世界。有研究表明,幼儿已有学习书面语言的行为。因此,通过这样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早期阅读训练,幼儿还能有效地接触书面语言,为以后的读书认字打下良好基础。

二、早期阅读能够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1、提升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早期阅读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早期阅读的文学作品中, 常有小蝌蚪找妈妈等形象化的故事,也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的经典诗句。这些非常形象地表达了人对各种事物和人物情境的思想、观点和印象,加上古诗词特有的节奏感、韵律感、美观性等特质,对于低龄的幼儿来说具有极大的魅力。通过早期阅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不由自主地运用这种语言,对其以后的人生也大有裨益。

2、培养幼儿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幼儿一个主要特点是无法高度集中注意力,他们不能支配自己的注意,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认识的事物上。比如幼儿阅读富有趣味的图书,就会把注意集中在图书上,坐下来较长时间津津有味阅读。因此,早期阅读很有利于逐步改变幼儿注意力不稳定和不持久的状况。

3、增强幼儿的记忆力。幼儿和成人一样,要通过多次反复才能把感知材料记住,比如舞蹈动作经过多次排练以后,幼儿就会跳了;同样,一件事情,理解了就容易记住。在早期阅读过程中,幼儿既可以对其学过的知识进行反复学习,又可以促进他们理解知识,即所谓的“温故而知新”。例如,教师通过形象的图像构成“长鼻匹诺曹”等寓言和童话故事,既是一次重复学习,又能理解故事内涵,便于将内容长久地保存在幼儿脑子里,大大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增强。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幼儿能够阅读识字了,相应地他们的观察能力也会随之增提高。幼儿会对身边的各种文字,如广告、报刊、信件和日用品等等产生极大兴趣。如果说以前是“视而不见”的话,那么现在却是一看见会认的马上就读出来,而不认识的他们就会问,并且饶有兴趣地去读去记。经过这样日久的训练,幼儿就能养成观察积累的好习惯。

5、发展幼儿思维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反映,分为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征,他们的想象需要具有丰富的经验表象;但并不是说他们不存在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只是后两者是很初级的,其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与成人有显著的区别。

三、早期阅读能够开拓幼儿的视野

幼儿期的孩子对生活环境中的一事一物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常以好奇的心态去发现疑难问题,寻找答案,不断地对成人加以询问。面对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教师可以通过耐心地解答,陪同孩子一起去书中查阅资料。图书中含有丰富的知识和大量的信息,可以弥补正规教育内容的局限性,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开拓眼界,增长知识。

四、早期阅读能够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后,书面语言将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在幼儿园开展阅读活动可使幼儿了解一些有关书面语言。这样不仅为下一阶段在小学的正式学习识字和写字等做准备,也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竞争打下基础。

理解了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意义,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努力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真正为幼儿一生的稳健发展铺砖添瓦。

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幼儿带来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自在、有趣、丰富的阅读环境,帮助幼儿建立阅读习惯。这种环境的主要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家庭环境。

篇2

作为早期教育的焦点,早期阅读是指0到10岁儿童的阅读。阅读的目的是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爱上阅读,而不仅是通过阅读获得知识。早期阅读的方式是听故事,看生动的图画,读简单的辅助文字。早期阅读的较好的内容是绘本,所以,进行早期阅读,利用绘本来给孩子讲故事,或者儿童自主阅读绘本是一个更好的建立阅读习惯的途径。

如今,早期阅读已经形成了全球化趋势。在美国,布什总统提出“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落在后面”的教育改革方案,由政府拨款50多亿美元推行阅读计划。在英国,教育部发出了“把儿童的阅读教育进行到底”的号召,宣传阅读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成功做法。而在我国,随着家长越来越注重幼儿的早期教育,早期阅读也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但是,在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我国的父母普遍存在过于功利、浮于表面的情况。绝大多数父母认为,仅仅通过给幼儿读图画书就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孩子的跨越式发展。其实,识字并不等于阅读,识字多的小孩不一定是阅读者。要想真正地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既然是训练孩子的阅读能力,那就要尽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多方面接触文字语言的机会。比如看电视时,就可以鼓励他们把看到听到的复述出来;看图书的时候,可以引导他们用形象的肢体语言,把人物和故事表达出来等。这样就既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锻炼他们的想象力。

家长是最好的老师

有句话叫“有什么样的父母,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父母如果平时就喜欢阅读的话,这种言传身教的影响比什么都大。如果家长都不喜欢阅读,怎么可能让孩子丢下手里的玩具、游戏来认真阅读呢?所以不阅读的父母,即使再强迫孩子阅读,都起不了太大的效果,甚至会阻碍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即使平时再忙,父母如果能每天晚上抽出睡前半个小时来陪孩子一起阅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大有好处的。

重在阅读兴趣的培养

孩子早期的阅读内容,对以后的阅读能力影响很大,家长们应该指导孩子阅读,耐心为他们解答在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此外,家长还要着重培养、鼓励孩子从阅读中找到快乐和趣味。

重循序渐进的阅读

阅读是否循序渐进,这关系到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达到一定年龄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而他们的思考能力又决定了他们选择何种深度的阅读内容,所以慎重选择读物很重要。如果不注意这点,要求过高,操之过急,不仅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而且很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家长们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儿童的知识范围,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

篇3

一 早期阅读能促进孩子视、听能力的发展

1.儿童视听能力是在不断接受外界刺激和作用中提高的。早期阅读主要靠听觉和视觉来接受信息的。所以儿童在很小的时候,例如一岁左右,父母就应注意经常对照画面给孩子出声朗读或有感情的讲述,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听力将会得到迅速的发展。

2.可以促进思维与想象力的发展。婴幼儿的思维形象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低幼读物的内容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多变化,能活动。这就为活跃孩子的思维想象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他可以激发幼儿的丰富联想,致使他们盼望着自己也能像书中的角色一样聪明、能干、有本领。同时画面也不断为他们提供思考的的线索,例如:为什么小蝌蚪找不着妈妈?为什么谁都不愿意和小公鸡玩……儿童日后的创造性和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正是这些简单的思索和幻想中开始起步发展的。

能促进语言发展,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是个体语言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婴幼儿语言的获得就是在交往过程中不断模仿实现的。这种模仿一方面是通过视觉、听觉学话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口语。图书就为婴幼儿增添了许多口语练习的自然场所。

提高行为训练的效果,训练孩子良好的行为,不能光靠教养者的说教,也不能光靠孩子的自我控制。而是靠情感的感染,靠教养者用美好的情感来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这种培育之情,启发之情不仅来自教养这本身,同时也来自孩子所喜爱、所熟悉的读物。克鲁普斯卡娅曾说:儿童读物是孩子最知心的朋友和特殊的老师。这是很有道理的。

能增进教养者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丰富孩子的情感生活。在非常自然的环境与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孩子依偎在成人的怀抱中,一边欣赏美丽的画书,一边轻挺有趣的讲解。孩子不仅从中获得知识,最重要的是情感上也得到了最大满足。也沟通教养者与孩子的亲昵之情的一种有效渠道。在幼儿园有组织的阅读辅导活动则是密切教师与幼儿关系的一座桥梁。

二 幼儿教师在早期阅读时期起着很大的作用

幼儿教师在早期阅读时期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也应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同时农村幼儿的家长往往只重视家庭的生活,生产功能。没有真正认识到家庭的教育和自身行为对儿童的长远影响。这也需要教师去影响和教育,促进家长素质提高。所以农村幼儿教师的任务责任大,素质要求高。

作为教师也应做到:

①和孩子共同阅读图书,包括读一本大书或做示范阅读。

②通过命名读,和孩子谈论字母。

③建立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

④反复读一些好听读故事。

⑤鼓励孩子参加一些与文字有关的游戏活动。

除了这些方法,教师还可以灵活掌握儿童阅读的时间和具体方法。这样教师还可以进行高水平的因材施教。可以建立起儿童的自尊和对自身阅读能力的信心。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儿童的正确态度,还可以分别满足正在阅读和尚未阅读的儿童需要。

三 要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概念及指导意义的认识

调查还发现:农村孩子一般比较腼腆,社交能力方面不及城市孩子,语言单一。

在农村家庭中能够有意识地为孩子准备书房、书橱、书桌的比例不足3%。

根据调查的现状和幼儿早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家庭指导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概念及指导意义的认识。让家长认识到幼儿阅读是一种准备性阅读,而不是成人的那种独立的看书、读报普通意义上的阅读,它是一种对图书、画报、色彩、音像、标志等多种读物的阅读习惯、兴趣和逐步阅读的过程,是为孩子的正常社会化做准备,更是为幼儿接触由文字符号组成的人类社会的文明做准备。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提高,受家长和教师指导方法和技能的影响,在家庭中首先要建立一种家庭共同参与式的阅读环境,早期阅读主体不但包括幼儿,还包括父母,家庭中的早期阅读实际上是在父母的出声阅读、把抽象文字符号所包含的内涵转化成幼儿可以理解的口语氛围中,让幼儿在可以感悟的声音、图象中慢慢形成对书面语言文字的兴趣过程,从而产生阅读兴趣。

2.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的阅读环境。

(1)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对幼儿来说,书籍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在学期阶段,幼儿所接触的书面语言一般是他们已知道的东西的文字代码。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这一特点出发,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

(2)在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时应注意三点:①图画色彩鲜明、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②与幼儿生活有关,图画内容简单具体有趣,能让幼儿有兴趣看下去,并让幼儿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③文字正确优美、朗朗上口,句型短而重复。。

(3)根据孩子的发展现状选择图书。如有的孩子做事三心二意,就可以选择《小猫钓鱼》的故事;有的孩子爱撒谎,可有意识地为他选一些有关诚实方面的书,如《木偶奇遇记》等。

(4)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图书。如有的孩子喜欢动物或兵器,有的孩子则喜欢《孙悟空》、《白雪公主》,家长在选择图书时,要尽量满足孩子。选书时还要顾及孩子的特长,如有的孩子爱绘画,可为其多买一些精美的绘画书。只有孩子自己感兴趣的书,他才会主动去看,去学。因此,购书时家长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让孩子自己挑选一些他感兴趣的书。

篇4

一、早期阅读教育的意义

幼儿早期开展阅读教育活动,不仅对幼儿的学习有积极意义,还对幼儿的生活有着很大的良性影响,对提高幼儿的参与性和主动性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扩大幼儿生活、学习方面的视野。对幼儿来说,那些方块的文字,就如同他们心目中的“玩具”,教师可以借助这些“玩具”让幼儿来理解一些事物的含义。通过这些文字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理解世界的精彩和神奇,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一些故事情节,从而调动幼儿的想象能力和认知能力,使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视野增大,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以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期望。

(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幼儿早期阅读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努力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这对幼儿进入学校后书面语言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在进行早期阅读时,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或者教师领读,或者让幼儿看着读物的配图教师进行讲解。在刚开始的时候,幼儿只会被图画所吸引,常常会忽视文字的出现。这时教师要有耐心,结合平时的识字教学,反复朗读、讲解、引导,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慢慢让孩子理解文字所表达的含义和情感。

(三)分享阅读的乐趣。在幼儿早期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和幼儿分享阅读的乐趣,在此基础上让幼儿之间进行分享,这样可以获得最佳的早期阅读效果。教师要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教学。例如可以让幼儿和同伴一起分享阅读的趣事,以引起幼儿强烈的兴趣,还可以让幼儿在小朋友之间进行“共读”。和同龄人一起来阅读,孩子们的乐趣尽在其中,这样不但阅读会进行得很好,而且孩子们的心理和性格都会成长得很快,其阅读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二、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指导策略

幼儿阅读意识最早是在家庭中树立的,是在父母的引导和爱心陪伴下自然形成的。因此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指导的关键是要为幼儿提供适合阅读的温馨环境,借助一些有趣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激发孩子的阅读动机和技能。同时幼儿教师一定要让幼儿通过阅读,充分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具体的指导策略有以下几方面:

1.为幼儿提供适合的读物。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关键是教师和家长要为学生创设阅读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早期阅读的材料。在一些幼儿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面,在幼儿的活动场所随时都可以看到一些书架,上边摆放着幼儿喜欢阅读的书籍或一些标有文字的卡片,这样可以方便幼儿随时进行阅读。但这些读物的选择一定要把握好,既要涉及到幼儿的生活,又要涉及到幼儿的学习,还要涉及到幼儿的爱好和成长。例如生活用品的认识,环境的布置和美化,家庭成员的构成,以及一些有趣的儿歌和童谣、富有哲理的童话故事……这些都可以让幼儿体会到语文阅读是充满乐趣的。

2.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文字世界。幼儿记忆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为了搞好幼儿早期阅读,幼儿教师可以在幼儿活动的周围贴上一些注释性的文字标签,如“桌子,手风琴、电脑”等,或帮助幼儿在他们经常用的|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例如“××的书”“××的画”等,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文字世界……幼儿通过观察和认识这些文字,久而久之,孩子就了解了文字的功能和使用意义,会生发出一种学习文字、使用文字的强烈愿望。

篇5

【关键词】幼儿教育;早期阅读;分享阅读;语言学习

在与人交流的技巧学习中,早期阅读自然成为了听、说、读、写等诸环节的重头戏,也得到了教师和家长们的高度重视。早期阅读教育是指在学前阶段,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读物来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这不仅能帮助幼儿看图识字,最重要的是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培养一种书面表达的能力,并且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通过早期阅读教育,使幼儿获得心智及语言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性

学习要抓住一个关键期,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关键期,幼儿阶段是智力发展及表达能力发展的高峰期,也是一个关键期,抓住了这个关键期,学习起来将事半功倍。心理学家认为: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说明幼儿已经具备了阅读的可能,只要使用一些正确的方法加以培养,孩子们都可以获得很大的提升。而且在这一阶段幼儿的记忆力是超强的,幼儿可以在这短短几年学好一门语言,有很好的背诵能力和模仿能力,这些对于幼儿个性及习惯的形成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早在五十年代有些国家就开始研究阅读,并对6岁儿童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具有良好阅读能力的儿童求知欲比其他儿童要旺盛,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能运用语言大胆与人交往,理解能力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乐观向上;不会阅读的儿童则对学习缺乏兴趣,表现得没有自信。到了八十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将阅读能力的培养列为智能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并且特别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前期经验的提供。可见幼儿早期阅读经验与幼儿本身的身心及智能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重视阅读环境的创设

在早期阅读阶段,幼儿刚刚开始接触阅读,无论是在已有的知识还是在已有的社会经验上,都表现得能力比较薄弱和不足。因此,在早期阅读阶段,要重视阅读环境的创设,通过环境的创设直接对幼儿补充一些社会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和场所,正确引导幼儿去观察和感受书面语言,使幼儿在有形和无形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

例如,在布置活动区时配上适当的文字,诸如“积木乐园”、“娃娃的家”等文字标签,定期更新一些图书,为幼儿提供适宜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并及时加以指导,让幼儿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中阅读。教室内的墙饰和图画等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时令和季节去更换,比如冬天来了,可以在教室内画上雪人、雪花、没有叶子的树枝,一些冬眠的动物,还可以画一些棉衣、棉帽、手套等,让幼儿可以根据图片和文字,联系真实的景象,比如自己身上的帽子和手套等等。这些的主要目的都是在与充实周围的环境,使环境中也含有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去体会,去获得语言和文字方面的知识。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他们都会主动去从事那些令他们感到舒服、愉快的行为。因此,创设一定的学习和阅读环境就显得很有必要,在阅读的同时,让孩子把阅读与一切愉快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增强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三、重视阅读材料的选取

鉴于幼儿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在早期的阅读中内容的选取一定要适宜,尽量提供一些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幼儿喜欢图画多的并且还是要五颜六色的,要有这些元素才能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因此,我们要选取一些易于理解,便于阅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文字与画面结合,并且主题要接近儿童生活,文字在读本中重复出现,伴随识字。这些图文并茂的故事图片,配上有一定规律可寻的文字,都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有关书面语言的初步知识。

例如,“一字歌”的内容为:一颗豆,一粒米,一颗一粒要爱惜;一点油,一滴水,一点一滴都珍贵;一枝花,一棵树,一草一木要爱护;一分钟,一秒钟,一分一秒不放松;这些文字容易记忆并且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并且还配有丰富的图片来帮助儿童的理解,老师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讲解,这些阅读不但可以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还可以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

四、重视分享阅读

分享阅读,可以是朗读出来,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再去复述,我们强调的是一个故事的阅读活动要反复地多次进行,这个过程是一个让孩子感受语言、习得语言的过程。分享阅读可以让儿童从“听故事”过渡到“读故事”和“讲故事”,把书本的语言变为自己的知识。随着儿童阅读活动的多次重复,儿童可以变得越来越熟悉故事中的情景和语言,在老师朗读上一句的时候,儿童可以在心中形成对下一句的预期,慢慢的,儿童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朗读了。

通过分享,儿童从最开始的听老师讲故事,到自己阅读故事,再到讲故事给其他小朋友听,讲故事的过程中想象并模仿角色的声音和表情。儿童的这种模仿,具有很高的价值,他们正一步一步地参与到阅读中,在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最终逐步过渡到自己主动读故事。因此,成年人应该对他们的模仿行为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及时的鼓励,多给机会让儿童自己讲,尽量不要去打断,让儿童独立进行朗读。只有在儿童不能继续朗读的时候,才给予帮助,对于发音不正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这时的儿童会觉得自己真正独立进行了朗读,从而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分享阅读不以识字为目的,却可以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识字。

五、总结

早期阅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幼儿的思维、语言、个性、习惯等各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在幼儿教育阶段应该重视早期的阅读学习,充分调动幼儿各方面潜能,抓住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期,努力为儿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晓蓉,幼儿道德成长与早期阅读,《学前教育研究》,2011.07

[2]傅敏敏,关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研究,《学前教育》,2005

篇6

【关键词】开展 早期阅读 培养 前阅读能力

一、设良好阅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建温馨、优雅图书角。如在区域活动中,设置“贝贝书屋”阅读区,每天特意请几个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带大家读,吸引幼儿主动看书。对书屋的书籍我们还定期更换,以保持幼儿对图书的新鲜感,同时还鼓励小朋友们把自己家里最喜爱的图书放置在图书架里,与同伴交流。久而久之,阅读活动成了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在不经意间逐渐养成了自觉的阅读习惯和对阅读浓厚的兴趣。

2.辟“感知积累汉字”栏。阅读需要识字,识字又能促进阅读,我们还因地制宜开辟“感知积累汉字”栏,借此平台激发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如:(1)在主题活动“花儿朵朵”中,引导幼儿收集有关花卉的图片,展示在“感知积累汉字”栏,先说一说花卉的名称,再出示相应的字卡,让孩子们见物的同时见到与之对应的汉字,吸引幼儿感知汉字,从而实现对汉字的认识与积累;(2)在开展分级阅读活动中,把每次所学的字分期分批的出示在“感知积累汉字”栏,组织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认一认、读一读,在活动中,幼儿争当“小老师”,积极参与认读活动,这样做,既加深了小朋友间的感情交流,又帮助幼儿感知积累汉字,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行多样阅读活动,丰富幼儿阅读经验

1.“读一读”——组织大书和小书两种阅读,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创设教师带领幼儿阅读、指导幼儿阅读的氛围。其间,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设想,将要求幼儿掌握的书面信息贯穿到阅读过程中。如在阅读活动“野兔飞比”中,老师先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看书,要求注意观察每一幅图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谁在前,谁在后?它们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它们会说什么?幼儿在老师的提示下,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的大概内容;再进行大图书阅读活动,逐图观察,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并讲述。在这活动中,教师不着重“告诉”幼儿什么,而是采用“平行”的方式,与幼儿平起平坐共同阅读,让幼儿在读书过程中自己感受、体会,不断获得阅读的感受能力。

2.“玩一玩”——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带情节性、趣味性的游戏。从中激发幼儿的语言行为,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效果。如(1)“字宝宝”找朋友:出示:“鸵”、 “孔”、 “鸟”、“雀”等字,请幼儿帮助它们找朋友,找出来排在一起,读一读;(2)“我问你答”游戏:在分级阅读诗歌《采野花》中,采用朗朗上口的一问一答,采、采,采什么?采、采,采野花;戴、戴,戴什么?戴、戴,戴花环。幼儿很快记住“野花”、“花环”两个词。(3)“字宝宝”改错游戏,以及“字宝宝”当火车票的开火车游戏等。这些生动活泼的游戏,帮助幼儿体验活动的快乐,并在快乐中帮助幼儿获得阅读的识字能力。

3.“演一演”——延伸阅读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将阅读内容通过看图编故事、木偶表演、画图编故事等形式,为幼儿创设各种情景或条件,让幼儿通过讲述、表演作品,续编、创编作品,或用画面表现作品,加深对作品的进一步理解,发展再造想象力,为发展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开辟更广的渠道。

三、施有效阅读指导,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1.制定规则,促良好习惯养成。良好的规则制定是防止幼儿在早期阅读中出现不良行为的事前措施。如:(1)安静倾听习惯:为了使幼儿能安静地听录音故事,在听之前提出要求后,开展“看看谁的耳朵灵”的活动。(2)按序取书习惯:为了教会幼儿如何取放图书,在阅读前,先让幼儿观看书架上摆好的图书,教师再做如何从书架上取书、放书,然后请幼儿模仿练习取放书,每次阅读活动都要求他们这样去做。(3)爱护图书习惯:为了引导幼儿爱护图书,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看书时要让他们看完一本再拿一本,不与同伴抢图书;此外,教师还要求幼儿注意用眼卫生,看书时眼睛与书保持一定的距离,教给他们正确的看图书姿式等等。

2.教师介入,发挥有效指导。幼儿看书的特点是往往只浏览一下画面,不到两分钟从头翻到尾,就看完了。而让他们讲讲书里的故事内容,却往往一句也讲不出。此时,教师应及早介入,就如何看好一本书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这种指导可以在幼儿阅读过程的巡视中进行。如在指导幼儿有序地翻阅图书时,教师让幼儿观察图书的结构,知道每一本图书都有封面、封底,一本书就好像一座房子,封面就是前门,封底就是后门。看书时,先把前门打开,然后走进小房子里去看故事,看完了把后门关上。在指导幼儿翻阅时,教师要和幼儿一起看书,并且讲一页,幼儿翻一页,讲到哪儿翻到哪儿,让幼儿直接感受画面与教师讲的故事之间的联系。

篇7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 家庭亲子阅读

一、家长需要树立正确的幼儿阅读观念

观念,心理学上定义为由感官获得知识经验后形成的认识作用。作为一种认识和理念,观念是行为的内在依据和基础,行为是观念和认识的外部表现。观念指导着人的行为。据美国企业管理协会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一个高层管理者,他的观念技能占所有技能的47%,人文技能占35%,技术技能占18%。联想到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我们也有充分理由认为,父母关于幼儿早期阅读的观念是家长的一项重要素质,它决定着幼儿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幼儿的家庭阅读起导向作用。

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教育工程,仅仅认识到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是不够的。家长还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运用恰当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通过循循善诱、精心指导,培养幼儿良好的兴趣和习惯。

二、创设幼儿自主阅读的环境

很多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提示我们,环境对于孩子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的兴趣和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预定的客观环境影响下和一定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家庭为培养幼儿阅读能力而营造的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

1.创造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就是父母通过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空间、丰富的阅读材料等环境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

一是家庭布置要有利于幼儿阅读。家庭环境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台湾著名的学者陈映真说,从他懂事起,所看到的只有父亲四壁的书架,书就是他的玩具。后来他看书爱书,走上与书为伴的道路。

二是要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文字世界,抓住一切机会阅读。国外己有的研究证明,融早期阅读指导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为幼儿提供探索读写材料的机会,能够有效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父母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常用事物对幼儿进行读写的有意指导。三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图书或文字材料。在幼儿活动的场所里,应该有幼儿随手可取的书籍或其他文字游材料,使幼儿随时随地有机会接触书本文字。研究表明,家庭给孩子提供的图书越丰富,孩子的阅读兴趣也就越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也比较高。

2.营造心理环境

一是父母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早期阅读行为。儿童的行为是容易受人暗示的,因而父母需要对幼儿的阅读行为表示关注、兴趣和赞赏。如果父母能够参与到幼儿的阅读活动中,乐于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乐于与幼儿一起看书、一起讨论其阅读过的读物,成人这种对待阅读的态度、行为就会有利于幼儿对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培养进一步阅读的积极性,使幼儿养成阅读图书的习惯。

二是父母要让幼儿在阅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渴求成功是孩子普遍的心理需要。当孩子获得成功后,满足了这种心理需要,就能增强学习动机。所以家长要经常帮助孩子获得阅读的成功,让其进行自我功效的欣赏,这样便能激起孩子进一步阅读学习的欲望,阅读积极性得以高涨。父母一定要以不断的表扬、肯定、赞美来点燃孩子的自信心。

三、注重亲子阅读,实施科学指导

亲子阅读,指父母和孩子按照早期阅读的理念和要求一起进行阅读,父母在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给予孩子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亲子共读一本书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最好的方法之一。

1.在愉悦的氛围中,为幼儿提供宽松的阅读环境。兴趣是动力的源泉,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首先要在孩子有阅读兴趣的前提下,即孩子此时愿意读书、愿意看自己想看的书。否则强迫孩子,反而会引起孩子对书的反感。

2.在交流互动中,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机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学习者的建构里不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亲子阅读需要父母有耐心,持之以恒。幼儿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亲子阅读最可贵的就是家长每天坚持陪伴孩子读一会儿书,可以说,亲子阅读不在于时间长,而在于天天有。这既可以增强亲子关系,更有助于养成幼儿阅读的习惯。父母对阅读的态度将告诉孩子阅读是否有趣、阅读是否重要。孩子的习惯就是父母的习惯,若想让孩子喜欢阅读、习惯阅读,父母就要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美]GeorgesMorrison.当前美国儿童早期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周立凯,张双文.21世纪怎样做家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孙云晓,张梅龄.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篇8

一、巧激趣

开展早期阅读,幼儿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幼儿没有兴趣,他是不会愿意去阅读的,所以要从兴趣入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往往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感兴趣,所以我们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他们感兴趣的书籍,给幼儿的书籍必须要有可爱的动物形象,有趣的物品,色彩鲜艳的画面以及很好的故事情节。这样幼儿的兴趣可以被很好的吸引起来,使幼儿百看不厌,从中学到丰富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知识,激发出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幼儿心智,发展幼儿书面语言,而且为幼儿从小建构起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如前苏联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的:“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

二、巧选材

选择好的材料是让孩子爱上早期阅读的基础。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幼儿理解的阅读材料,适宜的阅读材料可以使幼儿把阅读活动和良好的情绪体验联系在一起,在阅读过程中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他们逐步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使之终生受益。

首先选择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经验和需要,易于被幼儿理解。幼儿最感兴趣的是与自己的真实生活或想象世界密切相关的人、事、物。如果故事中讲的就是幼儿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或是他们经常喜欢想象的情形,幼儿就容易理解、产生共鸣,也更愿意去读。如《阅读树》中的每个故事,图文并茂,通过形象、夸张,情节简单,内容有趣,幼儿很容易看懂,即使其中没有一个字,也能够被孩子接受,大大提高了幼儿观察图片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一套不可多得的优秀幼儿阅读教材。

其次,所选内容要有幽默的语言、想象丰富的情节和精彩的画面。即使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主题,如果语言过于平淡,情节没有起伏,结尾毫无意外,这样的故事也很难引起幼儿兴趣;能够反映幼儿情趣、想象丰富的故事情节最能打动幼儿,吸引他们反复阅读。如“阅读树”中《南瓜房子》、《摇滚青蛙》、《年的故事》等诸多故事,能有效地激发孩子探究阅读的欲望。

三、巧用法

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是让孩子爱上早期阅读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活动之初,一般运用画面色彩鲜艳、形象可爱,有较强的吸引力,让孩子观察图片,引导孩子理解画面内容,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接下来,在讲述图书故事时,我们常把重点问题抛给孩子,引起孩子阅读的兴趣。 例如《摇滚青蛙》的故事,首先提问:“你们看见过青蛙吗?见过红、黄、蓝不同颜色青蛙吗?”孩子可能会说:“没有或见过”。这时再问:“可这个故事里的青蛙可是五颜六色呢?”幼儿一听,马上会被这个问题吸引,促使他们积极地探究,以寻求答案。

篇9

【关键词】早期阅读 幼儿 结合 教学

为了让幼儿更好的爱上早期阅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巧妙选择阅读素材

教师要帮助幼儿选择好的阅读材料,形成早期阅读的基础。教师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满足幼儿的生活经验,教育幼儿理解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生活内容,走进幼儿的真实世界,理解和世界有关的人和事等,告诉幼儿故事中的事情可能就是真实的事情,激发幼儿想象与幻想,来增进幼儿的理解能力,激发产生感情的共鸣,产生阅读故事的欲望。同时,我们要让幼儿爱上阅读,让阅读支撑幼儿的生活乐趣,形成幼儿的习惯,并让幼儿受益。然后,教师要选择幽默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情节来引导幼儿热爱阅读。教师可以选择幼儿熟悉的和喜欢的主题,选择丰富的语言,起伏的情节内容,并教育幼儿学会复述故事,尝试编故事。教师要选择最能够激发幼儿的生活情趣的内容,选择最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来引导幼儿热爱反复阅读,在阅读中提升境界,增强阅读能力。

二、巧妙运用教学策略

1.图文结合,引导幼儿热爱阅读。教师要引导幼儿热爱早期阅读,重视循序渐进、从浅到深的阅读规律。教师可以从幼儿喜欢读美术符号和文字符号入手,选择对应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单面的或者单幅的画面的图画,通过色彩鲜艳的内容,形象可爱的图象,生动活泼的吸引力,展示和图片相关的文字内容,文字说明。教师教育幼儿观察图片,理解画面的内容,运用恰当的故事语言来讲述,教育幼儿掌握故事内容,积极叙说故事,理解图画和文字的密切的联系,并学会教育幼儿能够完整、连贯、规范地讲述故事,表达故事内容。

2.悬念吸引,激发幼儿学会思考。教师可以设置重点问题给幼儿,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的时候,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白雪公主吃了毒苹果后是怎样被救的吗?幼儿会一一举手回答,争着说出问题的答案,教师这样设置问题,并给幼儿故事的悬念,让幼儿积极思考,引导幼儿认真阅读,找寻故事的答案,并努力解决问题,这样通过悬念吸引,就能激发幼儿来学会思考,并能解决问题。

3.游戏趣味,巩固阅读兴趣。教师要引导幼儿认真游戏,引导幼儿通过游戏领会阅读的价值。因为幼儿的阅读活动可以从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开始,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游戏,能创造轻松愉快的娱乐氛围,并能增长幼儿的阅读情趣,这样,创造了多种游戏的情境或者条件,实现阅读活动的趣味化,并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教师提供给幼儿表演的头饰、道具、材料,能增加游戏的趣味性,通过游戏教学能全面激发幼儿的阅读情趣。

4.感悟提升法,积淀阅读素质。教师通过讲故事,形成幼儿的感性认识,积淀幼儿的阅读素质,形成幼儿的表象,并促进幼儿阅读,获得阅读的深刻体验。

三、巧妙奖励,助长幼儿竞争意识

教师要给幼儿奖励,让幼儿爱上早期阅读,赞扬幼儿能形成更好的良性竞争,激发幼儿的上进心,并教育幼儿增长学习的渴望。教师适当、适时的对幼儿进行奖励,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积淀幼儿的阅读素质。在平时,教师可奖给幼儿五角星、贴贴纸、表扬的语言,掌声鼓励,或送给幼儿书籍等,这些都能让幼儿学得更加开心,满足幼儿的学习成就感,让幼儿深爱阅读。

四、重视阅读,滋养幼儿阅读心灵

教师要重视幼儿的早期阅读,营造快乐阅读的氛围,形成早期阅读的持续动力。教师要重视语言训练活动,并贯穿在幼儿的生活中,创造满足幼儿成长的阅读环境,营造阅读氛围。教师给幼儿新鲜的事物,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互动,给幼儿建立照片和文字的幼儿阅读档案,形成幼儿阅读的沙龙,给热爱阅读的幼儿贴上鲜艳的奖励等,这些都会增长幼儿阅读的喜悦感,满足幼儿的阅读成就感。教师给幼儿贴上图文结合的标签,让幼儿学到了知识,更在潜意识里促进了幼儿的阅读感受能力,通过设计礼仪等活动,通过图文结合活动,让幼儿获得更加丰富的阅读感受。

篇10

早期阅读可以帮助幼儿早一些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国际幼儿语言教育研究提倡“完整语言”的教育。这种观点认为,尽管幼儿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但应当为幼儿创造一定的接触读和写的机会。已有研究提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若能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培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研究已经表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阅读经验的儿童入学后会有学习适应上的困难,缺乏阅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差等。因此我们应适时地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使之成为孩子一生取之不尽的财富。

早期阅读是指幼儿园、家庭通过对幼儿提供和视觉刺激有关的材料(图书、图片、录象带、碟片、电视、幻灯、多媒体……)让幼儿接受有关材料的信息,在观察、思考、想象等基础上对材料的内容进行初步理解和语言表达,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倾听成人讲述的一种认识过程。早期阅读又是幼儿期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过程。孩子通过阅读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自由的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

—、为幼儿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

(一)选择材料

适合幼儿的阅读材料一般以图画为主。色彩鲜艳、文字简明、情节简单有趣,而且页数少,书的纸张要厚,易于翻看不易破损。特别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幼儿,阅读材料还应当具有结实、易清洗的特点,如:布书、软塑料书,都是幼儿早期阅读的良好启蒙材料。

(二)选择内容

在内容选择上要让幼儿易看、易懂,有一定的吸引力,内容键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比较贴近生活,有情趣的材料。如年龄较小的幼儿选择《小兔乖乖》、《战胜大灰狼》、《不听话的小鸡》、《狼莉小羊》等等。年龄稍大点的幼儿选择“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让幼儿通过阅读后能有一定的收获,感悟出某种道理,能分辨好、坏,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还可根据材料的情节,适量增加一些新鲜词汇和内容让幼儿边学边理解并能实际运用。这样增添了阅读乐趣,学到了知识,丰富了阅历,扩大了知识面,能将幼儿的情感和感受随着故事内容的变化溶入到阅读材料之中。

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由于幼儿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要给幼儿营造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降低外界和同伴间的干扰,让幼儿处于阅读的情境之中。同时还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如:看书时身体的坐姿,图书的正确摆放,按顺序有耐心地翻阅材料,不要影响别人等等,这些都应在幼儿阅读图书时引起重视。幼儿园各班级和校园内还可以适当布置一些有故事情节,有教育意义的墙饰,让幼儿贴近故事,边欣赏边讲述,或小朋友之间相互讲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家中阅读时家人应降低交谈的声音,降低电视、音响的音量,减少来回走动的次数,避免用食物、玩具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家人也可以在一旁读书看报,营造氛围,解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对好的行为、思路加以鼓励,或者应幼儿的要求加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三、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儿的早期阅读首先是从成人那儿学来的,是从成人开始的,是与成人共同参与的一种游戏形式。所以,为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掌握阅读的技巧,教师应当积极参与他们的阅读活动。当教师将孩子的日光吸引住,或将孩子轻轻搂到身边,打开有趣的图书时,绝大多数孩子乐于阅读,总想探个究竟。图画里有哪些角色?发生了什么故事?教师启发的一些问题会让幼儿产生好奇心,带着思考去看书,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书中的主要角色,记住他们的形象,观察他们的动作,想象在他们在干什么,然后组合成一个故事。看完后最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讲述故事。如此,幼儿虽然一个字都不认识,但由于老师的启发和指导,幼儿都能看出画中的内容,并能根据图画、内容讲述。这样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应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注意引导孩子积极参与,不要让他们成为被动,完全由教师自己讲述。要谆谆善诱、由浅入深、促其思考、发挥想象。可以教师讲一段,幼儿讲一段,还可以引导幼儿根据前面的故事情节续编后面的结局。

早期阅读是幼儿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因为幼儿不认识字,将不识字的幼儿引入文学世界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应当尽可能地采取与幼儿共同阅读的形式达到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目的。

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

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应有所侧重。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以带着他们逐个指认画面中的形象,引导他们注意形象的主要特征。例如:适合小班的故事《公鸡与小鸭》可以指着图画上的小鸭告诉幼儿:“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走来了,你们看它扁扁的嘴巴,毛绒绒的身体多可爱。”然后再问幼儿:“小鸭在那里?它长什么样子?画上还有谁?它长什么样子在逐个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幼儿模仿形象的语气,帮助幼儿理解每幅画的内容,进而了解几幅图的简单情节和人物对话。幼儿在教师的阅读指导下好象自己也处于故事的情节之中,自己就是故事中的某一个角色,通过模仿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