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小结范文
时间:2023-03-25 23:0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小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年的初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终于结束了顺利且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指标。这给我每一位初三老师为之感到兴奋和骄傲,让我都深深地觉得这一年的付出是值得的有价值的甜酸苦辣五味具全,回顾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
下面我就这一年中我整个年级所做的一些工作做简单的小结。初三年级共有学科老师28位,其中高级教师5位,另有十几位富有多年经验的资深教师。可以这么说,师资力量雄厚是人员组成的一大特色。此外,还有8位青年教师,初三工作时间最长的也只不过三年,其中5位青年教师是第一年教初三。这些青年教师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平时工作相当努力、认真,一有不懂的问题就能及时向老教师请教。而老教师总是很热情地、毫无保留地将教学经验传授给他年级组里,老、中、青三代教师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代沟问题,凡事大家都有商有量,互相帮助,其乐融融,因而出现了新尊老,老带新可喜局面。这期间,作为初三年级的一份子,深刻地感到年级是个纪律严明、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优秀集体。接下来我谈谈我一些具体工作和措施。
每位老师心中都很清楚:教初三,初三毕业班工作非比寻常。就意味着要牺牲的个人时间和利益,教初三,就意味着肩头多了一份沉重的责任,因为我要对学生、对家长负责,更要对学校的声誉负责!追求合格率和优良率是一贯的目标,为了表达我决心,初三学年开学伊始,每位任课老师就向校领导递交了教学计划书,每位老师都详细制定了自己的教学计划,列举了需重点帮助的学生的名单,制定了帮教方案。事实上,老师们也确实在这一年里一步一步地、认真地,实现着自己的诺言。开学的第二个星期,就开始实行早自修制度,早晨730分,每班学习最困难的5名学生到图书馆集合,由任课老师进行细致的一对一的辅导,至815分结束,整整一节课的时间。许多任课教师经常匆匆赶到学校,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直奔图书馆。有的还马上接着上第一节课。问到其感受时,老师们回答惊人的一致:这不算什么,只要学生需要,再苦再累也值得。每天中午这段时间,老师们都抢着进教室,大家都想利用这段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几道难题,后来经过统一安排调整,中午1230分各班又开始了午自修。放学后,间提前到1220分,许多老师往往刚上好第四节课,简单地吃好午饭,没来得及好好休息,又得进教室上课了至235分,下午三节课结束,245分至415分是分层教学时间。初三的每一位教师都已经适应了这一新的作息制度,大家认为,中考的延期对我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老师可以有的时间帮助学生复习,可以把问题讲得更深、更细、更透彻,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非典”突如其来,对我班主任工作也是一大考验。往年的填写志愿工作,通过一次次的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让老师和每一位家长密切联系起来,而现在这一切工作只能靠电话联系了
班主任几乎是守着电话过节,五一”期间。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向各位家长讲解填写志愿的要求,并作好参谋。节后,还是有许多家长不明白。学校亲自来访,班主任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在校门口接待,一站就是一、二节课的时间。工作虽然辛苦,但老师们自始至终是那么耐心,细致。毕竟填写志愿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作为班主任都认为应该为学生服务好,负责到底。前面说到初三的老师们大多教学经验丰富,往往个人就能独当一面。但老师们并没有忽视集体的力量,六个备课组每周都准时进行活动,由组内教师轮流主讲,大家学进度、重点、难点。富有经验的老教师还经常指导青年教师教学,即便不是规定的备课时间,办公室老师时常会围坐在一起研究教学,这一情景在初三办公室随时可见。经过备课活动,教师自身的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另外,本学期在全区英语、物理、化学学科竞赛中,年级均有学生获奖,人数之多,为近几年来之最。还向三所重点高中推荐了20位品学兼优的学生,经过统一测试,对方学校对这些学生相当满意,一并录取。之后,年级里就聘请这些同学当小老师,分层教学的时间里,一对一的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取得的良好的效果。以上说的种种,都为我今天取得最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仔细回想总结,工作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和不足。如几位年轻老师在处理班级工作时还缺乏经验和方法,有几位学习极其困难的学生出现了极度厌学的情况,甚至严重违反校纪校规,旷课、逃学、聚众打架斗殴、抽烟等等,更为严重的影响到班级及整个年级的学习风气。这些是今后需要我工作中要改进的学生的思想工作、学习风气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都应该尽早开展,不断一点一滴地做,决不能等到事情发生了才来处理,补救。
希望我对这一年工作的得失小结能给下一届初三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
篇2
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化学新课程,以便在进行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此我们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实验设计、信息技术的使用等方面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
1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的依据。只有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可能设计出合适的教学过程,也才能使教学实践活动更为有效。新课程改变了过去过于重视知识目标的做法,强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绝大多数征文中,老师们均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角度制定课堂教学的目标,这说明老师们的教育观念已发生变化,由培养掌握大量知识的人才转变为培养在知识、能力、方法、态度等方面综合发展的人才。
在评阅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知识目标,大家设计时基本上能做到得心应手,对于知识的各个层次(如知道、了解、理解、掌握等)掌握得也十分恰当。但对于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总体感觉较为空洞,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够紧密。例如,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促使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通过实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等类似的描述多次出现。再如,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多数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教育”等描述。这些目标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放到哪一节课似乎也都说得过去,当然也就无法体现某部分内容的特色。
事实上,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对于知识目标,由于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设计时也比较容易确定。而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则与老师们所采用的教学过程有很大关系。例如,对于同一知识内容,若通过实验活动来实现,就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实验设计能力等;若通过提供资料的形式来实现,其目标也就变成了发展学生分析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先制定初步的教学目标,再根据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对目标进行修正,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目标更为完善,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也是各位老师考虑的重点。在评阅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老师在此部分的设计均体现出一定的新意,有些老师的设计更是别出心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充分体现了老师们的创造能力。综合分析来稿,可以发现大家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如下特点: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大家普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主要体现为学生活动的大量增加,如改演示实验为学生随堂实验、增加学生的讨论活动、增加学生表达的机会等。我们对教学过程设计中师生活动的时间进行了粗略估计,大约有70%左右的时间用于学生活动。
(2)注重科学探究方式的应用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化学新课程的重要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许多老师遵循科学探究的思路,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提出假设,进而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或调查研究方案,在全班讨论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实践,在学生获取相应资料后,再对资料进入深入分析,获得相应结论并进行表达与交流。采用这种过程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还有利发展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3)体现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老师们普遍注重体现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为在帮助学生获取相应知识的同时,介绍该知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促使学生明白化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当然,老师们对于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也十分关注,通过对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材料问题等的介绍,使学生拥有关注自然、关心社会的意识。
(4)突出化学史的作用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老师们普遍认识到化学史在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方法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些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知识时补充与此有关的历史资料,有的老师更是按照化学发展的历史来设计教学过程。例如一位老师在设计苯的教学方案的时候,首先介绍苯是如何发现的,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当时对苯的实验来确定苯的分子式,进而提出关于苯的结构的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凯库勒确定苯分子结构的过程,促使学生认识苯的环状结构。
当然,设计教学过程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当我们关注其中某些方面的同时,有可能会忽略其他同样比较重要的方面。例如,老师们对学生活动的设计高度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教师活动设计的关注,这使得不少设计看起来就像学生活动集锦,从中无法看出教师在这堂课中到底要做些什么。事实上,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也十分关键,尤其是当活动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顺利进行时,老师能否帮助学生走上正确的轨道对于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遗憾的是,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很少看到这些。也就是说,老师们在教学设计中缺少对学生活动可能出现的情况的判断,也缺少对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再如,有些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引入了大量的体现化学与社会联系以及化学史的资料,但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介绍这些资料,很少引导学生去分析,使得这些资料就像课堂教学的“补丁”,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起不到促进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冲淡对主要内容的学习,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需要对影响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作比较全面的思考。我们应突出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的地位,但绝对不能弱化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以及在学生活动出现困难时作出恰当的引导;既要注重精选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又要注意将学习资料有效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使学生既能通过资料认识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又能通过资料来更好地学习科学的知识,获取科学的方法,发展科学的态度。
3 实验设计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化学实验在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们对这句话的认识应该说非常深刻,最主要的体现是在教学设计中实验活动的大量增加,不仅完成教材中所规定的实验,还补充了大量有利于学生知识获取的实验;不仅让学生亲手动手做实验,还通过录像等形式播放在实验室较难实现的实验;不仅有常规实验,还有一些趣味实验。此外,有许多老师在教学设计时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已有实验的缺陷,在明确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进,最终获得满意的实验方案,取得理想的实验结果。例如,有的老师引导学生设计了有效的进行焰色反应的实验装置,也有老师对实验室制取氢氧化亚铁的实验作出了改进。通过改进实验的活动,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实验原理,还可以发展他们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评阅的过程中,我们也对大家在教学设计中使用实验的思路进行了思考。下面分别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
(1)实验是否越多越好
在教学设计中,老师们普遍使用化学实验,在有些设计中化学实验多达十几个。大量实验活动虽然可以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但学生会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进行实验操作以及观察实验,这势必影响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浮于表面,无法深入到本质的层次。因此,我们认为选择实验时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不应简单以增加实验数目为目标,更不应为了增加实验数目而选择许多相似的实验。
(2)随堂实验是否取代演示实验
在绝大多数征文中,老师们均引入学生随堂实验的形式,有些老师在设计思路中明确提出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事实上,在我国的许多地区,根本没有能力大量采用这种实验形式。如果没有能力实现,那么我们的教学设计只能成为一纸空文,失去了它们的应用价值。其实,发展探究能力要求我们按照科学家进行研究的思路设计教学方案,包括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交流讨论等要素。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验证性实验,即使采用随堂实验的形式,同样无益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因此,要发挥实验的作用,关键是将实验设计成探究形式,至于是采用演示实验,还是采用学生实验,则应综合考虑实验的难易程度、实验是否有污染以及实验的条件是否具备等因素。
(3)电脑模拟实验是否应取代演示实验
在老师们的教学设计中,出现了大量的电脑模拟实验,这可能是为了体现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但事实上,即使电脑模拟得再完美,也会给人以虚幻之感,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由于参与程度的下降,学生的兴趣就很难得到激发,实验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我们不提倡用电脑模拟取代演示实验,有些操作难度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实验也可以考虑进行改进。
4 信息技术的应用
从征文来看,几乎所有老师都运用了信息技术,在有些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使用信息技术的频率非常高,甚至有代替其他呈现方式的趋势。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用多媒体模拟微观过程
化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微观世界看不见也摸不着,显得非常抽象,给学生的理解带来极大困难。通过电脑模拟微观过程,将微观过程可视化,将抽象内容形象化,可以极大地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在化学教学中,应该说这是最有意义的一种使用多媒体的方式。
(2)用幻灯片呈现有关资料
在教学设计中,有许多老师将资料用多媒体进行呈现,主要有阅读材料、例题、讨论纲要、习题等。采用这种呈现方式,可以减少老师阅读以及学生记录的时间,从而能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讨论、实验等活动,更有利于突出教学活动的重点。
(3)进行网络教学
有些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引入了网络教学这一模式,即在讲课的过程中,在老师提出相应问题后,学生通过网络查阅相应资料,继而通过讨论解决问题。通过网络教学的最大好处是学生可以及时获取最新资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当然,这样一种教学方式目前还缺乏大规模实施的条件,主要适用于一些与社会关系密切内容的教学。
(4)用幻灯片代替板书
信息技术在前三个方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值得进行推广。但是,对于不少老师在课堂上使用幻灯片呈现板书的做法,我们不太支持。因为板书不仅可以反映课堂教学的重点及核心,可以反映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而且还可以给学生以整体的印象,也有利于进行课堂总结。若用多媒体代替,由于内容分散于各个幻灯片之中,且幻灯片的内容经常变化,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学习内容,出现的结果往往是课堂学习已经结束,但学生却无法回忆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尤其要树立一个观点,那就是信息技术只是促进教学的一种工具,它的使用必须为教学过程服务,必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不可为了体现现代技术的优势而过度使用,更不可完全取代板书、实验等重要呈现方式。
总之,通过组织此次活动,我们发现多数老师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化学实验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对于我们在总结中提到的一些观点,若大家能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给予适当的思考,应该可以使大家的设计更为完善,也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更为有效。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教学》编辑部
篇3
【论文摘要】七年的语文新课改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语文教学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但仍有“任重而道远”的沉重。本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程改革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语文新课程下个阶段一是要坚定“语文课程非改不可”的信念;二是要摒弃“矫枉必须过正”的思维模式的干扰;三是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全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于2001年颁布实施,历经七年了。小学阶段六年一轮的实验已经完成,初中阶段第二轮实验也已结束。按一般教育改革的工作程序,也到了该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阶段了。
这七年,是语文教育观重建的七年,是着重于观念探讨日益向实践层面深人的七年,是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进行反思的七年,是积极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语文教育发展格局的七年。
一、七年语文课程改革:亮点多多,实现了厉史性的跨越
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与颁布,是语文教育新理念的高层次的集中展示,全方位反映新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标准》比照历次《语文教学大纲》及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在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突破。七年语文课改,特点鲜明、亮点多多。概括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1.《语文课程标准》追求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反映了面向21世纪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当代教育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为特征的时代精神。
2.《语文课程标准》“有鲜明的人性化倾向,处处表现出对人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把人从技术主义的侄桔中解放出来。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教师,让师生都能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和语文教育规律去教语文、学语文。”
3.《语文课程标准》继承了优秀的东西,发掘了现代语文教育史中有价值的东西,又吸纳了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做到了继承中有发展,发掘中有创新,吸纳中有整合。
4.《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第一个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凸现了以“语文素养”为利好的价值追求。语文素养作为语文学习的最终指向,其概念提出的本身就是巨大的进步。
5.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声势之大、影响之巨是前所未有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现代语文教育发展了近百年、但长期处于高耗低效而屡遭垢病的背景下展开的。它的目标,是一次整体的改革,是针对语文课程基本范式的改革。对于这样一场全局性、范式层次上的改革,理性的高强度介人,是改革成功的基本保障。”
6.本次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国家采用先在少数地区试验然后逐步推开的办法,这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保证语文课程改革健康、稳妥地向前推进。经过七年的实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在学校、社会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积极的实践。
二、七年语文课程改革:成效显著,语文教育发生巨大变亿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在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七年,课程理念和课堂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都肯定了语文新课程的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语文课改践行七年,一线教师普遍感到“语文教育变新了:新的教材层出不穷,新的理念深人人心,新的学习方式得以落实;语文教学变活了:教学方法活泼了,评价机制灵活了;语文教学变宽了:教学目标增宽了,教学渠道拓宽了。”语文教育专家在谈及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就时认为,至少在四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语文教学从‘真理模式’取向调为‘言语实践’取向;全面引人现代阅读观、写作观和言语交际观;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学习方式重熏陶、感染、体验、感悟等。七年的历程值得回顾,七年的成就值得肯定。
七年来,跟课程改革一起成长的广大教师、教研员经受了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课程意识。他们用生动的课程范式诊释了新的课程理念,演绎了新的课程文化,营造了课改的氛围,活跃了教研空气,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
七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现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儿童“六大解放”在课改实践中得到了初步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又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就能够在自主活动中释放。
七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推行,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或正在明显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走向语文学习的前台。
七年来,《语文课程标准》催生了十余套国标语文教材。新课标实施以来,我国的语文教材的整体格局和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文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吸引了很多关心、热爱语文教育的专家和一线教师参与其中,为教材建设献计献策。
七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人,众多研究者聚焦科学发展观如何融人语文教学,展开了积极的探讨。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在较深的层面上探寻和剖析语文教学诸多方面的问题,运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加以诊释,寻找改革的途径,初步构建了和谐框架。
七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研工作者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改创新教育要求的语文教学新模式,单一的课堂教学开始“裂变”,演绎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如“学教式教学模式”、“活动教学模式”、“非预设性模式”、“生成模式”、“非指示性模式”等。
七年来,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培育了一大批教坛新锐,涌现出一大批颇具影响力的教学流派:有王粗舟的“诗意语文”、孙双金的“情智语文”、刘云生的“心根语文”、李卫东的“感悟语文”、孙建锋的“享受语文”、陈建先的“本位语文”、吉春亚的“爱在语文”。他们凭借对语文教育的睿智,大胆开展语文教学实验,摸索了一套套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具有个性特色的先锋理念和创新设计,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七年来,随着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深人发展,语文教育观在各种精神教育、课程理念和教学智慧的碰撞与融合中不断得到新建构。有钱理群的“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观、王富仁的“大语文论”与“小语文论”、童庆炳的“语文教学认识论与存在论”、潘新和的“语文教育:走向表现与存在”、韩军的“重建与反思:新语文教育论”等,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揭示了语文教育观的多层建构。这些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成功经验,具有学术价值,整合升华为理论,将能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七年来,语文教育领域各种问题的争鸣为语文课程建设提供民主参与的平台,不断推动语文学科建设向公开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当语文教学改革进人一个新阶段,无疑对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要重新审视,免不了产生思想碰撞、观点交锋,学术争鸣成了语文教学中一道新的景观。众多语文专业报刊相继推出“争鸣”专栏,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和广泛参与。
七年课改历程,实现了时代的新跨越。语文课程改革之所以取得成绩,一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反映了教师的实践智慧。
三、七年语文谋程改革:步及维艰,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
总结七年来语文课程改革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程改革中同样存在不少问题。这七年是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困难更大、矛盾更多、瓶颈制约更突出的时期。不少语文教师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理念,无所适从。在课程改革中由于认识上、实践中存在着片面性和绝对化,课堂教学一度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近年来频频见诸语文报刊的是反映语文教学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的种种误区,被谈论得较多的有十种倾向应引起人们的关注:虚假自主、无效合作、孤立文本、随意探究、曲解对话、讨论泛化、滥用媒体、追求前卫、盲目综合、弱化基础等。语文教育专家杨再隋对“课改”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用“虚、闹、杂、碎、偏”五个字作了概括。
语文教育工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审视和分析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倾向。有论者从深层次来揭示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几种倾向:“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多媒体化”。有论者指出在新课标实施中有许多伪善、虚化的现象,最突出的是“非语文”现象充斥着课堂,语文逐渐地空泛和虚化。表现为:为信息技术所累的“非语文”现象;学科整合荫庇下的“非语文”现象;“讨好”学生和“观众”的“非语文”现象。有论者概括了新课标语境下的强势话语对“真理”遮蔽的三个方面:泛人文强势话语下的工具性遮蔽;泛多元评价话语下的常识遮蔽;泛合作强势话语下的前提遮蔽。有论者提出,课改中语文教学出现的新问题还表现在:课堂“讲”“读”的“变味”;合作学习的“变形”;探究学习的“变僵”;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变量”。还有论者指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现象,使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出现了新的歧路。过分强调“合作探究”,忽视实际效果;过分注重“学科整合”,迷失“语文本质”;过分突出“主体地位”,削弱“主导作用”;过分推崇“赏识评价”,缺乏“真情实感”。
七年来的语文课程改革,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课程改革的不良因素究竟有哪些,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从各个角度和不同层面进行探寻。归纳起来有下面几方面原因: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存在诸多落差;实施者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缺失辩证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是发展着的,又是不完善的;对“语文素养”内涵的过分演绎使语文教学承载了不应承载的重任;社会上出现的虚假浮躁之风影响了语文教学领域;不恰当的评价已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强化了横向的借鉴,弱化了纵向的继承;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和专业知识难以适应课改的要求。
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李海林撰文认为,“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是方向性的问题,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从语文课程改革整体来看,从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这样的角度来看,目前语文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本体论’层次的问题,即‘课程内容’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实施需要时间来磨合,正如李海林所说:“语文课程改革总的态势是‘软着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错误的理念、方案和技术操作上的失误不断暴露,不断得到纠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语文课程改革问题的揭示、质疑和反省,是语文课程改革向前推进的必要条件。”
四、七年语丈课程改革:任重道远,课改的信念不可动摇
语文课程改革七年的历程,我们已经有了前进的坚实基础,面临着难得的机遇。面向未来,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会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语文课程改革下一步怎么走”受到语文界业内人士普遍关注,语文教育专家、教研人员以及一线教师紧紧围绕这一个统领全局的大问题发表见解。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要坚定“语文课程非改不可”的信念。七年的语文课程改革步履维艰,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不能动摇“语文课程非改不可”的信念,正如巢宗棋教授说得对:“当前的语文教育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转型的道路是漫长的,也许充满了曲折和风险,因为语文教育问题原本复杂,而我们原有的教育基础又十分薄弱。在这转型期中,问题也许会层出不穷。然而社会的转型、语文教育的转型,是必然的趋势,因此顺势而改革的决心,不可动摇。”
有论者指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处在一个十分关键时期,坚定课改信念,应着力排除两种干扰。一是排除对课程改革存有抵触心理、畏难心理、观望心理的干扰。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以来,在语文课程改革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语文界滋生了某些值得关注的否定改革的思潮。有人觉得课改改错了,到现在问题百出,有些偏激者甚至对改革叫停。目前有一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那就是人们在反思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新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表示怀疑,产生动摇,有的甚至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想要回到老路上去。”有论者指出,目前这种回潮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普遍,给一线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二是摒弃“矫枉必须过正”的思维模式的干扰。在语文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不少语文教师面对课改新理念领会不深,理解不透,产生了诸多的困惑和迷惘,未能从“矫枉必须过正”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比如一强调弘扬人文性,便松开了语文的擅绳;一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便忘了教师自身作用的确立和发挥;一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便忽略文本的价值取向;一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便出现教学内容的泛化。若以这样的思维方式,将很难避免语文教育思路的大幅摇摆。有专家指出,“矫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欲速则不达。应该多次‘矫’,不断‘矫’,一次‘矫’一点,慢慢接近‘正’。这样才能避免大幅震荡。”还有论者提出,中小学语文课改要从长计议,“语文课改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搞颠覆式革命,不能离开国情,也不能丢弃以往的经验和好的传统。”
2要正确应对一系列“两难”的挑战。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正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在课改实践中,既要重视基础工具性,又要对人文性给予更多的关怀;既要让学生自由释放个人阅读文本的体验,又要尊重文本的特定的指向性;既要强化横向的借鉴,又要注重纵向的继承;既要学习外国的教学理论,又要以“我”为根,以汉字、汉语特点为根基;既要倡导创新精神,又要注重扎实严谨作风的养成;既要强调阅读的拓展性,又要注重文本语言的解读;既要重视探究性学习,又要重视打好语文基础;既要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预设,又要关注动态生成;既要加强合作精神的培育,又要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造就;既要“教教材”,又要“用教材教”,等等。可以肯定,这些“两难问题”,如果处理得好,语文课程改革就能比较顺利地向前发展;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延缓课程改革的进程。
3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全局。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复杂关系,我们要以系统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全局。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和谐的语文教育格局:坚持“工具性”、“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相互渗透;坚持“三维目标”整体推进;坚持“标准”与“多元”融于一体;坚持“主体”与“主导”互动互补;坚持“实”与“活”有机结合。追求平衡、和谐发展,向语文教育的本质回归,这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篇4
由于计划制定切合实际,指导性强,保证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促进了校本课程全面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注重课堂教学研究,探究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1、立足课堂,加强校本课程教法研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积累古典文化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古诗文积累的方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还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积累。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就总结出了“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吟诗句,背诗文”的古诗教学四步法。
2、关注方法,加强古诗诵读指导。
掌握良好的诵读方法对学生学好古诗文有很大帮助。本学期中心小学教师就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总结出了“知诗人——解诗意——体诗情”的古诗词学习三步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是联系扩充法。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进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三是想象入境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内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1、古诗卡学习达级活动。
以古诗卡中的古诗词为基点辐射,连带出其他相关的古诗来学习。采用自由背诵,注意等级差异。在古诗词背诵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潜力,积极背诵古诗词。每背过八首古诗词,便可获得相应等级的称号,依次为诗客、诗侠、诗仙、诗神、诗圣,学生们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热情参与。家长们也热情配合,学习气氛高涨。有的学生甚至背过了《明日歌》《琵琶行》等难度大的诗词。
2、组织诗朗诵会。根据各年级所学内容,从所学古诗词中精选20首,让各班选出代表参加比赛,通过配乐朗诵,背诵,表演等活动形式,评选出优胜小组和背诵大王。这些活动开展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诵读热情,学习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于必背的篇目教师们能做到严格把关,确保质量。每一首古诗词的通过,教师们都经过学生自背、家长检查、学习小组检查、课堂抽查的方法,确保背诵质量。
(三)完善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为常规教学提供了文本保证。
实验教材的修订与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是实施校本课程常规教学的基本前提和文本保证。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教学,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古文化底蕴,推进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我校加强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和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修订和编写工作力度。
1、按计划完成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修订工作。本着确保实验教材质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各年级段文化知识层面,适应教学需要的原则,本学期我们对20*年编写的校本课程实验教材《中华古诗文经典读本》进行了全面修改和全新改版。即对原教材进行了必要的删减和增补,将难度过大的和不适于小学生的部分篇目进行了替换,将原教材的四册改编为现在的六册,即每个年级一册(上写学期合订本)。
2、如期完成了配套教学用书的编写工作。为了解决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疑难与困惑,20*年9月,我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指定专职人员编写配套教学用书。经过不懈努力,截至本学期,历时两个半学期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至六年级全套十二册约五十万字的教师教学用书初稿的编写工作。尽管还很粗糙,还有很多尚需进一步斟酌和完善之处,但我们还是迈出了这既艰难又可喜的第一步。
二、教学计划的精心编制,促进了校本课程的有序运行。
1、继续完善文本教材的修订与编写工作。
首先要抓紧一切时间尽快完成校本教材教师用书的编写印刷工作,为任课教师提供坚实可靠的教学文本保障。
其次要抓紧时间,创造条件,对主教材进行重新修订。
2、、中心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工作的全面管理。
首先要定期组织课程实施专题工作会议。
其二要组织必要的教师教材教法专题培训。
其三要定期深入基层学校对全体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业务调研和技术指导。
3、各基层学校学校期初要编写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末要做好专项教学工作总结。
4、各基层学校要组织任课教师学期初要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学期末要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要求撰写一定量的专题经验总结、案例或论文。
5、任课教师要认真规范地编写教学预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校本课程教学,一是要背诵,二是要熟练地朗读,即容易背诵的背诵,不容易背诵的要熟练朗读。中心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将定期深入各校检查验收。
6、各基层学校要把本项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纳入教学议事日程,扎扎实实,加强课程管理与教学指导。
三、困惑与设想
(一)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仍难免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与困惑。
1、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现象。如校本课程究竟与国家课程在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思路上有什么异同,校本课程究竟要讲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状态。
2、教材问题。现在,学生手里没有教科书,原因是资金问题,学校承担不起,又不能向学生收费。
(二)下步设想。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评价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5—0073—04
一、引言
近30多年来,教育教学效能研究受到很多学者的重视。研究者们试图解释:为什么有的学校、有的教师是高效能的?怎样才能成为高效能的学校和高效能的教师?前者涉及教育教学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后者涉及教师教育教学效能改进策略的研究。课程教育教学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活动,探讨课程教育教学效能对提高和改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功能,但如何认识和评价其教育教学效能却常常出现不同的声音。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效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借鉴有关教育教学效能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建构一个“过程一结果”模型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效能进行评价。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虽然学者们都基本上认同效能的基本含义是指效果和有效性,但在高等教育领域,对如何界定教育教学效能的内涵,大家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从研究文献看,有的学者强调教学过程是否有效,有的学者强调教学结果。从过程角度理解教育教学的效能,往往强调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时是否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是否具有恰当的教学行为,能否有效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等,涉及的内容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态度与热情、教学组织、内容选择、讲授方式方法、对师生关系的处理、教学评价、学习环境建构等。例如,Ramsden认为,有明确的目的和标准、合适的课业负担、评价适当、能够强调学生的独立自主性等的教学就是好的教学。Marsh认为,可以从学习的价值、能否激发学习热情、组织清晰性、小组互动、师生关系、知识的广度、评价方式、课业负担与难度等角度来评价高校教学是否有效。从结果的视角理解教育教学效能,则认为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即为高效能的教学,因此用“学生成长”这种结果性的指标来衡量教育教学的效能,采用的测量指标涉及学生的认知(如考试成绩)、情感(如满意感、价值感)和精神活动等不同方面。
我们认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的评价,既不能单纯强调过程因素,也不能单纯强调结果因素,应该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加以评价。在对教育教学效能研究文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特殊性,本研究从过程效能和结果效能两个方面设计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具体的测量指标示例,如表l所示。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效度与信度检验
为了检验上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效度和信度,我们在陕西省16所高校(其中,“985”工程院校3所,“211”工程院校3所,一般院校10所)对接受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三、四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98份,其中有效问卷792份,有效回收率是99%。调查的学生中,有男生452名(占57.1%),女生334名(占42.2%),缺失资料者6名;三年级学生402名(占50.8%),四年级学生384名(占48.9%),缺失资料者6名;从专业分布看,经济类专业学生34名(占4.3%),法学类专业学生55名(占6.9%),文学类专业学生107名(占13.5%),历史类专业学生18名(占2.3%),理工类专业学生332名(占41.9%),医学类专业学生51名(占6.4%),管理类专业学生195名(占24.6%)。
根据对学生的调查数据,本研究采用AMOS17.0对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效度进行了分析;采用SPSS17.0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进行了分析。
表2列出了采用AMOS17.0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从表2有关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数(包括卡方自由度比[x2/df]、RMSEA、CFI、RFI、IFI、TLI等)看,从过程(教师素质、教学组织、环境营造)和结果(学习结果)两个方面建构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数均达到了相应的标准,各个观测变量与其潜变量的回归系数介于0.59—0.88之间,说明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进行评价在结构上是有效的。
为了检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本研究应用SPSS17.0中的Crobach’sα系数检验了表l所示各个维度所包含的测量指标的内部一致性。分析表明,各维度的α系数介于0.747—0.901之间,说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较高。
效度、信度分析结果表明,用表1所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来测量其教育教学效能是科学、合理、可信的,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评价的一个有效工具。
四、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的评价结果分析
表3列出了学生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的评价结果(在调查中,学生对表1所列各项测量指标的赞同程度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共分为5个等级,并分别赋值1到5分,得分越高,表示越赞同表1所示各测量指标的陈述)。从表3可见,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的评价处于中等水平,这说明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仅仅处于基本认可的水平。
为了进一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中过程因素与结果因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进行了相应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图1列出了分析的结果(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数为:x2/df=0.002,RMSEA=0.000,CFI=1.000,RFI=1.000,NFI=1.000,TLI=1.002)。分析表明:教师素质不仅对学生学习结果有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对教学组织的影响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师素质对环境营造则没有显著的影响;教学组织对学生学习结果有直接影响,同时还通过对环境营造的影响而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环境营造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有直接的影响。这一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的两个组成部分,即过程因素和结果因素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五、小结与讨论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效能可以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进行评价。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效能既不能单纯从过程的视角进行评价,也不能单纯从结果的视角进行评价,而应该整合过程因素和结果因素进行评价。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本研究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设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合理、可信的,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评价的一个有效工具。
篇6
**小学自建校以来
,
尤为重视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学校和教师的目标追求。在我校大体育体系中,把体育素质的训练,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把握住提高学生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
我校把体育课程划分为四大专业体系的训练:形体礼仪课程、网球课程、足球课程、以及常规体育课程,形体礼仪课程的设立:突出以生为本,学科整合,以勤引导、妙安排、建课模、创平台为原则,从“美”的角度发展南湖学生的健康体魄,塑造健美匀称的体形,发挥思维创造力、提高肢体表现力、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与优良品格等综合素养,结合三维一体的课堂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行为兴趣,起到心智传达的作用,使每一个南湖少年内涵与外在气质得到同步发展。为体育增加审美的力量。多元化、专业的教学有效的吸引学生,
进一步全面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扩大优质体育活动项目教育总量,达到一种资源交流、共享。
现阶段我校常态化体育项目
,
如:足球、篮球、跆拳道、啦啦操、田径等项目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
为丰富校园文化,打造一个全新的素质教育
,
我校创立了体育特色项目的五大品牌,网球”网球””冰球””击剑””游泳””足球
”既锻炼孩子的身体,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训练孩子的持久力,韧性和坚持的意志品质,赋予孩子创造力.
从多角度去认识世界,得到全面发展.
篇7
1、发挥学校德育的主体作用。继续完善德育制度管理机制,以严格的制度进行常规管理和教育。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健康发展。
2、加强了班主任素质的培训。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担负着为祖国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而班主任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班级工作的成效,学校德育工作能否顺利有序的开展,所以班主任必须具备胜任本职工作所必须的品德、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的条件和素质。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对全校的班主任进行一次短期的培训,强调了班主任开学的班级常规工作、班主任的职责、家访的艺术等方面的培训,让班主任明确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向和具体措施。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通过班主任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一个月的德育教育工作,并指出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根据班级中出现的问题,让班级管理优秀的班主任谈班级管理方法,给全校各班主任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各班的管理水平。
3、进一步加强德育常规工作的管理,加强检查力度。
(1)、加强值周工作管理。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带班领导宏观调控;值周教师与学生检查评比;安全卫士协助管理。严格执行值周工作的各项制度,继续实施日查、周评、月累、学期末总评的管理方法,认真做好每周“文明红旗班”的评比。
(2)、严格规范升旗仪式,(升起班学生必须统一着装,提前准备好国旗下演讲稿)进行富有成效的国旗下教育活动,根据每周安排及节厉或节日庆祝活动,用学生自己身边的典型进行教育,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3)、继续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教水平。本学年,将继续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各班通过召开家长会(要求每学期每班召开一次以上)、对家长辅导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要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做好评选“好家长”活动。与学校教育形成良好的合力。
(4)、拟定开展“警校共建”活动。本学期与甸子镇派出所有关人员协商,聘请交警来我校讲课,提升师生的法律意识。
(5)、继续抓好就餐生“文明餐桌”评选活动,做到日检、周汇、月评奖。
4、落实教育局“四位双主体”有措施。按着要求,我校将“四位双主体”内容分两块(班主任、科任)进行有机组合,把班主任手册、班队会、家访、少先队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有关理论等形成集子,从多角度、多侧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形成特色。
5、对《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强化学习并测试。
6、开展了“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九月观看了启动仪式,各班召开了主题班会等。
7、各班“德育导师”常抓不懈,任课教师都有培养学生记录。
8、各班均召开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主题教育活动。
9、本学期,德育处继续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强化训练,,以“四个一”的养成教育为德育切入口,强调四个狠抓:一抓活动、促养成(通过思品、德育课抓明礼导行;学科教育抓美育熏陶;班队活动抓养成训练;榜样示范抓正面引导;校园文化抓环境陶冶;家庭教育抓辅导配合等途径。从明礼入手、典型示范、训练养成、检查督促、评价表彰来提高活动实效)。二抓典型、树榜样(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比如英雄人物事迹,教师的言行示范、文明学生的评选,礼仪规范等)。三抓重点、求突破(主要是规范语言,要求学生讲普通话,正确使用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粗话,规范学生日常课间活动,不在走廊跑跳、喧哗,不骂人、不打架,积极参加各兴趣小组活动。队列、间操、各种集会做到快、静、齐)。四抓检查、求深化(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少先队员评选活动,学校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专项检查评价,每周一评,每月一小结)。围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全体学生中开展“行为养成星级好少年”争章活动。分为“文明礼仪星、遵纪守法星、勤奋学习星、团结互助星、环保卫士星”五星。德育处制订详细的评比要求,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评议,每周评议要有记载,每月汇评一次上墙。评议结果期末上报德育处。学期末,学校将对一学年来获得“五星级好少年”集中进行表彰奖励并颁发奖励卡。将评比结果列入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也做为评选市、县级优秀学生的依据。有突出表现的,由德育处研究决定直接授予星级奖励。
10、继续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知识教育的主题活动,通过办手抄报、出专刊、图片展览、观看教育片、召开主题班队会等形式,把这些知识灌输到孩子们心中,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工作突出六个方面
(一)加强各学科德育渗透,挖掘学科德育点,在授知的同时对学生润物无声。
(二)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保持学生行为习惯良好率为100%。
(三)深化德育课题研究,重视科研过程及资料收集,使课题具有辐射性。
(四)加强安全教育(活动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防触电等),确保学年内无责任事故发生(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加强法制教育,确保在校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五)深化少先队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校内外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各种竞赛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从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学校德育品牌。
篇8
学习领域课程的内涵与特征
长期以来,德国实施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培训与职业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技术工人,“双元制”因此也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但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水平的提高,企业对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和行为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更希望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一进企业就能上岗的传统上岗能力,还须具备能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核心能力”,即专业能力、知识能力和社会能力。传统的“双元制”课程模式,虽然注重实践,但还主要是采用分科课程传授知识,课程的专业性强且课程相对封闭,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中逐步增强的、与工作一体化的学习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专业系统性太强,缺乏对职业实践的具体指导意义。二是学科教学内容重复且落后,难以适应科技发展与职业提升的要求。三是过于强调概念,忽视经验性知识而偏重纯理论知识等等。
学习领域一词,是两个德文词Lern(学习)与Feld(田地、场地,常转译为“领域”)的组合词Lernfeld的意译。学习领域是指由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通过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三个要素予以界定。学习目标描述是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学习内容即是对所确定的项目或工作任务进行陈述。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具体地讲,学习领域课程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是学习领域课程以“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教学目标是培养“广泛的、职业的、社会的和个性的活动能力”,使学生具有建构或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
二是课程内容开放化。学习领域课程一改“教师中心”“以教为主”“唯课本为圣经”的传统,强调教材是一套“学习材料”,一系列学习领域,也就是一个课程包,以使学生能自主的学习。
三是课程结构模块化。强调将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紧密结合起来,一切均围绕实际工作过程来设置课程内容。
四是教学方法更趋灵活。教师在教学上有更多的自,便于根据自身特点来创设教学特色。
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1.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方法都是建立在职业分析法基础之上的。职业分析法是对一个工种或专业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并将该工种、专业所要求的操作技能、技术知识、操作频率、操作顺序、工作态度等内容一一开列出来,变成任务目录,这些工作的总过程,便是职业分析。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基础是职业工作过程,由与该专业相关的职业活动体系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导出全部职业行动领域,再由行动领域导出学习领域,并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其具体化,可以简述为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更具体的来看,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可分为八个基本步骤:第一步分析职业工作过程;第二步了解职业教育条件;第三步确定职业行动领域;第四步描述职业行动领域;第五步评价选择行动领域;第六步转换配置学习领域;第七步扩展描述学习领域;第八步扩展表述学习情境。因此,过去通过学科体系的分科课程传授的知识,在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中则是通过具体的学习领域转换为学习情境,即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教学、一体化教学等方式实现的。从中可以看出,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传统学科体系课程模式的解构和行动体系课程模式重构的过程。
2.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
课程实施是将新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具体过程,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验证阶段。以学习领域为核心的课程实施,无论是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采用,还是对学校教师及企业的软硬件都有很高的要求。时间安排不应以一节课为限,而要以天为计算单位。授课地点要以实验、实训为主,教室为辅。教学方法应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方式进行。
总的来说,学习领域课程改革是一场革命,要有新的教学目标、新的课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新的教材。
(1)确定新教学方案中教学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工作过程导向;独立的和自我定向的学习;职业的活动能力和自我塑造能力的加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习。
(2)课程安排。传统的教学内容往往是一堆枯燥的概念、名词,而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与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行动化的学习任务。因此,根据项目或任务的要求,须将多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3)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普通课堂是学生台下排排座,教师台上背教案,教师“灌”得辛苦,学生听得肤浅。而在“学习领域”的课堂上,学生根据任务分成一个个小组,在体现职业环境的教学氛围中,围绕行动化的学习任务,教师做示范,学生边讨论,边动手,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在“所学”与“所用”之间建立了一个近乎“零距离”的通道。
(4)课时安排。“学习领域”课程要求有新的教材。领域导向往往是项目或任务导向,课时安排也会不同,以前是45分钟,现在可能要数小时甚至数天。
学习领域课程的优势
1.学习领域课程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探索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彻底突破了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将理论学习内容与实践学习内容通过项目或者工作任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克服了传统“双元制”中职业学校教学与企业的职业培训相脱离的弊端,使职业学校更加贴近生产实践。在实施学习领域的过程中,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手脑并用,充分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水平。发展心理学的最新研究也表明:当知识相互联结时、当知识存在于情景中时、当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时、个体的学习效果才是最好的。
2.学习领域课程以“行动导向”为教学原则,开拓了培养学生能力的新途径
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以行动为导向,因为只有在行动中,在工作过程中学生才能有效地获取工作过程知识。“行动导向”教学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与策略,是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所构成的。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学校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经历从确定任务――制订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整个工作过程,从而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责任心等。这些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对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
3.学习领域课程有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从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上看,一方面,教师必须深入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和过程,了解企业的需求,这样教师才能从整体联系的视角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职业工作任务作为学习领域,也才能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发现具有教育意义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由于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不再是按照学科的方式进行设课,而是以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来建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通过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只具有专业理论知识,而不熟悉职业实践知识已经很难胜任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企业见习、实习等途径了解企业,积累工作经验。
从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来看,实施学习领域的过程也是“双师型”教师培养及成长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熟悉企业的工作情况,还要付出很大努力去学习整合更广的专业知识,这是自身学习成长的一部分。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通过协同劳动、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理论教师锻炼了技能,实训教师提高了专业理论水平。
综上所述,学习领域课程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行动导向”为原则实施教学,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于企业、行业发展的本质内涵。因此,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理念,对于探索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高职课程设置体系,对于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特征与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3 (1):26-31.
[2]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9
现象一:放任自主实践.落空参与
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体验音乐的内在美,这是音乐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用到这种方法。但是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听音乐进教室”,好多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几年来从没有变化过。这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体验,而是图热闹了。又如:有的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合作、音乐实践学习(或表演)这一形式,对实践的目的、时机以及过程都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分组讨论。一时间,学生嘻嘻哈哈,满教室闹成一片。这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讨论。
还有许多教师喜欢在学生唱歌、表演的过程中让学生用手击拍,如: 可以认为,这种拍击方法学生根本不用动脑,只要稍有节奏感就能拍出。像这样不用动脑的参与。对于培养学生的乐感,发挥学生的音乐创新思维毫无意义。 但如果教师把节奏设计成这样: 虽然只是简单的变化,但是学生若注意力不集中就很难拍对了。 现象二:评价失真.过度赏识 教学中为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许多教师在孩子们五花八门的答案出现后,为了体现新理念,一概表扬你回答得“真棒”、“真好”。生怕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而并没有细细考虑学生的回答中是否出现有悖常规的问题。如:学生回答了―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总称赞道:“很不错,掌声鼓励。”学生随之“啪啦啪啦”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学生也回答了一个问题,又在一片“太好了,真了不起”中得到了同样的“殊荣”。特别是在学生对歌曲的演唱中,不仅其节奏、旋律把握得不够准确,还出现了跑调的现象,而且也没有融人自己的情感,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竟然还是“唱得真棒!”。像这样的评价往往没有深入其根本,而导致过多的表面化。
在观摩课中,经常看到有教师准备一些小糖果或小礼品,用于课堂上奖励学生。试问:教师是不是每节课都有这样的精力和物力来准备这些奖品?如果是为了应付听课,这样的演示有没有实际的价值?学生们究竟是为了什么参与到音乐课堂活动中的?这种奖励方式在潜意识地培养他们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教育真的能物化吗?
现象三:盲目追求综合,舍本逐末
有的课让人感觉闹得异常:学生手里拿着打击乐器,脚底下踏着行进的步子,一会儿手舞足蹈,一会儿敲敲打打,一会儿又跟着音乐打节奏,一会儿和着音乐做舞蹈动作,这些活动已把时间打发得所剩无几,再一看学生们,闹腾的满脸是汗,好不热闹。音乐课成了活动课!
曾听过这样两节课,旨在通过音乐欣赏,体会音的强弱、快慢对比。一节是《海》,教师让孩子们拿出彩色笔,边听边在纸上画海底世界,而对于音乐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教师匆匆带过,一味地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有哪些海底生物,还要进行作品展示。顿时学生忙开了!各种热带鱼、海星、贝壳、珊瑚、海草映人眼帘……简直成了美术课!另一节课是《鸭子拌嘴》,授课教师从音乐欣赏入课,一堂课下来一共听了5遍音乐,应该说课堂容量是相当大的,但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也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入手,体会作品的音乐魅力,而重视的是“从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你能讲一下音乐里的故事吗?”……
从这些课例,我们不难发现,授课教师的本意是想把新的教育理念带进自己的课堂,但是迷失了方向。让人不禁产生疑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就是让学生们来热闹一下?就是这样进行音乐实践、综合吗?其实,这是走入了音乐教学改革新理念的误区――改变或削弱了“音乐为本”的学科性质。音乐教学的“中心”还是要把握音乐的“本质”音乐的“魂”,即音乐的要素,如果抛却音乐的本质不谈,而单单强调音乐的趣味性、娱乐性,把这些音乐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拿来当正餐送给我们的学生,那么何谈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何谈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呢?
现象四:忽视基础教学.浅层美育
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是形成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音乐艺术不可缺少的学习工具。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知识作为隐线,把包括歌曲、发声、基础知识、综合训练和欣赏等内容整合在一个单元里。在学生的眼里少了那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但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把知识作为明线,还要以音乐知识、技能作为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设计,围绕这一明线去设计音乐游戏等活动,来吸引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并深层挖掘音乐的内涵,达到教学目标。反之,忽视了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学生就会像上幼儿园一样,只是玩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却不牢固,那是经不起考验的。在实验课中能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从以往的过分注重知识技能传授,到现在过度迁就所谓的“快乐”教学,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愉悦。有位老师上《大海的歌》一课,这样开始:小朋友,在今天的音乐课堂上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很好玩儿的地方,想知道是哪儿吗?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播放海浪片段)生答:大海。再问: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动手布置一个海边的场景好吗?(利用上面的道具或自带的东西,然后分组布置海滩、人物等)好―会儿,―个热闹的海边沙滩出现了:捡贝壳的、套着游泳圈的、光着脚的;有的在游泳,有的在晒日光浴,哼着歌曲悠闲自在。一副美丽的画面出现在听课老师的眼前,可时间过了约有半节课,而后才匆匆学唱欣赏……
篇10
每篇课文都配有课后练习,这是苏教版教材编排体例的一大特色。如此统一的编排体现了编者的匠心独运。这些精心设计的练习题蕴涵着编者对文本解读的导引,是对文章重难点的外化的呈现方式。然而在众多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很少见到教者对课后习题的关注,往往将之忽略掉了。那么,如何才能利用好课后练习,彰显它的导引作用,为高效课堂助推呢?
一、课后练习,由表及里的起点
教师们都有一个共识: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基础。预习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除了生字词之外,对课文内容的初步关注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恰当地寻找着眼点呢?课后练习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与导引。例如,苏教版《只拣儿童多处行》课后练习中:“查字典,先弄清两个‘解’字的读音,再理解整个语句的意思。”在预习中,可以布置学生先完成此题,揣摩两个“解”字的不同内涵,从而为课文的理解与赏析做好铺垫。这样具有针对性的课前练习,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预习水平、自学能力,同时也为高效课堂铺设了坚实的起点。
预习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但对教师而言,研究教材的第一步就是备课。因此,在备课中,教师就应该充分考量如何根据课后习题制定可行的教学环节,将问题的解决融入设计环节之中。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神奇的克隆》一文时,课文的内容目标和语用目标都融合在课后的习题2中:“说说克隆这项技术‘神奇’在哪里?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这个问题正是文章的重难点。很显然,作为文章解读的题眼,它的解决也就预示着完成了了解克隆技术以及体会该科普说明文的写作特点这两个教学目标。因此,在确定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设置两个层次的教学:(1)请学生细读课文,圈画出克隆技术神奇在何处,并批注自己的感受。(2)为了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克隆技术,课文的顺序帮了我们很大的忙,请小组讨论交流,课文是用怎样的写作顺序介绍克隆的。这两个教学流程的安排,由表及里,在内化知识的基础上,恰当地向文本体例转移,使学生既习得了知识,又掌握了谋篇技能。
二、课后练习,循序渐进的支点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理解文本必然要遵循“整体感知—精读赏析—积累运用”的过程。从整体感知层面而言,课后练习中也不乏这样的精心设计。例如,苏教版《郑和远航》的课后习题3:“默读课文,根据‘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这个问题将课文清晰地划分为三个部分,既通过标题形式呈现了学习的主脉,同时又隐含了对文章结构的梳理。教学中,让学生带着这三个标题去寻找文中相关的段落进行学习,窥一斑而知全貌,学生学会了方法,对课文内容的复述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运用课后练习引导学生精读赏析,同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苏教版《只拣儿童多处行》的课后习题4:“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的含义,并思考括号里的问题。”这个习题,精当地抓住了课文中最重要的三句话,为学生赏析文字之美提供了很好的提示与视角。例如,针对问题:“理解‘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到文中寻找相关的证据,验证他们自己的理由。在交流讨论中,学生感受到了文章字里行间体现了冰心老人对儿童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同时,这种朴实、亲切的写作笔法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同。这样,在后续的推荐阅读中,学生们就会带着这一好感走进广泛的阅读空间,丰富视阈,提升语文素养。
学以致用,树立语用意识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需要精心预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习得创作方法,为学生的习作搭建框架素材。仍以《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例,课后习题5提出:“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儿童,为什么作者又用了许多笔墨写花儿?”通过研读,学生明白了“借花喻人”的行文方法。顺应着这一写作方法,教师可以再衍生出一个小练笔:“请你尝试着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一个人。”从而为学生所学找准着陆点。
三、课后练习,有效拓展的亮点
课本不过是个例子。与文本相关联的素材领域是广泛的,教师可以从课后练习入手,引导学生拓展知识领域,丰富阅读积累。如《神奇的克隆》一文,课后练习3中提出:“关于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于人类’,你还了解哪些?”从学生搜集的资料以及分享的情况来看,他们收获颇丰。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课文是有限的,而阅读是无限的,带领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将其引领到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去,保持其长久的阅读兴趣与期待。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为例,课后练习中提出:“你还知道哪些《水浒传》中的故事?与大家交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倡导读整本书”。这些课后练习的设置,无疑是为学生的广泛阅读打开了一扇窗。小文章有大世界,我们不仅要带领学生涵泳文字之妙,得言之法,更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法其言,得其妙”,真正做个好读、乐读之人。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