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翻译范文

时间:2023-03-25 21:2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游褒禅山记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游褒禅山记翻译

篇1

1、游褒禅山记第三自然段原文: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2、翻译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2)“胜”:①尽。“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④胜利,。“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全班齐读课文。

篇3

一、连词

1.表示并列或同时,用在两个形容词中间可以翻译为“而且”、“又……又……”,用在两个动词之间可以翻译为“而且”、“一边……一边……”。例如: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2.表示递进,一般连接分句与分句,可以翻译为“而且”、“况且”、“并且”。例如: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②公语之故,且告之悔也。(《左传・段于鄢》)

3.表示让步,可以翻译为“况且”、“尚且”、“再说”。例如: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②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司马迁《报任安书》)

4.表示转折,可以翻译为“但是”、“然而”。例如:

①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史记・鸿门宴》)

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二、副词

1.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在不久以后发生,用在动词之前,可以翻译为“将”、“将要”。例如:

①有怠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尽。”(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2.表示数目接近,用在数词之前,可以翻译为“将近”。例如: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愚公移山》)

②兼二周之地,举韩氏,取其地,且天下之半。(《战国策・齐策三》)

3.表示动作行为的暂时,用在动词之前,可以翻译为“姑且”、“暂且”。例如:

①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怒吟留别》)

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牛刀小试】

说说下列句中“且”字的用法。

1.驴一呜,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柳宗元《黔之驴》)

2.后燕王卢绾复反,率其党且万人降匈奴。(《汉书・匈奴传》)

3.人且饥死,而必得谷。(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且置是事,略叙近怀。(白居易《与微之书》)

5.既老而衰且病。(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6.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张溥《五人墓碑记》)

7.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8.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篇4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的应试策略

文言文堪称当代学生学习语文的头等难题,而高考试题中这部分最难的就是文言句子翻译题。文言句子翻译题是按“点”给分,在做题时考生一定要本着一个“细”字认真答题。1.把句子放到原文中了解大意,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语。2.看看句子有无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如果有,按还原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后的意义用法翻译。3.逐字翻译句子,句中不理解的词语要根据上下文,借助已有的词汇储备为该词选一个恰当的解释。以2009年全国高考II卷的文言文阅读翻译题为例.

(1)“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此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句中要注意的词是“施”、“颠沛”、“乃”、“立”。首先,把整句话放到原文中了解其大意;其次,发现此句无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第三,逐字翻译全句,“施”可译为“施舍”,“立”可译为“建立”、“树立”等,再根据语言习惯,确定为“建起(小桥)”,虚词“乃”套用它常见的两种用法:一是表转折,译为“竟然”;二是表承接,一般译为“于是”、“就”,这里应该是表承接关系。则全句译为:自认为不能广泛施舍,致使这人跌倒,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

(2)“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句中要注意的词是“其”、“耋齿”、“比室”。“其”是指代自己的用法,在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文中学过“而予亦悔其随之”。“耋齿”则可以联想“耄耋老人”一词,可以判定此处意思为“老人”。古人习惯用“发”、“齿”一类的词表示年龄,比如《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祭十二郎文》中的“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比室”的“比”在《促织》一文中学过“纳比笼中”,意思是“并在一起”,还有“比肩接踵”、“天涯若比邻”等,那么“比室”就是“在一起的人家”。则全句译为:如果因为我又穷又老的话,老人很多,家家户户经常贫困,不止是我一人而已。

二、古诗词鉴赏题的应试策略下面笔者谈谈古诗词鉴赏题的选材规律和应试策略。

(一)选材规律1.体裁以诗词为主,兼有元曲。2.朝代多以唐宋为主。3.大多为名家的非名作或非名家的名作。

(二)鉴赏步骤第一步,“五读”。“五读”要读细读准。

1.读诗歌题目。仅仅是题目就能提供给考生很多重要信息,如诗歌类别、主要内容、诗人的思想感情等。2009年的考题《军城早秋》,从题目上可以得到两个信息:时间和地点。地点表明了作者诗情所起———“军城”,要写军旅生活;而“早秋”一词与下文的“秋风”照应,反映秋高马肥季节边关的紧张意味。由此考生能够初步判断本诗的题材和主要内容,进而确定该诗的题材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读作者。熟悉作者可以帮助我们大致了解诗词的语言风格及创作背景。

3.读诗前小序和诗后注释。2009年全国I卷中《次石湖书扇韵》一题对石湖、姜夔的注释不但让考生了解了该诗的创作背景,还让考生大致了解到诗歌中的人物范成大归隐的思想倾向。

篇5

论文摘要:中学文言文教学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文言文教学中通常的一个弊病便是逐字逐句地翻译,以致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浓。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展开论述,具体阐述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中国古代的文化,如一坛埋藏己久的美酒,越品越醇,那弥漫身心的芳香,仿佛能浸渍人的气质修养,让人生出“乐不思蜀”的感觉。然而现在的中学生却对古代文化了解大有偏颇,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的欣赏者较多;而那些成篇成集的文言文,“畏惧者’,倒也不乏其人,且不说那“晦涩”难懂的字词句式,就是那思想意识、风俗习惯也自然而然地平添了一层时代的隔膜。学生在上小学时读些简单的文言文还勉强凑合,可到了中学,文言文的篇幅、章法等要求不断增加,就难以招架了。有的学生一捧起文言文,就感到头痛,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需要,勉强记些相关内容。若真要论及其含义与章法,一知半解或干脆不懂的人便多了。对于这一现象,许多语文教师在积极探索,努力寻找传道、授业、解惑的有效途径。笔者由于对古代文化的酷爱,所以对此问题特别关注,也曾多方实践,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学生何以会对文言文如此头痛呢?虽说古文离我们年代久远,不免产生时代隔阂,但对于古人的东西,学生也并非一概排斥:屈原、司马迁等文人的千古美名,秦皇汉武的雄才伟略,春秋战国的烽烟战火,就不乏吸引人之处,可见问题主要在于文言文教学未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注重逐字逐句的翻译。事实上,这只能让学生回圈吞枣,不仅不能理解,更谈不上产生兴趣。叶圣陶先生对此也自我解剖说:“像我曾经干过的那样逐字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或当地方言就算了事的办法,必须坚决放弃。”文言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而能力培养的前提便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对于祖先创作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兴趣,并渴望步入古人的世界,才能促使他们自觉地去掌握打开古人世界的钥匙—文言文。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笔者认为以下的教学途径值得一试:

1.传颂卓越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耕耘在这片黄土地上的祖先,经历着世事的变迁,他们不仅留给了我们黄色的脸、黑色的眼,还给予我们举世瞩目的卓越成就,让祖国傲立在世界东方,所以在传播文言文时,我们可以通过向同学们介绍祖先的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使他们产生进一步了解先人成就的欲望,从而产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比如在介绍沈括的《梦溪笔谈》时,可向学生介绍这本书在“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的卓越地位,并指出沈括关于自然界流水侵蚀作用的发现和创见比近代的“地质之父”郝登早了七百年。这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对于先人的文章也会有兴趣地深入学习。

再如,学习《论语两章》时,笔者先向学生介绍了孔子被誉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及“世界百位名人”之一的原因,那是孔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之下,其思想确实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和先进性,它不仅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且历时之久实属罕见。这样的介绍势必会使学生对这位常听说的“孔老夫子”产生兴趣,那么学习起来自然便劲头十足了。

2。描绘世俗风情,撩拨好奇之心。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沧海桑田,延续至今。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一方不同的土地都烙上了形态迥异的世俗风情。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生动地向学生描绘古人的风土人情,撩拨起他们的好奇之心,从而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

例如笔者在讲授《柳敬亭传》一文时,就先向学生描述了当时盛行说书的风气并拿它与当今通俗歌 曲的流行进行比较,使他们顿时产生好奇之心,并迫切要求了解当时的流行之风—说书,这样接受文章便容易得多了。

3.制造情节悬念。文言文中有许多篇幅带有较强的故事性,授课之前教师适当给学生铺述一些情节悬念,藉此吸引学生的阅读之心,使之产生求知欲望。

例如笔者在讲述蒲松龄的《促织》一文时,先给学生讲述成名夫妇四处寻儿,最后得尸于井的情节,然后以“成名儿子为何投井,能否复活”的问题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这样,讲述文章就如同在讲述一个故事,学生阅读起来既紧张又轻松,既有趣而又有实效。

再譬如在讲述《鸿门宴》时,笔者也以“项庄舞剑”为开场白,再以“项庄舞剑,为何意在沛公”,“到底有否杀了沛公,我们还得看看事情原委’,的悬念来吸引学生。

4.介绍名胜古迹,激发览胜之心。岁月悠悠,幻化了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使之不仅美丽如画,深沉如诗,更给它们烙上了人文历史的古印。人们不仅热爱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和广裹,不仅留恋西湖的碧荷、桂林的山水、西北的大漠,而且也把众多目光投向了敦煌的莫高窟、北京的长城,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总是给人以无穷的情趣和启迪,而许多中学生由于年龄、学习、家庭等条件的限制,所到之处显然不多。然而他们内心对于自然的向往确实是深切的,所以教师通过讲述并辅以图片的形式形象地给学生描绘一些名胜古迹是完全可以激发学生览胜之心的,从而引起他们阅读古代游记的兴趣。

例如笔者在上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时,先介绍了褒禅山的来由及其幽深的景色;在上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时,又给学生看了富春江“水皆缥碧’丫‘清澈见底”的景色图片……这些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篇6

【关键词】以 常见用法 格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07-01

“以”字在文言中使用频率高,出现次数多,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文言词之一。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在初中文言课文里,“以”字出现了110多次。可见,掌握好“以”字的用法,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极其重要,对翻译的准确性有很大帮助。

我们知道,文言“以”字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其应用范围广,表意也较复杂。在教学中,想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它的用法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学生在学习中,如果方法不当,又不仔细阅读课文,不认真去体会文意,就很难辨析它的用法。那么,怎样使学生较好地去理解和掌握它呢?相信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方法,我这里总结了“三种格式”,能比较快地辨析文言“以”字作动词、介词和连词时的基本用法,但愿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文言“以”字进入“以+名(句)”格式的,“以”字作动词用,可译为“认为”、“以为”或“用”、“使用”。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诸葛亮《出师表》)

愚以为宫中之事。 (诸葛亮《出师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司马光《孙权劝学》)

吴广以为然。 (司马迁《陈涉世家》)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墨子》之《公输》)

皆以美于徐公。 (《战国策》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上面“以”字,表示“以为”的意思,解释为“认为”或“以为”。有的“以”字表示“使用”的意思,解释为“用”或“使用”。如: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墨子》之《公输》);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然。(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二、文言“以”字进入“[以+名(代)]+谓”或“谓+”格式的,“以”作介词用,可译为“拿”、“用”、“凭”或“因”、“由于”。

如:徐喷〈以烟〉。 (沈复《童趣》)

咨臣〈以当世之事。〉 (诸葛亮《出师表》)

徒暴起,〔以刀〕劈狼首。 (蒲松龄《狼》)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蒙辞〈以军中多务。〉 (司马光《孙权劝学》)

或〔以钱币〕乞之。 (王安石《伤仲永》)

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蒲松龄《山市》)

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周密《观潮》)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上面“以”字表示某种行为以某种事物为工具或凭借,可译为“拿、用、凭”。

又如:夫不能〔以游〕堕事。 (袁宏道《满井游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军。(司马迁《陈涉世家》)

上面“以”字表示引进原因,可译为“因”或“由于”。

三、文言“以”字进入“动以动”或“形以形”格式的,“以”字作连词用,可译为“来”、“而”、“以致”等。

如:东临竭石,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蒲松龄《狼》)

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司马迁《陈涉世家》)

属予作文以记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挟泰山以超北海。 (孟子-《梁惠王上》)

不敢出一言以复。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上面“以”字连接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时间一先一后的两种行为联系,可译为“来”。

又如: 近岸,卷石底以出。 (柳宗元《小石潭记》)

俯身侧耳以请。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夫夷以近。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上面“以”字可译为“而”。

再如: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范仲淹《岳阳楼记》)

上面“以”字连接因果关系的两个分句,可译为“以致”。

“以”的用法还有很多,如作助词、名词、通假等,但作动词、介词和连词是“以”字最常见的用法。学生学习时只要认真去体会,反复练习,用以上三种“格式”加以区别,就能熟练掌握“以”字的基本用法。

参考文献:

[1]雷廷滨 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 《初中生辅导》2006年30期

篇7

考点剖析:认识“常见文言虚词”和“在文中的用法”

关于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即考查常见用法。具体为:(1)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时遇到的文言虚词多为常见用法;(2) 避免文言虚词使用范围较小且较难理解的特殊用法。二是“在文中的用法”,这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两者都是对考查范围进行的限定。“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主要指文言虚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因此,对文言虚词来说,关键是理解常见用法,就是具有在阅读材料时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并加以解释的能力。总之,要熟记常用的文言虚词,并掌握随文定义的方法,结合具体上下文作出合理的推断。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分四种类型。(1) 单一型。即一道题中只考查某个文言虚词的用法。(2) 复合型。即将四种文言虚词组合成四组,区别它们在各组中的意思。(3) 混合型。即将文言虚词混同在文言实词中一起考查,这就更加需要区分清楚了。(4) 译文型。即将文言虚词放到句子中去落实它的意思。

真题引路:掌握文言虚词的考查类型与解题方法

1. 单一型。(2011年湖南卷第6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则或咎其欲出者

B.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C.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D.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解析】 这是考查同一文言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要求结合原文语境判断文本中三个“其”的意义和用法,并与课内的一个“其”进行意义和用法异同的比较。例句中的“其诗亦怪怪奇奇”(明末清初《严祺先文集序》)的“其”字,在这里为代词,“他的”,做定语。具体分析如下:A.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其,那个,指示代词;B.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他,人称代词,作“破璧”的主语;C.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史记・项羽本纪》)其,他的,人称代词,作定语,与题干例句相同;D.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无忘”的“其”,一定,副词,这里可译作“千万不要忘记”,表叮嘱、劝勉、期望、命令等语气,通常用于祈使句中,可译为“一定”“千万”等。

【参考答案】 C

2. 复合型。(2011年山东卷第10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于君

B. 拱手而问曰 朝济而夕设版焉

C. 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D. 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 此亡秦之续耳

【解析】 这是考查文言虚词的类型。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共考查了“于”“而”“则”“之”四个文言虚词。A、B、C、D四个选项,每组的前一句都出自文言文考查篇目《史记・李斯列传》,而每组的后一句分别出自不同的文章。这样多角度、多方面考查考生对文言虚词的积累与识别能力。A. 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史记・李斯列传》);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B. 拱手而问曰(《史记・李斯列传》);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C. 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史记・李斯列传》);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论语・述而》)D. 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史记・李斯列传》)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其中,A项中的“于”,前者表地点、在,后者表对象、和;B项中的“而”,前者表修饰,后者表转折;C项中的“则”,都表假设;D项中的“之”,前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结构助词“的”。

【参考答案】 C

3. 混合型。(2011年重庆卷第8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 籍:登记

B. 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前往

C. 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将要

D. 公仰视木顾使者日 顾:回头看

【解析】 这是将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结合在一起考查的类型。本道试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等级为B(理解)。选文取材于清代蓝千秋《江公皋传》,重点考查了“籍”“趣”“且”“顾”四个文言词汇。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文言虚词与三个文言实词混在一起考查了。其中,“且”是文言虚词,而“籍”“趣”“顾”为实词。值得注意的是考查通假字“趣”,一定要在原文中理解。例如,B项“趣”,cù,通“促”,催促、督促的意思。由此可见,文言实词的理解不仅仅要掌握它的常用义项,更需要娴熟地根据上下文推敲甄别。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另外,还要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并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原句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参考答案】 B

4. 译文型。把文言虚词放在主观性试题――古文的翻译之中,通常为“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从以下高考试题中积累一些知识点。例如2011年湖南卷:“则余亦迂甚矣哉!”【解析】其中“则”“哉”两个文言虚词,前者联系上下文,译成连词“那么”,后者针对文言句式译成语气助词“啦”。【参考译文】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啦!再如2008年江苏卷:“及得召见,遂见亲信。”【解析】用“见”“见……于……”表被动。“及得召见”中的“见”是动词,接见、召见的意思;“遂见亲信”中的“见”,副词,表被动,含“被、受、受到”的意思。【参考译文】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又如:“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解析】此句为介词结构后置。“欲潜师就尚于江南”中的“于江南”是介词结构后置,即“欲潜师于江南就尚”。【参考译文】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答题技巧:结合文本具体把脉与联系比较斟酌决定

1. 随文定义。(1) 依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判别用法。如:①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结构助词,的)(《勾践灭吴》)② “太后盛气而揖之。”(代词,他,触龙)(《触龙说赵太后》)③ “石之铿然有声者。”(助词,做“铿然”定语后置的标志)(《石钟山记》)④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助词,依附在形容词后,无实义,不译)(《项脊轩志》)。(2) 依据相关语句的内容和语气,判别虚词用法。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用在反问句中,表示反问,可以理解为“难道”;后一个“其”用在表示选择的句中,作连词,表示选择,可译成“还是”。

2. 依文推义。(1) 辨明用法。一个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如“因”:① “不如因善遇之。”(趁着)(《屈原列传》)②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廉颇蔺相如列传》)③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因为、由于)④ “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依靠、凭借)(《鸿门宴》)(2) 分析虚实。又如“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中的“以”,是连词(虚词),意思是“因为”,表因果关系;而“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以”,是动词(实词),意思是“认为”。

3. 区分比较。要善于把虚词与现代汉语比较。(1) 用法没有改变。如“于是”:“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躁而相逐。”(《五人墓碑记》)这里的“于是”与现代汉语相同。(2) 用法改变。如“则”:“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在文言文中作副词用,表示肯定,“是”“就是”,在现代汉语中作副词用,表“就”“那么”等意。(3) 用法完全消失。如“之”“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又如“无乃”(恐怕……吧)“尔乃”(这样);再如“者”的提顿作用等。

篇8

多少年来,我有书没房,我的书,或散落床头,或积压箱内,尘封了,卷角了,看着心痛。人有所居,书亦该有所居。新居装璜,几乎一切从简,唯独下力气将原来设计的大客厅改成了“豪华”的书房。这回好了,一个大书房,使每一本书都各归其位。然后请一位书法家题“晚啸阁”三字,装裱成镜框悬于室内,于是书房就有了自己的名字。

晚啸阁里,各类书籍琳琅满目。从版本看,大到半张报纸,小到半个手掌;从厚薄看,砖头厚的,几页薄的;从出书的时间地点内容看,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文学的、艺术的,科学的,应有尽有,近万册书,文学书占了八成多。

今生我只爱书。无论到哪里,甭管街头的书摊,抑或堂皇的书店,我总要过去看看。曾经有过遗憾,一时看中的书因诸种原因,常常失之交臂而不可复得,以至久久还耿耿于怀。

买书以览阅,读书以致用。有人将所读之书用于经天纬地的大业之中,而我只能用在于世无补的小文章里。当今,滚滚红尘,我犹一门心思地坐着这条文学的冷板凳,在时人眼里未免不合时宜,而在我每当心有所思、所感、所动,又不写不快。看来,读书、作文将注定成为我散淡人生中最为喜悦的人生状态。

而今有了这么一个“豪华”的书房,我的晚年将肯定会安安心心坐在这“豪华”的书房里,认认真真读书,踏踏实实作文,用我有限的人生,读这一屋子书,写我酸甜苦辣真实的本色人生。

52、惟读书可以改变人

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变人”。欲改变我自己身上的不良气质,我只有读书。

53、优雅的中国古典文学

我对中国古典文学一直有着特别的兴趣,无论时人怎么将西方作品谈论个天花乱坠,我还是觉得中国的老书无论如何比外国书更有读头。因为我喜欢中国古典文学所体现的那种惊人的优雅。这种优雅不是刻意地做出来的,更不是暴发户式着意以虚假的典雅包装的,而是经过几千年中国的积淀深厚的文化文明“浸入骨髓”的泡制,经过几千年时间的优胜劣汰,才凝聚而成的。正是因为有着这种泡制和汰洗,中国古典式的优雅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才有可能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今天,我们无论读诗、读经、读史赋、读曲词、读杂剧、读笔记、读小说、读尺牍、读书评,都能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古典文学里那种文质彬彬的优雅气质。

54、《古文观止》

书架上有一册旧版精装的《古文观止》,纸张蜡黄蜡黄;书后标明“民国三十七年五月上海广益书局印行”,陆文昭译句,张元济给封面题的款。这本书“标点评注、言文对照”,书中有注释、有翻译,虽然繁体字难认、译文却读去通顺,比那枯涩的原文好读、易懂、有趣得多。上了中学之后,慢慢发现其价值不小:课本上选读的许多文言文,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比如《曹刿论战》、《出师表》、《桃花源记》、《师说》、《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秋声赋》、《赤壁赋》等等。那时上学还没有什么课外参考书,这本《古文观止》就成了我学古文的好帮手。厚厚的一本书,携带不便,于是就别出心裁地把它拆散了,重新装订、裱糊成了4册,便将分册带进教室。

篇9

关键词:技巧;实词;虚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57-02

通过对高三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要复习好文言文阅读的知识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握:

1.了解考查内容

得了解文言文考点:(1)120个实词的含义;(2)18个虚词的词性及意义;(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词类活用;(4)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意,将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析综合。

2.掌握专项训练解题技巧

2.1 判定文言实词含义的六方法。

(1)语境推断法。词义是不确定的,但上下文的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文言实词的含义。(2)结构分析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偶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3)语法分析法。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4)联想推断法。有些文言实词,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但是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文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试卷中的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5)成语对应法。现代汉语中的成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便可推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6)代入检验法。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贯通文意,解释正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解释,反之即为错误解释。

2.2 掌握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四技巧。(1)语境推断。虚词通常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2)标志识别。 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是以某些虚词为标志的,若能记住课内学过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则有助于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3)句位分析。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那么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比如"也",句末助词,表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4)对称分析。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2.3 文言翻译八方法。(1)保留法。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例: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这里除了"予""左迁"之外,都可保留不译。(2)替换法。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去替换古代的说法。例: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瑰"换成"珍贵","观"换成"景象"。(3.)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难"和"易"可用加字法翻译。此句译成: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4)删略法。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5)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例: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这一句不但省略了主语,还省略了谓语,翻译时必须补出。(6)调序法。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先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规范的句序后再翻译。 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这是一个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应该把状语调整到它们应在的位置上。(7)拆分法。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翻译就要使用拆分法。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语句中的"妻子"要使用拆分法,拆分成"妻子儿女"。(8)转述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使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例: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滕王阁序》)"雾""星"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

2.4 "筛选文中的信息"的答题三步骤(1)审清题干,排除干扰。题干给我们筛选信息指明了方向,只有把握了考查方向,才能行之有效地筛选信息。譬如题干中要求"选出直接描写××景色的一项",这提示我们只能选直接体现某景物景色的信息,而间接或侧面描写的信息就要排除在外。(2)回归原文,揣摩用意。选项所给的信息是否正确,只有回归到原文的语境中去揣摩,才能准确把握。这需要我们回归原文,揣摩用意。(3)比较遴选,去伪存真。选项中总会掺杂一些迷惑性很强的错误信息,要想筛选出正确的就必须对所给信息进行认真比较,仔细遴选,依据试题指向去伪存真,从而得出答案。

2.5 分析综合"重对应"。答题时我们主要注重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主要是:①个别实词虚词故意译错;②人物事迹张冠李戴;③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④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⑤凭空添加,无中生有;⑥强加因果关系。

最后,可以把文言文阅读分成人物传记 、游记、 议论说理类,并在平时有意识地进行专题强化训练,这样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成绩。

篇10

1.预设可贵,生成更高。

教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在展现自身丰富阅读储备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着学生多阅读、多思考。但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场景是教师备课时已遍寻材料,制作成幻灯片,即使是较短篇幅耳熟能详的名篇,也是照着幻灯片一读了事,不免让人感觉遗憾。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不仅有预设的课外材料,也有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灵光乍现,相关材料的信手拈来岂不更妙!曾经听课,一位老师讲授《兰亭集序》,在分析第一段“信可乐也”中王羲之“乐”之缘由时,引导学生从文本研习中得出“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个原因。教师总结:“是啊!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怎能不勾起我们外出游玩、漫步郊野的兴致。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便有记载,孔子问曾皙有什么志向,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教师总结时适时引用曾皙的名言,放弃幻灯片,仅凭一张嘴,却能让一群学生随之轻声吟诵,这样有声有情的课堂不可谓不生动。

2.文本为主,材料为宾。

在课堂教学中,引用材料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但在课堂教学中,过多的引用重复累赘有喧宾夺主之嫌。学生无疑处可不引用,学生有疑处选择某一恰当事例稍加分析和引导。除了关注引用材料的数量、质量,如何运用材料也需斟酌。一位教师讲授《游褒禅山记》,为启发学生理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句,引用了《韩非子》中“郢书燕悦”的故事——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此例倒是很好地说明了学者“深思慎取”的道理。但可惜,教师没有将分析重点落在理解“郢书燕悦”的含义上,而是让一位文言基础较差的学生翻译此段,结果占用了课堂大量时间,远离了教学目标,课堂生动也就无从谈起。

3.教师引导,学生参与。

无论在备课环节还是教学环节,教师有时偏重自己的阅读经验,总是想着自己能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材料。殊不知,学生的阅读积累丝毫不逊色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在研习文本时,立足学生实际,给他们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更能实现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一位教师在讲授《黄州快哉亭记》中张梦得何以对“江流之胜”情有独钟时,引导高三学生关注古典诗词中“水流”这一意象,让学生总结初高中阶段接触到的与“水流”相关的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诗句学生集体背诵,课堂立刻生动、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