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心情的成语范文
时间:2023-03-25 08:51: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表达心情的成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触目伤心: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3、心碎肠断:形容极度悲伤。
4、情凄意切:指心境十分悲伤。
5、痛哭流涕:涕:眼泪。形容伤心到极点。
6、涕泗横流: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
7、悲伤憔悴:因悲伤而身体消瘦,脸色难看。
8、珠泪偷弹:有泪只能在暗中流,形容受到委曲而悲伤的情形。
9、伤心蒿目:旧时谓志士仁人对艰危时世的关切忧虑。
10、见哭兴悲:见别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伤。指产生同情心。
11、泣涕如雨:泣:低声哭;涕:鼻涕。眼泪像雨一样。形容极度悲伤。
12、如丧考妣:丧:死去;考:已死的父亲;妣:已死的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13、泣下沾襟: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伤。
14、抱头痛哭:指十分伤心或感动,抱头大哭。
15、触目伤怀: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的悲伤和回忆。
16、透骨酸心:形容极度伤心。
17、捶胸顿脚: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18、哀痛欲绝: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19、美人迟暮: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20、抢地呼天: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21、狐兔之悲: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22、为虺弗摧:虺:小蛇。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弱敌不除,必有后患。
23、穷途之哭:本意是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也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
24、禾黍之伤:禾:粟;黍:谷子。对故国的怀念。指国破家亡的悲伤。
25、哀毁瘠立: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26、眼泪洗面:形容忧愁悲伤,泪流满面。
27、触目恸心:恸:极悲哀;大哭。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悲伤。
28、泪如泉滴:形容触动伤心事,眼泪象泉水一样流出。
29、触物伤情:触:触动,感动。看到某一景物内心感到悲伤。
30、号天啕地:哭天哭地。形容十分悲伤。
31、毁不灭性:毁:旧指居丧过于哀痛。指不能过分悲伤而失去本性。
32、悲不自胜:胜:能承受。悲伤得自己不能承受。形容极度悲伤。
33、摧心剖肝:摧:折。剖:划开。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34、人琴俱逝: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35、禾黍之悲:黍、禾:都是可以信用的谷物,泛指庄稼。比喻亡国的悲伤。
36、悲痛欲绝: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37、泣不成声: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38、伤心疾首:痛心疾首,形容痛心之至。
39、肝肠寸断:比喻伤心到极点。
40、五内俱崩:伤心得连内脏都破碎了。形容极度哀痛。
41、狐死兔泣: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42、涕泗纵横: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同“涕泗横流”。
43、凄怆流涕:凄怆:伤感悲痛。悲伤得流泪。
44、睹物兴悲:见到与故人有关的东西而引起悲伤。
45、剖心泣血:形容非常悲伤。同“剖肝泣血”。
46、泪干肠断:形容伤心到极点。
47、风木含悲: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48、泣不可仰:哭泣得抬不起头。形容极度悲伤。
49、风木之悲: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50、目断魂消:因望不到而内心伤悲。形容离别的悲伤愁苦。
51、捶胸跺脚:捶:敲打。捶击胸口,用脚跺地。指十分悲伤或痛愤。
52、抱璞泣血:比喻怀才不遇,伤心悲痛。
53、泪眼愁眉:流泪的眼,发愁的眉。形容极其痛苦悲伤的样子。
54、忍泪含悲:忍着眼泪,含着悲痛。形容勉强克制着悲伤。
55、怆地呼天: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56、痛彻骨髓: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57、摧胸破肝: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同“摧心剖肝”。
58、老大徒伤:老大:年纪大;徒:徒然。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59、额蹙心痛:极度忧愁伤心的样子。
60、存荣没哀:存:生存;荣:光耀;哀:悲伤。活着受人尊敬,死后令人哀痛。
61、痛心拔脑:形容伤心到极点。
62、风树之悲: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63、哀喜交并:悲伤和喜悦交织在一起。
64、疾首痛心:①伤心到时极点。②痛恨到极点。
65、悲伤欲绝:比喻伤心的过度。
66、泪流满面: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
67、痛入心脾: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68、人琴两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69、泪如雨下:指伤心难过的表情。
70、伤心惨目:伤心:使人心痛;惨目:惨不忍睹。形容非常悲惨,使人不忍心看。
71、踣地呼天:犹言呼天抢地。形容极度悲伤。
72、楚囚相对: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他变故,相对无策,徒然悲伤。
73、触目崩心: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
74、大放悲声:放声痛哭。形容非常伤心。
75、呼天叩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同“呼天抢地”。
76、泣数行下:眼泪接连不断的往下掉。形容非常悲伤。
77、人琴俱亡: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78、丧明之痛:丧明:眼睛失明。古代子夏死了儿子,哭瞎眼睛。后指丧子的悲伤。
79、凄然泪下:凄然:寒凉。形容凄凉悲伤。
80、抱头大哭: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
81、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82、痛心入骨: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83、呼天抢地: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84、一喜一悲:既有让人高兴的事,也有令人悲伤的事。
85、老泪纵横:纵横:交错。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86、棋逢对手: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87、若丧考妣: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义性歧义性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017
在某些诗文乃至生活中,作者为了形成丰富的内涵,展现词语的多重内容,有意创造语言多义性的句子随时可见。古今诗文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语言多义性的现象,如不加重视,会对多音字的读音做出单一的处理,对词句的含义做出简单、肤浅和片面的理解。
一、语言多义性的内涵
同一词语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具有的不同意义,形成一词双用,表达一词多义,可以一词双解。词语(句子)同时表达两种不同或者有浅有深的语义,符合作者表意目的,切合语境意义。这种现象就是语言的多义性。如爱车后的标志语“别吻我,我怕羞!”,不仅有“用嘴唇接触”的基本义,更有“碰”的启示义。
二、语言歧义性的内涵
语言多义性不同于歧义性。在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由于汉字多音、词语多义、指代不明、短语结构层次不同、短语结构关系不同、语义关系不同等原因,造成了两种或多种解释,这样理解符合作者的本意,那样理解违背了作者的本意。也就是说,语言文字表意不明、模棱两可,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本意,造成交流模糊,理解偏移,这就是语言的歧义现象。
语言的歧义现象出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就只能是一种理解,一种意义。
三、语言多义性的表现形式
1.引进不同对象形成语言的多义性。我校王化斌老师在《一词双解――“于”在同一语境中的不同意义》中(《语文教学之友》2011年第5期)对人教版七下《伤仲永》“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一句中的“于”字的多义性做了阐述。《教学参考书》将“于”字解释为“被”,实际上“于”字还可解释为“从”。如果动词“受”释为“接受”,“于”字就表示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人”),就有“从”的意思;如果动词“受”释为通假字(本字为“授”,意为“传授”),“于”字就表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人”),就有“被”的意思。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于”有“被”和“从”,“受”有“传授”和“接受”两种语义。
2.汉字不同读音形成语言的多义性。人教版八上《归园田居(其三)》“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一句中“长”字读“cháng”还是“zhǎn馈保科鸪酰教材没有对“长”字注音。后来,编者将“长”字注音为“zhǎng”,将“草木长”释义为“草木丛生”,引来了教师的争论。笔者认为“长”字既可读“cháng”又可读“zhǎng”,词义既为“草木茂盛”又为“草木丛生”。《说文解字》注“(L)久h也。久者、不阂病_h者、不近也。引伸之滋L、L幼之L。今音知丈切。”《康熙字典》有以下两个义项:“又h也。《・》彼L道,屈此th。《{》L,h也。《古》道路阻且L。”“又生L也。《孟子》苟得其B,o物不L。”由此可知,“长”可读“cháng”,有义项“空间、距离大。与‘短’相对”;可读“zhǎn馈保有义项“生长、发育”。所以,“长”读“cháng”时,语义为“草木茂盛”;读“zhǎng”时,语义为“草木丛生”。两种语义,实为同义。
3.象征义形成语言的多义性。
人教版七下《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抒发了对开元盛世的深情怀念,对安史之乱和人生漂泊的感慨。“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落花时节”有何意?首先,“落花时节”是实写,有“暮春时节百花凋零”之意。其次,“落花时节”具有象征义,象征着国家的“由盛而衰”、个人的“漂泊无依”。
4.深层义形成语言的多义性。
人教版高三语文《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耐人寻味。明明眼前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处就是丞相祠堂,还要发出“何处寻”疑问?显然,“何处寻”是无疑而问。“何处寻”的表层义是表达诗人对诸葛亮凭吊瞻仰的急切心情、倾心仰慕之情;深层义是表达世人对诸葛亮的遗忘事实,以致难以寻找,令人失望与不满。所以,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表层义是诗人怀着急切、仰慕的心情来到武侯祠,自然感受到武侯祠碧草掩映街庭、黄鹂婉转树丛的盎然春意;深右迨钦攵允廊硕灾罡鹆烈磐事实,自然感受到武侯祠人迹罕至、荒凉冷落的景色。两种心情,两种景色,自然统一。
5.不同抒情主体形成语言的多义性。
人教版八上《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抒情主体是花鸟,语义是:春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下眼泪,鸟儿也因离别而心惊胆战。抒情主体是诗人,语义是: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惊心。两种语义,都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
6.双关义、言外义形成语言的多义性。
篇3
【关键词】 多渠道训练 中专语文 听说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导致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质得不到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不可忽视听说能力教学。听说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最佳捷的一种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其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语文教学重点之一。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何,首先表现在听、说能力的强弱。所谓听说能力,顾名思义,有“听”和“说”两大方面,反映在语文教学中则包括听读(听别人读或说),朗读、回答与表达等不同能力上。通过以下几种训练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一、进行朗读训练
朗读是一种最基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提高听说力的一种浅显的训练方法。因为朗读与语感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朗读能力如何直接反映出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教师可通过范读,也可用听录音的形式,让学生听,去体会其中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一课,如果光靠老师讲解,就会觉得文章很晦涩,而听录音、有感情地去读,就会深切体味到作者深沉的悲愤之情。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就能准确的去把握语感,读到烈士的遇害时,宜用缓慢、低沉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沉痛的心情。读到一连串短句表现当局的凶残和流言家的卑劣时,就应用高亢、激越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沉痛的心情。这一训练,既使学生较好理解课文,又可直接培养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口头作文训练的内容伸缩性较大,可以是定期的,可以是临时的;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将一学期的口头作文定为续写内容,要求学生续写课文的结尾,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到前面宣读,写作前提出写作要求,然后在宣读后进行指导。
在口头作文训练中,教师要以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刚开始训练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选择难度适中的画面,让学生"看图说文",也可以让学生就他们生活、学习中最贴切的人或事物自由表述,例如《我的同学》、《我最向往的职业》题目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口头表达。一段时间以后,教师可以提供词句或列出提纲,训练学生生动、有条理地表达。最后,让学生根据命题,自列提纲、自己组织语言进行合乎逻辑的表述。对学生的口头作文,教师要当堂做出评价,同学之间也可以进行互评。这一训练,一方面让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得到两方面的锻炼,一举两得。
三、复述课文内容
复述是一种概括归纳强化记忆的过程,与朗读相比,其难度要大得多。通过复述课文内容加强理解,而复述本身就是在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在复述时,要让学生做到理解课文,抓住中心,对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的段落结构一定要很好掌握,这样,复述时才能做到有条理。针对不同课文向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一定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复述,不要死记硬背,否则就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授一些体裁是小说的课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复核故事的情节,有时候规定一下字数,看看他们能不能抓住重要内容和关键点,对文章内容信息进行重新组织和编排。
例如《项链》这篇小说,作者刻画了五个情节:借项链――用项链――丢项链――赔项链――项链是假的。每讲完一个情节,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当堂复述,课文全部讲完后,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不看书凭借记忆通过分析玛蒂尔德的形象,复述课文。这样,不仅锻炼了口才,而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四、进行早读讲成语故事活动
篇4
【关键词】成语故事;汉语教学;兴趣;妙用
民族地区有两种办学模式,以母语为主,汉语为辅的一类模式和以汉语为主,母语为辅的二类模式。两种办学模式的不同,使得学生的汉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加之受生活环境的制约,使得学生接触汉语的机会较少。据统计,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只有三、四年,甚至几学期的时间学习过汉语,仅有少数学生完成了整个小学阶段的汉语课程。因此,上中学后由于基础较差,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汉语兴趣不高,有的甚至没有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是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
为此,针对学生这一情况,我在这次初一年级两个班的教学中,添加“五分钟成语故事”这一非常有趣的环节,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一、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设计这个环节,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一类模式初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大多在10~13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乐于看童话书、猜谜语、听故事。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讲故事的形式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讲成语故事再合适不过了。实践证明:每次听完一个故事后,学生仍兴犹未尽!例如:学习汉语教材18课《太阳》先有声有色的讲成语“百步穿杨”的故事,再将成语的意义展示在黑板上,“比喻射箭技艺高超,并引申为本领非常高强”。进而从这个故事引申出另一个成语“百发百中”。这两个成语的出现,为将要介绍的“后羿射日”的传说起到了牵引作用,当请一个学生复述这个故事时,学生回答:“……后羿共射了九支箭,每一箭都百发百中……”可见,学生不但理解了该成语而且已经学会运用。可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成语故事”在课堂中产生的作用
成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中习用的固定短语或短句,一般是四个字,也有四个以上的。汉语词汇里有大量的成语,其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人民群众的口语,二是来自古代寓言、历史故事和古典作品里的语句。了解成语的出处,能够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成语的意义。成语结构紧凑,表现力强,有的能反映出深刻的思想意义,有的能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有的能表达出复杂曲折的意思。因此,成语使用得当,可以使语言简洁、形象生动,从而增强表达效果。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而这种倾向不是与身俱来的,它有赖于我们教师的引导和培养。例如:学生对于听故事,都揣着迫不及待的心情,并被故事情节感染,或悲或喜,免不了在课堂上争论一番,某些同学,甚至要发表自己的意见,个个热情高涨。面对此景,教师便趁热打铁,将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热情迁移到教学中,开始教学。
2.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探究
“成语故事”设在课前五分钟,既有效的节约了时间,又取得了实际效果。课前五分钟讲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成语故事能使学生尽快集中注意力,同时,学习新课时,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课文内容,明确课文中心。例如:第一册教材24课《青稞的来历》课前先介绍能凸显本文主人公布穷,为了使老百姓吃上青稞而英勇与蛇王搏斗,索要青稞种子的成语——奋不顾身。紧接着,让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布穷索要青稞种子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布穷牺牲后产生的影响,再到人物形象的分析、评价,都有学生自主探究完成。
引导是教的艺术,探究是学的方法。引导——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自始至终把自己摆在主导地位,帮助学生探究,撩拨学生主动思考,执着探求实现了引导——探求的和谐共振。
三、在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要求学生做好笔记,记录该成语的比喻义或揭示的道理。并要求学生能用该成语造句,把几个成语连接起来写一段话,或用该成语编写一个新得成语故事。事实证明,学生不但能领会其意义,还能在作文中大量运用成语。例如:某同学在作文中写到,“通过学习了成语‘程门立雪’认识到了古代的学生是如何尊敬老师的,而且也明白了虚心请教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另一位同学这样说:“我本来对画画是不感兴趣的,可我的好友小华对画画情有独钟,我们俩又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不知不觉我也喜欢上了画画,这不就是‘爱屋及乌’吗?”
课堂是生动的,活跃的,如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课堂氛围中对汉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兴趣中学好汉语,需要老师多花心思,找窍门。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停顿;情感
本文结合日常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浅述如何加强朗读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形成语感,激感,增强阅读能力,更好更快地理解课文内容。
一、标点符号及词语间停顿的朗读训练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停顿符号,是朗读时语言停顿的重要依据,一般是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停顿略长于分号、破折号、连接号;分号、破折号、连接号的停顿又长于逗号、冒号。朗读时,除了在标点符号的地方作适当停顿外,句子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之间的语法关系以及自然段之间也应作必要的停顿。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培养语感,逐步学会一些断词、断句的技巧和方法。此外,应引导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不同读法。如《识字3》侧重疑问语气的读法;《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侧重逗号、句号的读法。
二、语调、语速的朗读训练
学生理解了课文所表达的意思,还要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知道停顿、轻重、语气等在朗读中随着表达的需要而变化,提高朗读的表现力。一般来说,朗读要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来把握,朗读描写自然界优美景色的句子,语气要舒缓、柔美;朗读表现心情愉快、情绪振奋的句子,音调要略高;朗读表示心情悲痛、情绪沮丧的句子,要低沉、缓慢;朗读描写突况、紧急遇险的句子,则要快速、急促。如朗读《狼和小羊》一课时,狼说话的语气凶狠、霸道,语调低沉,而小羊说话的语气就柔和得多。
篇6
【关键词】成语教学 激发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b)-0119-01
成语教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1 激发兴趣表演成语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因此,在成语教学中,我在备课时更多地挖掘教材中的“幽默因素”,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充满欢声笑语的语文课上学到知识。如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练习三的成语:心花怒放、捧腹大笑、哄堂大笑、前仰后合……这些成语都是表现人物神态和心情的。上课时,我先领着学生把成语读正确,然后直接告诉他们:“这些成语都是表现人物神态和心情的,你们想把这些成语演出来吗?”一石激起千层浪,稍作准备后,一个同学跃跃欲试,要表演“捧腹大笑”,他到位、夸张的表演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我趁热打铁:“刚才课堂上的情景可用哪个成语来形容?”同学们异口同声:“哄堂大笑”。这样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他们在愉快的表演中熟练记住了这些成语,增加了学生的成语积累。
2 巧用谜语乐学成语
谜语和成语是有密切联系的,很多谜语的谜底就是成语。教学时,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个谜语入手,激活学生的情绪。在学生理解成语的基础上,再反过来让学生编谜面,老师和其他同学说出谜底。如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练的成语:有利可图、有机可乘、有根有底、有始有终、有口难言、有恃无恐、有求必应、有志竟成。上课伊始,师: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个谜语想让大家猜一猜。生:什么谜语呀?师:航空公司开业,打一成语。学生不解。师提示:是和乘飞机有关的。接着师出示第二单元八个成语。(有利可图、有机可乘、有根有底、有始有终、有口难言、有恃无恐、有求必应、有志竟成)同学们,老师出的谜语,谜底就在这八个成语之中。生:谜底是“有机可乘”。师:你是怎么想的?生:因为航空公司开业,就有飞机可以乘坐了。(学生豁然开朗,显得特别兴奋)师:对!祝贺你。(师和生握手)但老师要向你问一个问题:一有机可乘的意思是有飞机可以乘坐吗?生:不是的。师:那它的意思是什么呢?生:它的意思是,有机会可以利用。师:你说得很对!“有机可乘”的意思是有机会可以利用,有空子钻。理解成语不能光看字面,要深入到成语的内部,从整体上去把握,还要联系有关句子进行理解。(熟读八个成语)师:现在我们来说说其余七个成语的意思。(学生互相补充,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大致说出成语的意思,并通过朗读,熟读成诵)师:请同学们编谜语,老师猜谜语,好不好?生:好。师:你们从其余七个成语中选择一个,(水平高的可以二个、三个)编谜语。老师来看看哪位同学设计的谜语最有意思。(给学生十分钟的准备时间)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说谜面,我来试着猜谜底。如果老师猜不出,你们就来帮忙。生:哑巴。师:有口难言。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师:有志竞成。(学生的答案还有:头尾都不缺――有始有终;有便宜可占――有利可图;树根长到了底――有根有底;有嘴巴,没有舌头――有口难言;画家卖画――有利可图;树为什么能长得这么高――有根有底;胆大包天――有恃无恐;就怕你不开口――有求必应。)师:刚才我们进行了有趣的猜谜语活动,不少谜语编得非常精彩,不记下来很是可惜。现在把你认为有意思的谜语记在书上,回去考考爸爸妈妈,好不好?生:好!(学生整理谜语)
3 编写故事 理解成语
教材中练习中的很多成语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组成语实际上就隐含了一个故事,而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故事帮助学生获得对成语的印象,获得感悟。如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练习一的成语:张灯结彩、欢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我编了这样一个故事:春节到了,小明家门前挂上了大红灯笼,门上悬挂着彩球、彩带(张灯结彩)。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有说有笑,充满了欢乐气氛(欢聚一堂)。小明从电视上看到,不光是我们中国,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在欢度春节(普天同庆)。他们有的跑旱船,有的舞狮子,高兴的合不拢嘴(喜气洋洋)。
4 创设情景 运用成语
篇7
【2017教师趣味游戏活动方案一】 金秋的九月,原本是平凡的日子,却有着辉煌的内涵和五彩缤纷的色彩!9月10日,这个普通的日子,正是因为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变得伟大而神圣!
在第三十一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家长论坛、教师之家、中小学教育、教育观察、教育区记者站、教育区编辑部联手,为大家奉献师恩难忘教师节大型主题活动,无限精彩等您来创造!
第一项活动: 师恩难忘 家长论坛、教师之家、中小学教育三版教师节大型征文活动,把所有的情怀都在这里释放 ,让我们一起怀念,一起感谢,一起关注,一起祝福!为自己崇敬的他们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敬意老师,您辛苦了!
第二项活动: 9999个祝福送给您,老师! 请在这里留下你对老师的祝福吧,祝福我们的教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桃李满天下!!
第三项活动:真情瞬间征图活动。教育观察论坛与现代教育报联合举办真情瞬间征图活动,记录师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师生间的真情瞬间,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向广大教师说声:老师,谢谢您!
第四项活动:夜话教师节在线大型采访。9月10日晚八点,家长论坛,教育区记者站将现场采访社区的教师、家长、学生朋友,和他们一起交流心声、探讨教师、教育的现在与未来。嘉宾邀请:如果你在生活中是老师、学生和家长,愿意一起用文字来表达这个特定节日的特别心情,请跟帖报名。届时记者站会以社区留言的方式通知您。欢迎大家现场积极参与,嘉宾、观众都将有神秘礼物奉送。
第五项活动:主题专刊。将由教育区编辑部精心打造师恩难忘教师节主题专刊,展示在系列活动中的深情祝福、精彩征文、美妙瞬间和在线采访中的妙语连珠。
【2017教师趣味游戏活动方案二】 一、活动目的:
1、营造温馨团队,心手相牵构建和谐校园。
2、增加教职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
3、愉悦心情,缓解工作压力,增强教职工体质。
二、活动组织
策划:工会组成员
参与:全体教师
三、活动时间:20xx年7月7日下午3:30开始
四、活动地点:学校一楼
五、活动工作安排
1、活动具体实施与策划(工会组负责)
2、后勤保障(办公室负责)
3、横幅(办公室负责)内容:沙溪小学教师期末工会活动4、安全保障(曾奎负责)
5、摄相工作(吴必华负责)
6、活动计时计分:(体育组何丽、李巧岚负责)
六、活动内容:
1、组织趣味活动、表演、抽奖等;
2、活动结束后,到学校饭堂聚餐。
附活动安排及游戏规则:
1、背夹篮球
游戏规则:每个科组出六名成员,分为三对,在起点处用背夹住篮球,跑一个来回,将球交给本组的第二对队员,以此延续到第三对队员,看哪个科组最快到达终点。在比赛跑动过程中不可以借助双手,如中途落地须回到起点重来。
2、做动作,猜成语
游戏规则:每个科组出五名组员,第一名组员看成语并用动作演绎传递给第二名组员,依次演绎到最后一名成员,最后一名组员说出成语。
抽奖环节:由李主任抽出三等奖10名;
3、节目表演:林元扬老师等。
4、夹乒乓球
游戏规则:全员参与,以科组为单位,用筷子夹乒乓球跑到终点,放进箩筐中,然后返回将筷子交给下一名科组成员,连续接力时间为三分钟,最后看哪一组终点处的乒乓球最多为胜。
5、椅上功夫
游戏规则:为了加强科组成员的团结精神,让大家能有零距离接触机会,看看哪一组成员能在一张椅子上站上最多的人数,并要在最后坚持三秒钟。
抽奖环节:由丘校长抽出二等奖10名;
6、节目表演:江家亮老师等。
篇8
大家下午好!六月的阳光灿烂夺目,六月的气候热情似火,三年的时光飞逝,三年的岁月滑过,我们大班的小朋友们如小树苗一般,在这三年的时间里,一步一步成长起来,如今他们已挺拔长高;三年前的他们似初生雏鸟,经过三年的磨练,如今已长出丰满的羽毛。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为他们欢呼喝彩,为他们加油鼓劲。鲜花朵朵,绽放在无眠的夜晚;星光闪烁,璀璨着小朋友们的张张笑脸;花儿在开放,鸟儿在欢唱,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为我们“大班毕业典礼”喝彩!他们像似在表达对同伴的衷心祝福,他们像似在倾诉对老师、对幼儿园无尽的不舍与留恋。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非常激动,因为,今天孩子们就要毕业了,让我们珍惜这一特殊的日子,把美好的时刻永远留在心中。我宣布泰达三幼大班毕业典礼现在正式开始!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我们这群可爱的毕业生们入场。
入场:我们可爱的毕业生们手捧着蜡烛缓缓向我们走来。三年前的他们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了我们的校门,三年前还只会哭闹的他们,如今已成为了能够自理生活的孩子,他们将离开幼儿园,登上更高的台阶,今天他们将通过一首《毕业诗》对所有的老师表达他们最真挚的感谢。
(毕业诗)
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向我们朗诵了这首毕业诗,一字一句间透露着他们对老师、对幼儿园的感谢。幼儿园为孩子们编织着五彩的梦幻,为孩子们开创着成功的第一步,难忘三年的时光,孩子们哭过也笑过,小小的他们也有了大大的梦想,现在有请园长为我们可爱的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及礼物,
(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笑脸,难以想象三年前初进入幼儿园的他们是什么样子,今天的他们绽放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告诉我们他们的未来将光彩夺目。)
下面有请我们的小朋友代表讲话,请大家掌声欢迎。
小朋友的讲话,让我们仿佛看见了明天的希望,更多的是看见了孩子们三年的成长,他们将结束今天的旅程,走入下一个起点,迈开新的步伐,开创新的未来。下面有请我们的家长代表同志上台讲话,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
非常感谢家长同志的讲话,三年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都付出了很多很多,相信我们所作出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见证,今天我们家长代表向我们送来了锦旗,送上了感谢。有请上台接受锦旗。
非常感谢家长们的锦旗,我们幼儿园将以更加饱满地热情继续传播教育事业,为孩子们打造更加健康快乐的童年。金色的童年,成功的起点,在母校广阔的天地里,在孩子们生活里,我们幼儿园每一位员工都热情地为他们服务着,下面我们的幼儿园园长率领大班全体老师,以及保健医生刘大夫、食堂于叔叔上台讲话,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
(孩子们上台送上鲜花)
感谢老师们三年来殷勤的付出,感谢保健医生刘大夫的长期关爱,感谢食堂于叔叔为我们送上可口的饭菜。今天为了庆贺这难忘的一天,我们的毕业会还请到了西瓜公主及六个徒弟为我们带来西瓜雕花表演,请大家用掌声欢迎。
(炎炎夏日让我们感受到了上天的热情,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夏季的到来,绿油油的西瓜带来清爽走进了我们视线,西瓜公主和六个徒弟让西瓜一朵朵地绽放开来,使这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更加凉爽喜气。)
感谢西瓜公主和她的六个徒弟给我们带来的西瓜雕花,让我们这样一个日子更加不同,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亲自游戏环节,请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来感受不同的一天,那么我们一起进入西瓜面膜的世界。
(口感极佳的西瓜还有更多的功能,就如同我们的孩子们,每一个人都着自己的不同特点,他们或许擅长画画、或许擅长讲故事,可爱的他们有着盛夏的激情,更有着招人喜爱的笑颜,看看我们的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个个笑颜如花,给这个夏日带来了独特的风景。)
肌肤在清凉西瓜的洗礼下更加清爽干净,相信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们肯定都精神大振,那么我们将进入下一个环节,成语接龙,让我们来看看三年的锻炼,我们的毕业生们都学到了多少知识呢,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成语可谓是我们中华五千年的精华,我们可爱的孩子们也深知,回想起在学习的岁月里,当他们记住一个成语时,他们兴奋乱跳,今天他们给我们展示着他们三年的学习成果,让我们掌声为他们鼓励。经过成语接龙,孩子们也有点累了,那么下面我们进入家长节目,传宝宝钥匙链。
每一个宝宝都是家长的掌中宝,为了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风里雨里我们家长也能够咬牙坚持过来,今天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看着他们经过三年的成长,绽放着耀眼光芒,相信家长们肯定非常欣慰。下面我们的孩子们将给我们带来他们的《毕业歌》,请大家用掌声欢迎。
篇9
2.积累“介绍学习方法”的成语。
3.交流自己学习语文的方法,了解学习语文的多种途径。
4.引导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与大家交流,训练学生搜集、整理、讲述故事的能力。
5.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开心的节日,进行习作练习。
(要求:把过节的情景写具体,感受写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关于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图画或录像带。
2《西游记》录像的片断。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 1.激趣,回顾导入。
(1)出示例句1:“三孔”是指与孔子有关的三处古迹——孔庙、孔府、孔林。
例句2:今天菜市场上的菜可真多啊,有萝卜、茄子、白菜、西红柿等。
(2)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并列词语间停顿的时间短,就用顿号,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较多(生也可举例)。
2.比较,拓展新知。
出示例句3: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连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
(1)通过朗读,比较,例句1、例句2和例句3的标点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
(3)发现规律:词语之间的停顿多用顿号,但有时为了表达需要,也可以用逗号。
3.练习,巩固运用。
二、语海拾贝 1.生自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成语。
2.小组交流:你了解哪些成语的意思?
3.集体汇报:你对哪个词还不了解?
4.齐读,边读边想:这些成语都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5.读记,读背成语。可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适当用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三、互动平台 1.自读互动平台。
2.分角色抽生朗读人物的对话。
3.你从人物的对话中了解了什么?
4.你还知道哪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途径?先小组交流,再集体汇报。(网络、图书、电视、报纸、参观、访问、旅游等途径)
5.你曾经用哪种途径了解了什么知识?与同桌交流交流。
小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从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多留心、多记载、多了解,去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
作业: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筹备故事会。
四、口语交际(可在互动平台的基础上,设计语文活动课) 1.明确目的: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会”。
2.点明概念:通过上一节课查找资料,你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都包括哪些内容?(如书法、国画、京剧、评书、相声、地方戏曲、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等)
3.小组交流:在小组内讲一讲你搜集的、最生动感人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相声小品等,并推荐出一名最佳选手,接受小组内的集体指导,准备参加全班的比赛。
4.故事比赛: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讲故事比赛,老师和组长组成评委团。按照“语言生动,字音准确,故事情节吸引人、整体效果好”等要求进行集体或者个别点评,也可请同学互评。
5.评出最佳“故事大王”。
五、自主阅读园地 1.观看《西游记》猴王出世的录像片断,介绍作者吴承恩和《西游记》。
2.生默读短文,说一说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3.请一位学生复述故事的梗概。
4.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传神,找出来读一读,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5.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六、习作百花园 1.激趣导入。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十分丰富。尤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是多姿多彩,让我们来看几个镜头:(播放几个传统节日载歌载舞、举杯团聚的精彩片断,突出节日的特色。)
2.回忆酝酿。
引导大家畅所欲言,回忆自己度过的最开心的节日,并把过节的情景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一听。
①生同桌互讲。
②集体汇报讲。师要重点点拨学生说清楚“过节”的过程、当时的心情等。
3.学生习作,教师相机指导。
4.写完后,自己修改习作,同桌相互交换欣赏。
篇10
一、用笼统词替代
英语词汇按词义分,可分为两大类:笼统词和具体词(有确切含义)。笼统词的特点在于意义广泛、搭配性强,在构成词组以后可替代很多具体词。写作中遇到一些具体词写不出来或想不起来的时候,便用笼统词替代,同样能收到异曲同工之妙。最常用的笼统词有have、take、there be等。
[例1]迈克经历了一个极其艰苦的时期。Mike experienced a terribly hard time.
写作时,若忘记了experience 或没把握准确拼写出来,可用笼统词have替代,写成Mike had a terribly hard time. 同样能收到预期效果。
[例2]他们最终决定订阅21世纪报。Finally they decided to subscribe to the 21st century.
若不会写“订阅”,则可写成Finally they decided to take the 21st century.
[例3]校园内安装了不少IC卡电话。
同学们可避开“安装”(be equipped with),采用笼统词,译成:There are many IC phones on campus.
二、用同义词替代
遇到生疏的词或一时想不起来的词时,我们可以采用发散性思维,尽可能想出与其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使单词受阻现象得以解决。
[例4]处理这些垃圾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Disposing of the rubbish consumes quantities of labour power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这些带划线的词,我们平时使用的频率不高,且不易记住。我们在考试中应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量力而行,用其同义词来表达:Dealing with the rubbish needs a lot of people and money.
[例5]我和母亲决定帮助他(父亲)戒烟。My mother and I decided on helping him quit smoking.My mother and I decided to help him stop smoking.
[例6]大多数伤者为外来务工人员(migrant workers)。The majority of the injured people were migrant workers.Most of the injured people were migrant workers.
[例7]丛飞生前资助了183名贫困生。
我们若一时想不起“资助”的确切表达:support,则可用近义词或短语:donate some money to sb./give away some money to sb./help sb. with some money等,同样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
三、用同义句型表达
若遇到自己不熟悉而又较正式的一些书面语,切勿冒险凭自己感觉去直译,而应学会变通,用自己有把握的同义句型来表达,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不地道的中式英语。
[例8]2011年北京国际长跑节的活动内容:5公里赛跑,10公里赛跑。The activities included the 5-kilometer race and the 10-kilometer race.
可转换成一个同义句:In the activity, the competitors were required to run 5 kilometers and 10 kilometers.
四、用“意译法”表达
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较有文采的汉语表达,觉得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英语。这时,切忌冥思苦想其对应的英语表达,或干脆直接译成中式英语或采用汉语拼音。我们应学会转弯,在理解该汉语的中心意思的情况下,表达其相近意义即可。这样,即节省了时间,又使自己行文中觉得流畅。
[例9]师生们在操场上聚精会神地聆听了演讲。
我们可能会被 “聚精会神”卡住,绞尽脑汁地想它对应的英语成语。其实,我们已学过相类似的英语短语concentrate on(集中注意力)或be absorbed in(专注,专心)。我们还可剥去成语的华丽外衣,即为:师生们在操场上认真地聆听了演讲。表达为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listened to the lecture very carefully on the playground也未尝不可。
[例10]建议将这些旧家具和旧衣服送给慈善机构,以便重新利用。
若不会“慈善机构(charity organizations)”的正确表达,可转译为:the organizations that always help poor people in trouble。
[例11]在外留学造成该学生沉默寡言,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Studying abroad made the student withdrawn and be lacking in the communicative ability.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降低翻译难度,将一些难词转换为其同语义的句子,可译为;While studying abroad, the student seldom communicated with others, so he didn’t know how to get along well with each other.
总之,在考场作文中,若碰到一些难词或难句,要进行发散性思维,多联想和想象,活化自己头脑中的英语词汇网络。学会转弯,灵活处理难词,将其转换为我们自己熟悉的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表达,避难就易,以确保自己的书面表达简单明了和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