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文言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07:28: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嫦娥奔月文言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嫦娥奔月神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后羿神话、西王母神话、伏羲与常羲(常仪)神话相结合的产物,是上古神话仙话化的结果。嫦娥奔月神话的原生态意蕴反映了先民对生命永恒的深切渴望、对死亡的回避;嫦娥奔月神话的演变反映中国古代阴阳观念和生殖崇拜理念,反映了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人们伦理观念的变化。
关键词:嫦娥奔月 后羿 西王母 蟾蜍
中图分类号:I276.5文献标识码:A
嫦娥奔月是中华民族远古记忆中最美丽、幽怨的神话,可谓家喻户晓,它在流传的过程中被人们不断加工、补充、并融入新的社会意义。可以说,历史的演进,观念的更新,使嫦娥的形象也随之不断变化更新,直至定型为绝世美人,嫦娥形象的变迁,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
一嫦娥奔月神话的演变反映了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人们伦理观念的变化
嫦娥奔月神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后羿神话、西王母神话、伏羲常羲(常仪)神话相结合的产物,是上古神话仙话化的结果。
嫦娥神话的演变首先是嫦娥和后羿的配偶化。据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及李善注《文选・祭颜光禄文》中,均引述了《归藏》所载“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的内容,可见嫦娥奔月神话在战国初年即已定型,但其最初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并没有与后羿神话联系在一起。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女性地位的不断下降,人们开始把嫦娥自己“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改为窃食后羿所请不死之药,《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高诱注曰:“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至此,嫦娥神话开始与后羿神话合流,后羿与嫦娥的夫妻关系由此确定下来。另据《山海经・西次三经》载:“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郭璞注:“主知灾厉、五刑、残杀之气也。”《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昆仑山之丘……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这也就是说西王母神话和后羿神话、嫦娥神话一样最初都是独立存在的,“西王母”本是我国古代神话中掌管灾厉、五刑、残杀之气的天神,和后羿、嫦娥本无关系。考之西王母神话之所以能和嫦娥神话合流的原因,盖因据《山海经・海内西经》载:“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郭璞注:“为距却死气,求更生。”这说明能“距却死气,求更生”的“不死之药”,就在天帝的“下都”昆仑山上。因西王母是主管“刑杀之神”,她居住的昆仑山上“万物尽有”,故得掌管“不死之药”。后羿神话、嫦娥神话、西王母神话至此开始合流。
唐代的嫦娥神话是在战国秦汉时期嫦娥神话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李商隐诗《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夜复一夜,年复一年,嫦娥徘徊于月宫之中无可为侣,一颗心终古寂寞,真是亘古不变的大悲哀。
嫦娥的变形在于其“窃药”这一举动违反了封建社会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强化嫦娥奔月的悲惨结局,实质是强化了女子背弃男子的恶劣后果,是对“夫固不可违”的动态解释,是对女性背弃自己丈夫这种行为树立的反面典型,是用以封建教化的工具。这是封建社会取得社会主导地位的男性对神话有目的地改造,真实地反映了进入封建社会后妇女地位日益下降的社会现实,嫦娥奔月的悲剧性结局昭示了未来女性生存的状态。
二嫦娥奔月神话反映了人类灵魂深处对生命永恒的深切渴望
在世界各民族的原始神话中,月亮因其循环往复的盈亏圆缺而成为生命死而复生、永不灭绝的象征,屈原《天问》曰“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就充分说明了楚国先民是相信月神可以死而又育的。奔月神话的原生态意蕴反映了原始初民十分普遍的信仰:灵魂不死,生命不息。《山海经》中就已经记载了不死山、不死民、不死国、不死草,这说明先民对生命的留恋与珍惜,而这种思想在嫦娥奔月神话中得到更加完整的体现。
嫦娥,又名娥,‘’、‘嫦’都有永恒之意。《说文》上说:“,求回也”、“恒,常也”。段玉裁注:“常当作长,古长久字,祗作长。”常、长音相通,故常有长久之意。关于嫦娥奔月神话的最初面貌及其具体的仙化轨迹,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是我们通过对不同典籍所载“嫦娥奔月”故事的相互参校,可知“枚占于有黄”与“奔月”是共有的基本情节,而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两点内容与当时勃兴的神仙不死思想大有契合之处,因而深受方士、神仙家的青睐和喜爱,并最终成为嫦娥神话仙话化的桥梁。据后汉张衡《灵宪》记载:
“嫦娥,羿妻也,窃西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嫦娥奔月之后化为蟾蜍的原因之一盖是因为我国民间历来认为蟾蜍为仙物,它代表着长寿吉祥。晋代葛洪《抱朴子》曰:“蟾蜍寿千岁”,“蟾蜍万岁,背生灵芝,出为世之祥瑞”,从这些文献记载可以知道,在古人眼中蟾蜍是很长寿很神奇的,可以活几千、几万岁。
中国古代神仙思想来源于人类对恋生恶死的意念,当先民经过漫长的文明进化历程,从对神的顶礼膜拜逐步走向自我觉醒与自我独立,死亡的困扰就成为最大的恐怖。基于畏死求生的心理,人们急切而热烈地追求肉体不灭,笃信通过人为修炼成仙能够实现长生之目的。原属于西王母神话中的不死树、不死药内容亦被移植到嫦娥神话中,作为实现平地飞升入月、从而获得长生的合理而充满诱惑力的解释。完全超现实的嫦娥奔月神话由此转化成为既能超现实,又能现实化的仙话化神话,而不死药的追求与获得就使超现实与现实之间有了可以跨越的桥梁,既可以来证实道教对于不死成仙的可信性的布道与宣扬,也可抚慰匍匐于神仙信仰下的芸芸众生对于能够成仙充满企盼的心灵。
三 嫦娥奔月神话反映了汉代男为阳、女为阴的阴阳观念和生殖崇拜理念
远古时代的许多原始民族都认为,月亮中隐藏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可以使植物和种子生长及动物和女子怀孕的威力,初期的月亮崇拜是把月亮作为自然界生命的赐与者和促使万物繁衍生息与丰产的感应者,嫦娥奔月神话就是在我国流传最广、最脍炙人口的月亮神话故事。原始人认为女人具有和月亮一样的本性,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就发现,女人身体表现出一种不可捉摸却又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而这种变化的周期又大致与月亮的圆缺相一致,因而有“月事”、“月经”之名。嫦娥奔月神话体现了原始人思维深处对生命力的崇拜,同样也正是这种期望丰收与多子多孙的内在动力推动了嫦娥神话的不断丰富、发展及转换。
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汉初人口极其匮乏,“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汉书・食货志》说:“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鉴于这种情况,汉代统治者采取了鼓励人们生育的政策,以弥补秦末战乱带来的人口匮乏,汉代出台很多奖励生育的政策,至东汉时更是如此,所以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下诏:“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著以为令。”增加人口成为汉代的主导思想。
汉代阴阳五行思想盛行,人们将世间万物分为阴阳两部分,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淮南子・天文训》:“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也。”后汉张衡《灵宪》曰:“月者,之宗,积而成兽,象蛤兔焉。阴之类,其数偶。”蛤即蟾蜍,兔为玉兔。汉代画像中月的形象每每与蟾蜍联系在一起,月为之宗,月中蟾蜍便是的代表。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在蟾蜍身上寄托了对于生殖的渴望。青海乐都县柳湾出土的一件马厂类型有女像的彩陶壶,此壶正面是女像,背面是蛙肢纹,两侧各有抽象蛙腹纹。女像的面容被置于陶壶颈部,身躯上的乳房、脐窝、均在器腹部位有明显而突出的强调,双手捧腹,腹部浑圆、双腿细瘦。这种女像与蛙纹的有机结合,很明显地告诉人们,蟾蜍与女性与生殖都有密切关系。从表象上看,蛙的肚腹和孕妇的肚腹相似,一样浑圆而膨大;从内涵来讲,蛙的繁殖能力很强,产子繁多,一夜春雨便可育出成群的幼体。这对于渴望种族繁衍的古人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嫦娥奔月之后化为蟾蜍从另一个方面代表了汉代人对蟾蜍的生殖崇拜。
四 嫦娥奔月神话的演变反映了世人对于美好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在先秦两汉的记述中,月宫一直作为嫦娥窃药后化身蟾蜍的栖身之处,月宫清光冷辉中其萧索、凄寒之状可以想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嫦娥被丑化、异化的形象又得以净化、美化。到了汉魏六朝时期,文人们就开始在继承汉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逐步改造嫦娥“月精、蟾蜍”的丑陋形象,这种变化明显地表现在六朝歌咏之中。如:六朝谢庄的《月赋》有“引玄兔于帝台,集嫦蛾于”的句子,这是说嫦娥已侧身于天帝的宫廷;南朝的徐陵在《玉台新咏・序》中道“麝月娥竞爽”,是以月色的皓洁衬托嫦娥的娇美。到了唐代,诗人们开始对嫦娥表现出既埋怨又同情乃至喜爱的感情。诸如此类的诗句有李白《把酒问月》中的“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杜甫的 “斟酌娥寡,天寒耐九秋”(《月》);李商隐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等等。宋代韩驹《念奴娇・月》云:“唤起嫦娥,撩云拨雾,驾此一轮玉,桂华疏淡,广寒谁伴幽独。”的确把嫦娥写得凄婉动人。嫦娥奔月神话既然已认定嫦娥入月不能回归,于是在诗人文士的笔下,更多的是对嫦娥在月中的处境表示关切与同情。而中国素有自古红颜多薄命的慨叹,于是,嫦娥便在文人墨客的反复吟咏中成了孤幽美人的杰出代表。诸如此类文字给世人描绘出一个呈现在如水月光之中的容颜秀美、体态婀娜的“仙女”形象,嫦娥成为温柔、美丽、善良等美好形象的象征。
当然,嫦娥奔月神话的演变不仅表现在嫦娥形象的艺术化和丰满化上,还表现在月宫的添丁加口,逐渐变得热闹非凡、富丽堂皇上。在嫦娥奔月的神话里涉及两种动物,前有蟾蜍,后有白兔。《淮南子》说嫦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月中有兔的记载,首见于屈原的《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唐段成式《西阳杂俎》说:“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月宫中首次出现了吴刚伐桂的内容。嫦娥奔月神话在唐代的仙话化过程中,“唐明皇游月宫”系列是特别值得注意的。唐明皇所游之月宫,已名之为“广寒清虚之府”,其中 “宫殿往来无定”,更有“仙人道士乘云驾鹤往来若游戏”,又有仙女素娥数百,或“紫练霓衣,舞于广庭”,或“皓衣乘白鸾笑舞于广庭大桂树下”,个中美景连盛世唐明皇都流连忘返,其琼楼玉宇之盛况可想而知。
古往今来,嫦娥因月而雅洁,月因嫦娥而增辉,嫦娥已成为美丽温柔的化身,再也不是幽怨孤栖而捣药不止的蟾蜍和玉兔,嫦娥奔月神话的演变过程,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月亮的探索精神和丰富想象力。那些不胜枚举的关于月亮的华美辞章,不正是人类以审美眼光审视月亮的心灵结晶吗?
参考文献:
[1] (南朝)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2] 《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 王步高:《唐宋诗词鉴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
[5] (南朝)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6]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篇2
2007年南京师大何永康教授“打捞及格作文”之事成为作文讨论热门话题。呼唤质朴、真实的“生态作文”,成为教师在新课程下作文教学新视野、新方法、新标准的热切期待。
来自一份问卷调查的问题
笔者前一阵参与了张家港市进行的一次“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问卷对初中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教材”、“训练重点”、“命题”、“指导”、“素材”、“赋分”、“评语”、“讲评课”、“竞赛和投稿”等方面作了全面调查,并广泛征集一线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困惑以及现在的作文课堂有哪些现象是违背生态写作规律的。此项活动只要求参与问卷的老师据实回答。因此,此项调查具有很高的真实性。从部分老师的问卷来看,目前初中作文教学显示了积极的生态建设气象:“指导思想”鲜明,注重“以学生自主写作为主”;作文指导方法不拘一格;以“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为写作素材;评分、评语多以发现优点和鼓励为主;多给予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鼓励学生投稿等。
但不难看出,目前初中作文教学还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作文教材”缺乏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为依据的系列性,存在以经验为主的随意训练和以中考作文为主的应试训练的倾向。“作文命题”虽然考虑学生生活实际,但基本还以“教师命题”和“备课组统一命题”为主要形式;“训练重点”存在明显的偏差,而“以考场作文写作技巧训练为重点”尤为突出。重视作文结构和语言艺术化为典型的实战演练,轻视非智力因素情商兴趣意志的养成,忽视情感培养的人文化。
而教师的困惑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文教学的实情:语文教学课时间紧任务重,作文教学难以充分开展;学生写作素材的来源仍是主要疑难;不少教师对评改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关于“生态作文”单元教学改革的思考
结合本人进行的生态作文单元教学的实验,本文以苏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第五单元“关注科学”为例来谈谈“生态作文单元教学”的设计。
一、经济的教材创生系统――深挖文本,高效利用语文教科书的可用资源
“文以载道”的观念仍然支配着现行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与“轻”:重语文教材改革,轻写作教材建设;重阅读教学,轻写作教学;重考场作文技巧的训练。轻写作能力的培养。作文是语文试卷的主角,但作文拉不开语文成绩的分数,作文教学在某些语文课堂只是阅读的后缀,“写”成为“读”的副产品。新课程倡导学生写富有生活质感和个性特点的作文;现实是“中考满分作文”读物充斥课堂,写作命题唯考是从。究其原因,客观上是写作教材跟不上语文新理念,主观还是教者对写作研究的缺失。
单元整体教学这一语文教材编排方式,使学生能从不同文体、不同角度、不同表现手段中学习语文,认知生活。目前,人教版、苏教版等多套教材均使用单元整体教学这一编排形式。如果我们能深挖语文教材,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完全可以进行有本校乃至本班特色的作文训练。
“关注科学”这一单元有四篇文章。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所学课文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写作话题供学生选择。《斜塔上的实验》-《斜塔实验的前夜》(小剧本)《我的新发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事不小》;《宇宙里有些什么》-《火星移民的生活》《超人牛郎织女传》;《二则》-《环保在我家》《我是小小设计师》等。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兴趣甚浓。本单元教材写作要求是“简单地说明小制作”,因为有了前面的小练笔做基础,学生的单元写作既有了传达科学思想的要求,又有了写作的兴趣。
二、科学的写作认知系统――探寻规律。有序构建生态作文教学与训练的实用序列
写作目前是从属于语文的子科目,在日常教学中写作缺乏科学的认知系统。在认知过程中,个体新的感知与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对当前事物的认识。现代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他们既强调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的作用,也强调学习材料本身内在的逻辑结构,即知识结构。两者相辅相成。写作如果仅存写的实战训练,而缺乏科学的认知系统做指导,就无法构建学生新的写作认知结构。《斜塔上的实验》属于叙事类的人物传记,《斜塔实验的前夜》(小剧本)《我的新发现》就是根据文章重点把“叙事”能力的培养作为随笔训练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初中生首次接触的议论文,知识训练点自然落在“一事一议”的议论文程式上。因此拓展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寻求第二答案》(改写课文事实论据)。《宇宙里有些什么》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说明文,知识点应落实在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上,所写文体不妨设计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火星移民的生活》《新“嫦娥奔月”》等。《(梦溪笔谈>二则》是文言文,侧重于叙事,为了避免与“叙事训练”点重复,写作知识侧重于“创意叙事练习”,如《环保在我家》《我是小小设计师》等。最后再完成单元,“说明文”练习,知识点有所侧重,又丰富多彩,这样的训练才会是有效,才会高效。
生命、自主――“生态园”里最生动的元素。
“真实”、“生活”、“情感”、“表达”、“自己”、“习惯”,是“语文课程标准”写作部分的几个高频关键词。如果我们对此进行再组装,就能发现新时作要求与写作的真谛:写自己的真实生活、真实情感,写作是表达自己的习惯。“写作不是一种职业”,只是一种技能。写作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个人具备这样一种“能表达,会交流”的生活能力。
一、开放的鲜活的生命工程――突破瓶颈,消除写作困惑――写什么――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训练最根本的是出路问题。很多师生在写作上的困惑是“没得写”、“写不出”,这其实是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朝什么方向写的问题。如果学生写作文思如泉涌,写作就不成问题。因此能否突破写作瓶颈。消除写作困惑,关键在于学生的写作动力能否被激活。
写什么――行为即生活。当学生意识到并真切地体验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也是作文的材料,并且是最佳的作文素材时,作文就不再是无米之炊了。写进作文的材料立即变得丰富多彩:上学路上所见,课间活动的思考,课堂写真,宿舍生活。自己、父母、老师、同学都写进了作文并成为文章的主角。生态作文一扫沉闷的空气,随之而来的是真实的生活、自己的生活、富有质感的学生生活。
怎么写――说话即写作。在实验班学生都牢记两句话:“说自己最想说的话,说别人最想听的话。”写作就是用笔与别人交流,“说自己最想说的话”能保证自己的作文有真情实感,因为
是自己对生活的所闻所思,因此,才会给别人启迪。“说别人最想听的话”,就是让自己的幸福与别人分享,让一双眼的观察去擦亮另一双眼,让一颗跃动的心去启动另一颗心。
二、民主的集体评价引领――打破权威,组建富有活力的集体评价机制
“语文课程标准”无论在阅读方面,还是在写作方面都“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传统的作文评判,老师对优秀作文一直是单向资格认定,学生没有话语权。
生态的作文评价应该没有思想的钳制,每个学生都可以真实地写作和自由地表达,写出真我,真实的“我”可以平等地与师生交流自己的思想。我们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建立了“教师示例评价为指导,小组合作交流为主体,典型作文资源共享”的评价机制。教师从幕前退到了幕后,让学生唱起了主角。这种评价机制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表现欲”,又断绝了写作“倦怠症”。作文评价成立民主生活会,经验交流会。“其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评改同学的作文,能抓住优缺点,充分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作文评价课成了学生最“心仪”的课程,也是最为“心动”的课程。
三、自主的社团管理机制――开展作文实践活动。培养写作习惯,催生优秀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部分要求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因此策划写作实践活动、成立以班级为单位的文学社和报社,对养成学生“关心生活、体验生活,不断积累人生体验”的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班级报社是班级文学社的写作实践园地,《班级作文快报》学生自己命名,每期稿件自己组织,文学社成员组织评选录用,再由责任编辑负责校对修改,美编人员负责编花和插图。每期报纸出版都将是班级大事,都会在班级新闻播报中播出。
开展社团形式的班级作文实践活动,学生能真实、负责、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体验表达的愉悦。指导报社编辑掌握参考资料的使用方法,分清资料的信度和效度,规范地引用参考资料,养成使用规范语言、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有针对性地进行缩写、扩写、改写和续写,能借助语感、语法、修辞等手段,使文章通顺流畅并增加表达效果。要求报社记者积极地去感受日常生活,写随感文章;感受社会生活,写新闻稿件,在表达中充分展示个性。针对学校、班级大事学会写专题报告或小论文,用事实支持观点,内容准确,资料来源可靠。
四、和谐生动的写作氛围――协调关系,形成特定的个性化作文的合力
相关文章
6嫦娥征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