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习方法范文
时间:2023-03-21 15:2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三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新的知识有所了解,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知识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不能开小差。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若能做到这“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要保证听课过程中能全神贯注,不开小差。上课前必须注意课间十分钟的休息,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激烈争论或看小说或做作业等,以免上课后还气喘嘘嘘,想入非非,而不能平静下来,甚至大脑开始休眠。所以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
3、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有的教师认为复习就是复收,就是通过复习来弥补知识的缺漏,于是让学生读读记记,做做练练;也有些教师将平时教学内容简单重复一遍;还有的教师认为复习课可多上也可少上。其实,有效的复习很重要。复习,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单元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加深理解,全面提高。同时,复习又能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中触类旁通,弥补平时教学中的不足。总复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重视复习,同时注意采用一些措施来提高复习效率。
一、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和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和补充;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有助于对存在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高三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学生情绪的控制与诱导;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点拨;帮助学生构筑能力体系;帮助学生制定语文学习的短、中、长期目标;对学生当前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考纲,把握命题思路
只有研究考纲,吃透考纲,才能准确把握高考试题中所表现的学科教育思想和未来试题的命题思路,才能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才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系统训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教师要做到胸中有法,必须首先自己心中有纲,同时还要让学生熟悉考纲,了解高考的要求,使之学习有据。在高三第一学期,教师应该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力争在第一时间得到考纲,因为每年高考的要求甚至范围都有变化,我们必须根据考纲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避免走太多弯路。
三、增强语文复习教学的创新性
高三的语文复习教学需要创新,在指导高三学生复习时,不要囿于传统的教法。以诗歌鉴赏为例,诗歌鉴赏教学历来提倡并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了解其创作背景,通过时代背景与创作背景鉴赏文学作品。“知人论世”的方法为历代评论者所推崇,也为今天的诗歌鉴赏教学所推崇。所以笔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的训练时,注重让学生抓住意象、情感,去思考、去发现、去领悟,从而总结出一套可行的鉴赏方法。学无定法,教亦无定法。我们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四、找出语文复习中的规律
语文复习就是要把学生所学的零碎知识梳理成体系,让学生有一个宏观的概念。还要让学生知道,现在的考题日趋生活化、能力化。考试不能单靠学过的书本知识,而应让他们开阔视野,把注意力放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复习过程中,老师可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例如成语复习,学生对成语的应用不像日常用语那么熟悉,但又有所了解,因此在组织复习时要注意归纳总结,找到一些规律,学生就不必浪费过多的时间去死记硬背了。
五、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运用讨论法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师生互动,关键在于教师甚至是学生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高质量的问题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兴趣,能击中知识的本质,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另外,教师抛出问题的时机要恰当,要把问题设置在知识的重点之处,知识的转折和发展之处,学生遇到学习困惑之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千万不要满堂灌,而应大胆的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合作交流,去解决问题。师生互动教学,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再加上教师的指导,使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反序复习法
读文章,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积累一些词语句子,更重要的是了解作者传达给我们的内容,这包括文章谈的是什么人物,围绕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这些事情当中我们又能看出人物的品质、事件的意义、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态度等等,而这些内容也正是高考文言阅读考查的重点难点。我们作答高考文言文试题不可能把内容100 %弄懂才开始作答,实际上这既没有必要也是不可能。初读全文,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常常把深难的材料设成正确选项,而往往要求我们选出错误的一项。因此,我们把这些选项全返回阅读材料去理解,对文章的理解应坚决贯彻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也就是说只有从整体出发才能准确理解句意、词义、字义,整个短文的关键信息基本上就了如指掌了。如从前面做起,有可能前面错误的选项会对后面产生干扰。笔者曾在自己班上做过一次试验,把学生分成两伙,在规定时间内,一伙顺向做,一伙逆行做,结果逆行做的正确率较高。因此文言文复习教学,可以逆向进行。
七、合理利用所订资料,尽量组题编题
征订的现成资料,里边有一些题价值不高,甚至对学生有误导。在学生做题之前,教师应认真筛选,大胆精简。有时只选其中1/3~1/2的题让学生做,不足的部分自己编题选题重组,再发给学生。可以从电脑下载的题中编辑5套题甚至10套题重组1套题,这样针对性更强,价值更高。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各地的试题,并且建立比较大的题库,再结合高考要求和自己学生的实际对这些题重新编辑。这样既减轻了学生负担,又使教学的针对性、合理性大大提高。
篇3
时下,高三数学即将进入第二轮复习阶段,考生应该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科学安排复习,提高效率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方法一、研究考纲,把准方向
为更好地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教师应指导考生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要求和命题要求,熟知考试重点和范围,以及高考数学试题的结构和特点。以课本为依托,以考纲为依据,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复习时要花大力气,突出以能力立意,注重考查数学思想,促进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命题指导思想。
二、重视课本,强调基础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对通性通法的考查,并且一些高考试题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尽管剩下的复习时间不多,但仍要注意回归课本,只有透彻理解课本例题,习题所涵盖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例如,高二数学(下)中有这样一道例题:求椭圆中斜率为平行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此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方法在2005年春季高考、2007年秋季高考、2010年秋季高考的压轴题中多次出现。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查,特别是对重点知识的重点考查;重视数学知识的多元联系,基础和能力并重,知识与能力并举,在知识的“交汇点”上命题;重视对知识的迁移,低起点、高定位、严要求,循序渐进。
有些题目规定了两个实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叫做“接近”,以递进式设问,逐步增加难度,又以学生熟悉的二元均值不等式及三角函数为素材,给学生亲近之感。将绝对值不等式、均值不等式、三角函数的主要性质等恰如其分地涵盖。注重对资料的积累和对各种题型、方法的归纳,以及可能引起失分原因的总结。同时结合复习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对复习过程进行计划、调控、反思和评价,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突破难点,关注热点
在全面系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第二轮复习应该做到重点突出。需要强调的是猜题、押题是不可行的,但分析、琢磨、强化、变通重点却是完全必要的。考生除了要留心历年考卷变化的内容外,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因为不变的内容才是精髓,在考试中处于核心、主干地位,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强调对主干的考察是保证考试公平的基本措施和手段。同时,还应关注科研、生产、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归纳,这对提高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就大有裨益。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需要注意的五个方面一是课堂容量问题.提倡增大课堂复习容量.不是追求过多的讲,过多的练,面面俱到,“一网打着满河鱼”,而是重点问题舍得时间,非重点问题敢于取舍,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增大思维容量,减少废话,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少做无用功。
二是讲练比例问题.第二轮复习容易形成“满堂灌”或“大撒手”,这样都不利于学生学懂会用.每堂课都要精讲精练,分配好讲练时间,一般以30分钟为宜.
三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问题.课堂中,有的讲得多,讲得快,学生被动听、机械记,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僵化,应变能力差;有的简单提问,过多的板演、笔算,貌似气氛活跃,讲练结合,其实是教师的惰性行为.双边活动的真谛是让学生参与解题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迪思维,点拔要害.
四是讲评的方式方法问题.学情抓不准,讲评随意,对答案式的讲评是影响讲评课效益的大敌.必须做到评前认真阅卷,评中归类、纠错、变式、辩论等方式的结合,要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彻底矫正.还可采取“自教自”的办法,让学生讲好解法,讲错误处,展开争论.这种方式,由于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极易让学生接受.
五是信息反馈问题.系统论的反馈原理指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提高课堂复习效益,加强信息反馈是必不可少的.两条反馈渠道非抓不可.一条是通过练习或检测搜集信息.近几年,我市采用的“穿插复习法”对信息搜集很有帮助.即在大专题复习过程中,每周穿插一次以选择题为主的定时定量训练,内容以检测刚学过知识为重点,兼顾后继复习内容.这样,既做到了掌握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又抓住了后继复习的要害,复习便有了针对性.另一条是每两周开好一次学生座谈会,有针对性地选取上、中、下三类学生进行交谈和问卷调查,每位教师先行“诊断”,再集体研讨分析学生的要求和看法,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把握复习重点
从复习节奏上来看,高考二轮复习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高考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强化,重点在于:如何把建立起来的知识网络更系统化、条理化,最终灵活运用学科内的知识去解题。
严格来说,这两个多月的时间,是考生能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的关键阶段。高考第二轮复习也将成为学生们学习水平的分水岭,高考成绩在这个时候就开始逐渐拉开差距,并形成初步格局。
明确复习目标
对二轮复习,不能简单地定位为“第二次复习”,而是应该从一轮复习的“细看教材”转入到对重点知识点的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
二轮复习过程中,将会把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把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在此阶段,需要把握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把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潜心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不仅是《考试大纲》对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而且代表了高考考查的方向和深广度。怎么研究?我认为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做,新上高三的教师主要做03-08年各地高考卷,上过高三的教师重点做06-08年各地高考卷,目的是找感觉,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这有助于我们在二轮复习把握好“度”,特别是防止在训练题中片面追求偏、难、怪;二是比,对各年全国卷比较,对全国各地卷比较,从中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这样,复习的目标更明确,复习的思想更开阔;三是找,通过对近三五年的高考试题的重点研究,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据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把握时间,规范书写
复习中,要利用做题、考试、练习的每一次机会,加强对时间的把握。严格按照高考时间限制答题时间,养成合理的答题节奏,在速度中提高正确率。
篇4
关键词:高三物理;知识网络;习题训练
一、高三物理学习的基本内容
在高三完整的物理学习中,新的知识只有很少一部分,大部分的知识在学生高三之前就已经学完了,所以说高三物理学习的主要任务便是复习,复习在高中阶段所学的全部知识。在这样的过程中,老师必须采用系统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漏洞,这种漏洞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致命的。有时候,学生可能因为一道小题的原因而考不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所以,在高三的物理学习中,复习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老师在其中的作用也异常重要。
二、高三物理新知识点的学习
在高三阶段,还有一部分是新学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的计算要求并不是很高,大部分是需要学生记忆的。所以,对于这些比较琐碎的知识点,学生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去反复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理,将琐碎的知识点建立起联系,使学生更加方便记忆,使这些知识点记忆得更加牢固。只有将新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复习过程中。牢固掌握新的知识点是提高高三物理学习效率的基础。
三、提高高三物理学习效率的方法
1.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高中三年所学的物理知识是繁多的,琐碎的。在短时间内对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繁重的工作,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老师在教导学生进行物理复习时,一定要重视高中物理中部分章与章之间的密切联系,有的在一些规律方面还很相似。例如,在机械能守恒与能量守恒这两章,能量守恒包括机械能守恒,其中部分能量守恒定理与公式同样适用于机械能守恒。所以,学生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将知识点全部掌握,学会融会贯通,能够通过一个知识点想起所有与该知识点相联系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三物理的复习质量,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
2.进行创新型教学,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老师不能一味地讲解知识,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阶段活跃一下课堂氛围,从而提高物理的学习效率。同时,老师要改变以往复习物理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起监督或是引导的作用。教师可以进行多样化的复习,将自身讲课、复习重点、同学讨论、例题练习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学习形式多样化的课堂,使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复习兴趣,同时在讨论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的解题能力进一步增强。
3.进行必要的习题训练
扎实的物理知识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而相关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则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障。所以,一味地进行基本知识的复习是不可取的,老师要重视学生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的培养,那么进行适当的习题训练是必要的。进行适当的习题训练一方面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老师要精心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习题,尽可能地培养学生以上两方面的能力。同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模拟考试,这对于学生熟练掌握考试技巧十分有利,同时也能够把学生的不足之处表现出来,方便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查漏补缺。
4.发挥老师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无论哪方面的学习,老师在其中都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无法替代的。所以,在物理课堂上,老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疑惑,尽可能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同时,老师要对每一名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获得老师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每一名学生的成绩。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与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高三物理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高三物理学习的任务是繁重的,提高高三物理教学效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网;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习题训练与模拟考试;老师要积极发挥自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只有如此才能构建一个高效的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吴梅生.高三物理复习课分层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3.
篇5
【关键词】高三复习 生物试卷 试卷的讲评
一、课前准备,体现针对性
(一)做好有关数据的统计:1.记录阅卷情况。搜集学生好的答题思路、方法及典型错误,以便在讲评时呈现;2.数据统计。统计试卷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各分数段的人数;每一题的得分率、满分率、错误率等。
(二)归类分析 根据试卷的内容、特点和考试结果,进行归类分析:1.试卷分析: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对试题作出简要的分析和评价,揣摩出卷者的出题意图;分析知识点的分布情况、考查角度及所占分数比例;分析试题的难易程度及难易点所占的分值比例;分析各试题考查的目的、所覆盖的知识点及答题的基本情况;分析各试题考查类型的统计结果,了解考查的能力水平(基础题、能力题);分析教师教学的遗漏点。2.试题归类。按解题方法:把试卷中用某一解题方法求解的题目归到一起;按知识点:把试卷中考察统一知识点的题目归到一起。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对错题留下深刻印象。3.错因分析。错因分析首先从教师自身找得失,知识点是否讲透、讲全,教法是否恰当;然后再找学生的原因,是知识点没记准,还是审题不清或该知识点不会等方面的原因。
(三)确定讲评方式:一般来说,试卷讲评有三种方式:重点讲评:适用于试题难度适中;归类讲评:适用于难度较大的试题;少讲或不讲:使用于难度较小的试题
二、讲评的过程
(一)讲重点;教师在讲评中不能简单地对答案或订正错误,而是学生错误率高且涉及多个知识点交汇的、解题思路较宽的综合题应重点讲评,有的题目虽然得分率很高,但错误可能过于集中某一选项(20%左右),或是学生通过排除法得出的,学生未必真正理解,这些题目也需要老师重点讲解。这样,试卷讲评建立在学生思维遇到阻碍的基础上,建立在学生强烈求知欲上,集中了学生的易错处和典型错例,再切中要害详细地分析,就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加深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适当评价,重激励与鞭策;每一次考试之后,学生都非常盼望成绩单快点公布,非常看重自己在班级的排名,学生都渴望老师对自己的排名进行评价,特别是肯定他们的进步。试卷评讲时要以激励为主,要合理评价学生。对成绩一直较好的学生要激励他们找准差距,对进步较大的学生要激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捕捉其闪光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讲审题和解题思路;首先,仔细读题,画出关键词语并进行考点分析,即思考试题在考查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应用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揣摩出题人的意图,以及解题的突破口在哪儿,有没有最佳解题途径等等。其次,要学会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词,挖出隐含条件。可以要求学生在每次练习中,在题干上标出关键词,对于错误的选项要用斜线划掉,正确的答案必须写在题号前面。如:下列属于玉米体内二糖的是
A、蔗糖,纤维素 B、麦芽糖,乳糖
C、淀粉,葡萄糖 D、蔗糖,麦芽糖
(四)讲解题方法与技巧。试卷讲评课的重要作用是拓展强化、优化方法,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而高三的复习课中强调“多题一解”的意义要大于“一题多解”。同类的试题,教师要讲透解题的方法,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在讲评图表题时,可以做如下方法点拨:一是析图技巧。识图:看横、纵坐标;看曲线特殊点(起点、终点、转折点、交点、顶点、最低点);看曲线走势(上升、下降)析图:分析(曲线变化);联想课本(相关内容);信息转化(曲线变化与相关内容的关系)二是绘图技巧。老师可以结合学生在画图中的一些典型错误引导他们归纳出画图的基本步骤。如 定轴 、定点、连线、标名称。
(五)讲变式与拓展。高考试题并不神秘,不少题型都是常见的,但很多试题源于课本却又高于课本。只是因为变换情境,学生很可能由于思维定势造成失分。此时善于分析和应变显得尤为关键。所以典型题目按原题讲完之后,教师还要从原题衍生新题目,把某一数据用其他数据代替,把习题因果关系倒过来,即对某些知识点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发散。变式训练要针对学生的理解难点或易错点进行强化训练,是对原有考点的巩固与强化。
三、讲评课后的巩固和提高
(一)重视错题,引导学生做错题集。可要求学生将答错的题全部订正在试卷上,并把自己在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的试题收集在“错题集”中,作好答错原因的分析说明,给出相应的正确解答。
(二)精选习题,进行补偿练习。教师要及时依据讲评情况,再精心设计一份针对性的练习题,作为讲评后的矫正补偿练习,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针对有代表性的共性问题设计相应的变式练习。
(三)重视评讲后的巩固消化。每次试卷讲评后老师还要做有心人,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学生消化讲评内容。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要求他们课后及时花时间加以消化和巩固,若还有不理解的就到老师处问;二是随机抽部分学生到老师处把错题再做一遍,以检验他们自己消化和巩固的程度;三是在以后的测试中,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错误的题目,变换方式,增加复现率,以帮助他们真正地掌握。
篇6
1 数学知识传授的基本形式:讲授法
近几年我国在素质教育改革的热浪中,推出种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情境教学”等等.使人们似乎感觉到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法已不适应当今时展的需要,与此同时会错误地认为一位教师若还要在讲授法的教学模式上探寻教学出路的话,那么他的教学观念已不适应时展的需要,最终被时展所抛弃.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我们教师在教学上产生一种迷茫,尤其是刚刚踏入教育界的年轻教师,面对众多的教学方法,它们的主次关系是什么?数学的教学中应该研究什么?
1.1 班级学生的人数确定了教学的基本形式
目前普遍施行的是50人左右的教学班级.在教学形式上,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话,那么研究性学习的四个基本特点是1. 重过程; 2. 重应用; 3. 重体验: 4. 重全员参与,从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教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这的确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在班级学生人数众多的事实面前,教师开一节“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课,教师与学生都要以付出大量的时间为代价才可能获得成功.所以我认为这种教学在目前学生人数众多的班级形式下是不可能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形式.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这一教学理念启发我们对高三复习教学进行反思,我们必须承认学生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存在个性差异,我们的课堂教学即不能降低教学要求,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适时改变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例如2010年笔者曾带过一个高三文科班,他们的数学基础是全校最差的,但班级人数少,从而在每一节数学课至少有60%以上的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发表自己对复习课上数学知识点的看法,逐渐在数学课上就形成了一种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共同探索、研究与交流,使学生能在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及时地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以及思维方式,这样的一种教学形式肯定已不属于讲授法的模式,似乎像“研究性学习”,或者像“合作性学习”.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少,从而在课上老师既能及时发现学生在数学知识点上的问题,又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反思的空间.最终他们在2011年的高考中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1.2 “讲授法”不等于“填鸭式”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解的概念.叙述事实、论证原理、阐述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孔子曰:“教学相长”.然而在教与学的相互统一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每一节数学教学要求不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例如高三教学中数学常常面对的是对每一节内容要进行.“介绍概念”、“梳理知识体系”和“应用”三部曲的教学过程,那么如何尽可能做到使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对自身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我认为教师应该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制定一系列原则:
1.2.1 原则一学生参与程度是衡量数学课质量的标准之一
“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是语言表征、情感表征、动作表征的源泉”活动即包括外部的操作活动,也包括内心的思维活动.从这一原则出发,教师在数学课上是完全可以营造一个师生互动的环境,使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各自对数学知识点的见解.但这主要搞清的一个问题是由于教师面对的每一节学生他们的情感、性格都不同,所以讲他们的参与的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一节看似热闹非凡的数学课未必能达到教学目的,而一节看似气氛不活跃的数学课中学生也未必不在参与.
1.2.2 原则二数学理解的本质是对数学知识点结构化、网络化以及丰富的联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面对的大多数学生是不能准确地掌握数学的概念和每一章节的数学知识的结构.例如对一道综合题的讲评,一般来讲一位学生往往不能独立地完成,是通过多个学生地合作才能加以解决.那么在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以引导,对学生提出的结论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整理、归纳每一节章节、每一课的数学体系.
1.2.3 设计原则三:数学的理解必须使其知识点具有生成性与发展性
例如,当已复习了各类主要(初等函数后,应该进一步去深化、拓展各类函数.就拿反比例函数来说,学生们都知道y=1x是反比例函数,其图像是关于原点对称的.那么函数y=x+3x-1是哪类函数的变形式?它的图像与性质又如何呢?提出问题来让学生们研究.又如在综合应用问题中可以精心组织命题,通过一题多解,使学生丛中体验到数学的命题在一定的层面上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方式,即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1.3 教学方法的互相渗透
定义-定理-证明-举例-应用是人们常用来描述讲授教学的模式,并且提出了诸多的批评、其实这种教学模式产生的根源在于现行的数学教科书的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方式.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是科学的、严谨的.问题在于教师应该如何具体地进行操作.我们知道教学方法是应该为教学目的服务的.然而每一节的数学教学目的是不尽相同的,一节课上不同的时间段上的教学目的也是不同的.例如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必须向学生介绍数学概念以及数学符号等等,为了进一步落实,学生对新课内容的理解要进行举例及论证相关的定理;为了数学知识地拓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进行综合课.那么不同的教学目的应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甚至于一节课上可以由多种教学方法以至相互渗透而组成,它们都有各自的长处与不足,所以讲它们上有互相渗透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目的而服务.
2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交互的作用的过程.体现了老师的“设计”与“评价”的及学生的“参与”和“反思”的两方面.即老师通过精心组织材料,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并对学生掌握的知识, 技能以及思维方式进行评价.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反思时间与空间.
数学教学是一种思维的教学,从这一角度出发就应该教学中给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机会来阐述自己当时对数学某问题的看法,否则教学中仅仅是让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思维方式一味地接受中学习的话,就会忽略学生对知识点的真实看法.假如是错误的,那么迟早会在今后的学习中体现出来.例如在三角函数复习中对例题:已知sinx+cosx=15,x∈(0,π],求tanx.曾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于两个不同的班级.其一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有关概念和解决方法的教学进行.其二是提出问题后让学生们讨论的教学过程、思维方式去解决、讨论,并且让更多的学生在课上发表自己对问题地解决的过程与结果.前者在后来的一次全区考试中一道相类似的题中暴露出学生对问题并没有解决.而后者,在课上学生的畅谈中就发现学生对问题处理中更多的是在解题方法上寻求答案,忽略了三角函数中最基本的概念关于角的范围与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在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更容易让学生进行反思,也给老师创造了新的教学知识点.
篇7
[关键字] 高考 复习 方法 基础
综观近几年来高考化学试题,总的讲覆盖面大,综合性强,单一知识点的测试题较少,单一识记题较少,基本实验内容的题较少,体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阶段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通过复习使自己将原来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下面根据自己的一点认识,具体谈一下复习方法:
一、阅读教材,以本为纲
课程标准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因此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课本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课本时,要全面看课本内容,如,书上例题,有关习题,课本演示实验和有关的分组实验。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如果一味的看书,不细读、精读,是必引起味同嚼蜡之感。因此,在看书前必须明确章节学习目标。如化学平衡一章,要知道这一章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部分之一,它用动态的观点揭示了可逆反应的基本规律。这一章的重点在于动态和平衡,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在阅读中着重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勒沙特列原理及其应用。同时,必须通过看书对课本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可通过表解形式、图解形式加以归纳。如在阅读摩尔、反应热一章时,可列表如下 有了上述网络和基本概念的有效储存,在遇到问题时,才能迅速将知识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抓好基础、全面复习
复习中,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把注意力放在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上,不要猎奇,不要搞“偏、难、高”的内容。对于大纲不要求的内容,要坚决删掉。如磷酸式盐和碱的反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涉及量的关系的一类离子反应,硝酸盐的分解产物,过氧化纳与某些混和气体反应后,气体体积变化方面的内容,要少花精力。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上。举例来说,《卤素》的重点应是 “氯气”。关于氯气的性质、制法、用途这些都是相互联系的,对每一块都要逐个分解进行理解。单就制法而言,从反应原理、特点到具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净化干燥、验满、尾气处理各部分都必须注意到。但对后面第四节学习“卤族元素”时,类似的内容就不必这样很深入地讨论,只讨论本族元素的变化规律。总之,我们学习时必须善于抓住基础,理解基础,掌握基础。如果在复习中往高、难两方面延伸,做练习往难题、偏题、怪题等方面发展,就会使自己误入歧途、自找苦吃。
三、适时练习、注意总结
做题时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但决不是搞题海战术,逢题便做,浪费精力和时间却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因此,在总复习过程中,要根据章节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做适量的练习,目的在于帮助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哪些问题已经模糊的,从而为精读打下基础。
四、自我强化,自测自评
高考是对学生五种基本能力的考核,因此一个章节复习结束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验收,自己对自己也要进行验收。特别是综合复习阶段,要进行自我强化。强化的办法是:按照高考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试题,最好是近年来的高考题材和各类摸拟题。像统一考试有人监考一样,在120分钟内答卷,然后,对照标准答案,辨明正误,自我评分。通过自测自评,发现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查阅资料,及时补缺。对典型题目展开思路,寻求规律,总结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类型。制定新的措施。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应试能力,使高考受益。
五、考试认真,重视讲评
高三复习以“知识升华”为能力,“提高成绩”为目的。一次考试或练习,实际上是一次信息反馈过程。试卷的讲评,是教师根据学生试卷反馈回来的信息,将知识清晰化、脉络化的过程。教师必然要通过错题分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结合出现错误的性质,找出发生错误的根源,防止下次重犯。还要归纳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题多解方法中的最佳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得分率。因此,学生本身要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参加每次考评,专心听取老师对试卷的分析。老师的讲评课听好了,就可开拓思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坚定信心、胜利在望
篇8
案例1在基本不等式应用复习课上,笔者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对应用均值不等式时的变形技巧,设计了下面的问题及其变式,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及其变式开展探究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
问题1已知x>0,y>0,且x+y=1,求8x+2y的最小值.
变式1已知x>0,y>0,且1x+9y=1,求x+y的最小值.
变式2已知x>0,y>0,且x+3y=5xy,求3x+4y的最小值.
变式3已知x>0,y>0,且满足x3+y4=1,求xy的最大值.
变式4已知x>0,y>0,3xy=x+y+1,求xy的最小值.
变式5已知x>0,y>0,3xy=x+y+1,求x+y的最小值.
变式6若实数x,y满足x2+y2+xy=1,求x+y的最大值.
问题1与变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变式1和2主要是直接整体使用1的代换配凑基本不等式中的定值问题,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问题.变式3到变式6条件类似,但已经不能使用1的代换了,直接使用基本不等式,得到了含xy或者x+y的不等式,进而解得xy或者x+y的范围.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在问题变式的演练中通过启发学生不同角度对解题途径的探索和可能出现的解题方法的比较,以及与之相类似的问题可以怎样解决、与之相关的容易混淆的问题应当怎样区分和辨别,达到研究一个问题会解一类问题的目的,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变意识和概括能力,很好地完成了引导学生夯实基础,梳理知识结构,总结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任务.
方法二、让学生自己编写题目条件参与
案例2《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复习课.本课围绕这样一个问题展开:“已知直线l:y=m(x-1)+1和椭圆C:x24+y22=1交于A、B两点,(请你添加条件),求直线l的方程.”
变式:如果直线方程改为y=mx+1,加上的条件是否要做相应的改变?
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师生也得到了很多条件,如①直线过焦点,②弦长AB,③弦的中点,④交点与原点所连的三角形的面积,⑤OAOB,⑥数量积OA・OB等等.这些情况都是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的情况,代表不同的类型.在讨论中教师最好随时指出所提或所得到的结论相应的知识点.
这样的教学设计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这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而且这种参与不仅仅是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而是与老师一起编制题目,让学生回答问题.这和要求学生编制题目,是水平不同的两种参与.让学生回答问题,答案是封闭的,学生的思考是很有限的和被动的.而编制问题时,学生必须回忆思考这单元的结构,对照过去的问题,可以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是一种主动参与,思维是开放的.通过这个问题多种方案的解决,一方面可以复习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篇9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备考;方法研究
一、从复习题型出发
(一)从复习要点出发,设计简单题型
考试是大众化的考核,所以在进行考题出题时不会出现过多太偏太难的题型,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在数学考题中,不论任何题型,基础分占据题型总分60%以上,学生掌握了基础的题型,在考试过程中不马虎,数学100分以上是可以达到的.所以,不论教师、学生都应该注意基础题型和知识点的掌握.比如说函数值域求法的掌握,这在以后三角函数、周期函数和初等函数学习中都是最基本的知识掌握点.
(二)进行多样化题型训练,进行变式结构讲解,让学生在多变的题型中认识到问题的本质
作为老师,总会教给学生从整个问题中提炼题型本质和知识点范围,因为任何题型永远万变不离其宗,只是转换了表达方式或者问题的要求表述.这就要求在高三的数学复习过程当中,进行变式训练,让学生在多样性的问题提问中,能够开拓思维,提炼问题本质要求,降低题目难度.
(三)熟悉考试考点,针对性地进行题目训练
高中数学的知识点、重难点、试题中所占份额、基本题型,经验的教师对于这些是有着心理预估的,所以教师可以在高三复习过程中,针对考试考点,进行题型设计,从基础题到能力型应用题,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在题海战术的运用下,形成思维习惯,进行能力提升.
二、从复习进度出发
(一)对复习进度有规划
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做到全部整体的统一,不仅有利于教师间的交流,也容易对学生的实际现状进行分析,统一的进度能够在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做到扎实有效,以教材为根本打好基础为后续的复习提供保障.在第二轮的复习中重点进行题型复习,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数学阶梯能力,并在复习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的形成,对题型有一定的掌控性和理解力,从问题出发看到根本,做到审题准确,在解题思路上要明确步骤,可能性的问题考虑周全,力求最正确的解答.
(二)关注学生,课堂教学把握节奏
高三的教师总会有“复习课难上”的体会,太过细化的讲解,会有同学放弃不听,可是条条框框地分析,又有学生跟不上节奏.所以,教师应该关注班级学生整体状况,从大部分学生的听课需求进行讲解,如若不关注学生学习状况,只按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授课方向走,不仅费时,而且达不到效果,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对高三的复习没有丝毫提升.
(三)重视考试讲评课
高三复习中面临最多的就是考试,考完试之后的点评在复习中极为重要,也是被规整进教学进度的,可见讲评的重要性.教师对学生在课堂授课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日常复习中可能判断会有所偏差,但考试中的答题现象是最明显的表达,教师可以在其中看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足和误区,以及整体性地分析大部分学生的易错点和应试过程中容易漏掉的知识点.通过考试可以分析出问题,并在每一次的考评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多次考评之后,对于易错的知识点和题型,教师和学生都有大概的方向,这对于复习质量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从应试技巧出发
(一)明确自我定位,有舍有得
应试教育针对的是所有学生,最后面的大题和附加题虽占总分分值,但在设置题目时是为了拉开成绩差距,以及给数学修养极高的学生设置的.所以,为了保证得分情况,在习题练习时,大部分学生应该从基础知识出发,重视基本得分点,将中低档的题型明确定位,反复练习,尽量做到熟能生巧,一眼从题型看到问题本质,巩固基础知识,得到卷面中的送分值.然后在中低档题型有百分百保障的时候,建议再去进行偏题和难题的训练.
(二)思路清晰有序化答题,作答合理掌握得分点
拿到考题时,先不急于书写卷面,不管心理定位上是基础点还是考试重难点,都要在脑中勾画出清晰的解题思路,并在演算纸上得出结论,最后进行卷面书写,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要点明确,合理化作答,不可过省过繁,掌握得分要点,规范化书写.
结束语
数学是偏逻辑性的科目,总体的考试题型和解题思路在熟练之后也就那么几类,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题型理解能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有在应试过程中,不仅要在知识点上拿到分值,还要注意应试技巧.
【参考文献】
[1]施益军.高三数学复习的方法与策略[J].中学数学月刊,2014(01):44-45.
篇10
关键词:三角形;动手实践;结合实例;认真总结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6-0054-01
三角形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图形,如学生平时经常需要佩戴的红领巾、春天出去踏青时部分学生放的风筝等,这些都是由三角形构成的。而三角形具体有哪些形状特点,又有哪些结构特征,这些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一、动手动脑,体验形状特点
三角形是学生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新认识的一种几何图形。而在了解和学习三角形之前,其实它已经在学生的学习或生活中出现过,只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去运用它。所以,教师要想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只要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动脑去实践一次,就能让他们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这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分别准备了一张白纸和一把剪刀。接着,教师又在生活中找出了几种属于三角形的物体作为参考,让学生在脑海里对三角形有一个概念。在简单介绍完三角形之后,教师让学生在自己的白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并剪下来,而且剪的这个三角形的大小可以不相同。学生们积极投入到动手环节中,很快就剪好了三角形,并把自己剪好的三角形举了起来。这时,教师再让学生互相观察自己的三角形和其他人的三角形有哪些共同点?学生们开始观察并讨论起来。在学生们讨论后,教师问他们:“通过观察自己和同学的三角形,我们发现了三角形有哪些形状上的特点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顶点和三个角。”
这一节课下来,完全都是学生自己在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并且自己组织语言总结三角形的形状特点。这样,学生自己动手做、动脑想,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学到的知识还会让他们印象深刻,难以忘记。
二、拼围结合,找出结构特征
学习几何图形中的三角形时,教师会让学生准备充足的材料,自己亲自动手实验。而实验时,让学生自己做三角形,不仅能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而且还能让他们从自己的实验结果当中总结知识点。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时,课前教师让学生分别准备了长10cm、6cm、5cm、4cm的小棒。开始上课时,教师让学生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小棒,并可以任意从中选择三根,只要这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就可以在旁边的白纸上做一下记录,最后可以总结自己的记录并说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实验开始,学生们都积极地做实验,并且认真做着记录。慢慢地,有些学生发现:想要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根较短的小棒另一端肯定能碰到一起,如果另一端碰不到一起就围不成一个三角形了。教师让学生们按照这个思路再继续自己的实验,过了一会儿,他们好像又发现了一些规律,拿着自己的记录说:“老师,我发现这些三角形其中的两条边加起来,肯定比另一边长。”教师表扬了学生并且说:“对,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
在这节课中,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记录,总结出了想要学习的知识点。这种在学习几何图形中拼围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加善于动手、乐于思考。
三、链接生活,拓展认知范围
学习几何图形时,学生往往可以从生活和学习中找到相关的图形,三角形也是一样的。从生活当中找图形,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拓宽认知范围。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事先观察生活当中出现的一些三角形,并让他们把可以带过来的实例带到课堂上来,这样课上和课下结合,更容易让学生发散思维。上课时,教师从学生们拿的例子当中选出了几个让他们观察,并且比较:“这几个都属于三角形,如果我们把它们分一下类,该如何分呢?”教师说完之后,学生们通过认真观察,很快就找到了分类的方法,并且告诉教师“可以按边分”。
这样,从生活中找实际的例子,会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知识,而且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拓宽他们的思路,拓展他们的认知范围。
四、结束语
基础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高效学习三角形的基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实践、动脑思考,自己总结基础知识。这样,学生们学到的知识会让他们印象特别深刻,并且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王丽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孟月.关于小学学困生课堂参与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三挑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