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诗句范文
时间:2023-04-01 14:3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咏雪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宋]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2、《雪晴晚望》
[唐]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3、《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4、《观猎》
[唐]王维
篇2
1、“请你回答这个问题”,“请坐下”。
2、“别紧张,再动动脑筋,你肯定能行”。
3、你学习上肯动脑筋了,比以前有进步了,老师真为你高兴。
4、没关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老师会帮助你的,我们一起努力。
5、只要肯下功夫,一定能学好,老师会帮助你们,你们一起努力。
6、对不起,老师这个字写错了,感谢你为老师指出来。
7、请你振作精神,专心听讲。
篇3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学生得出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人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
1.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实践表明,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开阔,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通过尝试、探索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科学探究实践的过程,由于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因此容易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动手操作,可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等获取知识的能力。操作学具能使物质的外部操作(物化)过渡到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内化,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比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几何模型,运用已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3.学具的使用,因师生互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局面。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教育部《关于我国数学课程研制的初步设想》指出,要通过数学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革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提供给学生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生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归纳、验证,形成数学结论,让学生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学具的操作,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共同制订解题计划,选择适宜的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教师讲解与自觉理解的矛盾,以及同学之间因新知识理解水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使用学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4
一、使用学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教学1L和1000ml的关系时,可分组让学生把l00ml水倒进1L的量筒中,看可以倒几次?同学们有的倒水,有的看刻度,有的记录,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使用学具,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这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另外两种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强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圆锥体积,让学生分组做实验(一圆柱形容器、一圆锥形容器、沙子或水,让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装水或沙)证明V=Sh的成立。实验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大多数正确或大致正确,而要注意引导学生严格、正确地运用直观操作,且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真正把操作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要引导学生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指出操作的不正确之处,继续进行实验,直到成功为止。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所以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学习了分米后,让学生量课桌的长、宽;学习了面积单位后,让学生量常用物品的面积等。
四、使用学具,有助于形成问题解决意识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的《休戚与共――关于数学教育失败向全国作的报告》中指出,数学教学应强调“数学问题解决”,使学生达到能从日常生活中和数学内部找出数学问题;能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各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再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可让学生根据学具卡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很多的问题(其中包括推导乘法分配律用到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抽出教学新知所需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发现乘法分配律。这样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数学问题解决”意识得到了强化和培养。
五、使用学具,可以开发学生智力
脑科学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左半脑分管支配右半身的活动;右半脑支配左半身的活动。反之人的左、右半身的活动可促进人的右、左半脑的协调开发。左右半脑各司其职而又协同发挥作用。据研究,人的大脑功能存在着很大的潜力,一般人只用了脑功能的10%左右,使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一是可以开发学生大脑的功能;二是通过左右手同时活动,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
六、使用学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内涵包括多方面,既包括数学知识、能力的发展,又包括数学情感(兴趣、自信心和数学观等)的发展。我们必须把数学情感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和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平等看待。所以,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如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活动,把三根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在摆弄过程中,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然后,可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有固定不变的特点,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使儿童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集中了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
篇5
关键词 学具 时机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本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发挥学具的作用,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在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时,用操作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但这种使用不是盲目的,而是要看准时机合理使用,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否则,就会因为过于花哨或者繁琐,从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起到负面影响。
1用在算理理解处
在一年级上册《9加几》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充分数学学具来加深学生对其算理的理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有多种,有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数出结果,也有学生用拆数法计算出结果,还有学生用凑十法很快计算出结果,但无论用哪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离不开我们的数学学具“小棒”,而小棒在本次教学过程中就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当学生用数数法计算时我们可以用小棒一步一步操作演示给学生看,例如先拿出9跟小棒,再拿出3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我们可以从9根小棒那往后继续数3根:10,11,12,所以结果是9+3=12.同时在演示凑十法的算理时也很形象具体,怎么能一眼看出结果?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对10+几的计算已经很熟练,因此学生也能很容易想到将3分成1和2,先计算9+1=10,再计算10+2=12。如果老师很生硬的讲这两个等式摆在黑板上,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和实际运用上还是会有差距,因此这里用小棒演示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左手9根小棒,右手3根小棒,你怎么能一眼就看出两只手上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学生们会很容易想到从右手中拿1根放到左手凑成十,两只手上一共就是12根小棒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去感受这其中的计算过程,这样他们也更容易去理解和掌握并加以正确运用。
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是其第二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刚入小学的学生能够正确从1数到10,但对数的认识并不多,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笔者做了各式各样的若干可爱图形,一方面可以吸引才入学不多久的小朋友的注意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另一方面使我们的教学更生动更有趣。首先让学生先摆5朵红花,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地摆出蓝花,这时红花和蓝花的个数就是“同样多”,同样的操作,先在黑板上摆出3只小猪,然后在小猪的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摆上木头,发现有一根木头没有小猪和它对,这时木头的个数就比小猪的个数多,小猪就比木头的个数少。而在这个用图片摆一摆的过程中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用在兴趣激发时
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 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 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 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 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分类》时,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 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 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孙悟空、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 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 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 ”学生兴趣盎然, 各抒己见。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生2:摆整齐。生3:把好玩的放在一起, 好看的放在一起, 好吃的放在一起。生4: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 探求新知。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 并说明分类理由, 总结分类的方法。各小组操作完后, 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生1:我们组整理玩具有: 汽车、火车、手枪; 生2:我们组整理图片有: 奥特曼、机器人、哪吒; 生3: 我们组整理水果有: 苹果、梨子、香蕉;(学生回答分类理由和方法时, 教师适时引导, 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评价。)师:各小组再按不同标准把东西分类细化。各小组操作完后, 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生1:我们把汽车放一起, 把火车放一起; 生2: 我们把奥特曼放一起, 把机器人放一起; 生3:我们把梨子放一起, 把苹果放一起。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景,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放飞了学生的思维。
3用在问题解惑时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同时能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三年级下册《设计校园》教学设计,在学生学习了位置与方向、面积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设计校园”的实践活动。通过设计学生熟悉的环境──“校园”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学生已经学习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爱学校的良好情感。首先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5个人,在明确了小组任务及分工后,给每个小组都配备了一张大白纸,尺子,彩笔,学生分小组先进行校园走访,然后结合调查校园的结果进行(下转第55页)(上接第41页)校园设计,当然可以上入自己的创想,最后经过小组内部的合作以及组与组之间的竞争,8个组都绘制出代表自己组的校园设计,张贴在宣传栏上,很是满足漂亮!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同学们有的作记录,有的出点子,有的动手持笔设计,你添一笔我加一笔,最后大家一起选出自己喜欢的颜色给自己的设计图上美丽的颜色。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判断这三种形状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生无论选择了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只是物体的其中一部分,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而笔者在设计本节教学内容时,就结合了学具来完成,首先让学生每人带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娃娃来,学生很高兴。在教学时还利用魔方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如从不同的面看魔方会看到不同的颜色,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用在教学升华处
篇6
关键词:学具;小学高年级;创造性
在小学阶段,即使是高年级也必须使用学具。回忆自己六年的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印象最深刻的一节课就是《圆锥体体积》。原因是在那节课上有两个学具让我们“玩”,一个圆柱形容器,另一个是与圆柱形容器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那时老师把全班分成几组,每组都盛回一大盆沙子,那一节课同学们都尽情地“玩”了一回沙子。因此对于V=sh,我也印象最深刻。
一、高年级使用学具是有必要的
1.电脑演示代替不了学具操作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对电脑的依赖越来越多。教师也不例外,条件好一点的学校,几乎在每天的课堂上都要用到电脑。教师不断地把Flash,Authorware等带进课堂。学生在受益的同时,教师也产生了依赖心理。教师不喜欢用学具,原因就是自己做学具麻烦,布置学生做学具检查起来又耗时费力,所以能用电脑就绝不用学具。
2.教师演示代替不了学生动手操作
高年级教师总是高估学生的理解能力,认为有些内容只要教师说一遍,学生就明白了,即使有些内容相对较难,但只要教师用教具演示,学生就能理解了。这样往往就剥夺了学生利用学具亲自动手操作学习知识的过程,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演示,学生做观众。
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有的教师为了节省推导时间,而没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只是教师把一个圆柱沿高线侧面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就总结出公式。这样,大部分学生都会认为,圆柱的侧面展开就一定是一个长方形,不可能是其他图形,即使剪出其他图形也推导不出公式来。这样,学生的思维又怎样能发展呢?
3.教师讲授代替不了学生合作探究
不管有没有这些疑问,我们都知道,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这种合作意识,而使用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体积与容积》时,我们让每位学生都做了一个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纸盒,并且让学生去估计书包的大小、估计书桌的容积,然后再让他们验证一下估算是否准确。此时有的学生就会拿着自己的盒子去量,有的小组就会把全组的盒子凑到一起去量,这才是自然而然的合作。
二、高年级使用学具是有技巧的
1.需要时使用才有效
学具的使用,是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认识,而不是造成混淆,影响注意力。有的教师,对于使用学具比较兴奋,走进课堂时也是理直气壮,把学具早早就亮了出来,甚至让学生在课下就“大玩特玩”。结果到了课堂上,学生一点新鲜感都没有了,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教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谁也不愿意扮幼稚。其实,学具只有在需要时使用才有效。
在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我没有让学生准备量角器,而是自己在其他班级借来了一些量角器,在课堂上我带领学生用小角去测大角,再把小角标上刻度,然后把这个小角再扩大一些,接下来再扩大,直到扩大到180°,也就形成了量角器。此时学生最想要的就是量角器,可手中却没有。这时,教师再把量角器发给学生,可想而知,学生用量角器去测角的大小时所表现出来的兴奋神态。
2.创造性使用更高效
同志曾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是多么的重要。
在教具的使用上,我们完全可以创造性地使用。如计数器,它是整数计数器,还可成为小数计数器,只要把计数单位做一些小的调整,还可以让计数器成为小组评比台呀,方便灵活。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碰到一道题是:圆柱体直截成两块,表面积有什么变化?这时需要教具,没有教具,学生想不到;有了教具,只要一演示学生就明白了。到哪去找学具?也没有准备呀。其实,一根粉笔就能解决问题了,把它折成两段再看看。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笔者准备了两个形状完全一样的圆锥体形萝卜(削好的),当学生想到圆柱体体积应该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两倍多时,只是猜测和比划,谁都说服不了谁。此时,教师把两个“萝卜”拿出来进行操作,效果非常好,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也信服了。
篇7
(一)使用的必要性
人的感受由于受到刺激物的持续作用将会出现一种适应,一个腔调讲到底,一种方式讲到头,会使学生的视听产生适应性。在教学中为防止这种消极的适应现象,往往要恰当地使用直观教具。早在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在尽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尽可能地放在感官的跟前。”
(二)如何有效地使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效地使用演示实验、板书、板画等一些直观教具;一方面可以克服学生学习过程中生理机能产生的负效应,另一方面也是利用注意的分配规律,将知识通过多种载体分散成细小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的迅速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调动起多种感官以增加信息的来源渠道。
其次,要注意使用直观教具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因为“第一印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它在学生头脑中产生的感觉刺激,影响“第一印象”的方面有很多,例如,直观教具外观是否醒目,摆放是否整齐有序,以及摆放位置是否有利于全体学生的观看等等。解决外观摆放方面的问题要求教师应想到它的使用是面向全体学生,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是将直观教具放在幻灯下演示放大,如采用有机玻璃或玻璃粘合成的各种拓应槽在幻灯下使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很多实验,如物质的制备(包括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大部分的试管试验、通电条件下的电解试验以及像温度计微小变化等一类的变化试验等等。
实验证明,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下运动的刺激物易于被知觉感受,因此使用些动态的直观教具或将一些直观教具设计成运动的教具而呈现在学生面前。也能收到较好的实验效果。例如可将物质的分解化合、电子的转移流向、物质的溶解扩散等制成活动的模型或幻灯。
再次,还要注意使用直观教具时应尽量形成优势兴奋刺激中心,因为它可以带动多种神经的联系,深化对信息的处理机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因此在使用直观教具时要注意形成氛围,避免平平淡淡地使用,为此,教师可借助于语言、动作、表情配合使用直观教具,以使学生的感觉达到这一目的。
(三)克服错觉的异向
错觉的产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也是正常的牛理机能。产生错觉的方面很多,如感官的错误反应,语言的不当引导及动作表情的暗示等等。因此我们在设计或使用直观教具时,应尽量减少或消除这种现象。
篇8
一、玩转卡片,培养数感。深化知识理解
如,在教学“数的大小比较”时,笔者借助数字卡片,从数的组成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的大小比较。出示两张数字卡片5和6,让学生组数。
师:同学们,若用这两张数字卡组数,你们认为可以组成哪些数?
生1:可以组成56租65。
师:比一比56和65哪个大?
生2:65大于56。
师:这两个数都是由5和6组成的,为什么会出现一大一小的情况呢?
生3:因为它们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所以会有一大一小。
师:能详细说一说吗?
生4:56的5在十位上,表示5个十,6在个位表示6个一;而65的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5在个位上表示5个一,5个十比6个十少了一个十,6个一只比5个一多了一个一。所以65要大小56。
@样,借助数学卡片,不仅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妙用手形。联想迁移。探索数学规律
如,在讲解“植树应用问题”时,许多学生对“种植几棵树有几个间隔”理解不清,把握不当,为了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理解,帮助学生突破认识难点,于是笔者借助手指与其间隔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迁移,理解植树问题,从而探究出基本规律。首先,让学生伸出自己的双手,仔细观察手指指数与手指间隔数的关系,得出结论:手指指数=手指间隔数+1,然后让学生将这一结论迁移应用到植树问题中,即两端植树,树的棵数=树的间隔数+1。接着引导学生分析植树问题的另外两种情况,将这一数学结论进行延伸:①若两端都不植树,树的棵数=树的间隔数一1;②若只有一端植树,树的棵树=树的间隔数。最后,总结规律,构建数学模型,并将其推广应用到类似植树间隔问题的生活实际中去,如钟打点、锯木头、数楼梯等。这样,通过妙用手形,进行联想迁移应用,既探究出了数学规律,深化了知识理解,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演示模具。突破难点。发展空间思维
如,在学习“圆柱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时,笔者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如图1所示,做一个圆柱形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大的面积的纸板?(接口处不计,单位:厘米。)
篇9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应用文;教学方法
应用文也称“实用文”,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为处理公私事务而经常应用的、具有规范体式的工具性文体。《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求。”依据大纲的要求,中等职业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必须着眼于:实用性和应用性,而中等职业教育又区别与普通教育,其教育侧重点恰恰着眼于实用性和应用性,应用文写作教学任务不仅强调实用性而且兼顾应用性。
应用文写作本身具有抽象化和程式化的特点,没有尖锐冲突的人物矛盾;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堆砌使用的华丽辞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比较排斥,授课效果很不理想。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所学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端正积极的态度,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应用文教学的首要问题,本文将从教学实际出发,总结归纳了应用文教学过程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即创设情境,再现情境,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应用文教学中应用得比较普遍,它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利用直观的形象或创设接近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联想,唤醒知识、经验或表象,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使学生身临其境,理解教学内容。中职学生普遍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比较一般,教师更应该针对学生特点注重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唤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悦体验或认知冲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班级为单位模拟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将学生进行分组,依据组别的不同,让学生模拟企事业单位不同部门在工作中所要接触的具体问题,依据问题的不同进行上传下达的行文模式,通过模拟情境的训练使学生明白上行文、下行文和平级行文的不同,从而很容易就掌握了请示和批复、来函和复函的区别。同时,也可以模拟召开公司新产品会,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有的负责起草会议通知、有的负责议案撰写、有的负责新产品的调查报告、有的负责记载会议记录等。通过情境的创设,模拟工作场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使学生从思想根源上意识到应用文写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寓教于乐,通过角色模拟,使教学任务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更易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以事例为题材,教学中要求学生针对事例,运用所学知识,作出分析、综合,上升为理论认识的教学方法。具体到在应用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一些经典案例的讨论分析,提高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认识水平,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在中职语文课本基础模块的教学中,应用文便条契据类是其中一个章节,包括:借据、欠条、收条、领条、请假条、便条、托事条、催托条、馈赠条、留言条等。这部分应用文内容繁琐、结构多样,学生不易掌握,但此部分应用文又是日常中最广泛应用的,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大量的案例让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案例教学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实践证明,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实践教学法
近年来,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实践性,因此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实践教学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是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应用文写作水平,也就是突破一般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引导学生进入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具体的参与实践的活动,来学习体会应用文的写作模式,增强感性方面的认识,从虚到实,来提高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实现学习训练应用文文体写作的目标。
报刊杂志、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应聘启事、求职求租启事,等等一系列的应用性文体,但是这些应用文无论在格式书写上、内容结构上都不规范、不正确,教师在讲授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纠错实践来提升自己对应用文的理解,例如:“启事”和“启示”的区别、“此致、敬礼”格式的错误,日期和署名的颠倒,招领启事过于详尽等等,这些问题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找到应用文书写的症结所在,也会避免类似的错误在学生日常应用中再次出现。
四、赏析教学法
赏析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大量优秀的、经典的案例的欣赏,能激发学习的强大动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具体到应用文写作上,应用文涉猎面广,许多知识点不仅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作基础,也需要通过对大量作品的赏析来提高自己创作灵感。例如:在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材职业模块中,在中职语文课本职业模块的教学中,应用文广告词就是其中一个章节,广告词的创作要求不仅要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做铺垫还要具备创作灵感,对于初学者来说,赏析大量的广告作品无疑是最快捷的方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大量优秀的广告作品,使学生在欣赏广告词的同时,能逐步激发创作灵感,从而达到广告词创作的要求。
应用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任务中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面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不接受,不能引起重视等难题,因此改变教学模式、拓展教学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上仅是我几年来在应用文教学过程中一些浅显的理解,希望在教育同仁共同努力下,应用文教学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
参考文献:
[1]张云峰.《实用写作基础》(中等职业教育通用能力实践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学具 科学使用
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低年级,科学有效地使用学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还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学具准备要力求有序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使用学具进行最简单的一次操作,前后也要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既影响了教学进程,又冲淡课堂气氛,而且还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我在学具准备中要求学生做到:
(1)学具存放有序;(2)学具摆设有序。要求学生将学具摆设在课桌前缘,操作时听清要领后再动手等。这样,学生操作就有条不紊,可使原来的“乱、哄、慢”转化为“静、快、齐”。
二、创设情境,灵活使用教学具
新课标数学教材不仅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窗、图画,而且为充分使用学具操作提供了依据。所以,教学中,我就特别注意设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给每位同学提供了用学具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学习比较大小时,通过“看谁摆得对”、“我说你摆”等方式,我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实物卡片或数字符号等摆出“66”,学生能在“”的左右两边先摆出相应数目的卡片,中间摆上“”符号,再通过“我说你猜”,让一个学生说出两个数字,另一个学生举起“”符号,既让学生学会了新知,又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这样,不仅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爱动手,勤探索的好习惯。
教师教具的使用,不仅只是为了直观地演示给学生看,更重要的是可为学生的学具操作起到引路示范作用。所以,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创设情境,让教师手中的教具和学生手中的学具一起动起来。我曾经这样引入一个信息窗:“同学们,一年级和二年级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谁想去参加啦啦队?大家参加啦啦队的时候,不光要为他们加油,还要仔细观察看看谁知道的多,提的问题好。”接着,我利用投影仪把信息窗展示给大家,孩子们仔细地观察着画面,随后找到了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了数学问题。
再比如,认识立体图形时,我用一个布袋把要认识的东西装进去,藏在桌子下,上课时用神秘的语气说:“同学们,老师这有一个神奇的魔术袋,能变出很多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随后,我拿出装饰精美的口袋,接连掏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让学生认识,为了进一步区分它们的特征,我拿起一个长方体边看边摸,边故意作出神秘的样子说,这个长方体藏着很多秘密,看谁先找出来,学生学老师的样子,很快找到了物体的特征。
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得轻松自然,而且来源于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知识,更能让他们牢固的掌握,形成表象。
三、注重学具教学的时机,归纳总结操作方法
学具操作最重要的是过程,它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在这一过程中,能体现出数量间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会计算方法,掌握运算法则,实现质的飞跃。课堂教学中,首先,我注意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提前预设操作的时机与策略,确定操作的步骤与规则,设计操作时学生要观察思考的问题;其次,课堂中适时地引入学生动手操作,灵活地引导学生处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操作活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讲究实效,避免流于形式。如“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操作练习:让学生第一行摆两根小棒(强调两根是一份,要两根一起拿出来,摆成一堆),第二行也是两根一份,摆这样的三份(强调两根一份,摆出三堆)学生摆完后问:“第一行的两根是几份?第二行两根一份摆了这样的几份?”学生答后又强调说:“第二行有这样的三份,那么第二行就是第一行的3倍,也就是说,第二行是3个2”。在这一操作过程中,我重点让学生感知了什么是一份,什么是几份,很清楚地理解了倍的含义,接着又让他们用实物卡片进行了对应练习,巩固了对倍的认识。
完成操作过程,总结操作方法,是学具操作的最终目的。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结合操作过程,归纳总结出计算方法时,学生往往把解决的问题与操作过程相脱节,不能用语言正确叙述这一过程,开始时,我就引导学生边摆学具,边说算理,一句句教给他们,逐步让他们边摆学具边讲算理,看算式讲算理,看问题说算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注意课内操作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
学生通过课内操作,能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而课外实践能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到的数学知识,得到充分利用,紧密联系数学与生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在“认识厘米”时,课内,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小尺感知了一厘米和几厘米,然后又让学生找出周围生活中长度大约1厘米的物体,通过自制的教具,让学生判断测量方法与长度是否正确,使课内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后,又通过多媒体演示,将实物图像抽象为只有线条组成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对比实物辨认,从而使学生认识了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形,课后让学生利用土豆、萝卜、橡皮泥等,制作出各种立体实物,带到学校展示,学生们兴趣盎然。
可见,合理使用教具与学具,能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能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很好地掌握知识。
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具学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