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环境范文

时间:2023-04-04 07:0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与环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与环境

篇1

人与外界环境不停地交换着物质和能量,这种交换过程一旦停止,人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据研究,人一生中大约要和外界交换1200倍身体重量的物质,其中蛋白质约1.6吨,脂肪约1吨,糖类约10吨,水约50吨(人体重量的75%是水分)。这些物质取自于人生存的活动范围内的地域空间中。化学元素把人与生存环境联系在一起,统一成一个活跃的生态系统。经实验表明,人的血液中有60多种元素与人长时间居住地域内岩石、土壤中的元素相一致,而生活在不同地域中的人,体内元素的种类和每个种类的数量均有差异,人体随着环境因素的变迁而变化。人体具有对外界环境因素的适应和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人的健康是充分的自然、精神和社会安乐的状态,而不是简单的没有疾病。那么人的健康就是肉体与精神的平衡及人体与周围环境的完全平衡。人体和环境保持了正常的动态平衡,生命才能得以正常的维持,才能激发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进而从事生产活动,并进行着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保持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川流不息。这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平衡,即完美的人类生态系统。

人类在不断地向自然环境索取物质能量的同时,又不停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和无序的能量,只有在自然环境允许的阈值内进行这种交换,才是安全、有效和合理的,如果超过了某个阈值,就破坏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平衡,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危及人类自身的安全。当然,这种危害可能是显而易见、立刻呈现的――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如各种自然灾害。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危害是隐形的、潜伏的,它将危及人类的子孙后代。

篇2

关键词:公共艺术;环境设计;人与环境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250-01

近年来,环境艺术中的各个侧重点设计不断的发展,并且衍生出不仅仅是建筑,室内环境设计,还包括室内外园林、景观、城市雕塑、城市公共环境等一系列新学科。这其中公共艺术,公共环境艺术的蓬勃发展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念,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精神核心呈现出来。在奥运雕塑的作品展中,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以多种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表达着他们对奥运精神的理解。同时,也在与其他人相遇中自由交流,在这种交流、欣赏、品味中建构着公共的人文精神。

如何在公共艺术的设计中使创作者与公众能够达成这种意义的生成共识,是值得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应该着力反思和探索的问题,这关系到公共艺术生命力的展现及其存在的价值。应该说,公共艺术不仅仅追求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的问题,它还关于意识、艺术家的文化底蕴、对公众的理解和挖掘,以及公众的参与和文化的选择等。

公共环境艺术最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公共艺术从产生时期就与城市结缘,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艺术具有开放性、民主性和参与性三个特征

现代意义的公共艺术诞生在二战之后,伴随着美国对城市的重新规划与治理,一些艺术家开始把艺术创作的场地从美术馆挪到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中,以雕塑为主要代表的室外艺术大量出现,公共艺术一词也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由政府倡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实行的“公共艺术计划”直接赞助公共艺术则把这种艺术活动推向了。

二、从发展的角度讲,城市是变化的,公众对城市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

城市的片面发展必然引发对文化的诉求,唤醒人们对艺术化回归的渴望。进入21世纪的城市,经济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氛围已成为表现城市魅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有专家指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向有文化积累的城市转移,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

三、从功能的角度讲,公共环境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

相对于纯艺术和架上艺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质必然使得公共艺术的文化表现性要强烈得多,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政治上的功能,带有更多的群体而非个体、社会而非个人、共享而非占有的非功利色彩。现代公共艺术就是还城市以美感,让人体会生活于其间的真正乐趣,让城市成为人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

四、从文化本身来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和象征

在我国,公共环境艺术是一个新概念。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大量出现是在上世纪90年代,城市公共领域的不断增多和市民社会的逐步形成密切关联。可以说,公共艺术理念在我国城市的不断深入和其文化价值的突显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政治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必然结果。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也随之迅速加大。公共艺术的发展也呈现出多个与以往不同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与商业社会的特征相吻合,出现了一批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艺术,以充斥于各公共空间的各种广告为标志;另一方面,伴随着公众文化意识的觉醒和消费观念的更新,以消费为特征的艺术――波普艺术悄然兴起,它强调公众的参与和兴趣,提倡具有平民趣味的文化消费,公共艺术呈现出大众参与的态势。在艺术设计上,由于城市设计思想纳入城市规划当中,随着大量欧式建筑在中国大城市的出现,追求艺术风格的个性异彩的公共艺术和个性建筑相呼应,市民广场、沿街立面、草坪美化、滨水景观、商业街公共艺术等的大量出现成为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化景观,公共环境艺术的多元化存在成为构筑城市文化的风景。

篇3

在分析法的本质之前,作者认为有必要先搞清楚法和法律的区别,这对于认识环境法能否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此处所说的法是比法规、规章、条例等更加广义的法,是自然界中的各种法则的总称;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体现阶级意志的规范总和。早期的马克思从自然法学的某些观点中吸取并指出,“法是自由的无意识的自然规律,而法律则是法的表现”。这里自由无意识的自然规律所指的法是客观存在的法则,而不是主观的认识,法律则是将这种无意识的自然规律变成有意识的法规,也就是说法律是立法者通过自己的大脑和笔将自己所认为的法的样子描写了出来,法律的样子就取决于立法者的思想和认识。再后来,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时候指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他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他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也就说明法的内容都是根据物质条件而变化的,物质条件的改变会引起法的表现形式和体现的意志有所变化,但是这不会改变法的本质,它所改变的都是法的表现形式———法律。

二、法的本质与环境法的本质———内容与形式的体现

作者认为,法的本质是调整关系,调整是促进、抑制、保护、协调等,它有很多种方法;关系有很多种,利益关系、身份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这种本质是客观存在的,环境法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些学者提出法的本质是变化的,但是这种变化的核心是利益,法的本质是随着利益的变化而同时发生着改变的,作者同样认同法的本质变化的观点,但是这种变化的根据是物质基础,也就是生产力,这是从意识根源到物质根源的转变。法的本质在于调整自然界中各个生物之内和生物之间的法则。法的价值、目的等都是法的本质的体现,以为在不同时期环境条件下,法的这些体现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基础不同,所以体现的内容和形式也就不一样。

三、环境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宏观方法———公法与私法的重新界定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从古罗马时代就有法学家提出过,他的分类标准是根据法律调整的主体和调整对象是否涉及社会利益。这种划分方法虽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作用,但它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法律公私性质的划分应当是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才能够进行的。例如经济法、社会保障法、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就超出了传统法律公私划分的边界,呈现“法律理论的基础与社会生活的状况极不一致的现象”。作者想指出的是,这种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是对法律的划分,不是对法的划分,是对意识形态的进一步区分,而不是对法这个客观存在进行的分类。这也就说明,这种叫法是不准确的,应该是公法律和私法律。那么,以类似的标准———调整对象,对法进行分类的话,公法应该是自然之法或宇宙之法,私法应该是人类之法,私法调整人之间以及人组成的社会组织、团体、机关、国家之间的关系,公法调整其他物种之间以及人与它们的关系。

四、环境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微观方法———人的行为

篇4

一、 人们对当前休闲园的需求

(一) 最适化设计构想

环境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和环境之间始终保持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既相互对应、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从而构成对立统一的整体。

人和环境的最适化,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了自然,归根到底还是保护和服务了人类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只有人与自然和谐了,才能从根本上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所以在休闲文化园的设计中也要体现人与环境的“最适化”。

(二)人们存在生活及心理现状

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的当今社会,人们承受着的压力越来越沉重,身心濒临疲惫,喧嚣嘈杂的城市环境中的休闲园对于人们来说是个舒缓紧张心情、放松神经的理想休憩之地,而“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是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人性化的景观设计是休闲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们的迫切需求。

二、休闲文化园青少年活动中心设计的原则依据

(一)美学原理

景观的设计应该属于艺术的范畴,具有美的特征。景观美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综合体现。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景观,是自然美的再现。构成休闲景观要素的景观景物属于自然物质,本身就具有自然美的特性,通过运用艺术手段进行美的设计组合,注重人性化要求,从而构建“最适化”的休闲园景观。

(二)人性化设计原理

人性化设计就是一种注重人的需求的设计,又称人本主义设计,它最早出现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也可以说人在设计中获得亲切、舒适、轻松、愉快、平静、自由、安全、有活力、有意味的心理体验。通常所说的设计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 就是说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基本都是针对人类的各种需要展开的,这些需求不仅仅是物质生活需要,更是包含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这是设计的本源。

(三)人的“三性”、“三感”

所谓“三性”是指可感知性(Perceptible)、可理解性(Understandable)可参与性(Participatory ),所谓“三感”是指新鲜感(Novelty)、亲切感(Affability)和满足感(Satisfaction )。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创造一个与接近自然、满足人性需求的公共空间环境确实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高科技器材设备的辅助,以声、光、电等实现刺激环境中的人的“三性”、“三感”。

三、 “最适化”设计的构成要素及其运用

(一)无障碍设计

社会是健全人和残疾人共同生活的社会。作为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建设无障碍环境已成为世界共同的目标“我们所要建立的城市应是健全人、病人、孩子、青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都没有任何的障碍,能够共同的自由生活的生活在这个城市”。在休闲圆景观的设计中以清除在公共空间中一切不利于残疾人活动的物质障碍,开拓一个“无障碍的休闲环境”。即从规划上保证休闲园有一定数量的服务设施、公共建筑和场所连成一线, 使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容易到达; 从设计上保证这些地方按其功能性质提供从入口到地目的的一条或多条无障碍通道及其必要设备,其自由进入无障碍设施提供行动便捷、安全的无障碍的环境。

(二)营造自然空间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从城市化的居住环境中逃离出来,享受自然以及景观绿化。被人们视为钢筋混凝土沙漠中的“绿洲”,城市的“绿肺”。休闲园中自然景象:如树木、山水及四季的轮回给人们视觉上的放松,提供了人们接触自然的最有效场气息。因此为营造亲切宜人的环境,需要在设计中有意识的引入水体、绿色植物、阳光等自然要素。空间边界的处理和绿化空间的分割都要注重自然规律和生态环境。

绿色植物是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主体,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如图(3-1)植物给予人们的美感效应,是通过植物所固有色彩、姿态、作用等个性特征和群体景观效应体现出来的。首先,绿化植物配置上,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特点,同时在量化上尽量使其能发挥最佳生态效益。其次,植物种植方式上应随地形规模和功能而定。如欣赏类树木,应采用孤植;利用树木划分空间、引导视线,可采用列植;在游戏场地可利用树木围成独立的空间,并有隔噪音的作用,休息区域可种植满足隔音、遮阳的树种等等。再次,树种选择上,应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在休闲园空间布局上体现点、线、面相结合,注意再生空间和原有自然绿化环境的完美结合。所以,环境绿化不仅是简单的种树栽草,而应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落叶乔木、常青灌木、常绿草坪高低参差、交相辉映,四季分明,充分满足现代人的从返自然的迫切要求,也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

人们有亲水性,希望和水保持着较近距离。当距离够近时人就渴望接触到水,用身体的各部位感受水;在休闲园中应缩短人和水面的距离,在较为安全的情况下,也可让人融入到水景中,直接接触到水,小孩子喜欢在浅水中嬉水,涉足水中尽情玩乐。溪流分可涉入式和不可涉入式两种,考虑到休闲园内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所以可涉入式溪流的水深应小于0.3m。以防儿童溺水,同时水底应做防滑处理。可供儿童嬉水的溪流,安装水循环的过滤装置等。不可涉入式溪流宜种养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水生动植物,增强观赏性和趣味性。                    (3-1)

(三)采用合适的尺度

在设计规划中体现对人的关怀,首先要给人们在公共空间活动中营造的安全感和使人感觉亲切的尺度与造型,提供安全静僻,道路畅通的休闲环境。休闲园景观 设计上应该更多比如步道,绿地轮廓,景观小品,驳岸等采用自然曲线,尽量少用直线、尖锐的景物,以免造成人们心理上的不适。还有尽量采用适宜的尺度,比如园内道路不应过直宽,以增加邻里之间的接触交流的机会,对促进社区关系的和谐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座位布置设计时坐位安排应以满足人们希望。两把垂直布置的长椅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一条放在另一条的后面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如面对面放置,近则容易产生压迫、局促感,远则易割断彼此问交流。从人体工程学考虑其合理性,特别是本设计中考虑到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特殊性。园路是休闲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象脉络一样,把休闲园的各个景区景联成整体。如图(3-2)园路的布局做到萦迂回环,曲径通幽,以“自然式”景园为特点。园路要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景观不断地连续展现在人们面前。园路规划决定了全园的整体布局,各个景观节点以园路为纽带,通过有意识的布局,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使人们在休闲园内得到充分的享受。休闲园内道路分析:主路:联系园内各个景区,主要景点和活动空间的路。通过它对园内外景色进行组织,给以引导。支路:设在各个休闲园的路,它联系各个景点,对主路起辅助作用。考虑到人们的不同需要,在园路布局中,还为游人由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开辟捷径。 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人们更深入地到达园内各个角落,如山上、水边、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如土(3-3) 汀步、步石路:原来是为乡间跨越小河、溪流而设置的路。应用到休闲园中,特别具有自然情趣。

         (3-2)                                           (3-3)

四、结语

将“最适话设计”附注于本次设计中,充分考虑现今人们的生活心理现状。分析及合理运用人与环境“最适化”的构成要素,得出文化休闲园人性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和谐统一环境,将休闲园的构建更加合理,成为真正的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并赋予其人文化、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达到最理想的设计目标。

致  谢

感谢学校四年来的培育和教育,让我学到很多的专业知识,掌握了较全面的专业技能。感谢王蔚忻老师的认真指导和教育。同时,我还要感谢在一起设计完成这次毕业设计的同学,正是由于你们的合作与帮助,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在此谨以我诚挚的谢意。

主要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31.

[2].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7-52.

[3].陈玉娟.中外城市沿河地带功能开发比较研究[J].城市规划,2000(9):23-25.

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12(6):23-30.

[4].王军、傅伪杰、陈利项.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J].资源科学,1999,21(2):71-76.

[5].俞孔坚、吉庆萍.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上,下)[J].中国园林,2000(1):27-33.2000(2):32-35.

[6].郭恩章.对城市广场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2(2):60-63.

[7].俞孔坚、石颖、郭选昌.设计源于解读地域、历史和生活——都江堰广场[N].建筑学报,2003(9):46-49.

[8].王建国、高源.谈当前我国城市广场设计的几个误区[J].城市规划,2002(1):36-37.

[9].武勇,黄鹢,刘青等.居住区规划[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篇5

郝 滨1 田 昕2

(1唐山时代园林有限公司 063000 2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063000)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人与环境和谐艺术园林的需求也有所增长。下面本文就从人与环境和谐园林设计方案出发,对现代园林设计方案进

行探讨。

[关键词]人与环境 和谐艺术 园林设计

引言

环境艺术设计从中国园林“和谐自然”的设计思想中得到启示,在现代运用

中扩展和延伸观赏者的感知能力。说到园林,中国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自然

王国,虽以假山假水组合,表现出一个由花草、山水、建筑等组合而成的综合艺

术品,却宛若天成,富有诗情画意。中国园林强调和谐,以“和谐自然”的设计风

格和“人天同源”的哲学态度为造园主旨,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巨大的影

响。

一、人与环境和谐艺术园林的发展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环境也跟着日益恶化,人们的环境保护

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担心居住环境的质量。城市景观设计师们利用自己的聪

明才智,把崇尚自然,力求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

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之路和人与环境和谐艺术园林发展道路。近年

来,在国内现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城市规划部门及社会各界已经认识到园

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建设园林景观, 展现园林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园林景观

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 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园林景观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逐

步将园林规划放在城市生态建设的高度上去思考,并根据气候特点、自然风貌

以及地域文化特征等差异,营造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其中一些城市十分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地布局园林景观,使城市

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得到了均衡发展。一些城市在园林景观建设

中坚持创新发展与科学管理相结合,依据本地区的发展现状、景观风貌、历史文

化等实际状况,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独特、切实可行性的园林景观规划理念。

还有一些城市从实际出发,为满足城市规划的整体需求,通过有效的景观设计

突出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内涵,完善了园林绿地系统,创造出了指标先

进、质量良好、 环境改善、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平衡运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园

林绿化作品、标志性园林景观雕塑和游乐设施,在园林系统绿地的布局上形成

了包括块状绿地、带状绿地、楔状绿地和混合式绿地 4种空间布局和模式,达

到了全面展现城市乡土风情, 提升城市品位的长远目标。总而言之,人与环境

和谐艺术园林发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正以不同方式在城市建设中呈现。

二、人与环境和谐园林艺术设计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营造人与环境和谐的园林艺术设计,恰恰

满足了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环境的需求。其中在人与环境和谐园林艺术设计中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善用自然美

善用自然美,一是利用自然本质之美;二是利用自然山水之美。人与自然是

息息相关的,自然是一切美的来源。山水、植物、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山

水有清晖,清晖能娱情。以自然界的高山流水,郁木繁华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

整、开垦、修理,从而再现一个融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完美结合。自然之美的运

用,不仅发掘了资源,也使设计者运用科技手段去概括和突出自然景观,更能赋

予和谐自然的情趣,使人们更好的亲近自然、享受自然。

(二)巧用空间之美

园林环境空间又概括为序列空间、层次空间、边界空间、内外空间,各个空

间之间巧妙的联系,使人们在无法察觉的状态下被引导,从而完成空间的转换,

获得完美的空间体验和心理体验。园林空间之美,使人深陷其中,从而唤醒人们

内心深处的情感意识,使观众在轻松、顺畅的方式下享受景观中的乐趣。增强人

在环境中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体现出更富有活力的景观空间。

(三)善造界面之美

界面在表现形式上善于隐藏,注重含蓄美,界面是界定空间的要素。景观中

界面的竖向设计与整体的规划设计,空间布局密不可分。顶界面相对开放,底界

面的形式关乎园林空间的美感。竖界面提高空间的艺术质量,使园林设计更融

入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之中。相对于顶界面的开放和地界面的单一,侧界面

更诠释着无限的变化和多样的表达。

三、现代和谐艺术园林的设计方案

(一)从人文角度分析

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将人、自然、建

筑看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观念对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

实际意义。使园林艺术设计和设计师们不断地从生活中获取灵感、从社会中获

取素材,使我们的园林景观更有艺术欣赏价值,更贴近于日常生活,充实着设计

中的人文内涵。在设计中应注意人文景观的有效借鉴,接受历史的熏陶,从中捕

捉传统的精髓,将其运用到新的设计理念中来。

(二)从生态角度分析

景观是人类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反应,而生态价值观则反映了人

类的新梦想,新追求。改善周围环境成为园林景观建设的先决条件,大气、风沙、

噪音等都成为园林景观的一大杀手。利用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注意落叶树

木的种植,水池、湖塘耐湿乔木的配置,根据不同的周边环境,选择适宜的水生

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减少噪音、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的现象。

着眼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遵循生态学原理,合理布局,绿地不仅绕在城市周

边,且把绿地引入城市之中,将各个方面划入理想的生态园林中。

(三)从景观角度分析

文化是引领景观的第一要素,园林景观设计的素材依据源于地域、历史、民

族及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积累与沉淀。景观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将建筑、城市、

人的一切活动和生活的地球和谐相处。园林景观是以植物为主体,结合建筑、水

体、地形等要素营造出空气清新、安祥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

提高生活质量,让人们更加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园林景观使人们释放心灵,是

身心享受的过程。

四、结语

总之,完美的艺术设计需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以表现大自然天然的山水为

主旨,再保护原有景观的基础上,不断地研究设计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发展。

保护原有景观不仅保护了它本身的美感,也减少了园林景观养护的成本。追求

生态、文化、景观、经济、等多种价值、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达最佳状

态的设计还需要不断地发展进步需要人们不断地学习努力,才可推陈出新,使

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相处,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感情。

参考文献

[1] 朱建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J].中国园林,2009 (2):

78-82.

[2] 梁国智.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的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J].中华民居,

2013(12):33-34.

[3] 黎英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园林设计生态双理念的建构[J].城

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 (25):154-155.

作者简介

郝滨,男1984.3唐山时代园林有限公司文学学士研究方向:环境景观设计

063000.

篇6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际交往的必然性,人际关系是在人们共同生活中建立的。人们在离退休之前,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接触的人多,生活也较有规律,社会空间较宽。是主要的活动场所。生产关系影响着人际关系。离退休之后,由于生活环境、条件场合的改变,人际关系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对这些变化,从思想上、感情上、习惯上、心理上都要有个适应过程。这些关系处理得好坏,将决定今后生活的趋向。如果处理得好,就能较快地适应促进和保持身心健康,从而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体现人生的价值。反之,将会造成不良的思想情绪。

环境的改变。当一些曾经戎马一生或劳碌一世的老人从他们熟悉的、多年工作的岗位上退下来,对工作岗位和共同工作过的同志都有感情上的依恋。这是一种极为正常的心理现象。它反映了对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寄托。然而从久已熟悉了的环境中转移出来,从一种紧张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在别人看来或许是如释重负,但对于久已适应了紧张工作的人来说。都会有怅然若失的感觉。无论从心理和生理上,面对生活中的矛盾,都要有个新的适应过程。

习惯的改变。退休后,以往多年养成的习惯。形成的规律被打乱了,顿感茫然和无所适从,如果心理不作相应的调节,很容易产生孤独、寂寞、失落和惆怅等不良心态。因此。离岗后仍然要多参与社会活动,领会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和生活情趣。对身边的人。应尽力与之和睦相处,通力合作。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在生活中把握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防止无规律懒散的生活方式和自卑自闭的心理。及时予以调节,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挥自己的技术和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性。

角色的改变。在社会活动中,每个人都分担着某种角色,职工离退休了,他的角色也就发生了变化,由领导者变为普通百姓,由生产者变为消费者,由主要角色变为从属。角色变了。自然地位和作用也就变了。离退休职工对这些变化要有个清醒和明确的认识。正确对待这种变化,克服和防止不良心态,增进人际交往,增长知识才能,丰富生活内容,增添生活乐趣,保持身心健康。

夫妻关系是最亲密、最永久的。它将伴随人的一生。人到老年,朝夕相处的不是别人而是配偶。退休后在家的时间多了,难免有磕磕碰碰的事情,只要本着“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慰、互让、互谅的原则,经常沟通和交流思想感情,克服性格上的执拗,在共同的欢乐中深化感情,融洽关系,就可避免无谓的争执和不快。

同子女的关系。由于家庭的组合方式不同,所出现的矛盾也不同,二代三代同住的组合家庭矛盾相对比较多。父同子女之间,婆媳之间等由于时代的不同,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都有差异。作为父母要认识到子女已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少指责埋怨,多沟通交流,少挑剔唠叨,多关心爱护,对子女交友、恋爱、婚姻尤其要慎重,不能横加干涉,要有长者的气度和胸怀。

祖孙间的关系。当今家庭。有不少儿童与祖辈关系密切,而与父母相对疏远,某种程度上成了相互间的精神寄托。这种感情俗称“隔代亲”。老人对孙辈的疼爱,超过对子女的疼爱,除血缘关系外,还有心理因素。但是。如果老人过分疼爱和迁就,使孙辈比较娇惯、任性,就会引起儿女们在教育方式上的不满,发生矛盾。因此,祖辈们要在“隔代亲”上兴利除弊,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影响和教育孩子。

如何调节、适应退休生活,实现角色的转变,是每一位退休老人所要面对的课题。

勤奋学习,乐于用脑。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关心国内外大事,放开眼界,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鲜事物,跟上时代步伐。不要以为老了,学习也没用,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学政治、学技能、学养生、学生活知识。常言说:“水停十日生毒,人闲十日生病”。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用得越少。衰老越快。要做到生活有规律,行为不放松,防止癖怪恶习,体脑运用不偏废。

积极参与,广交朋友。社会交往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退休后也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参加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贵在参与,维持已有的交往,扩大新交往,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为善,要合群,在交往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关怀与感情交流。不要成为离群索居的孤独者。

情绪宣泄,疏导轻松。生活中的矛盾错综复杂,人际关系中有欢乐也有烦恼。退休后由于生理和心理、主观和客观等多种因素,产生烦恼、怨恨、悲伤、忧愁等不良情绪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人生常见的基本情绪。对种种不良情绪要主动释放,理智宣泄,千万不要憋在心里,而不能摆脱自拔。要将自己的郁闷之气向知己、向朋友尽情倾诉。以求得到理解、沟通和解脱,增进友谊,分担你的快乐和忧愁。

自我暗示,自我劝解。暗示,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人在社会中除了自我暗示之外。无时无刻不在暗示他人。用自言自语的办法自我暗示,自我劝解,运用自己潜在的力量排出了不良情绪,达到心理平衡,想通了,满足了的时候,自我暗示就成功了。为什么年龄大的人不喜欢说他年龄比实际年龄大,自己也不妨把自己年龄小看几岁,十几岁,这是年龄的暗示。现在许多老年妇女喜欢穿鲜艳服装,参加扭秧歌,做健身操等项活动。这是服饰和形态的暗示。这些暗示在心理上得到安慰。给生理上带来潜移默化的健康作用。

篇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和制定了“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和谐新林区,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总体工作思路,把积极构建林区和谐社会的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加以部署和全力推进。努力建设成为“生态和谐、发展和谐、政治和谐、人际和谐”等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1. 构建林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开发建设初期,林区各项社会事业严重滞后,以林为主的资源型林区。改革开放以后,林区经济结构开始调整,社会结构有了新的变化,社会事业相应发展,实施“天保”工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县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的总体思路,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的前提下,不断发展社会事业,使我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初步得到解决。更加突出发展社会事业,有力推动了林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1.1推动林业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认真总结本文由收集整理和汲取开发建设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构建林业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的关系,坚持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利于充分调动林业人的积极性和社会的创造活力,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使经济社会在总体平衡中健康向前发展;有利于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在加快林区发展的同时,合理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使全县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总体和谐。

1.2构建林区和谐社会是解决林区不和谐问题的需要

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看,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区域发展、产业发展不够平衡,经济发展缺少大项目拉动;对外交通仍是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教育、卫生等领域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林区职工群众收入水平相对偏低,对因灾因病等特殊情况致贫人员救助难度大;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等。我们要通过构建林区和谐社会,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2. 构建林业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2.1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和谐大业,生态为本。建设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是构建林区和谐社会的基础,宁可不要gdp,也要保护大森林。因此,必须以建设现代林业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第一的原则,牢固树立生态立区的理念,坚定不移地保护好森林资源,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加大森林资源的培育,确保森林资源实现恢复性增长。突出抓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县、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农村保护建设五个重点。抓好植被恢复,加强嫩江、黑龙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强化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控制。加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等,为林业人民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

2.2实施“天保”工程,使森林资源进一步得到休养生息:继续争取国家“天保”工程政策支持,争取延长实施年限,使森林资源进一步得到休养生息。做好实施方案的调整、修订和完善。强化对“天保”工程实施的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工作。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根据森林资源的承载力,合理确定木材产量,“十一五”期间活立木生产在现有基础上每年下调10%,直至停止主伐生产,实现由用材林基地向生态公益林区转型。继续实施分类经营,加快林业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促进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与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使资源管理与利用分开,建立有利于管理和保护的体制机制。

2.3实施资源培育工程,提高森林蓄积和覆被率:继续巩固营林基础地位,加强森林资源培育,提高森林蓄积和覆被率。坚持培育市场价值高的目的树种,坚持重点区域培育和“见缝插绿”相结合,能造林的地块都要造林,能补植的地块都要补植。抓好火烧迹地更新造林。实施营林工程,开展公益林抚育和低质林改造。对近山区宜林荒山荒地、退耕还林地、废弃场址和采矿迹地进行人工造林或植被恢复,对火烧迹地、采伐迹地和次生林地加快人工更新,对远山区实施封山育林。逐步提高单位面积森林公顷蓄积量,实现森林质量与和森林覆被率的“双增长”。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利用,通过精深加工吃干榨净“三剩”资源、推行“以煤代木”等多种措施,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减少非经营性资源消耗。

2.4实施资源保护工程,使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坚持把森林防火作为保障森林资源安全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航空护林、生物防火隔离带、基

础设施、重点火险区治理和专业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综合防灭火能力,力争在15年内达到国际现代化林火管理水平。推进依法治林,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执行“三总量”管理。实施自然保护区工程,使重点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在抓好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使重点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加大自然保护和行政执法力度,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和项目争取工作。

3. 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接续产业

现有产业结构与构建林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加快发展接续产业,以产业化和工业化为和谐社会提供经济支撑。除森林资源外,我区的旅游、气候、山特产品、土地、药材、矿产和地缘等资源都很丰富,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比较大,资源对资金、技术的吸引力比较强,未来发展的物质潜力条件比较好。要突出发挥中国最北地缘优势和大森林、大界江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业;要加快标准化小区建设,全面推进标准养殖,切实抓好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科学管理、饲料供应等各个环节,把新林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鹿养殖基地与优良马鹿引种集散地,做强特色养殖业;要大力开发加工利用食用菌、山野果、山野菜等山产品,统一组织、统一收购,实现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坚持采集和种养相结合,突出纯天然、无污染、疗效好、药效高的特点,大力开发以地产资源为主的高科技产品,同时,还要建设繁育基地,扩大栽培面积,逐步实现产业化;对生态破坏比较严重的产业,对矿产资源开发要本着既获利又保护生态的原则进行,当前要把煤炭开发作为重点,提高现有煤矿生产能力和回采率,增加煤炭产量,培育税源,并坚持保护性开采,确保采矿企业边开采、边恢复或闭矿停产后全面恢复,做好矿产开发业。

篇8

(2)在茫茫草原上骑马奔驰的牧民,有着粗犷、强悍、豪迈的性格,他们的心胸就像广阔无垠的牧场,他们的笑声能传遍四方。蒙古青年、藏族牧民以及“哥萨克”的性格,都和他们所处的这种自然环境有关。

(3)在鸟语花香的亚热带森林里,生活着能歌善舞的傣族人,他们打着象脚鼓,吹着芦笙,谈吐温和,感情细腻,一个个像西双版纳那样美丽。傣族人的性格和那美丽的自然环境紧密相关。

(4)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地理气候条件对性格的形成有影响,特别是对同一地区、同一民族的共同性格特征影响较大。

(5)地理气候条件仅是环境中的一个要素,从个体性格形成的角度上看,一个人自幼生长的环境对他的性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潇湘馆里的林妹妹应算是南方闺秀,唱山歌的刘三姐也是南方姑娘,她俩的性格却截然不同。住在潇湘馆里的林妹妹只能哭哭啼啼哼着葬花词;在山川中荡舟的刘三姐却高唱曲曲“山歌”,把一个个秀才驳倒。倘若刘三姐自幼囚于潇湘馆,她纵有天才,怕也唱不出那些山歌。

(6)近来,儿童的居住条件对其性格发展的影响,已引起教育界的关注。有人发现,在城市单元楼里长大的少年,在性格上常常有孤僻的特点,他们不善于交际,有的还有自私的毛病。有人蒙地觉得,在四合院(大杂院)里成长的幼儿比囚于单元楼里的幼儿善于与人交往。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居住环境对儿童有哪些心理影响,怎样为儿童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7)现代高楼环境不但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代农村环境不同,和《四世同堂》里的小胡同环境不同,就是和当代的大杂院环境也不同。现代高楼环境具有封闭性的特点,是“万事不求人”的世界。高级住宅更是如此:冷热有自动空调,做饭有自动煤气灶或电饭锅,洗澡间独用,电视机只为主人表演。人与机器的交往多,人与人的交往少,同楼居住多年,素不相识,可谓“机机(收录机、电视机)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8)航天学家已经发现,宇航员在万籁俱寂的太空封闭系统里生活,会得一种“恐寂病”,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国外有人发现,行动不便的老人独囚于高楼之中,会心理变态。

(9)那么,已被囚于单元楼的家庭应当注意些什么呢?

(10)在单元楼里“受害”的主要是儿童和退休老人。儿童如果能上幼儿园,对他们的性格发展是有利的;不能上幼儿园,最好让他们多到楼下和同龄小朋友玩耍,到儿童游戏场所活动,到同楼的小朋友家里做客,加强人际交往,预防孤独。退休者囚于单元楼,往往会得一种“退休综合症”,因寂寞而恐慌、烦闷、易怒,并迅速衰老。有些地区办了老年人活动站,下下棋,听听书,这可以使老人得到“解放”,得到人际交往的机会,保持心理健康。总之,单元楼里的老人要找朋友,寻知音,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11)环境与心理的关系,不但是心理学家的研究课题,也应当是环境科学家研究的课题。应当开展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建立环境心理学体系,用以指导人类的环境建设,使人们生活得更好。

【阅读训练】

1.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

2.文章第(2)(3)两段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3.本文第(5)段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4.本文第(6)段中加点的词语“常常”不能去掉,为什么?

5.被囚于单元楼内的儿童和退休老人容易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针对这一情况,请你举出一些预防或解除的办法(文中所举的除外)。

(天津李志林拟题)

篇9

[关键词] 绿色人文 关注生命 育人环境

绿色的育人环境,不单指要有绿化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要有绿色的人文环境。“绿色”的人文,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文明交往,和谐协作,尊重关爱以及在思想上树立的一种崭新的生命观与生存发展观。它显性地表现为人们思想上的民主与自由,行为上的自主与文明,心理上的健康与愉悦,氛围上的和谐与融洽。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够从根基上滋养学生的灵魂,达到“德润人心”的教育境界。

一、绿色寓意着生命,绿色的育人环境更为关注生命

“关注生命”在教育教学上的体现,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就是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自主生活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与成长规律。

首先,自主生活是一个人实现生命价值的根本前提,没有自主努力与创造,就难以收获成功与自信。反观当代学生的基本现况,绝大多数学生既不需要考虑怎样生活,也不用操心需要学习哪些知识或者从事哪些劳动,只一味地按照家长与老师的要求去机械地操作,毫无自主生活的内容,使得一些学生感到生活的空虚而又无聊。当然,所谓的道德与理想也必定成为游离于他们内心情感之外的附加物。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道德准则,只有他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不能只关注学生做到多少、学到多少。更应关注学生真正需要做什么、学什么,以及怎样做、怎样学,从而对学生在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道德情操、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内容作为及时的了解与反馈。比如,在“游玩”这一小事上,我就遇到了态度方式截然不同的两类教师。一类教师,为学生精心选择了景点,策划了游玩过程,列出了游玩时孩子需要的一切物品以及应该注意的一切问题;另一类教师,让孩子自选景点、自己策划游玩过程、准备钱、物,并列出游玩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师适情提供帮助与引导)。结果我们发现,同样是“游玩”,学生的兴奋程度却截然不同。不同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从小处看,决定的是不同的游玩质量。从长远看,决定的却是不同的人才质量、人生质量。“自主”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只有具备了这一条件,学生才能够发挥智力的积极性。

其次,参差多样乃生态本原。绿色育人更为关注学生的“个性生命”,“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达尔文)。我们为什么要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的学生呢?一切的统一,只能窒封学生的灵性、吞噬学生的天赋。孔子在两千年前尚且意识到了这一点,做到因材施教,我们为什么不能“降低”所谓的“高标准”、“严要求”?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努力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并通过对学生个性的研究,充分形成学生独特的风格,让学生在个性成长中张扬生命的精彩。

再次,自然造物,顺序有然。绿色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天之木,以致其性”,我们不能够超越学生的本身去满足自己的传授欲。否则可能造成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拔苗助长”。因此教育工作不能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在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绿色代表自然,绿色教育追求自然和谐

教育是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需要一种默契、一种感应。而自然和谐的人文环境,恰为这种默契与感应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局促、没有勉强、没有呆板,一切都配合的得当而匀称。在这里师生间、学生间能够做到感情和信息的无障碍交流,使学生无意识甚至在冥冥之中接受一定的道德文化熏陶,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教育效果。

师生交往是实现教育的主要途径,所以自然和谐的人文环境应体现在师生间心灵交往的自然和谐上。要真正实现师生间心灵交往的自然和谐,必须坚持如下原则:

1.尊重与信任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开放的意识,相信学生,并尊重学生所应有的尊严、权利、思维方式等。另外还要有开放的行为,要积极地从班级的掌控者,知识的灌输者、课堂的主宰者的角色中退下来,融入班级、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合作者。把师生之间的交往看成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协作与互动、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和碰撞。

2.理解与支持原则。在这一原则下,教师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理解。应该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设身处地去体验、理解学生的各种感受,以诚心换学生真心。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更易于沟通,学生也更易于接受老师的教育。

3.启发与鼓励的原则。遇到问题,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应多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哪怕让学生去选择也会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比如,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做二选一,在学生犯错后可以让学生选择处理方式。总之,由学生自己的主体参与所达到的效果是教师的包办代替所不能比的。

在这样一个和谐平等、相互尊重信任的环境里,学生定会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而感到幸福。良好环境的感染、浓厚氛围的熏陶会被学生默默地转化为自己道德观和价值观,从而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性格,培养起自己的意志,完善自己的人格,并形成有利于周身环境的良好习惯与情感态度。

另外,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和谐,还应体现在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的和谐上。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而我们的教育现实是,文化课的学习几乎涵盖了一切评价的标准,有较好的文化课成绩即是智商高的表现。评价标准的单一与畸形,造就出畸形发展的学生,一味木讷、冷漠、自私。只有拥有了作为人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才会获得生活的充实与幸福。所以,教师的使命不单是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你能开启学生多少扇通向充盈的精神生活的大门,引领他们走进去,让他们获得实现自身价值的愉悦与自豪。

三、绿色孕育着发展,绿色育人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人类文明一度把征服自然作为人类价值的最高体现,结果却给人类自身带来生存的危机。这一事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学生潜能必须开发,但更要关注发展。

首先,绿色育人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校的精神生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既包括激发、发展和满足各种与必修学习没有直接联系的智力兴趣,又包括我们称之为知识的运动、知识的活用的东西(知识运用于实践,开展积极的活动,以便在集体中进行知识的交流)。它还包括创作活动和独立的智力发展,个人才能、志向和生活目的的形成”(苏霍姆林斯基)。而绿色的育人环境全方位地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会,从而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和文化素质得到提高、人格品位和社会价值得到提升。

其次,绿色育人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成为首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内容。针对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可以预见,学生也希望发挥自己的潜能、早日实现个人的价值。所以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以激发同学主动的生活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不断进取的精神,这恰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绿色的育人环境是一方肥沃的净土,它孕育的是生命,孕育的是和谐,孕育的是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每日三省:我们在这方净土上,拨下了多少绿色的种子,洒下了多少智慧的琼浆?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篇10

关键词:环境景观;生态;绿色住宅;人居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环境景观与住宅

环境景观,特别是人居环境景观,是人类在所居住的建筑实体内部空间以外的,并在外部空间中可看到、可感受到的一切元素所构成的统一体。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元素(如风、水、生物、生态条件、土壤条件,周围的山水格局、山水环境、气候)和功能设施(如休闲设施,广告牌,园林建筑,各类小品)之间的关系。好的环境景观是一个人与自然、文化、经济、人性需求完美结合的中和感官的体验的场所。

住宅是满足人类各种生活功能的人工场所,住宅的环境景观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场所,住宅的环境景观设计应该从该场地的自然属性开始分析,设计尊重自然。如果场地有良好的地形,那么要充分利用这山;如果场地有良好的植被,那么就要充分利用这植被,尽量不破坏自然。因为大自然本身有它天生的美,天生的功能在其中,人的活动应该在自然的环境背景下去完成。

2 绿色住宅的发展

1987年,前苏联首次提出“生态绿色住宅”的概念,并作为新住宅运动的主要内容,对现代住宅的设计、材料、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思路。此后,日本三泽住宅公司开发设计了新一代的“生态住宅”新型太阳能住宅,可以满足家庭中85%的能源需求。英国采用自然通风的特殊研究,使住宅楼内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大大降低。荷兰住房计划强调使用无污染建材,儿童的哮喘病大大减少,瑞典最大的住宅银行1995年宣布,只向生态建筑贷款。韩国也刮起新住宅运动旋风,并陆续推出一批健康住宅。

纵观国外现代住宅运动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发达国家的住宅革新不是追求居住的豪华和大气,而是首先考虑住宅和环境与居住者的心理、生理需求吻合与否,把住宅本身影响健康的人本意识放在第1位,因而生态环保型、健康型住宅将得到普遍推广,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否将成为人类生存环境能不能正常维持的关键。节能、节地以及绿色建材的使用程度成为了绿色住宅设计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3 绿色住宅应有什么样的环境景观

在某种意义上说,理想的人居场所必定离不开理想的空间。中国自古就有所谓的理想的栖居地:“居室背山面水,周围树木环抱”眼前是草地和宽阔的睡眠,草地上有许多花、水中有白鸭嬉水,使人感到心旷神怡;“一条小路穿过水域通向对岸的树丛,曲折幽深,水中可以游泳,草地上可以休息,林中可以散步”。水在房子和山之间,远可观山丘及树林,近可观水中之倒影,一条小路过桥之后,通向山林。“……而在外面的21世纪,随着人文主义在居住中的兴起,人们对住宅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住宅对环境景观的要求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绿色住宅的概念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到底什么样的人居住环境才堪称绿色住宅的环境景观呢?

首先,环境景观不只是用来参观摆设的,而是要与人融合在一起,把人的需求放在第1位,让人们在其中有归属感、生活感和亲切感。举个例子说,很多房地产项目爱在居住环境中做一些展示性的、不为人考虑的事情,比如做一些大型广场,彩色铺地、彩色铺砖、彩色花坛、大的喷泉、音乐喷泉等等。喷泉里边也有水,但这个水不是为人真正清静而考虑做的,往往是为做水而水,忘记了人的参与性,忘记了要留出一个交流活动场所,没有把人需要交流、需要清静而放进来考虑。这些做法都是跟绿色住宅的要求相背离的。只有符合人的行为功能的和精神需求的景观才是生态的住宅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