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童话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22:4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童话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童话作文

篇1

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当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传统文化的观后感1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剪纸了。

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鸟,虫,鱼,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喜”、“寿”等贴在窗户上,门上来表示庆贺。

瞧,这幅剪纸作品多有趣呀。一只穿着彩衣的小老鼠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着四面八方,生怕被人发现它在偷灯油。可是老天像和他作对似的,葫芦里的灯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从灯台上跳下来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剑似的舌头贪婪的舔着地上的灯油,那滑稽的样子真是逗人喜爱!

剪纸艺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来夸赞。十二生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认识中国博大精深的剪纸文化。

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他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也想像民间艺人一样剪出一副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送给外国的小朋友,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剪纸艺术,让剪纸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传统文化的观后感2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现在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半夜时分,“年”兽又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只见村东头老婆婆家里,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便向老婆婆家扑了过去。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劈里啪啦”的炸响声,“年”吓坏了,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

传统文化的观后感3今天,天气非常晴朗,路边的花都开放了,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参加了三(1)班组织的去西安市自弘中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我们玩的非常开心,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很有意义。

自弘中学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主题,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包括草编、绳艺、剪纸、泥塑、脸谱等很多艺术课程和游艺项目,内容很丰富,安排得非常充实。

早上,我们听了自弘中学的哥哥姐姐们组成的古乐队的演奏,并在校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很多艺术品的展览和现场制作艺术品的过程。我选择了绳艺和脸谱的课程,并在老师的辅导下现场制作了两个作品,编了一条漂亮的红手链,画了一个很个性的脸谱,很有成就感噢。

下午的安排就更有意思了,我们玩了打陀螺、滚铁环、跳房子、砸沙包、跳皮筋、套圈等这些传统游艺活动,大人孩子都玩得特别开心。我们觉得比电脑游戏和游乐场都好玩。

对了,最有趣的是,《都市快报》记者去采访了我们,晚上在电视上已经播出了《小手拉小手非遗咱传承》的节目,我在电视上已经看到了自己的特写,很满足哦,太有意思了。你们要是想看看,就去网上搜一下吧!

传统文化的观后感4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生活活动之一。从春节到元宵灯节,我国城乡广大城区都有舞龙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经成为一种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

舞龙起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古代人们用耍龙灯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舞龙的主要部位是龙头、龙身两个部位。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为九节龙、十一阳龙、十三世龙、多者可达二九银龙。十五节以上的龙比较笨重,不以舞动,主要是用来欣赏

,这种舞龙特别讲究装潢,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还有一种“火龙”。危险性很高,用竹子先撑住内部,披上红红火火的龙衣,在竹子里面的缝上顶住蜡烛跳来跳去,欣赏性很高,夜间表演十分壮观。

舞龙的耍法有多种,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有:江龙漫游、龙头飞舞、头尾交跳、龙身摆尾等。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有各种的样的金龙玩珠、火龙刀蜡、一应俱全、应有尽有的花样让我们眼花缭乱,非常好看。

舞龙的习俗在海内外华人受到了发扬和光大。每逢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他们就一向会舞起龙、耍起狮,呈现出一片浓浓的东方气概。

传统文化的观后感5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还有文化思想的开放,越来越多的洋文化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并且在一步步的加深。

中国文化难道就这么不堪一击吗?传承了几千的中华传统美德难道不够根深蒂固吗?为何仍在“日潮韩流”来袭时表现得如此不堪一击。原因何在,难道我们缺少优秀文化的熏陶吗?不,关键在人,因为我们缺少对中国文化的热情和责任感。

我国有世上独一无二的敦煌文化,那里曾是那么的繁华,而今它却不在拥有婀娜的体态,柔美的浅笑,留下的唯有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和脑中惨白的世界。原本灿烂辉煌的文化圣地就这样毁于一旦,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人道是王圆箓是毁灭敦煌古物的元凶,我却为他叫屈。如若人人可以有一些责任感,那么即使有十个百个王圆箓又能成什么气候?地方上的官员你不管我不顾,任凭外国人一次又一次放肆地拿走我们的东西,而今却要我们屈辱的从他们手中买回我们的东西,而且仅是文物的微缩胶卷。可悲,可叹。换句话说,如果当时有人能够重视文物保护,阻止王圆箓的行为,也许就会有另外一种可能,起码不会像现在这么受尽屈辱。

面对此起彼伏的文化浪潮,中国文化将何去何从?

传统文化的观后感6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一门技击之术,同时也是一门养生修身入道之学。它有着丰富的技击内容体系,艺术般的攻防方式,更具有独特的健身养生功效。

而就在它的技击内容而言无非就是对人体各个部分加以锻炼和加强,从而达到非普通人能所及的地步。

就比如说它对头,腿,手,骨头,皮的修炼。从而创出的武术;铁头功,佛山无影腿,醉拳,缩骨功,金钟罩等。体系则是以天人合一,太极哲理,人道与气和知行合一为主流观点的。而理论基础是在阴阳,五行,八卦戏一套哲学范围。

就养生而言,传统武术养生则有大养生与小养生之别,大养生包括“三基大养”即“居住”“饮食”和“环境”三个大的基本方面,以及“动养”“静养”“神养”“节养”德养“六个小的要求。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作为小养生并不是大养生减去三基而是指其居住条件,饮食条件,环境条件。

但是总的来说养生和技击是不容分割的,而且具有中国国术之称的武术自古以来就与养生有着不解之缘。况且武术界更是有一种说法兄有先养生,强身,健体,壮身,达到身体的强健因而才可进行技击。不然的话身体虑弱或不够强壮,不击自倒。何谈与人较技呢?因此,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养生,强身之道。且武者们穷其毕身精力把修炼的首要目标是放在增长本源上性的功力之上,以达到先养生,壮身而后提高技击实战效用为目的。

既然武术的本质上市一门以“技击“打斗为追求,以养生,强身,修身,为根本且的门类。那么毋庸置疑,武术在养生方法学问的积累上有其独到之处。而就传统武术而言,拳起于易而理成厌,易理和医理事拳理的主要构成因素。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把养生要义总结为:“通过行拳修炼来达到身体阴阳二气的最佳平衡。”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武术中也有这样一句话。“静者寿,噪者失”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的武学经典非太极所禹。而太极武学的奥义在于练功对过程中“以静求功”以此来开发人体的神经功能。

篇2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瑰宝,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以及凝聚力的源头。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在各个历史时代的演变和进程中,传承下来的各种形态的道德伦理、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的基础和根基,是中华民族文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中华民族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根本源泉。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传统文化是一个集正面和负面文化观念为一体的复合体。高校在运用传统文化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仅要培养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还要引导高校学生抵制不良传统文化的侵害。

随着历史的演变以及中华儿女的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以下五个特征:第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根本,中华儿女时刻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第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强调礼治,重视建设和谐的法制社会,提倡以社会和道德规范治理国家。第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重视个人修养、崇尚仁义。第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主张以辩证的发展观看待事物,重视辩证思维。第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包容、吸收其他民族先进文明,体现出较强的融合力和凝聚力。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传统文化是高校_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手段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开放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交流,当代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道德观等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存在道德素质低下、价值观念扭曲、诚实守信意识淡薄以及过于崇尚外来文化等问题,因此,现阶段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借助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标准以及行为准则来进行引导和教育高校学生道德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内涵,能够潜移默化地对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准则产生深远影响。

(二)传统文化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包含大量优秀的伦理道德准则、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以及价值观念等,为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传统文化中一些优秀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教授给学生,例如部分高校将《论语》、《大学》、《道德经》等经典著作引进课堂,开设相关课程。中国传统文化除了精髓部分,还包括消极的、负面的文化观念,高校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要引导高校学生抵制不良文化的侵害。

(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传统文化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

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道德观进行引导和干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文化教育活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口,加强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不仅能为国家培养出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人才,还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四)高校应用传统文化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高校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基础,借助现代教育手段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引导和教育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还能够推动社会主义进程。

三、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的问题

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将传统文化运用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进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的重视不足

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传统文化的渗透力不足。一方面由于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倾向于政治性,且课程多为必修课,而学生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很少被涉及。虽然部分高校设置了专门弘扬传统文化的课程,但是多为选修课,考试方式采取开卷的形式,不经导致传统文化受众面积较小,还削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一方面由于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对高校学生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的教育。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将大部分资金用于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上,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

(二)当代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知

目前,高校学生普遍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例如很少有大学生有兴趣阅读传统的文学、哲学著作,对历史人物缺乏关注,不认同中国传统节日等等。相比于外来文化以及流行文化,高校学生表现出较强的认知和接受能力,但对于本国传统文化存在抵触和淡化的现象。甚至部分高校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认知偏差,认为传统文化无法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没有实用价值,导致高校学生只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而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三)高校学生缺乏传统道德标准和美德观念。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行为准则,但是由于没有得到充分地传承和弘扬,导致高校学生缺乏传统道德标准和美德观念意识。如孝顺、勤俭节约、尊老爱幼以及基本的社会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当代高校学生身上很难体现出来。由于当代高校学生自身的素质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家庭和社会的误导等因素,使得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以及行为准则产生了变化,出现一系列严重的道德素质问题。

四、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的途径拓展

(一)立足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高校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立足于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在学生价值观念、思想道德以及行为准则中的作用和价值。首先,应该坚持教育观,采取辩证的思维方式弘扬传统文化,既要继承精A部分,也要抵制不良文化对学生的侵害;既要尊重和吸收外来文化,也要加强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主导地位。其次,结合高校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充分理解传统文化中育人的要求,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二)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手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现代化网络对高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顺应时代的变化,积极主动地采取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照本宣科式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才能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校园网中设置传统文化板块,也可以建立关于传统文化的论坛贴吧,借助图片、视频、音频以及声音等多种形式,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加形象化地传达给高校学生。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质

由于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认知,因此,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质,才能确保顺利地完成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恪尽职守,不仅要在理论上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要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行为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理论,还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只有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修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才能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变化。

(四)举办多种形式的校园传统文化活动

篇3

一谈到作文,学生色变,教师头疼。在教学中教师虽然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还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我们作文教学的严重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讨,总结了一点经验在此与大家共享。

一、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进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它符合《语文课题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写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小学生的想像能力发展较早,他们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童话作文可以用其所长,把学生潜在的想像力激发出来。因此,训练学生写童话,既符合当前落实新课标的形势,也顺应了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大有帮助。

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的“童话作家”,童话化作文的训练就是要放飞他们的想像,让他们犹如翱翔于蓝天的刍鹰;遨游于大海的鱼儿!充分享受作文课带来的快乐。

三、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开展作文教学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的需要而作,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生活化作文的训练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探索。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是作文当前教学的需要。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很严重,仿写、甚至抄袭现象还较普遍,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

四、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

小学生网络化作文的训练能唤醒学生的读者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改变学生的评价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作文无兴趣的老大难问题。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采取了以下办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技术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生动、明了的作文情境,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写作?写作的内容是什么?方法怎样?可以采用哪些途径等。这就要求教师在事先进行充分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2.依托网络,自主练习学生循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形象生动的网络课程开展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有个体学习行为,又有协作学习行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进度不一样,习作的水平也不一样。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角色仅仅是教学活动的宏观管理者和学生学习困难的解答者或引导者。

篇4

【关键词】创造性;想象力;广阔性;多样性;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重视个性全面发展,重视创造力培养的今天,传统的作文教学从选材和中心上扼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费尽心思来让学生明白什么可以写,什么不可以写?但当学生明白什么该写的时候,他们已经顾虑重重,没有兴趣再写作文了。教师指导越多,条条框框就越多,学生思维就越呆板。

我通过童话写作教学发现,童话写作不仅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进行童话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一、童话写作教学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是从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而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具有人物的形象性,情节的曲折性,语言的生动性,想象的奇异性。童话打破了日常生活的局限和羁绊,使孩子们从平常状态中超越出来,在理想世界里畅游,这正好顺应了儿童每时每刻盼望出现奇迹,又每时每刻渴望创造奇迹的天性。童话正是这样一种儿童特别需要的并能服从他们的意愿而进行自我表达的工具。

二、童话写作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一)童话写作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它是人脑对旧表象的加工和改造,重新组合并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而这些新的形象,则是人们没有直接接触过的事物和现象的形象,它是创造的基本要素。著名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说:“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爱因斯坦则指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童话写作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因为其独特的特点:

(1)选材的自由广阔性

人的一生真正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时刻一辈子也不会经历几次的。生活是平淡的,也是美丽的,但对儿童来说是没有足够的理性思维来感受这一份平淡的美丽。因此在进行写人记事的习作教学时,学生的思路不够开阔,造成选材的雷同。而童话则是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贴近孩子的心灵,他们之间达成一种天然的默契。童话的选材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是全方位开放式的。纵横古今,上天入地,可以写妖魔鬼怪、花鸟虫鱼、风晴雨雪……“没有精神上自由驰骋就没有文学。”(王蒙)正因为童话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可以让他们自由驰骋的空间,再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才可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颖和奇特,想象力才得以自然充分的发展。

(2)结构的灵活多样性

学生与生俱来带有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在童话写作中他觉得自己具有非凡的力量,可以让花儿为之开放,可以让风儿为之奏乐,可以让天地为之旋转……整个写作过程本身充满一种成功的愉悦感,写作成了一种自然的流露,因此也就无所谓怎样布局谋篇?怎样起承转合了。避免了“童年趣事多得犹如天上的星星,最亮的一颗要数……”,“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天啊!”等等这样千人一面的开头和结尾。虽然语文教学不是将学生全都培养成文学家,但众所周知,许多伟大的艺术作品确实都是这样诞生的。

(3)语言表达的个性化

首先,童话是以幻想、夸张、象征、拟人为基本特征的。美的可以很美,丑的可以很丑,善的可以很善,恶的可以极恶。学生具有广阔的表现空间,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我班张李欣同学在童话中这样写拍苍蝇的情节:“一张大网铺天盖地气势汹汹地逼近‘毛球’(苍蝇)。‘啪’,响亮的一声,‘毛球’被碾在苍蝇拍下了。”小作者借助夸张、拟人,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把拍苍蝇的情节,极具人情味地表现出来。如果不是童话,苍蝇怎会死得如此悲壮呢?其次,童话是学生内心思想情感真实的反映,它折射出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男生往往喜欢以英雄、战士、飞机等为题材,女生则喜欢以小动物等弱小的形象为题材。这使得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富有个性化。我班徐意同学在《英雄会》的童话写作中,用上了这些词语:不速之客、深谋远虑、战功赫赫、久经沙场、完美主义、前所未有……想象使本来沉静在心底的词语一下子活跃起来了。这些词语的频繁使用加速了小作者语言特点个性化的形成。试想如果不借助童话,这些所学词语何年何月才能“牛刀小试”呢?

(二)童话写作是一次全程性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从思维方式上来看,童话写作是对已有知识的一次重新组合,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想象,创造出更新颖独特的形象,是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一个互为前提、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稳步前进的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可以分为四个区域: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想象区。思维强调思维活动中的记忆作用,发散思维强调灵活性和知识的迁移。童话写作是对四个功能区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

第二,从写作过程来看,构思、选材、表达,每一环节无不是一次全新的创造。我曾让学生以动物为主人公写童话。有的同学塑造了一位趾高气扬但最终丧生的蚂蚁将军;有的同学塑造了蛐蛐率军80万英雄抗敌的形象……

篇5

笔者经过与学生、老师们座谈,查阅有关资料,学习新课程新理念,在课堂中实践,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同行们商榷。

一、立足文本,激发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地方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文本阅读是指导学生进行想象的最好的例子,是进行想象作文就地取材的源泉。通过阅读的内容激发学生不同角度地想象,而且想象有一定的创造性。在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中如能注意引导学生基于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把握分寸,大胆想象,放飞想象的翅膀,在幻想的天地自由驰骋,进行小练笔,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智力大有裨益。我主要采用的是在记叙文章的空白处、作者欲言还止的地方、一笔带过却蕴含无限意境等地方,我都认真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指导学生对作者没有具体描写的地方展开合理的想象,我引导学生把它们改编成解说词、小故事、童话故事等;在学习一些言尽而意未尽的课文时,我指导学生大胆想象、推测故事的结局,如《凡卡》一课时,指导学生想象凡卡的爷爷如果收到信后,他会怎么说,怎么做……这样,既深化了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思维,一举两得。

二、童话引路,启迪想象

儿童的天性是爱听美妙的故事,尤其是童话。童话以其丰富的想象力,为孩子描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童话王国,引领孩子走进真、善、美的世界。小学生对童话有特别的爱好,他们爱听童话,爱看童话,童话带给他们无穷的乐趣,常常让他们浮想联翩,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创造机会,让学生多阅读童话故事。对童话接触多了,孩子们也了解了童话的特点,感到童话贴近自己的生活;在习作中指导学生讲述童话、编写童话,充分发挥童话的优势,诱发写作的欲望,引导和启迪学生的想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指导学生编写童话,要按照从观察到想象、从说到写、从仿到写,循序渐进。小学生的想象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表现在他们所想象的内容常常以某种具体的东西作为直接依据,如他们会拿棍棒当战马骑,用板凳当汽车开,看见弯弯的月儿像小船,就想象自己坐在月亮上荡来荡去……因此,我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图画、实物、投影等各种直观教具和形象化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细致地观察并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把不会思维的想象成会思维的,不会说话的想象成会说话的,由一幅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联想到前后可能发生的一连串动作,有时,还可以只提供一种情境,让学生的想象自由驰骋。当然,要提醒学生注意想象要符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符合生活常识,符合事物特点,想象还要合情合理。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清楚看到的、想到的,仿照学过的童话故事编写童话。这样,从说到写,从仿到写,由浅入深,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正如叶圣陶曾说过的这么一句话:“解放孩子的脑,让他去想;解放孩子的口,让他去说……孩子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观察生活,大胆想象

篇6

一、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是主导

小学语文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在这项活动中,作为主导者的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自身修养和业务能力,具体在语文教育中,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专业知识、审美能力、较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等。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文教学,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要求教师,他们希望的教师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还应该富有童趣,是故事大王,是长不大的成人,善于和儿童沟通。儿童文学有助于教师这种素质的形成。

教育方法没有一定之规,尤其是语文教育,人文性极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关键是善于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形成与教育主体——学生的良性互动,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比如吃饭时,传统的要求是少说为佳,小林校长却经常让孩子们分别讲述个人一天中有趣的事,这种轻松的氛围可以使小学生们无所不谈,自然就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小林校长还经常带领学生读俳句诗:“瘦弱小青蛙,沉住气呀莫害怕,这里有一茶。”“小小黄毛雀,你赶快躲呀赶快逃,有匹大马跑来了。”“冰雪已融化,满村满庄到处有,娃娃玩开了。”这种俳句诗极有韵律感,且浅显易懂、形象生动、有意境、有童趣,有可感的生活气息,儿童经常浸润于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自会提高审美和语感能力。

二、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兴趣是先导

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认知能力未必成正比,却与文学的熏陶密不可分,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是: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离文学而去。这一方面在于社会的大环境:儿童面临着电子传媒文化的诱惑太多,而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升学压力又过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小学师资队伍文学素养的不足。因为教师的兴趣会影响学生,一个有着良好文学修养的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会带出一大批爱好文学的学生。兴趣是入门的先导。在基础教育阶段,若要激起小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当数童话、故事和科幻、惊险故事、探奇故事等等,儿童对故事是永不满足的,由于故事的吸引,学生自会去寻找故事之源——儿童文学。

三、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教材是根本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忽略文章的文学性、整体感,而把重心放到字词语句的认读讲解上,或者思想意义的分析上,因为美是有整体感的,一经理性分析,就把这种整体感肢解了。应当设法让学生去充分体验课文美的形象、意境,感受美的语言、韵律。

可以配乐、配画、配音像,教师语音纯正、满含情感的朗读亦十分重要。

小学生由于年龄与审美经验的不足,对文字美的内涵往往难以把握,就需要我们蹲下来,用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去唤起他们的审美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使其充分感受文学的魅力。小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容易转移,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变换多种手法,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故事是吸引儿童的重要手段。儿童文学故事性强,利用得当,会很好地调动小学生的课堂情绪。当然,讲故事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学的进行。

四、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应注重作文实践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说作文是读出来的,是练出来的。而小学年龄段的儿童,理性思维较弱,偏于感性思维,阅读的对象一般是儿童文学,即便是科学文章,往往也是科学小品,科学童话,这也属于儿童文学。即便是历史读物,也一般是历史小故事,语言浅显生动易懂。可以说,儿童文学是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把生活引进作文教学,又要设法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怎样把生活和作文有机地联系起来?如果我们的作文课能够让学生有这种类似的体验,写作文时学生就不愁没有感受可写。同时,这个故事的本身又具有探究性,为什么没有鹳鸟?这个问题引导着学生们去搞明白,这也叫科学研究,是根据现实生活提出的一个科学小问题。解答了为什么,完成了具有探索性质的教学,探索的过程即是生活体验的过程,也同时解决了学生作文有话可说的问题。

五、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自身应注重文学修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与小学语文教育有机结合,首先需解决的是教育的主导者———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修养问题。小学语文师资的培训中就十分需要开设儿童文学课。

笔者认为,此课程的开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重在实用。小学语文师资的培训不同于一般的儿童文学研究人员的培养,它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对象要直接面向小学教学第一线,为小学语文教育和提高小学生审美修养服务,因此,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需使学员做到知识与审美并重。也即:既要从史的角度使学员全面了解中外儿童文学名著,又要使学员精读名篇,渐次培养学员的审美能力,以利其回到教学一线,能有效地将儿童文学融于语文教育。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探讨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整个小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培养语文综合素质的基石。现就多年从事作文教学经验浅谈以下几点:

一、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进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2、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3)不限篇幅和篇数;(4)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

二、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写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小学生的想像能力发展较早,他们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童话作文可以用其所长,把学生潜在的想像力激发出来。因此,训练学生写童话,既符合当前落实新课标的形势,也顺应了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大有帮助。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的“童话作家”,童话化作文的训练就是要放飞他们的想像,让他们犹如翱翔于蓝天的刍鹰;遨游于大海的鱼儿!充分享受作文课带来的快乐。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1、提供想像条件,鼓励大胆幻想。童话作文的内容,涵盖了学生的一切生活和空间。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在童话中得到映照;学生的喜怒哀乐,也能在童话中得以体现。我们积极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选材。在训练中我们要给他们提供自由想像、独立思考的情景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就再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才得以充分的发展。2、教会构思方法,提倡个性表达。童话往往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人们,所以在训练学生写童话时得讲究巧妙的构思。同样一个富有新意的题材,构思不好,它也不会吸引人。童话语言独具特色,写童话比写一般记叙文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方面具有优势。学生具有广阔的表现空间,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其次,童话是学生内心思想情感真实的反

三、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开展作文教学

篇8

一、教师教学模式呆板

在教师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老师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不愿创新,几十年来一直用同一套教学方法,这一情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一些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只举固有的几个例子,一讲起作文来就生搬硬套,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高。还有一些老师一直按照固定的模式标准去评判学生的作文,学生一旦有所创新,就会被老师们以不按常理出牌,写出来的东西不符合规范为名而加以批评,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小学生的作文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高,对作文素材积累不够丰富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模式呆板造成的。为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改变学生旧有的“写作难”“写作累”的观点,要让他们意识到写作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告诉学生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看法,可以通过写作去纪念一些人和事,去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总之要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他们爱上写作。

2.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每个人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则更是如此。每一个学生都对这个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们教师应该学会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每一次带领学生仔细地观察身边的事物都是一次作文素材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鼓励学生去观察这个世界,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描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这样有利于增加学生对作文素材的积累,提高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篇9

一、吸引眼球的写作素材

在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中,要选择最能吸引小学生眼球的,最能触动学生情感的素材。清代的伟大画家郑板桥先生曾经写了画竹的体会:心里面想要画出的竹子,并不是眼睛表面看到的竹子,因此,磨好墨后展开纸,下笔的时候,发现画出的样子会突然有些变化,跟想好的并不是完全一样,因为手画的竹子,也不是心里原来想画的竹子的样子,想象的情景要超越笔下所绘的情景,这是不变的。郑板桥话语里的道理和写作中化物为意,进而化意为字的心理过程是一样的。只有新奇的有趣的或者最感动的印象最深的内容,才会让作者心中有所触动,产生意象,只有生成了大量意象,作者才能产生表达的想法,也只有在这个想法的推动下,作者才能下笔如有神。漫画多表现夸张,取材典型,有的歌颂,有的讽刺,有的批判,容易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尤其是儿童漫画,都是表达的学生熟悉、好奇和关心的内容,十分贴近学生的情趣和生活,让学生看了有话说,从而激发学生精神表达的欲望,让学生达到意在笔先的状态。

二、风趣的艺术感染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教师与教材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所以激活小学生情趣的重点是要调节好老师、学生与教材这三个要素的关系。漫画一般都使用变形、象征、比拟等手法,有诙谐幽默的画面,让人看了会心一笑。把漫画当做写作素材,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提升小学生课堂写作生活的优美品质,让小学生感受到写作课中美好的一面,从怕写作转变为喜欢写作,由此,小学生就会对幽默、有趣的漫画内容产生强烈的精神表达欲望。

三、广阔的想象空间

童漫作文和生活作文不同,因为漫画大多都有留白,教师在童漫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看懂漫画,还要引导小学生想象漫画中的留白,即画中没有画出来的内容。另外,单幅漫画还要引导小学生想象前因后果,挖掘故事环境、故事背景,多幅图要能够引导小学生弄清楚图与图之间的联系与发展。这些想象、发挥出来的内容是小学生自己创造的,也是小学生最想给他人展示的内容。

四、《马良的难题》小学生童漫作文教学实例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聊童话、学表达、看漫画、悟表达这四个步骤,一步一步地激发小学生精神表达的兴趣。

教师:大家看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

学生:看过。

教师:马良对于广大穷人的请求一般都有求必应,可对大财主的要求却有求而不应,大家觉得马良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学生:心地善良、助人为乐。

教师:好,请大家看《马良的难题》这幅漫画,故事生动与否一般是看故事情节设计是否合理与对主要人物对话的描写,请大家看了这幅漫画思考一下,马良的难题在哪里呢?他会不会答应动物们的请求呢?答应了会怎样,不答应又会发生什么呢?

学生1:老师,我觉得马良会答应小动物的请求的,因为马良是个同情弱者的人。

学生2:我看画中马良好像不太高兴,因为有些毁坏环境的人,他对人类失望了,他不会答应。

教师:看来同学们理解漫画的能力好棒啊,你们都看懂了漫画想说的道理,可是有些人却不懂,他们明明知道破坏环境不对,但是他们因为一些眼前的利益,竟然毁坏自己的家园,多么让人痛心啊。今天我们也要创作一个童话故事,大家觉得今天的主题是什么呢。

学生:保护环境。

教师:我们要注意抓住角色的神情、动作等的细节描写,如何写出生动的句子呢?老师给大家提供几个词语,大家先读一读,然后想一下,这些词语描写了人的什么情绪呢?垂头丧气、泪流满面、低声哭泣、神情憔悴……

教师:请大家想象一下,谁可以想象动物们是怎样向马良求救的呢?会说哪些话呢?请同桌分角色来即兴演示一个对话。

教师:同学们,现在马良有了难题,大家能给他出个主意吗?你们有什么想跟马良说的吗?

学生3:我想跟马良说,其实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以后不会再做这样的错事了。

教师:好,看来大家都有很多想法,现在我们就把自己想说的话或者帮马良想的办法写下来好吗?尽情发挥大家的想象力,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篇10

现在学校里出现许多“虚情假意”(以下简称“虚假”)作文,我想其中的原因,除了小学生缺少对生活的认知以及对作文的态度不够认真,更多的原因还是来自教师和家长方面。

(1)教师方面。①作文条框多。本来开始写作时,应该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写作。但现在的教师在让学生写作文时,总喜欢统一命题。由于作文内容局限于某一范围,若是学生平时没有体验过要求写的生活,那他们自然就勉为其难,只好应付编造,这样的文章自然是缺乏情感,索然无味。②作文要求高。现在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往往过于成熟化,既强调内容上做到真实,又强调语言方面富有感情、生动形象,还要强调要有个性。而这些要求往往过高,脱离了小学生的真实写作能力,反而压制了学生作文中应有的童真童趣。③缺乏生活引导。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每天多困于校内,很少能接触外部世界。如果平时教师只对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教导,而不注意对他们进行生活知识方面的引导,他们很容易就跟社会生活脱节。

(2)家长方面。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家长能多带孩子出去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然而事实上,家长总是因工作和生活等种种原因,不能把更多时间放在孩子身上,自然也就谈不上带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农村小学生还好一些,他们可以在家长务农时一起在山上或田里玩,有很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而城里的小学生放假时多是在家,或是参加各种辅导班或兴趣班。由于他们没能更多地接触外面的世界,缺少生活经验,如果指定写某方面他们不熟悉的生活,这样“挤出”的文章自然难有真情实感。

2.避免小学生写“虚假”作文的对策

要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写“虚假”作文的问题,关键要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1)因材施教,激发写作兴趣。要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体验,作为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允许他们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比如有的喜欢写生活故事,有的喜欢写诗歌,有的喜欢写童话……只要他们有写作兴趣,就可以鼓励他们去写,并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指导,做到因材施教。

(2)帮助小学生走进生活,接触自然。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日积月累,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也需要日积月累。单纯依靠加大写作训练强度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这样只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让小学生真正地走进生活,接触自然,才能真切感受生活,才不会缺少写作素材。当然,这需要教师和家长相互配合,共同携手,才能不让学生完全封闭在校园中。

(3)允许虚构,抵制编造。作文中虚构是一种创造性的想象,是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和塑造新形象的过程。小学生的作文在写作时,没必要完全真实。所写的内容可以是对真实生活的提炼和概括,因此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虚构的成分。但虚构不能离开生活,没有一点生活基础的虚构是编造。编造是凭空臆想,是假话,这个要抵制。因此,我们允许小学生写作文时合理添加虚构成分,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断,让作文有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