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文言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00:2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推敲文言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见考点,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发展变化快,所以在考试中的得分率一直很低。下面教给同学们一些揣摩文言虚词意义的方法与对策:
1 巧看搭配推词义
请看下面句子中的“以”字:
(1)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2)(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3)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例(1)中的“以”连接的都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故可以推断这里的“以”是连词,在这里是表示目的关系的连词;第(2)例中的“以”连接的是名词“客”,联系上下文来看,可以确定这里的“以”由介词转化为带有一定动词色彩的“率领”等意义;例(3)中的“以”所搭配的对象都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和后面的名词(或代词、名词性短语)构成短语修饰后面的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原因、时间等,这是介词的重要特征。因此,可以推知这两个“以”都是介词。
2 界定词性推词义
由于一些文言虚词的特定词义与其所属词性有一定关联,我们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很快搞清某些词语的意义。如有些文言虚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用法肯定也不同。如:
(4)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5)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以”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要能分清虚实。第一句是说大将军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百骑仓皇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军覆没,因此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中的“以”为介词“把”。显然,两者词性有别,一实一虚,如果我们能细心揣摩出这些虚词在这里的词性,那么,得到真实意义也就不难了。
3 妙借代入推词义
同学们都知道,在数学中有种方法叫“代入法”,这种方法所产生的奇妙的效果不言而喻,在解答文言文虚词意义时,如果用这种方法,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请看下面一则选择题: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过于荆,至江上。 苛政猛于虎也。
B 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 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C 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宋何罪之有?
D 知不以利为利矣。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A 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C项中的后一句“宋何罪之有”,其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是助词;如果将这里的“之”义代人前一句,显然讲不通,故可以推断这两个“之”词义不相同。D项中,第二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出自苏洵《六国论》,“以”作“因而、以致”解,以此代人第一句“知不以利为利矣”中显然也讲不通,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再看B项所涉及的两句,第二句“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出自课文《屈原列传》,“因”作“乘机”解,代人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答案:B
4 利用语境推词义
同学们都知道,特定的语境可以决定一个词语的特定意义与用法,这种用法也许打破常规,也许是同学们不曾见过的,但这种意义可能只切合此境。一般而言,需要判定的虚词上下文语境完整,语句的整体意义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可根据上下文来进行判断。请看:
(7)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8)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
(9)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上面几个例子中,我们只有利用全句的语境来进行推测,才可解决问题。如例(7)中“于”字的解释,只有在翻译全句的基础上,加以推测才会知道“于”的意义即“在”,介词。例(8)的语境是“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洛阳即当时的京邑,意思是说“现在你的侄子把他父亲葬在洛阳,这说明他是京都人呀”。由此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副词,表判断,起强调、确认作用,意为“是、就是”。再看例(9),出自课文《齐桓晋文之事》。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情,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而齐桓公、晋文公是靠武力而非仁爱称霸天下的,与儒家所倡导的“王道”相对立。所以崇尚王道的孟子轻轻将话题岔开:“无以,则王乎”“如果不得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的事吧”。此处,“则”为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那么”。
5 寻找特征推词义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或固定句式,它们之所以能固定下来,正是得到了虚词的帮助。因此,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一些固定的文言句式,这里的虚词即其主要特征,可以帮助你快速解答词义。如:
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
见……于被动句
以……为……相当于“把……(当作)……”
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与其……宁……相当于“与其……宁可……”
其……之谓也相当于“这大概……吧”
总之,以上只是推断文言文虚词用法及词义的一些技巧和方法,而要想在文言文阅读这一领域里“纵横驰骋”,还要有丰富的文化积淀与文词功底,但只要多看、多读、多思考,你就一定能掌握它们。
二、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按要求答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路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集》)
1 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作《师说》以贻之
B 夫君子之行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慢则不能励精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2 请将画线的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篇2
文言文翻译对文言文水平一般的考生而言,是很难不经过太多思考和分析就能很顺手地翻译出来的。针对文言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要有相应的解决策略。可以从“语境”、“语法”以及“语感”的角度出发,强化训练,提高翻译的分析能力,解决文言文翻译的难题,提高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
一、语境角度
语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通常分为“小语境”和“大语境”。所谓“小语境”往往指上下文的具体内容、文章的主旨等,而“大语境”一般是指文章的社会背景、作者境况等因素。
1.联系小语境进行翻译 在翻译时,要有语境意识,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分析要翻译的语句。能根据语句所在上下文的内容,推测要翻译句子的大概意思。文章中的句子一般不是孤立的,和上下句往往有内容上的内在联系。有的老师引导考生在原文上进行翻译,形成翻译的初稿,目的就在于强迫学生能联系上下文进行语句的分析和翻译。
例如,2014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文言文试题,第8题翻译的第1小题: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这句文言的翻译难点在“若乃名者”,根据下文,“方为薄世笑骂”的主语承前省,应为“若乃名者”中的“名”,而“名”在上文中的意思可联系“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这句话,可以推知为“(老师的)名称”。而“若乃”的解释为:至于,用于句子开头,表示另起一事。整个语句的翻译为“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2.联系大语境理解文本 如果有可能,语文老师可以适当普及一点中国历史常识,为文言文翻译提供一个大的历史背景式的语境。帮助学生了解一点中国历史常识,能有助于学生理解文言材料。
例如,2012年江西语文高考试卷文言文阅读就是选自《元史·彻里》,“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这些文言材料涉及到一些历史人物的姓名,例如“桑哥”“彻里”这些带有少数民族色彩的人物姓名,有必要提醒一下学生,这是元朝蒙古人统治时期的色彩。
如果缺乏语境意识,过于局限于所谓的“字字落实”,眼睛只是盯着文言词汇和要翻译的句子,没有联系上下文,没有一定的历史常识、文化常识,有时候是很难真正理解语句的意思的。
二、语法角度
强化语法意识,从文言语句的句子结构分析,是突破文言文翻译难点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很有必要学习一点语法知识,懂得句子结构的基本分析方法。
1.找准谓语是关键 文言语句如果是只有一个主谓结构的单句,那么,考生很容易就能找出句子的主干,尤其是谓语成分。一旦找出谓语成分,那么整个句子的结构、成分就会非常清晰,包括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就会自动彰显出来,这非常有助于进行文言文的翻译。
例如,2014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文言文试题,第8题翻译的第2小题: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第一句是由两个句子构成,“亟谋于知道者”和“考诸古”,谓语分别是“谋”与“考”,这样,明确了谓语,那么其宾语就很容易了。“知道者”无疑就是“谋”的宾语,联系语境,译为“精通学问之道的人”,“谋于知道者”译为“和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古”是“考”的宾语,联系上下文,可译为“古代(典籍)等”,“考诸古”可译为“到古代(典籍中)考(验)证”。整个句子译为“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
2.分析复合句的句子结构 有的文言语句结构颇为复杂,不是简单的主谓句,而是复合句、连动谓语句等,有时候还有一定量的修饰语。这时,考生要能分清句子结构,关键是要找出句子的主干,即主语、谓语和宾语,尤其要快速、准确找出句子的谓语。如果能分清句子的结构,就能把复杂的句子分为几个部分,独立翻译。掌握一定的语法常识,会基本的语句句子结构的分析,是非常有利于做好句子结构复杂的文言语句的翻译的。
例如,2013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文言文试题,第8题翻译的第1小题: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这句文言翻译的关键点为“所在”、“以丰对”,也是得分点。句子的大谓语是“问”,宾语是“左右”,即“左右的臣子”,“安国所在”是直接宾语,是由一个主谓短语构成的,主语是“安国”,谓语是“在”,宾语是“所”,翻译为“安国在哪里”。而“左右以丰对”中,主语是“左右”,谓语是“对”,即“回答”之意,“以丰”作为状语,翻译为“用李丰(来回答)”。整个语句翻译为“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
三、语感角度
所谓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
考生经过多年的文言文的学习、训练,应该对文言文阅读理解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如果考生的文言文语感的能力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实际应用中就表现为一接触文言文语言,即产生正确的多方位丰富直感。在阅读时,能快速、敏锐地抓住文言文语言所表达的真实有效之信息,感知语义,体味感情。反之,语感能力差的,接触文言时,在运用惯常的分析理解手段之前,仅能领略其所承载内涵的一鳞半爪,甚或曲解其意,难得言辞之要领。
1.根据语感推测要有一定基础 尽管文言文语感来自于平时严格的训练,但不可否认,语感的形成有一个心理转化过程,一个逐步深入地过程。这样,使得语感就有一个推测、推敲以及确定的过程。尤其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会碰见没有见过的文言词汇,此时,是需要借助于语感进行合理的推测、推敲,以至最终确定其意义。
例如,2013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文言文试题,第8题翻译的第2小题: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翻译的注意关键点是“尚”、“外”、“内”的解释和被动句式的翻译(“选”译为“被选中”)。“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的翻译难度不大,考生也能知道“外”、“内”的解释,翻译为“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这一句话中的“尚”字对于考生来说是相当陌生的,中学教材中并未出现过。“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中的“尚”就要借助于语感了,“丰子韬以选”可以被翻译为“李丰的儿子李韬因为被选中”,“尚公主”就成为了难点。“丰子韬”与“公主”之间的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尚”必然是谓语动词,这也是进行推测、推敲的基础,推测的可能性为“婚配”“娶(妻)”,根据语感推测,“丰子韬以选尚公主”翻译为“李丰的儿子李韬因为被选中娶公主为妻”。
2.根据语感推测判断时要合理 根据语感判断时,要合理推测、推敲,尤其不能古今义不分。例如,2011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文言文试题,第8题翻译的第1小题:毁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其中,“祠”是翻译的难点,很多考生翻译为“”“”等。这样的推测和推敲就是没有根据的胡猜乱想。“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很容易翻译为“勒令巫师成为农民的有七十多家”。
如果先遮住“”字,那么,“毁祠数百区”也很容易翻译为“(陈希亮)毁掉的祠堂上百个”,那么剩下的“”字,就该是修饰“祠堂”的,就是什么样的祠堂。而再联系上下文,“巫觋岁数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可以知道当时“巫觋”装神弄鬼、骗取百姓钱财的祭祀活动多而猖獗,“”的意义应该与此有关,据此推测,“”可以解释为“多”、“泛滥”。而“富贵不能”的“”的意思为“使……扰乱,指金钱和地位不能使之扰乱心意”,如果去除动作化特征,可以解释为“乱”。在此基础上,“祠”可以解释为“多而乱的祠堂”,这样的推测才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当然标准答案为“不合礼制的祠堂”,估计是很少有考生能推测出这样的答案了。
篇3
【关键词】文言文 翻译 备考策略
近年来,高考加大了对文言文考查的难度,由以往的5分增加到8分甚至10分。文言文翻译是对考生文言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由于这类试题有沟通古今的作用,考生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纵观近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翻译题,我们还是能找到文言文阅读翻译的解题技巧和方法的。命题人在题型的设置上有一定的用意(即设置了得分点),我们只要把握好文言文阅读翻译的得分点,翻译时就能游刃有余。那么,如何把握好文言文阅读翻译的得分点呢?
一、析词义
文言文阅读翻译题,往往在一些重点字词上设置障碍。所谓重点字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主要是重点实词。实词是高考语文测试的重要内容。《考试说明》提出的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句子中重点字词是翻译的难点,也是高考考查的得分点。重点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单音词和双音词以及偏义复词等。翻译时首先要联系全文,特别要结合语法特点、上下语境仔细推敲,因为文言文中的词,孤立地看,一词一义的情形很少,绝大多数是一词多义。然而它“在文中的含义”即在特定的语境里,其含义却是唯一的。一个词一旦进入了这特定的语言环境,就只能表示一个意思,而这个特定的意思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确定。因此我们要在重点字词上多下工夫,多用心分析,翻译时就能更游刃有余。
二、悟文意
我们知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文章的词、句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的。因此,阅读翻译文言文词、句,就必须了解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先读懂全文,了解大意,然后根据上下文意推断并悟出词句的具体意思。
从宏观上,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敲判定悟出要求翻译的句子的整体意义,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要求来翻译。从微观上,要在服从整句大意的基础上,能正确利用相关的文言知识,如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文言句式、文言修辞格、文言中一些特殊的表达现象等来灵活地翻译指定的句子。即从总体上把握这句文言句子的意思,能将文言句子尽量按照原文逐词逐句地进行翻译,让原文在译文中字字有着落,译文在原文字字有根据。如“单音节译成双音节”“调整语序”“补出省略成分”等等。
三、看词性
高考翻译题常以“词类活用”为考查对象。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文言文中的实词在固定用法之外,常常还有临时活用的情况。同样一个词,所属词类不同,理解则有别。翻译句子时,要注意看有否词性活用的词,如果有,翻译时应注意正确判断它的活用类型。
词类活用现象是文言文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虽然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在句子的语法结构上,还是基本一致的,即按“主+状+谓+定+宾”(倒装句除外)的顺序排列,所以,其相应成分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相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我们翻译活用的词时,可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分来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达到正确翻译的目的。
四、辨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一直是文言文阅读翻译题考查的重点。从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看,难点在于辨析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重点在于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
从意义上看,虚词表示实词(短语)之间、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结构关系以及表示语气,有的可以用现代汉语的词语翻译出来,有的不能;从功能上看,虚词有的能充当状语(副词),有的与实词组合充当状语(如介词),有的起连接词语或句子的作用(连词、结构助词),有的起标志作用(如宾语前置)。《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只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几个,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要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因为虚词是句子构成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在翻译时,关系搞错,翻译也就失真了。
五、观句式
高考也常拿文言文特有的句式来命制翻译题,我们翻译时应注意看其属于何种句式并译出其不同的句式特点。
篇4
一、文言文朗读能丰富积累,汲取语言营养
大量的文言文朗读,能丰富学生的文学积累,广泛汲取语言营养。朱光潜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清每字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在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就是指朗读这种把无声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的再创作,不仅积累了字词,还把握住了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感知了文章的谋篇布局,这样就能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培养和提高语言能力。
二、文言文朗读能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语感是一种体会和感悟能力,是人们在长期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能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古代语言离我们太远,只有通过对文言文的反复朗读,与语言文字的反复接触,感知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气势美,才能养成一种经验性的直接的敏锐的感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语感有了,并且潜移默化,说话时,脱口而出,出口成章,写文章时模仿参照。这样,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三、文言文朗读能唤起美感,激发兴趣
文言文讲究韵律美,很有节奏感,如果能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正确读出文言文的语势、停顿、重音、节奏,那是一种听觉的享受,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新编初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名家名篇,可谓文质兼美,字字珠玑;句式或骈或散,错落有致;有的读来铿锵激昂、掷地有声,有的读来清丽婉转、余音缭绕……让人如身临其境,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真正从中获得美的感悟。
四、文言文朗读能激发想象,有益于创造
朗读是多种器官参与的活动,口要读,眼要看,脑袋瓜还会想,声情并茂地朗读,文字中那种生动形象的描述,就会诱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在头脑中唤起与词语相关联的表象,并按照文字的描述进行表象组合,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体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样,朗读既可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篇5
一、加强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1、教学大纲的要求及语文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在中学阶段教授学生文言文,而且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还明确规定了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及学习所要达到的能力层次。这充分说明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作为语文学科知识之一,文言文又是必不可少的。
2、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手段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古老民族,它的很多优秀文化传统都是靠文言文记录下来的。作为今天的人们,要想了解与继承祖先的优秀文化传统必须能会读、读懂文言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做到对我们优秀文化传统有明确、透彻地了解与把握,从而更好地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使之为我们今天的事业服务。
3、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加强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文言文的字词句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也较大,学生较难读懂,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导入新课是很关键的。教师上新课前,若能通过某种精心设计,运用巧妙的导入手段,创设出与新课相适应的学习情景与氛围,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对新知的学习上来。
2、注重学法指导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文言文教学有别于现代文教学,文言文言简意赅,如不采用适当措施,照搬现代文教法,势必会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摸到了索取知识的门径,拿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才会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养成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必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1)、反复朗读
文言文诵读的方式方法很多。篇幅短小的课文,可多作整篇的朗读;在要求对某些章节、某些词句作重点理解或记诵时,可以作部分的精读;课文较长的,但有必要作整篇朗读时,可采用轮流朗读的方式;需要加强学生独立活动,并通过个别朗读的指导给全班起启发和辅导作用的,可安排学生个别朗读;为了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加强阅读气氛,增加朗读的次数,可安排学生齐读或分组比较朗读。待到完全熟读成诵了,再作答题式诵读,既不是按照原文的顺序从头到尾背诵,而是按照老师的提问有选择的背诵有关段落或语句;老师的提问可以是关于内容,也可以是关于章法的。总之,这种诵读不是单一的机械的枯燥的,而是灵活的生动的有神韵的。教师对朗读的指导,一要及时,尽量做到边朗读边指导,二要具体,具体指出学生朗读的主要优缺点和提高朗读水平的途径;三要灵活,结合谈话、讲解、评注、复述等多种活动进行朗读训练,全面提高学生文言朗读的能力。
2)、读注,查阅工具书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其内容,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初中文言文,多是一些短小精悍、浅显易懂的文章,加之注释又十分详细,学生自己完全可以读懂课文,了解大意,过去那种“字字落实”、“句句推敲”的教学就没必要。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注释的不同作用,凭借注释理解句义、文义。有些是整体注释的,要根据注解自己去落实关键词;有些只注释关键词,要自己贯通全句的意思。课文没有加注释的地方,一般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对有些同学或许还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学会使用工具书,学会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进行分析探究。自己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和同学一起合作解决。
3)、学会摘录
篇6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0―0118―01
一提起文言文的学习,不少同学就叫苦连天:“文言文太难了!”此话不假。进入高中阶段后,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的数量大大增多,篇幅也加长了,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也相应提高了。但客观上,因文言本身与现代白话相去甚远,在现今社会的使用率极低,没有语言环境,且语言精练、内涵丰富,可能带来艰涩难懂、歧义纷出,自然让学生视为畏途。但事实上,只要我们建立起对它的浓厚兴趣,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够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将文言文学好。那么学习文言文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在此我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摸索。
一、重视预习
课前预习的基本要求,即结合注释,疏通文义。对于暂时无法理解的字、句,如有可能,应借助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结合语境,揣摩、判断,并注意课上老师的讲解、说明。“带着问题”上课,“有的放矢”学习,无疑事半功倍。而课后复习则应注意归纳、积累。同学可以侧重对文言现象,如通假字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进行整理,以期巩固学习成果,加深知识理解。
二、强化诵读
文言文富于音乐性,双声叠韵,四声平仄,对偶排比等等,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就决定了诵读是符合文言文特点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古人历来非常重视诵读,他们甚至常常要用吟唱的方式,唐代韩愈就强调:“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朱熹在《训学斋规》中也说:“余谓读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几千年的文言文教学,就是诵读教学年。古人强调的诵读教学法,今天仍然适用,教师辅之以启发诱导的讲解,经过一定时间,就会产生豁然贯通的效果,既悟了道,也学到了文。
三、语意推断
(1)借助原文上下文语境推断,注意“上下”文所提供语境与推断的词语之间的相关性,保证推断的正确性。利用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实际上是利用词语使用的情境与文章逻辑判定词语意思,其中词语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非常重要,因为所有的文章总是用一定的逻辑结构和语言形式进行表达,所以理解文章及语言表达逻辑的同时也就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和文章的相关内容。另外,确定一些虚词用法与意思,其实也是利用上下文提供的语境来推断,如“而”的用法基本有两大类:顺接或逆接(转折)。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个句子中,“青取之于蓝”与“青于兰”前后句意思不是连贯的,而具有相反性,不是顺接而是逆接,所以“而”就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解释为“但”或“但是”。(2)借助词语或句子对称结构推。从形式来看,并列式结构的词语,前后两部分的应该是对称的,有些词语的意思是相反或相近的,如词语“若即若离”的结构就是这样,“若即”与“若离”前后对称。“离”的意思非常清楚,而并列式结构的词语前后两部意思是不会重复的,那么“离”和“即”意思应该相反,这样就可以自然地推断出“即”的意思应该是“靠近”、“接近”之意。所以借助词语或句子的对称结构推断文言文词语意思是文言文阅读中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3)借助课本已学词语意思推断。借助已学词语意思推断就是利用中学阶段已经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有关词语意思来推断新的文言阅读材料中与学过的词语形式相同的词语的意思,这种推断实际上是一种知识之间的联想,是利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的能力。这种推断有一个前提就是,学生要对课文中学过的知识要充分掌握,非常熟悉。如在《烛之武退秦师》里有一句话“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其中“行李”为“使者”之意。把学过的这两个意思分别代入阅读材料原文,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再进行推敲,经过验证是正确的,所以文言文阅读,课内的基础知识支持也很重要。
四、对应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采用一一对应的原则,力求将所有能够译出的字词落到实处。看懂课文下面的注释,借助工具书,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的句子的意思,有不懂的地方,请教师点拨。
篇7
关键词:文言文;史料教学;历史高考
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寓所。文言文以独特的语言形式蕴含了广博的精神涵养,历经千百年淘洗而流传,是诗文极品,是历史教学中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史料教学法的广泛使用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文言文史料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中,引起了一线历史教师的重视。
一、史料教学中渗透文言文的必要性
(一)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
“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息时代,我们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文言的学习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无尽的人生智慧和哲理。文言文是记录、传承中国文明的主要文字。要了解、研究中国历史,传承传统文化,就必须充分重视文言文。高中生正处于学习知识、塑造人格的关键阶段,接受传统文化的陶冶,塑造健全人格,需要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培养解读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不但可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而且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二)历史高考的得分需要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基本技能。文言文作为记载古代、近代史料的主要文字,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内容,其作用不言而喻。所以在近几年的历史高考中,文言文史料频频出现。从2011年到2016年,几乎所有地区的高考历史都考查了文言文解读能力,从高考试题看,文言文试题既包括史料型选择题,又包括材料解析题。通过阅读并理解一段文言文,从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是高考历史对学生学习能力考查的重要举措。培养高中生解读文言史料的能力,是应对高考的现实需求。
二、史料教学中如何渗透文言文的可行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言文离我们的时代久远,晦涩难懂,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其实文言文中不乏一些既富有史料价值又文采斐然的文章,教师可挑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篇目,以学生小组竞赛形式进行诵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传统授课模式下,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定期选择一小段经典的文言文史料,提前布置给学生,以小组合作模式进行预习。课堂上由每组学生代表进行讲解,并回答其他小组的问题。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这样,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既激发学习兴趣,又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认识历史的能力。
(二)重视日常文言文解读训练
文言文史料贯穿历史教学的全过程,重视日常教学中文言文史料的解读,既可以增加历史信息的真实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牢固树立“论从史出”的史学观念,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与学习素养。
文言文解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从日常教学中着手。教师可选取不同时期的文言文史料,对其不同文言文句式特点、语法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增加学生接触古代历史文献的机会,精选、精读、精炼文言文史料,增强学生的语感和文献解读能力。其实,历史教材上就有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史料。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不但在教材正文中及小字材料中大量引入文言文,课后的练习题中也有很多文言史料。比如必修三的百家争鸣,相关题目无一不涉及文言史料的分析。如果在教W过程中,教师就地取材,充分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会大大提高学生解读文言文史料的能力。
(三)教会学生解读文言史料的方法
篇8
一、诵读琅琅上口,提高记忆效率
诵读即有声之读,是感知文言文的一种手段。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言文丰富的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言不是静寂的字符,学语文就要诵读,充满琅琅的悦耳读书声,在读中还文言文以生命、活力。方法多种多样,如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两人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表演朗读、多人交替读、常速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等。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摇头晃脑、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领悟文言文学习的乐趣,体现了学习语文的真正魅力。
二、疏通文义,准确翻译
文言文翻译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是学习文言文的重中之重。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准确地翻译文言文,首先必须掌握直译的方法,即要把相对应的实词、虚词译出来,要把省略部分标示出来,要把非现代汉语的语序调整过来。对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式等一些特殊的文言表达现象,也要掌握清楚。还要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该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文。其次,要按照“留、换、删、调、贯”六字法进行翻译。留,是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是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补,是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删,是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是指把文言句殊的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格的、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只有按照这“六字方针”去做,才能把文言文翻译得又快又准。
三、了解一点文言知识
文言文多是单音词,这一点同现代汉语多是双音词不同。了解了文言文语言的这一特点,对读懂内容大意以至熟读课文都是很有用的。由于年代久远,文言文中一些词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发生了变化。不了解这样的特点,了解课文基本内容也会遇到困难。例如,一些词的意义扩大了,像“江”、“河”,文言文中多指“长江”、“黄河”;还有一些词的意义缩小了,像“金”,古代泛指金属或兵器,现在一般仅指金子。然而,阅读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的还是古今词义发生了比较明显变化的词。结合句意和上下文弄懂这样词的意思,无疑对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尝试断句分段,学习其乐无穷
文言文离我们现在的环境相去甚远,古人当时又未断句分段。这几年考试,对文言文的标点又相当重视,我在课堂中加大了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在学生初读几遍的基础上,就把无标点、无分段标志的原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试着标点、分段,然后与课文的标点分段比较异同,并且只要言之成理,学生自己的思维成果可以保留。如在给《桃花源记》标点时,有学生对“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断句为“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和课文的断句比较,这位学生的断句有道理,也合理,并可见学生在用脑思考,自己在琢磨,读懂了文言文。我大力表扬了这位学生思考的独立性,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不迷信权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学习方法避免了老师的全堂硬灌、学生的死记硬背,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五、重视课内,拓展课外
初中阶段,对于文言文的检测主要是以课内知识为主,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课内知识的积累。比如文言实词,应该侧重掌握它的含义,对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的现象也要下工夫去识记。通假字也应注意,应当记住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否则就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对个别可能导致句子误解、误译的虚词应当有所归纳,对文言文常用句式也应当熟悉。只要对课本的知识点做到了“熟”,就不会害怕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了。当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拓展课外,选用一些课外的东西,用来检查一下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失为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好方法。但是,不必找得太多,因为这些知识点应当都在课本中出现过,充其量只是“知识搬家”而已。这就像你对某个人非常熟悉,那么,不论这个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即使他“搬”了家,你还是可以认出他来。如果你对他并不熟悉,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搬”了家之后,你就不大可能认出他了。所以,没必要花太多的时间用在课外的阅读上。
篇9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语法语境;结构语境;事理语境;关联语境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向来是学生的一个软肋,而文言文阅读的第一步,就是理解文本内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除借助已有文言知识来把握外,另一项方法是借助语境来判断。这里的语境就是语言环境,是指语言本身的字、词、句、段及篇章所构成的环境。文言文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里的“文中”强调的是语境,既体现了高考对文言文系统全面的考查,又符合认知规律,实际上不论是“理解”还是“翻译”,我们都倡导“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即准确翻译一个字句的意义,必须从理解该字该句的上下文语境入手。笔者将文言语境归纳为以下四种。
一、语法语境
语法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按确定用法来运用的词类、词的屈折变化或表示相互关系的其他手段以及词在句中的功能和关系,包含词的构词、构形的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文言文考察的重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实质都与语法相关。每个句子都存在相应的语法规则,这就构成一个语法语境。因而,可以运用语法语境解决文言翻译的难点。《六国论》中“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速”字根据语法来分析,应做动词,解释为“招致”。2015年高考全国卷1翻译题第一小题“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中的“帝”本来是名词,但是它紧随能愿动词“可”之后,我们根据这个语法语境可以判断,“帝”此处应做动词用,解释为“称帝”。第二小题“金人虽不吾索”中的“不吾索”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应该前置,可以由这个语法语境推出“不吾索”应为“不索吾”。
二、结构语境
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高度浓缩、精炼,字斟句酌,既求质胜,又求辞美。文言句子讲究句式工整、对仗,常用排比、对偶、互文等修辞格,因而句子之间常形成对称结构,这就构成了一个纯粹的结构语境。对称结构的前后句子相对位置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思相对、相同或相反。我们可以借助文中的结构语境,由一个已知的词的词义、词性和用法来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词义、词性和用法。例如:“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里仁篇第四)中“约”可根据相对位置的“乐”推出“贫困”之意思,“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中“简能”与“择善”意思相同,“简”字应译为“选拔”。2015年高考湖南卷翻译题“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中“堙”虽为生僻字,但是可以依据下句的“缺者补之”来判断,再结合“疏”字推断,“堙”应该与“缺”相对,译为“堵塞”。2014年天津卷翻译题“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中“治”若按常规思维只翻译为“管理”,翻译也不到位,它的位置与下文的“失”对应,再联系前面的“补”字就可以补充翻译为“管理(的不足)”。
三、事理语境
所谓事理,就是事物的道理。《管子》中提到“慎观始终,审察事理”。慎重地观察事物发展的从始至终,可以详察事物发展的道理。反过来,亦可借事理来研究事物发展的动向。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构成,我们可以借助这个逻辑构成推断事物的走向或者事物发展其中的一个环节。这个逻辑构成,在文本阅读中就是事理语境。文言阅读时,抓住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把握事理语境,有助于我们扫清阅读障碍,方便作答。《鸿门宴》中,樊哙曰:“此迫矣,陈请入,与之同命。”此句中,“与之同命”到底是“与刘邦同生共死”还是“与项羽拼命”呢?联系下文樊哙的言行,我们可知,樊哙并非鲁莽地要与项羽拼命,翻译为“与刘邦同生共死”比较合理。《项羽本纪》中“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中“绐”字为生僻字,然而下文有“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我们就可以借助这个结果推断出“绐”应为“欺骗”之义。
四、关联语境
篇10
【改文】我缩着身子,从乘坐的乌篷船的空隙里向外面望去,只见天空中橙黄里带着点暗灰,阴沉沉的;山上这边两个茅棚,那里一座破庙,几个小山村被枯黄的树枝遮挡着,稀稀落落,显得非常冷清、荒凉,一点儿人气都没有。
【原文】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黄村,没有一些活气。
——鲁迅《故乡》
经过师生的讨论发现,原文最大的特点是精炼。这个教学环节很精彩,但唯一遗憾的是学生们并不清楚该如何“瘦身”。鲁迅的语言特点一直是很多大家研究的对象,我个人认为,鲁迅的语言之所以能够简洁、凝练,跟他深厚的文言功底分不开。文言文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语言能力,这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意义之一。那么如何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加强汉字修养,热爱汉字文化
语言表达的生命力来自于运用者自身对汉语的感知,甚至可以说,汉字修养越深的人,语言的表达能力就越强。在文言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表现古文字的魅力。
例如《项脊轩志》借项脊轩的兴废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这里我们可以借助文中的“安”字来展开情感教学。“安”是会意字,房子下面一个“女”字,表示静如处子,可见温柔的女人对一个家是多么重要。这与“家”有本质的区别,“家”是房子下面一头猪,是从物质需求的角度造字的。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归有光的哀情——家还在,但与自己最亲的三代女人都已经离他而去,他的心能“安”吗?如此教学,想必学生对“安”字会有更深的且耳目一新的理解。
在中学阶段,我们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古汉字学习能力,而认识汉字的来源,赋予文字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更能激起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也更会激发学生优美表达的欲望。
二、学习文言的典雅与凝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先秦两汉时的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时间的跨度,语言的演变,使得文言变得艰涩难懂。但剥去文言陌生难懂的外衣后,我们看到的是它简洁而典雅的言语魅力。
例如七年级上册中的《三峡》: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仅40个字,写出了三峡夏季长江水暴涨、湍急的特点。用语简洁,夸张奇特,言语上四言五言相间,疾缓有致,彰显了魏晋时期骈散相间文体的特点。
再来看一个例子,依然以鲁迅先生的小说为例。
“几枝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旁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中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
——鲁迅《在酒楼上》
鲁迅的这段文字用词简洁而富有情绪色彩,显出节奏的疾速。并夹杂了一些文言词汇,简洁优雅,古意盎然。
文言文语言教学的宗旨是务必要引导学生品味文言文语言的优美节奏,典雅气息,精炼表达,并有意识地将这种言语魅力融入我们自身的语言表达上,在实际使用中通过适当的间隔和“陌生化”,使我们的语言表达充满张力和活力。这对网络语流行的当代来说,犹如一泓清泉,给我们苍白的言语世界带来新的活力,也更加丰富多彩。
三、积累文辞修养,丰富表达内涵
优秀的古代诗文,无不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倘若在文言文教学中能有计划地适当传授一点文言修辞知识,必定有助于中学生欣赏、体味作品中的艺术精华,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刻性和美感。
如《出师表》中的“性行淑均”,课文的注释只是对词语作了诠释,而没有对所用的辞格作出说明。实际上这里运用了合叙手法,“淑”与“均”分承并陈述“性”与“行”;“性行淑均”应理解成“性淑行均”。性,性格;淑,善良;行,行为;均,公正。性格只能说是“善良”;行为只能说是“公正”。由于不明修辞手法,大多数学生将“性行淑均”释译为“性格行为善良公正”,这显然是犯了句式套叠而搭配不当的语病。
《陋室铭》中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也是一种“合叙手法”。“阅金经”,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对,“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相对,意思正好相应。
合叙手法在现代文的表达中同样有其运用的价值,此种手法不但凝练了语言,也给读者留下联想的空间。古人所写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文约意丰,含蓄蕴藉,讲究推敲,讲究精练,讲究对偶、排比、互文、委婉、讳饰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亮点可让学生在模仿写作中得到体会,从而逐渐养成推敲词句的好习惯,说不定也会“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或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