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业选择范文
时间:2023-03-20 01:2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的职业选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专家谏言:你喜欢心理学并不代表你会喜欢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所以根据你的职业来选你的专业,而不是根据专业来选择未来的职业。
朋友的女儿今年高中毕业,特意来找我咨询选专业的问题。从我做职业规划到今天,这个问题的出镜率永远是最高的,大家总是问我千遍,也不厌倦……后来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次,一个人去拜会一位禅师,“请问什么是禅的大义?”禅师说:“我很想告诉你,但是,我现在要去撒尿。”对方很郁闷,但是鉴于禅师总是指东打西、让人捉摸不透,他就继续听下去。禅师说:“连撒尿这么小的事情,我都要亲自去做,请问你能代替我去吗?”“不能,当然不能。”“那么,禅也不能。” 禅师回答。
对于整天修“职业规划禅”的人来说,道理也是一样,选职业只能靠自己。而当你考虑“我该读什么专业”时,我建议你多想想:个人志趣、家庭资源、社会趋势。
第1选择:个人志趣
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喜欢什么职业?
选择职业而不是专业:请注意,是职业而不是专业。你喜欢心理学并不代表你会喜欢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所以根据你的职业来选你的专业,而不是根据专业来选择未来的职业。
能力考虑:思考你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如性格、适合对人的工作还是对物的、务虚的还是务实的事情等等。
免费测评:去做一些专业的性格测试,让你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这样很多问题你就能自己找到答案。
价值观:即你觉得职业带给你最关键的东西是什么。比如说成就感、金钱还是社会地位。文末有我列出来的一些常见价值观,你可以做一个大概的排序。
比如,你把成就感、创意纳入到你最看重的价值中,那就不要选择会计这类职业,因为这个职位更符合的也许是:“稳定、同事关系、规则”这样的价值观。
价值观不分好坏,但要躲避完美主义,因为没有一个职位可以同时满足超过五样价值观的――所以,选择你最赞成的就好了。
第2选择:家庭资源
如果你看到这,脑子里还是毫无头绪――兴趣?我没有特别喜欢的。能力?不知道哪方面比较强。价值观?我觉得都好,都想要。
恭喜你,你成功被应试制度给欺骗了,在整个义务教育学习里面,老师让你两耳不闻窗外事,父母连碗都不让你洗,总说读好书就行了。所以你对虚拟语气和化学方程式无比精通,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谁,和另外一个同样精通此道的人没有任何区别。所以从今天开始,如果你不尽快地建立一个独立的思考方式,你将会得到来自外面世界无数的打击,这种打击会持续到你大学毕业以后许多年。
但如果你觉得这样挺好,那么就根据你的家庭资源选择吧。
很多医生的孩子都去学医,很大程度是具有现成的丰富家庭情感资源和社会资源,这样容易在同一个行业继承下去。所以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要做什么,而你又不讨厌你父母的专业,那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第3选择:社会趋势
选择社会趋势,不是教你选择现在最火的专业,而且要小心一些所谓的热门行业。2000年开始,我已经看到不少“热门行业”振荡洗牌,比如最早的国际贸易,几年前的IT,到后来的法学、MBA、金融,现在的房地产业,都经历了大洗牌。每一个专业都是当年的热门专业,今天却成了“鬼见愁”。
总之,如果你听到80%的人都说某一个专业很好,而且现在非常热,那么你真的要小心这个专业是不是只有四年热度了。如果你只是准备毕业凑热闹,其实你完全没有必要选择这些太热的专业。选择一些中等并在上升中的专业,也就是不太热也不太冷的最保险。
最后,最重要的选择:听从你的内心声音。
经过近千个高中生选专业的案例,以及对这些咨询者定期回访后,我发现,无论从社会成就感还是幸福感上看,那些当年听从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没有被“数据”、“热门”和家长的“你应该”抢走生活选择权的人,生活与个人发展得最好。
而那些当年背离自己选择妥协的人,往往只有两种结果:第一是让自己花四到五年时间慢慢调转方向走向自己喜欢的路;第二是彻底对生活妥协,认为工作就这样了,还是家庭最重要,陷入柴米油盐之中。
篇2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审计 财务报表审计 整合审计
一、内部控制审计产生的背景
(一)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制定背景 2001年安然事件及其随后的世通等一系列公司经营失败事件严重地损害了公司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使人们对对美国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和公允性产生了怀疑。为了应对这一严重后果,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颁布了由其总统签署的《萨班斯一奥克利法案》。其中,法案404(a)条款要求上市公司管理当局评估和报告公司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法案404(b)条款要求公司的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管理当局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估进行鉴证,并报告其鉴证结果。为贯彻执行404条款,美国PCAOB(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于2004年3月了第2号审计准则:《与财务报表审计相整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以下简称ASNO.2),就审计人员根据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报告进行审计做出了具体、详尽的指导。AS No.2成为审计师审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鉴证管理层评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标准和依据,从而导致了审计实务的重大变化。PCAOB于2007年5月颁布第5号审计准则《与财务报表审计一体化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以下简称AS NO.5)。AS NO.5在保持了AS NO.2揭示内部控制重大薄弱环节、降低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可能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对重要控制的关注,并通过删除不必要的审计程序、修订小规模企业审计准则和简化审计准则来提高揭示重大控制缺陷的效率和准则的可阅读性。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 内部控制鉴证是注册会计师的重要业务,我国相关证券和金融监管法规中都要求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进行独立鉴证或评价。为满足注册会计师从事上市公司首发和再融资业务的需要,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09-年了《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而正式确立了我国的内部控制鉴证规范。《意见》第二条说明内部控制审核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就被审核单位管理当局对特定日期与会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认定进行审核,并发表审核意见。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内部控制鉴证规范已难以适应推动公司管理层切实履行经营管理和受托责任、保护投资者利益和提高审计效率、效果的需要,且不能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2008年5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魔胄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由此引出注册会计师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出具审计报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供了基本标准,在此基础上正在制定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一系列操作指引。我国为了完善内部控制鉴证规范,在2008年了《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旨在为注册会计师执行企业内部控制鉴证业务提供专业规范和指导。
二、内部控制审计相关概念界定
(一)广义内部控制 20世纪90年代,美国“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对内部控制作了如下描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应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五个方面的内容构成。这应是目前为止最为权威的广义内部控制的定义,即包括财务、经营、遵循风险及其他风险管理的控制(缪艳娟,2007)。我国2008年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由定义可以看出,我国基本采用了美国COSO中内部控制的定义,笔者认为这应是广义的内部控制,这一定义为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供了基本标准,也是本文所采用的内部控制的涵义。
(二)狭义内部控制笔者认为,狭义内部控制的定义应借鉴PCAOBASNO.5审计准则所定义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我国的狭义内部控制应定义为,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目标的过程。其目标主要是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其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狭义内部控制包括以下方面的政策和程序:保存足够详细的记录,准确、公允地反映企业的交易和资产处置情况;合理保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编制财务报表的要求记录交易,发生的收入和支出已经过企业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授权;合理保证及时防止或发现未经授权的、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取得、使用或处置企业资产。这一狭义内部控制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时,专门针对财务报告领域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三)内部控制审计在借鉴美国ASNO.5"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可定义为: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企业在特定时点(以下称审计基准日)管理层针对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做出的自我评价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内部控制是前文述及的狭义内部控制,如果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所有方面进行评价,即对广义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其可行性受到一定制约,超出了其专业胜任能力,因此评价范围应具体有所指,才真正具有实际意义和可行性。
三、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联分析
(一)业务类型相同 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类型包括鉴证业务和相关服务。根据鉴证对象信息是否能被预期使用者获取,鉴证业务分为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根据保证程度,鉴证业务可以分为合理保证业务和有限保证业务。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责任方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鉴证对象信息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在内部控制审计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对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鉴证对象)进行评价而形成评估报告(鉴证对象信息),即为责任方的认定,该评估报告可为预期使用者获取,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报告出具审计报告。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而形成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即为责任方的认定,该财务报表
可为预期使用者获取,注册会计师针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都属于基于责任方认定的,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两者业务类型相同。但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对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评价是主观的、定性的,能否真正做到合理保证还存在疑问。
(二)审计目标的共同性 虽然对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各有所侧重,但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向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提供合理保证,提高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信息的质量。
(三)控制测试对实质性程序的影响 如果在内部控制审计中识别出某项控制缺陷,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该项缺陷对为将财务报表的审计风险降至适当的低水平,拟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影响(如有任何影响)。无论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控制风险评估水平或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对所有相关认定实施实质性程序。为对内部控制发表意见而实施的程序并不减弱该项要求。
(四)实质性程序对注册会计师就控制运行有效性结论的影响 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财务报表审计中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结果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注册会计师作出的、与选择和实施实质性程序相关(尤其是与舞弊相关)的风险评估;发现的违反法规行为和关联方交易情况;表明管理层在作出会计估计和选择会计原则时存在偏见的情况;实质性程序发现的错报。该项错报的严重程度可能使注册会计师改变对控制有效性的判断。为了获取有关选择拟测试的控制是否有效的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直接测试该项控制,而不能根据实质性程序没有发现错报,推断该项控制的有效性。然而,注册会计师实施实质性程序没有发现错报,也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针对某项控制的有效性得出结论所必需的测试时作出风险评估。
(五)工作成果可以互为所用 由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相互影响,为了节约审计成本和审计资源,二者的工作成果可以互为所用而且不会降低审计质量。具体来讲:当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同时,又受托对该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并提出审计报告,在其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可以直接利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作为对控制风险的评估,最终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当注册会计师已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审计并已提供审计报告,之后又接受委托对该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这样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不需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可以直接利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的结论。因为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要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并承担法律责任.关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结论是较为精确和可靠的,因此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可以利用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审计结果来评价控制风险。当注册会计师先接受委托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提供了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此后才接受委托对该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时一般已进行了内部控制评价,并且可能提供了管理建议书,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可以利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价结论,但这一结论的准确度一般不高,注册会计师不能直接利用,而要在其基础上,补充和扩大内部控制测试范围,以收集更充分的有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的证据,最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合理评价,并出具审计报告。
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现实选择
(一)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 通过对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比较可以看出.两者业务类型相同.都属于基于责任方认定的合理保证业务;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两者都强调风险导向思路,即评估、识别和应对风险;且两者的工作成果相互影响,互为所用。鉴于二者的关联性,将内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整合,将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美国AS NO.2也明确指出,上市公司的审计人员需要在财务报表审计的同时进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并提出了整合审计的理念(Integrated Audit)。在对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时,注册会计师应有效、协同地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以实现两者的目标。在审计过程中既要考虑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得出的结论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也要考虑财务报表审计得出的结论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
篇3
失业与再就业选择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工作的不断推进,大批职工被解除劳动关系,一次性给予安置补偿费。当前,我省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客观上分析,目前的职工下岗或失业是我省经济发展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也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因此,在当前社会保险体系不够健全完善的情况下,由各级政府大力促进和推进再就业工程是分流安置下岗、富余职工,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最现实的选择。与此同时,面对“有人无事干、有事无人做”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我们也必须有长远的、战略的考虑,从教育体制、成人教育、职工培训等方面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一套选人、用人、考核人、培养人的机制,积极开发人力资源。这是增强劳动者创业能力,促进劳动力市场均衡发展的重要工具。一、政府支持和市场就业并轨——体制型失业的再就业选择
体制型失业是我省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今天的下岗职工在当时进入体制内就业时,实际上每个人都抱定这样一种理性预期:不仅工资会有,而且住房和医疗等福利待遇也会得到保障。因此,每个就业主体在选择工作时,通常都将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首选目标并以能够进入这些单位为荣。经历了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教育”和“培养”,这种理性预期已经定化为保险意识。换言之,旧体制的低工资、高福利举措和政府的无失业担保以及未来养老保险的承诺等都已经固化为体制内就业主体的“意识形态”。如果说从一种体制转换为另一种体制会是一个艰难过程的话,那么让体制内就业主体由一种就业习惯转换为另一种就业习惯,同样也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工资无法保障,而且福利也同样会丧失。由此可见,体制型失业是我省市场化改革不得不面对的深层次矛盾。解决体制型失业问题,显然与解决其它类型失业问题有所不同。
不可否认,今天的在职失业者和下岗职工即使无“工”可作,宁愿继续滞留在公有经济部门而不文秘站:愿彻底离开而去非公有经济部门就业,原因就是这一就业行为选择背后的利益:一是政府应当对过去的劳动贡献予以补偿;二是体制内福利的转移问题,特别是住房福利和社会保险福利的转移问题。因此要解决体制型失业者的再就业基本思路是:政策支持和市场就业并轨,在体制型就业区域和市场型就业区域之间设置某种利益通道,以确保体制型失业者向市场型就业转变。基本的政策措施必须贯彻标本兼治的方针。首先对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一定要有保证,并积极建立和完善我省的社会保险体系。其次是在体制型就业与市场型就业之间实施具有变通和妥协性质的政策安排。以实现体制型失业者在非公有经济领域内的“软着陆”。比如工龄连续计算:公有经济部门职工到非公有经济部门就业,可以连续计算工龄。第三,通过解除劳动关系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不仅补偿下岗职工的待业生活费,而且按照工龄补偿其过去的劳动贡献,以诱导公有经济部门下岗职工的退出行为。第四,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努力开发就业岗位,实现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二、人力资源开发——结构性失业的再就业选择
篇4
一、我国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缺失的基本原因分析
知识产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智力劳动成果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总称,是智力创造者依法应当享有的各种经济、民事权益。在我国,有关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缺失,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从民营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看,我国现存的一些政策措施不利于其知识产权的保护。由于受到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发展的影响,民营企业的发展处于劣势和经济补充地位。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被作为私有企业的事情,没有纳入国家和民族知识产权保护的视野,进行相应的立法和保护,缺乏国家对这些民营企业知识创新的保护,更谈不到对知识创新、智力创新的支持。体现在国家一些关于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一些知识、技术创造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的缺失,使得民营企业处于一个容易造成知识产权流失的环境中。同时,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专利申请程序复杂、费用较多,维持费用和管理费用过高的现象,也影响着企业寻求知识产权保护的积极性,使得当前民营企业存在重技术轻专利,重成果轻申请的普遍现象。二是从民营企业自身管理来看,在知识创新方面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我国民营企业是民间勇于创新的创业者兴办的企业,他们在现代管理意识、管理手段、技术创新方面都处于活跃地位。然而,我国民营企业缺乏对世界经济形势核心竞争能力的分析,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淡薄,使得知识产权载体的人才流失严重,专利权力申请被侵,技术创新被盗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日趋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环境中越来越处于被动的地位。
二、积极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构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框架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民营企业必须站在战略选择的高度,积极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基本框架,强化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与管理。
(一)民营企业应积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
民营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的专利保护、商标保护和商业技术秘密保护。应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法律人员,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机构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规划的设计及实施。这既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又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市场形势、市场发展格局及动态,按照科学的方案实施。同时要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经验,在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实施中积极同企业的经营战略、发展战略密切结合,努力增强知识产权管理的全面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充分利用国家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政策
我国民营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缺乏寻求与利用国内外现有法律的意识。目前,我国在《民法通则》、《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方面,就知识产权方面都做了不同程度的规定,尽管有些地方很不健全,但与民营企业的利用相比,这些法律法规发挥的作用还很不够。从国际法律环境看,由于世贸组织的加入,使得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具备了依据有关国际组织通行规则、法律进行自身产权保护的条件。因此,我国民营企业应当根据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扩大化、国际化、标准化的优势,提高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力度,尽快研究和制定国际大环境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熟悉国际通行规则,了解国外有关法律,尤其要根据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产权利用形势,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信息情报网络。
(三)积极营造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氛围
知识产权的保护固然应当重视企业自身管理、技术的制度保护,也包含国家对有关法律制度的健全。但是建立民营企业之间、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也非常重要。要从保护民族知识产权的高度,加强行业间的合作,建立企业间的互信关系和知识产权的相互尊重关系,共同营造行业内知识产权保护氛围。这不但需要依靠企业联盟组织和行业组织发挥作用,作为国家也要制定相关的宏观性的专利战略规划,依法出台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从制度建设、对外关系中积极为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条件,提供保护。
三、积极加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选择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很多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异军突起,然而很多民营企业也遭受了知识产权被侵的重创,使得很多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了较大影响,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在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国内贸易中,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应当尽快选择适应市场经济竞争形势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方式,促进民营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加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代表了企业发展的活力,也直接关系到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因此,要坚持民营企业的技术优势,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使得自身技术水平处于市场中的优势地位,使得其他企业难以从模仿的角度进行盗用和侵权。另外,通过自主的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信誉,提高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知名度,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注重合资合作形式下知识产权保护
合资、合作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形式。然而,在与外商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过程中,如果不注重自身知识产权,尤其是不注重其核心利益―所有权的保护,就容易造成企业技术的流失,甚至造成自身原有商标权、信誉权的流失。因此,注重合资合作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选择也是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应当在充分利用对方资金技术中,打造企业产品自身品牌和美誉度,注重自身有关所有权的归属权限范围。
(三)加强国际贸易往来中知识产权保护
篇5
【关键词】直接对外投资 区位选择 选择因素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发展,各国正加入到全球化浪潮中,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资本流通的飞速增长令这一状况加深,世界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鼓励本国企业积极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并分享对外直接投资为本国带来的利益。
企业作为投资的主体,在惊醒跨国经营的活动中,所要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于投资的区位选择。投资区位选择的是否合适对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投资区位的选择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决策,不是纯粹的单向考虑被投资国的区位因素和单向考察投资企业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和作用,而是把比较优势做为分析模式,综合考虑投资企业自身因素和投资区位因素,着重分析被投资国的区位特征和投资企业主体的特征之间的契合度,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因素和充分利用被投资国的区位优势,进而获得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成功。将企业的优势因素和区位比较优势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且充分利用政府的积极政策,是实现最优区位选择的关键。区位选择是投资企业的内在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一、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作为动态外生变量的区位优势,是投资主体通过外界的寻求获得的,投资企业无法通过自身去创造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投资对象的战略环境和投资主体的战略动机两层面来分析:
(一)投资对象的战略环境
被投资国的战略环境是投资主体的首要考虑因素。战略环境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环境,也包含经济和创新能力以及劳动力成本等新兴因素。
被投资国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直接投资导向,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影响到企业投资的正面效应;反之则表明区位内部人、物、信息流的载体的容量比较小,整体的功能比较差,投资效益比较低并且所能获取的生产要素的选择性也比较小。产业的集聚因素已经逐渐变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的关键动力。一个企业竞争的优势的重要来源就是产业集聚。企业的聚集对于降低生产成本和塑造区域弹性分工体系来讲非常有利,最终形成知识创新的外部性。以我国为例,东部沿海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远远的大于中西部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吸引力。此外,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长江三角地区在吸引外资的总量、渠道和投资方式以及产业结构均远远的比其他地区更胜一筹。这要究其原因,无外乎是长江三角地区比其他地区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工业基础和比较高的劳动力水平一级政府的政策支持等要素,并且这个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聚集,尤其是制造业的聚集,这就更加是有利优势。
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直接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明确的地域及产业分布,创新能力作为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区位选择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和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地区吸引外资的能力远优于其他在这些方面相对较弱的地区。
政策作为最传统的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在逐渐的减弱,产业集聚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因素的作用在近些年一直逐步上升。成本驱动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的较为明显的特征,而全球战略则是以规模经济、集聚经济和人力资本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来作为最终目标的,目前,尚不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支配因素。
(二)投资主体的战略动机
获取利润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动因。但是在实际进行中区位选择时,廉价劳动力、越过壁垒、占领市场、强化核心能力等直接决定了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时的区位选择,在选择是都会首先考虑那些能满足这些动机的区位开展投资活动。企业在进行选择决策时一般采用能够实现以上目的的区位作为适合的选择。
一个企业的战略目标直接影响着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选择。如果该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开辟国际市场,则要选择市场基础设施和信息渠道以及销售渠道畅通并且进入障碍少和市场容量相对较大又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区位;如果该企业对外投资方面的战略目标是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就应选择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比较高、管理水平较为领先的区位;如果该企业对外投资的战略目标是在开发和利用国外资源方面,则需要选择资源丰富和运输条件相对便利的区位。
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时对于区位的选择来说,应首要考虑被投资区位是否会对企业发挥自身竞争优势有利来作为选择标准。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必须要能够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这些可能是绝对的垄断优势或者所有权的优势。因此,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应当在充分衡量自身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目标来进行区位的选择。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的现状与特点
(一)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区位分布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相对来讲在亚洲地区的覆盖率最高,占被投资国的80%以上,在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集中在亚洲的达到了62.6%,其中主要在中国的香港和澳门以及韩国等国家(地区);其次是拉丁美洲占18.5%,再就是非洲占5.9% ,欧洲占5.8%。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同样主要集中在亚洲,截至2008年底,我国在亚洲地区的投资存量就达到了792.2亿美元,达到总数的67.2%,据最近统计数据表明,对拉丁美洲的投资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除亚洲以外的第二大主要投资市场。
2011年底,中国的13500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共分布在全球的177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活动的覆盖率为72.8%。对亚洲和非洲的投资覆盖率最高,分别达到了90%和81.4%。从境外企业的区位分布来看,中国在亚洲地区设立的境外企业数量超过6800家,在欧洲地区设立的境外企业近2100家,在非洲地区设立的境外企业数量为1600家在北美地区则是1400多家,拉丁美洲700家,大洋洲地区400多家。
区位理论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区位分布规律的学说,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的理论主要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组成部分,但这两个部分的选择方式却有很大的不同,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理论主要有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活动的区位选择理论则主要包括:“早半拍”原则、综合动因假说等。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区位分布特点
1.渐进特征
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在初级阶段, 多选择周边在国家与地区进行投资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对外直接投资的人才,从而达到降低各方面的风险的目的,然后再对拉美、非洲及欧美等距离较远的国家进行投资活动。这一点在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中表现得极为显著。
2.产业特征
我国的资源开发型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主要聚集在非洲、拉美等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与地区。就如中信投资了一亿多美元在多方合资合营的澳大利亚波特兰铝厂。 加工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非洲、东南亚和拉美等地。如海尔和科龙等企业已经在美国和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建立了基地来做研发活动。金融和保险类服务业主要集中在了欧美等发达国家。
3.价值链特征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成长起了一批大型的企业和企业集团,这些企业均已经制定了全球化的战略发展目标,配置了全球范围各环节的价值链。它们通常把研发基地或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地设立在发达国家,而销售环节则设立在目标市场或在中国香港设立销售中心,加工装配地则设在内地或者其他发展中国家。举例来说,联想在硅谷、中国香港、深圳、北京均设有研究开发以及生产中心,各中心的分工不相同:情报信息站放在硅谷,实时对世界最大电脑市场的技术商业动态进行监控;中国香港则承担着主机板的开发和试产;深圳则是辅助香港,承担主机板的生产,这主要是为了达到降低人员开支的目的;销售的环节中,在北京设立联想的国内销售网络,香港设立联想的国际销售网络,并且联想企业已经在全球的14个国家建立了25个子公司, 形成相当大规模的销售网络。
三、我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区位的分布过于集中
目前过分集中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投资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弊端:
1.不利于我国的企业发挥自身的优势
举例来说,我国企业的适用技术、中等技术和某些进入成熟期的产品,仅在发展中国家占有一定优势,在发达国家则相反。
2.投资的成本高而效益相对较低
在被投资的热点市场和热点项目中出现为争夺某一项目的恶性竞争现象,这都大大不利于对外直接投资发展。
3.不利于全球布局的企业价值链的发展
投资地区相对集中的这一特点,增加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影响到整个地区经济形势。
(二)多数投资投向避税港(地)
我国很多企业的对外投资集中在中国香港,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等避税港。中国香港、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在2003―2008年期间,基本都是投资前三位的热点国家(或地区),例如在2005年开曼群岛,有81%的投资流量集中在了中国香港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等避税地,并且实际数据远比这些要高。对外直接投资过度集中在这些地方,会产生一些假象,即投资企业重新返回到国内进行投资和国内资金非法转移到海外,这样大大减少了我国的税收的收入, 导致我国企业的不平等竞争,同时也会使我国企业高涨海外投资的假象,不过这些国家和地区迫于来自国际的压力,相继通过了修改公司注册法的议案,以为减少这种类型的企业投资。
(三)区位选择信息方面的缺失和服务方面的缺位
许多我国的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区域选择的时侯,并没有完全考虑到被投资国的投资环境,没有深入的考察被投资国的市场,并且没得到政府与社会中介机构提供的法律及政策方面的服务,所以不完全了解被投资国的国情。
(四)没有充分利用地区整合效应
据统计,中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亚太经合组织以及欧盟等地区的投资额较大较稳定,2009年年末时,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面积已经覆盖到了全球27 个欧盟成员国,在东盟投资了29.66美元,占了对欧洲总投资流量的5.3%,相比较而言在拉丁美洲一体化、西非等国共同体以及安第斯集团等地区的投资流量较少,覆盖范围不多,投资比较不稳定,2007 年时对拉丁美洲的投资量同比下降了42.1%,而且投资流量主要集中在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等避税区。寻求以市场为目标的企业在非关税壁垒以及关税壁垒趋势的不断增长下就要对一体化地区进行更为长远的规划。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十报告提出,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笔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取决于区位因素和企业因素决定,企业因素与区位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全部或部分我国的企业的关键因素与投资区位的因素之间的联系共同决定了这些企业的投资活动的区位选择 ,由此一来,要构建影响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选择的综合因素与企业各因素之间既是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关系,影响着投资区位的选择和对投资主体吸引力的大小,因此企业进行投资区位的选择时须详认真分析。只有区位因素在各方面均能满足投资企业的要求才能够成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优选地点 。
参考文献
[1] 林本喜,鲍曼君.福建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思考[J].发展研究.
[2] 詹小颖,曹垂龙.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篇6
关键词:金融稳定;存款保险;金融机构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7-0070-03
中图分类号:F840.68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新型金融机构大量涌现,我国金融体系中潜在的风险正在逐步暴露,保护存款者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任务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从2007年开始,历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提出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要求。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本文仅就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业的影响以及我国对此的路径选择进行探讨。
一、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意义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在金融体系内设立保险机构,由其定期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收缴保险费,以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一旦投保人遭受风险事故,由保险机构向投保人提供财务救援,或由保险机构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的一种制度安排。存款保险制度是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它作为一项制度设计,在许多国家被证明是成功的。
(一)完善金融公共安全网
从国际金融发展的实践来看,审慎监管、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共同构成公共金融安全网。三者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的目的、方式和效果各不相同,具有不可替代性。1.审慎监管包括资本充足率要求、流动性要求以及一般性银行监督和检查等,在银行的安全防范措施中处于核心地位,通过加强对银行市场准入和银行经营风险的监管,控制银行风险的形成、积聚和外化,达到事先预防风险和维护银行系统稳定的功能。但是完善的审慎监管也不能保证风险的完全消除,一旦银行出现危机,审慎监管则无能为力,需要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制度作为补充,作为处理银行危机的手段。2.由中央银行行使的最后贷款人职能旨在防止银行的暂时性流动性危机向清偿性危机和系统性危机转化,通过直接对面临危机的银行提供流动性援助来维护金融稳定。中央银行的这种职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事实上的隐性保险。该制度具有操作迅速和见效快的特点。但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与其同时具有的货币政策职能往往相抵触,过分地利用最后贷款人职能可能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失控,损害稳定货币的政策目标。因此,央行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时常常会面临两难境地。3.存款保险制度为存款人提供了直接的保护,其法定性和可预见性增强了存款人对银行的信任,可以有效防止银行挤兑的发生。但是由于保险基金数目的有限性以及资产与负债的不对称,当面临银行体系的大动荡时,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显然是存款保险的必要补充。而且,存款保险制度带来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必须通过加强审慎监管以降低其负面影响。再者,审慎监管的完善也会降低银行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危机对央行和存款保险机构的压力。由此可见,三者必须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才能达到维护金融安全的目的。
(二)完善银行的市场退出机制
金融监管要尊重市场机制的作用,遵循适度监管的原则,保持银行间的适度竞争。当个别金融机构因为经营不善而被市场淘汰的时候,只要不触发系统性危机,危及金融系统的安全稳定,就应该让其破产。否则,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就会淡化,经营活力就要受到制约。然而,金融机构的破产毕竟不同于一般的企业,银行的破产会对社会产生巨大震荡,甚至引起银行的挤兑风潮,危及金融安全。银行机构的特殊性常常使监管当局面临两难选择,所以,必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从机制上保证金融机构退出市场时其负面效应降至最低。
(三)促进银行公平竞争
从我国金融体系现状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由于有国家的信誉作担保,比起中小银行和非国有银行,这些银行就会有天然的优势。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之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淡化这些金融机构的特殊优势,有利于增强中小银行和非国有银行的竞争力,促进公平竞争,从而提高银行业市场的效率。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消极影响
存款保险制度发挥的公共安全网作用会诱导存款者忽视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和风险,诱发银行经营的冒险冲动,导致监管机关过分依赖存款保险制度而放松监管职责。另外,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也会对货币供应量的稳定造成一定冲击。
(一)存款者的道德风险
由于存款保险制度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使存款人除了对较高的收益率感兴趣之外,无积极性关心银行的经营业绩和安全性,没有必要监督银行的业务活动,对存款机构的风险情况也会掉以轻心,甚至缺乏积极性把存款从潜在的破产银行中取出。存款保险降低了存款人监督银行的自我保护激励,使低效率甚至资不抵债的银行能够继续吸收存款,并以低利率与竞争者争夺市场份额,从而埋下隐患,加大金融体系内部的风险。
(二)投保银行的道德风险
虽然存款保险制度保护的是投保银行的存款和银行体系,而不是投保银行本身,但是对存款人的保护意味着存款人挤兑的威胁对吸收存款的机构施加的惩戒不复存在。市场纪律的弱化导致投保银行在制定经营策略时将存款保险视为一个可以依赖的重要因素,倾向于从事风险较高和利润较大的银行业务,如高息揽储、发放风险较大的贷款,从而增大了其承受的不适当的风险。对存款者的保护扭曲了银行的行为,当一家银行出现危机而未被关闭时,银行就倾向于利用存款保险基金孤注一掷,因为这时全部的损失将由存款保险公司承担。
(三)金融监管当局的道德风险
监管机构工作的重心在于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而安全稳定最明显的标志是不发生银行倒闭事件。存款保险制度由于防止挤兑而使银行不会因为市场的惩戒作用而倒闭,同时存款保险机构对处于危机的银行进行的救助使银行难以倒闭,因此造成监管机关对存款保险制度的依赖。监管机关过于依赖存款保险制度的结果是放松监管的职责,表现为:一是对银行过度承担风险的失察;二是对银行冒险的纵容或者容忍,甚至掩盖问题。监管机构的道德风险有可能延误解决危机的时机,使社会承担更为严重的代价。
(四)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
推行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必须要拿出一定比例的存款交给保险机构,相应地要减少银行的可用资金,在本质上起着与存款准备金相同的作用。因此,在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初期,其对货币供应起到紧效应,会产生通货紧缩的预期,其推出时机必须适当。
三、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
存款保险是把“双刃剑”,既有明显优势,又存在负面效果。如果盲目推行,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可按如下路径选择:
(一)立法先行
鉴于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和近年来国内部分中小金融机构不断暴露的经营风险。有必要在法律基
础上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防范银行挤兑与系统性金融危机。具体建议:一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研究制定《存款保险条例》,初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框架,使存款保险制度的运行有法可依。二是建立健全银行业产权法、破产法、最后贷款人规则等必要的金融法规,从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环境。
(二)合法存款类金融机构都应入保
因为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易于遭受资金流动性问题及清偿无力问题。实施这一原则要有个前提,即只有那些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的存款性金融机构才能允许加入存款保险体系。参加存款保险的机构范围应是境内所有合法的存款机构和外国银行在本国的分支机构。为避免对本国银行在境外的分支机构双重征费,不宜对其提供存款保险。
(三)合理确定存款保险的种类
在是否所有的存款都纳入保险范围的问题上各国的做法不尽相同。存款保险的种类一般包括活期储蓄和定期存款,但通常将同业存款、内部人存款和外币存款排除在外。考虑到“预防挤兑”,也鉴于公平原则,我国宜将所有存款全部纳入存款保险范围。
(四)建立强制性存款保险制度
强制保险是指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存款类金融机构均应参加存款保险。为避免风险越大的银行参与的积极性越高、风险越低的银行参与积极性越低的逆向选择问题,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应该是强制性存款保险。这样有利于强化中小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也可以提升公众信心,并直接强化银行业竞争,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在存款保险体系建立的初期选择强制保险制度具有现实意义。第一,与大多数采取自愿存款保险体系的国家不同,我国的金融资产和银行体系已初具规模,且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强制保险是一种更合适的方式。第二,在自愿存款保险制度下,存款保险基金较难在短期内形成规模,难以让公众对其产生足够的信心,一旦出现银行危机,存款保险制度将形同虚设。
(五)加强监督管理
为防范银行从事风险较大、利润较高的项目而引发道德风险问题,还需加强对银行的审慎性监管并督促银行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降低由此引发的风险。因此,稳健的会计制度、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存款人与保险机构共同监督都是必需的,他们可以通过强化银行股东、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对银行的监督,有效提高市场约束,减弱道德风险。
(六)开辟稳定的基金来源通道
一是多渠道保证存款保险基金的稳定来源。考虑到强制性存款保险的必要性和进行风险救助的基本需要,我国存款保险机构宜采取预先征收保费的方式,建立一个稳健的存款保险基金。初期可借鉴美国的经验,由中央银行或财政部先期投入一定数量的初始资本,过渡期内可建立一个特殊的资金筹措通道。如,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向中央财政借款和向其他金融机构发行存款保险债券等。二是应从法律上赋予存款保险机构在法定储备比率区间内根据基金规模与实际需要调整存款保险费率的权力。三是对存款保险基金进行科学的使用和管理。从美国的经验看,成熟的存款保险基金资金来源几乎完全来自于自身的投资收益。我国存款保险基金在投资对象上可参考美国相关规定,明确国库券和国债是基金唯一的投资对象。同时,为防止基金投资中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必须明确基金投资由全国存款保险机构高度集中运营管理。
(七)实行单一费率模式
一般而言,差别费率更能体现公平。但前提是要能准确鉴别银行的风险水平,而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在现实经济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很难对各金融机构的风险程度进行客观评价,很难科学地确定费率级差。此外还有许多问题是采取差别费率所必须考虑的,如差别费率导致对银行风险“级别”的划分,一旦公开或引起公众的怀疑,就会动摇信心,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再有,在强制投保情况下运用差别费率本身不合理。存款保险和商业保险不一样,没有竞争机构,可以说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强迫人家买你的东西,价格还由卖方说了算,这有些不合情理。实行差别费率的成本也是一个问题,一般而言,银行经营者比银行监管者更清楚其资产组合风险的大小,在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况下,调整险费的实施成本将增大,并有可能得不偿失。正因如此,尽管实行差别费率制是各国存款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几乎毫无例外地选择单一费率模式。其一般作法是按照投保存款余额或总额的固定比例提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保险费率大都低于0.1%。德国为0.03%;英国对银行征收累进保险费,最高限额为存款总额的0.3%;美国因银行破产倒闭较多,保险费率较高,大都在0.235%-0.31%之问。至于具体费率水平的制定,可参照国外的一般情况,同时还要结合我国银行机构破产的概率、央行最后贷款人的功能等情况来确定。
篇7
【关键词】仓储 现代物流 转型 战略
传统仓储向现代物流的转变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市场竞争的要求。传统仓储业仓库功能单一、利用率低、优势不突出;仓储业务信息化及网络化程度低,不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盈利能力较差,无力进行资本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规模较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大规模进出货物的需求,无法产生规模效益。由此可见,根据市场需要和企业自身优势,传统仓储企业必须细化企业定位,由过去的单一仓储服务向现代物流转变,一方面可以盘活资源,走出困境;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成长,发展壮大。本文以吉林省某物资仓储中心为例,探讨传统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规划和具体措施。
一 项目简介
吉林省某物资储运中心始建于1956年,总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有钢结构及平房库房5万平方米,办公楼2000平米,1条铁路专用线,员工100人。该中心位于与大型购物商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物流商贸区毗邻,并且紧临外环路,公共交通便利,处于公路主干线交汇处的综合运输网的重要结点。
二 项目的战略发展目标
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该中心建成集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和金融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现代化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和信息处理中心,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领先的现代物流企业。
三 阶段性战略目标
1.经营初期目标(5年)
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药、汽车、钢材、石化产品配送和仓储平台;大力发展增值业务,逐步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在电子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构建具备交易内部管理功能的较为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
2.经营中期目标(5年)
继续完善配送体系,完善电子商务平台;以配送为原动力,以信息平台为中心,整合加工、配送、仓储、服务四大平台,往医药、汽车、钢材、石化产业上下游延伸,提供配套服务,提高市场分额。
3.经营远期目标(5年)
通过并购、参股、控股等方式整合供应链,向集团化、多元化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努力成为东北乃至全国领先的供应链集成商。
四 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具体战略措施
1.企业并购战略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丁俊发曾说过,“物流企业的重组整合期已经到来,要鼓励物流企业走整合、兼并的道路,特别是A级物流企业要做大做强,促进物流业机构升级”。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是通过对行业内的小型物流企业进行并购来实现。当前并购的规模较小,并购活动主要是在本地区和小型物流企业之间进行。目前租用该物资储运中心仓库的小型物流企业就有30多家,如能整合现有资源,即可完成成功转型的第一步。二是通过并购整合双方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完善企业的组织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协同企业文化,从而改善并购后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实现并购目的。
2.企业联盟战略
近几年,物流外包成为一个热点。物流企业为了集中发展自己某一核心竞争力,将自身薄弱环节如空运、包裹速递等外包给在这一环节明显具有优势的物流提供商,同时,物流企业还可利用一些已经具有相当知名度的物流公司,利用其品牌优势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包括为客户设计规划、解决方案、具体物流业务运作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竞争的重点已经由外部的价格竞争和服务竞争,开始转向对内部的成本控制,物流外包对社会来说,是效率的提升。
3.一体化服务战略
一体化服务是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作为大型仓储物流企业,其发展方向就是向现代物流商发展,表现形态为加工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和物流服务集成商等,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运输、仓储、、整理、加工、装卸、配送等在内的服务)。在仓储企业提供的一体化服务内容中,对传统的仓储业务、运输业务、装卸业务关注点应放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上来。一要做好配送环节,打造现代化的配送中心,二要实施物流成本管理,三要逐步开展物流金融服务。
4.信息化战略
“网络化运营”是现代物流的又一个基本特征。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信息化战略包括两大组成部分,即物流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和物流企业对外的网络化运营。信息化管理既能有效减少物流的环节和费用,又能大幅度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质量;网络化经营可以整合物流资源、物流线路,改革企业物流流程。
5.技术开发战略
技术开发战略包含两大内容;一是企业在硬件(物流装备)上的技术开发;二是企业在软件上的技术开发。目前我国物流装备的形式越来越多,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为保证物流系统连续安全运作,仓储型物流企业选择硬件装备的标准应是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对物流装备的系统化解决方案要非常重视,必要时聘请专业的物流资讯机构或者系统集成商进行详细的规划,确定物流设施的配置和装备的选型。在软件的开发上,要注意和硬件设备的结合,在管理、组织文化建设、人才规划上要及时跟进。
6.组织文化战略
篇8
关键词:贸易经济人才培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挑战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a)-0028-02
21世纪是一个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与智能系统的不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中之重。2015年来,人工智能快速覆盖了我国的各行各业,这些新型行业的出现,一方面给传统产业、行业和企业带来挑战,使得传统行业开始萎缩,对人才的需求开始下降,而新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出现并得到快速发展,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这一变革,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1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贸易经济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1.1贸易经济专业办学与人工智能的联系很弱
从贸易经济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内容来看,均处于传统阶段,对行业在人工智能方向上的变迁没有系统的认识和认知性教育,贸易经济专业的改革势在必行。
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贸易经济专业的办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非常微弱,甚至可以说基本没有考虑到人工智能与专业办学的结合。最近三年,重庆工商大学的贸易经济专业开始探索大数据与专业办学的结合,苦于师资和其他办学资源的限制,目前仍处于讨论阶段。
1.2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培养仍停留在传统模式上
从开设贸易經济专业的高校来看,人才培养模式均未与人工智能、大数据进行紧密结合,这一现状对专业建设与快速发展的行业之间对现代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贸易经济专业需要加快改革的力度。
1.3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体系仍未与人工智能结合起来
从课程体系来看,贸易经济专业的专业类课程设置中不同学校有些差异,标志着各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有所不同,但是大部分课程设置都是传统类课程,如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贸易经济学、零售学、消费经济学、商品学、市场营销、商务谈判、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数据分析的课程很少出现,传统课程也未与人工智能进行交叉,或者以多种方式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及数据分析嵌入各门课程中。
2人工智能背景下贸易经济专业发展的机遇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发展势不可挡,产业体系初具规模,支撑能力日益增强。为贸易经济专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2.1人工智能给贸易经济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无论从流通2025还是从流通4.0来看,人工智能与流通、贸易行业的深度结合形成的新行业,成为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贸易经济专业明确了未来的办学方向。
2.2人工智能给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带来了新方向
开设贸易经济专业的各高校均有自己的一些课程建设的特征和特色,在科学研究方面,多学科之间互相支持也具备了前提条件,这一先天优势,给贸易经济专业进行的课程体系的重构,提供了优越的前提条件。人工智能背景为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体系重构和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贸易经济专业可以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加大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与贸易经济课程的结合力度。
2.3人工智能给贸易经济专业学生就业带了新机遇
传统时代贸易经济专业主要为商贸流通类企业培养高端商贸人才,或者为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培养管理和科研型人才。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结合,孕育出了一些新的岗位,这些岗位需要高端人才,这些人才不止懂贸易、物流、商务的专业知识,更要懂数据、大数据,尤其是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等运用大数据进行管理。同时智能贸易、智能零售、智慧商业、智慧物流等行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非常紧迫。
因此,贸易经济专业的办学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全面深入掌握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重构人才培养的体系和思路,重新设计专业课程,这是提升人才质量的关键。
3人工智能背景下贸易经济专业发展的挑战
人工智能+商贸流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应用,给高校贸易经济专业的办学和未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一方面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需要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当前高校贸易经济专业的现有资源的落后制约了教育改革。与此同时,智能化不断进入课程,对教师的替代力度在不断提高,这些变化,给高校的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4人工智能背景下贸易经济专业发展的路径
4.1建立适应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人才培养的创新首先是理念的创新与形成,贸易经济专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发展之路,是从人才培养创新出发,所以首当其冲的是人工智能+的培养理念的形成,根据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与社会对贸易经济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和高等教育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在持续深入开展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调研的同时,深入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适合本校独特的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贸易经济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即“大德育理念”“大商科理念”“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理念”。
4.2构建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方式与手段
贸易经济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面对的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因此,教师要不断地跟进行业发展,成为理论的“创新者”,同时还要增加著名企业的管理者和实践者成为教学团队成员,来促进贸易经济专业教学与时俱进,促进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一体化,形成风格独特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多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
4.3加强适应人工智能+贸易经济专业教学的新型教师团队
教师是教学的最根本资源,是确保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性条件,也是推动教学改革的主要力量,贸易经济专业的一切改革均是基于教师的改革。首先,要加强教师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学习和提升。其次,我国高等院校的贸易经济专业教师还要探索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如何支持教师决策、教师教育教学、改进教学手段等,推动新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机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最后,贸易经济专业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可以促使和推进教师的研究能力,形成新型的教师团队。
4.4提升学生的在智慧产业中的就业能力
篇9
论文摘要:分析了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现状,指出了当代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偏差对择业心理的具体影响,以及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教育中的几个重点。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关乎其个人前途和全社会发展稳定的大事,历来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在计划经济时代,考上大学不但意味着“光宗耀祖”,更意味着身份的跃迁。随着我国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由计划的统一分配向供需见面自主择业形式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过去那种“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局面已成历史。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健康的择业心理显得尤其重要。而确定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在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核心和驱动作用。高校的职业指导应当重点帮助学生确定一个良好的职业自我概念,协助他们正确地进行择业,并促进其一生的职业发展。
一、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现状
大学生择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由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规模的扩大,经济成分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之经济增长点的多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诸多因素,就业趋势也呈现了多元化、全面化。这既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并影响到他们的顺利就业。目前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状态主要表现是他们的择业期望呈现多种矛盾心理圆。本文引用了浙江大学心理学的范巍、冯颖的研究。他们对大学生择业心理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此调研样本来自浙江大学四个校区,按文、理、工、农、医五个科类分别取样,样本全部由三、四年级本科生组成。共发放问卷204份,其中有效问卷201份。样本包括男生112人,女生89人。涉及专业有数学、心理、信息电子、中文、新闻、农建、农化、旅游、建筑、临床医学、建工、机械等。对调研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时,其价值取向和择业的参照标准是基本一致的,都是强调自我实现,重视经济利益,自我意识增强。具体分析如下:
1.择业的职业价值观取向:一个人的职业价值取向是其职业自我概念的核心。由问卷调查结果可知,“为使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28.84%),“为施展才能和完善人格”(20.9o%),“为享受高水平的物质生活”(15.92%),依次排在职业价值取向的前三位。这表明当代大学生重视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渴望自身价值能够得到他人及社会的认可。这种意识的形成,是随着他们的文化知识的迅速增长,生活阅历的不断积累和社会接触面的日益扩大,而从内心萌发出的强烈的成才渴望。但是,在社会上,虽然将他们称为“天之骄子”、“国家栋梁”,可他们实际接触社会的经历告诉他们,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并非如此。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社会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与完善,大学校园中自立自强、奋发进取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和成才意识亦逐渐加强。择业时,大学毕业生缺乏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和长远的战略考虑,这一点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2.择业标准:由调查统计结果可知,当代大学生择业时,主要参照因素排前三位的是:“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64.68%),“经济收人高”(64.68%),“能实现个人抱负”(23.88%)。由此可见,大学生选择工作时更为注重个人需要与兴趣的满足,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希望尽快从对父母的经济依附中解脱出来,早日实现经济上的自主、自立,自己创造出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并尽可能争取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意向深受社会变革的冲击与震荡,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经济利益,把自身素质的高低看作是影响择业的重要因素,在择业问题上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成才意识。在这种务实的择业心理上,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是择业的基础,因此职业自我概念教育是大学生择业前的必要准备。
二、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偏差对择业心理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在职业自我概念上发展还不够成熟,他们常常在择业心理上出现一些偏差,影响了对职业的正确选择。
1.自我评价过高导致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一些毕业生自认为自己读的是名牌大学或热门专业,将求职目标定得很高。他们在择业时,非外企不去,非知名大公司不去。希望找到一个职业,马上职务就能得到提升,立刻就能拥有丰厚的经济待遇。一些毕业生认为自己在学校学习成绩不错,能力很强,因此对择业抱有过高的期望,他们一旦被用人单位拒绝,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挫折感。
2.由自卑导致的惧怕竞争心理:一些毕业生由于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常常过分贬低自己。常用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优势相比,对竞争产生畏惧心理。过于自卑的学生,常常因为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怯于竞争,而坐失了择业的良机。
3.择业价值观上的模糊心理和急功近利心理: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的是个人的内部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它决定人们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评价和选择职业,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某种职业特点如何满足人们个体的需要。每个毕业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体系。例如,经济待遇,个人发展,进修机会,人际交往,个人休闲需要等等。清楚自己的价值需要,是正确择业的前提和基础。然而,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清楚自己的价值系统中哪一些对于自己最重要。这种对职业价值观的模糊认识,常常使他们在选择面前犹豫不定。另外,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职业价值观上急功近利,过分看重经济待遇和某一职业暂时的物质条件,对个人的长远发展考虑甚少。
4.对自我缺乏全面了解而产生的盲从心理:由于一些毕业生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他们在职业选择中常常不能独立思考、独立选择。有的顺从于父母长辈的意见,有的追随于社会潮流。这种盲目选择的结果,常常在从业之后,因为所选职业不符合个人的特点,使自己不能获得自我的认同。有的人则频繁跳槽,难以在职业中获得个人发展。
5.因遭遇挫折而产生的自我挫败心理:职业选择本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次应聘就能成功的可能性很少。不被用人单位看重、遭受拒绝的事情是很常见的。但是一些毕业生则因为一次应聘失败,便对自我产生了否定,怀疑自己没有能力,甚至一蹶不振。这种自我挫败造成的消极情绪,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择业行为,常常使他们陷入一种“选择不成功——消极情绪——再次选择不成功”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发展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培养正确的择业心理
由于职业自我概念对大学生的择业与职业发展具有核心和驱动作用,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就业指导中的职业自我概念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1.重视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是职业自我概念的核心。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都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物欲满足、只重视眼前利益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我们应当对广大毕业生进行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和艰苦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之在职业选择时能够自觉地将个人需要与国家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他们拥有很高的爱国热情,愿意为国家的现代化奉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毕业教育中,我们应当继续强化这种正面教育,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体系。同时协助毕业生进行价值观的澄清,使其能够清楚自己价值观体系中各种需要的权重,使他们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选择,并能够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2.提升毕业生的自信:积极的自信是现代人才的必备素质,也是择业的重要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自我概念,要首先重视对他们自信心的培养。我们要帮助他们克服对自我苛求完美的心理。一些人由于对自己的要求过于完美,在择业过程中,不能接纳自己的不足,盲目与别人攀比,他们时时担心自己的失败,不敢参与竞争,所以常常给自己的职业选择带来许多压力和困难。因此我们应当协助他们克服完美主义影响,使其能够正确地接纳自我,在择业过程中,充分认识并发挥自己的长处。要鼓励毕业生大胆尝试,提高自己的自信。
篇10
关键词:高职生 择业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234-02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013年提出:“中国职业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技能强国的梦,是全面发展的梦,是人人成才的梦,是尽展其才的梦。”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在全面发展的好时代,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毕业生就业难的也不容忽视。据麦可思的统计,在工作半年后选择的离职的毕业生中,高职生多于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即更多的高职毕业生对离校后所选择的工作不满意。从影响因素来看,高职学生择业的满意度不高,一方面受到的客观因素影响,如市场竞争等,但更重要的还是主观因素。因此,要分析影响高职生职业选择的主观因素,进而为他们提供合理、科学的职业指导。
1 职业生涯理论
职业是个人为了维持生计,并与社会取得联系和达成自我实现的而进行的持续的活动方式。DonaldE.Super(美国职业管理学家)认为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包括五个延续的阶段:“认知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处于认知阶段的个体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对自我进行探索和了解,一般处于儿童期。处于探索阶段的个人通过学习来形成对自己的资质以及职业的评价,实现职业选择和最初的就业。个体在确立阶段开始尝试确定一个具体的职业。维持阶段,个人在某一职业领域取得成就,维持现状。衰退阶段则是指退休阶段。
1909年,帕森斯(FrankParsons)在《选择职业》一书中提出了“职业―― 人匹配”理论。该理论对个人如何根据兴趣、爱好等进行职业选择进行了系统、科学地阐述:人再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价值观等有了了解,并对职业需要的知识和条件有一定认识后,就可以进行职业选择。帕森斯的理论指导个人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主观条件,并明确职业所需要的各项客观条件,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做出令自己满意的职业选择。帕森斯等早期职业指导者认为,必须了解自身的职业兴趣、爱好,个人才能正确地选择职业。帕森斯的“职业―人匹配”理论在职业生涯管理研究领域影响巨大。
2 职业兴趣
兴趣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倾向。它是基于个人的需要,在个人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环境、兴趣对象和活动特点以及个体自身特质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个体兴趣模式的形成。
对于职业兴趣,目前使用较多的定义是Holland的“职业―环境匹配”理论。该理论强调职业兴趣和人格特质的意义相同,是人格特质和工作环境的一致。
许多研究表明,从事不同的职业的个体,其兴趣爱好有显著差异。兴趣是促使个人主动参与教育、职业、娱乐等活动的动力来源。当个体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时,会投入更多精力以追求好的成就;反之,当个体从事不喜欢的职业时,他没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很难在获得工作上的成就体验。
职业兴趣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分类。目前,Holland的职业兴趣分类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Holland基于特质论提出了决定一个人选择职业的6种基本“兴趣类型”论:研究型(I)、现实型(R)、社会型(S)、艺术型(A)、常规型(C)和企业型(E)。不同的人格类型对应不同的特点,适宜从事的工作也不同。《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包括4个部分:“人们喜欢从事的活动、人们在这六个维度的能力、人们在6个维度中喜欢哪些职业、人们的能力自评”。霍兰德将影响人们职业选择的职业兴趣因素与能力因素相结合来指导个人的职业选择。例如,他将装电器、修自行车、开汽车等归纳为现实型活动,与之对应的职业为现实型职业,这些维度为现实型职业兴趣;说服他人、做学生干部、参加政治活动、做领导者等被归纳为企业型活动,与之对应的职业为厂长、经理、销售员等,这些为企业型职业兴趣。
林孟辉(2010)的研究表明,高职学生的职业兴趣类型存在性别差异。男女生在研究型、社会型兴趣类型上差异极显著(P
3 职业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经济、逻辑、科学、艺术、道德、美学和宗教的原则、信念以及标准,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
职业价值观源自价值观。在国外,研究者们既研究在职人员的职业价值观研究,也研究普通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才开始关注职业价值观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国内涌现了大量关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近年来,最流行的概念是金盛华、李雪(2005)的职业价值观是“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这一定义是他们在综合了前人的研究和价值观的实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曹光海通过实证研究,对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测量,得出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是“由物质生活、职业发展、威望愉悦、创造兴趣、职业优越、人际关系”6个因素组成。万秀萍(2012)对广州市的750名在校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成就实现维度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很大,与年龄无显著相关;社会促进和薪酬声望维度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较小;担任学生干部与否在职业价值观中的地位追求维度上有显著差异。
4 职业性格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学家荣格(瑞士)以“直觉与感知”“情感与理智”“内倾与外倾”来区分心理性格。美国心理学家对荣格的理论体系进行了补充,增加了“理解与判断”这对概念。内向的人比较爱沉思,适合做作家,心理学等,外向的人性格比较开朗,健谈,适合做公关,导游等职业。感知性的人驻注重细节,能够忍受烦闷的工作,适合从事会计、文秘等职业。直觉型的人想象力丰富,喜欢挑战新奇的问题,适合从事美容师、设计师等职业。理性型的人善于分析,能有组织有系统地思考,适合从事法官、训导员等职业。感性型的人喜欢和谐的人际关系,适合做宗教人员、辅导员。决断型的人果断、坚决,能明快地做出决定,适合做企业家、投资顾问等。熟思型的人做决定时必须依据可靠资料,不随意批评,适合从事社会工作者、保险顾问等。
阳毅指出,个人在进行职业选择时,除了要考虑自己的能力水平,更要结合考虑自身的性格,应多问一下“该职业需要什么性格的人?我是什么性格的人?我的性格与该职业的要求匹配吗?我的性格能改变吗?”扬长避短,理性选择,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
5 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针对国内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首先,学生应该对自己职业兴趣做一个测试,依据“职业―人匹配”理论,了解自己的特质,应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在哪方面有所特长,因此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其次,学校老师不仅应像学生全面分析形式,还应帮学生进行测试,确定学生的职业方向。指导人员应具备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知识。学校职业指导课程,应增加实践部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各项职业测试,促进使学生系统、科学地学习职业生涯理论各方面内容,并运用于职业选择的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 龚斌.高职学生择业影响因素的研究―― 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西南交通大学,2008.
[2] 林孟晖.高职生职业兴趣与职业自我效能、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 上一篇:令人感动的一件事
- 下一篇:朝花夕拾读书笔记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