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音乐范文
时间:2023-03-14 23:1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过年音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It was a testament to Gaga’s ability to reinvent herself. But The Sound of Music is just as adept at moving with the times. The events that inspired the film took place in Austria in the 1920s and 1930s. Maria von Trapp8)’s memoir of those events was published in 1949, and was turned into a stage musical by Richard Rodgers9) and Oscar Hammerstein II10) 10 years later. Then came the film. It premiered in 1965, just a few months before The Beatles’ second film, Help! But although we think of The Beatles as dominating the Swinging ’60s, it was The Sound of Music that was the Oscar-winning smash11)―and its soundtrack album was the UK’s best-selling LP12), not just in 1965, but in 1966 and 1968.
In an effort to understand the film’s eternal appeal, I thought I should rewatch it on DVD. But then a question struck me: Had I ever actually watched it in the first place? I knew I’d seen excerpts from it on clip shows over the years, and I had hazy memories of catching some of it on television on a rainy Sunday afternoon, but I wasn’t sure that I’d ever watched it from start to finish. And I suspect I’m not the only person in that position. We’ve all seen so many snippets13) and parodies that The Sound of Music is a part of our lives whether we’ve watched it or not. We can hum along to the title song, not to mention “Do-Re-Mi14)” and “Climb Ev’ry Mountain.”
Most of us can have a stab at15) summarising the plot, too. A hearty trainee nun called Maria (Julie Andrews) is hired to look after the seven von Trapp children in a Salzburg schloss16). She goes on to thaw17) the heart of the children’s widowed father (Christopher Plummer). But what else happens? Apart from the few scenes and the many songs that are burnt into our brains, what exactly does The Sound of Music entail?
The short answer is: not a lot. What surprised me when I finally watched the film last month was that if you’ve seen bits and pieces of it, then you’ve pretty much seen the whole thing. True, the von Trapps have to flee from the Nazis in the last half-hour―a sequence which is almost entirely separate from everything beforehand―but otherwise, there’s not much that happens.
Going for a Song
It’s certainly not a film to watch for its narrative twists and turns. How does Maria win over the hostile von Trapp children? With one rendition18) of “My Favourite Things.” What convinces Captain von Trapp that she i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his offspring? A performance of “The Lonely Goatherd19).” And what convinces the audience that the captain has been influenced by Maria? A recital of “Edelweiss20).” Compared to the elaborate musicals that made Andrews a star of stage (My Fair Lady) and screen (Mary Poppins), The Sound of Music is more of a concert than a film―a series of catchy Rodgers and Hammerstein numbers linked by some crisp repartee21). But that isn’t a criticism. The fact that The Sound of Music resembles a greatest hits album could be the key to its record-breaking success.
“In many ways, The Sound of Music follows the classic musical structure that highlights its musical numbers over plot,” says Professor Caryl Flinn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uthor of a new British Film Institute guide to The Sound of Music. “Cinema scholars in fact have grouped musicals along with horror films for that reason―storylines aren’t generally what draw people in to watch these genres. In horror, it’s all about getting to the next scare; and in musicals, it’s all about getting to the next song. With The Sound of Music, songs are the real anchor for audiences’ feelings.”
It’s the film’s concentration on its peerless22) songs which accounts for the Sing-a-long Sound of Music phenomenon. In 1999, London’s Prince Charles Cinema started screening it every Friday evening, and encouraged audiences to dress up as the characters. The format has since been exported to cinemas all around the globe. The song-based structure also helps to explain why the film is a television fixture. From a TV station’s point of view, the songs make The Sound of Music easy to chop up into advertising-friendly chunks. From the viewer’s perspective, you can switch it on halfway through, and you won’t have any difficulty picking up the story.
“Restraint and Reserve”
And it isn’t just the plot that has been stripped back to basics. The film’s director and screenwriter, Robert Wise23) and Ernest Lehman, made West Side Story24) in 1961, but while that musical bursts with heightened colours and balletic dance routines, The Sound of Music has almost no choreography25) beyond some decorous waltzing, and no visual flair beyond the scenic shots of sunny Salzburg. “There is so much restraint and reserve in The Sound of Music,” says Professor Flinn. “I think it reflects the production team’s desire to go for simplicity and sincerity, and not risk courting anything too over-the-top or kitschy26).”
Given that Plummer has spent decades decrying the film’s sickly sweetness, it might seem strange to hear it described in terms of simplicity and restraint, but Professor Flinn could be on to something. The Sound of Music may feature a goat-based puppet show and a gaggle27) of children in matching clothes made out of curtains, but Wise and Lehman actually diluted28) the stage play’s syrupy29) sentimentality: They skip from song to song without dwelling on any of the von Trapps’ triumphs or tragedies. None of the children gets the chance to be too annoying; none of the romance is allowed to become too cloying30). Andrews yomps31) through proceedings with no-nonsense briskness; Plummer stands back and observes them with a wry32) twinkle in his eye. Even the ending is restrained by today’s standards. We see the von Trapps hiking over the mountains and away from the Nazis, but there are no captions detailing what happened to them next, and no photographs of the real family. You can bet that if The Sound of Music had been made in 2015, it would have had both.
Plummer himself has come to acknowledge that the film is less mawkish33) than it might have been. As he says in an interview in the current issue of Vanity Fair, the director “did keep it from falling over the edge into a sea of treacle34).” He’s right. The Sound of Music may be on the very edge of that treacly ocean, but it never quite falls in, and it’s this miraculous balancing act that keeps us watching, even after 50 years. Just ask Lady Gaga.
不必关注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的内裤,也不必在意帕特丽夏・阿奎特发表的政治性言论。在今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Lady Gaga献唱时才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刻:为了庆祝影片《音乐之声》上映50周年,她演唱了片中的歌曲串烧。谁能预料到这样的一幕呢?舞台上,这位曾以一身“生肉装”亮相的前卫电子流行乐歌星如今身着一袭O@作响的白色礼服长裙,用清晰的英国口音大声演唱《我最心爱的东西》这首歌。
这段表演证明了Gaga变换风格的能力。但《音乐之声》也同样历久弥新。影片的灵感源自20世纪二十与三十年生在奥地利的一段往事。玛丽亚・冯特拉普记录这段往事的回忆录于1949年出版。十年后,书中的内容被理查德・罗杰斯和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改编成音乐剧搬上舞台,之后又被拍成电影。影片于1965年首映,只比披头士的第二部电影《救命!》早上映几个月。虽然我们认为披头士是“摇摆的60年代”的主宰者,但在当时,引起轰动并摘得奥斯卡桂冠的却是《音乐之声》。这部电影的原声专辑是当年英国销量最高的密纹唱片,不只是在1965年,1966年和1968年也是如此。
为了了解其恒久魅力究竟何在,我觉得自己应该用DVD再重温一下这部影片。但此时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首先,我到底真正看过这部电影没?我知道,很多年来我都是在片段集锦中看到过这部电影的选段。我也隐约记得,在某个下雨的周日午后,我曾在电视上看过影片的一部分。但我无法确定自己是否曾经从头到尾看过。而且我怀疑,不止我一个人属于这种情况。《音乐之声》的零星片段和戏仿表演我们都看得太多了,所以无论我们是否看过这部电影,它都已经化作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能随着影片的主题曲一起哼唱,更别说《哆来咪》和《攀越群山》了。
而且,我们大多数人都能试着总结出影片的故事情节。一位名叫玛丽亚的热情友好的见习修女(朱莉・安德鲁斯饰)受雇来到萨尔茨堡的一座城堡,照顾冯特拉普家的七个孩子。在此期间,她逐渐融化了孩子们那鳏居的父亲(克里斯托弗・普卢默饰)的心。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吗?除了烙印在我们脑海中的少数镜头和大量歌曲之外,《音乐之声》到底讲了些什么呢?
答案简而言之就是:没讲太多。上个月,当我终于看完这部影片之后,我才吃惊地发现,如果你零零星星地看过电影的片段,那你差不多已经看完整部片子了。没错,在影片最后的半小时里,冯特拉普一家必须逃离纳粹的掌控―这段插曲与前边的所有情节几乎完全割裂―但除此之外,影片没有多少情节了。
我为歌狂
这部电影的看点显然不是情节的跌宕起伏。玛丽亚是如何赢得对她怀有敌意的冯特拉普家孩子们的喜爱的?因为演唱了一首《我最心爱的东西》。是什么让冯特拉普上校相信她会给孩子们带来正面的影响?通过一场《孤独的牧羊人》的演出。又是什么让观众相信上校受到了玛丽亚的感染?凭借一曲《雪绒花》。比起那些使安德鲁斯成为舞台明星和电影明星的情节复杂的舞台剧(《窈窕淑女》)和影片(《欢乐满人间》),《音乐之声》不像一部电影,倒更像是一场音乐会―用简洁干脆的机智妙语将一首首由罗杰斯和汉默斯坦创作的朗朗上口的歌曲串联起来。不过,这可不是对它的批评。《音乐之声》就像是一张最受欢迎的畅销专辑,而这或许正是它取得空前成功的关键。
“在很多方面,《音乐之声》遵循了音乐片的经典结构―重音乐,轻情节,”英国电影协会新版《音乐之声》电影指南的作者、密歇根大学教授卡瑞尔・弗林说,“事实上,电影研究者们将音乐片和恐怖片归为一类―因为吸引观众前去观看这两种类型片的通常不是它们的故事情节。对于恐怖片,观众期待的就是下一个吓人的场面;而对于音乐片,观众期待的就是下一首歌。看《音乐之声》时,片中的歌曲才是观众真正寄托情感的所在。”
正是由于片中汇集了多首无与伦比的歌曲,所以才出现了“《音乐之声》大家一起唱”的现象。1999年,位于伦敦的查尔斯王子影院开始在每周五晚放映该片,并且鼓励观众扮成片中角色的样子。此后,这种形式被全球多家影院效仿。该片以歌曲为主的架构也有助于解释其为何经常在电视上播出。从电视台的角度出发,《音乐之声》中的众多歌曲使得它很容易被分成几个段落,方便插播广告。而从观众的角度看来,你即便是从中间开始看,也可以毫不费力地跟上故事的节奏。
“克制兼含蓄”
影片中被简化处理的不只是故事情节。该片导演罗伯特・怀斯和编剧欧内斯特・雷曼曾在1961年拍摄音乐片《西区故事》。那部电影色彩浓烈,片中有很多优雅的舞蹈段落。而在《音乐之声》中,除了几段端庄、优美的华尔兹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舞蹈场面;除了萨尔茨堡阳光明媚的风景镜头,也没有华丽的视觉效果。“《音乐之声》非常克制和含蓄,”弗林教授表示,“我认为,这反映了制作团队追求朴素、真诚的愿望,而不是冒险谋求过于夸张或矫揉造作的风格。”
鉴于普卢默几十年来一直批评这部电影甜得发腻,现在听到有人用朴素和克制这样的词来形容它似乎有些奇怪,但弗林教授也许说到点子上了。虽然《音乐之声》中有一场山羊木偶表演,还有一群穿着用窗帘做的相同花色衣服的叽叽喳喳的孩子,但是怀斯和雷曼确实对舞台剧中过于煽情的内容做了淡化处理:他们没有过多着墨于冯特拉普一家的悲喜,而是很快地从一首歌跳到另一首歌。孩子们没有机会变得太烦人,片中的爱情也没有机会变得过于甜腻。安德鲁斯明智又轻快利索地处理着每一件棘手的事,普卢默则在一旁用啼笑皆非的眼神看着他们。按照今天的标准,就连影片的结尾也表现得很克制。我们看着冯特拉普一家徒步翻越群山,逃离纳粹的魔爪,但是并没有出现字幕详细说明他们接下来遇到了什么,也没有任何现实中冯特拉普一家的照片。如果《音乐之声》拍摄于2015年,上述两项内容一定都会在影片中出现。
普卢默本人后来也承认,比起其他可能出现的结果,《音乐之声》不算太煽情。他在接受最新一期《名利场》杂志采访时表示,导演“的确避免了让影片跨越界限,坠入一片甜腻腻的海洋”。他说得没错。《音乐之声》也许正处在那片甜腻腻海洋的边缘,但它从未真正陷入其中。正是这种对平衡的神奇拿捏才让影片在问世50年之后依然吸引着我们。问问Lady Gaga就知道了。
1. Neil Patrick Harris: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1973~),美国演员、主持人,第8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主持人,曾在颁奖礼上只穿一条白色底裤上台,恶搞电影《鸟人》(Birdman)中的情节。
2. Patricia Arquette:帕特丽夏.阿奎特(1968~),美国演员,凭借其在电影《少年时代》(Boyhood)中的表演获得第87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帕特丽夏发表了几句关于女性权益和同工同酬的言论,其中的某些不当言论引起了边缘群体的争议。
3. medley [?medli] n. 歌曲集锦;音乐串烧
4. swish [sw??] vi. 唰地快速移动
5. belt out:大声唱
6. My Favourite Things:《我最心爱的东西》,《音乐之声》中的著名插曲,歌曲风格活泼、跳跃,富于亲和力。
7. cut-glass:发音清楚的
8. Maria von Trapp:玛利亚・冯特拉普(1905~1987),《音乐之声》女主人公Maria的原型。
9. Richard Rodgers:理查德・罗杰斯(1902~1979),美国作曲家,代表作为《音乐之声》。
10. Oscar Hammerstein II: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1895~1960),美国著名音乐人、音乐剧制片人、导演,曾同理查德・罗杰斯合作,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
11. smash [sm??] n. 轰动的演出(或剧目、歌曲等);巨大的成功
12. LP:密纹唱片
13. snippet [?sn?p?t] n. 零星片段
14. Do-Re-Mi:《哆来咪》,《音乐之声》主题曲之一,著名的音乐启蒙乐曲,旋律简单,内容活泼,是Maria教给孩子们的第一首歌。
15. have a stab at:尝试做(尤指以前未做过的事)
篇2
英国15岁少年凯尔・纳什・贝克患有一种罕见的“通感症”(又称“联觉”),每当他聆听不同的音乐时,他不但能够听到悠扬的乐声,并且脑海中还会“看到”不同音符的颜色。如果演奏的是舒缓的音乐,凯尔就能“看到”不同层次的绿色;如果演奏的是节奏激烈的乐曲,即使凯尔闭上眼睛,也如同置身于彩灯闪烁的绚丽舞台。不过,能够“看到”音乐颜色的神奇本领也使凯尔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使他只用3年时间就自学成才,成了一名前途无量的钢琴天才。
哥伦比亚艺术家用鞋带作画
乍一看,这幅漂亮的图画可能和普通美术作品都一样,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竟然是用鞋带制作的。这幅画的作者是47岁的哥伦比亚艺术家费德里科・乌里布,他用鞋带“画”出很多精美的作品。不过这些作品的制作相当费时费力,乌里布需要精心考虑每根鞋带的位置,并把它们钉在帆布上,一幅鞋带画有时得花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而最难的地方就是编织。”
乌里布在阐述自己的艺术理念时说:“我的作品关注的是各种物质存在的可能性,用不同的眼光看待日常物品。对我来说,所有的物质都一样,都能用于艺术创作。我们面对的挑战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再现它们。我希望人们看到我的作品后,能对寻常可见的物品有些新的看法。”
超大洋白菜
英国一名业余园丁常常发愁怎么才能吃掉自己种的蔬菜,因为他种的蔬菜的个头实在太大了!53岁的希尔种了一排巨大的洋白菜,其中最大的一颗有5英尺(约1.5米)宽,80磅(约36公斤)重。希尔在自家后花园中还种植了洋葱、胡萝卜和黄瓜。
这颗洋白菜不是希尔所种植的第一颗巨型农作物,数年前他和妻子就发愁怎么将这些蔬菜吃完。
“我喜欢这些蔬菜,而我妻子是一个很不错的厨师,但我必须承认,烹饪它们的方法并不多,所以我打算分给邻居们一些。”希尔说种植蔬菜仅是他的个人爱好。
印度的山羊银行
篇3
去年的夏天,我接触了音乐最常用的乐器之一“吉他”。这使我对音乐的喜爱又进了一层。学习吉他后,我经过老师的推荐开始听国内外各种乐队的歌。这时,我的音乐盒中就不仅仅只有节奏轻快的“布鲁斯”,更多了许多节奏强烈的
“摇滚乐”。
不过我还是更喜欢轻音乐,就比如“水木年华”的歌,轻快中略带着淡淡的悲伤,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他的魅力所吸引。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无限的遐想。
我不喜欢情歌,因为我觉得它很俗,反之,那些充满希望,活力的歌却能使我热血沸腾。心情不好的时候听一听“奔跑”之类的歌,你就会觉得这点困难算什么,笑一笑便过去了,未来是充满希望,美好的。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听歌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最喜欢的歌是“真心英雄”,也许他的旋律没有流行歌曲那样的动听,但是只要我一听到这首歌便会从失落中走出来,笑着面对一切。回头想一想,其实根本没什么,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困难的,正如歌中所唱的一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遇到困难就要拿出勇气去面对,把困难踩在脚下,而不是向困难低头,没有自信地说一声“算了”。
篇4
一、《2016年中国-东盟音乐周纪念册》内容概述
将该书封面平铺后可见:该封面以棕色为底,中心有一白色实心圆圈与外围15条白线形成同心圆。正面正中写有2016年中国-东盟音乐周中英文字样,右上角写有中国-东盟音乐周英文缩写CAMWN,左下角写有主办:中国广西艺术学院字样。
该书以内容纪实为主,收录了与第五届中国-东盟音乐周活动有关的重要文章稿件,包含6月7日开幕式起至6月13日闭幕式内所有领導致辞及新闻稿,对领导专家的访谈实录及花絮,三类共60个篇目,以01-11编号划分为11个小模块。
01共收录五篇文档,均为开幕式当天新闻实录:包含中国音协主席叶小刚先生、越南驻南宁领事馆总领事范清平先生及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邓军里教授的致辞整理稿及开幕式演出场景、幕后花絮。02-07均收录文档3-7篇不等,以活动当天日程安排多少为依据,详实记录了东盟音乐周活动中每场次讲座、论坛、音乐会以下三个方面为主的全面信息:一是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二是活动的进程,并附图片数张;三是撰稿者对于本次活动的感受或总结。
08-10为访谈实录模块,该模块汇集了对多个音乐专业门类精英人物共20余位专家访谈的文章共20篇,本书大致就以下三项内容为主对到会专家进行了访谈:一是到会专家对中国-东盟音乐周的意见、建议及评价;二是到会专家重要独到的音乐思想、音乐理念;三是到会专家就本次活动带来作品的剖析析。
11为花絮模块,该模块汇集了活动中众多经典图片,含高峰论坛、音乐会排演、台上台下、闭幕式观众反馈及访谈花絮。
二、《2016年中国-东盟音乐周纪念册》评价
该书以纪念册形式出现,属于非正式印刷出版物,仅供到会专家、学校师生、志愿者作为活动纪念发放,是十分珍贵且具有纪念意义和珍藏意义的。通过笔者对该书的研读,结合对东盟音乐周的自准备期至纪念册编订时期的了解,提出对于该书的以下四点评价。
(一)封面设计独到、内涵丰富
封面以棕色为底,棕色如同土地,给人以自然、简朴且生命力旺盛之感。而单纯以棕色为封面会显得单调且颜色不鲜明,应与明亮的色彩进行搭配,更显活力。设计者在设计时充分的考虑了该因素,因而本书在棕色底上以纯白及灰白表现主要图案和文字,正是在稳重大气的基础上注入鲜活的灵气。封面中同心圆的设计含义可以理解为三种:其一,与我国传统的音乐美学精髓不谋而合。其二,暗含以东盟音乐周为中心世界各地音乐家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碰撞;其三,体现了广西艺术学院极高的群体凝聚力和兼收并蓄的办学理念。
(二)目录清晰明确、便于查阅
判断一本书是否符合一本好书的标准首先取决于目录的质量。本书目录模块划分清晰明确、划分意义深远,值得称赞。其中第一模块(01-07)以新闻稿为主,以时间为主导,形成每日一个小模块的活动实录。第二模块(08-10)访谈实录以被采访人的身份为划分为作曲家、表演艺术家、音乐学家三类。第三模块(11)为花絮,以图片为主。目的在于方便读者翻阅,有效寻找资料。
(三)新闻稿与访谈实录关联度高
访谈实录中采访的专家学者均参与了新闻稿中记录的活动,从性质上看访谈实录是对于新闻稿详实的补充,便于读者点对点寻找资料。以高峰论坛为例,本书新闻稿共收录高峰论坛文稿有三篇,记录了众多专家参与发言及主要言论观点,如对其中某位专家的观点有深入了解意向,可通过目录访谈实录模块进行资料寻找。亦可通过访谈实录中的信息了解专家参与过哪些音乐周活动,从而从新闻稿中找出对应信息,便于读者的资料查找。
(四)花絮模块为点睛之笔
花絮部分含01中第四篇《表演场景》、第五篇《幕后花絮》及11,内容包含开幕式至闭幕式过程中,众多抓拍的经典镜头,更写实传神的表现出中国-东盟音乐周的精彩性。花絮是巨大的信息宝库,是对文字资料的图像补充。从台前幕后到观众反馈,无一不是表现出学校主办的能力突出,专家参与的负责态度和积极性,也看出志愿者为东盟音乐周付出的辛苦努力,更体现出观众对东盟音乐周的热情与喜爱。同时也从侧面印证了东盟音乐周的影响力,东盟音乐周是中国三个重要音乐交流平台之一一事所言非虚。
(五)图片选用精细、图文结合、实证性强
纵观全书的排版,每篇文章中都附有至少一张配图,且都为到会专家即时参与活动或接受访谈时的图片。对于本书图片的拍摄要求笔者曾有幸听到该书统筹及主编潘林紫副院长对拍摄记者提起过:要求充分体现时间、地点、人物及人物的身份、职业形象等特点。因而在阅读本书时笔者特意留意文稿配图一项,选用图片表达内涵清晰、完全符合要求,且实证性、新闻性强,值得称赞。
三、《2016年中国-东盟音乐周纪念册》意义
《2016年中国-东盟音乐周纪念册》是广西艺术学院出版的对2016年中国-东盟音乐周活动具有的总结性、纪念性的刊物,具有重大的纪念意义及极高的学术价值。
(一)本书的出版具有重大的纪念意义
本书的出版是将东盟音乐周的过程以纪念册形式编写成册,作为到会专家及工作人员留念。本书将东盟音乐周转化为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成文成书,既赋予该书以纪念意义,又便于宣传中国-东盟音乐周和传播东盟音乐周的交流成果。
(二)本书的出版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详实记录了中国-东盟音乐周活动的情况,成为后人分析和研究东盟音乐周资料的史料性文献,图片选编可作为作为图像文献进行研究。汇集了从众多文稿中挑选出来的20篇,周龙、陈怡、高参、谢嘉幸等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的访谈实录,精益求精的选择具有典型意义、采访目的独特的采访实录,展现了编辑该书时对本书寄予了高度的学术价值。
篇5
一、中国网络音乐市场平稳发展
2012年,中国网络音乐行业在主管部门的有效管理和积极引导下,在全行业的积极探索和全球网络音乐市场规模不断攀升的拉动作用下,中国网络音乐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网络音乐产品日益丰富,与其他行业及产品的融合不断加深,新的服务模式和新的应用加速涌现,结合移动互联网和流媒体潮流应运而生的各种音乐类产品发展迅速。
经营主体方面:2012年作为网络音乐市场经营主体的网络音乐企业数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截至2012年底,获得网络音乐相关业务经营资质的企业有575家,比2011年增长27.2%。越来越多的企业为网络音乐市场的繁荣发展做出着努力和探索。
在线音乐方面:在免费音乐仍然占主流的前提下,在线音乐演出、在线音乐服务下载收费等模式成为在线音乐市场规模增长的新亮点。2012年在线音乐市场规模达到18.2亿元(在线音乐服务提供商收入,包含在线音乐演出收入),比2011年的3.8亿元增长379%,在线音乐演出的收入大大拉升了本年度的在线音乐市场规模。
在线音乐用户规模和使用率均出现上升,分别为4.36亿和77.3%,用户年增长率为13.0%。在线音乐用户呈现出男女比例差距缩小、年龄层次逐渐丰富、付费率低、无收入和低收入用户比例较高、获取音乐产品途径多样等特点。
在线音乐商业模式方面,创新性应用带来了在线音乐商业模式的改变,在线音乐演出是2012年促进在线音乐收入增加的主力。行业环境改善促进网络音乐流量变现的能力提高,在政府的监管、行业自律以及正版化工作的不断推进下,音乐网站的广告价值继续上升。
2007-2012年在线音乐市场规模发展状况
无线音乐方面:2012年,随着智能手机销量的持续增加、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和移动网络带宽的不断改善,各类移动应用商店的使用率也不断提升,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出现持续增长。在其带动下,无线音乐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12年,我国无线音乐市场规模达到27.2亿元(内容提供商总收入计),比2011年的24亿元增长13.3%。
无线音乐用户方面,智能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和价格持续走低,大幅降低了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门槛,移动上网应用出现创新热潮,迅速增长的手机网民规模推动了无线音乐用户的增长。2012年底中国无线音乐市场用户数规模接近7.5亿,在移动用户中渗透率为66.9%,排在即时通讯、手机搜索之后。
2012年我国无线音乐整体市场的发展势头良好,商业模式方面,随着运营商不断向其上游及下游的渗透、CP与SP的相互融合、终端制造商不断地扩张其市场空间以及无线音乐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多,整个无线音乐的产业格局正在不断的碰撞中摸索寻求最优模式,进而带动创新应用不断增加,行业渗透逐步加强。
2007-2012年无线音乐市场规模发展状况
二、网络音乐市场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网络音乐市场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的趋势下,网络音乐市场也伴随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仍然面临着互联网环境下的版权保护问题和网络音乐商业模式缺乏等国际共同的难题外,行业标准的缺失、企业融资困难、分配机制不合理、原创内容缺乏、听歌收费落实困难等问题依然制约着网络音乐行业的发展。
盈利模式难以突破:我国网络音乐市场缺乏良好地营收循环,目前主要以“免费服务+广告收入”为盈利方式,依赖于流量变现,周期长且被动。各企业在盈利模式方面虽然不断进行着探索和创新,但大多止步于微创新,难以取得大的突破和进展。加上网络音乐用户付费意识较弱、网络音乐内容和运作模式上存在不规范操作等,无法形成良好地营收循环和成熟的商业模式。
产业内缺乏有效分配协调机制:目前,版权方和渠道方之间缺乏互信,缺少透明、规范的收费统计和结算平台,产业内缺乏有效分配协调机制,使得具体的利益分配难以公平合理地实现,版权方和渠道方更多是通过高额的版费授权进行合作。从而影响音乐内容创作和传播。分配机制方面的问题成为阻碍音乐产业发展的症结之一。
音乐企业融资困难:网络音乐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企业收益水平得不到保障、规模化盈利还存在困难等是融资困难的关键原因,部分PE和VC对利益回收周期较长且运行仍不稳定的网络音乐板块兴趣较小。网络音乐市场资产评估体系尚未建立、可质押价值难以明晰、相关风险控制体系缺失等因素都影响着相关资金进入和扶持音乐企业。
音乐付费定价和支付系统有待优化:目前我国网络音乐行业正在推动音乐付费模式的建立,但定价机制和支付系统尚未建立健全,收费分成也存在难题。如何平衡市场中众多主体之间的利益,避免恶性竞争是当前付费模式建立的难题之一。定价过程中大公司垄断市场,小公司丧失定价权会引起市场中的矛盾和纠纷,支付过程繁琐复杂会影响用户使用和消费的积极性。
三、 2012年网络音乐市场管理工作
中国网络音乐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与引导。作为网络音乐的主管部门,2012年,文化部继续按照国务院赋予的相关职能,通过多种手段对网络音乐市场进行了管理。市场整体环境有所好转,市场秩序得到了规范。
1、加强对网络音乐违法和违规经营行为的打击
为了营造良好的网络音乐经营环境,文化部加大对网络音乐违法和违规经营行为的打击,部署对百兆音乐网等72家涉嫌违法违规的网络音乐网站进行查处,关闭了看啥网、931经典歌曲大全网等违规网站30余家。通过对网络音乐违法和违规行为的打击,合法合规的经营行为得到了维护,2012年中国网络音乐市场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秩序有了较大的改善。
2、对现行网络音乐管理政策进行评估
为全面了解和评估现有网络音乐管理和审查政策执行情况,了解现有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文化部对网络音乐管理政策的开展全面评估工作,并形成了政策评估报告,为下一步进行网络音乐政策的调整和修改提供了依据。
3、推动行业自律和发展
2012年,文化部指导网络音乐行业发展联盟工作,推动网络音乐产业链在联盟框架内积极开展对话,共同探索行业健康发展模式。并以网络文化标准委员会、联盟执行办公室为依托,启动网络音乐行业标准研究、制定工作。
4、鼓励行业创新和示范工作
为了鼓励企业的创新探索,推动行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文化部文化市场司评选出了包括中国电信音乐、中国移动音乐、多米音乐、酷狗音乐等10家“网络音乐创新示范单位”,召开网络音乐发展与管理模式创新研讨会,交流网络音乐创新经验,推进网络化条件下音乐产业新的生态产业链的重构与创新。
四、 2013年网络音乐市场发展趋势
展望2013年中国网络音乐市场发展,主要呈现出如下趋势:
网络音乐促进各行业应用与音乐的融合进一步加强。网络音乐把传统音乐行业融入了IT行业,各式各样的新型音乐服务纷纷涌现,大大扩展了音乐产业的盈利空间。随着网络音乐的飞速发展,从唱片公司、电信部门、网络服务商乃至零售业霸主等等各行业巨头都表现出对网络音乐的浓厚兴趣。
企业收费盈利模式将陆续展开。2012年10月以来,以百度、腾讯、酷我、酷狗、多米、虾米为首的数字音乐从业企业相继推出以正版付费音乐为目标的产品整合和战略布局,希望通过多家企业共同的努力搭建一个良好的中国数字音乐用户付费的行业环境。
开放平台成为新的网络音乐营销渠道。开放平台促进了电商等流量平台的发展,网络音乐作为一项网民重要的应用形式,也成为开放平台的一种选择。可以预见,更多的平台将推行开放平台策略,促进整个网络音乐生态链的建设。
营销模式逐步转型。音乐产品的营销越来越细化,音乐产品对受众的分类越来越丰富,个性化、订制化产品营销模式逐渐流行。网络音乐与其他应用的融合性不断增强,社交、分享等人群粘合性强的应用也成为网络音乐进行传播和营销的渠道之一。
篇6
一、《宝莲灯》音乐构成
《宝莲灯》音乐,相比以往的中国动画音乐作品做了很多新的尝试,将影视剧音乐的创作理念引入动画音乐的创作中。由片头、片尾主题歌、插曲和九段背景音乐构成,包括:片头主题歌《想你的365天》,片尾主题歌《爱就一个字》;插曲《天地在我心》;主题音乐《宝莲灯》共衍生出九段场景和背景音乐,分别是:《序曲宝莲灯》、《母子情深》、《天宫孤儿》、《土地爷授计》、《集市场面》、《沉香求师》、《火湖炼斧》、《望月节舞蹈》和《劈山救母》。这十二首音乐作品,成为串联整个故事,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元素。
二、《宝莲灯》音乐在动画片中的作用
动画音乐,对于整部动画作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的构思,旋律的创作、编曲、演唱以及演奏乐器的选用,都要概括地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基调,在艺术表现上要体现影片的思想内核;其次,音乐与画面内容有机融合,互为表里,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主题音乐推动情节发展
动画片的剧情有自身的发展线索和动力来源,但由于它是一种虚构的、平面的表现客观世界的艺术方式,所以,还需要由音乐来进行提升,要求音乐起到暗示、影响、连贯情节发展的作用。
《宝莲灯》的主题音乐作为贯穿整部动画片的音乐主线,在片中,随着宝莲灯的三次点亮而出现三次,而宝莲灯的三次点亮正是全片情节发展的三个重要转折点。音乐做为另一条主线,在推动情节的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
主题音乐首次出现是在影片的开始,低沉略带凄凉的男中音以画外音的形式给受众讲述着一个神秘又带有辛酸的故事:“天上的神仙三圣母爱上了人间的书生刘彦昌,她不顾哥哥二郎神的反对,毅然下凡,去追求人间的幸福生活”。三圣母为抗拒二郎神的破坏,毅然点亮了手里的神灯。主题音乐《宝莲灯》伴随画面中飘逸的丝带,以女声合唱的形式飘然而出,预示了动画片神秘而又带有忧伤的曲折情感。
主题音乐的再次出现,是三圣母回到天庭,她为了保护儿子沉香,第二次点亮神灯。先是由大号吹出低音,烘托着三圣母和二郎神之间争执的情节,形成了精准的音画同步。然后,伴随着宝莲灯的点亮,主题音乐《宝莲灯》再次出现,低沉的音色暗示着即将到来的灾难,表现出母子分离的悲剧的开始。
主题音乐的第三次出现,是在沉香点亮神灯,打败二郎神,救出母亲的情感段落。管弦乐奏出辉煌的乐章,恢宏的音乐配合战斗胜利的壮丽场面,将影片推向。
(二)场景音乐营造影片氛围
尽管动画音乐与画面相互分离、相互并行,但它们同时也互为支撑。音乐可以给予画面空间深度和广度,补充视觉形象的塑造,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宝莲灯》中的场景和背景音乐,无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营造同画面情感相一致的音乐氛围,使影片的视听效果更加感人。
在《宝莲灯》的九首场景和背景音乐中,最能营造氛围、最具典型意义的,要数《集市场面》这一音乐片段。作曲家为表现《集市场面》中欢快轻松的情绪,塑造古代中国传统的集市形象,在管弦乐队的衬映下,选择了如竹笛、扬琴、锣、木鱼等中国民族乐器进行主奏,为配合片中耍猴的细节,音乐采用了锣与扬琴、柳琴等弹拨乐器的合奏。这种“中国味”十足的音乐片段成为影片的又一道亮点,营造出轻松愉悦的集市氛围。
(三)背景音乐刻画人物形象
动画片中对角色形象的塑造,除了运用剧情的推动来表达角色的个性外,音乐对角色的描写也能使人物形象生动化、立体化。这样,就弥补了角色的不真实和呆板化的先天不足,音乐在影片情感的表达上推波助澜,能使受众被音乐与画面共同营造的艺术魅力吸引,融入剧情中。
影片《宝莲灯》塑造的十余个艺术形象中,最有特点的,要属“土地爷”。矮小的身材加上长长的胡子,使这一传统中国神话中的艺术形象显得十分诙谐、幽默,背景音乐《土地爷献计》则用音乐巧妙地诠释了这一形象。“土地爷”的音乐以表现幽默、诙谐的情绪为主,旋律采用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演奏乐器则选用了极具民族风格的管子,管子富有磁性的音色非常符合人物年龄上的特点。同时,为配合“土地爷”这一神仙身份,还选用了带有奇幻色彩的钢片琴在高音区敲奏,既表现出“土地爷”的年龄特征,又体现出人物的身份,用音乐生动的刻画出“土地爷”栩栩如生的形象。
(四)歌舞音乐体现地域风格
由该片的音乐总监金复载和董为杰创作,宗庸卓玛演唱的歌舞音乐《望月节的舞蹈》,是影片中唯一的一个歌舞音乐片段,风格与影片总体音乐风格截然不同,形成影片音乐的另一个亮点。长达5分钟的歌舞音乐,旋律取材于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材料,节奏感极强,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风格和舞蹈风格完美融合在一起;高亢的领唱和粗狂的合唱交相辉映,又使音乐带有几分原始、神秘的气氛。浓郁的异族情调在视觉和听觉上给受众以耳目一新的双重享受。
三、《宝莲灯》音乐的创新性
(一)《宝莲灯》音乐的创作基础
从1935年,万氏兄弟制作出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电影《骆驼献舞》开始,中国动画音乐经历了50、60年代“中国学派”式的纯中国民族音乐,又经过了70、80年代的“儿童式”等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民族化(创作风格民族化、演奏乐队民乐化)、儿童化(受众低年龄)等标志性特征。
(二)《宝莲灯》音乐的创新性
《宝莲灯》的音乐创作,为符合现代受众的审美习惯,在继承中国传统动画音乐风格的基础上,引入电影、电视剧音乐的创作理念;在借鉴国际成功的动画音乐创作经验上,融入流行音乐元素;由儿童化向多元化扩展和民族化与流行化相融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新的音乐风格。
1、影视剧音乐创作理念的引入
《宝莲灯》的音乐创作,首次将影视剧的音乐创作理念应用到了动画音乐的制作中。首先,改变了以往中国动画音乐单一主题歌和单一主题曲的创作模式,根据剧情需要,创作了多首主题歌、插曲和场景音乐;其次,改变了以往动画片中音乐从同至尾平铺式的音乐模式,片中的音乐并没有一直出现在画面之中,其中有部分的空隙,音乐只有在必要的时刻才会出现,起到烘托气氛和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
2、由儿童化向多元化扩展
一直以来,传统的传播理念将动画片的主要受众定位在少年儿童,在动画音乐的创作中,也逐步形成了儿童化的创作风格。如:《黑猫警长》、《三个和尚》和《葫芦娃》等国产动画片,作曲家都在其中创作了朗朗上口的旋律,轻松明快的节奏,简洁的音调,适合少年儿童欣赏并演唱的动画歌曲。
随着时代的发展,动画制作技术的日趋成熟,受众年龄段的扩冲,欣赏群体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需求的扩展,都使得纯儿童化的创作风格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再加上有些动画片的音乐创作过于简单,都使得国产动画音乐失去了许多的“大孩子”。
《宝莲灯》的创作团队在总结、继承传统动画音乐创作的基础上,一改以往中国动画主题歌曲“儿童化”的音乐风格,邀请的作曲家创作了三首由成年人演唱的主题歌和插曲,由创作的儿童化向多元化转化做了有益的探索,不同的受众可以从音乐中获得不同的讯息。如:插曲《天地在我心》,音乐所对应的情节是沉香坚信终有一日会救出母亲,憧憬着未来与母亲团聚,不畏困难,苦学本领,在磨难中慢慢长大成人的过程。成年受众可以从歌曲中领悟人生,体验奋斗过程的精彩;儿童受众则可以在体验快乐的同时,看到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同样一首歌,却能带给各个年龄段的受众不同的感受。
3、民族化与流行化相融
在我国早期的动画电影发展中,民族化是其最大的艺术特色。在20 世纪60年代,鲜明的民族特色得到了世界的认同,被誉为“中国学派”,其中,音乐的作用功不可没。民族音乐元素在动画片音乐中的运用十分广泛,既有采用民族器乐曲的音乐,如《兰花花》;也有采用民族戏曲元素创作的音乐,如《大闹天宫》、《骄傲的将军》等;还有采用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创作的音乐,如《阿凡提的故事》等,这些蕴含丰富民族音乐文化的元素,为形成动画电影的民族化风格,奠定了有力的音乐基础。
随着音乐传播方式的变化与进步,受众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更新,动画片音乐的“民族化”正在逐步和“流行化”的音乐相融合。流行化音乐的歌词通俗易懂,旋律简洁明快,感情表达直接丰富,更易被现代的受众欣赏,符合现代受众崇尚的娱乐化的、通俗化的审美取向。
为了使音乐可以更好的被受众所接受,创作团队以流行音乐手段来诠释《宝莲灯》这个古老的故事。例如:片头主题歌《想你的365天》,就选择了充满现代感的旋律、动感的节奏和时尚流行的配器,实现了民族化与流行化相融。歌曲在重复演唱中,速度快慢的转换,伴奏音型的转换,演奏乐器的转换,都深化了音乐的主题情绪,完美的与画面相结合。音乐表现出的R&B风格,更使音乐呈现出流行化的风格。
《宝莲灯》音乐,拓宽了以往中国动画音乐单一简单的创作模式,通过对国外动画音乐成功经验的借鉴,探索出一条将儿童化向多元化扩展、民族化与流行化相融的音乐创作模式,这种模式已经被中国动画音乐制作者认同和采用。
参考文献
[1]蔡海波.儿童音乐电视创作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2]张建翔、孙林、肖珣.影视动画音乐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3]赵竞、尹章伟.影视动画音乐——基础、欣赏与制作[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4]张慧临.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M].陕西: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篇7
比赛类别:钢琴、小提琴
比赛地点:中国珠海
比赛时间:2017年9月12日至24日(共计13天)
报名截止时间:2017年4月20日
参赛要求:比赛面向23岁以下的小提琴和钢琴音乐家开放,不限国籍,各乐器选手按照年龄段均分为以下三个小组:
A组:12岁以下(2005年或之后出生);
B组:13岁至16岁(2001年至2004年出生);
C组:17岁至23岁(1994年至2000年出生)。
参赛曲目:
钢琴
预选(DVD曲目,必须在正式比赛曲目中选择,适用于所有组别)
1. 任选一首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的一个快板乐章和一个慢板乐章
2. 一首练习曲
正式比赛
A组(2005年或之后出生):
初赛
1.任选以下一首J. S. 巴赫的作品:
一首前奏曲与赋格,选自《平均律钢琴曲集》
《法国组曲》的三个乐章
两首三部创意曲
2.一首车尔尼、克莱门蒂、克拉莫或肖邦的快速练习曲
3.一首莫扎特奏鸣曲的慢板乐章
复赛(不超过25分钟)
1.任选一首莫扎特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作品331和作品282除外)
2.任选以下一组作品:
贝多芬:两首钢琴小品(选自作品33或作品119)
门德尔松:《回旋随想曲》或两首《无词歌》
肖邦:一首《即兴曲》
舒曼:四首乐曲,选自《童年情景》
3.任选以下一组作品:
德彪西:三段乐曲,选自《儿童乐园》;或一首《阿拉伯风格曲》
巴托克:四段乐曲,选自《小宇宙V》;或一首,选自《三首民间曲调回旋曲》;或一首《小奏鸣曲》
4.一首自选曲目
决赛
任选以下一首莫扎特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或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
F大调第11钢琴协奏曲,作品413
A大调第12钢琴协奏曲,作品414
C大调第13钢琴协奏曲,作品415
B组(2001年至2004年间出生):
初赛
1.任选以下一首J. S. 巴赫的作品:
一首前奏曲与赋格,选自《平均律钢琴曲集》
在《法国组曲》《英国组曲》或任何《帕蒂塔》中选择三个乐章
2.一首胡梅尔、肖邦或德彪西的快速练习曲
3.一首莫扎特奏鸣曲的慢板乐章
复赛(不超过35分钟)
1.任选一首莫扎特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作品331和作品282除外)
2.一首莫扎特变奏曲
3.一首门德尔松、肖邦或舒曼的作品(包括单乐章作品)
4.任选以下一组作品:
德彪西:两首前奏曲
巴托克:两段乐曲,选自《小宇宙VI》;或两首钢琴小品,选自作品6;或两个乐章,选自《组曲》,作品14
普罗科菲耶夫:三首乐曲,选自《瞬间幻影》
5.拉威尔:《水之嬉戏》
6.一首自选曲目
决赛
任选以下一首莫扎特协奏曲
F大调第11钢琴协奏曲,作品413
A大调第12钢琴协奏曲,作品414
C大调第13钢琴协奏曲,作品415
降E大调第14钢琴协奏曲,作品449
C组(1994年至2000年间出生):
初赛
1.任选莫扎特奏鸣曲,作品279、作品280、作品281、作品282或作品283中的一首
2.两首练习曲:
一首肖邦练习曲(作品10之3,作品10之6和作品25之7除外)
一首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斯克里亚宾或巴托克的练习曲
3.自选一首时长不超过7分钟的莫扎特作品(奏鸣曲和变奏曲除外)
复赛(不超过45分钟)
1.一首莫扎特奏鸣曲(作品309之后)
2.一首莫扎特变奏曲
3.一首门德尔松、肖邦或舒曼的作品(包括单乐章作品)
4.一首德彪西、拉威尔、普罗科菲耶夫、勋伯格、巴托克或贝尔格的作品(包括单乐章作品)
5.一首自选曲目
决赛
任选以下一首莫扎特协奏曲
d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作品466
C大调第21钢琴协奏曲,作品467
降B大调第27钢琴协奏曲,作品595
小提琴
预选(DVD曲目,除奏鸣曲或小奏鸣曲及现代作品,其余所有作品均需背谱演奏,适用于所有组别)
1. 一首习曲或随想曲(如克莱采尔、罗德、顿特、维尼亚夫斯基作品10和作品18、帕格尼尼)
2. 莫扎特:慢板,E大调KV261,为小提琴和乐队所作,或者任何一首莫扎特协奏曲的慢板乐章(在正式比赛中不应再次选择该曲目)。
正式比赛
A组(2005年或之后出生):
初赛
1.自选以下一首乐曲:
G. Ph. 泰勒曼“幻想曲”
J. S. 巴赫:b小调帕蒂塔,BWV 1002的一个乐章及其相对应的Double
J. S. 巴赫:d小调帕蒂塔,BWV 1004的两个乐章(不包括“恰空”)
J. S. 巴赫:E大调帕蒂塔,BWV 1006的两个乐章(小步舞曲I和II一起作为一个乐章)
2.自选以下作曲家的一首随想曲:罗德、加威尼、丹斯勒、克鲁采或维尼亚夫斯基
3.自选以下一首莫扎特奏鸣曲的第一乐章:KV 301、 KV 302、KV 303、KV 304、KV 305、KV 306
复赛
1.自选一首舒伯特的奏鸣曲或小奏鸣曲中的任何一个乐章
2.从以下协奏曲中自选第一乐章或最后一个乐章:
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op.26
拉罗:西班牙交响曲,op.21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
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op.61
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op.22
3,自选一首技巧性作品(独奏或带钢琴伴奏,不超过10分钟)
决赛
自选以下一首莫扎特协奏曲:
降B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KV 207
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V 216
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KV 218
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KV 219
B组(2001年至2004年间出生):
初赛
1.自选以下一组乐曲(不需反复):
J. S. 巴赫:b小调帕蒂塔 BWV 1002中的Allemanda、Double、Corrente 与 Double
J. S. 巴赫:b小调帕蒂塔 BWV 1002中的Sarabanda、Double、Tempo di Bourree 与 Double
J. S. 巴赫:d小调帕蒂塔BWV 1004中的Allemanda、Corrente、 Sarabanda 与 Giga
J. S. 巴赫:E大调帕蒂塔BWV 1006中的Preludio、 Loure 与 Gavotte en Rondeau
2.自选一首维尼亚夫斯基(op.10或op.18)或帕格尼尼的随想曲
3.自选以下一首作品:
莫扎特:E大调柔板,KV261
任何一首莫扎特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不得与决赛的协奏曲重复):KV 207、KV 216、KV 218、KV 219
复赛
1.自选以下一首莫扎特奏鸣曲:KV 301、KV 302、KV 303、 KV 304、KV 305、KV 306
2.自选以下一首作品:
帕格尼尼:钟
圣-桑:哈瓦涅斯
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维尼亚夫斯基:任何一首波兰舞曲
伊萨依:无伴奏奏鸣曲 No.3或No.6
3.盖哈德・温伯格:《加油、加油、加油》(2016年萨尔茨堡莫扎特国际音乐比赛指定委约作品),组委会将提前提供乐谱
决赛
1.任选以下一首f奏曲的第一乐章(钢琴伴奏):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61
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op.26
德沃夏克: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53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
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op.6
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op.19
普罗科菲耶夫:g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op.63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35
2.任选下列一首莫扎特的协奏曲:
降B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KV 207
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V 216
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KV 218
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KV 219
C组(1994 年至2000年间出生):
初赛
1.自选以下任何一首巴赫无伴奏奏鸣曲中的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BWV 1001、BWV 1003、BWV 1005或帕蒂塔“恰空”BWV 1004
2.自选二首帕格尼尼随想曲op.1
3.自选以下任何一首莫扎特协奏曲的第三乐章(不得与决赛的协奏曲重复):KV 207、KV 216、KV 218、KV 219
复赛
1.自选任何一首勃拉姆斯奏鸣曲
2.自选以下作曲家的一首技巧性乐曲(不超过10分钟):
恩斯特、胡拜、帕格尼尼、拉威尔、萨拉萨蒂、瓦克斯曼、维尼亚夫斯基
3.盖哈德・温伯格:《加油、加油、加油》(2016年萨尔茨堡莫扎特国际音乐比赛指定委约作品,组委会将提前提供乐谱)
决赛
1.任选以下一首协奏曲的第一乐章(钢琴伴奏):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77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
德沃夏克: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53
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47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35
2.任选下列一首莫扎特的协奏曲:
降B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KV 207
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V 216
篇8
[关键词]乐以载道 音乐 道德 形态
我们的祖先历来重视用文化载体教化人的道德观念,在“文以载道”的总体观念影响下,产生了“乐以载道”的分支文化观念。“乐以载道”认为音乐具有教化人的道德言行的功能,在“乐以载道”思想的指导下,利用音乐艺术规范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维护社会秩序,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造了多种体现“乐以载道”思想的艺术形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艺术体系。本文从“乐以载道”的观念出发,对传统音乐的表现形态加以归纳总结,目的是珍视优秀的文化传统,继承前贤,使其发扬光大。
一、以音乐内容“载道”
古人说“乐者,通于伦理者也。”认为音乐与伦理道德是相通的。所以,我国的传统音乐非常重视内容的道德寓意。远古时期人们就用音乐表现劳动歌唱爱情。传说原始时代有一首候人歌,歌词只有四个字,“候人兮猗。”表现的是涂山氏之女思念爱人的心情。虽然远古时期还没有明确的道德观念,但那时的音乐已反映了人们对劳动的热爱,对美好爱情的追求,蕴含着朴实、真挚的道德观念。周代、礼乐思想开始形成,至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歌乐者,仁之和也”认为人的行为举止,社会的秩序“兴于诗、定于礼、成于乐。”这种思想深刻影响了我国音乐的表现内容。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反映爱国精神、反映乐观主义精神、反映人民疾苦的诗歌。从秦汉始,民歌开始繁荣。民歌的内容大多反映男女爱情,其中,不少民歌通过对忠贞爱情的描写,宣扬了高尚、正直的爱情观和道德观。如长篇叙事歌曲《陌上桑》、《焦仲卿妻》,就是非常典型的曲例。宋代,戏曲开始兴盛。戏曲在近千年的历史上一直处于社会文化主流的地位。戏曲唱腔、戏曲音乐在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戏曲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多种角度描写人民群众的生活,宣扬爱国、公正、忠贞、敬老爱幼、和睦友善等道德准则。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借窦娥之口喊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也?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的呼声,表达了人民群众盼望公平、公正社会的心声。元代的《拜月记》歌颂了王瑞兰和蒋世隆的忠贞爱情,鞭挞了王瑞兰之父强行将他们分开,破坏忠贞爱情的不道德行为。而《琵琶记》则赞扬了赵五娘孝敬公婆的高尚品德,表扬了在困难中扶助邻里、怜贫惜老的张大公。“中国人民热爱戏曲,他们把舞台当作公平舆论的倡导者,生活道路的指引者。”因此,戏曲内容所蕴含的道德观念起到了教化民众的作用。近现代,我国的音乐事业繁荣发展,以歌曲演唱、器乐演奏为主要形式的音乐作品的政治倾向和道德指向更加明晰。时期,音乐教育课中增加了“学堂乐歌”课。“学堂乐歌”的内容大部分反映民众要求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政治要求。四十年代,抗日民主根据地产生了大量音乐作品,歌唱党,赞扬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号召民众奋起抗日,具有明朗的感情和振奋人心的风貌。如歌曲《东方红》、秧歌剧《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合唱《黄河大合唱》等。承载着明确的政治标准和道德标准,起到了团结民众,统一意志,号召抗日救国,追求新生活的积极作用。纵观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乐以载道”的观念一直体现在音乐作品的内容之中,是“乐以载道”的首要特征。
二、以音乐形式“载道”
中国的音乐非常讲究内容与形式的协调统一。由于中国音乐的内容注重承载道德准则,在形式上也随之体现着这一特点。中国的音乐形式有民歌、说唱、戏曲、器乐演奏等。民歌起源最早,群众基础最深,影响最广泛。中国民歌从诞生起就具有曲式简单、音域适中、简明短小、韵味甜美、言简抒情等特点。《易经》中有一首反映青年人剪羊毛的诗歌:“女承筐,无实:士(圭)羊,无血。”意思是女的拿着筐,却没什么重量:男的似乎在宰羊,又没有血。短短数语便简洁明快地表现了剪羊毛时的乐趣。民歌的这种形式易于明确地表达心态,能够简明地承载某些道德标准。以致到了近现代,许多民歌仍然短小精湛,优美动听,易于演唱和传播。根据史学家杨荫浏先生的研究,文学诗词的变化,音乐形式是起了重要作用的。“也就是说,音乐文学史上体裁形式的变化,主要不是‘先诗后乐’、‘以乐从诗’等词、乐配合方式的变化引起的,更重要的是音乐本身的内容形式发生了变化。”这就说明,中国音乐内容的变化,主要原因是音乐形式的变化引起的。所以,音乐形式在承载道德内容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民歌还有着同宗的特征,即一首民歌在各地流传,加入了当地的音乐元素后,其内容、风格仍基本一致。例如一首《茉莉花》,有多种版本,但都是对美好爱情的赞美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为宣传同一道德标准起到了推动作用。戏曲艺术兴盛于宋、元,这种艺术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有文学、声腔、器乐、舞蹈、美术、杂技、服装等。这种综合性的艺术反映了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和”,主张“天人合一”,戏曲艺术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体现了天人相合、心声相合的传统道德观念。这种形式与戏曲的内容形成了高度的统一,在表现故事内容,承载道德观念,宣传教育民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以音乐结构“载道”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理论中,对于音乐的结构有着明显的政治倾向。如中国古代就有“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微为事、羽为物”的说法。这就把音乐结构的有关元素直接与国家政治和社会事物联系了起来。这种认识理论对整个音乐形式的结构影响很大,使中国的音乐艺术注意在结构上承载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原则,集中地体现在散体结构的特征中。具体表现为“散――慢――中――快――散”的布局。这和西方的音乐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方的音乐结构注重冲突、逻辑,往往集中体现在奏鸣曲式的结构中。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中有“大团圆”的思想,认为通过悲欢离合达到“大团圆”是最完美、最理想的结局。因此,中国的音乐结构通过“散――慢――中――快――散”的进程,最后达到正义战胜邪恶、正直战胜虚伪、高尚战胜低俗的目的。使人在美的感受中接受传统论理道德的教育。在戏曲和说唱中,大多是一本四折的结构,即按照事件的开端、发展、、结尾情节来安排。如京剧《白蛇传》,开始写白素贞在山中修道,不甘寂寞,下山游玩:展开部分写白素贞与许仙路遇相爱:部分写封建势力对白、许爱情的阻挠;结尾写白素贞脱胎换骨与许仙团圆。这就使人在惊心动魄的情节结构中,感受到了忠贞爱情的崇高、破坏爱情的可恶。一本四折的结构有些不是大团圆的结局,但这种起、承、转、合的程式并没有变。如京剧《铡美案》中,最终陈世美被处以极刑,是一个悲剧的结局。但这种结构同样给人以深刻的教育。说唱音乐在情节的安排上,大体和戏曲的结构相同。这类结构总是通过优美、和谐、富有高雅意境的织体反映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承载着“道”的功能。
四、以音乐创作“载道”
篇9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价值;新媒体;传播
“音乐传播,是传统音乐文化动态发展、充满内在活力的根本原因,是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主要动力之一”。[1]作为文化事象的传统音乐以其娱乐功用、教化功用、政治社会功用从传统社会的口耳相传、乐谱传播到近现代视野下的电子传播不断转换着它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的角色身份,并随着传播方式的不同产生新的价值定位。当下,在传统音乐遭遇发展瓶颈且意欲取得新的发展突破时,它只有在新媒体的传播语境下得到重新整合才能重构价值体系。
一、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①一般情况下,传统音乐的内容应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不同类型的传统音乐,其内在的内容和形式、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不尽相同。传统音乐之所以“传统”,其一是历时性久远。其二是传承、传播力强。传统音乐的传承力得益于其产生源头上的功能属性,比如号子之于劳动节奏的协调,山歌、小调之于民族信息的承载和传递等。其三是承载力、兼容性强。传统音乐包罗万象,它承载了历史、民族、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既可以“下里巴人”般地直言不讳,又可以“阳春白雪”般地借物抒怀。在民族融合和时代更迭中,传统音乐以极大的敞开性吸收场域之外的其他音乐为我所用,各类民歌的变体流播,戏曲音乐的兼收并蓄,宫廷音乐的海纳百川就是佐证,使其在丰富壮大自我的同时声名远播。
二、传统音乐的价值
(一)传统音乐的传统价值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甚至更早,传统音乐主要建立于民俗文化这块土壤中,譬如“哭嫁歌”用于土家族婚礼习俗,“依饭节”音乐用于仫佬族节日祭祀,宫廷雅乐用于皇家典礼、宗庙祭祀等。由此,传统音乐的价值具有适用于不同民俗场合的明确的指向性,也体现出相当的恒定性。换言之,传统音乐的价值体现是以在传统中形成的民俗文化为前提的,一旦失去了民俗文化这片土壤,那么传统音乐的价值也可能会随之消逝。当然,这种认识只是从传统音乐的实用方面考量的,而文化价值的传承和传播绝非仅仅限于实用本身,当我们站在文化价值的广阔视野,譬如说传统音乐的娱乐功用、审美功用方面,抑或是民族身份认同、世界文化多元共生的角度来审视传统音乐的价值,这种价值在适合的条件下可能得到延续和新生。
(二)传统音乐的当代价值
传统音乐的当代价值是在西方音乐西学东渐的非平等对话和强烈对抗中,在中西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中产生的,其中还伴随着传统民俗文化逐步消失带来的举步维艰。中国民族学者、音乐家始于“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宏伟构想在前赴后继的努力中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传统音乐。“但随着西方后现代主义音乐的来临,专业音乐创作出现了危机:旧的音乐‘语法’结构失去创新的效度(如大小调和声体系、十二普序列),新的‘语法’则无稳定的架构(如偶然音乐、非控制音乐等)。加之西方音乐文化的转型(大众音乐替代了严肃音乐的主流地位),使得中国专业音乐艺术创作跟踪‘权威’技术话语线索趋于断裂。于是,也出现了危机与困惑。”[2]于是,回到源头、回归草根的呼声使传统音乐再次迎来了发展契机。这一契机“将是立足于自身,充分挖掘自身音乐传统的微观声学,语音学、符号学、心理学、哲学、美学、文化价值的现代意义,对音乐本体进行符码重构”。[3]而符码重构仍不能脱离大众审美,离不开新媒体的关注与传播。
三、传统音乐在新媒体下的传播
(一)传统媒介与新媒体
1.传统媒介
传统音乐传播的传统媒介主要是口头媒介和乐谱媒介,其中口头媒介是主要方式。在“孤岛型文化区”内,口头传播囿于封闭的环境呈现出更为明显的直线传播特征。在开放型文化区内,口头传播则具有扩散性特征。如果把江苏当作《茉莉花》曲牌的原产地,那么围绕它的四周就有东北、河北、山东、山西等不同地区的变体《茉莉花》。
乐谱是口头媒介之外的又一种传统传播介质。乐谱媒介的传播者一是创作乐谱、熟知乐谱的文人士大夫以及宫廷乐工,二是民间职业、半职业艺人,还有部分乐伎、歌伎。乐谱媒介的传播渠道虽然不如口头传播那么简单,但其价值不可忽视。口头媒介和乐谱媒介共同促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传播,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时代性特征,它们在前后传承中又呈现出一定的进步性,比如从律吕字谱发展到文字谱、减字谱、工尺谱,这就体现出相对的衍生和发展性,这种发展的延续直到新媒体的出现。
2.新媒体
篇10
换届会议开始,李未明主任作了上一届手风琴电子琴学术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在教材建设、开展学术活动和举行相关比赛等方面肯定了上一届的工作成绩,同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随后,按照换届的基本程序进行了换届选举、表决,并一致通过候选人名单。新一届班子在基本保持原有领导成员的基础上,又增补两位副主任和四位学术委员。本会的理事长杨瑞敏同志出席了会议,并对此次换届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
换届之后,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就师范院校手风琴专业教学的发展方向、如何民族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研讨。
关于高师手风琴课程如何定位的问题,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李聪说,师范院校的手风琴专业不能一味地跟随专业音乐院校走,应该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条件和爱好,有多元的教学内容。从此次比赛也可以看出,国内手风琴教学多元化的局面已经体现出来。
关于手风琴民族化的问题,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张欢教授认为,经济的全球化不代表文化的全球化,文化一定要多样。手风琴必须民族化,只有这件乐器的音乐融在中国人民的血液里,这件乐器才不会处于尴尬地位。我们一定要站在文化、教育的高度反思手风琴教学。黑河学院的宋立权教授认为,手风琴的民族化首先要有作品,要有真正适合手风琴演奏的、中国人创作的、雅俗共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