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梅花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18 23:5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梅花的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特别喜欢古诗,也会背很多古诗。今天我又在网上找到了许多古诗,把古诗 分了分类,背了下来,并且还有许多感受。你就听听我的学习"成果"吧!
我先给你背首描写春天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我从这首诗中体会到:只有鸭子下水,才能感觉到水暖和,春天来了。因而,我们只有亲自去实践,才能获得更多知识。
我再给你说一首描写花中强者梅花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发现这首诗的作者是位有心的人,他从看,想,闻,这 三方面来描写梅花的少,香以及洁白。可见作者王安石多细心呀!
我还学会了很多古诗,从古诗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比如:做是要多留心观察,多动脑。要想学会更多东西,必须亲自实践。等等。
我学得不错吧,有时间时,不妨你也学学。
篇2
关键词: 梅花诗 梅花意象 三个层面
自从诗歌鉴赏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语文高考中,许多考生感到无从下笔,平时的复觉得力不从心,此时教师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诗言“志”,诗又如何言“志”的呢?诗人往往紧扣某一意象,寄托情思,抒发胸怀。因此,对意象的探究成了我们打开鉴赏之门的一把钥匙。而诗人笔下的菊、梅、莲、山、月、水等这些最普遍的意象首先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使得梅在文化领域尤其是文学中更多地寄予了作者的情思,成为具有丰富内涵的形象喻体。梅花是历代文人歌咏的对象,尤其清代人的文集里写梅花的更是数不胜数。对梅花的描写,大致有以下三个层面。
一、直接将梅花作为自然物象来歌咏
有直接描写梅香的,“暗香浮动月黄昏”([唐]林和靖,《山园小梅》),小园的梅花在众芳散尽后,稀疏、遒劲的梅枝倒影在水中,梅花飘散着沁人心脾的梅香,这种嗅觉的体验令诗人怡然自乐,独享其中。描写梅香的诗句还有“唯有暗香来”(王安石,《梅》),“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元]王冕,《白梅》),“寒水一瓶春树枝,清香不减小溪时”([宋]张道洽,《瓶梅》),“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唐]崔道融,《梅花》),等等。有直接描写梅影的,“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明]夏完淳,《寄迹武塘赋之》)把自己的思乡之情寄托在一束梅影上,千里之外,冰雪封道,归家之路慢慢,此情唯明月可表。此外还有诗句“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清]汪士慎,《题梅花》),“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高启,《梅花诗》),等等。有的描写梅花不畏严寒,“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梅》)赞颂了梅花在百花零落的冬季,不畏严寒寂寞,独自绽放,默默向天气渐散发清香。因为梅花开在寒冷的冬天,许多诗人称梅花为“寒梅”,“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李商隐,《忆梅》)。此外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诗句有“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己,《早梅》),“绝讶梅花晚,争来学历窥”([唐]萧纲,《雪里觅梅花》),“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等等。有的赞颂梅花是早春的使者,“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南朝]谢燮,《早梅》),为了最早传达春天到来的好消息,梅花不甘人后,早早开放。“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唐]王适,《江上梅》),望着汉水岸边绽放的梅花,诗人居然有片刻的犹疑,春天是到了吗,是报春的梅花吗?此外,表示梅花报春的诗句还有“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宋]陈亮,《梅花》),“梅花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宋]卢梅坡,《雪梅》),等等。
二、将梅花作为喻体,寄托自己的情怀的
欣赏梅花,诗人因为心境的不同,而从梅花中读出了不同的内涵。有的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像“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唐]杜甫,《江梅》),年前梅花已经鼓苞,年后逐渐绽放,冬去春来,光阴静静流淌,在花开花落间,诗人感叹时间的逝去,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一种乡愁弥漫心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王维的《杂诗》以平实的语言,向我们传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此类诗句还有“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明]夏完淳,《寄迹武塘赋之》)等。散落的梅花引起诗人哀叹,梅花的凋谢往往引起相思闺怨。“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栏阑干”(张可久,《黄钟・人月圆雪中游虎丘》),“真真”是指美丽的女子,《太平广记・画工》中有一个叫真真的美女。诗句表达了对心爱之人的思念之情。“东风吹梅畏落尽,贱妾为此敛蛾眉”(鲍泉,《咏梅花》)。而梅花的随风而逝同样引起了闺怨,时间一年年过去了,游子却尚未归来,同样的诗句还有“为问王孙归也未?玉梅开到北枝花”([元]郭钰,《冬词》)等。梅花因其不畏严寒的品质引起诗人的慨叹,因而通过赞颂梅花来彰显自身高洁的品质和凌寒不屈的意志。“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精神,实际上是言明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节操,梅花已经成为了人格操守的象征,相近的诗句还有:“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元]贯云石,《双调・清江引・咏梅》)此处的梅花在月光映照的雪夜默默绽放,象征了诗人孤高纯洁的品质。王安石的《梅》也是极具代表性: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唯有暗香来。墙角处几支清瘦的梅花,在凛冽的寒风中卓然独开,淋漓尽致地把梅花的精神传达出来。
三、以梅花为意象构建一种轻盈透明之境
梅花因其高洁的品行,让历代的诗人为之侧目。中国的梅花诗大都营构出一种轻盈透明之境,一种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生命境界。宋人陈知柔在《休斋诗化》中有一段论述杜甫的话:(杜甫诗)“荷叶荷花净如拭”,次有得于佛书,以清净荷花喻人性之意。故梅之高放,荷之清净,独子美识之。从陈知柔的言辞中可以捕捉到,梅花之高放与荷花之清净,实在是诗圣人格一体的两面,表达人格的高品位,即是精神生命所达到的阶位。“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唐]林和靖,《山园小梅》)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正是他对梅花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情,才能写出这首流传百世的咏梅绝调来。梅花在他的笔下高洁脱俗,不染纤尘,尤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昏黄朦胧的月色洒遍大地,泉池溪流潺潺泠泠,天地间朦胧迷离中几束梅花旁逸斜出,遒劲有力;疏影似有还无,隐隐约约,这就是诗人隐居独处,没迹尘世,与世无争的生动写照。它构建出了圆融朦胧的意境,而这正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花枝疏影,无限幽倩,无限朦胧,犹如提纯出来的空明澄澈之境。此外还有“三弄笛声初到枕,一枝梅影正横窗”(陆游,《幽居春夜》),“才有梅花便不同……寂寂轩窗淡淡风”(张道洽,《咏梅》),“任他桃李争观赏,不为繁华易素心”([元]冯子振,《西湖梅》),等等。
从中国的梅花诗中,实可以看出诗人的万古诗心。对作为自然物象的梅花的赞美,对脱俗清纯世界的营构,最终还是想传达出诗人形而上的人生感悟。因此文中论述的三个层面,从审美角度来讲,是逐渐递进的,是为了探索出一种生命的境界。
参考文献:
篇3
古诗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学生生活的年代有一定距离,学生们并不能很好把握它的内涵。在近十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总结出古诗教学的几点方法:
1反复吟诵,陶冶性灵
马克思说:"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对于处在审美能力形成阶段的少儿来说,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的古诗正是积累审美经验的绝佳材料。通过吟育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古诗是作者由生活到文字、由面到点的结晶物。而作为读者则要通过驰骋想象,展开联想,将这"点"再次还原成"面",甚至可以扩大,从而得到深刻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在系统性的教学中通过有序、渐进的积累。就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逐步提高。如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了作者于大雪纷飞之时,因嗅到梅花的幽香而发现墙角梅花傲风斗雪、凌寒怒放的动人景象,作者心有所悟,写下此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反复吟诵,通过联想、想象就会自然地把"墙角"、"梅花"看作是身入逆境中的品行高洁之士,将凌寒怒放理解为一个人顽强的斗争精神的象征,由此受到坚强意识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概念的、外在的、强加的,而是形象的、内在的、自省的,因此可以毫无障碍地接受。
2入情入境,体验情感
对古诗的教学,叶圣陶曾经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志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话"。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诗歌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它们就像一串灿烂的明珠,在世界艺术宝库中放射着独特的光辉。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教出古诗的诗情画意。
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我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我再引导学生演一演"獐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的獐,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也成功体验了诗的意境。
3抓住关键,再现意境
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内在的"情"(意)与外界的景物(境)有机结合而创造出来的鲜明、生动、含义深刻的生活画面。诗人往往依靠它蕴蓄丰富的内容,寄托强烈的感情,以启发读者展开联想,去领会言外之意,并从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在教学古诗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学生通过诗句去分析其中丰富的内容,领会诗人强烈的感情,并从中发掘出诗中的深刻含义。要做到这一点,再现诗歌的意境是个关键。怎样再现诗歌的意境呢?这应从分析景物入手,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完整的景象,再逐步引导学生去品味,感受意境中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例如《早发白帝城》是李白在唐乾元二年春天遇赫,离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的。全诗采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创造出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艺术画面:晨曦初露,彩霞满天,从白帝城飞出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直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层峦叠嶂,夹道迎接……好一幅长江三峡行舟图啊!看来全是写景,诗人是怎样在写景中抒发自己的感情呢?我们可以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再现这个意境。诗一开头,诗人用一"辞"字,把告别白帝城时的气氛写得十分自然而亲切,接着用"千里江陵一日还"相对照,表现了诗人轻松愉快之情。猿声用"啼不住"修饰,足见诗人心情的喜悦。而以"轻"饰"舟",足见诗人心情的轻松。通过这些关键词、句的点染,使形象充满了感情,意境也自然生辉,读来流利酣畅、气势飞动、欢情满纸。诗人披霞乘舟,顺江东下的鲜明形象便历历在目,其欢快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
4见缝插针,大量读诵
篇4
描写腊梅的诗句有: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__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____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____王安石《梅花 / 梅》
5、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____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6、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____陆凯《赠范晔诗》
7、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____卢仝《有所思》
8、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____王冕《白梅》
9、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____卢梅坡《雪梅·其二》
10、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1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12、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____杜耒《寒夜》
13、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____张谓《早梅》
14、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____《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15、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____曹组《蓦山溪·梅》
16、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____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17、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____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18、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____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19、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____唐寅《把酒对月歌》
20、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____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21、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____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22、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____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23、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24、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____陆游《落梅》
形容蜡梅的诗句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宋代:王安石《梅花》
白话文释义: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2,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王冕《墨梅》
白话文释义: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3,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出自宋代:李清照《清平乐》
白话文释义: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4,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出自唐代:张谓《早梅》
白话文释义: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5,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出自唐代:崔道融《梅花》
白话文释义: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似病,北风如果能够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请不要再摧残她了。在孤寒中的梅花,坚韧顽强,傲然独立,潇洒的北风啊,请你放慢脚步,精心的呵护她吧!你忍心在如此严寒之中再摧残她吗?
描写 梅花的 古诗
1、《江梅》
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2、《梅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3、《梅花绝句·之三》
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4、《梅花》
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5、《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6、《落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7、《小梅花》
贺铸
思前别。记时节。美人颜色如花发。
美人归。天一涯。娟娟姮娥,三五满还亏。
翠眉蝉鬓生离诀。遥望青楼心欲绝。
梦中寻。卧巫云。觉来珠泪,滴向湘水深。
愁无已。奏绿绮。历历高山与流水。
妙通神。绝知音。不知暮雨朝云、何山岑。
相思无计堪相比。珠箔雕阑几千里。
漏将分。月窗明。一夜梅花忽开、疑是君。
8、《梅花》
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着衣单。
9、《咏红梅花得“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10、《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11、《咏早梅》
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12、《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3、《蜡梅香》
喻陟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
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
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
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
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
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
篇5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有谁知。
【前言】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作为赋梅赠人之作,词中的白梅与词题上的被赠者之间应该有某种联系:品格的联系或者身世的联系。好在梅花的品格与它的身世,在词人眼中本有因果联系;而余叔良的籍籍无名,似也可以让读者生发“品、运似白梅”的联想。这样,一首以咏白梅为中心的咏物词,就有了人事寄托的袅袅余味。
【注释】
①闲居带湖之作。余叔良:稼轩友人,其他不详
②“暗香”三句:写寒梅凌雪开放。暗香:幽香,代指梅花。北宋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垂垂:降落貌。
③“花意”句:寒梅岁末开花,意欲争春。
④“毕竟”三句:从一年的花时来看,梅花欲早反迟。
⑤“未应”四句:梅花欲开未开之时,未必全是雪霜丰姿,它白里透红,犹有胭脂红色。此用苏轼《红梅》诗意:“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脸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馀孤瘦雪霜姿。”
⑥“醉里”三句:请梅花莫恨我醉后乱语,要知道素雅太过,有谁来欣赏呢?谤:说坏话。冷淡:清冷淡泊。知:欣赏,赏识。
【翻译】
梅花的香气从小径那边悠然飘来,雪花纷纷而落。晚风浮动,晨风轻轻。这绽放的花朵想要争夺第一分春意呢,于是早早的(先)在寒风中发枝吐蕾。可是这一年中最早的春天已经结束了(说作者心里的春天),早早的开放,却是已经迟了呢。看那开烦的花朵,也不全是冰雪晶莹的姿态呢。有的吐蕾(未开)有的含苞(欲开),就像红唇的淡雅的女子,只轻轻的扫了些许脂粉。我啊,喝醉了,迷迷糊糊的侮辱了这鲜艳的花朵(见上面)花呀你不要嫉恨我啊,要知道:你这一身的(浑)淡雅,高洁,又有谁相知呢。
【赏析】
作为赋梅赠人之作,词中的白梅与词题上的被赠者之间应该有某种联系:品格的联系或者身世的联系。好在梅花的品格与它的身世,在词人眼中本有因果联系;而余叔良的籍籍无名,似也可以让读者生发“品、运似白梅”的联想。这样,一首以咏白梅为中心的咏物词,就有了人事寄托的袅袅余味。
上片由景入情再入理,写白梅冒雪开放的情态和词人对梅花这一“行为”的看法。起韵重笔描写梅花的凌寒冒雪开放的情景:在白雪飘零的时候,被冬日的寒风早晚不停地吹拂的白梅,已经悄悄开放。在扎眼的白雪中,人们几乎看不见它的花朵,但是却呼吸到了它的横路暗香。在接韵中,作者忍不住要揣测这种肯于凌寒开放的梅花的心思,觉得它是为争先迎接春天而不惜在一年最寒冷的时候绽放于枝头。三韵是作者对它的行为加以叹息:现在毕竟是一年的花事已经结束的时候,梅花因为要早,却反而成了一年中最晚开放的花朵。这样的叹息,不仅是为“心高命薄”的梅花而发,而且也寄寓着他对于人事因缘的深刻体会。
篇6
抒情诗是一种通过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来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诗人一般不去具体地描写景物和人物,诗歌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对客观事物的再现也要服从于诗人主观感情的需要。根据其表现手法,抒情诗可分为以下三类: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借景抒情,诗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借古讽今,诗人借鉴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的警戒。抒情诗是中国诗歌的主流,对抒情诗的考查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题金钥匙
抒情诗是常见的一种诗歌考查类型,试题设置基本锁定在积累、感悟、运用、欣赏的范围内,在题型设置上,近年来的多种考查方式都以主观题居多。
一、抓住景物特征
首先,要根据诗中所写的景物,概括其所写景物的主要特点,理解诗人是如何表现景物的特点的。如:
城 南
[宋]曾 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诗歌前两句都是写“雨过”的情景,“水满堤”写出了水多,“高下”“路东西”写出了水势凶猛。水多是从雨量而言,水势凶猛是从其气势而言。可简要概括雨的特点为:雨量之大,雨势之猛。
二、体悟思想感情
诗中所写景物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为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服务的。怎样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呢?一是知人论“诗”,结合诗人的身世经历;二是借助诗歌的意象去领悟;三是注意题后的注释和题干的提示。如:
渔家傲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中上片所写边塞的荒凉之景和下片作为思乡意象的如“霜满地”的明月,可结合“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将军白发征夫泪”等词句来体会。同学们可以感知到词人的一种“爱国激情和浓重乡思兼而有之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三、分析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作为抒情诗其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同学们在鉴赏抒情诗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如:
春 雪
[唐]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诗的后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诗人用“白雪盼春”的拟人修辞手法,表现了其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模拟训练题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峡口送友人
[唐]司空曙
峡口飞花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友人。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出来的?
2.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诗歌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中的所写之景有什么特点?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景色。
2.诗人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自己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梅 花
[南宋]陈 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春之神。
1.诗中的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2.这首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和愿望?
3.我国古代咏梅诗词不计其数,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颂其品格高洁。请你写出一句咏梅的诗词名句,并指出诗句咏梅的角度。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次韵梨花
[北宋]黄庭坚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①。
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②倚墙东。
[注释]①玉作容:形容梨花洁白如玉。②笼月:被月光笼罩。
1.这首诗表面赞美了梨花的_______,实则赞美梨花___________的品质。
2.诗的第一句是唐朝诗人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活用。把“人面桃花”改为“桃花人面”,诗人这样改有什么好处?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闽中秋思
[唐]杜荀鹤①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释]①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作,后人对其评价极高。
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试作简析。
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六、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试作简要赏析。
七、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送友人入蜀
[唐]李 白
见说蚕丛①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②,春流绕蜀城③。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④。
[注释]①蚕丛:传说中蜀国的开国君王,此处代指蜀地。②秦栈:从秦入蜀的栈道。③蜀城:成都。④君平:西汉人,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算命占卜为生。
篇7
关键词: 古诗词; 熏陶作用;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89-0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我认为学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二)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一)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二)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鸟类等动物的生存环境,那么绝不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诗)的动人美景。
(三)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教育。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小草的深切赞美。贺知章在《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两句将柳树、柳条描写得非常美,既写出动人的形态,又写了碧绿逗人的色彩。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等诗均有相关的描写。这些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体直观,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广阔浩渺,气象的千变万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静影沉壁”,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间乐的图画。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篇8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多,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个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花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
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人,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丢官弃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真的。”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的诗,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鰲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脱口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
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
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
有一次和一个日本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的国花,他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
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
⑴下列词语中的“说”,与“说起梅花”的“说”,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 )
A 游说 B 说和 C 话说 D 学说
答案:C(本题考察对实词的理解“说起梅花“的”说“意思为提及、提到。A “游说”中“说”的意思是用话劝别人。B “说合”中“说”的意思是从中介绍,说和。C “话说”中“说”的意思是提及、提到。D “学说”中的“说”意思是言论、主张)
⑵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与雅致的“苏菲”相比,“梅”是不大动听的中文名字,因此令作者耿耿于怀。
B 文中那位意大利人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受力,作者期待他写出“梅花四弄”。
C 本文明写对梅的热爱,在无意识中也表现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隔膜与误解。
D 在旅居海外的作者看来,梅花不仅渗入了自己的生活,也象征了民族精神。
答案:D(本题考察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 选项为因果颠倒,作者虽然觉得这个名字极美,但又觉得梅这个名字太俗,闷声闷气,难以启齿,所以才给自己起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B 作者只是说这个意大利人有艺术感染力,并没有说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染力,文中并没有体现出期待。C 作者并不是“无意识”的表现。D 文章中出处提及梅花,并且梅花也象征民族精神)
⑶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墨梅”是用水墨画出的梅花,在黑白浓淡之间呈现出疏、瘦、清、斜之美。
B 由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一诗诗体推断,该诗写作年代是在魏晋年代。
C 倒数第三段中称“梅花是人间尤物”,“尤物”在这里指特别美好的事物。
D “梅”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都是历代中国画家酷爱的创作题材。
答案:B(题目侧重考察文学常识。B选项林和靖是北宋时期的诗人。“众芳摇落独喧艳,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从体裁上来说是七律,所以是近体诗,近体诗是在唐以后才出现的,所以不是魏晋时期所作)
⑷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6分)
答案:从作者的名字翻译切入,以外国人对梅花的好奇、不解与误解为主线来谋篇布局,对梅花的内涵的阐释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与丰富,凸显梅花独特的美感和魅力,构思巧妙而自然。阐发了梅花所凝聚的名族精神,表现了外国人与中国文化的隔膜,流露出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
⑸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6分)
要点一:万木萧瑟,大雪压境,凌霜傲雪的风骨
要点二:千年老梅,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
要点三:淡云晓日,薄寒细雨;小桥清溪,明窗疏篱;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超凡脱俗的品质
⑹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请紧扣“书香”与“诗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案:“书香”“诗心”传达了历代文人几千年的书写绘画、题咏吟诵中赋予了梅花的精神之美和诗性之美,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梅花所凝聚的深厚文化内涵。
篇9
1.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兴趣
我们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化学教学获得成功;只有通过趣味新奇的化学实验探究,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才能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的学生对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物质结构以及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等知识,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没有兴趣。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设计有关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意安排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让学生自我感悟与探索,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如在进行原电池教学时,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水果电池,并开展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热情。
2.巧妙地借用古诗词,激发兴趣
新课程要求化学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先人在创作时巧妙地借用了许多化学知识,使其作品大放异彩。新课程强调注重学科渗透和情感价值观,而古诗词不失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教育的优良素材。在中学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古诗词中有关化学的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及利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从内心感怀我们的先辈,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在学习“酯”这一内容时,可这样引起学生的注意:唐代黄巢在《》中写道:“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宋代林和靖在《山园小梅》中描写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杜甫在《树间》中也写道:“岑寂双柑树,婆娑一树香”。花儿为什么这样香?因为有些花的花瓣中有一种油细胞,能分泌易挥发的酯类物质——芳香油。这样的课堂既充满了诗情画意,又让学生觉得耳目一新,自然也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3.巧妙设“疑”,激发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得笨。”教师对“问题的提出要掌握好时间,要把握好火候。这些问题就如指向明确的路标,引导学生寻求答案而自觉踊跃的思考、分析、推理论证。在讲“糖类,蛋白质”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糖都是甜的吗?为什么?” “烧焦的头发为什么有气味?是什么气味?” “生物学上讲的蛋白质工程与我们讲的蛋白质结构有没有关系?”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究竟有什么作用?”等等。这些看似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会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产生想象,激发兴趣。
4.关注时事,激发求知
篇10
【关键词】审美 小学语文 阅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41-01
小学生尚处于对诸事朦胧的意识情态阶段,对事物的认知和辨别还处于是与非的判断中。小学生的审美观作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之一,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不仅能够增进教学成果,而且有利于小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理解和认知,从意识形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审美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可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独特的思想力、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情感力,以及高尚的审美情操。
1.应用审美情境感受小学语文阅读的形象美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其审美意识大多为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通过多媒体,对相关内容进行声音和图片的展示,让小学生的脑海中对阅读内容呈现清晰的形象,从多方位让学生理顺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了解文章的深意。并结合小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创建出恰当的审美情境,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形象美。
例如在学习《卜算子・咏梅》一文时,教师可应用教学媒体播放梅花的相关图片,促使学生对梅花形成形象感知美[1]。展示傲雪独梅的图片,银装素裹的白雪中,红梅独立,让学生感受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冷艳高贵。同时还可利用音乐进一步的感染学生的情感,播放《红梅赞》曲子,让学生体会到于严寒中一枝独秀的勇气和精神,进而体会“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迎春情怀。为整篇文章的理解铺垫情感基础,通过对梅花整体形象的解读和了解,教师再对梅花的生长特性进行介绍,再进一步的让学生谈自己对梅花的感想,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加深对梅花精神的理解,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2.应用审美想象体会小学语文阅读的情感美
虽然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但阅读教学需要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方能对文章形成较好的理解。教师可结合学生发的实际经验,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让学生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和情感沟通。另外,阅读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让学生多阅读,特别是诗歌和散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章的节奏美和音乐美,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阅读中慢慢的想象,品味作品的音乐美、情感美和意境美[2]。
例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整篇文章透出沉闷压抑的氛围,并且画面感、节奏感都极强。学生在一遍遍的带感情的阅读过程中,在脑海中可渐渐的呈现出没有尽头的街道,涌动的人群,悲伤的目光,清一色的黑色和悲伤的容颜,将怀念和留恋没有尽头的延续着,在学生的心中,会形成莫名的感动。教师再适时的讲解的丰功伟绩,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这样的情感便能较好的把握文章的基调。但容易形成沉闷的课堂气氛,教师可跟学生讲解的睿智和亲民事迹,将学生的悲伤情感转化为对总理的敬佩之情,达到升华学生情感,并对文章进行理性的解读,感受文章的情感美、建筑美和音乐美,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操和深邃思想。
3.应用语言文字感受小学语文阅读的意境美
意境是文章情感和作者写作手法的突出表现,尤其是散文和古诗词,意境美表现得较为突出。阅读教学中把握好意境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深意,感受作者的情感,文章往往通过形象的画面描写和围绕某种情感突出意境美。学生可通过阅读,感受其意境美。作者的语言风格有婉约,有豪放,这要求学生对文章需细细的品味,找准文章的文眼或诗眼,感受其意境美。
例如在学习的《卜算子・咏梅》时,可让学生经过反复的阅读,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并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相比较,感受词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感。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找出文章的词眼“笑”,并对笑做出多种解读,让学生回答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笑,进一步的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笑”属于那一类型的笑。这样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解读和理解,学生会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进行不同的解读,感受“笑”的内涵,从而感受到梅花的无私奉献、豁达大度和胸襟坦荡的情怀和品质,并由文及人对进行理解,加深对作品的解读[3]。
4.应用拓展阅读感受小学语文阅读的形式美
小学生的求知欲较强,特别热衷于童话故事和神话传说,因此,除课堂教学外,教师还需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不同的文体和情感表达方式中感受阅读的乐趣,以及感受到文章的特有魅力和美感,对于学生阅读情感和阅读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学完《猎人海力布》一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其他神话或民间传说的阅读,可让学生阅读《渔夫和金鱼》一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语言表达方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和阅读技巧[4]。并通过课外拓展阅读,进行知识的积累,进一步的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阅读中,完善的思维体系,培养其审美情趣,透过对文章文字的理解,掌握写作手法,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培养阅读的兴趣。
综上所述,通过审美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而且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孩子缺少体验美和感知美的现象。因此,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产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以此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阅读教学的真正教学目的,促进小学生的情感发展和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杨应玲.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浅探[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1,5(12):492-493.
[2]邱定平.让学生在阅读和生活中感受美――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2,3(4):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