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美酒夜光杯范文
时间:2023-04-03 14:0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琵琶美酒夜光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凉州词王翰的诗意: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2、《凉州词》全文: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打开盒盖,一对墨玉酒杯映入眼帘:圆圆的底,纤细得仿佛一碰就要断的杯柱,还有那薄如纸的杯壁,一下子就让夜光杯变得小巧玲珑。它的杯身是用优美流畅的弧线组成的。那微微卷起的杯口,仿佛是在对你微笑。
夜光杯是采用祁连山上海拔四千米以上所产的墨玉精制而成,周身遍布深色的墨迹以及深绿色的条纹,仿佛是谁一不小心打翻了墨瓶,这独特的色彩更让夜光杯增艳了许多,并更有诗意了。由于每处的厚度不同,玉的色彩也有所不同:有的深如一潭幽幽的湖水,有的花纹驳杂,色泽斑斓,还有的晶莹剔透,仿佛要把一切事物都印在它身上。它那光滑的表面宛如少女细腻的脸蛋,轻抚着它,你会觉得夜光杯仿佛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小精灵,惹人爱怜,忍不住用脸颊和它贴在一起,那光滑的表面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斟上香醇的葡萄酒,由于夜光杯具有磁性,水的张力大极了,那鼓起的水面一起一伏,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那原来呈紫红色的酒汁在夜光杯的环抱下,罩上了一层蒙的绿色,就像一群可爱的萤火虫,晶莹澄碧,令人心旷神怡。月光顺着窗户爬了进来,原本便发出幽幽碧光的酒杯经这皎洁月光的沐浴更加光彩熠熠,而那清澈的玉液也透过薄如蛋壳的杯壁发出奇异的光彩。看着它,我的耳畔仿佛响起了那悠悠的驼铃声,眼前似乎是月光下那闪着银光的茫茫沙漠,仿佛看见了古代诗人手持玉杯高声吟诵的身影。然而这一切仿佛都罩上了轻纱,裹上了月色,就连我手上的夜光杯也是这样,朦朦胧胧,还没细品,便已经醉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首《凉州词》又让夜光杯多了几分沙场的英雄豪气,几百年来,诗以杯名世,杯以诗增辉。
夜光杯,你这艺术的小精灵,你瑰丽的容颜让多少人赞叹!你展示着丝绸之路艺术瑰宝的精华,以别致的造型、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你一定会在艺术的天空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指导教师 赵俊辉)
【简评】
篇3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篇4
魏文帝与葡萄酒
魏文帝曹丕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喝葡萄酒。他不仅自己喜欢葡萄酒,还把自己对葡萄和葡萄酒的喜爱和见解,写进诏书,告之于群臣。他在《诏群医》中写道:“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此言被服饮食,非长者不别也。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当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饴,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 作为帝王,在给群医的诏书中,不仅谈吃饭穿衣,更大谈自己对葡萄和葡萄酒的喜爱,并说只要提起葡萄酒这个名字,就足以让人垂涎了,更不用说亲自喝上一口,这恐怕也是空前绝后的。
《三国志・魏书・魏文帝记》是这样评价魏文帝的:“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疆识,才艺兼该。”实际上,曹丕不仅是位美食大家,更是一位葡萄酒品尝大师。按当今流行的做法,是要由葡萄酒学院授予“荣誉博士”的。有了魏文帝的提倡和身体力行,葡萄酒业得到恢复和发展,使得在后来的晋朝及南北朝时期,葡萄酒成为王公大臣、社会名流筵席上常饮的美酒,葡萄酒文化开始兴起。
唐太宗与葡萄酒
隋文帝重新统一中国后,经过短暂的过渡,即是唐朝的“贞观之治”及一百多年的盛唐时期。这期间,由于疆土扩大,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喝酒已不再是王公贵族、文人名士的特权,老百姓也普遍饮酒。盛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不仅男人喝酒,女人也普遍饮酒。女人丰满是当时公认的美,女人醉酒更是一种美。唐明皇李隆基特别欣赏杨玉环醉韵残妆之美,常常戏称贵妃醉态为“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当时,女性化妆时,还喜欢在脸上涂上两块红红的胭脂,是那时非常流行的化妆法,叫做“酒晕妆”。近年港台和沿海城市流行的“晒伤妆”,可能也是来自这种“酒晕妆”的灵感吧。
盛唐时期,人们不仅喜欢喝酒,而且喜欢喝葡萄酒。因为唐朝时,人们主要是喝低度的米酒,这一时期,烈性的蒸馏白酒是否己出现,还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讲,白酒是直到元朝才出现的。不少学者则争辨,唐诗里就有“烧酒”、“白酒”等出现,如白居易在《荔枝棱对酒诗》中有:“荔校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琉璃香”的名句。但反对者说,此“烧酒”非彼“烧酒”也,所以,唐朝时是否有蒸馏白酒还是个谜。但当时普遍饮用的低度粮食酒,则无论从色、香、味的任何方面,都无法与葡萄酒媲美,这就给葡萄酒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
当时葡萄酒面临着的真正发展机遇是:在国力强盛、国家不设酒禁的情况下,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都十分钟爱葡萄酒,唐太宗还喜欢自己动手酿制葡萄酒。据《太平御览》:“(唐)高祖(李渊)赐群医食于御前,果有葡萄。侍中陈叔达执而不食,高祖问其故。对曰,医母患口干,求之不能得。高祖曰,卿有母可遗乎。遂流涕呜咽,久之乃止,固赐物百段。”由此可见,在唐初,经过战乱,葡萄种植与酿酒基本已萎缩,连朝中太医的母亲病了想吃葡萄而不可得,只有在皇帝宴请大臣的国宴上方有鲜葡萄。这时葡萄与葡萄酒的价格恐怕不低于汉末的身价。
《太平御览》记载,唐太宗贞观13年(640年),唐军在李靖的率领下破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唐太宗从高昌国获得马乳葡萄种和葡萄酒酿制法后,不仅在皇宫御苑里大种葡萄,还亲自参与葡萄酒的酿制。酿成的葡萄酒不仅色泽很好,味道也很好,并兼有清酒与红酒的风味(酸:较清的浅红色酒,l:清酒),他自己觉得满意,还用来赐予群医。盛唐时期社会稳定,人民富庶,民间酿造和饮用也十分普遍。
王翰与葡萄酒
唐朝的葡萄酒诗,最著名的莫过于王翰的《凉州词》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荒凉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军旅生活,使得将士们很难得到欢聚的酒宴。这是一次难得的聚宴。酒,是葡萄美酒;杯,则是“夜光杯”。据《十洲记》:“周穆王时西胡献夜光常满杯,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鲜艳如血的葡萄酒,满注于白玉夜光杯中,色泽艳丽,形象华贵。如此美酒,如此盛宴,将士们莫不兴致高扬,准备痛饮一番。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际,琵琶奏乐,催人出征。此时此地,琵琶作声,不为助兴,而为催行,谁能不感心头沉重?这酒还喝不喝呢?这时,座中有人高喊,男儿从军,以身许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有酒且当开怀痛饮! 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没有什么丢脸的,自古以来有几人能从浴血奋战的疆场上生还呢! 于是,出征将士豪兴逸发,举杯痛饮。明知前途险恶,却仍然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表现出高昂的爱国热情。在众多的盛唐边塞诗中,这首《凉州词》最能表达当时那种涵盖一切、睥睨一切的气势,以及充满着必胜信念的盛唐精神气度。明朝王世贞称此诗为无瑕之璧,与王昌龄的《出塞》同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此诗也作为千古绝唱,载入中国乃至世界葡萄酒文化史。
篇5
1、我国从西汉有种植葡萄的文字记载,唐朝已掌握葡萄酒的酿制方法,如王翰的凉州词里写: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唐朝贞观之治及一百多年的盛唐时期,饮酒在王公贵族、文人名士、老百姓中盛行,女性化妆在脸上涂上两块红姻脂,叫做酒晕妆;
3、《太平御览》记载,唐太宗贞观13年,唐军在李靖的率领下破高昌国,从高昌国获得马乳葡萄种和葡萄酒法,在皇宫御苑里葡萄,参与葡萄酒的酿制。由于帝王、大臣喜好葡萄酒,民间酿造和饮用葡萄酒也十分普遍,在当时的诗歌均有反映。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享受的时刻,精美的酒杯,与晶莹透亮的葡萄美酒交相辉映,让人都不舍去饮用。乐师在马上弹起了琵琶曲,那乐曲悠扬而又豪迈,恰似时而急促又时而舒缓的山涧流水,催促着大家开怀畅饮。劳累了一天将士们举杯痛饮,大醉一场。谁知今日同乐的战友,明日会不会战死沙场,与其这样,不如来一场大醉。
这就是古诗《凉州词》中的意境。动荡的边关、凶险的敌军、严酷的环境,将士们无不紧张,终于盼来了一场盛宴。大家借酒消愁,半醉半醒中,不由得念起了自己的故乡。是啊,自古以来,又能有多少人能从边关活着回到家乡呢?许多士兵被迫抛弃妻儿,离开家乡,来到边关浴血奋战,有些甚至还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女一面,这是多么令人无奈和残酷啊!
此刻,我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从远古社会开始,战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为了争夺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发生了大大小小数以万计次战争,无数条鲜活的生命瞬间消散,许多家庭就此支离破碎,还有大量战败国的人民成为奴隶,备受欺压。
篇7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9、《题西安邸》
宋·林生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0、《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呼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篇8
陈崴,葡萄酒专家,匈牙利葡萄酒经销商
“我确定我就是那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而你是我的猎物是我嘴里的羔羊/我抛却同伴独自流浪/就是不愿别人把你分享⋯⋯”刀郎的歌声在长长的吧台内响起,是酒保的手机铃声。我正在吧台边欣赏着一种浓稠的混合型干红葡萄酒,以歌声佐酒,是可谓“不拘一格”却又“别具一格”。
流行歌曲是时尚生活的重要元素,你方唱罢我登场,红得快,退得也快;而杯中却是历久而弥醇的美酒,任时光打造,把岁月沉淀,将单纯升华⋯⋯我一直认为这样的酒才可以称为是真正的时尚,而这样时尚的酒不仅美化了生活,也创造了一种生活的态度。
很多国人认为“时尚”这个词是舶来品,进而认为“时尚”的东西都是外来的。可大家不妨多想想世界上只有不多的几个国家可以和中国比比历史。而在中国历史上,从冷兵器的发明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再到宋朝时应用开来的火器;从昏君商纣的酒池肉林到孔夫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再到今天中西合璧的神州美食。不论是技术上还是生活中,中国人可一直是时尚的先驱。
再谈谈酒,中华民族是一个尚酒的民族,综观几千年的文明史:高超的酿酒技术传承记载了悠久的华夏酿酒史;可以汇流成江河的名酒、好酒和巧夺天工的酒器交相辉映;众多文人墨客与江湖豪侠的诗句和壮举,不断地告诉大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精神尤其是崇尚酒之精神的民族。“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王翰的《凉州词》诗句就是古人对生命认识和对尚酒精神追求的体现。这夜光杯可称得上是当时的时尚元素。由此可见古人不仅尚酒,也引领了酒的时尚。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更是把尚酒之情发挥到了极致。
葡萄美酒起源一说波斯,一说埃及。3000多年前传入欧洲并逐渐发扬光大至今。当国人终于对那些二十年多年前登陆中国的众多欧洲“名牌”有了正确的认知,转而对那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奢侈品杂志中的陌生名字唏嘘不已时,欧洲葡萄酒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这不可不说是历史和现实把不同风格的酒的情绪融入了原本就尚酒的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也许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特点,凡是历史悠久的民族都有经岁月洗炼而留存的时尚载体,那就是品位。
品位可以讲就是对每一个细节的分辨与追求,在追求中不断分辨,并在分辨中不懈追求。这样的分辨与追求非常契合人类的酒之精神。尤其是针对葡萄酒。
葡萄酒从葡萄的种植、采摘、榨汁,酿造、窖藏乃至成酒的储存、运输等每一个细节都很严格;对器具、饮用温度要求也很高;至于和餐食的搭配就更为讲究:葡萄酒与葡萄酒、葡萄酒与食物的搭配顺序和对应关系无不说明葡萄酒的物质世界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相同的年份相同的葡萄品种在相同的产地,由于地形的差异,即便用同样方法酿造,酒的味道也会不同。葡萄酒的精神世界却又是非常简单的,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葡萄酒是在复杂的物质世界中成就简单的精神追求,在追求中诠释文化,在文化中体现品位,进而让品位领导时尚。”
葡萄酒的时尚又是一种散漫的心情,在这种心情中奢侈地挥霍一下我们宝贵的时间吧。安静的环境配合这散漫的心情,用执着的态度体味生活的安详。
生活的厚重一如葡萄酒的醇香,当生活的味道由于我们舌苔的包裹而感到平淡无味的时候;当我们的身体长期处于所谓时尚的重重包围之中,而心却离真正的时尚越来越远的时候,不妨来一杯干红葡萄酒,让红色的酒浆充盈我们的口腔,让干红的涩唤醒我们那些沉睡的味蕾而让它们暴露在生活的真味中。让生活的真味还原生活的本色,让本色的生活充满我们的生命的时尚吧!
当我们的生活被甜腻充斥的时候,当歌舞升平,纸醉金迷成为时尚;诚实与操守,亲情与责任都远离我们的时候。一定要来一杯冰冷的干白葡萄酒,让那压抑太久的酸给我们如醍醐灌顶般的警醒吧!让一切伪装都被除去,还生活以朴实的面目,还心灵以平和,还脑筋以清醒,还感官以敏锐。
当生活一直用它的阴暗面对着我们。当耳中充斥着谎言,眼睛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不幸,希望也好像渐渐远去的时候。请给自己一杯浓浓的甜葡萄酒,让甜蜜的感觉重现生活的希望,让自己心底的信心坚定起来!同时让我们时刻以感恩的心面对生活,那样生活更加甜蜜,前途更加光明!
篇9
古时山东地面,酒幌子一定带着酒香一路飘摇吧。山东汉子,一碗老酒下肚,快意恩仇,来去江湖,该演绎了多少传奇故事啊?甚至,朱贵酒店的后楼,对着一湖水,苇色蓝天,鸥鹭飞翔,如画一般,也离不了一股浓浓的酒香。
古代之酒,有绿蚁酒,白居易说,“绿蚁新醅酒”,酒色呈绿,上浮白沫;也有葡萄酒,王翰诗歌里写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酒色红晕,与夜光杯相衬很好看;还有新丰酒,“新丰美酒斗十千”,十分昂贵,王维喝了,文雅淡定的人,诗兴大发。这些酒,我能想象出它们的样子,以及喝下的口感。
但是,唯有一种酒,我想象不出,就如隔着刀鞘猜不出鞘中宝刀的锋利,就如隔着云雾猜不出大山的雄峻。它是液体,可又有着刀的锋芒;它出坛冰冷,可入口后,一定有着火的热烈;它表面是水,灵魂却如闪电。便是景阳冈上的十八碗壮胆酒。
武松的出名,说白了,就是一顿拳头,将一只猛虎揍死了。整个梁山上,除了武二郎外,没人干过。李逵也干过,可他用的是刀不是拳头,这样一来,效果就大打折扣了。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很出彩,可惜打的是人,不是虎。可是,细说起来,武松也借助了武器,只不过是隐形武器。这武器,就是酒。武松那一个下午,如果没有酒撑胆,绝对不会上山的。即使上山,看了山神庙前官府通告,也会“妈呀”一声惊叫,拖着哨棒原路跑回去。
开始,他用的是哨棒,可惜,一连几下都落空了,并将哨棒打断了。这时,虎一扑过来,被他眼疾手快,抓住老虎顶头皮摁在地上,雨点般的拳头随即砸下去,一气将虎揍得七窍流血,不动了。整个过程,全靠酒支撑,无酒撑胆,他一见老虎,浑身稀软,必做虎口伥鬼。其次,酒能长劲,尤其武松。他在醉打蒋门神前,对怕他喝醉的施恩道:“你怕我醉了没本事;我却是没酒没本事。带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十分酒,这气力不知从何而来。若不是酒醉后了胆大,景阳冈上如何打得这只大虫?”
酒,让他力气激发,每一拳重逾千钧,那虎焉能经受得起?所以说,景阳冈下那十八碗酒,造就了一个江湖好汉武二郎。从此,武松见人时,必亮招牌:“休言你这厮鸟蠢汉!景阳冈上那只大虫,也只三拳两脚,我兀自打死了。”金圣叹读到此处,专门评价:“打虎得意之笔,便处处提唱出来。”
武松因为一顿拳头,打死一只虎,给自己砸出一块金字招牌。同时,给那种酒也砸出了一块金字招牌。一时,天下酒客,钻入《水浒传》中,细细分辨,那酒是什么酒啊?显然,它不是绿蚁酒,施老先生没说是绿的;也不是葡萄酒,葡萄酒没那后劲;更不像新丰酒,新丰酒没那种暴劲。那酒叫透瓶香,又叫出门倒。店主对武松说:“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作‘出门倒’:初入口时,醇浓好吃,少刻时便倒。”为此,店家还在门前特意挂了一个酒望子,上书,“三碗不过冈”,意谓,喝了他家酒,三碗必醉。
由店家的话,还有武松后来的表现,可以看出,这酒颜色清亮,口感醇和,因此,武松喝了几碗酒说:“端的好酒!”同时,这酒是水之精,火之魂,是百炼钢化绕指柔,喝下之后,让人血气沸腾,胸胆开张,孱弱之气,一扫而空。多少年前,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道:“生死之交一碗酒哇……”这说的就是这种酒。
一次在与一个文友谈武松,谈江湖,谈酒后打虎。谈了半天,他才揭示主题:“洒家有一瓶景阳冈酒。”说完,眉飞色舞地拿出来。名字叫景阳冈酒,小字标着“透瓶香”。酒盒蓝色,很是古朴。酒瓶瓷白,显得墩朴,厚实,不像其他酒瓶,极尽装潢:这酒瓶一看就是打虎英雄所喝的酒。酒入杯中,白亮如女孩的眼光,如恋人的微笑。一杯入口,不太呛口,很是清醇,有一种自然之香,缠绕在舌尖上,久久不散。
可惜,没狗肉,也没牛肉。武松那次用来佐酒的,是冷切牛肉。冷切牛肉佐景阳冈酒,绝妙。我们以五香鸡爪佐酒,一人抓一根,喝一杯酒,啃一下。一瓶酒完,文友才想起什么,傻傻地笑着说:“三碗不过冈。”然后,他一屁股蹲下,不一会儿打起呼噜。
篇10
二、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四、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五、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六、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七、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八、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九、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十、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十一、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十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十三、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十四、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十五、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十六、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十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