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23:5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国文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外国文学论文

篇1

现在翻开台湾关于华裔美国文学作品能够清楚地看到其在研究华裔美国文学上呈现出一种过分依赖美国批评动向的路线,过多地采用美国多元文化中的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少数族裔文化等研究理论去研究华裔美国文学,偏离了华裔美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理论意义。这样不仅没有形成台湾独特的华裔美国文化的视角,也没能抓住华裔美国文化的核心和主流,无法彰显华裔美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与学者本身的求学经历有关,台湾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学者大部分都曾有美国留学经历,或者在美国完成华裔美国文化的硕士、博士论文,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他们对美国国内的批评动向非常敏感,联系紧密。尽管如此,台湾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也取得了较高的成绩,对大陆研究美国华裔文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台湾学者开创性研究华裔美国文学并取得的诸多成绩和创建的基础框架,为后学者研究华裔美国文学奠定了基础。

二、具有“文化中国”情节的大陆视角

大陆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较晚一些,主要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所了解,到90年代大陆所有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论文一共不超过5篇。大陆最初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并不是纯粹自己的见解,或多或少地会受到美国本土多元文化和台湾学者对华裔美国文学理解的影响,这一阶段属于大陆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探索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大陆对华裔美国文学研究逐渐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华裔美国文学多元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思想。国内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并不像中国台湾境内的学者那样“步调统一”,在对华裔美国文学的思考研究方面,出现了两类不同文学背景的研究学者:一类是以中文文学为研究背景主要研究海外文学的中文系学者,另一类则是以英语文学为研究背景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英语系学者。大陆对海外文学的研究开始阶段主要是对一些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小范围的海外华人的中文作品进行研究。随着对海外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除了对港台地区的海外文学感兴趣外,逐渐向世界范围内所有华人文学研究扩展,包括东南亚文学、新加坡、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华人聚集比较密集的国家和地区。相较于以英语系学者为主要研究人员的中文系海外文学研究,研究成员队伍更加庞大,具有非常深厚的中国本土文学的文化内涵。他们在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过程始终以“文化中国”的角度切入,分析、理解华裔美国文学,并且试图将海外华人文学与母语文学紧密联系起来。他们发表的多篇博士论文和文学著作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华裔美国文学的多元化研究。与中文系研究海外文学研究队伍不同,由英语系组成的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队伍最初是以翻译华裔美国文学为主线,侧重于将中国文学与华裔美国文学进行对比。恰逢21世纪初,大陆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进入到了持续升温的时期,大陆境内各个大学、期刊纷纷设立华裔美国文学研究机构或者期刊专栏,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论文和文学作品已增加到近两百篇。这样,华裔美国文学也渐渐进入到了国内大学英语语言学习的课程,为英语系培养了一批专门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硕士、博士,并且取得了很大成绩。无论是中文系的海外文学研究还是英语系的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都是从华裔文学的属性入手,强调其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分析中国文化对华裔美国文学的引导和向度。从近几年发表的有关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可以看出,其主题已不再仅仅以华裔美国文学为主要方向,一般都要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创作”、“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交融与冲突”等角度一同展开。在大陆,虽然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还在持续升温,但都与国内本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一致的,那就是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地区,华人对自己故乡的思念和中华文化的深深烙印是不随时间和空间改变的。

三、美国多元文化下华裔美国文化的差异文化政治

人都是一样的,无论到了什么地方始终不变的是自己民族文化的深深影响和思想观念。美国自称是一个自由国家,也是一个移民大国,随着移民而来的是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冲突、融合、创新,这就像一个文化熔炉维系着美国多元文化的发展。但是美国国土无论多么的开放、自由,美国社会各民族的特点、民族的文化价值思想和民族精神是无法完全融合、同化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语言、思想和政治观念,他们对一些主流的美国政治观念并非完全能够接受,因而形成了美国多元文化下的差异文化政治。在一个多元化语境之下,美国文化试图通过同化的方式来消除民族的文化差异和不同的政治观念。如果美国完全丢弃族裔的文化特点,而以白人种族文化作为文化同化的方向,势必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所谓的文化多元主义只不过是一纸空谈。差异文化政治最主要的特点是思想上的多元化,避免单一性和同质性,新时期的差异文化政治要求文化的知识性、文化性和政治性。对华裔美国文学,贯穿整个文化脉络的是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对美国主流的文化来讲,华裔美国文学是少数族裔的文化传统。但是无论文化差异冲突和融合,华裔美国文化应该呈现出一种具有正面、正统中国儒家文化和独特的政治思想。在美国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开创出具有独特地位、背景的自己族裔文化的文学成就,并能够形成影响美国文化,赢得自己生存空间的独树一帜的差异文化政治。

四、中国文化与华裔美国文化

篇2

《简•爱》作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经典之作,一直深受世界各国读者尤其是青年女性的青睐。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简•爱》译介到我国,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我国,《简•爱》不但被多次复译,而且还登上了银幕与舞台。无论是哪一种艺术形式,都被奉为“经典”。然而,纵观《简•爱》译介到我国文化场域的漫长历程,由于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历史、政治、文化语境的影响,其经典地位的确立并非一帆风顺。1927年,武光建把《简•爱》节译成中文,取名为《孤女飘零记》,但直到1935年12月,才与中国读者见面。第一部完整版的《简•爱》是1933年7月李霁野完成的,1936年9月生活书店印行,书名《简爱自传》。黄源深先生翻译《简•爱》是在1992年,当时中国刚刚走出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萧条,迎来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时期。黄源深先生重译《简•爱》,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对这部小说的喜爱,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他;另一方面,在他看来,一部外国文学巨著好比一处储量丰富的矿藏,每个译本代表着对它的一次挖掘,只有多次诠释和传达,才能慢慢地接近对这一作品的确切认识和理解。而不同译者的审美观点、价值取向、翻译风格、语言特点因人而异,且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所以无论是同一年代还是不同年代,都需要通过对这一作品不断重译和复译来体现这种差别和变化。

二、意识形态与译者对文本的理解

意识形态操纵外国文学经典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表现在对文本的选择上,还影响并制约着译者对文本的理解。译者在解读原文本的跨文化交流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受所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支配,同时将个人的观念、观点、阶级立场、思维模式等因素渗入其中。尤其当源语与译入语文化背景差异很大、或者出现文化冲突时,译入语文化语境中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会无形地制约译者对原作的理解与阐释,甚至会使译者歪曲原作信息、曲解原作人物形象。由此,《简•爱》这一外国文学经典在中国建构的过程,绝不单纯是文字的转换活动,就本质而言,它是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操纵译者,进而为本土政治、文化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正是因为如此,李霁野先生的《简•爱》译本出现在“五四”的社会背景下,简以敢于斗争、勇于追求自由与平等的新女性形象出现在国人面前,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潮流。总之,外国文学译作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的不仅是原文本的文化与信息,更能反映译入语文化场域中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强有力的操纵。

三、意识形态重构外国文学经典的文化功能

既然翻译是一种“文化改写”,也是一种“文化操纵”,外国文学经典建构就是译入语文化场域中“主流意识形态”出于某种目的而解构并重建该文学作品文化功能的过程。具体而言,译入语文化场域既具有掩盖和消解外国文学经典原有文化功能的力量,又能为这些作品赋予(或者强行施加)新的文化功能与社会意义。尤其在诸如民族存亡、政治动荡、制度更迭等特殊时期,在意识形态的操纵下,译者特意选择那些能为某一阶级或团体服务、具有政治利用价值的文学作品,并对其进行本土化传译,就是希望这些作品能发挥其典范作用,从而“强化意识形态话语,巩固其在文化多元系统中的主导性地位”。李霁野翻译的《简•爱》译本中体现的革命精神,以及近乎归化成中国革命女性的“简”的形象正符合“五四”社会环境的需要,但是客观地说,当时译入语场域中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强加给译者太多的内容,译作在很多方面已经脱离了原文本。

四、结语

篇3

外国文学之所以受到欢迎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还在于其语言的生动,这是外国文学的语言艺术重要的表现之一。语言生动实际上就是通过语言的表达,使所描写或者象征的人或者事物更加形象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能够使外国文学显得真实而传神,甚至让读者深陷其中的世界,犹如身临其境。在外国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是完全由文学语言来进行对自我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表达,看似简单的语言中却包罗着深刻的哲理,充满深意和意境。甚至在作品中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似乎每一句语言的设置、每一个情节的设定都有其存在的独特意义。在作品中,读者可以清晰的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

二、语言形象

在文学领域范围内,文学语言是主宰文学的命脉的,因此文学语言对于文学而言有着不容小觑、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外国文学也是一样。在文学语言中,形象性是最基本的一个语言特征也是语言艺术应用中的基本特征。所谓语言的形象,与生动是有差别的,语言的生动可以使读者了解作品中作者表达的内容,而语言的形象能使文学在更高的层次上。这就涉及到一个词汇——感知。

对比语言生动而言,形象有两个方面的性质。首先是其抽象性,换句话说,形象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感知能力在思维中幻想出来的形象;第二就是表象性,无论是在读者还是作者的头脑中,都形成了固定的形象,从这一点上来讲,形象具有表象性。这两个性质是形象矛盾的两个极端,但是又符合外国文学中的语言艺术。

这实际上作者通过这里用这种语言艺术方法对自己想要表达的事物进行描绘,展现给读者,成功的让读者在其中体会深意。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19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简•奥斯丁创作的《傲慢与偏见》,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人物的性格没有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内容和行为等表现出来,详细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把作品中每一个人物的形象都具象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三、结论

篇4

本文作者:孟欢欢作者单位: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许多大学生在求职压力及社会价值取向的驱动下,普遍存在著重应用技能、轻人文修养的功利主义倾向。高校出于现实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也纷纷提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口号,这就有意无意地强化了功利导向,淡化了人文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上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偏差。教育的提出,在某种意义上也正是为了从根本上纠正这种偏差。因此,外国文学教学作为艺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将成为淡化功利导向、强化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应突出两个导向。

第一,引导学生重视人文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启发学生认识到,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通晓中外文化,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具有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的高素质人才。外国文学是外国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形象缩影。熟悉了解外国文学的著名作家、经典作品及其文化内涵,不仅可以得到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审美享受,而且可以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人生境界,而这恰恰是未来社会高素质人才所必需的人文修养。

第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专业教育,拓宽知识面,加强文化基础。中国高校现行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教育,有其对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和针对性较强的一面,也有专业面过窄,文化基础过弱,不利于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全面发展的一面。事实上在大学生中已经存在着只重视学习应用性、技术性专业,轻视基础理论和人文学利‘,学历高而文化修养差的不良晴况。如前所述,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切实改变外国文学只是中文系学生必修课的片面认识,给其他系科学生增设和加强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增强学习了解外国文学的自觉性。启发他们认识到:专业设置和专业教育是相对的,模糊专业和学利‘交叉已成为大趋势,仅有狭窄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许可以胜任某项具体的技术工作,但很难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专家。外国文学知识夕、专业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也许是可有可无的,但从人的生存发展来看,则是必需的。它是现代人知识结构和文化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带给我们的不是谋生的技能,而是生存的自觉意识。换言之,缺乏必要的外国文学知识,事业发展难成大家,生存质量难致高境,无论是对l比奢还是对个人,都是一种缺憾。

总体而言,提升就我国职业院校的外国文学教学水平,不仅需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教育,也应注意到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鲁迅的“拿来主义”应作为我们批判吸收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的准则,让外国文学教育在筛选中为高职高专的人文素质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5

    论文摘要:在外国文学中,英美文学文化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通过透视《圣经》剖析英美文学的来源及文化背景,研究英语文学和英语语言,以期提高欣赏外国文学的能力.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

    要了解外国文学,我们就不得不谈到《圣经》,中世纪的文学很多地方都搬照了圣经故事,如《亚伯拉罕潘祭献子》搬照了亚伯拉罕祭献以撒的故事,《挪亚及其儿子们》搬演了洪水方舟故事。它们主要演绎圣经故事,宣传教义,间或也穿插了世俗生活的内容。弥尔顿三大诗作《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三孙》的主体材料都得自圣经,其中《失乐园》的题材主要取自伊甸园神话,《复乐园》的题材取自《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等。对读者来说了解这些成果无疑是一件大有稗益的事情,本文重点就国外文学中的英美文学谈谈与《圣经》之间的联系。

    一、英美文学与《圣经》的联系

    中国研究圣经与西方文学关系的先驱朱维之先生曾指出:“许多欧美第一流的作品,无论是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其中密密地交织着圣经的引句和典故,我们读者若没有一些关于圣经的知识,便不能了解并欣赏这些杰作。”的确,西方不管是中世纪、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都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英语语言的形成与完善和《圣经》有很大的直接联系,宗教改革以后,为了顺应时代形势,西方各国都开始用自己的本民族语言来翻译《圣经》,《圣经》的翻译促进了英语语言的发展。用英文译成的《圣经》有许多版本,其中revisedversion是标准的英语范本。它的词句、章法对应用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在基督教宣传其教义的过程中,以及在《圣经》的一些故事中,出现了一些宗教术语,大大丰富了英语词汇。现在有些宗教名词已民俗化,运用到全民语言中。比如,god , devil , heaven , hell , Christ , Jesus ,date n这些基督教中的术语,已被人们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一)英美文学大多源于《圣经》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着作,基督教起源于希伯来人创立的世界上最早的神教—犹太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中期,基督教徒们把记载基督教的传播、发展等文字,起名为《新约》。《新约》和犹太教经典《旧约》合二为一,就成为现在的《圣经》。《圣经》对英语语言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英美语言的一大源泉。所以要研究英美文化、习俗、语言等儿方面,有必要谈到基督教及《圣经》与英美文化之间的关系。《圣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赋予英美两国人们的世俗生活一种神圣色彩,它以独特的象征意义显示出它在世俗生活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着名诗人弥尔顿的三部伟大史诗《失乐园},K复乐园》以及《力士三孙》都直接取材于《圣经》。除《复乐园》以《新约》为基础外,《失乐园》和《力士三孙》都以《旧约》为基础。拜伦的诗剧也是根据《圣经》中该隐毅弟的故事写成,只是其侧重点不同罢了。美国作家梅尔唯尔的成名作《白鲸》的主人公艾哈伯就是以《旧约·列王记》中的以色列国王亚哈为原型去探索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人能否把握自己命运的问题。亚哈一意孤行、刚傻自用的形象和《白鲸》的主人公艾哈伯不谋而合、如出一辙。更重要的是,该小说的叙述者,唯一生还的水手的名字和《圣经》人物伊希梅尔完全一样。另一美国着名诗人朗费罗在其短短的抒情小诗《人生颂》中,就直接引用了“你本是尘土,仍要回归尘土”这句原话,“上帝”的字眼也经常提到。

    (二)英美文学大多取材于《圣经》

    英美文学是英美人对自己人生体验的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促进人们了解西方文化,了解到西方文化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看待世界的认知态度。英美文学是对时代和生活的审美表现,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英语表意功能强,文体风格变化多样,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语富有乐律性的语调和丰富多彩的语汇语言运用方法。开展外国文学研究,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繁荣我们国家的文学创作和方法

    《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着名小说家兼诗人艾米莉·勃朗特的成名作,马乔里·伯恩斯教授曾评价说:“在这部小说中,伊甸园本身并未被直接提及。但是,通过纯洁与和谐、诱惑与堕落的重现,使得这一令人喜爱的与世隔绝之境的意象得以体现。”

    许多模仿伊甸园故事或参照天堂与炼狱而设计的情节在《呼啸山庄》中并存着。第六章中,当人们第一次透过艾米莉再现的窗户看到画眉田庄时,它看上去就像一个令人安享舒适的世界,简直就像是到了伊甸园。在田庄里寻求快乐的埃德加和伊莎贝拉即是这座“伊甸园”中的居民。相反地,回顾第一章中对呼啸山庄的描述,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那座“可怕的房子”所具有的地狱般的特征:“呼啸”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内地形容词,形容这地方一年到头的风暴天气;房屋尽头有几棵矮小的极树过度倾斜,还有那一排瘦削的荆棘都向着一个方向伸展枝条,仿佛在向太阳乞讨温暖;在正门的附近,上面雕刻着许多残破的怪兽。山庄里的凯瑟琳与希刺克厉夫,两个备受责骂、不被宠爱的野孩子就是撒旦的化身。他们闯进画眉田庄这个圣地,打破阻碍,搅乱了这座“伊甸园”中的平静氛围。在这4个角仁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关于爱情与复仇的纠纷之后,画眉田庄这座“伊甸园”又重归平静,由小哈里顿和小凯瑟琳这一对新生代的“亚当’与“夏娃”所掌管。

    通过此书,艾米莉把一个多元的伊甸园展现在人们面前,即危机四伏的伊甸园、失落的伊甸园以及重新构建的伊甸园。在此,她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无论是粗暴的反叛者还是激烈的骚乱最终都将臣服于上帝的荣光。

    另外,20世纪美国文学还常常借用基督受难的形象作为无辜的人为众人受苦的象征手段。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结尾处老人肩背桅杆的形象就是借用了耶酥被钉在十字架的故事。显然,耶酥这一形象表明圣地亚哥像耶酥一样受苦,但他有超人的毅力,将不惜千辛万苦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福克纳把《八月之光》的主人公取名裘·克里斯默斯,使他名字的首字母与耶酥的相同,并使他在耶酥受难日星期五被杀害,借以说明,即使耶酥生在现世,仍然不能见容于世人,仍将遭到世人的杀害。还有,许多现代英美作家的作品标题均直接取自《圣经》。美国戏剧家米勒表现现代人的社会生存问题的《堕落之后》,斯坦贝克的《伊甸园之东》都寓意于人间并无乐园之说。海明威的着名战争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其标题就直接取自《圣经·旧约·传道书》第一章。

    二、透视(圣经》剖析国外文学特点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都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文化和文学的隔膜,中国读者往往并不了解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圣经典故。对圣经的盲视使读者付出很大的代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解圣经对理解文学的重要性,并积极投人到圣经与文学关系的研究中,拨开迷雾,进人到我们过去理解的黑暗的角落中去。

    首先,读者无从体验作者的用心,从而造成作品意义和美感的大量流失及阅读体验的缺失。其次,读者会对那些与圣经关系极为密切或隐晦的作品感到茫然,根本无法深人进去。再次,读者可能会因此而误解或歪曲作品的意义,并影响对作家的评价。此外,它还可能影响到我们对东西方文学史的理解和认识。实际上,我们长期以来对圣经和基督教的集体无知已经为欧美及俄罗斯文学的研究和评价积累下了很多错误的认识和偏见,而这些“成果”也已经成为许多读者的前理解,引导新的错误的偏颇的阅读。

    语典是指引用或化用圣经中的语言,这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西方许多国家的语言文学都是在圣经翻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那时圣经阅读和宗教活动就是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因而文学作品的语言中到处渗透着圣经的因素,小到一个词,大到一个句子,一段话,甚至是整个篇章。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以各种方式援引圣经中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往往能收到特殊的效果。比如,简·爱被舅妈送到劳涅德学校后,虽然生活条件恶劣,但却赢得了自尊和自信,于是感叹道:“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在和罗切斯特深深相爱时,她说自己是丈夫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当得知罗切斯特已经结婚时,她描述自己的心境就像《出埃及记》中埃及一夜之间家家被杀尽第一胎男婴的一片哀号。这些语句都恰当地表现出了简·爱的感受,而语句背后的圣经背景更强化了它们的表现力。

篇6

1.1就业指导内容与方式的比较中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与方式比较单一,高校主要是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为学生提供招聘信息等内容,而关于就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比较少,缺乏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而美国高校对学生就业指导的方式比较多,比如有集体辅导、个体辅导,也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辅导内容,他们在积极举办各种招聘会的同时,也会开展各种职业交流洽谈会、让学生在暑期开展各种实习和工作,提高他们的就业经验,同时还将就业指导课纳入必须课程中。

1.2就业信息渠道比较获取就业信息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基础,通过中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表2)与美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表3)的对比发现:我国高校提供的提供的就业信息平台比较少,政府部门缺乏与职业相紧密的具体信息,而美国在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与预测信息,我国大学生获取招聘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各种招聘会,而美国则是由高校提供信息,民间机构提供针对性的就业信息,是对高校就业信息的补充。

2国内外就业指导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启示

2.1构建合理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一是整合就业信息的渠道。高校要做好对就业政策的宣传工作,以便学生能够及时的了解各种就业政策,高校在宣传就业政策时一定要克服狭隘的视野观念,扩大宣传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QQ、微博、微信等工具,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收到并且深入了解就业政策。同时也要加大服务的力度,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增加招聘会的次数,尤其是积极开展专场招聘会;二是充分发挥社会以及校友力量提供就业信息。优秀的社会人士以及校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就业提供建议,避免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同时也可以发挥他们的社会力量将各种就业信息传递给学生;三是加强高校与政府、企业以及其它用人部门的合作。高校要积极吸取国内外就业经验,发挥社会的力量,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为高校学生就业提供各种服务。

2.2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理念一是将职业指导与生涯规划相结合。目前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我国每年毕业的高校生数量远远高于社会岗位需求,为此就形成了就业难的巨大社会压力,在此情境下,高校就业指导的理念还是强调工作本位需求,忽视了学生本位需求,这样对于学生的长期职业发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和学生要树立职业指导与生涯规划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就业指导部门由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二是加强大学生的全程指导。全程化指导就是将大学生的整个生涯发展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涯和规划中,每个学生遇到的情况不同,他们在不同的时间遇到的问题是有区别的,因此要深入分析不同阶段的问题,并且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不同的生涯规划。

2.3构建以学生为主的就业指导思想首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基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要改变传统的择业观,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观念,合理的引导学生根据社会发展动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就业期望值等,让学生懂得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正确认识自己才能的基础,不断地寻求机会,发展自己;其次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学生要想被社会认可就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保证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最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学生要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就业指导者要合理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综合素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而帮助他们制定具体的职业发展规划,实现人职匹配,这要求就业指导工作要由行政事务转为加强培训和辅导实践、将学习、心理以及事业相结合等方面。

3结束语

篇7

一、整合专题安排

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较为集中,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顺序和形式上的整合,不能每篇课文都详细地讲解,需要有一定的取舍。比如,在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选有《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不自由 毋宁死》等,这几篇文章都是以演讲词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的。所以,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前两篇或者自己认为较为重要的两篇,让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也让学生掌握演讲词的表现形式。剩下的两篇就让学生自己根据教师的讲解过程去揣摩体会,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情感展现方式和演讲的形式,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学的了解。

除了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以外,教师也可以根据讲课进度引进一些文学性较强的外国作品,带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扩大文学视野,深化学生对外国作品的体验。比如,教师可以引进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或是《战争与和平》,它们都是具有很强代表性的外国作品,很好地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展现形式也比较经典,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对外国文学的理解。

二、改进学习方法

教师若想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外国文学作品,自身应该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教师自己应该对外国文学有很深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教师首先应该对语文课堂中的外国文学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外国文学作品富有人文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人物特征等,教师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语言文字的应用,把握文章的整体语感,了解文章的结构特征。因此,教师一定要具备极好的文学素养,熟悉外国文学史,应对教材所涉作家的写作风格有深入的了解。这样在讲解的时候才可以帮助学生从一个更深更广的角度解读文章,理解其中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情境中,这样可以更好地体验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主人公的情感,感悟到文章中更深哟蔚哪诤。举个例子,在学习《欧也妮・葛朗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欧也妮的父亲老葛朗台,从他身上感悟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本质,让学生将自己带入欧也妮这个身份中去体会主人公的无助和悲哀。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体会出资本主义的丑陋面貌,进一步肯定社会主义,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外国文学作品和中国文学作品进行对比,这样学生会有更强烈的体验。

三、加强兴趣引导

教师在学生外国文学作品学习中起到的是指导的作用,而不是强制学生去阅读,否则会让学生失去阅读体验的兴趣。适当地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喜爱,让学生自己积极地阅读。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进行恰当指点,在阅读的思路和方法方面加以指导,具体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则需要学生自己去揣摩,通过自我的阅读得出。例如,必修教材里面节选有莎士比亚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体会全文中两个人物的情感,从而激发他们对于阅读莎士比亚其他文学作品的兴趣,深入地了解这位英国作家,更好地理解这位作家的作品。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外国文学作品阅读,不止是教材上的文章,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更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让学生畅游在文学的海洋中,体会语言文字带来的愉悦,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去阅读,到学校图书馆借阅书籍,拓展自己的语文知识面和思维。学生也可以去市里的公共图书馆借阅或者在书店里购买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阅读,拓宽自己的文学知识,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在大量的阅读中不断积累知识,从而加深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积极性。教师还应让学生意识到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而不是停留在原地。学生应该对这种新的知识领域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提高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接触更多形式的外国文学作品,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

篇8

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和发展

在古希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身心平衡发展而健全的人。古罗马继续并发扬了古希腊的文明,在教育上着重于利用文化来陶冶一个健康的人的理念。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喜好原则”、“亲身经历”、“适应个性”和“社会竞争”等教学理念和方法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彼得拉克、维多里诺及荷兰的伊拉斯谟等教育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倡自由教育,倡导博雅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关心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

近代人文教育思想伴随着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而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理性的人。20世纪下半叶盛行于美国的“人本化教育”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主张教育应培养整体的、自我实现的和创造型的人。人本化教育家主张“课程人本化”,“强调学校应该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提出“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的学生中心理论。

在“人本化教育”逐渐走向极端并受到社会舆论质疑的时候,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了“科学人道主义”的概念摘要:“科学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是关心人及其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内容要通过科学对人和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做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实现[1]。

在历史的各个阶段人文主义思想带有显著的时代特征,但“以人为本”的核心没有变。目前,中国提倡素质教育,正是人本主义的体现。

二、人文主义语言教学法

1、人文主义和语言教学结合的基础——认知和情感的需求

语言教学和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不是偶然的。正如亨特所言,“人文主义跟英语教学的关系由来已久”[2]。16世纪闻名的英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阿卡姆就在语言教学中溶入了人文思想。他认为,教育中的人文主义就是用文学去铸成人的心智[3]。在阿卡姆看来,拉丁文学中的一些经典著作凝聚了人类思想精华,而且语言风格美丽典雅,是铸造儿童心灵的最好的材料。

当代科学探究更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科学依据。认知是情感发生的前提,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心理学界较为一致的肯定。实证探究表明,诸如记忆、思维等人类认知加工过程都受到各种情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约翰·舒曼,情感和认知是可区分但不可分割的[2]。神经生物学家安东尼·戴马西也断言摘要:“我们的情感生活是理智机器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所以,语言学习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极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有智力和情感需求的完整的人来对待,既要扩展学生语言知识,也要加强情商的培养。

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人际关系和个人情感因素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习得的影响,认为在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环境和气氛,学习者只有在放松和协调的状态下才能最有效地学习和把握语言知识。这从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语言活动中认知和情感紧密结合的必要性。

正是基于对认知结构的科学和心理的探究,现代语言学家积极推动人文思想和语言教学的结合,产生了不少人文主义教学流派。

2、人文主义语言教学流派

人文主义教学思想认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全身心的参和来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罗杰斯在1969年就于《学习的自由》一书中概括出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要素摘要:人类具有天然的学习潜能,但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发生在所学内容具有个人相关性和学习者主动参和之势[4]。

较明确的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出现在二十世纪60-70年代。6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论,开创了听说法。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熟悉到外语教学中学生本身因素起着很大功能,强调外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最典型的教学流派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罗的“沉默法”,美国的教育家库兰的“集体语言学习法”,保加利亚人罗扎诺夫的“暗示法”等。虽然他们所提倡的教学形式和课堂活动全然不同,但共同点是将学生看成既有聪明又有情感的完整个体,重视学生自我意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常被统称为“人文主义流派”。从80年代起,教育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学生能力,90年代则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在这一背景下,人文主义心理学、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便又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根据教授观点的差异,人文主义教学流派又可以分为浪漫人文主义和实用人文主义。

浪漫人文主义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学生发展自我。课堂教学应主要关注学生情感,经历和观点。学生要学的东西就在他们自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即是所有的教学活动的目标,无论是语法练习,考试和翻译,都是基于学生的经验。但当教学过于关注学生个人经验,学生接触到的语域和语体相当有限,所以这一教学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

斯戴威克是实用人文主义的代表。他认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态度,调整自己教学方法。教师应让学生发展和展示创新和合作能力,学会表现的自我和批判的自我的协调。在斯戴威克最近的著作中强调了教师对学生需要的关注。另一方面,斯戴威克还认为,过分强调人文方法会带来负面影响。在关注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决不能放弃自己的职责,即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技巧的把握。除了情感因素外,学生最重要的还应发展语言能力、记忆、动机和认知能力。

现代外语教学实践中,人文思想已经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除以上所述的人文流派外,许多教学流派也反映了人文思想,如认知教学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具体操作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从一定程度上暗合了斯戴威克的实用人文主义思想,是人文教育思想更理性化的表现。

三、人文主义语言教育对国内外语教学的启示

多年以来我过大学英语一直以大班为主,课堂教学多数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以考试为目标,尤其是全国性的

四、六级考试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风向标。这造成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标准过于理性化,教学过程重知识传授,轻学生需求,尤其是个体发展的需求。这和人文思想和素质教育的目标相距甚远。外语教学中提倡人文教学势在必行。

加强课堂教学的人文性有助于打破英语教学的瓶颈,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加强人文性,要注重摘要:

(1)正确理解人文教学法的含义。人性化不等于自由化。以学生为中心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的指导功能必不可少,课程目标不能取消。人性化和语言教学不是格格不入的。语言技能的培养是在个体主观意志的调动下积极地语言习得。

(2)明确外语教育的目的。教师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鼓励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在语言教学中融入人文观,指导学生意识到个体发展的需求,既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又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恰当组织课堂教学。教师要勇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变被动为主动。课堂形式要多样化,促使学生动手又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商和情商。要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得到表现自己、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摘要:

[1EdgarFaureetalLearningtoBe[CParis摘要:Unes

co,1972.26。

[2范琳,试论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摘要:58-62。

篇9

在接受正式教育之前,孩子们对于他们看到的自然世界已经构造出了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所以,孩子们对于自然界的解释和想法通常和成人是不一样的,甚至是错误的。在一些文献中,孩子们的这些不同的概念叫做“前概念”、“迷思概念”、“错误概念”等。有大量的文献事实表明,孩子们是带着大量的先前概念走入正规教育的课堂的,这些概念会影响到孩子们后来的进一步学习,而且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即便经过老师的讲授,这些概念仍然会存在。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儿童的概念发展进行了研究,其中,概念转变理论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儿童可通过对原有概念的转变和重建来获得正确的概念。在针对儿童概念转变的策略上,很多研究者做了探索。对于幼儿园的教师们,应该了解概念转变导向教学的用法以及它的重要性,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重在发掘学生的前概念,消除学生的错误概念。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关注幼儿前概念,努力引导其接近科学概念并在此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是可行且十分必要的。

2了解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关注幼儿的年龄差异

幼儿期是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末期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幼儿期儿童所掌握的概念,大量是实物概念。从幼儿期的发展趋势看,下定义的水平随年龄增长有所提高。不会说或不会解词的人数在四岁前所占的比例较大,4~5岁以后有所缩小,5岁以后显著降低,而达到初步概念的人数,则在5岁以后显著增加。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和获得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在教授科学概念方面,教师要了解幼儿科学概念发展的普遍情况,分析其概念发展的不同水平以及各水平的特点,重视幼儿的年龄和个体差异。教师应根据科学教育的总要求,制定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科学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同时,要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逐步加深和提高要求。此外,教师还应在科学教育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教学方法。

3重视幼儿课堂上科学活动的运用

幼儿掌握科学概念是一个十分复杂而漫长的建构过程,它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智慧的引导。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以主题的方式组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更符合年幼儿童的学习特点。幼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范围、幼儿的基本经验,选择、生成不同的科学探究活动的主题。幼儿教育要把幼儿探索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活动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程序中。科学活动的主题多以游戏方案的形式进行,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激起幼儿的活动热情。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针对幼儿年龄的特点,需要合理地安排科学教育内容,多渠道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精心地指导科学教育活动,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目的。

4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相结合

内隐学习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人类有两种学习方式: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外显学习是指人们有意识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对环境刺激作出恰当的反应。与外显学习相对,内隐学习是指人们自动地、无意识地获得某种规则,习得知识和技能。内隐学习是儿童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儿童没有刻意地去学习规则,也没有意识到学习材料里隐含的规则,却在无意识的过程中习得知识。有研究者比较了两种教学方法对幼儿获得科学概念和科学解决技能的影响,这两种教学方法分别是反应性教学(RT)和反应性与显性教学的结合(RT+EI)。实验结果发现,两种教学方法幼儿都能更好地学习科学概念,而且反应性教学和显性教学结合组的儿童学习了更多的科学概念和词汇。这些发现表明,当显性教学和反应性教学结合一起运用时,孩子们能更好地学习科学概念和科学问题解决技巧。也就是说,在教授新概念和词汇过程中,隐性和显性教学策略的结合比隐性教学策略更有效。

5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

篇10

建国后,我国的医学教育制度演变体现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

1.1949-1988

这个时期,国内绝大部分医学教育培养其实都是短学制形式,通常在3-5年之间,6年制医学本科院校也在,不过很少。5年制本科是这个阶段发展的主流。不过,3年制大中专医学院校比例也相当可观。

2.1988年至今

随着国家整体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国内形势变化,医学教育培养体制也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虽然5年制依然是主流,不过,临床医学的长学制开始进入发展行列之中,并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原来的教育部曾在国内相当一些有着较高医学教育水准的高校试行7年制临床医学本硕连读,而更有极少数教学水平更好的大学实行了8年制本硕博连读培育体系。截止目前,全国实行7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已超过50所(实际达到54所),而试行8年制医学教育培养的高校也达到12所之多。可见,我国的医学教育学制正在逐步向国际主流方向发展。这也符合当前国内的现实发展及国际医学培养教育需求。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随着国家整体发展水平提升以及国民对于卫生医疗的需求增加,3年以下学制的医学人才培养体制会日益走进历史。国内相应的学制将会向高端医学人才培养方向发展。

二、先进国家高等医学教育制度的参考与启示

5年以上的医学教育学制的好处在于,学生可以学到更多更扎实的理论。毕竟对于医学而言,属于高精尖科技领域,而且其所包含的学术内容众多,没有一定的时间积累,学生很难学到更多更实用的医学知识,这对于学生本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不利,对于国家整体医疗事业的发展而言也没有好处。纵观当今诸如美国、德国、英国等这些经济发达国家,它们对于医疗技术人员的培养教育极为重视,所以,他们的高等教育对于医疗人才的培养历史至为悠久,也正因此,这些国家的医疗水平才与其政治、经济保持了某种程度上的相适应。而且这些国家的国内医学教育培养在学制方面在全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美国目前国内有医学院校141所,该国高等医学教育必需在4年本科获取学士学位后才可以进行。且其医学学位只有博士一级。在这个国家,如果想成为一名执业医生,以下过程是必需的经历:文理学院(4年)+医学院(4年)+专科医师和住院医师培训(3-年),也就是说,最少必需要有11年,才能从事这个行业,最多则达到16年。其之所以实行如此严格的行业准入,意在强化技术能力及职业素养。因为,人的健康是根本,作为公众健康的守护神的一名医疗从业人员,不具备过硬的职业技术与职业素养,是很难完成行业要求及公众健康需求期待的。事实上,有些国家对于医生的准入门槛相当的高,比如法国,没有博士学历,根本不可能从事医生这个行业,而且,法国根本就不设医学学士或者医学硕士这些学位,目的很明确想当医生必需是博士。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