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亲情的名言范文

时间:2023-04-03 00:5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亲情的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有关亲情的名言

篇1

1、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隐藏着甜蜜的爱。——萧伯纳

2、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3、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4、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5、在批评父辈狭隘的时候,我们切不可忘记他们的深沉。

6、没有哪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但是,我们大家都有某种推测或某种信任。

7、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孟郊

8、在所有的青年人眼里,父亲是多么严厉的法官啊!

9、亲人帮亲人,无亲来帮愁煞人。——英国谚语

10、母亲的心灵是子女的课堂。——比彻

11、时间可以让人丢失一切,可是亲情是割舍不去的。即使有一天。

12、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3、父亲是大自然规定的银行家。

14、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15、没有几个父亲对子女是关心备至的,至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金钱更加关心。

16、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萦福克勒斯

17、没有母亲,何谓家庭 ——艾霍桑

1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9、长幼有序。——孟子

20、让自己的儿女们光宗耀祖是父亲们的主要缺点。

21、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22、儿女抱在身,方知父母恩。——老挝

23、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24、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25、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26、亲情名言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比沏HW

27、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28、父亲的名声有时无助于儿子,却反而会淹没他:他们彼此站得太近,阴影扼杀了成长。

29、家有万贯,不如出个硬汉。——钱大昕

30、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31、时间的流逝,许多往事已经淡化了。可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星星永远闪亮,那便是亲情。时间可以让人丢失一切,可是亲情是割舍不去的。即使有一天,亲人离去,但他们的爱却永远留在子女灵魂的最深处。

32、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33、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34、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35、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36、没有母亲,何谓家庭?——艾霍桑

37、骨肉之间,多一分浑厚,便多留一分亲情,是非上不必太明。——黄宗羲

38、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王豫

39、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40、爱情,亲情,友情,我都有了,马上就要迸发激情了。——金志文

41、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42、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王豫

43、家教宽中有严,家人一世安然。——吕得胜

44、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那里,怎能不甜 ——雨果

45、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46、在所有的青年人眼里,父亲是多么严厉的法官啊!

47、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4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49、温和的语言,是善良人家庭中决不可缺少的。——印度

50、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庄子

51、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倪瑞v

52、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威布朗

53、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54、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55、智慧之子使父亲快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56、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57、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58、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英国

59、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60、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6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

62、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63、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谚语

64、激情,友情,亲情我们之间无所不有,却唯独没有爱情。——张爱玲

65、家庭是一项社会发明,其任务是将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古德

66、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67、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伊拉克谚语

6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69、父亲和儿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爱的是儿子本人,儿子爱的则是对父亲的回忆。——欧洲

70、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华兹华斯

71、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72、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73、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谚语

74、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75、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木村久一

76、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华兹华斯

7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78、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79、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80、一个父亲能管好一百个儿子,而一百个儿子却难管一个父亲。——欧洲

81、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82、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83、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唐代诗人王建

84、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85、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那里,怎能不甜?——雨果

86、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谚语

87、回到父母身旁,看着儿时的照片,更觉得往事如昔,光阴似箭。但愿我们能多花时间陪陪最爱的亲人。——陈雨黎

88、每一代人总是反抗自己的父辈,却和祖父交上了朋友。

篇2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直奔“真情”

1.导入:同学们,人间自有真情在,本组课文的字里行间涌动着人间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人们对一代伟人的无限爱戴、崇敬及怀念;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比海还深比山还高的情谊;母爱的无私,亲情的可贵。关于美好情感的作品很多,我们一起互相把课外积累的展示给大家看。

2.交流、展示积累的有关情感的句子、名言、古诗等。(师生共同交流,出示课件)

3.揭题:今天,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感人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读完课题,你想到什么? 地震给你印象怎样,能用几个词说说吗?“中”又说明什么?

4.过渡:灾难还在继续,危险随时降临,这时父与子之间会发生什么呢?捧起书本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没读通顺没读过瘾,别停下来。

【设计意图】按主题组织编排课文是新教材的突出特点。教师的导语既揭示了本组课文的共同主题,又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有助于学生迅速入情、动情。读题让学生提问,这是对学生“阅读期待”的诱发,凸现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地位。

二、初读课文,浅层理解“了不起”

1.初读课文,用几句话概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一对父子。(答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学生发言后,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了不起)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强化对词语的积累,同时又寻找到阅读本文的突破口。

三、再读课文,深层理解“了不起”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多读几遍,和同桌说自己的体会,还可以在句子旁注上自己的体会。

2.集体汇报自己的体会。

(1)关于父亲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①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②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答案可以有差异,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用抒情性的语言进行小结)③“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作者不厌其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采用对比的方法读一读,让学生在对比中领悟,如果把这句话改为“他不停地挖着,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你认为好吗?)

师小结:多么坚忍不拔,绝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2)关于儿子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①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②38小时,漆黑的瓦砾堆底下七岁的阿曼达会遇到什么困难,他如何表现?师小结:亲情产生信赖;亲情使父子心连心;亲情使儿子坚信父亲总会跟他在一起,无论是在宁静温馨的家,还是在张牙舞爪的死神面前!③“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师小结:亲情使人勇敢、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

3.分角色朗读课文,从“他挖了8小时”至结尾。

4.送一句话给他们:“地震中的父与子了不起。”(全班同学看着板书齐说)

【设计意图】“读懂”既包括读懂句子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也包括读懂作者用来表达情感的语言形式。这个环节意在让学生领悟“父亲”与“儿子”的了不起,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和熏陶,同时让学生消化、吸纳课文的语言,掌握课文的语言表现形式。

篇3

1 坚持阅读,积淀习作语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言是习作的基石,读写分离只会导致学生语言贫乏。在活动习作教学中,笔者把读书活动始终当做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每接手一个班,首先想尽一切办法开展读书活动。笔者与学生共同拟定班级读书名言:“读书吧,别让时光虚度”;将读书名言和读书方法张贴上墙营造书香氛围,还建立班级图书角,每人拿出一本好书开展“交换阅读”活动,让经典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田,让世界文学名著开阔学生的视野;还以经典诵读和同步阅读多种方式来满足学生需求。

四六班学生杨蕊萍这样写道:交换阅读如同一座坚固而美丽的小桥,让我们汲取书的营养,让我们心灵更纯净,让我们语言更生动。每周都有好书,有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书,有精彩不断的历史故事书,也有感人肺腑的亲情故事书……它不仅是个故事长廊,也是一个可爱的知识天地。我爱交换阅读,有了它们好书的朝夕相伴,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呀!……

——《在交换阅读中成长》

我们还定期开展“班级读书会”,交流读书心得,推荐阅读书目;带领学生做读书卡积累,还开展荐书卡制作比赛,每人选定一本书制作荐书卡,撰写推荐语,设计插图,再将精美的荐书卡汇编成册,孩子们戏称“一册在手,名著全有”。我们坚持在活动中阅读积累,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学生的读后感言越来越有滋味了,习作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升,笔者也先后四次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教师”。

2 留心观察,奠定习作基础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每天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擦亮双眼,仔细观察。在养蚕、养蝌蚪、养水仙中去观察,发现成长的快乐;观察生物、化学实验,感受自然、科学现象的神奇;观察腊梅、爬山虎的生长过程感受生命的秘密……还要适时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善用观察工具,及时记录观察过程,培养仔细观察、持续观察的能力;还可以通过手工制作、绘画巩固观察成果,这些丰富的活动必将带给学生许多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为精彩的习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观察的机会随时存在,但有时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比如有一天,狂风来了扰乱了我们正常的上课秩序,笔者干脆停下来,让学生观察风来时教室外树木、人物及教室内风扇、门窗等物体的变化,然后用拟人化手法加以描写。欣赏到孩子们的精彩习作时,真感谢那阵突如其来的狂风:

风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校园的树林中穿梭。它把树上的咕黄的叶子吹落到地上,又卷起来让它像蝴蝶一样飘舞在空中。风还把它吹进教室里,好让同学们看看它的本领,同学们把树叶接住,像收到礼物一样欢呼起来。风还玩不够,老师用树枝把门锁上,可是,淘气的风把门撞开了,把灯和没有开的电扇使劲地摇动起来。做了坏事后,它赶紧从窗子逃出去,它跑得很快,把树叶都吹了起来。好像在告诉我们:“我在这儿呢,你们能捉住我吗?"……

——莫子娇《顽皮的风》

3 注重品行,增强习作体验

真实是习作的生命,情感是习作的灵魂。而作文应当先做人,随着年段的不同,笔者还会有针对性地围绕“习惯”、“诚信”、“理解”等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全方位地荡涤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多角度体验,也为学生的记忆宝库增添了无数亮丽的色彩。

如在听了感恩专家彭成老师的讲座《不要让爱我的人失望》之后,便及时开展有关“孝顺”的系列活动,让孩子进一步学会感恩,如讲孝顺故事,诵孝顺名言、读孝顺故事写感悟,打亲情电话,为长辈做孝顺的事,敞开心扉与长辈做交流,写有关孝顺的文章……还开展了“关爱在行动”系列活动:救助风雨后掉落在花丛中的小鸟;浇灌教学楼阳光棚下濒临绝境的花草,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参加西华师大少工部组织的“情系少年,爱心飞扬”红领巾手拉手活动,给潆溪镇希望小学的同学写书信,还为偏远的遂宁二龙山希望小学捐赠了131本课外书……丰富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行,也为学生积蓄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更为习作保驾护航扬起了一道明丽的风帆。

4 关注特点,开掘习作素材

针对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斗智斗勇的年龄特点,我们时常开展竞赛类活动。这里不仅有学生的团队合作,还有胜利后的喜悦,失败后的沮丧,体验是丰富生动的,情感是真切充沛的。我们利用班级活动时间,引导学生自主编排、主持 “诗歌朗诵会”及“才艺展示会”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的舞台;还举行“成长故事”、“遨游汉字王国”手抄报比赛让学生亲近祖国文化;与友谊中队进行手拉手开展“七彩童年”元旦联欢会……我们还经常走出课堂,开设小中型体育竞赛活动,如球类比赛、体操比赛、拔河比赛、踢毽跳绳比赛、扳手腕比赛、田径比赛……活动丰富了学生体验,为学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习作素材。

此外,游戏也是活动习作教学的有效载体。在游戏过程中,学生是快乐投入的,表达是自由流畅的。今年六一,我校各班自主设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游园活动,如:摸耳转圈圈、盲人贴鼻子、抢凳子、吹气球(羽毛)、当模特……,这些集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让同学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在周记里饶有兴趣地记下了许多精彩的镜头。

5 贴近教材,拓宽习作资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具体实践中去体验,这样的感受才最真切。我们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开展了各类集调查、访问、总结为一体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乡村,去呼吸纯净的空气,去玩赏美丽的风光,大大拓展了语文学习的渠道;还随教材增加体验类活动,比如学习完四年级下册“热爱生命”一单元,感受杏林子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盲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以后,笔者让学生回家体验残疾人的生活,他们在周记里写下了自己真切的感受:

早上我刚睡醒就叫妈妈用眼罩蒙上我的眼睛,开始了我的特别体验生活。我的眼前顿时一片漆黑,接过妈妈递来的T恤,磨蹭半天才找着两袖子,往头上一套我以为穿好了。“挺简单的嘛!”我心里正得意,就听见妈妈在一旁:“反了,反了!”,妈妈笑着说。我一摸脖子,啊,真把前后穿反了。我摸索着换过来,又几经周折穿好了裤子。鞋呢?我心里一惊,昨晚把鞋放哪了?我用双脚在床前划拉着,但没找着,只好趴在地板上用手在地上摸来摸去,好半天才把两只鞋找齐、穿好。唉!盲人的生活真的好艰难哪!

篇4

一、恰当的准备技巧

1、知识素养准备:

演讲者的知识积累、兴趣爱好、阅历修养与演讲的成功有着紧密的关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演讲者感到演讲的最大困难在于没有演讲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做有心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广泛地阅读、收集、积累材料,上下、古今、中外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都要学习,同时加强自我的思想、道德、情感等各方面的修养。这是一个长期、琐碎而复杂的工作。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多收集历史资料,对那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的有关情况要熟记,并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

②多收集现实资料,对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事件、人物的有关情况要了如指掌,进行思考;

③加强记忆,多记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古典诗词、经典文学、寓言故事、时文政评等等。

练习:请分别以“珍惜时间”、“奉献青春”、“珍爱生命”、“和平万岁”为主题,收集名人名言、故事、古今中外的人物、典型事例。

请收集有关亲情、爱情、友情的古今诗词各5首并背诵。

2、临场观察准备:

演讲者要尽快观察、熟悉演讲现场,及时收集捕捉现场的所见所闻,包括现场环境(时间、地点、场景布置)、听众、其他演讲者的演讲等,以确定自己的话题,增加演讲的即兴因素。

3、心理素质准备:

既然是有感而发,就要有稳定的情绪,有十足的信心,有必胜的信念,这样才能保证思路通畅,言之有物,情绪饱满,镇定从容。

二、快速思维的技巧

临场性决定了即兴演讲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快速思维能力。快速思维即快速组织内部语言,实际上就是一个快速创作、打腹稿的过程。其技巧主要表现为:三定、四思、五借。

三“定”:定话题、定观点、定框架

定话题——应选择你想说的、观众想听的、你能讲的、社会生活需要的话题;

定观点——应确立明确精练、正确深刻、为大家所能接受的、言之有理的观点;

定框架——两种模式:

开门见山式:也叫金字塔式。方法为:先亮出主题,然后对主题作较详细地论证和分析说明。

曲径通幽式:也称为卡耐基的“魔术公式”。方法为:先举例,再叙主旨要点,三说理由,进行论证分析。

四“思”:逆向思维、纵深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即一反传统看法,提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这是一种反弹琵琶式的思维模式,它鲜明地表现为对传统的批判精神,但要注意观点必须持之有据,能够自圆其说。

纵深思维:从一般人认为不值一谈的小事,或无须作进一步探讨的定论中,发现更深一层的被现象掩盖着的事物本质。即“透过现象看本质”。

发散思维:是从同一问题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答案,在处理问题中寻找多种多样的正确途径。多端、灵活、精细、新颖是它的特点。

综合思维训练:是前面三种思维的综合运用,事实上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一般情况都是将各种思维综合在一起使用的。

五借:借题发挥、借人发挥、借物发挥、借事发挥、借景发挥。“借”的东西很多,“五借”是泛指。它要求演讲者要善于观察现场,获取信息。

快速思维的线路图:观察——抓话题——定语点——扩展语点(组织语言)——语序的排列——表达。

练习:给出一些图片,仔细观察后做即兴演讲,认真体会快速思维的过程.

三、表达技巧(四种技能、五个注重)

四种表达技能:

1、散点连缀:在即兴演讲前紧张的选材构思时,人的头脑中会出现很多散乱的思维点,演讲时要捕捉住这些思维点,从这些点的关系中确定一个中心,并用它连缀这些点,与主题无关的全部舍去,当表达网络形成后,就可以开始讲话了。

2、模式构思:用我们前面所讲的两种模式作框架,使自己的表达有条理。

3、扩句成篇:即开门见山的构思方法。但也要将思维的路线理清,注意逻辑明晰。

例如:句子“当前的形势需要徐洪刚那样的英雄人物”扩展后可以是这样的:

当前的形势需要徐洪刚那样的英雄人物,需要大力提倡革命英雄主义。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有困难,有曲折,也有风险,没有超人的勇气是进行不下去的。同大自然的斗争也不会一帆风顺,在自然中有许多我们未知的东西,凶恶难料,有险阻、有困难,因而也就有流血、有牺牲。例如,外空探险,可能有去无回;海底探秘,可能葬身鱼腹;开山放炮、地下采煤、高空作业、科学实验、机械操作等,无不带有一定的危险,没有革命英雄主义,没有勇于献身的精神,是根本做不好的。更何况改革开放,难免会泥沙俱下,造成某些腐朽的东西有所抬头,国内外邪恶势力和敌对势力正在虎视眈眈伺机而动,这样就更需要我们像徐洪刚那样敢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随时准备为保卫改革开放的成果而英勇献身。所以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在向四化进军的征程中,不是不需要革命英雄主义,不是不需要徐洪刚那样的英雄人物,而是更加急需;不是没有表现的机会,而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篇5

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高我校学生文学修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拓宽语文学习天地。

二、成立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

组长:兰祥勇

副组长:周全 代勤杰 王玉兰 陈挚

成员:各语文教研组长、语文教师、音乐、美术教师

三、诵读内容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小学篇)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

四、实施过程

(一)营造氛围

利用黑板报等大力宣传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每周黑板上写诗文、警句或名言。

每日一诵(3~5分钟)形成常规。

(二)用好“课程”。

1、语文阅读课。

本学期各年级阅读课利用几分钟作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时间,各班每周以经典诵读课为载体,做好诵读工作。

2、校本、地方等活动课。

各年级各班级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校本、地方课、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三)注意学科整合。

1、音乐学科与诗文诵读的整合。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寻找或自编教学内容,将诗文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研究课:音乐中的古诗词。

2、美术学科与诗文诵读的结合。给经典诗文配画,应成为美术教学中探索学科整合的一条途径。研究课:诗配画。

3、其他学科,如品德、科学等亦可探索与诗文诵读的相关整合。

检查方式: 看课 备课教案 要求备课中有所体现

每位教师要围绕学校和区教委的计划安排制定个人的实施计划。不用复杂,简单写出你准备怎样做?有操作性即可。

(四)活动开展

1、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方法

(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师带生,生带生。

(2)形式多样的读念: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3)每日在校读10分钟。在学校由老师(以语文老师为主,不限于语文老师)利用经典诵读课、课间背诵。也可以在每节课前由班干部带领读。

(4)中高年级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篇6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写作情境

语文新大纲指出:“应当发挥学生的潜力,创造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信息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融于一体,以其图像直观,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优势,调动学生的感官、激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很快进入写作心理状态。

1.制作精美课件,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

在指导学生写“雨”的作文时,我先用电脑课件创设情境,给学生呈现春雨绵绵、夏雨滂沱、秋雨萧瑟、冬雪飘逸等不同景象,展示雨中的山村、城市、动物、植物,各种人事活动的场景;然后展示课件中师生共同收集的有关描写雨的诗词佳句,让学生诵读赏析。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观看着唯美的图画,品赏着经典的诗句,学生的创作激情很快被调动起来。在学生的笔下,我看到了雨中美丽的风景,听到了雨的诉说,感受到了雨中细腻的情思……信息技术的介入,使作文教学活起来、动起来,使学生真正有物可写,达到“我要写”的写作心理状态。

2.利用网络提供的“新鲜”素材,营造写作氛围

父爱是含蓄深沉、不易理解的,往往被我们忽略。去年春晚晚会上,王铮亮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最催人泪下的歌。筷子兄弟的《父亲》,引发我们思考现实生活中父亲对我们独特的爱。在作文课上,我播放MTV、视频图画,激发学生对父爱的理解,对亲情的体会。于是,学生泛舟记忆的长河,追寻成长岁月里的那些感动的瞬间,将至爱至善的亲情展现了出来。在他们的笔下,我看到了骑在父亲肩头上放风筝的快乐、拐弯处含蓄的父爱、手术前父亲深情地拥抱等真挚而细腻的抒写。

二、巧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作文前必须对生活进行全面而仔细的观察,从而积累写作素材。而现实生活中,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在信息技术下,我们教研组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制作网页(http://prodac03655.isitestar.cn/),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教学。网页共设置了六个板块:美文鉴赏、教苑天地、学生风采、互动论坛、写作点津、素材图库。

2.建立班级QQ群,让学生上传文章,关注群动态,参与各项活动。

3.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博客,粘贴自己读到的精华作品。

4.学会写博客,每周抽时间欣赏同学的博文,并认真的回复。

5.将积累的素材按类收藏:名言警句、生动事例、文学人物、精美语段、写法点拨、哲理反思等。

三、巧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互动评价

叶圣陶当年对传统作文评改感叹道:“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在信息技术下,如何改变传统作文评价中诸多弊端,实现师生的互动?

首先,我改变以往细读精批的批改方法,采用浏览式大体了解全班习作情况。从是否切题、语句流畅程度、感情渗透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我在初步阅读学生文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写作情况及本次作文要求,制定出评改标准和具体方案。再次,选取习作中的典型案例,借助投影仪展示,根据评改标准和方法,师生参与互动评价。最后,四人一组共同完成小组成员习作的评改任务。每组选出优秀评改,电脑展示,师生共同欣赏点拨。

对于在电脑上的写作,我要求学生写完后将其设为共享文件,每个人随时都可以阅读,都可以跟帖评论。这既可以使每个学生参与互动评价,也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巧用信息技术,改过去老师埋头苦批为师生共同批改,这样,批改作文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四、巧用信息技术,传递网络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咬文嚼字》总编辑、著名语言文字学者郝铭鉴指出:“‘正能量’指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动力及情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正能量,鼓励学生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努力克服消极情绪,保持健康心理,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

每年九月份的《开学第一课》,其主题总是引人注目,从关注“安全”讲述“中国梦”,到注解“幸福”聚焦“身边之美”。围绕这些立意深刻的主题上好第一课,是我每年作文课的必修内容。通过观看影片,学生树立了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欣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道德楷模”颁奖词。聆听模范们的感人事迹,感悟他们用自己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执着信念、无悔付出,为我们书写出中华民族美德的壮丽画卷。通过观看,学生被深深的感动了,进而反思了自己的言行,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篇7

【关键词】书;课外阅读;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我想用金子美铃的诗句开始: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我愿做一名点灯人,带领着孩子通过阅读走向明亮那方!在人的一生中,会养成许许多多的习惯,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坏习惯让你一生追悔莫及,好习惯让你一生受用不尽。我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读书。其实我更希望我的学生也都能和我一样:喜欢读书。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一本好书,就是一位良师,就是一位益友。一本好书,那里有温馨的宁静,那里有激情的舞动。大量广泛的课外阅读,会让孩子体会到写作的轻松,学习的愉悦;会让孩子感受到童年的快乐,人生的幸福。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自动自发”地进行阅读,但这是需要引导的,需要老师与家长的引导。所以我也喜欢选择一些书或文章读给学生听。因为通过听故事可以从书中的人物、发生的故事去发现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有时有的孩子比较喜欢先聆听,再试着自己阅读一次,这样我们不就将孩子引进阅读之门了吗?

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表明,有阅读习惯的中国人只占总人数的5%,中国人的阅读率依然面临持续走低的趋势。

中国人读书量的减少和部分人常年不读书,着实令人忧虑。正如评论所言,一个不读书的社会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是病态的社会;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创造力贫乏的民族、一个创造力贫乏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让全民人人有书读,家家有书香,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致力于读书氛围的营造;以色列把读书放在首位; 冰岛以阅读消磨时光;法国年人均读书11本;日本六成人读书成风等等。这些事例无不显示,和世界上公认的最喜欢阅读的国家相比,国人在读书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阅读是成长的基石,读书是创造的基础,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是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和各民族思想素质的大事。书籍给读书人打开了每一扇门,阅读是精彩人生的开始。请捧起你心爱的书,享受阅读的快乐。你的生活中是否还有读书的位置?有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读书?哪些书影响了你多日的成长?这些是每个现代人需要面对的问题,阅读习惯和阅读氛围的养成,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小处培养。读什么?怎么读?读多少?你拥有自主选择权,只凭你自己的时间、需要、眼光和意念,但一定要记着要读书、开卷有益,多读书、好读书是不会错的。

习惯不是做了一次、两次就可以形成,它需要持之以恒,永不丢弃。对成年人如此,对孩子们更需如此。人们常说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来进行自己的喜好活动,我真的希望我的学生能利用课余学后的时间来进行阅读。

一年级第一学期,我每天早晨利用晨读的时间领着孩子一起诵读《日有所诵》上的儿歌、童谣、古诗等,还挑选绘本《鼹鼠姐妹奇遇记》读给孩子们听。听到开心处他们都会毫无顾忌地笑起来,看到他们那如花的笑脸,我的心也温暖起来。有一天我忘了同他们一起进行诵读,到那时间了立即有孩子提醒我:老师,现在您该与我们一起读儿歌了;有一次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想挤掉读故事给他们听的时间,有个孩子向我提出:您该讲故事了!孩子是率真的,但他们的率真丝毫没有让我不安,而是非常欣慰:因为他们已经爱上了听故事,爱上了诵读,也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听读、诵读的习惯,等他们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肯定也会爱上阅读!

篇8

新《课标》与教材对古诗文名句的相关要求是:记诵默写所学课文中的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篇或段;记诵教材附录中的古诗词名句。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考点有:古诗词中优美句子的默写运用,文言中优美的句子、重点句子,与课文有关的古代名言警句的默写和运用,通常是格言、警句、俗语、哲理语、中心句等。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题型有:

1.识记型。采用填写上句或下句的方式,多考查古诗文中名句的背诵。

2.理解型。采用提示名篇、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查对整篇诗文的背诵,又考查对记诵内容的理解。

3.开放型。只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任意默写,答案不唯一。

4.运用型。根据情景内容填写古诗文名句,既考查记诵积累,又考查对于学过的古诗文的灵活运用。

复习时,要重视积累,强化课内篇目特别是古诗文名句的记诵,重视课外制作卡片等。平时对要求默写的字、词、句正确规范地书写,抓住蕴意深刻,富含哲理,警策励志方面的名言警句,对其归类集合,强化记忆。

【能力训练】

一、识记型默写

(一)请你根据上下句默写出相应的诗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2. 问渠那得清如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知汝远来应有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5. 山河破碎风飘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惶恐滩头说惶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

12. 相见时难别亦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光云影共徘徊。

14. 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二)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光向日金鳞开。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芳草萋萋鹦鹉洲。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

6. 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河表里潼关路。

10.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牧人驱犊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帆天际看。好峰随处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行到水穷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因思杜陵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型默写

(一)理解诗文手法,进行正确默写。

1. 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 《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使至塞上》中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十年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赤壁》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以比喻写愁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的悲凉孤寂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比较默写

1. 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在《别董大》中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从这句中脱胎而来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阐述这一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诗圣杜甫“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的两句诗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5.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句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请写出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具有相同哲理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天净沙・秋思》中与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红楼梦》中有句诗: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中与之文意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夜雨寄北》中诗人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对未来相逢的设想,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除表达与亲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能宕开一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词句来表达他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12.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道出了类似的生死观。

1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根据诗文内容默写

1. 《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归园田居》中画龙点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表达豪迈乐观之情,引用《秋词》中的诗句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诗人前路艰难,归期无期的处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观书有感》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有“以新代旧”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题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诗人的民族气节和生死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之“大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雁门太守行》中表明战士以死报效君主的坚定决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李白的《行路难》中表现作者执着的抱负与坚定信念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中伤花惜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运用型默写

1. 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像《〈论语〉十则》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2. 建设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由此,我们想到《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诗经・关雎》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被我们常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教师节到了,你送给老师的最好的对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李商隐《无题》句)

5. “扑朔迷离”常用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这个成语的源头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来题景,它是由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衍化而来。

7. 有的干部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8.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表现出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这可以用王安石《登飞来峰》 中的诗句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读完莫泊桑的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不由得使人想起《陋室铭》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这么多大腕级作家朋友的福楼拜,真是让人羡慕啊!

四、开放型默写(除5外,都需注明作者和标题)

1.请写出二句古代诗词中写“山”的诗句(必须带山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的诗人很喜欢写柳,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再写出两句写柳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在诗人笔下多姿多彩,请再写出不同的三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古诗词中有关亲情的名句灿若繁星,请你写出两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如画的残阳,常映入古诗文中。试写出两句,供大家欣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诗的世界也姹紫嫣红。请写出三个涉及颜色描写的古诗句(要求:出处应各不相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9. 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两句与“雪”有关的完整的诗句。再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了边塞的悲凉,相应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古诗词中有很多关心民生疾苦的句子,请写出一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9

一、追求和谐互动的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出现,更要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活动中展开。因此教师要克服“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变严肃为活泼,学生才能更好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创设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主宰课堂,轻松学习,体验快乐,培养能力。例如,在初二政治课中,公民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是两个主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开辩论的方式,设置了“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哪个更重要”的辩论题,把学生分成两组,正方观点是“享受权利更重要”,反方观点是“履行义务更重要”。学生为了准备辩论比赛,事先搜集整理,做好充分准备,许多学生能提出独到的见解。

(二)激发起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现行新教材内容注重体现培养学生兴趣,在课本内容中插入漫画、名言、图片、资料卡等,都是为了增强品德课内容的趣味性。图文并茂既使课文内容贴近现实,又使课文内容易学、易懂、易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让思想品德课教学活起来。在课堂上,我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政治,达到学习的自主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讲《孝敬父母》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节活动课,让学生以朗诵、小品、歌曲等形式来描述母爱。我先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从以下几个方面搜集资料在班上交流:(1)描写母亲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朗诵以父母不惜自己的生命换得子女生命的故事为主,强化“爱”的情感体验。(2)寻找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新闻媒体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3)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4)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歌曲等,如《妈妈的吻》。(5)用小品的形式展现自己与母亲的亲情或冲突。结果学生表现得非常出色,他们体会到父母伟大无私的爱,学会对父母的感激。从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感受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提倡合作探究。

(三)开展小组互助合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在合作中提升自我,在合作中完成学业。在课堂教学中,我把一半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合作学习,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讲九年级《关注经济发展》时,我先学生仔细看书,吃透教材,再让学生查找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调查,各组学生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立主题,并经行讨论交流,最终写成调查报告。期间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二、激活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教学内容“活”

教师除熟透课本知识外,还应参阅大量课外相关资料,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教学中,既要讲书本知识,又要联系实际;既要讲过去,又要说现在和将来;既要谈国内时事,又要述国外形势,增强课堂教学的容量。如在讲授七年级下册《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课时,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书本上有什么讲什么,平铺直叙地上完整课,学生都没什么印象,感觉课本内容离他们很遥远。我改成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去社会采访,参与社会实践,然后分小组归纳总结,再在课堂上讨论总结。如此一来,课堂就生动形象起来,知识也变得活泼可爱起来,学生也兴致高昂起来。

(二)课堂教学要“活”

课堂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教师要学会精讲,学生可以理解的不要多讲,学生能自己理解的就要让学生自己思考,不能越俎代庖,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学会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例如讲《相亲相爱一家人》时,由于学生熟悉家庭成员,我没有过多地阐述,只让学生在家里和父母沟通,这样增进了学生和父母之间的亲情,克服了学生的一些逆反心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学生表现要“活”

要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采用奖励、表扬、小组竞争的方式,让学生的思想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注意力一直在课堂上。这个“活”不仅指脑活,还有手活、嘴活,听说读写并用。例如,找一些政治知识“绕口令”“演讲”等能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题目,让学生在兴趣中训练了自己的口才,为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篇10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渗透 生命教育

开学第一天,六班的一位女同学哭哭啼啼地来办公室向班主任杨老师请假,说她继父的儿子也就是她的哥哥今天上午在家里喝药自杀了。这一消息让办公室所有的老师震惊,因为他这位哥哥就是杨老师上一级教的学生,初中毕业后直升到本校高中部上高中,上期期末才听说辍学了。无独有偶,去年咱们成都某校一位女生因感情问题跳楼自杀了。这又让我想到近几年,见诸报端的校园自杀和伤人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学生生命的最主要的杀手。为什么年轻的生命如此脆弱?为什么学生视生命如同草芥?从生命意识的角度看,这是生命意识淡薄的表现,他们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极易轻易处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他们或把它作为逃避挫折的应对方式,或把它作为报复别人的手段、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所以,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生命价值则是生命教育的一大重要版块。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其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充分地认识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地位,最大限度地挖掘生命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语文教育充满着生命的因素,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个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记录着生命的跃动,也极富弹性和张力。语文教育总是强烈地跳动着生命的脉搏,体现着对生命的感受、情怀和创造力,显示着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这就使得语文教育具备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1 教师应对教材具有敏感性,让学生通过感悟来体味生命价值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地理和人文渊源。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不仅可以活化语文教育,使语文更具有生命意义,而且可以通过感悟让学生来体味人自身的生命价值。所以,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随时捕捉时机,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灵。

1.1 感悟亲情――认识生命的不易。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受着几代长辈的宠爱,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是何等的幸福。可是过多的呵护使他们习惯了来自亲人的爱,觉得亲人为自己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很少想到为亲人付出自己的爱,更不会想到用自己的爱回报亲人,于是逐渐丧失一颗敏锐感受生活,感悟亲情的心。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描写亲情的,这些课文都可以用来引导孩子感悟亲情。

如,莫怀戚的散文《散步》以小见大,表现了一家人的尊老爱幼之情,短短八百字,却是一曲温馨隽永的亲情之歌、伦理之歌、生命之歌;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都讴歌了永恒的母爱这一主题;台湾作家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以作者的童年生活为原型,这篇文章重点描述了父亲的形象,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对父亲的爱,伴随着这种爱,英子在爱与离别中成长;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的《母亲》写自己的童年,写自己的母亲,饱含深情,而行文又极其自然、质朴,很好地表现了母亲那无比真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这样的课文都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生命的诞生、成长是多么的不易,从而,让学生学会感谢周围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他们的亲人,爱惜自己的生命、呵护所有的生命,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1.2 感悟友情――体会生命的快乐。一个人的一生必然会有一些朋友。真正的朋友不仅可以同甘共苦,而且可以帮助自己解决许多人生当中的困难和麻烦。而一个人的成功或多或少地与这样的朋友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可是现在常常听到一些家长在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的确很多孩子都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同学之间常常为一点点小事弄得面红耳赤,甚至出手伤人。所以,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体会友情带来的快乐也很有必要。

如,张之路《羚羊木雕》就赞美了小朋友之间真诚无私的友情;《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童话中,影子对盲孩子的友情和帮助让盲孩子获得了光明,也让自己获得了新生。这些文章很优美很感人,通过朗读与感悟学生都体会到了人生在世要学会关爱他人。

1.3 感悟自然――体会生命的伟大。不仅人是有感情的,自然界中的生命都是有感情的,生命是伟大的,是不容忽视的。如,《斑羚飞渡》讲了一群羚羊在狩猎队的追击下,老羚羊用死亡架起生命之桥,年轻羚羊秩序井然地飞跃悬崖以求生存。羚羊在拿着猎枪的人们面前无疑是弱者,但是他们在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让人自叹不如,看到这样的一幕谁还下得了手去伤害他们呢?学习后,学生无不为老羚羊的壮举感动,他们深深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尊严。小思的《蝉》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不管生命是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席慕蓉的《贝壳》则告诉学生应该加倍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创造生命奇迹,让我们的生命像贝壳一样精彩。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教材要有敏感性,要引导学生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在语文课上,我们应有意识地去唤醒学生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友善相处的生命意识,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提升学生生命的品质,让学生捍卫生命的尊严,实现生命的价值。同时,语文教育自身也要珍惜、尊重学生的生命,对学生的生命要有一种敬畏之心,并遵循其生命成长的规律。

2 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在语文课上,除了阅读文本,我也经常通过表演课本剧、分角色朗读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在实际体验的背景下,更能理解别人的需要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尊重别人。

在引导学生学习《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自读课文时,我提前布置了一次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家当一回盲人、聋哑人、残疾人,再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与大家交流。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残疾人生活的艰辛,都站在残疾人的角度谈感受。我进而引导学生明白,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我继而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对残疾人能积极面对生活的精神表示敬佩,同时也为自己是个正常人而高兴,那就应更该珍爱生命,好好的过好每一天,对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具有强烈生命意识的课外读物和有关生命知识的科普作品,或影视作品,并让学生背诵生命的名言,使学生懂得人的重要,生命的可贵。在课外,我让学生读贝多芬,读张海迪,读海伦・凯勒,读他们身体残疾仍续写生命的勇气,读他们身处逆境生命之花仍绚烂绽放的奇迹,读他们身上喷发的浓浓的对生命无比珍惜无比眷恋的情愫,让学生在这些人身上充分感受到对生命的珍爱。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亲人的追悼会,伤心至极的亲人,悲痛的场面往往能使学生贵生恶死。生日那天让学生听母亲讲述十月怀胎的艰辛,感受到自己的“来之不易”,从而珍惜生命。

3 以作文为载体让学生书写对生命的感悟

新语文课标对学生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由,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文是个性的张扬,更是生命的律动。面对习作,教师要多一些宽容,不要横挑鼻子竖挑眼;要多一些尊重,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评价;要多一些自由,不要用条条款款去约束。学生有了心理的安全和心灵的自由,才能尽情地叙述自我经历,描绘自我内心,抒发自我情感,畅想自我未来。

在教学中,注重在作文指导的同时开展和谐共振、润物无声式的生命教育,通过引入生命问题题材,促使学生接触生命问题,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在所练“文”中展现不断提升的富有可贵生命精神的“人”,让“人”融入“文”,“文”又高扬着“人”,从而写出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总之,语文学科中蕴含生命教育的内容广泛、方式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灵活处理教材,善于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渗透,让学生更多的感受生命是美好的,思想是美丽的,语言文字是美妙的,很多感情是有价值的,让语文课更多地和学生的内心情感、人生发展相关联,让真善美与课堂同在,让每一个生命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