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08:53: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文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文学论文

篇1

1.充分认识文学教育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意义。现在大学教育强调培养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必须具有的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和抱负等素质”都可以通过文学教育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层面培养和提高。“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解读经典文学作品,是与伟大心灵的对话,这种交流和对话会感染到后世的对话者,影响对话者的价值观,净化对话者的心灵。同时对文学作品的学习还可以提高人的艺术感受力、激发想象力、增强创造力。在文学作品所呈现的是用语言描绘和建构的世界,读者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才能了解这个世界。因此,对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是刺激和锻炼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的过程。想象力和感受力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艺术的修养不仅加深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这种宏观形象思维其实就是一种创新能力。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文学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自上而下地转变重科学轻人文的观念。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这种观念影响到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也影响到在校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当今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学校和学生都更多地表现出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倾向,重理工轻人文、重实用轻修养,很难在高校中形教育应有的氛围。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教育依靠一些政策的支持,虽在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却未能真正引起关注,很多时候成了点缀性的课程。要想真正发挥它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需要高校体制内自上而下地提高对文学教育的重视,学校提供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如从课时保障、师资配备等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为文学教育提供优厚的环境。在教师层面上,也要转变观念。把承担文学教育课程看作是重要的工作,努力探索适合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学生层面上,要增强学生学习文学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思想和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文学教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一部分进入了人才培养计划,并加以实施。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就文学课程体系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它功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除大学语文外,各高校开设的文学课程,一般都采用相关教师申报什么课程就开设什么课程,这样看起来开设的课程不少,但实际上是杂乱无序的,缺乏体系性和科学性。从教师角度而言,某一学期开不开设自己承担的文学教育课程视自己完成教学工作量的情况而定,因此,有些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在某一学期却不能真正开出,影响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从学生角度而言,一般学校规定选修的固定学分,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规定文学类选修是6学分,即选修两门文学类课程即可。这样学生对文学课程的选择也是十分有限的,同样造成了课程体系的不完整。由于上述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文学教育课程不少,但对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人文精神、综合素质却不能产生应有的作用,所以,要对文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在考虑课程体系优化问题时,首先要解决缺乏统一性的问题,要求凡承担文学教育课程的教师,必须保证每学期都会开设课程以供学生选修。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科学性和需要性的原则,对文学教育类课程进行以下三类课程的优化设计。

1.知识类课程。此类课程以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培养综合素质为目的。开设中国文学概论、西方文学概论,辅助开设中西文化比较类课程。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在中西文学文化的对比中,更好地思考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品格,优长与缺陷,更好地确立自己的文化人格。

2.鉴赏类课程。此类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感知和体验文学作品,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审美感受能力,培养人文精神。可开设古代诗词欣赏、古代散文欣赏、现代小说欣赏、现代诗歌欣赏、世界名著导读等课程。这些经典作品是美的存在、是人文精神蕴含丰沛之所在。学生通过阅读、欣赏、感知、体验可以获得美的熏陶、情感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3.能力训练类课程。此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为目标。可以开设写作课程。在课程中学生可以进行文学写作、新闻写作和论文写作的训练。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大学生表达能力整体不高,特别是理工专业的学生。写作训练可以强化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写作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按照上述三类设计具体课程,使高校文学教育课程具有比较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各院系在课时性质、学时学分等方面进行优化,文学教育类课程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优化文学教育课程教学方法,适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不是单向传播体验的过程,而是一种双向传播交流活动。针对非语言文学类专业开设的文学教育课程,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向众多学生传授大量文学知识,往往采用简单省时的讲授法,成为“填鸭式”教育。这导致师生间缺乏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兴趣下降,也未能达到文学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优化教学方法。除讲授法外,笔者认为,要在文学教育的课堂上广泛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并适当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1.启发式教学法: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大意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这虽是古老的教学方法,但对目前的文学教育教学而言,它可以改变“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如在讲授先秦散文时,经常选的篇章是来自《左传》的“段于鄢”,其中分析郑庄公人物形象是重点。梳理完课文后,教师可抛出一个启发性的问题:母亲姜氏想让共叔段代替庄公为国君,你觉得两兄弟谁更适合做国君?同学们陷入思考,一会儿,开始踊跃发言,大家共同认为共叔段无才无德不适合做国君。对庄公的认识发生了分歧,有的同学说庄公赶走弟弟、幽禁母亲,不仁不孝,不适合做国君。有的同学说庄公行事老到、善于谋划,具有政治家的素质和风范,适合做国君。针对分歧,教师讲述了春秋的诸侯争霸的时代环境,引导大家分析在这样的时代作为一国之主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才能。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变得饶有兴味,更好地体会了庄公这个形象。

2.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方法。它的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抽象的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同时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课程为体验式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自己是文本发言人的观念,引导学生做文本对话的主角,用自己的心和情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作者的生命。由此,学生由生活的世界进入到文本的世界,在文本的世界中体验、移情、反思,与文本的世界共鸣,撞击出思想和情感的火花。在讲授婉约词人李清照时,教师一边讲她的人生经历,一边引入她各个时期的诗作。引导学生从“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清竹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体会她少女时代天真烂漫的情怀;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体会她的相思愁怨;从“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体会她的雄健豪气。由此,学生了解了一个多侧面的李清照。在此基础上,学生在深入解读李清照晚年作品《声声慢》时,学生一方面体会到了晚风、暮秋、黑夜、细雨,凄凉的氛围和心境,另一方面,体会到作者不屈的灵魂在做一次又一次的抵抗,这里有生命的悲哀,更有生命的不屈。没有体验的情感是肤浅的,只有调动学生的情绪去体验、去玩味,才能获得更多的心灵的启迪。

篇2

目前,全疆本科高等院校共13所,专科院校16所(数据来源于高校之窗网和维基百科网)。本次调研选择了本科院校共13所,专科院校1所,其中11所在乌鲁木齐、周边城市及伊犁,2所在南疆地区。新疆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均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在疆内都享有很高声誉,它们都是疆内综合性大学或某一专业领域中的顶尖高校,学生的素质处于新疆整个大学生群体的高层次,伊犁师范学院作为除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以远的北疆地区的代表院校,喀什师范学院和塔里木大学作为南疆地区的两所本科院校均在此次调查之中。这些院校涵盖了文史、政法、经济、管理、艺术、医药、工学、农学等学科门类,应该是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访谈法、问卷法、文献法等方法。

三、调查结果及问题分析

本次调查内容从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建设入手,涉及教研室建设、课程性质、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材建设和民族学生(指民考民学生,以下同)大学语文教学等多个问题。

(一)教研室建设

仅有3所院校有独立的大学语文教研室,占被调查院校总数的23.1%。没有独立教研室的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均从人文学院或基础部等相关教研室教师抽调,平时他们各属别的教研室,有教研活动时再集中在一起,这势必使教学人员分散,不便管理,教师自身责任感减弱,教学内容盲目,教研活动缺乏了良好的环境和有效的平台,教学呈松散性、随意性,老师之间的交流受到制约。

(二)课程性质

除了1所院校外,其余院校均已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学时从24至72不等,有的院校定为必修,有的定为选修。总体来看,将大学语文定为必修还是选修有两种情况,一是依专业而定,如新疆医科大学两个专业为必修,其余专业学生自主选修。塔里木大学7个专业的汉族本科班必修,伊犁师范学院两个专业的大学语文是必修,新疆艺术学院也是如此。二是依学生族别而定,如新疆师范大学的民考民学生和双语班学生均开设大学语文,而且是必修课,其余学生分专业班级开设,作为指定选修(或称限定选修)。新疆农业大学汉语专业学生大四时开设,是指定选修。课程性质一般分为两大类: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又以可分为指定选修(也叫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必修和指定选修无太大差别,指定选修和任意选修差别较大。由于课程性质不同,必修课受学校重视,教学要接受校级或院级的各类检查,教研室的要求多而严,因而,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教学内容时都比较谨慎、周密和细致。从调研的13所院校看,只有5所院校的大学语文为必修课,占调查院校总数的38.5%,2所院校部分专业是必修课,占15.4%,其它院校则设为选修课或阅读、写作和作品欣赏等相关课程,占38.5%。从这些数据可知,新疆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一。虽说教师应该对所授课程一视同仁、不分“贵贱”,但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造成教师厚此薄彼。

(三)教学方法

几乎均以讲授为主,占92.3%。纵观全国院校,限于多种原因在教学方法上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从众多相关的大学语文教改论文中可知,很多在一线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多年的教师都尝试过教学方法改革,比如课堂讨论,讲读并重,师生互动等,但不是推行不下去,就是效果差,学生动不起来,浪费课时,又延误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新疆高校也不例外。所以改变教学方法不是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做到的,与学生群体、学生人数、教学文本、学生语文基础、感兴趣度不无相关。

(四)考核模式

必修课多以闭卷为多,占46.2%,有教研室统一命题的,有任课老师自主命题的,考核内容比较全面,题型、题量、分值都有一定要求。选修课多是开卷或写课程论文,占53.8%。各校的选修课管理办法中都有对考核方式的规定,比如,“选修课程的考核一般采用随堂考核,可选择开卷、闭卷或其它考试方式”“考试课程应采用试卷(闭卷)考核,考查课程由主讲教师根据课程要求自主决定考查形式”“公选课可以采取闭卷笔试、开卷笔试、网上在线考试、口试、小组汇报、分组讨论、作业、论文、读书报告、设计、操作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考核并确定学生的成绩”。由此推之,选修课考核模式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无论哪种考核形式都有局限性,偏终结轻过程是普遍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不被重视,一考或一写定乾坤。即使上面第三所院校的公选课考核形式多样化,但实际中很难操作。这样的考核对爱学与不爱学的学生都是一种挫伤,喜欢学的学生无法通过课堂表现、讨论或作业等形式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讲授;不喜欢学的学生乐得教师的疏于管理和一言堂,更便于他们各行其事。大学语文不仅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助长了一部分学生的“休闲”意识,大学语文课堂成了歇息地和自习室。

(五)教材建设

基本上选用国家规划教材,集中在陈洪的《大学语文》、温儒敏的《高等语文》、徐中玉的《大学语文》等教材。新疆医科大学多年前曾组织编写适合医学院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但没有通过学校的审核。伊犁师范学院也在计划“编写具有新疆特色的、适合伊犁师范学院学生实际情况的大学语文教材”。新疆农业大学针对汉语言专业的学生自编《汉语文选》,校内使用。如果是选修课,一般不强行要求学生购书,教师向学生提供教学主教材和参考书。不论是学校对教材使用版本的选择权,还是学生(选修课)是否购买教材的决定权都呈现出很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现行大学语文教材不下千种,优秀教材受到关注的也很多,这反倒令院校在教材选择时无所适从。这一现状表明新疆高校自主研发适合新疆高校学生的教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教材建设工作也应该放到课程建设的重要位置了。

(六)教学研究

新疆医科大学大学语文教研室多年来一直在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尝试,但成效甚微。伊犁师范学院2012年前进行过教学改革,还有老师参与了新世纪地方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受调研学校的课程建设经费均为零,无精品课程,无教学成果奖,更谈不上教学名师。不难想见,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正面临怎样的尴尬处境。各高校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教师身兼多课,有的甚至身跨两三个教研室,这种多重身份令教师难以在科研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大学语文课成了无味的“佐料”。全疆没有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机构和师资培训机构,教师难以在学术层面接受更多的研修,整体处于各自为阵,闭关独修的局面。

(七)民族学生的大学语文教学

有3所院校民汉合班上大学语文课,即民考民学生预科结业后,与汉族学生一样选修大学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都相同。本文所说的民汉合班中的民族学生特指民考民学生。民考民是我国高考中的一项针对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学生高考时使用本民族语言试卷,报考时也必须报考民考民的相关学校和专业。民考民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一年预科汉语学习,成绩合格才有可能进入专业课学习。专业课除本民族语言文学类专业、维吾尔医学、哈萨克医学专业外,其余均用汉语授课。大学语文讲授的内容是用汉语文描述和解释的文化,所选文本以汉语文经典为主,涵盖古今中外优秀名家名篇,囊括文学、历史、天文、艺术、美学等多方面知识,民族学生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和基础知识,即使是汉语水平测试达到MHK四级的学生也很难听懂,更别说汉语基础更薄弱的民族学生了,所以民汉合班的大学语文课难以做到“两全齐美”,民考民学生上课的状态是选而不修或隐形逃课。

(八)教师态度

态度“积极”的占30.7%,而态度“一般”的占53.8%,80%以上的院校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应给大学语文课程政策保障。态度决定行动,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高低、教学实践能力强弱等都决定着教师对大学语文的态度,而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热心与否又决定了他们是否愿意投入。

四、对策与建议

在整个调研中,笔者深感新疆的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合理,质量明显提高。但由于各院校的办学性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软硬件条件不同,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亦有差异,总的说来,仍处于边缘化地位,与“各校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二年级‘文化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列入必修课程系列”的设想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教学内容随意化、教学方法单一化、考核评价简单化、教师队伍拼凑化、学习态度功利化等倾向。我们都知道,个人的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语文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教育学生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政策导向,建立课程规范

教育行政部门不但要在理念上充分认识“大学语文”的重要地位,还要将之付诸实践,应进一步明确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政策导向,就课程性质、学时数、师资等做出硬性规定,并予以课程建设经费、教学科研、师资培训等更有力的支持,在各高校应积极配合协作下,进一步出台规范教学,如《大学语文课程规范》等相关文件规定。

(二)加强教研室建设,稳定教师队伍

教研室是教学和科研机构,大学语文教研室承担着全校各专业学生的人文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教学任务。无论学校是什么类型,都应该设立独立的大学语文教研室,为教研教学提供有效的平台,配备有敬业心和较高水准而且热爱大学语文教学的稳定的师资队伍。

(三)改变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各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应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可根据专业不同选择不同的教材或自编教材。同一专业切忌不同大纲、不同计划、不同教材。教学方法虽不可统一,但应该遵循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欣赏审美能力的原则,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打破一言堂的灌输,采取以灵活、多样、生动为主调的教学方式,通过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形成以师生互动、交流研讨为主的教学模式。

(四)民族学生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

2009年11月出台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期研讨会纪要》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程只能进一步加强,而不可忽视、削弱。大学语文在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所以,民族学生不仅不应该被排除在大学语文教学之外,更不能任其自然地被边缘化。大学语文教师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各少数民族文化及传统,研究民族学生的接受心理,在民汉一体化的教育背景下,重新构建民族学生的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设置、准确定位,把握教学目标,合理制定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和考核模式,编写具有地域文化和边疆文化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

(五)建立学术指导机构,提高教师素质

由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做得好的院校牵头成立新疆高校大学语文研究机构,加大对全疆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指导,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校际交流,使教师培训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同时加大优秀教学资源的流通和共享,开展互访、观摩和资源借鉴等。各院校也有必要建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研究部门,发挥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教师自身应勤奋钻研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更要具备时代精神,研究学生的心理,关注社会文化的动向,积极开展如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朗诵等多种形式的人文素质活动,扩大大学语文的教学空间,呈现大学语文教学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知识的传播与弘扬。

五、结束语

篇3

中山大学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1、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成员和秘书名单、学位申请人及指导教师姓名、学位论文题目等,并主持会议。

2、申请人宣读《论文原创性声明》。

3、申请人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硕士论文约30分钟,博士论文约40-60分钟)。

4、答辩委员会成员及到会者(已获得相应学位)提问,申请人答辩(30-60分钟)。采用即问即答方式,不得另行准备。

5、休会,答辩委员会内部讨论。

⑴导师介绍申请人情况,介绍完毕后离开会场。介绍内容可包括申请人的简历、思想品德表现、理论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课程学习成绩、科研能力等。

⑵主席宣读论文评阅人的学术评语。

⑶委员讨论,形成论文评语和答辩决议,填入《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对论文是否通过进行无记名投票。对于未获得通过的论文,是否允许修改后重新答辩作再次无记名投票。

6、复会,申请人起立,主席宣读《答辩委员会决议书》(表决票和成绩不公布)。

7、主席宣布答辩会结束。

特别提示:

1、答辩会要有详细记录,记录纸不够用时,第二页复印或网上下载都有效。

2、请到会的答辩委员在论文扉页上签名。

3、请主席在有关表格上签名。

4、答辩结束后,由答辩委员会秘书将《论文答辩申请书》、《论文评阅书》、《论文答辩表》、表决票、论文等有关材料,一并交所在学院、医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核,答辩会表决票由各单位主管研究生部门保存(三年后自行处理),其它材料统一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没有通过授学位的人员的上述材料由有学院、医院保存(三年后自行处理)。

外语学院学位论文答辩注意事项

1.申请人把事先准备好的有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名的学位论文扉页1份交给答辩秘书,答辩过后立即向秘书取回扉页。

2.申请人答辩后至少复印6份有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名的扉页,扉页复印件用于装订最后上交版本的6本论文,扉页原件上交学院211室存入个人档案袋。

3.申请人个人陈述时间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约10-15分钟,博士学位论文约20-40分钟。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需提供PPT演示。

4.采用即问即答方式,通常答辩委员会成员所提的问题与申请人的研究有关,尤其与申请人学位论文的缺点有关。硕士学位论文用外文答辩;博士学位论文如用外文撰写,则用外文答辩,如用中文撰写,则用中文答辩。

5.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同学,在1周内来学院把《硕士学位基本数据表》的信息输入学位系统。

6.答辩秘书通常在申请人入场答辩时就把申请人交给他的论文扉页交给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名,申请人答辩结束离场时当场把签了名的扉页还给申请人。

7.答辩秘书要在答辩委员会成员答辩前或离场前请他们在《学位论文答辩表》的有关栏目上签名,并请答辩委员会主席在“论文答辩决议”处签名。

篇4

首先,当前大学中文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未突出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施大学中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与了解更多的文学知识,而是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去领悟文学中所蕴含的高尚的人文精神,并在不断的学习中将这种人文精神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品质。从而使中文专业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还能提升中文学生综合素质。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人才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中文学生渴望实现其个性化发展目标,因此,在大学中文教育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文学作品与大学生个体的有机结合,注重大学生个体教育,从而使他们具有明显的个体特征。其次,大学中文教学模式应用性较差,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中文教学课程内容的安排。在大学中文教学中,中文课程主要针对的是中文专业,而对于其他专业的中文教学课程内容安排明显不足,缺少重点内容的教学,不管是从广度还是深度上来讲,并未起到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作用,也未对学生的写作与应用能力的提升起到应用的作用,造成大学生中文学习的茫然感,这对于大学生成才与就业的影响是十分不利的。部分教师由于教学方式选择不当,未能全面的介绍文学作品背景,忽视了文学作品蕴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精髓,导致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不够深刻,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就造成学生无法真正领悟文学内涵,不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内在精神的情况,不利于培养学生中文实际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

2我国大学中文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2.1大学中文教学模式应融入的相关要素

第一,创新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中文教学模式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既涉及师生知识探究能力的创新,又涉及教师教学方法与工具的创新。信息技术为教学注入了新的力量,中文教师应当在熟练掌握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充实中文教学内容,有效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综合素质。第二,情感教育要素。大学中文教学并不是盲目的向学生传授中文知识,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性学科,还应当通过中文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入情感教育要素,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引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共鸣,使学生从心灵深处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与认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将抽象的文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内在情感与认识,并在潜移默化中丰富自身文学素养,形成写作与交际的个人魅力。第三,感知要素。通过大学中文教学培养学生感知能力,对于学生更好的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对中文能力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感知要素,不断丰富学生的认知经验,并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得到中文思维的锻炼,提升学生中文素养。具体来讲,教师可以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以视频或音频的方式将中文知识更加直观的传授给学生,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

2.2我国大学中文教学模式的未来走向

关于我国大学中文教学模式的未来走向,笔者结合当前中文大学教学实际及社会需求,将其总结为以下两个趋势。第一,向培养学生的中文应用能力方向发展。首先,大学中文教学作为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中文理论知识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发展的精髓,大学中文教学要通过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领略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存在于当代大学生身上的内在品质。其次,从大学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来看,中文课程的学习是为了具体的应用,因此,大学中文教学要提升学生对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结合当今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第二,形成与完善中文教学模式管理监督体系。为保障大学中文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保障师生能够真正的受益于新的教学模式,就要建立完善的教学模式管理监督体系,它对教师运用与实施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备人文素养,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是优化大学中文教学模式的有力保障。

3.结论

篇5

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地球村”的出现,大学生接触到的思想和信息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加之学习压力、就业竞争、社会功利思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及素质状况已不容乐观,为学者的“文气”在大学生身上已很难体现出来。目前,大学生文气缺失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其一,当代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普遍下降,创作能力不高,文学想象力缺失,语言表述难以达意,提笔忘字、错别字多等现象普遍存在。其二,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不佳,文人气质不足,要么萎靡不振,要么举手投足之间体现出一股霸气和蛮气,文人的儒雅之态很难见到。其三,大学生人文情怀缺失,许多大学生不关心国家大事、百姓民生,不尊重个体生命,对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民众疾苦置若罔闻,沉迷于自己狭小的世界。其四,大学生言行粗俗,缺乏理想。目前,许多大学生在与人交流时往往出口成“脏”,行为举止粗鲁,既缺乏礼貌,也缺失修养,其对生活缺少追求,对美好缺失向往,对人生没有规划,没有人生理想。大学生文气缺失的种种表现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通过发挥文学的教育作用,培养大学生的文气,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现当代文学对大学生文气培养的作用

当下的大学生培养,一方面要注重于专业知识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强人文涵养的培育。专业知识及技能是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资本,而却不是其学习的终极目标,大学教育应以培养具深厚人文素养的人才为目标,即培养大学生的文气。古人常言,“气”需要养,而养大学生的“文气”,则需要文学作品的熏陶与教育。文气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语言文学的长久浸润。现当代文学具有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的优势,是对当下社会生活的观照,利用现当代文学培养大学生的文气,势必将具重要作用。

1.现当代文学能增长大学生的才识,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大学生文气的体现,首先表现在文学素养方面,一个满嘴脏话的人必是文气不足之人。现当代文学以其丰富的知识内容和人文内涵,培养了大学生的书卷气质,使他们能出口成章,满腹才华。文学修养的提高能促进文化素养的提升,使大学生在文学创作、思想水平、语言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还能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

2.现当代文学能提升大学生的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便是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才华横溢之人。人的气质的培养需要知识的涵养,特别是文学的熏陶。现当代文学以其简明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使大学生能更方便地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吸纳作品的文气,增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升气质,培养大学生成为儒雅、得体、智慧之人。

3.现当代文学能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其对社会道德的认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大学生应吸纳文学作品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对社会的认识。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富含多样而生动的人文主题,书写了现当代人的人性、思想和个性追求,表达了对社会苦难、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积极进取等内容的关注,同时,作品中还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或高尚,或勇敢,或坚毅,或狡诈,或软弱,或虚伪……不论是作品中的思想主题还是人物形象,都将引发大学生对人性的思考,对真理的追寻,对社会生活的反思,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正能量,提高其人文情怀,促使其成为一个关心国家和社会的人。

4.现当代文学能助力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的审美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富大众化,其影响也更深、更广。而现当代文学则体现了当下社会的审美情趣,与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步,更能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和认知感悟。经典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情节跌宕起伏,内容丰富饱满,语言生动凝练,主旨含义深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学感受,使其获得审美体验,陶冶情操,锻炼创造力,丰富想象力,促使其追求美好、和谐之事物,提升他们的精神层面。同时,现当代文学通俗易懂的语言,作家独特的表达风格,既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其用语词汇,提升个人魅力。

三、利用现当代文学培养大学生文气的方法

从古至今,人们充分认识到了文学之于人的价值,文学在培养人的学识、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情感、规范人的德行等方面皆具重要作用。文学作品以及作家本身,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可以说,文学是培养人的利器,更是培养大学生文气的法宝。现当代文学与现今社会有着密切联系,是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的反映,其所负载的思想和文化信息均能成为大学生的精神食粮,滋养大学生的文气,洗涤他们的身心。

1.阅读现当代文学经典著作,吸取文学精华。经典是人们在长期反复大量阅读鉴赏之后挑选出来的文学名著,具有很高的文学水准和艺术表现力,其思想深度必能引起人们心灵的触动,使人有所启迪,有所感悟。文学经典,体现了社会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审美意识和道德理念,以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情感感染读者,弘扬人性的真善美。读沈从文的小说能使人感受人性之淳朴,阅余秋雨的散文能使人体会历史之厚重,诵徐志摩的诗歌能使人品味真、善、美之纯净……阅读经典,并使大学生读懂经典,深刻感受经典中的人文情怀、思想魅力、审美情趣,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品味和个人修为大有助益。大量经典作品的阅读,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诗书气质,丰富其心灵,滋养其精神,提高其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使其顺畅地直抒胸臆、下笔成文,成为文气味十足的天之骄子。

2.举办现当代文学欣赏读书会,增强大学生的文学交流,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与认识。文学观照着社会现实,大学生在作品阅读中往往会有着不同的感悟,其思想和情感体验也将不同。通过读书会,大学生可增强阅读体验的交流,探讨作品中的主旨和深刻内涵,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在这样的交流中,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将得到提升,在思维方式获得拓展之余,情感体验也将更为丰富。读书会既是对读书心得的交流,也是大学生情感的交流,更是对知识的交流。文学的对话,艺术的交流,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开阔视野、加强人文情怀都十分有益。让大学生沉浸在文学的熏染下,能促进其文气的提升。

3.编演作品,亲历人物,感受作品的深层魅力。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和戏剧,往往通过典型人物形象体现作品的主旨和深刻内涵。因此,编演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或作品中的经典段落,能加深大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大学生可组建成小的表演团队,挑选出喜欢的作品,并在自己的理解上对作品进行加工再创造,进而进入角色体验。例如,可将戏剧作品中的经典桥段进行表演再现,实践体验剧本中人物的真实情感,深刻理解作品。这种体验式的文本阅读,能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感知,助益于大学生文气的培养。

4.朗读作品,体验语言的魅力。现当代文学中不乏精美的诗章和优美的散文,朗读这些作品,动用全部感官来体验作品中的语言,能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如,在阅读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时,默读定比不上大声的朗读来得畅快淋漓,作品中的爱国之情也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宣泄,也就在这读中,读者的爱国激情才能尽情迸发。因此,朗读作品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十分有益,对于学生“文气”的养成大有裨益。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文学修养 英语学习 英语教学 

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学是紧密相连的,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语言水平不可能真正提高。尽管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文学方面的要求不能定的太高,但是,培养他们一定的文学修养对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确实大有裨益。 

《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过:“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所谓的文学修养,我想其最终表现为内身的气质修养,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各种文化的熏陶是可以获得的。但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也许是由于受到标准化测试的负面影响,不少学校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四、六级考试,而不是如何扎扎实实地打好英语基础功,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等。我们的教师有时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这种想法的影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形式的分析、训练以及考试技巧的介绍上,而对语言内容本身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史、哲、美等背景知识方面的介绍、评析则一概予以省略。从目前实用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当前外语教学的一种偏颇。笔者认为,一定的文学修养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至少在下列几个方面是有好处的。 

 

一、 加深对文章原意的理解 

 

随着大学英语教材的逐步改革,英语阅读教材中直接从英美报刊中摘录的原文越来越多。在英语中,语言形式与内容有时是统一的,但有时却是矛盾的。在矛盾的情况下,如果不了解有关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美学等方面的背景知识,或者说没有相关的文学修养,照字面意义去生硬理解,往往会造成望文生意的笑话。 

例如: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照字面意思理解为:“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这只是理解了原文的形式。由于缺乏历史、文学知识,所以没有真正理解原文内容。考察一下英国历史,即可知道,英国在伊丽莎白一世时宗教斗争十分激烈,旧教徒(Papist),即罗马天主教徒(Roman Catholics)规定斋日(星期五)只许吃鱼。新教徒(Protestants)推翻旧教政府后,拒绝接受旧教在斋日里吃鱼的习惯,以表示忠于新教。英语中“不吃鱼”也就转而取得了“忠诚”的意思。 

再如: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中有这么一段台词: 

Lear: What dost thou profess? What wouldst thou with us? 

Kent: I do profess to be no less than I seem; 

To serve him truly that will put me in 

Trust…to fight when I cannot choose, and 

To eat no fish. 

李尔问肯特“你是干什么的?你来见我有什么事?” 

肯特回答说:“你瞧我像干什么的,我就是干什么的;谁要是信任我,我愿尽忠服侍他……迫不得已的时候,我也会跟人家打架;我不吃鱼。”(第一幕、第四场)。朱生豪先生在直译“我不吃鱼”时,加了一个注:“意即不是天主教徒,天主教徒逢星期五按例吃鱼”。北京大学许渊冲教授在他《翻译的艺术》一书中将这个短语译成“他忠实得斋日不吃荤,凡事都循规蹈矩。”这样意译也许更容易让中国读者理解。 

“play the game”“玩游戏”表示“遵守规则”。这也是从形式到内容意思转化的范例。 

再如,有位大学教授有一天正在讲授文学课,快接近尾声了。他正沉溺于他所得意的英文诗歌欣赏时,下课铃响了。学生们随即就开始把他们座椅上的活动扶手砰然地收下去,准备离开。 

那位教授口若悬河正讲得起劲,突然受到学生的干扰,满怀不悦,于是举起手来说道: 

篇7

首先,确定好论文的题目;一般学校都会给出很多课题,你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擅长或者感兴趣的课题;另外,如果对于你选择的课题不满意,或者课题太难,无法完成,不要担心,可以申请更改课题;课题选择好之后,便是准备阶段;此时我们要查阅该课题的相关资料;可以去学校图书馆,或者上网搜索等。

2、外文资料及中文翻译。

外文资料,是指你查阅该课题的外国资料;外文资料一般都有字数要求,大约3000字左右;

中文翻译,是指你对外文资料的翻译;翻译要求必须通顺,注意翻译不要偏离外文资料原意,不然导师审核很可能不给通过,到时你还要重新写。

3、书写开题报告。

准备好之后,便开始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写好了,对你后续论文完成及顺利毕业有很大的帮助。

4、具体写论文课题内容。

篇8

(一)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特点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网络教学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提供真实的交际需要和氛围,给“外语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增添了语言学习气氛。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获取大量有关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建构适当的认知图式(Schemata);有利于学生培养英语语感。

2.信息量大。因特网上的信息是一个取之不竭的“信息海洋”,它可以源源不断的丰富学生的知识。

3.交互性强。在因特网上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连网的人交谈,可以与电脑互动交流,这种交流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4.知识新。传统英语学习,是以固定教材为主,而且为了保持教材稳定性,往往一套教材一般使用几年,有的甚至十几年,知识比较陈旧。可是,网络却可以让学生轻松、快捷地读到当天的英美电子版的报刊杂志,像《纽约时报》、《伦顿邮报》、《今日美国》等,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5.趣味性强。界面友好(friendlyinterface),设计生动有趣是现代网络教学的一个特点,它能帮助学生很轻松地学习英语。

6.多样性。学习英语的各种方法都能在网络上实现,如,通过歌曲,电影,动画,游戏等多种手段。

(二)大学英语教学采用的几种网络课堂模式

1.课堂链接网络英语教学模式

课堂链接网络英语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能随时根据需求链接到远程教学资料、不同种类的学习课件或能在网上获得相关专家的指导。网络技术使学习资源全球共享,学习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比如老师在英语阅读课上,打开网页http:///,然后在网页目录中找到“reading”,链接,单击“reading”可出现阅读材料的菜单,单击“Shakespeare”可以看到“E-Texts/CompleteWorks”等与主题相关的资料,或者通过互联网进行讨论或调查,大大提高教学容量,弥补了传统英语课堂教学资源大的局限性。

2.局域网英语教学模式

局域网英语教学模式的设备由一台教学资源服务器、教师工作站和若干学生电脑构成。局域网英语教学模式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构建的多媒体网络系统,教师通过显示屏幕上的菜单向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屏幕上的语音设备等相关信息进行交流,教师将教学资源输入工作站,学生通过局域网获得。

3.互联网英语教学模式。

互联网英语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登陆指定的教学网络进行在线教学。教学大学英语时,老师可教会学生在一些网站如的“有问必答”或的“网上交流”上留言,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大多数网页都设有网页讨论板,访问者可在那里阅读他人留言或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ESLChatLine(http://Writslab.ubc,ca)是学习英语的学生交流学习经验的地方。ESLDiscussionCenter(http://)设有教师和学生讨论的园地,其中学生讨论的主题包括时事新闻、各地节假日、饮食、英语学习、电影和音乐等。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办的英语学习讨论组(majordomo@list.bbc.co.uk)就像一块大公告栏,每个人都可以把有关英语学习的问题粘贴在上面,自然会有人给你作答。学生还可以在一些国际网站找到笔友,例如,http://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

另外网上题库,测试英语综合能力联想网上学校和101远程教育网(http://.)等提供了英语学习的场所。网上有许多国际著名报刊杂志站点提供的有关时事新闻和名人铁事等方面的图文并茂的材料,例如,《今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等。直接发Email到Lessonssubscribe@,可以不定期地收到一些阅读材料。使用“RealPlayer”软件播放或访问http://等网站,就可利用外语电台改善和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果。

二、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优势

借助网络进行教学,有利于建立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浏览有关内容,有利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词汇量的增加。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电脑技术也得到了提高。利用网络的高效,同时也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总之,利用网络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有很大的优越性。

1.英语网络教学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强化感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网络英语教学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成为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在讲解一些内容比较抽象的课文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场景,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矫正发音错误。

由于网络的普及,通过网络的学习可以延伸到课外。现在的学生很少对计算机不感兴趣的,因此,爱屋及乌,由于喜欢网络,一些本来对英语可能不是很感兴趣的学生也会自主加入到英语网络学习的行列。有效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快速提高听说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愉悦的心情、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是学生沉重的负担。而运用网络教学手段,能为学生创造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英语交际场景,它形象生动,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参加眼看、耳听、口说、手写、动脑的学习活动,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自觉,更有兴趣地进行英语口语交际。

2.英语网络教学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网络媒体图像能丰富学生的想象,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物影响下,在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新形象的过程。因此,网络多媒体课件这一刺激物激发学生的再造形象。在视觉与听觉交织的立体空间,能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内心的感受,从而更快更好地投入新的学习过程。教师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本课对话情景进行部分消音或全部消音处理,以便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配音,更好地进行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创造进一步理解语言的条件。

3.网络教学的交互性和智能化,是医治中国学生“哑巴英语”的良药

“说”是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际方式,是语言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在英语课上很少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而直接与外国人交谈的机会则更少,但是网络可以让你随时找到用英语交谈的对象,比如与NetMeeting和ICO等网络软件及多媒体电脑设置的虚拟人物对话;进入WebDiscussionBoards和ElectronicDiscussionForum等网页,还能依据电脑的评判(包括语音、词法、句法甚至习惯用语)修正自身的错误。让学生真正说出口,形成流畅的语流和悦耳的语感。

4.网络教学能扩大英语教学的范围,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利用网络英语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容量,是课堂内容更加充实。一般的网络英语教学资源有ESL/EFL,包括ESL问题解答、语言即时测试、键友推荐、ESL友情链接等。英语教学电子出版物:专门面向以英语作为外语的读者在线电子杂志,除了提供了各个层次的阅读、写作、测试和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资料外,还包括学术文章、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指导等。学术组织:许多学术组织都有自己的主页,通过浏览了解各个学术领域的新发展和新动向,条件许可的话还可以参加各种国际会议。报纸杂志:免费电子报纸和杂志将每日的重要新闻寄到您的信箱,教师可以直接用这些资料设计成新闻理解练习题,避免重新输入或扫描的麻烦。网络让学生的学习范围从“教材”中跳出来,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课堂焕发生命力,让学生的创造思维迸发出灿烂的火花。

三、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弊端

网络资源英语教学的优点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网络资源包罗万象,无奇不有。如果老师没有正确的指导,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监控,有些学生就很容易被丰富的网络信息、网络游戏所吸引,他们就会利用上课时间去寻找一些其他的资源。一则不利于学生有效地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教学任务,影响老师的教学效果和进度;二则学生会受一些不健康网站信息的影响或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当下,一些英语老师还缺乏一些理论指导,存在着盲目性并体现出一些误区。

1.粗制滥造,华而不实

有的英语老师将网络使用作为教学时髦的一种幌子,没有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特点实施教学。使用的课件不尽人意,粗制滥造,出现了画面色彩失真、画面色彩花哨、音乐与文章感情失调等毛病,学生如雾里看花,着实摸不着边际。有的英语教师把多媒体当作“全能选手”,从课题、字词句段篇到朗读到练习,乃到作业的布置,能用上多媒体的通通上多媒体,把网络当成教学的“命根”,造成了多媒体使用过滥过泛的现象,学生在多媒体的世界里应接不暇,进入学习的角色显然无从谈起。

2.喧宾夺主,无正确的教学观

有了网络,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没分清主次,课堂中在多媒体上大做文章,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这种“教学随着多媒体走”的作法与传统“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危害性无异,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效率极低。

3.过分依赖网络,缺乏正确的学生观

由于英语网络课堂上,老师学生过分依赖网络,缺少了在常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师生互动。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可能会由于网络的参与而忽视学习主体是学生。因而在我看来,网络应该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我们不应该单纯地为了网络而网络。让适合网络教学的课堂应用网络,利用高科技的辅助手段高效、快捷地为教学服务。

四、合理使用网络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随着大学英语课改的进一步实施,网络教学模式被广泛地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那么是不是这种方式用得越多越好呢?诚然不是,每种事物都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只有把先进的教学手段同科学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威力。

1.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以一定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为基础。专业教师是设备使用和维护的行家,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推广的中流砥柱。广大英语教师只有对学习工具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流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才能丰富大学英语网络教学。

2.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搜集和积累英语教学信息和资料密切相关。如果没有相关的教学信息资料,那么,教学设施就成了摆设。

3.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先进的手段。教学设施再高档,也只有适用于具体的教学目的时才具有效力,不能把英语课上成一堂“图片展示课”或“音乐欣赏课”,毫无交际性和交互性可言,这就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仔细体味编者意图,广泛搜集相关素材,精心策划制作课程。

结语

就大学英语而言,公共英语课属基础教学,充分利用网络的特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合理适时地使用网络教学系统,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在网上下载、检索或浏览英语阅读、词汇、语法和听力等相关资料,使学生通过视听感知英语语言素材,发展视听能力,同时语言基本技能得到训练,直接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也得到培养,弥补了英语常规学习的不足,无疑将大大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总之,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现代网络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是不可阻挡的教学改革潮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了一个开放式、交互型、个性化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对于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有重要意义。可以说,网络正在开辟英语教学的一个新领域。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尚待完善。我们应该科学地采用课堂教学和现代网络技术两者合作与互补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满足现代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需求。

参考文献:

[1]DavidW,Brooks,DianeE.Nolan2001.Web-TeachingAGuideforDesigning.InteractiveTeachingfortheWeb.KluwerAcademic/PlenumPublishers.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北京: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04.

[3]邱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探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4]王奎珍,张鑫.《浅谈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学》.电化教育研究,2000,4.

[5]祝智庭.《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变革》.计算机与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篇9

大学俄语教学经历数年的研究和探索,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目前仍存在多方面的困扰,首先,因初高中俄语教学不注重听力和语言表达的训练,导致大部分俄语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俄语听说能力及差,而听说技能是语言实践应用的重中之重。其次,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大学俄语公共教材知识内容与普通高校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严重不相称。据调查,许多学生感到教材词汇生涩,需要大学俄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语言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大学俄语课程在多数院校中只开设四个学期,大三年级不再有俄语课,学生大四毕业时,俄语语言技能很难在就业时发挥作用。如何把大学俄语课堂语言教学延伸到校外实践学习,摆脱教学困境,提高学生俄语应用能力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二、重视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高课外语言实践能力的策略

1.注重教师自身的因素

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是培养优秀俄语人才的首要因素。教师作为课堂教学向课外语言实践活动拓展这一教学的引导者,应在具备扎实教学功底的前提下,具有非凡的敬业精神,随时随地准备无条件为学生解决包括双休日、寒暑假时间所遇到的困惑。为确保学生在课外俄语语言实践活动中真正受益,俄语教师要肯牺牲休息时间,亲自到学生实践活动环境中去体验和调研。俄语教师不仅能在教学岗位上从业,同时也要关注与俄语相关的其他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能胜任实践型的俄语翻译工作,成为既能够教学又能在企业工作的双师型俄语教师,会更加有的放矢地向学生传授俄语理论和实践知识。

2.选择恰当的教学材料

俄语教师应摆脱教材难易度与学生现有水平不相称的问题,站在未来要应用俄语的学生角度为学生选择教学材料,甚至要花一定精力和时间去揣摩学生实践应用时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将趣味性、实用性融入教学材料中,为学生选择适合未来语言实践和应用的教学内容,使之能够在俄语课外语言实践中学以致用。

3.设置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表明,大学俄语课堂教学内容材料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俄语的兴趣有无决定了教学效果。大学俄语课堂时间有限,在课堂上教师应有效利用融趣味性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要点知识,把部分语言实践性教学任务延伸到课外。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大学俄语教学改变以往传统填鸭式的教学理念,正处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不妨引入任务型教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语言实践能力。教师按照学生现阶段俄语水平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将实用的语言材料纳入为学生设计的俄语实践场景,以学生为俄语交际任务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外组成小组演练教师布置的商务对话、日常对话等语言交际任务,学生完成模拟课外语言实践任务后,回到课堂上验收语言任务的质量,教师点评优缺点,以利于今后语言水平的改进和提高。俄语教师可在课堂上布置学生去利用课外时间搜集一些教师指定的知识内容,学生自己在课外加工处理、分析后,利用课堂时间共同分享自己在课外时间整理的学习材料,适当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形成教学双方主体的良性互动。这样,教师对大学俄语课堂与学生课外的学习做了良好的融合。

4.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课外语言实践条件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做好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效融合,布置模拟的引导性语言演练任务外,还需为学生不断创造真实的课外俄语语言实践条件,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课外俄语实践的平台,才能真正地使学生更有效地实践语言。随着中俄两国友好关系的不断深入,两国高校之间的往来也日益频繁,进行课外语言实践的方式有许多。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广交会等大型国际活动是俄语学生参加课外语言实践的好机会,教师可利用此契机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类似的语言实践活动,与俄罗斯人进行语言交流。假期中俄高校互换留学生项目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应用俄语。俄语学生也可在暑期参加俄罗斯举办的夏令营活动。校外语言实践活动对学生了知自身的语言能力水平和对未来工作的定位起到一定的明确作用。学生在真实课外俄语交流实践中逐步了解自己课堂所学知识的不足之处,在返回课堂时会有侧重点地向老师提出自己在课外实践时遇到的问题,教师对学生课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给以后的语言实践打下一定的基础。教师则根据学生反馈给老师在实践中遇到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教学材料的汇编,再教授给学生,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使老师和学生之间实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把课堂教学向课外拓展的同时,不可忽略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引导。由于来自不同的高中俄语学生在进入大学时难免存在知识水平方面的差异,基础薄弱的学生在从课堂向课外语言实践过度过程中,面对俄语语言实践应用任务时常常会有自卑受挫的心态。这时,作为教师应对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善巧引导,使其不至于对语言实践及俄语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而中途放弃俄语学习。心理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参与学生课外俄语语言实践活动时,还应重视对学生在其与人协作、诚实守信等综合素质方面的引导,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自我完善意识。从某种意义讲,这种课堂教学向课外语言实践的转移,不仅提高学生的俄语语言应用能力,也是一种综合素质不断改善的教育过程。

三、大学俄语课堂教学向课外实践延伸的意义

篇10

备课时需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确定讲课内容和重点。例如,在给生物制药专业本科生讲授有机化学时,需向学生阐述有机化学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在药物合成过程中所用到的有机反应类型和机理,特别是引入绿色化学的概念,以减少在制药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在讲到乙烯聚合这一部分内容时,可向学生介绍聚合物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比如说,生活中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大多是聚乙烯,常用药物纯化分离、污水治理领域的膜分离技术,其核心部件膜组件也大多是高分子聚合物,比如聚醚砜超滤膜、聚偏氟乙烯超滤膜、聚氯乙烯微滤膜等。而在膜技术领域,膜污染问题是制约膜技术发展的瓶颈,可以通过对膜表面进行化学改性的方法提高膜的抗污染性能,这些都要用到有机化学相关知识。通过这些事例,进行专业引导,可以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热情。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形式

有机化学中涉及到大量化学方程式、电子结构、分子构型等抽象概念,而多媒体课件则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补充。在讲解相关反应机理时,对于化学反应过程最好做成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并且加深印象。例如,在讲解碳原子杂化轨道形成过程中,电子跃迁,轨道的杂化过程可通过flas演示,教师应结合每一步动画讲解相应的机理,从而让学生对抽象的过程有宏观的认识。同时,在采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需注意板书与多媒体课件有机地结合,对于一些反应过程必须利用板书进行详细的讲解,过分依赖课件有可能造成细节讲解不透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入生活中的案例,使枯燥的理论生活化。例如,在讲授蛋白质化学这一章内容时,可先布置一个有关蛋白质的小课题,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并在课中进行讲解。例如,在生活中,如果误服了含有大量重金属的食物,如何采用急救措施,其解毒原理又是什么?儿童重金属中毒会对其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查阅,搞清楚相关问题的原理,同时又增加了生活常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三、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采用阶段性实验教学,首先安排一些趣味性、实验性较强的验证实验,例如,阿司匹林、染料合成、茶叶提取咖啡因等。对于这类实验,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另外,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我们还可安排一些开放性实验,实验室在特定的时间内向学生开放。例如,本课题组主要从事环境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研究,对于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可让他们参加到城市污泥好氧生物发酵的课题研究中,通过对课题的参与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并且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完善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体系对一门课程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学习中主要在于掌握学习方法,扩大知识面,而不能过分的强调考试分数的高低,不能单纯以期末卷面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考核学生对有机化学这门课的掌握情况。因此,需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加大平时成绩和实验操作成绩的比重。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章节实际内容,布置综合性知识总结论文,要求学生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撰写学习报告,培养学生总结、思考、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个别有能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整理设计有机化学小课件,在学生中进行讲解,并对相关学生进行加分,以提高其积极性。另外,适当增加课堂提问和设问并给出成绩记录,也能有效地提高和强化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结合随堂小考、课堂提问、综述论文、课件等平时成绩,进行学生成绩的综合考查,并且加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而不是仅仅以期末考试成绩来考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情况。

五、小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