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心情致自己范文

时间:2023-03-29 08:4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短心情致自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短心情致自己

篇1

2、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

3、微笑和沉默是两个有效的武器:微笑能解决很多问题,沉默能避免许多问题。

4、大多数事情,不是你想明白后才觉得无所谓,而是你无所谓之后才突然想明白。

5、你再善良也无法对所有的人好,把善良留给懂得感恩的人,而不是得寸进尺的人。

6、该扔的就扔,该放弃就放弃,从今天起,余生做个俗人,以自己最好的姿态生活。

7、再烦,也别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

8、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只要把心情变一变,世界就完全不一样了。

9、撑不住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声“我好累”,但永远不要在心里承认说“我不行”。

篇2

那一缕抹茶幽香

和日本众多的艺道一样,日本茶道源起于中国,经过日本茶人的精心改造之后,在日本开出了独具特色的幽雅之花。

话说公元四五世纪时,喝茶已经在中国长江流域居民中流行开来,当时人们喝的茶为“团茶”。团茶与其说是一种饮料,不如说更像一种吃食。茶叶需经过蒸煮,再用臼研碎,做成团状,和米、姜、盐、橘皮、香料、奶等一起煮,颇似今天和内蒙古地区人们喝的油茶和奶茶。唐朝时,饮茶方式获得了雅化,唐人陆羽所著的《茶经》精细论述了茶树的栽种、茶叶的采集以及茶叶茶水的选择、茶具欣赏乃至沏茶、品茶的种种情状,堪称茶事之大全。陆羽否弃了繁杂的团茶喝法,只在煮茶时保留了用盐,至此,茶才成为一种真正的饮料。其时,日本派出大批遣唐使到中国,遣唐使回到日本,不仅传播了大量的中华文化,也将日常的生活习俗带了回去,茶即为其中一种。从此,饮茶就在日本的贵族和僧侣中流行开来。

到了宋代,抹茶开始替代团茶成为茶品中的主流。抹茶是将茶叶放在小石磨中研成细粉,然后把茶粉放进热水,用竹制的茶筅击拂而成,抹茶中不再加盐。宋代人对茶文化的贡献不仅在于改变品饮茶的方式,更在于赋予茶精深的情致内涵,饮茶开始成为文人雅士寄情优雅的生活方式之一。坡曾写道:“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业;其坚是其操同业。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意思是,茶至美的纯洁就像一个真正的道德卫士可以让他抵御堕落的侵蚀。茶在文人中受到欢迎,更在寺庙中成为僧侣们念经时抵御困倦的良品。此时中国的南禅宗师们开始制定详尽的饮茶仪式,当他们聚集在达摩像前,便轮流喝一个碗里的茶水,正是这样一个禅宗仪式在15世纪最终发展为日本的茶道。

这个仪式是通过禅师荣西带回日本的。荣西为日本带去了宋茶的茶种、宋人的饮茶方式以及宋茶的精神内涵。随着禅宗在日本广受欢迎,宋茶在日本迅速普及。这些都记载在荣西所著的《吃茶养生记》一书中,这本书也就成为日本茶道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当年荣西将宋茶栽种在京都附近宇治地区,至今这里仍是日本最出色的茶产地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茶道正是因为深受宋茶的影响,至今以喝抹茶为主,而这种古老的饮茶方式在中国却几乎消失殆尽,明以后的中国人开始喝更为简易方便的煎茶一用沸水将茶叶直接冲泡开饮用。

禅茶一味

荣西是1191年将茶带回日本的,其后日本人的饮茶方式长期受到了中国的影响,特别是热闹的斗茶会。斗茶会通常在上下两层楼的茶亭里举行,客人先在楼下“客殿”等候,待到茶亭主人前来邀请,再到二楼“台阁”斗茶。“台阁”四面有窗,可眺望户外景色。室内的屏风上挂着名家的画,屏风前的桌上铺着织锦,上面放着香炉、花瓶和烛台。西厢房内放置一对饰柜,里面堆满奢华的奖品,胜者即可成为奖品的主人。“斗茶”采用“四种十服”方法,即参赛者每人饮十服四种抹茶,然后说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叶和非本地茶叶,“水品”是指冲茶所用水的水质,亦即水的出处。这样的斗茶会,通常热闹非凡,赌资甚丰,极具娱乐性质。

斗茶会一直持续到15世纪,后经茶人能阿弥的改造才逐渐变得具有日本风味。14~16世纪是日本室町幕府时期,这一时期的统治者中出现了一位醉心于艺术却不善于政事的将军――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足利义政在东山修建了银阁寺,以此为中心,他在身边豢养了大批文化侍从,我们今日熟知的具有日本特色的水墨画、守野派绘画、茶道、花道、插花、连歌、狂歌、能、山水庭院等皆于此时诞生。据说有一天,足利义政感到百般无聊,便问身边专事收集唐物的能阿弥:有没有比较好玩儿的东西?能阿弥回答道:何不尝尝茶道呢?从此,能阿弥将茶会移到了将军的书院里举行,书院的雅致环境开始洗去茶会的热闹。在能阿弥严格的程序规定之下,茶会去掉斗茶的内容,主客间茶简明扼要,茶室里需要保持绝对的安静。体现日本贵族情趣的书院式茶道由此诞生,此时日本茶道才算迈出了第一步。

当时,能阿弥有一位徒弟名为村田珠光。村田珠光不仅醉心于茶道,并且师从著名的一休禅师参禅悟道。开悟的村田意识到一切的修行皆在日常行止之间,茶作为生活之一味,便可成为探求佛法的幽径,遂提出“佛法即在茶汤之中”的见解,这一主张便成为日本茶道的精神基石。遵于此道,他改革了专属于贵族的书院式茶室,首创了人人得以参与的草庵式茶室,开创出独具日本味的佗茶(wabi)。“佗”有闲寂、空寂之意,佗茶也被称为“空寂茶”。珠光申明茶道大意为:“人人茶室,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之间,谨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及天下泰平。”

之后由另一位禅师千利休进一步完善了这种蕴含禅宗精神的“空寂茶”形式,日本茶道终于得以完成。在《南方录》这本书中记载了千利休对茶道的看法:“草庵茶的本质是体现了清净无垢的佛陀世界。这露地草庵是拂却尘芥、主客互换真心的地方,什么位置、尺寸、点茶的动作都不应斤斤计较。草庵茶就是生火、烧水、点茶、喝茶,别无他样。这样抛去了一切的裸的姿态便是活生生的佛心。”他还将茶道的基本精神总结为“和敬清寂”,“和”就是摒弃世人纷争,追求平和、静谧的境界;“敬”就是主客之间相敬相爱,达到自然的、非理性的情感交融;“清”就是纯洁、清静,表现在茶室茶具的清洁、人心的清净;“寂”即枯淡闲寂之意,它是茶道美学的最高境界,也是“禅茶一味”的灵魂之所在,即为“物我两忘”的幽远之境。

斗室之中显幽情

日本茶道中所蕴含的意境尽管高远,却并非空落之物或抽象之理。正如禅宗所言,修行皆在日常行止之间,茶道便是让人们通过体验特殊的空间氛围和仪式过程一步步进入幽寂的世界。踏足茶室之前,你会先来到一座庭院中。这座庭院被称为“露地”,“露地”取自佛家用语,意为菩萨冲过俗世的火宅来到清净的白露地。露地里栽种着清雅的植物,竹、松最为适宜。日本人认为“松无古今之色”,是纯洁的表现,青竹则具有清寂的特质;而当风过松竹之林,松声、竹声传人茶室,更增加了茶室内的恬静。清雅的植物间,需点缀些脚踏石、石灯笼,其上缀满苔藓。正如茶人小崛远川所云,露地的要意是在体现出“长夏林木深,海边夜色月朦胧”的清寂之感,通过这样的氛围先让客人浮躁的心获得沉潜。当行走过露地,你会遇到一方洗手池,这洗手池的造型也尽可能地接近自然,有时就是岩石凹陷处的一汪清水而已。在洗手池里洗一洗手,拂掉内心的杂尘,经过这

一简短的仪式,方可进入茶室。

及至来到茶室的小门,门不足三英尺高,每个人都需躬身、膝行着缓缓进入。据说在村田珠光改革之前,茶室的门分为专供贵人进入的“贵人门”和专供下人进入的“侧门”,贵人可以由“贵人门”昂首阔步进入茶室,下人们则只能从“侧室”匍匐着前进。珠光认为众生平等,茶道乃人人可享之物,便规定所有客人不论身份贵贱,一律从侧门进入。这就体现了“空寂茶”之要义,凡进入茶室空间者,皆需暂且抛却世间的一切,放下“我执”方能超然物外,彻底享受这片刻的欢愉。

茶室的建筑本身则力求简朴,决不铺张,能用身边随手可取的物什如稻草、泥土、竹子搭建最为风雅。这样的茶室,也得自于珠光和千利休的改造。能阿弥建立的书院式茶室毕竟是为将军和大名等上等人建立的,现存最古老的书院茶室是银阁寺的东求堂里的同仁斋。既为统治者所享有,建筑和装饰上也务求隆重,茶室里拥有大客厅、大壁橱,壁橱上挂着三幅挂轴画,画前摆着“三具足”,也即香炉、花瓶和烛台;此外,还有气派的双层柜,上层放香盒、茶桶、茶碗、开水瓶等,下层放食物盒;茶室内还有一处称为书院窗的窗户,窗下放有书桌,书桌上置有装饰用的文房四宝。

珠光改革了此种奢华的茶室,建起了草庵茶室。草庵茶室只有四叠半榻榻米大小(一张榻榻米为一叠),屋顶为小木板拼成,顶棚为杉树板,墙壁由泥土和稻秸抹成,窗户由细竹棍搭成,外墙不加任何涂饰,只在墙围子内糊有一种白色的宣纸。珠光将最普通的日本民家冬天使用的取暖设施――地炉引进了茶室,作为煮茶的炉子;并将原来放置茶具的漆质的黑色茶架改成为竹制的白色茶架。整座茶室可谓简朴至极。千利休后来将四叠半的茶室进一步缩小为三叠或者两叠半。狭小的空间使主客的一言一行都映在对方心里,便于茶人们凝神屏息,共同专注于这纯净的时刻。

茶室的空间变小了,壁龛也随之变小,只留下一幅挂轴和一瓶插花。挂轴的题材也从原来珍贵难寻的中国绘画变成了更具日本味的禅语或和歌,同时插花的瓶子也从奢华珍贵的唐朝黄铜花瓶变成了随意的一个竹子花瓶,有时干脆就是随手拾得的渔人竹篓。茶具也以简素为要,珠光用竹制茶勺替代了象牙茶勺,千利休则用粗糙无釉且形状不规则的高丽软陶茶碗――朝鲜半岛庶民用来吃饭的一种碗代替了精致的中国瓷器,认为这样的茶碗闪烁出古拙之美,比光滑的瓷器更为动人。总之,一切都要显示出“空寂之味”,富有茶兴,所谓“空寂”就是自然且不显眼,带着无为而然的味道;反之,刻意地引人耳目、过于圆熟都是缺少“茶兴”的表现,珠光言“皎月无云使人厌”,有云彩遮住的月亮才算得上“空寂”之美。

千利休便是将空寂之美发挥到极致的人。相传,一次,有人上报将军丰臣秀吉,说千利休家的院子里开满了牵牛花,好看之极。秀吉便示意千利休为他在某日的清晨举行一次茶会,以欣赏满园的牵牛花。可当他如约而至,步入千利休的院子之时,却一朵牵牛花也没有见到。正当他带着怒气走进茶室中,只见暗淡的茶室壁龛内一朵带着露水的白色牵牛花静静插在花瓶内,显示出无限生机。原来,千利休认为满目的牵牛花反而使花的美减弱,而剪掉了院子里所有的牵牛花,只保留了这最美的一朵――一朵比万朵更惹人怜爱,也就更显得妩媚动人。

主客相敬情更浓

当主客都进入茶室,按照事先安排好的位置各自落座,正式的茶仪便开始了。主人坐在风炉旁开始煮茶,生火、加水,不多时便听得沸水的声音打破室内的安静。主人会用一块手帕大小的绸缎把事先已经擦洗干净的茶具当着客人面再擦拭一次,最后用开水再消毒一次,这才正式开始点茶。点茶时,主人用精致的小勺把浅绿色抹茶粉放入茶碗内,经沸水冲沏后,再用茶筅搅拌至起泡,使之浓如豆羹。

之后,主人用双手捧起茶碗献给客人,客人要向主人致谢后才可接茶。客人品茶时,双手捧住茶碗从左向右转一周,以示观赏茶碗的花纹和质地。饮茶时要分三口喝完,最后一口还应发出轻叹声表示对茶的赞赏。茶有浓茶和淡茶两种,如果主人以浓茶待客,所配点心常为糯米粘面的豆馅点心;如果是淡茶,点心则为小脆饼。完成一套最简单的点茶仪式,一般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如规格较高则需三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