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祖国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04-12 04:1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热爱祖国的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热爱祖国的古诗

篇1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____陆游《病起书怀》

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____岳飞《满江红·写怀》

篇2

一、诵读古诗文,陶冶孩子们的性情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迎着初升的第一缕阳光,四(9)班的孩子们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诵读古诗之旅。

每一首诗,都是一幅含而不露的中国画,学生也许并不能一下子进入古诗的意境当中,这时我就尽量创设直观的情境,让学生去感受诗和画的融合。如学习《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先出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明丽的阳光、弯曲幽长的小路、刚刚长出新叶的树木、满目金黄的油菜花……这样的画面立刻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紧接着,我以故事的形式向他们讲述,并适时提出问题。带着疑问,带着热情,孩子们对古诗的学习就这样开始了……

课后,我还布置了一项作业:找一些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在全班进行交流。孩子们热情高涨,一句句经典诗句浸润着他们的心灵:“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每天背诵一首古诗已经成为我们班的习惯。在背诵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方式,如:小老师领背、个人抽查背、小组比赛背、组长挨个背、奖励学习卡等,这些形式大大激发了孩子们背诵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记忆力,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使他们在诵读中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读《爱的教育》,让孩子们明白真爱的可贵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他倡导的“爱”,内涵丰富,包括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同情弱小、尊师爱生、孝敬父母等人类最美好的品质。本学期《亲近母语》活动中,我就选取了《爱的教育》中的六篇小故事,然后利用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带领孩子们品读,并让他们说出心中的感受。

读《我是意大利人》,孩子们知道了:一个一贫如洗的小男孩,当几个施舍他钱财的外国游客辱骂他的祖国意大利时,他愤怒地将钱砸向了这些旅客。

读《伦巴第的小哨兵》,孩子们知道了:为了祖国,那个有着一双大大的蓝色眼睛的伦巴第小哨兵,不顾生命危险,为军队放哨、观察敌情,却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中,永远地睡在了绿油油的草地上。

读《少年鼓手》,孩子们知道了:那个肤色发黑、目光炯炯的少年鼓手,在完成上尉交给他的任务途中,被子弹击中他的左脚后,仍然努力奔跑,最终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但由于延误了治疗时间,左腿被齐膝截去,他却不曾滴落一滴眼泪。

这三篇故事都是表现热爱祖国的,放在了一个单元,品读完之后,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应怎么热爱自己的祖国,孩子们有感而发,纷纷表示应爱祖国壮美的山川,爱祖国四季的变换,爱祖国青松的骨气,爱祖国红梅的品格,爱祖国勤劳的人民……

读《小抄写员》,孩子们知道了:12岁的小学生叙利亚,为了减轻父亲沉重的家庭负担,瞒着他半夜起床帮着抄写文件。父亲责怪他成绩下降时,他满心委屈但却不解释。直到一次,父亲无意中发现了此事,把小小的叙利亚紧紧地抱在怀里。读完此文,孩子们都被震撼了,之后我让孩子们说说父母都为自己做了些什么,自己又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同时,还举办了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中队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读《卖炭者与绅士》,孩子们知道了:人和人都是平等的,不管你是“卖炭者”还是“绅士”。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每一份工作都是在为人民服务。

读《盲孩》,孩子们知道了:盲人的世界是黑暗的,但这群盲童却在用自己的心追求光明,他们学会了许多需要借助眼睛才能完成的事情,这个学习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也是令人钦佩的。品读此文时,我们刚好学到了语文课本中《“番茄太阳”》一文,讲述的也是一个小盲童的故事。为了让孩子们体会到盲人的辛苦,我给他们布置了一项作业,蒙着眼睛完成一件事情,并把感受写下来。因为是孩子们亲身经历的事情,都能写出真情实感。我还让孩子们借阅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进一步感受盲人不屈不挠的精神。

《爱的教育》一共有一百多篇,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但就是要让孩子们在这些平凡中看出不平凡,让孩子们明白真爱的可贵,启迪他们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

三、表演课本剧,让文本内容得到升华

去年十月份,我校如期举行了第三届读书节。读书节期间,节目精彩纷呈:集体诵读比赛、教师读书沙龙、红领巾书市义卖、读书卡展阅、课本剧表演……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和孩子们一起排演课本剧的过程。我们班表演的是《小稻秧脱险记》,有十个孩子参与了表演,所有的排练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那一段时间,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便和孩子们一起投入了紧张的排练。大到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步伐,小到每一个眼神,我们都多次探讨,力争最佳效果。每次排练结束,孩子们都累得满头大汗。此时天已经黑了,等候在教室外接孩子的家长们却毫无怨言,还一个劲地说:“老师,你辛苦了!”刹那间,我觉得所有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正式演出那天,孩子们的表演果然不同凡响。瞧,那一群可爱的“稻子”正在微风中翩翩舞蹈呢!此时,几只张牙舞爪的“蝗虫”正慢慢逼近。“稻子们”不慌不忙,在“喷雾器大夫”的帮助下,沉着应战,最终打败了“蝗虫”……孩子们的表演生动逼真,收放自如,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课本剧表演,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胆量,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也使文本内容深深地扎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篇3

关键词:古诗教学;传统文化;结合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鸟类等动物的生存环境,那么绝不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诗)的动人美景。

(3)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语文教学

中国的古诗词如同一座丰碑,彰显了一个民族浑厚博大的文化底蕴。小学语文课本从第一册到第十二册选入的几十首古诗词以及新课程标准推荐诵读积累的优秀诗文70篇均为古代各个时期的名家名篇,字字珠玑,是百读不厌的经典之作。但是小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使小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的学习。

一、把握好诗人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都是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编选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2)描写自然景物和吟咏天成之美的。如骆宾王的《鹅》。其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一句,寥寥几字将鹅的外貌、优雅的在水中游动的身姿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而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小动物的品质;(3)歌颂劳动和劳动人民的;(4)抒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亲情、友情、乡情的,如:李白的《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这些古诗的教学,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热爱亲人、朋友的健康情感。

二、在诗境中领会诗意

诗的美,不仅是它的画面美,更是承载了诗人的情怀和思想。如《江南春》的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当学生读到这两句的时候,这是一幅唯美的画,这也是对后面要表达的情思的铺垫,这就是所谓的借景抒情。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歌是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中对特定事物的思想情感的抒发,作者只是通过看到了这样的景物而引发了忧思,也正是这样的景物触碰了作者心灵深处的万千感慨。这首诗也是作者通过对美好景物的描写来反衬朝代更替的哀伤。如何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体会情感呢?要想把学生真正地拉进作者的诗歌,我们要给学生还原创作作品的当时背景以及诗歌所叙事的背景,才能体会这一组组的意象所渲染的意境。学习诗歌,教师的引导和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是尤为重要的。诗歌的诗性美,仍然重在体会,重在领会诗的神韵。

三、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正如《老子》中所说的这句话,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就是教给学生们打开古诗宝库的钥匙。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析诗题与知诗人。

分析歌题目,了解作者写作风格及创作背景。这对掌握所学古诗基调,了解所学古诗内容,体悟所学古诗情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学好一首古诗的基石。

2.读诗文与晓诗意。

通过学生预习,能够读通诗文,在此基础上,能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和音乐美。通过结合注释、查字典等方法了解古诗中重点字词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二者是相互交融的,读诗文是了解诗意的重要方法,晓诗意能促发学生更好地读诗文,不能将这两点割裂开来。

3.入诗境与诵诗情。

在理解了古诗意思之后,教师就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及年级班级特点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们进入诗歌的情境。

四、熟读成诵,整体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词也是如此。古诗词短小精悍,语言富有韵律,是最适合朗读的了。在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知诗词的语句美,感知诗词的意境,感悟诗词的意蕴。此外,教师还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如分小组朗读、男女生朗读、配乐朗读等等。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更能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蕴,从而陶冶情操。

五、把握好诗人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都是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编选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2.描写自然景物和吟咏天成之美的。如骆宾王的《鹅》。其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一句,寥寥几字将鹅的外貌、优雅的在水中游动的身姿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而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小动物的品质;3.歌颂劳动和劳动人民的;4.抒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亲情、友情、乡情的,如:李白的《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这些古诗的教学,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热爱亲人、朋友的健康情感。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记忆力旺盛的时期,学习一定数量的古诗,引导他们感受一点中华优秀文学遗产的精华,体会理解诗中的意境与哲理,这无论对小学生学习,还是促进其情感、想像、记忆的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古诗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不同的阶段我们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通过逐步的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的修养和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让这样一个精品文化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边疆少数民族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 05-0040-02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现状

1.缺乏读书学习的传统。原因首先是家庭经济的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生活压力较大,没有能力去买书看报。其次是地域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交通不便、消息闭塞,对外面的世界缺乏了解,没有读书看报的意识。

2.习惯安于现状的生活。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动力不强,得过且过。究其原因,其一是少数民族地区偏远,经济文化落后,缺乏积极进取的氛围;其二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薄弱,难以取得好成绩,因而放弃努力。

3.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多学生为留守儿童,缺乏父母教育,这导致不少学生缺乏起码的是非判断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弱,义气用事,做事不计后果。

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古诗文博大精深,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极好教材。这些文章,有的记载民族兴衰,有的记录伟大发明,有的描绘壮丽河山。教学这些占诗文,教师在与学生共同探讨作品文学价值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认识占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学习他们热爱祖国,勇于面对挫折的生活态度。

中华民族在几T年的历史中,孕育了无数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热爱和平,崇尚自由,而且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宽广的胸怀,不畏的精神和机智雄辩的外交才能,救郑国于危亡之间的胆识和谋略,让读者铭记于心。《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在紧急关头出使秦国,与骄横狂暴又阴险狡诈的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出色地完成了使命。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先国后私和廉颇的忠义爱国、勇于改过都值得我们效仿。

2.认识祖国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以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树立自信心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曾经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文明。这些在语文课本中亦有体现。如:《张衡传》,这篇文章记叙了早在东汉时期,张衡就在地震预测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造出了“候风地动仪”,早早领先于西方。亚圣孟子是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观的人,《寡人之于国》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就是佐证。通过对这些篇章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在科技、文化诸方面给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而勤奋学习。

3.让学生认识祖国山河的广袤、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感情

如《蜀道难》,描写了蜀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艰险;《望海潮》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极写了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清雅;《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这些美景都让人心向往之。它们将自然美与情感美和谐统一,包蕴着诱人奋发的力量。学习这些古诗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国土辽阔、山川壮丽,培养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信念。

4.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古人尊师重教、谦虚好学的优秀品格

如《师说》中提出的“占之学者必有师”“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之”,强调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更有现实意义。要想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得“博学而曰参省乎己”,要“善假于物”,要学习-《劝学》告诉我们说。《寡人之于国也》则用实例证明了学习的重要性。“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过教育、学习,让百姓懂得“孝”“悌”之义,从而尊敬老人,敬爱兄长。

5.对传统“孝道”的学习。封建社会以孝立国,现代社会一样需要孝道。李密《陈情表》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一片孝心,感动当时的皇帝,亦值得高中生学习。

6.培养淡泊闲适的心态。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普遍焦躁的大众心念,要求教师肩起育人的重任。教学生学习《归园田居》中的淡然宁静,《赤壁赋》中的超脱潇洒。培养学生淡泊心态,对学生的发展,甚至对国家的未来都不无裨益。

总之,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时刻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其中,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读书学习、勇于进取的精神,引导他们提高自我修养,加强自我约束。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学习,分析传统文化对于少数民族的意义所在,进而让传统文化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得以传承,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也能成长为中华的英才,与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一起同铸中国梦。

参考文献:

篇6

古诗教学从小学开始,学生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古诗教学。那么,对于蕴涵着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历朝历代都有好多爱国诗人,他们的很多诗篇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如南宋诗人陆游、抗金名将岳飞、爱国主义诗文文天祥等。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爱国忧民,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听闻收复河南河北后喜极而泣的心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诗人和诗作还有很多。在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出力献策。

(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古诗有云:“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可见其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传达的便是诗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宋代诗人王安石在诗作《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炽烈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千古佳句进行深入解读,进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上散发着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因此,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这样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尊敬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加强对学生情谊的教育

除了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诗作之外,还有很多是表达亲情、友情的诗作。情谊是十分美好的东西,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会产生或深或浅的情谊。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已成普遍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

爱家才能爱国。家是亲情维系的一个团体,父母之情、手足之情是亲情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充满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读来使人颇为感动。诗人孟郊在《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至极。著名的《七步诗》虽然反映的是手足相残,但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间要和睦相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亲人的关爱,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道德品质,使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在家中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关系。

(二)友情教育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与朋友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朋友学生才不会囿于自己的小圈子,才会博闻。而益友又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因此,对学生的友情教育不容忽视。古人就十分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在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三、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靠单纯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有所感知,有所体悟。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们有的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有的勾画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的叙述朋友之间难舍难分的深厚友情;有的借景(物)抒情咏志、含蓄隽咏……因而,无论从新课标的要求,还是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对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都给予了重视。但是,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下面就自己在古诗方面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1.初读诗文,了解作者。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诵读古诗方法很多,分自读、对读、群读,又可分为默读、声读等。多读,可以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节奏是古诗词的生命,读诗的过程也是欣赏诗歌的一种过程。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化为心中之本。

整体朗诵诗歌的过程中,由于现代文和古文之间的不同,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准每个字,每个词的读音,例:《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现在“衰”读“shuai”,但古读音应该是“cui”,古读音更能押韵,更能体现古诗的韵律美;例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古时应该读xia. ,而现在用汉语拼音读xi4,就不和谐,不押韵了。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就先让同学们自己读,多读几次,体会到古诗的押韵美,学生自然选择读古音了。

2. 了解背景,理解诗意。

学习古诗,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知道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如《春夜喜雨》一诗,诗人杜甫在创作此诗时,因陕西旱灾严重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已有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浓,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这样,学生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诗,就会水到渠成。

3. 嚼字品词,加深理解。

字、词是古诗的组成单元,学懂字、词是进一步理解诗句含义、分析诗的意境的重要步骤。诗中的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的重点。如《梅花》一诗,学生通过对“凌寒”“独自”“唯”“遥知”“暗香”这几个词的理解,很快就会知道这首诗是在赞美梅花,因为它不畏严寒,散发着芳香。如果我们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就能体会诗人炼字遣词的技巧。历来受人赞叹的《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将“绿”换成另一个字,是否更好?在学生得出自己的答案后,再告诉学生作者曾试用“来”“到”“入”“过”“满”等字,使学生领悟到这些字都不如“绿”字有形有色,“绿”字写出了春风的能动性,立刻可以染绿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

4. 学会想象,体会感情。

每首古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因此,在理解了诗的大意后,还必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中,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这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对感情体会得更深入。比如在学习《锄禾》这首诗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幅画,然后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学生争着说:

“我看到了一个中午,有很大很大的太阳”。

“我看到一个农民伯伯在地里锄草,他的衣服全汗湿了,他很辛苦”。

“我们吃的饭都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换来的……”

这就是诗中的真实画面,根据学生所说的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懂得珍惜劳动,珍惜粮食。

小学教材所选的古诗大都是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的,学习每一首诗如果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出现画面,那学生对诗的内容无形中就了解了,在引导中也能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5. 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诗文 古诗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150

诗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感。在诗文一词中,诗是指诗、词、歌、赋等,包括格律诗和自由诗,旧体诗和新体诗等;文是指除了诗词歌赋以外的,诸如元杂剧、小说、散文、戏剧、报告文学等文学体裁,以及记叙文、论说文等各种类型的文章。但通常具有文字华美,具有韵律等“诗”的特点。最新版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小学语文的阶段性目标包括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这些诵读和背诵的诗文分布在小学阶段的各个年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小学生逐渐接触并了解中华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绚烂多姿,是传承祖国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必备载体。

一、小学生学习诗文的意义

首先,小学生通过诗文的学习可以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不管是古人或是今人的作品,其中都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信念,有对祖国的真挚情感、深深眷恋;有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平等尊重的强烈渴望;有对勤奋执着、友善诚信的讴歌,也有对邪恶、不公的反抗……小学生学习这些诗文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自我人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的个性得以彰显,合作精神得以鼓励和发展。其次,通过诗文的学习,小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诗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精炼富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将自然风光、大好河山、情绪情感融入诗词歌赋之中,学生在诵读中不知不觉就好像已身处作者当时所处的意境,无形中得到民族文化智慧的滋养。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也有很多当代优秀的诗文作品,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由于接近口语,更容易让小学生理解和吸收,可以帮助他们增进对世界的了解,满足他们对未知的渴望,使他们充分感受祖国的语言文字之美,培养他们热爱阅读的生活方式。另外,诗文以其朗朗上口的节律、独特华美的用词可以培植小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逐步增强其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诗文的学习在发展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由于其丰富的内容可以充分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二、小学语文诗文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

在小学语文的诗文教学中如果方法不当、准备不足可能会使得教学效果降低甚至教学目标无法达成,因此,教师要注意避免。首先,很多教师备课不充分,对一些诗文尤其是古诗文相关背景了解不充分,无法对学生做充分的交待,使得教学内容单调乏味,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对诗文学习的厌烦情绪。其次,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够投入,只是简单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展开教学,投入不够,自然对诗文作品缺乏理解与情感上的共鸣,也无法为学生营造适当的情境,使得课堂乏味、缺乏生气。最后,很多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只是简单读读背背,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不能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对于思想品德、生命教育等内容的渗透不够自然,忽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内容安排显得突兀,使得教学目标无法达成。

三、小学语文诗文教学的建议

首先,教师要照顾到各个年级小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理解水平的不同,分层次展开教学,从诗文的内容讲解到教学方法都要做相应的安排。一二年级的阶段,教师要主要以读读背背为主,让孩子们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感,感受诗文中所创设的意境,尽可能让他们发挥想象的空间,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三四年级的阶段,应在教师辅助的情况下,让小学生理解诗文的历史背景,作者当时的处境,以及作者通过诗文所要抒发的情感和情怀,这样使其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效果,使得诗文的精神内涵深入孩子们的内心,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文字功底,写作水平也正稳步提高,在理解诗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他们自选题目来进行仿写,或者是将诗文中的人、景、物用画作表现出来,进一步从诗文中陶冶他们的性情,培养他们对诗文的热爱情感和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其次,教师应熟练运用诗文教学的各种方法。如诵读是诗文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诵读经常会被学生认为是枯燥的干瘪的,那么,要如何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和浓厚兴趣呢?在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中,“读”是第一大法,而小学诗文的教学更要注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诵读。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表演读、配乐读、想象画面读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由于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诗文一般都有着优美的韵律感,所以,在诵读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手脚并用,打着拍子来读。《毛诗序》中提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天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既然诗人在“永歌之不足”时,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那么,我们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同样也可以让他们“边读边舞”。当那种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和着拍子从学生们的口中流溢出来时,你一定会被深深地感染的。这种诵读法跟让他们正襟危坐、面目严肃地“念经”比起来,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小学语文诗文教学要求教师时刻牢记以学生为中心,以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对诗文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古诗词; 熏陶作用;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89-0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我认为学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二)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一)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二)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鸟类等动物的生存环境,那么绝不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诗)的动人美景。

(三)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教育。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小草的深切赞美。贺知章在《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两句将柳树、柳条描写得非常美,既写出动人的形态,又写了碧绿逗人的色彩。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等诗均有相关的描写。这些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体直观,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广阔浩渺,气象的千变万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静影沉壁”,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间乐的图画。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篇10

月儿已经升起来了,夜色已渐渐浓了.每天每天,我都会坐在书桌前,在明亮的灯光下,醉心阅读古诗,陶醉在满屋书香的氛围中.

每读一首诗,我都会用心去体会它的意境.我欣赏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字字如珍珠,把西湖的景色写得美丽动人,富有情趣,堪称一绝.我喜欢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惊叹李白的奇特思维,他不仅写出了瀑布势不可挡的气势,还大胆的想象这瀑布是从天空中倾泻下来的,这种惊心动魄的想象大概只有诗仙李白能做到吧!我还偏爱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敬佩这个对国家无比忠诚,挚爱的诗人,他的拳拳报国之心让我不禁潸然泪下,我读懂了他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愤怒.

读古诗,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在风和日丽的春日,我会暂时放下学习,出门去体验"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景色.我在暖暖的春风中散步,看着柳枝像丝带一样随风飘舞,心情会特别舒畅,不仅吟诵起了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那意境,那情怀,让我真的飘飘然了.在艳阳高照的夏日,我会戴起太阳帽,来到公园里,体验"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色.当蜻蜓飞过,我不禁吟诵起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在宁静的夜晚,我独自享受着诗带来的快乐与甜蜜.从诗中,我懂得了热爱祖国,懂得了关爱父母,懂得了珍惜友谊;从诗中,我读到了自尊,读到了自信,读到了人生的梦想....

读古诗,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