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望月怀远范文

时间:2023-03-30 17:0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张九龄望月怀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望月怀远》赏析:

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开头紧扣题目,首句写“望月‘’,次句写“怀远”,接着直抒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五、六句承接三、四句,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结尾两句进一步抒写了对远方亲人的一片深情,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z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

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月的联想非常丰富。望月怀人,成为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但像张九龄这首诗这样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的,却不多见。这首诗抒写了对远方亲人深挚的思念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起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雄浑、浩远、大气,堪称千古佳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一轮皎洁的明月徐徐升起;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人,此时此刻他也该和“我”一样望月怀远吧?前句写“望月”,后句写“怀远”,紧扣诗题,丝毫不露痕迹。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一联直接抒发思念之情。亲人天各一方,这月色不觉让他们彼此思念,以至于长夜漫漫,辗转反侧,久不能寐。“怨”,突出了“情人”(多情的人)相思程度之深;“竟夕”,极言相思之强烈,通宵都在思念。诗人思念远方的亲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

后两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承接上联,具体描绘了诗人彻夜难眠的情形。这两联描绘细致,形象鲜活,情致深婉,令人深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漫漫长夜,孤身难眠,清风朗月,最易牵动情思。于是诗人灭掉明烛,披衣步出门庭,月光清清淡淡地泻在了地上,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美的光华,更是难以入睡。夜已深了,天气更凉一些了,露珠沾湿了披在身上的衣裳。

篇3

张九龄

原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一轮明月在海上升起,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

有情人怨恨夜长,彻夜不眠将你思念。

篇4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2、赏析: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人”,多情的人,有怀远之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遥夜”,长夜。“竟夕”,通宵。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承接颔联,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怜”,爱怜。“滋”,沾湿。上句写诗人徘徊于室内。吹灭蜡烛地更加爱怜洒满一地的银色月光。下句写流连于庭院中。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就把彻夜难眠的形象传神地描绘出来。

篇5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篇6

偶一抬头,或模糊地听见几声爽朗的笑声;或隐约地看见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包饺子,好不热闹。

孤身一人的我仍旧低着头,在雪中漫步。不知不觉,我来到了海边。海潮啊,你不该这么汹涌!海潮啊,你不该这么澎湃!你让我在你面前感到无地自容。你刚强的性格让我崇敬又让我惧怕。我是一个受过打击的人,任何困难和灾难都让我恐惧。而你,你那汹涌澎湃的海潮好像是要倾吞一切灾难。

风停了,海面也渐渐平静了,我却依然一动不动地望着那曾经用那慈母般的浪花唤回海外游子的大海。

黑夜中的大海,虽然不比白日的壮观,可也别具风韵。沿着海边行走,看着皎洁的月色,使我想起了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此刻,在遥远的故乡,我的亲人们在赏月吗?他们也与我一样,在雪中漫步吗?

篇7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从我认识了《中华经典诵读》后,就像推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让我穿越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之中,尽情地去领略那些文人墨客们带给我的种种意境和美景。并被那丰富的文化底蕴所影响想着。

当我激情高昂地读着《诉衷情》时,仿佛感受到了作者那满腔的爱国热情;当我委婉低吟《咏怀诗》时,总被那浓浓的忧郁和悲伤所包围着。而《望月怀远》虽然语言朴素,却让我看到了张九龄那寄托深远的人生慷慨……

你更让我徜徉在诗情画意的情境中。每次朗朗诵读时,犹如身临其境般奇妙。看——刚从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篱笆旁走过,又来到了秋日傍晚雨后的山林中,来感受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美景。既从“故烧高烛照红妆”的美丽中感觉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也从“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坠床”中看到了当时农村破落的凄凉景象……

篇8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5、金船满引人微醉。红绡笼烛崔归骑。香泛雪盈杯。云龙疑梦回。不辞风满腋。旧是仙家客。坐得夜无眠。南窗衾枕寒。 宋 舒亶《菩萨蛮金船满引人微醉》

6、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相逢未尽论心素。早容易、背人去。忆得歌翻断肠句。更惺惺言语。萋萋芳草迷南浦。正风吹、打船雨。静听愁声夜无眠,到水村何处。 宋 杨无咎《滴滴金相逢未尽论心素》

9、老来贫困实堪嗟,寒气偏归我一家。无被夜眠牵破絮,浑如孤鹤入芦花。清林古度《金陵冬夜》

1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

12、细字灯前老不便,小斋新冷夜无眠。数声墙竹萧萧雨,一缕铜炉淡淡烟。宋 卢祖皋《读书》

13、向夕起秋思,无眠知夜长。年华一俛仰,人事几炎凉。自喜全虚白,何妨兀老苍。空庭风露入,唧唧话蛩螀。宋 孙应时《不寐》

1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1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16、抱影无眠坐夜阑,窗风战雨下琅玕。我将好况供陪梦,只恐灯花不耐寒。宋 朱淑真《夜雨》

篇9

2、晓镜但愁去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4、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

5、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7、松冈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西州张少府》

8、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洲韩判官》

9、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

10、举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1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12、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江州重别薛柳》

1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14、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关汉卿《窦娥冤·滚绣球》

15、近水楼台易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俞文豹《清夜录》

16、月亮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17、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木至》

1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20、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曹操《短歌行》

21、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22、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篇10

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4、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6、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7、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8、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1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1、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2、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3、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14、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15、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