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精彩片段范文
时间:2023-04-12 04:3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童年精彩片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对《冬阳 童年 骆驼队》作者林海音的深刻印象源于《窃读记》里那个傻傻的、读书废寝忘食的形象。当我捧读《冬阳 童年骆驼队》进行课文解读时,如见挚友,又唤起了我对童年的美好记忆。通过作者生动的自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浮现于脑海,她依然用轻快的笔触述说着她的经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作者对童年“淡淡的忧伤,深深的怀念”,而我的视角却关注到了她的那几件傻事。傻傻的事儿,傻傻的童年,是那么的美好!
那该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的真挚情感如泉水喷涌而出呢?通过精心思考,我以“文章写了作者童年的哪几件事?从事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呢?”这一个问题组织开展小组讨论,进行教学。
接下来,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勾画圈点并作批注。汇报时,真可谓精彩。在“看驼嚼”片段中,从作者学骆驼咀嚼,体会童年的天真与幼稚;在“谈驼铃”片段中,抓住“我的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来体现作者想象丰富;在“剪驼毛”片段中,学生体会到作者对骆驼的关心;在“问驼踪”片段中体会作者对骆驼的思念。学生的童真童趣被完全激发出来了,而且有些学生用了很多“现代语”进行陈述,比如“现代”“粉丝”等等,真的令我感到耳目一新。因此,在教学这一环节的时候,自己也很兴奋,我的兴奋被他们的出色发言激发了,似乎我也回到了童年。
但是,在课堂活了之余,自己想想:这节课是不是还少了点什么?看别人的经历哪有自己的经历那样刻骨铭心?语言学家张志公提倡语文要多多进行“语文训练”,而且要扎扎实实地训练。何不以小练笔为载体,再加一把火?于是,我布置了以写一件自己的傻事为主题的练笔,务求真实。效果真是不错,练笔真实有趣。如,李××同学的《偷酒喝》是这样描写的:“机不可失,我一个箭步跨出屋门,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小圆桌旁,端起酒杯,一仰脖,一杯酒就下肚了。可是喝得太急了,竟一点也没品出爷爷说的美味,只是觉得嗓子有点辣辣的。我刚想再倒点儿尝尝,突然听到脚步声,不好,爷爷回来了,我赶紧溜进屋里。爷爷端着一盘糖拌西红柿出来了,他捏了一块放在嘴里,接着端起酒杯,发现是空的,他拍了自己的脑门儿:真是老糊涂了,自己喝下了酒都忘了!我躲在门后偷偷看着,差一点儿没笑出声来。”像这样的作品不胜枚举,如《偷钱》《吃墨水》……
正是这样读写结合的训练,我想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言语训练中就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智慧的启迪,真正将童真童趣进行到底了。
篇2
瞬间是美妙的。小时侯的一张稚嫩可爱的照片;一双爱不释手的布鞋,让我们回忆起生命中的童年,无忧无虑,这些童年的片段让我们品尝到了仲夏最鲜甜的果实,它是人生旅程的一个甜蜜的瞬间,把握好这份浓浓的滋味,在漫长的旅途中回味吧!
瞬间是苦涩的。每一次奔跑是的倒地,看着沁红的血从白嫩的皮肤中渗出,每一次跳跃的失败,总是摘不到树上最熟最大的芒果;每一刻微笑,难免回遭到别人恶意的讽刺……可是我们不必灰心,这些失败的瞬间让我们变得坚强、勇敢,牢牢地把握住这份生命中必不可少的瞬间吧!它是我们前进途中的指示塔,告诫我们学会面对,学会承担,学会忍受一个想要冲垮我们的困难。
瞬间是多姿多彩的。它构成生命悠扬的篇章,谱写耐人寻味的乐曲;它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更是一位睿智的哲学家。我们从它的身上找到了生命的丰富多彩,找到了时间的脚印;感受到爱的温暖,失败的痛苦,嗅到了登顶的滋味,品尝到失落的惆怅……
瞬间是永恒的。它永远赋予人们不要气馁的品质,永远教会我们要追求自己的理想。所以,不要犹豫,伸出你的手,紧把住这永恒的精彩的瞬间吧,让它带领你飞翔,带领你实现自己的梦想吧!人生的旅程是由无数个瞬间组成的,瞬间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瞬间赋予我们时间的观念,也赋予我们历史的精彩。
篇3
春天使大地焕然一新,春天给校园满园春色,春天给我们欢乐和希望,催促我们奋发向上。
我们的校园是绿的,无论春夏秋冬都是绿的。然而,最动人的绿却在教室里。那里有一株株小苗,绿莹莹的,正在允吸知识的泉水,接受着园丁的抚爱,天天向上茁壮成长。正因为有了这些小苗,校园才时时处处弥漫着绿的芬芳。
我们的学校是乐园。随着一阵悦耳的下课铃声,同学们像飞出丛林的小鸟涌出教室。低年级的同学滑滑梯、荡秋千,爬“火箭”,坐转椅。高年级的同学也一样贪玩。一排排乒乓球台很快被占满,双杠、单杠上也展开了激烈的比赛。欢笑声、喝彩声和加油声组成了一曲交响乐,回荡在整个校园上空。
花坛的两边,有两棵石榴树,它们好像是两个日夜守护花坛的卫兵。每当中秋八月,它们的枝头就会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这些石榴有的略显棱角,有的像个大玻璃球。熟透的石榴远远望去,像一个个孩子的笑脸。
花坛的四周,摆放着许多盆花,有不畏严冬的麦冬,有分红的月季,有翠绿的吊兰,还有那美丽的海棠,真是美不胜收啊!
早晨,金色的阳光普照大地,给校园披上了万道金光。走进大院,正前方是宽而高大的校门。作品的围墙上,醒目地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字。环形水泥路两侧种满了万年青,绿色的叶片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春天,校园里的小草从泥土里探出头来,瞧着陌生的世界,太阳从云中露出笑脸,一道彩虹横跨天空,呼吸一口这新鲜的空气,让人觉得格外舒服。
夏天,天气炎热,小草长得格外茂盛,每到活动可时,我们便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躺在松树下,拔几根草儿,编各式各样的玩意儿。
秋天,天气渐渐冷了,草儿枯黄,大家把草扫成一堆点着火,围着火堆玩耍。望着燃烧的枯草、树叶生气袅袅青烟,别有一番滋味。
冬天,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到处是一片白色,唯有松树还是那样鲜绿,点点雪花飘落在上面,好像是朵朵白云。
篇4
我的童年生活很多彩,跟我在一起玩得最多的小朋友是宋宇轩,我们经常玩一些特有趣的游戏,这个星期六,我又兴高采烈地去他家里玩。
我们玩了沙发上仰卧起坐、野外比武、单手乒乓等许多千奇百怪的游戏,最让我们兴奋的就得算打“超级”乒乓球了。我和宋宇轩拿着乒乓板和乒乓球来到餐桌旁的地板上就开始了比赛。首先,由我发球,我说:“狗急跳墙!”只见“砰”的一声响,乒乓球被我打到了天花板上,宋宇轩正准备抬起球拍接住时,乒乓球已经象陨石一样落了下来,落到了地板上,这一局在他还没反应过来时就已经输了!可没想到他弯腰捡起乒乓球后,竟还了我一个“山崩地裂”,乒乓球飞速地直向我“冲”来,我一点儿都不害怕,只见我拿球拍敏捷地向球挡去,可宋宇轩打得实在太狠,我不但没有接住,反而还差点摔一个四脚朝天,可真是“山崩地裂”啊!但你别说我,我可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你瞧,我马上又还他了一个超级中的超级——“排山倒海”,我一手拿着球拍,一手拿着乒乓球,先做了一个“排山倒海”的动作,然后,把乒乓球打到了对墙的阳台上,哈哈,他又输了!紧接着,我们都把自己的超级乒乓法用了出来,有“蚯蚓钻地”、“葵花点穴手”、“山盟海誓”、“凤凰起舞”……当打到精彩时我们还捧腹大笑。
这就是我的童年多彩生活的一个片段,你们很羡慕吧!
篇5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激发;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236-02
一、落实课程标准,强化课外阅读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生应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达到此标准,教师要进行外部强化,要依据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为学生制定三年的阅读计划,要求学生读整本名著,每天至少阅读5000字,每天向组长汇报阅读章节内容,小组长做好书面记录。通过强化,让学生走进名著。
二、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1.在名著影视作品与原著的比较中,享受原著特有的艺术魅力。读图时代,学生对电视、网络感兴趣。我们可以运用影视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在学习名著推荐与阅读时,可选择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与名著进行对比阅读,从而感受名著的精彩之处。小说讲究文字描绘的形象化;影视作品讲究人物的行动化和视觉化。因此,读小说要将文字转化为“意象”,这是一种积极的再现过程,需要进入身临其境的氛围,需要联想、想象,需要心灵体验。这样在与主人公的对话、交流中,陶冶情操,增进智慧,提高语言感受能力,获得难以名状的读书愉悦,享受阅读名著的兴趣。
2.以课内名著节选为基点,向阅读大师原著延伸。语文课本节选有大量的中外名著精,在教学时,要把对作者及原著的介绍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如教学《童年的回忆》,文章节选自高尔基的《童年》。教学时,先介绍高尔基——他出身贫寒,忍受磨难,在书籍中找到了自己的天地。如饥似渴地阅读大仲马、巴尔扎克、福楼拜、普希金等文学大师的各类作品,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这些关于“书”的格言,被千千万万各种肤色的人传颂至今。再介绍作品《童年》,激发学生阅读整部原著的内驱力。
3.以课内经典美文的精读,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及现代美文拓展。经典美文,唯美、清新、智慧,发人深省,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追求简单中的精致与典雅,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学生对经典美文的阅读更感兴趣。教学要向外拓展,让学生阅读名家的更多名篇,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应向学生推荐《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让学生在美的慰藉中,感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三、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
好多学生读书是“跑马观花”,要让学生爱阅读而且会阅读,就必须对阅读方法进行指导。
1.指导学生学会扫读。扫读的特点就是快,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将要读的东西全部“扫”一遍,即“一目十行”法。运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选择书籍。一本书拿到手,先看书的标题和作者,阅读编者的话和关于作者的说明;然后,浏览目录,阅读内容提要、前言或后记;最后再以扫读的方式翻阅全书。这样,自己就能基本了解这本书的内容,然后再决定是否值得花时间去读。
2.指导学生制作读书卡片。学生刚开始阅读大都是浏览,要把学生引进文学的殿堂,就必须提高浏览质量。我的做法是指导学生将阅读中自己认为优美的词语、名言警句、精彩片段等进行分门别类地制作成读书卡片,并进行索引编码存储,以便写作时信手拈来。这样,学生在应用中品尝到阅读的效果。
3.指导学生学会精读。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经典中的精彩片段,不仅文质兼美,而且对人生具有深刻的启迪,对于这样的片段,仅仅让学生去“读”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学会“品”。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把一段话好在哪里?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的批注写在这段话的旁边。这样全身心投入,读书就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富有情趣的对话过程。与书中的主人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在对话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品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东西。
4.指导学生学会写读书心得。对于一些作品,不仅要精读,还要总结归纳,提炼出其中的精华。读一本书,真能够提炼出几句有用的话,就算没有白读。把读书与写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不仅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四、搭建成果展示平台,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只有为学生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评选“周阅读之星”,肯定阅读成绩。利用周一课外活动课时间,对学生上一周课外阅读的读书卡片、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客观量化,综合各项阅读成绩,班级前2名学生荣获“周阅读之星”称号,并在班级显眼位置张榜公示。读得到承认,好得到表彰,内心有成就感。
2.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展示阅读成绩。每两周举办一期小组阅读手抄报制作比赛活动。每期手抄报的制作,教师可以给以相应固定的一些栏目,如名文摘抄、精彩赏析、形象评析、好书共赏、读书心得等,并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最后在学校长廊中展示,并评选出优秀手抄报、优秀个人和优秀栏目。
篇6
记得小时候,常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总是笑了一笑,摸摸我的头,说:“你啊,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我想,大概每个孩子都得到过这样的答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孙悟空。
我们可以回想自己的童年,捧着一本《西游记》的连环画,津津有味地看着,当孙悟空打败了妖精,我们总会为他欢呼;当他受到了冤屈,我们也会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共鸣;当孙悟空被唐僧误会,被逼回花果山,继续当他的齐天大圣,但当唐僧遇到危险,猪八戒赶到花果山向孙悟空求救时,他也毅然去救唐僧。记得那时候看连续剧,当看到此片段时,眼中便充满泪水。因为我知道,当时的我就是孙悟空。
这只活蹦乱跳的小猴子就好像是我们的化身。当他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时候,就象征着一个小生命的诞生。当他在花果山上无忧无虑地和群猴们玩耍时,就好似我们那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当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就好似一个调皮的孩子,不小心跑进了大人们的世界,并且搞得一团糟,大人们想哄住他,便封了他个弼马温,没哄住。又封了个齐天大圣,还是没有哄住。而后如来出现了,伸出他的飞掌将孙悟空束缚在五指山下。严慈的父亲,终于压服了他调皮的儿子。度过了漫漫的五百年后,观世音的出现给了孙悟空新的希望,踏上了漫漫西天取经之路,也踏上了漫长的人生之路。
唐僧师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共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道难关。这就好像我们成长道路上布满荆棘。最终,他们战胜了难关,取得了胜利。“工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是再恰当不过。而我们,只要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决心,也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学习。学习就好像是要去取得真经。在学校里,有着形形的人。有的像猪八戒,好吃懒做,做任何事情都马马虎虎,有的则像沙僧,诚恳老实,踏踏实实。有的像孙悟空,活灵活现,足智多谋。而唐僧则是心地善良,不愿气馁的人。若我们在学习上能个个都是唐僧,孙悟空,沙僧,有对学习的信念,那一定会取得成功。
随着年龄的增长,《西游记》带给我们不再是对神话的幻想,它令我善良,宽容,嫉恶如仇,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篇7
本次习作是以“童年的回忆”为题的命题作文。习作提示由两段文字和一幅插图组成,第1段文字提示交代了本次习作的范围是“童年都有值得回味的事”,要求回忆之后,写一件最有趣的事;第2段文字交代本次习作的要求和重点,把童年有趣的事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插图提供了钓鱼、画画、捕蝴蝶等几种童年趣事,旨在启发学生习作思路。
设计理念:
遵循课改精神,习作指导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个人的独特感受出发,激活学生储备的生活信息,促进个体语言的生成,让习作课堂成为学生快乐生活的天地。本课教学设计我以此为指导思想充分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参与作文的热情。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习作氛围中无拘无束地、有创意地写作。根据习作内容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特点,利用文本、音画引路等多种形式, 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使他们易于动笔书写自己的童年趣事,乐于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热爱,感受童年的乐趣。
学情分析:
学生属于作文初始阶段的提高期,知识、能力、社会阅历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储备,但一提起写作文,依然人人恐慌、害怕,需要教师积极地鼓励和表扬,树立表达的自信心。
教法和学法:努力创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生动、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突出一个“趣”字。
能力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交流、表达和创造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童年的欢乐和美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把习作中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2.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习作指导和创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老师业余时间是个摄影爱好者,喜欢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的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我把其中几张有趣的照片精心制作成相册,带给大家来分享,你们想看吗?
2.请大家欣赏:播放课件,配乐钢琴曲《童年的回忆》,师解说。
3.师:聆听着优美的乐曲,欣赏完老师的作品,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生1:照片中的这些孩子一个比一个可爱!
生2:照片中的xx游戏我也玩过,可好玩了。
生3:听妈妈说,我小时候打预防针的时候还哭过呢!
生4:这些照片展示的都是发生在童年里的趣事。
生5:我也想让老师把我做的趣事拍下来。
师小结:好啊,老师答应你。看着大家兴奋的神情,听了你们发自内心的话语,老师知道这一组画面勾起了你们对童年的回忆,想起了许多曾经做过的趣事。这节课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写出那些美好的回忆吧!(板书:童年的回忆。)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师:任老师常说“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课件9)现在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翻到46页,认真读一读书中的两段文字,看看自读提示给我们本次习作提了哪些要求,如果你读懂了,可以用笔画一画,写一写标注。
2.同桌交流一下,看看你们是不是英雄所见略同。
3.生汇报,师板书:
内容:写童年生活里最有趣的一件事。
要求:(1)详略得当,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2)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师小结:同学们不但找得准,而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看来你们的审题能力又提高了。
明确重点:请同学们把书放下,浏览一下黑板上的习作内容和要求,想一想我们应该注意的重点是什么?
师:同学们真是一群爱思考、会学习的孩子,老师喜欢你们。
三、构思习作,口头叙述
1.师:请同学们再看书中的插图,图中的小朋友有的在钓鱼,有的在画画,有的在捉蝴蝶,他们都在“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大书”中找到了乐趣,老师现在特别想听一听你们都做过什么趣事,在哪找到了快乐,大家愿意告诉我吗?
师:如果班里的36名同学一一都把趣事告诉我,就算下课了也说不完。这样吧,请同学们6人为一小组,先和小伙伴说说你的趣事,然后每组推荐一名讲得最好最有趣的同学,再来告诉老师好吗?口语表达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请看老师的友情提示一。
2.出示课件,指名读。让我们赶快行动吧,说一说,比一比,看看谁的童年故事最有趣。
3.生小组交流,师巡视。
师:刚才我走在同学们中间,早就被大家的趣事给吸引住了。老师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听听了,请每组推荐的代表举手示意一下。谁愿意第一个站起来说说你的童年趣事,让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分享你的快乐?
4.全班交流,师生根据习作要求评价。
师小结:在刚才的交流中,老师发现讲故事的同学讲得眉飞色舞,听故事的同学听得喜不自禁,有的同学还笑出声来了,看来这些故事的确很有趣,感染了大家。
四、抛砖引玉,指导写法
1.师:行文要有章法。如果把这些趣事写下来,怎样才能写精彩,并符合习作要求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2. 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3.生汇报,师适时出示课件:
①写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 、结果,分清详略。
②对人物有细节描写:语言描写 、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外貌描写。
③恰当地引用一些好词好句,运用修辞手法。
④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 也可以自命题。(老师觉得你的想法很有创意,尊重你的决定。)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在本单元的课文阅读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写事记叙文的章法,你们真了不起!请看老师的友情提示二。
师:这是老师为大家推荐的一些好词好句,仅供大家参考,如果你能在写文章中恰当运用,对于突出主题“趣”会有很大帮助。指生开火车读、齐读,谈体会。
5.教师出示对比段,学生自读,体会如何能写具体。
师:“哪一个片段具体生动?为什么?”
五、学生动笔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1.师:同学们,快趁热打铁吧,把你心中的趣事行云流水般写下来吧。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困生。
师小结:老师在巡视中发现,大多数同学都能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把最有趣的部分写完了。请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使文章表达得更加完整,主题更加突出呢?
生:加入恰当的开头和结尾。
师:是啊,好的开头和醒目的结尾如锦上添花,能够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希望同学们千万不要忽略这一点。
(设计说明:学生有了说的基础和行文的指导、提示,写起来如行云流水,所以应该在烘托中心、凸显主题上加以指导。)
六、作业布置(课件22)
1.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把作文补写完整,使文章变得更精彩。
2.结合作文要求,试着修改自己的作文。
师总结:老师现在就把我积累的好词佳句用到这堂课的结束部分,为这堂习作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设计说明:这样引导和作业安排,既降低了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又培养了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和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板书:
童年的回忆
内容:写童年生活里最有趣的一件事。
要求:1.详略得当,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篇8
一、审清题意,明确作文要求。审清题意,即要看懂题目的要求。有些同学认为考试时间紧,随便看一下题目就下笔,写了一半却发现文不对题,只好重新写,不但影响了情绪,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磨刀不误砍柴工。”下笔之前,一定要认真审题,对题目中的每个字都进行分析研究,彻底弄清其含义。一要审清题材。即弄清文题是要求写人、写事、写景还是状物。如文题要求“写你最尊敬的一个人”,就是写人的。二要审清体裁。即弄清文题是要求写记叙文、说明文,还是应用文。如文题要求:“童年是首歌,让你尽情欢唱;童年是支笔,让你尽情涂抹……童年生活中的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都值得回味!请选择生活中的一件事或一个人有条理地叙述出来。”由“叙述”二字可知,是要求写记叙文。三要审清范围。即弄清文题对作文材料做了哪些具体限制。如“学书法”“养蚕”等,是从内容方面规定了范围;“秋天的晚上”“课间”等,是从时间方面规定了范围。四要弄清写作重点。如“童年趣事”,题眼是“趣”,就要围绕“趣”来写。
二、编写提纲,确定文章结构。审题后,要快速编写一个简单的提纲,谋篇布局,为写好作准备。然而,常有同学图省事,不打草稿,“脚踩西瓜皮儿”——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这样往往写着写着就“跑题”了,甚至漏洞百出。写不下去就开始“挤牙膏”, 类似的内容反复出现,语言枯燥无味,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建议写考场作文时不要急于求成,要先把提纲写好。提纲要明确作文的中心和题目;开头怎样写,中间写什么,如何结尾;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如何过渡。依据提纲,就能写出中心突出、层次分明、详略得当、符合要求的文章。如《爸爸的俭朴生活》写作提纲:
1.开头:爸爸的生活非常俭朴。(略写)
2.正文:①爸爸小时候不乱花一分钱,攒钱交学费。(略写)②爸爸的一件毛衣穿了20年,妈妈要给他买件新的,他不肯。(详写)③爸爸有时工作到深夜,只吃泡饭充饥。(详写)
3.结尾:用爸爸说的话总结全文,突出他艰苦朴素的精神。(略写)
三、精心构思开头,吸引读者眼球。好的开头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同时,还可以打开作文思路。
让作文开头出彩的常用方法有: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巧用题记,提示主题;巧妙引用,点明中心,引出下文。如《爱管闲事的老妈》的开头:“我妈妈样样都好,只有一点让我不理解——爱管闲事,而且一管就非得管出个名堂不可。”这个开头是“开门见山式”,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作文开头不宜太长,最好在50字左右。开头过长,就显得入题慢,作文就会头重脚轻不协调。
四、写好结尾,提升作文内涵。俗话说得好:“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作文的结尾就像编筐“收口”,意义深刻的结尾会为文章添彩。
写好考场作文结尾常用的方法有:引用式结尾、点题式结尾、总结式结尾、照应式结尾。如《我是“野”女孩》的结尾:“我就是这样‘野’,改也改不了,不过我也不想改,因为我就是喜欢自己的这种‘野’性。”这是点题式结尾,既照应了题目,又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结尾的字数和开头一样也不是越多越好,以30字左右为妙。
五、快速书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写考场作文一定要注意书写速度,不能像平时一样慢腾腾地写,如果书写太慢,可能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作文,或结尾草草了事,影响作文质量。
六、认真修改。作文写好后,要反复读几遍,检查文章内容是否具体,层次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是否有用得不准确的字词,是否有不通顺的语句及用得不恰当的标点符号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写出出色的文章,获得高分。如一位同学写的《有趣的“添嘴巴”游戏》片段,第一稿:
“添嘴巴”游戏开始了,同学们都争着举手。老师先请一位男同学上台,把眼睛蒙上,让他原地转两圈。然后他走到黑板前,把嘴巴画到了小女孩的额头上。同学们笑了,他也笑了。
“添嘴巴”是很有趣的游戏,可是读了这个片段,你能感觉到“有趣”吗?
这位同学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这段写得不够精彩,于是修改成:
篇9
一、导读激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名著阅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唤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在要求学生阅读名著之前,我会先上一节名著导读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精心设计导语,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②介绍作家、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英国学者斯蒂夫・艾伦说过:“你对作家的个人经历知道得越详细,你就越明白他为什么写他所写的作品。”因此,要拉近学生与名著的距离,就必须在品读之前,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作家的生平经历。③了解文本体裁特点,指导学生阅读此类作品的方法。让学生有的放矢,真正发挥阅读的有效性。④赏析精彩片段,有时还播发相关的录像片段以激发学生看文本的兴趣。以《水浒传》为例,我是这样导入的:中国古语“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为什么呢?鲁迅是这样点评《水浒》的,“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鲁迅为什么这样说?你读完全书就会找到答案。此导语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好奇心。接着介绍作者施耐庵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了解作这本书的缘由,以及这本书在中国文坛的影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再指导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把握人物、情节、环境描写,然后播放一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视频,调动学生的兴趣,接着引入文本的阅读,布置阅读任务。通过以上的环节,我把学生引进了名著《水浒传》的大门。
二、各显身手
(一)名著故事大家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推荐的名著大概分为以下几种体裁:寓言、诗歌、散文、小说、传记等,而寓言、小说、传记都有具体的情节,我充分利用每天课前5分钟进行名著情节复述,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提高了同学们阅读名著的兴趣,又检测了同学们对文本的熟悉情况,还让成绩差,未阅读文本的同学熟悉了内容,而且大大锻炼了同学们的综合能力。我以全班学号为序,每天一位同学上台讲一个章节。以《水浒传》为例,全书分为31回,由31位同学负责,大概一个多月完成。后面的同学接着讲另一本名著。对讲故事的同学提出具体要求:①对文本进行仔细研读,把复述的主要情节记录在笔记本上(复述时间不能超过4分钟)上台要脱稿讲 ,对故事内容要设计两个问题,并自己准备答案,提前两天给老师审查。②用普通话讲述,声音要洪亮,口齿要清楚。对其他同学“听”也做了具体要求:①认真聆听,尊重讲话同学。②听完后要能回答所提出的问题,答错同学要扣2分平时成绩分,答对同学加2分。然后由全班同学做评审团给讲故事者进行等级评定,优、良、中、差,然后根据等级科代表做好加分、减分记录。期末评定出最佳讲话者并颁发奖状。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几年来,大多数同学对老师推荐的名著都积极阅读,再也不是以前的走马观花了,更可喜的是,同学们的讲话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年任教的七年级班上有一位叫国辉的男同学在他的作文里写道:“我永远记得我第一次上台讲名著时的窘态,两腿打颤,声音发抖,脑袋一片空白,最后流着泪水下台。而今天,我再次上台时,我从容的讲完了故事,获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我成功了……”可见,这个讲名著平台对他个人发挥的重大作用。
(二)读书报告抒心得。鲁迅先生曾说过:“读书不思考,犹如吃饭不消化。”写读书报告不仅检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而且它有利于学生积累材料,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我要求学生选择喜欢的名著章节以读书报告的方式来体现阅读情况,每周2-3篇。具体要求包括:①摘抄优美句子2句并作赏析。②归纳主要内容,要简洁,字数不能多于30字。③联系实际写心得体会,字数要求A层学生不少于300字,B层学生不少于200字,C、D层学生不少于100字。每周老师批阅一次,并评定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并写在作业本封面上,优秀者加平时成绩分,每周由科代表宣读评分情况,有时把优秀者作品在班级展览,有时四人小组互相传阅,取长补短。同学们都非常在乎自己所获得的等级,每次发读书报告同学们都极其期待和兴奋。班级有个成绩较差的同学有一次高兴的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我终于评上优了”。经过实践,学生的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写心得体会时同学们都能做到有话可说。例如写《童年》的读书报告时,在“心得体会”这一栏里有同学把自己的童年与阿廖沙相比,有的联系自己面对困难的态度,有的写道自己的外祖母等等,百花齐放,但看得出是同学们心灵碰撞出来的火花,是真正的走进了作品。
(三)名著知识大比拼。学生阅读完文本之后,我会开展“名著知识大比拼”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著作有个系统的知识梳理,在脑海里构建一个清晰的结构图。让学生对作品的主题有更清晰的认识,对作品的人物形象有更好的把握。比赛由笔试方式进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设题:作家、作品、作品人物形象、经典情节、作品主题等,试题形式由填空题和阅读理解题组成,填空题是一些简单的知识梳理,而阅读题坚持“文段再现”,由点切入原著。不能让学生觉得光做讲义也能解题得分。所以,在拟题时,选用了原著片段,但检测的点往往深入到整个作品,深入到原著,答案可能在所选的文段内,也可能在选文外的整个作品中。让学生明白要从名著阅读类试题中得分,必须进行踏踏实实的原著阅读,且读了定有直接收获。比赛完毕老师再根据答题情况评出等级给予奖励,并做一些查漏补缺的工作。
总之,经过几年的实践,所任教班级的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写作能力、综合表达能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让名著阅读真正发挥了它的实效性。我想,让学生拥有“书香人生”,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孜孜追求的奋斗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为打造有效教学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篇10
师:今天上课先请大家看一幅照片。(出示照片——一个孩子与鱼亲嘴。学生看后都笑了)你们笑什么?
生:这个小孩怎么要和鱼亲嘴?
师:是呀。
生:这条鱼真大,都快有孩子大了。
师:感觉他怎样?
生:很可爱!很有趣!
师:请再看一段话。(出示:弟弟一边哭,一边用手捂着眼睛,不时从手指缝里往外偷看,见爸爸妈妈并没有理会他,也就停止了哭泣,自己玩起来。)你觉得小弟弟怎样?
生:小弟弟真可爱,想用假哭来骗爸爸妈妈。
师:看了这两个场景,你觉得这些孩子怎么样?
生:很可爱,很天真。
生:很有趣,好玩。
师:这就叫童真、童趣。(板书:童真童趣)
【评析】出示生活场景,先指名谈感受,再综合起来理解,让学生感受了童真童趣,也仿佛看到了童年的天真和调皮。这样的导入,唤起童心,为解读古诗做了很好的铺垫。
[片段二]咀嚼字词——感受童真
师:请同学们注意诗中的这个“偷”字,透过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这个小孩胆子很小,悄悄地、轻轻地撑船。
生:她是背着大人去的。
生:孩子不想被人发现。
师:那此时,这孩子是什么样的神情呢?
生:会有点慌张。
生:会东张西望。
生:我感觉这个小孩既有点紧张,也很开心。
师:为什么?
生:紧张是因为偷采,开心是因为采到了白莲回来了。
师:你真是走进了他的心里去了。既然是偷采,就应该隐藏踪迹,可是他却——
生: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师:“开”是什么意思?
生:分开,把浮萍分开。
师:老师也组个词——公开。你有没有感觉到诗中有这个意思?
生:“浮萍一道开”不就等于告诉别人自己的行踪,那就公开了。
师:是的,这里的“开”既有浮萍分开的意思,也有行踪被公开的意思,可以说是“一语双关”。细细品味,就能品出韵味来,一起读一读。
【评析】“偷”字的背后是多少神情的刻画,是多少心理的描写,是多少情趣的凝聚,要借助想象静静地品;“开”字,不只是浮萍的分开,分明暗示行踪的公开,要联系情境细细地品。这样的“品”有情趣,有深度。在品字析句中,诗所刻画的儿童形象就鲜活起来,生动起来,童真童趣扑面而来,学生对古诗语言的感受理解能力也必将提升。
[片段三]还原表演——体验童趣
师:“遥招手”什么意思?做个动作表示。(生做动作)
师:从“遥招手”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孩子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
生:这个小孩并没有完全拒绝答话,只是请路人再靠近一点,他会轻声告诉他的。
师:想想看,他在招手之前可能还会做出什么动作?
生:会这样——(把食指竖在嘴边,并轻轻发出“嘘”声)
生:也有可能先摇了摇手,接着又招手。
师:这样,我们来演一演《小儿垂钓》,谁来扮演小孩?(一男生走上来)你这个头发太整齐,要这样(将表演者头发弄乱,生笑)还要请一位同学演路人。我还想请两个同学上来,谁愿意?(选了两个女同学)我要请她们扮演小草,看她们俩长得像花一样,今天要委屈一下,演一下野草,去吧!(两女生走到“小儿”旁边,距离较远蹲下)
师:这叫做“草映身”吗?(两女孩会意,立刻围坐到“小儿”边上,还将长长的头发竖起)
师:有创意!(学生表演)
师:演得怎样?
生:陈羿铉演得很好,表情丰富,表现了小孩的可爱。
生:我感觉张天翼同学小草演得好,她把头发竖起来,很有趣。
生:沈焕奇扮演路人也演得不错,问路时很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