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风俗范文

时间:2023-04-03 11:1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回族风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回族风俗

篇1

[关键词]回族风俗习惯;回族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2-0062-02

回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人口居于全国第三位。由于历史的原因,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今天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云南等省区。回族文化与所有其他民族的文化一样,成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带有民族的传统和特色。

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认为:“文化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同时它可以分成基本的两方面,即器物和风俗,由此可再分成较细的部分和单位。”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提出了文化模式概念,她非常强调民族文化的个性发展,即独特性。她认为:“人类学把人当作社会的产物来研究。人类学所关注的是一个社群与属于不同传统之其他社群的差别处,也就是一个社群的体质特征、工艺技术、风俗习惯与价值标准。”

回族文化以伊斯兰文化为背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环境,相互影响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特的文化体系。而这些文化都反映在回族的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习俗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活,必然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上。就回族来说,它形成于元明时期,生产力较发达,因而回族在生产领域呈现出明显特点:一是他们所从事的主要职业是农业,但对其他行业也都有涉及;二是有相当数量的回族投身于商业活动,并成为回族生产方式或经济生活中最富有活力和特色的一部分。这一切都取决于回族民族性格和生活消费的独特要求,通过经商这种专门生产方式,首先,提供了共同经济生活的条件,推动了回族在全国不同居住区域内的发展;其次,促成了回族对汉语的使用以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从而维系和巩固了回族文化,更促进了本民族的成熟和发展。

二、饮食习俗

饮食文化是回族历经千年所创造的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回族的勤劳和智慧,也体现了多种文明的融汇和交流。从整体来看,回族的饮食习俗主要受伊斯兰教的规定和禁忌的影响,各地回族除了严格遵循伊斯兰教经典中规定的食物禁忌,不吃猪肉、自死动物、动物的血以及猛禽野兽的肉等。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差异,北方的回族多以面食为主食,南方的回族则以大米为主食。“青海的托茂人以及蒙古族地区的部分回族以肉食为主。藏族地区的回族则以青稞面做的‘糌粑’为主食, 而且日常生活中也爱喝酥油茶。” “福建泉州民间传统食品酥油花茧、邑饭,云南的牛干巴、油茶等。”尽管吸收和融合了其他民族的饮食习俗,却始终保持着伊斯兰教的信仰和本民族的风俗禁忌,以及民族自我意识,促进了民族关系的改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入居城市的回族人口和流动人口在不断增加,因此推动了回族城市饮食业的发展。为了适应城市中不同阶层回族人士的需要,由职业厨工创造或提炼的“清真菜系”开始问世,而在回族聚居的大街小巷,则涌现出多种多样的回民小吃摊档。这些都构成了回族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域特色。

三、服饰文化

服饰是构成回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回族文化的载体之一,体现出这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水准。回族服饰和汉族服饰大致相同,所以历史上有“汉装回”之称,但是二者之间仍有区别。回族的服饰不提倡华丽多彩,讲求素雅大方,回族传统的服饰文化中男子喜爱戴白色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绣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不同颜色的盖头。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新秀丽。也有不少已婚妇女平时戴白色的带檐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种是用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的。服装方面,回族青年和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俗称“马夹”),黑白色搭配显得干净、利落。妇女穿右衽的大襟衣服,前胸或衣边绣有精美的图案。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回族生存地域的多样性,也体现了回族服饰文化的多样性。

))四、婚丧习俗

婚姻习俗是一个民族人生礼俗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婚姻习俗。中国各地回族的婚姻习俗,由于所处地域的不同,在某些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甘肃、宁夏、青海等地,阿訇念过“尼卡哈”后,亲自向众人抛撒核桃、枣儿、花生等,人们争先去抢这些象征幸福、吉利的果品。不仅如此,青海闹房比较厉害, 三天无大小,不仅戏闹新郎、新娘,还戏闹新郎的父母。生活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回族,其婚姻习俗中已渗有南方少数民族的某些习俗。因各地风俗人情的不同,回族婚俗颇具生活情趣,同时也反映了回族的生活水平。

回族的丧葬习俗基本上遵循伊斯兰教的礼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回民聚居区还是回汉杂居区,都实行土葬,忌火葬,主张速葬。在西北回族聚居区,有的为了方便,根据地域、家族等情况,分几个坟地。回族人不信风水,也不看风水,只要干燥、平稳的地方就可作坟地。亡人去世后,最多停留三天,入土前要焚香、传经、做“都哇”,意为祈祷。对亡人表示怀念或纪念,之后举行七日、月头、百日、周年等活动。在处理丧事上,主张薄葬,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篇2

方法:根据伊斯兰教哲学“真一流溢学说”原理,运用具有回族特色的推拿、针灸、熏、洗、敷、吹等技术及回药四元三子理论辩证施治进行综合治疗,并根据回族病人的风俗习惯及膳食特点,制定出具有回族特色腰椎间盘病人护理措施。

结果:充分尊重回族病人风俗习惯,使回族病人真正感受到家的感觉,能够信赖放心地接受科学而合理治疗、护理。

结论:回族医药促进了民族病区发展,民族病区也开创了民族护理新局面。

关键词:回族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特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75-02

回族医药已于2008年6月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曾为中华民族的整体健康水平和整体医药文化水平的提高作出过历史性贡献。挖掘和发展回族医药,无疑会丰富中华民族医学的内涵。石嘴山市中医院回族示范病区是一个以诊治回族内外、妇儿、骨伤科病人为主的具备医疗、科研一体化的综合病区,是目前我区唯一的具有回族文化医疗特色的诊疗病区。我院回族示范病区与宁夏回族骨伤科、吴忠市回族医院联手全方位合作,为石嘴山市及省内外广大穆斯林患者提供就医服务。运用具有回族医药特色的针灸、推拿、熏、洗、敷、吹等技术及回药四元三子理论辩证施治进行综合治疗,并根据回族病人的风俗习惯及膳食特点,制定出具有回族特色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措施[1]。

1 护理

1.1 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不可洗大小净及礼拜。饮食、大小便等均不能起床。

1.2 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应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与变化的关系以及有无放射痛和皮肤感觉异常等情况。

1.3 针灸推拿前嘱咐患者排空大小便,理疗后即用腰围固定腰部。

1.4 中药熏洗治疗时做好解释工作,必要时用屏风遮挡。注意保暖,以免加重病情。

1.5 卧床期间做好皮肤护理,防止湿疹、压疮的发生。

1.6 多食滋补肝肾的食物如羊肝、羊肾、羊肉、大枣等,多饮水,宜食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忌食肥甘厚味,苦寒生冷食品。

1.7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做好思想疏导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

1.8 1-3周后,如症状缓解,可戴护腰下地活动,并可在他人的协助下洗大净。洗大净时注意腰背部保暖,避免因受风寒湿冷的刺激而诱发。不可礼拜,以避免久坐、久立及大幅度的弯腰和旋转。

1.9 疼痛缓解后,即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保护功能。

1.10 出院后,如需做礼拜时,应避免大幅度的弯腰。

2 辩证施护

2.1 血瘀证。

2.1.1 调护原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2.1.2 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痛重时卧床休息,疼痛减轻后应适当进行腰部活动,可消瘀血。

(2)饮食护理:饮食宜用清淡疏利之品。

2.2 寒湿证。

2.2.1 调护原则:祛寒除湿,湿经通络。

2.2.2 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居室应温暖、向阳、避风、干燥,要注意保暖,鼓励患者多晒太阳。中药宜温服或热服,可热敷局部。

(2)饮食护理:宜用温性食品,如羊排,鸡肉、蛋类等,亦可用利湿之品,如苡仁、扁豆、鳝鱼等;忌用生冷之品。可用肉桂5g,水煎去渣,入梗米100g,煮粥服食。

2.3 湿热证。

2.3.1 调护原则:清热除湿,温经通络。

2.3.2 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居室宜清爽、干燥、通风,忌用热敷。

(2)饮食护理:饮食宜用清热疏利之品,忌用辛辣助热食物。

2.4 肝肾亏虚证。

2.4.1 调护原则:偏阳虚者,宜温补肾阳;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

2.4.2 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肾阳虚者居室应温暖,向阳,避风,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痛重者应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饮食可注意食用补肾之品,如核桃肉、山药、莲子、黑豆、芝麻、羊肾等。

3 健康指导

3.1 减轻腰部负荷,避免过度劳累,尽量不要弯腰提重物,如捡拾地上的物品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要缓。

3.2 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要注意持之以恒。

3.3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要有规律,多卧床休息,宜睡硬板床;注意保暖,保持心情愉快。

3.4 禁烟酒,忌食肥甘厚味,苦寒生冷食品,多食滋补肝肾的食品如羊肝、羊肾、羊肉、大枣等。

3.5 腰围不可长期使用,应积极进行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可采用飞燕点水、五点支撑练功,以增强腰部肌力,练习行走,下坐、蹬空、侧卧外摆等动作,以增强腿部肌力。

3.6 病人应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恢复慢,病人应保持愉快的心情,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疾病。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因此对于回族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尤为重要,我们秉承“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充分尊重回族病人风俗习惯,使广大回族患者真正感受到家的感觉,能够信赖医院放心地接受科学而合理治疗,接受具有民族特色的护理[2]。回族医药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促进了民族病区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回族舞蹈教学要想创新发展,只是分析本族的传统文化和舞蹈特点是不够的,还要多分析其他民族的舞蹈特点,多学习其他民族舞蹈学科的教学经验,从而让回族舞蹈教材内容更加丰富,让回族舞蹈不仅有本民族的舞蹈特色,也有其他民族舞蹈的魅力,这样才是真正的实现了回族舞蹈的创新发展。

1.对回族人民的典型动作进行归类整理。由于回族人民生活的地区分散,所传承下来的舞蹈形式也就多样,这是一笔宝贵的资源。我们可以把各区域有特色的舞蹈动作进行归类整理,整合成一本有教学价值的舞蹈书籍,它可以指导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可以保证学生所学的舞蹈更加系统化。例如:我们可以把花儿手、屈伸步、碎摇头等动作进行整理,然后从新分析进行编排,让这种动作更有节奏,从而提高舞蹈动作的观赏性。

2.把回族风俗习惯中的重要动作融入舞蹈艺术中。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很有特点,在生活中的许多动作很有代表性,有些动作很能体现出人的情感,这些动作如果能够融入到舞蹈教学中,不仅会让舞蹈艺术更具魅力,还会让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托耳手势就是做礼拜的基本动作;还有回族舞蹈服装可以选择盖头,这个服装不仅可以反映出回族人民的服装特点,还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加以利用,一定会让回族舞蹈得以创新发展。3.在民间艺术中提取有价值的舞蹈动作。回族地区的民间到处都有艺术表演,有些表演很有特色,也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因此,我们如果把这些民间艺术融入到教学中,也会让回族舞蹈表演更有表现力。例如:“蛙鸣”“贤孝”“踏脚”等民间艺术可以和回族舞蹈结合,让回族舞蹈更具魅力,更有民族特色。

二、把回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元素编排到舞蹈中来,实现回族舞蹈的创新发展

把原生态元素合理的融入到舞蹈中,在经过加工处理,才能让这些素材具有艺术表现力,让人们体验到艺术的美感,感受到文化的气息。而且,创作者在对素材加工过程中,也是一种情感历练,他可以感受到回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宗教的虔诚,这是一种心灵上的交流,创作者会体会到回族人民内心的情感。在回族舞蹈语言创编中,回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情态是发挥重要作用的。例如:回族人民做礼拜的叩首动作、女子怀抱汤瓶的姿态等都是非常好的舞蹈素材,在《心泉》作品中,回族女子怀抱汤瓶身体前倾,塌腰昂首,半脚尖碎步曲线流动,形成了曲线美,女子时而梳理盖头,时而移动汤瓶,更有一种含羞的气质美,该舞蹈的基本动作都是来自宗教生活“净洗”中的,通过提炼女子的体态来表达女性的宗教情怀。《洗礼》中回族姑娘痛快淋漓的净洗,不仅表现了今天的回族妇女充分享受水带给她们的无限欢乐与幸福的同时,也暗含着回族人民严格信奉伊斯兰教的品格,生动的揭示出回族妇女心灵深处的纯洁和美好,展现出她们含蓄与开朗、纯真与热情的双重性格特征。该舞蹈中还融入了阿拉伯音乐元素,利用交响乐器和管弦乐器来演奏,给人带来更加流畅的意境,让人情不自禁的联想到和平的画面。在舞蹈题材创作中,民间剪纸也能发挥作用。《剪花花》作品的成功就说明了民间工艺也能成为舞蹈创作的主题。在宁夏的南部,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当地人民一直生活贫穷,但是,当地的少女却没有受生活的影响,没有抱怨生活的不公,而是揣着生活的梦想,她们心地善良、热爱生活,她们最擅长的剪纸就是一种民间艺术的传承,可见,生活上的贫穷并没有给她们带来压力,她们生活的还是那样幸福。该舞蹈在创作中就是以回族女人剪花花为题材,通过把她们生活中的态度利用舞蹈来反映出来,充分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该舞蹈的成功之处就是创意非常新颖,动作非常细腻,让整个舞蹈充满艺术性,让人们感受到人物渴望幸福的内心情感。回族武术也是舞蹈创作中可利用的重要元素。“踏脚”本是一种回族武术,而且是武术中的打斗动作,有很强的攻击性。但是,在舞蹈《啊吆喂》中,创作者却是把“踏脚”中的一些武术动作编排到舞蹈中,从而让男子的舞蹈动作更有霸气,能体现出男人的那种气魄。而哎呦喂又是一句地方语言,是女人对男人欣赏时所说的叹语,在舞蹈编排中,女子的舞蹈动作多是回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创作者这样编排可以反映当地女子对哥哥的爱慕之情,让人通过观看舞蹈就能看出人物的内心情感,这个舞蹈中的动作尽管是经过重组改编而成,但是却很能体现民族特色,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

三、结语

篇4

方法

1.被试。调查样本为中学生77人,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部分中学。其中初中生47名(61%),30名(39%);男生39名(51%),女生38名(49%),共计77名。

2.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将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量表测评所获得的有效数据(N=77)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本民族认同不同维度的差异分析。以年龄(初中生vs.高中生)和性别(男vs.女)两个因素为自变量,本民族认同的认知、情感、评价以及行为四个维度分别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认知维度,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达到边际显著,F(1,68)=2.60,P=0.10,如图1,年龄和性别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初中阶段,女性的认知分数高于男性(M=24.44,SD=3.05VS.M=23.65,SD=3.18);高中阶段,女性的认知分数低于男性(M=23.67,SD=3.31VS.M=25.37,SD=2.77)。情感维度,年龄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水平F(1,66)=5.19,P=0.03。高中生的情感分数高于初中生(M=30.43,SD=3.87VS.M=28.23,SD=4.87)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无。评价维度和行为维度,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及主效应都没有。

2.中华民族认同不同维度的差异分析。以年龄(初中生vs.高中生)和性别(男vs.女)两个因素为自变量,中华民族认同的认知、情感、评价以及行为四个维度分别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认知和行为维度年龄和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无交互作用。情感维度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1,68)=4.16,P=0.045;男性的情感分数高于女性(M=24.87,SD=4.29VS.M=23.11,SD=4.29)。没有年龄的主效应;没有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评价维度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1,68)=4.23,P=0.044;男性评价分数高于女性(M=30.86,SD=4.44VS.M=33.56,SD=2.91)没有年龄的主效应;没有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

讨论

1.本民族认同。从数据分析结果,可知回族青少年本民族认同的认知维度在年龄和性别上有交互作用,高中生比初中生在民族认同的情感维度上分数高,有年龄的显著差异,而评价和行为维度没有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民族认同中认知维度的内容包括: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了解、对本民族传说故事的了解、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等。在回族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伊斯兰教的宗教精神和宗教仪式都强调对男性的培养,在重大节日中男性会身着民族服装前往清真寺礼拜。在节日中男性表现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传承的责任感。因此,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回族青少年男性较女性而言,对本民族的了解越来越多。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自我认同也在增强,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归属。在身份认同的意义来看,民族认同是自我认同的一部分,自己对本民族身份归属也更加强烈,这种归属感带有情感,对本民族其他成员的认同,并愿意给予积极的帮助。

2.中华民族认同。回族青少年对中华民族认同中,认知和行为维度在年龄和性别上没有差异,但是在情感维度和评价维度上有性别上的差异,男性的情感和评价分数高于女性。回族在民族形成过程中兼蓄伊斯兰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所以回族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传说及风俗习惯的了解和过节、饮食等行为上没有不同。男性比女性对中华民族认同情感归属更强,可能与中学生阶段男性比女性在自我喜欢的程度更高,对自己的评价更为积极,对自己属于中华民族成员中的一员也有着更为积极的认同。年龄段虽然是一种人为的分类方式,但它也是一种时间变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回族青少年对汉族文化、回族文化的接触时间越长,对这些文化更为了解,也能够更为全面地理解这些文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事实上,在多元文化下的认同,并不是排他性的,并非认同一种文化就要排斥其他文化。在不同情景需要下,灵活转换自己的认同更有利于个体社会适应。

结论

篇5

这种用面捏制成的民间艺术品,在我国以吃面食为主的北方其它地区也叫“礼馍”、“花馒头”,既是平常难得吃上的节日食品,又是风俗信仰的象征物,也是农村群众礼尚往来、寄予厚望、抒感的媒介。可食、可看、可玩、可用,面花在农耕时代风靡一时。

丰富的民俗意蕴

随着这一传统习俗千百年的流传,面花已不仅仅作为祭祀的祭品了,它已融入了淮宁河川一带群众的生产生活、岁时节令、婚丧嫁娶之中,在民间广为流传。例如,在男女青年初定秦晋之好时,男方要送给女方一对儿面捏的“莲花鱼儿”,女方要送给男方一对儿面捏的“老虎”。结婚时还要蒸制“催妆馍馍”,像海碗一样大的馒头上装饰精美的纹饰,涂上花色,美轮美奂。

面花应用在农村的四时八节,贯穿于人生礼仪的全过程。陕西合阳的面花制作精巧,意蕴厚重,堪称一绝。从外形看,合阳面花可分为三类。一是简洁生动的贴花型,类似浮雕;二是夸张性强的变体型,选取花鸟虫鱼、瓜果蔬菜等自然对象,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三是富丽堂皇的插花型,呈立体状,一个大馒头上能插七八十乃至上百朵小面花。有的甚至做成几层楼,十分壮观。曾在牌楼面花

古文化艺术节上大展风采的合阳大面花,竟用去了整整50斤的面粉。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些精巧的作品,不但有巧夺天工的形象可以欣赏,且有厚重的民俗文化意蕴可以品味。

人们一见到面花,从外形上便可分辨出要派什么用场。比如外孙子过周岁时,外婆便要给他蒸一个“牛轭斗”,祝愿孩子像牛一样坚韧有耐力,长大以后能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老人过世了,当地人认为是升天了,要蒸一对大花馒头来感谢接纳死者的上天,叫“献天馍”,花丛中还要立上一只白鹤,寓意这个人“在世时像松鹤一样长寿,死后又驾着白鹤到西天赴宴去了。”

从这简单的面花上,我们不能不惊叹于民间艺人的智慧及丰富的想象力。

形象各异的面花

中国如此辽阔的土地,风俗习惯也有极大的差别,真是“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个省份内的面花造型也会相差甚远。

原始风味的陕西面花

在陕西北部的子洲县,面花又称“子推馍”,是为祭奠晋国大臣介子推而做的祭品。子洲县淮宁河川上游又叫重耳川,春秋时为狄地,据说晋文公重耳逃难时曾经到过这里,介子推割股献肉的事就发生在此地。因此,这里的群众每年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两日)都要捏面花,而且代代相传。

而陕北府谷县面花主要造型有鱼、蛙、鸟、兽,形象带有原始味道。尤其使人惊奇的是这里的“面人人”——一种爬着的胖乎乎的娃娃,其技艺代代相传业已定型。有的双手交叉,有的是长脖子。这是这一带特定的造型,据说这种面人人是农历七月十五鬼节以及结婚礼品中必做的样式。男女订婚时,男方送女方的聘礼礼馍中,面人人也是必须的礼品。有的要用几十斤面粉,分段蒸熟,最后组成真人大的面人人,十分壮观。

长脖面人人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在陕北麻谷县,七月十五日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以面娃作礼馍,显然与子孙繁衍有关联。那么婚配作礼馍,依然与婚配的目的,即繁衍后代相连。面人人的寓意与山西定襄县连体娃娃的寓意是一致的。但府谷的长脖子面人人可能有多一层的涵义,那就是护生的神力。如此强调长脖子,是否与人祖伏羲、女娲的蛇身有关?“娲”、“蛙”与“娃”同音,而且都是象征生殖。女娲更是人类婚媒的祖先,借女娲之形作生殖繁衍和祝生命旺盛之象征,岂不是很自然的吗?长脖面人人既是祭祀的礼馍,又是护生的神灵。府谷县一带由于偏僻,原始性的风俗文化尚保存于民间,表现在面花礼馍的内涵中,比其他地区更古朴,外加修饰更少些。总之,府谷县的面花礼馍风格独树一帜,它的深奥内涵胜于外在的精致技巧,对研究民俗学和人文学更有价值。

独具匠心的山西面花

山西定襄“辨不清”娃娃面花,四组胖娃绕成圈。以面本色为主,不上色彩,黑豆为眼,红豆为口,可爱至极。

笔者有幸看到了从上蒸笼,到出锅点红,一个个可爱的面花完成的整个过程。那些手巧的大娘和大嫂子们,利用刀、剪、木梳为工具,以一把红豆,一把黑豆,一把红枣,一盘发酵好的白面为材料。她们手中舞动着工具,一会揉出个这,一会儿捏出个那,十二生肖、狮、鱼、瓜果样样齐全,让你看得目不暇接。尤其那面娃娃各种姿态都有,而连体娃娃更让你分不清每个爬着的娃娃胖胖的双腿和屁股是在左还是在右,生动可爱之极,逗人欢心。据她们说自己也爱不释手,舍不得吃,只挂在墙上欣赏。

她们制作这些造型,都有一定的程式传承着,所以技艺已相当娴熟。定襄的面花不染色,利用白面蒸熟后光泽洁白的特点,产生一种特殊美感。连体娃娃塑造得生龙活虎:娃娃嫩皮的质感,小胖脸蛋和小胖屁股让你舍不得摸、舍不得亲。民间很多吉祥图案纹样,组成连续不断头的效果,以此比喻吉祥永远不断头。连体娃娃也是采取这一传统表现手法,象征多子多孙、永远繁衍。

定襄县的面花,在中国黄河流域的民间面塑艺术园地里,真是独具匠心。

风格独特的山东面花

山东也是以面食为主的地区,面制品在供祭天地祖先、庆贺生婚嫁娶以及岁时节气礼仪风俗中,是绝不能缺少的。

大型的枣糕、枣馒头以及印压花纹的锅盔大饼之外,胶东沿海一带民间普遍的“饽饽子”果模制品的“鱼儿果子”和“巧果”,更是手制面花的衍生品种。大大小小、各式花样十分可爱的果模都离不开传统纹式,如鱼、鸡、八宝、小狮子、蝉、瓜果、莲子蓬、石榴桃儿、蝙蝠等。在婚丧嫁娶、生辰寿岁和一年的吉日节期中,有经济能力的人家都要烙上传统称鱼儿果子的果模制品赠送亲友。

每年七月七日和孩子们的生日,家中要烤烙小型果模巧果,用红线串起来,像项链一样挂在儿童的脖子上,代表着祝福并胶合着人际关系。工匠刻制的果模造型与民间蓝印花布的花纹造型十分相似,在民间美术中显得分外协调。

山东冠县郎庄的面花,本来统称“面老虎”,是民俗中不可缺的辟邪项目,多由妇女创造。后来在这个小村庄中的男女老少、家家户户一年四季都在制作面花,大的高四五寸,小的只有一两寸。郎庄制作面花也是用发酵的麦面,不过有时掺入颜色做成粉红色和粉绿色面料。然后全家老少齐动手,在面案上用剪刀、梳子、擀面杖及菜刀等简单工具,熟练地捏塑出各式花样,经过蒸熟,上胶着色,最后晒干,美丽的小面花就完成了。郎庄面花多为扁平浮雕造型,易于平放和吊挂。涂色强烈夺目,以品红、黄、绿等原色为主,再用钴蓝和白粉点缀成花骨朵和梅花点,像珍珠翡翠般闪烁着。最后以墨线勾画眉眼和头发,形成独特风格。

色彩绚丽的甘肃面花

甘肃陇东庆阳一带的礼馍制作是丰富多彩的。使人注目的是此地的狮造型与众不同:满口的牙齿像须一般向四周弯伸着。最特殊的是它不同于陕北和山西雁北一带面花的朴素,也不同于山东面塑色彩那么浓艳,它用色有如水彩画,强调彩色晕染的水分感觉,以豆绿与桃红两色为主,从深向浅过渡,既有民间色彩的绚丽,又如水彩般的清淡,像雨后的虹彩。

风味独特的回族面花

回族的面花艺术,以其制作工艺精湛,别具特色,味道鲜美而备受人们的赞誉,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品尝和欣赏。据回族民间传说,面花艺术早在元代就已流行。在继承阿拉伯传统饮食工艺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兄弟民族饮食工艺的一些手法,经过数代相传,形成了回族独特的面花造型和风味。

回族面花艺术的品种达百余种,一品一形,百形百味。特别逢回民过节、婚丧嫁娶、抓周、招待贵客等重要的喜庆场合,只要你留意,就会看到那琳琅满目、千姿百态的面花,使你一饱眼福。

篇6

提起我们家呀,嘿!可真有意思,一个萧萧的家庭却有三个民族组成。每当逢年过节,我们欢聚在奶奶家是,邻居李大婶总是羡慕地对我们水:“哟,瞧你们致意家子,真是一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啊!”

是呀,岁人我们这个家庭只有11口人,可还是有多民族组成的呢!奶奶、爸爸和我,还有三伯爷、二伯爷是壮族,妈妈和爷爷是汉族,二伯娘是回族‘三伯娘是蒙古族。民族不同,生活习惯和性格爱好也不同。二伯娘性格温顺,歹人热情,而且总是把佳丽整理得干干净净,衣着既朴素,又大方;三伯娘具有蒙古族豪爽的气质,她能歌善舞,常常为大家表演;壮族和汉族的风俗罪人差不多,但是也各有特点,奶奶做的菜分外香,每次吃饭,奶奶总是要做几样精致的小菜,大家吃了之后都伸出大拇指。

记得那是去年的除夕之夜,我们团聚在奶奶家。奶奶为我们做了丰盛的年饭,有红烧鱼、麻婆豆腐、木耳炒肉、蘑菇炒肉,还有特意为三伯娘做的手扒牛肉和奶茶,为二伯娘炸的“馓子”,泡的红茶。

“当、当、当……”新年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来到了,我左手拉着回族的小妹妹菲菲,右手拉着蒙古族的小弟弟宝宝,随着大家的脚步,一起来到了阳台上,我们抬头仰望着那五彩缤纷、火树银花的夜空。

我真为生长在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家庭中感到幸福和自豪

篇7

(一)少数民族的民歌音乐

少数民族的民歌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既有想象宇宙形成、人类起源、民族来源的“古歌”;也有歌颂本民族英雄人物的“史诗歌”;还有叙述本民族传说故事、描写生产劳动、歌唱爱情的“叙事歌曲”等。不过,这些可总称为“叙事歌”。达斡尔族的“舞春”(亦为“乌春”)是一种诵调式叙事歌曲,内容有反映劳动生产的,如农家苦、打鱼、伐木等,亦有反映士兵厌倦清政府强迫其征战的《薄坤绰》。它以四句为一节,全曲有十几节乃至几百节不等。维吾尔族的叙事民歌,称“达斯坦”,它由说、唱、演奏等多种形式组合而成,内容多为民间传说故事,如《艾里甫与西苓》、《塔赫尔左胡来》、《好汉斯依提》等。柯尔克孜族的叙事古歌、史诗歌带有神话色彩,如《库尔满别克》、《库加牙西》、《玛纳斯》等,曲调虽较简单,但却仍悠扬。锡伯族的古老民歌,称为“菲散布热乌春”,内容有反映民间困苦生活的,如《亚其那》;有反映西迁历程的《西迁歌》。其音乐曲调,分为上下两个乐句,反复吟唱。彝族的叙事民歌,在楚雄称“梅葛”,在红河称“先基”,在永仁称“米果库”。内容有史诗《梅葛》、《阿细的先基》,赞美爱情的叙事歌曲《阿诗玛》等。

(二)少数民族的说唱音乐

在清代前期,说唱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在少数民族中亦深受喜爱,并形成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说唱音乐艺术。其中,最为著称的有:蒙古族的《好力宝》,内容为说唱民间故事。朝鲜族的说唱音乐,有叙述历史故事的,如《楚汉相争》、《赤壁之战》等;有说唱传说故事的,如《春香传》、《沈清传》等;有说唱美景风光的,如《花草短歌》、《游山歌》等。白族的说唱音乐艺术,称为“大本曲”,它是由本民族山歌、小调,用曲牌套连的形式,加以说唱,其中有民间故事《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董永卖身》等,深受民人喜爱。

二、少数民族音乐与其他民间音乐的关系

民间音乐包括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器乐五部分,这些民间音乐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吸收、互相丰富、互相促进的关系,但从根本上说,民歌是其他音乐的基础。1.民歌是民间歌舞的基础:一些歌舞音乐显然来自于民歌,或是在民歌的基础上稍加变化,而加上舞蹈动作,如歌舞“凤阳花鼓”便是在《凤阳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2.民歌是说唱的基础:我国的许多说唱显然是从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如四川清音的许多曲调就是在一些民歌(如《放风筝》、《泗州调》、《麻城歌》等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3.民歌是戏曲音乐的基础:许多地方戏曲剧种的音乐就是在当地民间小调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而形成和发展的,如在嵊县山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越剧、在湖北和安徽民歌小调基础上发展的黄梅戏等。4.民歌是民族器乐的基础:许多器乐直接来自于民歌,如河北吹歌这种乐种就是来自于演奏河北的民歌。民歌是其他音乐的基础,但是在歌舞、说唱、戏曲与器乐形成和发展以后,其较高的艺术水平又反过来对民歌的艺术性提高产生了作用。

(一)蒙古族民歌

蒙古族民歌有两种分类方法:1.按题材分类,分为牧歌、赞歌、思乡曲、宴歌、谚歌、叙述歌、儿歌等;2.按体裁分类,分长调(蒙古语:乌日汀道)和短调(包古尼道)两类。长调的曲调悠长,节奏自由,篇幅较长,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在持续的长音上常有类似马头琴演奏式的颤动和装饰,有的长调还具有史诗般雄浑的气魄和历史沧桑感。牧歌、赞歌、思乡曲等属于此类,代表曲目如《辽阔的草原》、《牧歌》等;短调的曲调较紧凑、节奏整齐、篇幅较短小、轻快活泼、音域较窄,狩猎歌、叙事歌等属于此类。代表曲目如《黑缎子坎肩》、《嘎达梅林》、《森吉德马》等。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在音阶上,多用五声音阶,也用七声音阶;在调式上,以羽调式和徵调式为主,其次是宫调式和商调式;旋法上,旋律常呈抛物线状,即一个乐句或乐节的高点常位于中部,此外,音程跳进较多;性格上,具有开阔、稳健、彪悍的性格。

(二)哈萨克族民歌

哈萨克族民歌在内容上可分劳动歌曲、颂赞歌曲、爱情歌曲、习俗歌曲和其他歌曲五类;在演唱形式上可分为独唱、弹唱(冬布拉弹唱)和对唱三种。哈萨克民歌音乐特点,在音阶上,常用七声音阶,也用五声音阶;在调式上,用中国五声调式和欧洲体系的七声调式;旋法上,普通带有呼唤式的音调,多由主音和四度或五度音构成,跳进是其核心音调;在节奏节拍上,常使用混合节拍。

(三)达斡尔族民歌

达斡尔族民歌从演唱形式上分为四类:1.“札恩达勒”,它是近似山歌、小调体裁的民歌,曲调高亢奔放,抒情性强;2.“哈库麦”舞蹈歌曲,音乐热烈欢快;3.“乌春”民间艺人用四胡自拉自唱的歌曲;4.“萨满曲”(或称“雅得根”),古老的宗教祭祀歌曲。

三、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

(一)传统美

传统美学的追求以美为理想状态,“优美”、“典雅”、“崇高”、“喜”等作为传统美学的审美范畴体现出一种确定性和单纯的快乐,即审美愉悦。但是,在生产力较为落后、巫术,祭拜活动频繁的族群中,原始心理活动如恐惧、祈求、崇拜、诅咒等仍然大量存在,他们的一切活动主要出于生存的目的而非审美的目的,所以就出现了与传统美学意义相反的审美的异态。土家族的民间音乐中存在大量的审美异态现象,“丑陋”、“怪诞”、“狂乱”等审美意识在土家族大量的音乐、舞蹈中都有典型的体现,如《跳丧鼓》,土家族谚语有云:“父母亡,鼓报丧,众必跳,歌必狂”,众人对着死人长啸当歌、狂歌热舞,以歇斯底里的嘶鸣为歌,舞蹈动作含胸扣背、踏地为节,一步多颤,摇动构形,颇为怪诞诡异,且据清《巴东县志》记载:“歌舞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再如《哭嫁歌》,婚嫁本是喜事,却以“悲”代“喜”,音乐形式自由,多下行进行,且音符常以短长短长交替出现。

(二)“为了审美”的价值取向

西方“美”观念的构成有六个要素,要素之一——“精神距离”。就是说,参与音乐的人使自己与音乐“游离”并保持一定距离去审视它,在审美的水平上关注音乐。但是,如果以这个标准衡量,许多民族就不持有美的态度了,因为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把音乐从文化中抽离出来,以一种“为了审美”的价值取向来审视音乐的。白马人把歌唱看的比器乐重要,这看似只是行为上的差异,我认为这其中隐藏的是白马人对音乐的哲性思考,用身体的一部分歌唱而不用身体之外的乐器表现,音乐在白马人那里不能被抽离,他们把音乐看作是身体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

篇8

关键词:结婚;仪式;宴席

一、婚礼前悉心的准备过程

结婚前三天就算是整个结婚仪式的开始了。第一道程序是送喜帖和喜果:送喜帖和喜果之前,亲戚朋友会根据和主家关系的亲密程度来上礼钱或者送礼物。管事人会搬一张桌子放在大门外面当账桌。我询问站在旁边的一位长辈,为什么要把桌子放在外面,人来人往的这么乱岂不是影响做记录。他告诉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公开性。原因有两点:一是让主家对管事人帮忙收礼钱做记录放心,桌子周围会坐着好几位有威信的帮忙人。二是让旁边的人看清楚帐的明细,以辨别上礼钱的人与主家亲疏远近的关系。当然也不排除炫耀的因素。主事人做完详细记录之后,根据账本记录的名单写喜帖。写完之后会让主家亲戚中的小伙子去送,有时候新郎亲自去送。不论上礼钱的多少和礼物是否贵重,只要账本上有记录的人都会收到一封喜帖和一份喜果。在把喜帖递给上礼人时还要再叮嘱一句:结婚时一定过去参加宴席。一方面是提醒上礼人别忘了结婚日期以免耽误;一方面是表示客气、道谢的意思。

举行婚礼前几天的另外一道程序是接嫁妆。送嫁妆的人完全是女方这边的亲属与朋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主要是负责往车上搬运嫁妆,一种是女方的长辈,主要是代表女方的家长,要求必须是能说会道,懂得许多礼节的成年人。而男方这边负责接嫁妆的人也是这样构成的。这是一个礼俗。?

二、婚礼前一天的最后准备

举行婚礼的前一天是最忙碌的时候,大家相互帮忙给主家整理一下琐碎的事情。把主家的院子收拾整洁;认真检查礼单;准备明天宴席所需的饭菜,大家再相互提示有没有遗漏的事情,主家的院子里呈现出一派忙乎乎的景象。礼单上面记录着所有主家亲戚朋友的名字,明天新郎把新娘接来后要拿出来读这些名字,以便让新娘拜礼。同时还要找几个有威信的长辈,商量好明天的细小礼节,以免失了礼,给主家丢了面子。一般都在院子上面搭一个大帐篷,在院子中间布置好桌椅,明天的婚宴直接在院子里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也体现出了浓郁的乡情,另外也增强了人际间的交往,甚至突破了民族的界限,回族和其他民族也友好往来,和谐相处。

三、婚礼当天的隆重仪式

(一)到新娘家接亲的仪式

结婚这一天,一大早,大家就开始准备迎接新娘的到来。要在正屋摆放礼品、糖果、瓜子、香烟之类的,用来招待送新娘的贵宾。沿途在很多拐角的地方都放着红纸,或把下水道井口都用红纸糊上,为了图吉利。老百姓认为下水道口是污秽的地方,在这么圣洁的日子,以免它玷污了这个仪式。负责接新娘的贵宾由女方的叔叔和媒人领着进了正屋,女方家倒上茶、递上烟,大家先聊会天,女方家人在院子里布置好一块地毯,要让新郎向女方家亲属拜礼。当然这个环节并不是一个严肃的环节。女方家亲属在新郎拜礼期间是可以和新郎开玩笑的,故意刁难新郎与他嬉闹,但是新郎一定要恭敬。大体是这样的:由一个人念着礼单上的名字:“三大娘的一礼,二婶子的一礼”新郎就要鞠躬拜礼。拜礼完毕之后,新郎要去新娘房间给新娘戴上戒指献上鲜花,然后合影照相。整个过程是看不到新娘的父母,根据当地风俗,新娘的父母这时候是要避开的。因为嫁女儿会让他们感到伤感,以免让这一幕扫了大家的兴。出房间时周围的人开始在他们身后撒一些糖果,一直撒到他们走进婚车。

(二)新郎家举行婚礼的仪式

婚车快到新郎家时,已经有很多人守候在门口了。新郎新娘刚一出车门,就被新郎的朋友围着“抹黑脸”(把煤灰抹到新娘新郎脸上)。新郎护着新娘赶紧往家里赶,但还是没能夺过他们的“攻击”。一阵嬉闹之后,新郎新娘跑到厨房洗了洗脸,这时阿訇和几位有威信的长辈都到了。洗完脸后,新郎新娘走到正屋一块给阿訇道:“色俩目”。接下来就是阿訇念尼卡哈,在新房里待上十几分钟后,新娘这时要拿上个衣服包裹“回门”。俗称回娘家,以前是三天回门近几年都是当天回门。新娘子回到家里待上一会儿然后换一身衣服就可以回婆家了。待新娘子回来后,要开始认婆家的亲戚了。待大家坐好后,新娘子给这些长辈一一端茶,由婆婆给介绍应该如何称呼这些长辈。介绍完后,这些长辈要掏“认亲礼”的,一般是二百块钱。待这些亲戚认完之后,就到了新娘子行拜礼的时候了。差不多和新郎在新娘家行拜礼时的场景一样,也是在一片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进行的。

(三)热闹而有序的婚宴

行完拜礼之后,就该开始婚宴了。有专门负责管事的人分配任务,有的负责提菜,有的负责拿馒头送餐具。帮忙的人中小伙子一般都提菜,年长些的负责指导查看还有没有遗漏的事情。

婚宴分三批进行,第一批吃饭的是远道而来的贵客和新娘家的亲属。待他们入座后,宴席开始。宴席的内容是镇上特色的“清真十大碗。”宴席上的客人是男女分坐的,给宴席上的女客人送上第一碗之后就开始送馒头直接吃,而给男客人送上第一碗后是不送馒头的,因为送馒头就意味着该吃饭了,他们还没有喝喜酒所以不能送馒头。在宴席的菜上到一半左右的时候,新郎要过来向宴席的客人敬酒。这时大家都会相互推让,新郎尽可能让客人多喝几杯,以表热情,而客人这时就会说些祝福的话语。新郎要给每个桌上的每一位客人都要敬酒,所以场面甚是热闹。新郎敬酒的同时,新郎的长辈也要向客人敬酒,以此对大家都来参加婚宴表示感谢。当敬酒几轮完之后,大家也喝的差不多很满意的时候,开始送馒头。一般三十分钟左右第一轮的客人吃完后就离开了。

送走第一拨客人走后,第二批的客人又开始入座了,这些大多都是新郎家里的亲属朋友。第二批宴席进行的时候,大家就会明显的轻松一些,毕竟第一批有不少娘家客人,所以大家都要顾及礼节彼此都要恭恭敬敬。第二批客人虽然是新郎家里的朋友,但是新郎也要去敬酒的,不同的是长辈不必去敬酒了。这时候大家也喝的比较随意,没有那么拘束。

最后一批客人就是负责整个宴席的帮工,一般都是新郎家辈分比 较小的年轻人和厨师。最后一批的宴席时间明显长了很多,大家彼此都很熟悉,忙活了一天,累的也够呛,这时都吃的比较随意,再加上是最后一批了,大家索性就放慢了节奏,一边聊天,一边好好的享受这顿佳肴,传出阵阵欢笑和嬉闹声。婚宴在祥和、热闹中慢慢拉上了帷幕。

四、总结与思考

回族的婚俗既是一种民俗文化,更是一种新家庭组成的重要仪式。回族的婚礼仪式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它不仅宣告了一个新的婚姻的成立,这个婚姻更是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得到了法律的保护。此外,回族婚俗还传承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了回族和伊斯兰教的内聚力。回族的民俗生活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融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元素,体现在回族的婚丧嫁娶等习俗里,这也体现了回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回回先民不断调适与本土化的结果。这也是民族主体自觉的“文化适应”。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体检中心;体检者需求;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42-01

在少数民族回族聚居地的宁夏南部山区,由于民族风俗不同,思想比较保守,观念落后,对体查需求有其特殊性, 2009年我们对前来体检患者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09年体检中心体检者及医务人员。

1、2调查方法

1、2、1问卷法:问卷是由笔者自行设计为自由询问式。填写每个就诊流程环节中的期望和需求。调查人员由专人负责,调查时使用统一指导语,不记名答卷,30分钟后收回。每日发放10份,全年共发放3267份,收回3248份,有效收回率99.41%,有效问卷3255份,有效问卷率99.67%。问卷法主要针对周边农村少数民族群体。

1、2、2换位问卷法:每月一次派出8名本中心医护人员分别到本地4家医院做为体检患者进行就诊体验,填写问卷,填写每个就诊流程环节中的期望和需求。共派出16次,发放问卷96份,收回96份,收回率100%。

2、数据处理 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

把两种调查方法提出的类似项目进行百分率统计比较。见表。

问卷法与换位问卷法比较表

4、对策

4、1尊重信仰和被关怀的心理:

回族患者民族风俗特殊而浓厚,在饮食、用药等方面有特殊忌讳,对此我们采取了(1)免费提供一次性口杯、开水、清真食堂。在用药上避免使用含其忌讳的成分元素。(2)强化医护主动服务意识,介绍医院环境、就诊秩序。作到了维护、尊重患者的,是患者自尊心理得以满足。

4、2获取信息心理:

当闭塞、落后的乡村患者进入医院这个新的环境后急需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如医生的技术、服务态度、环境等。我们的对策是:(1)把相关专家、大型设备及各科诊疗范围、医院简介、各种诊疗费用等,采用大屏幕滚动字,附加在体检病历中,印制成宣传单向患者讲解、发放。(2)根据体检结果告知患者自己的病情、病因、预后、用药、国内外现状,亚健康者向其提供相关的防御保健知识等。

4、3 便捷的心理:

(1)为体检者提供便捷服务,缩短就诊流程。医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各项检查尽量集中在一层楼里,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各种检查由分诊护士引领,且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密切协作,保证流程环环相扣,不流盲点和空白点。如此大大缩短了就诊流程,赢得了时间。

篇10

笔者所处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回汉两民族杂居地区,两个民族的文化互有特色、相互辉映。回汉两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从总体上来看,在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开放的城镇地区,密切的经济交往已经成为回汉民族和谐相处的保证。族际认知良好,族际之间文化渗透、融合;65%以上的回汉居民对两民族风俗习惯有较高的了解;族际交往密切,80%以上的居民都有异族朋友;居住的格局也逐渐从各民族区域聚居向民族之间混居转换;民族之间的经济生活更具相似性,日常生活有明显的趋同倾向,族际通婚情况逐渐增多。然而,作为西部基层,就局部来说,由于经济欠发达,少数农村地区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回族对汉族认同、了解不够,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少且居住分散,其平等权益容易忽视、受到损害。同时,传统宗教、文化观念更趋于保守。少数民族生活、工作大多以为中心,对于风俗习惯的固守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盲目的排外心理,加深与其他民族社会成员之间的隔膜。民族认同意识的强烈心理暗示,使得民族边界明显,让人们在跨区域民族方面的社会交往难度增大,成本增加。

2工作中的难点、对策与存在的问题

作为西部回汉杂居地区基层妇幼保健工作者,党和国家赋予的医疗保健任务是每一个从业医护人员必须肩负的职责。对于那些人口数量多、分布广的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员,一旦在工作中处理不当,极易产生矛盾,造成民族问题。在这些特殊的地域,不仅仅要完成每一位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更要尊重民族习惯,顾及民族方针。

2.1区域妇幼保健工作难点由于回汉杂居的区域特点,使得妇幼保健工作参杂更多民族问题,工作难度加大。在实际妇幼保健工作中,可以把工作对象大致分为三类人群:经济宽裕地区回汉人群、经济欠宽裕地区汉族人群、经济欠宽裕地区回族人群。对于不同的人群,妇幼保健工作者完成同样的工作任务时,面临不同的问题。对于经济宽裕地区回汉人群,由于生活较为宽裕,人们接受教育程度较高,对于国家相关政策认知能力高,对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清晰。因此,对这部分人群只要做好相关宣传,告知其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安排和工作范围,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群的认同,相关工作也较容易开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流动人口的相关保健工作尚不能完全到位。对于经济欠宽裕地区汉族人群,由于家庭收入关系,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常住人口以老人和留守儿童居多。对于妇幼保健工作而言,由于绝大多数适龄妇女外出,与这部分工作对象平时缺失必要的沟通,工作难度较大;适龄儿童大多由祖辈老年人抚养,而老年人对儿童保健工作存在不理解、不认可的态度,意识不到妇幼保健工作的必要性,认为在没有生病的情况下给适龄儿童服药丸、注射疫苗是不可取的,甚至有医护人员“加害儿童”的想法。在实践中,经常发生让儿童吐出糖丸、躲避注射疫苗的情况。对于经济欠宽裕地区回族人群,同样存在青壮年外出务工,老人躲避给儿童做防疫保健的问题。通过工作中随机对86名该地区妇女的访谈,有相当大比例的人甚至不知道一些国家推动多年的妇幼保健服务;另有相当比例的妇女虽然对妇幼保健项目有所了解,但认为这些项目没有必要。具体数据见表1。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民族习惯、民族认同等问题,老人们对上门服务的妇幼保健人员,尤其是汉族、男性医务人员敌对情绪强烈,有时会出现群体性抵制的情况,对相关医护人员心理上造成了巨大负担。结果造成妇幼保健部门相关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2.2工作对策针对区域民族特点,结合工作实践,基层妇幼保健部门工作人员应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和解决。对于经济宽裕地区回汉人群,以学校、社会、单位为载体进行深入的宣传,通过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广场、校园、公园等地方张贴宣传海报、计划免疫安排等进行工作告知。让更多人了解、接受国家妇幼保健措施及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小学、幼儿园统一安排相关适龄儿童接种、免疫监督、管理工作,确保适龄儿童按照国家要求完成基础免疫接种工作。对于经济欠宽裕地区汉族人群,通过驻村干部、村委会、村医共同做好老年人思想工作。医务人员改以往“坐诊”为下村“巡诊”,挨家逐户排查,宣传儿童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家属认可,对适龄儿童进行相关免疫工作。对于学龄儿童,通过学校统一安排必要的防疫、免疫工作。经济欠宽裕地区回族人群是区域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于这部分人群,首先在医护人员内部宣传民族政策,请民族人士介绍宗教习俗、生活习惯,取得内部的统一和认可;其次,争取地区民族宗教权威人士的认可和支持。通过向区域阿訇等在民族内部具有一定地位和认可人士的宣传,向其介绍国家妇幼保健工作的政策和该项工作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到他们的支持;第三,大力培养回族医护人员和回族村医,以他们的民族身份取得辖区特定对象的民族认同,便于开展工作;最后,通过合理人员调配,增加妇幼保健部门回族女性工作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近年来在地方卫生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上述具体工作方针、措施,以女性医护人员数量、回族村医培训、儿童免疫普及等方面为工作重点,5年来通过各方努力,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绩(表2)。上述的方法和对策,对于辖区内回汉儿童的免疫保健工作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宗教人士的支持下,回汉医护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对目标服务对象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绩,确保了辖区儿童免疫保健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