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国诗范文
时间:2023-03-28 06:1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爱国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从古至今,我国有许许多多的爱国人士:郑成功、屈原……
读了《中国古代爱国故事》后,我被郑成功的事迹深深打动着:明朝末年,郑成功怀着爱国心,成功地将荷兰殖民者赶出台湾,收复了中国的神圣领土。
“开辟荆棘逐何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读着郑成功写的《复台诗》,我对郑成功的敬佩之情愈来愈浓。是的,郑成功,靠的是他的爱国心。看了他的事迹后,有谁不油然而生敬佩之情呢?他的爱国心不仅留在我心中的最深处,更是永远留在了台湾同胞和全国人民的心中。
篇2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浆果等彩色水果中富含的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促进健康、预防口腔癌的作用。
科学家利用从草莓、蓝莓等浆果中获得的提取物,对14名参试者进行了唾液测试研究。结果发现,浆果中的花青素能抑制口腔中有害细菌的繁殖,在改善口腔健康方面有明显的效果。有关专家表示,这项新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出可以预防或治疗牙周病和口腔癌的新型食品。
寿司热量超汉堡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本寿司在英国很受欢迎,在过去两年内销量增加了88%。但是,营养学家指出,看似清淡的寿司午餐可能会让人摄入过量热量。一个加州卷(寿司的一种)的热量相当于两个三明治、一个鳄梨和少许蔬菜。考虑到一份寿司午餐包含2~3个这样的寿司卷,其热量比一个巨无霸(一种汉堡)要多得多。
儿童过量看电视成年后易犯罪
新西兰科学家日前的一项研究成果称,儿童若观看过量电视,成年后更有可能触犯法律,且将拥有更具侵略性的性格特征。
科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调查了近1000名5~15岁孩童的电视收看习惯。当调查目标成长至26岁时,研究人员对电视收看习惯所造成的潜在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儿童时期收看电视的时长,与其成年初期行为联系紧密。过多收看电视可导致侵略性的性格特征,同时经历负面情绪的可能性也会增高。另外,即使将智力水平、社会地位以及家长的控制度等因素综合在内,儿童时期收看电视时长与成年初期行为依旧联系紧密。
乐观能降胆固醇
一项新研究表明,性格开朗的人患上高胆固醇血症的几率大大降低。研究发现,乐观中年人体内“好胆固醇”水平更高,这类胆固醇对心脏有保护作用,有助于抵消“坏胆固醇”。同时,乐观中年人体内甘油三酯水平也更低。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乐观的人倾向于拥有健康体重和饮食习惯。
研究负责人表示:“这个证据表明,我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相互影响、错综复杂的,而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世界能给健康带来一些切实好处。”
常喝饮料易患抑郁症
无色无味的白开水已经逐步被人们所抛弃,很多人更愿意用各种口味的饮料来解渴。专家提醒,这种生活方式可能会给人们带来不小的隐患,甚至让您患上抑郁症。
研究人员对263900名50~71岁的美国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每天喝4罐以上苏打水饮料的人比没有喝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要高30%左右。其中,每天喝4罐以上果汁类饮料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最高,比普通人高51%,而喝无糖型碳酸饮料的人反而低于这两者,但也比普通人高出21%。在排除一些干扰因素后,研究人员认为,经常饮用含糖饮料的人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
孕妇太胖连累孩子心脏
澳大利亚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母亲孕期体重超标或肥胖,其孩子一出生就会出现血管壁增厚,日后患心脏病的危险也将随之升高。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平均年龄为35岁的一组女性,这些女性在怀孕16周内体重指数从体重不达标到严重肥胖不等。研究人员在新生儿出生后7天内对其腹部大动脉进行了扫描检查。扫描结果显示,母亲孕期肥胖或体重超标的孩子比母亲体重正常的孩子血管壁更厚。母亲越重,新生儿血管壁就越厚。血管壁增厚是孩子日后患心脏病和脑卒中的一大危险因素。研究还发现,新生儿血管壁增厚现象与其出生体重没有关联。
因此,为了自己和孩子的健康,孕妇应当适当控制体重,避免过于肥胖。
吸烟增加老年痴呆症风险
由安徽医科大学以及英国、美国科学家共同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60岁以上吸烟和被动吸烟人群罹患重度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达到13.6%,远高于非暴露人群的8.9%。
科研人员选择山西、广东、黑龙江、上海和安徽5个省(市)的5921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调查他们是否有吸烟或被动吸烟经历、被动吸烟地点(家庭、工作单位和其他地方)及持续时间等。调查结果表明,暴露组重度老年痴呆症发病率达到13.6%,非暴露组发病率约为8.9%。
调查结果还表明,这一风险与暴露水平和持续时间有关系。也就是说,吸烟或被动吸烟时间越长、程度越强,罹患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就越大。吸烟或被动吸烟时间达40年以上的人群中检出重度老年痴呆症121人,发病率达19.3%。
睡眠质量影响老人记忆力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发现,因年纪增长引起的大脑衰退,使得老年人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导致其记忆力减弱。
据了解,人的正常睡眠可分为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其中慢波睡眠是人体得到最充分休息的深度睡眠,其时间长短被认为是睡眠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研究人员对18名平均年龄为21岁的年轻人和15名平均年龄75岁的老年人进行睡眠和记忆测试。结果显示,老年人的测试成绩比年轻人差大约25%。而在8小时睡眠后的次日,老年人的慢波睡眠时间比年轻人平均少75%,单词配对测试成绩比年轻人差55%。研究人员认为,通过刺激大脑适当区域有可能会增强睡眠质量,有可能减缓老年人记忆衰退。
心情差导致胃酸反流
奥地利一项研究发现,心情不好容易增加胃食管反流的患病几率。
篇3
在《大学生和谐教育新论》一文中,我们对“和谐教育”进行了重新论定。在文中我们反复强调:我们的看法与学界对“和谐教育”所进行的理论探讨不同,我们的重点在于其目标和效果上,简单地说,即达到和谐境界上。我们认为这有四个方面的衡量标准:即身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果这四个方面都有所实现的话,那么,即可认为达到了和谐教育之境。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达到如此效果。我们认为,不管从理论上面探讨出了多少内容,不管这些内容是多么光鲜,最终必须要能在教学实践上得到印证;也就是说,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它。如果不能在教学实践上予以印证,那么,这些理论的探讨终将成为“空中楼阁”,不具有实现性。尽管不能说这样的理论探讨没有必要,但至少是有所缺失的。为此,我们选择从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进行探讨。为何如此呢?主要原因是我们一直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都有了十几年的教学经历,对教学内容相当熟悉。下面我们从四个衡量标准入手进行分析。
2从身心和谐来看古代文学教学
就身心和谐来说,我们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讲解中,适当加强审美鉴赏和艺术熏陶方面的教学比重,可使学生增强身心和谐。本来文学课就是审美鉴赏课。学生在审美鉴赏的熏陶下,可以放飞其心灵,纯洁其情感,使他们感受到美,有快乐的态度和愉悦的情绪,从而具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健康的胸怀,进而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我们认为,这样的人其实就是身心和谐的人的表现。例如: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抒写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情,纯真而深沉,完全消除了宫体诗那种“猎艳”的低级趣味,而把爱情描写恢复到《诗经》中的民歌和古乐府的传统,表现出一种净美、纯洁的格调。同时,诗人又把这种男女相思之情,同对于人生真谛、宇宙奥秘的探求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诗的思想蕴涵更为深邃,富于哲理意味。以江月之常有与人生之代换,提出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永恒矛盾,把离愁放到短暂人生中观照,越增其忧郁深邃。这样欣赏文学作品,确实能培育学生的美感,从而有利于学生达到身心和谐之境。
3从人际关系和谐来看教学
就人际关系和谐来说,我们认为,这可以在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作者介绍。基于类似的人生,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很多同时代作家之间都有着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尤其体现在——当一方遭到不幸时,他的朋友会伸出援助之手,或进行声援,比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之间的友谊。二是作品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送别诗、赠答诗,这些诗歌可以说是古人人际关系和谐的反映。例如: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此诗“终篇不着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歧路分手的共勉,展示出诗人放眼四海的豁达胸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联化用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句意,用来表现不能为地理距离阻隔的友情,但这比曹诗提炼得更精确,概括度也更高,遂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赠别的格言。在这些教学中,可以适当讲解友谊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朋友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加强对“他人”的理解,当然就有助于促使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
4从人与社会的和谐来看教学
就人与社会的和谐来说,可以在那些忠君爱国的作者身世介绍中、反映忠君爱国思想内容的作品分析时,进行探索和启示。以作者身世简介来说,比如杜甫,他对君王、对朝廷一往情深的眷恋,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窘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对于这些内容的详细讲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热爱,从而达到学生与社会的和谐。以反映忠君爱国思想内容的作品来说,比如杜甫的《望岳》,全诗围绕“望”字驰神远思,前六句写泰山的高峻雄伟、气象万千,结尾处用典故写想象中的登山远眺,展示出诗人抱负非凡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这首诗不仅高度概括了泰山象征造化伟力和代谢变化的壮美景色,而且表现了作者把大自然的浩气纳入胸怀的豪情,在观望名山的兴会中,寄托了登上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以及前程万里的乐观和信心。全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可以视为盛唐气象的生动再现。
5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来看教学
篇4
人教版初中语文六册教材,共有新诗四个单元计18首,加上散文诗8首,共有26首。可见新诗作为一种独特又高雅的文学样式,在教材编排中受到了应有的重视,也说明新诗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然而,笔者观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新诗教学受到了冷遇,有的老师虽然教授,却也只是敷衍了事,读读、讲讲相关练习而已。有的老师选择一两首重点上上,有的老师甚至整单元放弃教学。学生行走于诗歌的字面之上,所学零零碎碎,最终难成系统,难有收获。这样,新诗教学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项空白,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内容、情感熏陶的断链。
笔者进行过一些调查,总结其受冷遇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
有的老师说自己教学能力有限,本来就不会教新诗;有的说中考考纲中没有要考新诗阅读的,所以不用好好教。还有一个原因,任何文章的诞生总与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以及个人情怀有关。近代史虽是丰富多彩的,但人们似乎并不了解或者说不太感兴趣,古诗的时代背景等因其久远和格式化反而更容易了解把握,新诗不像古诗一样家喻户晓,教师自然就不乐意多上了。
而我个人认为新诗教学,在初中阶段绝不可被忽视。
一、 新诗教学承接着小学和高中
小学阶段古诗教学已成一道风景,但新诗很少出现。而初中是学习新诗的一个起步阶段,承担了让学生认识新诗、初步赏读新诗、热爱新诗的任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初中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好好学习。中考虽然不考新诗阅读,但不等于不要好好教学,语文教学不可功利。再者,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新诗的深化阶段(与古诗文相比,所占比例不大,更显初中新诗教学的重要),基础则是在初中打下的,兴趣也是在初中培养的,一些小诗人也是在初中就开始跃跃欲试的。而高中阶段,新诗教学任务量大,涵盖面广,教学任务又重,如果初中没有新诗学习的兴趣和功底,高中老师的教学将很费力。所以,初中新诗教学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关联着小学与高中的语文教学。
二、 新诗是对古诗的继承和发展
古代诗歌是璀璨的文化明珠,其形式美、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等等无一不打动人心,作为中国人,几乎是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读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学阶段也学习了不少古诗,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家都重视它,课程标准、中考考纲也重视它。
所谓新诗,自然就是在古代诗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由诗。它是对古诗的继承和发展。新诗既由古诗演化而来,它就继承了中华古典诗词的美感,同样具有美的熏陶作用。例如余光中的《乡愁》就继承了《诗经》一咏三叹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一咏三叹中,“乡愁”由个人的离愁到两岸的离愁,情感高远,境界开阔。赏读此诗,情意绵绵。
什么是朦胧诗呢?关于朦胧诗有各种解说。其实诗歌的朦胧美始发于诗经中的《蒹葭》。从蒹葭和清霜创设的朦胧意境懂得什么叫朦胧美,才能更好地理解《星星变奏曲》等朦胧诗的朦胧美,再结合时代背景读懂这类诗的象征意义,才能对朦胧诗作全面把握。
诵读是积累的第一步。人们爱学古诗,还因为古诗是最精练最空灵的文化,易记易用易触思。新诗当然也有其特点。学习新诗,从某个角度看,恰是对古诗学习的一种补充和延伸,它与古诗一样魅力无穷,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识记、欣赏,不可小觑。
三、 新诗与其他文学样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诗歌(新诗)是与小说、散文、戏剧相并列的文学样式,语文的文学味主要就是通过对这四大文学样式的学习感悟、品味得来,新诗有着独立的个性,同时又与各种文学体裁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新诗,一样需要知人论世,一样需要谋篇布局,一样讲究写作手法,一样可以进行想象联想的最佳训练,一样具有审美的愉悦……但不同的文学样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所以既可互相关联又不可或缺。
新诗《在山的那一边》《华南虎》《星星变奏曲》《我用残损的手掌》等都用了象征手法。学生在反复诵读感悟的基础上,把握意象的特点、研究意象的含义、挖掘深层的情思,这与散文,尤其是写景散文、抒情散文的学习有什么两样?有时候,散文讲究点韵律就变成散文诗了。可见,诗不是孤立的文体。再如:端木蕻良的散文《土地的誓言》不仅有诗的韵律,其在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爱这土地》等诗歌也一脉相承。如果再结合小说《最后一课》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否可以组合为一个爱国主义主题?由此上升到“任何被蹂躏、被侵略的国家和民族都是打不垮征服不了的”高度,是否可以升华学生的崇高情感呢?
篇5
古代文学课程渗透“德教”的可能性
当前,大学教育更注重知识教育,其次是能力培养,相对忽视人格、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尽管现行大学制度下,进行德育教育的科目看似不少,但那种说教方式的教育往往起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反而引起学生反感,流于形式。德育教育有显性和隐性方式,显然潜移默化的隐性德育教育更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文学通过象征式的意象思维,更易于引发联想,更有美感,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是适合隐性德育教育的方式。德国哲学家希勒说“: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诗人在其纯粹自然状态的生活中也受到形式的支配,使其在美的王国所涉及的领域里成为审美的人。因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4](118)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文学课程,其形象性和审美性对人心灵的净化,对人的影响恰恰高度契合了德育教育的隐性形式。其经典作品往往是文学家生活经历、情感信念、生命体验、人文情怀等等的艺术外化。在观照、欣赏古代文学的过程中,在审美体验中,使人能更深切地体会到自身的生命价值,提升人的道德修养,潜移默化地陶冶、升华人的精神境界,这是古代文学教育的优良传统。这种渗透不是靠生硬的说教,而是通过自然、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产生感染力,从而使德育教育“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目前,古代文学教学也遇到了困境,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断隔,重视物质享受忽视精神追求等都使古代文学有些边缘化。要摆脱古代文学之困境,最根本的还是抓住古代文学作为文学的人文性特点。文学是人学,文学的描写对象、接受对象是直接或间接的人,文学写出特定社会关系中人的命运,人的感情,人的个性,甚至人的灵魂。脱离了社会与人生,文学也就失去了她的艺术魅力。古代文学作品作为古人艺术思维的结晶,不仅仅具有艺术特质,更重要的是包含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只有抓住了文学的这种本质,以古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引导感染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古代文学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古代文学教学水平,同时实现学生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在笔者进行的教学调查中,有的学生写到:“学习古代文学……看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当我学习《诗经》的时候,看到劳动人民的淳朴和男女之情的纯洁。“”当我学习屈原时,我了解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无奈,那是一种如何在‘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时代生存的痛苦。当他投汨罗江时,那是一种如何的悲壮和惋惜。”可见,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德育教育是完全可行,且是有其特殊优势的。
古代文学“德教”的可操作性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德教”渗透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爱国主义,对国家及民族的深厚的情感,包括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等;集体主义,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传统美德,包括敬老孝亲、诚信守义、崇德修身、崇俭抑奢、社会公德等;意志品质,包括立志笃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好学不倦、勇对挫折等。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其可操作性主要体现于:首先,找渗透点。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寻找渗透点。作家生平经历、经典作品都可作为寻找渗透点的目标。如上古神话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体主义、艰苦奋斗、抗争精神等结合;屈原与爱国主义联系,但要注意屈原的爱国与现在意义的爱国、爱国主义之间的差别;《论语》与为学、修身、立志、孝悌等;司马迁发愤著书与立志、励志等。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渗透点不宜太多,多则散,起不到好的效果;也可多点合一,如讲解屈原、陆游、辛弃疾等可与爱国情感结合。其次,深入讲解。教师要在教学中对所选中的德育渗透点深入讲解。如笔者在讲《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神农尝百草》等上古神话时,便将女娲、大禹、神农等带有神话色彩的英雄人物与他们的斗争精神、超卓智慧、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结合起来;在讲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时,将诚实守信、克服困难坚持求学等品质教育融入其中,将教书与育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文学的艺术感染力中接受精神洗礼。再者,读诵鉴赏。古代文学是人文学科,体现了强烈的人文性,可以使学生们在审美的过程中逐渐被感动,受到教育。因而,让他们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背诵、鉴赏是提高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升华精神境界的重要方式。中国古代士人特别讲求“立人”,讲究培养君子人格,讲究诗人需有诗心。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背诵、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时,努力投入到作品所呈现的艺术境界、精神境界中,努力摆脱物质欲望冲击下的浮躁、庸俗、功利之心,保持高雅的精神状态,寻求诗心,寻求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5](152)精神领域。面对世俗的纷扰,坚守自己的理想;在审美境界的熏染下,保持内心纯真美好,提升道德修养。最后,提高升华。即通过写出来、说出来达到进一步巩固的目的。“写”包括读后感、小作文、小论文等“;说”包括讨论、演讲、甚至试讲等。如有的学生在学完《鲧禹治水》神话后写到:“洪水神话反映了古代人民治理洪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执着信念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精神,以及斗争中所体现的人类智慧,至今依然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从质朴而坚定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学生借助想象的翅膀,遨游于穿越时空的审美诗意世界,深切地体会到古人生存奋斗的艰辛和精神力量的可贵,从而深受鼓舞,升华了情感,提高了精神境界。因而,在充满审美性、形象性、感染力的古代文学教学中进行德教是完全可操作的。
本文作者:水汶作者单位:铜仁学院
篇6
我国文学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它所反映的乡国情怀。大量的作品表现了对于乡土的眷恋,对于国家的执著深情。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土、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诗•采薇》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之悲伤。征夫行役,思念故土,自此之后,此主题就在诗文中不断出现,并且衍化而为游子思乡,迁客怀土。此故土情怀到唐代作者那里,更是无处不在。无论是山水漫游,或是贬谪迁徙,对于故园的思念,常常是对于心灵的一种慰藉,是心灵寄托之所在,不过写的更加动人。李白的《静夜思》,家喻户晓。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是在胜迹中引起对于故乡的怀念,是望故乡而不可见,乡情与辽阔江水一样迷茫。对于故乡的思念往往带着一点伤感,带着对以往岁月的留恋与回忆。王绩见乡人问家园情形,对于家园的惦念几乎是无处不在:“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渠当无决水?石计总生苔?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在京思故国见乡人遂以为问》)王维则问的及其简洁而情思无限:“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他关心的是那记忆着一段少年往事的一树梅花,故乡意味着那值得怀念的青春岁月。与乡土情怀相关联的,是对于国家的爱恋。家国之思,常常难以分割。屈原忠而见疑、忠而见弃的悲愤之情,被后代文人引以为忠君爱国的典范。他那虽九死而不悔,上下求索的精神,引入我国的文学传统中,被反复咏叹。路游的那些至老不忘报国的诗,曾经激励过无数的爱国者。“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之二》)甚至在临终前,还系念国事。岳飞的《满江红》则几乎成为不屈的民族精神的缩影。乡国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和赞颂。我国的山水诗文特别发达,与乡国情怀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2、中国古代文学的亲情主题
我国文学对爱情的描写,可以分为民间作品和文人作品。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的更为热烈执著、更带野性色彩。除了大胆的描写之外,表现爱情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坚贞执着。《上邪》、《孔雀东南飞》等都表现出不受压抑的人性的本然状态。文人描写爱情之作,一方面是含蓄,不像民歌那样直白;一方面也深化了,使其更丰富、更曲折、也更多样。大多数的作品里带着理想的色彩,带着浪漫的情调,把人间的美好爱情,更加幻化,加进诗情,加进动人的情节和美丽的词采,或者加进悲剧色彩,理性的评说,使爱情主题变得更为丰富而复杂。我国古代文学中爱情婚姻主题的经典莫过于《红楼梦》。这部小说把少男少女的感情世界、把他们的感情纠葛放在一个大家族、一个社会的衰败过程中来展开。如花的年华,初开的情窦,繁华的生活,理想的爱情追求,欢乐与哀愁,都弥漫于其中的悲凉之雾中,无可挽回的走向悲剧的结局。把爱情婚姻主题写的如此深刻复杂,可谓空前。与爱情主题并存的,是友情主题。在我国古代文学里,表现友情的作品数量极大,行旅怀思、赠答送别等。古人说的“诗可以群”,也多是指以诗表达友情而言的。那些对友情真诚执著,把朋友的命运视同一己而为之废寝忘食、忧思牵挂的故事,更传为千古佳话。向秀《思旧赋》借麦秀黍离之悲,写对于挚友生死相隔的刻骨铭心的思念,见旧居而追思往昔宴游,由笛声而忆故友临刑前从容弹奏《广陵散》时的情境。一种生死与共、难以为怀的深情,感动着千古读者。李白与杜甫,元稹与白居易的友谊是为人所熟知的事例。读杜甫怀念李白的诗,你会体会到友谊在一个人心中占据到何等重要的地位。他的梦李白诗,写梦境中两人相见的情境:分明实有,又疑其实有;分明已见其憔悴容颜,又疑其何以能到此。没有刻骨铭心的牵念,绝写不出如此动人的梦境。
3、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人生感悟
篇7
(1)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
(2)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2、了解作品:
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符诗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3、初读课文
4、划分句子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5、疏通文意
(1)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2)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6、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7、课后积累迁移
篇8
木兰精神之我见
读完木兰诗,我轻轻地合上书本,思绪万千:何谓巾帼英雄?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巾帼英雄便是女中豪杰,我们的木兰便是其中一位。木兰勤劳能干,善良孝顺,替父从军,机智刚毅,英武勇敢,战场杀敌,最后凯旋而归。木兰在我的心中留下深深地烙印,我想我们更要学习木兰的精神。这些精神,让人钦佩,让人敬重。木兰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回想一下,从古代的穆桂英、杨排风,到现代的江雪琴、刘胡兰,哪一个不是巾帼英雄?这些人都在保卫着自己的祖国,做着男人们做的事。
故乡是我们的生命之源,祖国乃是我们生命之根,而爱国主义,就是我们强大的精神支柱,是中华儿女建设保卫祖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多少个巾帼英雄保卫祖国,远赴边疆,与入侵者征战数十年,这是为什么?一个软弱女子去做一名战场上飞驰的宝马,这是为什么?只有两个字:爱国!
“位卑未敢忘忧国。” 前人尚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连一个软弱的妇人都亲自挂帅,何况我们新时代的新一辈?
那么,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学习前人的英勇,爱国,更重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与高尚品质。 为我们可亲可敬的祖国,为中华之掘起而努力奋斗终生!
篇9
根在大陆
连战的祖父连横(1878~1936)字武公,又字雅堂,号剑花。清光绪四年正月十六(1878年2月17日)生于台湾安平县,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万松关马崎村(今属福建省龙海市)。
马崎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里属于美丽富饶的漳州平原一部分,又是九龙江的出海口,村四周遍布名胜古迹,山环水绕,风景秀丽。马崎村现有人口近2000人,其中连姓宗亲1400人。
明宜德元年(1426年),马崎开基之祖连佛保迁居至此后。有大批族人在此聚居,繁衍后代。清康熙年间,连佛保的十世孙、17岁的连兴位从马崎村渡过台湾海峡赴台南马兵营定居。马崎村里的连氏宗祠,就是台湾连兴位及其后裔的祖庙。连氏宗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毁于清初“迁界”。康熙三十一千申年重建。黑底金字的“连氏宗祠”横匾悬在宗祠门楣上,白底红字的“兵部尚书”灯笼挂在屋檐下,随风微动。高悬堂中的“翰林”牌匾、祠堂门前的古代树旗台,诉说着连氏家族历史上曾经的显赫与辉煌,也见证了连氏祖辈迁徙的历史。正门旁石刻榴联“前起龙山看凌云在迩,后环珠水快睹万象连翩”。进得大门,过了天井,便是祭祀祖先的“思成堂”。堂上香案、神座淡彩而凝重,红灯红烛跃动不已。祖龛内供奉上祖连南夫、马崎始祖佛保公及夫人等先祖神位。连横即为连南夫的第二十五代裔孙,连佛保第十六世孙,连兴位的第七世孙。
史学泰斗
连横是父亲连永昌的第三子,自小特别受父亲疼爱。连永昌是个沉醉于历史书籍并对孩子的教育极为重视的父亲。童年的连横经常陪坐在父亲身旁,听他品茗侃谈古代的那些忠义故事,从而对历史产生兴趣。1895年《马美条约》清廷割台湾给日本,侵台日军强夺连家老宅为法院,致连横的父亲忧愤去世。连横集国仇家恨于一身,家居终日手抄杜甫全集,学作旧体诗,以叙国难家忧之感。
亲历日本殖民者对台湾人民奴化统治的连横,感到修史的意义不仅在于文化的载录传承,更重要的是在于向世人昭示“台湾原本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永远是堂堂的中国人”。1897年春,20岁的连横到上海入圣约翰大学攻读俄文。1898年后,连横出任过《台澎日报》、《台湾新闻报》诸报汉文部主笔,发表了不少介绍台湾山川、古迹、物产、风情的随笔。
1905年,连横携眷到厦门,与人合办《福建日日新报》,自任编辑,大力宣扬民主革命思想。新加坡中国曾派人到厦门联络,拟将该报办为机关报。因此报纸言论更为激烈,触怒了清政府,报社最终遭封闭。连横只得携眷重返台湾,在《台南新报》汉文部当编辑。1908年连横移家台中,任《台湾新闻》汉文部主编。连横利用编务之余开始撰写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史著《台湾通史》,历时10年,终于在1918年完成。这部仿照司马迁《史记》的体例计八十八篇共三十六卷,近60万字,全书起自隋大业元年(605年),迄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该书《凡例》云:凡千二百九十年之事,网罗旧籍,博采遗闻,旁及西书,参以档案,资料丰宦。
《台湾通史》这部充满爱国主义的历史巨著,自问世以来,曾多次在海峡两岸出版发行。它记载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台湾的历史,并详细叙述了大陆人民开拓台湾,与台湾同胞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史实,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爱国诗人
连横还是一位爱国诗人。1895年,17岁的连横义愤填膺,毅然拿起笔与敌人战斗。他的诗慷慨激昂,是中华民族发出怒吼的心声。例一,《闻歌》:“满腔热心半消磨,壮志犹存夜枕戈。如此江山如此月,倚栏无赖独闻歌。”例二,《题桃花源图》:“六国凄凉劫火余,念家山破恨如何!匹夫亦有兴亡责,忍看桃花自隐居?”当时台湾在日本占领军的严密钳制下,书生积愤难以直抒,一时结社吟诗成风。连横于1897年与陈少痕等十人结“浪吟诗社”,后社友零落,乃与赵云石、蔡玉屏、胡南溟等十多人组结“南社”。移家台中后,又加盟林痴仙所创的“栎社”。连横以诗“明志”,托物寓意,咏史寄怀,寄托“亡国”遗民的哀思,宣扬爱国、民主、平等、正义,歌颂民主志士和抗日义士的牺牲精神,鼓励国人抗击日寇,反对侵略。
连横的《台南》七律一首深深体会了国破家亡之痛,堪称爱国诗歌名篇,慷慨激昂,爱国忧民,诗云:“文物台南是我乡,归来何处问行藏。寄愁缱绻莺江柳,大泪滂沱哭海桑!卅载弟兄犹异宅,一家儿女各地方。夜深细共荆妻语,青史青山尚未忘。”此诗收于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华夏正气篇》及拙著《中国题画诗大观》。
1924年他创刊《台湾诗荟》杂志,1930年,与友人合办《三六九小报》,以汉诗汉文、笔记掌故为主,向读者灌输爱国思想。1925年,他搜集前人有关台湾的著作38种,编定《雅堂丛刊》出版,使海外孤本得以流传于世。在日本人禁用中文的情况下,他创设“雅堂书局”,专卖汉文书籍、文具。1926年夏天,连横全家再回大陆,居住在杭州西湖。期间,他编定《宁南诗草》。由于大陆内乱再起,来杭州的翌年春又返台。
猜谜奇才
连横也是灯谜爱好者。其父连永昌对灯谜嗜爱成癖,凡悉台湾当地有悬谜征射,他几乎每场必到,常常猜到三更半夜。连横的父亲不但善猜灯谜而且会制灯谜,日积月累,谜稿竟有一尺多高。幼时的连横经常跟父亲涉足谜坛,渐渐对灯谜也产生了兴趣,有时竟成父亲身边的猜谜“参谋”。父亲见他好学聪颖,过眼成诵,倍加疼爱。
1926年,台南南社谢国文自日本学成归台,提倡灯谜为谜坛传承薪火,连横就是其中的灯谜骨干。1930年9月9日,他与台南一群爱好文学和灯谜的雅士创办《三六九小报》,开辟“文虎待射”专栏,推展谜艺。
连横爱好灯谜,因此平时注重收集民间的灯谜佳作。在他所集的灯谜中有许多颇值玩味。如:“勺”(打俚语二)谜底是“作匀、出一点”(意为:要成为“匀”字,却差出了一点。):“各个”(地名一)谜底:半路竹(意为谜面的“各个”是谜底“路竹”的一半)。从连横搜集的灯谜作品中可见数十年前乃至更久年代,台湾已时兴离合、借代、运典、分扣等灯谜制猜法门了。
不忘救国
连横生前为弘扬中华谜学鼓与呼,体现了他炽烈的民族感、爱国心。他还积极促进海峡两岸的灯谜交流。针对日本侵略者在台湾加紧推进“同化”运动,禁止台湾同胞使用中文和台湾话,禁止开展灯谜活动的情况,连横于1933年写成《台湾语典》,全书四卷共录1176条词目,凡台湾日用方言都收录其中。他在该书《自序》写道“台湾之语,传自漳、泉,而漳、泉之语,传自中国”,“台湾语,无一语无字,无一字无来历”。撰写此书,是“惧夫台湾之语日就消灭,民族精神因之萎靡”。他还拟撰《台湾通史续编》,记载台湾沦陷30年来史实,以明国耻,而扼于文网严密,未敢动笔。他后来抱恨说:“此愿未偿,徒呼咄咄……别有难言之余痛也。”
篇10
关键词: 白居易 历史剧 文采风流 忠君爱国
白居易,字乐天,原籍太原,后迁居下(今陕西渭南),生于新郑(今属河南),是中唐时期的诗人,与元稹共创中唐诗坛的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他的《长恨歌》、《琵琶行》广为人们传诵,连唐宣宗也曾写诗称赞:“童子解吟长恨曲,牧儿能唱琵琶篇。”(《吊白居易》)可见,白居易的诗才当时名满天下,并且一直传才名于后世。白居易自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进士及第,热情参政,直言进谏,直到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左迁九江郡司马,震撼了他的内心,使他对人生有了另一番思考,他在长诗《琵琶行・序》中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有迁谪意。”①《琵琶行》是作者依据实事而作,抒发的也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因此感人至深,千古流传,使后人感于其事而发其情。于是在戏曲发展成熟的元明清时期,有许多人便根据白居易的诗来揣度铺演出一幕幕精彩故事。
在中国古代戏剧中,有许多取材于历史的作品,尽管古代并无“历史剧”这一概念,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些取材于历史的作品都称作历史剧,只是关于“历史剧”的概念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孙书磊老师《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一书中将创作时限为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以前,剧中主角为历史真实人物,剧中主要关目或其具体背景或人物精神有相关的文献依据的戏剧都作为历史剧。②本文采纳其有关历史剧概念的观点,因此,只要是以白居易为主角的清道光二十年以前的剧作都在本文论述的范围之内。
一
据庄一佛《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记录,以白居易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中国历史剧作品有宋元阙名作品《许盼盼燕子楼》、《琵琶亭》,元杂剧《江州司马青衫泪》(以下简称《青衫泪》),明传奇《青衫记》,清杂剧《十锦堤》、《香山宦迹》、《四弦秋》、《琵琶行》,以及清传奇《司马衫》、《琵琶亭》。其中《许盼盼燕子楼》未见著录,事出《长庆乐・燕子楼诗序》,演白居易与盼盼赠和诗事。《十锦堤》作者为蕊居士,此戏也未见著录,但在《曲海总目提要》中有此本,剧演白居易贬杭州,筑堤捍钱塘,放浪湖山事。《香山宦迹》只为《今乐考证》著录,谓无名氏写本,疑演白居易事。此外,宋元阙名作品《琵琶亭》,元杂剧《青衫泪》,明传奇《青衫记》,清杂剧《四弦秋》、《琵琶行》,以及清传奇《司马衫》、《琵琶亭》属于同一题材剧,铺演白居易叙事长诗《琵琶行》,可惜宋元阙名杂剧《琵琶亭》,清传奇《司马衫》、《琵琶亭》均未见著录。以上与白居易有关的作品有多半已经散佚,现存于世的只有马致远的《江州司马青衫泪》,顾大典的《青衫记》,蒋士铨的《四弦秋》,以及赵式曾的《琵琶行》四种。
综观此四种剧作,都是依据白居易的著名长诗《琵琶行并序》而作,但创作时代不同,文体有异,且剧情也有所不同。其异同之处大概有以下两点。
1.故事主干异同。《青衫泪》与《青衫记》两剧的故事主干基本相同,故事的虚构成分很多,均是写白居易与友人到京郊寻访琵琶名妓裴兴奴,白、裴相欢相爱,同订白头之约,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裴兴奴自此不再接客,裴母逼她嫁给浮梁茶商刘一郎,后来白居易送别友人于江州船上,忽闻邻舟有琵琶声响,好似裴兴奴指拨,遂请相见,最后二人终得团圆。这些重要关目,二剧大体相同,只是在一些细节处理上有所差别。如《交游访兴》一出中的人物便不同,《青衫泪》是白居易与贾浪仙、孟浩然同去,而《青衫记》中白居易是与刘禹锡、元稹同往。再如白居易与裴兴奴在浔阳江上重逢后,《青衫泪》中最终是通过皇帝判决二人再结夫妇,而《青衫记》的叙述更为简略,刘一郎失足溺江而死免去了诉诸官府一节,刘禹锡当场判决,干脆利落地使二人重得团圆。
《四弦秋》的故事是基本按照《琵琶行》一诗的情节来写的,剧中琵琶女不是裴兴奴而是花退红,白居易与花退红也并无前缘,只于白居易送客之时相逢与浔阳江上,白居易由琵琶女之身世想到自己的仕途坎坷,泪湿青衫,突出了诗中“同是天涯沦落人”感叹。赵式曾的《琵琶行》与其他三剧颇异,剧写白居易谪居浔阳,过着隐士一样的生活,因江神冯夷怜惜,使之与商妇相见,剧中人物讽刺九江人势利无情,比九江官为狐鼠狡兔。
2.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的原因不同。《青衫泪》中,因为唐宪宗励精图治,要改革除弊,而“怎奈文臣中多尚浮华,各以诗酒相胜,不肯尽心守职。中间白居易……等尤以做诗做文,误却政事,若不加谴责,则世风日漓矣”。(《青衫泪》楔子)于是白居易被贬往江州。《青衫记》中的白居易是因忠君爱国,反对分裂割据,反对宦官专权,反对聚敛扰民,“抗疏仵旨”,触怒当权者,因而遭贬。《四弦秋》中所叙白居易被贬原因是因宰相武元衡被政敌派人刺杀,白居易上书请求捉拿凶犯,其他大臣恼其越分言事,“御史未言,坊官多事,甚属可恶”,(《四弦秋》“改官”)趁机参本,称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堕井而死,而白居易反作赏花新井二诗,大为不孝,遂被贬为江州司马。据《新唐书》记载:
是时,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③
即是说白居易是因武元衡被杀一事得罪了执政大臣而被贬。如此看来,《四弦秋》中所叙白居易被贬原因是与历史相符合的,而另外两剧都是作者的虚构。
二
白居易在元代杂剧、明代传奇中被塑造成文采风流的才子形象。试看《青衫记》第七出《交游访兴》,白居易与元稹及第受封,功名加身,颇遂青云之志,刘禹锡为展契阔庆贺之情意,邀白居易、元稹到郊外赏春,正是“花光艳,草色新”之时节,三人踏至郊外,白居易首先提议:“请问二兄,既要饮酒,须寻个人家,才觉方便。”元稹附和“正是”,于是经刘禹锡指引,便来到裴兴奴家,裴兴奴第一次见到白居易与元稹便暗自揣度“此二位绝非凡品”,并且叫妈妈:“煮好茶来吃,今日的客不必寻常。”这一段从正面及侧面两个方面反映出了白居易的风流倜傥。有美酒、美女相伴,还有琵琶天籁欣赏,这正是文人们的风流雅趣。再如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第二折,便借裴兴奴之口“你文章胜贾浪仙,诗篇压孟浩然”赞叹了白居易的诗才。这两剧中的白居易虽然都风流倜傥,却也真挚情深。白居易与裴兴奴初遇时便互生好感,两情相悦,之后更是情深意重,当被贬往江州之时,白居易并未因为自己的仕途而感到哀伤,反而是放心不下裴兴奴,不忍与之分离,“实指望相守永久,谁想又成远别”。(《青衫泪》第二折)访兴不遇,白居易惆怅万千,哀叹:“可怜可怜,我若在此做官,或者他宁静还家,还有相见之日,我今远谪,他又飘流,纵使回来,何由会面,教我好伤感人也。”(《青衫记》“访兴不遇”一出)可见白居易对裴兴奴的感情是真挚的。白居易来到江州赴任之后,便立刻遣迎其侍妾小蛮与樊素来江州陪伴,一是因为“寂寥无伴,难以遣怀”,另一原因也是因为对蛮素二姬的情深与承诺。在这两个剧中,白居易被塑造为一个重感情、守承诺的君子形象。
《四弦秋》中的白居易在这一点上与《青衫记》、《青衫泪》颇有些不同,作者蒋士铨“谓向有《青衫记》院本,以香山素狎此妓,乃于江州送客时,仍归于司马,践成前约。命意敷词,庸劣可鄙。同人以予粗知声韵,相属别撰一剧,当付伶人演习,用洗前陋”,④因此并没有将剧本写成才子佳人题材的故事,剧中的白居易与琵琶女花退红并无感情纠葛,只是偶尔在江中相遇,琵琶女弹唱身世遭遇之不幸,引起被贬江州的白居易无限惆怅,因而泪如雨下打湿了青衫。《四弦秋》没有塑造白居易风流才子的一面,没有写他对爱情的真挚深情,因此艺术形象不如《青衫泪》及《青衫记》塑造的形象丰满,其艺术成就也远不如《青衫泪》及《青衫记》。
历史上的白居易于元和三年至五年授左拾遗、充翰林学士。这一时期的白居易以极高的参政热情,“有阙必规,有违必谏”,屡次上书指陈时政,倡言蠲租税、绝进奉、放宫女、抑宦官,面折廷争。与此同时,他还创作了《秦中吟》、《新乐府》等大量讽喻诗,锋芒所向,权豪贵近为之色变。而剧作中的白居易也是这样忠君爱国,直言敢谏,并且对国事自有见解,显示出了他的政治才能。尤其是《青衫记》一剧中,如《元白揣摩》、《元白对策》等出都充分表现了白居易的政治才能。第二出《元白揣摩》中白居易首先上场,一曲【高阳台】气势豪迈,壮志凌云,后与元稹分析国家时事,发现“藩镇纵横,朝纲解纽,正澄清揽辔时节”,并针对“一向言路不开了”这一问题提出:“言路当开,直臣应奖,须知帝裾难绝。”元白揣摩时事,一抒生平之愿,立下整顿乾坤之雄心壮志。风尘仆仆赶往京城会考的元白二人对策之时雄心大展,喜遂成龙之愿,一举中第,这也充分说明了二人的卓越才能。但也正是因为他的忠贞爱国之心,直言敢谏之胆,才使他触怒权贵,被贬江州。尽管如此,皇帝最终还是“终不忍弃”,将其召回京城。白居易蒙召而回京,从侧面更进一步塑造了白居易忠贞爱国的形象。
尽管现存于世的四种以白居易为题材的历史剧存在诸多差异,对白居易形象的塑造也各有重点,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上分析的两种形象,无论是风流才子的文人形象,还是忠君爱国的士大夫形象,剧中的白居易都较为真实,与历史上记载的白居易形象相差无几,剧作者对白居易的遭遇也是持同情态度,并且对其才华与情深也不吝辞藻,白居易在历史剧中的形象可谓是饱受赞扬的文人士大夫的正面形象。
注释:
①黄竹山,冯俊杰主编.六十种曲评注[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473.
②孙书磊.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③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5:4302.
④蒋士铨撰.周妙中点校.蒋士铨戏曲集[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3:185.
参考文献:
[1]黄竹山,冯俊杰主编.六十种曲评注[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孙书磊著.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5.
[4]蒋士铨撰.周妙中点校.蒋士铨戏曲集[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3.
[5]庄一佛.古典戏曲存目汇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6]潘培忠.《青衫泪》故事渊源嬗变[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5,VOL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