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鉴赏范文

时间:2023-03-31 13:23: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唐宋诗词鉴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唐宋诗词鉴赏

篇1

首先。就唐诗宋词自身而言,“读”是其内在的要求与本来的面目。《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词选序》曰:“词者,盖出于唐之诗人,采乐府之音,以制新律,因系其词,故名日词”。由此可见,不论是诗,还是词,都是以古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寄寓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又以鲜活的文学形象出现,作为感性的语言模块,都是符合韵律的,读起来都是上口的。

其次。诵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非常重要。没有语感,没有对语言特有的敏锐性,你很难欣赏诗词间细微的妙处、领略其蕴味与内涵。只有加强诵读,熟读成诵,心口相应,烂熟于心,才能提高读者诗词语言的感受力。在反复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如读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头三句连用七个叠声词,构成七个均等的音步,机杼自出,流转如珠,读起来仿佛可以听到词人那迟缓沉重的足音,表现出女主人公的感情波澜,那百无聊赖、心神不定的神态,悲深愁绝的痛苦心情,十分耐人寻味。

第三,《课程标准》也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简而言之“多读多背,加强积累”,来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陶冶性情、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合格的人才。“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程千帆先生曾说过经典的话“读背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在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此,‘才可能由于对它的非常熟悉而懂得非常深邃。”郭沫若曾形象地说过:“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人了肚子,随着年龄增长,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财富了。”

第四。“读”可以说是从文本中获取绝大部分第一手材料的唯一途经。对魅力意蕴高度浓缩的唐诗宋词而言,“读”显得尤为重要。朱自清在《了解与欣赏》中说:“吟诵是欣赏的必要步骤,吟诵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像唐诗宋词虽产生于千年之前,却像才脱笔砚一样新鲜,无论何时吟诵,都有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读出沁人心灵的韵外之致。东坡诗云:“故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周密曾云:“有以诗投东坡者,朗诵之而问曰,‘此诗有分数否?’,坡曰,‘十分’。其人大喜。坡徐曰,‘三分诗,七分读耳!’故有“三分诗七分读。”为此确定以读为核心鉴赏,大致分为八步走:音读―意读―诵读―情读―美读―比读―议读―研读。

音读:就是读准字音,读清句续,读顺诗句,读出节奏、节拍,谈吐清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意读:能够读出大意,读出主体,读出基本要点,读出抒情主人公:狂傲浪漫的李白、悲愤忧国的杜甫、报国心切的稼轩、浅斟低唱的柳永、旷达的东坡、纯粹的易安。并查阅相关鉴赏的各种资料,为进一步鉴赏作好准备。

诵读:在初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作品,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诵。诵读对于培养语感,进行语言、情感和思维的积累大有好处。

情读:读出感情,读出情调,读出韵律,读出意境,读出意绪。找好隋绪的对接点,进行角色转换。在清丽中感受刚健,在苍凉中体悟壮阔,在甘美中品味历史的沧桑,在愁绪中体会作者的苦涩和辛酸。激昂处势必破竹,一贯而下;缠绵处则如潺潺溪流,缓缓流淌中流溢出几分哀婉。

美读:读出语言美、内容美、生活美、意境美、艺术美。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调、语流的疾徐曲折;或豪放激昂、或婉约悱恻、或平淡清幽、或深邃绵长、或凄楚哀婉、或空旷悠扬。

比读:就是比较阅读,是把两篇或以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诗作放在一起,要求阅读者对于诗作的主题、结构、表达技巧及语言风格等项中的若干点进行比较,指出同异,进行鉴赏分析。事实上读多了,读熟了,就有了比较,有了鉴别和欣赏。如同是送别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维的《送沈子福归江东》、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写法却各不相同。比读,对于活跃思维、开发智力、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大有裨益。

议读:把一此容易产生歧义的内容或看法提出来,自由讨论,独立思考,再认真钻研,在研习文本的基础上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

研读:运用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可进行专题性阅读鉴赏,开展专题研究活动,借助网络、书刊、多媒体等,从小处着眼,用历史眼光、现代观念来审视文本,独立探究,合作研讨,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读无定法,可创设情境读,可慢读、快读、不紧不慢地读、摇头晃脑地读,可研读可美读,可随心所欲读,形式灵活多样,多种读法。只要有利于鉴赏,都可采用。

篇2

一、近三年江苏高考真题一览

二、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特点分析

经过对高考真题分析研究,笔者认为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具有如下四个命题特点:

(一)选材特色鲜明

第一,从诗歌体裁看,相对固定,均为唐宋诗词。近三年,高考考查唐诗一首,宋诗一首,词一首。同时,诗歌篇幅相对较短,11年为五言律诗,12年为27字的小令,13年为五言律诗。完全符合《高中语文考试大纲》和《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要求,《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以选择其他时代、体裁的作品。”

苏教版高中教材设有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一书,高考选材不避热点,这也表明,江苏自主命题在经历了多元选择后,诗歌鉴赏命题更加于理性,更加成熟,更加稳定。

第二,在作家作品的选择上,名家作品备受关注。三年内依次选择杜甫、温庭筠、唐庚作品,选择了温庭筠具有代表性的闺怨诗歌,但是并没有选择杜甫忧国忧民类的作品,说明作家作品选择上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整体看近三年的命题文本的选择,名家名篇基本不出现,而名家非名篇以及非名家作品备受命题专家青睐。

第三,从题材选择上看,作品选择兼顾多样。古典诗词以写景抒怀诗为最多,或写景以寓情,以山水田园诗为代表;或即事以抒怀,以离别、思念家乡亲人、抒发旅途飘泊、报国无门、自我感伤为代表。江苏高考对诗歌题材的选择往往以借景抒情类的最为常见,但较为冷僻的闺怨诗、咏史怀古诗等也屡有出现。

(二)考点分布全面

题目设置,不仅侧重于单独鉴赏诗歌的“形象”、 “语言”、“表达技巧”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还加强了考点综合性试题的考查,进行整体鉴赏。考点设置遵循了《高中语文考试大纲》的要求,即“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如12年考题第三问“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结句”,对结句的表现手法,内容理解,情感分析做了综合性考查。13年第三问,《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的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分析题干要求,该题既要分析诗歌情感,又要分析语言特色。这是近年考题的新变化,也是今后考查的新方向。

当然,大部分试题都直接考查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往往着眼于具体诗句,不着眼于全篇,但是在三个问题的交错考查中力求覆盖所有考点。12年考题一共设有三个问题,第一问直接考查第二句,着眼于诗句内容的理解,第二问直接考查三、四句,着眼于诗歌形象的分析,第三问直接考查结句。

(三)命题设问指向明确

江苏高考试题,往往在考生的研读范围、思维走向、答题方法和答题数量上予以限制和暗示。如11年江苏考题,第一问“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这道题的题干给我们明确了如下几个要求:将开头四句所写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哪三个方面”要求考生必须对诗句内容进行概括,不能简单翻译诗句。第二问“‘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手法?”题干明确提示考生感情只有一种,手法只有一个。

(四)试题考查勾连课本

诗歌鉴赏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能力,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是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能力层级达到D级。它考查学生课外古诗词的阅读理解能力,考查内容看似与课本无关,但细细分析,无论是诗歌内容的理解还是命题者题目的设置都是课本知识的延伸,与课本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例如, 12年考题文本材料选择温庭筠《梦江南》,第一问“恨极在天涯的恨指什么?”第二问“词中三、四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考生阅读后无法清晰把握诗句内容,导致答案啼笑皆非。事实上,考生如果能联系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温庭筠《菩萨蛮》这首词以及温庭筠这一词人写作题材创作风格,相信对这首词内容的深入理解定会迎刃而解。

三、2014江苏高考命题走向微探

(一)文本材料体现浅易

近三年高考题选择文本分别为五律、小令、五律,篇幅较短,便于考生理解诗意。2014高考题选择文本将体现这一趋势,篇幅应该不会太长。对于诗句含义比较晦涩的内容可能会附上必要的注释,避免出现今年考生大面积失分的现象。其他省市层出不穷的诗歌比较鉴赏阅读题应该不会出现,因为这种命题方式加大了对诗歌文本阅读理解的难度。

(二)题材选择注重变化

从题材选择看,近三年高考题诗歌分别考查了怀亲念友诗、闺怨诗、山水田园诗,每年题材均有不同。结合历年考题在题材选择上的变化,笔者认为2014年高考备考要特别关注羁旅行役诗、边塞诗、咏史怀古诗、托物言志诗、谈禅说理诗等题材。

(三)考点覆盖稳中求变

近三年考题,呈现出考点轮换的趋势。这种变化的目的是与上一年形成考点互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诗歌鉴赏的要领,从而培养学生真正的阅读诗歌的能力。三年考题每年均有对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的考查,但是,11年考查构思脉络,12年考查人物形象分析,13年考查诗句含义理解。据此,笔者断言14年考题必考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题,而对诗歌的景物形象的考查将是备考重点,另外考生还要特别关注炼字、景物描法类题目的解答。

(四)更加重视文本内容的理解考查

11年、12年均有直接考查诗歌文本内容的试题,13年直接考查文本内容的题目明显增加,3道题中两道直接考查,还有1题考查了诗歌情感的分析,其实也必须对诗句内容做深入理解才能得出。据此,笔者认为,14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备考重心必须放在提高学生对诗歌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上。

四、2014江苏高考诗歌备考方略

(一)以纲为纲,全面复习

《2012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有如下规定: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对诗歌的鉴赏评价,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这要求我们对诗歌鉴赏的各个考点要进行全面的训练,不可偏废,更不能心存侥幸,江苏高考诗歌3道小题,它所包含的问题往往涉及到考点的方方面面,为此,我们要对各考点进行全面的复习,通过典型题目的训练和讲评,让学生了解掌握每一考点下的常见题型,解题步骤,解题规律、方法等基本能力。

(二)注重积累,提升能力

朱熹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提升,特别是诗句内容理解的提升没有任何捷径,唯有平时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提升。

首先,认真学好必修课本中的古代诗歌及《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模块,熟悉知名作家的作品,并利用资料进行举一反三的阅读,在读懂读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延伸,多读一些唐诗宋诗,要把握唐诗中的情趣和宋诗中的理趣,对于宋词,更要特别关注,因为它是近几年高考的热门材料。对于课外读本、模拟试卷中出现的古诗词,在阅读时也要多进行必要的思考,试问自己诗歌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即把握诗歌写作对象,抒发的感情,以及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背诵识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识记古诗文后定能熟练把握诗句内容理解的规律和方法,做到融会贯通,在对陌生诗词的理解时才能对其作必要的补充,适当的调整,理解诗句的能力自然胜人一筹。

其次,考生还要通过一定量的名家名篇,积累常见作家的创作风格,积累一定的古诗词的基本文体知识。熟练掌握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闺怨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即事抒怀诗、边塞征战诗、谈禅说理诗、赠友送别诗等常见题材的常见情感及代表作品。掌握常用意象,以及常见意象的常用含义等知识。同时,在表现手法的掌握上,要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方面将知识进行系统化、体系化的梳理识记。

诗歌鉴赏将更加注重文本内容的解读,因此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需要我们将诗歌鉴赏题文本当做诗歌鉴赏阅读的“教材”,而不是仅仅解答好几个题目就可以了事的。在引领学生读懂诗歌的过程中要重视读懂诗歌方法的指导,从诗歌的章法结构入手,抓好诗歌的起承转合,整体把握思路层次;从诗歌的语言特征入手,关注诗歌词性的改变、词序语序的改变、内容的省略与补充,细读诗句获得理解的深入;从诗歌的题材类别入手,从题材角度理解意象内涵,品味复杂情感。

(三)关注“暗示”,高效作答

解答诗歌鉴赏题时要注意诗歌提示性信息,如标题、背景、注释以及题干的暗示信息,这些往往是理解诗歌的关键,更有可能是得分的关键。

关注注释的暗示。诗歌注释有时是写作背景介绍,暗示诗歌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暗示诗歌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暗示诗人创作风格,表达情感。这些都是命题者降低阅读难度的方式,有效利用这些“暗示”,诗句内容的理解定能明察秋毫,相关题目的解答也就水到渠成。11年考题《春日忆李白》“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命题者提供注释: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通过这一注释,我们可知这一诗句描绘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答案“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的得出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关注题干的暗示。题干即命题者的语言文字,它包括指令、解说、限制三大要素,高考命题者往往通过题干给考生的答题方向一定的暗示,这是江苏高考题一贯的风格。借助题干分析,考生可以直接快速地找到问题的答题方向。例如07年考题“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这两个提问之间有一定关联,第二问题的回答必须与第一问结合起来考虑,第一问问情感,第二问的表现手法的解答应该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考虑。05年考题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题干暗示考生,答题时必须将颔联、颈联、尾联与微风的关系逐一点明。

(四)规范训练,准确表述

对于考生答题的训练,要求其必须有明确的思路,做到答题表述的规范化。分层答题,避免要点遗漏;结合题干,整合答案;表达严密,逻辑合理。

首先,要熟练把握常规题的答案整合形式。虽然题目千变万化,但仔细分析,大致可归纳为5种题型。熟练掌握这5种题型的答题规范,就能使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试题迷宫中找到出口,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分析形象题要求考生答案构成:形象——形象特征——形象意义。分析技巧题答案构成:表达技巧——具体分析——表达效果。炼字题答案构成:字义——意境——效果。评价思想内容题答案构成:思想内容——诗句例证——思想内容。另外,也要熟悉提问方式的变式,如12年考题“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这种提问方式其实就是分析技巧题的变式,要求考生从表现手法到诗句内容具体分析到表达效果分析逐一说明,这也就是高考答案的主要得分点。

其次,规范答题还要求我们在答案的表述上条理清晰,一般要遵循先观点后理由,先总述后分说,分点作答等几个原则。答案的构成能“一针见血”,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在平时训练中要求学生明确问题的内涵,分辨问题的要求,弄清哪些要求回答“是什么”,哪些要求回答“为什么、怎么样”。准确运用术语作答,考生必须熟练运用表现手法、常见情感、语言风格等方面的术语。答案的表述有时还要适度分析,围绕回答问题的主题,在要点突出的基础上,根据问题设置的分值,结合原诗句,恰如其分地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要达到以上要求,笔者认为,认真、仔细地分析每年高考古诗鉴赏题的参考答案,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且事半功倍的办法。平时训练力求以高考题为蓝本,对高考答案经常揣摩,练习时有意识地学习借鉴,那么,答题时的规范表述就可逐渐形成。

篇3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虚实结合 虚 实

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曾说道:“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由此可见虚实结合在古诗词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诗词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的特点,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那么在诗词理论里,虚与实的主要内涵指什么呢?我们先细看两首《卜算子・咏梅》,以窥得一二。

卜算子?摇?摇?摇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摇?摇?摇?摇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两词的上片,“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和“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都是描写眼前所见景象,而两词的下片“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都是词人想象而来,在这里,我们可以称前者为“实”,称后者为“虚”。

虚,即空虚,空无所有;实,即真实,实在。在古诗词里面,实,指眼底景象;虚,指意中景物。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其实,在古典诗词里,虚实的用法并不少见。例如,的《沁园春・雪》,实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虚写“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柳永的《雨霖铃》,实写“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虚写“其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姜夔的《扬州慢》,实写:“废池乔木”、“清角吹寒”,虚写““春风十里”、“竹西佳处”,通过今昔对比,引发昔盛今衰的感伤,控诉了金兵的掠夺战争所造成的沉重灾难,也表达了对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苟且偷生的唾弃和谴责。

关于实的辩证关系,吴乔曾在《围炉诗话》中这样阐明:“文章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雅颂多赋,是实做,骚多比兴,是虚做,唐诗多宗,所以灵妙。”

对于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一直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一个出题点。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不说“我思人”,而说“人思我”,从侧面设想对方对方如何思念自己,表现自己的思念之情,曲折有致。

杜甫也有《月夜》一首: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作者通过想象,从对方着想,刻画妻子独自看月形象,只写妻子独看“州之月”而“忆长安”,自己独看“长安之月”而忆州,已经包含其中,这种虚写使整首诗词摇曳生辉。

在语文版高中教材《唐宋诗词鉴赏》(选修)第八课“多情自古伤离别”――离愁别绪诗词汇编中,有北宋词人欧阳修的《踏莎行》,其中词的上阕是眼前实景:“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描写融怡明媚的仲春,令人顾盼生辉、流连忘返的春景触动了征人的离愁,而离愁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路程的遥远而变少,恰恰却越积越多,好比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迢迢不断、无止无休。下片词人笔锋一转,从虚处着笔:“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通过行人对闺中佳人的设想,想象对方此刻正在凭高望远,思念旅途中的自己。

必修三入选的柳永的《八声甘州》中,也有相同手法的应用:“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从表达内容上,“我思人”还只是单相思,写“人思我”是出于“我”的想象,比起直陈“我思人”更能说明“我”的思念之深;从艺术手法上,这样写显得文笔更曲折,更值得玩味。

先与之必将取之,在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诗词鉴赏,就曾出现过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问题设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这首唐诗主要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写诗人此时的孤寂,是实:后两句写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人,是虚。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

再来看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江苏卷)古诗词鉴赏: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第三问: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诗人借助想象,从对面生情,站在友人角度,虚写了朋友与自己分手后,在夜泊遥远的潇湘之上,愁听两岸猿猴的清幽的啼声,睡不安恬,甚至梦中也无法消除那份孤寂愁苦。这样的写法就进一步表现了离别时对朋友的留恋深情和惆怅感伤。

尽管在古诗鉴赏技巧讲解中涉及虚实结合,学生也了解此的技巧运用既会使诗中形象鲜明生动,情感表达淋漓尽致,又能给读者留下自想象的空间,然而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并不太理想,大概我们还需要在授人以渔、施之以法上继续下功夫,让学生勤加操练,希冀勤能补拙,熟能生巧。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篇4

鉴赏诗歌,要通过诗歌的语言材料领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往往要透过表面义,挖掘其深层含义。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主要是指对诗歌的主旨、背景、价值、意义、意境等的分析,以及感情基调的把握等方面。表达技巧主要是指艺术特色、表现形式,其中包括典故运用、行文构思、风格、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要素。如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的抒情方式,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豪迈与婉约的艺术风格,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等等。

解答诗歌鉴赏题要注意以下方法与技巧:

一、整体把握意境,正确理解形象和诗的含义。整体阅读是鉴赏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方法和首要步骤,只有通过整体阅读,把握大意,才能对一首诗歌的内容、主旨、形象、意境等作出进一步的准确恰当的鉴赏与评价。

二、注意联系作者生平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一位作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这一切皆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所决定,又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

三、仔细研读诗歌,咀嚼鉴赏诗歌语言。诗歌的语言形象凝练,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品味语言一是要品味诗人“炼字”的妙处,二是要品味重要语句的作用。因为关键字词和重要语句就是诗歌的眼睛。

四、注意诗歌鉴赏的一般程式。近年高考一般选择唐宋诗词,且以抒情诗居多,就抒情诗来说,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是要把握景与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与今的关系,可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到诗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第三步,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上是景情相碰,也就是把握意境)。第四步,做到五必看: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必看作者(知作者风格),必看注释(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必看名句(中心诗眼常常在此),必看题干(题干有很强的指向性,必须看清要求)。第五步,看看诗歌运用了那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不难解答了。

一般的写法是:这首是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再就是平时注意强化表达的训练:

就阅卷而言,阅卷老师往往喜欢卷面清洁、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

尽管鉴赏的文字不多,但做答时也一定要“意在笔先”,先构思再落笔,避免涂抹。卷面清洁,阅卷老师自然心情愉快,也就在无形中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印象分。

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矛盾。

条理清晰,是答题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是指,采用一、二、三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篇5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材 古典诗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40-02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在这个期间,文学可以说是历史长河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流传下来的大量的古诗词,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精髓。从高中语文教材编排来看,存在大量诗歌,特别是古典诗歌,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华。对名篇佳句、诗歌鉴赏进行背诵默写已经成为历年高考的重点。它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一直是师生头疼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打破快餐文化、理解困难等思维模式的约束,不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与能力。

一、注重意境,培养学生读诗兴趣

古典诗歌作为最有文学魅力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有“语言钻石”、“文学之母”的美称,由于它具有语言抒情、形象鲜明、语言精练等特征,在简短的文字中隐藏着丰富的意境,为了明确这类信息,必须从诗歌意象明确潜在意境。所以学生在语文教材学习中,必须根据诗词形象、意象,深入诗词内部,感悟诗歌魅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一味分析作品字词,还必须发挥联想与想象,深入诗歌情境,得到美感。

从教学实践情况来看,朗诵诗歌配乐,对引领学生进入施工情境也有重要作用,通过朗诵配乐不仅能激发学生潜在感触、记忆,还能将主观体验和乐声有机的联系起来,从而更加深入的品味诗歌妙处。例如:在教学《蜀道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凝神静态,将作者描绘的景物展现在脑海。在词曲教学中,根据音乐特性,用演唱代替教学,引领学生进入意境,这样就能让学生融入更多情感品味词曲情调,如:《虞美人》、《窦娥冤》、《送别》。在教学时,可以先播放唱片,再教学,一旦学生会唱,就很难忘记,这样既达到了加深记忆的目标,同时也是背诵的过程,还能在优美的歌声中品味情感与诗意。

二、加深文化积累与沉淀

在传承华夏文化的过程中,古典诗歌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不同的作品具有不同的美感。为了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爱上古典诗歌,除了要对课本进行教学,还应该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有更广的涉猎范围,从而不断提高文学积累与素养。通过在班级开展诗歌朗诵、摘抄比赛,每学完一个单元或者阶段,让学生轮流上台背诵喜爱的课外诗作,其他同学可以笔记,或者摘录,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画质”。例如:在学习先秦诗歌告一段落后,通过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学生背出了《燕歌行》、《垓下歌》等作品,不仅打开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也让学生领略了古典诗词的浩瀚。

在对唐宋诗词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山居秋暝》具有情深景美的特点,很多学生都很喜爱,此时老师可以根据这个时机让学生搜罗王维的其他诗歌进行拜读。这样就能让“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行到水穷时,坐看云起时”、“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诗人追求宁静、淡薄的理想志趣以及艺术造诣毅然跃于胸中。

从古典诗歌形式来看,虽然短小,但是精炼,拥有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意境和内容。所以在古典诗歌学习中,应该将其和现代白话文以及诗词结合起来,从而打开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审美情趣。例如:在教学《生查子》这篇词时,学生很容易理解“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中甜美的忧伤,此时我们可以选取《青春》、郑愁予的《错误》,进行对比鉴赏与体会,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容易学到知识,还能陶冶情操。

三、增强参与力度,提高鉴赏能力

从整个高中教学过程来看,语文诗歌教学涉及内容具有很大的时间跨度、涵盖区域广、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由于诗歌鉴赏需要良好的文学功底、素养、领悟能力以及审美视觉,所以它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本着参与教学、鼓励鉴赏的原则,在生生、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进行诗歌鉴赏。

在诗歌教学中,可以根据座位进行编排,让两人为一个小组,一个人进行主讲,在早读或者授课时间,轮流上台进行问答,最后再由老师归纳、点评。在这种教学方式实施的过程中,为了保障教学质量,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必须根据作品内容、手法、时代、意境对学生提问,让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对作品进行研究;在老师点评中,老师不仅要对学生仪态、语言表达进行评价,还必须站在审美艺术的角度,引导学生细致、全面、深入的品味、理解诗歌。

古典诗歌作为文化的精髓,博大精深,每首诗都是对生命、自然、情感的展现,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带着虔诚的心去感受、体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不断培养鉴赏能力,让学生爱上诗歌,领悟语言魅力与艺术。

篇6

一、唐诗宋词中体现出来的旅游价值

杜甫在《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将泰山的“宏大”、“雄伟”的形象美展现出来;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道:“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把江南景色的色彩美写得美不胜收;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把沐浴在晨曦中的白帝城描写得如画一样。

江南水乡民居以苏州城里的沿河民居最具特色。唐人杜荀鹤曾诗赞苏州水城风光:“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城内水网密布,河道经纬贯通,而且水、路平行,河、街相邻,故大量民居邻水而建,形成前街后河的格局,家家户户门前是热闹的大街,后门则紧邻河道,层层台阶直趋水面。人们在这里取水、洗涤、停泊舟楫,有的人家还叠石为基,使建筑飞临水面,形成“人家尽枕河”、“楼台俯舟楫”的景观。在较窄的河道上,有些居民则跨水而建,此岸为大门、内院,彼岸为生活用房,河上修建廊桥连接两岸,形成一户人家,为水城平添几分姿色,别有风韵,这种格局现在仍然能够看到,而正是杜荀鹤在唐代诗坛的地位和诗句的出名,才使得人们倍加关注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民居,启发现代人的旅游意识,逐渐成为了一种旅游资源,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前往。

唐诗宋词不仅把自然山水的美态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而且用词简洁、一字传神。

二、利用唐诗宋词开发旅游资源的优势

(一)优秀诗篇数量多是主观条件

在世界旅游中,纯粹的文化旅游并不多见,作为诗路的旅游,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全唐诗》《全宋词》记载了大量的优秀诗篇,诗人诗作中描写之处差不多都考证地出来,在今天仍可以找到对应的地域或景观。如到了四川就会想起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咏怀古迹》;到了杭州,就会想到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到了赤壁就会想到《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诗词都是千古流传下来的,已是妇孺皆知,这是开发诗词旅游最大的优势。

(二)开发诗词旅游受到多方面支持是客观条件

1、旅游新线路,引起专家重视。以唐诗和宋词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已经引起了专家的重视。有专家分析,“唐诗之路”与闻名的“丝绸之路”、“茶叶之路”和“瓷器之路”相当,这是一条相对而言“文化味”特浓的“诗歌之路”,如果将各个保存完好的景点犹如珍珠般串成一线,必将强化区域旅游特色,带动区域文化和经济发展。

2、经济效益大,得到政府支持。开发诗词旅游已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如在河南省开封市建造中华宋词园的创意已被开封市政府采纳,正在研究如何把宋词与开封这座七朝古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3、适合大众口味,客源市场大。在中国推行义务教育制度的今天,几乎没有一个人不会背几首唐诗宋词,所以开发这样的旅游资源是符合大众口味的。

三、以唐诗宋词为主题的诗词旅游开发策略

(一)确定客源市场

在实行素质教育制度的今天,教育者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诗词积累。从小学到初中,要求学生背诵《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并举办比赛活动来刺激学生背诗词的积极性,所以现在初中毕业的学生对一些著名诗词都非常熟悉。但同时存在一个问题,学生不明白诗词表达的意思,囫囵吞枣,会背不会用。开发诗词旅游正是给这些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理解和运用诗词的课堂。

自古以来,中国的唐诗宋词对外国人都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对诗词的韵律、平仄、格式充满了好奇。开发诗词旅游正可以吸引这些外国游客,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国际知名度。

所以依托唐宋诗词认知的主体,根据开发的层次可以确定一个较为广泛的市场结构,开发新的旅游形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利用唐诗宋词进行旅游宣传,提升旅游地形象

唐宋旅游诗文的生产量堪称我国历史之最,现在已不仅仅是人们争相唱诵的山水之作了,在某一角度它已成为对旅游景观潜在细腻的宣传方式。许多旅游经营者就用唐宋文人及诗歌来做旅游景点的宣传,提升旅游地的形象,如河南云台山茱萸峰以王维曾在此写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为旅游宣传方式之一;剑门蜀道风景区以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为对沿线险要地势、峻丽风光的描述。苏轼在赤壁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使三国时期的战场赤壁名垂千古。由此可见,诗词成为了一种无形的广告。

(三)工作人员要有较高的诗词鉴赏能力

旅游文学在旅游工作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诗词的积累对于导游人员具有双重意义。首先是丰富导游人员的旅游文学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精神境界;同时,丰富导游人员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是让导游人员以老师的身份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学艺术的手法,向旅游者传授旅游文学知识,并指导旅游者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进而激发旅游者的游兴,增加旅游的情趣。

任何一个项目开始时都会遇到困难,步履维艰,但一个好的项目是有极大发展前途的。以唐诗宋词为主题的诗词旅游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它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扩大了旅游文化的内涵,符合现代旅游的发展潮流,因此,它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参考文献:

[1]韦燕生.中国旅游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篇7

一、命题形式的稳定性

1.诗歌试题的分值逐年上升,重视程度增加

古代诗歌在高考试题中所占的分值逐年上升。据统计,四年的发展趋势是,单套试题的最低分值6分,保持不变,最高分值由11分提升到17分。分值为8分的试卷套数由6套提升为9套。全部试卷的平均分基本呈上升趋势,2011、2012年均保持8.6分。

2.题量大部分为3道,主观题占主要地位

古代诗歌的分值在逐年增加的同时,题量也有所上升,且多为主观题。据统计,四年来的试题发展趋势是除少数试卷为1或3道题以外,大多数试卷为3道题。而且大多数试卷是主观题占据主要地位,只有北京卷和上海卷仍然保留着客观题。可以看出,古代诗歌试题中,主观题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

二、命题材料与内容的多元性

本部分笔者重点从时代、体裁、作者、注释与考查内容等方面,对高考古代诗歌试题进行评析。

1.测试材料来源,以唐宋为主,时间跨度逐步扩大

一直以来,唐宋诗词在古代诗歌试题中占据统治地位,但自2007年开始,测试材料来源的时间跨度不断扩大。据统计,2007、2010、2011年的测试材料时间跨度最大,从先秦到清代的诗歌均有涉及。2008、2009、2012年的测试材料,时间跨度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唐宋时期。从2010年开始,唐宋诗词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金、元、清所占比例有所增加。不同时代的诗歌,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诗歌体裁的多元化,利于学生了解不同时代文学的风格和历史文化,提升文学素养与文化底蕴。

2.体裁以诗、词为主,兼有古体诗和曲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三类。高考古代诗歌试题中,诗、词占据重要地位。近四年,诗歌试题主要考查的体裁包括七绝、词、五律和七律,还有古体诗和曲。其中,七绝和词所占比重最大,四年平均考查为5道,其次是五律,平均考查为4道,七律平均为3道。所占比重最小的是古体诗和曲。近四年,只有2009、2010年考查了古体诗,曲也只有2010、2011年有所考查。

3.名家逐步隐退,比较熟悉或陌生作家逐渐增加

2009年,杜甫、辛弃疾、陆游等名家还有所考查,但此后,诗歌试题中几乎看不到这些人,取而代之的是比较熟悉,或是完全陌生的作家。如2012年,除比较熟悉的秦观、张九龄、杨万里等作家外,其他均是学生和老师都陌生的作家,如金銮、王寂、曹伯启、钱、白埏等。这一现象,在2009年就已经出现,如有宋羽、张孝祥、张先、严武等陌生作家。这样的命题趋势,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押题,体现了高考的公平原则。

4.注释越来越普遍

注释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鉴赏诗歌的难度,有助于更好地考查学生利用、整合信息的能力。2012年全国17套试卷中,只有4套卷没有注释,其余全部有注释。注释内容以难解字词和作者为主,也包括典故、地名和出处等。

5.考查内容以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为主

从每年的考试大纲来看,诗歌考查的内容基本稳定,包括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近四年,古代诗歌试题考查形象与语言的比重较小,侧重考查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其中,表达技巧的考查灵活、多样,而不拘泥于几种技巧。

(1)形象,以考查意象为主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人物形象包括叙事诗中塑造的形象和抒情诗中的主人公;景物形象包括蕴含诗人情感的单个意象和多个意象组合构成的意境。

近四年,考查形象的试卷数量大致呈下降趋势,诗歌意象考查的比重虽然四年保持最大,但也呈下降趋势。考查意象主要的题型是赏析题,题目形式主要是“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另外,上海卷、北京卷的选择题部分选项也涉及诗中意象的考查。其次是考查意境,主要的题型是赏析题,题目形式主要是“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考查人物形象的比重最小,但近四年有所上升。

典型例题:2011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j除州狼牙山,槎(cha):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整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几个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提问形式:这几句或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提问变式:作者塑造的形象有什么寓意?作者笔下的某一意象有何特点,象征了什么样的形象?

解题思路:第一,找到诗词中诗人描绘的形象的相关诗句,明确形象类别(景、物、人);第二,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第三,结合诗词主旨分析作者写这一形象的原因;第四,指出作者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以上四个答题要点,根据具体诗歌情况而定,无需面面俱到。

(2)语言,考查语言风格和炼字的比重呈交替占优的趋势

近四年,高考古代诗歌试题中,考查语言的试卷在3-6套之间,所占比重不高。其中,考查语言风格和炼字的比重呈交替占优的趋势。考查语言风格的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和简答题,考查字的主要题型是简答题和赏析题。

经典例题:2010年湖南卷

1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好事近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

参考答案:“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愉悦人心。

题干形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题干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或赏析某字的妙处。

解题思路:第一,解释该字在诗中的含义;第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人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指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表达技巧,考查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近四年,高考古代诗歌考查表达技巧的比重在61%~82%之间,可见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试题中的重要地位。其中,考查修辞手法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考查描法,考查结构作用,所占比重最小的是考查抒情手法。考查修辞手法平均8套,描法平均6套,结构作用平均5套,抒情手法平均只有3套。四年中,考查了三年的分别是借景抒隋、情景交融、渲染、虚实相衬、拟人、用典、借代、对偶、呼应、线索、铺垫。其中包括抒情方式的2个要素,描法的2个要素,修辞手法的4个要素,结构作用的3个要素。由此可见,在古代诗歌阅读试题“表达技巧”的考查中,对修辞手法、描法、结构作用是重点。另外,直抒胸臆、借古讽今,四年内均没有考查过。可以看出,古代诗歌试题表达技巧的考查丰富多彩,全面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利于学生多角度、多元解读诗歌。

经典例题:2009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对比(反衬),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题干形式:这首诗或某一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题干变式:请赏析这首诗或某一联的艺术手法,或这首诗是怎样抒感的?

解题思路:第一,指出采用了哪一种或哪几种表达技巧;第二,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使用这一种或这几种表达技巧;第三,指出此种手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主要体现在诗歌的题材上

弄清诗歌的题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古代诗歌的题材主要包括山水田园诗、送别诗、边塞诗、怀古咏史诗、哲理诗、托物言志诗、羁旅行役诗等。

近四年,古代诗歌主要考查的题材是写景诗、思乡怀远诗、抒怀诗。其中写景诗所占比重最大,但2012年没有考查,且有下降趋势。其次是思乡怀远诗和抒怀诗,四年连续考查,且比重较大。咏物抒情诗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并逐渐成为重要的考查题材之一。山水诗、送别诗、怀古诗等只在个别年份考查频次较高,但也值得注意。

三、试题价值取向的开放性

篇8

西风吵: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此篇是晚唐诗人唐温如惟一的传世之作。关于这位作者,历史上没有片言只语的记载。这首诗倒很像是他的一幅自画像,读过之后,诗人的精神风貌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诗题中的“龙阳县”,即今湖南汉寿。“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诗题中说“青草湖”,而诗中又写“洞庭”,是因为两水相连相通的缘故。

这是一首极富艺术个性的纪游诗。一、二两句,诗人即把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眼前壮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以虚幻的神话,传递出真实的感情。“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两句中一个“老”字不可轻易放过。秋风飒飒而起,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渺渺茫茫。那景象,与春日中轻漾宁静的碧水比较,不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吗?诗人悲秋之情隐隐而出。但他故意不用直说,而塑造了一个白发湘君的形象,发人深思。传说湘君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那是够悲切的了。而今日萧瑟之秋景,竟使美丽的湘君一夜间愁成满头银发。这种新奇的构想,更使人可以想象到洞庭秋色是怎样的触目惊心了。客观世界如此,诗人自己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自然尽在不言中了。一个“老”字,融情人景,真可谓达到神而化之的地步。

再看三、四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入夜时分,风停了,波静涛息,明亮的银河倒映在湖中。湖边客船上,诗人从白天到晚上,手不释杯,一觞一咏,怡然自乐,终于醺醺然醉了,睡了。“春水船如天上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的感觉,渐渐地渗入了诗人的梦乡。他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船舷周围见到的是一片星光灿烂的世界。诗人将梦境写得如此美好,有如童话般地诱人。然而,“此曲只应天上有”,梦醒时,留在心上的只是无边的怅惘。一、二句写悲秋,未必不伴随着生不逢时、有志难伸的感慨,这两句记梦,写出对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水融的。

诗中两句对梦境的描写十分成功:梦境切合实境,船在天上与天在水中正相关合,显得真实可信;梦无形体,却说清梦满船,梦无重量,却用“压”字来表现,把幻觉写得如此真切;从梦境的清酣,不难觉察出诗人对于摆脱尘器的愉悦,记梦而兼及感情,则又有暗中传神之妙。古梦的诗不少,但像这首诗这样清新奇丽而又含蓄丰富,却是并不多见的。

篇9

【关键词】秋兴八首(其一);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秋兴八首(其一)》的教材分析

《秋兴八首(其一)》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的第一首诗歌。该单元是必修一、必修二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四的诗歌鉴赏打下基础。

从诗词本身的文学价值来看,《秋兴八首(其一)》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的代表作品,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本课选学的是第一首,从命意上看,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

从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来看,本册的第二单元主要是指导学生鉴赏唐代诗歌。杜甫最高的成就是律诗,本单元精选的杜甫律诗就有3首,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 “沉郁顿挫”的风格,将忧国伤时之感和身世凄凉之情表达到极致。

从考试大纲来看,在各类文学体裁中,靠情感化意象取胜的诗歌最难鉴赏,而《秋兴八首(其一)》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作,且鉴赏这类的古典诗词又是历年来的高考热点。

二、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法。同时学会从借景抒情的角度去鉴赏诗歌。学习小组汇报探究杜甫诗风及成因的结果。又根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作品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怀。从杜甫的爱国爱民情怀中汲取一点精神养料。之所以确立如下目标,我的主要是依据是新课标。一是新课标规定: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二是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板块建议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三是必修三教参,建议进行比较阅读教学,可以结合初中学过的杜甫诗歌,如《望岳》《春望》等,因此可作纵向比较,看看杜甫前期诗歌和晚年诗歌作品风格有什么不同。

三、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和适合学情的学法

教学策略的选择一定要结合班级的学情,所任教班级的优势是:班级是文科实验班,学生表达能力较强;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已经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劣势是知识底蕴不深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鉴赏能力不佳。鉴于此,为了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我遵循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教师的教主要采取如下方法,即创设情境法、诵读教学法、讲析法和点拨法、分析讨论法。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设置了三个探究方向,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进行个性化解读。

(二)学法

就学而言,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多读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分小组探究预留问题。

四、教学环节设计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具体设计以下几个环节,即复习激趣导入、直觉感知、感受深化、拓展学习、课堂总结。

(一)导语

同学们,提起一个人,我们都不会陌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关心国家前途,低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他同情人民疾苦,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就是被称为诗圣的杜甫,今天我们继续与诗圣同行,学习被《唐宋诗醇》称为杜甫“一生心神结聚之作”的名篇《秋兴八首(其一)》(板书:题目及作者放幻灯片),导入之后通过单项比赛的形式构架本节课程:

(二)诵读(比赛第一关)

学生自由诵读;教师指名读;教师点评并进行诵读指导;听名家诵读(播放录音);全班齐读。

(三)鉴赏

1.口头说画――走近杜甫(比赛第二关:说画)。根据这首《秋兴》口头说画,在这幅画里,你想画些什么呢?要求:每人限说一幅;说明你为什么这么构思。目标:让学生抓住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或几个意象联系上下句进行理解,并在讨论中深入感受自己原有的体验。

学生交流准备2分钟。学生口头说画。

2.口头作文――我是杜甫(比赛第三关:作文)。要求:化身为杜甫,穿越时空回到766年的四川夔州,走进杜甫内心。目标:引导学生于形象层面上对本首诗歌进行深入解读。突破办法:启发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分析、探究。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完成角色转变,我制作了幻灯片:杜甫766年档案解密。

学生交流准备2分钟。学生口头作文。

设置背景音乐为刘天华先生的《病中吟》本曲曲名即“人生向何处去”之意。以此来切合当年杜甫心中苦闷如病,表达他内心的忧虑与彷徨。(“病中吟”并不是生病的意思,而是心中苦闷如病,有一种内心的失落和彷徨。)

(四)拓展(比赛第四关:探究)

汇报课前就布置的三个探究问题,完成本课学习的拓展环节。袁行沛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自序中说:“诗歌艺术研究的最高层次就是风格研究,风格研究,已经脱离单纯的艺术分析,而深入到人格的领域,是对诗人所做的总体把握。要求:《秋兴》与《登高》作横向对比;杜甫早晚期诗风作纵向对比,并探究其成因。学生分组汇报探究结论;教师评价(学生主要从社会原因探究诗风成因);教师陈述自己的探究结论。

1.诗风:沉郁顿挫。沉郁:内容厚实丰满,意境恢宏阔大,感情深沉含蓄。

篇10

练习固然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不二法门,但受时间、精力、情绪、心态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一轮复习旷日持久的题海鏖兵,机械重复的题型训练,严重压抑和消耗了学生的才情和兴趣,使语文复习变得僵硬冰冷、面目可憎,仅靠教师挤牙膏式的强力催动,在学科学习中语文就会渐趋边缘化。要改变这种状况,二轮的专题复习就应在指导方法上有别于一轮复习而求突破,在课堂的“灵”与“活”上做文章,讲求共性就是“功”,讲求个性就是“利”,让有效的方法成为复习效益的倍增器,把练习课变成语文实践的活动课,以探究、合作、乐学、高效引领二轮复习。现将我们在二轮专题复习中开展的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归纳如下。

其一,辨识语病,从培养、发展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基本要求如下:(1)识名目:能够熟练准确地列举出《考试大纲》规定的六种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名称,(2)分细类:了解前四种是结构性语病,后两种是语义性语病,能够说出这两类语病的根本区别,把握每种语病的具体表现;(3)集病例:能够搜集典型例句来支撑上述分类梳理的结果。

其二,正确使用熟语,从积累知识、提高辨析能力的角度出发。基本要求如下:(1)厚积累:借助词典完成原始积累,建立成语积累本,每天查、写、记十个;(2)群共享:小组内化,互通有无;(3)理方法:明词性,分谦敬,辨色彩,看对象,查范围,解两义,抓语素;(4)类归纳:分类归纳特例,使厚积的知识催化出敏锐灵活的运用能力。

其三,诗歌鉴赏。(1)抓本钱:先入为主,以笔记整理的方式奠定诗歌鉴赏的知识基础的本钱,让分析思维有抓手,主观表达有术语。具体到诗歌中常见人物形象的类别、景物形象(画面)的描绘方式及意境特点,事物形象的人格化特点;诗歌语言涉及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炼字炼句;形象塑造、主题表现、情感表达的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的术语用词。(2)读赏析,扩视野:大量诵读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唐宋诗词及赏析文字,丰富对画面想象、意境涵咏、主题提炼、术语表达等方面的认知。(3)审题型,定格式:给出不同题干要求和题型的解答思路,分层次设要点,给出基本的条理格式。

其四,文言阅读理解。实词通则文言通,为此,(1)转观念。结合实例认识四个“宁可”:宁可将文言文的意思理解得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不同;宁可将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节词理解为两个单音节的词;宁可将看起来像虚词的词理解为实词;宁可将这个词理解为动词。(2)夯基础。文言实词全梳理: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认特征: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变式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3)明方法。找动词法:①有动词,则准确地解释这个动词,看这个动词是否活用(使动、被动)。向前找主语,若无主语可考虑是不是主语省略句。有主语,解释这个主语并考虑是不是被动句。向后找宾语,若无宾语可考虑是不是宾语省略句。有宾语,解释这个宾语并考虑是不是使动用法。②没有动词,则考虑是否由别的词活用为动词,是不是使动或意动的用法。句子考虑是不是判断句,是不是谓语省略句。

其五,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明意图。判断源于质疑,揣摩命题者意图,搜寻选项中的“陷阱”,熟悉干扰项的特征:曲解文意、篡改原文、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强加因果、颠倒错位、断章取义、过于绝对、混淆已然未然。(2)练方法。筛选信息要精,验证信息要准,比照信息要细。文学类文本:(1)伴读注解,典型引路,引领学生熟悉文本中鉴赏的具体材料和思考的触发点。(2)分类总结,以点带面,讨论归纳情节类、环境类、形象类、语言类、主旨类、技巧类等题型的答题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