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汉字手抄报内容范文

时间:2023-04-03 20:2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趣的汉字手抄报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有趣的汉字手抄报内容

篇1

这组教材针对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基础,遵循着“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的原则进行设计,使学生在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去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教材形式,所以他受到了老师们的极大关注,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在学习本组教材之前学生们对这一学习内容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这个单元由“有趣的汉字”与“我爱你,汉字”两个综合性主题学习活动组成。每个主题学习活动都是先提出活动建议,然后给出一组阅读材料;这些主体阅读材料之前都有一个“导语”,“导语”中主要提出学习任务,之后有一个结语,提出办展览、办手抄报等成果展示和继续探究的建议。从教材的编排结构中,我们能够明确此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活动的基本思路。

       说实话,虽然身为多年的语文教师,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对汉字的相关知识并不是很熟知,或者对汉字知识的了解达到了完全准确的程度。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和学生一道学习、一起成长,觉得格外有意思。

教学之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以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基本有效地掌握汉字相关知识。首先,我通读了教材所有内容,了解了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借助参考书,明确了本单元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与需要完成的任务。

在此基础上,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与编排,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一)汉字的产生与发展

(二)汉字的趣味与神奇

(三)汉字的正确使用

(四)汉字地位与汉字情结

(五)汉字书法艺术与创作

其中,第一部分包括了《仓颉造字》《汉字的演变》《册、典、删的来历》以及《甲骨文的发现》,重点学习汉字的历史与形体变化。第二部分包括了字谜、谐音、笑话、歇后语以及对联相关知识,重点体会汉字的有趣与神奇。第三部分包括《一点值万金》,重点通过搜集并改正街头错别字来提高对汉字书写的重视与尊重。第四部分包括《我爱你,汉字》和《赞汉字》等篇目,重点培养学生的汉字感情以及民族自豪感。最后一部分是拓展与实践,在带领学生观看或者展览了一系列的书法艺术作品之后进行书法创作或者办一期“汉字王国”主题的手抄报。

依照上述的教学设计,接下来进行材料的搜集与整理。我要求学生和我一起借助网络、图书以及自行拍摄,搜集丰富的相关资料。我将自己手头的资料编写成教案,做成PPT,以备上课使用。

篇2

一、在家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预习其实是个繁重的任务,但是有些学生并没有把预习的真正含义弄明白,一直停留在最初步的认识上。不少家长总以为书本上的内容老师上课都会讲,预习只是一种形式而已。这种理解让学生在观念里对预习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从而表现在实际行动上也是大而化之。对于预习,首先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应该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其次应掌握正确的方法来加强预习的力度,让预习真正为有效课堂服务。在开学初,我已经针对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预习的方案:⑴课文至少读五遍,个别学生应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稍有增加;⑵生字按笔顺描红,并写出生字的部首和音序;⑶给生字组词,每个至少选择三个较好的词语;⑷留意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做上标记,以便上课加强记忆。千万不能小看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它们之间都是相互牵连的,相互渗透的,而又层层递进的。小学一、二年级重在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识字能力,课文的朗读至关重要,而且选入的课文都是益于学生积累的,丰富学生词汇的,增强学生语感的文章,学生只有靠在家的多读才能形成自己的认识。之所以要强调按笔顺描红,其意图也是从学生出发,学生很容易受第一感觉的引导,如果学生在一开始接触这个字时就产生了错误的认识,那再靠老师的纠正就很难一下子改正,由于是在家预习,还可能会受到家长写字时的一些错误引导,所以家长也应该对预习重视起来,千万别因自己的一时疏忽而对孩子的识字造成不必要的隐忧。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自觉性和主动性都还没有完全养成,预习需要家长在家不断的督促和指导,帮助学生做好学习的主人。

二、课堂阅读和习作,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阅读教学一直以来是教师关注和头痛的问题。杜甫这位诗圣一生也是博览群书,所以他总结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读书体会。为让学生多读,我把自己手中的书报、杂志、作文选交给学生。再者就是让学生有好的阅读习惯,即让学生学会“神读”,神读它包含平心静气、凝神静思,体会文章中心的阅读。要让学生在阅读时养成喜爱、平静心态、边读边想,我总是说自身的阅读体会,声情并茂地为学生朗读优秀作品,谈阅读理解。每周有段时间让学生静静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让学生能走进文章中与作品中的人物感同身受。对写景的文章,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养成了这样的阅读习惯,就能乐此不疲,从而提高阅读水平。说写结合,说为写的先导。小学生作文写的是生活见闻及心中的感想。想和写之间有一个过程,口头作文能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因为说话是写话的基础,写话是说话的延伸和发展。只有会说,方能写好。因此,作文教学从“说”入手,既能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可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是写学生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尝试从学生爱玩的游戏中选择一种入手引导他们作文。上课前教者来到教室,兴高采烈的对学生说:“我们马上到操场集合,做游戏。你们最喜欢什么游戏?”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学生们立刻欢呼雀跃地来到操场。游戏前,同学们自由组合3个小队,并推选出“老鹰”和“小鸡”,各小队按序号轮流上场,没上场的要仔细观察上场的同学,留心他们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等,其中感觉最有趣的和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同学。游戏时,全班同学兴趣盎然,手舞足蹈,欢叫声此起彼伏。游戏结束时,我趁着同学们余兴未了,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由于他们全程参与,个个争先恐后地述说。有的说:“芳芳的‘母鸡’当得最好,她总是能巧妙的躲过‘老鹰’的追赶,让她的‘孩子’安全到家。”也有的说:“强强的‘老鹰’当的才有趣呢!他总是用一些滑稽的动作和逗笑的话来迷惑‘鸡妈妈’,让‘鸡妈妈’放松警惕,他就趁机捉住了小鸡。”还有的孩子说:“我在游戏时可紧张了,害怕被‘老鹰’捉住,我就在后面东躲,幸好没被抓到。”……学生们一个比一个说得精彩,博得阵阵掌声。看到还有许多孩子想说,教者便让他们在小组内自由交流。然后,再让学生写下来。这次习作,学生从“做”到“说”再到“写”的全过程,都倾注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所以,其乐无穷,越说越兴奋,越写越有劲。

篇3

中小学校是传承现代精神文明的主阵地,理所当然应该承担起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而开展书法教育,发挥书法教学独具魅力的育人功能,正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众所周知,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载体,具有其他文字(如拼音文字)所没有的美的内质。汉字书写艺术更是我国特有的一门视觉艺术,“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其内涵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睿智和精神,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所在。黑格尔曾言:“中国是特别的东方。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所以,丰子恺先生坚定地指出:“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须知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这支毛笔里头。”诚然,字写得好不好,不仅是一个人的名片,更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然而,纵观学校书法教育现状,令人堪忧。不少中小学生书写水平正在趋于下降,基本功大不如前,写字结构不规范,字距行距不合理,整体布局缺乏美感;字迹潦草难认、错别字迭出,提笔忘字等等。究其原因,从学生作业来看,有的是书写态度不端正,而更多的是缺乏正规的书法教育,不懂得书写技法。很多情况下,语文课中的写字教程,只在认字识字的低层次徘徊,没有把字形美提到书法的高度来探究。某中学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访的三十位同学中,认为写字好坏关系不大的约占四成;平时作业书写随意,字迹潦草的约占三成;查阅二十篇作文稿,竟有一半“鬼画符”…… 笔者认为,书法是语文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之一,中小学正处于写字的入门和提高阶段, 加强书法教育势在必行。

一、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建立推动学校书法教学的长效机制

笔者建议,为了提高书法教育质量,必须不折不扣地推动书法教学常态化。具体地说,写字课每周开设不少于一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合理调配教学时间,保证每天三十分钟练习雷打不动。小学阶段,把习字作为语文教学重头戏,可侧重于端正写字姿势、辨别笔画字形,培养学生严谨、认真、持之以恒的良好写字习惯。初、高中阶段则把书法作为学生重要选修内容,结合语文课、艺术课等强化软、硬笔行楷书临摹与创作,通过反复书写,体验书法带给人的无穷魅力,真正让写一手好字成为每个学生的内在要求和必备素质,成为一种良好的风尚。

二、加强教师校本培训,提高自身书法基本功

应当看到,教师是书法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其写字的态度和字体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字效果。因此,应提倡把教师的书法培训和考核作为衡量教学能力的重要内容。学校可定期举行教师“三字”(钢笔、毛笔、粉笔)教学基本功比赛,以中华经典诗文为书写内容,将写字比赛与诵读经典有机结合,促进书写规范化。语文、美术教师尤其要具备三方面的素质:能写一手好字,成为“活字帖”;有较强的理论水平与教学艺术,具有较强的“读帖―临摹―创作―评价”等书法教学能力;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书法教学。总之, 教师只有通过长期的临摹实践,心悟其中妙道,才能更准确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习字训练。

三、创设环境,加强书法教学硬件专用设施建设 

有条件的学校对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布置,要尽量考虑到书法的因素,比如班级图书角中各类字帖,板报栏名家书法赏析,让学生在浓厚的墨香中感受到书法之美,培养文化底蕴。此外,上习字课前,还需备有一定数量的笔墨纸砚和古今书法名帖范字,如楷书的颜、柳、欧、赵体,行书的苏、黄、米、蔡四家以及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传世书帖等等。教学时,老师可利用幻灯投影书法录像,辅助讲解与演示,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效果。比如,在讲解基本笔划时,可尝试采用图文并用的方法,讲“横”的写法时,教师除了演示横的书写要点外,还利用实物投影仪向学生展示骨头的图片。这样,学生头脑中就会出现“横”画像骨头的印象,便于理解“横”的书写要点;同样,讲到“点”的写法时,出示水滴的图片,讲到“捺”时,出示扫把的图片,均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开展多种活动,激发练字兴趣

篇4

我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因为任教学科的原因,我更加仔细观察、详尽记录了一位在美国教汉语的教师——刘斌老师(美籍华人)个性化的家园。

还未进刘老师的教室,也不用看写着“Bin Liu”的门牌,单是教室外面走廊墙壁上张贴的42张学生绘制的龙凤图案作品,以及书写并不算很美观的“龙”“凤”的汉字,就告诉你这是学习汉语的地方了。况且,教室正对的墙壁上还有一幅1.5米见方的作品,上面是“德馨若兰”的隶书字幅和中国宋代宋太祖赵匡胤的画像。教室的木门上,张贴着中、英文的“刘老师欢迎你”。还未进教室,你就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汉语氛围和授课老师的热情了。

走进教室,会让你忘记这是在美国,这是在康州。因为这是一个汉语的世界。我们就只看看教室的四面墙壁吧!

前面的墙壁上精彩纷呈。墙壁中间是一个长2米、宽1.5米的白板和约1.5米见方的投影仪屏幕,这是上课时师生书写和展示的园地。

白板和投影仪屏幕的左右各有一个1.5米见方的板子。左边的板子上面有一张“福”字剪纸,一幅钟馗画像,一个画着中国山水画的圆形扇面;以两首唐诗为内容的钢笔书法和毛笔书法各一。右边的板子上面有三幅剪纸:一幅是年年有鱼,一幅是喜鹊,第三幅的内容是一个小孩和一只大公鸡;还有一幅国画,画的是一只老虎;还有一柄圆扇,上画中国古代侍女;钢笔书法和毛笔书法又各一。

这两块板子的外侧还各有点缀,一端是一幅版画,内容是三只熊猫;还有一幅书法作品。另一端是一幅国画,内容是伯乐相马。这就是前面墙壁上的主体内容。

另外,在所有这些内容的上面排列着12页中英文对译的纸张,内容是:“我懂了”“我不懂”“你懂不懂”“我知道”“我不知道”“我有一个问题”“我要去洗手间”“中文怎么说”“请你再说一次”“谢谢”“不用谢”等。

后面的墙壁上简洁明快。后面墙壁的中间是紧挨着的三块1.5米见方的白板,这也是上课时师生板书用的;白板的上方是一条中国书法的横幅,行草字体,内容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白板的一旁是幅中国地图。

左面的墙壁上蕴含着汉文化的传统。左面的墙壁上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着三排长长的书架,下面两层摆满了书籍或教师印制的材料;而上面的一层则摆着一把半径70厘米的纸扇,纸扇上面是一幅中国画,画的是雍容华贵的牡丹。还摆着三个中国式的拨浪鼓和一个地球仪。更有趣的是竟然还有两个泥塑作品——弥勒佛和姜太公钓鱼。

右面的墙壁上凸显着汉文化的特色。右面的墙壁上有两个窗户。除了这两个窗户外,从前到后还依次悬挂着六幅中国山水画,四幅学生的绘画作品,还悬挂了一个“凤凰”风筝。其实,这两个窗户的玻璃上也不寂寞,也点缀着几个“福”字剪纸和老虎的贴画。

或许我的描述不够条理,你可能感觉有些杂乱;或许我的语言不够生动,本来生机盎然的教室显得有些堆砌之感。但是,请您相信,这就是我尽我所能观察、记录的一间普普通通的美国学校里的教室。我所参观的两所学校的每间教室都是这样的个性化的家园:精彩纷呈而又异曲同工。每间教室里的张贴、摆放、组合等各不相同,但都蕴含着浓浓的学科特点,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还体现着每位教师的工作特点,甚至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进入到这样的教室里,真的就是进入了这个学科的海洋,进入到了这个教师的世界,也融入了一个无时不在、无时不有的“场”。

再看看我们的教室文化。前后各有两块黑板,用于师生的学习和板书。前面黑板的上方一般是班训,后面黑板的上方一般是荣誉展览——这个班级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的奖状。在左右两面墙上的栏目和内容也相对固定和集中。一面墙上一般是《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另一面墙上一般是一个“学习园地”栏目,专栏里经常张贴一些手抄报之类的学生作品,也算是我们教室里最生动活泼的布置了。有些教室里也还在适当位置悬挂一些条幅或张贴一些标语,其内容大多是励志、惜时、勤奋、加强修养等。

或许很多人对我的这番比较不满意。我也知道这样强拉硬拽有些牵强。因为,按照我们现在的分类和称谓,我描述的美国康州刘老师的教室是一间教学班的教室,而描述的国内的教室是一间行政班的教室。但是,我在国内所见到的实施走班制的教学班也很难有刘老师那间教室那样生动、丰富。以至于感觉“走班”就纯粹是地点的转换,没有学科氛围的转换,没有学科文化的建设,更没有教师个性的体现,也就无法吸引学生。

篇5

一、目标定位:凸显语文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途径,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我们首先要确定语文综合性的学习目标,凸显语文性。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对小学阶段的综合性学习各阶段的目标整体把握。

现让我们观察一下新课标小学阶段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见下表)

从三个学段的目标得出,我们可以发现几个关键点:注重语文性;注重综合性;注重实践性;注重探究性;注重学习过程;学段目标相互联系而有梯度。准确地给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定位。

另外,在制定具体目标时,还要细化年段。例如,在确定四年级综合性学习“走进田园”活动目标时,我们不能以认识大自然、了解家乡风土人情为侧重点,而应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语文素养的培养。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最终拟定了本节课的知识能力目标: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方法,了解自己家乡的风俗及人们的生活习惯,了解各种庄稼、瓜果蔬菜、家乡的田园生活,促进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发展。因为目标定位准确,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活动中,每个小组的汇报注重学生内容的具体、生动,我们还精心设计了吃荔枝的说话训练、设计广告等体验活动。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不知不觉得到提升。

二、策略运用:合作探究性

教师要改变“课堂、课文、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行为,不但要求老师教学要有策略,学生的学习更要有策略,这样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课堂实践当中,我们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更应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并总结一些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

1.以生活实践激发兴趣

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板块的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确实可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如果把课堂比作“一池水”,那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浩瀚的大海”,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走入社会,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我们开展“有趣的汉字”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汉字入手,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自觉走上街头,发现、了解汉字的来源,分组完成活动任务。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发现“生活处处有语文”,原来语文高墙外还有另一番天地,学生的探究热情特别高涨。

2.让活动过程有序而行

通过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各种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还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明确主题―拟定方案―搜集资源―成果展示―评价激励,这几个环节有序而行,有条不紊。比如,我们搞了一个关于中华经典古诗词探究的系列活动:中华文化荟萃竞赛、古诗词吟诵会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兴奋地交流,积极地汇报,饶有兴趣地沉浸在熠熠生辉的灿烂古诗词文化氛围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原来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就是一潭活水,是那一片海,那一方天。

3.巧用“合作、探究”策略

语文综合性学习最好让全班学生共同参与,互为传递信息,沟通情感,发展语文素养。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确定主题,自己分工主持活动,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例如,在学习“轻叩诗歌大门”这一板块,老师鼓励学生自由选择活动主题、合作伙伴,自己去图书馆、上网搜集有关诗歌的资料,并学会分类筛选、分工合作编排设计,制作精美的诗歌集或手抄报。学生精心策划活动方案,活动过程自主合作探究,兴趣盎然。我们欣喜地发现,孩子们的作品精美绝伦。这些有效的探究活动,锻炼了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及语文实践的能力。

4.努力挖掘整合各种资源

在组织各项活动时,教师充分利用社会各界乃至图书馆、科技馆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为孩子提供更多参与机会。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包括课本资源和课外资源,如,教材、工具书、图书馆、招牌广告、自然风光等。使用资源的方法可以有整合教材资源、优化校内资源、挖掘校外资源。综上看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前景是广阔的,其资源更是丰富的。

三、活动体验:自主实践性

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板块内容的特点,我们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1.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

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让学生张扬个性,释放出巨大的潜能,成为自主探究的主人。在《走进童话王国》这一活动主题中,老师巧妙创设情境并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喜爱的童话及缘由。令人惊叹的是,学生都积极畅所欲言。有的说,童话文字特优美,因而喜欢;有的说,童话里有真情流露的动人情节……趁着学生热情高涨,我要求学生大胆演绎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为成果展示环节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大胆开放自主实践空间

大胆开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空间,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会加强。如,在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时,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合作伙伴,走进生活,收集各地区方言、广告、街头精彩店名等,并汇编成册,最后的展示交流环节惊喜连连。学生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3.给予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

自主支配的时间,对学生个性发展意义非凡。如,在“我能做书签”活动前,老师告诉学生:“大自然就是天然的加工厂,可以捡到现成的书签。”并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天然书签。汇报课上,学生展示的书签用料特别,形状各异,既美观又实用,成果卓著,学生的素养也迅速提升。

四、评价反馈:实现多元性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根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性质与特点,在评价时,应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强调评价的多元性、综合性、合理性以及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1.评价主体多元性

新课程评价改革特别重视评价的主体。我们首先明确了学生就是评价的主体,并确定了一般评价人员有老师、家长、社会人士等,并积极举行各种交流评价活动,活动的过程有条不紊,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激励、自我调整等能力不断提高。

2.评价内涵综合性

在评价中,教师应关注评价的内涵,多角度、多形式、多方法地进行有效、有趣探究。我们既要关注孩子的过去,更要关注孩子的现在和未来;既关注学习效果,又应注重学生学习的体验。一般可以从三个维度评价:一是参与活动的态度,二是评价学生参与过程,三是评价学生在探究中收获的成果。

3.评价标准客观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标准要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个体,让学生全体和个体都得到可持续发展。在评价当中,我们尽量不看重活动的成果,更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多给予支持鼓励和欣赏。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进步和提升。可设“优秀、良好、还需努力”几个标准评价。

4.评价方式多样性

篇6

1.纳入校本课程计划,强化阅读指导开发校本课程,每两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语文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着,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严格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时自由阅读时间。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路,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如:阅读指导课:这种课型主要是教给小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会做简单的读书笔记或读书卡片,学会上网查找资料;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想象能力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

一、二年级写填空式读书笔记,

三、四年级写摘录式读书笔记,

五、六年级采用摘录好词佳句和感想相结合的形式。读物推荐课: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我们要上好读物推荐课,可以通过讲解主要内容、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等各种形式向学生推荐读物,也可以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书籍。阅读欣赏课:这种课型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材料,可以通过配乐朗诵、角色表演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审美能力。读书汇报课:这种课型是在学生课前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主要形式有:①读后叙述: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书籍的内容。②开展辩论赛:对读物中所提到的相关论点开展辩论,促进阅读效果的提高。③交流评论:交流自己阅读的方法,对书中的人物及写法进行评点。④表演展示:让学生把看过的内容,自编成小品、课本剧等形式,在汇报课上进行表演。

2、加强图书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要着力做好图书室装备工作,丰富师生的阅读资源。学生报刊读物种类多,数量足,不少于5种,班级各类报刊累计不少3份;每学期向师生提供不少于3本的必读书目。学校要有专用阅览室,力求面积足、采光好、布置美。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专、兼职图书管理员,各班级配有学生兼职图书联络员,建立健全图书借阅制度,有计划的开展借阅活动,保证学生每学期平均借阅3-5本书。开辟“跳蚤”书市,鼓励学生将家中的藏书变为“行走的书”,以书为媒介,广交书友。要利用校园空间,合理地设置阅读文化环境,让师生主动亲近阅读。定期推荐一些可读的优秀书目,以供教师和家长选择引导孩子读书。

3、倡导师生同读,实现师生共进。书籍记载

着人类成长的历程,把文明代代相传,绵延至今。无论是严谨雄辩的哲学思想,还是奥妙无穷的科学知识;无论是精美绝伦的唐诗宋词,还是神奇有趣的神话传说……无不以书的形式传承至今,书籍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从促进师生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引领教师和学生,形成“与书为伴”、“与书为友”的良好读书风尚,实现‘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目标。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教师,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形成学习、思考、教学、提高的良性循环。在教师间开展读书笔记交流、读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读书故事讲述、读书成果展览等活动,激发教师读书热情。教师每人每年购置2本图书,订阅1份报刊(必是教育杂志)。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指导,每学期都要举办“语文课外阅读名着讲座”,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上一节课外阅读公开课,要有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通过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写一幅字的“三同”活动,达到师生共同成长。

4、开展多种活动,培养阅读兴趣有计划地举办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组织“书香班级”、“班级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小书法家”评比,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质量。

5、强化考核评比,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我校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各部门要狠抓计划落实工作,以检查促开展,以活动促提高,以评比促提升。尝试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

6、加强课内外结合,拓展阅读时空以阅读课为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自觉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四、具体安排:

(一)前期准备

1、创设浓郁的校园阅读氛围。利用校园空间,合理设置阅读文化环境(如廊道文化、阅读墙、标语牌、宣传栏、校园花木文化、班级图书角等)

2、建立健全班图书管理体系,每班配有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和收发工作,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和同学们交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3、配齐班级的报刊,建立健全报刊管理制度。

(二)常规性过程管理

1、每学年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读物,倡议家长与学生共读。

2、使用学校的图书室和阅览室,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积累知识。

3、定期开设“语文名着阅读讲座”或“名着欣赏讲座”。

4、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读书卡片展、阅读手抄报。

5、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读书沙龙活动、赛诗会、文学人物评论会。

6、定期组织“书香班级”、“班级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最佳读后感奖”、“最佳读书小报”等评比活动,激励学生自主读书。五、活动阶段:

(一)宣传发动,制定计划。

1、每位学生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使他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

来读书。如:安排中午的时间,晚上完成家庭作业后的时间,周

六、周日的休息时间。每天读书不得少于半小时。

2、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提倡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选择合适的读物,慢慢引导孩子扩大阅读范围。

(二)实施行动。

1、开辟三大阅读时空:

(1)充分利用《阅读与写字》这门新课程,在比较正规的时间段,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阅读指导方式,例如:开启词句百宝箱、美文美段赏析、读书故事会、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享受到读书的快乐。

(2)充分利用早读、午间、课前五分钟、放学十分钟等零散的阅读时间段,培养语文值日生,开设晨曦书简,带领学生欣赏优美词句段或古诗词,使阅读时时在、处处有,使学生天天采到果实,寻到宝藏,及至打开知识的大门。

(3)发动学生把好书带回家,和家长共读一本好书,开辟出家庭这块阅读的馨香乐园,使阅读成为家庭的一种习惯,使阅读更好地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2、开展交流活动。例如,学生选取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分享。老师和学生一起共读一本书,谈谈读书心得。

3、老师做好导读工作,引导学生阅读方法。提倡个性阅读,初步教给学生读书做记号,读书做笔记的简单读书方法。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录在“采蜜本“中,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日记。同时,定期进行读书笔记展评供大家欣赏。

4、运用教材进行拓展阅读,从教材扩展延伸。在用好教材以外,安排一些相关的读物。例如,学习课文《开天辟地》后,引导学生阅读神话故事。这样,既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又将课外知识融入课堂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

5、利用板报和每天诵读《日有所诵》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通过做书签、古诗文诵读、绘制读书小报、讲故事比赛、读书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六、具体安排3月份:

1.充分利用语文课堂主阵地,广泛宣传读书活动的意义,让学生懂得“我的眼睛因好书而明亮,心灵因好书而澄清,品德因好书而高尚,灵魂因好书而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