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李清照词范文

时间:2023-04-07 08:47: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梦令李清照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位居“婉约之首”的李清照,词作柔美、精致,读来如同潺潺的泉水溅在山石之上,碎玉飞散,正像她的词集名:《漱玉》。这首《如梦令》是她在汴京时回忆故乡往事而作。

落日的余晖,将温柔的光芒铺洒在一片美丽的荷塘上,夏日凉风从溪边的亭子里穿过。十五六岁的少女泛舟赏花,饮酒诵诗,醉意蒙,忘记了回去的路。沉沉暮霭中,小舟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行走,不想却误入了荷花丛的深处,进退不得,怎么办呢?奋力划船的时候,只听一阵扑簌簌的声音,原来是一群鸥鹭受惊飞了起来……

这首小令如同一幅自然清新的画,粉红的、白的荷花,摇曳在田田的荷叶间,凉亭安静的剪影投射在微微荡漾的水面上。此时,如花的少女来了,银铃般的笑声醉了一池的荷花。画面就这样缓缓生动起来,最后竟飞起了一群洁白的鸥鹭。此情此景,迷离而蒙,不正如梦一般吗?也难怪李清照会对这样美好的记忆深深怀念!

《如梦令》这一词牌名,原名《忆仙姿》,最早见于后唐庄宗李存勖的词: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李存勖本是习武之人,却也通晓音律。他虽不如南唐后主李煜一般在词作上享有盛名,却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如此美好的词牌名――《如梦令》。

而将这个词牌填写得淋漓尽致的,却是感情真挚、语言清丽的李清照。她的另一首《如梦令》自然也是婉约词的代表作: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如梦令》的广为流传,为李清照在词学上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宋代王灼称赞李清照:“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

暮春时节,群芳正浓,无奈风雨来得急迫。词人从沉睡中醒来,昨夜的酒还没有消,却想着窗外的海棠花,于是问随身的侍女。侍女说,海棠花没有任何改变。词人听了感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已落了不少,叶子却更繁茂了!”

篇2

[关键词] 意象 支点 探究 吟诵 整合

在我国浩瀚璀璨的古典诗歌的海洋中,有这样一位女子,在宋学盛行,女性被进一步剥夺了话语和自由权利的时代,她不甘于沉默,不甘于失去话语权,她选择做一个挑战者,直逼“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道德规范底线,她平生创作的许多作品,无不洋溢着她的才华,闪烁着其女性的思想光芒。她用生活化的语言去展现自己的情感流程:她的爱,她的恨,她的痴,她的怨。她不做作,不矜持,直来直去,直率坦诚。如实地反映、表达真实的自我,为女性争得了在语言上的权利,她,就是李清照。

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入选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苏教版必修四上入选了《声声慢・寻寻觅觅》,而学生在初中阶段更是早已接触了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在新课程结构和理念下,如何做到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位伟大的女词人作品的恒久魅力,并获得超越文本的思考和启迪,以达成新课程目标,笔者作了一次艰辛而有益的尝试。

一、巧用意象作“金针”,为课堂寻找一个支点

在备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要让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的时间里学完、学好并学透这四首词,难度非常大,那么能不能为这节课寻找一个支点作为突破口呢?

古诗曰:“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金针,借指秘法、诀窍。在诗歌的教学中,如果能寻找到一枚“金针”,不仅可以做到事半功倍,而且可以活跃学习气氛,课堂的活力焕发了,高效自然也就有望达到了。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物象,比如春花秋月、宝剑洞箫、枯桐瘦梅、啼莺鸣蛩,本是无情无知的客观物象,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运用和发展,积累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符号化了的“客观物象”和“象征意蕴”的有机结合体――意象。笔者通过反复的阅读和比较,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这四首词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一个意象――酒。这一意象不仅是这四首词的巧合,更在词人的作品中大量反复出现。有人做了一个统计,在李清照现存的50多首词作之中,和“酒”相关的词作就占了一半左右。因此,将“酒”这一意象作为解读这四首词的一枚“金针”,用这枚“金针”来穿针引线,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起到帮助学生激发思维的作用。于是笔者确定把“酒”这一意象作为这节课的一个支点。

学生通过阅读这四首词发现,“酒”这一意象在其中承载的情感意蕴是有变化的: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词中,词人通过对一次和闺中密友赏游的叙写,学生发现“酒”在这首词中是词人表达内心愉悦的一种途径;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词中,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流露出浓烈的伤春惜春之情,词人试图饮酒来排遣自己内心那淡淡的春愁;《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显然是一首离别之词,因和爱人离别,离愁难耐,词人的满腔幽怨只能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但无奈的是“举杯消愁愁更愁”;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中,词人借酒御寒,但杯酒下肚,却依然敌不过“晚来风急”。

二、妙设话题作探究,透过文字读作者

同一个意象,词人为何会有不同的情感寄托?这是学生在阅读比较之后自然而然会产生的一个问题。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在此,笔者为本节课设置了一个探究话题――“李清照的诗酒人生”。

诗歌的教学到最后非常容易滑入教师的“一言堂”的流弊之中,学生缺少主动建构的空间,教师容易成为话柄的持有者,这样的教学弥散着危险。因此这一探究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在课堂上留出大量时间让学生互为学习伙伴、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之下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最终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这不仅仅是让学生从资料入手去简单了解作者的生平,更要学会从作者的文字背后去了解一个作者,了解每一个跃动在文字背后的活生生的生命状态。

这四首词是词人不同时期词作的代表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创作于词人少女时期。由于家庭出身优裕,家庭教育开明,李清照没有通常大家闺秀轻走细步、笑不露齿的矜持之态,表现出来的是少女的天真、浪漫的生活情趣,活泼、开朗、洒脱、自由的自然天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清照少女时期的纯真烂漫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对爱情的渴求。在闺阁里畅饮求醉是词人常用来驱遣心中怀春意绪的方式。多愁的词人表现出的是较之于其他闺阁中的女子更为敏感纤细的意绪。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词中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细腻敏锐地表现出了一个少女那种淡淡的怀春意绪。

李清照18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这是一桩天作之后的婚姻。婚后夫妻二人感情甚笃,李清照日后在《金石录后序》一文中对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恋有着细腻的回想:“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馀。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他们斗酒论诗,战棋听琴,共探金石,然而两人朝夕相处、琴瑟和谐的生活还是被丈夫“负笈出游”的现实打断,她一方面期盼丈夫政事有为,宦途顺畅,一方面又“悔教夫婿觅封侯”,不得不面临夫妇分离、重门深院、一人独居的生活,“离怀别苦”只能靠酒来略微冲淡。在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她毫不掩饰对丈夫的爱,并大胆地表达出来。此词说明词人能大胆率真地表达自我,敢于向封建传统礼教发起挑战。她的大胆率真除了是酒给了她勇气,更是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篇3

岁月饶过谁前一句是又是清明时候,出自南宋吴潜的《如梦令》。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以李存勗《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为正体,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

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叠韵的变体。代表作有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厉声教《西溪小令二首》等。

创调之作是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词,词存《尊前集》:“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风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周邦彦又因此词首句改名《宴桃源》。沈会宗词有“不见不见”叠句,名《不见》。张辑衣“比著梅花谁瘦”句,名《比梅》。《梅苑》词名《古记》。《鸣鹤余音》词名《无梦令》。魏泰双调词名《如意令》。苏轼用此调时改名《如梦令》,其词序云:“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两阕。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一、多重诵读,绘声绘色

诵读是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感知活动。吴老师的课堂上,始终抓住“诵读”——这一古诗词教学的寻常方法,层层推进。

第一重读,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并通过追问“兴尽晚回舟”中“兴”为什么读第四声,让学生在读音的选择中明白此处“兴”字的意思。这一重读,学生读得字正腔圆。

第二重读,教师先指点:“刚才这位同学读得不错,就是缺了点‘要眇宜修’的味道。词的‘要眇宜修’,体现在诵读时要注意词句的节奏和停顿,能读出它的韵味,读出它的音韵美。”然后指名学生再读,让大家去发现,她是怎么停顿的。这一重读,引导学生注意词的节奏,读得抑扬顿挫。

第三重读,教师让学生根据注释再读,说说“这首词说的是什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感觉”,然后让学生“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字里行间去”。

第四重读,教师又将词化为三个不同的场景,引导学生逐句诵读,充分想象。

第五重读,教师引导学生“读词还要读出人”,在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之后,和着蔡琴低回婉转吟唱的《如梦令》,引导学生三读这首词:“当她是一个生活在悠闲幸福中的少女时……在她流亡江南怀乡忆旧时……在她孤苦凄凉的晚年时……”这三读,我们看到学生从愉悦读到低缓,再读到沉重。这三读,学生读出了不同的韵味,不同的心境,乃至不同的人生感悟。

二、丰富想象,入情入境

《如梦令》这首词人醉景美,景烘人情,表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吴老师运用了想象这一寻常之法,让学生自然地思接千载,入情入境。

师配乐读,让学生边听边想:你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场景?于是,我们在学生的描述中仿佛也看到了一幅幅这样的画面:

溪亭日暮——“夕阳西下,柔和的阳光洒满了大地,也洒满了溪亭边。一行白鹭在五彩云霞的映衬下,自由翱翔。阳光投射在荷花上,让它们显得更加娇艳动人。一切都被金色笼罩着,是那么温馨。”“傍晚,一轮金色的太阳正要下山,天空的云被它染成了五颜六色……”

藕花深处——“词人误入藕花深处,向四处眺望。只见碧波荡漾,荷叶随风摇摆着身子,荷花随风翩翩起舞。那些荷花竞相开放着,有的已经全开了,有的羞答答地半开着,有的只露出一支花骨朵……”

惊起鸥鹭——“词人和朋友们快速地划着小船,划桨声不小心惊醒了正在栖息的鸥鹭。它们扇动翅膀,扑棱棱地往天上飞,有的边飞边鸣,有的在空中盘旋,有的飞往树林……”

其实,在感叹学生想象丰富的同时,我的内心曾质疑吴老师此举——引导逐句想象画面,割裂了学生对于词的整体意境的把握。不过,我很快就释然了,因为之后,教师指点着板书如是说:“词人因为观赏‘溪亭日暮’沉醉了,所以误入了‘藕花深处’;因为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惊起鸥鹭’。有人有景,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真是一幅流动的画面。”随即引导学生诵读整首词,把移动的风景和变化的心境融合在一起,在学生心中绘就了一幅流动的极有情致的生活图景。

的确,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该由词的内容决定。李清照在词中回忆少女时代一次难忘的经历,但只抓取了有着因果联系的三个独立场景。于是,先“逐句想象画面”,再连贯、整体想象为“一幅流动的画”,这样的教学策略在这一课中就是适切的。

三、自主品悟,见仁见智

一般的诗词教学,往往在学生理解诗意体悟诗情之后就完成了。然而,吴老师却没有止于此,而是话锋一转,引领学生再度回味语言,自主品悟词之精妙,创生了一个堪称精彩的学习过程。

师:这首词,仅仅用了33个字就写出了如此丰富精美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有人评价这首词——“以寻常语绘精美图”。你们看,词中语言看起来的确寻常,明白如话,但这些“寻常语”真的寻常吗?

生(齐):不寻常!

师:那么,这“寻常语”又不寻常在哪儿呢?请大家静下心来,再读一读、品一品,你觉得哪些字词用得不寻常?先自己想,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我觉得这两个“争”字用得很不寻常。它着重强调,让我们体会到词人当时迫切想回家的心情,而且让我们看到当时船划得很快。

师:那种场面你看到了,那种心情你也看到了,真好!“争渡,争渡”,这种词的重叠,是《如梦令》这首词所特有的,叫叠句。但李清照用在这里,吴老师觉得特别精妙,把那种场景,那种着急划船的心情都表达出来了。

生:我从“惊”字不仅看出是打扰了鸥鹭,而且看出了词人惊喜的心情。

师:掌声还不响起吗?很会品词。

生:我觉得“醉”可以是陶醉,也可以是喝醉。

师:你看看“醉”字前面还有一个什么字?

生:沉醉。

师:那是怎样一种醉?

生:那是很深的陶醉。

师:那不是一般的醉,而是——

生(齐):深深地醉了。

……

这节课上,我们看到教师采用“品悟”这一寻常之法,真正给了学生学习的自,给了他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时空。于是,学生的交流自由畅达,自然真切,见仁见智。学生从诗词本身的艺术特色着手品味语言、欣赏语言,享受语言的内涵和魅力,还了我们一个出乎意料的惊喜,给了我们一段绽放思想光芒的精彩,让人惊叹“信赖,能创造美好的境界”。

四、引领拓展,渐行渐远

在引导学生陶醉于词之精妙后,吴老师依然没有止步,而是引导拓展,引领学生知人论世,将学生引向李清照诗词学习的深处。

师:古代大哲学家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就是说,读诗也好,读词也好,首先要读人,要了解作者的生平。那么读了《如梦令》这首词,你觉得李清照当时生活得怎样呢?

生:我可以感觉到李清照当时家里非常富有,生活在无忧无虑当中。她可以在溪亭边观看荷花,观赏美景,自由自在。

生:我觉得她当时生活得非常幸福,因为如果她不幸福的话,这么普通的美景,她也不会享受到其中的乐趣。

师:因为心里高兴着,所以眼中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是吧?那,你们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师出示李清照生平简介,学生默读。)

师:和你们的猜测一样,早期时候的李清照一直生活在幸福美满之中,生活在她的眼睛里充满了阳光,充满了色彩,充满了生机,也充满了愉悦。我们品读一首词,其实就是在品读一段独特的人生经历。不同时期的词能反映词人不同的心路历程。那么,李清照后期生活的转变使她的词风又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感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继续去读她的词。最后,让我们跟随李清照再次回忆她少女时期那段幸福美好的往事……(播放蔡琴的歌曲《如梦令》,配乐三读。)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在“词国女皇”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沉醉了一回!词,“要眇宜修”,有一种魅力,有一种触动人心的力量。好词,千百年后仍然能使我们为之感动、陶醉!

课,就在婉转低回的音乐声中,在教师动人心弦的话语渲染中结束了。戛然而止,却令人回味无穷。尽管这首词写得生动活泼,富于情趣,学生读来也是愉悦美好的,但,教师并没有拘泥于此,而是不惜点引出作者后半生的孤苦凄凉,打破了学生原来感悟到的美好愉悦的心境。

篇5

1、知否的意思是你知道吗。两个知否连起来就是问:你知道吗?你知道吗?

2、知否知否出自李清照的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是李清照的早期词作,表达了对暮春时节花败的一种怜惜,同时也夹杂着一种伤春的情思。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摘 要]古典诗词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内部蕴含着作者的生命感受,能够滋养和浸润学生的文章情愫。因此,古典诗词教学要将学生的精神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连接起来,实现精神的有效对接。

[关键词]古典诗词 想象 体验 比较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78

传统教学中,古典诗词教师将诗歌大意的理解作为教学的重点,逼迫学生将意境深远的诗词进行不切实际的肢解,而忽略了隐藏在诗歌背后的诗人。通过实践研究,笔者发现,古典诗词的教学要将学生的精神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连接起来,才能使诗词教学由机械肤浅的层面逐渐走向丰厚灵动的境界。

一、在逐层诵读中明晰故事,感知词人

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策略。很多古典诗词传达情韵的不仅仅是文字本身,更是通过诵读过程中的音律、声调营造出相应的意境。因此,读得正确、流利、富有节奏是古典诗词教学的保底工程。在诵读过程中了解词人的故事,是学生读出古词韵味的重要方法。

在执教《如梦令》时,我引导学生经历了以下诵读过程。

1.在最短的时间内读正确流利,教师相机教学“兴”“藕”的读音。

2.以《人间词话》中“词之为体,要眇宜修”的论述引领学生感受宋词的精妙和韵味。

3.标出此词节奏,依托注释掌握词中的故事。

纵观以上三个步骤,学生对宋词的诵读并不只停留于篇数的累积,更不是枯燥单调地重复,而是有较强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的诵读。

二、在想象体验中再现画面,揣摩诗人

每一首诗词都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古诗词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对诗词中的画面进行想象体验,让学生逐步朝着诗词的内蕴出发。在《如梦令》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李清照笔下生动的画卷。

1.词人乘着小船,欣赏到了怎样的美景?(通过对“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等关键词进行想象)

2.组织学生交流。

“溪亭日暮”:突出溪水潺潺和黄昏的景象,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描述,并激情诵读第一、第二句。

“藕花深处”:借助“深”字想象词人被各种形态的荷花所包裹的画面,体悟“人陷荷花中”的景象。

“一滩鸥鹭”:引导学生从鸥鹭齐飞的壮观景象入手,感受别样的动态画面,并想象鸥鹭齐飞、双桨划水、词人叫笑的各种声音。

经历了这样的想象过程,学生才能深刻品悟词中的语句,才能还原词人真实直观的经历。

三、在资料介入中掌握背景,体悟诗人

古诗词由于其用词的语法习惯和蕴含的情感思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给诗词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怎样才能让天真烂漫的孩童,洞察诗歌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情韵,真正感受词人独特的心境呢?笔者在执教《如梦令》一课时,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将词人的生平事迹,尤其是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进行整合处理,将其运用在课堂教学的关键之处。

1.紧扣“兴尽”“沉醉”感受词人当时豪放豁达、开朗乐观的心境,从而推测感知词人是个怎样的人。

2.教师补充李清照的资料:少年家境富裕,且在父母的影响下能诗善词,生活优越自在,可在“靖康之耻”后,李清照背负着国亡家破的阴影,生活陷入孤苦凄凉之中。

3.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感受朗读这首词作,特别指出由于作者年轻时的惬意悠闲已经不复存在,才用“常记”一词。

此时,词作中的语言文字已经不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作者生命气韵的有血有肉的文字,从而为学生体验诗歌内在的情韵提供了帮助。

四、在比照阅读中辨析异同,洞察诗人

对比是生命个体认知事物发展过程的思维方法,是确定事物本质属性的最佳方法。在诗词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就是让学生补充相同主题或者内容相近的诗词、同一作者不同时间的作品,在学习教材诗词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补充诗词进行比照性学习,从而触摸诗人的情感变化,明晰诗人生命的特质,真正与词人实现精神对话的过程。在执教《如梦令》时,笔者引出了李清照的另一首词作《武陵春》。

1.教师出示《武陵春》,要求学生对比两首词不同的行数以及每行的字数,以强化学生对不同词牌名下词作的文体格式的认识。

2.扣住关键语句“载不动许多愁”引发学生对《武陵春》情韵的体验。

3.列举两首词的相同因素:舟——有乘兴之舟与载愁之舟;花——有勃发之花和败落之花;词人——一个是开朗豁达的少女,一个是愁绪满腹的老妇。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受到同样的事物,在人物不同的背景之下,蕴藏着不同的人生故事。

篇7

一、把古诗文阅读积累与生活密切联系

我曾在某篇文章中读过一段话:“语文教育应是一条纽带,一座桥梁,它的一头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另一头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个人文化乃至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句话充分显示了语文和生活的不可分割性。教师善于利用这种关系,不但能帮助学生学好、学活语文,而且在经典的吟诵陶冶中,能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六年前,我接了一个一年级新班,从进校第一周开始我就尝试将古诗文阅读积累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试图让每个学生随时能接触到古诗文,感受到古诗文的影响,希望通过六年的学习,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古诗文,并使古诗文博大精深的内涵影响、成就学生的理想人生。我选择了《弟子规》作为开始。《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我把《弟子规》和《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结合起来讲解,由于学生都知道《弟子规》是流传久远的经典,对其中的道理很信服,且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朗朗上口,便于诵记,所以学生在第一个学期就能将《弟子规》熟读成诵,平日但凡哪个学生有违规的地方,教师、父母引用《弟子规》中相关语句,学生立马心领神会,改正不当行为。也正是由于这样,学生对这部古文的积累运用达到了十分熟练的程度。

二、让古诗文阅读积累与课内学习相辅相成

1.以教材为点,系统积累。苏教版教材中使用了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在学习这些诗词的同时,我会根据其内容、作者或朝代等做有关系统的拓展学习,便于学生积累。例如:在备课苏教版12册第九课《词两首》之一――《如梦令》时,我决定这堂课摆脱细碎的讲解,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让学生以自学为主,大量积累。我要借助《如梦令》,带领学生徜徉词的王国,熟悉词的特征,走进一代词宗李清照的精神世界,系统品读其代表作品,感受其文化魅力。

上课伊始,首先,我要求学生借助注释自学理解了《如梦令》的词义。其次,我抓住词眼“醉”引导学生把握了词的主旨,随后,在多种形式的吟诵中,学生很快熟读成诵。再次,我引入作者的另一首《如梦令》,同样让学生借助注释自学,了解词意,大声吟诵。接着,让学生比较两首词的形式、内容、感情,让学生自己发现同一词牌名的词可以表达不同情感、不同内容。同一词牌的词的形式是一样的:一样的字数和句数,一样的平仄和节奏。从而对词这种文学形式有了较为清晰的印象。随后,我告诉学生这两首《如梦令》均为作者早期作品,由于作者早年生活幸福快乐,所以作品的基调也是轻松愉悦的。但细细比较,两首词的内容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如此,学生很容易就搞懂词牌不过是一种格式,词人须依词牌格式填词,但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则各不相同。最后,我又投影出示李清照后期作品《武陵春》,让学生再次采用自学的形式了解词意后,通过朗读比较这三首词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对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我趁热打铁,又介绍了李清照的《声声慢》供学生赏析。短短一节课,学生品读了四首经典宋词,70%的学生记住了其中的三首。从教学效果来看,以教材为基点,系统性拓展积累,既方便学生的记忆,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2.比照学习,另一种积累形式。进入中高年级,教材中的文章有相当一部分或节选于古典名著,或是根据古文翻译改写的故事。在学习这样文章的过程中,我习惯把原文拿出来让学生比照阅读,并背诵精彩片段。比如:学习《三打白骨精》时,我要求学生读《西游记》原著相关章节,并摘抄其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课堂之上,学生情绪激动,不少学生直言原著精彩,相比之下,改写的课文不堪卒读。如此批判令让我对学生刮目相看,我不由想进一步了解,于是要求学生说说理由。学生争先恐后地说道:“原文对白骨精所变的村姑、老妪、老翁的外貌神态的描写具体生动形象,才让唐僧一再上当,误会悟空,这些描写有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但课文则粗略地一写,无法起到同样的作用。读了原文,真的不想再读课文。”……听到这样精彩的评价,我知道,预设的教案作废了。当机立断,我索性把这堂课改为原著片段赏析。比照阅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中华经典文学名著的巨大魅力,他们爱上古诗文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可见,合理使用教材,精讲精练,努力腾出时间来,把与课文相关的、经典的、有价值的东西呈现出来供学生品评赏析、吟诵积累。如此,学生所得必然丰富。

三、让古诗文积累成为学生的兴趣所在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古诗文有了兴趣,那么积累背诵也会成为其乐趣所在。但由于古诗文时空跨度大、意蕴深沉、语言又精炼含蓄,这些都给小学生读懂诗文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处理不当,反而让学生反感。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心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例如: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如果让学生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文能学以致用,往往可以调动学生积累的积极性。每学期开学,我会要求学生从古诗文中选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选一句话赠送给自己的好朋友或同桌。由大家共选一些名句,让书法爱好者写成条幅张贴在教室墙壁上作为环境布置。过年了,让学生为商场、书店、饭店、家庭等场所,选择合适的对联。当然,在平时写作文,更是鼓励学生引用合适的古诗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的成就感。同时,这样的运用过程促使学生发现自身储备的不足,更急于学到需要的古诗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效果会更好。

又如,开展各种活动、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古诗文积累过程中开展各种活动,既愉悦身心,也使古诗文积累的过程变得富有趣味性,赢得学生的喜爱。

篇8

关键词 意境 如梦令 许渊冲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The Conveyance of Artistic Conception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une: "Like A Dream"

XU Q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aohu College, 238000)

AbstractThis ci-poem depicts several typical details in daily boudoir life and creates elegant artistic conception which is really difficult to conve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Xu Yuanchong's English vers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its conveyance of the original work.

Key wordsartistic conception; "Like A Dream"; Xu Yuanchong

0 引言

在宋代词坛璀璨的群星中,李清照以压倒须眉的光焰照亮了文学史册,被誉为婉约派的“一代词宗”。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的15座环形山,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来命名他们,李清照就是其中一座环形山的名字,这足见其在世界人民内心的价值。《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在少年时期写的一首名震朝野的词,它以细腻的感情体味、精致的构造形式和多重的生动画面,构成一幅情景交融、风情并茂的小令,在短小篇幅中蕴含着悠远的韵味,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赞赏和推许。

1 原词意境的解读

司空图有言:意境就是“味外之旨、象外之象、韵外之致、景外之景”,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昨夜雨疏风骤》一词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含蓄隽永,有曲径通幽之妙,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广阔的联想空间,创造出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女词人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情知海棠不堪一夜疏雨骤风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次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开篇两行写词人昨晚风雨交加时因触景伤情而醉酒,“浓睡”之后酒劲未退,整个意境画面直接以词人“伤春醉酒”的形象出现,没有任何刻意的描摹,却给人以无穷回味―词人何故醉酒?是思恋远方的恋人吗?这种想象空间一直延伸到后几句的对话才能找到答案。“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以白描手法写人物言语,问者情浓,答者意淡,跌出“知否”二句来,看来似乎沿答话顺水推舟,实则词人借此掀起了感情的风暴,激起词作的急流漩涡,逼出结句:“应是绿肥红瘦”。这一“肥”一“瘦”用得惊险奇绝,给读者一种形象、逼真、新奇之感, 难怪清王士祯称其:“人工天巧,可称绝唱”。正因为有着这样美好的意境,这首词才堪称词中楷模,超以象外,回味无穷的艺术典范。

2 译词意境的传达

李清照该词作的英译者众多,本文以许渊冲先生的英译本为例,探讨其对原词意境的传达效果。

首先,从词牌名的翻译来看,许先生紧随原词将“如梦令”翻译为“Tune: “Like A Dream””,如此翻译比单纯音译要更具韵味,使译作与原词在意境上高度吻合,符合原作风格。开篇“昨夜雨疏风骤”用了直叙手法,许先生将其保留,但将“雨疏风骤”调换了先后顺序,一方面是为和第二行的韵律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将“the wind blew hard”前置几点摧花雨后置也是为了突出风之猛烈。此外,许先生将“雨疏”译为“rain was fine”,并未拘泥于原词表达,从而勾起读者遐思:雨疏疏落落下着,风狂吹着,此时的词人会是怎样一番心事? 这一译,极具意美。“浓睡不消残酒”,如何了却一番心事?唯有杜康。“浓睡”了一夜,仍“不消残酒”,到底有什么宽慰不了的?为何要举杯浇愁?此句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急于解决的悬念。“sound sleep”而非“deep sleep”来表达“浓睡”之意,规避了直译所挟带的俗气,又运用了头韵,读来朗朗上口。“dispel”一词的运用显出词人的沮丧之情,同时与“did”构成头韵。“the aftertaste of wine” 而非“the effects of wine”来阐述“残酒”之意更具诗味。三、四行以白描手法写人物言语,平白如话,许译跟随原词,尽显原词情景。“the maid rolling up the screen”而非“curtain”,正好与第四行“seen”押同一韵。“海棠”一词许先生译为“crap-apple tree”而非“crap-apple blossoms”,因为对于粗心大意、不懂惜花的侍女来说,“海棠”只是宏观上看到的“crap-apple tree”,而非惜花怜花的女词人眼中灿若绯霞的“crap-apple blossoms”。花是李清照的宠儿,通过海棠花这一意象的选取与创造,李清照向世人展示着她闺阁生活中的自我抒怀。女词人的问话在“试问卷帘人”中隐去,而从“却道海棠依旧”的回答中透出信息。出于对于花的珍惜,女词人问得那么真切、急切,而许先生在此将一“问”直接译为“ask”。笔者认为,一“ask”似乎无以传达原词中女词人真切、急切的心境。“却道海棠依旧”答得极淡,许先生此处用了“The same crap-apple tree was seen”形象表现了侍女的漫不经心,许译依照原文本并未给出问句,只是借由卷帘人的答话来表明词人的问题,这也是有意突出卷帘人的马虎,并非惜花之人,为下文词人的细腻惜花之心做了反衬。正是由于答语的一句漫不经心,逼出一句“知否? 知否?”女词人出于对花的关心,问的那么认真;出于对花的珍惜,勃得那么恳切。许先生连用了两个反义疑问句“Don’t you know”并以逗号隔开,反复质问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此外,重复的“know”与结尾的“grow”形成韵律,达到了音美。结尾一句“应是绿肥红瘦”创造了一个非常美的意境,勾起读者无限遐想:是闺中女子对春花一瞬、好花不常的无限惋惜之情?是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感叹?抑或是暮春已至的感伤?许先生的译文言简意赅,生动再现了“绿肥红瘦”的传神之景,而且使用了拟人化的“languish”一词,表面写花,实则写人,让译文读者从译文中直接感受到原作者伤春、惜春之情。

3 结语

汉语灵活的意合结构使诗化的语言获得了得天独厚的可塑性,为读者提供了自由的观、感和解读的空间。因此,要将原词意境完全传达出来实为不易。许渊冲先生的译文独具风格,不仅在格律上很值得称道,符合他一贯提倡的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通过选用ABABCCC的韵律形式,给译文增添了一层音律美,而且在形式上与原词保持统一,尤其很好传达了原词的意境,让我们在读译文时也能真切感受到原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

巢湖学院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XWY-201114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诗词翻译;形式;内容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05-0171-3

1 前言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的《如梦令》,伤酒惜花,表达春日情怀。雨后清晨,刚刚醒来,睡眼朦胧,牵挂院内海棠花,是否已凋零?问者有心,答者漠然,一声叹息,或有些许薄怒,花瓣应已飘落,只余娇嫩绿叶。寥寥几句,有人物,有情景,还有对白;情能衬景,景可传情,情景相生相依。

《如梦令》的英译本为数众多,包括:许译(许渊冲)、杨译(杨宪益)、王约译(王守义、约翰·诺弗尔)、茅译(茅于美)等等,众多译本分别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诗词翻译由于译者对原作的理解、认知能力、对目的语的驾驭能力及对美的感受程度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差异。那么,译诗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呈现中国古诗之美?如何使译作所产生的影响最接近于原诗词对读者所产生的影响?如何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悠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

2 诗词翻译中的“形美”,“形合”与“形式对等”

一般翻译只要译出原文的意思,语言通顺即可。但诗词翻译除了在意义上要力求忠实于原诗,保持内容上的“真”之外,还要求传达原文的风格,力求形式上的移植,将该诗在源语中的形式移植到译入语文化中,传达出原文的风格,表现出原文的美感。本文从翻译实践中的“形美”、“形合”与“形式对等”三个有关“形”的方面展开,对中国古诗词的英译文的“形”进行研讨。

2.1诗词翻译中的“形美”

鲁迅先生提出:“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许渊冲先生把此理论应用到文学翻译中,提出了诗词翻译的“三美论”。当然,许先生也认为,“三美”之中,意美是最主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更次之。译者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全。“形美”即诗的形式上要保持美感,针对译诗的行数、分节以及字(词)数而言,主要涉及“长短”和“对称”的问题。许先生在《翻译的艺术》(2006)一书中指出:“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艺术,主要解决原文内容和译文形式之间的矛盾。译诗除了传达原诗的内容之外,还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音韵。”“形”主要针对诗歌的体裁而言。唐诗宋词体裁独特,是按照一定的格律进行创作的,在形式上有着特殊的艺术特色。形美,就是译诗也应有诗的形式美,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形美与意美对立又统一:一方面,内容要通过形式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形式要服务于内容。如: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The endless rivers roll its waves hour afterhour.(许渊冲译)

“无边落木”与“不尽长江”分别用“the boundless forest”和“the endless rivers”相对应;而叠词“萧萧”与“滚滚”在译文中也用“shower by shower”和“hour after hour”,在细节上体现了原诗的形式美,不仅保持了对仗,而且也保留了诗歌的韵味,读来琅琅上口。

2.2诗词翻译中的“形合”

语言学家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1951)里说,“西洋语的结构好像连环,虽则环与环都联络起来,毕竟有联络的痕迹。中国语的结构好像无缝天衣,只是一块一块地硬凑,凑起来还不让它有痕迹。所以西洋的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的;中文的语法是软的,富有弹性的。”形合(hypataxis)和意合(parataxis)是英汉语言之间的重要区别特征。形合指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意合指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一般认为,英语注重“形合”,而汉语则注重“意合”。说英语注重形合,是因为它常常采用表示连接意义的词语和结构来表示语言中结构与结构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由于英语注重形合而汉语注重意合,所以英译文的词、句连接情况与中文原文的不尽相同。在英译汉时,会用到大量的意合句;而汉译英时,则会用到大量的形合句,这充分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形合的语言模式反映了西方重形式逻辑、重实证的思维模式;意合的语言模式反映了汉民族重内省和体悟、表达简约、不重逻辑、意义模糊的思维模式。如: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It is not too late to mend the fold even after some sheep have been lost.

英文通过形合的手段,使用关联词“after”反映原汉语句子的逻辑关系。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英文中的“if”表现了主从句之间的假设关系;而汉语译文则没有任何连接词,却也不显得突兀,反而更有气势。

2.3诗词翻译中的“形式对等”

美国翻译理论家Nida(2001)提出了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和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的概念,旨在澄清人们对其“内容为主、形式为次”表述的误解。他强调,功能对等的翻译不但要求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因为形式也表达意义,改变形式也就改变了意义。

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又称形式对应(formal correspondence)。Nida说:“在诗词翻译里,内容与形式的矛盾尤其突出。拘于内容而不考虑形式,常流于平庸;而失去原诗的光彩,意义只能制造一种印象而不能传递信息。”他指出形式对应的翻译基本上以源语为中心,力求使接受语中的各个成分最大限度地显示原文中的形式与内容,努力再现多种形式因素,包括:(1)词的用法上的一致性,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2)保留短语和句子的完整性,不打乱也不调整句法单位,要求句子对句子;(3)保留所有形式上的标记,如标点符号、分段记号以及诗歌中的缩格,要求诗歌对诗歌。

例如: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诗与原诗形式结构相吻合;每行用词不多,保持了原诗的简约风格。每一句的开头与原诗紧扣,“千山”、“万径”对介词短语“from hill to hill”和“from path to path”:“is fishing”对“独钓”这个动作放在句首也体现了“形式对等”。

3 李清照《如梦令》译本(许译与杨译)对比分析

Tune:“Like A Dream”

By Xu Yuanchong

Last night tbe wind was strongand rain was fine.

Sound sleep did not dispel the taste of wine.

I ask the maid who’s rolling up me screen.

“The same crab-apple tree.”she says,“is seen.”

“Don''t you know,

Don''t you know

The red should Ianguish andthe green must grow?”

Ru Meng

By Yang Xianyi

Last night the rain was light,the wind fierce.

And deep sleep did not dispel the effects of wine.

When I ask the maid rolling up the curtains,

She answered,“The crab-apple blossoms look the saine.”

I cry,“Can''t you see?Can''t you see?

The green leaves are fresh but me red flowers are fading!”

对许渊冲译和杨宪益译李清照《如梦令》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其在音、形、意等方面各有侧重,大到词的内容结构安排,小到各行各句的标点符号都不尽相同。

以许渊冲先生为代表的韵体译诗派在忠实内容的基础上侧重强调译诗在诗歌形式上的忠实追求;以杨宪益为代表的自由体译诗派主张译诗忠实于李清照词内容上的传达。从译文的题目来看,杨宪益先生直译为“Ru Meng”,而许先生译为“Tune:‘Like A Dream’”。相较之下,许译版本的题目更加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与主基调。

许渊冲先生所译第一、二句分别以“fine”和“wine”结尾;第三、第四句分别以“screen”和“seen”结尾,最后三句则用“know,know,grow”结尾,对仗工整亦押韵整齐,内容表达准确,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译文中“Don''t you know,don''t you know”的句子重复用逗号隔开,反复的质问起到了强调作用;把问号放到句子最后,使译作与原词在内容以及形式上形成了高度的统一;在倒装法和插入句式的应用上,意在形式高度对等,使原诗的“意”与“形”得以兼顾。

而杨宪益先生认为,如果一定要按照原文的格律,结果必然是要牺牲原文的内容,或者增加字,或者减少字,这是很不合算的。杨宪益先生更为注重形合,运用的是更为合乎英语语法的诗歌语言。译文在追求译诗简洁明了的同时,并不主张省略诗中必要的一些句法成分,因而他的译诗合乎英语诗句的规范。曾经翻译歌德巨著《浮士德》的著名翻译家绿原说过:“我认为,翻译充其量是一种回声,或者按照西方诗学的形象比喻,是‘土耳其挂毯的反面’,是不必在它与原著的相似或者等同的程度上,来计较它的忠实性的。”

篇10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出自南宋李清照的《如梦令》。

2、原文: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全词译文: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