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高祖本纪范文

时间:2023-03-28 23:1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史记高祖本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对《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教学探究时,不可浅尝辄止停留在“对人物既写优点,又写缺点”的层面,需点拨学生悟读出以下几个层次的含义:

一、表其美,现其恶,本真呈现

司马迁《史记》给人物作传,能够做到对传主既表其美,又现其恶,本真地呈现历史人物的真实。例如,《高祖本纪》塑造刘邦这一形象,司马迁如实刻画了其身上高瞻远瞩,有谋有略,虚心纳谏,善于用人驭人,能屈能伸,随机应变,头脑清醒,坚决果断等政治才干与优点。

同时,司马迁又非盲目歌功颂德,没有把汉代的开国之主描绘成“圣君”的形象,而是如实暴露了他本性中好逸恶劳、好酒好色、奸滑无赖、粗俗鄙陋、睚眦必报等毛病与弱点,还之以凡夫俗子的“人”的本相,做到了不隐讳其恶。

由此可见,作者如实叙事,如实写人,既表其美,又现其恶,还人物以历史的本来面目,本真地呈现历史人物的真实,不为尊者讳。

二、表美而不虚,现恶而不过,恰如其分

司马迁在《仲尼弟子列传・赞》中,明确反对人们对历史人物“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的偏颇臆断。《史记》作传,表现人物身上的优点,绝非虚夸其美,而是恰如其分地以真实的史事来呈现。正如《高祖本纪》,用史实刻画刘邦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的形象,但又没有把他描绘成无瑕的“圣君”,可谓美而不虚,褒而不过。

同时,表现人物身上的缺点,又绝不过分贬低,而是分寸恰当地以真实的历史细节来表现。《高祖本纪》虽然暴露了刘邦本性中好逸恶劳、好酒好色、奸滑无赖、粗俗鄙陋等毛病与弱点,做到了不隐讳其恶,但作者也只是以“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等简介及诈称“贺钱万”、举杯噱父等细节点到为止,绝不过分贬低,可谓现恶而不过,分寸恰当。

三、爱而不虚美,恶而不毁功,情史分明

司马迁作《史记》,其本人对笔下的某些人物是怀有深厚的爱憎情感的。然而,他却能够始终秉持着作为一个史官公正无私、求是存真的高尚史德,做到爱而不虚美,恶而不毁功,个人的情感爱憎与历史的客观公正泾渭分明。

《李将军列传》,李广是司马迁心中一个理想名将的形象,对其射技高超、作战智勇等卓越才干,对其廉洁爱士、为人简易等优秀品质,作者都寄寓了高度的欣赏与赞扬;对其有才不得施展、立功不得封侯、年老受辱于刀笔之吏,则寄寓了深深的同情、悲愤与痛惜。然而,作者的情感爱憎,高度尊重历史的真实,没有因自我情感去掩盖李广身上的缺点,而是如实记述了他杀害霸陵尉的史实,暴露其公报私仇心胸狭窄的一面。再者,作者虽写到李广机智善射,能冲锋陷阵、令敌生畏,却并没有把他美化成统帅三军之才和具有百战大功的形象,谨遵历史的真实。

又如,司马迁虽鄙弃刘邦性情中的奸滑无赖、粗俗鄙陋,却能够做到恶而不毁其功。《高祖本纪》充分肯定了他雄才大略的政治才干,肯定了他“汉行德功,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的事功,肯定了他作为西汉开国皇帝统一天下,“继五帝三皇之业,统理中国”的历史作用。这都可见司马迁爱而不虚美的分寸,恶而不毁功的公正,都可见其对人物对历史“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

四、“明是非”,“寓褒贬”,“采善贬恶”

篇2

太史公在人物的外貌描写之中包含着鲜明的道德评价。这主要表现于下列方面。

人物外貌描写的丑恶化。残暴的君主具有暴戾的品质,其外貌与品质往往高度匹配。《秦始皇本纪》通过尉缭之口描写秦始皇外貌及个性:“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秦王嬴政形象卑琐:高鼻梁,细长的眼睛,鸟一样的胸膛,豺狼一样的声音,刻薄寡恩,心如虎狼。尉缭是秦王近侧辅佐秦王夺取天下的军事家,对秦王外貌的描述应当十分准确。秦始皇如此凶神恶煞的形象与其残忍刻薄的个性完全吻合。秦始皇种种倒行逆施使得天怒人怨:为禁止儒生议政,焚书坑儒,滥杀无辜;为追求个人享乐,修筑宫殿,充实后宫;为保持死后荣华,建造陵墓,滥用民力……被天下人视为。《史记》中,长相同样凶恶的,还有楚成王太子商臣、越王勾践等。《楚世家》中的楚成王太子商臣“蜂目而豺声”,《越王勾践世家》中的勾践“为人长颈鸟喙”。司马迁将这些人物的容貌丑恶化,意图告诉人们,丑陋的容貌,残忍的心灵,暴虐的行为,三者之间是完全相通的。

人物外貌描写的个性化。五官或肢体有着奇异特征,所谓天下皆无,此人独有。太史公极力描写历史人物的独特外貌,这种独特外貌甚至在重大历史场合发挥出特殊的威力。在强秦的战争中,在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中,项羽破釜沉舟,声威赫赫,拔山扛鼎,霸气冲天。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项羽本纪》的外貌描写十分有趣:“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重瞳子”即两只眼睛中都有两个眸子。这与项羽刚烈勇猛、力敌万人的形象十分相称。读过《项羽本纪》的人不会忘记这样的镜头。秦楚巨鹿之战,诸侯作壁上观。项羽大破秦军,“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莫敢仰视”的,当是项羽精光四射、神威内蕴的“重瞳子”。楚汉东城快战,“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目,敌将竟“辟易数里”,“重瞳子”这种奇特外貌的震慑作用可以想见。《晋世家》中的晋公子重耳天生“骈胁”(肋骨连成一片),沐浴时不愿被曹共公窥视而逃出曹国。这是由奇特身体引发的一场外交风波。《李将军列传》中的李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李广体型高大,手臂很长。这种天生的身体优势导致李广百发百中且力度惊人,被胡人称为“飞将军”。李广的“猿臂”天下人无法企及,是其“善射”的必备条件。

人物外貌描写的崇高化。《高祖本纪》记录汉高祖刘邦外貌:“隆准而龙颜,美髯须,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高鼻梁,像龙一样丰满的额角,漂亮的须髯,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对刘邦的这种描写完全是正面的。仁厚爱人,胸襟开阔,志向远大,擅长用人,最后登上帝位,建立汉朝,刘邦在中国历史上立下了丰功伟绩。《史记》对刘邦外貌的描写与太史公对汉高祖的评判是一致的。不仅如此,《史记》还用一系列手法从正面侧面让刘邦形象崇高化。刘邦“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王媪、武负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本纪》)。《项羽本纪》录范增之言:“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赵世家》中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修治长城,北御匈奴,西抗强秦,使赵国盛极一时。赵武灵王身材伟岸,秦昭王即“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田敬仲完世家》中的齐太子法章,在齐国被燕国攻破之后隐姓埋名逃匿于太史敫家,“太史敫女奇法章状貌,以为非恒人”,田单复齐后迎立法章为齐襄王,振兴了齐国。透过外貌描写,可以感觉到太史公对这些人物的推崇态度。

人物外貌描写的虚拟化。中古近古的人物,其形貌已难以捉摸,太史公往往虚笔写其貌,健笔绘其神。《五帝本纪》中的唐尧是古代的圣人:“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人们追随尧如同追随太阳,期待尧如同期待祥云,尧富有而不骄纵,显贵而不傲慢,头戴红色冠冕,身穿黑色衣服,乘坐红色车子,驾驭强壮白马。这应当是拟想中的古代贤君形象。《孔子世家》中的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这是写实性的描写,尚看不出圣人之圣。而在郑国人眼中,“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孔子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两肩像子产,然而从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孔子形体高大,容貌也许不是十分端庄,但太史公以虚笔写出其个性,对其品质作了充分肯定。这就是所谓圣人之相了。

人物外貌描写的故事化。这里所说的“故事化”指的是外貌描写在情节发展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这是《刺客列传》中的两个例子。晋人豫让曾事智伯,为智伯所重。赵襄子杀掉智伯,豫让谋刺赵襄子为主人报仇。先是“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为赵襄子所察。获释之后,“漆身为厉,吞炭为哑”,即身上涂漆,皮肤生疮,吞木炭变成哑巴,目的是使自己的形貌变得世人无从辨认。复为赵襄子识破自杀。聂政受严仲子重托,刺杀权臣侠累之后,“皮面决眼,自屠出肠”,即削烂面皮,挖出眼珠,破肚出肠,目的是避免世人知悉自己身份,达到保护家人的目的。这些动魄惊心的描写显然成为故事情节的一个组成部分。

极少有历史著作如《史记》一样,进行如此画龙点睛式的成功外貌描写。太史公重视外貌描写,与战国秦汉时期相面之术的兴旺发达不无关系。司马迁“先黄老后六经”(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崇奉道家思想,也就相信人的长相骨骼与性格命运密切相关,从一个人的长相可以预言其未来命运。战国秦汉之际,有许多著名的相术家,他们成功的相人事例更使得人们对看相之术深信不疑。《范雎蔡泽列传》中,唐举给蔡泽相面:“先生曷鼻,巨肩,魑颜,蹙躺,膝挛。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鼻孔朝天,肩膀耸起,脸盘宽大,鼻梁凹陷,两膝蜷曲,此即“圣人不相”。蔡泽心知这是唐举在开玩笑,于是问寿命几何,得知自己还能活四十三年。后蔡泽果入秦为相,尽享富贵。刘邦的岳丈吕公,“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高祖本纪》),不顾家人反对,以女吕雉妻刘邦,汉兴,吕雉成为权倾天下的吕太后。《陈丞相世家》中的陈平为“美丈夫,如冠玉”。陈平欲娶富人张负孙女为妻,负子不许,负曰:“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乎?”后来陈平果然功成名就。唐举、吕公、张负之类,相人准确,影响甚大。在这种社会风气的熏染之下,著作历史也不能不受影响。司马迁的高明之处在于,不但将历史人物的容貌长相与性格命运记录了下来,而且在外貌之奇的“奇”字上做足了文章。

篇3

1、失望的反义词 :指望、憧憬、得意、盼望、如愿、称愿、期待、期望。

2、失望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ī wàng,意思是感到没有希望,失去信心;希望落了空;因为希望未实现而不愉快。出自《孟子·尽心上》:“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3、《史记·高祖本纪》:“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关键词 校本研究 提高 有效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逐步深化,校本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校本研究表面化、形式化、走过场,缺乏实效性。校本研究非但没有带来教师专业素质与技能的长足发展,反而使一些教师感到成了精神和精力上的负担。究其原因,除研究的内容相对陈旧,研究的形式过于机械等因素外,主要是教师参加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内在动力不足。校本研究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研究动机和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在于教师能动发展的原动力是否得到历练和激发。源源不断地为教师的校本研究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是教师主动研究、自求发展的关键所在。 “立足校本研究培养和提高教师有效教学技能”就成了众多学校所必需面对的问题。

首先,较为普遍的情况是校本研究虽然在开展,教师的教学技能也在慢慢提高,但是面临的问题还是很多的。概括起来表现为动力不足、发展不均、活力不够、实力不强。当然除了教师自身的困顿外,还有各层面领导对校本研究理解、重视、引领、组织不到位,教研引领不足,相关制度滞后等主体之外的客观因素。

鉴于此,以活动带动研究,以活动为支点,撬动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

(1)以学科教研组为中心,以备课组为主体,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提升有效教学能力。

三阶段听评课活动,即听别人的课,夸别人的课――听别人的课,反思自己的课――展示自己的课,让别人议自己的课,让多数老师从抵触到自觉,从旁观者到研究者,活动形式也从听评课逐步向观课议课转变,校本教研回归研究的本体,教师的成长也从被动逐步走向自觉。

(2)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月”活动。

把每年的固定一个月份定为 “课堂教学研讨月”,按学科分组开展教研活动,各学科教研组长与组员一道确立研修主题,按照教师层次分别进行“名师示范课”、“骨干教师研究课”、“成长教师观摩课”“新教师汇报课”。并由教务处确定作课时间和评课时间,教师之间开展听课、评课,要求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课必听,鼓励教师跨学科听课。听课之后,组内教师围绕研究主题进行评课,评课时,不仅指出优点,而且要提出改进建议,研讨月中教研组围绕研究点,集体备课,大家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全校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

(3)开展读书学习活动,营造学习研究氛围。

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学校组织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每年向老师提供重点阅读的书目,并定期组织读书交流活动。通过学习,教师们认识到了自己的欠缺和不足,进一步增强了学习提高的愿望。各教研组每月开展两次集体学习活动,每次学习都要围绕学校总体学习计划,结合本组的校本教研课题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做到定时间,定主题,定内容。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学习,充分研讨,在思想的碰撞、观点的沟通中得到共同提高。

(4)解读新课标,开展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深化教学改革。

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深入教学改革,实施教育理念的依据和根本。为熟练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学习新课标,做到正确、全面、深入地解读课标,对照课标搞教研和科研,按照课标建议开展课堂教学。使教师的课程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得到进一步提升和转变。要求各教研组的每个备课组每周组织一次专题研读活动,注明主讲人,提前一周写在教研计划表上,以便学校检查,并与“说课标说教材”活动相结合。

(5)通过反思性教学来提升教师课堂有效教学技能。

反思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更是给出了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但是教师有质量的反思,应该是植根于学校生活,贯穿于学校发展的过程,并被全体教师所认可、所追求的“反思”。要让教师会反思、愿反思和敢反思,养成随时随地反思的习惯。

(6)开展“小课题”研究。

教师全体进行校本研究,要求人人有课题,从教中研,以研促教。提倡问题即课题,教研即科研。每一学期初,学校给每位教师下发校本研修手册,要围绕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努力完成校本研修任务。做到了每个备课组有课题,每个人都有研究,通过“小课题”的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学校对“校本研修课题”的研究进行全程管理,进行交流展示活动并进行结项评比,期末予以表彰。

(7)开展高品质课题研究,做好优秀成果推广工作。

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以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工作中的疑难和困惑,让课题进入管理、进入课程、进入学科、进入课堂。让课题成果形成制度、形成策略、形成方法、形成程序、形成教育生产力。

(8)选拔教坛新秀教学能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快速成长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他们有充沛的精力和较高的学习热情,为了促进年轻教师尽快成长,在每学年初都为教龄不足5年的青年教师实施专门的培训。校本培训方式有:

教研组“一站式”培训;

做好“拜师结对”工作;

篇5

“决胜千里之外”上一句说的是“运筹帷幄之中”。这句话是刘邦当皇帝后,在朝堂上问百官他与项羽的区别,百官纷纷夸赞他大仁大义,于是刘邦就说出了这段话。

这两句的意思是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决定了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利。形容雄才大略,指挥若定。比喻很有才智的人无需上阵,只需做好前期的完善战略部署,就能够让事情获得成功。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近日在研读《劝学》时,笔者发现文中那句“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中的“跂”字,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太一样的注解。

首先是在我们平常使用的苏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的课文中,“跂”字的注解是:【跂(qì)】踮起脚后跟。然后是笔者在翻阅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的课文时看到,“跂”字的注解则为:【跂(qì)】提起脚后跟。随后,笔者发现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必修1中,“跂”字的注解跟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一样的。但是,同为苏教版新课标高中教材的《〈史记〉选读》节选的《高祖本纪》中有句“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的句子,书中对于“跂”字的注解则是:【跂(qǐ)】踮起脚后跟。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跂”字前后各处的注音并不相同,这实在令人疑惑。那么,“跂”到底注音为何呢?

笔者首先查阅了王力先生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在该字典中“跂”字的读音有两个:1.qí,2.qì。其中所援引的例证即为我们所讨论的“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而在同为商务印书馆所编辑的《古代汉语词典》中,“跂”字注音也有两个:1.qí,2.qǐ(又读qì)。意为踮起脚后跟。其中所举的例证还是“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一句。但是,在翻阅《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8年)时,笔者发现其中却只将“跂”字注音为qì。

于是,为了进一步弄清楚这一问题,笔者又先后查阅了其他的权威辞典。

如在《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四册,P2991)中,“跂”字的注音就有三个:1.qí。2.qǐ,义项四踮起脚尖。通“企”。《史记·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3.qì,义项五垂足而坐。见“跂坐”。【跂坐】垂足而坐,脚跟不着地。《南齐书王敬则传》:“敬则横刀跂坐,问询等:‘发丁可得几人?库见有几钱物?’”随后,笔者在翻阅《汉语大词典》和《辞海》时,也发现了“跂”字的注解与《辞源》同义。至此,笔者不禁又产生了新的疑惑,“企”字与“跂”字两个字究竟是何关系呢,以及“跂”字的读音到底是什么呢?

笔者查到,“跂”字在《说文》中解释为:“跂,足多指也。从足,支声。”而“企”字在《说文》中的解释则是:“企,举踵也。从人,止声。”在《段玉裁注》中“企”字的解释是:“从人、止。”而在林义光的《文源》之中则为:“人下有足迹,象举踵形。”

经查阅,笔者发现解释字义最为详尽的是《汉语大字典》(汉语大字典出版社,1997年,P1535),其中“跂”字的读音总共有五种,分别是:qí、qǐ、qì、jī、zhī。

1.qí。义项①多出的脚趾。《说文·足部》:“跂,足多指也。”《庄子·骈拇》:“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王先谦集解》:“跂,岐同。”

2.qǐ。义项②通“企”。踮起脚跟。《集韵·纸韵》:“企,举踵也。或作跂。”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跂,假借为企。”《诗·卫风·河广》:“谁谓宋远,跂予望之。”《马端辰通释》:“此诗跂即企之假借。《楚辞·九叹》王逸注引作‘企予望之’。”杨倞注:“跂,举足也。”《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士卒皆山东人,跂而望归。”《司马贞索隐》:“跂,起踵也。”《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今之存者,皆锋镝之余,跂踵延颈以望真主。”胡三省注:“踵不至地曰跂。”

3.qì。垂足坐。《广韵·寘韵》:“跂,垂足坐。”《南齐书王敬则传》:“敬则横刀跂坐。”

4.jī。义项①脚。义项②同“屐”。木底有齿鞋。

5.zhī。用心力貌。

那么,“企”字又有何种解释呢?笔者发现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字典出版社,1997年,P49)中,“企”字的义项多达六种。其①即为踮起脚跟。《说文·人部》有:“企,举踵也。”《老子》第二十四章有:“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山海经·海外北经》有:“(跂踵国)厥形虽大,斯脚则企,跳步雀跃,踵不阂地。”《汉书·高祖纪(上)》有:“日夜企而望归。”颜师古注:“企谓举足而耸身。”

篇7

李白《蜀道难》有“不与秦塞通人烟”[1]名句,指出扼守蜀道秦岭关隘的“塞”的存在。作者和读者并不明究此“秦塞”是何处关塞,是因为蜀道秦岭线路本有多条,而“秦塞”亦实有多处。在蜀道历史中,几条秦岭线路在当时交通格局中的位置,先后各有主次轻重的变化。也就是说,不同历史时期蜀道秦岭区段有不同的主线路。这种变化的发生有多种因素,而关中地方文化重心的变化也显现重要的作用。分析咸阳长安文化重心地位的形成与蜀道主线路移换的关系,可以深化对区域史和交通史以及相关社会文化现象的认识。

一、“故道”主线路时代从蜀道秦岭线路开通的年代先后来推断,位于陕西宝鸡以南的散关很可能是最早的蜀道“秦塞”。从文化遗存分布的密度而言,关中平原西部地区较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获得较早的开发,被神化的农学经验总结者曾经在这里活动[2]。蜀道的出发点因此曾经由自关中西部。

秦即有“故道”县,县治在今陕西宝鸡南。《水经注·渭水上》:捍水“出周道谷北,迳武都故道县之故城西”。地名可见“周道”和“故道”。而西周中晚期铜器散氏盘铭文中亦有“周道”字样。据王国维考论,周散国在散关一带,此周道即《水经注》“周道谷”之“周道”①。可见,这条道路的开通年代相当早。《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所谓“白水险阻,栈

①王国维《散氏盘跋》:“……顷闻之陕人言克鼎出处在宝鸡县南之渭水南岸。此地既为克之故虚,则散氏故虚必距此不远。因知‘散氏’者即《水经·渭水注》‘大散关’、‘大散岭’之‘散’。……‘周道’即‘周道谷’,‘大沽’者即《漾水注》之‘故道水’。”《观堂集林》卷一八,《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3册。

道败绝”,是说故道在今陕西略阳白水江一带的地段。故道又有由此通向天水地区的栈道。

所谓“故道”,应是蜀道其他秦岭线路得以开通并逐渐成为主线路之后的称谓。这条道路北端的“秦塞”即散关。散关被看作“关中”区域的界限标志之一。《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记载:“怀王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救赵。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司马贞《索隐》:“韦昭云:‘函谷、武关也。’又《三辅旧事》云:‘西以散关为界,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中谓之关中。’”《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也写道:“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裴骃《集解》引徐广曰:“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又《史记》卷二二《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都关中。”司马贞《索隐》:“咸阳也。东函谷,南峣、武,西散关,北萧关。在四关之中,故曰‘关中’”。关于“关中”区域限定的理解有所不同,也有说函谷关以内者,也有只说两关者,言函谷关、武关,或者函谷关、散关。《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怀王……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司马贞《索隐》:“韦昭云:‘函谷、武关也。’又《三辅旧事》云:‘西以散关为界,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中谓之关中。’”关于老子出关的传说,有解释“关”是散关的意见《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列传》说:“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其中“至关”的“关”,有函谷关和散关两说。司马贞《索隐》:“李尤《函谷关铭》云‘尹喜要老子留作二篇’,而崔浩以尹喜又为散关令是也。”张守节《正义》:“《抱朴子》云:‘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为喜著《道德经》一卷,谓之《老子》。’或以为函谷关。《括地志》云:‘散关在岐州陈仓县东南五十二里。函谷关在陕州桃林县西南十二里。’”。散关因散国得名。可知,这条道路的开通当在西周甚至更早。

周原甲骨所见“[克]蜀”文字(h11:97)[3]和“蜀人”参与武王伐纣军事行动的历史记录《尚书·牧誓》:“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孔氏传:“八国皆蛮夷戎狄属文王者国名。羌在西,蜀、叟、髳、微在巴蜀。”《史记》卷四《周本纪》:“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纑、彭、濮人。”裴骃《集解》:“孔安国曰:‘八国皆蛮夷戎狄。羌在西。蜀,叟。髳、微在巴蜀。纑、彭在西北。庸、濮在江汉之南。’马融曰:‘武王所率,将来伐纣也。’”张守节《正义》:“髳音矛。《括地志》云:‘房州竹山县及金州,古庸国。益州及巴、利等州,皆古蜀国。陇右岷、洮、丛等州以西,羌也。姚府以南,古髳国之地。戎府之南,古微、泸、彭三国之地。濮在楚西南。有髳州、微、濮州、泸府、彭州焉。武王率西南夷诸州伐纣也。’”,都反映蜀道早期开通的事实。而当时蜀道的主线路,很可能即秦汉人所称“故道”。所谓“故道”早期开通并成为蜀道秦岭主线路,很可能与周人在关中西部农耕经营的成功有关。《国语·晋语四》:“炎帝以姜水成。”炎帝传说和“姜水”的关系,暗示炎帝部族活动的地域。早有学者指出,“姜姓起源于陕西西部黄土原上”,探索炎帝传说的发生,应当注意宝鸡“姜城堡、清姜河、神农庙、磻溪水、姜氏城”地名的存在[4]。应当注意到,这一地方正是在散关左近。

秦汉所谓“故道”者,有可能在早期开通的时代曾经称作“周道”。

二、褒斜道的开通和使用《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较早记载了蜀道“石牛”传说:“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物化为土。惠王怒,群臣贺曰:‘天奉我矣!王将得蜀土地。’惠王喜。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后,曰牛便金。有养卒百人。蜀人悦之,使使请石牛。惠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还之。乃嘲秦人曰‘东方牧犊儿’,秦人笑之曰:‘吾虽牧犊,当得蜀也。’”不仅“石牛道”故事值得注意,我们还看到,秦人观念中另一有关“牛”的神秘传说,也与交通开发有关。《史记》卷五《秦本纪》:“(秦文公)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丰大特。”裴骃《集解》:“徐广曰:‘今武都故道有怒特祠,图大牛,上生树本,有牛从木中出,后见丰水之中。’”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大梓树在岐州陈仓县南十里仓山上。《录异传》云:秦文公时,雍南山有大梓树,文公伐之,辄有大风雨,树生合不断。时有一人病,夜往山中,闻有鬼语树神曰:‘秦若使人被发,以朱丝绕树伐汝,汝得不因耶?’树神无言。明日,病人语闻,公如其言伐树,断,中有一青牛出,走入丰水中。其后牛出丰水中,使骑击之,不胜。有骑堕地复上,发解,牛畏之,入不出,故置髦头。汉、魏、晋因之。武都郡立怒特祠,是大梓牛神也。”张守节又写道:“按:今俗画青牛障是。”[5]所谓“武都故道”、“岐州陈仓县南”、“雍南山”等信息,应当理解为道路北端的方位。如果联想到“姜姓”而“长于姜水”的炎帝“人身牛首”传说《艺文类聚》卷一一引《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初学记》卷九引《帝王世纪》:“神农氏,姜姓也。母曰姙姒,有乔氏之女,名女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谓之炎帝。”《绎史》卷四引《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可以推知其发生时代很可能在秦人“地至岐”,因“周余民”多归服,与“姜”有关的地名移用至渭北之后拙文《论秦汉雍地诸畤中的炎帝之祠》写道,《太平御览》卷七引《三辅旧事》:“姜泉在岐山县。《水经注》云:炎帝长于姜水,故以名也。”今本《水经注》卷一八《渭水中》写道:“岐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按《世本》:炎帝,姜姓。《帝王世纪》曰: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长于姜水,是其地也。东注雍水。”姜水应是雍水的支流。《太平寰宇记》卷三“岐山县”说到“姜泉”,又写道:“炎帝长于姜水,即此水也。”《元丰九域志》卷三《秦凤路·次府凤翔府扶风郡凤翔节度》说到“姜水”。《陕西通志》卷三《建置第二》:“姜。炎帝后姜姓,国扶风美阳,有姜氏城。(《路史》)岐水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帝王世纪》曰:炎帝神农氏长于姜水(《水经注》)。”同书卷一《山川三》:“横水。……一名姜水,在县南三里,自凤翔界流入,合雍水。《县图》:杜水……又历周原下,自下亦名岐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与雍水合。”看来,与炎帝传说密切相关的姜泉、姜水、姜氏城,应当都在雍城近旁。而渭水以南的姜水、姜城,其地名形成的时代以及与炎帝传说的关系,可以另外考察,载《文博》2005年,第6期。现在看来,渭北的“姜泉、姜水、姜氏城”等,不能排除来自渭南以“姜”命名地方的移民将地名带到新的居地的可能。《史记》卷五《秦本纪》:“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于是文公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所谓“周余民”,可能就是导致涉及“姜”的地名移用的移民。。

转贴于

清华简《系年》有涉及“褒姒”故事的文字:“王或取孚(褒)人之女,是孚(褒)(姒)。”刘国忠:《从清华简〈系年〉看周平王东迁的相关史实》,“简帛·经典·古史”国际论坛论文,香港,2001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史记》卷四《周本纪》:“幽王嬖爱褒姒。”司马贞《索隐》载:“褒,国名。”张守节《正义》:“《括地志》云:‘褒国故城在梁州褒城县东二百步,古褒国也。’”《汉书》卷二七下之上《五行志下之上》:“幽王暴虐,妄诛伐,不听谏,迷于褒姒,废其正后。”颜师古注:“褒姒,褒人所献之女也。”可知西周末年关中往“褒人”所居“褒国”的道路已经可以通行。《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的秦王和蜀王“褒汉”、“谷中”之遇以及“石牛”、“五丁”传说,反映“周显王之世”褒谷已经成为南北交通走廊。

自“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后来文公“至汧渭之会”,“卜居之”,“营邑之”,以至宁公“徙居平阳”,“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很可能秦人通过“褒”,与“汉”维持着经济交往和文化联系。

三、灙骆道早期交通条件《隶释》卷二二《司隶杨君碑》:“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诋焉。后以子午,涂路涩难。更随围谷,复通堂光。凡此四道,垓鬲允艰。”辛德勇先生据此考论,以为所谓“堂光”中的“堂”应当就是“党(灙)”的同音假借字。他又指出,“在灙骆道的北口围谷口外稍西的渭河南岸,有西汉武功县城”。《汉书》卷九九上《王莽传上》:“以武功县为安汉公采地,名曰汉光邑。”《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又说到武功县“莽曰新光”。“‘党光’中的‘光’,应该就是指这个‘汉光’或‘新光’。”因此,堂光道应该就是灙骆道的前身。除名称有所差异而外,堂光道与灙骆道的取代也略有不同,即堂光道在秦岭北坡走围谷(韦谷,即今泥河),灙骆道走骆(洛)谷(即今西骆峪)[6]。

《史记》卷五《秦本纪》记载:“(秦)厉共公二年(前475),蜀人来赂。”“(秦惠公)十三年(前387),伐蜀,取南郑。”同一史实《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则写作“蜀取我南郑”。又《秦本纪》:“惠文君元年”(前337),“蜀人来朝”。这一历史阶段的蜀道交通,很可能经由褒斜道或灙骆道。

四、商鞅时代交通形势《史记》卷五《秦本纪》记载:“(秦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孝公享国二十四年。……其十三年,始都咸阳。”《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也写道:“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定都咸阳,是秦史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也形成了秦国兴起的历史过程中的显著转折。定都咸阳,是秦政治史上的辉煌亮点[7]在秦定都雍与定都咸阳之间,有学者提出曾经都栎阳的意见。笔者认为,司马迁的秦史记录多根据《秦记》,因此是较为可信的事实,是值得重视的。而可靠文献记载中并没有明确说明秦迁都栎阳的内容。就考古文物资料而言,栎阳的考古工作也没有提供秦曾迁都栎阳的确凿证据,其城址遗迹年代均判定为秦代或汉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栎阳发掘队:《秦汉栎阳城遗址的勘探和试掘》,《考古学报》1985年,第3期。据现有材料仍可肯定:栎阳始终未曾作为秦都。参见王子今:《秦献公都栎阳说质疑》,《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栎阳非秦都辨》,《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3期。。这一商鞅时代的重要决策,也影响到交通史的进程。

秦迁都咸阳的决策,有将都城从农耕区之边缘转移到农耕区之中心的用意。迁都咸阳实现了重要的历史转折。一些学者将这一举措看作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是十分准确的历史认识主编《中国史纲要》在“秦商鞅变法”题下写道:“公元前356年,商鞅下变法令”,“公元前350年,秦从雍(今陕西凤翔)迁都咸阳,商鞅又下第二次变法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5页。杨宽《战国史》(增订本)在“秦国卫鞅的变法”一节“卫鞅第二次变法”题下,将“迁都咸阳,修建宫殿”作为变法主要内容之一,又写道:“咸阳位于秦国的中心地点,靠近渭河,附近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06页。林剑鸣《秦史稿》在“商鞅变法的实施”一节,也有“迁都咸阳”的内容。其中写道,“咸阳(在咸阳市窑店东)北依高原,南临渭河,适在秦岭怀抱,既便利往来,又便于取南山之产物,若浮渭而下,可直入黄河;在终南山与渭河之间就是通往函谷关的大道。”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89页。。《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记载,商鞅颁布的新法,有这样的内容:“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扩大农耕的规划,奖励农耕的法令,保护农耕的措施,使得秦国掀起了一个新的农业跃进的。而推进这一历史变化的策划中心和指挥中心,就设在咸阳。

秦经营咸阳的时代,交通战略也有了新的思路。因东向进取的需要,函谷关和武关道路,首先受到重视。而蜀地的占领,必须有蜀道的交通条件以为可靠的军事保障。对于秦兼并蜀地这一重要的历史事实,我们在《史记》中可以看到司马迁如下的记述: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1)司马错伐蜀,灭之(卷五《秦本纪》);(2)击蜀,灭之(卷一五《六国年表》);(3)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卷七《张仪列传》),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4)蜀相壮杀蜀侯来降(卷五《秦本纪》);(5)蜀相杀蜀侯(卷一五《六国年表》);秦武王元年(前310);(6)诛蜀相壮(卷五《秦本纪》);(7)诛蜀相壮(卷一五《六国年表》);(8)蜀侯辉、相壮反,秦使甘茂定蜀(卷七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秦昭襄王六年(前301);(9)蜀侯辉反,司马错定蜀(卷五《秦本纪》);(10)蜀反,司马错往诛蜀守煇,定蜀(卷一五《六国年表》)。从起初转贴于

(1)、(2)、(3)的“伐蜀,灭之”,“击蜀,灭之”,“伐蜀”,“取之,遂定蜀”,到(9)、(10)之最终“定蜀”[8]其中(8)与(9)、(10)有关“蜀侯辉”、“蜀守辉”的记载相互抵牾,当有一误,疑(8)中“侯辉”二字为衍文。,秦人征服蜀地,经历了三代秦王前后十数年的时间。这一系列军事行动,都必然是在蜀道畅通的条件下完成的。

五、秦始皇的“南阙”和

汉高祖的“蚀中”《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秦始皇规划咸阳的建设时,曾经有“周驰为阁道”,又“自(阿房宫)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的设想。“表南山之颠以为阙”这一特别值得重视的构想,说明当时的建筑蓝图包含有贯通南北即“子午”的意识。“南山”之“阙”的设计,可以说明秦都咸阳有南行的重要通路。这样的规划,与沿子午岭北上直通九原的“直道”形成对应关系。而“子午”快读,与“直”音近。在咸阳、长安以南,确实有“子午道”通往汉中巴蜀。而子午道也有与“直道”“子午岭”类似的情形。宋敏求《长安志》卷一一《县一·万年》写道:“福水即交水也。《水经注》曰:‘上承樊川、御宿诸水,出县南山石壁谷今案:亦作石鳖谷,今称石砭峪。南三十里,与直谷水合,亦曰子午谷水。’”今本《水经注》无此文。《太平寰宇记》文与此同,而不云出《水经注》。所谓“直谷水”,也就是“子午谷水”。又《长安志》卷一二《县二·长安》:“豹林谷今案:今称抱龙峪。水出南山,北流三里有竹谷水自南来会,又北流二里有子午谷水自东来会今案:“自东来会”疑当作“自西来会”。,自北以下亦谓之子午谷水。”“直谷”应当也是“子午谷”的快读合音《咸宁县志》卷一《南山诸谷图》中,“石鳖峪”旁侧标注“竹”,由此可以推想“竹谷”或许也应从音读的线索考虑与“子午谷”的关系。。另外,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汉魏子午道秦岭南段又曾经沿池河南下汉江川道。“池”或为“直”之音转。也就是说,很可能子午道循行的河道,也曾经被称作“直河”[9]。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说,汉王之国,“从杜南入蚀中。”程大昌《雍录》卷五“汉高帝入关”条说:“关中南面皆碍南山,不可直达,其有微径可达汉中者,惟子午关。子午关在长安正南。”“此之蚀中,若非骆谷,即是子午也。”《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读史方舆纪要》、《史记会注考证》等都据《司隶校尉杨君孟文石门颂序》所谓“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以为“蚀中”可能就是子午谷。《三国志》卷四《蜀书·魏延传》记述魏延向诸葛亮建议,“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裴松之注引《魏略》说,其具体路线是“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直抵长安。由三国时人所谓“韩信故事”,可知“道由子午,出散入秦”或许确是刘邦北定三秦的路线。看来,子午道在秦汉之际已经通行大致是没有疑义的。

李之勤先生曾经对子午道的历史变迁进行过深入的考证[10]。我们在对子午道秦岭北段遗迹进行实地考察时,也发现了相当丰富的古栈道的遗存[11]。《汉书》卷九九上《王莽传上》颜师古将“子午岭”和“子午道”并说,这位唐代学者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意见,还有将直道所循子午岭和子午道所循子午谷“计南北直相当”者联系在一起的说法,即所谓“此则北山者是‘子’,南山者是‘午’,共为‘子午道’。”

六、王莽通子午道《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常繇咸阳。”裴骃《集解》引应劭曰:“今长安也。”《史记》卷九三《韩信卢绾列传》:“从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绾封为长安侯。长安,故咸阳也。”张守节《正义》:“秦咸阳在渭北,长安在渭南,萧何起未央宫处也。”所谓“咸阳”、“今长安也”与“长安,故咸阳也”的认识,表现出咸阳长安共同作为关中文化重心的一体性。

《汉书》卷九九上《王莽传上》记载了交通史上一起重要事件。事在汉平帝元始五年(5):“其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时年十四,始有妇人之道也。子,水;午,火也。水以天一为牡,火以地二为牝,故火为水妃,今通子午以协之。”《资治通鉴》卷三六“汉平帝元始五年”胡三省注引张晏说之后,又写道:“按: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绝。女七月生齿,七岁毁齿,二七十四阴道通,七七四十九阴道绝。”同样指出了王莽这一交通道路建设行为与皇嗣期待的对应关系。《太平寰宇记》卷二五《关西道一·雍州》“子午谷”条引《风土记》作:“王莽以皇后未有子,通子午道,从杜陵直抵终南山。”宋敏求《长安志》卷一二《县二·长安》引《风土记》则说:“王莽以皇后有子,通子午道,从杜陵直抵终南。”《太平御览》卷三八引《风土记》也说:“王莽以皇后有子,通子午道,从杜陵直抵终南。”乾隆《陕西通志》卷一六《关梁一·西安府长安县》引《风土纪》:“王莽以皇后有子,通子午道,从杜陵直

转贴于

抵终南。”同出《风土记》,而汉平帝王皇后“未有子”或“有子”,并成两说。子午道的开通或与皇后有姙的事实有关,或与皇后有姙的期望有关,都反映了王莽借用当时人交通意识中的神秘内涵,为帝权的争夺进行准备。明人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二六《地理·谷》“子午”条引《长安志》于是说:“王莽有意簒汉,通子午道。”同书卷二二九《补遗·地理》“子午道”条写道:“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注云:女年十四,始有妇人之道。]子水午火也,水以天一为牡,火以地二为牝,故火为水妃。今通子午道以协之。又妇女有孕曰瑞。”也以为皇后已经“有孕”。事后太后下诏,言“开子午道”事是所谓“功德茂著”的成就之一。

子午道的地位如此重要,是因“直绝南山”的方向优势。

七、“罢子午道,通褒斜路”事及

“数道平行”形势《后汉书》卷六《顺帝纪》:延光四年,“诏益州刺史罢子午道,通褒斜路”李贤注:“子午道,平帝时王莾通之。《三秦记》曰:‘子午,长安正南山名秦岭,谷一名樊川。褒斜,汉中谷名。南谷名褒,北谷名斜,首尾七百里。’”。这是在国家行政中心转移到河洛平原之后的事。

子午道和褒斜道的通行情形,又见《隶释》卷二三《司隶校尉杨君碑》:“右隶书,不著书撰人名氏,文为韵语,然其事迹粗可考见。其所颂者,杨君复余谷之路也。永平中,始诏开余谷,中间西羌乱,道绝不通,复由子午谷,险阻为患。司隶校尉犍为武阳杨厥孟文请废子午道,复由余谷。建和二年,汉中太守王升稚纪为之刻石颂德。其所谓余谷者,盖斜谷也。汉人用字多从省文如此耳。碑在兴元。”

然而《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韩遂、马超之乱,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家。”《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传》:“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三国志》卷一三《魏书·华歆传》:“太和中,遣曹真从子午道伐蜀。”《三国志》卷二二《陈群传》:“太和中,曹真表欲数道伐蜀,从斜谷入。”群以为“太祖昔到阳平攻张鲁,多收豆麦以益军粮,鲁未下而食犹乏。今既无所因,且斜谷阻险,难以进退,转运必见钞截,多留兵守要,则损战士,不可不熟虑也。帝从群议。真复表从子午道。群又陈其不便,并言军事用度之计。诏以群议下真,真据之遂行。会霖雨积日,群又以为宜诏真还,帝从之。”《三国志》卷二七《魏书·王基传》:“昔子午之役,兵行数百里而值霖雨,桥阁破坏,后粮腐败,前军县乏。”《三国志》卷三三《蜀书·后主传》:“八年秋,魏使司马懿由西城,张郃由子午,曹真由斜谷,欲攻汉中。丞相亮待之于城固、赤阪,大雨道绝,真等皆还。”都说明子午道作用依然重要。

事实上,东汉晚期至三国时代,子午道和褒斜道等有时交替使用,有时同时使用。又《三国志》卷四《蜀书·魏延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说到魏延由子午道突袭长安的建议:“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可知当时子午道的通行条件。

篇8

关键词:西游补;史记;互文性;读者接受

明人董说的小说《西游补》承续《西游记》火焰山情节之后,写孙行者误入情魔,游历青青世界,最终醒悟之故事。其书极为特出,无论是在运用文字之绚丽上,还是情节设计之匪夷所思程度上,在整个中国小说史范围,都绝无俦类。此书的一大特点就是关涉了很多以往的经典文本。其中小说第六回第七回主要写行者遇项羽以后发生之故事(以后简称项羽故事),这一部分和《史记》中许多篇章有很大的互文性。而本文则试图理清从多个方面,对这种互文性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一.《西游补》项羽部分对《史记》叙事的继承与变动

作为一部后起的小说,《西游补》项羽部分和《史记》中的相关章节呈现出互文关系。对于《史记》原文本,《西游补》进行了独特的继承与创造。

项羽自述的部分基本取材于《史记》。《史记》原文本中的众多事件,比如杀宋义,巨鹿战章邯,接受诸侯跪拜,杀秦王子婴等等众多章节,都在小说中得以体现。具体比较见于附录的表格。而人物性格也基本承袭史记的设定。甚至小说中的一些句子都是直接来源于《史记》原作。比如《史记·项羽本纪》中说“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在小说中则是:“项羽也是个男子,行年二十,不学书,不学剑,看见秦皇帝懵懂,便领着八千子弟,带着七十岁范增,一心要做秦皇帝的替身”。只是略有改动。也有很多《史记》不曾展开而只是一笔带过的内容,也被作者拿来利用展开。比如《史记》中,写项羽“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而小说中的项羽“只是陪哭”“哭个不停”,其好哭的性格极为鲜明。

虽然故事情节取材于《史记》,但是作者更多的是间接的取用其情节,对其原本简略的情节进行细致展开。比如秦王子婴纳降的部分,在原文中的表述是这样的: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高祖本纪》)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高祖本纪》)

“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沛公遂入咸阳,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居月馀,诸侯兵至,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始皇本纪》)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项羽本纪》)

在《史记》中,接受子婴“系颈以组”投降的是刘邦,而杀死子婴是项羽。而董说显然不愿意放过子婴纳降这样一个可展现度非常强的画面。所以在董说的笔下就呈现出这样炫目的场面:

“只见一个人儿在十里之外,明明戴一顶日月星辰珠玉冠,穿一件山龙水藻黼黻文章衮,驾一座蟠龙缉凤画绿雕青神宝车,跟着几千个银艾金章悬黄佩紫的左右,摆一个长蛇势子远远的拥来。他在松林夹缝里忽然见了俺。那时节,前面一个人慌忙除了日月星辰珠玉冠,戴着一顶庶人麻布帽;脱了山龙水藻黼黻文章衮,换了一件青又白、白又青的凄凉服;下了蟠龙缉凤画绿雕青神宝车,把两手儿做一个背上拱。那一班银艾金章悬黄佩紫的都换了草绦木带,涂了个朱红面,倒身俯伏,恨不得钻入地里头几千万尺!他们打扮得停停当当;俺的乌骓马去得快,一跨到了面前。只听得道旁叫:‘万岁爷!万岁爷!’俺把眼梢儿斜一斜;他又道:‘万岁爷爷!我是秦皇子婴,投降万岁爷爷的便是。’俺当年气性不好,一时手健,一刀儿苏苏切去,把数千人不论君臣,不管大小,都弄做个无头鬼。俺那时好耍子也!便叫:‘秦皇的幽魂,你早知今日。”

将史传作品转换成传统章回小说,即将历史的叙成小说的叙事,必要的细节扩展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先秦至秦汉的叙事文大多质直,叙事往往简略而传神,《史记》虽然不拘一格,在叙事艺术上大有突破,而按后人读小说的眼光来看,依然显得描绘不够细致。而且《西游补》所选取的情节都集中在《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之中,而本纪体裁在纪传体史书中,更多地是作为历史书写的时间轴,作为其纬线存在以提纲掣领,关注点在于记录事件,而叙事尤其容易偏于简略。所以对于《西游补》的作者来说,要想重新讲述这样一段经典,进行内容的扩充,文笔的细密,同时对人物才情性格的塑造更加关心,显然是是必要的。所以我们看到这个部分的描写中,项羽的高傲自矜,子婴的奴颜屈膝都展现的淋漓尽致,一副众生得意失意迥然不同之相跃然纸上。

再如巨鹿之战的部分,《史记》中说“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而在《西游补》中,则有意借鉴了讲史小说和英雄传奇的写作方式,其对战争的描写,便如同《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一样,将万军厮杀的场面,演变成成二将的单打独斗:

“前跳出一员将土;吾便喝道:‘你 叫什么名字?’那一员将士见了我这黑漫漫的脸子,听得我廓落落的声音,扑的一响,在银花马上翻在银花马下。”

“章邯那厮,径领着一万的精兵,也不开口,也不打话,提着一把开山玉柄斧,望俺的头上便劈。俺一身火热,宝刀口儿也喇喇的响了。”

而董说在其他方面也进行了创造,比如叙事视角的选取,叙事口吻等等。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叙述,通篇都是项羽讲述,而借与行者所扮之虞姬对话来调节叙事的行进速度。董氏以第一人称模拟历史人物,采用平话叙事口吻。项羽开始自述往事之前,即已经申明要讲一片平话。而其塑造人物,重视转折,用语生动,兼具视觉与听觉效果,极尽夸张之能事,即颇类同平话的叙事方式。而且在对历史事件的处理上,也如同平话讲求通俗的特点,尽量而其文字有时也故意粗俚化处理,白话文字运用如神,将人物言行写得飞动,反倒具有一种一种古文所没有的生命活力。借助第一人称,正是为了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项羽不可一世的狂妄之态,而与最后的一切空无的凄凉之景象形成鲜明对照,而突出作品之主题。

但是,我们必须指出,不同于《史记》这样的史传作品,也不同于改编自史传作品的讲史演义。虽然很多地方原本于《史记》,但是较之《史记》严谨的历史叙述,《西游补》的叙述是夸张的,甚至是有意将其非真实化呈现的。《西游补》项羽部分所展示的是一个夸张化的呈现出荒诞形态的世界,其历史镜像是扭曲了的。对于太史公来说,《史记》关涉的是如何将自己所知的历史尽可能符合历史真实地叙述出来。而对于董说来说,历史的真实,并不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作者无意探讨历史的真实,甚至也无意遵循一种假想的叙事的真实。董说面对的就是一部《史记》文本,而剩下的事情,仅仅是对文本的再叙述而已。作者更关心的是主题上的考量和文章笔法上的展示。项羽自述里如此多的文字,对于小说结构来说,仅有的目的在于呈现项羽自我夸饰其人生顶峰的志得意满,来和项羽到头来一场空的结局进行对比,来映照整本小说关于空无的主题。但是耗费如此多的笔墨来重现项羽的生平,对于文章结构的平衡,事实上是一种破坏,所以更多的考量,则在于文章技艺的炫示。

二、《西游补》对项羽形象的改写

在对篇章扩充的同时,作者也在对人物进行自己的重新塑造。《史记》之项羽勇武,残暴不仁,嗜杀,《西游补》承袭之而加以夸张。

项羽听得,登時叫跳乱嚷:“拿我玉床头刀来!拿我刀来!不见刀,便是虎头戟!”他便自扒头,自打脚,大喝一声:“如今在哪里?

项羽听罢,左手提刀,右手把戟,大喊一声:“杀他!”跳下阁来,一径奔到花阴榻 上,斩了虞美人之头,血淋淋抛在荷花池内

俺当年气性不好,一时手健,一刀儿苏苏切去,把数千人不论君臣,不管大小,都弄做个无头鬼。

而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则是小说刻意将项羽塑造成一个情种形象:

“项羽大惊,慌忙跪下行者背转,项羽有飞趋跪在行者面前,叫美人,可怜你枕席之人,聊开笑面”行者也不作声,项羽无奈,只得陪哭。”

“项羽道:没人说那里话来。我见你愁眉一锁,心肺都已碎了。这个七尺躯,还要顾他作甚。”

项羽道:“美人,你便说一万遍,我也不敢要苹香。难道忘了五月十五日观灯夜,同生共死之誓?”

项羽道:“我岂有丢美人而独睡之礼?一更不上床,情愿一更不睡;一夜不上床,情愿一夜不睡。”

这一点改动和明人风气有关。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原本的封建伦理束缚渐渐松动。而当时之人,大多都高举“情”之旗帜,来反对礼教的压迫。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之下,当时的诗文作品中许多都展现出主情的倾向,而对项羽的重情这一方面大加称颂”,而董说显然也受这样一种思潮的影响,因此其项羽形象也着重凸显项羽多情这一点,但是和其他人不同。前面主情之人多赞美项羽,然而董氏为佛教世家,其家族成员几乎个个佞佛。其父斯张“一生多与众多方外人士来玩,三十余岁带发修行”。董说本人“三岁时就能跌趺而坐,童稚时就读佛教经典”。“若雨尚幼,携之往谒开元寺闻谷大师,皈依门下,锡名智龄,斯张复授以《心经》与《圆觉经》。”董说一面受当时风气影响,创制这样的一个项羽形象,一面又囿于他的家学渊源,他的自我信仰,使得他对于这样的一个情种,所报持的心态不同于当时之人,对项羽多情的看法也不同。

时代的风气推重项羽多情种子这一面,而董说显然有意利用大众这样的印象,来作为它的反面例证,借其痴情之甚而显情之虚妄。本书的主题在于“情”,而具体阐发起来则是“空破情根,必先走入情内。走入情内,见得世界情根之虚,然后走入情外,认得道根之实。”所以在情节设置上,行者要寻秦始皇借驱山铎,便已经是犯了情迷。而后如古人世界,变成虞美人,遇到项羽,则堕落更深,最后地府审秦桧,这才算是有所醒悟。秦始皇与秦桧,如作者自己暗示,“想将起来,秦始皇也是秦,秦桧也是秦,不是他子孙,便是他的族分”。本书中好用谐音法,玉者,欲也。鲭者,情也。此处之秦者,亦是情也。这样一个历程其实就是一个由情生到情灭的过程,而项羽和这一阶段中的其他人一样,都担负着作为情之象征的任务。如秦始皇,秦桧,是借用谐音。而绿珠,丝丝,西施,虞美人,项羽则是作为情的实例。作者这个时候用项羽的形象,其实就是将此书和过去相关的这些文本(既包括《史记》,也包括其他的一些文本)都联系在一起,而借用这些文本所构成的项羽情种形象,以支撑其“看破情根”的主题思想。而然而书中这些情种,无论是绿珠,西施,还是项羽,最后的爱情都以悲剧结局。此外,在小说中,这样一个情种,却不分青红皂白的将自己心爱的姬妾一刀杀死,反而将假扮成为虞美人的行者误认为真。情在常人眼中,往往赋予其极美好的憧憬与寓意。然而项羽故事却则解开这种想法的虚妄,项羽杀死了自己心爱的人,却浑然不知,依然沉迷于行者所扮成的假象。可见情所指向的对象并不重要,情本身只是人自我创造出来沉迷于中的妄诞之物。

三、读者阅读中对《西游补》的叙事补充

在小说中,关于项羽结局的部分并没有被提及。但是这一部分对于阅读《西游补》并非不需要。在作者的设定当中,其实是有意识的放过这一部分,而期待借助读者对《史记》的记忆来进行补充完成。而事实上,要想完整的理解小说的主题,理解小说这一部分情节设置的原因,读者的参与显然是必不可少的。换言之,作者虽然没有写垓下之围,写霸王别姬,但是读者在读到《西游补》项羽部分,勾起自己知识库里的记忆,对《西游补》所不及处进行补充。只有这样,项羽这个人物和情节的设定的真正意指才能被发掘出来。而这样的补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项羽的霸业成空的悲剧形象,和霸王别姬的情种形象。

在《史记》中,项羽的形象非常复杂。一方面他是叱咤风云的英雄,是横扫天下的霸主,勇力无双,战无不胜,无论是杀宋义,还是破章邯,年轻时候的“彼可取而代之”都是这样的例子。然而另一方面,项羽最终的结局是极富悲剧性的,因其优柔寡断,不能任用贤能,曾经驰骋天下的霸主最终不免于被围于垓下,身死于乌江之畔,所有过去的荣耀与威势都归于尘土,化为乌有。

而对于这部小说来说,作者也是有意识地对项羽这样的形象暗地里做了利用。项羽是一个线索式的承上启下的人物,前面承接的正是是拥有驱山铎的秦始皇。按照何良昊先生的说法,“《西游补》选择以驱山铎为线索……实际上是要选择秦始皇作为背景”。项羽在接下来出场,其实既是代表历史时间的推移与承续,也是对秦始皇背景的延伸与发展。我们可以对比下二人在《史记》叙事中的形象。他们都是不世出的英雄,都是席卷一时的霸主。而在最终结局上,秦始皇苦心经营一生的秦王朝,在其死后的不到五年内就轰然倒塌了。而曾经辉煌一时的西楚霸王到最后也只落得自刎乌江。二人的形象既有很多的共通点,而在本书中,作者也有意地利用《史记》记载的二人形象的相似之处,来勾起读者的想象,以项羽来承续“秦始皇”与“驱山铎”,来达成背景氛围的设定。

而这样的一个项羽故事,被放置在《西游补》中作为其情节的一个隐文本之后,其故事中曾经辉煌而最终一切成空的主题,很容易就和《西游补》中佛教的空的思想联系起来,不动声色,而能将读者引入到这样的一种思考方式中去。而全书的主题无形之间变得到了照应和深化。

而小说里的情节设定有意深化这种印象。小说中的项羽,已然脱离了楚汉之争的时代,身居古人世界当中,每日陪伴虞美人,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仅有的能做的便是喝酒之后,借着酒劲用扭曲了的镜像来重新讲述自己当年的事迹。听老去的人讲他们当年的故事,这件事本身就永远透着悲凉虚空的格调。而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象征了辉煌往日不过一场梦幻这样的意向。而这种调子配合着来自《史记》文本的悲凉,构成了本书的一个基调。

在《项羽本纪》的最后部分写到垓下之围,展示出来的是被英雄形象所遮没的儿女情长。而从此开始,项羽与虞姬开始被广为传诵,而项羽的形象也被赋予了多情种子的形象。后人往往称颂项羽多情,与“唐玄宗与杨贵妃”“石崇与绿珠”“汉高祖与戚夫人”等并成为古代多情之范例。

虽然小说中也有很多项羽对虞姬千依百顺的描写,但是这些描写并不足以构成项羽情种形象的全部。在这时,读者们回想起《史记》里霸王别姬的章节时,这样的一个情种其渊源被发掘出来。这个情种才具备了真实性与合理性。而越是如此,最后情痴和情愚之间的落差才能更大地显现出来,情空的主旨表达也才能更加深刻。

结语

《西游补》一定程度上更象是个被错置了时代的小说,它无比接近今天所谓的后现代小说的定义。这部小说的很多方面,虽然看起来有些强行代入之感,但是用现代的小说理论来分析次数错综复杂的文字现象,似乎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觉理解这部小说。而对于本文所探讨的主题来说。互文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其实质则在于情空主旨的传达。而对互文性手法的运用,也让《西游补》的艺术成就更为引人注目。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2] 李前程:《西游补校注》,昆仑出版社,2011年版。

[3] 赵红娟:《明遗民董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4] 赵红娟:《明清湖州董氏文学世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5] 傅世怡:《初探》,台湾学生书局,1986版

[6] 董说:《董若雨诗文集》,民国十年吴兴刘氏嘉业堂本。

[7]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8]【法】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 刘复:《作者董若雨传》,《西游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1] 何良昊:《的背景铺垫》,《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2] 周建渝:《从看明代文人的叙事观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篇9

当下的网络环境已经大大改善了考据手段,利用“百度”“谷歌”就可以细细地考证到让自己满意的各种结论,台湾学者黄一农称之为“E-时代考据”。在教学时,我尝试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考据来学习《选读》,学生可以初掌考据的方法,也免去翻故纸堆的麻烦,获得很好的效果。下面以《高祖本纪》一文为例来说明此种方法的应用。

在我们的印象中,刘邦是一个布衣皇帝,清代史学家赵翼说:“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此气运为之也。”假如我们只是翻译文本,提几个简单问题,特别是文言又加上了一层隔膜,学生的兴趣很难被调动起来,对刘邦形象的理解也只停留在字面上。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在第一课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翻译“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2.王媪、武负是何许人?

3.“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如何理解?

第一个问题。先请学生翻译:“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学生大都觉得没什么好翻译的,只能如此:“高祖是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字季。父亲叫太公,母亲叫刘媪。”我问学生:“刘邦有兄弟吗?”学生利用电脑搜索:“有两个哥哥,分别叫刘伯、刘仲,还有个弟弟刘交。”这时有学生发现伯、仲、季是兄弟的排行,也有学生发现“媪”是“老年妇女”的意思,比如“白发谁家翁媪”。我于是趁热打铁,让他们到网上寻找关于刘邦及其父母姓名的说法。网页有汉代学者项岱的说法:“高祖小字季,即位易名邦,后因讳邦不讳季,所以季布犹称姓也。”网页上有易中天的说法:“这个刘季也不是什么名字,季是什么呢?季是古人的排行。古人兄弟排行叫伯,仲,叔,季,刘邦的大哥叫刘伯,二哥叫刘仲,没听说三哥,书上没有,叫刘叔的那个没发现,他自己叫刘季,也就是说他哥儿几个叫刘大、刘二、刘三、刘四,所以刘季翻译成现代汉语,刘小,没有名字,平民。”这时学生讨论后翻译:“高祖,是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叫刘小(或叫刘三),父亲叫刘老先生,母亲叫刘老太太。”

这时有学生在网页上发现汉代学者皇甫谧认为刘邦父母有姓名,很多学生对此表示反对,网页上有颜师古云:“皇甫谧等妄引谶记,好奇骋博,强为高祖父母名字,皆非正史所说,盖无取焉。宁有刘媪本姓实存,史迁肯不详载?即理而言,断可知矣。”同时他们认为,刘邦及其父母应该是没有名字的,刘邦全家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平民百姓了,学生对刘邦这个布衣皇帝认识更具体形象了。

第二个问题。很多学生注意到了“媪”的意思,开始认为武负是男性,他们是夫妻。有几个学生不赞成,因为文章后面有这样一句:“此两家常折券弃责。”“两家”不是一家,显然两人不是夫妻。学生于是在网上搜索,网页上,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殷光熹认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负,假借为妇。’《史记・高祖本纪》:‘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汉书・高帝纪上》:‘常从王媪、武负贳酒。’‘武负’即‘武妇’。刘向《列女传》:‘魏曲沃负者,魏大夫如耳之母也。’以上所举‘负’者,均系妇人之称。”

我说:“虽然这样我们也不能肯定地说武负就是女性,但大家倾向于认为他是男性还是女性?”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她是女性,因为司马迁说刘邦“好酒及色”,喝醉了,不拘礼节,“醉卧”更表明他狂放不羁的“无赖”嘴脸,这样更贴近刘邦性格特点。

第三个问题。这时学生的情绪很高,议论纷纷。在网上大家找到两种翻译,一种常见,网页上:高祖每次去买酒,留在店中畅饮,买酒的人就会增加,售出去的酒达到平常的几倍。另一种说法,高祖每次去买酒,留在店中畅饮,因为高祖很大方,卖给他的酒比平常的贵几倍。网页上:“如淳曰:‘雠亦售。’索隐乐彦云借‘雠’为‘售’,盖古字少,假借耳。今亦依字读。盖高祖大度,既贳饮,且雠其数倍价也。”这两种说法都能表现刘邦“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

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高祖每次喝酒,两家酒店卖给他酒的分量都是正常的好几倍,所以在最后更把酒账也免除了。我表示赞扬,并告诉学生学者杨树达在《汉书窥管》中也是这样认为的,显示了刘邦的与众不同、让人敬畏的一面,为以后称帝埋下伏笔。

篇10

(1)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有的说是“胆大,心理素质好,不唯唯诺诺,敢戏弄上级,爱玩偶”,有的说是无赖相。

(2)常有大度,不事家人产业。

有的说是“抱负远大,不为小利纠缠”;有的说是“不学无术,游手好闲”。

类似的很典型的例子共有十五六处,几乎每一处都引起学生的不同意见。此现象值得玩味,于是我暂停课文教学,留时间给学生多读些《史记》选文,如《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再到图书馆或是网上查找前人研究资料。过几天,工作做好了,大家来交流。结果,呈现出来的是学生五彩缤纷的探究结果。很多话题涉及了学术研究,有的是自己的个性化理解,有的搜集了前人的不少研究成果,相当可观。特别是对刘邦形象的把握再也不是停留在表面,也厘清了很多民间流传或人云亦云的浅显的说法、看法。学生普遍反映,这结果与自己原来脑子里的粗浅的印象完全不同。至于平常的文言教学的基础知识及文本内容的理解竟然也更扎实,为什么呢,学生们狠狠地把文章抠了一遍,当然比我在课堂上所谓的指点要有用得多。等后来我再教选自《史记》的文章时,学生学会了自读,查资料,用语言材料说话、交流、讨论。学生明显地改变了过去学习文言文的辛苦、疲劳甚至是无聊的状态。

高中语文的课程标准基本是初中标准的抬升,没有质的变化,从没有提到“学术”要求。至于探究性学习的要求是有的,但注重的是有这个活动就行,某种程度上,只是做做样子,并未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做出具体的标示。也很少有人说要在高中生的语文学习中渗透些学术味道。原因可能是这样的:认为学生能力不够;对于高中生来说,课堂实施有难度。然而,经过观察和试验,实际情况却是另外一回事。

学生的研究能力强不强,其实是相对的,他们比不上大学生,更比不上老师,但力所能及,不好高骛远就行。一些定向的探究并非不可行。就某一具体问题,去查查资料,综合多方信息,再根据自己读文本时的体验,对一些前人的说法作些自己的判断,这很可行,而且,很多有些深度的语文课上已经在做着此类尝试。当然,这种“已经在做的探究”与我所说的“学术研究”,特质是类同的,都是要探索、钻研,但范围不同,前者只限于课堂上,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尝试性的思考,而后者,却是要利用各种图书、网络资源的。再者,能力是培养的,锻炼之后,会有长进。既然课程标准里说要让学生去探究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这探究活动结合起来后就应该是学术行为。

需不需要,更不用怀疑。从我在课上的试验看出,学生对研究所产生的热情要比四平八稳的上课大得多,这就算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其研究结果,表明的不仅仅是他们掌握了众多原来可能不会涉及的课本以外的知识,还在于学生对所学文本的感受体验也加深很多,完成了深度阅读。我们常常以为,学生用不着会做学术研究,但他们研究的结果却恰恰是阅读文章应该具有的成果,即使是放在高考题目中,那些诗歌鉴赏和文学作品阅读题,哪个不需要深度阅读才能更好地解答?

涉及难度问题,人们会可能以为这样做对于学生来说太难。但对于高中生,特别是到了高二高三,课堂上没有难度其实是不对的,真正的课堂应该有一定难度的呈现。现在很多课堂,重于形式上的生动,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些本不错,但恰恰忽视了教学内容上的审慎,内容没有高度,没有深度。往往是用很高妙的教学形式去铺展一个很简单的学习内容。好看是好看了,但所得却少得可怜,就好比是导弹打蚊子。没有一定难度梯度上升的教学内容,时间长了,学生还是会陷入倦怠。比如,有很多老师教小说作品时,会在情节上面花很多时间,步步为营,精心演绎,最后在黑板上画一个非常精巧的结构提纲。其实,小说的情节尽管是小说的肉身,但这东西对学生没难度,看一遍基本解决问题,不放心的话,再用一个问题串联一下,肯定到位了。这个时间严重占用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小说中的深度元素并无时间来体现。此时,如果学术登场,那可能就是不一样的风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