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亲的一段话范文

时间:2023-04-01 07:5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感恩父亲的一段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感恩父亲的一段话

篇1

实验小学五〈4〉班余婧

亲爱的哥哥:

你好!你在重庆过得好吗?记得你以前非常爱看书,你常对我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你还常教育我要多看一些好书。

最近,我看了《爱的教育》这本书,书名使我思考 ,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打开《爱的教育》,如痴如醉地读着。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的一部著作。它是采用日记形式,讲述一个意大利小男孩成长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安利柯。这本书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所想,字里行间洋溢着父母、师长、朋友真挚的爱。

哥哥,我觉得第二则日记《我们的老师》里面,安利柯的老师说过的一段话,让我特别震撼,这么好的一段话,就让我跟你一起分享:“大家听我说!我们从此要同处一年,让我们好好地过这一年吧!大家要用功,要规矩。我没有一个家属。去年以前,我还有母亲,母亲死了以后,我只有一个人了!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喜欢我!我一个都不愿意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我现在并不要你们用口来答应我,我确已知道你们已在心里答应我,‘愿意’了。我感谢你们。”我还觉得第29则日记《感恩》中,父亲说的一段话也值得我们一起分享;“你无论怎样爱我,但如果对于你的恩人——特别的是对于先生不爱,我断不欢喜。应该将先生当作叔父一样来爱他。不论待你好,或责骂你,都要爱他。不论先生是的时候,或是你以为错了的时候,都要爱他。先生高兴,固然要爱,先生不高兴,尤其要爱他。无论何时,总须爱先生啊!先生的名字,永远须用了敬意来称呼,因为除了父亲的名字,先生的名字是世间最可贵、最怀慕的名字呢!”哥哥,从这两段话中,使我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我觉得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就是爱。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是神圣的。当你得到一份爱,你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宝贵和其中的内涵的哲理。

爱就像空气一样,充斥在生活的周围。虽然爱是看不见的,但是可以用心去感受的。我不由得想起了你很喜欢唱的那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哥哥,你知道吗?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文字表达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我终于懂得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的含义了。《爱的教育》使我懂得了人要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能健康成长。

哥哥,这次我就写到这里,下次再聊。

祝你: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篇2

甘肃省临泽县鸭暖华强小学六(四)班:田歌

我从报上摘抄到:“两免一补”政策的出台,减轻了贫困家庭教育支出的压力,提高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入学率,许许多多因贫困而走出课堂的学生再次回到学校,卸下了多少贫困学生的沉重的包袱”这样一段话。我深有感触。是的,自从“两免一补”政策的春分吹进西部,我们农民家庭无不拍手叫好。我们出身农家的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两免一补”政策的温暖。

开校学生们捧着课本,鲜亮的标着“本书由国家免费提供”的字样。我们六年级4班学生王腊梅的家长对校长说:“年初我家地收成不大好,种地也不够人手,我怕我的孩子回家上不了学,那几天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如今党的政策为我解忧排难,再不愁女儿的学费了。”

我们学校六(二)班陈霞母亲出走,父亲又当了和尚,就靠她年迈的奶奶抚养她,一直没有交过学费,他奶奶告诉校长:“要让孙女长大以后报效国家。

我们班的王福权同学早年丧父,姐姐在一中上学,老师把他从家中找回学校,打消了他退学的念头,享受了“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在这学期,学习成绩逐渐进步,老师很是喜欢他。

从2002年以来,学校老师走村串户宣传“两免一补”政策。我们华强小学近400多人,没有一个学生流失,学费书费全免,140 多个寄宿生,补助了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每生每学期250元)。

篇3

这是一本用桃红色书皮包装的一本书,封面上方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爱的教育”,它的背景是一副感人的画:一个生病的母亲无力地坐在床上,她的儿子正在喂她吃药,母亲的脸上露出了甜甜地笑容。虽然药很苦,但母亲的心里肯定比吃了蜜糖还要甜。我略读了一两篇文章,很感动人,便买下了这本书……

这本书是说关于爱的故事。主人公是安利柯,他是一个优秀文明的小男孩。我还认识了很多可爱的孩子,卡隆,品学兼优的德罗西,勤奋的斯代地,可爱的波列科西……他们给了安利柯最深厚的友情。当然,还有疼爱他的父母,令人尊敬的老师,他们给了安利柯最无私的爱。书中有很多感人的小故事,有《穷人》、《小石匠》、《感恩》等等。其中,《穷人》这篇文章深受我的喜爱。父亲对安利柯的一段话更是让我深受启发,他说:“当你受到不幸的时候,别人帮助你,可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应该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去帮助别人,你愿意看到和你一样活泼可爱的小孩为了温饱努力挣扎吗?那是一件多么寒心的事呀!”是呀,在我遇到困难时,心里有烦脑时,我总能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或许是父母,或许是老师,或许是同学,或许是素不相识的路人……有了他们的帮助,成长的路上,我才能拥有七彩的阳光和金色的梦想。可是,在享受幸福的同时,我却很少想到为他人做些什么。从电视上,报纸上,我知道在我国的一些贫困山区,还有很多孩子每天只吃一顿饭,他们上学要走很远很远,课外书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奢侈品……读了父亲的话,我想:我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我们班有个同学叫廖开俊,他是个特别调皮的孩子。他的爸爸妈妈到外地打工,很少回家,他很想他们,学习成绩退步了,我是不是可以试着走近他,用温暖的话语去鼓励他呢?我在心里给自己打下了很多的小问号。

爱,是无私的。人人都可以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或许我们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也许正是这一点点光芒,就能给他人带来温暖和信心,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是我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所感受到的。

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让更多的人点亮心灵之灯,把无私的爱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篇4

《傅雷家书》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篇,贯穿全部家书的情谊,当看完《傅雷家书》的时候,大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初中《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共同阅读吧!

初中《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一)一封封书信体现了他对孩子的呵护,一封封书信表达了他对孩子的期望,一封封书信字里行间里都体现了浓浓的爱。他,在为孩子的受挫而担忧;他,在为孩子的成就而骄傲;他,在为孩子的骄傲而不满。他——就是傅雷。一个成功的作家,更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他用摘编了1954年至1966年傅雷及其夫人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编辑了这本《傅雷家书》,这本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他不仅仅是教导了他的儿子,还是教导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他让我明白了一个父亲对自己孩子的各种各样的爱,让我身临其受。其中我读到了这样一段话:“可见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功,只有加倍努力,同时也得期待别的迂回,别的挫折。我时时刻刻要提醒你,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有勇气去客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你的路程还长得很呢: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这一段话让我有颇深的思考,也告诉我了很多的道理,想到了我自己,尽管现在的成绩有了一些些的提高,别过去好了许多,但是要时刻记牢:逆境让人得到磨练,困难让人获得思考,在拥有一定的成就同时也要思考未来,不能仅仅凭着现在就骄傲,就自大,要时刻警醒着自己。

记得几年前,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给父母写一封信,刚开始我不知道写什么更不知道从何写起从何说起,只记得开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妈妈,老师让我给你们写一封信,可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之后,爸爸用他仅识的几个字给我回复了一封仅仅只有7个字的信——‘未来是属于你的’。刚开始我不懂什么意思,也没有过多的追问,但随着渐渐地长大我才逐渐的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你现在不努力未来就得不到好的结果,现在努力未来也还是你的成果,只要你肯付出,未来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降临于你。正如傅雷写给他儿子的信一样,每一封信都表达了对儿子的告诫,提醒。现在的我开始珍惜现在的机会珍惜父母对我的期盼,尽管现在的我还并不算成为父母的骄傲,但是我会用父母对我的爱护期盼把教导化为动力,去成就属于我的未来。

近年来父亲为我和姐姐忙碌,对我“唠叨”,但却总是用期待而温和的目光注视着我。不经意间看见父亲头上有银光闪过,仔细一看,发现父亲头发又白了几根,眼角的皱纹又深了几分。每当这时,我都想说:“父亲,您辛苦了大半辈子,该歇歇了。”可愚笨的我始终开不了口。

父亲,在我心中,您永远是伟大而成功的。在您的言传身教下,我会有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踏上我的成长道路。

感谢《傅雷家书》,感谢父母。

初中《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二)在父母身边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年幼时他将我们藏在羽翼下,小心翼翼的将一切风雨绝隔,呵护着我们的天真。渐长时他们一定是苦恼的,这世上千奇百怪,挡在我们身前怕碍了我们长大,跟在我们身后怕来不及阻拦我们受的伤害。期待我们永不知这世界还有灰暗,却又怕我们懵懂不知世事。世间每一对父母都是如此矛盾的,在远与近中取舍徘徊,寻找一个合适的尺度,而傅雷几乎将这一点做到了完美。严师,慈父,益友,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父母能做到的他们几乎做到了极致。许多人说这是中国父母必看的书,看过之后我却更希望每一位子女细细品读。读懂父母的爱,是我们成长不可或缺的一步。不要让他们等的太久。

我几乎是带着一种解脱的喜悦进入大学的,抛在身后的是十年寒窗,繁重学业,还有日日夜夜相伴几乎到腻烦的父母。在我自以为是的长大中他们是我迫不及待甩掉的壳,是我自以为了解的世界中需要摒的旧时代,我甚至拿到了《傅雷家书》准备指导一下他们的教育方法,却在读过之后深深懊悔那一段的时光。

初读《傅雷家书》我几乎要再三确认作者,“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烦恼。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这段话看得我鼻子一酸,如此细腻的情感让我难以想象是出自那个严谨近于残酷,倔强甚至有些暴躁的学者。

对待儿子,他说:“我高兴的是我有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长的。”而且,他谦虚诚恳地说:“我与儿子的相处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教会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以怎样的一种姿态交往。”孩子经受痛苦时,他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他不为孩子包办,而为孩子这种蜕变的过程而高兴,并且鼓励他艺术要有更诚挚的心,“得失成败尽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为了指导儿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习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他说“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面对现在大学生邮给父母的待寄汇款单,没有其余的问候,而这位父亲告诫儿子写信就是强迫你整理思想,也是极好的训练。在如今是多么需要啊。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我觉的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初中《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三)爱,是一种十分微妙的东西。爱,是一种习惯,无法预料,无法言语。爱,是一种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付出。爱,是一件糖衣甜而不腻。

自从,我读完了《傅雷家书》这本书。我对爱的理解更深了,尤其是父爱。每个人都有父母亲,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是他们养育我们长大。在成绩长过程中,我们都得到了父亲的教侮,母亲的慈爱。

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文艺评论家,妻子朱梅馥是一个温柔善良、贤淑的东方女性。他们的教育,让儿子成为了一个世界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傅雷夫妇在长子傅聪留学波兰期间书写了长达186封的性情家信,信中既有父亲对文化艺术的探讨,又有思想上的交流,还有母亲对生活琐事的“唠叨”。

那一封封家书,傅雷先生放下做父亲的尊严,毫无顾忌地向儿子忏悔自己的过错,吐露自己的心声,消除父子间的隔阂,仿佛傅雷就在我身旁,从信笺中拿出一封信,深情地念给我听,让我陶醉着,沉浸着,铭记着。

“爸爸这一年来似乎衰老了许多,白发更多了。我也较去年廋了许多,常常要脸肿脚肿,都是心脏不健全的迹象。”这一句话是母亲写给儿子的。话语中,满满的都是父母的老态,在经历了岁月与人世的双重折磨,年纪才不过百的傅雷夫妇愈发衰老,身体和精神也较之前差了许多。而此时,两个儿子都没有陪在他们身边,不免让人感受到“英雄迟暮。”的无奈与凄凉。

是啊,现在的儿女在外为自己的事业而拼搏,拼出一片天地。又可知,家中的父母为他们而担心,他们的脸被岁月的痕迹布满,一颗颗“老人斑”烙印在脸上。头顶上的头发被岁月染上了白色颜料,父亲的头顶,莫名的地被岁月变成了一片“荒原”。可这一切,又不是父母对儿女的挂念与担心所付出的代价。又有的儿女不孝顺,在外外面花天酒地,追求潮流,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不孝的儿女们在你们做着对不起父母的行为时,你们是否想过你们父母脸上的烙印,头顶的白发和“荒原”,醒醒吧,他们生是为了你们,死也是为了你们,难道你们不应该感恩他们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傅雷夫妇的家书,亲情溢于字里行间,深深地让我感动,一股亲情的力量感染着我。这让我想到了我的父母亲。我的父亲对我的爱,绝不亚于母亲对我的爱。在雨天,母亲把伞送到我手中,这是雨中的母爱,淅淅沥沥。在网上,父亲为我盖被子,让我依然在床上酣睡,这是温暖的父爱。

在这里,我想对我的父母说一声:“我爱你们!”

初中《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四)世界上有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是爱。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因为有了爱世界才会更美好。而父母对我们的爱尤为重要。

《傅雷家书》是我最为欣赏的一本书。傅雷写给儿子的不仅仅是家书,而是一个个人生哲理。他对傅聪的人生之路起了很大的作用。傅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懂得了爱,以实际行动回报了父母,这使我非常的感动。

这本书主要是傅雷告诉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艺术,以及如何对待生活等问题。他叫儿子要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对儿子积极的引导。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而且他敢于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他无疑是儿子的良师益友。

当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太大或者父母对孩子溺爱时都会产生一种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只有想傅雷那样积极与孩子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才能成为一名理智父母。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者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的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大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

这是傅雷在给儿子家书中的一段话。在《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教诲,字里行间,流露出傅雷对傅聪强烈的父爱。这种爱使人震撼,使我对傅雷爱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动。

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对儿子亲切关爱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他用音乐译注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发胀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样流露给学生,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精力,在对祖国社会人类尽自己的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抓紧时间”,“最是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和性情”。我觉得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说道这里,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然不是像傅雷那样的伟人但是他们给我的爱却并不比傅雷给傅聪的爱要少,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为我考虑,他们虽然不能讲出许许多多为人处事的大道理来,但是,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

父爱如山,雄伟壮观,母爱如水,柔情万里。我们应当理解父母并加强自身素质,逐步与父母建立友好关系,让他们理解你,做一个称职的孩子。

书中时时给人深刻的教诲,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不仅如此,从书中我还感到家长的用心良苦和他们给予我们的崇高的爱,正如傅雷在书中对儿子说:“孩子,我从里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必你从我这得到的少。尤其是最近三年,你不知我对人生多增了几分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所以《傅雷家书》拉近了父母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亲情溢于言表,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和启迪。

初中《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五)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是我国着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

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

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_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

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

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

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篇5

一、因文生情,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远离文本和学生

以情为主的文章自然要求老师引导学生真正地入境,课堂结尾沿着文章情感发展的脉络,作点渲染,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情感的浸润,这不失为一种好的结尾方式。但是,有的老师渲染过度,课堂结尾成了一种私情的泛滥。

一位老师执教泰戈尔的《金色花》,课堂结尾安排学生以“母爱”为话题说一段话。对学生说话的内容,老师并未做评点,而在每个学生回答后反复点化,“妈妈,妈妈,你永远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课堂上充斥着老师高分贝的对“妈妈”的声声呼唤。而老师这样渲染的目的在于引出自己原先准备好的一段文字:

妈妈,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想起几天前,你来为我带孩子时,脚上还沾着棉花地里的泥巴,女儿的心中就有着万千的悄悄话;妈妈,妈妈,我亲爱的妈妈,记得我小时候,你坐着木盆,在河里为我捉起小鱼小虾,那时我是多么的惊讶;妈妈,妈妈,如今你的头上已布满霜花,岁月在你的皱纹间留下了年华。妈妈,妈妈,如今我也成了一位小女孩的妈妈,妈妈,妈妈,我的妈妈,无论风雨,无论坎坷,你都是我温暖的家,我也是你最幸福的小丫!

如果我们再回视一下课文,就可能感觉到,这段抒情独白与原文情感基调是有较大出入的。《金色花》通过几幅富有情趣的画面,表现孩子的天真、活泼、可爱。同时,从孩子的眼中,妈妈那沐浴后披肩长发的线条,那祷告与读书的造型是多么优雅。孩子是一位天使,妈妈也是一位天使,诗篇是美与爱的结晶,而不是“妈妈,妈妈”式的歇斯底里。

另一位老师执教鲁迅的散文《风筝》,结尾要求学生说说曾经触动自己的故事,体会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老师在象征性地提问了几个学生之后,就随着一段柔美的音乐,很抒情地叙述自己的故事:

我,一个农村女孩,家里有两个哥哥,当年父亲力排众议,让我上大学。毕业后,我走上了讲台,父亲自然很高兴。以后,我成家了,想调动工作。父亲怕我一人在外面吃苦受累,强烈反对我调动工作。很长一段时间,父亲消失在我的视线之外。一个下雪的早晨,外面雪花飞舞,我打开窗户,看到远处一个老人站在雪地里,缩着手,哆嗦着身子,他的身边,放着大大小小的蛇皮带,那是为我准备的鸡鸭鱼之类的过年用品。那一刻,我泪雨滂沱,那是生我养我的爸爸呀!那是我朝思暮想的爸爸呀!我的父亲是全天下最普通的父亲,也是全天下千千万万个父亲的缩影,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百善孝为先,奉养父母,是子女天经地义的事,向全天下的父母致敬!(随即转身向台下听课的老师鞠躬)

看得出来,这段话是执教老师精心准备的,融含着自己的真情。但是,用这段话结束课堂教学的问题在于:第一,这段话表达对父爱的感激,与《风筝》的情感基调不吻合,引申不合理。第二,老师情感过于投入,以至声音哽咽,不能回到正常的教学情境中,忘记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二、由古及今,胡乱联想,推衍的内容有严重的“恶搞”倾向

对课文内容作合理的推断或引申,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有利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但是,这样的推衍,必须要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而不能随心所欲。

有个老师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以一个“猜”字来串起教学的主线——猜时代背景,猜字音字义,猜背诵技巧,猜诗歌主旨……且不说这种“猜”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单说说结尾“猜今日陶公”就让人匪夷所思。教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他可以当什么社会角色?请展开你的奇思妙想。

我们看看学生的回答和老师的评点:

生一: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今天的环境已经破坏得很厉害,他没有隐居之所。他应该到中央党校去当讲师,因为他清廉,可以主讲反腐倡廉。

师:很好,陶渊明能当大学讲师,并主讲为官之道,你很有政治头脑。

生二: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他可以去当豆农,因为今天的粮价很高,种豆可以使他致富。

师:很好,你很有经济头脑。

生三: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可以到自然环境保护区当环保宣传员。

师:很好,你很有环保意识。

生四: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可以去当公务员,因为他知识丰富,文笔又很好。

师:很好,你真知人善任。

因为完全脱离了文本,学生思维很活跃,回答貌似很精彩,但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对文本的歪曲,更是对古人的恶搞。老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反而有如下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给陶渊明作了合适的安排,如果让他当官,他能够为人民服务;如果让他经商,他能消除贫富差距;如果让他当农民,他能带领农民勤劳致富;如果让他当作家,他还为人民写出更多的好作品……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能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做时代的弄潮儿。

呜呼,陶公当时代的弄潮儿,与《归园田居》表达的情感不啻有十万八千里!

三、由读到写,写的内容与课文不能作无缝对接

读写结合,以写来收束课堂,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选择恰当角度,进行写作训练。比如,于精彩处仿写,于空白处补写等。但是,我们发现,有些老师设计写作训练时,不能做有效的引导,写的内容与课文相去甚远。

一位老师执教莫怀戚的《散步》,在课堂的结尾,老师安排了一个仿写训练:

家可以很小,螺蛳壳是蜗牛的家;家也可以很大,

在老师不断的启发下,学生有如下的回答:

家也可以很大,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家也可以很大,宇宙是地球的家;家也可以很大,大海是鱼儿的家;家也可以很大,天空是鸟儿的家;家也可以很大,天空是云朵的家……

如果是专项的语言训练,学生的回答是精彩的。但是,如果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了。《散步》叙述的是家庭生活,主题是表现亲情的。而老师给的示例,包括学生仿写出来的句子,只是变换着视角,来审视家的“大”与“小”,这与《散步》的主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另外一位老师在《散步》教学的结尾,先有这样的小结:“在我们就要走出美文《散步》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吟诵文章最后一段,再次在《散步》精致对称的语言中,感知和谐美满的亲情。”接着安排了一个“拓展迁移”: 试着用对称的形式写一组句子,描绘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比如“孩子的眼睛”。

因为已到下课的时间,老师匆忙展示了自己准备的内容:

孩子的眼睛,像浸在水中的一颗乌亮的宝石,那么晶莹;像黑夜中闪烁的一粒珍珠,那么夺目。

我们分析一下,老师精心造出来以总结课文的句子,是有问题的:将课文中的“亲情”变换为“孩子的眼睛”,内容与课文没有什么关联;从形式上看,也不能体现文章最后一段于整齐中见错落之美的特征。这样的写作训练,放在任何一节语文课的结尾,都没有什么区别,怎么能体现“读写结合”呢?

四、由文及道,背离了文学鉴赏,变成了空洞的思想说教

“文以载道”,文学作品中融含着道德教化的因素,但是,语文课的思想教育应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而有些老师在课堂的结尾,生硬强加道德教育的内容。一个老师在执教《杨修之死》的结尾,有这样的设计:同学们,你们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启示?

下面是学生的问答:

生一:做事要稳重,不要耍小聪明;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

生二:做人要低调,做事要周全。

生三:为人要谦虚,做事要谨慎。

生四:要把才能用到该用的地方。

如果说,学生的回答,还差强人意,那么,老师的总结,则有空洞说教的嫌疑:

做人不能侍才放旷,要审时度势,韬光养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上级要尊重,对朋友要爱护,对规范制度要遵守。将自己的才能用在合适的地方,不要耍小聪明,而要拥有大智慧。

同样,一位老师执教《范进中举》,在结束时进行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范进中举》,知道了范进在成功时的表现。请同学们记住,我们成功时要看得起别人,失败时要看得起自己;成功时要淡然,失败时要坦然……

应该说,《范进中举》的本意不是谈人生的成功与失败。范进的笑也是含泪的笑,得意并不是他的真性情。据此引发关于“成功”“失败”的人生态度,是不恰当的。这种忽略本体的拔高、升华,使原本处处流淌着诗意的语文,扭曲成了粗糙的说教,只能让学生与语文越来越远。

五、由课内到课外,作业成为一种虚假的点缀

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学生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或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布置作业应该具有针对性,也有可操作性。但是,有两种作业,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点缀。

一是作业过大,有专业研究的倾向。一位老师执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布置的作业:课外阅读王永照《苏轼传》,林语堂《坡传》,东方龙吟《万古风流坡》。

这样的专题阅读自然是有价价值的,但是,能做这样阅读的也许是大学教授或是专门从事坡研究的学者,作为初中学生一节课的课后作业,显然大而无当。类似的还有教《智取生辰纲》则读《水浒》,教《杨修之死》则读《三国》……

二是作业过虚,有非语文化的倾向。一位老师教完《金色花》后留下的作业:生活中,我们应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请用行动回报母爱。晚上回家,请给妈妈端上一杯茶/给妈妈梳一次头/给妈妈唱首歌………

另一位老师也英雄所用略同,在教学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后,布置了如下作业:在父亲母亲的背上静静趴一会,回想一下小时候父母背自己的情形,然后轻轻为他们捶捶背。再仔细观察一下,父母的背和你的背有什么不同。

篇6

《背起爸爸上学》是一部非常感人至深的影片。影片中记述了石娃和他的父亲石大的父子深情。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背起爸爸上学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背起爸爸上学观后心得1电影的主人公石娃是一个性格坚毅、勇敢诚实、好学、孝顺的人,他敢爱敢恨,虽出身贫苦家庭,但却最终考上了师范大学,前途充满光明。

石娃,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一种不平凡的寓意:像石头一般坚固,一样的坚不可摧, 因此,上天赋予石娃像石头一样坚毅的品质。这也正是这部影视剧感人的地方。

在石娃小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他自小和父亲、姐姐相依为命。因为出身于农民家庭,所以没有足够的金钱资源来供他们姐弟两个上学,所以就用转勺把的方法来决定让他们两个谁去上学,结果是勺把转向了石娃,石娃去上学,而石娃的姐姐就只能辍学了,他当时才刚小学毕业,可却就要从此在家中打点家务,为弟弟石娃和爸爸的生活操劳,石娃则背负起家里人的希望去上学,他的家离学校有一段距离,还隔着一条河,在一次下雨天,河水涨了,石娃亲自目睹了一位女同学葬身河中的事故,吓得好几天没敢去学校,之后被他的父亲知道了,暴打了他一顿后,第二天又送他过了河.从此之后,石娃就没有再差过一节课.在他上高中时,因为父亲得病,不得不将姐姐嫁人收的聘金用来供石娃上学,石娃因此对父亲埋怨在心,但最终理解了父亲的一片苦心,他考上了师范大学。

最后,在种种原因下,他选择带着父亲去城里边治病边上学,影片以他背着父亲过河为最后一幕,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影视给了我难以忘怀的记忆。

这个影片告诉我:做人一定要恪守孝道,百善孝为先。无论做什么都应该以“孝”字当头,除此之外,还应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能被那些小磨难小挫折就打倒!

背起爸爸上学观后心得2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背着爸爸上学的,你们是不是感到很好奇?是不是想问为什么要背着自己的爸爸上学?让我来告诉你吧!

在一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里,有一个孩子,叫石娃。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爸爸用转铜勺的方式做出决定,石娃有幸上了学。因为渡河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雷雨,水漫了上来,旁边的小女孩淹死了,石娃吓得钻到家里的角落,再也不敢上学去了。因此,爸爸狠很地打了他,经过爸爸劝说,他才肯去上学。

一天又一天,石娃16岁了,上了中学。他对化学十分感兴趣,参加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得了一等奖,随后考上师范学校。可就在喜报频传时,爸爸在割高梁的时候跌下了山谷,一只腿残疾了,石娃为了能照顾爸爸,自己又能上学,于是就背起爸爸上学。

这部片子感动了我。石娃的同桌溺水后,他就不敢去上学了,是爸爸背着他过去。现在是石娃背着爸爸,爸爸这一背是无私的父爱,而石娃这一背是忠实的孝心。石娃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孝顺父母。爱是无私奉献的,而石娃和爸爸的爱都是平等的。

苦是什么?苦只是物质上的,但有这么个孝顺的孩子和这么疼你的爸爸,你还感到苦吗?穷是什么?穷也只是经济上的,人穷志不穷,如果你的孩子有石娃学习那么好,你会感到穷吗?

当妈妈为你洗衣洗袜,汗流浃背的时候,你就会想到母亲那粗糙的手,你心里默默念着:“回报,回报……”它会激励你勇敢向前;当爸爸为了你的学业到处奔波,回来时疲惫不堪的时候,你就会想到爸爸那张憔悴的脸,你心里暗暗想着“回报,回报……”它会鼓励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以前,我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像一个高高在上的公主,从来没有体验过父母的艰辛。他们供我吃饱穿暖,也费了不少劲。学习是最好的报答。石娃,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他都能把学上好,难道我们这条件比石娃好的孩子就不如他吗?

同学们,我们已经长大了,是时候回报父母了。

背起爸爸上学观后心得3“河水有涨有落,学是天天要上的。你是一个男娃,做啥事总得有个结果。”这是影片中石娃的爸爸所讲的,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的朴实语言,但是他的这一段话不乏于一位高高在上的学校教导人: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带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学习、奋斗、拼搏不止。此片讲述的是甘肃某偏远、贫困、落后的小山村里一个叫石娃的小男孩在经历坎坷考上师范大学的故事,也是石娃的奋斗史,感恩便是石娃奋斗的主题。感恩在石娃心中便是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有了感恩的心,才能感受到爱的温暖。人与人的相互理解是心灵的沟通,是感恩让石娃奋斗不止。

父母为子女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当你受伤时,当你哭泣时,当你忧郁时,当你难过时……你可以随时回到父母的身边,享受父母的爱,这便是我们的幸福了。石娃那自强不息,勤学奋进的精神打动了我,也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楷模

感恩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让父母感到欣慰,这就够了。看了这部电影,我深受感动。想想我们现在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还不好好学习,这样对得起自己的父母与老师吗?所以,从今天起,我们要好好学习,让父母和老师为我们感到骄傲,不辜负他们对我们的期望。

同学们,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孝敬父母,尽自己的微博之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减轻负担,学会感恩。让我们做一个关心父母和他人的好学生吧!

背起爸爸上学观后心得4在上两周,我看完了《背着爸爸上学》。

主要人物是石娃,故事中讲了石娃和他姐姐转勺子,看看让谁上学,结果转到了石娃,石娃上了学。石娃慢慢长大了,为了给他凑学费,他姐姐嫁人了。后来他爸爸中风了,家里困难重重。他考上了师范大学,既要照顾爸爸,又要上学,他无可奈何。石娃又转开了勺子,到底是照顾爸爸,还是去上学呢?结果转到了爸爸,他爸爸不想耽误儿子上学,就跳了井。他想上学,也想照顾爸爸,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背着爸爸上学。

在我看完后,我很感动,尤其是他爸爸为了儿子的学习,不顾一切,宁可舍去自己的生命。跳下井的时候,我非常感动,我从中感受到了石娃爸爸伟大的父爱。石娃跳下井救爸爸时,我也感受到了他对爸爸的爱,他是在回报爸爸的照料和关怀。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在关怀照顾你,比如妈妈在为你做饭、洗衣时,你应该想着妈妈有多辛苦。比如爸爸在为你讲解功课时,你应该想着爸爸有多劳累。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学习石娃那种自强不息、坚强的精神,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作贡献!

背起爸爸上学观后心得5《背起爸爸上学》是一部感人肺腑的影片。这篇影片讲的是一个叫石娃的小男孩,历经磨难终于考上大学的感人故事。

篇7

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父亲发言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父亲发言稿1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们都明白,每年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每个同学用各种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那么,你们明白每年六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吗?对了,那就是父亲节。这个星期日,也就是6月19日就是父亲节了。这个由外国人率先设立的节日,它表达了全世界人民对父亲的尊敬和爱戴,我们也应当记住这个完美的节日。

其实,在人类爱的长河里,父爱和母爱一样伟大。高年级的同学不知是否记得《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中父亲告诫的话语:“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中,登塔远眺的时候,父亲和蔼地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能够走另外一条路试试!”还有《落花生》中,父亲和孩子们彻夜长谈的话:“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父亲就是这样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引领着我们健康成长。

低年级的小朋友必须看过绘本读物《我爸爸》,故事中的爸爸在孩子的心目中既强壮又温柔,不仅仅样样事情都在行,给孩子十足的安全感,还温暖得像太阳一样。

同学们,如果说母爱是涓涓细流,一点一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那么父爱就如高山,伟岸且淳厚。父亲总是默默无闻的付出,也许他不会为你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也许他会对你声色俱厉。但是,作为家的脊梁,他时刻在用无声无息的爱,为你们遮风挡雨;时刻在用无声无息的爱,教你们懂得坚强。所以,我们必须要理解父亲那深沉的爱。即将来临的父亲节,给了我们一个表达对父亲尊敬和感激的好机会。

作为子女,我们就应把每一天都当成父亲节。期望在父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对自己的父亲说声:“亲爱的爸爸,您辛苦了!”在父亲节来临之际,别忘了为他们送上一声祝福,一声问候。当父亲下班时,我们为父亲倒一杯水,说一句贴心的话;当父亲累了时,我们为他捶捶背,给他说个笑话;当我们犯了错误,父亲批评我们时,我们虚心倾听并不再犯同类的错误,用自己不断的进步来报答父亲,让父亲的脸上多一些灿烂的笑容。我想,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我们都能做到,也就应做到。这些都是对父亲的回报。

同学们,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国际父亲节,让我们送上最真挚、最衷心的感谢与祝福,祝愿全天下所有的父亲永久健康!

父亲发言稿2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六月的天空明净湛蓝,六月的朝霞绚丽多姿,六月的鲜花争齐斗艳,六月的阳光分外妖娆。

六月是一首动听的歌,拍打着我们的心潮,六月是一首美丽的诗,吟诵在春夏之交。

是谁,用虬劲的臂膀,为我们撑起一片灿烂的天空?是谁,用勤劳的双手,为我们构建一个幸福的家园?

是您,父亲,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

父亲是一座山,胸怀宽广,容纳百川!父亲是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使我们远离灾难!父亲是一艘船,载着我们,乘风破浪,驶向爱的港湾!

在女儿的眼里,父亲您更像是一棵树!

春天能倚着幻想您的爱像滴滴甘露,滋润着我的心房;夏天能靠着乘凉,您的爱像阵阵凉风,轻轻地拂过身旁;秋天教我变得成熟,您的爱是累累硕果,让我看到成功的希望;冬天教我变得坚强,您的爱是缕缕阳光赋予我自信和力量!

春夏秋冬,日月轮转;

时光的痕迹,悄悄爬上您的脸庞;

风雨的磨砺,使您饱经沧桑;

忘不了,您谆谆教导的情景;

忘不了,您骑车载送女儿上学的背影;

忘不了,女儿迟归时您目光中的忧愁;

忘不了,女儿生病时您脸庞上的担心;

忘不了的一幕幕,忘不了的父女情……

如果生命可以轮回,来生我还做您的女儿!昨天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所有父亲的节日—父亲节。

每一位父亲都将自己所有的爱倾注在子女身上,每一位父亲的爱都是无私的,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起,父亲的目光就都投到我们身上,从不曾离开过。父爱与母爱的区别在于母爱是细腻的,而父爱则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流露的或在危机时刻体现出来。

父亲是山,屹立不倒,让我们这些小树苗在他的怀中长大,风雨飘摇也依然耸立。父亲是雨,默默奉献,滋润我们心灵里每一个干涸的地方,别的地方雨少时,我们这里一滴都不会少。父亲是风,柔和而多变,总是轻轻拂过我们哭泣的脸庞,吹干我们的泪水,让我们重见笑语。父亲是一个普通人,没有特异功能,可他却用他铁的臂膀支撑起了整个家。在每天的繁忙工作之余,父亲还要操心家里的事,我们成长的事。无论过去多长时间,父亲依旧在默默无语地奉献自己。

父亲的爱也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有时可能只是一句小小的问候,却无比暖人心。有时,只是我们做一顿饭,但饭中包含的爱是多么浓郁。谁又知道,他做这顿饭究竟下了多少功夫,所有的父亲都不善于做饭,做出一桌饭来不容易,认真的眼神中,我们看到的又是什么。如果我们在深夜中病了,父亲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背起我们奔向医院,顾不上夜里的气温有多低,风有多刺骨。那么冷的天气里,他们也会被累得流汗不止。着晶莹的汗滴中流露的是什么?是伟大的父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而生命又是如此美好,如此多彩。我们更是应该感恩父母,父亲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更应该感恩父亲。

父亲节更要感恩,回报父亲。父亲为我们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我们也要回报父亲,为他做点事情。对父亲来说,孩子的好成绩就是父亲的欣慰,面对即将来临的期末考试,我们只有刻苦努力,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不辜负父亲的期望,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家长,回报老师。

此时此刻我只想在您耳边说一句:爸爸,我爱您!

这是一个女儿的心声,祝愿天下的父亲母亲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父亲发言稿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感恩父亲》。

每年六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这个由外国人率先设立的节日,它表达了全世界人民对父亲的尊敬和对长辈的爱戴,他同样符合我们中国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母亲和父亲的关怀呵护下健康成长的。

在人类爱的长河里,父爱和母爱同样伟大。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教我们坚强、教我们自立、教我们树雄心立大志的是父亲;父亲是勇气和力量的源泉,是希望和信心的化身。尤其在做人、求学的岁月里,父亲留给我们的是坚强和忍耐,如同巨石山峰,能抵挡住风雨的洗礼、雷电的怒吼、波涛的汹涌。无论春夏秋冬,不管爸爸在哪里,一个电话,一句教导,一个叮嘱都证明了父亲的爱是无限的。难怪人们会选择一年之中阳光最炙热的6月来过父亲节,原来它蕴含着的是父亲给予子女的最真挚、最火热的爱。

感谢父亲,感谢他深沉而炽热的爱;感谢他无私的付出,让我在优越的条件下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让我享受童年的快乐;感谢父亲成为我们的人生加油站,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成为我们温暖的避风港。同学们,在我们歌颂和赞美母爱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父亲的伟大。高尔基说过:父爱就像一本震撼心灵的书,读懂这本书,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最后,希望在父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怀着真诚的心,真诚地对自己的父亲说声:“亲爱的爸爸,您辛苦了。我会付出行动,做一个值得您骄傲的好孩子。九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你们马上就要面临中考,这是你们人生中的大事,希望你们好好把握最后的攻坚时间,祝福你们考试顺利,金榜题名!七八年级的同学们要好好把握时间,争取考个好成绩!

这个美丽的节日虽然只有一天,但是,对长辈的尊敬和爱戴却是永远。同学们,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他们用双手抚养我们长大,他们的叮咛时时伴在我们耳边……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鸟儿和树叶一样知恩,用同样的爱回报他们呢?如果愿意,用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精神面貌驱逐他们心中的烦恼,给他们带来快乐和欣慰吧!希望我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记得父母的养育之恩,并用一种感激的心态对待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在父母生日的时候,在父亲节即将来临的时候,别忘了为他们送去一声祝福,一声问候。

最后,祝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的父亲、祝愿全天下所有的父亲永远健康!

父亲发言稿4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觉得爸爸总是好严肃,好难和他说心事,我还记得,小时候,每个周末,爸爸都会骑着车带我到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公园玩,但是长大后,我们几乎不讲话了。随着离家的时间越来越多,我和爸爸之间,渐渐的,也只剩下了沉默。爸爸从来没有称赞过我,我也从来没有说过,我爱他,但是,一直以来,我藏在心里的愿望,始终是要他的肯定啊。

和爸爸之间很难相处,甚至连父亲节的时候都迟迟疑疑的说不出“我爱你”的同学,一定不止我一个吧。

但是,也许我们都忘记了,当我们蹒跚学步时,在远处看着我们的人,是父亲;在我们还没有成型的三观里,教给我们做人的原则和道理的人,也是父亲;在我们第一次离开爸妈去学校上学时,虽然放开了手,却依然在铁栏杆后面默默地望着我们的人,还是父亲;在我们想要放弃的时候,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坚持一直前行”的人,仍然是父亲啊。

都说父爱如山,父亲在我们的生命中一直是沉默而厚重的角色,回首那些苦涩的过往,总能找到父亲的身影,我想,也是因为有了父亲的沉默的守候,我们才多了一份前行的动力吧。无论我们身在何方,面临什么样的困境,我们的支柱,始终是父亲啊。

我永远忘不了,在一次期中考试之后,我把被揉成一团的成绩条递给爸爸看,当他展开了看到成绩条上模糊的数字时,我都能感觉到他眼里的光一下子就黯淡了下来,仿佛他年轻时所有的意气风发都在我身上消磨殆尽了,他只是沉默了几秒,对我说“你,要加油啊。”我点点头,转身后眼泪再也停不了。而这个时候我才真实的感觉到,小时候,爸爸给予了我很多,而现在的我,是该变成他的翅膀,拂去他的沧桑了,现在该是我回报爸爸的时候了。

今年的父亲节已经过去了,我在给爸爸的父亲节卡片上,写上了这样一段话:“我没有说,但是仔细回想,脑海最珍贵的一幅画,是你载着我,叮呤我,好好抓牢你身旁,安心在你背后,飞翔。”记忆中,这样的时光,已经随着父亲渐渐斑白的头发,成为了永远。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龙应台先生的《目送》这本书吧,中间写到了我们目送父母一步步的离开,但是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他们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因为有这份爱的存在,我们才能无所畏惧的前行。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会消失的身影,爸爸妈妈也总有离开我们的那一天,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日子,都要请大家始终怀着感激的心情,去多爱我们的父母一点。因为,也许父母也是存在我们的心里,但是我们,却永远镌刻在他们的生命线上。

谢谢大家!

篇8

阅读彦林同志的散文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不仅为他独特的发现、细致的描写所折服,还为他包含深情、富有深度的议论所感动。我一直认为,彦林同志是一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诗人作家,他的写作具有文本意义,正如石英先生所说“在当前庞大的散文产出中看到不少的类型化、‘公众模式化’作品比比皆是的势头下,我又实在不能不对有特色、风格显明的可贵表现表示由衷的赞叹。而彦林同志的这些以写乡情生活为主的散文作品是当前应当受到欢呼的突出典型之一。”我始终认为散文界对彦林同志的研究重视不够,这也许与他低调的为人为文风格有关。

彦林同志的散文,以八百里沂蒙为背景,展示了沂蒙山的沧桑、博大、深沉、厚重。他笔下汩汩流出的是山村、小河、老树、乡路、炊烟、庄稼,同时用厚重的笔墨深沉描述了父老乡亲们的勤劳、朴实、善良、憨厚、坚韧,故乡情如山泉喷涌而出,对亲人的爱跃然纸上。彦林同志笔下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景一情,对于我是那样熟悉,他的那个小山村仿佛就是我的那个小山村,他的父老乡亲仿佛就是我的父老乡亲,其实,如群星一样散落在沂蒙山深处的每个村庄都是相似的,他们血脉相连,就像一根长藤上结出的同一墩地瓜。

沂蒙山是彦林同志灵魂的家园,是他精神的根,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他的绝大多数诗文都是从这片土地上生发出来的。故乡是什么?是我们生命的根!小到一草木、一捧土、一片叶、一块石头、一粒虫鸣、一声犬吠……都令作者低吟长叹、魂牵梦绕。无论岁月怎样流转,她永远是作者精神的王国,故乡的太阳永远照耀在他的头顶,温暖着他生命历程;故乡的明月永远滋润着他的诗心,让他不断收获着饱满诚实的美文。

彦林同志的散文,没有长篇的议论和喋喋不休的说教,更少见动辙上万字的鸿篇巨制,大都精练、隽永,但让人爱不适手,读起来绵远悠长,如饮一壶老酒,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值得关注。

乡情浓郁、感情真挚是彦林同志作品的第一个显著特点。莫泊桑说,爱自己的父母像人活着一样自然。彦林同志的文章中,充满了对父母、对父老乡亲的深情厚爱,爱得深沉而刻骨铭心,处处体现着对父母养育和教诲的感恩。通过《回家吃顿娘做的饭》《凝望娘满头的白发》《煤油灯》《回家过年》《布鞋》等文章,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母亲:她朴实、勤劳、娴慧、善良,心怀大爱。这就是彦林同志的母亲,她是沂蒙山千千万万个母亲的缩影。文章许多描写母亲的细节,比如煤油灯下母亲的身影、送儿远行母亲脸上的泪痕、做衣做鞋的母亲手指上的血滴等,都深深感染着我们。尤其读到“在家的日子,娘总会把积攒了一年的好东西纷纷拿出来,变着花样做给我们吃,顿顿都是七个碟子八个碗,像招待远方尊贵的客人。吃饱了,娘还逼着多吃几口,恨不得把好吃的东西全都塞进我们肚子里。”(《回家吃顿娘做的饭》)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的眼湿润了,也对季羡林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有了更深的理解,“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天天吃‘红的’(注,指高粱饼子)。”所以,彦林同志才发出这样幸福的感叹:“回家吃顿娘做的饭,是一次幸福而快乐的旅行,是对逝去岁月的追溯和留恋,源自对父母的牵挂和对浓浓亲情的期盼。”(《回家吃顿娘做的饭》)写到这里,我向天下的游子们呼吁,请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回家吃顿娘做的饭吧!

彦林同志在《父爱》中写道:“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包括平民百姓,歌颂母亲的多,歌颂父亲的少……这不知是观念问题,还是缘于父亲情感厚重、不善言表?”读过许多写父爱的文章,但像彦林同志这样尖锐提出这个问题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觉心里一震。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对子女的爱不会像母爱一样细腻缠绵如水,但藏在威严深处、不善言表的那份爱,一点也不逊于母爱。不信,请读读《家训》《祖孙四代求学梦》《父爱》等文章,无论是父亲坐12马力拖拉机冒严寒去城里给儿子送煎饼、鸡蛋、散发体温的五十元钱,还是悄悄为帮儿子割麦子,哪一个情节不打动儿女的心弦?当年,我在《山东文学》上读到《家训》这篇文章时,心潮起伏,彦林同志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为此,我还写了一点感想寄给了《山东文学》。今天再读这篇文章,倍感亲切。彦林同志的父亲是位老实巴交、憨厚地道的农民,他说出的话不是大道理但又句句是大道理,“人活一辈子不容易,但无论如何要活得正,站得直,人活就是一口气。”这样的话语土坷垃一样土,掉到地上却砸个坑,大实话就是大真理,这不仅是对子女教诲,更是对他们的期盼和深沉的爱。正如彦林同志感悟到的:“真正理解父爱的深沉凝重,需要岁月的凝聚,需要细心的品味和琢磨。”(《父爱》)

观察细腻,语言具有诗意之美,是彦林同志作品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章不讲究语言的锤练,就显得粗糙而失去感染力。彦林同志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他的散文中处处散发诗意之美。读他的文章,像畅游在野花盛开的山野,常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奇,无法不被他富有感染力、精彩而富有内涵的句子所感染。他写春雨后的山野,“细腻柔婉的春雨过后,几朵白云点缀在蔚蓝的天空,密密匝匝的花草探出尖尖的脑袋,青春的希望陡然钻破残雪覆盖的土层。”(《聆听春天的脚步》)鲜活、生动、形象。写春雨,“雨滴的声音,若禅音悠长,涤尽风尘,溅起清香。”好一个溅起尘香!春雨是什么味道,也许只有诗人知道。“看雨,会萌生一种冲动;听雨,能回味一种浪漫;品雨,会是一种人生解脱。”作者的灵魂与春雨发生共鸣,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写故乡的小河,“清澈的小河像一面波光粼粼的镜子,又宛若华丽的绿绸缎,月亮在河水中荡漾,在波浪上跳动。”(《故乡那弯弯的小河》)动静结合,美丽如画。再看他的《春天住在我的村庄》,简直就是诗,整篇文章由春景、春雨、春晚等几幅画组成,既写了春天景物的变化,又写了春雨的朦胧,春晚的幽静,读这样的句子“等圆月从山嘴上升起,把银色的月光洒满山乡的角角落落,村庄已枕着夜色和湿润的雾气,沉浸到恬静、安静的梦乡里去了。”这样的山村夜景多么令人向往。当下一些散文,不注意谋篇布局,不注意提炼构思,想到哪里写到哪里,陈谷子烂芝麻,是素材的无序堆积,读起来索然无味;也有的有筋无血肉,硬梆梆的硌牙。语言的功夫很大程度上代表一个作家的造诣和层次。彦林同志的语言,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三十年不懈锤炼的结果。

生动准确的语言,靠凭空的想像是写不出来了,而是源于作者深厚的生活根基和非凡的观察能力。看看彦林同志写炊烟颜色和形态的变化,“如果炊烟的颜色是清淡的白色,那说明灶里的柴是干燥易燃的。假若是浓浓的黑色,那或者是绿草太多了,或者是柴草太潮湿;如果股股浓浓的又黑又白的烟涌出,那肯定是刚起灶,母亲刚把柴火点着;如果烟口出现的是连续不断且透明的烟,肯定是锅里的饭菜正在闷炖的时候;如果炊烟只剩下那么一小丝轻薄的样子,那肯定是饭菜已出锅了。”我看到这段文字后,会心一笑,如果没有在农村长期生活过,不会写出这种变化;即使生活在农村,不注意细微观察,也写不出。善于捕捉生活细节部分,是一个作家深厚功力的体现。

融情于文、融理于文,散发人性之美,是彦林同志作品的第三个显著特点。好的作品是作者对生活、人生、社会的发现、感悟、思考,具有促人思索、教人向善之功效。彦林同志的散文不是板着面空干巴巴说理,而是融情于文、融理于文,把叙事、描写、抒情、感悟有机结合起来,顺畅自然地把“我”摆进文章中,打上“我”的烙印,而别人不可重复,作品就有了特色和独立性,这不是一般的功夫,是高手才能达到的境界。“我仿佛也成了一株荷,在大自然里重塑自己……”(《风雨荷塘》)人与荷交融了一起,我是荷,荷是我。“只有品味世态炎凉,体验人间风雨雪霜,人生才会趋于完美,也着上成熟的颜色。”(《青石小巷》)这是彦林同志对人生的感悟,也是对世人的劝戒。“我一直在想像,天烛峰的迎客松是如何历经风雪,扎根发芽,坚守着,抗争着,开拓着自己的家园,一天天、一步步长大。”(《我盼拥有一捧土》)这是对顽强生命的敬畏和礼赞,教育人们怎样面对逆境、困难和挫折,所以“经历逆境和挫折,有时会让你拥有意想不到的美丽和独特的姿势”(《我盼拥有一捧土》)。“那些不起眼的穷乡僻壤,绿荫丛中的乡村小菜园,那里有人们塑造的‘人间天堂’。城市与乡村正各行其道,各显其长,为拓展出不同的思想领地和生存空间。”“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值得我们尊敬和留恋。”(《乡下老家的菜园子》)我非常赞同彦林同志的这种包容思想,不像有些文章,要么把乡村说得一钱不值,要么把城市说得一无是处,读了总让人觉得造作,不舒服。彦林同志深怀悲悯和大爱之心。在《“沂蒙特产”》这篇文章中,彦林同志在与一位失学女孩的对话中,了解了小姑娘家庭的不幸,也了解了她的坚强和对上学的渴望,让他心情非常沉重,小女孩透着蒙山骨气、沂水灵气的大眼睛令他难忘,她的微笑与眼泪令他难忘,由此彦林同志想到了沂蒙山“和她一样遭遇的所有孩子。”

彦林同志还写了《沂蒙山小调》《走近孟良崮》《沂蒙红嫂》等一系列文章,来歌颂英雄的沂蒙山,歌颂英雄的沂蒙人民。作为沂蒙之子,彦林同志写这些文章时,心怀敬意,包含深情,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沂蒙红嫂,沂蒙母亲,吮吸过您的乳汁、穿过您做的布鞋、吃过您碾的小米、受过您掩护的将士惦念您、崇拜您,享受着和平和幸福生活的每一位中国人佩服您、怀念您,那页艰难而又辉煌的历史将永远铭记着您!”(《沂蒙红嫂》)没有千百万个“红嫂”,就不会有革命的胜利,何谈今天的幸福生活?这类文章现在却很少看到了,这是很不正常的,忘记历史是可怕的。

篇9

“国旗下的表白”事件经过

故事的主人公叫小丁(化名),今年17岁,是一名高二学生。小丁平时话不多,属于转校生。清明节前夕班主任通知小丁下周一升旗后做演讲。根据以往惯例,全校演讲的主题都是提前确定的,小丁领到的题目是“感恩”。几经周折,最终定稿的演讲题目是“感恩父母,敬畏生命”。但小丁在心里已经酝酿好一个“计划”。他有一个关系十分要好的女同学,他叫她“小萌”。在假期的晚上,他偶然发现有别的男生在网络中向“小萌”告白。联想到班级之前发生的囧事,他决定说点什么。时间,周一早上。地点,主席台上,全校面前。小丁把这个想法称之为“灵感”——他的脑袋里组织着一段话,他要把这段话加到演讲稿之后。演讲的主题是“感恩”,而他要接着谈谈“责任”。

4月8日早上8点,小丁穿过人群来到操场。他站在距离主席台很近的地方准备着,和所有人一起唱着国歌,看国旗升起。原本紧张的他,当升旗仪式结束,主持人念出他的名字时,他反倒镇定了许多。三步并作两步迈上主席台,做了一个深呼吸,用余光瞟了一眼操场上的老师、同学,黑压压的全是人。

如果小丁只是念完了第一张纸上的文字就转身离开,那么,那一天只会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星期一。吃早饭,挤公交,上课,交作业,喊起立,收发作业。然而,两分钟之后,这个星期一变得再也不一样了。

根据在场同学和小丁自己的回忆,当时他这样说道:“关于上周的打架事件,我想说,如果你喜欢一个女孩子的话,不要用这种方式来伤害她,要负责任。像我,我就有一个喜欢的女孩子,小萌,我就要勇敢地说出来,我喜欢她。我就是要对她负责。”

如今,小丁自己也不敢完全确定在台上到底讲了什么,他只知道很多准备好的话都没说,比如对“责任”的论述,比如要好好努力考上大学的誓言……但当时他实在太紧张了,一个字也想不起来。

事实上,从小丁表白的第一句话开始,台下就已经有人鼓掌。最初的掌声来自他的三个好友。掌声响了很久,直到小丁离开。

学生家长的反应以及校方处理结果

4月8日当天,把儿子领回家的小丁父亲心情极其低落。第二天他去上班,却听到不知小丁身份的同事纷纷议论:“娃是好样的!”虽没有搭腔,心里却多了些安慰。接下来的每一天,他都在关注新闻,当看到“都是支持鼓励我儿子”时,他最初的愤怒和烦恼很快减轻了。

小丁的父亲自始至终都没有责备他一句,这个平常话就不多的男人一下午都在卧室里呆着。小丁看到妈妈为此事哭了,听姐姐说,背地里,妈妈和爸爸说起此事的时候,爸爸也哭了。“太对不起你的班主任。老师那么信任你,你却给人添麻烦。”这是小丁的父亲这两天来对小丁说的唯一的一句话。

4月8号当天小丁班主任一直陪着他,老师反复向学校领导们解释,为小丁争取机会。此前,他一直想给这个内向却聪明的转校生多一些关注和锻炼,小丁也很喜欢这位老师。最终学校的处理结果出来了:暂时回家反省,下周正常上课。张副校长表示:绝不会开除小丁。因为无论校规校纪还是中学生行为守则,都没有针对晨会演讲时谈论私事的规定,况且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孩子。当学校确定小丁能够返校上课的时间后,小丁一家终于恢复了正常。那几天,小丁觉得自己再也不能辜负父母,“一定要考上大学”。

4月15日,新的周一,小丁穿上校服,蹬上运动鞋,做好了回到学校的一切准备。早上8点30分,升旗仪式结束后,校长看到小丁和母亲站在校门口,便向母子俩挥手致意,然后亲自将小丁带到了教室。

“同意他留在这个班的请举手!”校长半开玩笑地问。

毫无迟疑,全班39只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

来自社会各界的声音

中国的情况是,很多家长不允许学生谈恋爱,甚至读大学了还有很多家长反对恋爱,但等到大学一毕业,所有家长都希望马上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而且最好有一套房子的人和自己的儿女恋爱,而且要结婚。想得很美啊。——韩寒

微博网友的观点:

@蘑菇力红豆味:表达感情没有错,有担当!只是场合有些问题!别升旗的时候呀!

@期待一场旅程精彩万分:1.多年之后,回到那个中学,你拉着那个女生的手,对视笑了笑。2.多年之后,你独自回到那所中学,站在旗杆下,想起那个忽然长大的自己,笑了笑。皆好。

@神奇的jone:尽管小丁很勇敢,但做法不妥。毕竟,在国旗下的讲话是严肃的,升旗是一件神圣而庄重的事情。任何人都不应该在这里驰骋个人情感,因为作为公民,最起码应该尊重国旗。

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沈奕斐主任:首先我觉得一个超过16岁的高中生,完全有权利表达爱,而且这种大胆说出爱的方法我也是非常赞赏的,但是呢,小丁选择的是一个公共的平台,在一个公共的事件中去做一个私人的事情,我觉得这点是他做错的。此外对于另外一个当事人,被表白的那个女生,她是不是喜欢把自己的感情公布于众,或者她是不是接受这种感情,我觉得小丁对于这一方面也是欠考虑的。表达感情,喜欢一个人是没有错的。

咸阳市秦都区沣西中学王晓冬老师:我相信,鼓掌的人们不是说就完全同意小丁的做法,只不过是小丁的这种轰轰烈烈的表白,击中了很多人的青春期情愫,让很多人蓦然重回青春时光,再次触碰与记忆那些年错过的、遗憾的、愧对的各种美好。小丁的做法当然不值得提倡,但他所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勇气,以及大胆追求自己喜欢的人与物的精神,却令人赞赏。像小丁这样的年龄,显然不应沉湎于爱情,其公开表白的方式,也失之于莽撞,但他归根到底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他的孩子气就是我们曾经的孩子气,如果我们可以原谅当初的自己,就没有理由过于责备今天的他。

西安某中学校长观点:校方温和的处理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轻慢升旗仪式的严肃性当然需要深刻反省,但这也绝非什么大逆不道之举,“适度处理”是最佳方式。教育者对于每一种善,包括青春期的激情、对于美好爱情的渴望、负责精神、解放天性的精神等等,皆不应过于苛待,不应窒息美与善的绽放,不应让孩子为内心的纯真而付出过分的代价,因为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和神圣使命。

有多少人在这位叫小丁的男孩身上,依稀寻找到当年自己的影子?不鼓励青少年早恋,更不提倡“小丁式”的表白,但不宜把少男少女的青春躁动和青涩爱情视为洪水猛兽。“国旗下的表白”,只是一个关于青春年少成长的小插曲,需要宽容,更需要引导。如此,在多年以后,这个小插曲或许会成为当事人记忆里一个美好的片段,而不是一个可怕的阴影。

篇10

《礼记》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这强调教师既要教给学生有关具体事物的知识,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要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首先必须教会学生做人,必须建设良好的班风,而这一切的实现则取决于班主任能否当好“孩子王”。多年的“孩子王”经验告诉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有过这样一段话:“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孩子模仿的榜样。为了学生,老师要言行谨慎,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

刚开学,很多学生迟到,为了改掉他们这个毛病,我每天都早早来到教室,对迟到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老师我不用早读都早早来了,你们怎么可以迟到?”这是我常对他们说的话。于是,迟到的学生一天比一天少。一个星期后,班上再也没有人迟到。我又跟了一个星期,直到学生养成不迟到的习惯后我才渐渐放手。这不就是榜样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吗?

二、利用网络,做学生的知心妈妈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班主任工作不得不调整方法和步伐,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不让自己成为新的文盲。现在的学生大多有QQ、微信,他们在生活中不敢说的话在QQ、微信上都能说出来,不敢表露的心声都敢在QQ、微信上表露。为了更好地工作,我也只好赶时髦开了QQ和微信。接手这一届学生后,我把QQ号和微信号告诉他们,他们纷纷加我为好友。于是我们每到周末,便经常在网上交流,学生有什么事,大都愿意在网上告诉我,我的回复也经常让他们满意。

班上有个学生曾有一段时间极其厌学,甚至想离家出走,他在QQ空间的说说上表达了自己彷徨矛盾的心情。我立即给他评论,他看到评论后就跟我私聊,我发现用文字跟他沟通比用口头说说的效果好了不知多少倍。在我的劝说、鼓励下,他终于平复了心情,开始专心学习。

我自己也经常在空间上发表说说,让学生明白我的心意,明白我对他们的期望,渐渐的,我们班的学生都愿意和我亲近并听从我的建议和劝告,我的工作得到比较顺利地开展。

三、关爱学生,温暖学生的求学生涯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发展如何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富有责任感,对学生成长寄以良好期待的教师,经常会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关心他们学习、做事、为人和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他们的痛苦与不幸。我们班级有学生来自农村,家中经济相当困难,有位学生个子很小,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经过了解,我才知道他的父亲是老年得子,五十多岁才有了他这个儿子,他母亲残疾,家里经济很是困难,是低保户。从此我对他多了一份关心,帮他申请了贫困生补助,帮他办理了免交教辅资料费和校服费等手续,他父亲十分感动,他也更加认真学习了。还有一位学生,没有妈妈,智商比较低,学习严重困难,一些学生就想捉弄他。我发现他劳动特别积极,特别认真,不怕苦,不怕累,就大大地表扬了他,平时也经常关心他、帮助他。有的同学想欺负他,我就严厉批评他们;有的学生嫌他脏、嫌他臭,我就私下里告诉他们他的家庭情况,并私下里叫他勤换衣服,学会自己洗衣服。渐渐的,同学们不再嫌弃他了,而他对我总是恭恭敬敬的,不给我添一丝麻烦。

四、举办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方沃土,我从来都把我教的班级看做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大家有缘才走到一起。这个大家庭,要有丰富的家庭活动。元宵佳节到了,在班里举行“猜灯谜庆元宵”的活动,要求孩子们自制灯笼,并写上谜语,准备好糖果。一则展示谁的灯笼有创意,二则瞧瞧哪个同学的灯谜写得妙,获胜的同学会得到棒棒糖一根的奖励。“三八节”到了,给妈妈做一张贺卡。教师节到了,给各位老师送上一份小小的礼物,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多样的氛围,使学生的生活丰富了,也十分愿意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之中。

五、联系家长,帮助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