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三字经范文

时间:2023-03-23 11:2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百家讲坛三字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百家讲坛三字经

篇1

以前我都是不看百家讲坛的,时间太晚了。因为历史老师让我们去看,我就在网上挑了一期《三字经》解读去看看,这个我还是挺感兴趣的。也因为看了这期的百家讲坛,我才真正认识了《三字经》。

《三字经》和《百家姓》《千字文》共称三百千。而三字经用“经”这就体现了三字经的重要性。寥寥1720个字的《三字经》概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及中国的传统文化。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和道家“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一代代君王粉墨登场、历史人物或血洒疆场,爱国情怀感动一代代炎黄子孙;或助纣为虐,遗臭万年!

其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玉不琢不成器,出于《礼记》的《学记》。字面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如果不经过雕琢,它是成不了器的,也就是它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它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不知义,人如果不学习的话,是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合适的。钱教授讲到君子拿玉,美玉来体现,来展现,或者来比喻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德。所以古人经常用琢玉来比喻自己完善自己的修养,他使自己的修养越来越完善,就像雕琢这个玉一样,所以《三字经》用玉不琢不成器来做比喻。因此我明白学习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过程。所以《诗经》里面也有话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三字经》所倡导的是,学习是一个过程,它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这样一个过程。

通过对钱教授解读《三字经》的学习,我明白了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我去切、磋、琢、磨,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人必须经历过勤苦才会有快乐,才会有成功遇到困难我也应该有不怕苦的精神,并把遇到的困难当做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打磨的过程。

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初一:徐佳熠

篇2

幼年的我,并不知《三字经》到底是何物,作为课外书,只是觉得在一字一句地读时,总是那么的朗朗上口,于是,遇到一些好玩的段落,我也会把它背下来。有时,生性顽皮的我也会学学电视里古人读书时的摸样,背一句就一步三摇头,这样子往往逗得父母哈哈大笑,我觉得似乎这样很有学问,尽管父亲总是说我“假正经”。

日子在我的摇头晃脑中渐渐流逝,再次读起课外书《三字经》时,我已是一名小学中年级的学生了,是我和父亲在《百家讲坛》中恭听教授们解读《三字经》。这一次重读,没有不知所云,也没有“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逐字逐句地听教授分析,听着那些藏在短短几句话里的、篇幅短小却发人深省的教育故事。往往在教授总结故事意义的时候,父亲总是要发上几句感慨:“啊!想不到一本书里竟有这么多东西!你看看……。”虽然有时我会因为受不了父亲的长篇大论而逃之夭夭,在关上房门的时候丢下一句“我要午睡了!”然而,躺在床上的我无论是睁眼闭眼,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刚才电视里的画面,耳边也时不时听见几句小孩子唱的“融四岁,能让梨……”,直到现在,我也不知当时到底是被故事吸引了,还是在粗品中华文化,但我确信,肯定有什么在我的心中悄悄萦绕。

现在的我,已是一名初中生。告别了顽皮的小学时代,我的课外书已从《三字经》扩展到了更多的古诗文书籍。现在的我正在以一种崇敬的心情来与古人们交谈。惜墨如金,意味深长,这是我给古文的评价。对我来说,书上的任何一个字都值得我推敲、品味、揣摩。有时和妹妹在一起,我还会文绉绉地来上一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妹妹总是笑着说:“哎呀,姐,你真了不起”。作为一名初中生,我虽不能像老师一样一读到《水调歌头》就忧愁满面,一读到《从军行》就激情澎湃,但是我想,我还可以与时间一起渗进这文字里去,缠住这缕书香,我想,我的精神会随它飘扬。

哦,课外书,幽幽一缕书香,带上我到广阔的天地去荡漾!

唐静深,江苏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学生。

篇3

我们的班主任姓姚,她身上最大的特征要数她的眼镜了。你发现了吗?戴眼镜的人往往都很有学问哦!不是吗?就像《论语》中孔子说的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一样,我们的姚老师也很好学。

你是不是很惊讶于我能引用《论语》的语录?告诉你,在我们班级,这可是件平常事,因为我们有位“经典”班主任。

姚老师是个特殊的老师,她总是鼓励我们看经典书,背经典诗文。她曾经给我们做了个形象的比喻:“中华文化是一棵大树,而经典诗文,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所以,一年级,我们背《弟子规》,二年级我们背《三字经》,三年级四年级,《论语》也成了我们每天必读必背的课程。将近一年了,《论语》我们已烂熟于胸。于是,阅读课姚老师播放 “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我们会随着易中天说的哪一《论语》里的句子背起来,比易中天教授还背得快呢!我们练到这个程度,足以证明班主任姚老师教出的是美玉,而不是顽石!

我的班主任姚老师总把“终生学习”挂在口头。我们学《论语》,老师也学,还背古诗古词哩!记得那一天早读课,老师一时兴起,给我们讲起了爱国诗人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故事,还背出陆游题在沈园里的《钗头凤》。告诉你哦,从那一天起,我们班有很多同学不知不觉中多出了两句口头禅——“错、错、错”与“莫、莫、莫”。你们说好笑不好笑?

篇4

大学者章太炎说过:读《百家姓》不如读《三字经》;读《三字经》不如读《唐诗》;读《唐诗》不如读古代散文;读古代散文不如读诸子百家;读诸子百家就读其中一本――《论语》。但是对于《论语》的教学,老师们却是想爱你不容易。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学生不愿意阅读

《论语》作为孔子的言论记录,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尊重,汉代之后,它几乎是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之书。《论语》经过朱熹的注解后,便一直是科举考试最重要的教科书,宋元明清几朝的做官人、读书人无不受其影响。纵是科举废除以后,《论语》还是读书人经常诵读的书。今天,该书仍是一版再版,发行量之大是惊人的。书中许多词语,即便是在这白话文的时代,仍被人们在书面上或口头上常常使用。但是现在的学生们却觉得《论语》枯燥乏味,书中的许多要义觉得难以理解,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们却一个个还是云里雾里。

(二)不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的理解总是和文章之间隔了一层窗户纸,看不透文章的真实思想。总之是搞不懂,自以为得其实,往往是自己的主观臆断,与文章的真实想法差得很远。比如《论语》中有这么两段文字: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孔子的“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否矛盾?为什么?针对这个问题许多学生都认为矛盾,因为“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只不过在这上面做起来不厌烦,教别人不懈怠。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不到想不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两者的意思本来就是相反的。而实际上,这里的两句话并不矛盾,因为前者说的是教学方法,后者说的是教学态度。

(三)不能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学生们学《论语》就是为背而学,脱离实际,总是觉得孔子的思想高高在上,孔子应该是灰色的。于丹说过:在她的心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其实真正伟大的思想绝不会只适用于一时一地或一人。它们总是具有普遍的意义,也应该具有普遍的意义。

想要让学生喜欢《论语》,首先要让他们产生兴趣。《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孔子将“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认为学习过程本身应该充满乐趣,应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的满足。这也许是“乐学”思想的萌芽和源头。教师为了让学生“乐学”,首先自己要“乐教”。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以教师的乐教引发学生产生乐学的效应。教师在乐教的驱动下,要想方设法不断赋予学习以新意和变化,让学习的过程充满情趣,把学生领进语文学习的乐园,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向课外、向生活的延伸。由于能扩展视野,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没有必须完成的作业,它备受学生欢迎。比如活动课,它能密切师生关系,加深师生感情。别忘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于是在上《论语》之前,我组织了一系列活动。

(一)参加祭孔活动。衢州的南孔家庙每年9月都有一系列的祭孔活动,我校每年都要派学生参加。祭孔大典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仪式,它经过了2500多年的历史沉淀,已经包含了太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存在于历史冰冷的竹简中,而且关乎当代中国的崛起,关乎中国以什么样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关乎中国人对自己民族的看法、对历史的态度、对自我的认识。因此这样的活动告诉所有中国人,要踏踏实实地做好今生,要做君子,要仁者爱人,修身齐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二)网上拜访孔子。(1)进入“中国孔子”网站;(2)浏览孔子博物院;(3)搜集孔子箴言名句。这些网站中有许多有趣的东西。利用网络,了解孔子是当今人类的导师之一,纵观孔子的一生,他都在不断地勤奋学习。尽管他已成名,仍在不断地努力工作;尽管他是朝廷命官,仍努力释放自己的能量,传播文化,使百姓安居乐业。

(三)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千秋史话”节目之《孔子》和《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电视往往是很有吸引力的。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全方位地感知孔子及其思想。

(四)探究性学习。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你有疑,特别是“无疑之疑”吗?在适当的时候老师提出自己准备的问题,如果老师不能当场解决,学生可以上网搜索,直到得出满意的答案。

(五)创作和演出儒学校园剧本。衢州是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9月27日至29日,孔子诞辰2555周年之际,在孔子嫡裔聚居了870多年的衢州市,第一届中国衢州国际孔子文化节隆重举办。衢城10多万群众欢聚一起,参与、观看祭祀典礼、舞龙舞灯等各种纪念活动。除了典礼,孔庙里还举办了多种纪念孔子的活动。从2004年开始,市政府和市教委每年都要开展声势浩大的祭孔活动。市教委更从2008年开始开展校园儒学剧本的创作,就是以《论语》中的儒学思想为核心,以校园中的能体现这种精神的生活相结合创作剧本。这项活动不仅能让老师更透彻地了解孔子的思想,还能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剧本的创作和全市校园剧本的表演赛。

篇5

【关键词】 语文教师 反思性教学 反思能力 教学策略

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反思性教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语文教师反思能力的外在表现和语文反思性教学得以实施的根本保证。所谓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语文教师为了保证自己反思性教学的成功,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作为意识对象,迅速地认知教学情境中各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并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监控、调节、改进,进而选择最适宜的教学策略,对教学活动做出最佳调节和修正。

1.为往圣继绝学,从自己做起,从扎根的教育抓起

语文教师肩负着继承弘扬发展传统优秀文化的艰巨使命。宋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投身教育事业,理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自我的修身做起,学习儒家经典,力行学做谦谦君子,从儒家的根"孝悌"做起,从《弟子规》做起。近年来,老师越来越难当,学生在家里对父母不恭敬,来了学校对课本、对圣贤、对老师缺少恭敬。《弟子规》成为中小学生的必读书,从孝敬父母抓起,有助于良好学风与做人态度的培养。相信一个孩子有了孝心,时时处处想到让父母放心、宽慰,这个孩子就将不让人担心了。学习《弟子规》,不是喊口号,而是要抓落实。我利用课前二到五分钟时间与学生共同学习《弟子规》,适当讲解并穿插古今小故事,得益最大的是自己,大多数孩子都能有所觉悟,可喜的是个别孩子学习态度有明显的好转。

2.央视《百家讲坛》可以成为教材最好的补充与注本

央视《百家讲坛》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鲍鹏山的《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曾仕强的《易经的奥秘》和《胡雪岩的启示》、于丹的《论语心得》和《庄子的智慧》、吕立新的《水墨齐白石》、钱文忠的《三字经》等,都是我课堂教学最好的补充。比如讲《逍遥游》、《愚溪诗序》关于天人合一的理论时,就可以引用曾仕强教授《易经的奥秘》中对"亦一亦二"的解释。

3.关于作文教学

3.1 我对学生耳提面命,审题,如果没有把握做到出奇制胜,就老老实实按常规思路去考虑,掌握各类文体的基本要求和各种题型的操作要领,注意结构安排,要自圆其说,语言要得体,表意要明确。如果能较恰当地用上一些成语、诗文名句或古今中外名人名言什么的,就会使你的文章大为增色。

3.2 我开诚布公地告诉学生,作文得分常常会受到阅卷老师当时的情绪和心境的影响,因此,除了不能跟命题者叫劲之外,如何博取阅卷人的欢心就成了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比如,字迹清楚、卷面整洁、语句通顺、结构合理,自然会让阅卷老师感到心情舒畅。

4.关于阅读教学

4.1 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净化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要融入"人文味",只有让学生充分阅读才能使语文课堂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4.2 注入"人情味",让语文教学"育情"

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我愿意是急流》中领悟无私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要想使语文课堂"育情",只有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才能达到。

5.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高中语文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个性化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学生对于应用性目标、审美性目标、探究性目标可能各有侧重,教师应该指导他们通过适当的选修课实现自己的目标。

6.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篇6

1、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将德育教育寓于活动之中,从而收到“导其行”的效果。①开展应时活动。如“情系汶川”书信活动、“雪中送暖一家亲”捐资捐物活动、“迎奥运书画展”活动、“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活动等。②利用节日开展活动,如“妇女节”、“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重阳节”等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2、书,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滋润心灵。教师一定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家园的书籍,通过与大师、与名人、与哲人对话,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具有正义感,爱好和平,拥有爱心和温情。因此,可以借助“读书活动”为载体,内化传统美德教育。①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雕像育人、标语育人、名言育人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②组织收看CCTV-1“东方时空” “焦点访谈”“实话实说”,CCTV-10 “百家讲坛”,CCTV-12“今日法治”节目。培养学生具有仁慈、博厚、宽容、爱心、睿智的品质,做一个“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的时代骄子。③阅读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④鼓励学生读《三字经》、《孝经》、《忠经》、《二十四孝》、《千字文》、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现当代散文等,引导学生学习经典,让学生沉浸进去,从阅读中懂得礼仪、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诚实守信、清正廉洁,并获得美感,产生愉悦之情,引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⑤挖掘本地德育教育资源,如名人、名胜等作为校本德育教材。我以陆景川创作的长篇传记文学《龙大道传》为校本德育教材,让学生了解龙大道烈士革命的一生,从而培养起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多角度内化德育教育,“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当今之学生,不应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有为青年。积极关注“社会热点”,诸如“民主与法制”、“节约能源”、“环保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等。《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要求“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把语文学习引向家庭、社区、社会,在广泛的生活实践中活学语文,活用语文。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历史名胜、文化传统、风俗民情等,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走向语文实践的桥梁和纽带。

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①认真宣传和学习《八荣八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学生的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提升荣辱观,增强社会责任感。②组织收看北京“奥运会”、“残奥会”、 “神七”发射,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③引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强学生爱国、爱党、爱军的思想。

4、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当导游、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大自然、大社会、大环境中获得成长。

篇7

关键词:国学经典;语文教学;渗透;策略

语文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国学经典作品承载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审美理想和生存智慧,既包含丰富的知识,又具有深厚的内涵,更富于审美的情趣。阅读国学经典,无论对文化学习还是心一、初中学生读经典的意义。

初中学生读经典就是让他们能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经典重于文化与人文,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其所传递出的与人类普遍命运、终极关怀、人文思想所共通的精神价值,在于其作为民族、国家、社会可以借此长传不断滋养后人的高尚品性与内质。人的素质应靠人文教育来培养。而阅读经典,应该是人文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中学时期,对于文字已经有了相对较好的理解能力,初中学生读经典,不但能培养其内涵,也可以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定的导向。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

(一)语文老师应该自觉研究“国学”,广泛地阅读些经史子集,作为平时语文教学有益的补充。语文老师要搞好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结合必须先从知识面上多研究传统文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现当代文学与语言教学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传统经典的滋养中提升人格和智慧,学习国学,传诵经典,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修炼和提升道德品质,这是国学教育的初衷和根本目标。国学修身做人的哲学讲究“诚意、正心、修身”和“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国学普及的核心内容。中学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可见,二者非但不矛盾,而是非常契合。

(二)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经典的方法。首先,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读什么书是学生时代就养成的习惯,现在的学生常对漫画、杂志、故事类的书比较感兴趣,一让他们读经典,他们常会唉声叹气,说经典乏味难懂,所以应让学生从小养成读经典的习惯,把经典当作最主要的读物。其次,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应该以正确的态度,轻松的方式来阅读。只要有正确的态度,有兴趣,有自己的判断力,会活读就好。把阅读经典看作是一件轻松、简单、有效的事情。

第三,绝不能将任何一个经典绝对化,神圣化。在阅读经典的同时,还要阅读生活这部“大书”,关心、参与现实生活的创造,在生活实践中加深对经典的理解。

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国学;道德教育;思维教育

一、国学对学前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国学的界定

国学这一概念的界定一直备受学界争议,尚未达成共识。著名学者认为“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而国学的另一种诠释则是国粹派邓实在 1906 年撰文所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相对于学界,社会上对国学含义较为普遍的理解则是:一切传承于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

(二)国学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发展现状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经历了一个世纪的不断发展,已经对我国社会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相对于其他阶段,国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发展相对较晚,但其势头却尤为强劲,这不仅有当下学前教育注重文化传承的原因,也有我国社会在物质丰富而精神贫瘠现象出现之后所展开的反思。

在我国,愈发达的地区国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发展就愈好,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中的国学教育不仅较少,而且质量也较差,这说明国学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另外,当下“国学热”也催生了大量学前教学机构国学班的开设,其主要集中在提升教学机构影响力与额外增收费用两个目的,而由于国学这一概念的相对模糊以及缺乏完善的管理审核机构,大量不具备教学条件的国学班纷纷开设,而这种现象越是在不发达的地区越是明显。

(三)国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形式

国学在学前教育阶段中较为常见的应用形式主要集中在教授传统礼仪的礼仪课程、讲授《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弟子规》等童蒙读物的国学课程以及在我国农历节日期间通过诗词歌赋与传说故事所组织的节日活动等。

礼仪课程是指把《弟子规》等礼仪典籍融入到学前教育中所产生的一种礼仪规范课程。以厦门市西林幼儿园为例,其以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来教导幼儿对父母的基本礼仪,以“长者立,幼勿坐”“对饮食,勿挑拣”以及“客食未毕,主人不先起”等来为幼儿的基础礼仪树立规范。

国学课程指的是学前教育机构国学班所开设的以讲解《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以及部分《论语》和《孟子》等经典篇章的课程。这类课程一般都会对其内容进行一定的讲解并要求背诵,有时也会播放一些典故类的动画片进行辅助教学。以陕西西安曲江“吉的堡南湖一号”幼儿园国学课程为例,其通过教师对《三字经》的讲授、动画片的观看以及游戏活动三个部分来组成该学校的国学课程,具有一定成效,也深受喜爱。

二、国学对学前教育的促进作用

(一)国学对道德教育的促进

道德教育应贯穿于人类的教育过程始终,而人类道德观念的形成,我们一般认为是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分析得出,儿童道德发展分为无律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和公正阶段,幼儿处于无律和他律之间。学前儿童处于无律阶段(0~5岁)和他律阶段(5~7岁),无律阶段又称“前道德时期”,此阶段的幼儿处于“无规则”状态,不能对行为作出判断,不能分清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他律阶段又称为“现实主义道德”时期,他们认为规则是不能变的,人们必须严格遵守规则,他们完全依据他人、权威对己行为进行约束。在我国,“道德缺失”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现象之一。正因如此,进一步推广符合我国国情,又能够起到加强道德教育与提升综合素质的国学教育就显得更为必要。

国学是我国五千年历史的沉淀,也是传统文化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不仅蕴含着民族精神,也融合了道德知识与价值体系。国学在流传数千年后的今天对国人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其中蕴含的道德精神仍然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国学对思维能力的促进

通过学界的论证研究,幼儿对语言词汇的掌握过程是一种连续的过程,即通过已掌握与未掌握的语言词汇进行相互联系,从而达到学会新词汇的目的。在学前教育中,专设的国学课程一般都是以文言文为主的传统儒家经典读物为教材,而在对此类传统儒家经典讲授过程中,幼儿往往能通过古诗文背诵、倾听传说故事以及参与国学主题活动中掌握大量词汇。

国学在学前教育中,除了语言词汇对幼儿产生较为直观的影响以外,更注重的是其能将文字转换为知识,并应用到实际中去的能力。例如国学教育中经常使用的唐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通过诗中鲜明的鸟、树、雪、船等景物进行联想,非常便于幼儿记忆,并掌握该诗所用词汇。而在掌握词汇之后,也可以通过思考,更一步学会鸣、行、含、泊等词语的使用情境,并逐渐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三)国学对认知兴趣的促进

在学前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幼儿对外部事物产生兴趣,是每一个学前教育机构都在思考和研究的内容。无论是语言或者行为约束,对道德观与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幼儿来讲都没有明显作用,只有通过不断激发幼儿对指定事物产生兴趣,才能起到知识灌输的作用。一直以来,兴趣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中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地使用着,但相对其他课程而言,国学在激发幼儿兴趣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国学教学过程中,一些经典故事与相关民俗活动深受幼儿喜爱。

学前教育的国学课程中使用的教材大多都是以文言文为主,教师在讲授其内容时不仅要解读文字的具体含义,还需要通过讲解其前因后果来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大量文言文的讲解只有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才能被幼儿所理解,而这些文言文大部分出自数千年来我国历史文化的经典故事,因此在故事的讲授过程中,幼儿的兴趣极易被调动起来,并形成良性循环。例如讲解“孟母三迁”时,教师一般会通过该典故的原本含义为主题,并与当下幼儿所经常接触的环境或事物进行改编,将其时空或人物进行现代化加工。如果讲授得当,一般会深受幼儿的喜爱,而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幼儿在通过倾听故事满足了其对外部世界强烈好奇心的同时,也能够对其经典故事进行简单记忆,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积累。

学前教育的国学礼仪课与节日活动也深受幼儿的喜爱,这是因为国学礼仪课程一般都是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教授,符合幼儿对于“游戏”的喜爱;而节日活动是为幼儿提供强烈参与感的机会,能使幼儿与该节日进行较为直观的联系,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其热情度都非常高。

参考文献:

[1]杨秋,冉江雪.《幼儿园诵读经典教

学初探》[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20

[2]柴华编译.《弟子规》[M].黑龙江: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皮亚杰著.傅统先,陆有铨译.《儿

童的道德判唷[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4]邓实.《国学讲习记》[J].《国粹学

篇9

关键词:高中历史 直观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解读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概念以及历史事件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但是作为历史教材,历史人物和事件、历史概念不是同时出现在课本上,而是按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这些小分类的形式出现,这样的安排,在上课时可以系统地学习,但对于这些事件和人物的准确掌握,难度较大。好在现在多媒体教学方式走进了课堂,关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影视资料也层出不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相关资料用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电子屏幕上直观地学习体会。

一、影视资料的正面引用

对于高中生来说,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人物和事件,他们已经有所了解。因为他们在初中阶段学习过历史。但是对于一些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及这些人物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一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对后世的启示,他们就不太清楚,而高中历史的学习重点就是在这些方面。

一些家长有错误的观念,总以为学生课余时间看电视就是耽误学习,因此在家里,看见孩子看电视就要呵斥,催促他们到房间看书做作业。殊不知,只要正确引导,高中生有选择地看一些好节目,对于学习历史是有帮助的,并且这种在放松的心情下潜移默化学到的历史知识远远超过在课堂上被动学到的知识。

其实,作为历史教师,在平时也应注意收看一些优秀的节目,在自己学到了知识的同时,如果有条件将这些节目复制或是下载下来,利用教学中的电子屏幕放给学生看,收到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比如,中央台的《百家讲坛》,请来的主讲人都是中国目前有名的教授学者,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研究多年,对自己的研究课题经过多年钻研,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就,而他们研究的大都是与历史文化有关的国学。这些学者不仅仅对学问有很深的造诣,在语言表达方面也有特色,听他们的讲座,是一场文化洗礼,也是一种艺术享受。

在高中历史中,秦始皇一直是重量级人物,他统一中国,在位时推行一些政治制度,这都是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要点。如果组织学生看看《王立群读史记》,经过他细致的讲解和分析,学生记起来一定轻松许多。因为他不但讲了秦始皇,还讲了项羽、吕后、汉武帝等人物,这样把人物放在时代大背景下分析,比课本上单一的去学习要容易得多。此外,孟宪实的《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和蒙曼的《武则天》、袁腾飞的《两宋风云》、毛佩琦的《明十七帝疑案》和《纪连海话清史》,正好将中国几个重要朝代的历史问题都说到了,这些都是学习历史较好的材料。

对于历史教学中的外国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就是一份较好的辅导教材,它介绍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这九大强国崛起的过程和规律,这也是世界史学习的重点。它用详实的影像资料、细致的解说给中国观众补上了世界史知识。

学习现当代的历史,影视资料就更多了。除了《复兴之路》《中国故事》这样的专题片之外,还有北京台的《档案》、凤凰卫视《口述历史》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都可以当做历史教学的辅导教材。

二、影视资料的纠错功能

近年来,一些影视机构为了提高收视率,制作了一些只求收视效果,不顾历史真实的劣质历史电视剧。虽然这些电视剧中的人物穿着古装,也标榜为某个朝代,但是里面的对话、背景、道具甚至引用的一些诗词句子都严重地违背了历史史实,这种电视剧的泛滥,不仅是对历史不尊重,更是对下一代的误导。但很多学生就是喜欢看这种电视剧,乐此不疲。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在学生盲目追烂剧的同时,不能生硬地去阻止他们,因为这不是学生的错,他们只是在紧张学习之余想放松一下,面对这些不符合历史的劣质精神食粮,他们除了被动接受,也别无他法。但如果教师能换一种方式,将这些严重穿帮的电视剧当做错误的样本,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历史知识来纠错,也是有助于历史教学的。

比如在有些电视剧中,明明表现的是秦汉时期的事,里面的人物却常常写张纸条传来传去,要知道纸的发明是在东汉时期,秦汉时代还是竹简和帛书;那时的字体还是隶书和小篆,但有些影视里却是龙飞凤舞,甚至还有简化字;一提到小孩读书,不论秦汉还是盛唐,开口便是“人之初,性本善”,其实《三字经》在南宋才出现;还有在秦朝吃葡萄,汉朝吃西瓜,葡萄是在汉武帝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而西瓜是在五代时期才从非洲传来。

在这些电视剧中,一些诗词引用也破绽百出,王莽竟然说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可是宋朝范仲淹的名句,还有《大汉天子》里的卫青说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等,也是不符合历史的。

还有,这些年来宫廷剧充斥荧屏,里面的皇后开口便是“哀家”,要知道,“哀家”这个自称是在皇帝死后才可以用的,严格地说,皇后不可能这么自称。

如果把一些收视率高、学生爱看的历史电视剧拿来当做纠错的对象,让学生自己在里面找错误,关于对话、礼仪、人物背景都可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一定喜闻乐见,这样一来,不仅巩固了其所学的历史知识,还提高了艺术欣赏能力,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

参考文献:

[1]张文文.济南市高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宫莉.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网络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12-0038-05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中华民族的迁徙、融合,传统文化也不断地积累、沉淀、传播和发扬,成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奇葩。当人们翻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时,就会发现传播技术和手段是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文化正是在传播中得到升华,借助传播的方式得以积淀,可以说,没有合适的传播方式和手段,传统文化就无法传承和发扬光大。正是因为没有恰当的传播方式,“六经”之一的《乐经》才会失传;正是因为没有先进的录音手段,我们才永远无法听到被称为“天籁之音”的《霓裳羽衣曲》和白居易所描绘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当我们步入信息时代的时候,传统文化又有了视频、图像、计算机网络等新的传播方式。这些新的传播方式正在和将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什么变化,它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值得我们关注。

一、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国的历史绵延走来,千百年来不断地传承、积淀和更新。由于受到技术发展的局限,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文化传统保存和传承也各有特色。

1.瞽记事,口耳相传。文化起源之初,文字发明之前,人类繁衍生息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的宗教礼仪,都是靠口耳相传而得以流传。据说,原始部落的历史就是靠盲者的记忆而口口相传。为此,要专门把明眼人的眼睛搞瞎,让他心无旁骛,毕其一生记忆和背诵部落的大事,盲者也就成了最早的史官。至今,人们还能够从先秦的典籍里看到这种文化传承的痕迹。《周礼•春官•宗伯》说:“大师,下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瞽,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下瞽百有六十人,氐三百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郑玄注云:“凡乐之歌,必使瞽为焉。命其贤知者以为大师、小师。”又说:“瞽掌播、箫、管、弦、歌,讽诵诗,世奠系,鼓琴瑟,掌《九德》、《六诗》之歌,以役大师。”由此可知,瞽是乐官。《国语•周语》记录单子谓鲁成公曰:“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可见,他们的工作不单单是奏乐,而是连带诵诗,其内容多为政治。《国语》中还有其他类似的记载。《晋语》:“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诵,百工谏,庶人传语,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蓍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齐姜曰:吾闻晋之始封也,瞽史之纪曰唐叔之世,将如商数。”《楚语》:“临事有瞽史之惧,燕居有师工之诵,史不失书,不失诵。”[1]由以上典籍可以看出,“瞽史”一体,各有所司。瞽者把有关政治的说教唱出来,史者把有关政治的历史写出来。

2.文字出现,钟鼎留痕。上个世纪之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证实了商周时期已经开始有简单的文字记载。由于迷信,商周帝王凡事都要用龟甲或兽骨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结果和验证情况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进行保存。甲骨文献档案的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农业、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成为保存和传承古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珍贵资料。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蛮荒年代。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它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00年。甲骨文之后,中国文明史上出现了金文。金文是指西周至春秋时期铸在青铜器皿上的文字。这些文字记载了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事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历史。这些带有文字的青铜器不仅传承了历史,也对后世的书法艺术和物质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

3.师徒教授,薪火相传。中国文化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当社会组织出现精细化分工,非农业的手工劳动者成为社会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某些拥有专门技能的劳动者往往用私相传授的方法,使自己的技术得以流传,并成为子孙后代赖以养家糊口的本领。另外,一批不从事农业劳动的知识分子用广收门徒的方法,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并使之成为一种学术流派。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纷纷把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对社会的反思,对自然规律的感悟写进自己的著作,并在此基础上教授弟子,自成一家。这种分门立派、揽徒授业的方式,加速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奠定了封建王朝主要思想体系的基石。这种方式的继续延伸下去,就成了今天常见的学校、教师。中国传统文化如戏曲、书法、绘画、雕刻,传统手工技术如陶瓷、铸造、建筑,等等,都是靠着这种师徒传授的方法得以传承和发展。真可谓薪火相传,延绵不断。

4.造纸与印刷,开辟新纪元。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了根本性的变革。在这之前,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了文字作为载体,师徒传授作为手段,但是它的推广发扬仍然受到物质基础的局限。尤其是精神文化的推广,只有占社会极少数的知识阶层才能有机会加入到传承者的行列之中。由于精神文化产品载体保存条件的限制,许多唐以前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不能得到很好的保存和流传。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突破了精神文化产品传承的“瓶颈”,使当时乃至后世有机会接触和传承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以绘画为例,自元代画家开始,绘画就以纸为画本,“元四家”中的黄公望受教于赵孟,师从五代荆浩、关仝及北宋李成启,所作《富春山居图》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画之一。由于黄公望的名望太大,明清画家争相临摹,除了著名的沈周摹画的那幅《富春山居图》外,有籍可查的临摹本就有十余幅。在这之后,黄公望的画风风靡三百年而不衰。试想,如果没有纸张作为画本,《富春山居图》及黄公望画风的传承就要受到极大的限制。

中华文化在五千年的传承过程中,技术的更新带来传播方式的变化,新的传播方式反过来又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明和技术的进步。

二、网络时代的文化传播方式

历史步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不亚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新技术革命诞生了,这就是计算机互联网络。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成就了人类新的信息存储与传播手段,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有了新的载体和新的传播方式。互联网以它传播广泛性这一最不可替代的功能被社会所接受。任何一台计算机终端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联上互联网,就立刻可以传输和接受海量信息。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大大改变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

早在计算机网络普及之前,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电视机的进入普通家庭,电视网络逐渐取代了电影院,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电视节目在报导时事新闻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评书、相声、地方曲艺,还是京剧、昆曲和地方戏剧,无一不是在传播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这种传播是单向的、被动的,但也表现出对文化的“反哺”。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本来只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档迎新春的晚会节目,因其深受大众的欢迎,现在已经成了“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看春晚”的新民俗,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给中国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带来了全新的手段。

1.典籍文献的数字化存储。在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图书文献的保存和继承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历史上《册府元龟》、《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都是典籍文献的集大成者。中国古代借助于私人藏书楼形成了现代图书馆的雏形,使图书馆成为文献收集、加工、保管、传播的信息场所。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图书文献存储形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其显著特点就是文献存储形式的数字化和传播方式的网络化。计算机网络时代,所有的可视听信息资源都可以用数字编码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之中,并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整理、加工、管理并提供信息服务。图书馆管理数字化可以把馆藏图书转换为磁介质的数字文件,形成信息数据库,再通过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情报检索系统实现对海量数据库的快速检索和查询。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演变为网上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数字图书馆是社会信息化和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传统图书馆的延续。

2.音乐戏曲的影视化传播。科技进步为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产品提供了保存、传承的物质基础。中国古代的绘画、书法、服饰、建筑、石刻、器皿、金石等物质文化就是借助影像资料作为传承的载体。至于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作品,更是借助于数字化、高保真的存储技术得以流传。人们可以很方便地从影像数据库看到传承着中国文化传统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借助VCD、DVD等存储介质,在计算机或电视机里观赏到这些资料。传统文化的影视化传播,弥补了声乐艺术和表演艺术不能再现的遗憾,老一代艺术家所继承的传统文化的精髓终于在当代得到了有效的保存,并为继续传承打下了基础。

3.电视媒体的传导性传播。毫无疑问,电视网络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利用电视网络(有线电视、无线电视、互动电视)中各种各样的文化栏目(如“百家讲坛”、“文化中国”、“国学天空”、“国宝档案”、“国学堂”),向广大的电视观众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古装电视剧(如《康熙王朝》、《大明宫词》、《成吉思汗》)的形式,演绎自三代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利用改编著名文学作品的方法,艺术地再现中国古代的风土人情、思想观念、道德法则,使之成为再现历史文化的艺术长卷。借助于电视网络和电视节目,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同身受地接触和了解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情感。这样的了解与感受比从典籍中学习、从历史书籍中领会,要来得更加直接。可以说,没有电视这种表现形式,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感受不会这样深;没有电视网络,传统文化的普及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广。

4.计算机网络的互动式传播。电视网络的传播属于由点到面的单向被动传播,电视受众只能通过手中的遥控器体现自己的主动性,这种情况直到网络电视(互动电视)的出现才发生较大的变化。互联网则打破了单向传播的模式,进入了互动式传播的历史时期。互动式传播是双向交互而又循环往复的信息运动过程,即传播活动中媒体与受众、受众与受众在内容与形式上相互作用,传播者和受众各自都兼有双重身份,每一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互联网接受信息,又可以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互动式传播的基础。在传统媒介(电视、广播、出版物)单向式传播中,传播者拥有绝对的信息资源,受众只能接受经过过滤的信息。在互动式传播中,信息资源是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在,使用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检索和查阅,自己需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每一个受众又都是信息资源的再生者,可以从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经验中补充新的信息资源。计算机网络为文化传播拓展了更为开放的传播空间。采用传统的传播方式,文学作品只能通过报纸副刊、书籍杂志等出版渠道进行传播,而互联网传播方式催生了新兴的网络文学,并借助于网络与读者形成互动。文化传播由大众化转变为大众化和个性化的兼顾,既能保证大众用户的需求,也有足够的信息空间满足其他个性化受众的需要。互联网传播渠道的广阔、丰富和个性化使文化的传播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超越性。

三、网络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

当今时代,网络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三网融合”已成不可阻挡的趋势。“三网融合”的本质是利用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承载更多的信息化业务,通过业务的相互渗透,创造出多种融合业务。“三网融合”后,每个家庭可根据需要选择任何一种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就可完成通信、电视和互联网接入。这种多功能一体化网络媒体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全新的传播方式,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新鲜血液。

1.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数据库。网络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信息资源,没有信息资源,传播就成了“无源之水”。把几千年来传统文化转化为数字化存储,的确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国家级的传统文化数据库有三个主要方面:中国古代文献典籍数据库、中国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本世纪初,国家图书馆已经启动了“中国基本古籍库”项目,共分哲学、社科、史地、艺文、综合4个库,20大类和100个细目,收先秦至民国年间历代典籍1万余种,总计全文约20亿字,图像约2000万页,内容总量大约相当于3部《四库全书》。与国家级传统文化数据库相对应,各省市地方政府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根据区域或地方文化特色开发相应的地方传统文化数据库,如河南省就计划开发“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2]地方文化资源数据库可以作为国家级传统文化数据库的地方子库,通过网络的方式互联,为全国性传统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奠定基础。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数据库的建设也可以成为推动地方出版、旅游等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计划中的“中国数字文化工程”更是一项努力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上网运行的系统工程。其核心是采取馆藏方式,建设超大规模的、分布的、可以跨库检索的海量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库。它囊括了中国文化各个重要方面的内容,把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当代文化建设的崭新成就用现代信息技术表现出来,以信息形态进入当代知识创新体系,使之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体和平台。[3]

2.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出版。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传统的纸介质图书出版的同时,磁介质的电子出版物也大行其道,呈现出数字出版多样化的特点。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消解了图书、报纸、杂志、电视、音乐等媒体的界线。凡是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的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图像、视频、音乐、歌曲,均可以称为数字出版物。数字出版物的载体可以是磁盘、芯片、光盘、碟机、电子书,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可以通过数字化转换,使用相应电子设备表现出来。各种各样的光盘、芯片、集成电路卡等以电子介质为载体的电子出版物,可以单独销售,成为传统文化的新载体,也可以作为信息资源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的基本元素,为电视、计算机网络提供资源(片库)。网络出版将会在未来5-10年内成为数字化出版和传播的重要模式之一。通过网络购买和下载已经数字化的传统文化产品,加速传统文化的流通和交流,将成为“网购一族”的寻常事。因此,未来的数字化出版的传播路径将出现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封装式电子出版物,通过销售点直接对受众出售;二是以网络为出版和销售的主要手段,有局限性地直接对接受众。

3.传统文化的通俗化传播。网络的普及和大众化传播使网络媒体的受众层次广泛。如何采用通俗的方式来满足大多数公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同时,达到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传统文化的通俗化传播就是在充分考虑现实的文化生存环境和文化传播目的前提下,站在体谅社会大众的接受水平的角度,用大众广为接受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通俗化方式首先是对古代典籍的“解读”,对老庄思想、儒家学说、《三国志》、《红楼梦》这样的经典著作,用通俗易懂语言“翻译”为人人可懂的现代读本。用电视、网络媒体的方式,由作好充分准备的学者加以讲解,使晦涩难懂的古籍变得明白无误又趣味横生。其次是用电视连续剧的方式,“正说”或“戏说”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原本束之高阁的历史传统文化惠及大众,让人们在故事情节的观赏中了解历史。对少年儿童,则用动漫的方式,把《三字经》、《弟子规》以及古代励志的故成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画,寓教于乐。甚至可以用网络游戏的方式把三国的人物作为游戏的主人公,身临其境地体会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战争场面。《百家讲坛》就是把传统文化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的成功范例。有人说《百家讲坛》是把埋藏在历史深处中华文明的宝藏挖掘出来,还给最大数量的普通人。传统文化对于多数受众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大家从小或多或少接触过这样的知识,陌生是因为很少有人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的了解。《百家讲坛》只是巧妙地运用电视网络这样的舞台,顺应了传统文化热的趋势,成功地实现了传统文化在电视网络中的传播。

4.传统文化的网络化应用。古代传统文化的意义并不在于放在书斋中吸收年轮的气息,而是在于如何在更大范围内应用和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网上传播,归根结底是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并且与现代精神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例如:已经开通的中国孔子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将孔子、儒学和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由于互联网的互动式特点,直接在网络上发表的文章不计其数。无论学问高低、年龄大小,都可以在BBS、博客、社区论坛以及各式各类的网站是发表自己的文字,或提出问题,或解疑释惑;或吟风弄月,一发古人之幽思,或指点江山,评说世界风云变幻,其中不乏渗透传统文化精髓的佳作。新浪、搜狐等网站的“读书频道”就包含了旧的文学形式和新出现的体裁、题材。风行一时的“穿越”小说,以古今时空变换的方式,把古代历史环境换上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演绎出一场场糅合古今的悲喜剧。“穿越”小说是一种基于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历史重构,体现了一种对我国传统文化当下意义的强调。[4]大部分的“穿越”小说都引用了古代或现代流行歌曲来显示主人公的与众不同,借助于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技压书中男女英雄人物。最为典型的是,唐宋时期婉约经典的歌词成了大多数“穿越”小说的最爱,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不知不觉间从书中渗透出来。[5]

四、应对传统文化的网络化传播的新时代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承载者。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新的文化媒介往往会带来一些新的文化特征。当代文化的演进正是以网络为基础,渗入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三网融合”将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而这种全新的传播媒介必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但是,网络传播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传统文化传播的利器,也会成为泼向传统文化的污水。1999年2月,故宫曾因被搬上了INTER的主页而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三周内点击率达到了150万人次。但是INTER公司为了自己的广告效益,对故宫进行漏洞百出的介绍误导了西方民众,损害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历史文化在网络传播上遭遇到了最直接的挑战。直到2001年7月,故宫博物院“数字故宫”网站正式开通。60万次的日最高访问量重新夺回中国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内容为王”的重要性,积极实施中国数字文化工程,把我国博大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代文化成果转制成数字化产品,掌握网上文化竞争的主动权,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占据网络资源优势。同时,要加强网络舆情监督,坚决抵制和清除封建主义的文化糟粕,尤其是那些打着弘扬传统文化旗号的、粗制滥造的作品。要提高全民的互联网道德意识,不允许出现“恶搞”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和亵渎传统文化的行为。

传统文化的网络化时代,既是传统文化和网络传播方式紧密结合的时代,也是传统的传播方式和网络传播方式之间竞争与合作的时代,挑战和机遇并存。充分利用好网络自身的优势,促进传统文化的有序、有效的传播,是文化工作者的职责,也是义不容辞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成荣.瞽史、音乐与《左传》口传说[J].北方论丛,2008(4).

[2]白广思.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第30卷第2期,2010年4月).

[3]柳士发.实施数字文化工程建设数字文化中国[N].中国文化报,2003-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