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原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20:2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殇原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国际法学界有关国际商法的概念,大致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来看,“国际商法是调整超越一国国界的商事交往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法律规范。它的内涵以传统的国际商事惯例为主,其外延早已打破了国际法体系和国内法体系,而扩及国际公法规范、国际经济法规范、国际私法规范、各国民商法的国际性规范”[1]。从狭义来看,国际商法是调整国家之外的、主体平等的商事组织及其商事交易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国际商法的国际一词,并不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意思,而是指跨越国界的意思”[2]。

由上对国际商法的概念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对国际商法的概念理解不同,会导致对国际商法内涵与外延理解的不同,从而也会导致对国际商法渊源理解的不同,故在此探讨国内法是否为国际商法的渊源问题,首先要确定国际商法的概念。

笔者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商事交往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发展,从当代的客观事实来看,国际商事交往的主体并不限于各国的自然人和法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很多情况下亦会成为国际商事交往的主体。如果无视国家及国际组织在国际商事交往中的主体地位,势必与实际相脱离。另外,对于国际商事交易中因范围、国家、法人、个人相互交织形成的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和法律问题,必须同时运用国际公法规范、国际经济法规范、国际私法规范、各国民商法的国际性规范进行综合考察,否则难以全面理解和正确处断。所以对于国际商法的概念问题,宜采用广义说,其主体除了各国的自然人和法人之外,还应当包括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

二、国内法能否成为国际商法的渊源

关于国际商法的渊源问题,公认的看法是:国际商事条约和国际商事惯例是国际商法无庸置疑的渊源。对于国内法是否为国际商法的渊源问题,理论界的观点有些出入,总体来看大约有两种观点:

1.认为国内法为国际商法的渊源。如“由于国际经贸关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现有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不可能满足实践中的需要,而且个人或企业在从事超越国境的经贸和商事活动时,也可能选择某国的国内法为准则,因此,国内法在国际商法中仍占重要地位”[3]。“在提到国际商法的渊源时,人们首先会想到国际公约和国际贸易惯例,然而,为了解决国际商事纠纷,在许多情形下还需要通过冲突规范而适用各国的国内法,因而,各个国家的国内法也是国际商法的重要渊源。”[4]

2.明确指出有关商事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是国际商法的渊源,但关于国内法问题却避而不谈,也未出现明确否定国内法是国际商法的渊源的论述。

对于国内法是否能够成为国际商法渊源的问题,笔者尝试从以下方面论述:

(一)从国际商法的调整对象看

上文已经说到,我们对国际商法采取的是广义说,其调整对象为超越一国国界的商事交往关系。这种超越国界的商事交往关系一般而言,可以包括以下几类具体的社会关系:

1.为规范国际商事主体的行为而产生的调整规范关系。由于国际商事交易的主体主要是企业或个人,作为国际商法主要主体的企业或个人必定有其存在方式及存在地点,即企业将会因其登记地或主要营业地或其他的相关因素而存在于某国境内或具有某国法人资格,个人往往因其住所或国籍而与某国存在着密切联系,各国也必将对企业或个人进行必要的规范或引导,由此而产生的这类法律显然是各国的国内立法,主要包括各国的企业法和公司法等。因此,规范国际商事主体的国际商事组织法在整个国际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2.国际商事主体之间因相互交易而产生的交易关系。国际商事主体进行各种交易,由此而产生的各种问题都需要法律来调整。诚然,国际商事条约和国际商事惯例由于其广泛性和普遍性的特征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不能排除这样一种情况,即国际商事主体可能由于交易的习惯性或其他原因而一致采用某一国家国内法来调整其相互之间的交易。因此,在国际商事主体的交往中,即使在国际商事条约和国际商事惯例被普遍使用的情况下,也不能排除适用国内法的可能性。

3.在解决国际商事争议过程中发生的国际商事仲裁关系和涉外民商事诉讼关系。调整这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主要是国际商事仲裁法和国际商事诉讼法。国际商事主体在国际商事交往中产生争议时,更愿意选择国际商事仲裁。因为国际商事仲裁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争议双方可自主选择仲裁应适用的法律,当事人便可能选择某一国国内法作为其争议的准据法,或者仲裁庭或法庭也可能通过冲突规范的指引而确定某国国内法为争议的准据法。故此,从国际商法的调整对象来看,国内法应是国际商法的渊源。

(二)从国际商法的调整方式看

我们知道,国际商法调整的主体主要是各国的自然人和法人,国家和国际组织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成为国际商法的主体,这个特点就决定了各国的国内商事立法也会成为国际商事行为的法律依据。这是由“国际商法中的契约自由原则决定的”[5]。契约自由原则在国际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国际商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国际民商事关系,即使是国家或国际组织在特殊情况下成为国际商法的主体时,这种平等关系也依然存在。这就决定了国际民商事交往的当事人可以在国际商事合同或其他契约性文件中通过协商选择双方一致认可的法律规范来调整他们的商事行为。这种法律规范可以是国际商事条约,也可以是国际商事惯例,当然也可以是某一国的国内法。

不论当事人选择的是被普遍采用的国际商事条约和国际商事惯例,还是偶尔才被人采用的某国的国内法,被选择的法律规范都可以直接作用于当事人,即当事人要接受这种法律规范的约束。因此,从调整方式来看,如果国际民商事交往的当事人选择国内法为准据法来调整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调整作用并不亚于以国际商事条约或国际商事惯例作为准据法的调整作用。从这一点上,也不应否认国内法能够作为国际商法的渊源。

(三)从国际商法的相邻学科看

国际商法的相邻学科主要是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及国际贸易法。国际私法的渊源包括国际性立法和国内性立法;一国国内制定的用于调整涉外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如外汇管制法、海商法、海关法等,亦是国际经济法的渊

源;各国的国内外贸法亦是国际贸易法的重要渊源。我们知道,国际社会不存在超越国家之上的立法者,故国际性的立法在其被接受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是值得商榷的。各国由于各种原因都会极力使本国国内法成为国际性立法的渊源之一,故国内性立法作为国际性立法的渊源,是有其现实的原因的。因此,作为国际法分支之一的国际商法,其渊源也应包 括国内法。

三、国内法有必要成为国际商法的渊源

篇2

“怪了,它怎么不怎叫呢?买的时候还叫得起劲,真怪了……”一位白发老人凑进关我的笼子看了半天,嘴里还在自言自语着什么。

两个小孩子好像对我很好奇,也趴在窗台上看我。

“它不肯叫,准是怕生。”小女孩说。

“把他关在笼子里,它生气呢!”

我心里又好像有些欣慰,终于有人站在我的角度思考了,不过我还是出不去,唉……要是我能回家该有多好。

小男孩突然伸手摘我的笼子,我知道他想要放我,心里?纾?纾≈碧??缫炎急噶?ldquo;百米冲刺”的姿势。

“小囡家,别瞎说!”老人又把我的笼子移到了高处,我的信心彻底破灭了,为什么老人的心这么狠呢?老人又说:“别着急,它一定会叫的!”

我心思,我决不会叫的,如要叫也是半夜叫。那一天,我没有动,只是在幻想外面的世界。

第二天,老人喂我吃了一种红红的东西,不过那东西可不好吃,真辣!辣得我差点喘不过气儿来了。

到了晚上,他们都入睡了,不管我了,心里不免有些寂寞,便用鸣叫声抗议,老人和孩子起来了,老人十分得意,那两个孩子十分高兴,把床板弄得咚咚直响。

我只能让鸣叫声陪伴我,一直没有停下来……在一个晚上,一个男人说:“烦死了,真拿它没办法!”我想,你放走我不就安静了吗?你们为什么不呢?

“爸爸,蝈蝈为什么不停地叫呢?”

回答他的只有沉默,他便和女孩自己回答了。

“他大概热得睡不着,所以叫!”

“不!他是在哭呢!关在笼子里多难受,它在哭呢!”

篇3

1 规则把握

足球裁判员需要认真研读《足球竞赛规则》,做到规则内容铭记于心,但在足球竞技中,裁判员要仔细拿捏规则,也就是要对规则把握有度,不能“故意”犯规不吹,或者是只要犯规就吹。对于那些可判可不判的犯规可以适度判罚,如果一个赛事里,频频吹哨,不但会影响整个赛事的连贯进行,也会大大的影响参赛者的竞赛心里,会使运动员产生哨声敏感、情绪紧张、脾气暴躁等等。

2 动作识别

足球场上裁判员对犯规动作的识别,对足球比赛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至关重要。运动员的哪些动作属于犯规动作;犯规动作中又有哪些应该判,哪些可判可不判;哪些动作是无意,哪些是有意等等,这些都需要裁判员较好的识别。

2.1区分“有意”和“无意”

(1)正常情况。运动员旨在踢球,但是由于判断失误或者是技术上的失误等等造成对对方球员的伤害,这些是由于队员“无意”而造成的,属于球场竞技中不可避免的情况。

(2)非正常情况。运动员的目的是为了报复对方球员,而故意对对方球员造成伤害的动作。①对方球员犯规,为了报复对方球员而实施的故意动作;④比赛进行到白热化阶段,运动员情绪相对较激动,关键时刻情绪失控等等造成的故意动作;③队员对裁判的判罚不满意而实施的故意犯规动作等是“故意”犯规。

裁判员在裁判过程中要保持灵活的思维,要仔细辨别这些犯规的动作是否属于“有意”或者是“无意”,是属于技术上的犯规还是蓄意伤害对方球员等。一般辨别“有意”和“无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运动员的目的是球还是人。裁判判罚的正确性直接关乎着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情绪,对比赛结果也会起到间接的作用。

2.2内外判罚

中国足球裁判员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内外犯规的判罚,常常存在外判罚,内宁愿漏罚也不错罚的现象。因为内犯规的点球判罚对整场比赛的结果有直接性的影响,因此许多裁判员在球一到达内部就会出现紧张,甚至出现对一些明显犯规动作的无视。

例如:2009年中超联赛第一轮的北京国安队对阵重庆力帆对的比赛,在比赛的第43分钟和第54分钟,国安队在内的两次犯规,本应该给力帆队点球,但是裁判却没有对此作出反应,这两次严重的漏判引起力帆队队员和球迷们的强烈不满,因为这两次的漏判很有可能会使得整场比赛的结果完全不同。

2.3越位犯规

所谓越位犯规就是指队员较球更接近于对方端线者,即处于越位位置。换句话说,当队员踢或顶球时,同队接球队员在对方半场内所站的位置是在球的前面,并且他与对方端线之间,只有对方一个队员时,就是越位。判罚越位的关键,不是在队员接球时而是在同队队员传球时即同队队员踢球或顶球的一刹那。当传球时,按球队员如果不处在越位位置,而是在踢出的球在空中或在接球时跑到越位位置,不得判罚越位。相反,虽然队员在同队队员传球时处于越位位置,然后又跑回非越位位置接球,则应判罚越位。

裁判员对越位错判对比赛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同样是2009年的中超联赛,杭州绿城队对阵青岛队,比赛进行到第56分钟时,杭州队进球竟被判为越位,进球不算,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进球。裁判员的错判也使得球员们在比赛中愤愤不平,对比赛造成一定的影响。

终上所述,中国足球裁判员对犯规的判罚还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错判、漏判现象极为严重。

3 心理素质

裁判员在比赛开始前心理状态上一般都会产生以下情况。

(1)紧张激动。赛前情绪激动,坐立不安。紧张等。这种情况对比赛非常不利。应该自我或依靠他人来稳定情绪,如注意力转移,音乐放松等。

(2)骄傲自负。赛前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对比赛中可能遇到的复杂困难的问题没有做好事前估量。从而可能会因为赛中的突发事件而束手无策,这种心理状态对比赛也极为不利。

(3)信心充分。这类人的心态是对即将开始的比赛信心满杯,情绪稳定,自信而不自大,这是长期得经验积累得来的。

其中前两项的心理状态对比赛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很容易造成裁判员对一些明显的犯规动作的识别判断上的失误,对比赛过程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4 道德修养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足球裁判员作为足球场上的“法官”,不仅要做到对规则熟稔,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只有这一“执法者”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保证吹好每一哨才会使得整个赛事具有可观性,结果公正、公平、客观。

从一些职业足球联赛开办以来,频频会出现很多“假哨”、“黑哨”现象。足球裁判员执法中裁判往往会遇到形形的威逼、利诱、恐吓。近些年,很多绿茵场上的裁判员都加入到了“黑哨”队列,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很多裁判员非专职裁判。这样很多裁判员的多数注意力都不会放在这一行业上,也就避免不了出现这一现象。

(2)大多数裁判员的薪水都不高,面对“百万富翁”的利益诱惑,往往把持不住,为了赚的更多的金钱,就会有很多裁判员铤而走险,吹起了“黑哨”。

(3)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监督单位的不利,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足协,有很多都没有设立统一的监督执法单位,致使出现了监督漏洞,使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篇4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多元化标准

一、引言

国际商务英语是在国际商务的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共通语言。学术界认为它属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国际商务的丰富内容和繁杂活动决定了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复杂性、特殊性和多样性,它不仅涉及两种文字和文化的转换,更涉及国际商务理论知识、国际商务各个领域的专业语言特点和各种国际商务文体的行文和专门表达法。基于这些原因,历来翻译界所讨论的翻译标准与原则在理论、实践上均无法完全适用于国际商务英语翻译。

二、多元化翻译标准的理论界说

西方文化学派的典型代表AndreLefevere(1992)指出:翻译是对原文的重写,不能真实地反映原作的面貌,因为翻译总要受到poetics、ideology和patronage三要素的影响。他提出的翻译三要素,虽然夸大了意识形态(ideology)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但无疑给翻译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为研究翻译标准和各种翻译现象提供了新的文化参照系。翻译不是形式上单纯的文字转换,而是两套文化系统的相遇与冲击。中外文化历史背景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原语系统和译语系统无论在风俗习惯、文化意识,还是语言风格、语篇文体、交际环境等各个层面上,都有各自独特的规范,译者面对不同的规范,必然作出不同的反应与选择。

英国翻译理论家Newmark(1982)根据文本的内容、文体和功能,将其细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同时提出了两种翻译方法: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表达功能为主的文本应采用语义翻译法,以信息功能或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应采用交际翻译法。显而易见,Newmark在这里提出了应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这从本质上揭示了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针对性。

中国学者辜正坤教授(1989)指出:“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历代译家认识上的根本局限性在于他们老是下意识地追求唯一的、万能的、可以判断一切译作价值并指导翻译实践的终极性标准,须知这种标准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指出翻译标准是多元的而非一元的,是那些真正有实用价值的具体的标准,即它是由若干标准组成的相辅相成的一个标准系统。各种具体的标准反映了译作价值的各个方面,每个标准在发挥各自功能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和所有的标准相辅互补。一个具体标准的存在和使用是以其他标准的存在和使用为依据和对照的。

朱志瑜(2004)指出,翻译类型学是建立在一个最基本的信念之上的:不同种类的文本需要不同的翻译策略,即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翻译的方法并不存在。他明确指出:“严复以后的学者一直强调翻译标准的重要性(信达雅、神似、化境等),实际上他们都在追求一种不存在的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翻译标准,却一般忽略了不同的文本类型要有不同的标准”。这一论述实际上也与多元化翻译标准殊途同归。

据王义静(2005),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杨自俭教授在论述典籍英译标准时指出:应形成一个理论体系,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研究核心。从翻译流派及范式的演变和发展来看,翻译的研究视角在转变,观念在更新,正从过去较单一、较简单的研究模式转变为一个多学科交叉、多样研究思路并举的全新的翻译研究。杨教授关于多元化研究模式的观点正与多元化翻译标准不谋而合。

从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历史与实践来看,并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所有商务文本类型的唯一、共同的翻译标准。不同类型的商务文本体例不一、风格不一、文白不一、繁简不一,理应有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提出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多元化标准,就是把各种商务文体的翻译置于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的各种具体文体的大范围中进行审视,把以“信”为天职的译者从困惑中解放出来,在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商务英语译文与原文的关系,重新认识作为译者的影响和作用。这就是说,对各种商务英语的翻译标准不应只限于狭义的“忠实”,而应在各种具体的国际商务背景、各种不同的商务英语文体的大范围中用多元化标准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析、讨论。

三、商务英语翻译的多元化标准:不同的商务英语语篇,不同的翻译策略

本文拟以商务广告和外经贸报刊文章的标题作为翻译语料,对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多元化标准进行进一步阐释。

1、商务英语广告的翻译:劝诱说服、创意新奇、富于感染力

国际商务广告是跨文化、跨语言的商品宣传形式,具有大众性、商业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商务广告翻译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翻译,它涉及到英汉语言、社会文化、民俗、美学、心理学、市场经济学、广告原理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力求商品使用功能与商品审美功能的辩证统一。它既是语码的转换,又要做到深层结构上语义与功能的对等与相似,通过信息的传递与宣传感召,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一般来说,商务广告在语言上标新立异,展示个性,说服力强;在形式上短小精悍,读起来节奏感强。所以商务英语广告翻译总是采用简洁明快的词句和各种修辞手法,增强广告的趣味性和幽默感,追求创意新奇的形式美,并具有劝诱说服的渲染力,以达到促销目的。如:

Goodtothelast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I’mMoresatisfied.摩尔香烟,我更满意。

ThingsgobetterwithCoca-Cola.可口可乐,万家欢乐。

这三例广告均以简洁的四字结构,生动地表达了各商品的品牌形象,劝诱说服力跃然字里行间。又如:

Fresh-UpwithSeven-Up.饮七喜,精神爽。

Hi-Fi,Hi-Fun,Hi-Fashion,onlyfromSony.高保真,高乐趣,高时尚,只来自索尼。

SonyHandycamletsyoutakeatripbackintothepastandenjoythememoriesoflifetime.索尼摄像机为您记载人生,重温旧梦,留住欢乐。

Wherethereisaroad,thereisToyota.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这些广告汉译明快有力,新奇独特,妙趣横生,充分体现了商务广告翻译中形式美与促销有机结合的语言特色。商务广告以情传意,其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只有遵循其独特的翻译标准,并通过语言的不断锤炼才能真正实现。

2、外经贸英语报刊文章标题的翻译:简练醒目、形象生动、具有吸引力

标题是外经贸报刊文章的重要部分和整个语篇内容的浓缩与概括,好的标题能使商务语篇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兴趣。商务文章的标题在词汇、句式和修辞上富有新鲜独创性,通常廖廖几个词,却表意形象醒目。在翻译标题时,既要准确传达其信息内容,同时要处理好其文体风格,采用各种翻译技巧,以选词造句的简练、生动为翻译标准,恰到好处地表达商务标题。首先,在经贸文章标题中,大量使用短小词、创意词或简练短语,这是商务标题的一大特点,翻译时应依据相应的翻译标准,突出短小精悍、确切醒目的意境,以增强标题的语言色彩和表现力。如:

deal交易thinktank智囊团

cut减少potpourri一揽子计划

ban禁止ceilingprices上限价格

swap交换Euromart欧洲共同市场

boost增加onlinecommerce网上贸易

glut供过于求gentleman’sagreement君子协定

peak最高价格thebuildingestcity建筑最多的城市

其次,就标题句式结构来说,为了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形象感,标题中经常使用一些非常手法。可以用动词的现在时态表达过去发生的事情,如(1)、(2);用动词不定式表达将来时,如(3)、(4);用现在分词表达正在进行的动作或事件,如(5)、(6)。

(1)GoldPricesHitRecord黄金价格打破记录

(2)KingSteelFightsBack钢铁王开始反击

(3)RisingFuelCoststoHitCarriersHard燃油价上涨,航空业重创

(4)AmericatoImportMoreOil美国将进口更多石油

(5)OilSalesSurgingUp石油销售猛涨

(6)Joint-venturesMushrooming合资企业在迅速增加

(7)DirectingMarketing,ManagingMarket引领营销,左右市场

外经贸英语文章标题的翻译贵在灵活多样,要尽量使译文与原文一样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传神达意。

四、结束语

由于各种商务文体、语篇不同,商务英语翻译必然具有多种功能,翻译手法、译文风格、译文价值势必多样化,从而导致翻译策略的多重性、多视角和翻译标准的多元化。在翻译标准系统中,标准的多元化是和传统译学的一元化提法既对立又统一。提倡多元化标准,其积极意义在于针对各种不同文体、风格的国际商务英语语篇,以特定的翻译功能、内容体例、语篇层次和体裁结构作为依据,为适应人们价值观、文化背景、认知习惯和审美情趣的多样性以及读者、译者的多层次,采用各种不同的具体、相应的翻译标准。这样就避免了翻译的束缚性与盲目性,真正做到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效度与信度。

事实上,各种商务文体的翻译标准代表了各种商务语篇的应用价值标准,各种标准在发挥各自功能的同时,实质上就是在和所有的标准相辅相成,补充其他标准的不足之处,构成一个有机周密、全面科学的翻译标准体系。这正如辜教授(1989)所指出的那样,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不只是用来解决翻译方面的理论性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来解决翻译实践上的问题。翻译标准多元化的思想能使译者博采众家之长,从有意识地欣赏多样化的译风到有系统地实践多样化的翻译手法,全面发展自己的翻译才能。多元化翻译标准植根于人类对翻译作品、翻译实践的多样化要求,并由翻译本身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多重,日益强化其多元互补特性,而翻译标准多元化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就在于此。在商务英语翻译的工作和事业中,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多元化标准为依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日益繁荣的国际商务交流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AndreLefevere:Translation,RewritingandtheManipulationofLiteraryFame[M].London:Routledge,1992.

[2]Newmark,Peter:ApproachestoTranslation[M].NewYork:PrenticeHall,1982.

[3]辜正坤: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J].中国翻译,1989(1).

篇5

【作者】艾青 【朝代】现代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你土地一样古老的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那从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要到哪儿去呢?

告诉你

我也是农人的后裔——

由于你们的

刻满了痫苦的皱纹的脸

我能如此深深地

知道了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

岁月的艰辛。

而我

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

苦难的浪涛

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

流浪与监禁

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

我的生命

也像你们的生命

一样的憔悴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沿着雪夜的河流,

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

那破烂的乌篷船里

映着灯光,垂着头

坐着的是谁呀?

——啊,你

蓬发垢面的小妇,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

已枝暴戾的敌人

烧毁了么?

是不是

也像这样的夜间,

失去了男人的保护,

在死亡的恐怖里

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7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无数的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而且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谨的大地

伸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痛苦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国际多元文化教育;建议

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培养的是能适应全球化和网络化环境并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复合式、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发展及其启示

1.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

“多元文化教育” (Multicultural Education)的主要创始人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多元文化教育中心的詹姆斯A・班克斯(James A. Banks)教授。他将多元文化教育定义为一种理念、一种变革性教育运动 ,把种族、民族、阶级、性别的观点带入各学科,通过一门课甚至小到一节课附加有关民族的内容,以多样化视角进行教学。这种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在全球范围内生活和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世界性的思维,使他们成为能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人才。

多元文化教育的重心不仅在教育,也在文化。文化的多样性这一话题越来越引人关注和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早在2009年了其成立65年来第一份关于文化的世界报告《着力文化多样性与文化间对话》。UNESCO关于治理文化多样性的基本理念,近十年已经从较为重视“差异”的多元文化教育,转向更为强调基于尊重差异的“一体”的文化互动教育。在看待文化差异上,文化互动教育理念将多样性视为一种有意义的资源,对文化差异价值充分重视,因此倡导文化互动。正是由于不同文化差异的存在,各异质文化之间才有相互吸取、相互借鉴的可能,并在相互映照中进一步发现自己,从“他者”视域中反观自己;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人们的创造性灵感才被诱发而导致革新求变。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对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国家、族群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包容和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2.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和发展的启发性要点

多元文化教育是全球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和热点话题,从多元文化教育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有启发性的要点。

多元文化教育能培养学生在多元认知基础上的自我意识。在多元文化课程实施中,由于尊重差异、尊重多元,使教育者能辩证看待所有的文化;在实践中,学生通过学习各国各民族文化,能形成多元文化意识。

多元文化课程是指以文化多样性为前提,整合多元化的文化资源融入各科教学的一种课程形态,它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从多元文化间的关系来看,多元文化课程具有文化的多元平等性、文化的会通整合性和文化的互动创生性三个显著特点。

多元文化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将各民族文化精华融入学校现有课程中以反映文化多元的观点,使各民族文化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形成跨文化适应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是一种深层次的教育变革过程,它不仅是课程形式的改换,最根本的是课程观念的创新。

国外多元文化课程目标经历了单一种族取向、多元种族取向、多元文化教育取向、多元文化教育重建取向的发展历程。

多元文化课程的改革必须要进行结构上的调整,必须能使学生形成多元文化社会所必备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中,要增加活动课程的比例等。

3.多元文化教育对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把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和多元文化课程的改革和实施运用到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就是要使学生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及各种文化背景下商务文化与习惯的差异,增进对国际范围内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跨文化沟通和交际能力,进而让学生适应国际商务环境、提高国际商务能力。

二、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加强国际多元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部分高职院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在国际多元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氛围营造方面已有如下途径和措施:①通过与个别国家的国际合作教育项目,使学生了解和接触了合作国的教育体系、课程体系和合作国的文化;②通过开设“沟通与谈判”“商务礼仪”等相关课程,一定程度上实施了多元文化教育;③通过外教开课使学生感受国际多元文化。

但是,尚存以下不足:①国际文化教育内容较为单一,不够多元。目前主要通过与个别国家合作来实现,学生了解和接触国际上其他文化的机会不多;②国际多元文化教育手段和途径不够丰富,国际化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少;③国际多元文化氛围不强;④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容乐观。学生对世界其他文化所知甚少,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不高,学生整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对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加强国际多元文化教育非常必要。

三、国际商务专业加强国际多元文化教育的建议

1.确定国际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

国际商务专业加强国际多元文化教育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开发资源,创造条件,加强国际多元文化教育,营造多元文化氛围,使学生了解并理解国际多元文化,具有国际视野,培养和提升其跨文化沟通能力,使其具备国际竞争力,成为国际商务合格人才。

(1)理念培养――国际多元文化理解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了解国际多元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培养其对其他文化的价值、规则、风俗与惯例的敏感度以及对不同文化的接纳、宽容和尊重意识。

(2)行为规范培养――跨文化交际行为的养成。 培养及提升学生应对多元文化问题的能力,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与人和谐相处、有效沟通、协同合作、处理冲突的能力,以及能以国际规则和惯例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

(3)环境建设――国际多元文化环境与氛围的营造。 基于视觉识别系统的可视环境、网络环境及硬件设施建设等环境建设,营造国际多元文化的氛围,为师生提供体验国际多元文化的有效途径。

2.实现目标的具体建议

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下,与不同国家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多方引进国际商务文化方面的教育资源,国际商务专业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一起,共同构建国际化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和模式,将多样化的国际文化教育资源融入到本专业的课程教学、实训、研究、服务、管理、学生活动等各个环节中。

(1)加强国际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和宣传。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与学院和专业共同构建的国际化多元文化教育模式下,设立国际化多元教育研究项目,厘清和探讨国际商务专业开展国际多元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并运用于专业教学实践中。

同时,通过学校多种宣传媒介(如学校校报、网页、学院的刊物和网页、微信群)等宣传介绍国际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在教学楼、实训楼、走廊楼道、学生宿舍等张贴有关国际多元文化的海报、开设宣传栏,营造国际多元文化氛围。

(2)增设体现国际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国际多元文化课程是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主要落脚点。建议在国际商务专业开设设“世界主要文化传统”“国际商务文化”“跨文化沟通”等课程。

(3)加强教师国际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和能力的培养。 为迅速有效地建立教师的国际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和能力,构建国际多元文化知识结构,建议将专业教师轮流派到多个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国际交流和短期培训。前往交流和培训的国家不宜太集中于个别发达国家,而应该散布世界各大洲,如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或地区。那种组织二、三十个教师集中去一个国家的做法,不利于国际多元文化知识和教育理念的形成。

(4)开办国际多元文化专题讲座。教师前往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或地区进行交流和培训后,就可回校开展各种不同文化的讲座,介绍东西方文化体系、思维方式、语境文化、时空观念、家庭伦理、宗教禁忌等方面的内容,以扩大师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 培养他们,对其他文化的敏感度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理解、包容与接纳意识。

(5)设立学校的“国际(商务)文化节”。目前已有高职院校设立了“国际(商务)文化节”,即以国际(商务)文化为主题,以“交流、创造和文化”为中心,以“学校搭台、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方式,通过形式多样的跨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让学生体验不同思维方式及习惯风俗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与特点,在校园内营造国际多元文化氛围。这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获得国际化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国际化意识,同时向海内外展现中西文化交融下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特色,从而扩大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知名度、提升国际化水平。

(6) 鼓励学生参与对口接待与交流活动。为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国际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提供学生参与国际活动的机会,国际商务专业可挑选学生组成涉外接待小组,从接机、安排入住、校园导览、文体活动安排、风景名胜游览到企业认知实践、合作完成项目等,强化学生诸如接待、交谈、着装、餐饮、交往禁忌、文化冲突处理等方面的国际礼仪基本素质及技能。

(7)加强国际文化社团建设。以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为主体,成立诸如“模拟联合国”“国际商务文化促进会”等学生社团,来介绍和推广多样性的国际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篇7

原通用中国董事长加盟上汽

【本刊讯】(记者 何禹欣)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月18日宣布,董事会决定聘任墨斐(Philip Murtaugh)担任上汽股份执行副总裁,任命于次日生效。

墨斐为今年以来第二位加入上汽股份的外籍背景高管。两个月前,曾在通用总部及德尔福任职的汪大总获任上汽股份负责技术及研发的副总裁。墨斐此职位列上汽股份所有四位副总裁之首,仅在董事长胡茂元与总裁陈虹之下。

1996年,墨斐以通用上海办事处代表身份与上汽集团展开合资谈判时,对手正是胡茂元。此后,墨斐走马上任上汽与通用的合资公司上海通用的执行副总。陈虹自1999年出任上海通用总经理,与墨斐也曾是下级和上级的关系。

去年3月30日,在无任何先兆的情况下,通用中国突然宣布董事长墨斐因“个人原因”离职。业内普遍认为,墨斐去职,是因为通用中国与通用亚洲管辖范围日益重叠之故。

2004年年中,通用将位于新加坡的亚太区总部迁往上海,多年来对通用在华业务拥有主导权的墨斐,开始与通用集团副总裁及亚太总裁卓亦凯(Troy A. Clarke)比邻而居。在墨斐领导下,上海通用一直是中国最赢利的汽车合资企业之一,轿车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仅列上海大众之后。

离任后,墨斐曾对友人表示将“自行创业”。但今年3月,上汽股份旗下负责“自主品牌”业务的子公司正式挂牌,坊间即盛传墨斐即将复出、在上汽股份担任要职。据知情人士透露,过去一年来,邀请墨斐加盟的汽车公司不在少数。

据悉,墨斐将负责上汽股份的海外生产经营,范围主要包括韩国大宇之外(2002年,上汽购得通用大宇10%股份)的上汽其他海外业务。

航空

首家货运航空合资企业开航

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新加坡企业合资组建的长城航空有限公司日前正式投入运营,成为中国第一家开航的中外合资货运航空公司。

长城航空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注册资金10亿元人民币。公司以上海浦东机场为主运营基地。民航总局已批准长城航空开通上海至阿姆斯特丹、上海至新加坡以及上海至孟买/金奈三条国际货运航线。

公司

ST实达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近日,*ST实达(上海交易所代码:600734)发出公告称,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据悉,证监会工作小组已经正式进驻*ST实达,将对股东占用公司大量资金进行调查。

此前,公司根据清欠计划催收大股东欠款进展非常不理想。

按照计划,截止到5月底,公司应追回1.75亿元,至今年年底追回3.67亿元的全部欠款。然而目前,仅追回了6382.5万元。

韩国SK电讯认购中国联通可转债

中国联通股份公司与韩国SK电讯6月20日在北京签署了战略联盟框架协议,并向韩国SK电讯定向发行10亿美元可转换债券。联通与韩国SK电讯将围绕CDMA业务展开合作。SK电讯将认购联通红筹公司发行的10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的期限为三年,票面利率为零。可转换债券在发行一年后可转为联通红筹公司的股份,转股价为8.63港元。

能源

上海石油交易所试运行

6月21日,上海石油交易所(SPEX)开始模拟试运行,55家交易商参加交易。按照计划,上油所将于8月18日正式开业。

上海石油交易所的定位是石油化工产品中远期合同的交易,交易方式中包括即期交易、中远期现货合同的交易等。隶属于上海市发改委的上海石油交易所,是由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化国际石油公司、上海久联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有限公司。

首个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在建

日前,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透露,位于浙江镇海的中国第一个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将于8月建成。发改委主任马凯曾表示,中国于2004年开始规划第一期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共有四个地点。目前,浙江镇海石油储备罐已基本建成,预计可率先于今年底投入使用。其余三个基地分别位于舟山岱山、青岛黄岛及大连。

地产

基准地价确定及公布办法将出台

篇8

一、提名委员会制度概述

(一)我国上市公司提名委员会制度概述

我国《公司法》并未对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进行规定,建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主要依据是2002年1月中国证监会、国家经贸委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其中第五十二条对设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进行了规定:(1)上市公司董事会可以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设立战略等专门委员会。(2)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应全部由董事组成,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三个委员会应由独立董事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审计委员会中至少有一名独立董事为会计专业人士。⑶提名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研究董事、经理人员的选择标准和程序并提出建议,广泛搜寻合格的董事和经理人员的人选,对董事候选人和经理人选进行审查并提出建议。(3)各专门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各专门委员会的提案交由董事会审查决定。该准则将提名委员会的主要职责界定为:“(1)研究董事、经理人员的选择标准和程序并提出建议;(2)广泛搜寻合格的董事和经理人员的人选;(3)对董事候选人和经理人选进行审查并提出建议。”

(二)其他国家上市公司提名委员会制度概述

《1990年(美国)商业圆桌会议宣言》正式提出:“大型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应主要由不在公司内享有管理职责的独立董事组成,此外,董事会的一些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审计、薪酬、提名委员会,都应由外部董事担任。”[1]规定提名委员会的职责包括:(1)在整体上向董事会就公司治理事务提出建议;(2)完善董事会规模及构成政策;(3)审核董事会的可能人选。(4)进行董事会评估;(5)推荐提名名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颁布的《关于〈1940投资公司法案〉共同基金独立董事有关条款的修正案》,要求独立董事的提名、选举和任命要由在任的独立董事进行,从此确立了独立董事提名权行使的方式和主体,形成了独立董事自我繁衍机制。

《英国内部监控联合准则董事会指导原则》指出的提名委员会的职责有:(1)准备监事会、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职位的选拔标准和提名程序;(2)定期评估监事会和董事会的规模和组成;(3)定期评估监事会成员恶化执行董事;(4)准备任命或者重新任命的建议书。

由此可见提名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在于改进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选举程序,向上市公司推荐适格的董事和高级管理层人选,对上市公司现有的董事和高级管理进行进行监督。

二、我国提名委员会制度面临的问题

(一)“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危害上市公司

所谓“内部人控制现象”是指企业中独立于所有者(外部人)的经营者(内部人)掌握着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在公司经营中为充分体现自身利益,侵蚀所有者的权益,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2]

“内部人控制现象”会对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他债权人造成巨大的损害,在我国发生“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公司中,公司资产会遭到“内部人”非法侵吞和转移,严重的甚至会使得上市公司面临破产。此外“内部人”能够控制上市公司审计部门和监督部门,使得上市公司正常经营状况被隐瞒而无法得到披露,致使“外部人”丧失了对公司真实经营状况的知情权,难以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风险。

案例1:猴王股份破产案。猴王集团占用上市公司猴王股份巨额资金案。猴王集团持有猴王股份公司的股份占股本总额的37.84%,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从猴王股成立以来,猴王集团通过与猴王股份进行内部交易的方式,大量转移猴王股份资金至猴王集团名下。最终导致猴王股份在2001年2月27日被宣告破产。该事件又导致猴王集团持有的猴王股份近8亿债权付诸东流。

案例2:宇通客车实施MBO(Management Buy-Outs)案。宇通客车在MBO的前一年(1999年),宇通客车管理层利用内部人控制优势,通过虚减资产、负债的方式将1999年的企业利润稳藏,使得当年分红为零。之后2001年宇通集团的所有者郑州市国资局与公司管理层和员工成立的上海宇通公司签订了转股及委托协议,报批期间郑州市国资局将宇通集团股权(含持有宇通客车国家股2350万股)委托上海宇通代为管理。上海宇集团获在得了宇通客车国家股2350万股的代管权之后,宇通集团管理层将隐藏的1999年的利润大量显现,采用高分红、派现方式,使得上海宇通用国家股获得了大量收益,两次分红后上海宇通集团因代宇通集团管理其所持2350万股国家股,而获得了2820万的分红,再以此资金购买宇通客车从而达到转移国有资产的目的。[3]

以上案例反应了在“内部人控制现象”中,“内部人”会借由控制人事权从而控制公司监督机构,使得监事会和独立董事丧失监督能力。最终造成上市公司资本被非法转移。造成这种结果一方面由于独立董事在提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名和选举过程受到“内部人”的控制,使其难以保障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在“内部人控制”比较严重的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因缺乏有效的资源而处于弱势地位,仅凭借独立董事个人难以对“内部人控制现象”进行预防或对抗,所以在我国公司治理中设立提名委员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现行提名委员会难以有效抑制“内部人控制现象”发生

⒈众多上市公司未设立提名委员会

我国目前只有《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提名委员的设立进行规定,其中第五十二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可以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这种任意性的规定致使我国至今仍有较多的上市公司未设立专门委员会,或设立不全。2007年,对100强上市公司中设置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进行调查,其中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最多,计46家,占60.81%;其次是设置薪酬委员会的公司,计45家,占60.81%;设置提名委员会的公司25家,占33.78%。而1997年,对标 准普尔超级1500家的公司中1165家进行详细调查后表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占84.8%,拥有报酬委员会的占92.40%,拥有提名委员会的占79.4%[4]。由此可见我国建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制度的上市公司在比例上远低于美国,部分上市公司缺乏改善公司治理的内在需求,自身缺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动力,所以设置提名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更是屈指可数,这也说明我国提名委员会制度还有待完善。

2.董事会专门委员运行制度不完善

2005年《公司法》修改后,在条文中明确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相关法规的制定权交由国务院行使,但国务院至今没有颁布任何效力层级较高的相关法规和规章,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更是如此。因缺乏具体规定,导致大多数上市公司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在依照本公司制定的专门委员会章程运行,专门委员会的权利和执行能力都难以得到保障。

虽然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20于年,但关于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法律规定依然十分有限,现有的能够起到参考作用的法律性文件只有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且后者只适用于特定上市公司,上述两个文件只是建议上市公司建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制,并且在专门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当占大多数,并粗略的规定了专门委员会的职责,难以起到对专门委员会的规范作用。因此我国上市公司专门委员会在运行中主要依赖董事会制定的各专门委员会章程,导致的结果就是专门委员会的人事和权利都会受到董事会的控制,例如中材国际《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工作细则》[5]将提名委员会的选举权和章程解释权都交由董事会,章程缺乏相应的规范的情况下,专门委员会的职责和权利难以保障,依赖于专门委员会工作的独立董事的权利也会受到制约。

3.提名委员会成员独立性缺失

(1)独立董事提名权和投票权受大股东掌控。提名委员会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授权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可提名独立董事候选人。该规定将独立董事提名权授予了一个广泛的主体,表面上上市公司众多小股东都拥有提名权,但事实上由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现象非常普遍,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基本被控制,独立董事的提名权往往由大股东行使,很少有公司在独立董事的选举的股东大会中提出过超过选举名额的独立董事候选人,这种等额选举的方式使得独立董事选举流于形式。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对2001年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统计显示,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提名中,董事会提名达到87.36%,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提名的占据15.06%,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提名的占1.7%,上级主管部门推荐的占0.57%,公开招聘的占1.99%,其他途径占7.1%。[6]而在2012年5月25日格力电器董事换届选举中,第一大股东珠海格力集团(持股18.22%)推荐4位人士作为董事候选人,第二大股东河北京海担保投资公司(持股9.38%却只推荐1位候选人。[7]由此可见,独立董事提名权绝大多数由董事会控制,独立董事聘用由董事会控制,独立董事难以保障相对人对于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独立性,在此情况下,要求独立董事行使监督大股东,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的职能更加难以实现。此外,大股东通过控制独立董事的选举过程加深了对董事会的控制力量。使得产生“内部人控制现象”的风险大大加深。(2)独立董事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我国关于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资格的规定主要集中于《指导意见》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当中,但二者都没有对独立董事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进行规定,具体到各专门委员会部分,只有审计委员会对独立董事的专业素质进行规定,要求“至少应有一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其它委员会在规定上并无涉及相关问题。但这并非表明其它专门委员会不需要相关专业知识。目前的独立董事大多是院士、教授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他们对公司经营实际并不了解,且部分专家学者身兼数职,根本没有时间过问公司事务,造成独立董事难以独立判断、独立发表意见的现状。

三、对完善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制度的建议

(一)建议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全面建立提名委员会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专门委员会制度的引入并不必然保证董事会的有效运作,正如监事会的建立不一定会对上市公司起监督作用一样。提名委员会作为独立董事产生的摇篮,其是否履职直接决定了独立董事是否具有独立性,从而为独立董事在各委员会中正常行使职能奠定了基础。

早在2002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颁布的《公司会计责任与上市标准委员会报告》就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在两年内使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占多数,上市公司必须设立完全有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必须在聘任和解雇公司审计师方面拥有全权,并在批准任何由审计师提供的有实际影响力的审计报告方面享有决定权。

2007年我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条例》立法建议稿中也提出过相关建议,其中第十条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在董事会下设薪酬、审计、提名等专门委员会,且各专门委员会成员中独立董事应当占有一定比例。因此要求上市公司健全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制度对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二)建议由提名委员会负责独立董事的推举工作

我国现有独立董事提名权主体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第四点也是这样规定的,我国《公司法》规定,“监事会为公司内部专门行使检察权的必要常设监督机构”监事会并无参与公司决策和事务执行的权利。《公司法》这样规定监事会职责的目的就是要将业务决策、执行与监督功能相分离。若将独立董 事提名权赋予监事会必然使监事会角色重合,使监督者丧失其公正立场,甚至产生由一个监督机构产生另一个监督机构的现象,所以监事会享有独立董事候选人提名权与我国《公司法》基本原则相悖。

提名委员会是董事会常设委员会之一,提名委员会虽然设在董事会之下,但因我国法律规定提名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所以提名委员会是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构中能够摆脱内部人控制的最佳机构,只要提名委员会中的原独立董事具有独立性,那么提名委员会便能够保证所推举得独立董事候选人的独立性,从而形成独立董事自我繁衍机制。此外《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五条规定赋予提名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研究董事、经理人员的选择标准和程序并提出建议;广泛搜寻合格的董事和经理人员的人选;对董事候选人和经理人选进行审查并提出建议。因此,制定独立董事选择标准、搜寻合适的独立董事候选人并对其审查职责应属于提名委员会,所以将独立董事提名权交由提名委员会行使是合法合理的。

美国独立董事制度在对抗内部人控制的过程中,意识到了董事会任命独立董事对独立董事独立性的重大影响,所以2001年2月1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颁布《关于<940投资公司法案>共同基金独立董事有关条款的修正案》中,要求独立董事的提名、选举和任命由在任的独立董事进行,确立了独立董事提名权行使的方式和主体,形成了独立董事自我繁衍机制。这种独立董事自我繁衍机制让董事与董事会分立提供了可能性,为独立董事能够在“内部人控制现象”中与大股东和董事会分庭抗礼起到重要作用。[10]

英国也建立了相应的独立董事自我繁衍机制,英国2003年《公司治理财务报告》将独立董事提名权交由任命委员会,任命委员会领导董事会指定和推荐的过程。任命委员会的大多数成员必须是独立非执行董事。[11]

综上,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和预防“内部人控制现象”出发,由提名委员会负责独立董事的推举工作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独立董事提名的独立性,提高中小股东推荐独立董事候选人的积极性。

(三)应当明确提名委员会的职责并赋予提名委员会决定权

鉴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大股东控制公司董事会的情形非常普遍,与日本十分相似,我国可以参考日本的做法,在立法中赋予专门委员会独立的决定权。2002年日本《商法特例法》规定,提名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委员会有权决定向股东大会提出的关于董事选任及解任议案的内容。应当允许专门委员会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可以单独决定这些事项,而不仅仅是向董事会推荐或者建议,这些事项无需经过董事会的批准。[12]《指导意见》规定了部分提名委员的职责,其中主要内容为建议权,而非决策权,且规定内容过于笼统并缺乏可执行性,在对抗内部人控制的过程中,提名委员会仅作为一个咨询机构是没有作用的,所以应当赋予其在一定范围内的决定全,如董事会候选人的提名拥有决定权等,这样能够在最大限度内保障提名委员会提名的独立性。

上市公司提名委员会在预防内部人控制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因缺乏相关规定,我国众多上市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提名委员会,使得提名委员会制度流于形式,本文建议通过立法的方式保障提名委员会的设立,并通过赋予独立董事提名权、赋予提名委员会决定权等方式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提名委员会制度,使得我国上市公司提名委员会能够有效预防“内部人控制”。

参考文献:

[1]Model Business Corporation Act(MBCA).p109-133.

篇9

[论文关键词]自愿性信息 披露 公司治理 监管

一、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概念及特征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2001年发表的《改进企业报告: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将自愿性信息披露定义为:上市公司主动披露的、未被公认会计准则和证券监管部门明确要求的、基本的财务信息之外的信息。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在2003年4月推出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自愿性信息披露。该报告认为,自愿性信息披露是除强制性披露的信息之外,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形象、投资者关系、回避诉讼风险等动机主动披露的信息。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特征:

(一)自主决策性

这一特征是相对强制性信息而言的,强制性信息是企业不得考虑成本效益而必须公开披露的信息,国家对其内容和形式都做了统一规范,企业只能遵照执行。而自愿性信息披露是企业的一种自主性决策行为,它是企业管理部门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和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披露的信息。对这些与信息使用者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是选择披露还是不披露,以及选择何种披露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部门对信息重要性的判断和成本效益的比较。换而言之,企业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拥有自由裁量权和决策权。

(二)内容多样性

自愿性信息一般包括公司的背景及战略信息,关键性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及分析预测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等内容。这些重要内容从空间范围来看,既有内部环境信息,又有外部环境信息;从时间范围来看,既有既定的历史信息,又有对未来的预测信息;从披露形式来看,既有定量信息,又有定性信息;从计量方式来看,既有货币计量信息,又有非货币计量信息。自愿性信息的多元化特征,决定了它在内容上具有相对广泛性和多样化。

(三)形式灵活性

自愿性信息从国内外实践来看,最常见的披露方式是运用文字和表格;有时为了说明有关项目的发展趋势,还常常使用坐标图、圆形图和柱状图等各种图表形式。其披露的载体包括:年报、中报临时报告、新闻会及与机构投资者的沟通等。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形式灵活性与内容多样性是相对应的,多样化的内容需要灵活的披露形式。

二、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现状

1.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有待提高

信息披露不真实是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问题,是造成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

2.信息披露的完整性有待提高

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中,由于自愿性信息披露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投资者往往也没有途径或准确的资料去评估一个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的信息是否可靠。所以,部分上市公司只公布对公司有利的信息,而对公司不利的信息只字不提。且倾向于披露一些定性的信息,而对定量的具体信息一般不愿意披露, 因为投资者对这些信息更为敏感, 一旦不准确, 上市公司遭遇投资者诉讼的可能性很大。

3.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有待提高

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质量要求是及时性。目前,上市公司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有利的会计信息提前披露,不利的会计信息延迟披露。

4.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披露的内容是有效的,即内容与投资者的价值判断和股价波动密切相关;二是其形式是有效的,即必须重点突出,浅白易懂。提高有效性,要求公司在披露信息时避免滥用专业术语及搞数字和文字游戏,以繁杂的信息掩盖问题的实质,导致披露信息的可读性不强,质量不高。

(二)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分析

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程度与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存在明显正向关系。但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国有股所占比重过大;第二,股权过度集中。

2.管理层披露意愿薄弱

管理层披露意愿与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有着直接的关系。有的公司认为信息一旦公布就会成为公共物品,所有人都能享用,并且公布后也不一定能够增加公司的收益,这就降低了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积极性;还有的公司甚至怕披露的信息不准确而招致资者的诉讼,所以,披露时含糊其词、模棱两可,无多少实际价值。同时公司超额利润的披露会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再加上我国的整体市场诚信和透明度不高,所以,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意愿普遍不高。

3.监管部门监控不足

为使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具有可靠性,防止其利用不实信息误导投资者,对这一环节的监管十分重要。但目前,我国监管力度不足,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相关监管制度尚待进一步完善,使得许多上市公司钻了法规的漏洞。由于监管不严对违规披露的处罚力度不够,使得上市公司违规披露的成本低未能有效遏制其不规范的披露行为。

三、对加强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

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依赖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加强。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机制,应做到加强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规范控股股东的行为,防止其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积极促进上市公司自愿披露行为的改进,使外部投资者可以获取更多关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及相关信息,帮助其进行恰当的信息识别和正确的投资判断;完善股东和管理层的委托关系,通过健全双方的契约条款来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发挥经理人市场的权争夺功能以及资本市场的收购兼并机制,对公司经理层进行外部监管;规范上市公司的与信息生成处理有关的内部控制程序,提高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

(二)引入第三方强化机制

对于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的保障,应考虑引入审计、法律等第三方强化机制。在存在冲突和市场缺陷的情况下,寄希望于上市公司自动披露高质量的自愿性信息是不现实的。因此,应考虑引入审计、法律等第三方保证和惩罚机制来保障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质量。在审计方面,可要求上市公司在自愿性信息披露时进行适当审计,审计内容应包括原始资料的可靠性、信息产生程序尤其是预算信息的公允性;在法律方面,应引入损失赔偿法律机制来确保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质量,确认损失赔偿责任则需要对错误进行认定。即如果管理层未披露应披露的信息或歪曲披露真实信息,则应对投资者的损失负有赔偿责任。

(三)强化监管部门的监督

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秩序,就必须强化监管部门监督。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主要有三层: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1.中国证监会

中国证监会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其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监管口径统一、监管力度大、权威性高、协调性好的优点。

2.证券交易所

沪深交易所在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中处于最前沿的地位,因此它们能够及时发现上市公司存在的违规行为和不实披露,并对其进行处罚。另外,深交所的信息披露考评制度也能对上市公司起到一定的监督和威慑作用。深圳证券交易所2009年的考评结果显示,在其挂牌上市的812家上市公司中,优秀的上市公司有97家,良好的有550家,合格的有147家,不合格的有18家,其中良好和优秀的比例为79.68%,合格和不合格的比例为20.32%;而2006年的比例分别为62.84%和37.16%,2001年的比例分别为45.29%和54.71%。可以看出,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的优良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合格和不合格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不断提高,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篇10

一、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管理当局和控股股东有操纵会计信息的要求。第一,上市前为取得上市资格和较好的发行价格。第二,上市后为取得增资扩股资格。第三,为免于特别处理或摘牌。

(二)中介机构协助上市公司造假。中介机构主要有: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商、律师等,他们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介机构为争客户、抢市场对拟上市公司及己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视而不见。审计《检查结果》批露的十个主要问题中,包括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掩盖违规担保损失虚增利润一例、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逃避税收一例和中鸿信建元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掩盖担保事项一例,都属于对该上市公司进行审计,已经查明上述问题,但其注册会计师未予以指明。

(三)国家税务部门纵容上市公司造假。各级税务部门的经济收入直接与其任务的完成情况相关,由于利益的驱动,有些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为维护地方或部门形象,为完成征税任务,有意识地引导企业会计造假,行政干预银行贷款给企业,以解决企业虚报利润应上交税收的资金,对虚假的会计信息听之任之。

(四)中小股东的投机性。在“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需要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掩盖其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非法活动,借以转移上市公司利润或长期占用上市公司资产。中小股东投机性过强,往往只注重股票的二级市场表现而不关心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能形成合法组织或相关利益代表维护自身权益。

二、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成本,减少会计造假收益。上市公司进行会计造假的根本原因还是利益关系,这与我国当前会计收益与会计造假成本配备不合理有直接的关系,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的低成本高收益让数不清的上市企业高层前仆后继、挺而走险。

如何提高上市企业会计造假的成本呢?首先提高会计造假的直接成本。法院和证监会密切配合,形成严厉的处罚机,对于己发现的上市企业会计造假行为,立刻给予严厉的道德处罚、经济处罚、行政处罚严;然后应提升会计造假行为的预期成本。现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如此猖狂,过轻的处罚就是导致会计造假行为的直接动因,因此提高证劵法、会计法等对会计造假行为主体的处罚力度,让会计造假成为上市公司的,轻易不敢涉足,就成为控制会计造假的直接手段。最后提升会计造假的间接成本,我们应该树立会计造假不仅仅承担经济责任还要承担民事责任的观念。

(二)尽快建立和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

1、完善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要加强政府对会计造假的监管力度。建立我国关于上市公司法律法规体系,使我国会计、财务、审计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使我国上市公司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仅如此,还应对还应该修订那些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法规条例,特别是那些入世以来,不符合国际会计条例,不能和国际接轨的准则,让我们国家在经济方面真正的成为法制社会。大力宣传,认真贯彻会计法律法规,让会计人员在来会计工作中树立法律意识的同时,也要切实保障他们的权利能够依法行使。

2、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建立一项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一项高品质的会计准则主要是由会计准则产品质量、会计准则制定质量和会计准则执行质量这三个方面组成的,其中产品质量是核心,制定质量是前提,执行质量是保证,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制定会计准则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作为借鉴,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提高信息质量。

(三)尽快转变政府职能。虽然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很多年,但政府对证劵市场的监管仍然残留着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身影,为了维护资本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切实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引导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应尽快转变其职能,下放其权利,集中精力,搞好调控和维护市场秩序,而不是直接经营企业,使市场的自律管理体系真正发挥作用,重拾投资者信心;由于地方政府为了维护本地经济的发展,提高政绩,往往提倡、甚至采用行政手段保护本地上市公司的“包装”行为,这更加使地方上市公司肆无忌惮,因此中央政府有必要对地方政府如此非理性的财政行为加以约束,以帮助地方政府克服“本位思想”。同时国家应制定更为完善、科学的政府监管制度,使政府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避免重复执法,以加强政府执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