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答案范文

时间:2023-03-15 17:08: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七年级上册语文答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七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篇1

12、回答下面问题。①文中划线句子中所说的“不幸”,你如何理解?(2分)

②文中加点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2分)

13、读了这段文字,你对作者有怎样的认识?(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1分)草鞋人和皮鞋人一场雨下来,灰尘被冲得无影无踪,弯陡的山道间尽是些裸露的石子。雨后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晰,偶尔几声鸟儿鸣叫,让人好不惬意。弯陡的羊肠道上,两双脚在丈量:草鞋在前,皮鞋在后。草鞋被磨得薄薄的,后足有些破损,皮鞋却是黑黑的,不时发出屡屡光亮。这条路上,这两双脚曾有无数次同行,先是草鞋送布鞋,后是草鞋送球鞋,再后来便是草鞋送皮鞋,能长年累月穿上发光的皮鞋,这意味着皮鞋已把这条道的源头变成了他遥远的故乡。皮鞋人间或回来一次,也是一两年才有的事。六十多度的斜山道上,草鞋迈得和皮鞋一样艰难。两只提包和两条蛇皮袋所构成的“吱嘎”担子,将背如蜗牛的草鞋人压得腰弯气喘。“爸爸,我来挑吧!”后面的皮鞋人喘着粗气说道。“我顶得住。”草鞋人汗流满面的说。一张蜗牛背,驮着一副“吱嘎”作响的担子往上爬。“叭”,担子变成了四个包,顺道滚到皮鞋边。草鞋人跌到了山间杂草中。“爸,怎么了?怎么了!”皮鞋飞奔过来,草鞋却很快立在山道上,只是鞋上染了一道血迹。看草鞋人似乎很乐观,话中带笑。“刚才是草鞋人挂了树根跌的,没事,我还能走一程。”草鞋人执意不让。“伟伟听话么?”草鞋人已是第三次这么问了。话刚出口,草鞋人便意识到自己在傻问。然而没办法,草鞋人知道:只有这样,才不觉得压力下的艰辛。“很听话,他常常念着你呢!”皮鞋人觉得前面的两次答话可能都不中老父之意,因此这次增添了后半句。在“吱嘎吱嘎”的重压声中,草鞋人问了很多城里的事,并在做人做官问题上千嘱万咐,皮鞋人回答得满头大汗。“爸,我来挑吧,你已挑了一个多钟头了。”皮鞋人双手抢担,请求说。“下了这道坡,再走三里路,就是马家溪的枫亭口,到那你再挑吧!”草鞋人移动着带血的草鞋,撂出一串话。到了枫亭口,草鞋人果然将担子交到皮鞋人肩上去了,自己在后面拼命擦汗,然后作悠闲状。皮鞋草鞋在马家溪镇上的街道移动着。马家溪的村民们给了草鞋人很高的评价,养了个好儿,城里能作官,乡里能挑担,是个孝子。草鞋人很快慰,从皮鞋人衣袋里掏出翻盖烟不停地丢给众人。走到不到一华里的马家溪路段,又是一段漫长的山间无人道,草鞋人从皮鞋人肩上夺过担,驼腰前进。望着前面草鞋人的背影皮鞋人在后面流泪。14、本文所说的“草鞋人”是指,“皮鞋人”是指。(2分)15、①第一段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3分) ②第四段写了“鞋”的变化,目的是什么?(3分)

16、简要概括“草鞋人”这一形象。(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3分)冬日看山梁衡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荫的世界;秋天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随处抛撒的果皮、罐头盒,手提录音机里的迪斯科音乐,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静的世界。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籽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溶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丰厚的绿草,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连路边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虬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树皮在寒风中成紫红色,像壮汉的脸。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东西了。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新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与松做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作一些铺垫。你看它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它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它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它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它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它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它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它的骨气。它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靠着这骨这气,它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17、开头两个问号有什么作用?(3分)

篇2

qí guài yōng bào bō làng

( ) ( ) ( )

hú li shēn bàn gào sù

( ) ( ) ( )

zuò jīng gūan tiān cūn sè mǎn yuán

( ) ( )

二、把表格写完整。(3分)

音序

音节

共几画

三、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4分)

亻( ) ( ) 木 ( ) ( )

扌( ) ( ) 纟 ( ) ( )

四、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成词语。(6分)

人( )( ) 半( )( ) 生( )( ) 令( )( ) 包( )( ) 青( )( )

五、填上合适的词。(6分)

一( )树 一( )书 一( )葡萄

一片( ) 一块( ) 一辆( )

六、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3分)

数 图画 洗 出来

种 星星 看 干净

画 葫芦 造 准确

七、选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再把句子读一读。(5分)

1. 像 向

我们要( )雷锋叔叔学习。

秋叶( )那飞翔的小鸟。

2. 在 再

小林进步很大,不但不( )迟到了,还经常做好事。

同学们( )海边等候日出。

3. 做 作

这是语文( )业本。

手工课上,王老师教我们( )风筝。

4. 喝 渴 治 沿

(1)叶子上生了蚜虫,你要赶快( )。

(2)小鸟口( )了,飞到井( )上想( )水。

八﹑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 寒 径斜, 家 。

停 晚,霜叶 。(4分)

我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 》描写的是( )的景色,作者是( )代诗人( ),(2分)

2.植物妈妈真有办法!蒲公英妈妈是靠 传播种子的。(1分)

3.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 ,会说:“ 。”(3分)

九、排列句子的顺序。(5分)

( ) 一检查,就发现有一道题没填。

( ) 我赶快把那道题填好。

( ) 考试时,我可用心了,不到三十分钟就把试卷做完了。

( ) 好险啊,要不检查,又要丢掉好几分了。

( ) 我刚想把试卷交给老师,忽然想起妈妈的叮嘱,我开始认真检查起来。

十、照样子写词语,再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5分)

1.平平安安 欢欢喜喜

又香又甜 又细又长

我选的词是: ( )

我写的句子是:

十一、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做题。 (6分)

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

1.这段话一共有几句?(1分)

2.这段话中都写了哪几种颜色? (3分)

3.这段话中写的“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澄澄的稻子”像什么? (1分)

十二、用多音字、形近字组词。( 12分 )

wéi ( ) dū( ) zhuǎn( )

为{ 都 { 转{

wèi( ) dōu( ) zhuàn( )

蛙 ( ) 抬 ( ) 吸 ( )

洼 ( ) 治 ( ) 极 ( )

国 ( ) 次 ( ) 候 ( )

图 ( ) 欢 ( ) 猴 ( )

十三、认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一) 冼(xiǎn)星海在巴黎

一九二九年,二十四岁冼星海,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誉为学校开除了,他在远洋轮船上找了一个工作,就趁这个机会到时去法国巴黎(lí),实现他学习音乐的愿望。

在巴黎,冼星海的生活很艰苦。他在饭店洗碗,在理发店扫地,还帮别人看孩子、守电话、抄乐谱,甚至拉着提琴到街头和咖啡店去卖艺。

在那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他好几次在楼梯上晕倒,在马路上饿倒。但这都动摇不了他学习音乐的意志。

后来,冼星海的音乐天才和苦学精神,得到了巴黎音乐家的赏识,她们给冼星海很多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的鼓励。冼星海终于考进了巴黎音乐高级作曲班。他是第一个考进这个班的东方人。还得了荣誉奖。

1.用动词填空。(5分)

( )地 ( )孩子 ( )电话 ( )乐谱 ( )提琴

2.用“ “画出冼星海生活艰苦的句子。(2分)

3.你认为冼星海是个怎样的孩子?写一写。(1分)

(二)读下面一段话,再回答问题。

早晨,森林里散发出阵阵清香。树缝中间透进来的阳光有红的,有紫的,组成了各种颜色的光带。一只只小松鼠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上。树上的露水沙沙地滴落下来。树上的几只黃莺叫得那么脆,那么响。

1.这段共有 句话,写了早晨 的景色。(2分)

2.表示颜色的词语有 、 。(2分)

3.从这段话中找出动作的词填在括号里。(3分)

松鼠( ) 露水( ) 黃莺( )

十四、选一个同学,夸夸他的优点。(10分)

要求:记下他或她的好人好事,再综合评价他或她的优点和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自我评价:(1分)

你今天表现好吗?

很好( ) 好( ) 一般( )

十三、

(一)

1.扫 看 守 抄 拉

2.他在饭店洗碗,在理发店扫地,还经别人看孩子、守电话、抄乐谱,甚至拉着提琴到街头和咖啡店去卖艺。

在那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他好几次在楼梯上晕倒,在马路上饿倒。

3.略

(二)

1.五 森林

2.红的 紫的

篇3

8.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难受人寻味。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C. 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D. 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烽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9.名著阅读:(1)补全回目:①、史大郎夜走华阴县,¬¬¬¬¬¬________拳打镇关西②、梁山泊________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2)“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写出与他有关的情节(四个即可)

得分

二、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4分(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从矣。1. 以下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 蕃:多。B濯清涟而不妖 妖:美丽而不端庄。C亭亭净植 亭亭:耸立的样子。D花之隐逸者也 隐逸:隐藏、逃逸。2.下列语句中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何陋之有。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以下翻译错误的是( )A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B牡丹之爱,宜乎从矣: 对于牡丹的爱,人该是很多了。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爱,什么人才能像我一样啊?D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4.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的哲学家。 B作者写莲的目的在于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品格。 C文中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和观点的语句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作者虽然写了,也写了牡丹,但只是用它们的外形特点来对比莲的高雅与美丽。(二)邴原泣学(8分)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初潭集》)1.辨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⑴ 凡得学者 得: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得:⑵ 吾徒相教 徒:徒以有先生也 徒:2.将文中画线句子译为汉语。原句: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译句: 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 。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答:(三)阅读《背影》文段回答问题。(10分)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在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太难。②可是他 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③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④我赶紧拭干了泪。⑤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⑥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⑦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⑧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⑨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⑩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11过了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12我望着他走出去。13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14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文中横线上的词,应选哪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1分)A、探 穿 攀 缩 B、弯 横 扯 伸C、侧 走 抓 爬 D、弓 钻 勾 蹬2.文中写父亲背影的是哪三句话?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1分)A、①③⑥B、⑥⑦14C、①③14 D、①⑦143.①句从哪两方面描绘了父亲的形象?选出正确的一项( )(1分)A、外貌 心理 B、动作 语言C、外貌 动作 D、语言 心理4.文章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其主要目的是( )(1分)A、表达对父亲非凡经历的赞叹。 B、表达对父亲的深挚的怀念。C、表达对父亲自暴自弃的惋惜。D、表达对父亲碌碌无为的感慨。5.“进去吧,里边没人”的含义是( )(1分)A、进去车内凑热闹 B、进去坐下,安静舒服C、担心车上的人都走了 D、怕儿子离开座位会丢失行李6.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描写的中心内容(1分): 7.“我赶紧拭干了泪”的一方面是因为 ,另一方面是因为 。(2分)8.文中父子分别时,“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在你的生活实际中,你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情景?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从这“回头”中感受到了什么。(2分)

(四)认识父亲(9分)①我们对父亲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陌生得许多做儿女的全然不理解父亲那颗炽热的心。我常听人说,父母对儿女们的感情是,而儿女对父母却总要打些折扣。我不知这话准确到何种程度,但我却亲眼目睹,多少可怜的父亲为儿女吃尽了天下苦,受尽了世界罪,有的为了儿女更好的活着,他们宁愿献出属于自己仅一次的生命。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崇高和伟大? ②有些儿女有意或无意地将生命交给死神,这却把父亲推进了无边的苦海。③我的一位同事是颇有影响的钢琴家,他的妻子早已离去。他和儿子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将一身艺术细胞传给了儿子,把他拉扯成人,送进了剧院。儿子也挺争气,很快适应了紧张的剧院生活。不料在一次装台的义务劳动中从顶棚跌下,当场停止了呼吸。剧院院长把儿子的父亲接了去,问他有什么要求,那位几次从昏迷中醒来的父亲把头摇摇,说想到儿子出事的地点看看。④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院长叫人把剧场大门打开,领着他走到台前。父亲实在憋不住,一下子扑倒在儿子摔下来的地方,再也无力站起。⑤整个剧场空空荡荡,无声无息,一只只椅背像大海的波涛,在这苦难的父亲的胸中掀起了滔天的巨澜。至今,在那个家中,儿子住过的房间还完整地保留着。每天上班,父亲总得在门口轻轻说声:“儿子,再见!”回来时又说一声:“爸爸回来了,儿子!”吃饭时,儿子坐过的桌边依然放着一双筷子,它无声地向父亲诉说着他在另一个世界的一切。⑥我一直不敢从离我住处不远的那条街上走,不为别的,只怕看到一位伫立在街头的老人。他几乎每天都在人们下班的时间站在那里,面对着澎湃的自行车流和人流,眺望着,等待着,寻觅着他那早已离开人间的儿子。⑦父亲是伟大的,是坚强的。严酷的现实常常扭曲了父亲的情感,沉重的负担常常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天灾人祸,狂风暴雨都被父亲征服了。是他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也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欢乐。⑧但也有一些不谙世事的儿女们被花花世界所迷惑,有的甚至被投入了牢房,让青春定格在冰凉的小屋里。对此,他自己倒不感到什么,总是以为以后的路还长,可他们没想到,这给父亲带来了多么大的不幸与悲哀。有个中学生囚犯盗窃罪而被捕,他的父亲与我是老相识,但碍于面子,一直瞒着我,他想儿子想得几乎发疯,实在迫不得已才来求我,想托我找找人,让他去狱中看看儿子。⑨我去了,看守所所长答应他们父子在二号房会面。 ⑩那是一间长方形的小屋,两头都有铁网,即使见面,也只能相隔十米,望儿兴叹。11儿子见到父亲,大声呼唤,诉说自己的不幸,一声声像利刃剜着我的心。但父亲却神色木然,不住地点头,摇头。儿子哪里想到,当父亲第一次得知儿子被捕的消息时,仿佛感到有一千面锣在耳边轰响,两只耳朵顿时发麻,接着便什么也听不见了——他聋了!12聋子怎么能听见儿子的说话声呢?他只是不停地重复着:“好好的,儿子,你好好的,呵——”13泪水爬满了他那苍老的面颊,流进那不停蠕动的嘴唇。14我告诉那少年,你父亲聋了,是为了你才聋的。少年一下子蹲倒在地上,一只手死死地抓住铁丝网,胳膊被划出了一道血口子,鲜血把袖子染得通红,看得出,他的心在流血。15那少年被遣送到长江边的一个农场服刑,他的父亲每个月都要到千里之外看儿子。农场离车站还有十里,得走一个多小时。一次回来的路上,不知是碰上了风雨,还是因耳聋听不见汽车的鸣笛,父亲被一辆大卡车撞死在路旁。也不清楚那个不争气的儿子知道不知道。16父亲是一部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常读不懂父亲,直到他们真正长大之后,站在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这部大书的时候,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 17歌德说:“能将生命的终点与起点连接到一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我想说,你那生命的起点是父母亲用血肉铸成的,它不仅属于你,也属于你的父母,属于整个人类。能把自己的生命和父母的生命,以及全社会连在一起的人才是伟大的人。1.第①段文中画线句的含义是:(2分) 答: 2.为什么说世界上父爱更崇高更伟大?(摘引原文语句回答)(1分)答: 3.在儿子死后,钢琴家寄托哀思的方法:(2分) ① ② ③ ④ 4.“读不懂父亲”指的是: “认识父亲”指的是: (2分)

篇4

一、快乐字词吧。

(49

分)

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

分)

(1)秋天稻子上了.(liǎo

le)场.(chǎnɡ

chánɡ),农民伯伯开始忙碌起来。

(2)洪水把整个村庄都淹没.(mò

méi)了,大家成了没.(mò

méi)家可归的难民。

(3)李叔叔非常好(hǎo

hào)客,经常邀请好(hǎo

hào)朋友来家做客。

2.把词语与它的音节连一连。(5

分)

yǐn

huǐ

suān

ɡē

sōu

3.读拼音,写汉字。(14

分)

1

chu

ā

n

ɡ

(

)

pén

ɡ

yǎu(

)

liǎn

dàn(

)

hòu(

)chuán(

)

chén(

)住气,很快就过去了。

(2)多读书,zhǎn

xiàn(

)在大家面前的是

zhī

shì(

)的

hǎi

yánɡ(

)。

4.

照样子,写词语。(6

分)

山川

名山大川

穷尽

烟云

遥远

5.选词填空。(6

分)

一(

)海鸥

一(

)鱼塘

一(

)花园

一(

)小溪

一(

)翠竹

一(

)帆船

6.

我是查字典的小能手。(12

分)

生字

应查的部首

除去部首几画

读音

二、开心句子林。

(17

分)

1.补充句子。(8

分)

(1)遥知不是雪,

(2)树无根不长,

(3)路人借问遥招手,

(4)

,更上一层楼。

2.照样子,写句子。(9

分)

(1)老师一.边.说,一.边.挥着粉笔在黑板上自由地画。

一边——一边——:

(2)到了冬天,我就变成小雪花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

飘:

(3)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有时候——有时候——:

三、课文回放站。

(11

分)

1.按课文填空。(4

分)

(1)蒲公英妈妈准备了

,靠

传播种子。

(2)苍耳妈妈准备了

,靠

传播种子。

2.通过读《妈妈睡了》,在小作者眼里,睡梦中的妈妈真

。(3

分)

3.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

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1)日月潭在

省。(2

分)

(2)用“

”日月潭名字的由来。(2

分)

四、温馨阅读屋。

(13

分)

奇妙的雨

傍晚时分,天空的南面聚集了许多乌云,密密麻麻的,形状各异,真是奇妙!

它们有的像小乌龟,有的像可爱的兔子,有的像一条巨龙,更多的像一座座大

山……

突然间,狂风大作,一会儿,天空中划出一道道闪电,照亮了半个天空。雷

公公也打起了喷嚏(pēn

tì),声音可大了。接着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透过窗子,我往外看,眼前的景物都模模糊糊的,雨像一条条线往地面上掉,

美丽极了!我不由得撑起一把雨伞,走进了雨里,雨水钻进我的鞋里,凉凉的,

觉得很舒服。

渐渐地,雨声小了,雷公公也睡觉了。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味道,深呼吸,

一股股清新的气味进入鼻中。

这真是一场及时又奇妙的雨啊!

1.通过读短文,我猜“形状各异”的意思是

。(3

分)

2.下雨前,天上的乌云形状各异,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4

分)

3.“雷公公也打起喷嚏”,“喷嚏”指

。(3

分)

4.“这真是一场及时又奇妙的雨啊!”你觉得这还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学作

者写一写。(3

分)

这真是一场

五、写话快乐屋。

(10

分)

看看图上画的是在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然后写几句连贯的

话。

参考答案:

一、1.(1)le

chánɡ

(2)(mò

(3)hào

hǎo

2.

yǐn—隐

huǐ

—毁

suān—酸

ɡē—割

sōu—艘

3.(1)窗

朋友

脸蛋

沉(2)

展现

知识

海洋

4.

山穷水尽

烟消云散

山遥路远

5.只

6.

6

7

shāo

7

suān

6

huī

二、1.为有暗香来

人无志不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欲穷千里目

2.提示:

用上加点词语,句子通顺即可。

三、1.(1)降落伞

(2)带刺的铠甲

小动物

2.

美丽

真慈祥

3.

(1)台湾

(2)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

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四、1.形状非常多。

2.小乌龟

兔子

巨龙

大山

3.打雷

4.示例:这真

是一场给人们带来希望的及时雨啊!

五、略。

期中检测卷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一、基础训练营(54

分)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10

分)

(1)洪水淹没.(méi

mò)了田地,人们没.(méi

mò)处安家。

(2)你为.(wèi

wéi)什么要为.(wèi

wéi)难这位老人呢?

(3)早晨,我们迎着朝.(cháo

zhāo)霞朝.(cháo

zhāo)学校走去。

(4)星期天,我在家里帮妈妈干.(ɡān

ɡàn)家务,我把地拖得干.(ɡān

ɡàn)干净净的。

(5)这幅图太重.(zhònɡ

chónɡ)要了,你要重.(zhònɡ

chónɡ)新检

查一遍。

2.拼一拼,写一写。(10

分)

森林里有

树、

树、水

和一些叫不出

的树。

我们纯净的空气和

的风景。

3.先补充词语,再完成练习。(12

分)

(

)(

)柳绿

(

)(

)满园

(

)(

)古迹

(

)(

)争艳

四海(

)(

)

(

)(

)闻名

(1)形容非常有名的词语是

(2)

(3)写两个带有数字的词语:

_、

4.照样子,写词语。(12

分)

(1)弹钢琴

(2)奶白

(3)笑盈盈

(4)许许多多

5.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4

分)

(1)我们的(

)比蜜还甜。

(2)小青蛙(

)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

(3)乐乐(

)喜欢吃火龙果。

(4)丛林里(

)有老虎出没。

6.按要求写句子。(6

分)

(1)补充句子。

的花园里开着

的鲜花。

(2)选择两个词语写写某个地方的景色。

风景

山清水秀

秀美

名不虚传

(3)连字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台湾省

一个

最大的

我国

日月潭

二、综合展示厅(6

分)

7.(1)我国的大好河山辽阔而美丽,在学习中,我们看过安徽的

台湾的

,新疆的

。这一幅幅绵延不断的画卷,令

人陶醉。(填序号)

①日月潭

②黄山奇石

③葡萄沟

(2)尤其是黄山,更让人流连忘返。与“黄山奇石”并称黄山“四绝”

的是(

)(多选)

①奇松

②温泉

③茶

④云海

三、课本直通车(10

分)

8.背一背。

(1)墙角

,凌寒

遥知

,为有

(2)树高

,叶落

(3)飞流直下

,疑是

(4)

,言而有信。

(5)高尔基说:“

_的阶梯。”我们

一定要多读书。

四、阅读检阅台(15

分)

月亮湾

我的家乡在月亮湾,那是个美丽的村子。

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桥。河水绕着

村子缓缓地流着,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

桥、绿树和青山。

河岸上长着许多桃树。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

片灿烂的朝霞。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村子的后面是山。山坡上有一片茶树。茶园里不时飘来采茶姑娘

欢快的笑声。

9.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填上合适的词语。(2

分)

(

)的村子

(

)的河水

(

)的朝霞

(

)的笑声

10.仿写。(3

分)

清清的

缓缓地

游来游去

11.填空。(5

分)

我的家乡在(

),那是个(

)的村子。村前有一条

(

),河岸上长着(

)。村子的后面是山,山坡上有

(

)。

1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2

分)

1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3

分)

五、习作百花园(15

分)

14.仔细看图,先写写葡萄的样子,再写图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参考答案:

期中检测卷

一、1.(1)mò,√

méi,√

(2)wèi,√

wéi,√

(3)zhāo,√

cháo,√

(4)ɡàn,√

ɡān,√

(5)zhònɡ,√

chónɡ,√

2.杨

名字

带给

美丽

3.花

(1)中外闻名

(2)花红柳绿

春色满园

百花争艳

(3)五湖四海

五光十色

4.(1)拍皮球

踢足球

跳皮筋

(2)金黄

碧绿

火红

(3)绿油油

亮晶晶

白花花

(4)干干净净

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5.(1)生活

(2)快活

(3)非常

(4)经常

6.(1)示例:①大大

五颜六色

②大海

(2)示例:日月潭风景优美,真是名不虚传。

(3)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

二、7.(1)②

(2)①②④

三、8.(1)数枝梅

独自开

不是雪

暗香来

(2)百尺

归根

(3)三千尺

银河落九天

(4)与朋友交

(5)书籍是人类进步

四、9.美丽

清清

灿烂

欢快

10.亮亮的

长长的

慢慢地

轻轻地

11.月亮湾

美丽

小河

许多桃树

一片茶树

12.略。点拨:第一自然段。

篇5

西安口碑比较好的课外辅导机构咨询电话(即日起拨打400免费热线电话有免费试听课,400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前10位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几位分机号即可咨询详情):

西安学大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0843

【莲湖区】昆明路校区、西稍门校区

 

【其他机构也不错哦,可以多咨询几家】

西安聚智堂名师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4972

【莲湖区】钟楼校区

西安智康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84595

【莲湖区】西工大学习中心

 

【招生对象】小学一年级—高三学员

【热门课程】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奥数作文阅读

以上的是各个学校的免费咨询电话,课程费用因年级不同、科目不同收费不同,家长如需给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可直接拨打上面400免费电话咨询。

免费预约试听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0843

温馨提示:400免费咨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打前十位,听到语音提示“请输入分机号码”后按“转分机”后的几位分机号即可。您可以咨询最近校区、价格、师资等情况!

浏览十个广告,不如一个400免费咨询电话了解快!

********************************************

【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技巧三】:色彩对比也关键,建议用笔选择蓝【技巧四】:开头结尾要简练,比较好首尾两行半【技巧五】: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技巧六】: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靓点【技巧七】:动笔之前不要慌,想了题目列提纲【技巧八】: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马不可取【技巧九】:适当克隆和“抄袭”,考前备料攒信息【技巧十】: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一点是一点

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篇6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在烈日和暴雨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梗概

2、体会在烈日下祥子的悲惨生活。

3、说出本文在自然景物描写上的特点及作用。

4、学习用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

重点:

1、了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梗概

2、体会在烈日下祥子的悲惨生活。

难点:

1、说出本文在自然景物描写上的特点及作用。

2、学习用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在烈日炎炎或者暴雨中,你们上体育课是什么感受?你们知道在旧社会里车夫是怎样生活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习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

二、作者简介

老舍 (1899~1966) 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三、课文说明

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写于1935年,1936年在《宇宙》杂志上连载。本文是从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里节选的,可以当作独立的篇章来读。祥子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生活在旧中国,以拉人力车为生。

四、介绍《骆驼祥子》

五、生字词

憋(biē)闷 吆(yāo)喝

腥臊(sāo) 哆嗦(duō suō)

六、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2、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可以分成几部分?

七、走进烈日

1、文中抓住哪些景物来表现天气的酷热?找出描写这些景物特点的词语或句子。

2、哪些语句是写人的感受?拉车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3、作者对天气、拉车人和物的景物描写是为了突出了

4、在烈日炙烤下的祥子的心情又怎样呢?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5、作者竭力渲染天气的极度炎热,目的是什么?

6、作者描写景物的用意是什么?

八、讨论

1、祥子的痛苦感受及苦难生活仅仅是恶劣天气所造成的吗?

2、好天气,祥子会不会有好的命运?

3、祥子的遭遇给你什么启示?

九、揣摩运用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在烈日下的所见所闻所感,要求叙述中要提及景物。

十、小结

看了九年级上册语文在烈日和暴雨下教案的人还看:

1.初一上册语文书 绿色蝈蝈

2.绿色蝈蝈分段

3.标题

4.初一下册语文《绿色蝈蝈》试题及答案

篇7

听力材料一

有个小女孩儿一心贪玩,居然把她的小狗“贝贝”带进了一家严禁携带小狗入内的商场。小女孩儿只顾与她的“贝贝”说着悄悄话,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条规矩,当她上了二楼突然看到墙上“严禁携带小狗入内”的警示牌,才发现小狗已经没地方藏,地挺着急,便赶紧乖乖地站好,一边紧搂着“贝贝”一边看着迎而走来的商场的保安,等待着想象中的“狂风暴雨”。不料保安不仅没生气,还笑眯眯地看了看她,问:“啊!多么可爱的小狗,它叫什么名字?”小女孩儿轻轻回答:“它叫贝贝。”而那位叔叔也就再次笑了笑,摸了摸小狗的头,说:“亲爱的贝贝,你怎么糊涂了?我们这儿是不准小狗带小女孩儿进来的,但既然来了也就不难为你了。请离开时记住,千万别忘了带走你身边的这位小姑娘!”

妙!妙极!叔叔的这段话,立刻给小女孩儿留下了一个终生难忘的美好印象天!原来,批评也可以是甜的!

听录音(只读一遍)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在答题卡上涂“√”,错的在答题卡上涂“x“。

1.小女孩想象中的“狂风暴雨”是指指责、批评。

(√)

2.叔叔的话是商场里面是不允许带小狗进来的,但是你没看到警示牌就不责怪你来,但是离开的时候请把小狗一起带走,并且下次注意。

(√)

3.为了您和他人的幸福,请不要带小狗进入。

x

4.

叔叔说:“请离开时记住,千万别忘了带走你身边的这条小狗!”

x

5.

小女孩儿懂得了:原来,批评也可以是甜的!

(√

听力材料二

一天,一个长发披肩的时髦姑娘刚挤上了车,就觉得自己的长发被后边的人拽住了,她使劲拉拉头发,拉不动,显然还被后边的人拽着,于是猛地转身,打了后边那人一下一那是个穿着工装裤、

长着娃娃脸的打工仔!见打工仔并没赔礼道歉,还红着脸笑,姑娘更气,还骂了句“流氓”。挥手又打了他一下,打工仔仍然没生气,只是用手指了指车门一原来,

姑娘的长发是被车门夹住的!

姑娘傻眼了,脸刷地红了,一时语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而打工仔也就看了看她,挺宽容地说了一句:“俺也有姐,可俺姐绝不像你这样!”说着转过脸去再没吭声,而姑娘也看

着打工仔宽宽的肩膀,眼泪刷地流下来.....

多么宽容的教诲,“姐”和“姐”比,一下子就折服了一个傲慢的灵魂!

听录音(只读一遍)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在答题卡上涂“√”,错的在答题卡上涂“x“。

1.姑娘打了后边那人一下,那是个穿着运动裤、

长着娃娃脸的打工仔!

(x

2.姑娘的长发是被车门夹住的!

(√)

3.

打工仔也就看了看姑娘,说了一句:“俺也有姐,可俺姐也会像你这样做!”(

x

4.

姑娘也看着打工仔宽宽的肩膀,眼泪刷地流下来的原因是误会打工仔了。(√

5.这件事情告诉我们遇事情要冷静处理,不要太鲁莽行事!

(√

记忆中的爸爸(节选)

许燕吉

寒假暑假,爸爸在家里的时间多,他教哥哥下棋,跟哥哥讲时事。至于愚颓不通窍的我,他也会发明些玩法来哄逗。他把背心撸上去,光膀子躺在竹席上,告诉我每个痦(wù)子、每个疙瘩都是电铃机关,一摁他就发出叮咚的声音,再摁别处,他就发出另一种声音。高高低。也有好听的,也有怪声的,惹得我咯咯直笑。

冬天,我和哥哥爬到他床上,要他给我们“演戏”,他把照相机的三脚支架支到床上,蒙上床华当剧场,再在床上放一个小盒子当桌子。我和哥哥盘好腿坐在一边,我爸也盘腿坐在对面,他说“哐哐”就开戏了。上场的就是他的两个大拇指,虽然这两个“演员”只会点头和摇晃身躯,但“配音”很出色,“文武场”也很热闹。

夏初,在家里的顶棚上乘凉,也是我们和爸爸的快乐时光。他给我们讲故事,讲天文地理,古令中外,林林总总,随口道来,没准儿还是他现编的。他也教唐诗,我记得他教我认北斗星,就教我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也不给细讲,自己领会去。我不记得爸爸对我们正正经经地说教训话,大概都是通过这些故事、谈话,潜移跌化地把他的思想、观念传递给了我们。

听录音(只读一遍)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在答题卡上涂“√”,错的在答题卡上涂“x“。

1.

秋天,在家里的顶棚上乘凉,也是我们和爸爸的快乐时光。

(x)

2.

春天,我和哥哥爬到他床上。

(x)

3.

记忆中的爸爸,他教我唐诗,教我认北斗星。

(√)

4.

爸爸用他的两个大拇指演戏。

(√)

5.

我们和爸爸的度过了快乐时光。

(√)

五色茶花

我们峡江的桂林村有棵奇异的古茶树,一棵树能开几色花。人们叫它五色茶花。

有一年冬天,我亲眼目睹了五色茶花的风采。寒冬腊月,许多花木正在休眠,而这株五色茶花,却开得如火如茶,格外招人。这株树高五米左右,树蔸(dou)

出土分为两枝,成对称状。树干饱经风吹日晒,斑痕累累,连树心也空了,只靠约五分之三的树体表层支撑着如磐的树冠。

树很古老,树身印满岁月的痕迹,花也开得迷人。你看,花儿满枝头,远处看去就像是繁星当空,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走近细看,花瓣一重叠一重,富丽堂皇,情态各异。最为奇妙的是,同为一株树,两个树权上的花,颜色却不相同。右边树权上的花为纯白色,左边树权上的花为红、白、黄、蓝、粉红五色,故名五色茶花。

相传这株茶花树是明朝嘉靖年间种的,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据说它几经劫难,最严重的一次是1985年,几个陌生人想高价买下它。

守护它的主人认为,这是祖宗所传之物,不可变卖。不料,一天夜里,树上的枝丫被人锯了个精光。一株名贵茶花只剩下两根树权。树的主人一家痛惜不已,一边包扎护芽,一边培土施肥。日日看,夜夜望,本以为难以成活了,可近几年它又满树新芽,重开异花,真是奇迹!

听录音(只读一遍)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在答题卡上涂“√”,错的在答题卡上涂“x“。

1.

右边树权上的花为纯白色,左边树权上的花为红、白、黄、蓝、粉红五色,故名五色茶花。

(√

2.

相传这株茶花树是明朝嘉靖年间种的,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x)

3.

树很古老,树身印满岁月的痕迹,花也开得迷人。

(√

4.儿满枝头,远处看去就像是繁星当空,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

5.

最为奇妙的是,同为一株树,两个树权上的花,颜色相同。

(x)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专项复习听力考试题

班级:

姓名:

听力材料一

听录音(只读一遍)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在答题卡上涂“√”,错的在答题卡上涂“x“。

1.小女孩想象中的“狂风暴雨”是指指责、批评。

2.叔叔的话是商场里面是不允许带小狗进来的,但是你没看到警示牌就不责怪你来,但是离开的时候请把小狗一起带走,并且下次注意。

3.为了您和他人的幸福,请不要带小狗进入。

4.叔叔说:“请离开时记住,千万别忘了带走你身边的这条小狗!”

5.小女孩儿懂得了:原来,批评也可以是甜的!

听力材料二

听录音(只读一遍)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在答题卡上涂“√”,错的在答题卡上涂“x“。

1.姑娘打了后边那人一下,那是个穿着运动裤、

长着娃娃脸的打工仔!

2.姑娘的长发是被车门夹住的!

3.打工仔也就看了看姑娘,说了一句:“俺也有姐,可俺姐也会像你这样做!”

4.姑娘也看着打工仔宽宽的肩膀,眼泪刷地流下来的原因是误会打工仔了。

5.这件事情告诉我们遇事情要冷静处理,不要太鲁莽行事!

记忆中的爸爸(节选)

听录音(只读一遍)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在答题卡上涂“√”,错的在答题卡上涂“x“。

1.

秋天,在家里的顶棚上乘凉,也是我们和爸爸的快乐时光。

2.

春天,我和哥哥爬到他床上。

3.

记忆中的爸爸,他教我唐诗,教我认北斗星。

4.

爸爸用他的两个大拇指演戏。

5.

我们和爸爸的度过了快乐时光。

五色茶花

听录音(只读一遍)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在答题卡上涂“√”,错的在答题卡上涂“x“。

1.右边树权上的花为纯白色,左边树权上的花为红、白、黄、蓝、粉红五色,故名五色茶花。

2.相传这株茶花树是明朝嘉靖年间种的,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3.树很古老,树身印满岁月的痕迹,花也开得迷人。

4.儿满枝头,远处看去就像是繁星当空,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5.最为奇妙的是,同为一株树,两个树权上的花,颜色相同。

篇8

一、改进课堂教学内容

由传统的单一传授知识,改进为知识和方法并重。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几乎把课堂教学内容定性为:知识。总是罗列了一大堆语文知识点,这也要那也要,整节课塞得满满的,然后才经常抱怨课教不完。所谓的没上完,就是知识没传授完罢了。这就好比给学生“鱼”,虽然可以喂饱学生,但却不得体现“过程与方法”。这就要改“给鱼”为“给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学生中心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主张“学会学习”。可见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应包括知识和方法。由注重知识,改为知识和方法并重。在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中学方法,再运用已有方法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尤其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正如教学生打鱼,不直接给“网”、给“船”,而是要教会学生怎样“织网”、怎样“造船”,怎样“打鱼”。让学生掌握“捕鱼”的方法,锻炼培养学生运用方法去捕“鱼”的能力。这样,学生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今后的终身学习就有了支柱。

1、 在阅读教学中,也要将基本的阅读方法列入教学内容,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例如,结合《在山的那一边》、《金色花》(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等现代诗歌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教会学生朗读的技巧、方法,学会处理停顿、轻重音、缓急、扬抑、悲欢等。学会借助语音、语调及肢体语言等方式方法表达感情。阅读诗歌的最佳方法就是多诵读,反复的读,即能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诗歌阅读教学中,就要以朗读为重头戏,促进学生感悟意象并体验情感。再如,结合《春》、《风筝》(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等散文教学,教会学生整体感知及理解文章的基本方法,抓住散文的线索,寻找散文的“散形”和“聚神”点,借助重点语句和精彩语段,归纳概括文章内容大意,进行整体感知,感受散文的“神”。这三大方面是阅读和理解说明文的钥匙,因此,说明文教学就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

2、 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例如,“抓文眼”就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背影》、《台阶》、《老王》三篇文章的教学,其中的一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文章的一种方法,即抓“关键性语句”或“抓文眼”。“抓文眼”能有效提高阅读能力,是学生快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要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那么,在教学《背影》的过程中,就要重视指导学生阅读中抓住关键语句,引导识别,体会作用。从整体来说,体会抓住全文的文眼:“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一句,及几次的“背影”语句。从片断来说,文章第六段是重点,要深入理解和体会此段的内容和情感,可以借助抓几句“文眼”。当然,以后的许多文章都会有,如《陋室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文“文眼”:“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句,凡此等等,在适当的机会,就要提醒或检查学生是否已学会了此方法。

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改“单法”为“多法”。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适当新颖”原则,指出教学模式及方法的“适当新颖”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密切结合教学目的和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求知心理,创设情境,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和实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不竭的动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的源泉。有源之“水”长流,兴趣就如学习语文之“源”,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语文课单一的“传授”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的方式、方法、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结合不同的课文,寻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这样,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将极大地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世界是多彩的,教学方法也是多样的。美国心理学家哈瓦德.加德纳提出的“多重智慧”理论也为次提供了理论基础。教学要注重“多重智慧”,就要求课堂教学要多方法,多形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改进课堂提问方式

改“师问”为“生问”,把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对话、交流、沟通、讨论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语文教学大多是老师设计问题,提问题后引导学生回答。课堂教学行为中,过多的行为是教师提问的行为,学生提问是非常少的。教师带着预先设计好了的问题和明确的答案进入课堂,总企图把学生的思路往预先设计好了的方向引导。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总想揣摩老师的意图,发表的看法很少是自己个人的真实见解。这种“师问生答”的方式,处于课堂教学中心地位和主动地位的永远是教师,而学生只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是一种单项的、预设的课堂支配方式,严重限制和束缚了学生的发展。

四、改进课堂表演对象

改“师演“为“生演”,即课堂角色的改进,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让学生提问,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实践,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体验过程,大力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篇9

一.忽视提问的目的性

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而定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科特点、年级特点、文体特点,体现学生的行为、行为产生的条件以及最终达到的程度,具有能力训练的层次。如果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对教学目标把握得不够准确,极可能造成提问流于形式而低效。

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山市》这篇文言文,在读准字音、节奏和翻译全文以后,设计以下问题:

自选角度或者自设角度说“山市”:用上“山市之美,美在……”来说话。

问题一出,学生马上展开热烈的讨论,可是汇报得到的答案就五花八门,有的说美在对危楼的描写栩栩如生,有的说美在用了“缥缈”一词,有的说美在用了很多比喻手法……针对学生的答案教师倒也应付自如。可是,这节课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是对景物描写的赏析?对修辞手法的品析?还是对写作顺序的了解?教师的目的性不强,导致学生随意的回答只是在做着低效的劳动。其实《山市》主要是记录山市蜃楼的变化过程,对刚接触文言文不久的七年级学生,除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只要让他们体会其变幻莫测的特点以及理解如何按时间顺序去描写就可以了。因此,在理解文本上,不妨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突破:

1.围绕“奇异”写了哪些景物?重点写了哪个景物?

2.山市的景物变化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这样,确立切合本年龄段实际,又符合文本特点的、相对集中的教学目标,设计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一般不超过四个),才能让学生清楚这节课真正要学到什么。

二.盲目追求新颖的教学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不是相反。这要求我们要恰当地处理好教材,挖掘教材深层的内涵,正如常说的“视野决定高低”,否则只能流于肤浅。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第二课时)时,以给范进诊病导入,设计了“看症状――找病因――开处方――看众生――下结论”五个环节,在“看症状”中品读范进中举发疯的那一段精彩的描写后,教师话题一转:是不是中了就好了呢?在文中找出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于是在“找病因”中先分析中举前后胡屠户、众邻居、张乡绅分别对范进态度的变化,正因为“中了就好了”,直接导致范进喜极而疯,而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接着,很自然到了“开处方”的环节,报录人提出“巨掌猛击,方可清醒”――暗示范进这种情况不止一次,而胡屠户、众邻居、张乡绅其实都“病”了――趋炎附势,其原因都是受到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最后结论也很自然,只有封建科举制度,才能拯救众生。

纵观整节课,环节形式新颖,行云流水,环环相扣,学生学得轻松,朗读、讨论积极,可总觉得缺了什么。须知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与社会思想的。人物、情节、环境构成小说的三要素。三要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小说教学的核心,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都是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的。就上面的课例来看,小说的情节和环境描写都涉及到了,可是对于主要人物范进,其中举前后内心、行动等变化,却没有重点分析。此外,“直接病因”是“喜极而疯”,已非常明显,可“巨掌猛击,方可清醒”是否标本兼治呢?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至今就没有了吗?君不见年年的“国考”人数仍在飙升,千军万马都在挤“高考”的独木桥!经典的小说为什么经典?就是不论什么时候拿起来读,都能找到共鸣之处。《范进中举》中塑造的那一群可怜又可憎的人,难道我们当中没有他们的影子吗?经典的课文,绝不是一句“批判”、“”就可以下定论的。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应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学会辨别和评价身边的人和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将语文阅读教学变成警句摘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简称《课标》)明确要求:“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又说:“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些其实都在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赏析,也就是重视了课文的整体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将阅读课变成了警句摘读,把文本弄得支离破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包括我自己。

三年前我曾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理想》一课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哪一节或哪一句诗你不明白,请划出来,四人小组讨论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等一下可以向别的小组同学提问。

提示: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解答,如:“通过这句诗,我联想到了 因为 。”

用来突破重难点――培养质疑能力,探究诗中蕴含的哲理,能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我自认为把阅读、理解、感悟、表达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自己则充当帮助者和引导者,注重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习惯。学生的发言很积极,时而有精彩的回答,以致我在很长时间里为自己的设计而沾沾自喜。

直到今年重新执教这一课时,我重新仔细阅读了教材、教参以及别的资料,发现我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上这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光是对句子的理解吗?――这与警句摘读有区别吗?《理想》是一首哲理诗,具有哲理美和回环往复的形式美,它是作者流沙河结合自己曲折的生活经历写成的,若我这节课仅做警句式的摘读和谈感受,必然是低效和缺乏一以贯之的情感震撼力的,于是我决定用以读带讲的方法,分三步走:

1.理想是什么?(1-6节)我先以第一节为例,进行赏析,接着让学生自主赏析2-6节,并合作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感受深刻的那一节。

2.实现理想容易吗?(7-11节)从哪里看出来?把你认为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与同学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

3.我们应该如何做?(12节)谈谈读诗句感受,结合诗人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并没有完全否定自己原先的设计,而是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回归文本,让学生对文本有整体性的把握,适时联系诗人的经历,更易于触动学生的内心。事实证明,学生在感情朗读上调动起来更加容易了。

四.忽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课标》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只有教师加强调控,适时进行必要的点拨归纳,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探究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获得一定的满足。

前不久,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初中的钟文老师上了一节展示课――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孔乙己》(第二课时),钟老师在具体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后,让学生谈对孔乙己的看法,并介绍了多位名家对孔乙己的评价。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始终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一个合作者,不把教师的阅读体验强加给学生,同时试图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可是这样一来,却给了学生一个模棱两可的感觉,学生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深圳市教研员端木春晓老师的点评一针见血:“对这一类‘在物质到精神都受到双重重压’的知识分子,作者鲁迅是同情大于批判的,老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应该接近、贴合文本的实际。”其实也就是主张教师应适时发挥其主导的作用,把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入。

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执教的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就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在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我们家”的这位男子汉的特点后,总结出他的五个特点:能吃、能干、独立、坚强、理智。接着,黄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后还不失时机地谈自己的观点“理智最重要”,因为如果一个男子汉光是坚强和勇敢,如果不理智,那也不行,甚至很可怕。让学生感悟到这五个特点并不是同一水平线上的,而是有所侧重的。如果黄老师只是一味地肯定所有发言学生的观点,而不加以点评和拔高,学生就很难进步。

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导入

一、巧设课堂疑问,激发学生探究动机

学生的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的,有了疑问,学生才会产生迫切的求知心理,进而进行积极的学习活动。而且,初中阶段学生心理不够稳定,喜欢追根溯源,如果我们在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之后,在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适当制造悬念,就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心理,从而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在课堂导入环节巧设课堂疑问,以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动机。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25课《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时,我是这样设计课堂导入的:在上课一开始,我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服装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文化的厚重沉淀,现在人们穿衣的主要目的是蔽体遮羞、保暖御寒,但是,你们说世界上有没有眼睛看不见的衣服呀,如果真有这样的衣服,那么穿这件衣服的人就会着身体出现在大家面前,所以答案肯定是没有。然而,有人却用‘看不见的衣服’骗倒了皇帝、大臣,以及京城所有的人……那么,你们想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吗,这件‘看不见的衣服’究竟是怎样的一件衣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来一探究竟。”这样,我在上课一开始紧扣课文内容提出疑问,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们都想知道这件“看不见的衣服”是怎么来的,又如何骗到了皇帝、大臣等,从而满腔热情地投入新课的学习和探索中。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日常生活所处的环境与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具有较大差别,所以,我们可采用有效手段,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出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以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我个人认为,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技术是为学生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一种有效手段,因为初中生的学习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导入,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还能使课文内容以图文并茂、声形兼备、动静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19课《美丽的西双版纳》这篇课文时,上课伊始,我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了西双版纳美丽、富饶、神奇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图片及视频资料,学生都被眼前神奇秀丽的景色吸引了,他们认真地盯着投影屏幕,脸上露出了陶醉的神情。这时,我们再趁机进行课文导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共同到西双版纳畅游一番。”这样,我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情境,既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也因为视觉上的强烈刺激,使学生对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兴趣,有利于我们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展开和

进行。

三、引入背景音乐,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不同类型的音乐能使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它还能够以其特有的韵律和节奏改善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性情。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音乐导入法,让学生在背景音乐的配合下,快速进入课文角色,从而收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当然,我们选用的背景音乐必须与课文内容情感相符,如果脱离了课文内容,就无法开启学生的心扉,无法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自然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14课《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我就将由阎维文演唱的《母亲》这首歌作为课堂导入,当阎维文用他那深情激昂的嗓音唱道:“你身在他乡中,有人在牵挂;你回到家里面,有人沏热茶;你躺在病床上,有人掉眼泪;你露出笑容时,有人乐开花”时,学生的眼睛都湿润了……这时我们就可以趁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我的母亲。这样,我通过引入背景音乐,为整节课教学活动的进行奠定了基调,在正式讲解课文时,学生就会带着相同的心情聆听我的肺腑之言,同时也能使深刻体会到文中所表达的真挚而深沉的母爱,并树立起真心回报母亲的生活意识。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希望广大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心理,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语,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效果在教师的精心创造和设计下达到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