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范文
时间:2023-03-26 06:1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文体特征
诗歌的语言是简洁的、思维是跳跃的、意味是多重的。现当代诗歌尤其善于运用意象、暗示、象征等表现手法,造成了诗歌情绪层次的跳跃性和诗义的朦胧多义性。因此,解析现当代诗歌就不能太明确、太清晰,更忌诗义统一。我们要对学生进行作者和背景材料透视,让学生自己去领会诗歌的主题意义。
《再别康桥》作为徐志摩的代表作,对于学生来讲可能不是很陌生。但对于现当代诗歌特征,学生可能并不是很了解。所以,首先应向学生介绍现当代诗歌的产生、发展历史及其所具有的独特特征,并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思想情操,品味言外之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诗趣味。
二、作者
接下来,就要向学生介绍作者――徐志摩了。这个时候,我们如果简单地按照课本或教案上讲的介绍,学生对徐志摩是有一些了解,但这些对学生理解诗歌又有多大帮助呢?学生对于诗人灵感的闪光――诗歌,又会有多大兴趣呢?答案恐怕不能令人满意。
假使我们换一种方式,从徐志摩与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茵、陆小曼)的故事入手进行讲解,也许效果就会好得多。我们知道,作为一代才子的徐志摩,他所经历的爱情波折也许比他留下的诗篇更令后人感兴趣。同时,我们通过讲述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可以把徐志摩从杭州中学时代,欧洲留学时代,北京、上海教书、出版刊物时代一直介绍到他去世。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也对学生理解《再别康桥》有很大帮助。
三、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是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重要因素。我们只有把作品与作者创作的时间、地点及其当时的生活、思想感情联系起来,才能体会个中“滋味”。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一直以来就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实,翻开《徐志摩小传》,不难发现,准确的说法应为:《再别康桥》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为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
四、文本特点
对一个文本特点把握程度的高低决定着我们对该文本理解的深度。《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正如谢克强先生所说的“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就其思想内容而言,的确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只不过是表达一种极其平常普通的离情和那种微波似的轻烟似的别绪,并无什么深刻的思想意义。”但有一点却是我们所不该忽视的,那就是这首诗的艺术美、诗意美。
《再别康桥》的艺术美表现在诸多方面: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洗练,十分注意诗的结构、形式的美和音乐美。同时,这首诗还具有丰富的联想性、趣味性,还借助音乐节奏来加强和推动它。然而,在构成诗的艺术美的诸因素中,至关重要的却是诗的意境美。诗人将自己多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间,巧妙地把气氛、情感、形象三者融合为一,造成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
五、作品补充
现代教学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能局限于课本。除了讲析课文外,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知识补充,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迁移”。因此,教师在教《再别康桥》这篇课文时,要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下徐志摩的其他作品,如:《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和《我等候你》等。通过介绍这些诗篇,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徐志摩诗歌善于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丰富复杂的情感的特征。
篇2
《再别康桥》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浸透了诗人无限眷恋的情感。诗中的云彩、金柳、柔波、青草、星辉、沉默等意象的选择独具特色,既传统又有创新,营造了一种唯美的离别氛围。
在诗歌的第二节,诗人写道“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人把柳树比作夕阳中的新娘,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夕阳下的柳树的美好姿态,也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浓烈而温柔的爱。在这里,诗人选取“柳”意象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中国古诗中的传统意象,被赋予了“离别”的特定含义。《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便是士卒回忆当初离家时,庭院、村落细柳飘飞的景象:当征人与亲人都沉浸在离别之中时,路边的杨柳似乎也变得善解人意起来,那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的柔枝,仿佛正张开温情的翅膀,想再与征人握手或拥抱,希望他能再多停留一会,杨柳依依正寓含征人不忍与亲友分别的依恋之情。自此,这一含有依恋、留别内涵的“杨柳”意象,遂成为后代文学作品中描写亲友离别时常用的专有名词。甚至到了唐代,还发展成为一种“折柳赠别”的习俗,“柳”因与“留”谐音,所以,亲人、朋友离别常攀折杨柳,以“折柳”来表达祈求吉祥平安、生命常在、早归故里的情感和愿望,通过攀折杨柳来抒发离别之痛,诉相思之苦,道平安之情,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样的例子在古诗中比比皆是,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通过夜中听《折杨柳》曲,抒发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其中的灞桥柳色是年年送别的见证人;无名氏的《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烟柳织成愁”写出了离别的轻愁;而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千古伤别名句……可见,在古诗中,“柳”是书写离愁别绪必不可少的“背景”或“道具”。
《再别康桥》中的“金柳”就承袭了这一传统意象的含义,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惜别之情。但诗人又有创造,一个“金”字把夕阳照耀着柳树所形成的特有色彩传神地表达了出来,这就抹去了传统离别中的凄凉意味,而给全诗涂上了一层温暖的色调,温润感人。
接着,诗人写到了第二个意象“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情愿做一条水草”中的青荇,即一种水草,“青草”这一意象在古诗中也和离愁别绪紧密相连的。绵延无际的青草,如扯不断的情丝,寄托了诗人绵延无尽的思念和离愁。古诗中就有“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的句子。秦观《八六子》“倚危亭,恨如春草,萋萋尽还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都是用青草写离情的句子。青草之一望无际,象征离愁之绵绵而远;青草之细碎浓密,象征离愁之盘曲郁结;青草之随处而生,象征离愁之浩渺无垠;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里繁盛无边的萋萋芳草,更让远在异乡的游子充满思乡之情。
在本诗中,诗人选用水草意象好似随手拈来,既符合写作时的具体语境,但在不经意间,又暗含了“青草”这一意象的离别意义,真可谓是妙手偶得,令人惊叹。不仅如此,水草的轻柔也为全诗笼上了一层柔美的意境。
在下一节,诗人说“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与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情感表达一脉相承,在悄悄、默默中蕴含着几许不舍和依恋。
其实,通观全篇,承载着诗人情感的康河本身也正暗含了古典诗歌中水意象的特点。水的轻柔深渺、连绵不断,恰如离愁挥之不去,古诗中此类诗句比比皆是如,“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水流无限,离情无限,一条康河,满载诗人的柔情和别情,恰到好处的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留恋。
篇3
所以,苏教版的初中语文书中,既有《赤壁》《秋词》这样易懂的绝句,也有《行路难》《白雪歌》这样费脑筋的歌行;既有《天净沙 秋思》这样催人断肠的小令,也有《水调歌头》这样豁达乐观的长调;既有《冰心诗四首》这种温暖浅显的小章,也有《再别康桥》这种浓得化不开的新格律诗。可以说,这些内容从理解的层面上,并不是所有的都适合初中的学生,但是,从美学的层面上来说,可以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鉴赏诗歌。因此,一首诗要学生学什么,通过什么方式学习,就成为执教者在教学设计中重点要考虑的内容。
诗歌教学有一些基本环节,是无法回避并必须清晰的。比如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典故介绍,朗读示范等,似乎这些内容都有其固定的程式,我们在所有诗歌示范课的课堂上都能看到,但却很少认真思考过这些环节的最佳位置。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然而我们是不是经常先入为主地告诉了孩子们,而不是在学生想知道这些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切入了呢?不同的诗歌,在教学环节上是不是应该考虑用不同的顺序呈现这些基本信息,也许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呢?
笔者最近上了两堂诗歌教学的公开课。这两首诗挺有代表性,一首是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歌行体古风;一首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现代新格律诗的代表作。在教学设计中,我重点考虑了基本环节的适时安排,特别是最基本的“作者简介”和朗读示范,产生了以下的一些思考和效果。
首先,我要谈的是“作者简介”这个环节。在读诗品文活动中,我们一定会“知人论世”,从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个人风格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对其作品的鉴赏角度。因此,作者简介作为一个重要且必要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一定会隆重出现,而不是一笔带过。关键是,这个环节何时出现,以何种方式出现,似乎很少被严肃考虑。大部分的出现形式是:介绍完课题后,直接介绍作者,并用PPT形式出现,教师读,或者学生读。总之,面目严肃,位置靠前,形式单一。然而我认为,作者简介作为学生理解作品的一把钥匙,绝不是固定化、模式化的,它应该适时出现,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或牵引理解,或起承转合,或总结感悟,根据不同的作品和教学目标,它的侧重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我在执教《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时,我设计的课程目标是: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了解诗歌内容,感受李白诗歌飘逸自由的风格。2.引导学生深读课文,体会作者在诗中流露出的苦闷矛盾的感情。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作者的创作思想。
这三点目标,都建立在学生对李白的生平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在布置学生预习后,我决定把作者简介这个环节放在课堂的前段。这样,一方面是想尽快把学生带入阅读的语境,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预习可能面铺得比较广,不一定切合这首诗的具体要求,所以,将作者简介提前介入,有助于学生在这堂课建立正确的方向感。而且李白的生平确实比较坎坷,要讲的很多,所以,基于这是诗歌教学,我将他生平中与本诗关系密切的部分做了一个集中,用以下这段话作为本课的开场白: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二十岁走出四川,十年仗剑游历,诗名满天下;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蒙皇帝亲自召见,三年伴君生涯,终因一身傲骨,离开宫廷;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报国大志,一生落寞,却以布衣之身留下“诗仙”美名。”
这段话加上我特别注意的富有激情的语调,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学生迅速把自己的前期准备和这段话勾连,在叹息唏嘘间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
相反,在《再别康桥》这首现代诗的教学中,我却把作者简介几乎放到了课堂教学的最后。由于这首诗是出现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学这首诗主要是了解现代诗歌的美学追求,培养阅读和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信息过量的话反而会影响这一目标的实现;而且,徐志摩的这首诗感情复杂深沉,绝不是初一的孩子能短时间内充分理解的,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懂得轻重缓急的节奏把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并初步学会创造诗歌。审美目标: 培养积极的的诗歌审美情趣,提高诗歌审美修养。
篇4
关键词:浅谈 现代诗歌 教学 有效性 策略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075-01
1 以诵读之法感受诗歌音韵节奏的美
在诗歌的教学中,诵读是基础,特别是新诗,与古诗词比较,新诗的音韵更为和缓,更为自由,节奏也不同于古诗词,但同样能给人以美感,唯有反复诵读方能体会到。如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中的《再别康桥》中,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而且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戴望舒的《雨巷》,似断实连的分节跨行,使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优美的旋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种手段指导学生朗读,如指导学生朗读《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做一些示范性的朗读;指导学生朗读《雨巷》时,可放江南雨巷的画面,让学生结合这些画面进行朗读。
诵读的方法不求统一,要倡导多样化,如可以集体朗诵、个别吟诵等;可以分角色朗读;也可以根据学生诵读的不同程度分别进行理解性的诵读、有感情的诵读等;还可以采用活动的形式,如开展诗歌朗诵会。总之诵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诗歌的反复诵读中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音韵节奏之美。
2 以创设情境解读意象之美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是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意象是新诗内容的载体,是新诗的灵魂,也是“诗味”最浓的闪光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鉴赏诗歌时要借助意象,体会蕴涵于其中的情感。在分析意象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真正去品味诗中的意象之美。
如教《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引导:如果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欣赏。为了理解诗歌,我们运用创意联想:先用全景拍夕阳西下,天边绚丽的晚霞。将镜头拉近,使人们能看到康桥的全景,然后在河畔,再将镜头定格在诗人的身上,他慢慢地走,走到康河的桥上,蓦然回首,曾经康河所有的一切……最后将诗人的视线再慢慢地移向西天的云彩,从而构造出与原有事物基本相符甚至完全崭新的形象。
《致橡树》可以用激趣导入,渲染氛围,在思维、情感、个性唤起学生美感,激发学生兴趣。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为一组意象,表达诗人的什么情感?思考作者为什么重点描绘“橡树、木棉”的形象,喻意是什么?让学生理解这些并非单纯的事物,理解这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作者要否定旧有的依附或无偿奉献的爱情观。
诗中的世界不同于实际生活中的客观世界,他们总是经过诗人有意无意的“改造”,投上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中的感彩,诗人通过想象创造诗的形象,要理解诗人的感情,首先得进入诗中的世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如“请同学们团上眼睛,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并让同学们描述出自己头脑中的画面,经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同学们大多能结合诗歌内容有所想,有所说,当然学生此时所说的已不完全是诗之内容了,而总是带有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了。
现代诗歌教学中,通过这样的训练,既活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更好地品味了诗情画意,又培养了他们口头描述的能力。学生在联想和想象中,加进了自己的感悟,又不同程度地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3 以多元解读之法体味情感之美
现代主义诗歌把心灵放在首位,以诗言志向诗言我、诗言诗的位移,契合真正的诗皆“出于内在的本质”,导引诗歌进入了性灵的音乐和情感的海洋境域。
对现代诗歌的情感把握可以多元解读,一千个读者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结合不同的个人体验得出对主旨不同的理解,只要不背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诗歌文本内容,都用不着全盘否定。在教学中教师不宜先入为主,并暗示或左右学生自己的判断,扼杀学生情感,诗歌学习注重主体感悟,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多元化处理。
《雨巷》一诗中,意象朦胧,雨意朦胧的江南小巷本属常景,但在《雨巷》中,却被戴望舒赋予朦胧化的象征内涵,诗中出现的“撑着油纸伞”的“我”和一个结着愁怨的“姑娘”,也是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这一切意象在烟波朦胧的江南,在细雨微茫的小巷,变得清晰又朦胧,在学生赏析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结合诗文透过“表象”来解读“深情”。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纯朴的生活的向往。他在个人生活上希望“面朝大海”,与俗世保持距离,然而诗人并不因为自己的生活取向而否定俗世的生活方式,这反映了价值多元化的当代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质疑:“除了美好的诗情,幸福的体验,你对最后的诗节有疑问吗?”带着这个疑问,学生再次回到文本,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课堂上,学生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诗人对他所向往的幸福并无把握,他把“幸福”比喻为辉煌而短暂的“闪电”;诗中两次出现“从明天起”这个短语,这似乎暗示他梦想的“幸福”生活并不现实―― 只有“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这个“明天”是哪一天呢?这又暗示诗人正在经历的现实生活并不幸福,他还在尘世里艰难地挣扎。学生思想的火花在这里碰撞,他们以自己的独特体验体味了诗文的情味美。
任何诗歌都带有诗人的审美情感倾向,教师要随机启发学生,通过让学生各自表达自己的见解,进行平等的、无偏见的、无权威的交流,根据诗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指向,赏析诗歌有的意象,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情感,使学生从诗人再现的意象中发现美,赏析美,感知美。
篇5
关键词:全日制成人教育;教育管理;互动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6-130 -02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密切关注,高职院校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高职教育的大众化,使高职院校的生源日益复杂化,全日制成教生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学习经历、教育层次、生理心理阶段各不相同的学生,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大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了解学生特点,掌握学生思想特征,互相沟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成人教育学生的显著特点表现为,底子薄、素质差,对集体活动缺乏积极性。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他们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使他们能够融入全日制的学习生活中,是我们作为成人教育管理工作的老师应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成教全日制学生的特点和现状
(一)生源背景各异
成教全日制学生来源复杂,背景不一。有的是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失利因此报考成教;有的已经有工作,出于本单位对员工在职教育培训的要求及福利进修;也有部分中专技校学生,意识到自己学历太低,想提升学历层次;同时还有少量父母管不了也不想让他们流落在社会上因而被逼进学校的。
(二)年龄差距较大
由于生源情况复杂,学生年龄层次各不相同,既有二十岁左右的应届生;也有三四十岁已经有家庭和工作经历的成年人,他们有一定的人生阅历,熟悉社会情况,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三)水平参差不齐
入学起点较低,成教全日制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不尽相同。有的在中专技校学过相关课程,就比较轻松;有的正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有实践经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也有一些是高考落榜生,在中学基础就差,进入大学阶段学习更吃力;还有少量未接受过正规中等教育,水平可想而知。
(四)学习习惯不同
由于学生们不同生理心理、年龄层次等复杂原因,培养学习习惯的时代也各不相同,没有形成合理统一的学习习惯。有的在中学跟着老师亦步亦趋,没有独立学习能力;有的已经有了工作家庭,一知半解地听了课,回去也既没有时间也没有意识要复习和预习,下一次来上课又听不懂,恶性循环。
(五)自卑心理严重
许多学生是由于成绩差、高考失败后进入成教的,因而不能正确面对现实,觉得低人一等。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校连年扩招,学历贬值,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期望值不断提高,越来越趋向于名牌大学的高学历的毕业生,这给成教学生就业带来更大困难。
二、成教全日制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社会认同和关注度较低
虽然目前不少高校都把成人教育学院与普通高教院系同级并列管理,也都设立了相应的部门和岗位,但实际上仍被区别对待。 比如我校从新生入学起,就再三强调关注困难学生,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设立了勤工助学岗位,但是面向的对象却不包括成教全日制学生。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学校政策,包括奖学金、医疗保险等,由于主观客观种种因素,再加上实际操作上的困难,未能把成教全日制学生纳入。曾在一次全校性的活动中,当我们成教的学生上场表演时,其他院系的学生窃窃私语,说成教院也来了啊,不要紧,他们只是来“打酱油”的。我当时听到心里非常难过,这也充分说明一般大众还是对成教院的学生另眼相看,哪怕他们根本是同龄同级的校友。
(二)日常管理难以到位
由于成教院始终处于高等教育管理的边缘位置,管理并不能到位,工作不能落到实处。就学生自身而言,有一些由于高考失利,不得已来到成教院学习,本来就有心理阴影,再加上其他院系同学的异样眼光,更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还有一些由于在社会上呆了一段时间,不习惯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不强,管理愈加困难。
(三)教学难度大
不少刚跨入成教校门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一时难以适应以自学为特征的成人教育方法,出现学习主动性不够、自学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致使课堂教学很难开展,授课进度缓慢。
(四)互动沟通呈“盲点”
很多成教学生抱有严重的实用主义心态,没用的事情一件也不想做,对于入党入团缺乏积极性。对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他们觉得是浪费时间。特别是还有鉴于我校的特殊原因,学校分为三个校区,成教院所在校区的地理位置远离普专大部分院系,这无疑给原本积极性就不高的同学们又添加了阻力。经常需要老师单独做思想沟通工作,半强制地推动才能勉强组织起来。
三、提高成教全日制学生管理工作成效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对成人高等教育地位的认识
2009年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六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在巴西帕拉州首府贝伦举行。大会提出,要将成人教育纳入终身学习体系中来,加快“立法”的进度和执法的力度,从而保证成人学习与教育的基本权益。在我国,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成人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不再只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辅补充项目,可有可无,而已经成为一支独立而庞大的教育力量队伍,需要重新调整以往的眼光和视角,投入更多的关注度。
(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情感因素是左右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在成人教育中,这种情感作用却常被人们所忽视。一些教师对成人学生――尤其是知识底子薄弱、基本的人文素质有缺陷的成人学生在情感交流方面存在着断层,使那些渴望提高、求知心切而需克服重重困难的学生感到倍受冷漠。对学生廉价的理解和听之任之的容忍现象在成人教育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是较为普遍的,明知学生素质差,却不屑于批评,不去针对特殊的教学对象探讨具体教学和管理的方法,师生关系隔膜,互动很少,各行其是,还互相埋怨,渐渐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所聘任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严格的要求,使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成人全日制教育管理案例分析
成人教育的学生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他们的复杂性本文前面已经不断强调,因此,一定要针对他们独特的个性特征进行研究,对症下药。
首先,作为一个成年人,教师需要保持专业的态度,真心关爱学生但同时要冷静理智地面对发生的种种问题。其次,这些学生因为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往往不像普高生的服从性那么高,相处中,教师要避免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哪些行为会激怒自己。一旦学生抓住教师的软肋,以后发生类似摩擦时,你将会永远处于下风。当他们挑衅你的耐心时,你就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了他们了。但是谁向学生暴露了自己的底线呢?就是教师本人。在发火之前,教师一定要知道导火索是什么。一定要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你是不会被任何事情激怒的。这样,他们就会转移目标,而不会反复挑战教师的底线,造成恶劣、无法补救的师生关系。再次,假如学生真的做了错事,而且超越了教师的容忍度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保持冷静,用理性的方式沉着处理学生的不当行为。这是优秀教师通常会采用的方法,因此学生不会在他们那里捣乱。要让学生感到,事态都在你的掌控之中。被激怒或抓狂,对教育没有任何帮助,只是暴露了你的软弱。无需发火,只需要冷静地告知学生,这件事做得不对,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以及相应的惩罚是什么。
举个例子,曾经有一次,我在所教授的《大学语文》课堂上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有一位学生突然情绪激动地站了起来,大声质问我为何要给他们看英文版的《再别康桥》。假如这时,我流露出慌张、震惊或因受到挑战而愤怒的表情,那么一切都完了。我不仅会失去这个学生的尊重,也会失去所有学生的尊重――他们将不会再觉得我是可以信赖的老师,而是一个幼稚可笑的大人。因此,我所做的,仅仅是轻轻地反问一句:你为什么要这么问呢?果然,学生的情绪稍微镇定一些了,她告诉我,在语文课上看英文版的《再别康桥》时,她会搞不清楚是语文课还是英语课。这时,我只需耐心地告诉学生,《再别康桥》原本就是在剑桥写作的,它的内容有英国的背景,亦有中国的文化。而且,中西比较也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的疑问得到了解答和尊重,她表示理解后坐了下来。时隔半年后,另一位学生告诉我,正是因为当时我冷静地处理了这位学生的质问,她从此对我产生了信任感。而我也从侧面得知,提问那位学生当时刚刚遭遇父母离异,情绪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中。
正如美国人安奈特・布鲁肖和托德・斯克威尔在《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中说的那样:“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你就不能让学生知道你的底线,至少不能让他们看出来。站得高、站得直,永远不要让他们看到你会被耍得‘头上冒汗’……请记住,不要在学生面前发脾气。因为一旦你这么做了,他们就会知道哪种情况你会再发脾气。一旦他们知道了,你就很难改变这种形象了。你属于他们,而他们并不属于你!”
四、结语
总体而言,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扎实的教学质量、浓郁的人文关怀氛围、良好的师生互动,是使成人全日制教育达到规范化管理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王鹏.成教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6,(08):40―41.
[2]才忠喜.如何做好成教脱产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04):76―78.
[3]白凌婷.成教全日制学生特点与学生管理工作探讨[J].高教论坛2007,(12):78-80.
[4]李广松,宋伟.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学生教育管理[J].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10):14-16.
[5]安奈特・布鲁肖,托德・威特克尔.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J].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7-1.
篇6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相比古典诗歌而言,现代诗歌似乎更难理解,也更难讲解,所以“读不懂”“讲不好”的问题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普遍存在,现代诗歌教学也成了很多教师颇感棘手的难题。
一个诗的国度,竟然没有了诗,没有了激情应该属于诗的年龄的青少年不愿读诗,也读不懂,这是何等触目惊心的事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文体的陌生转换。语文课堂分析讲解的多是实用文,以及少量的文学作品,这些文章至少在文体方面的概念表述上有相近之处:中心、内容、材料、层次、表达方法……而诗歌在文体方面的概念上的表述是分行、省略、押韵、意象……加上现代诗歌风格多样,的确造成很大的阅读难度。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阅读习惯。其他文体是朗读,诗歌是涵咏其他文体抓材料归纳中心,诗歌是从意象中捕捉感情流程等毒他文体对语言、感情、技巧的要求不如诗歌高。再者,教师的学识修养也有所欠缺。许多语文教师对诗歌的认识是陈旧的、过时的。他们对诗歌的了解还是大学教科书《文学概论》里得到的知识。然而,时代在发展,诗歌理论也在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语文教师平时对诗歌的阅读、写作也是不多的。因此,遇到诗歌篇目,就感到不太好掌握备课的尺度,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二、现代诗歌的比读审美
把诗歌放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进行对读,是能够读出新意的。这些阅读与比对.可以在中外古今诗作之间,可以在同一作者不同作品之间,也可以在不同作者同类作品之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比如徐志摩对于康桥,曾写有几篇诗文。教师讲解《再别康桥》时,就可以结合徐志摩的另一首诗歌《康桥再会吧》和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就其中相应的河桥、水波、青草、云彩、钟声等意象进行比较,了解其散文和诗歌,采用了不同的抒情方式,表达出不同的美学效果。再如,穆旦的《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可以将其跟艾青的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比较。如两首爱国诗篇不仅写作背景和主题相同,而且在艺术上相似,都选择了悲凉凄清的意象来表达祖国的苦难和人民的痛苦。风格上却相异,艾青的诗自然晓畅而不流俗,感情热烈而不做作穆旦的诗浓郁顿挫而不悲观,含蓄蕴藉而不晦涩。
三、现代诗歌的比读探究
一首现代诗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阅读梳理出不同的理解,并借助这些问题的解析和共同探究,努力学生去拥有个性化的解读。如对何其芳《预言》诗中“年轻的神”的理解,有理解为春天的使者,有理解为飞逝的时光,也有理解为诗人梦中的爱人。教学中,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反复吟诵,结合诗的相关背景,谈谈自己对上述诠释的理解,甚而提出自己的新解。卞之琳的《断章》和郑愁予的《错误》都有多种解读,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新的联想、新的评价。卞之琳说《断章》是通过形象的画面着重表达“相对”的意思,如果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读,是否可以这样说:诗人透过旁观者的眼睛,写出“人”对“情”的无奈,及“情”对“人”的捉弄?客观的铺叙中隐隐细味出淡淡清愁,以及诗中你、我、他三方面的关系?而郑愁予的《错误》,一般认为是一首爱情诗,而联系作者身世及背景,我们还能对诗的主旨产生其他联想或许是作者通过对大陆生活一段旧情的追忆,抒写与亲人久别后产生的一种惆惆怅心情等等。
四、现代诗歌的创作实践
许多作家是从爱好诗歌逐步走向文学殿堂的,诗歌还在潜移默化中对提炼语言的简洁、营造场景的氛围方面起了作用。因此,我认为,中学生写诗好处不小。经过教学实践,我还发现如果指导得法,中学生是可以写出好诗的!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自然学习法
一、诗歌教学导入,强调新、奇,激发学生诗趣
1.1保持诗歌的陌生化,有意识的忽略传统的课前预习。长期以来,我们已形成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而语文学科更被约定俗成为:课前学生扫除文字障碍(查字典,掌握生字词),熟悉内容,课上老师检查字词,讲解内容和主旨;课后记背及练习有关内容。这就使诗歌学习这种娱情审美的乐成了枯燥机械学习的模式。
《心理学》中阐述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提到《注意理论》这一重要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知识的摄入,都是通过注意引起的。而注意又是不断转移的,很多刺激(包括外界的和机体内部的)都有可能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学习中夺走。面对这种负面影响,教师必须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注意稳定性。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目标,而不能一再用单调机械的字词预习、熟读课文来转移学生的“注意”。人的注意有个经济性原则:“凡是熟悉的、认识了的事物,人们就不再注意它了,否则人的心理就会被弄精疲力竭,穷于应付。只有那些新鲜的尚未认识到的事物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钱谷融、鲁枢云《文学心理学教程》)根据心理学研究这一原则,我们何尝不能简化学生阅读程序----取消传统的熟读,让学生怀着饱满的好奇心在课堂上直接进入新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注意和期待的心理驱动下,主动地阅读、探究。当然,我并不是全盘否定课前的预习,其有存在的价值。学生自主的去熟悉字词,了解家生平、写作背景、创作风格及作家的其他作品,这更是一件令老师无比快意的事了。可这恐怕只有寥寥几个的学生吧,对大多数同学而言,预习只是一种停留在形式上的作业罢了。所以对诗歌的新、陌生就能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共同特征。而这何尝不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呢?
1.2抓住契机,创新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抓住学生对诗歌的陌生这一契机,通过创设情境,或介绍背景,或把诗歌泛化为感人的故事,并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视听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使他们能够通过不同的路径进入诗歌鉴赏的状态。应该说每篇诗歌,如果仔细研究,都能找到调动学生兴趣的突破口。如有些诗歌可以利用背景知识及诗人的魅力来调动学生的学诗兴趣。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的,而且由不同的传说在不同的地方还演绎出不同的风俗习惯。学生们对这样的传说是很感兴趣的。在教《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和秦观的《鹊桥仙》两首诗时(这两篇是放在一起上的),用牛郎的织女的传说作为引起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习《再别康桥》时,对诗人徐志摩,学生们不会很陌生的,一是很多同学都看过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二是他生于海宁,是浙江人。即便如此,同学们对他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较生疏的层面,而人们往往对了解一点又不能认识很清楚的事物有一种要探究的欲望,这是引导学习的良好的契机。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较详细的介绍了他的一生经历,创作情况,以及有关对徐志摩研究的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再别康桥》一诗时热情就更加高涨了。
二、诗歌鉴赏,强调少明确统一,多个体感悟
诗歌作为一高度语言凝结的艺术,在简单的言语中,蕴涵着作者的深情,必须通过我们的联想和想象来读取的。对诗歌鉴赏主要是通过读者自己对艺术的感受来完成的,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们各自不同的探索。从课改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条线索,给他们以启发,如同一艘导航的船,让学生在老师的助力下尽情驰骋想象的翅膀,进入更为广阔的艺术境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与作者产生共鸣,产生自我的理解。只有学生具备了这种可以“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鉴赏能力。
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却往往习惯将诗歌的分析结构做权威式的概括。从而导致学生习惯于等待老师讲授唯一的分析结论,形成了学生理解上的被动性、单一性、概念化等现象。这是与当前课改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以在新教材第一册第二课《死水》为例,课后练习有这样的题目:“死水”可能有什么象征意义。这题目的设置,应该为我们鉴赏诗歌提供些启示: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手法,但对象征的还原不可一概而论。指导学生分析象征手法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只要言之有理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新教材的用意就是要求我们否定理解的单一性、概念化。
同样,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也是一个作家思想、人格的写照。理解诗歌不能忽略时代和诗人本身的特征,但是绝不能用时代和诗人的特征局限了对诗歌的理解。钱理群在《名作重读》一书中写道:“不能否认一个时代、社会的‘大气候’(即我们通常据说的时代精神、氛围)对生活在时代社会中的作家的思想、感情与创作的影响。但同时要看到,作家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影响作家思想感情的因素也是多元的;时代、社会对作家思想感情的影响更是复杂曲折的,作家思想、感情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同样复杂,甚至是微妙曲折的。”例如豪放派的代表坡,有着“大江东去”的壮阔场面与豪迈情怀。但是不是豪放派所有的词都是这样呢?实际上,坡本人的《江城子》一词,怀念自己的妻子不幸早逝,抒发了浓重的哀思。这首诗情词凄切,感人至深。此词虽不属婉约,但也不乏绵绵情意。这也是说明对诗歌的理解是不能以概念来判定的。
篇8
【关键词】导语设计 教师 教学策略
妙用导语,从学生角度而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更为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从教师角度而言,则能让教师首先想到的是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创设情境,缩短师生距离,从而不断磨砺自身的专业修养,提高教学能力。汉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它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然后才能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教师对每个学期教学工作的安排,既要全局在胸,又要明确每堂课、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教师在导入时,也应该具有开阔的视野,可由文体相同的课文导入,可由作者相同的课文导入,也可由主题相同的课文导入,写作方法相同的课文导入。高中学生汉语文素养正处于形成发展的过程之中,这就使得汉语文课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更为明显,利用学生已学过的课文内容进行导入,不但能使课堂一开始就使课堂目标和重点、难点更加突出,而且能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学习的一些方法。这样,每一课都能逐渐成为“汉语文学习网”的组成部分,应用时自然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游刃有余,手到擒来。
一、推陈出新之意。
导语也要有创新的精神。教育名师魏书生在他的汉语文课上,让学生自始至终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他的汉语文课导语别具一格,与众不同。上课了,全体起立。魏老师面带笑容站在讲台上:“同学们好!”“老师好!”按照一般习惯,教师该说:“请坐!”但是,魏老师没有这么,他要抓住全体起立这个机会,训练全体学生站着说话的能力。他出个题目:“今天的天气——”于是整个教室“嗡、嗡、嗡”,人人都在描绘:“今天早上很冷,迎面吹来刺骨的小北风……”各说各的,大约四五百字,都说完了,魏老师才说:“请坐!”于是开始上课。这是他别具一格的“口头作文”导语法。每堂课都说上这么一段,说惯了,张口就来,说的题目经常变换,都很新鲜、具体,使大家有话可说。如果天天都是“请坐”的陈词滥调,就不能激发起学生如此美妙的创造力了。所以,“新”字诀是很重要的。
二、画龙点睛之神。
“瞻言而见貌”,“披文而入情”,要让导语有生命力,这才能吸引学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整个课堂变得有生机。导课时,要尽量避免那些闪烁含糊的语句和平淡的语言,要尽可能做到语言精当、连贯完整,给作为听众的学生以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和形神具备的真实感。“感人心者,莫过于情” 。例如:一位教师在设计《再别康桥》的导语时是这样写的:“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骆宾王《送杜少府只之任蜀州》中写到:‘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三、言简意赅之形。
教师在一堂课引入时,语言设计要做到“言语不凡,简明扼要”。简洁、明白、易懂是导语的要旨。简洁又精要、练达不繁冗、拖沓,而冗长、琐碎的导语会使人厌倦欲睡。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注意力只能保持25—30分钟,而一节课只有40分钟,如何高效地利用它,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导语是授课的第一个环节,导语时间是否掐得恰当自然会对后面的课有影响。导语应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引人入胜。如,有教师在讲授《我的母亲》一文时,这样设计导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每个人的母亲都不一样,每个人对母亲的解读也不一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的《我的母亲》,看看在老舍先生眼中,母亲是一位怎样的女性。”这样,课文的主旨点明了,而且语言一点都不拖沓,又留下了思维的空间:“老舍到底是怎么描绘他的母亲的”,激起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四、背景介绍,以情激情。
任何优秀的作品都是在文本的残缺中成就其完美的。“形象大于思想”,是文学作品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以现成的答案来规范作品的解读,所以在导入时,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文本中没有传达出来的信息,例如文章中涉及到的一些内容,或是作者的身世背景等等,这样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而向学生提供背景等材料,决不是让学生“带着脚镣跳舞”,而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解读文章的方式。比如在讲授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说“使生如春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峻美”。我想,用这句话来概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是再恰当不过了。托翁的一生是壮丽的一生,在世界的文坛上,给我们留下了《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伟大的作品,大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长廊。他虽然贵为伯爵,但是他的灵魂却始终放射着自由和博爱的光芒,他爱这块土地,也爱这块土地上受苦受难的人民。可是,他的妻子却不理解他,最后,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独自出走,不久病逝在一个陌生的小站上。托尔斯泰一生为声名所累,所以在他才希望自己死后埋骨于一处自己选择的幸福所在,将它作为自己灵魂的安栖之地。1946年,在他百年华诞之时,奥地利作家茨威格造访了俄罗斯这块古老的土地,在这里,他看到了“世间最美的坟墓”。
五、联系实际,内外结合。
世事洞明皆学问,生活处处是汉语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作为汉语文老师,一定要有敏锐的视角和开阔的视野,留心学生关注的焦点话题,并能信手拈来,认真提炼。
当然,除了以上所提及的这些策略之外,还有其他更为明细的技巧。汉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其教学中的创造性是无限的,而在教学中,唯有做个有心人,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参考文献:
篇9
创设中生成,生成中感悟
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它的容量大、内容广,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适时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会大大缩短知识传授与反馈的过程,增加师生的交流机会。
1.增强动感,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笔者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元素,把静态、枯燥、难懂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中,产生了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能直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例如,笔者在教授《荆轲刺秦王》一课时,为使学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让学生先观看同名影视作品的片段,然后让学生进行配音,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细细品味这一过程,既达到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同时又让学生真正置身其中,把情境带入课堂教学。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求知欲也就自然而然转向了对课文内容的学习。
2.创设条件,促进主动学习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意识,主动学习。
例如,笔者在教授《再别康桥》一诗时,特意设计了师生互动式的课件。能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设计了帮助、录像、测验、朗读等热键,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品味语言文字、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阅读不仅能掌握刚接触的新词,还能理解诗中的美好感情。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感悟词语、积累词语,同时在学习中明白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此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学生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体验中感悟,感悟中提高
体验生活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体验文化与文学是学生最重要的精神食粮,现实中这样的体验存在很多困难,而信息技术的适时应用却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1.借助网络,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让学生直接利用互联网获取所需的知识。
例如,在阅读教学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阅读材料,思考预设问题,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作品的写作背景等;在作文教学时,可以先出示一个主题,让学生去寻找资料完成写作,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将自己的作品在学校网站的BBS上,与同学们交流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探讨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这样既完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求知能力。
篇10
一、“知人论世”环节中的多媒体应用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对作者的详细介绍,以及对诗歌所产生的社会背景的介绍我们都可以称为“知人论世”。任何一首诗歌,不管是现代诗歌还是古代诗歌,都包含了作者主观的审美感受,都是诗人主体意识的河流,或抒情,或说理,都是有感而发。正如白居易所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性格根源,因此,必须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遭遇作详细地了解,从中获悉作者的性情特点及写作特色,这样对于诗歌的理解就更加全面和具体,从而对诗歌情感的把握拿捏更准,为诗歌的吟诵和理解奠定更好的基础。而这些知识的获得,如果单凭教师自己的口头解说,就会单调而笼统,并且会占用课堂上的很多时间。如果让学生在预习中利用多媒体网络自己查找资料,既能培养学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由诗人的一首诗到多首诗,由这首诗中的诗人到诗人的一生。这样既优化了诗歌课堂教学的效果,又扩展了学生的语文视野,树立了学生的大语文观。如教学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仔细探究的话这是一首让人读后温情四溢的诗作,给人一种欢欣明快的感觉,海子用春暖花开的诗句为我们的心灵送来阳光和温暖。但实际上在这首诗里,海子的内心是极度痛苦的,在现实中遭遇着种种不如意,于是便将善良、期盼、憧憬寄托于明天。欢快明亮的背后隐藏着海子潜在的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的对抗。在教学中如果不对海子短暂的一生和他的理想以及他当时的生活处境做一个全面地了解,我们就无从捕捉海子那种“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心境,就不能够将这首诗解读得彻底。所以笔者建议学生搜索海子的有关资料或者有关的文章如周玉冰的《海子诗情人生》等,去解读海子的一生。而这些只需要学生将鼠标一点,完整的海子形象便可尽收心底。
二、创设情境中的多媒体应用
所有的诗歌都是优美的、令人心驰神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所有诗歌的语言又都是精炼含蓄的、跳跃的,它既有表面的意思,又有内在的涵义;既有比喻义,又有象征义。因此,学习诗歌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而这种想象和联想通过多媒体手段可以物化为画面、声音,再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如教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运用优美恬静又略带伤感的凯丽金的萨克斯《回家》,画面是西欧秋天里的风景:落叶飘零的幽静的林荫大道,清幽高远的天空,夕阳西下绮丽的霞光,静静的草地,柔婉舒缓的河流,河畔上随风舞动的金柳,水底柔柔的青荇,河中漂荡的一叶扁舟……教师伴着这些优美的意境,声情并茂地朗诵,学生伴着画面、音乐,任思想驰骋。师生共同融入到诗人浪漫的康河梦境,体味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眷恋。不得不承认,这一切,都因为应用了多媒体,物我交融之美才可完美呈现。
三、学生听读训练中的多媒体应用
声情并茂的朗诵是诗歌教学的主要方法。运用多媒体的声音教学,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朗读可以烘托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满怀激情地朗读。多媒体播放的朗读,声音清晰标准,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可以让学生跟着音频朗读,有错误再加以纠正,促进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如在讲授李白的《将进酒》一诗中,一开始就播放濮存昕的朗诵,低沉浑厚的朗诵一开始,学生的精神就为之一振。然后学生自觉地放开喉咙,激情地诵读。学生们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这样李白的那种“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就在朗诵中得以呈现。实践证明,对多媒体音频教学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