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冬天的文章范文

时间:2023-03-20 12:3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冬天的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描写冬天的文章

篇1

一、全面细致地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作者在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时,用日本看护妇来比喻树尖上的雪,把山坡上的雪写成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把阳光照耀下的山比作害羞的小姑娘……这些恰当的比拟,无不来自敏锐的观察、独到而细致入微的目光,其绘声绘色的描绘,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

二、抓住景物的特征

(一)抓住景物的形状、色彩等方面进行描写。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就有许多精彩的描写,本文开头写到: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这个片断开头不仅引出了说明对象,而且总领全文。课文从荔枝的外壳说起,照应了“壳如红缯”句;写果实,从壳膜写起,照应了“膜如紫绡”句;写果肉,照应了“莹白如冰雪”。这个片断作者抓住荔枝的形状和色彩进行了描写,突出了荔枝的特点。

(二)抓住景物的神韵、动态变化来写。例如:《济南的冬天》一文在写济南的水时,作者用了澄清、蓝汪汪、清亮、真绿、蓝水晶等词语突出济南的水的神韵,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以上这些片断告诉我们,要写好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形状、色彩、神韵等方面进行描写。这样就可抓住景物的特征,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当然,并不是在写每样景物时,都要运用以上这些描写方法,应根据所写景物的特征,有所侧重地选择景物描写方法,写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

三、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采取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顺序。例如:《济南的冬天》作者在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时,写景顺序为: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由高到底)。而《春》的第七段“迎春图”则是由物到人。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第一是时间顺序,比如写一种植物,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一种是空间顺序,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

四、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朱自清的《春》一文就有好多这样的描写,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就是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竞相盛开、互不相让的动态。再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句由花色和花香联想到果实累累,可谓春华秋实。又如:“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句从嗅觉的角度细腻地描写了春风的味道。可谓色、香、味俱全,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五、注意情景交融

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比如:《济南的冬天》一文,通览全文,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一腔赞美之情。如课文开头通过三组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又如:“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等,作者通过优美的意境,表达赞美的真情。课文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与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呼应,抒发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赞美之情,既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又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六、巧用修辞手法

(一)巧用比喻,生动形象。例如《春》一文,写花的鲜艳,不直接说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来比喻,充分激活读者的想象力。又如《济南的冬天》里,把济南周围的小山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号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恰到好处。

(二)运用对比,突出特征。例如《石榴》一文把石榴与别的树木对比,如将别的树木在夏日“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与石榴“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进行对比,突出它“可爱”的特征;将石榴与人们赞颂较多的梅、杨柳进行对比,突出石榴的“奇崛而枯瘠”、“清新而不柔媚”,从外形到内在的风骨都描写得很生动。

(三)运用排比,增强气势。如《春》一文里,写花多,写春雨,还有课文结尾赞美春天时,都用到了排比,既强调了内容,加强了气势,又给文章增色添彩,真是一举两得。

(四)综合运用,魅力倍增。如《石缝的生命》一文就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修辞,使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

篇2

1、品析文中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语句,深入细致分析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情感。

2、学会从分析修辞手法入手,获得运用修辞描写景物的语言的特点,体悟句中所蕴涵的作者所表达出来的丰富情感。

3、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于景物描写之中表达内心的情感。

[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七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学生都比较喜欢写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正好可以利用学生学习美文的兴趣,从本文运用的比喻、拟人、衬托修辞手法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品味作品透过语言美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同时,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含义、运用及其在语言中的表达效果,进而探究思想感情。

2、界定相关概念:

(1)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它有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等十类。

(2)拟人: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把事物人格化,变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的。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

(3)衬托:衬托是语文学科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即用甲事物(宾)配衬乙事物(主),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使能目标]

1、捕捉初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写景)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指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粗解情意。分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的景物描写的景物特点及语言特点。

3、联想比较。能把握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与作者的情感之间有何相通之处。

4、品味感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于景物描写之中表达内心情感。

[教学过程]

一、原型定向阶段

(一)捕捉初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写景)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

典型例子:“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解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粗解情意。分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的景物描写的景物特点及语言特点。

1、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中景物的特点。

(1)分析所写景物有何特点,景物与比喻中的喻体、拟人中被人格化的事物之间的关联。

如上述例子:一圈小山有什么特点?摇篮的形态又是怎样的?

[解析]一圈小山和摇篮二者从形态上看是一样的,四面高,中间低,都是四面边缘起伏舒缓,中间平坦舒适,所以把一圈小山比作是摇篮。

那些小山低声说话,把小山人格化,赋予了人的有语言、有情感的特点。

(2)如何运用比喻和拟人使得所描写的景物更加具体、形象。

如上述例子:把小山比成摇篮,摇篮是给谁睡的啊?摇篮给人以什么感觉呢?

[解析]摇篮是婴儿睡的,很舒适柔软,给人以安全感,使得小山亦很温馨。

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中的句子的语言特点。

(1)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语言达到何种特点。

[解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一圈小山和摇篮有相似之处,即二者边缘起伏舒缓,四面高,中间平坦,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给人舒适温暖的感觉。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即“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独具魅力的语言给人以温和之感,使文章语言更加具体可感,突出济南的冬天是让人感到安适的。

(三)联想比较。能把握运用修辞的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与作者情感之间存在着何种相通之处。

(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句子在语言上给人以何种感觉、体悟。

如上述例子:济南城能够感受到小山给予的什么?小山又能给予济南人们什么呢?

[解析]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山比喻成舒适而柔软的摇篮,给予人们的温暖闲适的感觉,老城还在“安适地睡着”,小山不忍打扰,只是像哼唱摇篮曲一样和济南城“低声地说”。不仅是对躺在摇篮里的济南城说的,还是对生活在城里的人们说的,并且语言上呈现出清新流动的特点。

(2)比喻和拟人的运用,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指出其表达的感情。

如上述例子:运用了修辞手法达到流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解析]从各个角度入手,生动真切地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温暖、舒适的喜爱之感,欢喜之情。

(四)品味感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表达出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

[解析]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也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更加形象生动、真切深挚地表达作者对济南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赞赏、惊叹之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感人的脉脉温情,潜藏着朦胧的春意,所以人们才会想象“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使得写景的整个画面灵动起来了,想着想着也温馨、暖和起来了。

二、原型操作阶段

在原型定向阶段通过学习目标获得了原型。此阶段要求操作活动以“捕捉初感―粗解情意―联想比较―品味感悟”这一原型的整体框架展开的方式出现,依次按照模型的操作要求做出每个动作,不遗漏或跳跃,形成完备的动作动觉映象。

基于上述原型,逐一分析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修辞手法的所有句子: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②“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⑥“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⑦“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⑧“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⑨“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⑩“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三、原型内化阶段

篇3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老舍《济南的冬天》

【文章导读】

老舍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30年前后回到山东,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达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齐鲁大学任教时触景生情写成的。老舍以恬淡飘逸又朴实清新的文笔,描写了冬天的济南山青水绿、诗意盎然的美景,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深爱和赞美之情。描写时,作者运用了对比、烘托、大量拟人辞格,既凸现景物的特征,又隐寓着作者的喜爱之情,强化了文旨。

【精读感悟】

巧用对比、烘托突出主旨。济南冬天最显著的气候特点是“温晴”(温暖晴朗)。“温晴”二字总领全文,使文章脉络清楚,杂而不乱。开头一段,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与北京冬天寒冷肃杀对比来衬托济南冬天的“暖”色,以寒衬暖;以伦敦的惨淡阴郁衬托济南冬天的“明”色,以暗衬明;以热带地区的烈日高照衬托济南冬天的“温”色,以热衬温的对比,突出了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温晴,它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为紧扣住这一点,第2段开始,作者就用拟人的笔法烘(hōng)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不难理解,“阳光、暖和、安适”,已使人感到春意,而三面环山的济南城如坐“小摇篮”的比喻将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接下来,作者从济南人的感觉来烘托暖冬如春的特点。因为温晴所以产生“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和“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的幻想;更妙的是下面一句:“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虽非春天,却令人并不急望春天,“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俨然成了一位让人喜爱,态度仁慈谦和的老人。

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就是写雪景,仍离不开温晴。因为暖和,所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而同晴朗也分不开――因为晴朗,所以有“等到快回落的时候……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的景致。下面便重点写了济南的山水。以小山的秀气、美景衬托其“暖和”,再以两个“卧”字衬其“安适”。接下来写水,“不结冰”、“冒热气”、“水藻真绿”、“垂柳照影”衬出暖和安适之气氛。最后“蓝水晶”中包着“红屋顶、黄草山。……”这一整体美集中衬出“暖和安适”这一“精神”。

诗情画意描摹美景。与北方单调黯淡的冬天全然不同,作者笔下济南冬天是丰富光鲜,如诗如画的。有城外远山做背景,整座城就是一幅“唐代的名手画的”淡雅的水墨画,画中有蓝的天,白的雪,青黑的矮(ǎi)松,暗黄的山,绿的水藻,红的屋顶,灰色的树影,银色的镶边,微黄的阳光,粉色的薄雪……这些色彩糅合在一起,是那样鲜明匀称,别有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画中小雪覆盖下的小山风韵十足: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优美的比喻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秀美动人的美景。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它写出了黄昏时山上的薄雪在夕阳照耀下的羞涩情态,将特定时候的景物神韵尽收笔端,这里的色彩和上文的“青黑”、“白花”、“蓝天”、“银边”、“暗黄”等的描写,更使文章增添了诗情画意。

“水”又给这幅画增添了无与伦比的水天一碧的和谐之“美”。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chè)、透明。于是,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成了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是一个怎样用缤纷色彩点染成的天地!而“黄草山”、“小灰色树影”那本身并不怎么美的景物,却是这幅美丽图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篇文章全文都在写景,没有直抒胸臆的表白,但其实它包孕着作者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爱。作者已漂泊在异国他乡达六七年之久,当他重新回到祖国,内心迸发出更为强烈的爱国之情。而这种真情实感通过赞美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来表露,就更觉亲切、深沉。济南的冬天山青,草绿,人欢,一切都那么生气盎(àng)然,温晴如春。这一切,与其说是作者生花妙笔写就的,不如说是远行归来的赤子一腔深情流淌成文。

【作者简介】

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篇4

如何把景物描写具体呢?可以试用以下方法:

第一.抓住有形之物的形、色、味。如《春》中写春花,就抓住了花的“形态”――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的“颜色”――虹的像火.粉的像霞,自的像雪。花的“味”――甜。

第二.动态、静态描写相结合。如《与朱元思书》)中写长江水,先写静态的“十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观无碍”,再写动态的“急端甚箭,猩浪若奔”。具体写出了物的多变。

第三 以相关的景物加以烘托。如《十月潭记》中水中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游鱼”,以及照在潭底的“日光”来村托出水的清澈透亮。

第四 从不同角度描述。对同一景物进行观察,俯视、仰视、远眺等不同角度,给人的感觉不一样,从不同角度去描述可使这个物有立体感。如(老山界)先仰视“从^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天到天上… ”:再俯视“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亮人的脸,就在脚底下”,俯仰生姿,写出^的陡峭。

第五.用动人的全部感觉系统。人的各种感觉之间是相通的,对于不能从视觉角度感受的物,可从别的感觉角度去描写。如《春》中写春风,就运用了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出了风温柔的特点。

第六 巧用联想、想象。丰富想象可化平淡为奇特、可以使内容更丰富.意境更深。如《济的冬天》中作者把济南城由^围绕的地理环境,想象成小山流满了温情,把济南当成一个婴儿,呵扩看。景物描写 具体化的方法昊锦花

在记叙类的文章中,往往都离不开帚物描写,因为景物描写能巧妙地交代事件发生时间,泼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作者的情感,甚至暗示主题思想。

如何把景物描写具体呢?可以试用以下方法:

第一.抓住有形之物的形、色、味。如《春》中写春花,就抓住了花的“形态”――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的“颜色”――虹的像火.粉的像霞,自的像雪。花的“味”――甜。

第二.动态、静态描写相结合。如《与朱元思书》)中写长江水,先写静态的“十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观无碍”,再写动态的“急端甚箭,猩浪若奔”。具体写出了物的多变。

第三 以相关的景物加以烘托。如《十月潭记》中水中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游鱼”,以及照在潭底的“日光”来村托出水的清澈透亮。

第四 从不同角度描述。对同一景物进行观察,俯视、仰视、远眺等不同角度,给人的感觉不一样,从不同角度去描述可使这个物有立体感。如(老山界)先仰视“从^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天到天上… ”:再俯视“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亮人的脸,就在脚底下”,俯仰生姿,写出^的陡峭。

篇5

【教学目标】

1.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品位

2.交流探究,品味文章的意境美,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3.学习对比、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品评江南冬景的图画美

2.领会并学会运用对比、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

师生合作,分组探究,讨论交流,诵读品味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播放乐曲《太湖美》创设情境

导入:

师:提到江南,总会有一种柔软的情愫涌上心头,这样四个字就会自然地浮现在脑海当中――烟雨江南!许多文人墨客在江南留下了自己不朽的诗篇。

大家看投影片上的这俩首诗:(同学齐读)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这两首诗都是描绘江南春季的景色,那么江南的冬季又是怎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郁达夫的这篇散文《江南的冬景》。

师:下面我们一起解决预习的字音题(投影正音)

(学生集体读两遍)

师: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思考: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个词回答)?

生:江南指江浙地区,总体印象: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师:你能告诉大家是在哪里看出来的吗?

生:在文章的第六小节和文章的第三小节。

师:很好,所以人们这样说:达夫的江南,明朗的江南。

师:明朗的江南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朱自清在《春》中用五幅图画来描绘春天,本文和《春》有异曲同工之妙,郁达夫也为我们展现了五幅江南冬景图,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五幅图并依次加以命名。

(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

明确:曝背谈天图、午后冬郊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

(只要同学们对课文有一个熟知的过程,目的就达到了。不必囿于与答案完全一致,意思对即可)。

师:我们有些同学可能并没有去过江南,但郁达夫已经用他那优美的文笔带给我们一个冬日里的美丽江南。在这一幅幅诗一般的图画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幅图呢?

(学生七嘴八舌,尽管各人所言不尽相同,但绝大多数的同学选择了:午后郊游图、江南冬雨图以及江南雪景图。)

师:好,下面我们就分别看看同学们选择的这几幅图,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1:我喜欢午后冬郊图,它在文章的第五小节,在这幅图中作者写了许多的景,有芦花、乌桕叶、乌桕籽、野草、微风、阳光等。它们很符合江南冬天的特点,显得生机盎然。

生2:我也很喜欢这幅图,但是我觉得这位同学没有抓住要害回答,我觉得应该抓住一些修饰语,比如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赭色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这些才是江南冬天的特点。

师:很好,同学的发现能力很强。白色的、火红的、雪白的、和煦的、温暖的,这才是江南的冬景所特有的,它们的特点是?

生:很温暖、非常美、很漂亮、色彩明亮(这些是同学们随口而出的描述江南冬景特点的词)。

师:这些字眼没有文学色彩,没有感情,也尚欠雕琢!请再想想。

生:和煦温暖、如诗如画、多姿多彩。

师:正如大家所言,这是一幅明丽、绚烂、生机盎然、和煦温暖的江南冬景。以色彩入文,给画面着色,也是郁达夫散文写作中的一个特点,这样写作会使文章更加丰满耐读。

师:请大家集体朗读第五小节,注意读出这种明丽、绚烂、生机盎然、和煦温暖的感觉。

(学生集体朗读,很投入)

师:还有同学喜欢其他图景的吗?

生3:我更喜欢微雨寒村图,大家看这幅图中写了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烟树、乌蓬茅屋酒客,多么淡雅的场景,就像中国的水墨画一样,太美了。

师:嗯,你说得很不错,你把这幅图中的景和景物的特点都说出来了。那么这样的景给我们什么感觉呢?

学生抢着答:悠闲,洒脱。(文本中有这样的词汇)

师:同学们在品读文章时文本意识很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请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这段文字,看能不能把这种悠闲、洒脱的氛围读出来。

(一女生主动站起来朗读,声情并茂,很投入。同学们给以热烈的掌声。)

师:老师在读文章的时候感觉江南雪景图写得很有特色,大家一起品品看。

投影下面语段:(学生齐读)

最妙的是下一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老舍《济南的冬天》

师:看完这段同样是写雪景的文字,相比之下,我感觉到与《江南的冬景》写法上好像有所不同,同学们看看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生:有很多的古诗句。

师:对了,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些诗句,最好是摇头晃脑地读。

生:(做摇头摆尾状)“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师:不描写具体的景,而是借助于古诗词来描写,这在写作手法上叫什么?

生:叫间接描写。

师:《济》文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描写,而《江》文是引用诗句、虚写江南的雪景。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劲,绕这么多的弯子,直接像《济》文里那样描写不就很好吗?

(学生小组讨论)

生:优美诗句的内涵更丰富,更能让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

师:说得很好。郁达夫经常在散文中引入一些诗句,这样就让他的散文充满浓浓的书卷气,文章也写得不再平淡,也更富有诗情画意。

师:我迫不及待地想和你们一起去品鉴剩下的几幅图,但为了能让你们自己学会去感悟文学之美,我就将这幅美丽的图画交给你们自己课后去鉴赏。请大家读一读、品一品,看看这幅图画里有什么样的美景,这些图景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郁达夫先生又用了哪些巧妙手法进行艺术创造的。

师:在读文章的时候,老师有个疑问,既然文章写的是江南的冬景,那郁达夫为何要在开头写北方的冬天?

生:这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写北方的冬天突出江南的冬天晴暖温和的特点。

师:文章当中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吗?

生:还有闽粤地区的冬景和江南的冬景比较,和北方的夏夜比较以及和德国的寒郊散步比较。

师:美是由我们自己来发现的,江南的冬景美不胜收,美得有品味,但如果没有这一系列的对比,这种美也不会表现得如此突出,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郁达夫真正表现出了自己笔下江南冬景的特点。郁达夫曾说:“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这就是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

师: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作手法。(投影)

1.多引用诗句,多用色,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2.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

3.运用对比写法突出景物的特点。

4.文章要融进自己的个性。

(投影林俊杰《江南》的歌词)

篇6

一、核心概念界定

小组合作学习是将某一问题布置下去,让学生几个人一组进行探讨,通过相互探讨交流,形成某一观点或达成某种共识的学习形式,这种学习形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能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小组成员之间形成共同分担的勇气,为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打下基础。

板块式教学是将教学内容进行重点分层之后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经过分层之后的内容不是孤立排斥的,而是相联系步步递进的。这样的教学方法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弊端,是一种比较突出而高效的教学形式。

二、板块式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整体感知语文文本

“文本”就是针对课本内容进行有效拓展,进而加深对文章主旨理解的相关内容。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如果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搜集等积极性,不但会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思维能力。在实施板块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先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加深对文章主旨的了解。如在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端午日》教学中,我将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三个板块,即阅读、品味节日气氛、整体感知文本。学生在前两个环节中感受到了端午节日的热闹,在进行整体感知文本这一项中,鼓励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阅读,让他们分别试着找出本文写了端午节这天会有哪些民俗风情。在这个问题的驱使下,有的小组实施“我读你记”的方式记录民俗风情,有的小组从文中重点句子寻求答案“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这一板块在小组合作中顺利完成了。

(二)透过相关词语,感知文本

与文本对话是建立了解文本意图、写作思路基础上的深度剖析,这时候的读者往往不单纯是以读者的身份进入到文本中,而是站在文中主人公的立场或对面进行阅读,达到“我”与文本合一的状态。一旦与文本中的人物或者编者对话,就会产生“如梦如实”“如你如我”的精神境界,文章的情感、主人公的命运就与学生联系在了一起。与文本对话,首先要求教师自己做到与文本对话,有自己的感悟,然后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对话与感悟,获得见解、获得真知。如《济南的冬天》一文,是著名的作家老舍的作品,文中采用如画的笔墨描述了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作者笔下的冬天似乎不是那么冷清,反而还带了一定的暖暖情意在其间。在这节课的授课中,我将本节课划分为两个板块赏读重点词语、领悟作者的情感。在进行第一板块时,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知道“温晴”“摇篮”“安静”等词用得形象逼真,读了让人产生如在山脚下的感觉;在进行第二板块时,让学生进行分组竞赛阅读,看看谁阅读的效果最能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修辞、写作角度、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生们总结出很多观点:“晒”、“睡”、“醒”一系列的描写,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安静祥和世界,在描述中作者并没有采用强硬的口吻描述,而是用了商量的语气,“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读来使人倍感亲切,好像一个朋友在耳边温和而礼貌地和“我”对话,文字行间包含了作者对大自然深深的喜爱和赞美。文中“慈善”一词用了拟人化的描写,表现了济南冬天温暖的一面,这词语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欢和感激之情。

(三)从妙词佳句中读出“语文味”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生对语文的阅读“味道”教出来,“语文味”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层面,是学好其他科目的重要提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语文味”,引导他们赏析精美的妙词佳句,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描写的意境等。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一些描写类的词语,如描写井的“光滑”,描写黄蜂的“肥胖”,写油蛉的“低唱”、蟋蟀“弹琴”;描写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等。在教这一节课时,我将本文划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引出“百草园”,第二板块引出“三味书屋”这一环节,第三个板块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进行对比。在进行一个板块教学时,我让学生们分组合作,找出这个板块里描写性质的词语并试着分析其含义,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当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语能进行有效理解和运用的时候,他们的“语文味”也就渐渐形成了,但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平时的积累,当教师的语文功底扎实后,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做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

(四)拓展阅读可少,变“旧知”为“活用”

篇7

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完全是作者用一双慧眼细致观察的结果。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在作文之前,老师要好好地引导学生细心的观察,观其形、观其色、观其数、观其量、听其声、尝其味、才能写出最能体现事物特别之处,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先,要确定好观察的角度、顺序。观察,先要选好一个观察点,然后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描绘。可以由远而近,或由近而远。比如:朱自清的《春》里的《春雨图》:“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作者由近景写春雨的滋润,又从远景烘托出春雨的安谧,呈现出景色的丰富层次。

其次,要积极调动感官观察。若要文章有话可写,就要积极运用感官,写出景物的“色”、“形”、“态”、“声”、“味”、“量”,可以单项写,但更多的是交织在一起写。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作者积极地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进行多角度的细心观察。例如:从听觉角度写“油蛉在这里低唱”,而从视觉角度写“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等景物。这些描写从声音、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把百草园在一个儿童眼里的感受写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作者也正是将自己童年时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融进对景物的描绘中,整个画面给人生机勃勃、如临其境的感觉,让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然后要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王国维大师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物的人则是有情的。作者对任何景物,总会有自己的情感。没有感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因此,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思想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样,才会让读者产生共鸣,获得美的享受。如何才能做到这样呢?我个人认为,在描写的时候,要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才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比喻是景物描写中最常见的方法。其作用在于使景物明白生动,并可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大大丰富了景物形象的内涵。比如:朱自清《春》的尾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这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分别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按人们成长的过程来排列,整齐而有气势,形象地赞美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

排比在景物描写中最多运用的方法。《安塞腰鼓》文中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仅交错出现,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句,犹如江河一泻万里,不可遏制。许多排比对偶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昂扬;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如“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等等,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拟人也较多运用在景物描写中,用人的形态、动作,甚至情感来描写景物,使之表现得具有人一般的思想感情,会说话思考,有喜怒哀乐,具有生命力。如老舍《济南的冬天》“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作者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而这样写的目的,更是为了写绿,写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表现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夸张、联想和想象也是景物描写的常用方法,当然,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单独运用其中的一种修辞,也可以几种同时运用,增添文章的魅力。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运用这些方法的时候,要有目的的选用,不要乱用、滥用。

篇8

刘亮程曾经是沙湾县的一个农民,他的创作生涯是先学诗再学散文,诗名未成便改写散文。在他的文章中不难找到诗的影子,我们也不难感受到一位勤劳的农民对自己故土家园的淳朴感情。他的文章最为感人的地方就在于情真意长,这种真诚的感情正是通过一种诗性的表达,才让他的文章在当代文坛中独树一帜、独领。

刘亮程可以被称为乡土型作家,他的文章取材都集中围绕着一个名叫“黄沙梁”的村子。“黄沙梁”之对于刘亮程犹如“马孔多小镇”之对于马尔克斯、“高密东北乡”之对于莫言,那片平凡的土地是刘亮程的血沃之地与文学王国。如果把视野拓展开来,故乡,早已不仅仅是地图上所能标识出来的那块地理区域,在文学中它成为了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文化符号。刘亮程的文章对自己的故乡做出了非常形象的解读,一阵风,一场雪,一道沙梁,一堵墙及其他零碎破烂的东西,都承载了作者本人内心最为动人的幽情。原因无它,只因为它们曾和作者及作者的亲人或祖辈一起生活过,它们或许充当过生活的道具,也或许充当过生活的障碍物,但是无疑它们又是作者生活的见证者。莫言曾经说过:“一个人只有远离故乡,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故乡。”刘亮程笔下对故乡的描写的确有着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感,正如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对故乡的描写采取了一种“让描写对象不太靠近‘镜头’又不远离‘镜头’的笔法,这一笔法颇类似于风景照的摄影方式”。

可以说刘亮程所有的作品都保持着一种淡淡的乡土气息,如果说刘亮程所有的作品是一部田园组诗,那《寒风吹彻》就是其中一首质朴醇厚的冬季诗篇。

《寒风吹彻》一文,为我们营造了一种非常凄凉的氛围,每个读者都可以体会到寒风给我们带来的寒冷。不管寒风为我们带来了漫无天际的黄沙,还是为我们带来了漫天飘扬的大雪,我们都不必恐惧。因为,我们与这阵寒风保持着一段适当的距离,我们只看到作者一个人身处寒风与黑夜之中,但是作者将这些看得都很平淡。

“散文尤其是散文中的随笔是一种需要智慧的文本,但智慧不是聪明的滑头与技巧,不是知识的炫耀与卖弄,也不是冷冰的推理性推理和演绎。”(陈剑晖《诗性散文》)《寒风吹彻》一文最大的技巧就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注入到这些普通的文字之中。

“雪”、“寒风”、“炉火”、“柴火”这些都是北方乡村所能见到的极为普通的事物,这些普通的意象交替出现,作者通过一步步渲染烘托,把凄凉的氛围营造出来。“屋子里更暗了,我看不见雪。但我知道雪在落,漫天地落。落在房顶和柴垛上,落在扫干净的院子里,落在远远近近的路上。”“柴火在炉中啪啪地燃烧着,炉火通红,我的手和脸都烤得发烫了,脊背却依旧凉飕飕的。”作者用一个农民的思维,向我们展示了这么多农村极为普通的意象,对“雪”与“炉火”这两个事物所采用的白描手法用得很到位。这两处描写虽处于文中的不同位置,表面看起来并无多大联系,但是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二者其实构成了较为强烈的对比。“炉火”给人们带来温暖,但是“脊背依旧凉嗖嗖的”,这就突出了这个冬天的十足寒冷;屋外漫天飞雪的场景,让“围抱火炉吃咸菜,啃馍馍”这种活动更加温馨动人,让人在寒冷的环境中不自觉地心向往之,让读者在凄凉的氛围中感受到一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动人温情。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的手法在这篇散文中运用得较为普遍。“我把怕冻的东西一一搬进屋子,糊好窗户,挂上去年冬天的棉门帘,寒风还是进来了。它比我更熟悉墙上的每一道细微裂缝”,在这里作者含蓄地写出了寒风与我似曾相识的关系,作者流露出了对寒风这一苦难意象所特有的依恋情怀。“而这次,一野的寒风吹着我一个人。似乎寒冷把其他一切都收拾掉了。现在全部地对付我”“我掖着羊皮大衣,一动不动趴在牛车里,不敢大声吆喝牛,免得让更多的寒冷发现我”这两处描写,作者赋予寒风以人性,在对寒风的描述中透露出了一丝恐惧。这些文字都是作者所特有的文学言语,这些“文学言语中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充分显示了文学言语所特有的心理蕴涵性。

在本文中,作者叙述了三个主要事情——“冬日去沙漠拉柴火,我的腿被冻坏”、“流浪老人被冻死在村子里”、“姑妈之死”。前两件叙事,作者采用了间接转述人物对话,在凄凉的环境描写及缓慢的叙事中,我们不难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与凄凉。在第三件叙事中,“我”与姑妈的对话仍然间接转述,作者把“我”与母亲的对话直接展示出来,这看似无意的写作方式似乎是在向读者暗示一种“活在当下”的哲学命题,让人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

“寒风”这一事物在文章中早已不仅仅是指现实自然中的寒风了,它寄托了作者对生活艰辛、人际关系冷漠的感慨,它象征人间的衰老与苦难。在“寒风”中,许多人在慢慢变老,无家可归,走向流浪,最终走向灭亡。

“许多平淡、缩写、甚至刻板的题材,经过节奏的征服,都可以变为真正的诗”。(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寒风吹彻》一文所具有的物象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者就在文章中将这些物象排列组合,并不时穿自己的感悟与体验。文章中随处可见一些小短句,这就使文章的张力变大,节奏放缓,文章的诗意也就从字里行间显现出来。

在形式上,这篇文章带有很明显的诗歌形式,注重节奏。一方面,缓慢的节奏在某种程度上节制了作者的感情,限制了作者强烈感情的抒发;另一方面,这种节奏又使作者的感情被抒发得悠远绵长,如一杯陈年老酒,甘醇悠长。这种效果,与乡土文学质朴淳厚的风格是一致的,在诗人的笔下,也只有这样的寒风,才会亘古悠长、耐人寻味。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自然界的许多力量都可以毫不留情地把人毁灭;人同时又是伟大的,因为人有思想,可以反思自己的生命及这个世界。

人类对整个自然是缺乏全面深刻认识的,所以,人生乃至这个世界注定要有许多翻不过去的大山,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要顺应大自然的生长消亡、生老病死的规律。这种规律是永恒的,终究有一天,我们每个人都要永远地停留在属于自己的那个冬天。

人的一生,是一个长途跋涉的过程,这里有欢乐与痛苦,也有执着与失望。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卑微的,人永远也不可能完全认识自然。作者在14岁时的那个冬天去沙漠拉柴火,寒冷把他的一条腿冻坏了。这条腿的疼痛,是作者从未体验过的一种疼痛,“像一根根针刺在骨头上又狠命往骨髓里钻——这种疼感一直延续到以后所有的冬天以及夏季里阴冷的日子”。无边的寒风,让作者的肉体陷入到痛苦之中。也正因为如此,作者才会对自然永远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冬天,有多少人放下一年的事情,像我一样用自己那只冰手,从头到尾地抚摸自己的一生”,人是一种不懂得珍惜的动物,只有经历过苦难与打击,才会感受到平凡生活的动人之处,所以作者才会在光线暗淡的小屋里,在大雪漫天的时候围抱火炉,吃咸菜啃馍馍,去回忆一些遥远的人和事。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不在路途的终点而在于过程中的点滴琐事,不管是快乐还是苦难,它们都让生命一次次得到提升,这种境界从生活中来,又绝对超脱于世俗生活。

史铁生说:“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并且与他人无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作者在文中写到14岁时去沙漠拉柴火,“天快黑时,我装着半车柴火回到家里,父亲一见就问我:‘怎么拉了这点柴,不够两天烧的。’我没吭声,也没向家里说腿冻坏的事。”在一个寒冷的早晨,作者把一个流浪的老人让进屋里,“他一句话不说。我想他的话肯定全冻硬了,得过一阵才能化开。大约坐了半个时辰,他站起来,朝我点了一下头,开门走了。我以为他暖和过来了。第二天下午,听人说村西边冻死了一个人。我跑过去,看见这个上了年纪的人躺在路边,半边脸埋在雪中。”我去看望姑妈,“每次临别前,姑妈总要说一句:天热了让你妈过来喧喧。”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可是姑妈最终还是在渴望与他人交流的期待中死去了。母亲告诉我姑妈的死信时,“母亲说得那么平淡,像在说一件与死亡无关的事情。‘咋死的?’我似乎问得更平淡”。无论是亲人,还是陌生人在凄惨孤独的境遇下,我们都会对他们显示出同情心,即使具备了这种情感我们依旧无法实现真正的交流。这种状况充分说明了:在生存状态极差的状况下,人们已经习惯了孤独的生存,眼睁睁地看着周围的人离去,痛苦似乎也归于平淡,甚至于麻木不仁。在冷漠的背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依旧是温暖的,“我没向家里说腿冻坏的事”,作者这样做的更深层原因是为了免去家人对“我”的担忧,作者已经意识到把人推向绝望与痛苦的,不仅仅是现实生活的艰辛,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困境;流浪老人在离开屋子时,“朝我点了一下头”,这个点头是他生命珍藏的最后一点温暖,这是对善良的赞同与感激;在姑妈是怎么死的问题上,母亲没有直接告诉我,“她只是说:‘你大哥和你弟弟过去帮助料理了后事”,人与人之间虽然缺少真正的交流,但是亲情光辉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篇9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B-0068-01

景之美,在于曲径通幽,在于山重水复。王安石有言:“世之雄伟奇丽之观,常在险远。”变幻莫测的景致更能激起人的探索欲望,更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在描摹景物的时候,我们要把这种“险远”的景致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就需要运用写景的常用技法——移步换景。

所谓移步换景,就是一边走,一边看,通过脚步的移动,角度的变化,依次把眼前的景物描绘出来的一种方法。运用移步换景法,可以将不同地点、不同方位的景物全面地描绘出来,使读者如置身其中,对所描绘的景物留下完整和深刻的印象。运用移步换景法,就要心随景动,展现所描绘之景外在和内在之美。在运用这一写作方法时要注意一些具体技法。

一、交代行踪,使文章线索分明

雄奇瑰丽、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让人目不暇接,我们要把景物尽收笔下,就要使眼中的美景有序地再现笔端。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很明确地交代清楚自己的行踪,并以此为线索展开描写。“移步”指的是脚步的移动,也就是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是不断变化的,因其变化,才有景物的变化。变化的景物如果没有指明行踪,就像一幅杂乱无章的画,会让人不知所云。所以,为交代好作者的行踪,使文章一线贯穿,就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把多个琐碎的景物连缀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能使文章结构明朗、紧凑。

古代的白居易就深谙移步换景之法,在他的《钱塘湖春行》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人从孤山贾亭往西行,先看到西湖水,而后是暖树啼莺,燕子筑巢。最后写田野的春花芳草,最后放马长堤,一路写来,诗人行踪十分明确。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其中的“春雨图”,就是按照从上到下,从近到远,由静到动的顺序,移步换景,把春雨之景写得美不胜收,让人有亲临其境之感。现代作家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就是按照“岱宗坊”“虎山水库的大坝”“七真祠”“三座石坊”等行踪顺序,移步换景,把泰山之景,从山下到山上写得生动翔实,使读者犹如置身其中。

二、抓住特色,让景物具有个性特征

移动的步伐让游览中的景物不断地变化,让人对不同的美景产生不同的感受。那么,我们在描绘景物的时候,就要抓住这些景物的不同特征,把各种景物中的不同“个性”描绘和体现出来。比如写“山”,你会登山而上,而山中不同地段的景物各不相同,也各有特色。如山下之水,山腰之树,山顶之石,都有重点描绘的“个性”之美……所以,就应该有选择、有重点地抓住这些景物的不同特征去介绍,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文章变成没有主次的“流水账”。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最后抓住济南冬天的“温情”这一特征,写出济南冬天的与众不同。

三、调节色调,使文章整体和谐

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里的“情”和“意”,是作者借景抒发的独特情感,也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描绘哪种景物,都不应该脱离文章的总体“色调”,使文章在整体上显得和谐一致。

虽然所要描写的局部景物各具特色,但它们合起来必须能反映描写对象的总面貌、总特征,这就需要我们调整好文章的“色调”。比如著名学者、作家钟敬文的《西湖雪景》,他采用移步换景法写车窗外的景色,“朦胧”是其特点;车过西泠桥以后,“清寒、壮旷与纯洁”是其特点;在岳王庙前登舟时“沉默无哗的幽寂”是其特点。尽管各段景致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清寒”“喜爱”的特点去写的,全文色调不变,文章整体和谐,读后,使人笼罩在一种迷离纯美的意境之中。

四、运用联想,突出具体而微的描写

要具体地描绘出所见景物的特征,要做到对不同的景物特点观其形、思其意,用优美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进行描述,增强移步换景技法的文采。比如余秋雨《阳关雪》一文,“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文章由面前的坟堆联想到外国诗人艾略特的诗歌《荒原》,又联想到马蹄、呐喊、热血、慈母的白发等等内容,使文章纵横古今中外、虚实相映、跌宕起伏,显示出历史的深度和语言的魅力。

篇10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指导;形象性语言

一、激活文字,领略形象性语言中技巧的灵活运用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还无从从中获取写作的经验。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引导学生理解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往往源自于运用手法的灵动性和观察事物的视角的独特与敏锐,并将这种体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写作中,提升作文语言表情达意的效果和境界。

如,韩少功的《我心归去》中有很多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的语句“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你对吊灯做第六或六十次研究”等,综合运用了比喻、夸张、细节描写等表现手法,充分地渲染了作者在异乡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空虚,那种物质上的富裕所无法弥补的精神上的痛苦,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再如,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中对比手法的使用,同样体现了作者在观察事物和选取角度上的独到见解。在文本第一、二自然段中,作者就江南的冬景和北国的冬天进行对比,则是选取了两地冬天最显著的特点,北国的冬天只能“躲在屋里”度过,那么江南冬景的不同之处自然在于其室外生活的和乐融融。从这点出发,作者选取了“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等典型的户外景致,营造了江南冬天特有的晴暖、生动的氛围。

而在第四、五自然段就江南的冬景和闽粤的冬天进行对比时,因为对比的对象换作了更和暖更没有冬意的闽粤地区,如果仍选取这点进行对比显然不能突出江南冬天的独特之处,所以作者另辟蹊径,找到了江南与闽粤的最显著不同点,不是“生机勃勃”,而是“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并选取了“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等典型景物进行描摹,有效地写出了江南冬天与闽粤不同的含蓄而生动的美。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作者语言的精髓解读文本,启发学生在进行创作时刨去无谓冗杂的描写,学会使用更凝练的语言,更鲜明生动地表述。

二、架设桥梁,品味经典文本的形象性语言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进一步感知如何根据真实的情感选择最具表现力的描写对象和情节。

如,老舍的《想北平》中“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由于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即将写作的主体定位为“我的北平”,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所以作者对我们普遍熟知的名胜古迹和都市的热闹繁华避而不谈,而选择了与巴黎相对比的角度,突出描写了作者生活中心灵深处的北平,是一块“既复杂又有个边际”的地界,凸显了北平于一般人认知的热闹繁华之外,对于老舍这样生长于中的人更多出来的不空旷,令人心安的独特心灵感受。以此为基调,作者在此段中选取的景物也都是充满生活气息的,给人亲切感和安适感的“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小蝌蚪”“嫩蜻蜓”,达到了描写与情感的完美统一。

同样,在这篇文章里的“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一段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这一特点引起注意,并结合课文鉴赏领悟完成单元作文训练《我的故乡》,有效地引导学生由心出发写对身边的事物、生活的感受,避免了假大空型文字和旅游手册型文字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