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问题范文
时间:2023-04-10 05:5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孩子教育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最突出的问题:缺乏心灵关注和人文关怀
那年夏天,我曾经参与过一次“寻人行动”,原因是学校某个班有个孩子不见了。那一天,下着小雨,老师和家长一起寻找一个叫做“言言”的孩子。言言父母离异,他跟爸爸一起生活。孩子是被老师批评了几句,说是上厕所,结果,趁老师不注意,一去不复返。后来,是在学校外面一个废弃厕所里找到的孩子。我看见他时,他正冷得瑟瑟抖成一团,一个8岁的小孩儿,是有着怎样的心灵感受才会做出这样的逃避举动?我当时就忍不住泪奔了。后来我带着他往回走,边哄、边聊,原来,中午他的爸爸心情不好吼了他,他没能写完作业就去了学校,后来老师又批评了他,他觉得没脸在班里待了就跑了出来。这件事,最后以家长和老师的千般嘱咐结束。回头看,这似乎只是一件有惊无险的小意外,却暴露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首先,家庭一方,父母纠结在自己的感情漩涡里根本还出不来,本身就没有好的心态来关注孩子,又怎么能奢望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呢?另一方面,在农村,一个家庭的破碎,往往伴随着周遭的鸡毛满地,外界对于一个破碎家庭投来的并不是同情与帮助而大多是评头论足的偏见和异样的目光。一个从破碎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人们往往忘记了他的无辜,而是习惯了给他冠以各种各样的色彩与标签,偏见、冷漠与轻视几乎充斥了有关这个孩子的所有大事小情。这些对于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孩子来说,又怎能不产生心灵的负面冲击呢?
再说学校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学校教育,师生大都是相熟的同乡邻里,本身难以摆脱舆论的左右,所以,作为本该是孩子成长路上引路人的老师,抱着成见的态度,也就很难保证与单亲孩子的正常交流与沟通,所以,也有很多做不到对孩子的心灵呵护和人文关怀。在一个看不到温暖的天地里,孩子被冷落、嘲弄甚至被放弃、抛弃,他又怎能身心健康成长呢?
二、最需要的做法:行动,行动,再行动
有多少无辜的孩子还在承受着别人看不到的风雨?又有多少幼苗还在扭曲着成长?行动靠什么?靠家长的理智,靠老师的关怀,靠社会的长效机制。
首先,多做宣传普及,把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法制化,具体到要求离异父母怎么做,定时、定期、定量、要结果,建立一套长效机制,以确保孩子作为一个小公民应有的身心成长需求,这样做,既惠及孩子、家庭,又惠及社会。
其次,针对外界对于单亲家庭孩子的偏见,如果不能劝和,除了进行不同形式的舆论宣传外,最好在不同区域设立实实在在的针对特殊家庭的平台,为孩子或家庭提供一个有效的可以平心静气沟通、咨询的平台,让人们面对婚姻、家庭生活的诸多问题学会更理性地面对,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
最重要的,作为家长,要抛开个人恩怨,用理性的心态关爱孩子,孩子是父母带到世界上来的,平时应多陪伴孩子,及时引导和教育,让孩子明辨是非善恶,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希望,为孩子积攒更多的正能量,使孩子茁壮成长。
篇2
关键词: 单亲家庭 心理问题 误区 教育方法
现阶段部分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有误区缺陷,甚至成为“双差生”。教育者应更多地了解、关爱这些最需要了解、关心的学生,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家庭破裂了。从教育角度看,相亲相爱的父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的正常、健康的心理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反之,没有一个完整稳固的家庭学生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我所带的班级中,有几个单亲家庭的学生。通过近几年的班级工作实践,我对接触到的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分析,并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及做法。
一、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分析
单亲家庭的孩子,或因家庭教育不完整,或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健全的心理现象及行为特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1.自卑型。单亲家庭孩子往往没有优越感,常常产生自卑感。自卑感强的孩子通常表现为沉默寡言,自卑的心理影响他们享受成长的快乐,也影响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
2.孤独型。单亲孩子,特别是随父亲住的孩子,由于父亲的粗心或与继父母之间的隔阂,亲情交流受到限制,自然而然产生孤独感,他们在行为上表现出离群、不大方、不愿与其他小朋友玩耍。
3.渺茫型。有的单亲孩子由于缺乏足够的家庭引导,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的孩子本有美好的理想,但因家庭的破裂,导致没有结出甜美的果实。
4.独尊型。有的单亲孩子由于缺少管教,有的单亲孩子由于亲情的隔阂不接受继父母的管教,或继父母不便于管得太严,从小就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事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5.逆反型。有的单亲孩子因为父母离异受到同学的歧视,逐渐对父母、对家庭产生厌恶感。这种对家长的逆反心理,有时会发展成对老师、对同学、对社会的逆反,从而产生破坏性。
二、单亲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单亲家庭教育容易出现三个误区,需要引起重视。
1.消极暗示。当单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种种矛盾和问题时,家长总是把原因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其实,即使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父母的负面行为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要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
2.排斥对方。夫妻离异后,一般都是一方带着孩子。通常有这样几种情况出现:带孩子的一方有的不愿意让对方与孩子接触;有的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找不到的地方,让孩子看不到父亲或母亲……这就导致一些单亲家庭孩子性格偏离正常轨道。
3.过分溺爱。溺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一些单亲家庭的家长往往表现得更明显。他们对孩子的任何要求,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不讲原则不谈条件地一律予以满足,这样就容易形成任性、自傲、孤僻等缺点。
篇3
一、“家长投入”在儿童早期发展阶段的内涵“家长投入”指家长投入儿童的教育。虽然心理学理论和传统智慧一直将家庭视为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对家长投入的实证研究则是近30多年才出现的。在早期研究中,家长投入仅被视为“家长对学校教育所做的贡献”,如参加家长会、在教室做志愿者等。之后,家长在家中对儿童教育领域所做的贡献也被纳入考量范围,如创设学习环境、监督子女作业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各类有效的家长投入方式不断被发现,已有的家长投入指标不断被扩展。1995年,爱普斯顿(Epstein)提出了广为学界接受的家长投入内涵,即在家庭、学校、社区联盟下的六类活动,包括发生在学校的投入行为———志愿者和参与学校决策;发生在家中的投入行为———养育、支持儿童学习;发生在合作维度的投入行为———与学校的交流、参与社区活动。从此,对家长投入的理解从单维度、单向性转向了多维度、双向性。[2] 由于爱普斯顿的分类是依据对中小学样本的研究,樊图佐(Fantuzzo)及其同事对低收入家庭幼儿样本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爱普斯顿归纳出的六类投入行为同样适用于描述家长对儿童早期教育所做的贡献。[3]家长投入在早期儿童发展阶段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在家庭、学校、社区合作的情境下,家长对早期儿童教育所做的一切贡献。这些贡献包括了爱普斯顿归纳出的六类活动,但又不局限于此。考虑到早期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要有效地反映幼儿发展阶段保教融合、教育生活化的特点,对幼儿期家长投入就应持更加开放的研究态度,将发生在所有情境下的“家长投入”都纳入考察范围,才能体现出家长对幼儿教育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二、低收入家长投入对其子女发展的积极意义
(一)家长投入能够缓冲贫困对儿童的消极影响早期生活贫困会给儿童的认知、语言、行为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高水平投入则可以有效缓冲贫困对于儿童发展的这一消极影响。[4]来自芝加哥儿童家长中心项目的追踪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该项目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促进家长投入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瑞诺德(Reynolds)等研究者从1983年起持续跟踪调查参与该项目的1539名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发现这个具有高度家长投入的儿童家长中心项目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而且这种积极成效一直持续到成年期。这些积极效果主要体现在社会适应、高中毕业率、犯罪率、就业率、大学入学率等诸多方面。此外,在控制了其他预测变量(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校的贡献、学校质量等)后,对芝加哥儿童家长中心项目的纵向研究还专门考察了“家长投入”因素的独立贡献。该研究通过教师评级来测量学校情境下的家长投入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每一年家长投入水平的变化给儿童发展结果所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每发生一年的家长投入变化会使儿童的高中毕业率增加16%,而且高、低两种家长投入水平的不同累积至第4年的时间水平时,会使儿童的高中毕业率产生48%的差异。家长对子女受教育水平的期望与子女高中毕业率也存在显著相关,家长投入水平每发生一年的变化(从预期子女高中毕业提升到大学毕业),将使子女的高中毕业率增加9%,而这种对子女受教育程度期望的不同累积至第4年的时间水平时,会使儿童的高中毕业率产生36%的差异。这一结果说明了家长投入的长期效益。[5]由于参与该项目的儿童均来自低收入家庭(主要来自美国非裔家庭),因此可以断定高水平的家长投入在减缓贫困对于儿童的消极影响方面具有相当显著的作用。
(二)家长投入可以促进儿童的学业成功“家长投入”是一项可以促进儿童学业成就的策略,[6]家长投入对儿童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学业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发生在学校中的家长投入行为与儿童更高的阅读和数学成绩相关,发生在家中的家长投入行为与儿童更高的阅读、数学、写作成绩相关,家长对于儿童学习的信念和期望与儿童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强相关。[7]与此同时,研究者还将研究范畴拓展到了早期教育阶段,如樊图佐考察了包含“家长投入”因素在内的早期干预项目,发现“家长投入促成了儿童更高的学业能力和适应行为”。[8]此外,幼儿期家长投入对小学、中学时期的“家长投入”状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家长越是愿意投入学前教育项目,就越有可能投入子女长大后的学校教育。[9]因此,考虑到幼儿期家长投入对中小学家长投入的重要影响,关注幼儿期家长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三)家长投入有助于改善低收入家庭生态环境家长投入对贫困家庭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促进儿童在学业上的成功,还有助于家长效能感的提升,促进整个家庭环境系统的改善。家长通过与教师、学校、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支持,并通过这种合作得到情感上的援助。在投入子女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产生了参与感、成功感以及希望与信心,这些对于家长个人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有研究证明,家长投入提前开端项目与随后增加的家长就业率相关联,家长投入不仅成功地帮助他们提高了与子女互动和教育子女的技能,还提升了其自身的自我知觉;[10]家长在更多地投入到子女教育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自立。[11]可以说,促进家长投入儿童教育,有助于赋权给低收入家长,提升其效能感和自立感,进而改善儿童发展的家庭环境。
三、低收入家长投入遇到的挑战促进家长投入是干预经济处境不利儿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早期项目取得长期效果的必备因素之一。但让低收入家长真正有效地投入到子女教育中来,会面临诸多挑战和阻碍。有些阻碍是可以由教师协同家长一起来克服的,有些则超越了教育机构、教育部门的权限和能力,需要政府和整个社会的支持与保障才能予以解决。
(一)低收入家长投入方式、特点与教师预期不一致教师对于家长投入信念与行为的知觉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发现,当教师知觉到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积极态度和信念时,儿童会表现出更少的行为问题、更高的语言和数学能力。[12]虽然产生这一结论的内在机制还不清楚,但很多研究者做出的假设是,当教师感受到家长对教育的高投入和期待时,会对儿童产生更多的积极教育行为。然而,多数教师对于低收入家长的投入是缺乏信心的。依照传统的家长投入指标(指导孩子课业、与教师沟通、参与学校事务等),低收入家长的投入可能是不足的,如这类家长经常由于没有时间而无法出席家长会、参与学校志愿者活动等,教师因此普遍认为这些家长不关心子女教育。根据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的调查,这种学校和家庭之间预期的不一致,最早在幼儿园阶段就会出现。随着有关“家长投入”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发意识到“家长投入”是一个植根于经济文化情境中的概念。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可能采用不同的方式支持儿童教育,家长投入子女教育的方式存在很大差异,[13]而且相同的家长投入方式对不同的儿童群体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14]因此,就低收入家长而言,教师一方面需要识别他们在家中或其他情境中直接或间接支持儿童教育的行为,不误读、不忽略低收入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期待和付出;另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家长理解和掌握如何投入儿童的教育才是富有成效的。这是对教育工作者的挑战,也是促进低收入家长投入儿童教育的关键。
(二)低收入家长投入教育的动机与信念有待提高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收入、婚姻状况、家庭地位等相关指标对于预测家长是否投入儿童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些变量不能解释家长是否决定投入儿童的教育。胡威—迪普绥(Hoover-Dempsey)等人提出的家长投入过程模型,被认为是解释家长投入的“最佳猜想”,该模型由家长角色建构和家长教育效能感两方面因素组成。家长角色建构,指家长对于自己应当在儿童教育中承担什么责任以及采取何种行为等方面所持的信念。[15]家长在子女教育中构建的自我角色与其投入活动直接相关:家长越坚信自己应当投入到儿童教育中,特别是坚信自己应该和学校合作,共同为孩子的发展负责,就越会表现出更多的投入行为。不少研究发现,低收入阶层家长的投入角色则相对被动。这一类家长更倾向于将教师视为专家,认为教师比自己拥有更多的儿童教育知识、能做出更好的判断;多数低收入家长由于自己接受教育的年限较短,对教育系统了解不够,认为孩子的教育主要是学校的责任。[16]他们通常不觉得自己有权或有责介入子女的学校教育,虽然这并不意味着这类家长不关心儿童的教育。家长是否决定投入子女教育,还部分地取决于他们对自己有多大能力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主观感知和评价,即在帮助儿童学业成功方面的效能感。[17]教育效能感高的家长会积极地投入到儿童教育中,在遇到困难时也会坚持;效能感相对较弱的家长对自己帮助子女获得成功的期待较低,遇到困难时更难以坚持。一项研究调查了家长对教育效能感的自我评价,认为“我对于子女学业成功没有什么帮助”的低收入家长为44.7%,中产阶级家长为11.7%,高收入家长仅占4.4%,这种差异只有15.1%可以由收入来解释。[18]如同成功家长的成功会扩展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一样,低收入家长的生活挫败感也有可能对其投入儿童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家长角色和家长投入效能感不仅是由家长自我建构而来,同时也是社会建构的结果。这也就是说,教育工作者可以积极介入并努力改善家长投入的动机,帮助家长提高对于儿童发展的科学认知,鼓励并提升家长的投入信念,为家长成功体验创造机会。
(三)低收入家长投入子女教育的机会和资源缺乏家长投入行为会受到其对儿童、教师或学校需要状况的感知的影响。[19]一般而言,当家长感到自己的投入是被儿童、学校需要时,他们的投入行为会增加;反之,当家长感到自己的投入行为受到忽略或排斥时,他们的投入行为会相应减少。已有研究发现,教师是否邀请家长投入与教师对于家长效能感的感知相关。多数教师对低收入家长的投入效能缺乏信心,他们会倾向于将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受教育水平高的家长作为课程资源,低收入家长则被自然地排除在外。按照布迪厄的文化资本论,学校标准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负载了精英阶层的社会、文化体验的。具体到“家长投入”方面,就是学校对于家长投入的要求通常与低收入家庭的价值观和经验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低收入家长的投入机会较少。家长对投入资源的知觉,主要指家长对投入所需的知识、技能、时间和精力的感知。当家长感知到自己具有教育投入所需要的某些资源时,就会选择投入;知觉到缺乏所需资源时,就可能产生无助、自责、愤怒的情绪,甚至回避或拒绝投入。一般情况下,低收入家长往往缺乏资源,工作时间长且缺乏弹性,从学校以外获取各类养育支持和资源也相对较少。因此,不少低收入家长在子女教育中会有无能为力之感。这种投入资源上的缺乏已经不是完全可以由学校解决的问题,而需要政府投入或开办专门的项目,包括强调综合的家庭服务和加强家庭与社区合作的早期项目,以及独立的家庭支持干预项目等。以美国为例,“支持家长投入服务”已经扩展至了州办学前项目、根据《中小学教育法》一号条款为低收入学区设置的投入项目。专门性的家庭支持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如均等开端(Even Start)、更早提前开端(Early Head Start)、家庭资源中心(Family Resources Centers)、家长作为教师(Parents as Teachers)、家访和家长教育项目等。政府通过这些项目鼓励和支持低收入家长提高其对子女教育的投入。
四、支持低收入家庭投入儿童教育的有效策略如前文所述,低收入家长投入对于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低收入家长投入是否可行,如何促进其投入行为的发生,美国最大的早期儿童项目———提前开端(Head Start)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的有益经验。提前开端项目主要服务于收入低于联邦贫困线的家庭。40多年来,该项目实现了与低收入家庭真正、有效的合作,成功地促成了低收入家长的高水平投入。
(一)超越“不足模式”,将低收入家长作为支持儿童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处境不利群体”的研究取向可划分为“不足模式”(Deficit Model)和“力量模式”(Strength-Based Model)两种基本类型。“不足模式”又称为“病理学模式”,指用主流的框架和尺度,衡量、诊断处境不利群体的不足与缺失。在这种视野下得出的结论、制定出的政策常带有家长作风。在“不足模式”视野下,低收入家长因缺乏能力而难以投入儿童教育。与“不足模式”不同,“力量模式”放下了对低收入家长“缺失”的先见和“诊断”的权力,尝试发现处境不利群体的力量、长处、需要,并通过提供外部支持来促进其自立,最终实现赋权给处境不利群体。在“力量模式”视野下,低收入家长有抱负也有能力投入到儿童教育中,研究者应探寻其可能的投入方式和策略,进而为家长提供支持。提前开端项目正是基于“力量模式”创建的。该项目发轫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向贫困宣战运动”,这场赋权给穷人的运动的最大特色就是让穷人在各类项目的规划、实施中掌握话语权、决策权,而非被动地接受政府或主流群体设计好的项目。作为这场贫困之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前开端项目在创办初始就确立了“家长最大可行度地参与到项目中”的硬性要求。这些收入低于联邦贫困线的家长们一直被提前开端项目视为最重要的资源和宝贵的财富,参与提前开端项目的运作、规划、管理与评估。以2004年度为例,全国提前开端项目机构中27%的员工是或曾经是提前开端项目的家长,并有超过89万的家长在该项目中做志愿者。每个提前开端机构的政策几乎都是在不同层级的家长委员会的参与下制定的,甚至新员工的招募都需要通过家长委员会的面试和考核。有研究发现,常规的教育机构一般都会认为低收入家庭没有什么可以贡献给儿童教育的,因此很少将其看作是一种资源。[20]提前开端项目的实践则表明,无论家庭收入和家长受教育水平如何,所有的家长都有支持子女学习的能力。一位提前开端机构的负责人在接受笔者访谈时提到,很多提前开端项目的家长在刚参加项目时,视自己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是无能为力的。但提前开端项目始终坚持着“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者”这一理念,并利用各种方式唤醒家长的这种意识,支持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当项目实施一两年时,多数家长开始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当和学校合作支持孩子的教育,并主动地与学校沟通,为儿童和家庭积极寻求相关服务,对项目提出自己的建议等。我国学者张燕教授主持的服务农民工子女的四环游戏小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结论:“随着活动的开展,家长对游戏小组的认同和参与程度加大,我们把妈妈老师作为一个非正规教育中的一个制度。事实表明,家长作为第一任教师,是具有教育经验和能力的。”[21]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低收入家长,将其作为支持儿童教育的宝贵资源,是支持低收入家庭投入的起点。
篇4
但近些年来,“熊孩子”一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种新闻中,“熊孩子鞭炮烧毁汽车”,“熊孩子割断施工缆绳”,“熊孩子铁轨放石子逼停火车”。而且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以不是简单的制造小麻烦、小破坏,而是已经发展为对公共设施、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破坏。“熊孩子”一词从之前的褒义词发展成为贬义词,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虽说“熊孩子”问题是一些个例,但也恰恰反映了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从中也折射出当今社会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缺失、疏漏与疏忽。家庭教育是“熊孩子”任性放纵的根源。
“熊孩子”问题之所以会成为社会日益严重的问题,更多的是“熊大人”对孩子的教育不当造成的。与家长对此类问题认识不够,教育不及时、不深刻有密切关系。每次“熊孩子”出现,家长都会以“他还是个孩子、不懂事。”为孩子开脱,久而久之,孩子潜意识会理解为:我是孩子,即使做错了事也没关系。因此,做事不需要遵守规则,不需要考虑后果。而且,对规则漠视的家长也大有人在,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怎么能对规则、道德、法规有正确的认识。当“熊孩子”问题出现时,家长应当及时、公正的给予批评、教育、处罚和警告。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时不对的,这类事情是不能去做的,做错事的后果是很严重,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让孩子认识到无论什么人都应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基本道德,遵守社会的法律法规。因为孩子年纪小,有些事可能无法理解,但也要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不能任其放纵发展。
言传是对孩子最基本的教育,身教才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感化,如果家庭教育言行不一致,那么,再严厉的说教,再长篇大论的言辞,也都显得苍白无力。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礼貌教育的养成,多半是在家庭的观察与模仿中学习的,与家长的一言一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视频,孩子在超市里捡到了一个钱包,问妈妈这是谁丢的钱包,可妈妈看见后,二话没说就塞进了包里。当时孩子一脸疑惑的站在那里。孩子心里一定在想:“妈妈不是说过,捡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吗?可妈妈却不是这样做的。”我想这么好的一个孩子,在这位家长的教育下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言行,只有有教养的家长,才能培养出有教养的孩子;只有诚实守信的家长,才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只有孝顺的父母,才能拥有孝顺的子女。我们都记得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吧,妈妈并没有告诉孩子什么才是孝顺,但孩子从妈妈的行动中学习到了如何孝顺父母。孩子就是家长的影子,孩子的一言一行能够折射出家长的言行,是家庭的一面镜子。
篇5
1 案例A :妈妈的爸爸叫“dada”
期终测试刚刚结束,我校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在答品德试卷时所填的答案让阅卷老师笑出了眼泪。考题是这样的“妈妈的爸爸叫( )”孩子的答案是“dada”( dada是右玉方言,普通话是“爸爸”的意思)
孩子的答案让人捧腹大笑,可是我们这些搞教育的人面对这样的答案,是否应该进行反思呢?反思一下孩子出现这样的答案的现实原因——难道仅仅反映出孩子“对标准答案不记”吗?不是,孩子出现这样的答案还反映出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我们细细的思考一下,在我们右玉县,我们的妈妈怎么称呼我们妈妈的爸爸呀?对呀!不就是称呼“dada”吗?孩子错答该题的原因是:第一:审题时,错误地理解为“妈妈的爸爸妈妈称呼什么?”第二:孩子受成长环境的影响,顺理成章地写下了“妈妈的爸爸妈妈称呼‘dada’”
2 案例B: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我家孩子这次考试中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时,竟然写下了我常常指责她的一句话:“你有的新橡皮,有的新文具盒,还有的新书包,还要花钱乱买文具。”我看着孩子的试卷哭笑不得。作为家长,我生气的是:孩子学习《司马光》一课时不认真,以至于没有体会了“孩子们有的吓哭了,有的不知该怎么办,还有的跑回去找大人。”这句话中“有的….有的….还有的….”的意思。作为家长,让我可笑的是,孩子对于我这句常常责骂她乱花钱的话还是记忆很深的。对于孩子我不知该怎么去告诉孩子——此“有的….有的….还有的….”非彼“有的….有的….还有的….”
篇6
婴孩一出世,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就是语言。生下不久,父母一抱上孩子便对他说话,其实就是教他语言。学习母语,对一般孩子来说,都不成问题。正常的孩子,不到6足岁,都能运用母语应付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状况。除了母语,孩子还应学一门外语,首选自然是国际语言──英语。精通英语可以扩大一个人的视野,提高一个人成就的上限。学习英语显然也和学习母语一样重要和迫切!
为什么说迫切呢?因为语言是一种很奇怪的能力,愈早学习,学习的效果愈好。晚学,不只是辛苦,而且很难学好。还有,对幼年孩子来说,同时学习多种语言,不会互相干扰。对孩子来说,每一种语言都是外来语。另外,孩子学习语言,对他来说,是游戏,不是功课。
第二,孩子需要认识生活环境——知识教育
孩子所有能接触到的人、物和现象,他都好奇。最早,孩子对环境做到能区别就够:这个人是妈妈,这个人是爸爸,那个人是叔叔,那个人是阿姨;这是桌面,这是椅子,那是床;这是汽车、这是火车、那是飞机、那是船....。。孩子逐渐长大,对环境的认识增多了:妈妈陪我的时间最长,爸爸只有晚上出现;叔叔和阿姨很多,但并不常见到....。。
孩子的好奇心扩大得很快,有些孩子还未认识家、学校和他的国家,他就要认识地球和宇宙了;孩子还会好奇过去和未来;好奇森林里的鳄鱼和蟒蛇,也好奇要靠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细菌和原子。
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已经感觉到环境可以加以利用;哭了,大人会着急,因此知道哭可以给他带来方便;火是烫的,最好远远躲开,但是控制在火炉里,可以炒菜、烧开水;坐着汽车可以到公园,那你就不必走路....。。这是孩子最初对环境的利用观念。孩子认识环境越多,他就越想控制和利用。这就是科学发明的起源。
孩子对环境的观察和认识,片面而且肤浅,深入的认识就非靠读书不可了。
孩子对他生活的环境认识越多,他越有自信。帮助孩子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和认识生活环境,鼓励他阅读,孩子将会自信地进入成人世界。
第三,孩子需要发展想象世界——创意教育
孩子整天玩玩具,他不觉得寂寞,为什么?因为他觉得玩具是没有生命的,他认为玩具是他的朋友,它和他一样,会饿、会渴、会哭、会笑。孩子读童话故事,或者听大人讲故事,他很快融入情节中,故事里的人就他自己,或者是他的好朋友。童话故事对孩子来说,不是幻想,是真实的故事。
幻想是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幻想不是逃避现实。孩子从幻想游戏中,学习语言,认识环境,学习做人做事。幻想对孩子的长大有重要的意义。
孩子的幻想就是人类的梦想。幻想是创作和发明的开始。反应迟钝的孩子幻想世界很窄。孩子的幻想,需要父母的刺激和鼓励。为什么有些大人会被觉得单调、乏味?很简单,他的童年的幻想世界太窄──他因为少听少读童话故事,而狭窄了他的想象世界,长大成人后,自然显得较少创意,让人感到他单调而乏味。显而易见的,多读童话故事,可丰富孩子的幻想世界,增强孩子的能力。
第四,孩子需要学习做人做事——品格教育
怎样和自己相处,怎样和别人相处,怎样和环境相处,这是做人。事情要怎样进行,才容易达到目标,这是做事。懂得做人做事,他愉快,别人也愉快;相反的,不会做人做事的,他难过,别人也难过。
和自己相处困难吗?当然,许多大人到老都不懂得怎样和自己相处;不但讨厌他,自己也不喜欢自己。不喜欢自己的人,表示他不能和自己相处。
和别人相处得好也不容易。动作、说话少考虑别人,多考虑自己的,在大人世界里处处可见。这种人也许不讨厌自己,但是别人肯定讨厌他。
和环境相处得好更不容易。因为环境有所抱怨的话,不会马上反应,不会马上给你脸色。当你发现环境不高兴的时候,你差不多没有时间后悔了。随便丢垃圾袋,随便砍掉一棵树,不节省用水,不节省用电,不节省用纸....。。都是和环境作对的行为。
人和人在一起,游戏或者工作,都不免有冲突。什么时候坚持己见,什么时候让步,怎样让步,让多少,这是很难的决定。做一件事情,如果纯粹只是一个人的,不妨埋头苦干。不理别人。但是一牵涉到别人,你就要考虑别人怎么想、怎么讲。这些都是做人做事困难的地方。
做人做事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加,会越来越困扰着孩子。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教导孩子学习做人做事。
第五,孩子需要认识人生——生涯教育
孩子要长大,最后要成为能独立生活的大人,因此,在童年的时候,多认识不同的人生,就不是哲学上的考虑,而是实际上的需要。
“我长大要做什么?”这一个问题并不困扰着孩子,孩子认识人生,是从看电视卡通和电视连续剧,讲故事和连环漫画开始。故事中的主角(英雄或者美丽的公主)就是孩子最早认同并想模仿的对象,而主角的冒险经历和神奇遭遇,就是孩子最早想要体验的生活。
孩子上了学校,课本上的大人物,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将军、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政治家....。。是他们另一个并想模仿的对象。
当孩子向往的目标锁定于有限的几种之后,对他自己,挫折将多于鼓励。显然,父母有责任告诉孩子:人生之路百条千条,条条道路认真走下去,路上都有许多动人、感人之处;所谓“行行出状元”就是这种意思。
尊重别人的选择,努力于自己的方向。只有人生认识广泛的人才有这样胸襟。
第六,孩子需要培养智慧——思想教育
有人累积了许多经验,但是他不能从中得到教训;有人读了许多书,但是他不能从中得到心得,有人获得各方的消息,但是他不能分析和判断;有人现象呈现在他面前,但是他不能看出意义,这种人,我们便说他缺乏智慧。
什么是智慧?智慧,简单说,就是创造新东西,创造新观点的能力。他不但比别人能更快从现象中、消息中、知识中、经验中读出不同的意义,而且能从中发展出新的技术、新的发明、新的作品、新的观念。
创意是智慧的表达。许多人认为智慧是天赋。不错,有一些人的确比另一些人有创意而被认为有智慧。但是,智慧大部分还是靠后天训练来的。和语言的能力一样,训练孩子的智慧,不但要从早,而且要从小:指导孩子怎样观察事物;和别人有不同的发现、看法和做法的时候,鼓励他表达出来,做出来;更进一步训练他非难别人的和自己的观点,推翻别人的和自己的做法,然后引导他试着发展新的看法和新的做法。训练孩子的智慧,当然由小而大,由易而难:孩子小小的发现小小的发明,小小的心得,都加以鼓励。成就获得肯定是孩子继续努力的原动力。
第七,孩子需要培养幽默感——气质教育
滑稽常常被看做是幽默。会说调皮话的人,会说笑话的人,善于讽刺的人,常常被看作是有幽默感的人。这些虽然和幽默感沾上边。但是还是不能正确地说明什么是幽默感。什么是幽默感呢?幽默感就是使心情恢复宁静的能力;幽默感对一个人的作用,很象弹簧对汽车和飞机的作用,汽车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驶,上下震动不会过于剧烈。飞机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安稳着陆,不致摔坏。
幽默感不管对自己、对别人都是剂。当你沮丧于或狂热于某些事情上的时候,幽默感将平抚你的情绪,而回到平日的宁静。和有幽默感的人相处,富于智慧是你最直接的感觉,他的智慧放出来的,是清风,不是熏风,是清泉,不是是烈洒;他的智慧不叫你太悲伤、太悲观,也不叫你太兴奋、太乐观。
幽默感是一个人最高尚的气质,是一个人人生最高的境界。这种气质怎样培养呢?
篇7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农村经济 家长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1-0046-02
一、引 言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农村,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由其他亲属或委托人代为照顾的17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儿童的数量也日益增加。家庭缺失、无人管教、上学困难等问题使得孩子学习差,品质恶劣,打架斗殴,甚至走向犯罪。因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进入人们视野,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和领导的重视和关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2004年,中央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建立和保障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接受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农村留守儿童的总数庞大,2005年1%人口普查推断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大概有5800万,和2000年人口普查推断的1980万的留守儿童人数相比,增长十分迅速。留守儿童占整个农村儿童比例的28.8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正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措施,对于实现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将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原因及解决对策进行深入探究。
二、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业问题
留守儿童父母如果一方外出,家长要独自承担所有的农活和家务,根本没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如果双方都外出,孩子由爷爷奶奶照看,其大都文化素质低下,甚至都没上过学,根本没能力辅导,能做到的就是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最重要的是农村的教育资源有限,再加上无人看管,他们的学习明显低于其他非留守儿童。根据对安徽省两个城市8所农村初中的抽样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存在很大差异,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平均优秀率仅为4.8%,而非留守儿童则高达16.7%。这一调查充分显示,留守儿童教育存在很大问题。
2.心理问题
儿童的心理健康受多重因素影响。留守儿童很小就与父母分开,由于他们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承受能力弱,因而父母的教育、家庭的环境都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影响。长时间得不到父母应有的关爱,与父母的沟通也仅限于几天一次甚至一周一次的电话交流。据笔者调查,18%的孩子认为与父母感情淡薄。缺乏沟通与关爱使得一些问题长期积压在心里,不能及时解决。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紧张、失落、孤独、多疑、焦虑的情绪。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他们内向、消极自卑的性格会影响他们的前途,甚至会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
3.安全问题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庭与学校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空隙。学校只负责儿童在校的安全。现在社会复杂多变,各种不同的思想交织,而农村地区法制观念薄弱,而且十分迷信。留守儿童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好奇心重,正是需要家长好好呵护的年龄,稍有不慎,孩子就会受到伤害。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受伤害的几率大大增加。近年来,出现许多犯罪团伙,专门指使儿童进行偷盗,而这些儿童大部分是被拐带的无人看护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安全需要家长在身边。
4.品德问题
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感受父母的呵护与爱护,道德行为上缺乏指导与规范,而爷爷奶奶大部分对孩子过分溺爱,只知道一味的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在道德上根本不给予规范,许多孩子行为不规范,道德缺失。这一问题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打架斗殴、违反校纪,甚至小偷小摸。左泽华调查发现,13%的留守儿童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5%有抽烟喝酒的恶习,甚至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据统计,历年刑事犯罪中有将近20%的留守儿童。儿童正是树立理想、认识自我的关键时期,得不到父母的帮助,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违法犯罪。
5.人格问题
人格,又称个性。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意志等机能的主体。主要表现在个体适应环境时能力、情绪、需要、动机等方面的整合。人格形成需要各种影响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是形成人格的重要因素。儿童时期是塑造一个人人格的重要时期,一个人从出生起就生活在家庭环境中,塑造人格的重要时期在家庭中度过,而家庭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对儿童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着重大的影响。
三、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家庭原因,有学校原因,也有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1.国家相关的政策制度
第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由于父母和孩子长期分居两地。而我国并没有取消户口制度,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有很大差距,进城的农民工想把孩子户口迁到城市很难,而没有户口进城念书的成本太高,加之进城孩子无人看管,所以许多孩子还是留在农村上学,这就产生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第二,对于留守儿童教育专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目前制定的对保护儿童的法律仅有《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而这些法律并没有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做出规定,导致一些地方政府推卸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
第三,各级地方政府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的投入远远小于国家规定的数目。现在地方政府都重视对城市的建设发展,往往忽略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教育落后,校舍大都破烂不堪,师资力量十分匮乏,老师大部分都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老教师。留守儿童往往接受不到正规的良好教育。政府应该在农村教育上投入大量资金完善教学基础设施。从现状看,政府仍未意识到农村教育的紧迫性和严重性。
2.家庭原因
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是不同的。国内外有关的研究都肯定了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PM symonds在研究中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被社会接受的行为,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爱心;而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冷漠、倔强、叛逆。就留守儿童来说,家庭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儿童的教育问题。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六种力量对儿童的教育施加影响。这六种力量分别是:教师、家庭、儿童集体、儿童本人、书籍、街头结交,这六种力量缺一不可。而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家庭教育缺失,教育就会受到影响。此外,家庭中父母的观念也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影响。有些父母在外面挣到钱,取得一点成就时,看到大学生目前紧张的就业形势,就觉得现在社会念书也没用,只要肯吃苦就行。这种观念久而久之会在父母的意识中根深蒂固,他们觉得念书需要太多的花费,还不如像他们一样打工赚钱。这些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加剧。
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的办法
1.从根源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消除城乡差别,消除对农民工子女教育、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的不公平性。2003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规定农民工子女上学可以进城读书,并且要以公办学校为主,同时也有许多地方政府取消农民子女入学的借读费,但制度是不完善的,仍有许多农民子女进城念书有门槛。因此要完善户籍制度、农民子女进城念书的相关制度,让留守儿童可以随时进城接受教育。只有完善了制度,在制度上不断创新,才能更好的关爱留守儿童。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农村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现有的法律法规,同时政府也可以专门制定针对留守儿童特殊群体的规章、政策。保护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健康发展权、受保护权等。为留守儿童教育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3.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人口外出打工主要是因为家庭困难,农民收入不稳定。因而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各级政府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例如可拓宽小城镇的融资渠道,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带动农村发展。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加大预算财政资金中农村教育费用的比例,扩大农村教育资金的筹资渠道,合理配置农村教育基金,提高教学质量。及时修缮破损校舍,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积极吸引高学历的教师资源,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物质基础。
4.在留守儿童密集地区建立寄宿制学校
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便于学校的统一管理,加强儿童之间的交流沟通。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疏导系统,在心理出现问题时可以得到及时疏导,有效化解,健全人格。
5.实行家长制
农村基层政府可以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学校教师争当家长,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的监护。家长可以经常与外出务工的家长沟通,交流孩子的近况,了解孩子近期的学习生活。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并在日常生活中照顾他们的生活,辅导孩子学习,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如同父母在身边一样,促进其健康发展。
6.教师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
学校教师应该对留守儿童格外关注,要经常关心鼓励、帮助他们。在生活上体贴入微,经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要经常与他们聊天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疏导,解决问题。老师只有热爱每一个学生,才会与学生的心理相对接。老师在生活和心理上的关心鼓励,会使留守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五、结 论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留守儿童数量增多,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低,难以生存,迫不得已进城务工。进城后,由于户籍等制度约束,没有城市户口农村孩子很难进城读书,加之进城读书费用很高,很多家庭负担不起。因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国家和各级政府应该颁布实施有关保护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源上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而教育是兴国的根本。只有切实解决好儿童的教育问题,给孩子们未来,也就有了祖国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郑丽.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政府责任思考[J].中国商界,2010(5)
2 谢太平、汤祖传、吴玉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8(11)
篇8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一、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工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农为了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增长见识、学到技术选择外出务工。而他们的子女就被留在农村由亲人照顾,长时间、远距离的不接触,这些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国家统计局的一项统计表明:2004年中国流动人口超过了1. 3亿,其中从农村进入城镇的占74%,中国随父母进城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就已经达到了640多万,而托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则有多达2200多万。而且当前的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加。可见“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没办法阻止它的产生,只能探索别的出路来弥补。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
在网上输入“留守儿童问题”会出现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专题报道。内容主要归纳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教育问题等 。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则是这些所有问题的核心。当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外出打工,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教育问题。从儿童自体的方面、家庭的健康方面乃至农村、社会的发展都存在诸多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由于家庭的不完整,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发育的关键时期,没有获得父母的关爱和正确引导。结果就导致了他们表现出个性冷淡、不合群、情绪不稳定、控制能力差、自卑、自私孤僻的性格。这样不健全的心理状态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状况。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对于孩子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留守儿童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时期心理发生了变化,对于学业不如以往用心对待,学业完成情况也就不太好;在没有父母监督学业的情况下,学习成绩有所下降;父母不在身边,暂为监护人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低或其他亲朋好友对孩子的学习关注过少,“留守儿童”在学业上有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帮助。这些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业下降。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状况。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在行为方面会出现问题,尤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子这个问题表现更为突出。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暂为监护人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朋好友溺爱或没有起到很好的监护作用。留守儿童,特别是青春期的男孩子在叛逆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出现以下行为上的问题:任性叛逆、违反学校纪律,例如上学期间旷课、跑去网吧上网,看不良录像,结识社会不良少年、拉帮结派、赌博等。在留守儿童出现这些不良行为却没有得到父母、老师的及时教育、正确引导,以后就可能成为社会的不健康细胞。
三、农村教育问题现状的分析
(一) “留守儿童”自身因素。孩子自身的一些特性会影响到其学习表现,比如性别、性格、个人能力等。在中小学阶段,男孩在学习方面上与女孩相比,相对缺少自律,因此在缺少父母照顾和监管的情况下,他们不会自主去学习,学业容易受到影响。在个人能力方面,以往的研究均显示,个人能力会影响到学习表现。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更强,因而学习成绩更好,在学习上也会获得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从而对以后自己的受教育水平的期待也会更高。
(二)家庭环境。家庭的经济状况也会影响到小孩的心理和学业。父母外出务工有助于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决定孩子是否继续他们的学业。由于父母打工所在城市的生活费用、学习费用、外来孩子入学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使得父母被迫将孩子留在农村。虽然目前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虽然在我国,但孩子的书本费用、生活费用等对于一些家庭也是很大的压力。父母的文化水平会影响到小孩的学习表现。如果父母文化水平越高,一方面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会更高,给孩子起到健康正确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父母能够给孩子的学习提供学习上的帮助,从而有利于小孩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学校、社会因素。学校的教育质量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表现,一个学校良好的基础设施、学校设备、师资力量等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学校里的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循循善诱,学生之间的融洽氛围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社会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注,有关部门加大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投入,都可以减轻“留守儿童”教育出现的问题带来的不好影响。
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首先,政府应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减少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从学校设施、师资力量着手;通过媒体力量宣传教育的必要性引起家长的重视;其次是学校要提供安全的住宿条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通过课程改革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从而循循善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尽可能选择近距离城市打工,经常回家或父母一方在家教育孩子,尽量做到至少有一方家长在孩子身边照顾、关心、教育他们;在孩子身边的监护人必须起到监护作用,对孩子认真负责。
参考文献:
[1] 周林、青永红编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
[2]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发展特征田.中国公共卫生,2008.24 (8) :917 - 919.
篇9
关键词 农民工 问卷调查 子女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农民工作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游走在我国城乡之间,他们为家庭带来了经济收入,为城市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农民工的住宿问题、生活问题、家庭问题、子女就读问题等,而在农民工的诸多问题中,子女教育问题是眼下最棘手,也是社会国家最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1 调查方式
为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以及带来的影响,2013年1月14日至22日,我们对武汉地区的农民工开展了实地的问卷调查。调查地点主要有火车站、汽车站、企业等地,调查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访谈以及电话调查等,共发放问卷调查200份,回收171份,回收率为85.5%。问卷主要内容涉及农民工自身文化程度、子女生活现状、子女教育现状、农民工月收入等几方面,全面获取了武汉地区农民工有关子女教育方面详细数据与资料。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对农民工子女生活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
对农民工子女生活现状的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详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家长选择外出打工的时候将孩子留在家中由亲人看管,占其中的33.9%,9.9%的人目前没有小孩,占少数,还有22.2%的家长选择将孩子带在身边看管。
2.2 对农民工文化程度、农民工月收入与子女现状进行分析
3 农民工子女教育对策的思考
在2013年3月进行的两会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仍然是大家讨论的热点。农民工代表薛志国认为,“目前农民工子女接受的义务教育远远不能和城市同龄孩子相比”。人大代表易凤娇说“他们同样是祖国的未来,如果子女上学问题不解决,我们无法安心工作”。因此解决农民工子教育的问题刻不容缓。
3.1 首先在强调子女教育问题的同时加强农民工自身的教育与提高
从调查结果分析可见,对于认为“子女教育是否重要”此问题,有87.7%的农民工认为子女教育很重要。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可能由于自己的“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导致他们收入水平不高,不能给子女提供好的成长环境,他们并不知道“怎么办”、“如何办”,所以,对农民工自身文化教育的提高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他们需要接受一些专业的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了解国家出台的更多的政策,怎样切实保障自己的权益,如何使自己的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3.2 加强教育体制改革,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
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城市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他们是城市的合法纳税人,政府部门有责任帮助其子女解决好教育问题,要充分认识农民工子女就学与城市长远发展的关系,树立人口流动观。一方面要建立所有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另一方面要按照“高中向城区和县城集聚、初中向建制镇集聚、小学向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集聚”的原则,制定并实施新一轮各类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合理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三是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流入地、流出地教育部门之间的沟通,明确各自在流动子女教育管理中的职责,将其就学管理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读书难的问题。
3.3 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
拓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给农民工子女选择的余地有利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发展,为此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挖掘办学潜力。一是充分利用公办学校资源。公办学校可以利用闲置的教育资源,解决流动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当生源数减少时,可将其实验设备、运动场地、图书、等硬件设施支援给农民工子弟学校。二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留守儿童也得到更好教育机会。
3.4 积极引导,加强沟通,构建和谐教育
“同在蓝天下,共同进步成长。”这是总理在学校黑板上写下的一句话。为此,搞好农民工子女教育不仅是家长的责任,也是学校、社会的责任,我们要采取必要措施,构建和谐教育。主要措施有:
一是学校应针对农民工子女现状,开设必要的心理教育机构或课程,使他们克服自卑和不自信心理,同时应给予农民工子女更多关心与爱护,同学间互相产生亲和力,营造良好校园氛围;二是家长要积极配合,使学校与家长形成合力。农民工要经常与子女沟通,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孩子的思想动态是什么,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疑问,不能只在考试时强求孩子取得好成绩,应该加强平日的教育和监督;三是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学校、老师、城市子女以及城市子女家长都应该消除对农民工子女的偏见和歧视,应该对他们给予尊重。
4 总结
教育问题一直都是党和政府关心的一大问题,要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成为现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它关乎农村的建设发展,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
参考文献
[1] 何晓群,刘文卿.应用回归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2013全国两会专题.代表委员聚焦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新闻网,2013-03-18.
篇10
关键词: 苏北农村 留守儿童教育 教育对策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由父母单方、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他人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且年龄在6~18周岁之间的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留守儿童”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缺少完整的家庭教育,规范化的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的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虽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是苏北地区(徐州、宿迁、连云港、淮安、盐城)相对于苏南、苏中地区,其经济条件和教育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突出。
一、苏北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问卷调查选择了徐州市丰县的欢口育英初中,徐州市铜山区的茅村中心中学,宿迁泗阳的城厢中学,以及徐州市沛县的魏庙中学四所学校,随机采访了七至九年级的在校初中生483名。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人数占到了受访总人数的72.3%,在留守儿童父母打工情况中,父亲外出打工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的主要模式,占到了64.57%,其中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达到100人之多,占到了28.57%左右。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现象在苏北农村非常普遍,有超过一半的在校初中生家庭不完整,缺失情况严重。
在调查中,我们得知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共有四种:单亲监护、隔代监护、自我监护或其他监护。单亲监护是当前苏北农村留守儿童中最普遍的一种监护方式,尤以父亲外出打工、母亲监护为主。隔代监护的比例也不在少数,占到38%。相对于其他监护方式而言,隔代监护存在的问题最多,由于受到年龄、知识水平、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这种监护方式下的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往往越多。
二、苏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苏北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学习成绩不佳。
在这一问题上我们主要采用学生自我评估的方式,即让调查儿童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行大概的估计。调查数据显示,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优秀和良好的总数占了40.28%,有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成绩一般,仅有8.8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成绩差。
但在随后的教师调查时我们发现,情况并非如此,有40.00%的老师认为所教的留守学生的成绩为中等,46.67%为中下,优秀和良好的总数仅有2.85%,这与学生自我认知的40.28%存在很大差距。不仅如此,还有超过90%的老师认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不强,在平时学习中存在很多问题。同时,在访谈中,学校领导告诉我们,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农村乡镇学校的学生成绩都不太好,生源较差,真正的优秀生不多,每年高中的升学率不高。除此之外,他们还反映,从整体情况看来,学校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还是要差些。
在这一问题上,不难看出,一些留守儿童对自己的学习成绩的认识,并不客观实在,他们大多对自己成绩的认知都高于实际情况。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学习成绩,由此可以推断出,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感到自卑,不愿意告诉他人,对自己的自我认知不全面。
2.监护力度不足,监护效果差。
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打工造成家庭的缺位,在教育问题上就会出现无人管教的现象。对于临时监护人能否很好履行其管教职责,通过调查分别有37.46%和27.55%的人表示不能履行和不确定。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苏北农村留守儿童以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为主,这两种监护方式对于留守儿童的监管并不到位。对于单亲监护而言,留守在家的父亲或母亲一方所承受的压力负担远远超过正常家庭,这就导致留守在家母亲或父亲的监护能力、教育能力下降。而在单亲监护中,又以母亲监护为主,由于父亲外出打工,家庭的一些农活、照顾老人、幼儿等重任,就全都落到了母亲身上。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精力本就不是十分充沛,这就会导致母亲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能很好地履行监护义务。
这一问题在隔代监护上表现得更明显。隔代监护的监护人通常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受本身身体素质、知识水平的限制,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照顾好留守儿童。大多仅仅停留在让孩子吃饱穿暖的层次,在教育方面更是力不从心,关注甚少。除此之外,我们还从老师那里了解到,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很少或从不与老师联系,主动关心学生的教育问题,即使有联系,也以电话联系为主,教师、家长及学生三者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与联系。
3.心理、安全教育缺失。
由于父母常年不能陪在身边,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大多数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他们得到的关心与照顾是远远不足的,这就会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平衡。一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感情依靠,还容易造成性格内向,久而久之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不愿与人交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存在一小部分留守儿童,不愿意说出家里的情况,对于我们的调查表现得有些排斥。从老师那里,我们了解到,在学习生活中他们极易出现不稳定情绪,对于学校的管教和批评也会产生较强的叛逆心理。
在安全教育上,留守儿童由于年纪小、缺少社会经验,又缺乏完整的监护,监护人对其安全教育的忽视,往往使得他们不能意识到自身行为或周围环境的危险性,以至于酿成大祸。轻者,可能遭受病痛煎熬或皮肉之苦;重者,可能导致伤残,至失去生命。这些情况虽然在我们的实际调查中,没有出现,但是前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每年都会有农村儿童受到这样的伤害。由此可见,这些对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都有极大影响。
三、苏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
1.社会原因。
苏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农民经济负担过重,导致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这是造成苏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直接原因。虽然江苏省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但是由于历史沿革、经济政策、地理位置、思想观念等原因,苏南、苏中、苏北呈现不同发展态势,有较大差异。经济上的落后,就使得苏北农村青壮年选择去苏南等相对发达的地方打工。但是户籍制度下的城乡二元体制和目前义务教育的财政分担体系,使得这些孩子很容易被视为“负担”。这种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农民即使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户口还是农村的,各种福利待遇不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这就相应地带来了义务教育的不平等。虽然一些地方为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提供了一些政策,但是仍需要高额的赞助费,借读费,以及生活学习费用。少数地区开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并不能满足大量农村子女的需要,供求不平衡的情况,使得留守儿童不能留在父母身边就学。
除此之外,苏北农村基层某些主管部门,关爱留守儿童的意识比较薄弱,对留守儿童给予的关注不够,在教育问题上的关注程度较低,没有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对于留守儿童家庭缺乏科学有效帮助与指导。
2.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的缺位是造成苏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父母外出打工显然减弱了家庭监督作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家庭是由母亲单亲监护或者祖父母隔代监护。母亲独自一人需要处理各种农活,再加上多数家庭子女较多,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监管不到位的情况。隔代监护对孩子大多存在溺爱的倾向,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对其心理、道德、学习层面的教育少之又少。同时,隔代监护在与留守儿童的交流沟通上存在很大困难。
相对于城市而言,大多数家长认为学校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上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教育并不重要,将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给学校。大多数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自身文化水平的不高也就决定了辅导孩子的能力有限。家庭教育的缺少、不完善就使得这些在学习上缺少监管的留守儿童,在学习时间、学习要求和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问题。
3.学校原因。
苏北农村教师素质普遍偏低,教学负担过重,学校基础设施薄弱是造成苏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另一原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苏北农村初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需求,有超过90%的老师认为学校的师资力量一般。近几年,江苏省虽然加大了对苏北地区学校教育的投入,但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仍然存在。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学校存在教师力量不足的情况,存在一个老师带多个班级、多个年级的现象。
除此之外,有将近40%的老师认为学校对孩子的关心不够,绝大多数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并未同一般的学生区别开来。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监管或其他原因,学习成绩整体上相对较差,常常被忽视,很难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还有部分教师对留守儿童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留守儿童在家庭中得不到本应有的关爱和温暖,如果在学校也得不到鼓励、理解、宽容和帮助,则必然会带来心理上的不健康。
4.自身原因。
留守儿童由于自身年龄太小,社会经历不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没有完全确立,思想和心理都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周围一些孩子不爱图书、读书无用的观念,逃课、打架等社会不良风气都可能对其造成影响。
此外,青春期叛逆心理是导致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另一重要因素。一些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关爱、帮助及交流沟通,形成孤僻、自暴自弃、我行我素等不良性格,在接受学校及家长教育的过程中常常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这无形中给其自身接受教育增加了一道障碍。
四、苏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对策
1.强化社会政策。
经济条件的落后是造成苏北农村大量留守儿童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想解决留守儿童这一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在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板块中,苏北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是十分明显的,而苏北地区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均衡也十分突出。因此江苏省政府应加大苏北农村地区的经济投入,缩小地区贫富差距、城乡贫富差距。
经济条件的落后,使得苏北农村的基础教育跟不上。目前绝大多数苏北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经费不足、教学设施差的情况,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及措施,从根本上帮助农村学校走出当前所面临的困境。积极发展农村教育寄宿制学校,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更大保障。因此,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建立寄宿制学校是改善这一问题的另一有效办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还离不开基层社区的工作。社区志愿者活动、扶困帮贫活动、爱心捐赠活动等都能够在一定帮助这些留守儿童。
2.完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父母在解决苏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的地位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完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避免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尽量留下一方陪在孩子身边。在关注孩子物质生活的同时,更要多抽出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加强与孩子沟通与联系,如经常与孩子打电话或者利用网络技术QQ视频等,了解孩子的近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除了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与学校老师和临时监护人的沟通交流也必不可少。主动与班主任联系,能够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督促孩子学习;主动与监护人联系,能够了解监护人的教育监管情况,指导孩子正确学习。
在监管不足的情况下,父母还应当尽可能地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独立性、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的计划、监控和调节等能力,如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和确定学习目标,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
3.改变传统教学。
由于苏北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临时监护和教育能力的不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校教育能够在留守儿童的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发挥更大作用,寄宿制办学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最佳选择。所谓寄宿制学校,就是将留守儿童统一安排在学校住读,由学校进行统一管理。寄宿的集体生活,可以加强师生、同伴之间的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情感上的需要,消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生活的自理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对于他们的成长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由于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其与非留守儿童在家庭、生活、心理上存在诸多不同,这就需要学校在教育上,因材施教,因人而教。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建立全面的学生档案,以便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监护人状况、父母外出打工状况。学校还可以适当改变教学内容,在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入一些心理、安全等方面教育,帮助留守儿童解决他们心理上的困惑,生活上的难题,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
五、结语
留守儿童是在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而形成的,它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下的必然产物。苏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江苏省的均衡发展,社会主义和谐体系的建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要想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及每一个社会成员共同的关注与努力。
参考文献:
[1]蔡澄.农村“留守初中生”学业不良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1,5.
[2]张小屏.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基于贵州省大方县部分农村的调查[D].贵州大学,2006.
[3]殷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教育问题的尝试――以江苏省宿迁市寄宿学校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3.
[4]肖丽琴.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研究――以苏北农村初级中学为例[D].苏州大学,2012.